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2024-07-28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共9篇)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1

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教育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工作实施方案。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之路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因此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学校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并签订合作协议、为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由企业挑选和组织技术工人到我校技能培训,培训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

二、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

1、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训主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学校使用教育专项资佥、加大投入,完善实训条件,进一步强化多媒体机房、汽修、数控和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学校现已建成有专业配套的实验实习室40余间。

2、提供高水平实习和理论教学师资。“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培训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能培训,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双师型教师培训班,组织观摩考察活动、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走出学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聘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3、采取“订单”模式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学生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输送到企业就业。

我校将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平台,扩大与各大企业合作面的同时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立足企业需求,扩大企业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

1、结合企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加大,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多技能、快速应用方向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与发展,进一步结合企业生产现场开展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2、充分利用学校师资、设备、场地资源同企业生产技术资源相结合的优势,建立校企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发挥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职责功能,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保证培训质量,提升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

3、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4、扩展培养专业范围,把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范围进一步扩大,解决小工种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缺乏的现象,使校企合作培养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的不同需求。

二、建立机构、搭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内涵

1、建立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其职责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培训目标,制定实施教学计划;搞好课程开发,组织编写校本教材;落实兼职教师和学生实习,指导教学改革。

2、建立职业教育校外实习示范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为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为基地企业优先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3、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办学、办专业以及共建实习车间。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一批示范性的实习车间(工厂),既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又为企业加工生产服务,实现校企“双赢”。

三、合作的主要内容

1、开设订单专业或定向培训。企业就缺口岗位与校方达成培训协议、每年将需要专业人数通报校方,由校方负责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择优并与企业双向选择。这样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够与市场有个良好的对接。

2、企业为校方提供实践基地。由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

3、学校根据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短期文化知识培训。

四、合作的主要措施

1、与企业商谈合作事项,并拟定有关协议。

2、邀请合作企业代表参加我校职业教育“校企”联席会;

3、分批到企业进行不同专业的见习活动。

4、通过与企业的各种联谊活动增进双方感情,并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5、组织好毕业学生供需见面会,通过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确定好进入合作企业的人选。

6、对入围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应专业技能的强化培训,作好其正式上岗的过渡工作;

7、组织开展好毕业生与社会各企事业的就业推荐会。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之路,坚持“做精做强”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地域和行业优势、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为推动我校校企合作工作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2

1 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英国巴尔默教育学院院长詹姆士·波特 (Jams Porter)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师范教育模式, 即为定向型的师资培养模式、非定向型的师资培养模式和就业培训的师资培养模式, 并指出在世界各国的师范教育中前两种培养模式占主要地位。 (1)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一般为:学生进入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系) 起, 就明确培养目标为职业教育教师, 在四学年内平行开设学科专业类课程和教育教学课程。对照两类教师教育的定义, 可见我国职教师资的职前培养模式目前也还属定向型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比较集中, 对学生的训练比较系统, 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思想, 可以在数量上有效计划和控制等。但同时, 也使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具有主体学校化的倾向, 忽视了职教教师的特征, 使得教师的质量达不到现实的要求。

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 即“双师型”教师, 必须具有对生产现场各种状况进行应对的能力, 要能够既授好课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还应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学校 (包括开展职业教师教育的一切高等教育机构和职业院校) 与企业的合作, 进行实地锻炼与培养, 才能到达“双师型”教师的素质。

再看我国职教师资的职后培训, 长期以来, 人们把教师的再培训理解为提高学历层次, 强调学历教育, 或参加培训班、学术交流, 听优质课等, 这些固然是很好的再培训方式, 但是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有着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 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紧密相关, 职教师资是否具有在行业工作的经验是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数, 行业的经验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个从大学毕业的教师, 或多或少会在毕业实习时获得一些与其专业相关的行业经验, 但这些经验远远不够, 因为行业随时在发展, 特别是高新技术行业, 其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是非常快速的, 必须不断给教师提供再培训的机会, 让他们到行业、企业去了解变化, 收集信息, 以改变观念、更新知识并用于教学。

2 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模式的构建

为了克服传统师资培养模式的弊端, 改变现有职教师资队伍现状, 必须构建开放的现代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模式正是适应了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根据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践经验, 校企结合培养职教师资的模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2.1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教结合基地来培养职教师资。

产教结合的实训基地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 生产现场就是教学的课堂, 基地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条件, 为学生的课题训练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实训基地的产品就是学生技能训练的载体, 在现场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样, 在这种校企合作共建的产教结合实训基地中, 教学团队由企业工厂的师傅和学校的专任教师共同组成, 他们优势互补, 专任教师在真实的生产产品、真实的工作过程中, 接触了企业提供的工艺标准、工作量具和原材料, 大大提高了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性”。

如学校电子类专业拥有装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 包括十几个实验实训室和一条整机装配生产线。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 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和工艺质量意识,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无锡华卫德朗电子有限公司、高宝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欣达电子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产教结合协议, 在学生技能训练中穿插安排有关生产项目。两年来共为上述企业生产收音机、万用表、开关电源等电子整机、部件2万余套, 产品质量得到企业的称道。在提高实训效益,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 锻炼了电子专业教师, 使他们熟悉了工厂真实的工艺与工作过程, 成为了“工程师”型的专业教师。

