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2024-10-09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精选8篇)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篇1

深化校企合作 推进产教融合

---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与京东集团校企合作新闻报道

12月7日上午9:30溧水中等专业学校曾宪生副校长、吕栋山副校长,文经部储海平主任和江京东农村电商生态中心运营总监杜彪先生对建设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京东电商学院进行初步洽谈。为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培养更多高素质、精技能、善管理、会经营的电商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的新溧水做出新贡献。

会上储海平主任介绍了目前学校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情况,介绍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现状,以及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学生技能培养缺乏适应市场的,针对性的辅导,教师没有真正的实战经验,课堂教学说服力不够。

杜彪总监介绍了:京东在2015年大力推进农村电商,通过与三到六线城市的线下IT数码或家电零售店面合作,以“京东帮服务店”的形式帮助传统零售店面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型。农村电商推广过程中,配套人才的巨大缺口问题凸显。

吕栋山副校长表示推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公司业绩考核合并进行,这种紧密型的工学结合模式有效地解决了中职教育的实践实训教学问题。

曾宪生副校长说: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水平特色中专学校的办学定位,京东集团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是国内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京东集团合作,将有利于突出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特色,有利于建立创新型产教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我校教学科研与地方政府产业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

通过初步洽谈,双方对在溧水区域范围内建立京东商学院达成了共识,双方将进一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邀请政府指导,共同做好溧水本地的电商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供稿人:储海平)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篇2

一、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一定要选择区域优势企业, 要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与专业对口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人才战略意识, 管理规范, 经济效益好, 受求职者的青睐。和这些企业合作培养的学员毕业后到相关企业工作, 具有很强的上岗竞争力。例如北京现代年产汽车超过100万辆, 资产超过千亿。如此大的生产规模, 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

北京现代有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注重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 热衷于职教事业, 与我校合作多年, 接纳我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实习, 安排毕业生就业, 提供兼职专业教师, 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捐赠实训设备。实践证明, 只有选择这样的区域优势企业, 才能使“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企业得到了优质人力资源储备。而学生实现了在高薪大企业就业的愿望。学校依托企业, 有效进行课程与教学改革, 提升了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 形成招生—就业—再招生的良性循环。

二、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企业文化要进入校园

任何一个品牌企业, 都是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打造核心竞争力。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否适应现代企业文化, 对他们能否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反映, 有些刚步入企业的毕业生, 并非不具备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 而是对企业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不适应, 导致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能很好地发挥而被淘汰。我们一定要清楚地意识到, 以往中职生在接受专业培养的过程中, 缺乏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以致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所以, 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吸取企业文化的成分, 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使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体现职教特色, 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必须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搭建了平台。我校在与北京现代的合作中, 注重借鉴公司的企业文化, 以文化建设为核心, 以制度文化为载体, 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职教文化。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每年邀请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为学生做职业化素养讲座和就业指导。同时,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北京现代就业岗位的需要对接。德育课开设北京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等, 给学生讲解北京现代“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企业精神, 激励学生们学知识、练技能。在北京现代顶岗实习的学生多次参加北京现代文化节, 聆听党建文化、经营文化、公益文化、体育文化、团队文化五个方面的主题演讲, 参加北京现代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体育比赛、爱心活动、文艺会演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北京现代中韩职工精神抖擞、健康向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良好形象。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象征。学校文化主导着学生的言行, 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每一个学员由学生向合格职业人转化。

三、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教师是关键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想长效发展, 取得实效, 必须有一支企业化的教师团队。很难想象, 没有一大批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懂得经营与管理、有一定技艺的双师型教师, 校企合作教学会长久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效。

为了满足校企合作教学的需要, 我校加大企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主要采取了选聘和培养等措施。我们从企业选聘一批懂得经营与管理, 了解合作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有一定技艺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技师作为专职教师。另外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支兼职教师团队。目前, 我校从北京现代信息保全部、人力资源部、生产分厂共聘请6名工程师或首席技师作为兼职教师。

