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共12篇)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1
1 专业文化的内涵
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 属社会文化, 具有组织文化的特性。专业文化是指行业、事业以及不同科学门类的不同专业所形成的文化体系, 是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 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专业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 是专业建设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 是专业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 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甚至决定着专业建设的成败。
2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特点
2.1 职业本位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 每一个专业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岗位 (群) , 专业文化的行为准则和核心价值理念都来自于相对应的职业。所以,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职业本位的特征。
2.2 开放融合
专业文化源自于职业文化, 而职业文化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更新, 所以专业文化的内容要不断吸收职业文化的内容, 这充分体现了专业文化的开放性。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健康心理、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专业文化体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专业文化也体现了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
2.3 前沿引导
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前沿引导作用, 专业文化来源于职业、企业文化, 但是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职业和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应站在职业文化发展的前沿, 要将专业当前的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充分利用专业研究的优势, 把握专业发展的动向。
2.4 区域文化
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 具有区域性特点, 而行业、企业文化既具有共同性, 又具有地方区域性, 所以专业文化也体现了区域文化的特点, 如护理、助产等专业也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文化对人的心理、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3 校企合作建设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 但是很多新建学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 所以对作为校园文化子系统的专业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高校专业建设水平是检验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各高校往往只侧重于师资队伍、课程、实验实训条件、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专业文化建设经常被边缘化[2], 且很少有人从专业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去关注专业文化建设。
专业建设的灵魂应当是专业文化建设, 要将专业文化的建设渗透到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富有职业特点的专业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产、学、研”结合, 可以吸收社会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所以专业文化与对应的职业文化是相互贯通的, 而要将职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文化中, 就需要企业、行业的深度参与, 通过专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使校企双方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通过专业文化的建设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 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培养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专业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态度以及团队的协作意识等, 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4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措施
4.1 专业理念的提炼
专业文化的核心是专业理念, 是从事该专业的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理念, 但是通常都是隐性的。所以, 专业理念就需要校企双方人员合作, 共同进行提炼。
专业理念来自于专业所对应岗位 (群) 的职业理念, 因此要明确专业的服务方向, 要了解毕业生从事相应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相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等, 并从中提炼出专业理念。
例如, 助产专业培养的助产师, 在我国属于护士队伍, 但是助产师面对的孕、产妇和护士面对的患者是不同的, 妊娠和分娩是自然的生活事件, 所以孕、产妇并不是患者。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认为, 助产专业的核心理念是“助产的伙伴关系”, 助产师是有责任心的专业人员, 在妇女妊娠、分娩及产褥期给予妇女必要的支持、照顾和建议。助产师的工作是对产妇给予连续照顾, 服务模式是以小组形式开展连续性服务, 由一组助产师照顾一定数量的妇女, 保证妇女在分娩期有一位助产师可以全程陪伴, 并进行产后随访。
4.2 专业精神文化载体的建设
要将专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开展专业文化教育, 建立专业文化建设专栏, 在教室、走廊、实训室、宿舍等设立专业文化学习园地, 设计专业文化建设活动项目, 开设专业文化建设专题网站等;设计体现专业文化的格言并进行宣传;结合专业特色, 设计专业标识, 形成专业的旗帜、徽标、工作服、学生服、图片的背景等。这些建设项目,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4.3 企业职业氛围的打造
与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企业合作, 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 打造职业氛围。重点是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将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进行改造、建设。实训项目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按照企业的生产流程, 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规程, 产品按照企业的标准检测, 管理方式按照企业方法开展等。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充分体验到企业的工作要求和企业文化, 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专业素质。
如护理、助产等专业实训基地, 要设计与医院一样的病房、ICU、产房等, 各种仪器设备也应按照医院要求摆放;机电类专业实训基地要按照工厂车间的要求进行布置等。
4.4 专业规章制度的建设
专业文化也体现在专业规章制度中, 这些规章制度确定了员工的工作规范、流程和行为标准[3], 包括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评价标准, 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通过校企合作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通过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将行业、企业工作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将企业的员工规范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中等, 使专业规章制度体现职业的特点。
4.5 职业情感和素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 形成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邀请企业家、工程师、能工巧匠等成功人士作报告, 使学生体会到创业、实际工作的艰辛;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汇报学习、工作经历, 帮助学生确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和职业发展的前景;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技能大赛, 以赛促练,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接受失败的磨炼。
参考文献
[1]朱发仁, 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 2007 (4) :22-23.
[2]张长学.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东盟博览, 2011 (7) :71.
[3]姚辉波.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 (25) :285-286.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2
校企合作下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河北 迁西 杨惠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校与津西钢铁集团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教学生产中心,融生产与教学于一体,摸索出了一套示范性较强的工学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内容中,不断创新发展,基本满足了当前企业技术更新、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现状。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以产品为核心,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强调控制和权威,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民主和平等,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我校紧抓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率先与本县地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津西钢铁集团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筹建了教学生产中心,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使校园文化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主导思想和目标
我校以“强管理、上质量、树品牌”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为核心,以“工学一体、学做合一”为内容,以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既定方针为指导,对接企业文化,即体现其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精神方面、物质方面、行为和制度方面、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为学生提供仿真的职业环境,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内容融入其中。
二、主要内容
我校校企合作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示范者是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具体的.体现者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为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我校聘请企业专家以“师徒式”的形式,进行手把手教学,边教学边生产,依托教学生产中心分“见习――实习――参与生产”三段进行递进式教学,在此过程中逐步融入严格的企业化的管理,让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言传身教中逐步体会并融入到企业生产的氛围中。
同时,我校还利用各种活动,如主题班会讨论、教室楼道墙报、生产车间橱窗宣传栏等展示企业发展规划、专业特色、安全操作规程等,参照企业管理监督机制制定实习实训制度,包括服装、礼仪、卫生、安全、成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按照行业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
最后,校企合作下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还需要扩大交流范围和拓展对话平台,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文化融合;制度融合
一、校企文化渗透与融合是深度合作的前提
(一)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许多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教改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逐步实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然而,高职教育仅仅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因此,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探索两者相融合的途径,让学生完成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是现今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校企合作文化冲突日益显现
由于校企合作中,各自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文化主体上,学校文化的主体是师生员工,企业文化主体是企业员工;在建设目标上,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建设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是一种做事的文化,其建设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失衡与跨度必然增加了毕业学生的适应成本,这种情况更大地导致就业障碍与转化潜力的提升。学校和企业分属不同类型和性质的行业,所以双方在价值理念、管理机制和组织行为等方面都存在冲突,这种冲突随着合作的日益深入会越加凸显。
(三)文化渗透与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关键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高职生成才;二是可以塑造良好品德,有利于高职生成人;三是可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高职生就业;四是可以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高职生创业。
2010-2015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这是对校企合作内容的新的诠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把校企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渗透与融合内容
(一)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
高职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企业文化与高职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和环境布局来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教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
高职校园制度文化是学院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具有重要功能。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就是要借鉴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实际,建章立制,将企业的制度文化引入高职学生行为规范的制订中,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与管理,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形成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它以课程文化为代表,同时包括课外文化。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是以课程文化、课外文化为载体,将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尤其是企业精神文化全面、系统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深层次的领会企业文化,它是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最高境界。
三、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渗透与融合路径
(一)总体研究路径
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校企文化建设理论,在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针对校企合作研究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全面渗透与融合是校企进一步深度合作的关键的命题。从“一体两化”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路径来研究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的实践。
(二)系统分析法是研究的主要方法
将校企合作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来理解,因此必须将管理学、经济学、企业文化学中的理论融合起来,才能够深入分析制度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系统分析法是校企文化融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借鉴系统工程学、社会学等学科前沿的一些理论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演绎,又重视实证调研与归纳。
另外,对比分析法、文献阅读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案例研究法、定量分析法也是文化融合中用到的方法,例如,定量分析法对校企文化渗透与融合進行内涵、共性、冲突等定性分析后,依据在调研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订单班、校企开发课程和校企合作培养各模式的实证研究,收集和提炼相关指标,对关键指标进行模糊数学中的分层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
(三)研究路径基本内容
1.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和区别性研究要真正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必须首先确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并根据不同企业文化的类型特点,针对其中的共性加以深入分析。将校企合作看作是一个复杂系统来理解,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研究二者共性和冲突。
2.确定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层面,制度文化融合是解决目前文化融合研究中缺少确实可行路径的关键,以制度实施机制为逻辑起点兼顾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选择不同的校企文化融合方式。
3.从“一体两化”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路径来研究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的实践。其中,“一体两化”中重点研究:生产性实训基地、订单班、校企开发课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点研究的订单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从中分析出评价校企文化融合指标体系。
4.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将前期总结的指标体系加以应用,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的途径。定量分析方面应用模糊数学的分层理论,对各个关键指标进行系统分析。
5.培育具有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为重点;以校企精神文化渗透为抓手;以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亮点;找准校企双方的共同兴奋点,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陈文海.论高职教育校企文化融合的前提和策略[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7).
