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群

2024-06-16

校企合作群(精选8篇)

校企合作群 篇1

1 高职酒店专业群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服务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更偏重于实践教学比重。毕业设计是检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重要环节和手段。然而,目前仍存在大多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群毕业设计按照传统的毕业设计方式,效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这一方法理论性太强,学术味太浓,与高职学生的理论背景、学习能力不相匹配。

一方面,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加上当前实行的“2+1”教学模式,大三学生这一阶段基本都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也在这一阶段完成,按照传统的毕业论文方式,学生从选题开始,就停留在迷茫的状态,对于毕业设计是什么、撰写毕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毕业设计的论题、框架,都存在许多的疑问,甚至是多次与校内指导老师沟通,也无法真正理解。

另一方面,传统的选题的相对固定和形式化,不能完全切合学生的实习岗位,指引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比比皆是。

因此,在撰写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敷衍应付的心态偏重,出现借助互联网成段成篇抄袭现象严重;有些以小组形式完成论文的,甚至出现写作过程只是小组组长一个人完成,其他同学连最基本的论题都不清楚。毕业设计的结果是,它不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教学目的和作用。完成毕业设计之后,学生不会继续深入地、积极地去思考,探索与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的问题,仍然不懂得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另外,由于当前大多数高职专业教师较少,指导毕业设计的任务重,有些院校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分配给实验员、辅导员的情况都有,实验员、辅导员的理论教学能力有限,加上部分指导老师的责任心的问题,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大多流于形式。

2 酒店管理专业群毕业设计创新的实施过程

传统的毕业设计创作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群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笔者基于所在院系的校企合作基础,组建酒店管理专业群毕业设计改革创新团队,开展酒店管理专业群毕业设计创新研究。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餐饮与旅游管理学院自办学以来,坚持校企合作,实行“2+1”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群前两年主要按照“课堂学习→校内生产性教学餐厅(酒店)跟班实习→课堂学习→校内生产性教学餐厅(酒店)顶岗实习”的模式进行校内学训交替的教学,第三学年前夕,广州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广州花园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广州海航威斯汀酒店、大舜酒店集团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到校与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双向选择。

2.1 明确指导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指导任务

本次研究选取广州花园酒店、广州海航威斯汀酒店、广州大舜丽池酒店等三家酒店作为本项目的合作单位。校内指导老师与所合作的顶岗实习企业多次沟通,取得企业对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创作的支持,明确指导毕业设计创作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指导任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选题、厘清创作思路,指导学生根据选题从所在岗位工作中涉及的各个角度多方位收集资料和意见,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企业在校企沟通的基础上,树立共同指导学生创作的决心,从人力资源部门到各部门经理,给学生毕业设计创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人力支持,并从酒店经营的角度、管理的角度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必要的意见和建议。

2.2 毕业设计创作前期任务沟通

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毕业设计创作。学生与企业确定具体的顶岗实习岗位后,在未离校之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根据其岗位职务,要求毕业设计小组在实习过程中思考一个创作方向,可以是岗位实习报告、酒店服务提升方案、酒店活动策划方案、宴会设计、客房设计等。同时,指导老师向学生详细讲解毕业设计创作的思路,并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对毕业设计成果形式提出相关要求,主要包括格式要求、内容要求、完成时间要求。

2.3 毕业设计创作指导过程

2.3.1 确定选题

学生在顶岗实习岗位工作一个月后,基本熟悉所在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氛围,指导老师通过微信、QQ邮箱等电子方式,与学生不定时沟通,讨论确定每组学生的选题。三家酒店各组学生的选题分别是威斯汀酒店餐饮部服务质量提升改进方案设计(广州威斯汀酒店组),大舜酒店客户满意度提升方案设计(广州大舜丽池酒店组),花园酒店前厅部服务质量提升改进方案设计(广州花园酒店组)。根据以上选题,指导老师开始指导学生工作过程中搜集资料和案例,以案例分析、合理化建议的形式确定创作内容。

2.3.2 创作过程

根据选题,小组同学每人负责收集3~5个案例,收集案例之后整理好,并根据案例写出自己对案例的分析和合理化建议。整理之后提交给老师,由老师把关,删除不符合选题的案例。指导老师进一步对学生的分析和建议提出意见,并指引学生进一步把所分析的案例与同事、领班讨论,得到更全面的思考;之后学生必须把分析整理好的案例和合理化建议交给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进一步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小组学生综合自身分析、老师建议、同事分析、经理意见等多角度分析之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提升方案,从所在岗位多角度为酒店提出意见和建议。

3 酒店管理专业群毕业设计创新效果分析

3.1 毕业设计创新的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创新最终作品是酒店服务提升方案,从作品来看,作品质量较高,改变以往传统论文形式,学生能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认真观察和思考服务工作中的个案,并能提出较为新颖、实用的服务提升意见。专业老师从自身专业角度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一方面给学生查漏补缺,指导学生更全面进行问题分析;另一方面,专业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为酒店服务提升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企业员工、经理人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校内专业老师实际工作经历、现场管理能力的缺陷,给学生指引更多角度的学习和思考。通过校企双方合作指导毕业设计,也促使专业老师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运营中的问题,形成生动的教学案例。通过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的深入交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3.2 毕业设计创新存在的问题

本次毕业设计创新研究选取的选题相对单一,都是企业服务提升方案。今后须引导学生开拓更多毕业设计创作方式,如宴会设计、酒店环境设计、客房设计等。

因酒店工作时间关系,本次毕业设计指导创作过程中,只通过微信、QQ联系,没有按照之前的预期进行现场答辩,今后争取在这方面能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胜利.浅论酒店管理々业毕业设计环节的构建与实施——以闽江职业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1):54-55.

[2]张奕晖,杨卉.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2012(2):96-98.

[3]苏立.高职旅游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2(3):67-69.

[4]洪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3(3):153-155.