此外, 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企业化培训, 每年安排一次企业专题培训。2014年的活动主题是机电专业教师的企业化培训, 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及职业化素养。培训共分四个课题:PLC可编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现代汽车生产工艺和职业化员工。培训教师分别由北京现代的工程师、首席技师和人力资源师担任。培训前, 企业专家和我校机电专业教师就培训内容和课程改革进行了座谈交流。培训后, 我校教师随企业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了认知实践。活动后, 我校机电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业务联系, 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和课程改革的探讨。此外, 学校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

四、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 要落实在融合共赢

实施“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要有实质性的融合和成效, 要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 最终实现共赢。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与北京现代合作办学十分注重两点:

一是在合作企业关注的问题上下工夫。北京现代最关注的是学校为该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为此, 我们的做法是:及时了解企业需求, 征求企业意见, 及时调整培训内容, 由校企双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 北京现代人力资源部和一线管理人员反映, 中职毕业的新员工上岗后稳定性差, 流动性大, 给企业人力资源部增加很多工作量, 给一线生产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究其原因, 是新员工对北京现代缺乏了解, 在职业化水平、职业习惯等方面存在欠缺。我们根据企业反映的这些现象, 在毕业生进厂顶岗实习前, 在学校由校企双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收到较好的效果。毕业生进厂后工作稳定, 企业、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满意, 做到了互惠互利, 实现了学校企业共赢。又如,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北京现代, 冲压、焊接、涂装车间可以依靠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 如机械人操作等。而在手工操作占较大比例的汽车总装车间, 保证汽车装配质量主要靠标准化作业和科学管理。中职毕业生大部分在低端岗位, 手工操作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 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引入合作企业的标准化作业文件, 把标准化作业内容和5S管理内容作为校本教材。尤其是在实训车间, 模拟企业管理模式, 实施5S管理, 按标准化作业文件指导学生实习。

二是利用学校的资源主动为合作企业提供便利。例如, 北京现代举办“学分银行”大专学历班, 我校主动为其提供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此外, 为公司班组长学习班提供计算机室, 为公司提供钳工和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场地和设备, 并提供裁判员, 与企业共同组织竞赛等。

五、结束语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办学要凸显融合与共赢, 融合的核心是职业化培养, 共赢的核心是就业。只有实现有机融合, 才能实现共赢, 只有实现融合与共赢, 校企合作才能健康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卫东.基于中职学生专业成长的德育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0-63.

[2]查吉德.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64-68.

[3]赵志群, 白滨, 何兴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55-59.

[4]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4) :42-43.

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校企合作 篇3

“镇校企”合作办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契合当地产业环境,对接产业设专业,以“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为基础,实施“一镇一品一专业”建设,建成制造类、现代服务类、艺术设计类、电子信息类、化工类5大专业群,在产教融合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之路并没有在此止步,学校开拓创新,以产业学院为平台,进行了“镇校企”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合理布局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继续教育三大功能。产业学院是该校依托现有重点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群,与专业镇政府在其产业园区合作兴办,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实体机构,是“一镇一品一专业”办学思路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古镇、沙溪、南区、小榄4个专业镇(区)的特色产业园区合作兴办了古镇灯饰学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南区电梯学院和小榄学院,将办学边界从中等城市向下延伸至乡镇,实行差异化、特色化和创新式发展战略,使教育科研资源辐射到镇区企业、社区,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该校还率先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通过在产业学院实施董(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创新现代高职院校的治理模式和管理机制。学校初步建立了校企共同创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实习就业共担的“六共”运行机制,有效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实习实训难、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专业服务产业难等4大现实难题。

该校初步形成了“总部+基地”办学格局,校内依托产学研园,成立产学研园理事会和中山市产学研战略联盟,校外依托4个产业学院建立起辐射24个镇区的成人教育基地。产业学院成为学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实践平台,成为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长效校企合作机制、招考制度、面向地方的社会服务能力、面向社区的终身教育等重要和关键领域进行创新实践的重要载体,开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资源和质量双驱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策略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面临以下挑战:(1)学校资源有限,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需求;(2)教学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企业人才的岗位需要;(3)职教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校企合作的市场运作。为此,该校通过实施资源和质量双驱动策略,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难题。