2.吴扬.试析高职教育的文化冲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3.郝维钢.探索校企文化对接途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渗透与融合研究”(项目编号:2010TJK184)部分研究成果。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4
我们在课程设置当中每学期安排两周的课题实习和最后一整学期的毕业实习, 学生实习的单位遍布烟台市的喜旺食品有限公司、万华合成革集团、蓝白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学生毕业后在第一个工作单位的平均服务时间低于3个月。我们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素质教育既有与企业的要求有一致的地方, 也有脱节的地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频繁跳槽的现象, 很大的原因是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 缺少对企业的忠诚。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相应地进行了实习管理方法的改进。过去我们的实习管理一直停留在实习动员——实习期间管理——实习总结这样一种模式中, 这种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是完全脱节的。我们尝试根据企业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日常素质教育, 并在教育中融进企业文化, 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校的讲堂讲课, 将企业文化的有关内容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尽早了解企业的现状, 尽早适应工作状态, 满足社会和企业对专业人士的全面要求。
新的实习管理模式包括:企业订单—日常素质教育 (主题班会) —企业文化专题讲座—实习动员—实习期间管理—实习总结。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企业文化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汇聚员工的归属感, 加强员工的责任感, 实现员工的成就感, 约束和激励员工的行为,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我们向学生所在的23家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发放了80份问卷, 主要的问卷内容包括你对学生下列素质的哪一方面最为关心。分析问卷后发现, 企业对学生素质最关心的排在首位的是企业忠诚度, 占95%, 其他依次是:事业心、责任感:66.25%;团队协作精神:51.25%。而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很少有排在首位的, 只占6.25%。企业对学生素质关心的方面恰恰与企业文化的内涵极为契合。
既然我们的学生在企业忠诚度、责任感等方面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我们认为学生在日常素质教育方面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 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当中, 在校企合作实践中构建高质量的“订单培养”模式下全新的课程体系。
第一, 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衔接。以公共文化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为基础, 追加工作技能、操作规程等上岗需求课程, 同时把企业的新技术、新理念追加到专业教材中, 更把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 开设专门的课程, 并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
第二, 技能训练与岗位需求相衔接。坚持因需施教原则, 确保学校所教就是企业所需。对技能密集的培训内容, 把课堂设在企业工作场地, 教师或培训师边授课边示范, 学生边学习边操作,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从而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第三, 每个学期安排一次到订单企业参观的机会, 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文化的氛围, 拉近与企业的距离。
第四, 建立企业人员担任学院客座教授的机制, 定期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学校开设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 由企业专家定期到讲台上来, 进行企业文化的教育。
第五, 定期邀请订单企业的优秀毕业生回校演讲, 全面介绍自己的成长历程, 汇报自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阐述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让学生尽早建立与有关企业发展相关联的个人职业规划。
第六, 每年假期安排教师到订单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感受企业文化的熏染, 体会企业文化的内涵, 丰富教师的授课内容, 增强教学效果。
第七, 建立与企业文化相衔接的素质教育班会制度。班级日常管理中, 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科学性的企业文化主题班会活动。主题包括“企业文化的内涵”、“大学生个人职业规划与企业发展的关系”、“集体归属感”等。将企业文化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素质教育当中, 让企业提前介入对学生的管理, 使学生提前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第八, 建立专家委员会会年会制度。聘请订单企业领导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定期召开年会, 共同探讨学校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对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的更新改造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听取专家的具体建议。
“企业文化与学生素质教育相融合”新课题的实践效果如何呢?1.提高了办学质量。我系依托各个“订单培养”合作企业, 将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 提升了教学质量。2.降低了办学成本。我们建立了一支稳定的由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 同时也为我们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提供了有力保障。企业实训基地的开辟, 使办学成本大大降低。3.改善了学生的就业质量。新课题的实践,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还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学生们自觉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考核, 提前完成了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心理转变, 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成为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生力军。
我们对近两届的毕业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 学生毕业后在第一个工作单位的平均服务时间已经从过去的3个月增加到14个月。企业文化与学生素质教育相融合, 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 扩大了学院对外影响, 取得了社会信任。而企业文化进课堂, 更为“订单培养”的实践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障, 提升了校企合作的水平。
摘要:针对目前毕业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企业忠诚度低、跳槽率较高的情况, 需要改进实习管理方式, 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素质教育, 特别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增强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5
xm.fjsen.com 2013-08-09 19:42王月秋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8月9
日讯 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将中华古老的文化艺术与台湾高校的艺术教育相结合。今日,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与台湾艺术大学协定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并举办签约仪式。
上古文化艺术馆与台湾艺术大学签约仪式 据悉,这也是厦门首个海峡两岸校企合作共建的教育基地。
教育基地: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成果
厦门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吴明哲表示,台湾艺术大学和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联合设立教育实习基地,厦门市文化企业与台湾高校签约合作协议,是厦门与台湾民间交流的重要成果。台湾艺术大学是一所成立近60年的艺术专科学校,在台湾影视界、音乐舞蹈以及美术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奥斯卡奖的获得者,台湾著名导演李安就是台湾艺大的杰出校友。而厦门的上古文
化艺术馆也是业界的翘楚,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古玉专题馆,同时也是厦门市十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单位。
台艺大校长谢顒丞(左)与上古文化艺术馆馆长在教学研究基地合影 此次设立“教学实习基地”是强强联合,互利双赢,将为促进和深化厦门与台湾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和合作做出贡献。“(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与台湾艺术大学合作共建的)教学实习基地将为台湾青少年提供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受两岸文化相互传承的平台。”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在挂有台湾艺术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十几个机构的教学研究基地牌匾前合影。
记者了解到,作为厦门市21个“校馆衔接示范点”之一,上古文化艺术馆已经多次成为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一中等院校的校外课堂和校外学习基地。据上古馆统计他们自开馆两年多来,共接待过学生近5万人次,参观过的老师学生们也反映,这样的校外课堂形式生动,让学生印象深刻,很受学生欢迎。
在仪式上厦门大学邬大光副校长以及厦门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新伦教授都表
示上古文化艺术馆不仅是一个可供参观的博物馆,同时还是学生们探知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窗口,对学生的艺术与文化因子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此次上古与台艺大教学实习基地的搭建,不仅开创了校企合作的新典范,同时也是为两地高校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
上古文化深受台湾高校的青睐
据台湾艺术大学校长谢顒丞博士介绍,这是台艺大在厦门地区的首个实习基地,同时上古也是厦门地区首个与台湾高校签约实习基地的企业。台湾艺术大学是台湾历史悠久的艺术高等学府,十分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在其校园建设中还建立有艺术博物馆。他介绍,正是因为上古、台艺大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存在着如此一致的共识,才使得签约学生实习基地一事水到渠成,今年6月初次会面,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协商,8月初正式签订协议。
作为一个民间展览馆,上古文化艺术馆为何会受到台湾艺术类最高学府的如此重视和青睐?