校企共建现代化专业群的若干举措 篇2

关键词:校企共建;现代化专业群;汽车维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38-04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的核心环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组织实施了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极大提升了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但从总体看,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岗位的更新速度加快,职业学校专业拓展性差、专业间协同发展能力不强、资源共享性差的问题突出,影响了专业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能力。如何协调发展关联专业是职业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专业群的内涵和特征

专业群是指围绕某一技术领域或服务领域,依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与服务面向,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按行业背景、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充分融合相关专业而形成的专业集合。具有如下两个主要特征:(1)群内各专业具有共同的行业背景和服务领域;(2)群内各专业具有共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条件。专业群的构建主要分为:围绕学科基础构建、围绕产业链构建和围绕职业岗位构建三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必须充分考量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资源共享程度,包括师资、实验、实训、课程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还可以适当调整专业及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二、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思路

“十二五”期间,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紧紧围绕苏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汽车、建筑、商贸类人才,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了汽车维修、建筑工程、商贸工程三大专业群,包括省级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3个、特色专业2个,形成了一定的办学品牌和特色。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促进专业精细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质量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着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集聚发展,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具体内容有:(1)围绕本地区或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建筑、汽车类两大优势专业,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2)以学校现有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带动相关、相近专业共同发展,促进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增强专业服务产业能力。(3)根据专业群建设需要,利用专业间相互促进、带动、共享的关联性,对组织管理、师资配备、教学资源、基地建设、校企融合等进行整合,发挥专业群聚集和扩散效应,拓宽服务面向,增强社会适应性。

三、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路径

(一)合理组建专业群,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合理组建专业群。至2015年底,苏州市汽车保有量已近300万辆,全市3类以上维修企业近5000家,均位于全省第一。苏州巨大的汽车服务市场以及汽车在安全节能、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更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缺口将持续凸显。

学校自2004年起,经过十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汽车维修专业群,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省级五年制高职品牌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省级五年制高职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等3个五年制高职专业,配备有2万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拥有3000多万元的汽车专业教学设备,设有20余个实训中心,涵盖了所有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是“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和“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联合苏州地区多家拥有汽车专业的职业学校与当地知名企业成立汽车职教集团,通过集团化运作,对地区汽车行业后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业人员的岗位分类及知识结构、企业服务主要岗位的任职条件、任职岗位主要工作任务等做了详尽的调研与分析,吸取以往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和精髓,树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校企“共建、共赢、共发展”的合作理念,构建稳定、长效、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平台,形成“共建基地、共育师资、共设课程”的合作模式,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最终形成了“二元一体、三面共建、多方评价”的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双证融通”教学,实现职业资格对接。采用企业实景教学,促使技能教学更规范、更标准,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拓展教学活动,邀请校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全面开展专业社团活动,以技能教学为主线,在平常课堂教学内容之外,增加、拓展专业学习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展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群

专业群核心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既有相互依赖的特点,也有相对独立的特性。汽车维修专业群面向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认真开展了岗位、岗位群工作过程的调研分析,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岗位职责、提取出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领域,确定了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结构及基于工作质量的课程学习要求”的“工作过程三维导向”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入手,采用阶梯式技能培养模式,群内3个专业前3年课程结构和专业能力要求相当,形成了以“汽车文化——汽车构造——整车维护”为前导的课程群,后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以“零件检测、总成修复”为核心,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以“运营管理、车辆修复”为核心,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以“维修接待、汽车营销”为核心的专项实践课程体系。endprint

开展考核模式改革,依据岗位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制定考核标准,逐步推行教考分离、以证代考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考核评价的多元性,引入第三方考核模式。目前,汽车专业群的所有主干专业课程均实现了教考分离,同时推行计算机组卷和阅卷。

(三)认真实施项目化师资建设工程

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一方面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压任务、严要求,另一方面在参加专业学习、进修、培训、职称评定、推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认真研究制订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教师给予重点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专业群认同意识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教学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完善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助推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团队教师开发的《汽车维护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会议上展示,并公开发行;研发的《车载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与应用》教学成果,获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依据现代化专业群教学需要,把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组合,使不同专业特长、专业背景的教师之间优势互补,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团队力量,形成“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以双师结构为特点”的专业教学团队,“占百春新能源汽车技术名师工作室”和“谢永东致能名师工作室”被评为市级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大力推进“两站建设工程”,即企业在学校设立的企业工作站和学校在企业设立的教师工作站,有效促进了“双师”的培养。

(四)精心规划,提高基地建设水平

技能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而实训基地是完成技能教学的重要保障。结合专业特点及专业发展规划,学校深入开展与丰田、北京现代、BOSCH等多家企业的合作,打造集整车维护、故障诊断、钣金、喷漆、汽车营销、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和新能源汽车于一体,具备了企业化、信息化、项目化的“三化”校内实训基地。基于基地资源共享,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多次承办苏州市汽车维修行业举办的各类职工技能竞赛、省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省市级技能教学研究会议等,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非常显著。

借鉴企业CIS建设了“三维一体”汽车实训基地专业文化。一是通过总结提炼专业精神文化,明确发展共同愿景;二是通过专业形象文化建设,营造专业文化氛围,熏陶学生行为习惯,让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三是通过专业行为文化建设,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把专业文化融入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

(五)“互联网+”引领,提升专业群建设信息化水平

多方合作,开发各类课程资源,牵头联合学院汽车协作委员会16个学校,制定了3个专业近60个课程标准,同时建设江苏省汽车教学资源库;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实训条件和教学,校企合作建设了理实一体化课程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建设在线学习系统;开发网络共享课程、校本教材、学习工作页等。

对接新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接新平台,改变课程呈现形式。建立数字资源超市,开发、引进在线共享课程,全面推进数字课程选修。教学环境与信息化对接,构建未来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等信息化教学环境。转变教与学方式,推动移动终端、在线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广泛应用,探索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成效

服务经济,为区域发展输送优秀人才。学校为苏州地区汽车行业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高。师生在省级以上汽车类技能大赛中荣获98金、120银、35铜,在本年度举行的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服务企业,校企深层次合作。校企合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校、企业“深层次”的融合和“双赢”,不能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这一简单层面上,学校不能总是单方面的向企业“索取”,只有真正做到为企业所需、为企业所想、为企业服务,使企业通过合作而“得益”,才能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共建的积极性,才能实现校企“双赢”。深入开展与丰田、北京现代、PPG、BOSCH和BASF等8家企业的合作,在得到企业基地建设、师资培养、课程资源支持的同时,也积极主动服务合作企业,提供相关培训和人力资源等。

服务社会,为行业提供各类优质培训。作为职业类学校,除了担负学历教育这一主要任务之外,其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借助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软硬件”资源,为社会各行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培训,既是构建完整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的手段和重要举措,更是学校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凭借优良的实训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团队,积极开展对外服务和社会培训,成为苏州地区交通行业的指定培训基地,常年开展汽车维修从业资格、汽车维修、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等社会培训工作,年均培训量稳定在1万余人次,为行业发展及学习型社会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服务效益显著。

