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2024-08-07

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通用5篇)

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篇1

校企深度融合必须突破的制度难题

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集团化办学制度研究课题组

吕相清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机制的创新,在其发展初始的试点阶段,深化校企合作尤其艰难,如何克服阻力,突破“瓶颈”与障碍,是推进集团化办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难题。化解难题的关键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的制度动力和经济动力对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或培训服务的吸引力大小。

一、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制度创新设想

“集团化办学是近年出现的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校企之间共同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组织顶岗实习,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以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①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优势是集各成员单位的资源,做到资源的共享与互补的优化配置,促使形成利益链、产业链、岗位链、教学链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使其在本质体现出“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工厂文化进课堂”的特点和需要。这种校企合作型集团化办学最为关键的是要解决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它通过校内实习和顶岗实习途径实现,也是行业、企业最为实质性的参与方式。该方式按照“企业是学校,岗位是课堂”的熟练技术人才成长自然律进行,最终可能会彻底改变我国职业教育中学校教学与实际脱节,特别是顶岗实习时专业不对口,接触不到与专业紧密的关键技术岗位的缺憾。

正是集团化办学资源的共享与互补的优势驱动,使得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从促进校企合作、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出发,各地都进行了各种类型集团化办学的尝试,并形成政府主导下的、联盟行业企业、社会各界多主体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行为。但“面对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不全、政府主导不力、行业指导乏力、企业缺少推动力等” ②的现状,使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因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层面尚有很多空白,特别是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的机制不够健全,职教集团机制、体制创新等深层次方面的问题存在有待突破的 “瓶颈”与障碍。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制度难题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机制的创新,在其发展初始的试点阶段,深化校企合作尤其艰难,其阻力主要来自政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体制内部和传统职教理念和既定的利益结构。

首先,无完善的企业参与办学正式规则制约。校企要深化合作,首先苦于无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性制度文件制约。职业教育具有公益性性质,其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公共产品,政府理所当然的是这种公益性产品的提供者,但也意味着企业事实上可以享受到“搭便车”的待遇。如果再缺乏落实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特别是配套的规范性制度文件约束,会使企业成为“搭便车”的“逃票者”,使企业本应有参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优势和义务,但未能履行职责。即使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某一环节,但因以下原因: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纳税减免得不到落实,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付出得不到经济补偿;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缺乏社会认可;企业难以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顶岗实习的时间与企业工作安排相冲突;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用人要求;校方对顶岗实习疏于管理;缺乏第三方的协调服务等等诸因素会严重限制校企合作的深化与集团化办学的推进。解决此难需要有专门的政策指导、专门的机构协调服务、专项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校企合作必须在“利益互补性”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方式,兼顾各方的利益,促使各方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共赢”。学校与企业是“双向服务”,即企业服务学校,学校服务企业。“双向服务” 要“实现共赢”必须约束措施需得力,制度完善有效。现在企业参与办学的各种形式真正的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套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来保证,其中需要财政、税收、保险、产权等制度进行激励和保证企业愿意和能够参与到职业学校的整个办学过程中来。如:2012年2月教育部与中国保监会举行的全国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签约仪式上,副部长鲁昕介绍的“统保示范产品”新特点。“学校为学生投保三年的保险费只要39元,实行全国统保的保险方式,不管学生在哪里实习都有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追踪管理,学生在实习阶段一旦出了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必须赔付到位,而且补偿更充足,保险的赔付责任也更多。”就从制度上为企业化解了难以承担的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风险难题。但是在集团化办学推进的初始阶段,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或事实上断层,学校与企业操作层面,更存在签订合作协议缺乏规范文件,履行协议缺乏监督协调,合作成效缺乏评估,针对评估结果也缺乏对校企双方相应的奖罚措施。当然也没有衔接操作层的具体措施与办法,如对校企合作协议文件的规范、对运行程序的规范、对校企合作的备案、认可、监督与协调服务的规范,构成了制度体系的障碍与阻力。

其次,即已存在的社会非正式规则的影响。企业、学校、学生在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价值信念、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所以在推进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校企深度结合就需要学生到工厂去实践,体验产业工人的岗位和工作状态,但是让学生下工厂这个太难了。由于学生价值取向不对,部分学生,理论不行,技能不会,还不肯学。达不到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还不具备重复做一件事情的能力,技能水平相对较差,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服务工作,如果学校再对实习学生疏于管理,学生在实习中会自由散漫,实习生有不打招呼就离职,群体离职现象。”③