又如该校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是为适应无锡市动漫产业发展而开设的新专业。为了培养符合企业要求、具有较强上岗能力的动漫制作员, 学校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合作企业, 努力建造产教结合的真实的生产环境。2006年, 与常州市宏科动漫制作有限公司洽谈成功, 共建动漫制作基地的合作项目, 该公司派出1名动监和1名色监担任制作基地的指导教师, 并全部采用项目式教学, 在学生达到规定的技术水准后, 还将引入动画制作生产项目, 实行半工半读。该基地通过两年的运行, 不仅培养出的学生被抢购一空, 也使原有的几名专业老师, 成为了动画制作的实战高手。

2.2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品研发中心来培养职教师资。

产品研发中心是现代职业学校开展科技创新的平台, 引入企业技术力量建立与学校主干专业相关的产品研发中心, 同时也是提高专业教师科研开发能力的一种方法。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 以科研项目促生产、以生产促教学、产学研紧密结合, 师生以研发项目为教学实训载体, 创设从“设计——工艺编制——加工——检测——装配调试”等为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教学情景, 不仅使师生能够有效地完成岗位技能训练, 更重要的是在研究和开发的过程中使专业教师的方法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了提高, 为专业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该校在机电专业的建设过程中, 恰逢深圳百利公司打算在无锡新建一个模具制造基地, 由于该公司过去没有模具制造经验, 不敢贸然在厂房和设备上投资, 希望寻找一个合作伙伴, 进行小批量试制。而当时无锡机电高职校新开设的模具专业没有生产性实习场所且教师缺乏实战经验。因此, 当百利公司代表来校考察后, 双方一拍即合, 决定由公司出资金、出工人、出部分设备, 学校出厂房、出设备、出部分教师, 按企业化运作模式共同建设模具产品研发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 这个校企合作的模具研发中心成功地研制出了系列化的彩电高压包注塑模具, 并形成了小批量生产的能力。该专业的学生参加了模具制造的生产性实习, 而学校的专业教师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也掌握了模具开发、制造的技术, 为该专业的深入开发缔造了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 通过校企合作试行工学交替模式来培养职教师资。

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 明确指出“双师型”教师建设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职教师资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 开展校企合作, 试行工学交替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培训模式要求学校根据改善师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 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了解企业的需求, 增强实践能力。同时, 培训的教师还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 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为企业创造潜在的价值。

无锡机电高职在师资培训的过程中, 始终把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 实行工学交替作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学校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 增强职业实践能力和对职业岗位需求的把握能力。教师到了社会生产第一线, 了解了情况, 积累了实训教学技能, 改善了智能结构, 才能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在培训中, 专业教师根据自身的切身体验以及对企业的了解, 对自己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技能, 使其培养出的学生符合企业的需求, 为企业输送更多的紧缺人才。

2.4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产品用户培训来培养职教师资。

与有关企业合作开展对外技术培训也是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一种方式。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设备的用户培训, 深化了教师对专业设备的了解, 促进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能力的增强和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无锡机电高职是全国、全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每年都有数百名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数千名企业员工来校接受培训, 在“双赢”思想指导下, 学校新建实验实训室时就与供货厂家达成协议, 企业向学校赠送部分设备, 学校为企业在实验实训室挂牌, 双方联手开展对外技术培训。2005年, 生产气动和自动化设备的德国费斯托公司就曾三次与该校合作, 对购买其产品的职业院校的教师开展设备使用培训。2006年生产数控机床故障诊断设备的南京日上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又与该校合作开展师资培训和用户培训。2009年, 学校又与亚龙科技股份公司合作, 开展了三期单片机装置的师资培训, 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校也因此锻炼了一大批自控、机电、单片机方面的专业教师。

总之, 通过探索与实践, 上述校企合作培养职教师资的四种模式相辅相成, 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 学校、企业优势互补, 为培养具有双师素质的优质职教师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必将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尧.我国专业化取向的高职教师培训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 2008 (6上) .

[2]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 (17) .

[3]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层面及其可借鉴的若干经验[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1) .

[4]姜大源.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1 (11) .

职教集团校企深度合作现状调查 篇3

现状:职教集团内校企深度合作面临多重障碍

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企业和67%的高职院校在回答“校企合作的目的”时,分别给出了“物色满意的员工”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答案,这说明职教集团内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合作动力。校企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了合作意向,在接受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兼职教师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由于缺乏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集团内没有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合作各方价值取向不一致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职教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实现吻合,集团的强大合力并没有得到体现。

校企深度合作面临政府“政策缺失”障碍 一般而言,职教集团本身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与其成员单位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集团本身的调控能力、办学自主权、运作资金等都非常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政府指导和协调,为职教集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从调研情况来看,80%以上的企业认为:目前国家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虽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方针和原则,但由于没有建立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和有效机制,缺乏配套的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在岗前培训、劳动力准入制度方面没有制定相应政策规范等,导致校企合作双方的责任权利不明确,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约束力和驱动力。

校企深度合作面临企业“观念倦怠”障碍 从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不高除外部因素外,自身也存在观念认识问题。