五、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反思与展望

1.推进“二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

2.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改革还应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时俱进,整合信息化课程资源,推进实训基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有教学资源。

3.加大文化建设,采用新媒体技术和物联网管理,打造集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体验型实训基地,进一步打造汽车科技体验馆。

4.做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实践,做优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5.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拓宽专业群方向,深入汽车新能源汽车维修研究,加大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方向、课程、实训项目、实训室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加大汽车新技术相关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群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校企融合,共育人才

互联网+时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近年来,高校计算机专业顺应时代发展,实行了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为培养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做出了较大贡献。

1 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概述

1.1 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概念

校企融合共育人才的模式过去实际上一直存在,但是过去的这种模式主要以学校为主体,而企业仅仅是提供资金的支持,至于人才培养的效果,企业实际上难以把握,也无法从中获取相应回报,所以传统的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没有得到深入推进。新的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是作为资金提供的主体,学校是作为提供师资力量的主体,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企业和学校是合作关系,它们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各自的优势。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可以定义为:企业与学校共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各自提供优势资源,为计算机专业群人才的培养互助合作,优势互补。

1.2 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特征

根据上述提出的定义,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特征有四点:1)培养主体为企业和学校。与传统的校企共同培养计划不同,新的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地位平等,企业不仅仅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还提供其他的支持,如为学生进行实务操作或项目培训等;2)培养对象为计算机类学生;3)企业和学校各自提供自己的优势资源。优势互补才是合作的最佳方式;4)企业有获得回报权。企业的逐利性决定了如果仅仅是提供资源而不享受回报的话,企业是不愿意或不能持久性进行投资的,所以在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中,企业应该有获得一定回报的权利,如人才优先选择权。

2 当前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作为国家大力发展的一种人才培育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国家宏观政策与指导不足

在当前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国家的重视与指导严重不足,缺少相关的文件规定。国家没有实行宏观调控,对试验的范围与规模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并不十分明显,缺少一定的权威性,学校针对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相关的奖励政策。

2.2 对校企共育人才模式的内涵认识不足

校企共育人才模式应该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同时又保有先进性的一种育才模式。但是在实践当中,很多机构尤其是企业这种本质上就是为了追求利润而生的“人”对于校企共育人才模式的内涵并不了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校企共育人才凸显的是将学校的资源与社会的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就是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从微观上讲,是为了既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即校园能力,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社会能力。我们知道,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是存在很大不同,甚至有时相冲突。校企共育人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高校学习的时候就接受一些社会意识与社会生活理念,当他们真正进入到社会工作时能更好地融入到工作环境当中。但是显然,现在的企业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自己能否获利,资本化后的利益是多少。

2.3 企业没有形成正确的教学思想观念

在当前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实施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在高校毕业生中选择企业自身所需要的人才,对于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很少过问,甚至是不参加任何活动,把培养人才的任务都交给学校。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对高校学生的培养资金投入甚少。企业通常都会立足自身的长远发展,当企业的短期利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企业都会把学生的发展置后。企业向来顾及企业自身发展,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长期下去,学校的基础教育与企业实践脱轨,学生的发展无法得到保障[2]。

2.4 高校与企业的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在当前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合作教学,仍然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层次。由于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二者之间缺乏深度的联合教学,学生在走向企业就业时,从学生转化为社会人大多会受到很大的阻力。对于企业与学校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制约了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顺利实施。

2.5 缺乏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指导

校企共育人才模式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影响同时也是一项涉及众多参与主体的计划。目前相关计划主要靠民间组织进行发起、促进,其效果将会微乎其微。而如果由政府牵头带动一些企业,甚至给一些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的话,比如说在某个项目上有优先获得权或者给予一些投资性的税收减免,那么企业的积极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来,同时企业、高校和政府在人才培养市场上被盘活了。我国现在并没有一部统一的、全国适用的促进校企共育人才模式的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即使是地方性的也很少,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能够发挥自己宏观调控的作用,制定出一个区域乃至全国适用的规范性文件。

3 计算机专业群探讨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模式探究策略

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高校、企业、政府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计算机方面综合水平并。

3.1 充分理解校企共育人才模式的内涵

当前,计算机专业校企融合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内涵需要高校与企业都要理解共育人才模式的共同理解。这是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前提。计算机专业培育的学生,是技术性的人才,高校应强化“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与实践深度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要求学生对口实习实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3]。

3.2 制定促进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性文件

为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政府要大力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行。如,政府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推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高校实行校企融合共育人才,终期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长效合作体,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当然,高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必须明确基本原则,真正促动学生的发展。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同时还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地将教育与经济和政治结合在一起,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相互协调,共同促进。这使得政府、企业与高校联系在一起,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我国社会的向前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后代的同时并实现经济、政治的稳步提升。

4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专业群校企融合共育人才模式的顺利实施,是有效促进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当然如果有政府的参与,那将大大提升该育人模式的深度和广度,计算机技术也会得到一个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新华,王亮“.校企融合、岗课融通、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范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2]宣翠仙,龚永坚,王成福等.高职院校SECI-CDIO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校企合作群 篇4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如下: 加拿大、美国以能力为基础;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教育与培训( TAFE) 模式,彰显着技能价值; 德国“双元制”模式,凸显了办学体制的转变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我国台湾的“建教协作”模式,体现了教师从单一到综合的复合能力。这些成功模式的经验告诉我们,是因协作而结出此果。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启动以来,100所示范性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成为建设的关键任务。最为典型的是“工学交替”、“2 + 1”产学研协作模式,“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协作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另外还有“2. 5 + 0. 5”、“订单套餐”、“岗课证一体”模式、“教学工场”、“创作工作室”模式、“校企双循环”、“旺入淡出、工学交替”模式等。“政行校企协作”是“后示范性时期”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自示范伊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屡见不鲜。历经查新,梳理综述如下:

朱方来认为,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组建创新团队,以“研”为灵魂,立体推进“产学研用”。以协作为纽带,推动高职教育政行校企协同创新。并把创新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以来自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支撑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

