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联盟论文(精选10篇)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1
摘要:分析校企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因素,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探讨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 通过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型进行对比,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优势明显, 进而研究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流程。
关键词:战略联盟,校企合作,合作模型,合作流程
战略联盟通常是指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与其他企业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松散式网络化联盟。战略联盟在全球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组织的运营能力和竞争优势。目前很多文献都是探讨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 然而近年来校企之间的战略联盟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竞争日趋激烈和研发工作倍受重视的环境下, 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 在处理众多商业和社会问题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合作,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试图揭示校企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面临的挑战以及成功因素, 探讨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和合作流程, 抛砖引玉, 希望对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1 校企战略联盟产生的动因
1.1 企业方面的动因分析
(1) 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导致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企业面临全球化的竞争且不断加剧, 由此产生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日趋强烈。
(2) 对产品和流程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单靠组织内部进行技术创新越来越困难[1], 必须依赖组织间的合作来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工作。
(3) 降低研发费用。
研究发现, 与大学联系密切的企业人均研发费用较低, 同时, 降低研发费用又可以增进校企关系, 增加企业对大学研发的投入, 提高企业形象[2]。
(4) 增加技术转化的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 增加了技术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率, 改变了以往高校主导式的研究模式, 使之融入新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的进程之中。
(5) 获得高校优质的知识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可以获得高校长期积累的知识、专家学者的知识技能以及富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人员。
1.2 高校方面的动因分析
(1) 获得企业资金支持。
除了传统的公共财政支持外, 高校还可以获取企业的研究基金。
(2) 获得企业的专利技术。
这些企业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研究的效率, 促进研究的进程。
(3) 加快技术转化的速度。
由于研究成果通过企业的途径快速传播到社会中, 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的地位不断增强。
(4) 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通过校企合作, 一方面高校可以把一些教师放到合作企业中去接受实践锻炼,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工作岗位要求, 进而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设计, 另一方面, 高校也可以向合作企业争取为优秀的学生提供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和就业的机会, 真正做到工学结合。
2 校企战略联盟面临的挑战
2.1 目标不同
高校和企业的组织目标不同, 高校致力于创造和传播知识, 而企业则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强调应用型研究, 高校则重视基础型研究。目标不同导致高校和企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截然不同。
2.2 文化差异
高校和企业具有截然不同的组织组织文化[3]。高校和企业的工作时间表不同, 履行的目标使命不同, 价值观也常常是不同的[4]。在这些不同之间寻找平衡, 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是校企合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2.3 外部因素的影响
校企战略联盟外部环境的变动是普遍存在的, 对战略联盟的双方都有影响。这些变化可能会提高或降低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校企合作往往是长期的关系, 外部因素的不稳定性对高校制定研究计划造成一定的困难。
2.4 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
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也是合作伙伴间经常争论的内容。企业常常抱怨来自高校的知识产权定价过高, 忽略了企业的应用风险。高校也担心企业窃取自己的研究成果, 损害了自身的利益。要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明确合作流程和增强双方的互信。
2.5 其它问题
校企战略联盟也面临着一些其它问题, 包括信任危机、战略的改变、价值未能实现、文化未能融合、系统没有整合等, 这些问题也会导致校企战略联盟的低效或失败。
3 校企战略联盟的成功因素
3.1 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高层管理者的参与是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不仅确保了战略联盟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 而且让组织内其他成员相信战略联盟的重要性。
3.2 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选择联盟伙伴要有长远目标, 必须做详细的调查研究, 看对方有无可利用的优势, 特别是对实现组织整体战略目标有无帮助[5]。对公司而言, 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必须根据高校的研究专长以及高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程度。
3.3 合作伙伴间有效的沟通
校企合作伙伴之间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也是影响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有效的沟通, 将会造成合作伙伴间的困惑和不信任, 影响双方的关系, 最终使得战略联盟不可避免的走向解体[6]。
3.4 校企战略联盟的目标明确
为了战略联盟的成功, 必须不断评估双方的绩效能否达到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要求。为了确保监控系统成功运作, 准确的界定和衡量战略联盟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
三重螺旋模型 (如图1所示) 认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 以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 促使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7]。随着对三重螺旋模型的不断关注, 高校正在增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在社会创新系统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 传统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用模型1来表示 (如图2所示) 。模型1认为高校肩负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使命, 应该营造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 摆脱外部的经济诱惑[9]。政府充当高校科研的主要资助者, 高校的研究成果作为公共物品通过出版物等形式向社会 (包括企业) 传播。在某些情况下, 高校的科研机构也会注册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 然后向相关的企业进行授权或者出售。模型1中所示的传统校企合作关系对消除校企之间的鸿沟远远不够, 尽管此时高校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主导权, 然而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弊端:一是由于政府对科研的资助政策经常调整, 高校研究的热点比较分散且缺乏深度, 二是知识通过出版社等形式向公众传播需要时间, 技术转化往往具有滞后性, 三是由于研究结果需要接受实践检验, 使得研究进展缓慢且不连贯;四是由于知识是单向传递的, 校企之间的交互活动往往没有什么意义。
随着高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模型1所显示的传统校企合作方式的局限性日趋明显,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 (用模型2来表示, 如图3所示) 逐步被广大企业和高校所接受。模型2中, 校企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形成了基于战略联盟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高校集教学和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实业家和学者等身份于一体[9]。模型2与其说对高校新的界定, 倒不如说是高校返朴归真, 重新找到了高校研究的热点和本源。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 校企合作的渠道可以扩宽到以下四个方面[1][10], 分别是研究支持、合作研究、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研究支持是企业为大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支持。合作研究是校企之间紧密配合, 共同研究, 通常要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组建研究团队以及投入研究设施。知识转化是将来大范围的校企战略联盟形成的良好基础, 包括企业雇用毕业生、高校师生和企业员工之间的互动、合作教育等形式。技术转化则致力于整合大学主导式的研究, 使之融入新流程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的应用型研究进程之中, 提高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机率。校企战略联盟的产出常常用新产品的数量、专利、论文发表、学生实习、学生雇用及其其它间接结果来衡量[11]。校企战略联盟的构成及其产出如图4所示。
在校企合作研究阶段, 校企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入, 企业从赞助者转向合作伙伴[12]。需要高校和企业形成战略联盟, 关系深入且持久, 校企双方互惠共赢。在模型2中, 高校为了满足企业一方的需求, 贡献出了研究的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又促进了校企合作关系, 企业也逐步加入到高校研究项目之中。不仅企业可以从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转化中获利, 而且高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强实践技能, 提高对研究成果的验证能力。从而, 校企合作不断深入, 合作伙伴间的信任不断增强, 相对其他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高校而言, 高校获得了竞争优势。
5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流程
只要校企任何一方认识到了校企战略联盟的潜在收益以及对方的潜在需求, 就会启动战略联盟的合作流程, 组建团队去执行战略联盟的使命。合作流程如图5所示[13]。
6 结论
合作和竞争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和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战略联盟越来越成为双方共同的理性选择。本文首先从高校和企业两个角度阐述了校企战略联盟的动因, 高校看重企业提供的研究基金、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 企业看重合作带来的研发成本的降低以及直接影响竞争优势的知识和技术的转化。然而, 校企战略联盟也面临着阻力, 主要是双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不同, 对合作是否成功的看法不同。高校认为校企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争取到了新的研究基金或注册了知识产权等, 企业可能会以研究成果能否快速地运用于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为标准。校企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合作伙伴的选择、高级管理者的参与、合作伙伴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目标明确等。
基于三重螺旋模型, 本文建立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型1和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型2, 通过对比分析, 传统的校企合作具有很多弊端, 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才是高校和企业的明智选择。深入分析了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合作的四个渠道:研究支持、合作研究、知识转化和技术转化。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模式更适合于合作研究这一渠道。
只要从合作伙伴关系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了双方的成本, 战略联盟建立的基本条件便具备了。可以由高校和企业任何一方启动战略联盟的合作流程, 组建团队去执行战略联盟的使命, 本文对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流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2
校行政:
根据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学院的发展定位,管理学院积极探索我校经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之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工作,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拟创建西南政法大学“高校—企业联盟”,即联合20余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创建适合我校学科性质和办学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这一合作机制的创建,一方面便于学校紧密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好地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也便于校企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为此,特请学校同意并支持管理学院实施这一构想。
当否,请批示
附件:《“高校—企业联盟”实施方案(草拟)》
管理学院 二〇一一年五月四日
附件:
“高校—企业联盟”实施方案(草拟)
为了探索我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路,推动教师开展应用型、对策型的科学研究,管理学院拟联合20余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共同创建“高校-企业联盟”。拟建的“高校-企业联盟”是一种适合我校学科性质和办学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校企双方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一种探索,也是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型、对策型研究、更有针对性地推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一种尝试。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标定位
拟建的“高校-企业联盟”将恪守“真诚合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校企之间的需求沟通、资源共享和长期合作,实现如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创建一种比较稳定的战略合作机制,为西南政法大学的开放办学和实务特色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2.强化我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机衔接,培育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特色和优势;
3.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人才、知识和智力支撑,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合作领域
根据西南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方向,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校企双方拟在如下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一)资源共享方面
1.学校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聘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或兼职研究人员;
2.根据企业需求,学校派遣相关教师或学生到企业挂职,从事经营管理实践工作;
3.校企双方定期或定期地开展信息交流,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二)人才培养方面
1.学校接受企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培训要求,满足企业对特殊人才的需求;
2.企业根据学校的请求,参与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尽可能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就业提供帮助;
3.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内部培训,帮助企业推进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三)科学研究方面
1.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组织教师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2.根据企业的需求,校企双方可以组成联合项目组,共同开展专题调研和研究;
3.学校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吸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共同开展应用型研究;