追求现实利益的观念、对校企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抑制了企业参与合作的内动力。调查结果显示,有45%的企业认为,参与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讲只有责任和义务,没有权利和利润,企业因参与人才培养造成的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60%的企业认为,由于目前院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疏于管理,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增加安全管理风险。而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处于供大于求的高峰期,对于短期内难有回报的校企合作教育,部分企业往往将其视为额外负担而怠于参与。

校企深度合作面临院校“能力缺陷”障碍 学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二是利用知识和技术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提供技术服务。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只有17%的企业认为“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职业院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缺乏研究和解决能力,难以形成合作优势。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普遍要求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技术骨干承担教学任务、接受学生实习和就业等。这导致64%的企业认为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对院校的贡献大于院校对企业的贡献”,从而对这种“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合作毫无动力。

对策:创新职教集团校企深度合作动力机制的途径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也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从资源有效聚集与利用的角度看,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校企深度合作机制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因素,实现互惠共赢。

构建“政府政策的外部驱动机制”,形成企业参与合作的驱动力

政府应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法规政策,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完善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辅以专项基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等财政手段,以解决目前校企合作缺乏政府有力政策支持的问题。

通过政府立法明确校企合作的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应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参与学校的职业教育,企业要履行法律义务,与职业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按协议实施合作培养计划,政府给予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对绩效好的企业予以奖励,以有效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

设立政府基金,建立校企合作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设置集团專项经费和项目建设经费,为集团建设实训基地、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搭建信息平台等方面提供财政支持;积极协助集团开辟或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出台鼓励社会捐资支持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政策,面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设立职教集团化办学发展基金。

政府通过基金投入,与职教集团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约束职教集团按照合同规定完成服务数量和保证质量。或在时机成熟时引入职业教育入股(或奖励)等,逐步形成与职教集团间的利益交换方式。

构建“互惠互利的内在动力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原动力

第一,集团要引导企业充分认可、主动依靠和积极参与职教集团实施订单培养的模式,从短期订单、零碎订单向长期订单、系统订单过渡。第二,职教集团要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创造条件,使得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第三,职教集团为实现校企互动的产、学、研结合开辟通道,针对企业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研究方向,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发挥积极作用。第四,促进企业与学校构建资源共享机制。除校企联合开发项目、协同配置实习条件和人员交流外,校企双方可以向更广的交换领域和交换项目上延伸,并完善相关的交换支付手段,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动发展。

构建“集团主导的调控保障机制”,增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凝聚力

重点设立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建立和完善集团内部各种规章制度,促进校企合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增强集团成员合作凝聚力。

构建集团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首先,建立理事会主导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集团理事会的主导作用,统筹集团内院校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集团理事会的组织、资源调控和管理优势,寻找成员间利益和兴趣的重合点,以实现职业教育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规范和推进校企合作。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管理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再次,在集团内建立评价和激励机制,有计划地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的评估,保护和激发双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指导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构建集团校企合作的调控机制。在集团理事会的统一协调下,成立相关委员会,实行扁平化管理和有限垂直分权。一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产业调整和升级带来的企业和市场人才需求规格与数量的变化,合理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及市场对接;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以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二是成立创业就业工作委员会,制定具体的创业就业实施方案,搭建创业就业载体,拓宽创业就业渠道,推进创业就业素质教育项目建设。三是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委员会,建立集团共享的人才资源库,聚集技术研发型、技能型、教学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四是成立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咨询等工作,为企业开发继续教育项目和课程等。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4

关键词:人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思考。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1 致力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

长期以来,四川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一直坚持对企业进行人才需求情况调研,认真听取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对畜牧兽医分院办学的意见,通过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尽量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例如,畜牧兽医分院与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在2006~2007 学年从2004 和2005 级学生中选拔一批学生组建起了第一届“旺达班”,迈出了“订单式”

培养的第一步。在组建的过程中校企业双方召开多次研讨会,确定办班方式、针对企业用人要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确定课程及授课教师、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场所等具体事宜,同时对课程调整情况上报教务处备案。

在“旺达班” 的基础上,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也与本院展开合作,于2007 年初开始联合筹建第一届“巨星班”,这标志着畜牧兽医分院校企业合作又一次取得了可喜进展,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接轨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四川巨星企业集团公司合作与畜牧兽医分院已经联合筹建了三届“巨星班”。在毕业生招聘会上,有来自四川隆生集团、四川乾坤集团、希望集团、北京英惠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知名的企业来本院招人。目前本院所设专业基本覆盖了饲料兽药生产加工企业、动物良种繁育场、畜牧兽医和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果蔬饮料加工企业多方面的职业岗位群。

通过与企业座谈和毕业学生追踪调查,毕业生多数分布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以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用的技术技能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深受企业的好评。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的骨干,并在校企结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

1.2.1 校企共育人才。

本院组建了由分院专业教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和技术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如今专业顾问委员会中,主任委员和大多数成员仍为企业的专家,学院依靠专业顾问委员会全面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坚持走校企结合培养高职人才的道路。