1. 整合学校自身各种资源,优化合作条。该校采取了三个措施来整合自身资源:①整合专业设置,实行专业对接产业链、教育对接价值链的举措。②提高师资素质,实行竞争上岗、以职定责、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措施,并聘请设计师、学者和企业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聘任企业师傅担任兼职教师。③改革实训模式,通过对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把企业引进校园,把课堂搬进车间,实现实训中心对接产业链。

2. 主动融入到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分担政府重任。依托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特点,参与当地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高校、地方商会等各种资源,开展五位一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践。

3. 与创业成功毕业生合作,反哺学校发展。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认为优秀毕业生回校寻求合作是最直接的资源。如该校与中山市暴风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商产学园,电商产学园设置了一系列学生的实操岗位,为学生的实训实操提供了大量机会。

4. 给企业最大的红利,发挥资源价值。学校主动提供场室,邀请企业把生产设备、技术精英长驻学校,允许其按照生产实际进行运作。企业把设备和师傅投入到学校教学中,把生产计划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和学校教师共同实施和改进教学。

5. 建立民主透明的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形成明确、可操作的机制,并在运行中予以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学生与企业、生产、员工间的利益关系、责权利要明晰,制定产权协议、各方责任书,从而有效保障校企合作有效进行。

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道路上,触碰了职业教育的5个实质性问题,即:如何吸引企业融入职业教育,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对接岗位工作,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同步进行,如何使学生完成“学生——学徒——准职业人”的转变,如何使指导教师完成“职业人——师傅——人师”的转变。为解决难题,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在和南沙大酒店10年的合作中,提炼并实施了“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协议;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的合作模式。

“四双”产教融合模式——旅游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新思路

该校和南沙大酒店围绕以下六个主题开展校企合作:一是开发实习教学要点库,解决实习教学内容的问题;二是开发实习大纲及编写实习教材,解决实习课程微化落地的问题;三是配备企业导师,解决“师带徒”的问题;四是建设企业课堂,解决实习教学场地的问题;五是建设数字化实习课程资源库,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六是落实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解决实习质量评估的问题。目前,学校提炼的“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协议;教学双任务,育人双导师”的合作模式,已在广东旅游职教集团普及推广,“四双”产教融合模式在解决校企合作相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

1.“双主体”着眼于解决企业融入职业教育的问题。10多家合作企业参加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在集团“六共模式”(人才共育、利益共享、基地共建、机构共管、校企共需、契约共守)框架下承担教育责任,开展校企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就业指导服务六个方面的合作。

2.“双协议”着眼于解决校企合作的规范问题。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明确并细化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实习协议由学校、学生、家长、企业四方签订,明确学生遵守企业纪律、开展岗位工作的义务,明确企业落实教学计划的义务。

3.“双任务”着眼于解决实训教学体系化的问题。实训教学体系化指“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的情景教学和“促进学生向准职业人转化”的实操教学。

4.“双导师”着眼于解决“师带徒”的问题。“师带徒”指企业技能导师以“师带徒”形式开展岗位职业指导,学校文化导师定期送教上门。该校将此方式延伸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中,形成“岗学对接,四级递进”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统领各专业实训教学。

现代学徒制的创新实践——紧扣实业发展与就业主导的双赢举措

职业教育突出反映了实业发展与就业主导这两条主线,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紧紧依托这两点,清楚洞悉学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氛围,深刻把握职教发展的自我需求和社会需要,从“车间进校”,到“企业课堂”,再到“岗位学制”,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1. 车间进校——学校免费提供场地,企业车间搬进校园。2007年,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为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引进了汇丰公司,开创了东莞乃至广东“车间进校”模式之先河。“车间进校”是将企业的模具专业生产车间引进校园,学校为企业提供车间场地,企业在学校进行生产,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任务和教学计划全部放在真实的生产车间,车间的生产岗位就是学生的学习岗位,企业的生产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真正实现了车间与教室的统一、师傅与老师的统一、作品与作业的统一、学员与学生的统一。