校企双方虽然也都关注了学生的具体权益,但都缺乏对学生长远利益的关注。多数企业着眼点更多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和短期行为,缺乏长远眼光。只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手段,缺乏长期参与的动力。学校是盼着社会与企业给学校分忧,还想“干指头沾盐”。如果校企合作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学校与企业必须是对等交易才是互利双赢。由于顶岗实习实际上是学校教学过程的延伸,可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多年的职业院校免费实习的做法仍还想大行其道。学生顶岗实习,学校不掏分文,靠企业施舍,靠政府开恩。正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丁跃华说:“这种美其名曰的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一个交了学费的劳务派遣,对学生极不负责。”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免费提供服务,学校坚持不付费的惯例,如此下去,校企合作怎能深化。所以如何从制度上解决学校、学生、企业的人才与培养观念问题肯定难度不小。当然对于作“秀”仍有市场的今天,一旦可写出来工作业绩,编出来统计数据,吹出来产品质量,校企合作的靓丽成绩不要成了“皇帝的新装”童话。

可见,无论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诸多不利因素,构成了制度设计与创新必须突破的多个难题。

三、突破校企深度融合的制度难题的关键

集团化办学制度体系创新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关键问题是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将行业、企业引入到兴办职业教育上来。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在探索政府主导型职教集团办学的模式中有过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制度中蕴含的制度动力与经济动力的条款可供借鉴。如美国的青年学徒制就是在《经济机会法案》、《劳动力投资法案》的颁布以及《工作培训伙伴法》和《瓦格纳法》的修订中逐步实施的。德国为了保证“双元制”的顺利实施制定了《学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与后来又陆续出台的《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手工业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就发挥着制度动力的作用。从经济动力方面看,欧盟许多国家所采取的为雇用和培训青年工人的公司提供经济补贴政策及相关制度。中国台湾地区为发展区域产学合作中心,初期经费全由台湾政府补助,补助科目包括人事费、设备费、业务费等政策与实施该政策制定的严格补助绩效考核制度,当然这些制度都是针对多法人的办学行为给与的环境保障和利益补偿。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败的关键,是政府为推动集团化办学在制度设计中体现市场化运作的制度动力和经济动力的能量。政府要制定推动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集团化办学的法律属性、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和业务范围,建立健全集团化办学的准入、退出和过程评价制度,”④以确保集团化办学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在具体控制手段上,要利用评估、投资、拨款、税收政策、购买教育培训等多元杠杆实现对集团运作的管理和调节,协调集团各方利益,引导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为使设计的制度产生的能量足以驱使企业等非教育主体愿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参与集团化办学,政府还应以资金支持、行政引导、政策保障等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更要出台配套政策法规,对职教集团办学中可能涉及的校区合并、资产置换、设施共享、税费减免、风险共担等问题进行明确规范。”⑤通过多元杠杆加强统筹组织,重建配套的、完整的制度设计来规范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各个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来保障集团化办学机制的顺利运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其目的是加强资金、资产、人力、行政等各种资源的有效有序整合,促进教育与产业在理念、思路、产权、教学过程、教材建设、教育模式、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政府如何在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起好主导作用,怎样创新制度设计来保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校企有序融合,高效运行,各地试点已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是,完善运行机制和制度设计是一个过程,必须结合实践,在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约束制度创新方面进行深层次探究。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形式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是以承担起统筹者、规范者和协调与保障者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导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标准规范、督导监管、依法治教等方面。保障的内容主要是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氛围营造等方面。服务的内容主要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等方面。”①政府主导作用能否见效,从国家制度层面看关键点在于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中围绕产权制度创新形成的制度动力和经济动力对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或培训服务的吸引力。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形式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是以承担起统筹者、规范者和协调与保障者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的。“主导的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标准规范、督导监管、依法治教等方面。保障的内容主要是在经费投入、政策制定、氛围营造等方面。服务的内容主要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等方面。”①政府主导作用能否见效,从国家制度层面看关键点在于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中围绕产权制度创新形成的制度动力和经济动力对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或培训服务的吸引力正如匡瑛所言:“一个成功的项目,政府既有推动性的法案、支持性的拨款政策,也有保障性的平台建设政策和特惠倾斜政策以及激励性的税收减免和奖金鼓励政策。”实际上我国政府为创新职业教育体系,在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和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原则下,已将宏观的制度体系设计基本成型。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到《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的顶层制度设计,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及《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7〕42号)等规则的下发,体现了国家在各个环节制度的衔接设计,已是集团化办学制度体系创新设计的基石与制度架构。但是在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职业教育行业指导、职业教育企业参与、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督导评估、就业准入和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国家制度都还需完善与补建。在产权制度创新上,急需修订《职业教育法》、《税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明确规范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在集团化办学中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和利益,进一步从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角度引导企业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制度的配套机制,构建起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动力源泉,作为全部集团化办学制度设计的立足根基。相信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校企合作的设计及实践,促使集团化办学在各职业院校遍地开花。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讲话 ②《校企合作顺畅运行,还要再努几把力》中国教育报2013年01月02日

