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

2024-05-17

深度融合(精选12篇)

深度融合 篇1

2 0 1 5年9月初,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 对未来五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规划。

《 意见 》 指出 , 要通过深 化信息技术与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改”“课改”的服务与支撑,同时 “教改”“课改”也要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要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和管理模式,以应用促融合、以融合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有效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方式、 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在核心目 标方面 《 意见 》 指出,教育信息化要在应用上更上一个台阶。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要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 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要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要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充分彰显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在拓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广度与深度方面,《意见》指出要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信息素养,拓展师生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信息技术营造各学科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 建设,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具备重视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素养。

(摘编自教育门户网站2015-09-09)

深度融合 篇2

根据省局党委关于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的相关安排,为了更好地保证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党的*大确立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标党中央要求,准确把握*分局的政治定位和交通综合执法工作的政治属性,强化*分局党的政治建设,需要清醒认识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两者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才能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2022年,分局党委明确提出“党建业务同频共振,能力作风同步提升”的工作思路,将政治建设确定为“总纲”,树牢政治意识,带头讲政治、铸忠魂。特制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施方案》,通过“五打造五提升”,初步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目标、工作部署、工作机制相融合,党建与业务联动发展、相互促进。

2022年,*分局继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按照省局党委《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有关要求和部署,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目标,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统筹、深度融合、始终贯穿,努力破解党建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步骤

(一)抓实思想建设促融合。

把学习贯彻思想和党的*大和*届历次全会精神作为党委会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常设议题和党支部“三会一课”长期主题。出台《*分局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融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交通综合执法业务知识、当今世界科技前沿技术,举办科级领导干部党务培训班、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

(二)突出政治建设促融合。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厅党组和省局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制定领导班子研究事项清单、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及时向省厅党组、省局党委报告重大事项。落实“一岗2责”责任,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委定期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好舆论引导,落实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出台《*分局谈心谈话制度》,实现对全体人员谈话全覆盖。

(三)锻造干部队伍促融合。

树立重实干、重实效的用人导向。两年来,提拔中层干部6人,其中2人为机关科室负责人,3名为执法大队负责人,为一线补充了中坚力量。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与干部的联系制度,定期与一线业务人员开展谈心谈话。开展选树青年学习标兵、岗位练兵等活动。发挥党员在业务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四)强化组织建设促融合。

开展“支部+品牌”、“支部+特色”创建活动。丰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第一支部创新线上党日活动,第二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执法一线,第三支部将主题党日与路政巡查及执法案件分析结合起来,第四支部将主题党日活动融入到维护辖区公路沿线农田地边清理摆摊设点现场;第五党支部把主题党日活动与政治学习、书记讲党课及业务培训结合起来。深化党员管理,对党员开展量化考核,并将日常工作、学习及参加活动情况列入“评先评优”参考指标。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工作懈怠、推进不力、作风不实的党员,进行谈话提醒。

三、创新点。

(一)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激发党建新活力。将品牌支部建设与中心任务紧密融合,突出支部特色,第一党支部着重与高速公路交警开展联勤联动和交通综合执法宣传,第二党支部细化养护运营管理监督,第三党支部致力于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监管和“两客一危一货”执法,第四党支部着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和向公路沿线农户宣传涉路法律法规,第五党支部重点开展与去过的上甘岭溪水林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各支部对选树的品牌,有计划进行打造,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不断夯实党支部品牌的组织力、影响力,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

四支部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和向公路沿线农户宣传涉路法律法规,寓服务于执法,融处罚于教育,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五支部把开展与上甘岭溪水林场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拓展到党建工作的每一项内容,推进主体党日、党课开讲、廉政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中华传统教育、庆七一活动及特色党支部建设相融合,同发展,共促进。

(二)实现谈心谈话全覆盖,推动党建业务融合新局面。

制定印发《*分局谈心谈话制度》,规范谈心谈话记录、台账,用制度保障对全体人员谈心谈话全覆盖。谈心谈话坚持“三真、三关、三清”原则和分级负责制,即和干部职工真联系、真沟通、真交流,对干部职工思想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照,对干部职工家庭住址清、生活状况清、思想状态清;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与分管科室主要负责人进行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与支部所有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支部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与分管职责范围内人员谈心谈话,并签字背书。通过谈心谈话,有效理清了在单位运转和员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断为交通综合执法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三)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构建党员管理新模式。

按照“分类积分、量化考核,标杆引导、底线管理,奖优罚劣、激励奉献”的原则,以基础分、任务分、奖励分、惩罚分四大板块对党员进行量化考核。基础分为党员履行基本义务的情况,主要包括参加“三会一课”、志愿服务、履行党员义务等情况。任务分为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以党员在科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承担工作多少作为衡量标准,由科长打分。奖励分和惩罚分由各支部根据制定的《积分管理奖惩细则》经支部委员会研究通过,给予加分或扣分。强化对积分结果的运用,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开展优秀共产党员评选以党员积分排名为依据。坚持把积分制管理工作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两促进、两不误”。

四、取得的成效。

(一)在安全服务保障中体现党员担当作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党建引领、政治统领,全面部署、全程研判,全网预警、全向服务,努力做到监测精密、服务精细,筑牢公路安全畅通第一道防线。局党委始终将做好公路安全服务保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年省局多次下文强调重视公路交通安全、执法车辆安全、执法人员安全、信息网络安全和办公场所安全工作。升级安全巡查检查规格,更新老旧电路元件线路和装置,时刻关注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确保执法队伍稳定,把意识形态问题当做最近一个时期重要工作,做到领导干部亲自抓,经常抓,确保不出问题。

(二)在执法实践中体现党员担当作为。

要勇于担当作为,强化统筹指导。刑罚执行处要强化责任担当,对外要加强沟通协调,对内要加强管理。要强化统筹指导,在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中,坚持党员在困难面前冲在前,工作干在前,执法走在前,未知业务学在前,处处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强化教育培训,促进全系统树立法治思维,形成正确认识,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办案质量。要强化自身建设,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高的业务水平,实现严格、规范、担当作为三个效果的统一,在全系统树立榜样和标杆。

要依法从严管党治党、对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监督全覆盖,我们既要敢于担当、勇于监督,更要时刻牢记手中权力,源自于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职责纪定、职责法定,必须严格依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和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办事。如此,才能让全社会在交通执法工作成果中感受到党纪国法的威严,感受到执法者的担当作为,让人民群众真心理解、真情拥护。

(三)在提高业务本领中体现党员担当作为。

深度融合 跳出专业 篇3

“拜师学艺”育优质教师

在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德清莫干山大酒店烹饪名师工作室成立现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来自学校烹饪专业和酒店服务专业的6位教师在师徒结对协议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正式成为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董事长李林生和常务经理邱明明的“关门弟子”。

据悉,学校烹饪专业自创办以来就开始和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联姻”,已有近30年的“婚史”。用德清莫干山大酒店董事长李林生的话说,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同气连枝,亲密如同“一家人”。但是像这样正式、公开的“拜师”还属首次。为了表示诚意,企业派出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精英团队,参与名师工作室,与专业教师结对互助,李林生董事长亲自“提枪上阵”,担任名师工作室主任。

李林生有着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调高级技师、国家技能鉴定专家委员等多重身份,可谓是湖州餐饮行业的“泰斗”。2010年,李林生推出了创意低碳系列菜品,由于实行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厨房人员和厨房面积,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将菜品销售到店外,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听过李林生大师讲座的白杨老师,其实早就默默将李林生当做了自己的“师父”。而把企业名师和学校名师汇聚到一起的名师工作室,恰好圆了白杨老师的“拜师梦”。