2. 企业课堂——学校提供优秀学员,企业培训机床操作高手。2009年,为了快速提高教学质量,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大胆走出去,开创“企业课堂”新模式。“企业课堂”是在学校对学生进行前期培养的基础上,企业从学校选拔优秀学生,用自有的师资、设备和课室,在公司内独立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企业课堂教学。对学校来说,毕业后学生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在“企业课堂”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高度匹配;对企业来说,他们培养了一大批熟悉机床的优秀的模具技能人才,提高了设备的社会认可度和技术人才对设备的忠诚度。

3. 岗位学制——企业为学校建设校区,岗位师傅直接带徒。2012年,学校与拥有省内第一条智能化精密模具柔性制造生产线的香港朝日集团东莞钜升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建设“钜升课堂”,开展“岗位学制”的实践。学校实行“2+0.5+0.5 ”的课程模式,学生先到“企业课堂”学习一学期,然后再到企业顶岗实习一学期,最终形成“2年(学校学习)+0.5年(企业课堂)+0.5年(顶岗实习)”的课程模式。对半年的“企业课堂”,学校提出了“岗位学制”的要求,安排学生进入钜升公司生产岗位当学徒,让学生实现从知识技能到岗位能力的跨越,完成由学生到岗位熟练从业人员的完整教育过程。

产教联动,学做融合——生产进校园的创新模式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在滚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二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中也碰到了工、学分离的难题。为破解这两大发展难题,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加工制造类专业的特点,与江门市新会区新农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研究探索“生产进校园”创新模式。经过两年的研究探索,该校成功破解了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破解了校企合作中工学分离的难题,破解了技能训练、竞赛普及化的难题,还破解了“双师型”教师技能水平提高难题。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在生产进校园的实践道路上发掘了以下创新点:

1. 产教联动,创新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该校的“生产进校园”教学模式,坚持产教联动,以教学为主,生产为教学服务:学校接订单首先着眼于是否适合教学内容,以合作企业的十个基本固定的生产项目为主要载体;企业专家工作室与专业带头人共同研究生产任务,按不同层次拆分工作内容,开发产教项目,以适合不同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以生产为主线,生产活动为载体,理论与实训一体。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一切活动,学做融合,实现了工与学的对接。

2. 学做融合,提高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该校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理论设计并实施教学,使学生在源自企业现实,又经过典型化的“做中学”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解决问题。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时,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研究课程标准和考核细则,开发项目化教材,设计“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方案,并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教学队伍实施教学,实训体系更接近市场。

3. 以产促学,破解工科专业高消耗、高成本难题。学校从合作企业中建立了一个支撑“生产进校园”的稳定生产任务供应链,这个供应链不仅满足教学训练体系量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质的要求,确保教学与生产同步,让生产服务于教学。学校强调“课堂与车间一体,生产与学习合一”,使学生“全员、全部、全程”参与生产性实训成为可能,解决了工科专业实操高消耗、高成本的难题。

4. 以研促教,补强了中职教师科研的短板。“生产进校园”给教师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还把教师带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生产领域。团队教师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承担教学改革项目、编写教材、承担教学技能竞赛、建设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撰写教研教改论文等,切实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和专业钻研的水平。

引企入校合作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资源配置的全新平台

湛江财贸中等专业学校在引进企业入校,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 校企共建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学校与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3S基地打造、课题研究平台的搭建、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共建合作,打造财经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财经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从指导思想的确定到规划实施,企业全程参与,使得工程施工与实训需求无缝对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形成了教育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互动,实现教学服务企业,企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

2. 校企共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训商场。学校与深圳兴达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引企入校合作意向,在校内开设教学商场,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完全按学生专业学习、实训的教学环境设计,基本体现企业经营氛围、企业文化,专业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来进行。根据企业实际设立不同的岗位和角色,学生如同在真实工作和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训学习,从而掌握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熟悉专业操作规程。