③《李书福:我们搞教育国家没补助 企业负担很大》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04月03日 王丽歌

④《关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建设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9期:卢崇高;⑤《试论国外经验对我国政府主导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启示》《职教论坛》2011年7月 尹华丁

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篇2

关键词: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0 引言

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 教育部详细描述了“协同创新”的战略。协同创新的总的战略意图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引领创新潮流, 从而在新的机制下, 突破各种障碍, 使不同的创新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素, 最后达到创新的目的[1]。

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而言, 推进“协同创新”, 就是要加强“校企合作”, 而“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正是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关键思想和重要原则。“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关键, 在于将行业、企业的需求和高等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校企深入合作、深度融合, 培养行业、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教学中, 紧紧把握应用研究的方向, 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建设道路。

1“校企行会”协同创新理念的涵义

协同理论是于20世纪70年代, 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来的, 强调协同效应, 特指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产生超出各要素单独作用的效果, 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2]。郑刚、梁欣如在协同理论基础上, 指出创新过程中技术与各非技术要素应注重“全面协同”, 以实现各自单独所无法实现的“2+2>5”的协同效应。

创新理念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 认为创新是组合生产要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拓新市场, 并获取经济效益的过程[3]。

将上述两种理论结合起来, 则不难得出:协同创新的目的是创新, 而协同则是促进创新的路径和手段。“校企行会”协同创新是形成以高校、企业为核心要素, 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非盈利性组织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的模式, 构建校企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 实现优势整合, 是更高层次的校企合作, 其关键是形成统一的校企意见, 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2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现状

2.1 现有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 技术适用许可、成果转让;二是, 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三是, 合资生产、联合开发、战略联盟[4]。

(1) 技术适用许可、成果转让

即将学校的各项科研成果或专利授权给工业企业, 实现发明的商业化。目前, 国内大部分高校通过技术市场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技术市场包括国家部门、地区或行业举办的技术交易会、洽谈会等, 将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成果向企业转移, 使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2) 委托培训、技术顾问、人才培养

学校在为企业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技能型高端人才的同时, 借助学校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实验设施, 也担任为企业在职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任务。另外, 学校可以派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实际项目, 一方面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 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最前沿的思想和技术创意。

(3) 合资生产、联合开发、战略联盟

校企协同创新的最深层次是利用式创新, 即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同各类企业组成各种专业化的产业联合体, 共同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受益。

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 虽然高校产学研合作已经基本确立了政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框架, 但是合作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 还是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不够的, 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 (1) 校企合作大部分以高校为主, 则合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高校的需求, 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那么这种合作的核心意义往往与经济学的创新有较大的偏差。 (2) 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中, 常常出现缺乏领袖人物, 不愿协同;利益失调, 不想协同;条块分割, 难以协同等现象。 (3) 在校企协同创新中, 校企双方合作组织较为松散, 缺乏产权明晰的合作组织, 导致一旦涉及风险和收益的分割问题, 往往会出现分歧或权责不够明确现象, 以致难以建立持久、深入的合作关系。

3 推动协同创新的校企深度融合建议

(1) 积极进行顶层政策建筑, 改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可通过科技政策和科技计划等多种措施来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

(2) 在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中, 应当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以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 提高创新能力, 促进经济和科研创新, 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3)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 构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深化产学研结合,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合到产业链, 真正把行业、企业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4 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阶段, 职业教育作为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中坚力量的教育单位, 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担。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产业升级转型、创新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大量的高技术、高技能、高层次实用型人才。校企协同创新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在教育模式、体制改革、校企资源共享、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和深度发挥企业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亟待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华强.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4:43-45.

[2]陈丽珍, 陈慧敏.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06:55-57.

[3]陈劲.协同创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29-30.