1.2.2 参与专业教学改革。

本院每年都召开教学改革会议,听取专业指导委员的意见,随时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服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在修订07 级畜牧兽医专业[天下论文网]计划时把《畜禽饲养与生产》分设为《猪生产》、《禽生产》和《牛生产》三门独立的课程。在修订08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新的尝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强调学习与实践的交替循环,把课堂办到企业车间去,养殖场里。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四个职业方向模块。针对当前畜牧生产实际,具备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岗位群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能通过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的前提下,必修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2 个职业方向模块课程,为扩大学生就业面和增强就业竞争力。在草食动物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宠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2 个职业方向模块中任选其一作为选修课程,完成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综合实践训练与毕业实习项目中根据职业规划、个性发展和爱好强化1个职业方向技能训练,实现零距离就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的教学交替人才培养方式。

在修订09 级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时做了大范围的调整,第五期只开设专业限选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就业的基础上,把专业限选课程分为草食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方向、宠物保健与修饰方向、养禽与禽病防治方向和养猪与猪病防治方向四个职业方向,以满足学生就业选择和当前养殖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了学生假期的专业调查与实践课程。此外还把职业技能考核单独列入教学计划,将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职业资格考核内容嵌入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证书” 教育,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至少1 个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连续四年毕业生100%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1.2.3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实训教学。

本院现与崇州旺达饲料公司、四川乾坤集团、四川隆生集团、四川巨星集团、大北农集团等10 多家龙头企业或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结合实训基地,还与双流县共同建设了严华村分院、红碑村分院、篁筱村分院3 个专家大院村结合实训基地,在金堂县帽顶村、邛崃市土溪村等地建立了对口扶贫基地。这不仅是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服务“ 三农” 的场所,也是学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及培养“ 亲农、事农、兴农” 情感教育的基地。毕业学生实习多数放在生产第一线,企业安排有技术人员作为实践训练的指定教师,学校也派有专业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特别是“巨星班” 的毕业实习由企业分成小组,每组全天派出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实习、监督、填写实习鉴定评语,综合评定给出实习成绩,学生普遍反映学到了东西,收获不小。

1.2.4 聘请企业专家兼课。

分院长期聘请崇州旺达饲料有限公司的余大军硕士、西南大学的佘永建教授、四川巨星集团生猪事业部总经理岳良泉、饲料技术总监及生猪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唐春祥、生猪事业部综管部副经理周欣等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亲自授课,深受学生好评。学院积极为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在面向社会开展职教培训的同时,本院积极主动为企业优先解决实际困难,与企业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局面。专业教师为崇州旺达饲料公司等企业养猪大户及经销商进行《种猪的选择》、《仔猪和母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疫病免疫程序》

等针对性强的短期培训。2006 年开始与四川乾坤集团联合开展全国经销商专业技能培训,预计在全国范围内培训500 人,目前前三批近三百余名“金牌”经销商培训班已圆满结束。帮助隆生集团制定业务员培训计划,并参与了多家分公司业务员的培训。还有更多的企业主动找到学院,商谈合作培训事宜,以期提高员工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取主动。学校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有多名教师常年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服务咨询,在企业和广大养殖业主中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周大薇和李光沐两位副教授及刘永红老师与温江农友家禽研究所合作的“红酒酵母多糖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研究项目在四川省目前存栏量最大的商品蛋鸡场(达25 万只鸡)——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巨兴养殖场进行了推广应用扩大试验,使该场每只鸡净增纯利3.27 元,在一个产蛋周期中,就净增纯利80 多万元。周光荣和唐仁华两位副教授长期为温江区、邛崃等地的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饲养管理的规范以及畜禽疫病的诊治,两位副教授被聘为重庆西南大学科信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团成员、成都凤凰饲料有限公司销售部技术顾问。6名副教授作为成都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对口联络和技术服务龙泉驿、邛崃、崇州、青白江、都江堰和大邑6个市县,按照当地的发展规划,收集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反馈给成都农林科学院组织协调解决。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批靠得住,不脱产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经纪人。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农户的肯定,推动了当地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积极地开展“订单式” 培养,它的生命力在于不断满足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等综合效能,是实现本院突出特色教育、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本文参考如下文章:

1、胡萍。走校企合作之路,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能教育,2007(2)。

2、田明山。高职高专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校企模式的思考,培养高技能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18)。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5

一、目前合作之现状:若“接”若离, 似合似分

虽说校企合作于学校、于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不紧, 浮于表面

由于制度缺失与认识肤浅等方面的原因, 导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大多还是建立在靠“关系和信誉”基础上的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 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 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 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这种合作, 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将职业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 相去甚远。

2. 制度缺失, 保障乏力

校企合作可以说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在它们的成功经验中, 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创设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制度环境。但目前我国由于缺乏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制度环境, 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尚缺乏制度制约;二是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 还缺乏具体的方案和监控制度;三是如何使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受益, 也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则。因此, 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 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 并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这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3. 认识肤浅, 内涵不深

不少企业没有从人才战略的高度去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总是狭隘地认为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生产与经营, 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 企业不必为此过多地分散精力。因此对于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来说, 头脑中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的概念;而极少数企业也只是在需要新进员工的时候到学校招聘学生, 学校便巧借其机美其名曰地贯以“合作”之名。站在学校的角度, 目前不少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企业师傅 (工程师) 的操作水平存在较大距离;项目开发的能力尚不能初步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绝大多数教师还仅仅停留在教书育人的文化理论层次与德育引领层次;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尚没有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真正地实现“零距离”对接;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尚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造成了学校不能高效地服务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二、深化合作之策略:政府参与, 校企共进