裘俊彦认为,高职教育属于技能教育,更多地涉及“政行校企”四个方面,他初步构建了“四方协作”机制的基本框架,重点阐述了几个机制,如政策支持与保障机制、协作动力与驱动机制、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文化融合与交流机制、组织运行与竞争机制、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史建磊等人从农业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出发,他们认为,政行校企四方有效联动,推动农业类高职良好运行。

王向岭对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做了战略性思考,并进行校企协作长效机制的模型构建。他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大、贡献增大的同时,存在总体资源稀缺与结构性浪费等矛盾。

廖伦建、戴国强认为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发挥“主导、主控”作用,院校发挥“主体、主动”作用,行业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企业应发挥“参与、协作”作用。

赵善庆教授对政行校企四方协作类型的研究较为深入,根据参与方式不同分为校主企辅式、校企共培式、服务企业式和引智入校式; 根据内容不同分为顶岗实习、订单培训和定向双元; 根据层级不同分为没有协作、浅层协作、中层协作、深度协作; 根据主体不同分为政府主体、学校主体、企业主体、主体多元和双主体; 根据协作方式不同分为校办企业模式、行业办学模式、协作办学模式; 根据驱动力不同分为企业集团行政驱动型校企协作模式和市场自发驱动校企协作模式。

综上而言,行业、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战略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 职业院校也意识到办学和发展要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需求; 从协作方式的视角来分析,已由分散的个体趋向集团化; 由协议性趋向立法规范。从协作范围的视角来分析,其趋势由“点状”到“块状”再到“网状”趋向。四方协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来分析,目前既需要理论的支撑,又需要在协作实践中具有操作性,二者是同一、统一并行的,这是一个新的“苗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给国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用生物种群的眼光“另眼”看待政行校企的协作,凭借着生物种群迁移策略和复杂适应系统( CAS) 理论的指导,走进了对已有储存研究内容的前沿“阵地”,与当下的“苗头”不谋而合、不期而遇,意义与作用不言自明。

二、政行校企协作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瓶颈及原因

生物种群迁移中的蜂群、蚁群、鸟群是Swarm的经典例子。蜜蜂或蚂蚁在这个集合体中的个体行为能力很有限,通过个体之间协作涌现出多个个体Swarm表现出很强的生存能力,并不是简单叠加的。社会性动物群体所拥有的这种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很好地适应环境,群体获得的信息远比个体通过自身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多,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体之间存在信息交互能力。这就是Bonabeau、Dorigo和Theraulaz认为的群智能。依据这个原理分析当下的政行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是单个个体或两个个体的行为,而没有涌现多个个体“协作”,换言之,至多可视为两个联合体。研究显示,产生瓶颈的三个表征如下:

1.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没有Swarm与一个云集移动的群落。四个个体在没有集中控制的情况下,每个个体行为和其他三个个体目标或行为是任意移动的,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不是向培养区域型技术人才这一中心目标聚集,即便是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短暂的利益联合而一致,没有达成一个为群体生存的Swarm。由于每个个体自我生存能力显得弱小,所以四方协作都是短命的。换言之,如果四个个体自发、自愿地仿真成一个集合体Swarm,也不至于四方协作困难重重,障碍多多。

2.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在群落中的“信息素”和正反馈机制没有形成。每个个体向培养区域型技术人才这一中心目标聚集期间没有发生为“生存”而达成的协作。如果协作将会有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会发生一个或几个离散事件,因为没有离散事件,也就没有信息素的产生。如果协作,在行程中就会释放出信息素,信息素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信息素浓度,浓度大小的约束条件可以视为政策机制、利益机制、驱动机制、监控机制等。可是,协作行程长短取决于约束条件,为了实现目标要随机拆解、重组、优化约束条件,在行程中这个过程便形成了正反馈机制。正是由于缺乏“信息素”和正反馈机制这两个条件,政行校企协作培养区域型技术人才的生存能力条件没有形成,也只能是短暂的、形式上、为暂时利益协作而已。

3.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没有形成群落“涌现”。群落“涌现”一般具有这样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社会性动物基于“亲缘度”而结成的“涌现”,毫无疑问,人类对自己亲戚的协作与之类似,但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生产规模扩大化,这样的协作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协作向族群外延展。第二种情形,正如Trivers指出,多次或时常碰面的个体,在以利己主义的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直接互惠将产生有效的协作机制。第三种情形,间接互惠常见于人类,是一个高级复杂形态,是文化演进中的重要机制。用这样三种情形考量,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一是“亲缘度”比较弱,二是文化演进还没有机制使他们达到由“信息素”机制就可以促成群落的“涌现”。然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显然,也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 通过激发个体自组织行为的“活性”,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四方协作产生群落的全局行为,另外,还需要解决政行校企群落中的自组织、分布式、并行性和个体局部信息。

四方协作瓶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自围绕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工作目标以及利益进行工作,最主要的是没有进入市场主体自我寻求生存的状态,所以很难形成协调一致的目标。由于文化演进不彻底而造成的不彻底的表现如下: 一是对政行校企协作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二是政府主导推动力不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法律法规未成体系;三是企业参与热情不足,政行校企协作流于形式; 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加大了政行校企协作的难度; 五是没有从系统角度出发,缺乏利益协调机制; 六是政行校企没有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和长效机制。

从当下政行校企协作培养区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全方位观察,其协作深度与广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单边二元的,未能在行动、目标方面达成一致的、有步骤、秩序性的深度协作,这一问题解决的路径是搭建“群智能模式”。

三、搭建政行校企协作的“群智能模式”

1. 搭建的方法与思路。基于大量调研和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跨学科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模式的搭建。把视角切换到问题当中,采用矩阵式搭建思路。我们把政行校企四个个体设置为独立智能体( agent) ,通过分析属性、行为,模拟协作过程,从中发现内在规律、协同创新,犹如鱼群“猎食”一样,使之成为既独立又协作的智能体。智能体在群智能系统中最重要的表现是自组织性,个体之间信息相互交换与趋优性是没有另外的一个个体发出指令的,而是自主完成的,群体行为表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微观个体不受某个个体中心控制,宏观上智能行为是自发产生的。具体来说,群智能系统还具有分布式、自组织性、并行性及可扩展性的特点。分布式特点表现在群体中不存在中心控制机制,所有个体是分布的,这个特性能够使群及个体实时调整状态适应当前环境。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把政行校企遵循这个思路和原理建设成实时调整状态适应当前环境具有智能行为的群落。