谢校长在致辞中热情洋溢的讲到:选择上古最重要的原因,是上古文化艺术馆的内容,比如美术厅展示的美术作品、工艺作品、还有亚洲最大的古玉专题展览馆、还有史前雕塑作品、古建筑等等这些都和台艺大的科系息息相关。上古文化艺术馆拥有丰富的艺术素材、浓郁的艺术氛围也真是台艺大所需要的。
另外,台湾艺术大学选择上古文化艺术馆作为大陆第一个合作伙伴,原因之一是上古能为台艺大学生提供一个学用合一的场所,谢校长讲到:“和上古共建实习基地,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这边参与文创产品的构思、设计,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来上古还可以看到这边的人文风情,看这边的文创市场,开阔了眼界,对于提高就业竞争力和以后就业是有好处的。”
在“台湾艺术大学教学实习基地”的牌匾旁,记者还发现了一块“海峡两岸(厦门)交流基地”的牌匾。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2013年4月25日,上古文化艺术馆成为厦门市10个首批挂牌“海峡两岸(厦门)交流基地”的单位之一。而上古近两年来也接待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连胜文先生、吴志刚先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黄树民先生、台湾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的嘉宾,以及台湾各界人士。
厦门大学邬大光副校长说:“我希望无论是校或是馆,都能够为两岸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古、台艺大共同的志愿弘扬中华文化
从台艺大谢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得知,促成此次合作最重要的契机还是二者不谋而合的共同志愿。上古文化艺术馆,通过展示上古时期的精美古玉来传达中华上古时期先民们的生活场景、精神信仰和艺术创造,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
台湾艺术大学是台湾历史最悠久、学门分流最专精的艺术高等学府。从1944年台艺大筚路蓝缕的创校之始,台艺大就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台艺大仍然秉承着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在其院系设置中就存在着书画艺术学系、古迹艺术修复学系等专门弘扬中华文化的科系,在其校园建设中还建立有艺术博物馆,旨在弘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
正是因为上古、台艺大对于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存在着如此一致的共识,才使得签约学生实习基地一事水到渠成,六月初次会面,经过两个月紧锣密鼓的协商,八月初正式签订协议。高校、企业携手合作共谋新发展
接纳大学生实习,已经成为现代高端企业关注高等教育发展、自觉承担文化传承责任、培养社会可塑之材的共识,也是现代企业工作意识的重要体现。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是一个具有古老深厚的中华艺术沉淀和现代经营理念的文化型企业,既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又为社会培育可造之材贡献力量。
台湾艺术大学是台湾历史最悠久、学门分流最专精的艺术高等学府,乃台湾艺术教育之重镇。台艺大建校半世纪以来始终肩挑着承先启后的历史任务,坚持“积极创新、追求卓越”。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文化融合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文化融合 主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谋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办学与经济发展接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主要渠道。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多种多样,如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产教结合、校企共建等。笔者从个人的工作实践出发,认为不论哪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要达到深层次、长效化的效果,必须实现校企双方文化的融合。因为双方的文化既是双方运行发展的灵魂,又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品牌特色的重要标志。
一、校企文化的含义和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
文化的广义含义为: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等,以及由这个群体的整体意识所支配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企业文化对全体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在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全体师生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团队精神、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校园文化揭示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充分展示着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引领。
3.文化融合的优势
不同的团体所形成的文化,虽然特点不同,但文化的内涵、精髓是相通相融的,文化的力量和重要作用是一致的。先进的文化可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确保创新力。所以,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又是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双赢措施。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
1.在办学思想中融合企业文化
将合作企业的文化思想和管理制度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系当中。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确定学校的未来规划;根据企业的改革、创新,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如: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并遵章守纪,那么学校在培养目标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讲团结、顾大局、争先进、守纪律、忠诚守信、与人为善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自觉融入到集体发展的目标之中。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制度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德育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并模仿企业的考核制度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奖惩体系。
2.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融合企业文化
笔者学校每年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被企业辞退的毕业生中,多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们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协调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而根源就在于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单纯用正面说教的方法收效甚微,应将企业的职工守则、职业道德及职工的奖惩条例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包括出勤、纪律、卫生、安全、公共文明等。并参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使学生因向往到企业顺利就业而从内心接受企业文化的引导、要求和约束,在校园内提前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渐渐地从单纯的学生心态过渡为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广泛开展校企联谊活动,如重大节日共同庆祝、文体活动共同开展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企联谊活动中,密切接触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感受他们在言行中自然传递的企业文化。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1)宣传企业,榜样激励。利用走廊、橱窗、电子屏幕等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包括厂容厂训、生产现场、未来规划、企业精神等。如:“创业守诚,事在人为”——唐山三友集团;“同心协力、事争一流、产业报国、奋发向上”——唐山开元集团;“您的质量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住友重机(唐山)有限公司。学校要加强宣传企业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尤其是本校毕业生在企业成才、成功的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境界提升;介绍合作企业的创业史、发展史,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热爱专业,对未来就业企业融入真情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2)环境熏陶,人心感化。在整个校园中营造突出职业特征的校魂、校风、校训。如笔者学院的校训“修德明志,增识强技”,既体现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升、远大理想树立的引导,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突出技能的训练。又如笔者院各系的墙上文化:“锤炼技术,锻造品格,一技在手,终身受益”,“管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环保——7S管理”,“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工精于技,德馨于修”,“叮叮当当打造人生曼妙,噼噼啪啪对接事业通途”。笔者学院还将实训楼、实验室等教学环境设计为生产车间的模式,仿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布置、张贴实训的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则、产品检验标准等。尤其是订单培养的班级,以企业的名称来冠名,按照定向就业的车间布置实训场所,让学生犹如在企业生产、在岗位训练,身心都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
4.在教学改革中融合企业文化
(1)在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中融合企业文化。为了让学生了解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校内的实训车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程序,模拟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实训教学,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贯穿于各个实训环节。endprint
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组织实训,把校内的实训车间设计成企业的加工车间,尽可能与企业的真实生产、管理、服务情景相一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制定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技能训练;把企业的产品加工列为实训教学的项目课题,变教学任务为生产任务,变技能训练为产品加工。这样系统地将企业的管理文化引入校园,融入实训课堂。
(2)在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中渗透企业文化。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课,都要千方百计渗透合作企业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管理制度、生产要求等。教师要积极巧妙地将企业文化转化成课堂上鲜活、生动的教学元素,将企业精神逐渐地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如:语文课的写作素材、德育课的先进事迹、数学课的例题引用、制图课的零件解剖等,都可以广泛引用企业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熟悉的或定向委培企业的文化,学生会倍感亲切与好奇,从而促使学生间接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在校本教材编写中融入企业文化。通用的教材是按照国家通用工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的,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对“订单培养”的学生而言,开发校本教材,对接专业学知识,对接岗位练技术,就更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材的内容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和训练操作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章守纪、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5.在工学交替实践中融合企业文化
工学交替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直接平台,以学生为载体交替开展校企精神、制度、物质、行为、环境等文化融合。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岗位实习,以“准员工”的身份亲自体验和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从而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精神及工作价值观。身临其境地感悟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管理,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还使学生内化了校企双方的文化,促使其学生身份和未来职工身份紧密结合,为顺利就业、岗位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考
1.校企文化融合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一种使命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在校企双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广泛对接、优势互补,又要以自身文化为核心、为特色,有机地、科学地吸纳对方优秀的文化来丰富、发展自身的文化体系,不能机械地引进和生硬地照搬,更不能因融合而弱化了自身的文化主题和文化特色。
2.校企文化融合要紧贴市场、面向社会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而目前的校园文化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滞后于市场、社会的发展,习惯关门搞文化建设,沿用普教模式建设校园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普教、职教的混合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不明显、技能型人才素质不突出、就业能力不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文化对技能人才的高要求。所以,职业院校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继承精华,又要推陈出新,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确保培养出的技能人才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在工作岗位上担当技术骨干的同时,成为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7
(一) 什么是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个很大的概念, 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认为, 职业素质至少应包括基础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三个大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基础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基础知识、智商和情商等。