3. 校企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公司。学校引入广东叁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学校。网络公司的引入,使电子商务专业的部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放到校园企业中去完成,校园企业实训成为了超越课堂、超越实验室的大课堂、大教学、大实习活动。学校师生都明显感受到了校园企业对教学实习带来的好处。

4. 校企共同开设企业冠名订单班。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实施“委托培养、定向就业”的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使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由原来企业向学校下订单变为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冠名订单班的培养模式,把招生与招工结合起来,教学与生产结合起来,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的“三赢”。

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示范省的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是我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所举办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论坛,既是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学习研讨会,更是我省职业教育系统多年来的校企合作实践总结会和成果检阅会,以使各校在总结交流过程中,结合本校实践,加大探索改革力度,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功能,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转型发展 篇4

—— 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纵论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 中国教育报 》 2014 年 4 月 28 日 3 版在近日举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论坛提供了多方共同参与推动教育改革创新的对话交流平台,也充分证明引导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地方高校以及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近日,“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办。国内178所地方高校、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1个行业企业,33个政府及相关部门,54位经济、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德国、英国、荷兰、芬兰、韩国等国的高校和行业协会代表,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这一主题,就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如何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加快转型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这次论坛广泛邀请国内高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政府和海外高校的代表,搭建了社会各方共议教育改革的开放性、国际化平台。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应邀出席开幕式,她赞赏论坛搭建了教育界、产业界、学术界与各级政府共同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和全球教育合作交流的平台,体现了主办者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

加快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院士的呼声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企业招工难已经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和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从工程教育角度出发,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朱高峰院士认为,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我国必须保持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动摇,要建立“制造强国战略”,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乔布斯不是培养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做好面向所有人的教育。高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推进教育改革,紧密产学结合,开展企业与高校联合创新,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使高校追赶、适应乃至引领产业发展。”

如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谭天伟院士在比较了工程师培养中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模式、澳大利亚模式和美国模式后,强调工程师教育要重视应用技术,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系统培养从低到高三个层次的工程师。“现在中国工程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老师都从校门到校门,自己都没有进过企业工厂,怎么能够胜任教学生工程能力呢?”他认为,必须构建适应工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企业的期盼

来自行业、企业的嘉宾们对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推动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给予了热烈的回应,认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主动转型发展以适应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秘书长陈晓明认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建洲提出,企业需求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

适应岗位需求,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维维集团董事长杨启典认为,企业是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企业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主动推动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是助推学校和企业发展双赢之路,企业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切实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助推企业产业技术升级,实现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双赢。

三一重工总裁助理、人力资源总监章建纯在“行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分论坛介绍了三一工学院在传统的职业教育领域探索和开创为现代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方法与途径。在“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教育策略”分论坛,腾讯副总裁马斌分析了高等教育应对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策略,探讨了新兴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快速进入教育领域后高校的变革举措。在用友高级副总裁郭延生看来,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着深刻的教育变革,“企业正在进入校园”。在不久的将来,将构建起由大学、教师、学生和企业全面参与的,以互联网模式运营为主导的人才生态圈。构建更合理的教育结构——教育专家的思考

从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到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会的教育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史薇对中国与德国、美国、瑞士、英国等国的经济与教育发展进行了历史比对分析,提出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是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果我们不能突破传统的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认识局限,必然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各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23名国外专家介绍了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校长彼得里〃瑞沃尔博士指出,应用技术大学的三大任务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支持应用型研究和服务地区发展。印度迈索尔大学校长K.S.Rangappa认为,那些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大学才能够取得好的发展,而社会要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技术的转移应用。多位专家对转型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建议。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重点讨论了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提出转型发展要以专业和专业群的改革和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来进行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呼吁树立大职业观,共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解决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和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路径,提出要构建中央宏观调控的引导体制,构建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责任机制,确立以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职能,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搭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通道,形成政、校、企之间信息沟通的机制和以评促建的质量保障体系。