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 篇3

【关键词】课岗融合 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

“课岗融合”是指根据主要工作岗位来开发设计课程,根据各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实现专业课程和工作岗位的深度融合。这需要学校与企业更深入地合作,本文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课岗融合”模式下的校企深度合作机制。

一、校企合作的形式

目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上处于中层次合作阶段,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与酒店签订毕业顶岗实习协议,酒店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岗位,学校为酒店输送实习生;二是酒店为学校提供现场教学的场地,但仅限于酒店在不影响其营业的条件下,并未让学生参与其实际经营及对客服务;三是在酒店营业旺季或大型接待时,学校为酒店提供短期帮工以缓解酒店用工压力。

在课岗融合模式下,学校与酒店之间的合作应是深层次的“全方位深度合作”,酒店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校企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连体关系,实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和酒店实际经营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与酒店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1]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内容

(一)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学校应聘请酒店专家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与其共同制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深入校企合作酒店进行市场调研,与企业专家一起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

2.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应的职业岗位,深入酒店实际工作岗位进行调研活动,分析出各岗位主要工作任务。

3.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以合作企业为依托进行任务分析,进行工作过程描述,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技术复杂程度,归纳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对应一个学习领域(即学习课程)。

4.深入合作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完成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各岗位对应的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各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

5.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基本按照先通用知识、后职业基础知识、再职业技术知识的顺序,考虑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层级进阶因素,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任务驱动式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二)校企共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首先,在新生入校时聘请合作企业专家对新生进行职业认知教育,并安排学生深入酒店进行为期一周的认知实践,由专业教师和酒店专家一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酒店职业。其次,校内任课教师和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正确的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热爱酒店行业的职业观念。最后,通过毕业顶岗实习,酒店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一起根据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表现和学生自己的职业意愿,指导他们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通过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并能为之不懈努力。

(三)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

“课岗融合”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与企业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学校必须邀请企业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来。分学习领域成立由酒店实践专家、校内课程负责教师和骨干教师一起组成的课程建设小组。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实际,我们分别成立前厅、客房、餐饮、酒吧4个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各小组首先根据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去酒店进行实地调研,并对该工作职业岗位进行分析,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根据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并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案及教学课件,在此基础上课程建设小组共同编写课岗融合式的教材。

(四)校企共同开展教学

“课岗融合”式教学的实施中,我们需要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校企共同开展教学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合作酒店为学校课程教学提供现场教学的场地,并派遣优秀员工为学生进行技能指导;二是合作酒店为学生提供短期课程实践的岗位,让学生亲身体验餐饮服务工作;三是合作酒店为学生提供毕业顶岗实习的岗位,并对实习生进行培训指导。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携手酒店共同开展教学。一是聘请酒店一线技术员工为兼职实践教师,教授学生实践技能;二是聘请酒店资深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担任部分有关企业经营实践及企业文化方面的课程教学;三是聘请酒店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传递酒店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四是邀请酒店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探讨酒店专业教学教改工作。

(五)校企共同建立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课岗融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价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人才标准。[2]学校要建立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课程评价标准要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标准体系。

(六)校企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

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课岗融合”式教学的关键。当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任教师均为青年教师,他们大多从高校毕业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教师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鼓励教师积极考取国家技能等级证书来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但由于相关制度措施不健全,部分教师仍未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鉴于此,我们下一步主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一是在安排学生毕业实习时,派遣专业教师一起去酒店挂职锻炼。教师一方面担任实习生的带队老师,负责协调工作;另一方面与实习生一道进行实践锻炼。二是大胆引进有丰富经验的管理、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将他们吸收进学校的教学团队,辅以相关教学能力的培训,能对校内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

(七)校企共同进行科研课题研究

担任“课岗融合”式教学的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应不断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酒店的经营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与酒店管理人员研讨,结合学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共同进行课题开发。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专任教师了解了酒店的经营管理情况,为教学工作搜集了广泛的素材;另一方面也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实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

【注释】

[1]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11-13.