这里又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基础。一个人没有强健的体魄是无法满足任何岗位需求的, 也更谈不上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同时, 一个心理健全的劳动者才能够为社会贡献正能量, 才能够为组织创造财富, 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也会使其勇敢面对并不断克服困难。此外, 广博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也必然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智商与情商表现为聪明的头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作为职业成功的要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2. 职业道德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
毋庸置疑, 端正的职业态度将会有助于职业成功。职业操守是职业在思想层面上对劳动者的约束, 它来源于全体从业者共同的价值观, 是职业文化的凝结。因此, 笔者将职场上人们用来定义优秀职业人的关键词赋予给职业道德这个范畴, 具体包括: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合作、执行、超越、进取、开放、阳光等。
3. 职业知识与技能。
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俗话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没有精湛的职业技能, 就无法把一件事情做好, 更不可能成为“状元”。
4. 职业习惯。
职业习惯就是劳动者在职场上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固化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严格来讲, 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意味着劳动者职业道德的形成, 是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
综上所述, 职业素质就是建立在劳动者自身素质基础上, 通过对职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使用, 在职业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的职业习惯, 并通过劳动者对待工作、对待组织、对待竞争对手、对待学习、对待团队的态度升华为劳动者的职业观, 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当行业中所有的劳动者都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质, 就会形成良好的职业文化。
(二) 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是具有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
2013年初, 笔者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的一个调查中发现, 在“您认为我们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一题中, 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选择了“职业素质”。问及原因, 企业的答案是:“学校不可能教会学生全部的职业技能, 学生到岗后, 企业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相对于知识和技能, 企业更看重职业素质。”用更朴素的观点来看, 就是企业认为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岗位强化培训来获得, 但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素质不够, 比如缺乏职业道德, 那么技能越高的人, 其隐含的危险也就越大。
(三) 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不难看出, 在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上, 企业更看重后者, 这也恰恰表明了企业对待校企合作的基本态度——希望学校把人才的基础打好, 培育良好的职业素质, 这才是校企合作的基石。脱离了这个基石, 校企合作要么是有局限性的、短时的, 要么是高职院校一厢情愿的。
二、建设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冰山理论”认为, 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冰山, 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 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 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代表大学生的形象、知识、行为和技能等方面, 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质, 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代表的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 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质。这部分隐性职业素质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质。显性职业素质和隐性职业素质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因此,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 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质为基础, 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质。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呢?笔者认为,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职院校同样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当我们认识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以“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为宗旨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 高等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并发挥着巨大作用。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已经有很多论述和研究, 我们在这里不去谈具体的文化建设, 而是要从校园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入手, 来阐述高职院校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和如何建设这样的文化。具体如下。
(一) 将学生的课余时间交给职业素质训练
当前, 很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依然遵循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范式——由大学生参与的刊物、讲座、社团、科学、文化、体育等活动。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大大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建立在“培养较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理论上的校园文化更应该有别于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 把时间充分交给职业素质训练,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条件, 开展面向学生群体乃至社会、社区的生产经营活动, 如餐饮、连锁、物流等专业可以开设门店面向学生和社区提供服务, 机械加工等专业可以与中小企业合作代工, 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财会等专业可以成立企业对外承揽业务, 营销专业学生可以代理品牌等, 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体会职业素质的内涵。
除了在校园中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外, 还应该为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比如, 取消晚自习, 减轻课业负担,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等。设立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并纳入学生整体成绩考评体系。对于参与本专业社会实践的同学, 凭借用人单位出具的证明, 可以获得加分。这样, 学生就不会躲在寝室中上网、在自习教室中睡觉了。
(二) 采用以行业标准对师生进行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以其实际动手能力来衡量其学习成果的, 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由于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 因此, 一方面应改进学生的评价体系, 围绕职业素质要求, 设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度量标准;另一方面, 由于来自企业的教师有时并没有相应的职称, 对这类教师的考核, 包括其薪水待遇, 应采用职业素质培养能力标准, 而不是现在一刀切的职称标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潜能, 调动其积极性, 全身心地投身于人才培养。此外, 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用人单位一起, 设定专门针对职业素质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或职业精神方面的考核标准。学生们带着知识技能鉴定成绩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或职业精神考核成绩走向工作岗位, 必然会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 学生自身也会迅速转换角色, 迅速成长起来。
(三) 建立师徒制与师父负责制
职业教育的前身就是师徒制。这种师父带徒弟, 手手教授、口口相传的初级职业教育形式现在看来并不落后。受到师父的职业道德与高超技能的影响, 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地学习, 学生更容易用较短的时间在职业素质上取得进步。所以笔者认为, 师徒制在今天看来依然不失为职业素质养成的最佳手段。当我们确立了师徒制后, 更重要的是不要纸上谈兵, 要让师父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教授学生, 学生在师父的指点和带领下以职场人的身份参与到项目中, 项目的成本、进度、人员、物资等全部由师父决定。要真正做好这一点, 高职院校还必须承担起市场开发的职能, 与行业广泛接触, 争取来自企业的真实订单。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如果项目运作得当, 学校还可以因此而得到一部分收入。
不久前, 笔者在澳大利亚的Illawarra TAFE学院考察时, 看到他们的学生一周只有1-2天的理论课程, 其余的时间都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生产活动, 并没有大量有组织的学生活动。相反, 我们看到在校园内的车间里, 老师带领学生正在完成度假村的木屋建设, 在这里木工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如何建设木屋, 室内装修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内部装修, 建筑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混凝土地基和楼体的建造, 油漆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为木屋涂上颜色, 最终的成品能否获得客户的认可, 学校是否能够盈利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在学习和劳动的结合中, 在徒弟与师父的交流中, 学生既学到了技能又养成了过硬的职业素质。这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
(四) 以校办企业为依托服务社会
职业教育有别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学生以学习技能为主。技能不同于知识, 需要不断动手练习。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为学生创造练习技能的机会。此外, 如何能够确保学生在学校里面学到的技能是当下最先进的呢?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院校创办或参与创办企业, 以教师为骨干、以学生为主力, 参与行业竞争, 是将二者结合的最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 既可以检验学院的教学成果, 又可以为学院降低教学成本, 为学生搭建最接近市场的实践平台, 一举三得。这样, 前面提到的三点就有了扎实的根基。
(五) 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地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使得高职院校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行业企业, 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当一个高职院校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时, 企业的知识、技能、信息、经验都会随着这种合作关系外溢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当合作企业越来愈多, 作为信息中心的高职院校就会容纳和吸收越来越多的职业素质要求, 对职业素质的认识也就会越来越深刻, 长久下去, 就会形成与行业要求相一致的职业氛围, 进而建立起完全与职业要求相吻合的校园文化。在实践中,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 如企业宣讲、企业参观、订单培养、委托培养、顶岗实习、“企中校”和“校中企”等, 也可以采取校企联合成立实体对外经营或培训。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以解决就业和输送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肤浅的校企合作。
三、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当我们明确了校企合作的根本任务并认识到如何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后, 就需要来考虑如何让二者自然地发生反应了。目前, 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笔者认为, 建立在“培养高职业素质的劳动者”这一基础上, 高职院校与企业应携起手来, 共同为这一目标努力。具体来说, 可以采用如下手段。
(一) 制度保障
在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对接的过程中, 一定要通过制度为这种职业氛围提供保障。一方面, 企业派驻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校企合作部, 由学校一把手直接领导开展工作, 负责开发校企合作资源、制定相关制度、对学生和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等等。此外,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使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占有明显比例。
(二) “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
“请进来”就是将行业的能工巧匠请进课堂, 让他们将先进的行业信息和经验、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带给学生, 发挥大师的经验优势, 还可以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走进课堂;“走出去”就是将教师送到企业培训或挂职, 学习和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后, 返回学校传授给学生, 发挥教师的学术优势。学生则可以通过参观企业、参加求职面试、顶岗实习等机会走出校园, 了解行业。此外, 还可以通过邀请毕业生返回母校作报告、与在校生座谈等活动来促进学生们的职业素质养成。目前, 这个做法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这里不再赘述。但笔者认为, 应当将师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作为衡量“请进来”与“走出去”成果的重要指标, 进行考核。这样, 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才会水到渠成。