2. 搭建智能体原则。Mark Millonas ( 1994 ) 提出搭建群智能系统的五个基本原则。一是临近原则,群体内的每个个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经过简单计算不能发生相互冲突和碰撞。二是能力原则,群体内的每个个体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群内其他个体发出的信息形成响应的能力。三是响应多元性原则: 群体内的每个个体对于环境中的任何变化均能发生响应行为。四是稳定原则,N次大、小环境的变化难以改变整个群体的行为模式。五是适应原则,群体能够改变行为模式,一定是环境发生变化,并且值得付出改变的代价。不言而喻,政行校企四个独立的智能个体遵循这样的原则,建设成一个整体的智能体。

3. 搭建群智能模型。搭建这个模型需要从内容、路径、保障等三个层面着手。

( 1) 从搭建内容层面考量,强化政行校企协作群落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能力,动力点包括协作载体、理念、形式、功能、角色定位、支撑点和驱动力等。遵循临近与适应的原则,优化、拆解、重组群落内的运行机制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其中内容包括协作制约运行瓶颈; 协作运行的层次、结构、类型、成本与收益; 协作运行的各种机制,包括政策机制、利益机制、驱动机制、监控机制、法规机制、保障机制等。遵循适应与稳定原则,构建群智能模型,其中内容包括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社会经济转型、劳动组织形式变化、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

( 2) 从搭建路径层面考量,路径一: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协作,在培养区域技术型人才目标方面目前显现为离散状态,通过蚁群仿真建立四个个体以及个体间交互信息通道,该通道临近结构的,既不能叠加,在时间和空间上又不能相互“碰撞”,而是要聚集协同形成“信息素”和正反馈机制,有一束协作的、交互的运行机制。路径二: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协作,在培养区域技术型人才过程初始时期显现为随机状态。四个个体能力依据鱼群觅食、聚群、追尾、约束四个行为,形成分隔、内聚、对准育人目标,而且要消除随机性选择个体移动策略,必须符合政行校企这个群落移动策略。路径三: 政行校企四个个体协作,在培养区域技术型人才的整体性方面目前显现的不是同一体。通过鱼群仿真自组织聚集成一个群落。我们把这个群落设置为主体( Agent) ,它就是一个同一体,呈现为分布的、自行的,但又不能造成主体全局秩序的混乱,而是使之比较规则的工作“阵形”。最后模拟出“群智能模型”,并应用于决策管理中。

( 3) 从搭建保障层面考量,政府放权、建立高职教育市场化机制,确立政府主导下的政行校企协作原则,着手制定具有指导性的政行校企协作市场化的规划和方案。按照职责与财权相匹配、支出管理责任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高职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在微观操作层面上,规划协作的总体性、长远性、指导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和成长战略。完善政行校企协作群落,构建保障机制、互惠多赢驱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检测战略实施推进进程,保持战略实施过程的完整性。监视诸多有关战略因素的变化,使各种资源配置与利用达到最优化。

总之,构建政行校企四个智能的独立体和主体 ( Agent) ,个体与主体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要建成一个群落。在不设置中心控制的情况下,群落内的每个个体行为和其他三个个体行为不能任意移动,避免受到政行校企协作中的动态不确定性、环境异构性等问题影响,而是要在相当大程度上向培养区域技术型人才这一中心目标聚集的智能群落。

摘要:职业教育的政行校企协作育人,目前某种程度上多数是单边、非自愿的,或者为了获批某个项目而操作出非实质意义的协作。国际职教已经步入从刚性到柔性的技能价值彰显,实践教育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趋势;需求指向从双边到多边,办学体系从一体到多样,职教疆域从定界到跨界的求同存异态势。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教发展方向和体系,体现了市场化思想。因此,基于此背景基础上,致力于借用群智能仿真理论,探究把四方设置为独立智能体(agent)的集合体,通过形成“信息素”和自组织聚集群落,搭建出“群智能模式”,并运用它培养区域技术型人才,给职教宏观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策略。

关键词:群智能,破解,职教,困境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丁金昌,童卫军.关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3]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4]高佩岩.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导刊:上旬刊,2010(3).

[5]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6]刘洪一.“官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创用”立体推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115-120.

[7]黄耀五.基于政府主导下的高职教育政校企联动机制探析[J].职教论坛,2012(4):36-38.

校企合作群 篇5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 而职业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职业学校本身无法独立完成。教育部2002年以来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其提升到国务院决定的高度, 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被普遍认为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尤其是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 在政府推动下, 我国在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如, 组建职教集团, 成立理事会、董事会, 建立职教联盟等[2]。但总体看来, 我国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校企合作仍然处于探索与实践的阶段。因此,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长久的, 有效的, 互利多赢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成为高职院校特别是骨干建设院校的重要课题。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提出了“校中厂, 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思路, 并以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为契机, 成立了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牵头的, 校企共建的熊猫光电学院, 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

随着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和实践的积累,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合作模式[2,3]。文献[3]将众多模式归纳为以下9种。

1.“学年分段”, 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学习与实训, 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并与就业紧密相关, 这是校企合作中最普遍的形式。

2.“阶梯分段”, 3年中企业实习的比例, 分别为1/3、1/2和2/3, 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紧密结合, 逐渐加大企业实习比例。

3.“半工半读”, 即校与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工学交替 (每一学期或一学年, 也有几天轮换一次) 。

4.“弹性安排”, 根据合作企业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征和周期性特点, 比较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

5.“订单培养”,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 一定的数量, 提前预订毕业生, 往往伴随着共同的课程开发、共同的培养和教学管理。

6.“教学工厂”, 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 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及作品与产品合一。

7.“厂内基地”, 企业除安排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车间、工位和兼职指导师傅外, 还单独设立了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服务的车间, 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 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者可称为厂内工学基地。

8.“行业主导”, 中小企业居多的行业, 单个企业不具备单独与学校合作的条件时, 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出面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并组织企业群, 联合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实训设备和兼职教师, 联合下培养订单。

9.“职教集团”, 这是一种以名校为主导, 相同区域、相同行业院校、企业联合,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职业教育组织。不管哪种模式, 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 由政府主导, 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职业院校处于主体地位, 积极推行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 而行业和企业则处于从属地位, 处于相对被动的配合地位。如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无法获得长远的利益保障, 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就不高, 缺乏内在动力, 因此, 校企合作当中, 提高企业的主体性是校企合作成功并走向深化的保障[4]。