事实上,这次“拜师”也是学校烹饪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一个衍生物。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去企业“拜师”,而教师则以导师的身份跟踪下企。在下企业过程中,专业教师们一再感受到自身所学与企业所需的脱节,希望和学生一样跟着师傅,重练技能。“教师强,则学生强。没有大师,就是关门教学。”周武杰副校长告诉记者,工作室本质上类似于小班化的“教师培训”,学校教师可以跟着企业的技术达人多学、多练。

为了让教师能够紧跟企业“师父”的节奏,德清县职业中专特意和企业协商,将工作室设置在企业内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倒逼”着专业教师下企业。执教40余年的吴松高老师显得尤为激动:“过去,我们要去企业学技术可不容易,只能‘偷师,现在有了名师工作室,年轻教师能够拜名师、学名艺,实在太幸福了。相信他们的水平在企业老师的点拨下一定会快速提升。”

“开展教师拜师学艺,是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助推学校专业建设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校企人力资源融合的创新。”在工作室成立会上,茅水虎校长强调,企业老师是生产中的“领头羊”,成立工作室就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火车头”优势,带领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提高实践技能,增强专业教学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尝试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和中餐烹饪专业名师工作室的成立,是为学校引进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探路”。依托企业建立的工作室相当于“迷你工厂”或新型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不仅与以往课桌式的教学模式不同,还超越了常规下企业、下公司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工作室教学将以企业项目的方式驱动。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为例,学校将把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的某一生产项目作为教学课题,由企业师傅、学校老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由于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包含从原材料到器件再到照明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因此,工作室能完全打破课程教学的“惯例”,将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分解到实战项目中去。

如此一来,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再依赖教科书,而是以完成实战项目为目标,在实战项目中学习知识,淡化了“课堂”的概念。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参与实战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工作情境,与企业乃至“客户”直接交流,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很好地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通过和企业、社会的直接交流,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磨练,也可以缩短学生的职业适应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

“除此之外,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是我们产学研工作室成员单位首选的原因还有一个。”王美丽副校长透露,项目驱动教学要求将工作室延伸到资料室、图书馆、电子网络甚至行业市场,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和学校只有一门之隔,学生、老师去企业都非常便利。工作室成立后,就实现了地理位置和教学合作的两个“零距离”,即一切教学行为均可以根据导师的教学需要灵活安排空间并转换空间,教室可以是车间,车间也可以是教室。

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将采取“系部+公司”的形式,这就等同于把企业拉入职业教育的“阵营”,是学校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借力”。故而,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产学研工作室成立章程中就明确规定,企业要参与生产实训指导、教学和课程改革,技师要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成才条件,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实践活动。

下一步,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将立足这两个工作室,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大力推行“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工作室的“常规化”发展,促进学生的“准就业”,推进学校电子电器专业和烹饪专业的内涵发展。

智囊团“把脉”传统专业的未来

“电子电器应用这个产业其实非常大,完全可以与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寻找出更加细分的发展方向,比如传感器,这是时下流行的物联网最前端的环节。”在工作室成立会上,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利松的一句话引爆现场。来自企业和学校的双方代表纷纷加入头脑风暴,为专业未来出谋划策。

传统专业的未来在哪里?这其实也是德清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更是学校决心将电子电器专业和烹饪专业作为校企工作室合作“试验田”的原因之一。在茅水虎校长看来,电子电器专业和烹饪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其实也是薄弱专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难题。以电子电器专业为例,受限于地方电子产业的不温不火,存在以强电为主的单一发展趋势。

顺应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大势,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不能再走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老路子,必须广泛联合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这股中坚力量。企业是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参与能够给学校带来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是德清县的老牌电子企业,也是德清电子行业的引领者。企业的代表既是技术专家,也是行业专家,他们对传统专业未来发展的认知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周武杰副校长进一步解释。

事实证明,企业“智囊团”和学校“精锐部队”的碰撞能让双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李林生董事长关于整合德清历史、挖掘餐饮文化、设定“德菜”标准、引领“浙菜”品牌的倡议,为烹饪专业向文化饮食发展转变发出了合作信号;何利松副总经理关于开发智能家具、绿色LED灯等推进传统行业信息化改装的建议,也让电子电器专业的教师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该校校长茅水虎围绕“为幸福休闲生活服务”延伸烹饪专业内涵,提出了未来设想:一方面,鉴于学校去年举办的“美丽新生活”烹饪培训受到了男女老少的欢迎,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将进一步扩大烹饪专业社会培训班的规模;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将形成“1+X”的专业研修形式,即每位学生可以在就读本专业的基础上,辅修其他专业,烹饪专业有望成为第一批试点专业。

深度融合,筑牢“绿色防疫体系” 篇4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同时, 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 发挥整体合力, 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因此, 学校构筑的“绿色防疫体系”, 应是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为外延, 以普法教育为主线, 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元素, 从思想道德深处激活其抵御违法犯罪的“抗体”。笔者在普法教育实践中, 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与探索。

一、将普法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

2013年8月, 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普法办联合出台的意见指出, 要落实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活动, 将法制教育纳入到学校总体教育计划之中。因此,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应当将普法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列入教学计划, 并要提到与文化课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学校在实施普法教育时, 要做到“计划、教材、教师、课时”四到位, 即教学计划要对普法教育作出专门的规划, 要有专门的普法教材, 要聘请从事普法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授课, 要安排专门的普法教育课。为确保课程的实施, 学校要做好“三创新”, 即“创新教材”, 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编写普法教育教材, 将枯燥的法律条文以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出来。“创新教法”, 摒弃死记硬背的死板教法, 探索联系生活实际、触动学生心灵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新教法, 充分发掘国家课程中的普法教育元素并将其校本化, 在学科教学中灵活渗透普法教育。“创新评价”, 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生的“学法”“守法”“护法”情况进行考核, 让学生既熟知法律法规并自觉践行, 又能宣传教育他人, 敢于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将普法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思想堕落、道德败坏往往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前奏。据调查, 青少年在进行犯罪时, 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道德认识往往与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相反, 因此, 道德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而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深入和强化,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法制教育中, 让道德的自律作用与法律的他律作用相互补充、密切配合, 才能在提高学生法制观念的同时提高道德水平, 实现普法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第一, 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第一位理念, 以学科课程为载体, 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不得弱化或遗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 将学生平时的德行表现纳入到法制教育课堂中, 让学生对照法律条文自行剖析身边的道德失范行为和违规违纪行为, 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与违法犯罪仅仅是作用范围、危害程度的差别而已, 但它已是违法犯罪的“雏型”, 预防违法犯罪应从遵守道德规范做起。

第三, 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 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与法律体验。例如开展“感恩父母, 唤醒责任——亲子感恩互动”活动, 唤起学生对父母关爱自己种种情形的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心, 增强责任感, 报答父母恩;组织学生观看“少年法庭”的开庭现场, 获得违法犯罪的感性认识和违法犯罪后果的真切体验。

第四, 与时俱进, 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袁贵仁部长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抓好主题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 节粮、节水、节电的“三节”教育, 并突出诚信教育的重点。这为学校的道德教育注入了时代的元素, 学校应抓住重点, 创新方法, 帮助广大青少年打下坚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根基。