4.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学校师生提供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便; 上述未包含的合作事项由校企双方另行商定。
三、权利与义务(一)校方
1.根据企业需要,为企业各类管理人才的培训提供方便; 2.根据企业需要,为企业各类管理咨询服务提供方便; 3.委派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实习;
4.为企业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职称(评定)考试、执(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提供培训与方便;
5.推荐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6.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
(二)企业
1.根据学校要求,推选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学校学生举办专题讲座或进行课堂专题授课;
2.为学校建立“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提供方便;并按照甲方教学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质;
3.为学校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提供方便; 4.为学校教学参观考察提供方便; 5.为学校优秀教师挂职锻炼提供方便;
6.为学校建立“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就业见习基地”提供方便,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和机会。
四、运行机制
1.制定《西南政法大学“高校-企业联盟”章程》,并以此作为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前提条件;
2.联盟的形成以学校和拟加盟企业之间的双边协议为基础,学校按照“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原则,不断推动联盟的扩大;
3.依据《西南政法大学“高校-企业联盟”章程》,成立理事会和秘书处,秘书处设在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4.联盟成员之间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交流和沟通,商定合作的具体事项或发展方向;
5.加盟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事项由校企之间的合作协议具体规定;
6.联盟理事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高层论坛,就某个专题开展深入研讨,不断扩大联盟的影响力;
7.联盟建立专项基金,以维持校企双方交流合作的日常开支。校企双方在合作具体事项上的成本支出在友好协商基础上由专项合作协议具体规定;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提高,部分高校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试点联合办学,如今各种形式的跨区域、跨层次、跨类型的高校联盟已将校企、校校、校所合作办学推向深入。出于理论层面对校企合作联盟内涵的理性反思,针对办学实践中湖北省化工行业企业和高校相关专业自身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武汉工程大学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以下简称“湖北化工联盟”),提出一种面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该联盟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平台,将湖北省开设有相关专业的高校、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的企业有效整合起来,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平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教研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进校企联合办学。
一、校企合作联盟内涵漂移现象的反思
所谓校企合作联盟,是指有着共同组织利益的高校与企业,为实现教学、研究、机构发展的目的,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合作组织。作为高校与企业产学合作的重要载体,其本质是高校和企业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约束下建立的契约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校企合作最初主要指高校与企业间一对一、一对多的合作教育关系。如果从美国辛辛纳提大学于1906正式实施相关计划算起,合作教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合作教育的运用可将那些无法在课堂传授的工程知识在工程实践中有效传递,从而切实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工程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传统的合作教育有两种基本模式:即工学并行模式和工学交替模式。但新的合作教育愈来愈强调以坚实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合作教育的原则构建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借助合作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实践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将学校和工作场所学习的经验整合起来,这些经验将构成终身学习理论的基础。
然而,如果合作教育仅仅是取得工场信息、将技术知识与工场应用联系起来的经验媒介,那么它的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1]。随着高校日益深入地涉足社会生活,高校间、高校与外部主体特别是行业的合作随之愈发全面。当前校企合作并不仅限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对多的合作关系,多校、多企的深入产学合作是当前校企合作教育的普遍现象。因此,校企合作联盟较之通常所说的“高校战略联盟”、“教学联合体”、“大学联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合作内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OECD,1999)也反映出这一变化。它将各国校企合作的方式大致分为7类: (1)普通性支持研究(general research support);(2)非正式合作研究(inform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3)契约型研究(contract research);(4)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aining schemes);(5)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cooperative research plans);(6)研发联盟(research consortia);(7)共同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2]。不难发现,这些校企合作类型中有6项侧重校企间的科研、服务合作,仅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同人才培养有关。这说明,经过近一百多年来的发展,今日的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更为深入,校企合作尽管具有更广泛形式,但其重点已由合作教育转向合作科研,内涵已发生重大的“漂移”。著名的三螺旋理论就揭示了政府、高校、产业共同推动研发创新的一种典型合作模式。以至于当下在论及校企合作时,更多的是指二者围绕科学研究、产品设计而广泛展开的研发合作关系。
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聚焦于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是高校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当然使命。我国正在推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拉紧校企、校所、校校之间的合作纽带关系。但是,真正能做出重大创新的机构毕竟只是少数的研究型大学、具有强大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绝大多数高校的主要职能在于人才培养,而绝大多数企业是位于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型企业,她们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究能力较弱,但更需要具有高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二者的教学合作较之科研合作更为现实和紧迫。
二、湖北省化工行业企业与专业合作教育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内部竞争的加剧、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进一步提高,使得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内部教育管理模式、积极强化与社会部门的资源交流和共享机制。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为探索合作办学的新机制,实现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纷纷成立了高校联盟。武汉工程大学作为行业性院校,一直视“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校办学的两大核心任务。学校自20世纪末由化工部划归地方管理后,学校与省内高校、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在于:如何将自身办学优势与湖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所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联系起来,为湖北省化工产业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于2010年10月开始针对湖北省化工行业企业和相关高校进行大规模调研后发现,化工行业尽管是我省支柱性产业,但产品结构有待优化,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集约化程序较低,企业对与高校合作教育兴致很高,他们反映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要求并不一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学习内容与市场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与相关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座谈所揭示的问题与之非常相关,被访者普遍认为,当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年轻教师缺乏必要的工程实践训练,高校与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
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为共同推进湖北省内高校之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湖北省区域的石油及化工企业,我们提出组建一种以专业为纽带的校企合作教育平台,很快得到区域企业和高校的认可与支持。我校发起的“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于2011年7月3日正式成立,联盟中包括湖北省二十余所本科院校和十余家地处湖北省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多方互赢”的理念,联盟章程规定本机构是一个“旨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同提高湖北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地方合作性组织”。
三、湖北化工联盟建设的关键内容
湖北化工联盟成立以来,相关高校的院系和企业加强合作,已就合作联盟的制度建设、平台搭建、教学改革与实施、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地研究、讨论,明确并积极落实如下合作办学计划。
1.健全联盟组织机构。联盟在行业协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建成组织架构,下设执行委员会、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联络小组。执行委员会是联盟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在于处理联盟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建设内容的部署实施,如拟定各项工作的实施方案,负责联盟共享平台的维护和扩充,着手联盟数据的统计分析,展开专项课题研究;各成员单位设立联络小组,负责本单位与其他单位、联盟组织的日常联络。同时,咨询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是两个常设机构,负责联盟建设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咨询工作。
2.共建共享信息平台。联盟成员武汉工程大学、湖北文理学院、黄冈师范学院对湖北省高校化工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专业方向和特色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把握本省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状态的一手信息。相关材料已在联盟单位间有效共享,这为进一步校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加强了联盟校企合作资源库的共建,整合联盟单位信息资源、校友资源、行业资源,基于成员单位已有的网络资源组建的联盟网站成为联盟对内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以简报的形式将联盟建设和运行情况向联盟成员发布,保证了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
3.深入推进合作教学。校企合作教学的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合作预测人才培养规模、校企人才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校校之间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合作计划,实现成员间一对一合作,确立教师交流、学分互认、交换生培养方面的合作共赢。
4.强化校企育人纽带。自2011年9月开始,在联盟企业单位内挂牌成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主要承担成员单位学生生产实习、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任务。联盟同时强化了高等教育入口与出口的对接。基于培养方案,成员高校加强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的对口合作。通过实施“定向就业奖励工程”计划,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计划,提高人才培养环节的针对性。联盟高校与企业联合举办学术报告,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学校层面则将参与活动纳入学生的创新学分中进行管理。
5.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湖北化工联盟建设并未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实践合作,而是将视野扩展到教学学术之中。联盟已公开的教学研究课题指南,涉及本专业教育宏观发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与教学体系、实验实践教学、联盟建设机制等多个方面。
四、湖北化工联盟的特色
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与传统校校、校企联盟相比,湖北化工联盟突出特色在于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组织目标,是一个基于专业、面向教学的“校校企”教学合作组织。
1.“校校企”合作联盟。近年来,为实现高校“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理念,高校联盟纷纷成立。湖北地区就有历史较长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以及2011年成立的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前者主要以学生跨校攻读双学位为主要合作内容,后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师范技能训练和竞赛、学生的培养工作等四个方面。这些联盟包括目前我国其他区域的许多高校合作办学体,仍主要限于“校校”合作,而缺乏企业的参与和合作。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主体。吸引企业参与高校合作联盟,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高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创新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基于专业的协作联盟。专业和以专业为重要依托的学院才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单元,而高校的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最终通过若干专业的水平得以体现。湖北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覆盖面大、专业方向多、学科专业性强、办学分散的特点。目前全国有303所、湖北省有24所本科高校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但湖北省高校化工专业水平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相比综合实力还比较弱,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湖北化工联盟建立为湖北省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化工专业的合作提供了平台,将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湖北省化工类支柱产业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凸显湖北省化工产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3.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联盟。目前已有的高校间、校企间联盟的形式内容比较多元,但多围绕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而展开,或服务于组织自身的发展目的。如以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为代表的行业特色高校联盟、以北大清华等“985工程”大学“9校联盟”为代表的同层次高校联盟等,真正以教学为主本科层次的校企合作联盟仍不多见。人才培养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企业实力的提升也有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建立高校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共建平台,促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是当务之急。成员高校武汉工程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规律,形成了“实训-实验-实习”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3]。其牵头发起的湖北化工联盟以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相互了解、有效沟通,实现了专业资源的及时共享,这将有助于实现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Van Gyn, G. H. Reflective Practice: The Needs of Professions and the Promis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1996, 31(2/3): 103-131.