结合新加坡校企合作的经验, 通过对目前职业院校校企业合作现状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要促使校企合作和谐共进, 必须要确立由政府主动参与、学校真切服务的合作思路, 要让企业真实地感受到没有校企合作, 就没有企业的潜在人力资源, 就没有企业的创新项目, 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发展。

1. 各级政府:勇挑责任

(1) 充分承担组织协调责任。由于企业在所有制、运作模式、技术与经济实力、竞争能力方面呈现多元状况, 要求所有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长远和眼前利益相协调是有难度的, 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强有力的推进才能实现。各级政府在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协调上一是要协调经济结构, 从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创新发展型转化, 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有技术专能的人力资源中招聘人才;二是制定与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相关的政策倾斜或制度保障;三是与本地的职业院校实行政校互动, 在行业、企业和院校的合作教育中起沟通作用。

(2) 充分承担经费保障责任。职业院校的发展经费紧张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姑且不说新加坡每年的教育财政性支出仅次于军事财政支出, 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个百分比, 也姑且不说整个事业发展的经费需求, 仅从校企合作上, 政府投入的经费保障是微乎其微。为此, 地方政府要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机制, 专门建立职业教育校企业合作发展基金;要从教育附加或企业的职教经费中提出适当比例, 专项用于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与政策优惠;要建立校企合作专项基金扶持产学合作等。

(3) 充分承担评估监督责任。产学研结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核心指标。对职业院校而言, 明确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 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就有了方向, 学校办学就会充满活力。只有通过地方政府的评估、监督, 才能促进高职院校主动和企业、行业合作, 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新路。

2. 学校企业:勇挖内涵

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 最终取决于职业院校自身的内涵发展, 只有以优质的、适度超前的服务才能赢得与企业和谐、深度的合作。同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技术密集型、创新型的企业必定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因而创新必定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 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 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 校企双方必须充分挖掘自身内涵, 加强自我“造血”, 方能持续发展。

(1) 校企双方要共同培养师资队伍。不仅要注重师资的理论性培训, 更要注重师资的研究型、任务式培训。教育科研的发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以致用的舞台。在师资培训中, 可将课题研究作为培训的重要一环来抓。学、究、悟 (即:学习、实践、总结) , 是科研性培训的三种主要研究方式。每位教师要努力做到在勤学的时候慎思, 实践的时候三思, 总结的时候反思。学校在研究性自培中, 要从问题到课题, 从经验到实验, 从因果到成果, 采取“整体的系统研究, 滚动的发展研究, 专家式的深入研究”策略, 从而使课题研究体现层次性的有序发展, 使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项目研能力不断提高。同时, 每位教师都要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完成一项“职业岗位任务”, 从“自选一门课程, 紧扣一项技术, 完成一个项目”入手, 运用新的观念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和项目开发, 让教师在“做”的过程中切身领悟先进的科学技术, 从而在教学行为中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2) 校企双方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上, 企业有很大的发言权。企业应与职业院校一起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针对市场的需求, 企业的实际需要, 会同工程技术专家共同确定更为具体翔实的培养目标, 即学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标准。

(3) 校企双方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设置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企业应立足自身的发展, 与职业院校一起多听取来自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由校企双方共同来确定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安排、毕业设计与毕业考试等。

(4) 校企双方要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校企互动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 校企双方应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 学校提供生源、师资、校舍等教学资源, 并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文化理论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企业则提供实验实训场所, 并负责专业课的教学。与此同时, 校方可以经常组织相关教师随堂听企业专家讲课, 学习专家的专业经验, 企业专家也可以经常听学校教师讲课, 借鉴学校教师的授课方法与技巧, 从而实现校企双方教学的共同提高。

(5) 校企双方要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校企要组成由骨干专业教师、学生与公司工程师组成联合技术研发团队, 以产品开发、项目研究为载体, 共同参与项目的研制和生产, 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解决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企业缺乏动力的难题。同时, 通过科研项目的研发, 逐步地实现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上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转型与提升呼唤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 政府只有不断协调校企合作的机制, 健全校企合作的模式, 学校只有不断地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 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 实现校企合作的和谐, 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工巧匠。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6

摘 要: 本文梳理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日趋成熟的原因,分析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和主要特点。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而且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它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推广。

关键词: 德国职教 双元制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便以奇迹般的速度向前挺进,创造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其中“中国制造”功不可没,但如今中国制造似乎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革新需要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优秀人才离不开发达的职业教育。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强国,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备受瞩目。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急需大量直接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职业教育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千百万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还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效。