(三) 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 以产品为核心, 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 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 强调控制和权威, 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 以知识为核心, 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 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 强调民主和平等, 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 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 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 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 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
(四) 校企携手共建职场文化
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 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上我们更应该携起手来, 共同建设职场文化。当前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通过职业教育集团来进一步强化和推动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集团内部, 高校必须努力建设一个基本真实的企业环境, 并由企业派出讲师、安排企业参观、组织培训宣讲、定制培养等机会向学生灌输职场文化, 同时,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企业参观、名师授课、顶岗实习等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质。这样的双线培养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过硬的职场素质, 将来在毕业后经过简单的企业培训就迅速融入企业, 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的无缝对接。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 文化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因此, 当高职院校通过不断努力, 建设一个有利于职业素质养成的校园文化, 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便不仅仅是课堂与书本, 更多的是社会实践, 是基于职业的各种真实环境和考验,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质, 进而尽快融入社会并迅速成长起来。
校企合作与校园文化对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仅仅是冰山一角。笔者认为, 要办好职业教育, 关键在于为行业和企业培养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 广大高职院校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职业人的校园文化, 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真正满足社会需求。
摘要: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数据, 201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约为700万, 本科就业率约为38%, 专科就业率约为25%左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无人可用的窘境?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职业素质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为基本观点, 试图找到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希望能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提供借鉴, 同时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从而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除了具有高等性外, 还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为此,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体现产业发展规划, 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要反映产业工作内容,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要切合企业用人标准,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 高职院校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 离不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 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使学校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1]。
目前,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政策制度层面都得到了高度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2]”。
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
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已经得到各高职院校的高度认可, 但是, 从总体上来说, 尤其是与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 校企合作仍然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1) 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虽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高度重视校企合作, 并有宏观的政策导向, 但缺乏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法规的支持[3], 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还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2) 校企合作的良好格局尚未形成。目前, 学校受自身的技术、实验条件、科研水平所限, 技术服务能力普遍不强, 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强, 校企合作大都处于浅层次状态。由于企业和学校在价值理念上的差异, 企业还没有意识到自身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责任, 校企合作参与热情不高, 目前, 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学校热, 企业冷”的状态[3],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3 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校企文化对接、融合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高等职业教育界已达成共识, 但校企合作的深度还远没有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 找准校企合作双方的契合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界面临的紧迫问题。
从表面上看, 现阶段我国高职校企合作难以深化的原因是:学校主导, 企业难以从中获利, 所以企业缺乏参与的热情。其实,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脱节, 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缺失等。所以, 要深化校企合作从一开始就应解决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冲突, 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而该领域现阶段的研究, 几乎都把这个问题给忽视了[4]。
3.1 校企文化对接、融合的基础
高职校园文化除了具有大学校园文化的共同特征外, 因其又依托社会具体的行业文化构建, 所以还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文化, 存在一定的差别, 但都具有鼓舞人、引领人的作用。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挥文化软实力在规范、激励和协调人方面的作用,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高职校园文化只有融合企业文化的一些要素, 营造一种像企业一样重技术、讲实效的文化氛围, 才能向企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3.2 校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实践意义
高职教育是一种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职业岗位的教育。融入优秀企业文化的高职校园文化, 不仅能够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还能够体现出高职校园特有的职业文化特征。
目前, 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持续有效的开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企业只有转变观念, 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才能为自己建立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库。这将有利于促进双方的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4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4.1 构建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在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过程中, 高职院校必须有意识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 如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意识、竞争意识、沟通能力等融合渗透在学生的课内外活动中, 校风、学风建设中。与企业联合, 精心策划并举办各种文化节、科技节, 专项技能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等, 将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职业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 营造一种良好的职业氛围, 构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平台,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2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常态话
对高职院校来说, 企业的参与提高了学校对企业需求的敏感程度, 可以制定更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质量地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高职院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地召开人才培养校企座谈会。定期召开行业专家座谈会, 使行业、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来, 提出指导意见、建设方案, 从而实现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和社会需求对接。
2.高职院校邀请企业专家、优秀企业员工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学生可以从这些演讲或专题讲座中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动态, 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方式, 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尽早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也可以实时了解学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课程开设情况、学生的职业能力, 制订企业的人才计划。
3.高职院校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考核与评价。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输送到企业, 故应重视企业在教学考核与评价中的地位, 邀请企业参与考核内容、考核标准的制订, 如学生顶岗实习, 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等的考核。
4.3 形成“校企合作分段教学”培养模式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具体情况,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深入研究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 实施学校集中教学与企业集中实践交替进行, 构建“校企合作分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从前四个大学期中各划分出一个小学期, 称为“实践小学期”, 分学期设定教学目标, 第一学期的“实践小学期”以企业体验为主 (约1周) , 第二学期的“实践小学期”以专业认知实践为主 (约1周) , 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实践小学期”以专项技能训练为主 (约2周) , 第五学期在学校进行综合知识与技能训练, 第六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并接受企业考核。
这种校企合作分段教学模式, 对于学校来说, 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缩短了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对于企业来说, 一方面, 可以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招聘到对企业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 减少对新员工的重复培训费用;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将学生的企业实习纳入自己的用工计划中,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校企双方也因此可以深化合作关系, 实现双赢。
5 总结
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 使高职学生毕业后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也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这样, 校企合作才能长久、稳定,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在双方价值的驱动下动态发展与螺旋上升, 最终把彼此都带入各自的战略蓝图, 构成彼此异质资源的一部分, 成为可持续竞争力的源泉。
摘要: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推进校企合作必须理清现有校企合作问题的实质, 校企文化对接是校企合作的契合点, 创建基于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建立起长久、稳定、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文化对接,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蔡天作, 蔡冬根.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5) :137-139.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R].2010-07-29.
