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校企合作(共12篇)
深化校企合作 篇1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目前全国职业教育领域亟待转型的新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我校开展情况的分析, 在课程体系、学生教育、师资力量、企业示范等方面提出合理性建议, 为我校在新时期实现新跨越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 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2005年8月19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强调, 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作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长远发展, 必需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寻求新的突破。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意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办学的一种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的概念, 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的概念, 它是在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学生在校学习和在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教合作, 是“工学结合”的基础, 工学结合则是实施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 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德国双元制、新加坡一体化教学、香港职业训练局推行的工业学院与科技学院交替就读模式等等, 这些都是工学结合的不同形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1)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2)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 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 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 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5)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变得更加成熟;6)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二、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状及难点
1) 培养目标和计划方式陈旧。我校目前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学科制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开设的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跟普通班基本相似, 没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企业所需员工应具的各项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2) 学生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认识不够。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的了解仅存于表面, 认为进了校企合作班只是为了让自己毕业后就业有个保障, 实在不行大不了回学校再就业, 而并没有真正了解学校开展这种培养模式的真下意义所在, 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社会能力要求不高, 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准职业人”来看待。3) 企业积极性不高, 支持力度不大。企业追求的往往只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大多企业在我校开设定向班只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并没有深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 对学生的要求也停留在表面, 没有从学生将来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考虑;另一方面, 政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得到的实惠有限, 如加拿大的免税减税政策, 对企业予以鼓励, 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4) 学校与企业在学生培养上没有真正的对接上。科技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员工标准推陈出新, 但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滞后, 不能及时改进学生的培养方案, 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 这就需要企业跟学校能在随时联络, 及时反馈在新技术下对员工的新要求, 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5) 师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教师的要求, 不仅仅是学术技能上要一定造诣, 而且更应该对企业实际有深入了解。目前, 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门踏入学校门, 尽管在专业上有一定水平, 但是由于自身从未在企业工作过, 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了解、不明白, 从而很难真正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学生来。
三、关于我校电子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议及意见
1) 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制, 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走进企业, 了解各行业“职业人”应具备哪些能力, 跟企业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人员进行共同探讨, 确定某一职业所需掌握的技能, 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 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 真正做到“跨界”培养的模式, 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 把课堂教学和工厂实习真正融合起来, 紧紧围绕职业活动过程组织教学和实习。2) 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教育。利用班会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开设职场心理、职场礼仪等课程, 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竞争氛围, 具备面临职场压力的心理调节能力;邀请就业好的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义的重视。3) 挑选企业建立示范点。在长期合作的企业里挑选1~2家信誉好、发展快, 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的企业作为示范点。重点挑选一批学习积极性高、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 开设实验班, 并汇集全校优质师资进行重点教学, 为企业提供最优化服务。相信通过示范点的成功效应, 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中来。4) 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学习。要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就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实习机会, 让学生成长为真正企业需要的人才。建议适当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机制, 在校学习期间, 以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为主;在企业实习期间, 以实践技能为主。建议把学生实习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 促使学生在学中用, 用中学。5) 建设一支懂企业的师资队伍。建立技能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 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 加强教师对企业的了解度和认知度, 及时更新教师技能水平, 同时, 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教, 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这样才能更好的以培养出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准员工”。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深化校企合作 篇2
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近年来众多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珠澳两地合作的背景下,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精神,地处珠三角核心地区的我校,大胆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方式,力求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珠澳合作技能考核评价方式
1.实施背景
随着珠海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珠海市对服务业一线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中职学校作为地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为整个区域经济输送优秀的一线服务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培育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我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借着珠澳合作的东风,我校在充分借鉴澳门酒店行业职业技能认可基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法”。
2.主要目标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法”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训练学生独立、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该评价体系与以往旧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很大不同,革新了旧体系中考评员结构单
一、考查内容单
一、综合实用性不强的弊端,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服务中综合技能的考核,最大程度上贴近真实的工作情境。
3.工作过程
3.1构建新型专业技能培训课程
学校成立了由澳门旅游学院专家、企业专家、高校专家、饭店协会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和审查了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及校本教材,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3.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校先后在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等课程中率先引进澳门酒店行业的职业资格证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内容一致,操作程序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一致,最终考核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担任考评员。随后依照本地情况结合澳门特色,编写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确定了每门课程的考核项目、考核程序、考核评分表、考核等级。
3.3创新学生技能考核评价办法
随着校企合作、珠澳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对学生的技能考核办法进一步改革,由原来技能考核单一化、理论化转向技能考核的全面化、实操化,由原来任课教师单一考评转向企业专家参与考评的综合评价模式。
具体工作过程:
以《前厅服务》课程的考核为例,旧的考核评价中,只要求学生进行笔试答卷,实操环节只是简单的进行几个问题的问答和几句常用语的翻译,而考评员只有一名,他们大多数来自各个院校和培训机构。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方法则完全改变了旧的模式。
首先,考核内容是选取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最常见的十项工作任务[1],即:
①通过电话接受客人预订
②通过电话取消客人预订
③为一个有预定的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并转交留言信
④为一个没有预订的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
⑤通过电话为一个即将到达的客人留言
⑥将一次客人的咨询转变为一个销售机会
⑦办理贵重物品寄存手续
⑧转房与续住
⑨为客人办理退房手续并解释账目不清的问题
⑩处理客人投诉
这十项工作任务,依照企业真实服务过程与标准设立考核点,学生在考核中任意抽取两个工作任务,模拟工作场景进行考核。
以第六个工作任务“将一次客人的咨询转变为一个销售机会”为例,在实际工作中,前台服务人员经常会面对顾客的咨询,其中,向前台服务员咨询酒店的各类产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工作场景,依照实际工作过程,对该任务设立了以下考核标准:
通过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里为一个无形服务过程设立了有形的评价标准,从服务态度、服务内容甚至服务过程中语言、表情的使用都做了规定,另外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必要的服务流程和标准,更要依照顾客的询问进行灵活的应对与销售。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考评员将不仅仅由学校教师担任,还会聘请企业专家与澳门旅游学院的专业教师进行共同考评,要求学生从职业礼仪、专业技能、临场应变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2]。
考评员将提供仿真模拟场景对学生进行考核,而学生在完成考试后不是简单的回家等结果,考评员会对学生的考试表现进行评核,现场进行反馈并提出优化意见,所以,学生经历的不仅是一场考试,而是对自己基础知识和应变能力的检验与升华。
4.条件保障
上述考评过程,要求一个过硬的师资与考评员队伍,因此,我校建立了旅游一部服务技能考核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澳门旅游学院的考评员、我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所有评审委员会成员都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以上职业技术资格。
在硬件环境上,对考核岗位相关的实训中心进行改造。实训中心的建设紧紧围绕岗位对接课程、岗位技能对接教学内容的要求,以适应国际酒店服务人才培养为标准进行设计,学校建立了高仿真实训室。
5.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从2009年至今,我校已有多界学生参与到此考核评价方式中,学生普遍觉得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与评价,对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在2013年的企业走访过程中,我校队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访问,他们一致认为通过该评价方式考核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异。
6.体会与思考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大改革,这种评价模式突破了传统的重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单一,考评员结构简单等弊端,它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考核内容来自实践、考核人员来自一线、考核环境贴近工作,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累更多的来自企业的真实工作案例,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以及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进行再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学生能更加灵活周到的进行服务,这对当地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的提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努力。
总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技能考核评价模式,合学校与企业之力,共同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努力,是非常好的一项改革,而教育教学的方法不是亘古不变的,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当地职业教育服务,为无数个家庭与孩子服务,将是我们不断探索改革与创新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多言、朱瑞.职业技能考核评价要为就业服务[J].中国培训,2013(11)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文化融合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文化融合 主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谋求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办学与经济发展接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主要渠道。目前,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多种多样,如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产教结合、校企共建等。笔者从个人的工作实践出发,认为不论哪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要达到深层次、长效化的效果,必须实现校企双方文化的融合。因为双方的文化既是双方运行发展的灵魂,又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品牌特色的重要标志。
一、校企文化的含义和文化融合的重要作用
文化的广义含义为: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习惯等,以及由这个群体的整体意识所支配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企业文化对全体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在企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全体师生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团队精神、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学校的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校园文化揭示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方向,充分展示着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引领。
3.文化融合的优势
不同的团体所形成的文化,虽然特点不同,但文化的内涵、精髓是相通相融的,文化的力量和重要作用是一致的。先进的文化可以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确保创新力。所以,校企文化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又是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的双赢措施。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
1.在办学思想中融合企业文化
将合作企业的文化思想和管理制度融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体系当中。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确定学校的未来规划;根据企业的改革、创新,推进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根据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如:企业要求每个员工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并遵章守纪,那么学校在培养目标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讲团结、顾大局、争先进、守纪律、忠诚守信、与人为善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自觉融入到集体发展的目标之中。可把企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制度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德育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并模仿企业的考核制度建立与之相应的评价、奖惩体系。
2.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融合企业文化
笔者学校每年对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被企业辞退的毕业生中,多数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们缺乏适应企业管理、协调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而根源就在于学生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单纯用正面说教的方法收效甚微,应将企业的职工守则、职业道德及职工的奖惩条例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包括出勤、纪律、卫生、安全、公共文明等。并参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使学生因向往到企业顺利就业而从内心接受企业文化的引导、要求和约束,在校园内提前了解和适应企业文化,渐渐地从单纯的学生心态过渡为企业员工的心理,进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广泛开展校企联谊活动,如重大节日共同庆祝、文体活动共同开展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企联谊活动中,密切接触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感受他们在言行中自然传递的企业文化。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企业文化
(1)宣传企业,榜样激励。利用走廊、橱窗、电子屏幕等展示企业的精神风貌,包括厂容厂训、生产现场、未来规划、企业精神等。如:“创业守诚,事在人为”——唐山三友集团;“同心协力、事争一流、产业报国、奋发向上”——唐山开元集团;“您的质量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住友重机(唐山)有限公司。学校要加强宣传企业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尤其是本校毕业生在企业成才、成功的事迹,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境界提升;介绍合作企业的创业史、发展史,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热爱专业,对未来就业企业融入真情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2)环境熏陶,人心感化。在整个校园中营造突出职业特征的校魂、校风、校训。如笔者学院的校训“修德明志,增识强技”,既体现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升、远大理想树立的引导,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突出技能的训练。又如笔者院各系的墙上文化:“锤炼技术,锻造品格,一技在手,终身受益”,“管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环保——7S管理”,“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精雕细刻出精品,千锤百炼铁成金”,“工精于技,德馨于修”,“叮叮当当打造人生曼妙,噼噼啪啪对接事业通途”。笔者学院还将实训楼、实验室等教学环境设计为生产车间的模式,仿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布置、张贴实训的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则、产品检验标准等。尤其是订单培养的班级,以企业的名称来冠名,按照定向就业的车间布置实训场所,让学生犹如在企业生产、在岗位训练,身心都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
4.在教学改革中融合企业文化
(1)在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中融合企业文化。为了让学生了解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校内的实训车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程序,模拟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实训教学,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贯穿于各个实训环节。endprint
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组织实训,把校内的实训车间设计成企业的加工车间,尽可能与企业的真实生产、管理、服务情景相一致,按照企业生产要求制定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营造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进行技能训练;把企业的产品加工列为实训教学的项目课题,变教学任务为生产任务,变技能训练为产品加工。这样系统地将企业的管理文化引入校园,融入实训课堂。
(2)在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中渗透企业文化。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课,都要千方百计渗透合作企业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管理制度、生产要求等。教师要积极巧妙地将企业文化转化成课堂上鲜活、生动的教学元素,将企业精神逐渐地移植到学生的心里。如:语文课的写作素材、德育课的先进事迹、数学课的例题引用、制图课的零件解剖等,都可以广泛引用企业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熟悉的或定向委培企业的文化,学生会倍感亲切与好奇,从而促使学生间接产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在校本教材编写中融入企业文化。通用的教材是按照国家通用工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的,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但对“订单培养”的学生而言,开发校本教材,对接专业学知识,对接岗位练技术,就更具有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材的内容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和训练操作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章守纪、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5.在工学交替实践中融合企业文化