[2]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8-63.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课题“与职业岗位对接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岗融合式实践教学体系”(课题编号:XJK013CZY137)研究成果之一。

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研究 篇4

一、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 校企深度融合是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

2014年, 教育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说明, 指出:要“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 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探索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发展之路。 ”应用技术高校作为一种新的高校类型, 既要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也要体现出其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特征。 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具有理论知识背景, 熟悉生产一线的工作要求, 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 抓住问题关键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能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既要区别于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为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问题提供条件, 也要区别于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为其了解行业产业前沿发展状况, 进行深层次的产、学、研相结合提供基础。 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 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快速就业做准备;另一方面, 有助于学生获得最新的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 实现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校企合作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模式,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也是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

(二) 校企深度融合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人才和科技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为企业创造人才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有利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降低企业对预备员工的培训成本, 为企业发展储备优秀的后备资源;第二,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开展, 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培养过程有更深入的监督和考核, 为企业人才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第三, 校企双方深度融合, 有利于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促进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减少员工流动性;第四, 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可借助高校中优质的教学资源开展职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 同时, 学校拥有先进的信息检索资源, 能够及时掌握科技前沿动态; 专业科研队伍能够为知识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校企深度融合, 有利于学校和企业运用各自优质的物质资源、 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共同进行科研开发, 通过科研共享,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 校企深度融合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

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价值追求, 也应是其发展的主要目标。 如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从建校发展至今一直秉承着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不断进行科技的推广创新, 教育服务于社会已然成为其立足于世界著名大学之列的主要标志和特色。 应用技术型高校若要反哺社会, 带动区域产业快速发展, 应该依靠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 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和科技研发, 将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 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和人才红利, 为地方发展解决实际问题。 企业作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源, 与应用技术型高校深度融合, 通过科研项目的应用推广, 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最直接的益处。 同时, 学校与地方产业结合, 有利于创建地方特色品牌文化。 地方经济水平的提升依托于产业的发展, 产业的发展依托于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高校要想服务于社会, 就必须走出“象牙塔”, 走向社会, 面向市场, 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对接。 校企深度融合是学校对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也是实现大学服务于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推动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 一些高校办学定位不清, 导致人才培养不能突出优势和特色。 为提高办学质量, 实现人才培养特色, 各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契合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群建设

专业群是一种专业的组织形式, 产生于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改变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学校专业不能与区域产业有效对接, 导致校企合作不能深度有效开展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学科专业调整。 具体来讲, 将专业作为课程组织形式, 由若干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共同组成, 各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以专业群体为背景进行课程开发、重组与整合, 以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群建设, 首先, 需要对地方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 行业企业发展特点进行调研分析; 其次, 分析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和相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以实现专业群中各专业有部分相同的理论基础、技术和技能基础;再次, 对相近的专业进行整合, 形成专业群。 处于同一专业群中的学生, 可以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训练, 共同完成实训任务, 实现学科专业资源的共享。 专业群的设置, 一方面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提高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另一方面, 专业群建设能辐射到更多相近的专业, 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共用, 节省成本。 在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中, 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校企深度对接。 如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群的转型建设;天水师范学院商务管理专业群转型建设;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车辆工程专业群的转型建设;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群的转型建设;南宁学院交通与物流专业群的建设, 等等。

(二) 协同发展的产学研管理机构建设

设置产学研管理机构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学研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产, 主要是指企业、生产机构; 学, 指学校;研, 主要是指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 产学研合作通过各相关要素之间的有效整合, 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优秀成果的应用推广。 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着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校企融合深度不够、约束性不强的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给产学研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国家就先后出现了产学研联盟, 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 通过具有法律效应的契约方式, 保障参与的各组织成员之间在共同进行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共享、资源共用和风险共担。 从2008年开始,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简称产学研联盟) 开始在我国发展。 部分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学研管理机构, 促进校企双方协同创新。产学研管理机构一方面负责产学研工作推进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另一方面负责产学研育人工作的开展。如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校企合作中致力于推进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通过建立产学研管理办公室, 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学校优秀教师和能工巧匠共同组成产学研管理委员会, 负责制定产学工作推进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 同时负责有助于产学研工作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组织, 定期邀请企业生产一线的优秀骨干人才和行业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和各种交流活动。重庆文理学院在推进产学研开展过程中通过建立技术转让体系,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产业实践中的运用, 提升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三) 校企一体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打造专业的教师团队, 既关乎高等院校的办学实力, 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直接的影响。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教师作为学校发展之根本, 实践技能强、应用水平高的专业教师短缺, 成为制约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2014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说明, 鼓励学校按照有关规定, 自主选聘企业高层次的骨干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团队是转型高校的任务, 也是促进其发展的核心力量。如北京城市学院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致力于打造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每年为教师安排专项教育经费, 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同时为教师安排科研假期, 专业教师每四年时间会有半年的科研假期。 学校每年会选派50名教师利用研究假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对于外部教师的引进, 学校每年会为学生选派一批社会公共能力导师, 包括优秀的专家学者、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 学校还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兼职教师的奖励。上海商学院在转型过程中联合行业企业和教育领域的能工巧匠, 根据教师个人情况建立教师个人培训规划。校企双方共同研讨选聘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训练, 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对于实践经历不足的专业教师, 分期分批安排到企业内各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接受技能培训或挂职锻炼。 通过在实际操作层面的技能训练, 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新余学院在教师引进与培养方面通过启动“双十工程”项目, 选聘1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脱产挂职训练, 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增强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从企业中引进10名优秀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四) 校企互动的教学过程建设