[2] 张泳. 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国家海洋中心案例研究[MA]. 中国海洋大学,2006.
[3] 韩高军,王存文,王忠等. 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271)]
校企联盟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篇4
一、校企合作关系与模式
企业和大学拥有各自的优势,企业在产品市场方面优势明显,看重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而大学着重强调通过知识转化提升创新能力。企业和大学组织文化或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影响校企合作行为。
Tomataky&Baurman(1997)的研究表明具有支持合作型文化的大学研究人员在产学合作中对产学合作绩效有着更大的贡献。一些企业在产学合作中常常试图建立起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并持续性地进行合作研究项目。通常合作关系维持得越长,双方在各种资源上承担的相应义务越多,双方在研究目标上更容易达成一致,双方产生冲突的频率和强度会越低(Bonaeeorsi and Pieealugadu,1994;Geisler,1995;Santoro and Chakrabarti,2002)。校企合作模式作为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的反映,实质上表达了校企合作关系构建中的合作结构和合作利益分配方式,是校企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朱桂龙(2003)将校企合作、创新与网络组织的含义整合,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模式。郭秀丽(2002)对一些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很高,高校提供的技术成果也很好,但合作的过程却是非常艰难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校企合作创新中各方的利益关系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王培根(2007)认为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有多种合作模式及其运作方式,企业与高校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主渠道,在技术创新合作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大学是科研成果产生的发源地,是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源头,而企业是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的有效载。罗琳,邬明建,李清泉(2008)对校企合作的研究认为可通过构建以大学-产业治理为轴线两端的市场治理与层级治理机制来协调大学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在这之间还可以有如合作研究项目、大学科技园等许多混合治理形式。苏敬勤(1999)利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校企合作中的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和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进行分析后,将我国各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归结为内部化、外部化和半内部化等三种理论模式,并探讨内部化和外部化的条件和措施。李健(2009)在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可以看作一种具备中国特色的新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更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能更有效地配置合作各方的资源。
二、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
校企合作知识共享是一个将企业的技术应用知识和大学科学研究基础知识进行传递、传播、分享和转化,从而促进企业和大学共同发展的知识管理过程。大学可以依据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依据从企业中获取的应用知识来推动大学多层面改革,增强大学的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能力,同时通过有效发挥这些大学科学研究基础知识的成果,来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Wu Sheng&Cathy S Lin(2006)等的研究表明为实现知识增值,企业必须通过知识共享来获得竞争优势,知识只有在共享的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效用。Mary C Jones(2006)通过研究校企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很多文化障碍,克服知识共享的文化障碍对校企合作的实施有重大的意义。Sui Li ping(2005)等认为基于数字化特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更多的依靠产学合作中的知识创新,而不再是劳动力和资金财富,知识是产学合作十分重要的因素并成为第一资源。刘力(2001)分析了校企合作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关系,认为通过整合校企合作创新过程,应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核心技术系统,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朱爱辉(2007)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张可军,廖建桥,文鹏(2009)的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作为个体层面的学习向组织层面的学习转化的关键环节,对于研究如何构建学习型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企合作的知识转移
从知识的视角来研究产学合作问题,国外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典型的观点主要有: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无法生产所有新理论、新见解、新技术、新技能,然而学术知识的使用有益于技术变革、创新和发展(Griliches,1979;1986);(Nelson,1986);(Jaffe,1989);(Mansfield,1991,1998);(Henderson etal,1998);(Zucker et al,1998);(Adams,2002);(Zucker,et al,2007)。大学和科研机构擅长于科学前沿性知识的研究,而企业需要将研究成果产生商业价值,两者存在一些差距(Motohashi,2005)。大学向企业提供的科学前沿知识主要适用产品或工艺创新的早期阶段,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Jensen et al,2003)。大学科技成果的转让和大学获取正式知识产权的企图,都对科研工作的性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Shane,2004)。科研工作导致增加大学专利申请,并形成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和开发知识产权获取财务收益(Henderson,1998;Mowery and Ziedonis,2002)。鼓励研究人员与企业合作的支持形式多样,且各大学和各国家采取的合作方式存在差异。如英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大学掌握并开发其知识产权(Chapple and Lockett,2005)。一方面,企业对商业化的过度关注将破坏科学的公共性,通过将私有规范强加于公共行为从而削弱研究机构的开发和科研工作(Nelson,2004);另一方面,大学成为经济的参与者促进经济的发展(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2000)。一些学者试图通过研究专利申请对研究者论文发表活动的影响来估量与企业合作对学术行为的影响(Agrawal and Henderson,2002;Azoulay,2007;Calderini,2007;Fabrizio and DiMinin,2008)。Zucker et al(1998)研究了生物技术公司的构成,认为大学被认为是企业创新最重要的外部知识源和技术源,分析表明美国大学研究者的工作有助于建立生物技术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创新都离不开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试验设备、人力资本,即企业的创新高度依赖公共科学的发展(Cohen,Nelson,Walsh,2002;Mansfield,1998)。从利益分配机制的角度,产学研合作是将知识要素与商业要素直接结合,通过价值传导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统一了企业、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等三方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矛盾(祖廷勋、罗光宏、陈天仁等,2005;嵇忆虹、吴伟、朱庆华,1999)。国内关于产学合作的动机、机制、模式、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姜照华(1996、丁厚德(1998)、苏敬勤(1999)、刘力(2001),(郭晓川,2001)谢开勇(2004)、连燕华,马晓光(2001)胡恩华(2001)、胡恩华和郭秀丽(2002)、刘德智(2001)、王毅和吴贵生(2001)、余培果等(2001)、别敦荣等(2002)、刘亚敏(2002)、康全礼和田恩舜(2002)、黄胜杰和张毅,2002)、余雅风和郑晓齐(2002)、鲁若愚(2002)、陈翔峰(2005)、唐玮(2007),郭斌(2007)、陈劲(2009)等。
从知识的视角对产学合作进行系统地分析,国内的相关文献非常地少。主要有:企业与大学是完全不同的系统组织,他们的行为特性和目标亦不相同,校企合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相比,校企合作过程存在诸多特殊性(余雅风,2002)。企业和大学拥有的创新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或相互依赖性,大学知识扩散的需要与企业技术创新知识源的需要,构成了合作的供需市场。在各类合作中,校企合作最能体现要素的互补优势、规模优势和重组优势(鲁若愚,2002)。唐玮(2007)从知识联盟的视角来研究大学和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及政府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四、校企合作阻碍因素研究
高校和企业作为不同形式的组织,各自持有可互补的优势资源。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高校是提供科学知识等公共产品的非盈利组织,在市场上没有直接利害冲突。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Dasgupta and David(1994)研究认为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新知识的创造和教育活动,而企业则致力于掌握可赢得竞争优势的有价值的知识。此外,大学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也成为越来越主动的管理者,寻求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IP)来推动技术转让。因此,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需要评估和修订,从而产生了依据法律规章制度的更正式的合同交易。现有的关于校企联盟的文献研究中,虽已涉及校企合作障碍的问题,但几乎没有涉及障碍产生的本质及减少障碍的因素研究(Hall,2001)。校企合作障碍的核心是规范公共知识和私人知识的不同管理制度(Dasgupta and David,1994)。组织成长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可靠的公共知识,从而导致政府支持科研工作,已积累有用的知识发展经济(Geuna,2003)。制度的规范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方式,事实上,有许多科学家并不是追求高薪水而从事科研工作,反而,为了在科研机构工作而愿意接受较低的薪水,这表明大学的内在目标及社会目标对科学家存在较大的激励(Stern,2004)。缺乏合作障碍研究影响了有效政策的制定,因此,合作障碍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并支持校企联盟的政策。
目前影响我国校企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的障碍因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高校,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市场和合作的认识,造成了合作困难;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由于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环境不健全,直接制约着校企合作发展,政府的科技管理职能不规范是造成目前现状的根本原因;二是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中介机构不健全,使得高校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需求,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也不足(土明友等,2002。合作伙伴间脆弱的意向性结盟,校企合作常受种种冲突的困扰。从研究课题或研究成果公开的时间和形式方面来看,研究人员希望公开信息以获取领先地位,而企业则希望保密或占有该信息。出现这种冲突的原因在于学者希望知识公开,以便其研究成果得到同行的认可,而企业则希望通过知识保密控制竞争对手的资源。此外,大学研究人员很可能选择同行认为比较前沿、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而企业则可能选择对开发新产品和新的客户服务有价值的课题(Nelson,2004)。土笑君,朱强(2001)提出风险承担不够合理是目前制约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周竺等((2004)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校企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我国应通过科技立法协调产学研合作的知识产权冲突。李朝阳(2005)对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主要交易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性问题。魏非(2003)将产学研合作的障碍因素分为利益因素、技术因素、组织管理因素、人际因素和其他因素。吕海萍(2004)通过对浙江省产学研合作障碍的实证研究,指出利益分配、技术成熟度及缺乏有效的合作管理机制是二个主要的合作障碍。
五、校企合作研究的趋势
随着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下几个方面是未来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一)规范的数理和实证分析
现有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文字的定性描述方面,而且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很少利用严谨的数理分析和较为规范的案例分析和计量检验等实证分析的来研究问题。已有研究存在“重复研究”和“大而全”等现象,且数据的收集范围窄,加之研究方法上的落后,造成了现有的大部分研究缺乏对所研究问题的严谨的符合学术规范的研究。
(二)校企合作研究的方法创新
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研究,大多采用了传统的文字性的描述方法,但对校企合作创新的内在机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原理以及各种解决校企合作创新中问题的应用条件等内在逻辑和规律性的探讨,不能仅从文字性描述的角度来研究。因此,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应该借鉴国际主流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研究范式,通过规范的数理分析和实证分析。
(三)与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
校企联盟创新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仅从某一个学科的角度来研究,与学科内部的多种方法的应用有关联。因此,对校企联盟创新的研究,一方面,综合关联学科,加强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综合单一学科的多种研究方法,加强主流研究方法在校企联盟创新研究中的运用。
摘要:校企合作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但目前校企合作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在企业急需的科研成果和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大量成果不能转化的问题。本文对已有的有关校企合作创新的研究进行整理,并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研究的趋势。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5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盟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45-0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務正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2015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5%。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70万人,而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000万人。