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建设是推进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袁振国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八大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通过对全国40多所地方高校的实地调研,指出不同类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在领导与决策机制的灵活性、办学经费来源的多样性、教师结构的合理性、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符合度等方面面临的不同问题,应通过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地方政府的行动

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欢迎的是地方政府。在论坛举办的地方与高校对话活动中,合肥市、许昌市、驻马店市、常熟市地方政府领导与合肥学院、许昌学院、黄淮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校长介绍和分享了校地合作的收获与体会。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晓光评价: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并取得实效的合肥学院是

“合肥人民自己的大学”,是“培养合肥自己的工程师的摇篮”。黄淮学院虽然只是一个刚满6岁半的本科院校,但在驻马店市市长武国定眼里,是驻马店的城市名片。据武国定介绍,驻马店市之所以能够吸引投资达30亿元的银泰电动汽车生产项目,就是企业看到了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以来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式、师生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介绍,常熟理工学院的办学始终面向常熟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常熟产业的转型升级,市政府对学校的支持不遗余力。许昌市委书记王清义说,许昌学院列入河南省转型试点高校后,市委、市政府一个月内就作出决策全力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地方政府领域表达了共同的心声:只要地方高校紧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会赢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发展之路就越走越宽阔。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高校——改革创新在路上

论坛邀请了重庆、云南、安徽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交流了省级试点工作情况。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认为,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探讨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高校之途径,抓住了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关键、地方本科高校之内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精髓,应以此为主题重新审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与规划。重庆已建立起由6所高校组成、市直相关部门参与的转型发展高校联盟,明确了各转型高校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介绍了云南省创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计划根据滇西特色产业布局兴办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学院,实现“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介绍,安徽省率先提出了“应用性高等教育”这一区域性高等教育体系,正在探索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性、应用型、合作式、一体化”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此外,黄淮学院、浙江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10多所地方高校报告了转型发展先行者的经验和体会。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篇5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四川万通汽车学院不仅让校企合作成为了校企双方资源整合的有效通道,也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缓解了学子的就业压力。近日,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四川万通汽车学院和成都技嘉进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完成了签约仪式。技嘉汽车是一家长期从事名车销售、维修和美容养护的大型综合企业。

据了解,技嘉进口汽车自年初与四川万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来,就一直在为双方关系的巩固和深化努力。合作期间,技嘉汽车为学校学生提供了豪车极致养护、汽车精细化保养等精彩的路演活动,此次签约仪式则为同学们带了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学校也将按照豪车品牌的用人标准进行人才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同步。创就业办周主任表示:“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是国家大力倡导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也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模式。因此,四川万通汽车学院在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时,一直致力于拓宽合作渠道、让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明晰和巩固。”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篇6

广西工学院院长 周德俭

一、办学特色的形成

广西工学院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正式成立。其后几经变迁,1985年,根据广西经济发展和工业布局的需要,在柳州市的强烈呼吁下迁至柳州办学,至今建校52年,在柳办学25年。

1985年迁柳办学,时任柳州市市长兼任广西工学院院长,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筹划学校的建设事宜;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等单位负责学校的生活服务辅助设施建设;柳州钢铁厂、柳州汽车厂等28家企业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学生奖学金等方面予以全力的支持。

这时,“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已初步显现。这一办学特色,与广西工学院地处广西工业重镇柳州、作为一所广西地方自己创办的工科院校的身份,以及面向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为主的办学定位是完全相符的。

二、办学特色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确立学校与柳州市业已形成的密切关系,在体制上保障对学校发展和建设的支持,1994年4月,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柳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倡导下,广西工学院和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广西工学院董事会。其章程明确在任柳州市委书记任校董会名誉董事长,市长任董事长,广西工学院院长任常务副董事长,市委、市政府、学校的主管领导和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任董事。

董事会的成立,使学校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标志着“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目前,董事单位已由成立时的14家发展到44家。在董事单位领导和专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共建校外专业实验室和教学实习基地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至今已在校董企业中建立了数十个校外专业实验室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同时,学校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进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优先满足柳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积极为地方培养适用人才。根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届毕业生在柳州及其附近区域的就业人数均达30%左右。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以大学为荣”,是学校与柳州市真情合作,共促发展的真实写照。