三、将普法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 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开展普法教育应重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在课程实施层面, 普法教育课与心理健康课要相互融合, 相互统一。普法教育课要善于从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中深入挖掘心理教育因素, 引导学生剖析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心理健康课则应因势利导, 融入法制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刻认识种种不健康心理与违法犯罪的内在联系。这样的相互渗透使普法教育不再是“水过地皮湿”, 而是“润物细无声”。

在心理咨询与保健层面, 学校要建立健全青春期心理健康咨询系统。一方面根据中学生的年龄、性格和青春期易出现的心理疾病,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和个体指导, 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扰, 引导他们通过正确的渠道宣泄心理压力, 防止因情绪障碍而做出极端行为, 另一方面, 利用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筛查心理障碍并进行早期干预, 特别是对有“抑郁、考试焦虑、厌学、狂躁、网络依赖”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跟踪疏导, 防止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将普法教育与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偶然的, 往往是不良习惯得不到及时矫正, 且不断发展恶化的结果。因此, 开展普法教育不能仅限于普及法律知识, 而应从“源头”入手, 拓宽视野, 放眼长远,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矫正不良行为习惯, 防微杜渐, 治根治本。针对中学生的特点, 教师一方面要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与法律法规的教育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认清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思想深处达成对“不遵守守则规范的不良习惯一旦养成, 就向违法犯罪迈出了危险的一步”的认同感, 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以严格的教育与监管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由守规守纪过渡到守法践法。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重点关注并全力矫正已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特别是随意旷课、夜不归宿的学生, 易冲动、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学生, 还有经常出入游戏厅、网吧的学生。学校要建立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档案, 安排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与家长联合帮教, 用各种不良习惯诱发的违法犯罪案例警示他们, 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 并予以表彰激励, 帮助他们改掉陋习。

五、将普法教育与优化家庭教育相结合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 在学校里的问题学生和社会上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背后, 往往存在着“问题家庭”和“问题家教”。离异家庭、享乐型家庭、暴力型家庭、道德失范型家庭、一言堂型家庭以及溺爱式家教、放任式家教、棍棒式家教、急功近利式家教, 往往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因为家庭教育是先入为主的启蒙教育, 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是深入骨髓的教育, 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 普法教育一定不能忽视家庭教育这个关键阵地。学校要从实际出发, 认真办好家长学校, 建立家教咨询中心, 开通家教咨询热线, 普及家长的法律知识, 优化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家长加强自身修养, 为孩子树立榜样, 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 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 减少家庭教育方面的偏差和失误。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征文 篇5

摘 要: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教学 深度融合 问题

措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完美和谐地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可以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的过程。因此,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

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带来的高效优化作用。在我近几年的观察中,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还有的老师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奢华与时髦来吸引学生,这都在理解上偏离了我们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发展目标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近几年的观察中,有些教师不想动手动脑,从网上直接下载视频课件,不管是否合适就使用了,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课堂,教龄偏大的教师却不愿使用,这是对使用新技术缺乏信心的表现;再次,课堂结束后,对课堂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反思,弥补缺漏的情况很少,这是教师自我提高意识的不足。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技术存在的问题。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操作技能不足,不能和谐流畅地操作教学软件,因此,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深度融合背景强大,将信息技术能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最高可以高攀到十八大报告的新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再低点呢,国家的《2010-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纲要》,以及教育部部长的讲话,都将信息技术推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可深度融合和以前的整合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新瓶装旧酒,换个名词而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还得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说起——

有两种教学方式很流行,一种叫“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另一种叫“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多了,让学生思考得少了,就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得少了,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布置的方向研究问题,就是“学生为主导”了么?非也!后者学生是做了很多,但学生做的一切,依然是教师在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包括采取的教学方式(讲授型、自主探究型等)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听课、探究、动手操作)。所以,原本就没有什么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夸张点说:所有课堂的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安排下进行的。

那么教师如何安排学习呢?整合阶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前文已经说过,无非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用,学生也用。融合阶段怎么办,怎么用?原本我也迷惑,只是想起了几个人。每一个人,都带给我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不同的思考。

1.可汗学院和反转课堂

头一个让我想起的人,是一位老外,我们不认识,没吃过饭没喝过酒也没见过面。他叫萨尔曼•可汗(Khan Academy),孟加拉裔美国人。以前有亲戚找他给孩子补课,他就把要讲的东西在白板上演示出来,利用录像功能录制下来,发到网上,给亲戚的孩子看。那边小孩在线学习。时间长了,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有了“可汗学院”。现在越做越火,百度可以轻而易举地搜索到相关资料。

我们学校的新白板有录制功能,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可汗和他的可汗学院。老师把重点难点录制下来发送到网络上,这一点,突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孩子在回家之后,在没能完全消化当天知识的时候,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可以上网翻看老师课堂即时录制的重难点视频。从课上,到课后;从课上接受知识,到课后的知识再现。我爸妈都是教师,从小家里不缺老师。但是很多孩子的家长辅导不了孩子,他们怎么办?是不是,有了电子白板的录制功能,有了网络,就有了一个有力的解决途径呢?

我想起的第二个人,是市电化教育馆燕馆长。他曾经为我们详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一些关键点,其中有一点就是:融合是要在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提供教育教学服务。课前,有教师备课,学生学习;课中,有运用设备和技术授课、学习;课后,有相关教学内容的支持和服务。

国内教育界现在有个新的流行词,叫做“反转课堂”,也叫“翻转课堂”。其实和可汗学院是一样的。都是把要讲的内容录制下来,并提出相关问题,尤其是可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提前看,上课可以直接研讨。效果相当好。

2.微课

网络的通讯工具有很多,QQ之后是QQ空间,博客在这个时候也悄然兴起。博客如何兴起的,怎么进入中国的,暂且不谈。单说博客是个好东西——它改变了以往的言说方式。在博客中,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又都是读者。不需要谁的授权和许可,就能自由自在地交流。好东西总能被人注意,博客迅速地进入学校。晋城师范附小、市实验小学等学校相继要求开通班级博客,提供“学生—家长—教师—学校”这样一个空间平台。这恐怕是早起的深度融合的萌芽吧?

博客之后又出现了微博。这个更火,语言短小精悍,字数有限制,传递迅速。而且北京师范大学、上海教科院蒋鸣和教授等科研单位和学者相继开通博客,我只要加个关注,就能了解专家们平时关注的东西。微博好啊,它能让我足不出户就了解教育技术的前沿问题。掌握教育技术的前沿问题,也就站在了队伍的前头。微博方兴未艾呢,微信又出来了。同时,各种“微”字的世界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教学研评方式——微课。短小精悍的微课,只演示教学中最给力的那一部分,如何解决重难点的那一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学水平,最能让其他同行学习的那一部分。现在百度一下,会查到很多微课,例如:http://dasai.cnweike.cn/?c=main&a=siteIndex。

以往评课,有这么几种方式:1.现场赛课,专家讲评。2.录课,送审,专家择优,发布上网大家看。3.本地讲课,通过摄像头远程直播,同行网上研讨。现在多了微课这么一个新东西,怎么办呢?微课是授课教师把自己一节课中最给力的部分上传到网络上,各种评论可以停留在网路上。读者一访问,看到的就是录像课的精华部分。

3.慕课(MOOC)