三、校企合作机制的基础

任何形式的合作必须有合作基础, 即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如果共同的目标与利益是长久的、稳定的、多赢的, 则这种合作就存在牢固的基础。同时合作方也有各自的目标和利益, 这些目标和利益可能不一致, 甚至是矛盾的, 能否平衡各方利益则是合作能否稳定发展的根本[4]。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牵涉参与方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等。各方共同目标是“资源共享, 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符合型人才”;这样目标的达成, 对于政府而言, 实现职业教育基本目标, 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和行业协会, 能够得到急需的人才;对于学校, 达到了实用人才培养的目的, 提高了学校的声望;对于学生, 能使其掌握实用的技术和技能, 找到理想的工作。同时各个主体又有不同的利益。政府希望各参与主体以发展教育和培养学生为核心, 实现各自的教育和培训功能。行业和企业则希望自己负担的培训和教育的功能越少越好, 学生对生产发挥的作用越大越好。学校则希望, 政府给学校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 企业能够承担培训和教育学生的职责。而学生则希望学校代表自己的利益, 能在企业学到东西, 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因此,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中, 最重要的是寻求共同利益。政府应该出台鼓励“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政策[5,6];这种政策必须基于各个主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 真正地让各参与方, 尤其是企业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积极参与对企业发展有利。学校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推动者, 需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在设计时, 必须仔细考虑合作的行业和企业, 寻求那些有长久的共同利益合作伙伴, 并能逐步形成实际可行的合作模式, 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学生的主体性也不能被忽略;学生不能是被动的参与者, 应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必须保证学生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地位与权益。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曾做过大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和与尝试。但很多校企合作的层次比较浅, 主要模式包括“学年分段”、“半工半读”、“订单培养”等。这些合作关系比较单一, 最终学校提供学生, 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学校和企业缺乏其他交集, 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统一的认识和目标。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没有过渡, 从角色转换上有明显的割裂感, 对学校和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也不适应管理培训学生, 对学生的表现评价普遍不高。而学校又缺乏协调的组织和机制, 不能有效地沟通和协调, 各方面的想法和利益不能及时充分地交流和协调。因此这样简单的合作很难稳定和持久, 很多合作难以为继, 最后不了了之。为了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走向深入,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 研究了校企合作实践和理论机制, 吸取以前校企合作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最终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具体包括如下几项。

(一) 寻求政府的支持

国家已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尤其是国家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够获得很多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因此, 在2012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在骨干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厂中校, 校中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 建设方案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支持。这为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二) 寻求合作企业

微电子学院在寻求企业合作伙伴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下方面。

1. 学校专业与产业密切相关, 这是校企合作的专业基础。

2. 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行业中有影响力。只有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才具备丰富的资源, 才能将校企合作看成一种资源, 并能加以整合和利用, 实现企业自身利益。这样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才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才能体现企业主体性地位, 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被动配合。

3. 在地理上很近。学校和企业距离近, 可以有效地降低校企合作的成本, 增加校企合作的内容、范围, 提高合作的层次。实现企业和学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4. 处于发展期。校企合作的双方有类似的发展要求, 处于发展期的企业更有活力, 更愿意合作。

基于以上考虑, 我们选择南京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满足以上的所有条件。

(三)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体

一般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具有偶然性、短期性, 合作层次浅, 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没有专门的部门和机构负责与管理。为了实现长效的、稳定的、系统的校企合作, 微电子学院与南京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熊猫光电学院, 作为校企合作的实体, 其作用包括如下几点。

1. 协调校企合作的各个参与方, 凸显各个主体的主体性, 整合各种资源, 使校企合作能够形成合力, 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熊猫光电学院订立熊猫光电学院章程, 成立了熊猫光电学院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来自校企合作的各个主体, 包括教育主管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理事会的成立为以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能协调平衡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 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2. 组织和开展校企合作的各项事务和活动。事务和活动包括工学结合, 企业员工培训, 行业协会的活动, 行业技能竞赛等。以工学结合为例, 我们定期举办中电熊猫校企合作班, 已经完成了两届学生的培训;培训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混编师资团队共同完成。培训让学生将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知识相融合, 提升了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 学生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顺利过渡, 为今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 熊猫班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和生活, 迅速地掌握生产技术和技能。

3.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熊猫光电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产物, 对学校而言不仅能促进学校与企业的联系, 同时也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仅仅是实习学生, 而是扩展到了学校、政府、企业及行业协会的领导。更重要的是学校的老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具备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校企合作, 已经不仅仅是学生层面的培养, 同时也是师资的培训、领导的培训。通过工学结合培养了学生, 通过混编师资团队建设, 培养了教师, 通过理事会的运作培训了领导。使得企业元素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在熊猫光电学院的框架下, 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和共享, 这样的机构是所有参与方都需要的。在这样的机构下可以放大和扩充自己的资源, 所有主体均能在这个框架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和利益, 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才能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五、校企合作的思路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7]。然而校企合作并不是抽象的、空洞的,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1.校企合作本身是一种资源积聚和整合的过程。这种过程并不是凭空发生的, 而是具有其内在逻辑和机制的。因此, 搞清楚校企合作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条件。

2.根据校企合作的理论和实际, 寻求最合适的合作方, 并理清各个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和相对利益。寻求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建立利益平衡的机制是校企合作存在并发展的保障。

3.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实体, 这样的实体可以实现校企之间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是各方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平台。

4.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 必须走向深入, 必须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功能和作用。校企合作既要成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要成为行业和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最终成为校企资源以及其他资源整合关键纽带, 校企合作才真正有生命力。

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但从整体上讲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本文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校企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以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校企合作得以生存并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校企合作的一种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机制,实践,思路

参考文献

[1]董云霞.浅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3) :127-128.

[2]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4) :5-11.

[3]颜楚华, 王章华, 邓青云.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主动—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80-82.

[4]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3) :70-72.

[5]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5B:68-73.