[3]徐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18) :30-31.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9
彝语言文化学院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是培养具有彝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及与新闻、文学艺术、翻译学、民族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 能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翻译、新闻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专门人才。为了给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汉彝双语影视的创作、翻译、配音策划、拍摄、编导等就业、创业训练平台, 提高彝族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实践创新能力, 彝语言文化学院2011年3月与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州电视台彝语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如下:
彝语言文化学院每年安排10名学生到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州电视台彝语中心实践, 进行创作、翻译、配音、策划、拍摄、编导等工作, 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州电视台彝语中心负责指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完成各项工作, 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生活补助, 双方一起培养品行好、身体好, 而且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合作企业基本情况
(一) 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
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是经六届州委常委会第76次会议研究同意成立的。中心隶属于州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主管, 属事业单位, 经费财政差额拨款。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电影彝语译制。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 总面积6.01万平方公里, 辖17个县 (市) 、616个乡镇, 总人口435.63万, 其中彝族197.45万, 占总人口45.3%,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加上凉山周边语言相通地区的彝族群众, 彝语电影译制服务对象达300余万人。彝语电影译制不仅是为凉山彝族群众服务, 还辐射云、贵、川其他彝乡。资源共享, 是彝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民族语电影译制与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相连, 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中占有特殊地位, 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增进民族团结, 对外反渗透、反分裂方面有巨大作用。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成立30年来, 不但接待了不少国内语言、文字、影视界专家学者的参观访问, 还接待了印度、英国等国外语言、文字、影视界专家学者的参观访问。2007年开始全州开展数字电影放映, 彝语电影每年要求放映6000余场, 至今全州农村公益电影放映46198场。单位下设农村电影部、数字化电影部、彝语电影译制部、办公室, 单位职工人数40人, 其中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人员10人, 管理人员12人, 译配人员18人。
(二) 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
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自2009年1月1日开播以来, 以《彝语新闻》、《彝乡风》、《致富经》、《彝学访谈》、《彝语电影》、《彝州艺苑》、《天气预报》、《每周一歌》等栏目为核心, 从7:30开机, 一直持续到凌晨00:30结束。该频道的开播解决了部分彝族同胞看电视听不懂内容的问题, 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彝族群众看电视的需求, 深受广大彝族群众的喜爱。彝语中心丰富了覆盖节目信号的西昌城区彝族同胞的文化生活, 没有覆盖节目信号的各县彝族同胞纷纷给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打来电话, 希望早日开通彝语频道。
自频道开通以来,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 收到各地各界来信来电3400多个, 网络留言13000多条。舆论认为, 频道的开通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彝族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对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地方社会经济跨越发展意义重大, 对广大彝族民众了解当地政策、获取脱贫致富的信息有积极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彝语言文化学院与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合作, 一起实施教学活动, 既能发挥彝语言文化学院与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合作的各自优势, 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 使彝语言文化学院与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双赢共进。
(一) 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彝语言文化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彝汉英翻译对比教程》、《彝文写作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实践》等课程, 学生在课堂式获得理论知识, 学生在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实践, 撰写新闻稿、翻译影视作品, 配音等等工作, 学生们将学到的书本知识有机地与实际结合起来, 充分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学生增加社会阅历, 积累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是职业场中的决定因素, 但这些因素是校园里学不到的,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缩短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时间, 在校外实践中日积月累, 把体验融入自己的知识, 通过实践的检验, 最终升华为自身的阅历和经验。彝语言文化学院与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合作,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应用型”人才。
学生在电影译制中心、电视台彝语中心实践活动中, 学生需要翻译不同的作品, 为不同的角色配音, 撰写各种新闻稿等工作, 会遇到大大小小许多的实际问题。学生要互相讨论研究, 向老师请教, 在课内、外书本中探问究竟、查找答案等。学生通过一次次成功地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磨炼意志、发展个性、锻炼能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成为“学历、素质、技能”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实践中与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工作人员同劳动、同生活, 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单位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 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不仅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岗位的技术要求, 提高职业能力, 为毕业与就业接轨,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 帮助大学生树立市场意识, 端正就业态度。
电影彝语译制中心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数字译制方法, 译制节目采用数字压缩技术, 利用国家广电总局数字节目中心平台, 面向全国发行数字彝语电影。学生在实践基地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训练氛围, 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市场意识, 端正就业态度。学生通过实践认知社会中的优胜劣汰, 培养竞争意识,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要求, 端正就业态度, 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从而真正做到量能定位和量力就业。实践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业观, 适应市场, 顺利就业。通过校外实践, 学生提前了解社会、认知自我、准确定位, 树立正确的立业观和择业观, 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 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四) 有利于软硬资源共享。
彝语言文化学院为了给学生提供彝汉双语影视的创作、策划、拍摄、编导、翻译、配音的创业训练平台, 建立了音视频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但是彝语言文化学院教师中没有音视频非线性编辑相关专业的教师, 不能给学生专业的指导。学院与电影译制中心、电视台合作后, 每年电视台彝语中心的老师、电影译制中心的老师都主动到学校给学生作专业指导。同时, 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完成电视台、电影译制中心的部分工作, 达到双方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双赢共进的目的。
三、合作成效显著
彝语言文化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让学生在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和电视台彝语中心实践, 进一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深化教学改革, 使培养的学生基础更扎实, 知识愈加拓展, 实践得到强化, 技能得到培养, 素质得到提高, 质量得到保证。彝语言文化学院与凉山民族译制中心、电视台彝语中心的合作是成功的, 成果是显著的。
在电视台彝语中心实践的学生, 承担了《彝语新闻》、《彝乡风》、《致富经》、《彝学访谈》、《彝语电影》、《彝州艺苑》等栏目的编辑、撰稿、采访、翻译、制作等实践, 节目深受广大彝族群众的喜爱, 同时学生的能力也深受电视台彝语中心的工作人员的认可, 每年都有学生被电视台彝语中心择优录用。2009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长期在凉山电视台实践, 积累丰富的经验, 在2013年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彝文室招聘时, 脱颖而出, 被顺利录用。
在凉山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实践的学生, 每年参与译制故事片26部以上, 科教片10部以上, 在实践中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与学习影视制作的兴趣。2011级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申报了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彝族影视资源开发的创业训练》, 2012年初拍摄首部大学生母语作品《彝文之恋》。《彝文之恋》是一部呼唤彝人学习彝文的感人生活励志片。通过男主角追寻学习彝文之路的艰辛历程, 表现了其热爱彝族文化的执著与奋斗, 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彝文专业学生的自我觉醒———彝族的文化永远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彝族青年学子更有责任和义务掌握彝族的语言和文字, 传承彝族的历史和文化。
2013年拍摄了一部时长60多分钟的首部彝族题材爱情悲情喜剧电影《一瞬间》, 既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电影, 又是一部催泪感人的悲情电影, 还是一部反映人性本真、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 更是一部形象艺术的禁毒宣传电影。
2014年拍摄了彝族母语电影《邛海记忆》, 2014年4月29日在西昌学院南校区学术报告厅隆重首映, 师生反映很好。与此同时, 将在5月初把《一瞬间》电影的DVD、VCD光盘制品发行广大彝族地区。
总之, 彝语言文化学院和凉山电影译制中心、电视台彝语中心的合作, 给发展中的彝语言文化学院带来勃勃生机, 双方的成功合作将形成“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校企合作新局面。今后, 我们将继续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探索, 加强和完善实践基地的建设。同时, 应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这一校外的课堂,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 为凉山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摘要:目前流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 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 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 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本文以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与凉山州民族电影译制中心、凉山电视台彝语中心校企合作为例, 论述了高等院校彝学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与成效。
关键词:校企合作,意义,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秉钊.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 2005.04.