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量旺盛,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却遭遇了发展瓶颈问题,两年前在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较低的15个“红牌”专业名单中,电子商务专业赫然在列,甚至有“毕业即失业”的说法。究其原因,本应有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的校企合作,却囿于深度和广度的欠缺,以及专业本身的限制,存在着“有形无实”的通病,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真实诉求严重脱节。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研究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为准确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质量和规格,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商企业的改进升级,大有必要。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开展不广泛
电商热催生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热。近几年,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持续升温,但是同职业学校老牌商贸类专业相比,它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发现,许多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因建设年限短,还没有开展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即使部分学校有这方面的合作,也是点对点停留在纸面,没有深入进行下去。
(二)校企合作关系不牢固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合作双方各自目标或者说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学校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专业建设的师资、学生实训实习等问题,追求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而合作企业则是为了招揽经营过程中的急需专业人才,缩短员工的岗位适应期,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短期内很难将两者的目标归集到一起,这种合作也主要依靠人情关系在维系着,所以合作关系就表现出缺乏稳定性,不太紧密。
(三)校企合作内容不丰富
课题组在调研时发现: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内容一般停留在双方签订一份框架性合作协议,协议中鲜有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核心环节的实质性可操作的合作内容,至多涉及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学生作为连接合作双方的桥梁和纽带,学校仅仅是输出基地,合作企业则是接受方,可以相对便利地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及稳定的人力资源。而且在这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中,学生更多的是重复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无法接触到电商企业的核心技术业务。
三、校企联盟: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
(一)校企联盟模式概念阐述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盟是通过某一地区职业学校间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将各校电子商务专业合作企业联系起来,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在协作组成员间平等、互惠、共享的一种联合协作模式。它是一种新的混合型校企合作,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提速、产业结构优化而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电商人才为共同的利益关注点,可以将原本点对点的校企合作效应呈几何级数倍增地放大。
(二)校企联盟模式实施流程
1.签署合作协议,总结经验。职业学校要积极寻求优质企业签署协议,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并不断优化合作内容,总结合作经验,巩固合作成果。
2.组建协作组织,初成范例。一个地区的相关职业学校间组建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交流、探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情况,初步梳理形成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优秀典型案例。
3.形成校企联盟,共享资源。通过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筛选出优秀合作企业典型,扩大合作范围,让协作组内其他学校也与相关优秀企业展开合作,形成联盟式校企合作,实现优质企业资源共享。
4.研制人才方案,明确目标。由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牵头相关职业学校,做好本地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联合联盟内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本地区电子商务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到细分规格、精准培养。
5.建立评估体系,放大作用。在构建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联盟之后,会同校企各方,共同研究制定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评估、监督等机制,确保整体合作运行有序、稳定高效,并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放大作用,扩大校企合作成果。
6.创建讲师团队,流通智慧。在校企合作联盟内,推选优秀教师(学校或企业)担任核心课程、重点课程的讲师,创建电子商务专业讲师团。它一方面兼具地区电子商务专业教研组的功能,讲师团内老师集中研讨、集体备课;另一方面团内老师可以跨校上课,实现联盟内专业师资共享,智慧流通。
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盟模式的积极作用
(一)缓解了专业教师短缺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盟的成立,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师资的短缺。先期,可有效利用电商企业的企业培训讲师资源,帮助学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解决师资缺口,形成招生办学良性循环;后面,可通过联盟合作内电子商务专业讲师团,高质量地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甚至为企业提供员工继续教育服务。
(二)加快了专业教师培养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盟采用专业教师定期交流,企业讲师带教等形式,解决了专业教师的培养问题。通过协助组内的专题交流、研讨,能第一时间了解该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提升专业教师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联盟内讲师团共享最新的专业教育资源,初步实现了地区电子商务专业教研组功能,为专业教师的培養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平台。
(三)优化了专业教学实训
通过校企联盟运作,可有效解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实训问题。在联盟里,通过协作组,学校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可以选择优秀的电商合作企业指导和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场所,并提供真实业务让学生操作实践。通过组建联盟,将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组织到一起,形成集聚效应,可以满足大型优秀电商企业的用人需求。各校亦可以分批次安排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前往合作企业实习,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实践,完成专业实训课程;同时保证了电商企业的经营不间断,提高了合作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另外,条件许可的学校,也可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给实训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
(四)增加了人力供给能力
借助于校企联盟这一形式,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可以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学生变员工“招之即用”。在联盟内,学校通过与优秀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践,了解和熟悉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来企业留用的学生,可实现岗位过渡零距离对接,而其他学生因其已经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大大增加了对口就业甚至自主创业的机会。
(五)实现了产学一体融合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采用联盟模式运作,可以有效协调巩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确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降低合作方的办学经营成本,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奠定基础。借助于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联盟模式,将校企合作方各自目标统一到一起,文化互相渗透,加深了彼此的依赖程度,增强了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校方而言,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人才培养趋于科学化、实用化,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同时解决了师资和就业实训等问题;对企业方则可在做大做强过程中在人才短缺和人才频繁流失的问题,为企业后续发展储备智力资源,真正实现深度产学融合。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前,国内提出校企合作联盟、“联盟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以大学、高职高专校为多。具体到电子商务专业,由于中职与高校学制的不同、专业的限制、地方经济发展的诸多需求差异,实际操作中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需进一步深入探索校企联盟的协同运作机制,开展校企联盟风险规避、优势放大的实证研究。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6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缘起及意蕴
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种面向长远发展并以联盟关系连接起来的组织形态, 源于战略联盟这一概念, 是企业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移植到高等学校产学合作组织当中的一种创新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启动发起于2008年4月,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省9家大型纺织企业自愿结成“纺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 探寻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新的模式。随后, 2010年7月, 由中国高等职业技术研究会牵头, 本着合作、融入、共赢的原则, 组建了“百家校企合作发展联盟”。2011年6月, 由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牵头,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导, 江苏省13个地级市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100多家省内农牧业龙头企业组建“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应该说, 这些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各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际又为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架构和支撑平台, 所体现的则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
现阶段, 校企合作联盟以战略目标的形式予以提出, 适应了我国高职教育产学深度结合的发展方向, 也是近年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一大亮点。探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意蕴, 赋予其现实内涵尤为必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种公益性校企合作服务平台, 从广义上说, 是指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 本着平等原则自愿结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联合体。狭义上指高职院校与企业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协作方式, 实践操作层面须涵盖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开展的课程教材开发、专业设置调整、专兼职教师培养聘用、学生实习实训、特定项目合作以及校企文化融合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国家层面给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以明确的政策导向这一背景下,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共进共赢的文化理念是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拥有共同目标、找准合作伙伴 (群) 、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制度设计、创新运行机制是其持续生存的必备条件;校企共建、资源共享, 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是其服务宗旨;共同开发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 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终极发展目标。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多维属性
属性之一:教育与经济的共赢性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种将产学合作各方连结在一起的团队行动组织, 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必须遵循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 其组织目标来源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等合作各方的目标, 又高于合作方的目标, 且这一目标的实现, 须靠合作各方的努力奉献方能变为现实。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主要的服务对象为高职院校和国内的企业。高职院校基于其公益属性, 所提供的全部职业教育活动, 就是将专业设置与行业岗位群的有效对接, 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 实现教育资源最大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自其经营目标, 基于自身尚在快速发展阶段的实际, 既想获取一个稳定的人才吸收途径, 又望借助合作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 以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 尽管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属于不同社会领域, 核心利益也不尽相同, 但他们利益的契合点, 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问题是一致的。一般来说, 校企合作联盟目标的达成显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初期表现为, 高职院校去企业挂牌, 企业成为其校外实训基地, 组织形式这时往往呈现出相对松散的特征;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短期的项目合作, 企业提供启动资金, 以立项的方式将需要技术攻关的问题交给学校, 学校组织相关人员予以方案设计, 倘若方案可行, 企业就将其买下来用于改进生产;再进一步则表现为长效稳定的合作, 联盟组织各方为了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 按照市场经济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 促进社会科技和经济间的良性循环发展。