自古以来,德意志民族就有重视技艺和技术的传统,有强烈的职业归属感和崇尚实践的价值取向,因此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植根的沃土。同时,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平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相对),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格外重视,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政策和法规及提供经费等途径为职业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教学保障,确定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使得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学校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与企业合作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特性和持续创新。了解德国职业学校的历史发展与革新,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于德国学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理解,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主要以学校为出发点的校企合作研究提供更直接的参照。在德国,职业学校作为独立的学习地点,主要任务是实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德国特色的双元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除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外,最关键的是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其中《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法,明确规定将企业和职业学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学习地点;该法案还涉及培训企业与师资的资格确定、培训合同的规定、培训与考核的相关要求、企业和学徒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等。除了《职业教育法》以外,德国还制定了一系列与企业培训相关的法规用于保证学徒培训的顺利实施,这其中包括《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劳动促进法》及国家认可培训专业的《职业培训条例》等。另外,为了保证学徒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在各州颁布的学校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年轻人在结束普通义务教育后,必须接受法定的职业义务教育。完善的法律体系使得双元制培训的参与者(如负责培训的双方)都有法可依,从而保证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双元制的“教育职业”传统上主要针对制造、机械等工业部门,通过增加服务行业的培训岗位无法从根本上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因此,为大量没有接受过完整职业训练的低学历的青少年群体和其他弱势群体拓宽职业教育入口,满足不同阶层、背景、学历基础的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消除高、低学历人口的就业机会不平等,是德国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职业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

德国职业学校的特色在于职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作为义务教育机构,德语、宗教、体育等课程的设置是普通教育的必要延续。近年来,普通文化课程在职业学校呈现被边缘化的态势。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越来越多中学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扎实,对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需求不强;其次,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了对职业理论的要求,职业理论课程的拓展和丰富势必挤压普通教育课程的生存空间,加之雇主方为争取更多的企业培训时间,呼吁减少学校教学中普通文化课的比重。

作为区位经济发展的人才基地,德国职业学校坚持服务地方、为中小企业提“能力中心”。区域“能力中心”将某区域内的学校的专业或专业群以综合体的形式集中起来,形成提供职业培训、教育和继续教育,涵盖不同类型职业院校的综合中心。借助学校在地方教育中的影响力,通过学校、培训机构、企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构成区域性的教育网络,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促进教育组织和相关机构的自我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能力中心”的成长和完善需要组织、法律和人事等各方面的配合。包括处理继续教育项目和学校传统教学的关系,建立新的管理架构,构建不同的法律框架,重新调整工作时间,组织教师培训,明确教育监管机构和学校之间的政府控制权限,最终将职业学校功能转变为服务于不同客户群的教育提供者。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7

关键词:非遗联姻职教 南京云锦 莫愁中专 校企合作

一、南京云锦的文化传承意义及其传承现状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现在只有南京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老式提花木机织造。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京云锦曾经赖以辉煌的土壤已不复存在。今天的云锦传承主要由民营的南京云锦研究所担当。40多年来,南京云锦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把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逐渐恢复,并搜集整理了云锦图案和画稿,培训艺徒,恢复了多项失传技艺,复制了多件珍贵文物,为南京云锦的研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仍无法避免后继乏人的局面。目前全国真正懂云锦技术的不过50人,年轻一代的云锦传人屈指可数,出现断层。从民营企业的角度,如何让云锦嵌入新时代的社会生活是一个重要课题,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持云锦工艺的生命活力,使企业获得生存空间。与此同时,能否心无旁骛地培养出不屈服经济效益、注重技艺传承的手工云锦艺人也是一个考问。

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总理曾亲自指示:“一定要南京的同志把云锦工艺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中共十八大也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彰显民族个性、民族魅力。无论从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保护南京名片的角度,云锦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都是刻不容缓,需要我们思考对策。

二、职业教育在培养云锦技艺人才方面存在的优势

1.年龄优势

科学表明,人的技能、记忆能力、知识构成、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训练年龄越小越好,因而在学生的学龄阶段较早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强化其知识接受能力,相比于目前的云锦技艺成年后再培养学技术人员技艺训练和操作以及知识体系构架的做法更有优势。

2.教育资源优势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教育机构,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培养资源,有技能人才培养的专家研究团队、有政府多方面的支持、有知识全面的师资培养团队、有灵活多元教育理念和方式。这些优势将更利于培养具有完备知识体系又能熟练掌握和应用云锦织造工艺的云锦制作与修复人才,让南京云锦在新时期依然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可持续地传承下去。

三、“非遗联姻职教”理念的提出和应用

近年来,一些地区出现了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案例,比如《人民日报》2013年8月2日发表的《跨界:“非遗”联姻职教(职业教育怎么走)》介绍了安徽行知学校采用“非遗联姻职教”模式培养砚雕、石雕以及木雕等非遗项目技能人才的事例;四川阿坝的壤塘县也创办非遗文化职教传习所,培养唐卡绘制、造像雕塑、藏药藏茶、藏戏演艺、石刻艺术等非遗项目的技能人才;2014年11月17日的《长沙晚报》也发布了湖南5项非遗项目将进入职教课程的新闻……

四、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遗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拥有全国闻名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全国最早通过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此类人才的学校。从2001年至今,学校培养了500多名文献修复及雕版刷印技能人才,参与修复纸质文献万余件,复制了许多濒临失传的雕版版片,在文献修复技艺和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传承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学校与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以及南京大学博物馆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引领作用,聘请行业专家到校授课。学校结合国家《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独创“十八项技能”标准,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成立了具有可移动修复资质的对外修复中心,承接全国各地的纸质文献修复任务,协助教学与实训。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学制五年,学习内容包括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定期进行专业技能考核与鉴定,各分项技能合格后参加行业单位的专业技能实践,通过这些环环相扣的课程安排,让学生成为思想稳定、专业技能过硬的非遗技能人才。