[6]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校企合作群 篇6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 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 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2005年8月19日,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天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强调, 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作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长远发展, 必需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寻求新的突破。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及意义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办学的一种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的概念, 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层面的概念, 它是在校企双方合作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学生在校学习和在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一种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教合作, 是“工学结合”的基础, 工学结合则是实施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 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 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德国双元制、新加坡一体化教学、香港职业训练局推行的工业学院与科技学院交替就读模式等等, 这些都是工学结合的不同形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1)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2)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 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 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 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5)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变得更加成熟;6)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二、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状及难点

1) 培养目标和计划方式陈旧。我校目前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的学科制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开设的课程和教学组织形式跟普通班基本相似, 没能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企业所需员工应具的各项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2) 学生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认识不够。学生对这种培养模式的了解仅存于表面, 认为进了校企合作班只是为了让自己毕业后就业有个保障, 实在不行大不了回学校再就业, 而并没有真正了解学校开展这种培养模式的真下意义所在, 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社会能力要求不高, 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准职业人”来看待。3) 企业积极性不高, 支持力度不大。企业追求的往往只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大多企业在我校开设定向班只是为了解决企业用工问题, 并没有深入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 对学生的要求也停留在表面, 没有从学生将来在企业中的长远发展考虑;另一方面, 政府缺乏相关政策支持, 企业在进行校企合作得到的实惠有限, 如加拿大的免税减税政策, 对企业予以鼓励, 大大提高企业的积极性。4) 学校与企业在学生培养上没有真正的对接上。科技不断发展, 新技术、新员工标准推陈出新, 但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滞后, 不能及时改进学生的培养方案, 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因此, 这就需要企业跟学校能在随时联络, 及时反馈在新技术下对员工的新要求, 做到真正的“无缝对接”。5) 师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教师的要求, 不仅仅是学术技能上要一定造诣, 而且更应该对企业实际有深入了解。目前, 很多老师都是从学校门踏入学校门, 尽管在专业上有一定水平, 但是由于自身从未在企业工作过, 对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了解、不明白, 从而很难真正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学生来。

三、关于我校电子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议及意见

1) 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制, 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走进企业, 了解各行业“职业人”应具备哪些能力, 跟企业技术专家、行业管理人员进行共同探讨, 确定某一职业所需掌握的技能, 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 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 真正做到“跨界”培养的模式, 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 把课堂教学和工厂实习真正融合起来, 紧紧围绕职业活动过程组织教学和实习。2) 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教育。利用班会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未来;开设职场心理、职场礼仪等课程, 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竞争氛围, 具备面临职场压力的心理调节能力;邀请就业好的毕业生进行现身说法,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意义的重视。3) 挑选企业建立示范点。在长期合作的企业里挑选1~2家信誉好、发展快, 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的企业作为示范点。重点挑选一批学习积极性高、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 开设实验班, 并汇集全校优质师资进行重点教学, 为企业提供最优化服务。相信通过示范点的成功效应, 会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中来。4) 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学习。要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就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实习机会, 让学生成长为真正企业需要的人才。建议适当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机制, 在校学习期间, 以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为主;在企业实习期间, 以实践技能为主。建议把学生实习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 促使学生在学中用, 用中学。5) 建设一支懂企业的师资队伍。建立技能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 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 加强教师对企业的了解度和认知度, 及时更新教师技能水平, 同时, 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教, 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这样才能更好的以培养出更贴近企业实际的“准员工”。

参考文献

[1]耿洁.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校企合作群 篇7

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大刀阔斧地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工厂”、“教中学、学中做”、“顶岗实习”、“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应运而生, 校企合作大大地促进了教学改革, 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教中学、学中做”等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 这些都在推动着我国从高职教育的大国向高职教育的强国迈进。但目前的校企合作主要以学校与企业“一对一”直接合作的形式出现, 两者直接合作往往会因为双方利益对立而产生矛盾, 导致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不够密切和深入, 实习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

一、传统“一对一”校企合作的问题

目前, 我国校企合作的形式普遍以 “学校与企业直接合作” 一对一的形式出现。校企合作在很多方面产生了双赢效果, 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在引企入校的实践与探索中, 学生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岗位上轮流锻炼, 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要求, 对个人的发展潜力也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在课堂上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寻找相关知识, 明显地促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的培养。这些学生在毕业答辩时已经显示出较高的优势, 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工作流程的缺陷及改进措施。特别是在就业时, 相对于没有参加过半工半读的学生, 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尽管引企入校带来了很多促进教学的因素, 但也出现了校企合作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 学校会安排每个学生在岗位上轮流锻炼。而从企业的角度, 以企业赢利最大为原则, 要求在不同的岗位上安排固定的合适的学生, 不允许学生轮岗, 给学校的人才培养造成障碍。又比如, 以订单式培养为目的的校企合作, 在订单班学生毕业就业时, 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肯就职于合作企业, 或者合作企业因为某种原因不肯招录订单班的某些学生, 也产生校企合作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传统的“一对一”校企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二、依托行业协会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各级行业组织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 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第一任务”, 将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与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组织、协调和服务作用, 推动行业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快速发展。 因此,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 必须依托行业协会, 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 推动校企深度接轨。

行业协会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业协会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开拓国际市场、推动政府产业政策、协助企业调节与职工利益关系行业协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特别是近年来, 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和协调行业的教育、培训、师生技能竞赛、学生就业等方面工作, 成绩显著。

传统的校企合作, 由单一的企业和学校间签订“一对一”合作合同, 达成培养人才和用人的互惠条件。但由于人才培养的过程长和不可控的外界因素影响, 以及校企之间利益对立的矛盾, 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必须由第三方——行业协会来化解这些矛盾, 使校企合作深入稳定发展。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校企合作模式中, 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通过行业协会这个纽带进行的, 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将由行业协会这个中介来化解。比如, 在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中, 各个企业相同岗位需要的人才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汇总, 委托某一高校进行培养。相同岗位的学生在毕业时, 如果不喜欢这家企业, 必定要选择所学岗位的其他企业, 根据概率分布原理, 每家企业最终都会招到合适的人才, 之前在传统的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中的矛盾就得到解决, 使得校企合作可以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又比如, 在传统“一对一”的校企合作中, 如果某学校某一年某个专业的人数变大, 或者合作企业对应实习岗位因为某些原因萎缩, 不能满足合作学校实习要求而产生不可调和的校企合作矛盾。在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中, 有实习要求的校方可以及时委托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把学校实习任务分派到多个不同的企业进行, 解决了传统校企合作中企业实习岗位不够的矛盾。

由多个学校、多个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由行业协会来组织和协调传统校企合作中的问题, 将会是一种宽口径、便于操作、可落到实处、可深度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

三、结语

传统的“一对一”的校企合作模式, 由于校企合作双方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而不能互相调解, 导致校企合作双方互相妥协、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使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本文提出的以行业协会为支点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和企业不是直接合作, 而是通过行业协会为纽带进行比较松散的校企合作, 由行业协会解决传统校企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 促进校企合作稳定深入的开展, 大力促进行业的人才培养, 真正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效果。

摘要: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普遍认可, 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正在大力推动并实施。高职在校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到企业实习, 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设置、岗位要求, 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增强学习动力和热情, 大大促进教学效果。令人遗憾的是, 目前的校企合作大多是企业和学校“一对一”直接合作的模式, 校企利益对立而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锻炼。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方式, 通过行业协会来协调校企合作中的矛盾, 有利于校企合作更加顺利开展, 学生得到充分锻炼, 教育质量实质性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一对一”,行业协会

参考文献

[1]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2]李亚春.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6) :128-130.