属性之二:社会资源的互补性
校企合作联盟中高职院校一方具有的人力、知识资源是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企业一方所拥有的资金、设备、专业人员等是高职院校发展中必需的资源, 资源的稀缺造成了彼此间的依赖。因此, 当校企任何一方意识到对方潜在需求以及校企合作联盟的潜在收益时, 就会以长期承诺的方式启动联盟的合作流程, 通过跨组织的合作获取对人员、物资和技术投入等关键性资源的控制, 并且一方在持续不断地从其他方获得所需资源的同时, 其他方也会要求该组织作出相应的回报, 达成各自的目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基础是跨组织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依赖。由于校企合作联盟要在一个较广泛的范围内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参与合作的各利益方必须对不同组织的现有资源进行选择、配置、整合, 才能达到“1+l>2”优势互补的效果。在合作的初期, 校企联盟各参与主体受自身基础及外部条件的制约, 只会遍地撒网, 资源互补的稳定性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其结果往往广种薄收。随着校企合作经验的积累, 联盟各方会特别关注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性, 这时也就迫切需要发挥联盟的作用, 使合作的成功程度有显性的尺度。具体说, 一是提供联盟运行的政策支撑条件, 如政府制定的各种专项政策法规、校企签订的各种契约合同等构成了校企合作联盟的规则资源;二是提供联盟运行的物质技术基础, 如教学、职业培训和技术攻关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物质资源, 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资助资金、高职院校科研专项资金等财力资源;三是提供联盟运行的人才需求支持和信息支撑, 如高职院校师生、企业科技人员等智力资源, 图书情报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行业市场信息、科研学术信息等构成的知识信息资源。在各种资源的整合下, 校企合作联盟被视为一种相互服务社群, 其运作实为各利益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过程。
属性之三:多元文化的交融性
校企合作联盟作为一个多元利益的结合体, 实现的是一种“跨界的教育”。在多元价值观支配下的合作过程中, 联盟各参与主体都会寻找和把握彼此相通、相融的行为取向和精神观念, 重塑组织的共享价值观、共同精神取向和群体意识, 加强彼此间的认同感。应该说, 这个过程就是不同文化的融合过程, 但不同文化由相互冲突否定到融合肯定, 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所以这个过程又极其复杂。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组织文化的创造并不是生来具有的, 而是逐渐总结、培育和积累形成的。在早期合作中, 联盟成员之间因价值取向的不同常常会产生各种冲突, 尤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两个重要群体最易产生冲突。其原因在于这两类文化的碰撞、交织经常处于并不平等的状态中, 往往会导致双方在合作时, 因价值判断、目标、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分歧而产生争议。但我们不能否认,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和利益是一致的, 这就决定了两者进行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以文化接触为基点, 高职院校引入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创新思维等, 将现代产业文化素养融入校园文化, 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技能上能迅速对接企业的岗位要求。就企业而言, 其成长过程中总是呈现不同的成长特点, 企业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向现代企业的转型。这也须借助校园文化中人文精神、竞争意识等的宣扬, 提高员工的工作认知、目标认同和组织信赖等素质。当校企合作联盟组织群体内外不同文化间形成“优胜劣汰”的结果时, 其若要进一步发展, 便需加强沟通和互动, 诸如赋予成员充分的话语权利、营造平等的对话语境等。也只有在平等交流、开放式对话基础上进行的文化整合, 才能推动校企合作联盟从价值冲突走向价值共享。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培育策略
(一) 价值认同:明晰发展定位, 找准合作伙伴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来说,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是蕴含其发展始终的价值取向, 功能定位一旦明确, 就应当循序渐进。校企合作联盟涉及多个合作主体, 他们对校企合作的期望也有所不同, 要维系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首要的是目标定位问题。发展目标是否兼顾各利益者需求、定位是否合理, 我们在实践操作中, 必须用过程性的标准加以评判, 比如, 是否与高职院校、企业行业的关键目标达成一致, 是否蕴含高端技能中的知识应用;是否翔实表明预期的实施效果;是否能让社会公众清晰的理解。其次, 找准合作伙伴直接关系到校企合作能否成功。无论是政府的参与, 还是高职院校对企业的选择, 或是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选择, 若要提升合作的起点, 彼此必须充分调研自身潜在的合作者在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需求, 看清楚合作共赢的基础是什么, 从互动中达成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互惠。比如, 政府可借助教育、经济、税收等政策, 发挥引导、促进作用;高职院校筛选企业时, 可聚焦其经济实力、经营状况、发展潜力、社会声誉等因素;企业筛选高职院校时, 可权衡其科研、技术、人力等资源。显然, 只要符合良性互动、优势相长的需求, 有所为有所不为, 校企合作联盟各成员就有可能凝聚成一个发展的共同体。
(二) 制度规范:架构体制设计, 协调组织保障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中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 须体现在组织体制的架构、制度性的调节中, 倘若制度一经规范, 还须保持其稳定性与延续性。校企合作联盟是一种协作组织, 不同于以往校企合作临时性、松散式的组合形式, 要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我们实践者站在制度层面上去审视和完善, 明晰制度的制定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 以此实现组织结构向紧密型转变。具体包括:一是设立专门的决策、执行和咨询机构, 明确成员组成、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细化合作规则等。例如, 校企合作理事会 (董事会) 主要承担联盟的日常事务, 实现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专业指导委员会, 以企业 (行业) 专家为主体, 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开发等, 规范校企合作的工作标准。二是完善政策法规, 提高校企合作法律效力。例如, 从政府层面上, 以立法的形式系统设计校企合作的政策框架, 保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的正常运行。三是出台各类制度文件, 贯彻联盟体制建设过程的始终。例如, 制定《校企合作联盟章程》、《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区域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等, 以管理文件的形式明确合作期间各参与方在人才培养、各类资源使用中的职责, 并将彼此义务落实在教学、生产、技术研发等过程之中, 实现校企合作的制度化。
(三) 机制创新:多方联动, 优化组织行为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来说, 重要的不仅是使组织得以维护和保持, 还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使其有所创新。换句话说, 只有因内生的需要而建构的机制, 才会真正促进校企合作联盟组织的良性循环, 最优化地实现联盟的发展目标。理想组织的标准着重于合作、和谐、协作。校企合作联盟是个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动态系统, 尤其现阶段, 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就是以体制机制创新贯穿整个项目。基于这种实际, 在明确人才培养是其根本使命的前提下,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横向整合、纵向衔接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一是建立优势资源共享机制。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合作伙伴拥有的分散性资源, 诸如高职院校实训实验场所、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等结合在校企合作联盟中, 以开放式的沟通渠道来具体实施合作育人工作。二是建立互利共赢驱动机制。塑造一种兼容的、平等性的、以多重利益为整体利益的有效运作平台, 通过搭建“校中厂”、“厂中校”教学基地, “企业技师工作站”、“教师工作站”等, 从信息交流、疑难咨询、人才培训等浅层次的合作, 不断向深层次延伸和拓展。三是建立保障机制。要构建涵盖制度、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 把隐形义务转变为明确的社会责任。通过对教学与生产并行教学过程的监控, 规范奖惩机制, 妥善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进而优化校企合作联盟的组织行为, 保证其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林苏.借鉴欧盟合作机制促进高职教育集团化建设[J].江苏高教, 2006, (5) :17.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7
所谓的“动态联盟”调控下的校企合作企事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其主要是指以在校企双方合作培训的一系列过程中, 合作双方一定要遵循“动态联盟”调控的整个要求, 而且要以合作双方发展为合作基础, 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发挥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联盟的实力, 通过调控促使培训水平提高, 从而使企事业单位通过合作培养培训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逐步提高企事业单位的劳动生产率, 提升联盟内企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还有, 现在各类高校人才培养都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学校的人才配置也必须围绕培养高尖技能人才的目的。牢牢把握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接口, 建立动态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是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需要, 是提升企事单位社会竞争力的需要。
一、动态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
1. 以动态联盟为主导地位开发合作培养的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过程中, 首先, 要确立动态联盟系统的主导地位。根据企业单位的要求, 切实可行的把人才培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另外, 为了适应动态联盟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根据企事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确立动态联盟主导地位, 进而开发合作培养的课程体系。根据联盟内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制定共同发展提高的课程体系, 整个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是从合作学校的各二级 (院) 系各个不同专业挑选的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与此同时, 按照企事业单位培养的要求和高校人才目标的规定, 设定具有基础性的内容, 在动态联盟的调控下, 有计划的完成相关的基础理论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由合作的学校负责完成。
公共课程是指进入动态联盟主导下的联合培养范围的学生, 都将接受联盟统一设置的企业公共课程的培养。课程内容有利于培训学员对企业实力的重新认识, 间接的缩短了培训的学员不久到企事业单位后工作适应的时间, 这一课程体系目前在高校的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也是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专业课程是在联盟调控下, 校企合作双方从企事业单位需求的角度, 经过筛选共同制定的重点培训内容框架。内容框架是按照联盟统一布置并根据共同培训目标、培训要求、培训过程的管理手段、制度和办法等要求, 合理设置的校内外联合培训课程体系, 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求突出其实践性, 并要突出鲜明的企事业单位的特点, 针对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培训的课程方案 (内容和实施办法) 应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两方研究设置。通过动态联盟的调控, 在学员学习过程中, 学员通过自己的理解掌握未来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需要的职业知识和经验, 是整个课程内容设置的关键环节。
2. 构建动态联盟校企合作的专业师资队伍, 在培训过程中强调联合培养。
要想使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取得成就, 组建一个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必然要求。可以说, 联盟内的专业师资队伍其水平的高低对将来培训出的学员水平高低起着决定作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过程是一个继续教育的过程, 针对这种情况, 组建动态联盟调控下的师资队伍应全面考虑其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联盟内师资的联合培养, 以便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动态联盟背景下校企联合办学的师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由企事业单位自行组建的培训师资, 这部分师资掌握了大量的经营生产和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以及高超生产技能水平;第二部分是由学校根据企事业单位和联盟内的需求而筛选推荐的专门教师, 这部分教师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都能按照企事业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授课。为了更加贴近培训要求, 往往校方的教师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 深入基层走到工作一线进行培训教学内容实践和考察。通过实践与考察, 教师不但体会到了培训人员的工作实际, 而且, 促使了学校教师把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学会处理授课和实践操作的差异, 更好地把握课程的要点。与此同时校方的师资队伍, 在轮岗锻炼过程中通过与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 相互学习, 提高了教学水平, 也准确地摸清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信息, 实现了学校的教学团队与企业需求的准确对接。
3. 结合动态联盟特点制定联合培养考核机制。
经过联盟内的联合培养以及调控, 学生最终要以毕业设计和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这一环节也是校企合作培养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过程, 是联盟内联合培养的最终目的, 通常这部分的内容要在学校完成。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 动态联盟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模式, 要求进入联盟学习的学员要在学习结束后完成一项与岗位有关的成果 (论文或毕业设计) , 毕业成果必须与岗位相符合, 做到选题紧密从实际出发。在毕业前夕, 为了使学员做好自己的毕业设计, 联盟内的校企双方根据需要合理为学员配置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作为导师, 学员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毕业成果的设计。另外, 企事业单位还要为学员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 在学员实习期间, 学生要完成一项成果的制作和一份实习报告。实习单位要根据实习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计入学员毕业总成绩当中。校方的教学团队和企业的培训师共同对实习报告进行评价给出成绩。通过这样的一个考核机制, 不但完成了学员的理论学习任务, 而且完成了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学员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也养成了脚踏实地干工作的品质, 为动态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动态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 有机调控实施校企合作发展战略, 在联盟调控下加强校方基本建设。