工学交替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直接平台,以学生为载体交替开展校企精神、制度、物质、行为、环境等文化融合。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岗位实习,以“准员工”的身份亲自体验和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从而培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精神及工作价值观。身临其境地感悟企业文化、接受企业管理,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还使学生内化了校企双方的文化,促使其学生身份和未来职工身份紧密结合,为顺利就业、岗位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考
1.校企文化融合要优势互补、突出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是一种使命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其最高目标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在校企双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广泛对接、优势互补,又要以自身文化为核心、为特色,有机地、科学地吸纳对方优秀的文化来丰富、发展自身的文化体系,不能机械地引进和生硬地照搬,更不能因融合而弱化了自身的文化主题和文化特色。
2.校企文化融合要紧贴市场、面向社会
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而目前的校园文化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滞后于市场、社会的发展,习惯关门搞文化建设,沿用普教模式建设校园文化。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普教、职教的混合体,表现为职业角色不明显、技能型人才素质不突出、就业能力不强,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企业文化对技能人才的高要求。所以,职业院校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既要继承精华,又要推陈出新,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确保培养出的技能人才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在工作岗位上担当技术骨干的同时,成为企业文化繁荣发展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 篇4
一、工学结合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不足
从我院的几个专业的工学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缺乏一系列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有力举措支撑,工学结合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合作的层面还比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还比较差,合作的效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校企合作程度不够,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目前鉴于种种原因,真正愿意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较少,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愿意合作的单位。工学结合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少量学生实习的浅层次的合作,与实际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培养人才尚有一定的差距。
2. 校企合作双方引力失衡,无法对等,教学模式不健全。
目前,一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培养技能人才。由于一方是有积极性而没有主动权的院校,另一方是有主动权而没有积极性的企业,企业对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吸引力一般都很大,但学院对企业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本应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双方,却因为相互吸引力的失衡,很难达到双方对等和均衡,因此,很多企业对学院学生抱怨很多,更注重学生的顶岗工作,大部分企业很不情愿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岗位培训,使得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健全。
3. 校企业合作关系不稳定。
由于缺乏政府对参与工学结合企业的相关政策的激励和制度的保障,校企合作大多数是靠学校、企业双方来建立,主要是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合作关系十分脆弱,经不起当前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可能还会因企业内部的部门之间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及人际关系的中断而出现各种不很稳定的因素。
在校企双方合作中,由于缺乏政府政策、校企业合作平等协议等的约束和保障,校企业任何一方都可能在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损失。同时,学生到企业实习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样既会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又会增加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难度,严重的还会发生工伤事故和纠纷。
二、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
在当前高职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市场对高职培养人才的需要,还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可大大推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理论及实践的发展,为高职培养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1. 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创新培养目标,推进工学结合的“零距目标”。
高职院校应通过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创新后的培养目标与企业或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相一致,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实现对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培养。把企业对各种技术岗位的要求进行分解、归纳或总结,制定成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以更准确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
2. 校企合作共同完善专业建设基础,促进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是以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还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要求。企业中的新观念、新制度、新策略、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造的依据。通过学校专业教研室对企业调研获取信息,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聘请企业人员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必要时采用“订单式”培养等形式,使所教、所学、所用三者对接,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顺利开展。
3. 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与工学结合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既要考虑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要兼顾企业生产计划的落实。鉴于此,必须把握好企业经营与教育教学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学院要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角度选择学生、动员学生、帮助学生、规范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结合”,校方与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指导老师要及时地交流沟通,管理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校方教学育人行为要融合企业的效益及效率行为因素,以使双方的合作能进一步得到深化,推进工学结合。
4. 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多种具有高职院校特点和企业特点的教学评价方式。在工学结合这一实践教学中,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标准,建立一套比较科学、完备、可测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检查学生工学结合的实施、组织及其工作成绩。考核与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对工作岗位的工作态度、业务素质、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完成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改变只注重考勤、遵守工作纪律上,特别关注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把注重知识的考核转到能力评价上来。
5. 深化校企合作交流,为工学结合提供师资保障。
在当前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中,教师的职能也由传统的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转变,这对教师的能力结构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职院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具有把课程目标、要求转化成工作应用能力,将典型的职业化工作任务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且要熟悉职业岗位的各方面知识。因此,只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才能保障工学结合顺利进行。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交流,学校可以借鉴企业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经验。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由于高职院校中任职的教师来自多种渠道,有高校教师转岗的,有师范院校毕业分配来的,也有来自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虽然都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实践能力,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在职培训的方式要以企业实践为主,可以定期选送教师进入企业参与相关专业工作,采取挂职、顶岗等多种方式,确保实践教师能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使其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规范,提高其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改革人才聘用机制,即要开放师资来源,加大吸纳非学校、外省市、国际优秀教师的力度。打破传统的教师队伍完全由高校毕业生为主导的局面,扩大教师招聘范围,尤其是负责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师可以从工厂、公司的高级职员中选聘,既可作为专业教师,又可作为兼职教师,使学校师资队伍特别是实践教师队队伍要与社会、企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增强学校教师的竞争性,更好地提升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
6. 加强校企文化交流,为工学结合注入文化内涵。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是双方交流沟通的基础。学校与企业都各有不同的价值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各有各的特点。由于双方的社会责任、组织目标、组织理念不同,在运行管理方面、工作质量控制方面也各不相同。如在质量管理中,同样是执行ISO标准的组织,学校与企业各有自己的质量方针、管理制度。学校与企业通过交流可加深理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双方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联合举办各类技术竞赛等,开展师生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讨论等,为校企双方的合作和工学结合注入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使校企合作成为学校办学的自觉要求,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7. 丰富校企合作的内容,为工学结合多辟蹊径。
在深化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要开展一些互利的合作项目,要既能服务企业,又能满足工学结合和培养学生。例如,有的企业受生产加工、服务等场地条件的限制,既无法完成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任务,又无法接收工学结合的学生。这时,校企双方可寻求灵活的合作方式,有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在通过校内工厂、工业中心、实验(训)基地等把企业的生产订单、外包服务引入校内进行生产、加工(即为企业代加工产品、半成品、零配件及外包服务)的同时,开展在校内进行工学结合,让学生在校内生产企业的产品、零配件及为企业提供服务等。
总之,工学结合在高职实践教学中越来越必要,也越来越重要。只有加强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的发展,高职院校才能不断地为社会、企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永泽.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9/01.