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学校非遗课程教学方面已经形成了“行业专家指导、教学名师领衔、技能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执教、技术能手协助实训”的教育教学链条,打造出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学校自主开发了书画复制技术与修复、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非遗”课程,建立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一体的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服务,积累了丰厚的非遗技能人才培养经验。

目前,学校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被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特色专业”称号,被教育部评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该专业的实训基地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并成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入选“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第一批理事单位,与南京图书馆一同获批“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实现了“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职教的有机融合。

五、南京云锦与莫愁中专校企合作的美好前景

莫愁中专与南京云锦研究所同属建邺区,相距1~2公里,本身就具有校企合作的地缘优势。无论是在学校建立云锦大师工作室、聘请非遗传承人到校教学,还是安排学生到云锦研究所进行实践教学,都有着较大的便利。

同时,解决好南京云锦面临的现代生存问题,才能更好地传承云锦技艺,南京莫愁中专校一直与台南应用科技大学有交流合作,台湾社会在文化的设计、应用与推广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该校的“刺绣中心”在丝织品设计应用方面享誉全球。学生在莫愁中专习得云锦织造工艺,再到台南科大“刺绣中心”学习丝织品设计应用,既传承了非遗,又能够把非遗元素应用于现代生活,使其获得新生,这就使云锦技艺的传承具有了可持续性,培养出来的云锦技能人才也更加成熟全面。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探索 篇8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本质是学校本位体制和企业本位体制的优势结合。它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程跟踪合作培养, 把合格企业员工的标准体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摆脱了传统“学校教, 企业练”的简单协作模式, 实现了各种因素的融合。校企合作体制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 奠定合作基础

作为校企合作的基础, 首先要加强沟通, 统一思想, 加深对校企合作理念的理解。作为企业本身, 以追求利润为基本目标, 因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希望深入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每一个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 合作的意愿和出发点也有一定的差距。要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 统一思想认识是重要的前提。有效合作体制的建立, 需要学校与企业在各个层面上不断加强沟通, 通过交流会、研讨会的方式进行反复协商, 最终就合作的基本认识达成一致, 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培养方向, 促进企业参与

首先要体现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标杆作用, 并将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因为职业资格标准是绝大多数行业企业具有共性的工作模块和工作内容, 属于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基础;其次是体现校企合作培养中的企业特色。订单式人才培养主要特点就是培养方向的确定性, 让企业专家参与进来实现培养目标的特色化。良好的合作体制不仅能为合作企业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 而且能在方向上实现合作企业特色技能的培养, 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三明确双方责任, 满足校企需要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 没有企业的充分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同时, 双方责任的细化程度决定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良好的合作体制必须对合作双方进行统筹兼顾:一方面, 学校不断增强主体意识, 不断加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走出去, 让企业走进来:另一方面, 明确企业在合作中主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并建立相应的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补偿机制。

四整合多元主体, 整体系统设计

由于校企合作实践涉及众多参与主体:学生、老师、企业技术能手、企业员工等。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上, 又涉及到定向培养的选拔标准和规则、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师资的合作等多方内容, 因此, 要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最优效果, 就必须处理好多元主体之间的职责关系, 调动每一个参加主体的主动性, 建立一套多元整合的体制设计。

学校与企业合作体制的设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共同建设培养目标——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 与共同确立技能标准 (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 (2) 两个“文化”相互促进——校园文化的倡导和企业文化的内化 (企业文化进教室) 。 (3) 教职员工相互流动——专业老师的企业锻炼和企业专家进学校。 (4) 教学场所的交流利用——学校课堂 (传统课堂与校内实训课堂) 和企业课堂 (企业现场认识课堂与企业实践操作课堂) 。 (5) 实习场所内外结合——学生校内专项技能实训与企业顶岗综合技能实训。 (6) 时间长短的相互补充——日常参观、假期实习与毕业顶岗实习相结合。

校企合作归根结底是要为行业企业服务, 提供合格的优秀人才, 由于行业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所以校企合作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为保持校企合作体制的先进性, 需要随时关注经济、行业动态,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体制, 实现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培养出合格适用的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教校企合作启发论文 篇9

在我国各层级资助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下,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基本建立“奖助贷、勤补减”的资助育人系统, 即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为主体, 以高等职业院校校内设置的奖助学金为辅助的一系列资助模式, 从而通过制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学。然而, 资助育人工作不单单要解决其学业和日常生活的经济困难, 更应该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 提升其竞争力以自立自强地生活。

校企合作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启示作用, 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资助育人的新模式。

1 现行的资助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1 资助投入有限

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每年约有3700多万人次获得资助。其中, 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获得的资助来源以国家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 包括事业单位提取的部分收入、金融机构的国家助学贷款、社会团体及个人捐助的资金等。但是,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无法按照国家规定开展资助, 有的只提供微薄的勤工助学、临时困难或突发天灾人祸的补助金, 社会捐赠的资助金额更是不值一提。有限的资助只能单一地解决学费问题, 或者基本的生活问题, 甚至只能解决眼前暂时的经济问题, 因此目前的资助投入还不能解决现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境。