动态联盟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 其核心力量来自于学校的培养, 因此, 校方的培养体系和基本建设是实施联盟人才培养战略的关键所在, 让动态联盟内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到合作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中,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将是动态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其影响也具有战略意义。首先, 校方的专业建设对动态联盟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既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初始点, 又是以动态联盟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特色的集中体现, 关系到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其次, 对联盟内的专业课程建设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培养改革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落脚点, 联盟内校方的专业课程改革能够反映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式, 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联盟内的校企双方根据市场、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按照动态联盟的统一要求, 校方根据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的需要, 彻底改造校方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一些关键点上进行重塑和新建, 充分展现培养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建设与需求相结合、单独培养与联合培养相结合等形式。
2. 实施订单培养, 发挥动态联盟组织的调控作用机制。
动态联盟内的校企双方, 应在联盟的统一调控下实施校企双方的订单培养, 使人才培养更具有实质性, 进而使人才的培养具有目的性和科学性。实施订单培养, 实质就是动态联盟组织的根据企事业单位的需求而进行的一个专门培养过程。订单培养具有专门性, 是实现高尖人才培养的最直接的培养过程, 也是提高动态联盟下企事业单位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培养过程中由于企事业单位地参与, 完善了校方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 丰富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具体要求, 使动态联盟下的联合培养做到了专业与职业、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对人才的使用更具有针对性和社会适应性。另外, 联盟内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岗位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要求, 与学校联合以“订单式”培养方式完成双项培养, 企事业单位和校方协同管理, 全权负责培训、实习、生产实践、毕业设计等培训活动。订单式的培养突出显示了企业的内涵与文化。培训中将主要沿着岗位创新、打造特色的路线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其传授方式采纳学校与企业协同管理共同负责的方式, 充分利用固有的教学资源, 采取学练交替、研发驱动、学导互助等教育教学模式, 打造逼真的工作环境;学员通过校企两方的实践与理论考核, 毕业后在原企业相应的岗位上岗,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订单教育。
3. 以建设新产品研发中心和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石, 实现人才培养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企事业单位的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技能的创新是保证企事业单位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基本所在。动态联盟背景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体系, 主要是把企事业固有的优越条件和校方拥有的教学势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 企事业单位在全力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的同时, 在学校建立研发机构, 把研发工作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项目的研发、工作导向的培训, 让学员进行有关学习内容的实践训练, 掌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为学员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建设学校的专业实习实践基地,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职业技术技能, 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论
1. 优化动态联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要逐步完善合作发展运行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2. 以动态联盟为背景,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进一步加强校企两方的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提高使用效率和工作运行标准。
3. 整合校内外资源, 建设“双身份制”教师队伍。
4. 按照人才培养实际需要, 开发实践教学教材。
5. 构建和谐共处、诚信严明、守法守纪的联盟培训制度, 加强培训学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现今, 我国素质较高的技能型人才, 不但拥有娴熟的工作能力和技巧, 还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敬业精神。为此,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应充分利用动态联盟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注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索建立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学生、员工培训制度, 规范培养行为,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社会造就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何向荣.突破障碍, 创建“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5)
[2] .田秀萍, 陈玉阁.探索校企合一的集团化办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6)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8
关键词:产学研用,校企合作,地方经济
一、引言
当代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高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迫切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协助, 提供更多实践教学的条件和环境。同时学校的科技研发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企事业单位急需与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 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 合作进行产品的升级改造和研发, 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校与社会各行业之间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高校获得社会支持, 同高校对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经济经过持续30余年的快速发展, 在经历了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阶段之后, 必须向创新驱动转变,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 也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如何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是时代对高水平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规范校办产业发展。”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2020年) 》, 加上2006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规划三位一体, 共同构筑了未来中国竞争力的基石。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产学研合作过程其实就是创新过程, 或者说就是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合作模式方面, 众多研究分析了产学研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发展前景, 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转型期的产学研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产学研用”合作体制、机制、观念、模式等诸方面的建议与设想。如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 分析了目前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创新机制;齐艳苓在《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一文中, 提出了在政府层面应建立促进保障机制, 在学校层面应建立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机制, 在企业层面应建立内在需求机制。邹友峰提出“在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校将自身密集的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好选择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正逐步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试点改革工作。
三、“产学研用”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产学研用”联盟是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关联、利益分摊而构成的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应用研究紧密衔接的合作组织, 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
当前, 推进“产学研用”联盟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同时亦是企业、高等学校改变现状的内在迫切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2020年) 》中特别强调“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 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浪潮的兴起, 基于产业集群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相互联合而形成的战略联盟正逐渐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创新方式。随着产业的全球化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 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基于区域的产业链的竞争, 产业集群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学研战略联盟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模式, 也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更是产业成长的一种重要路径。
1.以政府职能为导向, 构建校企“产学研用”联盟的合作模式。各级政府应出台鼓励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相关政策, 以有利于促成实质合作、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宏观管理与微观调节为原则。研究制定学校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 包括合作方式、管理办法、激励措施等, 并进行论证。在“产学研用”合作过程中, 注重围绕产业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 选定关键的技术和领域, 选择具有相应优势的高校和企业, 构建具有鲜明特色“产学研用”联盟合作模式。
2.以企业需求为主体, 共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研究通过“产学研用”各方积极投入, 合作搭建高校人才培养平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用”是关键, 是最终目标, 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 转化为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应用型、具备战略眼光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在以高校为中心的教育工作中, 应该强调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协作, “引进来、走出去”, 并通过制定培养计划、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等的制度建设, 实现人才培养平台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3.以高校为中心, 完善产学研用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教育,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高校“产学研用”合作教育, 是高校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 与企业合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以“产学研用”联盟和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实证, 研究如何以高校为主导、以企业为补充, 打造具有差异的、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应该怎样积极发挥师资、学科建设、教研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应该怎样努力参与, 对经济社会的基本态势、市场与企业的基本需求、人才结构与水平的基本构件与标准等, 面向教育主体、对象, 进行适时介绍与引导。
4.通过“校企”合作, 发展集群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高校应推进科技产业发展, 使科技服务社会从组织形式、服务方式、支撑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实现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建设平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 由短期的项目和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长效机制的转变。在校企合作中, 研究制订结盟各方要严格履行协议, 不断激发联盟的活力、实现互赢。
5.优化产业集群环境, 创新“产学研用”合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讨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机制, 引导银行、保险、风投等金融资本支持产学研合作,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引导带动、社会金融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一是政府部门应优化产业集群环境, 积极引导、帮助和扶持;二是引导企业逐步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专项经费, 激发企业增加产学研合作创新投入的积极性, 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结合项目投入的主体。
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