“慕课”这个词,是我从中央电教馆王珠珠馆长的讲话稿里看到的(2013北大教育信息化圆桌论坛”上的主题发言)。仔细搜索一番,暂将“慕课”理解为:没有围墙的,随时可以学习的大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尚未推广。但我有理由相信,国家、省教育公共资源平台中,会启动这个没有围墙的学校。那么这里能否建议一下:每个地区开通个类似“慕课”的平台,定期让学生听名师免费讲座。名师轮流坐庄也可以促进教师发展,促进教师的积极性,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三、设备和技术如何使用

1.日常应用。比如科学课在黑板上投出草履虫的图片,这个以往的挂图没有什么区别。某些基层教师,在语文课上,用电子白板展示生字的写法,还用动画演示了笔顺。我个人认为,这不如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效果好。

纵观最近二十年,我们的课堂里有哪些改变?电视、电脑、液晶屏、触摸电视、白板„„。有哪些没变?黑板、桌椅、布局、教室„„。有哪些丢失了?板书„„板书越来越少了。一味追求信息技术手段,却少了那份教师的个人魅力。教育不能迷失在技术浪潮中。我并不特别反对信息技术的日常应用,只是在交流的时候,这个不应该作为课程的两点——这不是解决问题重难点的必要和先决条件。

2.无可替代的运用。山西省实验中学有一位语文教师叫曾经讲过一节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堂上展示了王熙凤那肆无忌惮的笑。高中学生很难体会到王熙凤的笑,所以他先让学生尽情想象,而后播放83版《红楼梦》片段,将王熙凤的笑相展示给学生看,可谓之信息技术用到了家。

举一个电子白板的例子。地理老师讲澳大利亚,讲撒哈拉沙漠。用电子白板调出卫星地图,给大家看真实的地理情况,进行讲解。有位中原街中学的地理老师,用网络上的卫星地图和学生一起追踪台风。每天观察台风动向,然后记录。这样既有真实,又有实时的技术。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不到。至于效果,不言而喻。

再举一个液晶触摸电视的例子。这是我们燕馆长给大家讲的:把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用实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没来得及展示的作品存在网络空间,让学生放学后可以继续浏览。即时资源与空间的完美结合。

总结一下:一节课,或者一个内容。如果抽掉技术,什么都不剩了,那就是深度融合了。在边远偏穷,师资力量不足的地方,以及城市中缺少专职教师不开的课(音乐、美术)的地方,能运用远程视频开通一门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3.需要尤其注意的是:适时运用!媒体的作用,是要解决学生靠思维和想象无法理解的那些内容。能理解的,就可用可不用了。尤其是需要想象的地方。

媒体是可以限制思维的。比如,看完电视剧《天龙八部》,满脑子的萧峰形象荟萃成屏幕上的主角。关掉电视重拾小说,阅读文字的时候,脑子里的萧峰形象依然是屏幕上的主角。挥之不去。什么时候把电视剧忘差不多,什么时候脑子里才恢复自己的武侠世界。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等,法院最终判决迫使该州修改了教育保护法。看看,保护想象力是多么重要的事。

开发学生思维很重要。能用语言描述清楚的,就不用媒体。必须用媒体的,一定要让学生先充分想象,再展示媒体。

四、空间和资源的应用是不是只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

目前我能知道的深度融合方法,就是以技术为基础,网络空间与资源配合,在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全方位服务。那么,深度融合是不是只能存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生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但是教育工作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教师需要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过程和结果,可以在网络空间进行。研究过程中的统计,更要依赖于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冯广源 王鑫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现状、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贵州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篇6

“信息化能否带动工业化,10年前90%的国人就有这样的疑问。如今,工业发展的历程已经清晰的告诉我们,工业在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信息化的引领是必要的,不可回避的。不同行业和处于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要实现信息化引领,高端要实现信息化的世界引领,低端要通过信息化提升生产效率。”9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和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两化融合深度行”全国首发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杨学山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

此次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首发站选在贵阳举办,贵州省孙国强副省长以“两化深度融合,助推工业强省”为主题,对贵州省的两化融合做了主旨报告。据他介绍,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得益于信息化与工业的融合发展,贵州省的工业经济正在加快发展,2010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4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贵州茅台集团、瓮福集团、航天电器等一批两化深度融合的典型企业,成为带动贵州经济发展的领头兵。

两化融合 因地制宜

因交通不发达、结构性缺水等原因,多年来贵州省的工业发展速度一直不快,而且有总量小、链条短、能耗高、附加值低等特点。因此,孙国强在会上表示,贵州省的两化融合必须因地制宜,对现有工业进行改造,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对此,杨学山也表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要在‘引领’、‘求实’这两个词上下功夫。”

“全球金融危机深化,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交织影响世界经济进程,贵州省工业现状是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更具深刻意义。”孙国强表示,贵州省政府将重点主抓三个方面。

首先,除烟酒工业之外,贵州省的支柱工业主要集中在煤炭、能源、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原材料工业,虽然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已经具备了中期的工业特征,在资源型的重工业融合上有很大潜力。

因此,为了实现重化工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贵州省将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服务,在提高工业的附加值上面下功夫。”孙国强说。

比如,贵州全省现有400万吨氧化铜和100万吨的电解铜,但是对铝的深加工工业却多年没能突破卖矿石、卖初级产品的低级经济发展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贵州省将目标瞄准了高强度铝合金,以延长铝加工产业的产业链,并拓宽产业服务,有效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这个月,贵州省将开工建设年产两万吨高强度铸造铝合金工程。

第二,“贵州省工业管理向来非常薄弱,如何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特别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和改进制造管理,对本省工业经济的发展无疑非常重要。”孙国强表示,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不先进、管理水平能力弱等问题,只有通过两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的改造才能够彻底解决。

第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贵州省在畜牧业、新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找准突破口,着力的点推进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这样在深度融合中才能为推进贵州工业加速發展,加快转型和推动跨越化起到更有力的作用。

传统工艺整合信息技术

据悉,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贵州省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但仍有像翁福集团、茅台集团、航天电器等企业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受益于信息化建设与业务的融合。

据了解,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市场是航天,航空、电子、兵器、通信、交通等领域。通过实施ERP系统,航天电器公司规范了基础管理,统一信息维护标准,编制全面系统应用准则和规程,并在系统全面应用的基础上,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航天电器公司还在ERP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通过系统规范企业的基础管理,构建企业供应链控制中枢,使企业销售与计划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反应,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协调一致。同时,采用业务处理与财务核算一体化处理模式,提高财务核算与处理效率。

而在《计算机世界》报记者的走访中,作为贵州省最知名的企业,贵州茅台酒厂的信息化建设更为成熟。

“很多制酒企业拿到茅台的原液也酿造不出原汁原味的茅台酒,主要原因是茅台地势低,四周青山环绕,本身就是一个天然酒窖,在酒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茅台酒厂依然坚持‘不挖老窖,不卖新酒’的政策,即便如此,茅台集团也意识到,两化深度融合,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对茅台酒业的重要性。”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说。

据了解,茅台酒厂的信息化工作开始于2000年,主要以信息化和信息技术为核心关键词,通过信息化建设辅助,确保公司食品安全、产品全程(从生产到流通)可控,实现精细化管理、产品质量追溯,并解决日常生产、科研、工艺及计量(统计酒库基酒、老酒的库存量)等问题。目前茅台酒厂使用的核心应用系统有营销管理平台、酒库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用友NC财务等,信息中心作为信息管理组织下设5个科室,包括:网络通讯室、信息门户室、信息系统室、综合信息室、信息中心办公室。