深化校企合作 篇5
作者/刘吉如 彭华
摘 要: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基本处于初低级阶段,作为合作一方的企业受益不够、动力不足,校企无法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以协同方式将校企双方优质要素进行组合,以促进创新,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实现校企协同创新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产、学、研相互协同,创新科研服务能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一体化机制。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深化;发展
一、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基本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政府教育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这是由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可以说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期开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然而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高职院校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相关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在办学的过程中也与大量的企业“结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
2.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企合作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然而,目前校企合作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在高职能力培养体系上,培养目标本身就缺少深层理念。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都强调“理论够用、注重技能”,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校企合作很容易走入“重技能、轻理论”的误区,校企合作往往只注重单一技能训练,轻视理论基础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具备单一技能,缺乏完善的职业能力,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够,不能培养出完全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
(2)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被迫向行业企业寻求合作,()由于这种校企合作往往是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是“校企合作”的组织者、策划者以及主要的实施者,学校一方占主导地位,受益者主要是学校和学生,多数企业没能直接受益,企业还要承担增加管理成本、安全生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导致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
(3)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开展。由于学校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企业的利益难以实现,一些高职院校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很难满足企业对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无法满足企业科学技术创新需求。
二、“协同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深化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1.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及其基本原理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由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由政府引导,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在当今中国,校企合作是协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协同创新”的思想,要求“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大力实施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目标。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协同创新乃至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开放和多元化的办学理念以及“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办学模式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为基于知识应用与实践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2.协同创新――推动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与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具有职业性、直接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教学组织时,主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组织,而不是按照学科体系进行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决定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然更多地融入行业、产业、企业等社会需求要素,强调教育教学活动更多地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从而在“协同创新”方面更多地具备了“应用性”与“实践性”的优势,能够直接地服务于行业、企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
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无疑为高职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解决了当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中,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技术攻关和研究方向,并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企业根据学校的研究需要向学校投资,并负责将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建立了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了“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路径分析――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都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在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将对高职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始终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依托,并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努力实现办学定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效应。实现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这不仅是区域经济、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遵循这一思路,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以把学院办成湖南省内特色鲜明的环境保护教育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努力通过人才培养、职业培训、产学研结合、技术服务等方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着力为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产、学、研相互协同,创新科研服务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和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领域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近几年来,学院为合作单位开展广泛的技术项目研发和技术服务,共同解决生产、管理中的技术难题。学院对外承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上市企业环境核查等技术服务项目共310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项目72项,合同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高科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所拥有湖南省技术监督局CDMA计量认证资质,年开展水质环境监测等分析监测业务300多项,合同金额共计500多万元。在合作过程中,学院主持制定国家标准6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56家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完成应用技术研究课题88项,其中,为国内知名环保企业武汉天虹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和长沙力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发定型生产,提出了有价值的技术方案和建议,解决了采样、分析、数据传输和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承担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省财政厅“100万项目资金支持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各级各类培训上百期,为行业企业培训人数7500多人次,对湖南、湖北、广东、海南等四省所有环保领域国有企业3000多名环保技术与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形成了学院与行业企业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
3.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协同,创新一体化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着力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就是要把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一起
来,坚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一体化设计思路,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创新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内部催生机制制度保障体系,努力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学院以内在机制改革为依托,首先是加强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要按照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尝试推行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院系两级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加强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分配制度,制订激励性奖惩机制。再次是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基本建设。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注重建设发展,破解基础薄弱难题,学院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逐年进行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坚持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提升高职院校创新能力为突破口,通过协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专业建设的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为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开拓更大空间,使高职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6):68-73.
[2]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胡春林。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53-55.
[4]张明艳,孙晓飞。协同创新理论与校企合作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3):50-54.
[5]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24-25.
深化校企合作 实现互惠多赢 篇6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开辟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级平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切实锤炼了“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互惠多赢的效果。该课题的研究获得了纺织之光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级平台构建工学结合体系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始于2006年,两年后成为江苏省首批50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之一,到2010年,与江苏悦达集团等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共建“悦达学院”,标志着该院校企合作进入崭新阶段。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荣华介绍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级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和校企联盟方式,建立校内“生产性的实训工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和“校企共建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实施工学结合、融教学做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是工学结合的一级平台。该院利用国家及省财政资助的资金,并自筹资金3000万元,在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建成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生产性的纺织、服装实训工厂,进行纺纱、织布和服装设计与制作,从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若干岗位或岗位群。
在校内实训工厂的建设中,该院根据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做到“三引”:一是设备与技术从合作企业引进;二是引入合作企业的先进管理与运行机制;三是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与学校文化交融。车间即教室,学生即员工,学生在校内实训工厂期间,考核与评价的主体是学校,学生技能掌握及综合运用的程度是质量评价的核心。
如今,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成各类实训工厂50个,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100多个。
作为工学结合二级平台的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重在提高学生在校外实习的质量。该院从100多家合作企业中,重点选择35家区域内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在每个实训基地建立由学校和企业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和实习教师、工人技师组成的三级管理小组,对实习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校企联合育人。