我国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 两者的安排及其关系处理, 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状态下实现人才高效培养的关键。地方高校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过程中,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机制下, 根据学院专业特点探索适用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如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 建立了两循环、三阶段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首先,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现场体验, 使学生对生产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 安排学生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接着,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再次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 在学校课程学习彻底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教学过程中两次安排学生到企业循环学习的经历, 实现人才三个关键阶段的培养。三个阶段分别为人文素养和基本技术技能建立阶段、核心能力成长阶段和专业岗位能力训练阶段。新余学院和天水师范学院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采用校企合作下的“3+1”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学习到第七、第八学期的时候,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锻炼, 完成毕业设计, 均由专门负责的实践教师和与之相关的学校专业教师采用双向互动的交流方式进行指导。

三、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策略建议

当前, 部分转型高校在推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是把企业视为学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帮手”, 忽略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地位。校企合作内容开展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 企业参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利益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保障企业利益的前提下, 确立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职责,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 是实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 建立企业利益保障制度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企业需要派遣骨干到学校进行兼职教学和企业内指导, 同时需要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岗位实践的机会。 首先, 国家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明确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中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 明确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标准和模式;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 确保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制可循。 其次, 建立专门的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兼职教师准入制度、入职培训制度以及职后晋升制度等。 对于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 要注重教师作为企业员工和学校教育者之间的双重身份;加强兼职教师在职期间企业和学校对其任务安排和工作时间上的双向沟通;注重兼职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提高其专业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 再次, 根据企业提供实践训练时间的长短和质量水平的高低, 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可通过租赁、购买、减免税收等形式, 保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费投入得到有效补偿。

(二) 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主要是指校企双方协商一致, 以共同开发和研讨人才培养内容为前提, 根据各学习场所和工作环境的不同开发适于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锻炼相结合的课程, 重在实现学校原有课程与企业技能课程之间的重组和更新, 以实现校企双方之间人才培养内容的有效衔接。 在工作场所中,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逐步形成专业操作技能。 在校企合作机制下, 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的学习环境, 实现两者课程内容的融合和交流尤为重要。 校企合作课程的建设, 应遵循企业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原则;以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课程开发者需邀请行业企业高层次的技能人才和业内优秀的管理人才提出对校企课程开发的构想和建议;聘请该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校内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及行业企业内的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目的, 主要是实现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校企课程之间的深层架构。 重点对企业内课程进行开发, 丰富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学习, 使学生通过企业实习既能形成专业操作技能, 也能获得较深层次的知识。

(三) 建立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当前, 我国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既要为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提供实践场所, 也要确保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方面可以对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和考核;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过程中考核结果的反馈, 可及时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进行调整和完善, 确保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的高效性。 评价体系的建设, 要从多层次、多维度进行考虑, 将校企合作学生的培养效果、 校企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 课程的设置效果、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状况等作为评价对象, 采用多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考核。 评价者应包括与校企合作工作开展有关的各主体, 既要包括学校学生、专兼职教师、学校领导、企业有关负责人, 也要包括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学者、学校主管部门等。 除此之外, 为保证校企合作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需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 通过考核奖励, 一方面对校企合作工作成果进行肯定;另一方面带动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来。

(四) 建立校企合作分类管理机构

校企合作分类管理, 主要是根据合作企业和学校各自的内部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目标需求状况, 开发满足各自需求的合作方案, 进行分类管理。 学校在选择合作伙伴的过程中, 首先应对有合作意向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然后, 对该行业的结构特点和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最后, 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确立相应的合作方案。 校企合作方式的分类管理, 一方面有助于从根源上寻找一批优质的合作企业, 为长期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另一方面, 不同合作方式的建立有助于保留潜在的合作对象, 使校企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企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合作方案的规划设计、校企双方工作的协调开展, 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这些工作的进行离不开专门机构对其进行专业的组织和管理。 因此, 建立相应的校企合作分类管理机构, 对于校企合作长期有效开展非常必要。