2006年~2009年,贵州茅台进一步围绕生产业务,以提高利润集团效益与用友NC财务系统为重点,并拓展供应链管理,开展业务流程梳理和相关业务规范制定,在推广和使用中不断优化。

“事实上,除了支持茅台集团启动信息化建设,2009年用友公司也与从事磷化工业的瓮福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在2010年启动了IT规划、财务与资金管理、 供应链管理、HR、OA、EAI等项目建设,促进建设‘绿色瓮福、 国际瓮福’的发展战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告诉《计算机世界》记者。

同时,王文京还表示,针对贵州省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将来也会加大力度提供适应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降本增效”的IT服务,其实,ERP、PRM、CAD、电子商务、EMS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已经给中小企业带来了降本增效的改变。

“十二五”下的七大任务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2010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4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对此,孙国强总结认为,贵州省积极实施的结构调整和扩大开放政策的成效正在显现,“十一五”期间贵州引进的省外投资年均增长超过35%,投资企业不仅带来了投资,也带来了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

经过几年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产业体系,尤其是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工业迅速成长为第一支撑产业,优势原材料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烟酒工业支撑地位进一步巩固,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分别达到36.8%,14.6%和19.2%。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也在加快发展。

而最近几年,国有企业在贵州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发明显,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总数达到62.6%;国有企业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需求也不断增强。

尽管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加大,但由于贵州省工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工业经济总量小、产业管理水平偏低、集中度低、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贵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江平告诉记者,贵州省针对两化融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七大目标:第一,在装备现代化水平方面,全省主要骨干企业生产设备数控化率达到70%;

第二,提高综合集成应用水平,应用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达到35%,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达到30%,建立统一管控平台的主要行业骨干集团企业比例达到50%;

第三,提高效益水平,主导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率达到25%,主导产品交货周期缩短率达到35%;

第四,提高服务型制造业水平,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达到20%,开展产品远程在线运维服务的主要行业骨干企业比例达到20%;

第五,企业传统业务实现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和交易的比例达到20%;

第六,应用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的比例达到30%;

第七,两化融合推进机制建设水平,设立CIO岗位的主要骨干企业比例达到40%。

“目前贵州省发展两化融合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形成全行业覆盖,全局深透,全方位推进的发展格局。”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江平表示,为此,贵州省将以改革提升传统产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企业核心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充分结合战略性兴新产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迈进;另一方面加强各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特别是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促进业结构优化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做大做强工业软件产业,促进软件企业的转型,完善两化深度融合的支撑保证体系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王江平说。

链接

“两化深度融合行”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战略举措,今年的两会对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等相关部委,起草制定并下发了《关于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通信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等重要任务。

《意见》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重點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推动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篇7

1 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与做法

根据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省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专项方案,眉山市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报纸三大传统媒体形态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具体做法如下:

1.1 以理念创新引领融合发展

一是先后邀请了四川大学、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腾讯大成网和部分新媒体技术公司的学者、专家来台举办专题讲座,让广大干部职工了解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新闻传播业整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影响;看到传统媒体和新技术、新传播形态“联姻”后在提升媒体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看清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正呈现出加速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新局面。二是组织专题调研和学习考察,学习无锡、成都、德阳、绵阳等地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三是制定本单位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以全力推进融合发展。

1.2 以机制创新驱动融合发展

一是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设置新媒体中心,建立绩效考核体系。二是建立《新媒体新闻首发制度》,基本实现重大消息先简报再详报、先新媒体再传统媒体的报道机制,实现了重要新闻即时采集、即时发布,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多平台互动。三是组建通讯员队伍。把各区县广播电视台的骨干记者发展成为新媒体中心的通讯员,还在活跃用户、本土网络意见领袖中发展“市民记者”,及时“爆料”。

1.3 以内容创新支撑融合发展

首先是大力推进内容载体创新,发展新应用新业态。网站建设上,建立眉山广播电视台官网;在移动新媒体建设上,登记注册移动客户端“智慧眉山”,并于去年底上线运行;为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我台发展了媒体法人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还建立了“眉山综合广播”等微信、微博。这些新应用、新业态与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报等传统媒体一起,初步构架起眉山市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的多终端产品矩阵。

其次,是推进内容服务的创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视频节目资源优势和采编优势,把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截至9月底,“智慧眉山”合计上传视频新闻3300余条,上传视频专题210余条,采写各种图片文字新闻、专题4280余条。并向腾讯大成网、眉山市政府门户网站传送了600多条传递眉山正能量的新闻、信息。同时,还采集编辑了大量的政务资讯、服务资讯,链接了许多便民服务端口,尽力满足用户对生活、商业、娱乐等各方面资讯的需求。

第三是内容表达形式的创新。主要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形式多样的各类信息,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在各类终端上发布推送。

1.4 以丰富活动拓展融合发展。

坚持以丰富多样的媒体活动,加大新媒体的推广,保持用户的活跃,培育客户的忠诚。2015年1—9月,先后策划开展了“萌娃拜年”、“智慧眉山夜跑团”、“眉山市首届少儿书画大赛”、“千人公益徒步”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带动用户发展,通过活动激发用户参与,通过活动让用户感受体验,通过活动让用户分享传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推广效果。目前,手机客户端“智慧眉山”用户总量已突破16000人,成为本土最有影响力的手机APP。眉山广播电视台官网每天独立IP访问量达到3000多个,页面访问量上万次,其中来自眉山市以外的点击占3成以上。微信微博的粉丝也在不断增加。

2 对融媒体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从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和做法来看,面对移动互联浪潮的风起云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让市级传统媒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也获得了可以脱胎换骨的机遇。

2.1 媒体融合发展是适应移动互联技术的要求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生活、改变传播形态、改变舆论生态。目前,广播电视的受众正在流失,收听率、收视率逐步走低,市场份额不断萎缩。面对汹涌来袭的移动互联浪潮,传统媒体要守住阵地、留住受众,必须在新闻理念、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和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新升级。

2.2 媒体融合发展是新的舆论生态下引领舆论的要求

在新的移动互联时代,新技术的支撑助力,使得信息、资讯的传播已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载体和介质,于是,一批承载和传播信息的新型媒介应运而生,且因其发布的便捷自在、传播的快速及时、内容的多元复合而广受追捧。在传统理念指导下的传统媒体,采集加工程式化、表达方式模式化,加之时效滞后和接收不便,慢慢地自然被受众漠视甚至抛弃。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要加速推进手段创新、内容创新、传播模式创新,以牢牢占领舆论高地,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3 市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及建议

3.1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以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正在建设的“智慧眉山”融媒体平台为例,总体建设规划是:以“智慧眉山”为切入点,建设以立体传媒为主导,广播、电视、广电报、手机、PC终端等媒体融合发展、媒介形态完备的全媒体集群,发挥专业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开发具有眉山地方特色的“三微一端”新媒体产品,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的主体作用。项目预计总投资2600万元(这其中包括2016年建成全媒体基础平台,预计投资500万元;2017年建成包括全媒体采访系统、全媒体编辑系统、全媒体调度中心在内的全媒体生产平台,需要投资1000万元;2018年建成全媒体服务平台,需要投资300万元;2019年建成全媒体数据平台,需要投资400万元;2020年建成全媒体播控安全平台,需要投资400万元),这笔资金,对一个市级台来说,是巨大的,也是欠缺的。