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工学结合的三级平台。该院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等企业合作建设“江苏省生态纺织工程研发中心”和“江苏省染化料工程研发中心”。“中心”内建有若干个以专业教师或项目命名的工作室,专业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室或设计室,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能以企业真实的生产工艺为主线,以实例、案例为核心进行案例式教学;另一方面,能够带领高年级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研究解决企业生产实际课题,让学生参与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手段,掌握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思路和途径。
互惠多赢效果显著
多年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与实施三级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从纺织材料技术专业群2007、2008级,逐步推广到染化技术专业群、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群、纺织机械技术专业群等五个专业群,使该院校企合作空间不断得到拓展,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取得一批教科研成果。
经过工学结合三级平台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近三年,该院学生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2个,个人一等奖6个,二、三等奖56个,涌现出了一批全国技能标兵。学生就业竞争力逐步提升,职业发展后劲充足。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稳中有升。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和评价越来越高,该院毕业生“为人诚实、专业扎实、工作踏实、生活扎实”为企业所青睐,满意率达98%以上,近四年的毕业生中有近30%的学生已走上了管理岗位。
如今,学院还依托拥有国家级纺织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等,开展挡车工、设备维修工等10多个工种的中高级技能考试与鉴定。以“订单培养”为切入点,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依托工程研发中心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促进了行业技术革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最终实现了互惠多赢的效果,特别是悦达学院的创建,有效实现校内外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促进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及服务社会功能拓展与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走订单培养之路 篇7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 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 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 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最佳途径之一。
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 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实施人才订单培养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手段。
一、订单培养的内涵
订单培养, 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 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 制定并实施订单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核心就是供需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及用人协议, 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委托培养关系, 明确双方职责, 学校保证按需培养人才, 学以致用;用人单位保证录用合格人才, 用其所学。
“订单培养”所签定的订单, 不仅是“订人员、订数量”的“就业订单”, 更重要的是“订知识、订技能”的人才订单, 用人单位对新员工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其适应岗位性的三个关键要求:知识、技能和态度。
二、订单培养的意义
企业通过“订单培养”, 最直接地表达了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最直接地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最直接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因而可以实现企业对人才“即插即用”的要求。
学院通过“订单培养”, 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 从而降低了学校的办学风险和成本,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此外, “订单培养”也增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学生通过“订单培养”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 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难题。
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职业技能教育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全新路径, 不仅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 还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局面。
1、实现人才供需的零距离对接, 达到企校合作共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开展教学活动, 采取特殊的培养方法, 最终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订单培养模式建立在企校生三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 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平台、找到了途径, 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活力。同时带来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念的转变, 学校市场意识增强, 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它就业导向明确, 需求方参与程度深, 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尤其是它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零距离对接, 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从而降低成本, 减少风险, 提高人才配置及利用效率。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
对于企业来讲, 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对方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能够直接上岗, 而当前高校的许多毕业生往往都是好高骛远, 实践能力缺乏, 经验不足。另外, 企业自身的岗前培训一般时间较长, 成本较大, 而且还存在着培训对象随时流失的风险。
通过订单培养融入企业精神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教育, 进一步缩短企业与人才的距离, 在学生归属感、培养质量、成材率等各个方面实现高效统一。
通过订单培养, 用人单位对人才提前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化, 实现了新员工零距离上岗, 降低了培训成本。针对企业定向培养的学生, 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有利于企业大大降低人员流动的频率及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 同时有利于企业节省为招人、留人、养人等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就业竞争力
目前高校毕业生主要存在着三大问题:
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二是一心只读圣闲书, 社会经验缺乏;三是什么都学, 什么都不精, 博而不专, 尤其缺乏实践能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去打造自己, 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转应试为求前途、求发展。
参加订单培养的学生目标明确, 学习积极性高, 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通过订单培养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 对企业文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对岗位群有更深入的了解, 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地把握, 用人单位普遍感到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得到明显提升, 并对他们的工作效果给予了肯定。
三、校企融合、订单培养合作流程
校企融合、订单培养合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四、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和经验
目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毕业生订单培养组织模式, 有完善的订单培养班级管理制度, 可以满足用人单位差异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求, 并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1、企校合作订单培养实施方式
学院与企业签订“企校合作订单人才培养协议”, 企业根据自身的招聘岗位要求, 在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挑选合格的学生重新组建“订单培养班”。企校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管理, 并在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同时融入企业精神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订单班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 这种订单培养方式最为普遍, 通常是在应届毕业生三年级第五、六学期进行 (我院为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年制专科层次) 。
(1) 应届毕业生第五学期开学之初 (每年9月份) , 双方协商达成合作意向;
(2) 每年10月中旬, 校企双方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 共商订单培养方案;
(3) 每年11月初, 毕业生第一轮选拔 (按照企业要求、学院配合, 通过笔试+面试方式进行筛选) , 确定订单培养人数, 为定制的订单培养班冠名 (XX公司XX班) , 签订相关协议 (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定向委培协议, 学校与学生的诚信协议) 。
(4) 每年11月中旬开始 (11月15日) , 组织实施订单培养 (根据双方确定的培养方案组织实施定制班学员培训及管理) ;
(5) 每年12月中旬 (12月20日) , 根据用人单位要求, 考核并选拔合格的订单培养学生, 确定合格人员名单, 签定三方 (企业、学生、学校) 协议;
(6) 每年12月中旬至学生毕业前 (第二年的5月底) , 签订协议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定岗实习 (顶岗实习为期5个月) 。
2、成功案例
校企合作实施人才订单培养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手段。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自2010年开始, 积极尝试和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自2010年至今, 已经和34个通信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 累计培训合格的高质量毕业生近800人次, 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职业技能教育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全新路径, 不仅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 还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局面。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最近几年已经成功实施了如下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项目, 如1表所统计。
表2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回访调查函
3、合作企业回访情况
2010年9月我们与德阳移动分公司签订了“毕业生订单式培养项目”, 为德阳移动分公司选聘优秀人才提供快捷方便渠道, 使新员工岗前培训置前, 节约企业时间和成本, 更好的为企业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过硬、精通通信网络技术的优秀毕业生。同年11月初组织了“德阳移动公司专场招聘会, ”通过招聘会共选取学员40名参加定制班 (中国移动德阳分公司数据业务岗位定制班) 培训。
按照德阳移动公司的员工岗位技能要求, 在德阳移动公司大力支持与指导下, 我们定制了“中国移动德阳分公司数据业务岗位定制班培养方案”, 培训课时共计212课时, 培训7周, 主要涉及通信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期间我们配备专职辅导员管理培训班, 严格执行考勤纪律, 做好平时记录。实行与合作单位每日一报制度, 将学员学习情况、考勤状况等通过邮件、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呈报合作单位。培训结束后经过综合考评 (平时成绩+专业知识考核) , 按照比例最终确定30名优秀学生到公司顶岗实习, 从事数据业务岗位工作。
(1) 回访内容
2013年7月11日, 我们向德阳移动公司发出了回访调查函, 向人力资源部主任及主管老师分别发出问卷调查, 调查情况如表2所示。
(2) 德阳移动反馈情况
德阳移动公司在接到回访问卷后及时进行了信息反馈, 填报了相关内容后盖章发回了扫描件, 详见图2。
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合作实施人才订单培养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手段。这种模式走出了一条职业技能教育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全新路径, 不仅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 还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局面, 值得在高职教育中予以推广和深耕。
摘要:本文首先对校企合作进行了简单介绍, 然后重点讲述了订单培养的内涵、意义及合作流程, 最后例举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订单培养的成功案例, 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流程,成功案例
参考文献
[1]刘晓欢, 郭沙, 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4[25].
[2]郭长华, 刘建铭.对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5[08].
[3]谢碧蓉, 文锋, 黄微亚.高职院校“订单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2) .
[4]申屠江平.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实践和理性思考——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培养”模式剖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4) .
[5]黄金火.人才定制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2006 (18) .