[2]周莉亚.浅谈对“校企合作”意义与作用的认识[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06.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10
1. 高职院校与企业都有意识进行文化融合
南京职业技术学院现阶段已经认识到文化融合对校企合作效果的重要作用, 开始有意识地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文化。与此同时, 企业也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 使学生有在校的熟悉感。由此可见, 现阶段实行校企合作的双方都开始注意到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已经有进行文化融合的意识。
2. 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不同
虽然校企双方已经产生文化融合的意识, 但是其重视程度却并不同步。由于学校和企业的性质不同,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目的也并不完全一致, 高职院校的文化融入积极性要远远高于企业。企业作为经济主体, 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一切行为的主要宗旨, 而校企合作的文化融入并不能够直接对企业产生经济效益, 所以现阶段企业对文化融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甚至连基础的物质层面都未达到。
3. 校企文化融合过程中缺乏政策引导和支持
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 文化融合并没有完备的理论依据或准确的实践指导, 只能根据经验进行尝试性的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部门由于对校企文化融合并不重视, 参与程度非常低, 只是单纯地重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企业的税收情况, 并没有为搭建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而做出政策上或是经济上的扶持, 这使文化融合缺乏强有力的推进力量。[1]
4. 忽视了校企文化融合的特色建设
由于校企文化融合没有完备理论依据作参考,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融合所采取的方式具有趋同性, 真正结合企业与高职院校文化而进行的创新型融合方式非常少, 大多都以表面化、形式化的融合代替真正的文化融合。只将文化融合限制在形式上, 是现阶段校企文化融合的通病。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化融合的有效方法
1. 加强校企之间的物质文化融合
物质文化融合是精神文化融合的前提, 也是实现精神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企业可以将能够展示企业文化的实物以静态的形式放置在校园中,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企业文化宣传标语、代表企业特色的雕像等, 增强学生对企业的熟悉度。[2]
2. 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文化大多是提取和升华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所以对在校学生加大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加深对企业文化了解的有效办法, 而且为企业节省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时间, 这对于以经济效益为主要发展目标的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是让学生从内心走近企业文化的有效办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未来企业生活形成自己的规划, 并提升对个人的要求, 将身为学生的自己与身为企业员工的自己进行有机的结合, 而且课堂授课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模式, 所以其对校企文化融合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3. 积极应用企业文化精神对校园文化作补充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最大差异就是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规范的管理手段, 所以学校在进行校企融合过程中, 要着重为学生提供接触这两方面的机会, 例如, 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让学生感受竞争环境下个人的巨大弹性, 开设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 使学生对企业管理有系统的了解, 通过搭建多渠道的校企文化交流平台, 为学生争取更多了解企业文化的机会。
通过对南京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化融合现状分析, 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虽然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 但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已经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进行有效融入,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地向学生灌输企业文化精神, 使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后并不会感觉陌生, 而是以企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使学生更加适应企业生活。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 为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加符合现阶段企业的需求, 展开了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 但如何在此过程中充分将校企文化融合, 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以南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文化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找到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仲吉昊.旅游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4.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研究
学校教育逐步向校企合作的社会教育转变,从理论知识学习为主向实习、实训为主转变,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高职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碰撞乃至冲突的问题。为此,应当加快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主动顺应企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理念,建立起一种校企融合的高职教育文化体系。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过分扩张校区的规模,而其校园文化建设显得相对落后,存在一些问题。
(一)特色文化缺失。现实中,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雷同现象较为普遍,特色文化难求。所反映出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单调和重复,更主要的是由于不是自己孕育的成果,就不会真正属于自己,更谈不上文化创新。按照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高职院校在某一行业中应具备典型优势,其专业设置应具备专业指导性和技能主导性,其发展方向应该集中发展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建设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并形成专业群,树立自己的教育品牌。但是目前我国的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规模、教学机构、教学用地等方面盲目扩大,放弃自身的优势专业而去开设一些基础薄弱的热门专业来吸引生源,行业特征并未在专业设置中显现,更谈不上形成鲜明的行业文化特色。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扎堆上热门专业,到了毕业时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同时也造成了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资源的浪费。
(二)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办学历史短,而且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上,缺乏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的探讨与提炼。而对于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又即将步入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的高职生来说,缺少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教育,也就意味着完成不了对其在精神、心灵、性格、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全面塑造,高职院校也就无法实现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崇高人格力量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这一育人功能。大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层次升格而来,受原有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生源层次的影响,难以形成较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要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则更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积累的过程。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对精神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呈程序化的简单应付,造成学生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不强;而且由于许多教师自身精神文化建设能力的水平不高,使得学生活动缺乏专业、有效的指导。并且,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缺乏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文化品位不高,造成责任心的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和协作精神淡薄,使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事倍功半。
(三)重技能培养,轻人文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人文文化势必受到削弱。技能文化教学生“做事”,追求“合规律”、“合规范”;人文文化教学生“做人”,力求“和而不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错,基本能适应企业需要,可是这其中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后不久就辞职或被辞退,于是频繁换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企业的工作节奏和企业文化都显得不适应,面对企业的激烈竞争和严格管理不能很快转换角色,难以适应企业需求。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对于学生进入企业后所需的团队协作、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方面显得薄弱。目前高职教育在社会上未形成价值认同, 因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参与高职教学改革思想动力不足。从高职教育内部来看,高职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学习动力不足, “懒、松、散” , 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间早已司空见惯;个别高校教师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忙于“赶场” , 却对高职教育教学特别是人文教育应付了事。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对策
(一)区域性、行业性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定位特色。高职教育“特”在哪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高职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性与区域性特征。区域性、行业性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服务面向定位特色。每所高职院校的不同,关键在于其区域性与行业性存在差异。因为每一所高职院校都处在不同的区域环境、行业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氛围之中,有着不同的办学传统和运行模式。因此,高职教育文化建构需要吸纳区域文化、行业文化的元素,并同时充分挖掘、凝练、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形成高职教育独立文化气质。[1] 高职教育与地方与行业关系紧密相连,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与行业性。高职教育文化应结合区域或行业的特点, 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积淀。如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地处广东中山市,这是伟人故里,有着兼容、博爱的文化传承;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带,有着一镇一特色的品牌经济,我们利用地方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 形成我校独有的文化特色。再如珠三角的高职教育与北京高职教育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别必然有所不同, 机电类高职与经贸类、文化创意类高职因行业不同也必然在文化上有所差别。