3.2 传统媒体发展后劲不足。

受多方因素影响,眼下的地方传统媒体,大都处于求生存的状态,缺乏发展资金积累。今年1-9月,眉山市广播电视台产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4.98%,而且,这些收入主要是用来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和保障员工的工资。因此,要投资进行媒体融合发展,仅靠台自身的力量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党委政府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

3.3 人才缺乏。

眉山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采编人员大多是做传统媒体宣传工作的,很多时候只是在当传统媒体信息的“搬运工”,不能把广电优质的传媒资源变为吸引用户的内容产品,缺乏兼具传统媒体素养和互联网思维的新媒体采编人才;而在职人员170人中,广电工程技术、互联网软件相关专业人才仅有4人,且都没有专职从事新媒体技术研究的经验和经历,其主要工作是负责传统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和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此外,现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不能有效激发人才作用的发挥,市级广播电视媒体的编外聘用人员占很大部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以“同工同酬”为目标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但是,在用人、薪酬等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有能力的人不能解决身份问题、聘用人员的薪酬待遇无法实行“多劳多得”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议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台“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员工活力,打破“大锅饭”,建立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要求的特殊人才管理办法,真正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报酬能多能少”的竞争激励机制,确保引进、留住、用好新型、高端的新媒体采编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以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来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步伐,从而促进广电事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4 内容功能单薄。

由于新媒体投入小、人手少,很多新媒体只是传统媒体内容的第二个发布平台,基本以照搬传统媒体内容为主,且内容以单一的新闻资讯为主,服务功能、娱乐功能和互动性严重缺失。建议除时政新闻外,其余的节目和稿件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需要,鼓励各地将新媒体平台打造成新语境下的新闻发布中心、官民互动的电子政务大厅、快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中心、丰富多彩的生活娱乐平台。

3.4.1 新语境下的新闻发布中心:

在新媒体发布传播新闻,必须遵循新媒体的传播特质,而不能简单地将原本发布在传统媒体上的内容复制到新媒体。在新媒体上的新闻,要做到巧讲“官话”,多讲“民声”。巧讲“官话”,就是要在新媒体语境下,摒弃“新闻八股”,运用网络语言,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平实受听的语气语态,向民众讲述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民声”凸显“人心”,新媒体就是民众宣泄情绪心理的地方,是淋漓表达民意诉求的地方。习总书记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做新媒体,就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而应该更多地关注民声、用心倾听民声、积极回应民声、善于引导民声。

3.4.2 官民互动的电子政务大厅:

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应鼓励、支持新闻单位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电子政务大厅,通过技术链接汇聚所有行政单位的信息公开和网络问政平台,同时建立健全收集、分类、交办、督查、反馈的电子政务链条和长效机制,实现移动互联时代为民众提供网络一站式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效能。

3.4.3 快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中心:

有关部门应要求、支持、鼓励将各地行政服务大厅的服务功能移植到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商务信息,同时发展便民服务功能,比如交通出行、买票购物、预约挂号、充值转账、违章查询等等,让市民足不出户,掏出手机,动动手指,分分钟搞定生活中的诸多大小事。

3.4.4 丰富多彩的生活娱乐平台:

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电视频道的在线直播、广播频率的在线收听、影视剧在线点播、各类视频节目的随时收看、回看。

4 结语

传播新闻资讯,引导社会舆论,是新闻单位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服务性、交互性、娱乐性是新媒体的显著特征,在移动互联新技术支撑下,传统媒体要在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新闻资讯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更有趣的内容。这也是推进信息化、发展智慧城市的题中之义。因此,融合新媒体,不能简单地把新媒体做成传统媒体新闻资讯发布平台,而是要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集成应用,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压力和竞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必由之路。

校企深度融合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篇8

一、外部因素

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学校和企业范围以外, 也就是对校企深度融合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 这主要包括了人文因素、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等。

(一) 人文因素。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为我国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丰富养分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弊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学轻术”的观念根深蒂固, 这就导致了当前教育中学历主义和文凭主义的盛行。这主要表现在教育上学生和家长重视学历, 追求文凭;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学历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而忽视职业技能教育;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过度看重学历, 人为设定学历门槛, 这就造成完全可以胜任工作者因达不到学历要求而被拒之门外。在价值观决定行为方式的年代,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 实用技能和技术没有得到重视, 造成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极为复杂与困难, 因此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大多模仿学术型大学, 这也是高职院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在传统文化观念的压制下, 高职院校的发展存在多层困难, 有时是举步维艰的, 从而导致校企深度融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和家长没有领略高职院校的特殊魅力, 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漠不关心”。

(二) 政策因素。

如果说落后的观念是校企合作难以发挥真正作用的软环境, 那么校企合作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滞后则是严重制约校企合作办学发展的硬环境。政府在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开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颁布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 能够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 政府的扶植和支持, 教育立法的完善和完备是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校企合作办学的作用的。

(三) 市场因素。

在长期的校企合作办学实践中, 企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主要与政策法规不完善有关, 但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也是主要因素。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和慎重地选择合作企业, 而企业在和学校合作时, 往往要首先考虑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与需求。大多数情况下, 企业和学校合作办学所看中的是学校能否为自己提供廉价劳动力, 这肯定会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 但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和企业内部因素

(一) 高职院校内部因素。

这是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们来自高职院校内部。这些因素对校企深度融合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然而在这些因素中有几个因素是相当重要的, 包括院校领导决策能力、师资水平、专业设置、院校的执行力、专业建设所需的硬件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虽然这些因素发挥的作用不一样, 但对校企深度融合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是高职院校内部因素中不可缺少的。

1、院校领导决策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企业人才需求和规格要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如何快速做出反应, 找到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利益结合基点, 破解校企合作难题, 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是每所高职院校所面临着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 院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高职院校而言, 领导决策的质量是决定学校成败的关键;对领导而言, 决策的质量是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院校领导决策能力对校企深度融合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影响校企深度融合市场信息的获取, 高职院校是否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放办学的理念, 是否准确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归根到底取决于领导的决策能力和水平;2、影响企业的合作态度, 对于高职院校, 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将决定学校的发展水平、决定学校在社会上和企业中的地位和形象, 这直接关乎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的态度。而在具体的校企合作谈判中, 院校领导对待校企合作办学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合作的态度和将来合作的可能性;3、影响校企合作的实际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 院校领导的决策能力代表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路, 影响着其他教职员工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理解和认识程度, 也影响着学校对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从而直接影响到校企合作办学的效果。

2、师资水平。

长期以来, 企业质疑高职院校教师能力。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不能有效吸收企业培训内容;教师的热情和敬业精神有待提高;教师的能力不行, 特别是动手能力差, 不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等。由此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重要作用。

(1)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等都会影响企业对高职院校合作能力和水平的评价,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合作愿望。师资水平不高, 让企业会感到不信任和怀疑高职院校的合作“诚意”, 缺乏信任和诚意的合作是难以长久的。

(2) 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主体是教师,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素质, 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技术服务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什么质量水平的服务。它们都会影响企业和高职院校合作的经济利益诉求能否得到满足, 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合作意愿和合作的投入力度。校企深度融合的成败在于教师, 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教师水平决定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层次、实施成效和校企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