大连大学是一所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艺术、史、理、工、医、管理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已经进入了“调结构、建特色、上层次”、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立足大连, 服务辽宁, 面向全国”, 培养“会做人、能做事, 会学习、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8年校党委明确提出, “作为地方大学, 大连大学必须坚持‘大学为地方服务, 地方支持大学’的理念”, 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学研用”联盟的“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开拓办学新思路的重要举措。经过3年多的实践, 取得了显著成果。
1.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根据学校现状, 全面实施“两调整”、“两改革”、“两提高”的“三两”战略, 切实提升学校内涵和层次, 彰显特色, 凝练品牌。“两调整”是从大连战略定位出发, 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 使之与大连市产业结构状况相适应, 与大连的支柱产业相对接, 拓展高校服务领域, 更好地服务大连经济建设主战场;“两改革”是指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与科研机制, 激发教师参与地方产业服务的积极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两提高”是指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与团队攻关能力, 解决高难技术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储备创新型人才。
2.将学校学科建设和大连区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提升核心竞争力。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学科建设水平上, 学科建设水平是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条件设施的综合表征。大连大学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使命, 在学科建设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载体, 以多学科交叉求创新, 以特色求发展”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学校现有25个学院, 53个本科专业, 2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 11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7个辽宁省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 3个省高水平重点学科, 5个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有8个学科获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计划”和“特色突出计划”;学校被市政府确定为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
3.推进科技产业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互动双赢,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大连大学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发展, 一是使科技服务社会从组织形式、服务方式、支撑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实现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 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合研发、建设平台、成果转化、人才交流, 由短期的项目和单位合作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建设长效机制的转变;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 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 全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实施“校企联盟”行动计划, 加强产学研结合, 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自2007年以来, 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项目, 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开端和社会声誉。其中, 学校与大连市西岗区政府、旅顺口区政府、普湾新区政府、保税区管委会等开展战略合作, 解决我校学生实习、就业等问题;与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决定双方共同投资1.1亿元, 在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建设大连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项目;保税区慈善总会捐赠二百万元人民币在学校设立保税区励志奖学金。学校还与大连宜华建设集团签订在设立“宜华奖励基金”, 用于奖励参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及学生实习指导等工作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及学生;与大连鸿缘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建设安波旅游发展项目;与大连航天金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 建立全国第一所“财税一体化实验室项目”;与北京远洋中广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建立合作, 共同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经过四年的“校企”合作实践, 学校不仅新增校企合作项目百余项, 为大连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而且为社会输送应用型的优秀毕业生万余名,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展, 高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趋势日渐明朗。从“校企”合作的需要出发, 构建“产学研用”联盟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活力、保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地方合作的多赢。
参考文献
[1]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9[8]
[2]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23]
[3]陈培樗, 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6]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9
1 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首先, 管理配套不健全, 实习质量难保障。学院对顶岗实习的管理配套不健全, 在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宣传不到位,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从实践中去学习, 从工作岗位中去学习”的认识不足;其次, 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与期间任务以指导书、任务书的形式下达, 但没有针对性, 很难与企业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可操作性差;三是顶岗实习过程中, 学校疏于指导, 或是虽然有指导, 但大多是走于形式, 对具体的学生顶岗实习内容指导性则不强, 又缺乏对顶岗实习管理的相关内容考评;最后是顶岗实习信息反馈机制不畅,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过程交流缺乏沟通的平台, 在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指导, 导致学生有意见, 又不被企业理解, 可能导致怠工的心态, 从而使顶岗实习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其次, 实习单位分散松散, 学校管理难度加大。顶岗实习单位是由学校和学生一起联系的, 由学生联系的单位大都比较分散, 而且分布在学生的家乡为主, 这样就形成了每个顶岗实习的企业接收的学生大多只有1-2名。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等都存在不方便的现象, 虽然有时可以通过QQ、电话、短信、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来联系, 但这都将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同时, 顶岗实习企业由于现实的原因, 使得企业在顶岗实习中也缺乏积极性, 提供的岗位又缺乏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 多数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顶岗实习形式化比较严重。
最后, 学生自身因素导致顶岗实习不尽如意。一是学生自身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到顶岗实习单位是拿工资, 而不是学习为主, 以经济利益第一, 过分强调工作报酬而不是以实习学习专业技能为主, 这种心态最终会导致与用人单位的关系紧张, 顶岗实习单位难求的现象。二是用人单位感觉有落差, 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积极的入世态度、团队协作能力、学习的能力等基本综合素质, 这又与目前学生不能吃苦, 重视经济报酬, 心态比较浮澡,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组织纪律性, 团结协作性不强的现象存在落差, 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难以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2 顶岗实习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涉及到高校、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各主体基于自已利益的考虑和关注, 往往会忽视其他主体的利益, 最终形成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协调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 使各主体从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能够互惠互利, 促进顶岗实习的实施, 提高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首先高职院校的管理缺失。高职院校将顶岗实习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这门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却相当有限, 有的甚至都没有。虽然, 部分学校成立了管理机构, 也配置相关人员, 可在管理上所花费的精力有限。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的企业, 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其次, 企业对顶岗实习的态度模糊。一方面企业需要高技能人才, 提高企业人才竞争力;另一方面, 企业是营利性机构, 投入顶岗实习管理的成本能产生多少效益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缕次遭受挫折之后, 其冷遇的态度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水平不高。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独立的需求, 一是他们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 在交学费后, 应当享受学校提供培养高技能人才责任的权利, 二是他们到企业顶岗实习, 在完成学校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工作任务, 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企业的回报与他们的付出不相符, 这也影响了学生的顶岗实习的执行效果。
3 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研究
3.1 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促进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规章制度, 使顶岗实习的各方当事人做到有据可查, 顶岗实习管理走向规范、有序、制度化。在学院原有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基础上, 学院修订了《顶岗实习教师工作手册》、《顶岗实习学生工作周记》, 使学院的指导老师、学生两者在顶岗实习的活动过程中有教学记录存档, 从而落实了顶岗实习的相关责任, 激发了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可是在职教联盟下的学院顶岗实习管理还不完善, 相关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 应继续完善《顶岗实习考评办法》《顶岗实习发生意外处理办法》等, 通过与职教联盟园区的合作企业制定《合作联盟企业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规范》、《合作联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以及《合作联盟示范区“园中校”运行管理制度》, 对校企合作双方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共同管理, 并完成顶岗实习基地考评。学院依靠苏州市为全国20个地市级城市 (区) 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大背景, 作为《苏州市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方案》的试点单位, 经江苏省农委批复同意, 2012年5月学院联合太仓现代农业园区等140多个农业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牵头组建了省级政行校企合作平台——江苏现代农业校企 (园区) 合作联盟。搭建地域和行业优势互补、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平台, 开发顶岗实习岗位群。学院充分利用职教联盟资源, 积极开拓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与联盟内企业合作建立7个校中厂, 4个厂中校等实训基地, 充实了学院顶岗实习单位, 促进了顶岗实习管理的规范、有序。
3.2 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 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体系
针对顶岗实习中面临的单位分散, 学生也零散的特点, 为了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采用电话、短信、E-mail、QQ等现代通讯方式来可以弥补下交流不便的现状, 但最终也存在着局限性, 为了促进师生间在顶岗实习方面的交流, 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首先是建立顶岗实习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建立顶岗实习管理信息平台, 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 实现对顶岗实习进行实时动态跟踪管理, 满足某单位里只有个别学生、学生即时提出问题咨询、不同工种在顶岗实习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 从而实现顶岗实习管理的灵活化与柔性化。其次, 完善顶岗实习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顶岗实习管理平台采用多角色和多功能模式对企业、教师和学生实行跟踪管理, 信息平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角色的分配:包括校级管理员、企业管理员、二级院系管理员、专业带头人、班主任 (或辅导员) 、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等。 (2) 平台基本信息的初始化:主要涉及到企业信息的登记与审核、学校、指导教师、学生等信息的基本录入, 相关顶岗实习基本教学文件的上传等。 (3) 顶岗实习任务的下达与领取: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下达顶岗实习任务, 学生根据任务向指导老师提出顶岗实习申请, 学校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 实习学生才能进行实习周记与实习报告的撰写与提交工作。 (4) 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即时跟踪, 从教师布置任务到学生咨询问题, 从个人实习情况反馈到全体学生的实习情况汇总, 从学生提交周记到教师反馈顶岗实习情况, 从指导教师批阅顶岗实习作业到对学生的考勤统计, 以及企业、指导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及时互动交流。 (5) 统计决策模块管理:是对顶岗实习情况的一个数据统计, 它能够即时统计学生的实习人数、实习报酬、实习学生的分布、作业周记提交情况、以及学生对顶岗实习调查满意度、指导老师的顶岗实习管理情况等内容。除此之外, 还会涉及到顶岗实习管理的其他相关表格等。