三、办学特色的认可

董事会的成立,大大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办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联系,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良好平台,强化了“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在柳州办学25年以来,广西工学院已经从一所规模弱小的单科性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具有工、理、管、经、文、法、教育等七大学科门类、43个本科专业的多科性高校。并有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标志性成果。学校各项办学条件全面达到本科院校办学要求,2005年,以良好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结论为:广西工学院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鲜明的“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

四、办学特色的深化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是位于柳州,发展的最大动力源之一也在柳州。为此,学校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融入柳州、服务柳州、惠及柳州”这篇大文章,在工作中,主动依靠和争取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充分重视和发挥董事单位以及柳州市各部门在学校办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近期,在“校市相融,校企合作”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一是依托柳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校企科技合作。

近两年,学校联合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整合资源,申报教育部“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国家863项目,均获得成功。学校与柳州高新区、柳州市经委、相关企业共建“生物技术孵化器”、“广西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预应力机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等研发平台;共建区级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铟锑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汽车车身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成为“广西汽配联盟技术转移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09年,学校与企业签订横向合作项目40余项,合同经费1000余万元;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类纵向科研项目数十项。

二是校市合作,拉开共建“大学”序幕。

为进一步优化广西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促进柳州的高等教育发展。柳州市人民政府、广西工学院、柳州医专等单位共同研究、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提出了整合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医专等高教资源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思路。三方联合成立了市、校共同推进“大学”建设工作委员会,柳州市市委书记、市长和两所学校的主要领导任委员会主任。柳州市对市、校共同建设“大学”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具体体现在:

1.将市校共建综合性大学项目作为柳州市重大建设项目列入柳州市十二•五规划;

2.划拨1000亩土地建设柳州医专新校区,并在城市规划中预留综合性大学发展用地2000亩;

3.在每年支持广西工学院500万元经费的基础上,从2009年起至2011年,每年追加500万元,三年共追加1500万元经费作建设“大学”的专项经费;并每年投入2000万元科研经费,以校企联合立项的方式纳入学校的科研总量;

4.市、校共同设计综合性大学学科构架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学校作为共建单位,纳入柳州市及其企业的`相关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共同建设;市、校合作建设教育部“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和各自治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5.柳州市协调在柳各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人才交流与合作、设备与信息资源共享、申报重大项目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这些举措,必将会进一步加快广西工学院向“大学”发展的速度。

广西工学院“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初见成效,使我们深深体会到:一所地方高校,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科技建设的需要紧密相融,将自己深深扎根于地方,最大程度地获得地方政府和各界的支持,是做大、做强自己,同时得到社会认可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篇7

纵观世界工业强国, 他们不仅有雄厚的经济作为物质基础, 还有深厚的产业文化作为底蕴, 可见产业文化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正处于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转型期,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产业大军的主力, 这无疑是一个机遇与挑战。然而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 那么高职院校如何转变观念, 使学生的学生生涯向专业社会化转变;如何加大产业文化进校的力度, 使学生职业生涯得到缓冲,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1 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界定

“产教融合”是指将产业、行业、企业及学校通过一定机制融为一体, 积极开办专业产业, 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 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 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产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限, 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2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现状

2.1 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趋势不协调

目前, 高职专业设置大多是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的, 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专业设置的步伐与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急需的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不了产业发展要求。而且对紧缺产业发展的专业设置太少, 有的甚至空白, 相关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大, 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2.2 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明显不足, 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布局, 缩小高职院校的相对差距, 减少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形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 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2.3 高职院校应用技术研发与企业技术革新不协同

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 其原有师资缺乏应用技术研发意识, 新进的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毕业, 缺乏生产实践, 对企业最新与最前沿技术应用缺乏了解和掌握, 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技术革新出现脱节现象。