3、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能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相吻合决定了校企深度融合资源的获取。从校企合作成本收益看, 校企深度融合的范围越小, 校企融合的成本收益就会越高。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是本地区和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所急需的, 那么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对象肯定会是高职院校。此外, 地方政府因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将会重点扶持支柱产业的发展, 属于该产业的企业会得到快速发展和重点扶植, 这将为高职院校选择合作企业提供了可能性。

为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政府将会重点扶植本区域主导产业的人才培养。如果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正是培养本地区主导产业所需要的人才, 那么地方政府肯定会为校企合作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创造良好的环境。

4、高职院校的执行力。

现代管理学认为, 决策和执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步骤。再好的决策得不到落实, 也是没有意思的, 落实的关键在于执行。高职院校的执行力主要表现在:院校领导层对校企深度融合的认识和理解;院校领导层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院校内部管理机制和制度是否健全。

5、高职院校的硬件条件。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习条件、教学企业设备、图书馆和信息化手段等是反映高职院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指标之一, 也是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的硬件条件。它与师资水平共同作用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校企深度融合的试验效果以及校企深度融合项目的可获取性和可持续性。

6、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深度融合的最终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 这也是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合作非常重视的关键指标。人才培养质量在校企深度融合中极为重要, 但是其质量的高低是通过院校领导的决策能力、师资水平、专业设置、执行力和学校的硬件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人才培养质量是保持校企深度融合的关键, 但是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它是通过其他因素间接影响校企深度融合。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内部的六大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高职院校领导决策能力决定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专业设置、执行力和硬件条件, 而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硬件条件等办学条件又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二)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作为校企深度融合的一大主体, 其内部也存在不少影响校企深度融合的因素, 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生命周期、企业对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企业的合作成本收益和风险管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层次要求等。

1、企业经营理念。

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校企深度融合的愿望、合作目的和合作方式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虽然有了意愿, 如果没有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理念, 校企深度融合也是无法形成的。企业管理者追求绩效的依据是企业的经营理念, 其追求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将会影响校企合作的产生和内容。

2、企业的生存周期及合作愿望。

企业有没有校企合作动机以及是何种合作动机取决于企业的生存周期及合作需求, 从而影响着企业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如果有, 合作的方式和内容又是什么呢。企业生存周期分为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企业所需要的资源类型是不同的。一般来说, 企业发展期需要大量投入开发更好的产品, 此时企业注重技术合作, 对管理型等一线人才需求较少。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规模的扩大, 对一线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多, 此时最有可能对高职院校产生合作动机。所以, 企业的发展期决定了企业的需求类型和数量, 这又决定企业合作动机、内容和方式。然而, 高职院校能否准确把握企业的需求变化是对高职院校综合能力要求。

3、企业成本收益。

企业合作的成本和收益决定了企业的合作愿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利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校企深度融合, 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在作出决定前, 企业会对市场收益和投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 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活动。投资风险评估结果会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可能性产生影响, 如果校企合作收益大于成本时, 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就高。就是已经开始的校企合作办学项目, 企业从中获取的利益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 也会影响企业合作的存废态度。对企业而言, 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合格的人才, 降低职工培训成本, 储备合格人才;从高职院校那里获取技术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企业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等。

4、企业人才的层次要求。

企业人才需求层次也影响着校企合作对象和方式。一般来说, 如果企业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 对人才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的话, 企业比较乐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如果企业需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 企业则会选择其他途径来满足自己的人才需要。企业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企业的人才层次要求, 而企业的生产方式又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

总之,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根本动机是企业的利益和需求。高职院校应增强自身能力最大化地满足企业的利益。同时, 企业的各因素之间也是互相制约和影响的, 并且会共同发挥作用对校企深度融合造成性质不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祥鹏.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5.1.

[2]程淑玉.校企深度融合的多元化生产性实践基地模式的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30.3.

深度融合 篇9

媒体转变角色制度倒逼融合

法制日报社总编辑伍彪

法制日报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的机关报, 既是党在政法战线的喉舌, 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报纸, 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比其他普通媒体更大一些。我们集中精力做了法制网和普法网, 力争打造法制门户网站, 市场反响比较好。

但总体来讲, 我们的媒体融合工作做得还不够。根据“加强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 创造新的模式, 占领舆论阵地的制高点”的指导思想, 去年年底, 我们开始酝酿一些新的尝试。今年1月份, 成立了融媒体中心, 作为独立部门运营, 安排专人做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面的工作, 在融合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效。但面对一些大的突发性事件, 仍感觉力不从心。

为此, 我们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一是转变观念。所有采编人员, 要从“法制日报采编人员”的角色向“法制日报传媒采编人员”的角色转变, 为媒体融合打下基础。第二, 融合发展面临着原有体制不同, 会带来行动方式上很多不同的问题。所以, 要进一步做好思想的转变、观念的转变, 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制度来倒逼自己改革。比如, 我们制定了《突发事件报道应急办法》, 把报社所属媒体, 包括纸媒和网站, 从策划、实施、指挥, 到最后产品的发布等整合成统一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的建立, 以此促进在管理上、考核等方面不统一的地方实现融合。第三, 再造一个体系。按照机制灵活高效、产品市场稳固、盈利模式健康可期的目标, 剔除一些不合理不合规的体制。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真正推进媒体融合。

更新思想观念推动融合发展

科技日报社编委王秀义

科技日报社于1986年成立, 是一家从事科技宣传报道的主流媒体, 承担着报道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进程的重要任务。媒体融合发展, 其实给了科技日报社再上新台阶的机会。

在媒体融合重大战略发布一周年之际, 人民日报社和深圳市委市政府举办这样的论坛, 有其独特价值。在此次论坛上, 我们交流做法、更新观念、引发思考、拓宽思路, 对推进媒体融合成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从经验介绍中, 我们发现了科技日报社在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要有明确的认识。首先, 统一思路, 达成共识。促进媒体融合有效发展, 要更新思想观念, 适应新时期需要。在这个方面, 我们有一些尝试。第二, 加大改革力度, 营造可持续发展生态, 包括优化产业、组织再造等。第三, 坚持从实际出发, 稳妥有序地推进融合工作。

在这个基础上, 从去年开始, 我们提出了相关发展规划。首先对内容的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和引导。今年年初, 我们关于全国两会和科技大奖的报道, 就初步实现了内容和传播手段的融合。第二, 网媒和纸媒身份互换, 资源共享。第三, 采取组合式采访, 一次采访, 可以在多个平台发表。

当然, 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通过对此次论坛的学习理解, 不断完善自己。下一步, 我们将加大投入, 使科技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借鉴国际经验探索融合发展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

中国日报是面向国际受众、面向国内高端读者的一个媒体, 在媒体融合方面, 我们有3个“早”。

第一个“早”, 融合的时间比较早, 大概在2009年就开始接触融合发展这个题目。中国日报有语言优势, 利用学习互鉴的机会, 我们与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每日电讯报、费加罗报等欧美大报以及亚洲20家主流报纸建立起了全媒体合作关系, 积极“借船出海”。除了直接落地的报纸海外供版, 还在多家报纸的英文、法文网站开设了“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频道。下一步, 我们要拓展和他们在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全媒体供版是中国日报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的全新实践, 效果也很突出。据华尔街日报网站的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 中国日报在该网站推荐的中国新闻点击量是BBC同位置英国新闻的近10倍。