(五) 建立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管理平台是指通过不同的模块将学校、 学生和企业的信息利用网络平台连成一个有机整体, 旨在提高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有效流通。 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两大模块:外部信息展示模块和校企合作过程建构模块。 外部信息展示模块包括学校信息模块、 合作企业信息模块、 校企合作成果信息展示模块、实践基地信息展示模块, 主要通过网络将各项信息之间实现有机的联接, 保障各类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信息的流通。 校企合作过程建构模块包括课程开发模块、 教学评估模块、实习实践模块和在线交流模块。 过程构建模块主要是针对校企合作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交流展示。 学校通过信息管理平台, 可以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学生实践进展状况; 通过在线交流系统, 实现校企双方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学校可及时获得学生实训的反馈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过程有清晰的认知。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了解学校发展动态、最新科技成果和科研项目开展状况, 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通, 有助于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马庆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内涵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职教论坛, 2015 (4) :35-38.

[2]陈建国.威斯康星思想与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14 (12) :46-53.

[3]沈建根, 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1) :78-80.

[4]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4 (12) :72-74.

[5]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及能力结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1) :211-215.

[6]Cindy L Poortman, Marloes Reenalda, Wim J Nijhof, Loek F M.Nieuwenhuis.Workplace Learning in Dual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J].Vocations and Learning, 2014 (2) :167-190.

[7]刘建湘, 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10) :84-85.

[8]赖永辉.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下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 2013 (24) :20-24.

[9]Jens Mohrenweiser, Uschi Backes-Gellner.Apprenticeship training:for investment or substitu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10 (5) :545-562.

[10]何兴国, 潘丽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3) :25-26.

校企深度融合实践与探索 篇5

关键词: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合作,共推“互联网+”教学模式

东莞市的多数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会给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及生产过程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东莞理工学校确立了“双核双线、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核”即“高新技术”和“职业素养”,以企业具体岗位为依托,培养适合现代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型、高素养人才。对用人单位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炼职业能力要素,根据要素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完成学生的基础实训;由公司提供正在开发或者运维的项目,经过校企双方的深度沟通,筛选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典型任务,作为学生的综合实训项目;组织顶岗实习,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市场调研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结合该专业特点及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广州逸信深度合作,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深化改造,推陈出新,新开移动互联网IT技术企业应用、手机App软件开发等课程,与企业共同合作编写教材,并制定了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共建专项技能培训基地以及校园信息化工程,大大提高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

为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职业教育必须设法占领学生的碎片时间。为此学校与广州逸信合作开发“教学云课堂”手机App,打造碎片学习平台;发动老师将课程知识点微课化,录制微课。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助力让学生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实现碎片化学习。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3A评价体系”。简单地说,“3A”就是评价主体为“自评、互评、教师评、企业评”,评价客体为“态度(Attitude)、能力(Ability)、行为(Action)”等三个维度。借助移动互联网,企业直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了解一线企业对聘任人才各方面的需求。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建设成立了华南培训基地,是工信部授权可以进行MIT移动互联网认证培训等工作的华南地区唯一公司,在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企业应用,以及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学校依托广州逸信公司,进行深入校企合作,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紧密对接,增强学生竞争力。

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汲取四大汽车品牌优点,创新实训模式

1.资源整合,与四个汽车知名品牌岗位标准对接

汽修专业教师在企业调研中发现,大众汽车的产品线最为丰富,营销体系完善;丰田汽车的售后服务流程最为规范,可操作性强;保时捷的机修堪称业界的典范,最为严谨;博世汽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及先进仪器世界闻名。

(1)资源整合思路。资源整合思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与保时捷、大众、丰田、博世四个品牌企业已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二是要求整合四个品牌的优质资源,避免岗位教学内容重复;三是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品牌岗位要求及标准对接。

(2)资源整合的效果。依托汽车行业协会,寻求当地大众、丰田、保时捷、博世汽车行业品牌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整合优质企业资源,与汽车知名品牌岗位标准对接,在第五学期设置“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汽车故障诊断”4个岗前培训模块,进行轮换学习。

(3)资源整合的具体过程。

一是在大众订单班的基础上,与该市6家大众汽车4S店共建“大众汽车技术校企共同培养平台”,依托大众公司强大的产品线和一流的营销体系,利用校内岗位能力培训基地,开设“大众售前服务技术”岗位培训模块。

二是在与丰田顶岗实习基地合作的基础上,与7家丰田汽车4S店建立“丰田汽车技术校企共同培养平台”,依托丰田公司完善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开设“丰田售后服务”岗位培训模块。