2.4 企业行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强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 我们全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目前, 由于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实际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加上学校自身实力不强、缺乏吸引力, 企业行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不强, 校企合作就成了学校一头热的现象。

3 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构建

3.1 构建长效的统筹督导机制

我们构建这样一个统筹机构, 主要是想将产教高度融合从教育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 通过国家的统筹管理, 各个咨询团体的宣传与配合, 使产教相融合成为可能。

3.2 建立健全的法规保障机制

(1) 修订《职业教育法》要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各个主体的职能和责任, 对违法行为采取什么样的制裁, 只有以法治理, 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即终身教育。 (2) 建立相关制度国家为了确立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加大了投入力度及法规的制定:1) 兼职的相关制度:制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管理人员互相兼职的薪酬实施方法。2) 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赋予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促进职业经理人的制度, 引导职业院校校长走职业化管理之路。3) 校企共建科研和实训基地, 学校引进技能型人才从教, 教师进行企业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3.3 建立校企合作的互助互利机制

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中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理论, 他的这一理念为实现校企高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我们也建立了一个宏观层面的产教高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如图1所示。

3.4 建立资源多元化配置机制

(1) 创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是把处在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及行业组织、科研机构、实体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组建起来, 校企合作,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进一步满足企业用人的波动性需求。 (2) 兴办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创业园区。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创业园区由生活区、运动区、实验区等几大园区组成。引进相关专业的个体、国有、集团、外资以及股份制优质企业入驻创业区, 为学生搭建创业、就业平台。 (3) 组建校企合作发展联盟。1) 以企业为主的产教融合: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 以学校为主的产教融合:企业按向学校提供的对口资源配置获得人才、科研等产教融合成果。 (4) 组建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实训基地。“校中厂”是指职业院校将工厂生产线引入学校;“厂中校”是指在合作企业厂区内划出单独区域建立校区;如图2所示。

3.5 建立健全质量评估机制

(1) 学校和企业的内部评价。学校质量的内部评价可分为教师评价、系部评价和学校评价, 重点考查相关产教高度融合的教师成果的转化、毕业生社会声誉等。 (2) 行业组织的第三方质量相关评价制度。行业协会作为校企合作的第三方承担评估生产企业和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通过不断反馈和修正, 引导和规范产教高度融合。 (3) 政府教育部门激励奖惩制度。政府教育部门制定具体标准, 开展产教高度融合督导检查, 在定期督导检查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各种奖惩措施。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 有利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摘要: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现状, 提出构建长效的统筹监督机制、构建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创新建议, 希望对推进产教高度融合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杨运鑫.中国新合作职业教育论纲[J].教育与职业, 2013 (35) :5-7.

[2]翟帆.行业缺少人才向行指委问责[N].中国教育报, 2013-02-0 (3) .

浅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篇8

关键词:概念;定义;成效;体会与思考

一、全真实训

实训教学作为理论知识、专业能力、素质教育的结合点,是构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核心环节。实训教学是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是学生了解实际操作、熟悉职业环境、具备上岗能力的重要渠道。

全真实训是以“教学和实践零距离”为标准来开发和设计的,这种模式既满足了社会、用人单位需求,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学生可以真正积极投入到实习中去,激发学生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大大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而这也正符合了职业教育的目标。

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全真实训、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全真实训、顶岗实习是我校示范校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全真实训,顶岗实习的主要成效

1.我院学生在岗实习率达98%,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

2.企业和社会对机电专业的学生评价较好率比过去增加了30%。

3.畢业生更容易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4.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四、全真实训,顶岗实习的体会与思考

1.“全真实训、顶岗实习”,是指真正意义上的与企业一样的真实环境,生产一样的产品,因此,在资金来源和培养成本上稍显不足;

2.同企业一样为市场生产产品,还缺乏相应的机制保证,与企业的互信关系还需在建设过程中逐渐增强;

3.各项保障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总之,随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制度的逐渐推行,我们认为“全真实训、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也为广大兄弟院校提供了良好的、可复制的经验。

上一篇:招聘计划制定原则下一篇:整风运动员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