3.3 以学生为本, 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需要企业积极地配合, 高职院校要有一批能够满足学校各个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 学院要及时掌握顶岗实习学生的情况, 强化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要以学生为本, 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如顶岗实习的岗位技能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指导老师不尽心、顶岗实习的岗位专业对口率不高、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训练不够、学生角色转换等问题, 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首先要健全顶岗实习学生管理现场巡查制度。建立指导教师定期巡查顶岗实习制度, 为了加强与实习企业的沟通与联系, 指导教师可以积极地参与实习企业的管理,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境与难题, 及时地给予诊断并解决, 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同时, 也鼓励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来解决顶岗实习中企业面临的问题, 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其次, 要完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管理, 开展顶岗实习过程的学生实习情况、企业用人情况、社会和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的相关调查。对学院培养的学生技术技能进行诊断, 从而改革课程教学和教法、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最后, 完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价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要构建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评价机制, 调动三方对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实习质量。
3.4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精细化管理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专业人才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学生的顶岗实习是一种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技能的实践能力学习与强化过程。它不是一种工作性质的上班, 而是一种在工作环境下仿真的专业学习。故而学院要结合顶岗实习, 与职教联盟内的企业共同开发课程, 在顶岗实习期间进行工学结合, 由企业指导教师或学院专业教师开展教学。要把顶岗实习当做一门课程, 根据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试行) (征求意见稿) 》规定:顶岗实习课程的内容标准要包括顶岗实习教学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各实习环节、课题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分配、实习岗位、考核要求及方式方法等, 课程标准是学生实习中具有法律效率的文件, 应严格规范执行。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半年实习期间完成顶岗实习的教学任务, 通过顶岗实习课程的规定考核后, 才能获得相应学分。顶岗实习实行课程化管理后, 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的管理与建设, 顶岗实习课程成绩的评定是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学院专业指导教师评定的成绩占30%来做为课程的总成绩。
参考文献
[1]尚润玲.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 201 (34) :92-93;
[2]陈克军, 倪受文.顶岗实习管理问题、成因及其整体化解决构想[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93-94, 67;
[3]徐耀生.高职生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 201 (311) :45-47;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 篇10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企业提出具体的用人标准, 学院与企业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 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 学校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全程订单式”和“半程订单式”两种形式。
1.“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进校后校企双方签署人才培养协议进行订单组班, 并按照企业用人规格及岗位要求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如下: (1) 培养目标明确, 培养方案整体性好。通过对订单企业岗位能力和职业要求的分析, 可以确定出明确的培养目标, 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专业课程。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岗位针对性强, 通过三年的培养, 学生达到正式员工的要求即可直接上岗, 真正做到岗位零距离对接。 (2) 企业全程参与,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保障。由于订单组班在新生入学后就进行, 企业和学生都有强烈的归属感。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尤其在实践环节和师资方面。有了企业的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更加有效。 (3) 培养周期长, 企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订单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岗位结构的变化甚至是高层的人事变动都可能对校企的订单培养带来不确定性。即便是企业有相对稳定的发展, 在合作订单培养几年以后, 也会出现人才需求量饱和现象。三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变数太大, 这也就是很多企业不愿做全程订单培养的原因。 (4) 学生职业定向过早, 难免有盲目性。虽然订单组班是在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下进行的, 但是刚入学校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深,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模糊的。单凭企业一次两次的宣讲, 学生很难做出客观的选择, 存在盲目性。一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项工作岗位或者择业的意向发生了改变, 会对教学管理带来困扰。
2.“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订单模式在学期分配上属于“2+1”形式, 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 第四学期末由订单企业来学校宣讲并组班, 随后一年以企业为主对学生完成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如下: (1) 双向选择意向明确。企业在第四学期结束时来学校挑选学生组建订单班, 此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企业可以根据岗位技能需求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挑选出适合岗位的学生。在学生方面, 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 对所学专业的内容和面向的岗位群、岗位的工作性质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 能较好地做出职业规划。 (2) 专业课程通用性强。“半程订单式”培养模式前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岗位群而设置, 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三年才和企业的实际岗位相结合注重岗位个性化的学习。专业课程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 有利于学生的二次择业和可持续发展。 (3) 企业或存在短期行为。第四学期末是“半程订单式”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的时间分工界面。学校开设的通用专业课程与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需要企业在第三学年针对岗位对学生做进一步的培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企业出于经济利益通常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后让其匆忙上岗, 以解决用人之需, 企业的这种短期行为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 管理不完善。“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第三年, 学生主要在企业学习和实习。学校虽然派遣了辅导员或者专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联系指导工作, 但是实际上的管理效果并不佳。学生岗位流动、带教师傅变动是常有的事。学校一般只能通过企业人事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学校无法正真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生基本处于放羊状态。
二、构建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我院通信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 前后尝试了“半程订单式”和“全程订单式”培养模式。多年的实践证明“订单式”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针对性强、岗位匹配度高。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1. 校企联盟。
在早期或者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中, 学校往往与一家企业合作 (当然这家企业的规模和人才需求量是相对大的) , 并冠以某某企业订单班。我们在每年的专业调研中发现, 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不亚于大公司, 小企业更希望能够招到岗位匹配度高的员工, 但是苦于企业规模小, 与学校订单培养合作心有余力不足。学校联合多家企业 (包括小企业) 组建校企联盟, 可以扩大订单培养惠及面, 有效补充订单培养人数。我们的“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发展联盟”是由系部发起, 通信行业企业自愿参加的开放式合作平台。学校通过与联盟成员之间开展信息沟通、人才培养、业务合作、资源共享、课题研究、双证教学、政策咨询等共享性活动,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优化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增强师资力量, 拓宽就业方向。
2.“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
“全程、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校企联盟”为平台, 学校与联盟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在第三学年根据岗位需求组建订单班, 企业全程参与学生培养。 (1) “全程”:合作培养贯穿三年。招生阶段———根据通信行业发展情况, 校企共同商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企业配合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入学阶段———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聘请企业人员介绍行业发展、企业文化和职业岗位的内涵, 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人”意识, 形成“准员工”概念。学习阶段———企业派遣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兼职教师, 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认知实习、暑假见习、随岗实习和顶岗实习, 并全程参与评价。毕业阶段———企业根据其自身招聘计划, 与校方协商确定录用人数、录用合格学生。 (2) “合作”: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校企深度合作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企业———提出职业岗位 (群) 需要的职业能力;分解每项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专项能力;描述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工具、时间和质量标准要求;提供专业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完成企业实践环节的教学。学校———将企业人士分解出的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学习单元;按照能力形成的逻辑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序对学习单元进行整合, 形成学习内容;编写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方案、组织教学实施。 (3) “订单”:依托企业灵活组班。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作机制保障下, 企业根据自身年度发展状况制定人才需求数量, 在第三学年根据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要求选拔订单学生。可以一家企业单独组班, 也可以是岗位性质相同的几家企业共同组班。
3.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用人要求, 以实践教学为出发点, 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 将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 构建“共性职业能力培养+个性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共性职业能力课程对应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 (群) 共同需要的职业能力, 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个性岗位职业能力课程根据订单班性质不同而不同。在第三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求选择个性岗位职业能力课程。同时, 实训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企业岗位认知实习、暑期岗位见习、岗位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从初识到深入, 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 逐步推进。
三、“全程、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优势
“校企联盟”联合了更多的企业, 提供了更多的企业资源, 如充足的企业兼职教师资源, 足够数量的实训场所, 更多的学生企业实践机会和丰富的企业工程资源。校企联盟有明确的工作章程, 在订单培养招生就业、教学/实习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经费管理、技术服务等各方面制定一系列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 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生通过到联盟企业进行各类实习、联盟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等方式, 与企业充分进行互动, 加强了对行业、企业和专业的不断了解, 正确认识自身专业特长, 进而确立自身职业规划, 避免实习和就业过程中频繁更换岗位的问题。可以看到, 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发扬了“全程订单式”和“半程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 规避了两者的缺陷, 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优化创新。
摘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对比了“全程订单式”和“半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结合实践提出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基于“校企联盟”的“全程、合作、订单”人才培养模式, 并对其培养模式特点、培养过程、优势等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高职,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联盟
参考文献
[1]李继宏.高职“后置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 2014, 9 (9) .
【校企合作联盟论文】推荐阅读:
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论文10-29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07-28
浅谈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应用论文09-02
校企合作开发07-20
校企合作定位05-14
深化校企合作06-14
校企合作群06-16
校企合作培训06-18
校企共同合作08-16
校企合作模式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