(二)物质文化是高职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物质文化是高职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要突出“职业性”的 特点。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 因此, 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始终应该摆在首要和突出的位置。高职院校不一定有雄伟气派的教学楼、体育馆, 但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楼、实训楼;不一定有一流的专业,但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 融教室、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 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 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应巧妙地将高职教育的价值理念、学院精神和校训校风等文化因子设计布局在校园之中,赋予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文化气息。注重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勤奋求实、勤俭自强、明礼诚信、无私奉献和团结友善等精神教育,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师生,体会文化氛围,突出精神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打造精神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其次,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人文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而且普遍存在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职生身心实际,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可通过人文讲座、学术报告、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读书活动等多元文化推进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共存。高职教育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 提升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促进人生幸福和社会发展。“职业性” 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核心因素, 是它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文化的特质。因此,高职教育应转变教育观念。坚持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全面发展理念,不仅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技能人才;课堂教学活动要反映企业需求,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在开设专业课时,可以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的开设。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教学中,也要把有关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相关内容结合教学, 同时将企业的职业道德标准以及企业文化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去。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突出“一线三训练”,即人才培养上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并把它作为主线;在训练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习惯的训练,并把它贯穿于教学始终。这样, 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对企业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就能更好地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可以遵循企业的要求,使自己言行更加符合企业发展规范。另外,开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课程,建构起把学生人文知识内化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以及信仰、情感、精神、气质、人格和修养等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并且把校园文化、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纳入该体系,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高职教育新格局。使学生走上社会后不仅能“谋生” , 更能发展、创新;不仅能适应一线的基本操作, 又能兼容、创新、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动手” , 更能“用脑” ,从而真正实现高职业教育“高技能” 的人才目标, 达到职业教育目的。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保障
(一)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根本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在高职教育领域急需形成一种对高职教育的共同的信仰, 激励和感召全体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高职人为之奋斗。因此, 在社会上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 让群众、企业实实在在看到高职教育在改善自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对于大多数高职生而言,企业是他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他们必须尊崇企业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学生有相当一段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服务于企业,这必然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适应企业并热爱企业;反过来讲,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同、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接纳,主要源于一个“专”字,就是企业文化所要求的、与市场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体系已经非常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力求让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一起构建高职教育的共同信仰。
(二)高职教育文化建设需要统筹架构。在校企合作背景
下,很重要一点就是学生要一边在高职课堂中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在企业实践。正是在这种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相融合的办学模式下,把企业文化理念融合进高职教育文化中,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文化上的有效对接,培养具有较高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高职人才,才能更好地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只有那些具备无私、正直、勤奋、诚实等优秀职业品质的人才会在企业的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一点上来说,高职学院应将企业文化精神的塑造放到一个重要位置, 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所以,对高职文化体系架构的考虑不仅要着眼于高职校园文化的整体走向,着眼于社会需求和产业特色,也要着眼于每个具有个性的高职院校的文化要素与传统基调。只有统筹架构高职文化,在高度上致力于大学精神的扬弃,在深度上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挖掘,在广度上广泛寻求开放合作的环境,学生的精神面貌、从业素养和学习生态才会得到协调发展,也就必然会使高职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焕发出和谐而生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兰明,张金磊.高职教育文化的反思与建构[J].中国高等教,2011(18):41.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校企文化,文化共育
一、前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校企联合的教育模式就在美国形成气候并初具规模。目前,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已与美国的高校开展以“学徒培养计划”为主要方式的校企联合模式,成为校企合作的西方典型。
二、校企合作模式中文化共育的意义探索
教高16号文件中“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新的界定,这成为高职院校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起源和目标,即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要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就需要教师在大学期间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塑造与培养。因此,将学生就业后才能够养成的职业素质前置培养,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所必需的特定企业环境引入大学校园,对学生进行制度化、环境化、行为化和精神化的影响,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文化的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校企合作模式中文化共育的现状分析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教高16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订单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结合示范园,建立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在摸索校企合作的道路上推陈出新、百花齐放。同时,学院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作为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要求学生要德才兼备、品德优先。其中,对“德”的要求即,学生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才”即,要求学生个个都是技能好手、行业能手。
通过对校企合作,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用人企业在选择专业技术性人才的过程中正是突出了对员工“德”与“才”的综合考量,往往更加注重对其职业素质的评价。因此,兼顾对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质的塑造与养成,在课堂和校园文化中积极引入企业文化,是加强校企合作中文化共育的第一步。
四、校企合作模式中文化共育的做法与特点
校园文化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企业文化以实践为主要导向,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学院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思想为先导,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对接,通过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和实地参观等项目形式引导学生“走出去”,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创新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等方式将企业“引进来”,从而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与锻造,实现学院与企业共育的目标。
(一)订单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化规范管理,以制度文化对接企业
学院与合作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并根据企业对其准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制定《订单班管理办法》,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员工守则。
(二)寓学于工,工学结合,校园环境与企业环境融合的创新模式,以环境文化的统一实现学生由学转工、工学结合的转变
学院建立花都工学结合示范园,以“校中厂,厂中校”的创新教学概念实现校企环境的统一,突破了空间上的障碍。学院不断引进企业,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思考,在实践实操中锻造技能,在工作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工作主动性,又为学生积累实际的开发与实操经验,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与发展。
(三)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的行为文化塑造以实践为前提的职业价值观
学院在广州火车站、广州机务段和广州地铁等多间合作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春运、亚运、创文、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通过行为的实践体会企业的行为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四)让企业文化进校园,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并行,企业精神文化与历史文化的校园传承
学院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企业行家来校举办企业文化讲座、新老员工座谈,并邀请企业专家担任职业技能大赛评委,同时还要开展校企联欢晚会、校企运动会和校企文化调研、职业价值观调研等等,让学生从所见、所闻、所问、所行、所感等各方位得到职业素质教育的洗礼,让他们在校园中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与地域文化】推荐阅读:
校企合作校园文化09-06
“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7-16
校企合作“五种对接”的实践与思考10-23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12-01
校企合作开发07-20
校企合作定位05-14
深化校企合作06-14
校企合作群06-16
校企合作培训06-18
校企共同合作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