三是借助“保时捷品质实习生培养”项目,引进相应设备及培训内容,选拔6位教师参加保时捷师资培训。根据保时捷的铜级技师的规范标准,开设“保时捷机电铜级技师”岗位模块培养。

四是与博世(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引进博世先进检测设备及技术,建立“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开设“博世汽车诊断”培训模块。

2.全面开展汽修专业各项改革

在当地6家大众汽车4S店、7家丰田汽车4S店、东莞保时捷中心、博世汽车检测设备(深圳)有限公司共4个品牌多家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校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驱动学校汽修专业各方面改革。

(1)推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汽修专业教师通过企业调研,获取最新的汽车市场、人才素质、职业技能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四个品牌企业委派技术骨干参与研讨论证制定校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岗位对接品牌标准、模块培养汽修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品牌对接,模块培养,能力递进,德技双馨”为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第五学期设置“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汽车故障诊断”4个岗前培训模块。学生在4个模块进行轮换学习。

(2)推动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专家工作室。工作室聘请四个品牌管理层及技术骨干任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技术顾问,汽修专业根据课程需要聘请专家定期到校兼课和开展讲座。同时,工作室以校企合作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培养汽车专业教师的实际岗位操作技能。

(3)推动汽修专业“五位一体”实训基地建设。在与四个品牌岗位培训标准的对接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教学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对接,汽修专业与四个品牌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3个,在校内模拟品牌汽车实际工作岗位场景,建成校内包含保时捷、大众、丰田、博世故障诊断四个品牌的“汽车岗位能力培训基地”1个,另外为保证“岗位培训模块”的师资力量,设立东莞市技师工作站及校企合作专家工作室,建设成集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技能考核、师资及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教产合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五位一体”)的实训中心。

三、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创新生产性实训模式

学校、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下称高训中心)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长效运行机制,由高训中心提供实训平台,引入企业资源,校政共同制定企业准入门槛,把合适企业的生产任务引入高训中心,学生参与实际的生产性项目实训。校政企三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生得以参与生产性实训。

数控专业开展了“三平台、三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学校、高训中心和企业三者的平台,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融入到基础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当中。

构建“学校、高训中心与企业共育”三元管理机制,创新校政企“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机制,形成“责任共担”的运行约束机制,完善“多元参与”评价机制,实现“成果共享”;建立平等互利、责任相应、三方互动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规范校政企三方合作关系,确保生产性实训的健康运行。

1.构建“校政企共育”的三元培养机制

三方合作协议明确三方责任与义务,构建了“校政企共育”的三元培养机制:高训中心提供实训所需的设备、场地和企业环境,企业提供实训所需的耗材、刀具,实训产品归企业所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三方共同参加学生的实训过程管理和评价学生实训效果,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将开展生产性实训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2.形成“过程共管”的运行机制

学校、高训中心共同制定《企业准入退出公共实训平台的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合作企业的甄选、生产实训项目的管理,确立生产性实训是为教学服务,不是以追求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明确了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校政共同确定合作企业。选择合适的企业进入实训平台是奠定生产性实训取得实效的基础。校政共同制定管理办法,框定引入企业的类型、层次,通过筛选、商议,确定进入公共实训平台的企业,确保进入企业有充足的资源服务于职业教育。为了保证合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企业生产须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要处于成长或成熟期,有市场生命力,生产技术含量也适中。

(2)校政企共定生产性实训任务。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进入高训中心企业的生产订单可能多样化,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开展生产性实训。校政企共同确定合适的生产性实训任务,选择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的项目开展实训教学。学生通过2~3个典型性项目实训,掌握相应技能后,具备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在实训项目组织编排时注意递进性,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规律。学生完成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涵盖对应职业岗位关键技能。

(3)实训与教学相互服务,双师有效指导。合作企业的生产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求,企业开展的生产项目必须以能够完成实训教学为前提。在实训过程中,学校、高训中心始终监督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要求企业的员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实训初期必须放慢生产节拍,让学生有时间消化学习内容,同时企业向学生提供加工所必需的资料如图样、工艺卡、程序资料等,用于学生非生产时间自学。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加工工艺和方法,以样件为实际案例共同教授学生,及时解答学生现场的问题,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专业理论与企业技师实践经验的优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既能得到理论的指导,也能获得实践经验的传授,学以致用,能快速有效地获得专业技能。

上一篇:雪的记忆作文下一篇:高二作文逆风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