1.2 资助形式单一

现有的资助形式主要以金钱为载体, 暂时解决学习或生活的问题, 却没有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世界出发, 深入探索其真正的内心需要, 资助形式显得单一机械。同时, 获得资助的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或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 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评选程序获得资助, 没有响应的偿还要求。单向赠送的资助形式不仅容易导致获得资助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以及吃苦耐劳精神的匮乏, 而且容易限制获得资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导致其依赖性强, 一心等待资助而不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现状。

1.3 资助认定困难

目前, 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是以学生上报的家庭情况调查、地方出具的低保户证明、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等因素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但是由于学生家庭经济状况难以估量, 日常实际消费水平不易统计,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资助级别的判定具有主观性。在此现状下容易致使心态不良的学生滋生提供虚假材料、夸大困难程度、认为理当获得资助等不良现象和思想, 部分学生的金钱观、世界观发生偏差。

1.4 资助岗位简单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境, 但应该是在完成个人学业和能力发展而有余力的前提下。在高等职业院校勤工助学等相关部门的组织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申请和选拔的流程, 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获得相应的工作报酬, 并用于解决其学习和生活的困境。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旨在经济补助, 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及自主生活。然而, 由于经费和岗位的局限性, 勤工助学岗位常常是图书馆整理书籍、办公室复印资料、实训室清洁卫生等机械的体力劳动, 这些岗位具有专业知识运用少、机械重复劳作多、占用学生整体时间多、被替代可能性高的特点, 并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锻炼没有太大的作用。

1.5 资助成效薄弱

在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助下, 绝大多数获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经过努力拼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无法正视自我, 存在依赖心理, 缺少主观能动性, 匮乏诚信感恩意识, 这些消极的个性特征在资助过程中非但没有改善, 反而愈演愈烈。同时, 由于资助工作在操作层面上主要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没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获得资助的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精神世界, 导致资助成效薄弱。如何在有效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关键。

2 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新模式

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新模式不仅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 而且将其成长成才的长期目标作为根本目的, 深入挖掘资助育人功能,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2.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

在校企合作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优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在履行协议的条件下共同实现双方的目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了解和研究协议内容, 积极了解企业结构和认识本专业发展前景, 通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参与校企合作的资助模式。同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此协议的保障下, 通过自身拼搏脱离困难。在学校里努力认真学习理论, 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在企业中积极参与岗位实践, 娴熟地操练专业技能。

2.2 高等职业院校保障成长成才

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起“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利用2年时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1年时间参与企业顶岗实习。在校期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各类奖助贷勤补减的资助, 同时获得企业设置的企业奖助学金;在职期间, 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发放符合工作业绩的酬劳, 补贴相应的生活支出和全勤奖励,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经济困难和生活压力, 并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企业实习期间培养职业素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未来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 高等职业院校积极联系优秀企业, 拓展勤工助学的空间, 以企业名称冠名培养班级, 时刻以企业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用职业发展的视角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

其次,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参与性, 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的项目化和社团化管理。

最后, 高等职业院校各级学生工作人员在校企合作中, 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习心理困境, 培养其感恩诚信的品质, 指导其顺利实习就业。

2.3 优秀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合作

优秀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 积极参与双方合作。企业可在高等职业院校设置企业冠名的奖助学金, 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实习岗位。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锻炼和实践专业技能, 巩固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企业为在校表现优异的学生发放专项奖金, 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学业,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 企业资助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在活动中讲解企业文化和精神, 凸显资助育人成效。

3 探索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意义

在现行的高等职业院校资助育人模式下,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的金额和数量是有限的, 离根本上解决凸显的经济、生活、心理、能力和就业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探索校企合作下资助育人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充上述的不足。

3.1 新模式增加资助投入

通过协议保障, 企业在高等职业院校设置助学金和奖学金。引入企业资助的金额对现有资助投入的来源进行补充, 企业可提供稳定的资助来源, 扩大资助的金额, 增大受助学生的数量, 能够充分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学习和生活等多重问题, 同时提升其对专业职业的学习兴趣, 帮助其有更充裕的时间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3.2 新模式拓展资助形式

校企合作下的资助方式摆脱了常规的无偿捐赠式。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工作中, 并通过自身的工作表现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 从而缓解其经济上的困难。不符合企业工作标准的表现无法得到充足的资助, 以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自立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避免被依赖的意识所腐蚀。在岗期间,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关注, 而且得到企业的各层级领导员工的指引。如此一来,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3.3 新模式丰富资助岗位

企业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补充了高等职业院校有限岗位的问题, 并且改善了机械单一的劳动方式。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 更要培育技术应用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企业作为市场一线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能够提供的大量与专业紧密关联的工作岗位, 并且提供技术娴熟的高级技工的指导教学, 这恰恰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

3.4 新模式提升综合素质

企业除了在物质上奖励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还可以通过与高等职业院校协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综合素质。例如, 职业技能比赛、文明礼仪大赛、主题演讲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 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出自我认知的误区, 了解企业优秀的文化传统, 校企文化得以相互融合和渗透, 实现资助育人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升红.张稳刚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

[2]杨燕, 陈平.构建校企合作下的高校学生反贫困模式[J].高教论坛, 2015 (6) .

上一篇:英语课的说课稿下一篇: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1重点句型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