第二个“早”, 全媒体平台建设比较早。2011年, 我们在海外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选定了Methode系统作为中国日报的融合采编系统, 这套系统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南华早报等国际大报中使用非常广泛。2012年, 我们着手对系统进行本土化改造, 到去年系统一期建设已经完成, 基本实现了报纸、网站、移动、社交账号的内容统一生产、分发统一调度和数据统一管理, “中央新闻厨房”初步形成。以社交媒体为例, 在“中央新闻厨房”的推动下, 中国日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月均增长近10万, 粉丝总量已经超过260万, 其中欧美粉丝占比达到1/4。微博账号粉丝每月增长超过90万, 目前中国日报新浪法人微博粉丝超过1100万, 在中央新闻单位中名列第四。

第三个“早”, 对前沿趋势的研究比较早。我们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新媒体研究室, 以媒体大数据为主要研究方向。我们利用全球的媒体网络, 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 建立新闻事件库, 对传播效果进行量化评价, 效果较好。

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篇10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表示:“两化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两业融合’, ‘两化深度融合’意味信息生产力向全社会快速扩张与渗透。在‘两化深度融合’中, 工业化是制造业, 而信息化是服务业, 信息即服务 (iaas) 、软件即服务, 在信息化的推动下, 随着网络‘创客’技术发展, 制造业正在变成生产型服务业。”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金江军也曾表示, 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实现彼此交融。

因此, 两化深度融合不仅仅只是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制造业从适用范围、行业拓展、领域延伸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更是对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并将催化出更多的新兴产业, 如车联网、移动医疗等, 同时还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诸如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等应运而生。

校企深度融合 实现多方共赢 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顶岗实习是学校贯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推行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教育的必然要求,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入社会,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

我校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中,走过了由探索、发展到逐步成熟的过程,通过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等不同的模式,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

1.健全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响应相关部门的文件要求,转变传统的育人理念,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校企共同体,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合办专业,探索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培养方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接。

1.1健全机构,搭建平台,推进合作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有关副校长、教学及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平台,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学校充分利用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河南省建筑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与企业开展多层次合作。

1.2完善制度,明确职责,保障经费

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工学结合工作的意见》、《工学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章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明确了校企双方和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工学结合工作指导委员会对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规划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及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咨询意见,审议学校教育教学重大改革方案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教材建设等有关工作。

学校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规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安全责任书》、《学生实习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一系列保障制度,从实习的教学管理、安全生产、生活管理、劳动保护、劳动保险、事故责任确定等方面详细地规范了实习活动,并成立了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企业管理人员、教学部门、学管部门、招生就业办、各系负责人为成员的顶岗实习领导小组,形成了校、科两级,校、企双管的全程化、全覆盖的监控体系,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校企合作活动,并将其纳入每年的常规预算支出项目。

1.3专家参与,巧匠任教,共同提高

1.3.1企业专家参与管理

学校按专业大类成立了各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一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近年来,学校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聘请一大批在专业上有建树、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规划和建设。

1.3.2能工巧匠来校任教

学校各骨干专业均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高技能人才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聘请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全方位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2.加强实训,保障工学有效结合

2.1加大设备投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使学生适应企业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实训设备投入,目前,学校已拥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和教学仪器设备,使各专业的学生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系统化、规范化、针对性强地进行实地操作技能的训练,基本能满足现有专业的教学要求,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2.2重视生产实践,强化校外实训基地拓展

为保证学生就业零对接,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协议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学校与河南省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黄河小浪底建设管理局等40家企事业单位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学期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要在基地进行实习实训,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近两年随着水利大发展,学校已出现顶岗实习供不应求的现象。

2.3积极创办产业,促进专业建设持续发展

学校按照 “面向市场办专业,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变“产教分离”为“产教结合”,实现了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作品、产品合一;教学、生产合一“五合一”培训功效和“理论实践化、教室车间化、车间产业化、学校工厂化、教育社会化”的办学机制,保证相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探索,寻求校企合作共赢

共赢的合作才是稳定长久的合作。学校为处理好校企合作的主要冲突主动适应企业、配合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寻求与企业的深层合作。

3.1订单培养,共同发展促经济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新的办学模式,是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学校主动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企业量身培养培训岗位人才,积极推行“订单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面向企业职工和社会行业搞好培训。

我校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工作,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根据岗位需求共同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满足岗位要求;严格按照岗位技能标准进行培养,共同完成授课任务,企业专家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校企互相融通;在合作单位完成顶岗实习,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共同进行学生评价,严格考核机制,保证订单培养质量。通过校企双方精心培养,学生进入企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环境,符合企业要求,表现出了高素质,达到专业人才培养优质、企业满意的双赢局面。近几年来,学校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主动面向行业和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⑴面向水利行业进行岗位培训。学校面向河南省水利行业积极开展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新密市、濮阳市水务局职工培训班、全省山洪预警培训班、全省水政监察执法人员培训班等,为河南省水利行业业职素质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行业领导和企业的好评。

⑵面向中职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我校是河南省教育厅认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近3年来,共培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500人次。

⑶面向农村实施实用技术培训。为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水产养殖水平,服务于现代农业和“菜篮子”工程建设,对合作社成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近3年,培训合作社成员1900人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3.2引企入校,育人用人零距离

学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分别与4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方案,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企业提供加工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用于教学培训,派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学生生产实习。

通过引企入校,既实现了学生的岗前培训,又满足了企业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技术技能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使育人与用人实现了零距离无缝对接,真正实行了教产合作、校企合一,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3.3发挥特色,扩大办学强效应

通过改革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我校初步构建起了实践能力三个层面的培训体系:一是基本技能培训层面,通过校内实训中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专业能力培训层面,通过校办产业,培养学生的熟练技术技能;三是综合能力培训层面,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岗位生产能力。大大缩短了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由学生向工人过渡的时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我校已向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高素质毕业生,特别是水利土木类专业,部分学生尚未毕业就被国内外知名企业竞相预聘,并因技术精、踏实、严谨、工作认真,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实现职业稳定、收入稳定、专业对口等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同时,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在河南报业集团近年来组织的社会公众调查中,我校于2009年荣获“河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教育品牌”,2010年荣获“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学校”,2011年荣获“河南职业技能院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荣获“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的示范院校”。

3.4深入合作,求同存异保双赢

学校与40家企事业单位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来,80%以上的学生顶岗实习在合作企业内完成,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教师150多人次,聘请行业专家到校授课或开设讲座70人次,各骨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建设均在企业专家参与下进行。学校部分专业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工学交替。骨干专业都实施了“订单”培养。学校为企业提供免费职工培训达2100多人次。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了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贯彻落实。

近年来,学校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彰显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继续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双师”教学团队为依托,进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的教学设计,实现以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为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有效开展顶岗实习,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带着经验融入社会,真正实现毕业生与社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林小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

[2]刘大康,张亚杭.三方联动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9).

[3]刘合群,陈小龙.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互动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

[4]揭平英.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深度融合 篇12

9月9日, 中国石化“十二五”信息化成果展览在北京举行。中国石化在“十二五”期间, 坚持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续推进“两化”融合深入发展, 经营管理平台、生产营运平台、基础设施与运维平台功能更加完善, 信息化从单项应用、单点优化阶段跨入集成应用、协同优化的新阶段, 在集团管控、资源优化、业务协同、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安全环保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8月26—27日, 在2016中国“两化”融合大会上, 中国石化被评为2016年“两化”融合突出贡献单位。

上一篇:《医疗卫生装备》杂志下一篇:计算机系统安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