[6]黄金火.订单式教育的必要性与适用性分析.入主流, 求质量, 办特色[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孟蕴华.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深化校企合作 篇8
1 校企合作的理念
为了加强我校与企业的合作, 密切校企关系, 我校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四位一体”的产教结合机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在实习教学中, 我们找准“产品”这个结合点, 使教师、技术员、工人、学生四者相结合, 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产品生产的合作关系, 同时在科研、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的优势, 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从而为打造我校品牌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
2 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
2.1 转变观念, 给校企合作广阔的平台。
“产”与“教”是以教为主, 以产促教, 从而实现产教共同提高、和谐发展。我校改变“以产养教”的传统观念为“以产促教”, 实现产教结合的最大效益。在承接产品加工业务时, 不以盈利为目的, 成本核算后以不亏本且微利为原则, 注重社会效益而将经济效益让利于企业, 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配合, 使学校既实现了培养目标, 又可用生产收入来冲抵实习教学成本, 以加工产品来降低实习材料消耗, 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双师教师的培养, 使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2.2成立校企合作组, 专门从事校企合作项目。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组, 并由专人负责,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我校校企合作组由专职教师和高级工班的学生及其他相关专业班的优秀学生参与, 校企合作组的教师不但要自己动手加工产品, 要指导学生完成产品生产任务、相关理论学习及加工工艺分析;还要在完成生产任务后或晚自习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和测试。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派遣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实际生产操作。这种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开展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方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能立即上岗, 满足企业需求。2.3引企入校, 建立产品生产基地。校内实训始终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 是学生进行基本功与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 而校内产品生产基地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也是学校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 为企业职工上岗培训提供了条件。我校根据专业特点寻求相应合作企业, 现已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内产品生产基地, 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适合于教学的“产品”资源 (我们曾加工过的某系列轴类零件, 结构大同小异, 尺寸有大有小, 工艺综合性较强, 加工难度中等, 比较适合学生加工;而且若尺寸较大的零件出现废品, 还可以调整加工为小尺寸的类似零件) , 是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强有力保障。有了产品, 就有了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切磋的平台;通过产品生产, 就能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 就能缩小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差异。2.4从细节入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劳动态度。“细节决定成败”, 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工量具损耗, 增强安全意识。在实习教学中, 我们注重一开始就从细节上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例如:教会学生统筹安排加工过程、编写加工工艺, 注意加工过程中动作的规范有序, 工件、工量具的摆放和测量操作的规范性等。企业的来料加工一般不是定期定量的, 有时接到大批量的生产任务, 又需要短时间内交货, 这就要求学生能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拥有积极配合的劳动态度。2.5建立品检室和废品纠错库、开设《品质管理》课程, 培养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实际生产中, 产品超差0.01mm (1丝或1道) 即为废品, 甚至尺寸均在图样公差范围内, 而表面粗糙度降低一级也是废品。近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一家日本企业的产品, 他们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 (但其图样上不标注公差) , 一个倒角出现小问题 (如倒角尺寸稍大或波纹等) , 或形位公差稍超差等都被定为废品。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经常忽略形位公差的测量及倒角等细节问题, 而练习件60分即可及格, 所以学生对产品质量观念淡薄。为此, 我们建立了专门的检测室, 购置了非接触式三维面扫描仪、电子高度仪、影像测量仪等, 测量精度可达到3μm以内, 0级精度的检测平台等先进的检测设备, 配置了专职检验员。此外还增开了《品质管理》课,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增强师生产品质量意识。在为企业加工产品时, 我们有意识地将废品集中收集, 建立废品纠错库。在实训教学中, 以废品为反面教材,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 强调生产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各项要求, 教会学生“未雨绸缪”, 降低废品率,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2.6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优化校企合作进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的。而学校的教学条件目前尚不能紧跟科技发展和新工艺、新装备的使用, 也无法满足学校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此, 学校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以弥补校内教学条件的不足,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3 校企合作的理性思考
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 校企合作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 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3.1 创建“教学型工厂”。
装备一个类似于企业车间的教学型工厂, 将实践教学的设备按年级级别配置, (就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培训, 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高, 一年级的学生只能使用教学型的设备, 高年级的学生使用生产型的设备, 使用不同层面的设备培养不同层面的技能人才) 。结合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 坚持五个一体:教室、车间一体;学生、学徒一体;教师、师傅一体;作业、产品一体;育人、生产一体, 实现无缝接轨, 形成一种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氛围, 给予学生类似工厂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型工厂”来创新职业教育理论,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3.2加强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培养具有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要求无企业一线生产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到“教学型工厂”或相关企业锻炼2~5年。在合作生产的同时, 自主研发适合教学特点的实用型新产品, 把教学、生产、科研等有机结合, 以研兴产, 以产促教, 以教兴校, 从而保障校企合作项目长期、稳定地进行, 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性技工院校。3.3争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合作,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互促进的合作, 也是科技与经济相互推动的合作, 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调节和推动,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 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 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 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 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化校企合作 篇9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撑
在我国,校企合作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指引及约束,虽有《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但社会各个阶层、各群体并未被要求承担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对公办高职院校而言,由于政府支持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缺乏指导力和约束力,使得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关联发展的制度不明晰,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动力机制不足。[2]
1.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足
一方面,由于政策限制的原因,高职院校吸引力不足,不能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校企信息流通、传递不畅,企业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契合点把握不足,不能从中发掘潜在价值,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
1.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相对滞后
企业行业参与办学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原动力,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化及体制机制的创新,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没有形成合力,使一些实践课程流于形式,侧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缺乏企业或生产一线工作经验,部分教师知识体系与生产实际脱钩;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持续发展动力,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机制。
2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与深水区。这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及走向,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系有望建立,相关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深度的校企合作势在必行。
2.1政策指引助推深化校企合作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大背景下,政府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进和深化校企合作。[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及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都明确指出要深化校企合作发展,鼓励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建以现代学徒制为主的特色办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2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深化校企合作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风险释放的新阶段。面对着迭代更新的内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外部压力,推动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是当务之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技术、科研投入,寻求全方位,高层次的合作。一方面,企业在员工培训、人才储备、应用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深化校企合作的需求。另一方面,深化校企合作,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及风险,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2.3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需要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从“产学研结合”之路,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企业逐步从参与、配合,转为校企合作、办学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打造,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离不开企业作为主体全程参与,都需要校企深度融合。
3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途径
3.1建立以政府推动政策保障的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的双方虽是学校和企业,但校企合作的深化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及引导,甚至是某些情况下的主导。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政策上推陈出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管理办法,如《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校企合作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还包括制定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企业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制度、实训耗损补贴制度等等。[3]为深化校企合作提供政府支持和政策保障。
3.2打造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激励保障机制
政府在推动校企合作法规化、制度化的同时,应协调各职能部门,就税收、工商、财政、银行借贷及企业奖励扶持等方面向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倾斜,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强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助推作用,建立由行业、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定鼓励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的优惠政策,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委托高职院校进行职工培训,并把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作为衡量和评价企业的重要指标;以企业为主导校企共建产业化实训基地,确定部分大中型骨干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师资培训基地,从政策上保证校企合作制度化。[4]
3.3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要做强做大,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一是,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联络沟通,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或建立校企紧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平台,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就业、产品开发、技术咨询、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增强合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进行深层次、多模式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人才优势,企业的技术和设备资源优势,合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三是,在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尊重企业的意见,调整专业设置和科技开发方向,按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以支持企业发展。
3.4建立保障深化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始终把校企合作作为促进学校改革创新、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一套促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充分依托和发挥学校自身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优势,积极与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积极与企业联合建设生产型、共享型、创业型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厂中校”、“校中厂”、教学企业等模式。加强校企互动交流,与行业企业互派人员挂职培训,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联系机制。[2]
3.5以现代学徒制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地方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发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学校承担学生日常管理和理论课程教学,企业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大力推行顶岗实习、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及“订单式”培养。
参考文献
[1]江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142-145.
[2]袁卫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3):21-23.
[3]张红卫.深化高职校企合作的思考[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8-61.