[3]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4]邓颖翔.吸收能力对校企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5]刘曙霞.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校企合作研究[J].中国商贸, 2011, (2) :179-180.

校企合作群 篇8

1 校企合作的理念

为了加强我校与企业的合作, 密切校企关系, 我校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生产与培训“四位一体”的产教结合机制,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在实习教学中, 我们找准“产品”这个结合点, 使教师、技术员、工人、学生四者相结合, 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产品生产的合作关系, 同时在科研、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的优势, 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从而为打造我校品牌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和“高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宽广的平台。

2 校企合作的实施办法

2.1 转变观念, 给校企合作广阔的平台。

“产”与“教”是以教为主, 以产促教, 从而实现产教共同提高、和谐发展。我校改变“以产养教”的传统观念为“以产促教”, 实现产教结合的最大效益。在承接产品加工业务时, 不以盈利为目的, 成本核算后以不亏本且微利为原则, 注重社会效益而将经济效益让利于企业, 吸引企业积极参与、配合, 使学校既实现了培养目标, 又可用生产收入来冲抵实习教学成本, 以加工产品来降低实习材料消耗, 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双师教师的培养, 使学校、企业和社会多方共赢。2.2成立校企合作组, 专门从事校企合作项目。为了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工作, 我校成立了校企合作组, 并由专人负责,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我校校企合作组由专职教师和高级工班的学生及其他相关专业班的优秀学生参与, 校企合作组的教师不但要自己动手加工产品, 要指导学生完成产品生产任务、相关理论学习及加工工艺分析;还要在完成生产任务后或晚自习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和测试。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派遣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实际生产操作。这种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开展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方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能立即上岗, 满足企业需求。2.3引企入校, 建立产品生产基地。校内实训始终是实施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 是学生进行基本功与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 而校内产品生产基地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及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也是学校对外信息交流的窗口, 为企业职工上岗培训提供了条件。我校根据专业特点寻求相应合作企业, 现已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内产品生产基地, 这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适合于教学的“产品”资源 (我们曾加工过的某系列轴类零件, 结构大同小异, 尺寸有大有小, 工艺综合性较强, 加工难度中等, 比较适合学生加工;而且若尺寸较大的零件出现废品, 还可以调整加工为小尺寸的类似零件) , 是校企合作顺利实施的强有力保障。有了产品, 就有了教师与企业技术员切磋的平台;通过产品生产, 就能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 就能缩小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差异。2.4从细节入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劳动态度。“细节决定成败”, 良好的操作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工量具损耗, 增强安全意识。在实习教学中, 我们注重一开始就从细节上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操作习惯。例如:教会学生统筹安排加工过程、编写加工工艺, 注意加工过程中动作的规范有序, 工件、工量具的摆放和测量操作的规范性等。企业的来料加工一般不是定期定量的, 有时接到大批量的生产任务, 又需要短时间内交货, 这就要求学生能加班加点、任劳任怨, 拥有积极配合的劳动态度。2.5建立品检室和废品纠错库、开设《品质管理》课程, 培养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实际生产中, 产品超差0.01mm (1丝或1道) 即为废品, 甚至尺寸均在图样公差范围内, 而表面粗糙度降低一级也是废品。近一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一家日本企业的产品, 他们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 (但其图样上不标注公差) , 一个倒角出现小问题 (如倒角尺寸稍大或波纹等) , 或形位公差稍超差等都被定为废品。但在实习教学过程中, 学生经常忽略形位公差的测量及倒角等细节问题, 而练习件60分即可及格, 所以学生对产品质量观念淡薄。为此, 我们建立了专门的检测室, 购置了非接触式三维面扫描仪、电子高度仪、影像测量仪等, 测量精度可达到3μm以内, 0级精度的检测平台等先进的检测设备, 配置了专职检验员。此外还增开了《品质管理》课, 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增强师生产品质量意识。在为企业加工产品时, 我们有意识地将废品集中收集, 建立废品纠错库。在实训教学中, 以废品为反面教材,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 强调生产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以及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各项要求, 教会学生“未雨绸缪”, 降低废品率,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2.6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优化校企合作进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的。而学校的教学条件目前尚不能紧跟科技发展和新工艺、新装备的使用, 也无法满足学校新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此, 学校与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以弥补校内教学条件的不足,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3 校企合作的理性思考

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 校企合作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 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解决目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3.1 创建“教学型工厂”。

装备一个类似于企业车间的教学型工厂, 将实践教学的设备按年级级别配置, (就是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培训, 设备的配置越来越高, 一年级的学生只能使用教学型的设备, 高年级的学生使用生产型的设备, 使用不同层面的设备培养不同层面的技能人才) 。结合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模式, 坚持五个一体:教室、车间一体;学生、学徒一体;教师、师傅一体;作业、产品一体;育人、生产一体, 实现无缝接轨, 形成一种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氛围, 给予学生类似工厂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通过生产学到实际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型工厂”来创新职业教育理论, 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3.2加强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培养具有研发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要求无企业一线生产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必须到“教学型工厂”或相关企业锻炼2~5年。在合作生产的同时, 自主研发适合教学特点的实用型新产品, 把教学、生产、科研等有机结合, 以研兴产, 以产促教, 以教兴校, 从而保障校企合作项目长期、稳定地进行, 努力将我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性技工院校。3.3争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合作, 教学与生产实践相互促进的合作, 也是科技与经济相互推动的合作, 政府应该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调节和推动,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 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 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 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 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高校网络技术教育管理下一篇:厨房卫生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