[4]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中职生培养质量 篇10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主要表现在校企合作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 校方很积极, 而企业却比较冷淡。主要原因在于:1.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的利益比较少, 甚至无法保证。2.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实习期间发生学生伤亡事故, 企业将被迫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赔偿金或者被政府部门处罚。3.企业在用人方面居于主动地位, 校企合作的主动权在企业, 学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4.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很可能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干扰。
(二)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获利较少
目前在校企合作中, 企业能得到的最大利益是从合作学校那里分配来一批毕业生, 以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事实上就是这一点利益也可能因员工的跳槽而化为泡影。
(三) 企业竞争激烈, 生存压力大
校企合作需要企业全面参与学校的教学安排与管理, 需要企业派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制定, 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安排, 派员担任兼职教师、安排学校专职教师的挂职锻炼等工作, 这一切都需要企业付出极大的代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在用工紧张的今天, 很多合作企业无法派出人员参与上述工作, 造成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四) 中职类学校技术水平不高
中职类学校由于自身水平有限, 很难对企业的技术进步做出多大的贡献, 很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当中的实际困难, 因此企业也没有太多的兴趣与中职类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二、校企合作再度发力的必由之路
(一) 法律保障
企业因为担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得不到有效保证而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必须不断加强、完善和改进相关法律, 发展标准和证书制度, 以确保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法律地位, 切实维护企业的权益。
(二) 政策扶持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明确了, 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
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 要求企业在用人制度上要有职业培训或岗前培训;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从政策、法规和人力、物力、财力上给校企合作以强有力的扶持;进一步深化中职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形成开放的用人机制, 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中职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明确参与校企合作企业享有的特殊利益, 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具有享受税收优惠、人员补贴、科技优先制度的权利, 在产品开发、贷款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
以上配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 将会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主动性。
(三) 学校努力
参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 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 提高教师队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获取企业的青睐。
提高教师队伍的实力与水平, 途径与方法很多, 如选送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参加国家级、市级培训, 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等等, 只有教师队伍水平提高了, 才能保证教育出高素质的毕业生。
(四) 企业觉醒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 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就不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对此企业要有清醒的认识, 要主动与中职类学校进行合作, 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不是坐等学校单方面为企业输送毕业生。
(五) 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学生, 解决企业用工难、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共担人才培养风险。依据人才市场调研、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等, 由学校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围绕职业能力和素质共同精选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交替进行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双向介入, 把学生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校企“零距离”、理论与实践“零间隙”、毕业生上岗“零过渡”, 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企业员工的培训。企业内部的教育与培训要形成制度, 学校与企业共同对企业的富余人员和已在企业的实习生搞好专业拓展;根据企业产品升级、技术改造的需要, 共同抓好员工的转岗培训;
学校与企业共同解决企业亟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劳动力问题, 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 使企业切身感受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深化校企合作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家型”教师;专业发展;校企合作
一、中职教师“专家梦”的内涵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提出了解释教学专长的原型观,主张以专家型教师群体的相似性特征为原型,建立专家型教师的模型。他认为既可以将那些显示出具有丰富的高度组织的知识的教师视为教学专家,也可以将那些对课堂问题作出明智解决的教师视为教学专家。由此我们认为,专家型教师可具体描述为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
相对于普通教育的教师而言,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紧跟市场岗位需求的就业教育,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除需掌握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具备本专业的实践经验,熟悉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现状,能为学生进行案例分享、操作示范等,即使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专业情况有所了解,以便传授更多针对工作岗位需求的内容。
马斯洛说过“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假设,人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趋向自我实现的成长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一个既参与专业建设、学生教育,又以某一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核心工作的职教教师,其“专家梦”不仅仅是达到某一职称层面的级别,而更多的是其追求职业发展,达到专业成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
因此,中职教师“专家梦”的表现为教师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能高效率地执行职业技能培训,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对自我能力能够自信及熟练应用;拥有来自学生、家长及行业的良好口碑;对工作所收获的物质、精神财富的积极态度。
二、职教师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财政部将共同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支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但究竟“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是什么,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大部分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证书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资格证外还需要有与所教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相应岗位工作能力的素质。
目前双证形式或者职业素质形式上的“双师型”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表现为:有些教师持有的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与其实际所讲授的专业根本不对口;有些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完全是通过书本学习,再通过考试获取的,缺乏实践性;有些院校太重视教师的“双证”,导致一些老师不择手段地获取一些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甚至使用“枪手”代考等弄虚作假;最重要的是,大多数职校教师虽然完成了“双师型”教师评定,但是没有真正的得到专业发展及自我精神满足。
目前各中职学校通过大力创建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实现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复兴,其中专家型教师就是中职校品牌战略发展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教师的“专家梦”不仅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更是其自身提升职业能力、促进专业成长,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内在诉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由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专家型教师就成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三、中职教师“专家梦”的实现途径
根据实践发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落实专家型教师的培养的有效途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不仅仅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而言,对于职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下面以宝马培训师的培养路径及内容为例,看看校企合作如何能有效地实现职校教师的“专家梦”。
宝马汽车在中国建立的汽车售后服务校企合作项目中,参与其中的职校教师要接受企业的培养和管理,要成为一个宝马认可的培训师需要完成以下所有环节。
1.培训师面试
宝马培训学院人力资源部门会根据企业培训需求,有计划地对校企合作院校提供的意向老师进行电话面试以及面对面测试,主要考察老师的基本专业能力、宝马品牌的认可度以及职业规划。随后会安排老师参加一个课程,学习品牌历史、品牌行为、产品系列及亮点等内容,使老师直接感受企业的培训风格及理念。
2.培训师课程认证
对准备承担宝马培训课程的老师而言,要成为宝马认可的培训师,如图1所示,首先要求提交IDP(职业发展规划),并与直线经理(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导讨论并确定课程认证计划,宝马会根据目前的课程体系安排、培训师需求,确认计划的可行性,并按照以下步骤逐个安排学习和进行评估。
图1培训师课程认证流程
加入项目的老师,第一步需要首先自学WBT(BMW网络课程),熟悉培训流程及内容,练习课程中所有的实操项目,在此过程中会得到宝马完整的培训资料以及得到本课程资深培训师的帮助,在环节结束时老师需要完成所有的网络学习并通过网络考试。第二步,开始完整的听资深培训师上这门课,课程一般为5天,需要关注资深老师老师的上课流程、信息传递、实操指导、活动组织等关键环节,学习其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此外宝马公司还会让加入项目的老师参加《培训理论及技巧》课程,并获得考试合格。通过这个课程会学到很多德国先进的培训理念,教学技巧,以及企业标准的培训风格。第三步,通过向资深培训师提出课程中有疑问的环节或者知识点,进一步理解熟悉课程,为接下来的认证做好准备。第四步,接受课程认证,认证需要完成四个科目(理论、实操、课程传递、课程开发),这些科目充分考核了老师的各方面能力。此环节宝马培训学院会组织3位资深培训师利用专业的培训评分表,为教师的表现做好记录,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证反馈报告。只有全部通过四个科目,才能算通过了课程认证,成为一个能独立承担培训的老师;如果某些方面没有完全达标,那么就需要继续学习一段时间之后重新认证。
nlc202309051755
在通过课程认证后,在第一承担培训课程时,宝马一般还会安排1名资深培训师辅助及考察职校老师完成第一次的授课。
3.常规培训师管理
通过宝马的培训师认证后,就可以承担对学生或者宝马经销商员工培训课程。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培训师,还要严格遵守宝马培训师管理。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行为。宝马培训学院的组织专员会随机的进行现场检查,或通过“间谍”学员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包括:培训准备、培训课堂管理、培训师行为、培训工具车辆管理等。每一方面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并在检查后会给老师发送检查反馈报告。
(2)企业实践。宝马要求其所有的培训师,每年必须完成一定天数的企业实习,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实习任务。其任务包括:了解经销商实际业务的最新变化和人力资源需求。调查培训内容与经销商员工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调查通过宝马认证的各级别员工对培训中所传授的技能的掌握及实际应用情况。参与经销商实际工作,提升培训师实操技能。参与经销商的内训。帮助经销商改进工作流程。按照培训师实习管理流程,宝马会为每位培训师的实习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准备,确保实习的顺利进行及实习的效果。
(3)现场听课检查。现场听课检查主要包括,培训师的个人能力评估、培训传递能力评估、实操能力评估及培训师行为。宝马会按计划安排资深的培训师,通过听课的方式对项目内的职校老师进行评估考核,听课后会形成一个标准的听课检查报告,发给被听课的老师和其直属领导,并作为老师年终考核的其中一个分数项,以及校企合作项目评估的分数项。以此保证校企合作质量,并不断促进老师的能力提升。
4.参与课程研讨和开发
宝马会持续进行课程的改革和新课程的开发,以确保所开设的课程都能直接的指导宝马经销商员工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品牌形象。为此职教教师也要不断的参与到课程研讨和开发的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在行业中的形象和地位。
除以上四点常规项目外,参与宝马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师需要每年接受企业的年终评估,以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建立职业发展规划。
由此我们得到宝马培训师培养的以下几个特点:通过专业的课程及资深的培训师指导,全面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论及培训技巧。持续多方位地培养老师符合岗位需求的全部实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老师的成长提供全面的制度保证和评价反馈。
四、校企合作共筑“专家梦”的优势
从宝马的校企合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老师的培育过程采用了闭环控制管理,不论是大的课程项目或者每一个小的环节,都能以计划→实施→评估→反馈→计划的闭环控制循环,保证培养过程的精细管理和有序进行。此外宝马为老师按照其企业标准提供培训经济支持,即学习及培训工作都由宝马公司承担费。而职业学校对老师优化管理,保障校企合作项目的深化和有序进行。在此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各自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帮助老师成长,并从中获得效益。
实践表明,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接受更好的培训,学习最新的技术,获得最佳的就业机会;学校可以建立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获得最新、最全面的教学资源支持;教师可以接触到最一线的培训理念和方式,掌握最先进的专业技术和设备使用,通过企业的培养与认证,不仅提高了教学和技能水平,实现了教师自我职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提高了职教教师的劳动回报和在行业的知名度。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具有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的双重身份,承担学校教育教学以及企业培训的双重工作,面对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对象,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方面管理;通过在校企合作项目中的锻炼和培养,内在专业发展的诉求和动力得到了激发,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学校以及企业的知名度都得到了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校企项目中的教师有其得天独厚的专业发展优势,更容易实现其“专家梦”。
从宝马培训师的培养我们可以看出,中职教师“专家梦”的实现,需要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校企合作为桥梁,充分利用企业的培训资源,加强职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障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这样才能为职业学校专家型师资培养可以提供有力的保障,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郭成.《教学心理学纲要》[G]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5月1日).
[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 [G]《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11年12期.
[3] 徐红,“专家型教师”及其相关概念辨析[G] 上海教育科研 2013年4月.
深化校企合作 篇12
应用技术大学教育实行校企合作、实践育人, 培养有潜质、有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也是国际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 体现了高校应用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实践证明, 实行校企合作、实践育人, 培养有潜质、有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 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是一项改革发展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带有方向性的根本性措施。以校企合作为前提, 改革教育过程, 加强专业建设, 满足企业需求, 创新评价标准, 正在成为我国广大高校的共同行动。
二、校企合作, 提高应用技术教育教学效率
1. 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协作育人
(1) 校企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高校教师与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同类院校的专家共同研究并按企业岗位要求制订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士沟通交流, 共同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献计献策。
(2) 校企共同研究课程教材。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在结构上按岗位实际操作流程安排实训步骤, 使实训内容与岗位工作同步。
(3) 校企共同管理学生。实习企业给学生配有专门指导专业技能的导师, 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和实习方案的指导, 并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表现做出评价, 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总结。学校负责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 及时把握实习动态, 就学生的训练表现、实习态度、完成实习报告等及时进行交流沟通。
(4) 校企共同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教师到企业实践, 了解企业对用人标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将在企业了解到的最新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 结合教师本身所教课程内容的前沿技术, 将其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在企业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内容改革。
(5) 高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 给学生做专题讲座, 带动高校的课程改革。利用校企合作的关系, 将企业的高层、行业专家聘请到高校, 定期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 同时还将企业的工作和管理程序纳入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中, 以此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调整等。
2. 搭建多元化校企合作平台, 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相结合
(1) 企业深度介入学校教学。自学生大一入学起, 挑选部分优秀的学生采用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进行辅导, 由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参与教学、言传身教, 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牢固、专业技术较熟练、与会计工作岗位需要接近。
(2) 通过校企合作办班培养人才, 既能解决学生缺乏岗位实际操作的难题, 又是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践化、现代化的办学特色, 实现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同步推进。
(3) 订单委培式人才培养。主动了解社会用人需求, 积极与区域内的企业单位沟通, 共同制订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签订委培人才培养协议书, 为目标企业定向培养具备企业岗位所需知识、技术、能力、素质, 能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开拓思维、总结经验, 建设高水平的校企合作
2014年12月, 在宁波工程学院举行了由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 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主题的,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秋季分论坛, 与会专家和嘉宾交流了校企合作的情况。通过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及时分享到企业理念与先进技术, 继而推进社会服务与研发协同创新。
【深化校企合作】推荐阅读: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10-09
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12-01
校企合作开发07-20
校企合作定位05-14
校企合作群06-16
校企合作培训06-18
校企共同合作08-16
校企合作模式08-24
加强校企合作08-30
当前校企合作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