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转型发展(通用11篇)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指明了我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方向。两化深度融合的内涵是要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企业生产装备与产品的研发、设计、检测、销售、流通等环节, 本质上是个需求 (主要是工业化的需求) 牵引、技术 (主要是信息技术) 驱动的过程。
山西省国民生产总值 (GDP) 中有50%左右是由重工业贡献的, 而这些重工业大部分属于资源型及初级加工业的范畴, 其生产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技术, 导致最终的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附加值低。目前, 山西省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 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景, 来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在转型跨越发展中, 两化融合无疑是提高山西工业化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预计通过“十二五”期间的两化深度融合, 山西省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主要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将有大幅提高;在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提高15%~25%左右;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10%左右;同时信息技术的采用, 将使山西工业整体资源利用率、能源消耗水平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污染排放 (COD、二氧化硫排放量, 工业污水污染物排放浓度) 等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使高碳经济向低碳化迈进, 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提前实现山西省作为综改区的目标。
山西省两化融合的现状分析
如今的山西, 在大型制造业企业以甩图纸为标志的产品数据管理 (PDM) 系统与以甩账表为标志的企业资源计划 (ERP) 系统的集成应用取得重大进展;煤炭生产企业全部安装了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 并实现了全省联网;机电一体化的创新产品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山西的两化融合发展起点较低, 发展方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各级政府部门间统筹协调不够, 缺少合力;企业领导对信息化认识不深, 缺乏整体战略规划;资金不足且利用率低, 融资渠道不畅;人力资源不足, 缺乏信息化专业人才。
两化融合在山西省八大支柱产业中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煤炭产业通过建设“两化融合”的大型矿井管理平台, 实现“管控一体化”的安全事故防范管理目标, 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煤矿的安全管理防范水平。山西省现阶段煤矿信息化应用的主流不是开发, 而是如何改造、整合和巩固扩充煤矿已有的或将要应用的信息化子系统, 将其完美地整合到一起, 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
冶金产业在山西省冶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下, 加大对大型企业现有系统的挖掘、巩固和普及的力度, 强化以产销一体化系统、计质量 (能源) 数据采集系统、MES系统为基础的信息化体系建设, 完善系统的运维能力。进一步将信息技术用于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销售的全过程。
电力产业电厂层面在已建成的分散控制系统 (DCS)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SIS) 、管理信息系统 (MIS) 的基础上进行集成, 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国内先进的基础网络设施、高度集成的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和标准的数据管理规范, 为企业生产运营、管理决策以及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化工产业在“十二五”期间, 大中型企业向实现全面信息化迈进, 结合各自特点, 应用ERP、MIS、KM等信息技术, 建立信息化平台, 并以此建立五大体系 (供销链管理、管控一体化管理、设备管理、能源管理、信息管理) , 实现煤化工企业的两化融化, 提高其在当今世界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装备制造业继续加强CAD/CAPP/CAM/CAT/PDM、仿真设计及MRPⅡ/ERP等的应用, 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数字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集成, 达到资源共享。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细化专业分工、改造现有流程, 使传统的产品研制生产向现代制造服务业转型;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 形成产品设计制造数字化的一体化平台, 提升企业产品创新能力, 实现绿色制造。
新型材料产业“十二五”期间, 重点推广应用现代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加快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 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质量控制和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优化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流程, 促进新型材料产业结构调整, 全面提升新型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
食品产业建立涵盖山西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的动态管理数据库, 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系统, 积极推进食品工业现代营销;在企业内部提高生产流程的控制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 促进生产工序的节能降耗。要在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先进的MES (制造执行系统) , 实现车间生产制造系统与统一供应链系统的数据交互传递。
电子信息产业在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同时, 大力培育信息服务新业态, 把握软件服务化的趋势, 大力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SaaS (软件运营) 、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服务业态, 促进软件服务外包, 提高山西省软件产业对“两化融合”的支撑服务能力。
推进山西两化深度融合的保障措施
建议成立山西省“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协调部署山西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同时建立综合职能部门, 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两化推进协调体制, 加大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力度。
建议通过制定《推进山西省工业信息化条例》等地方法规, 规范山西省两化深度融合的活动, 引导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发展, 保证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十二五”两化融合总体目标的实现。
强化“两化融合”激励优惠政策和约束机制, 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 支持两化融合的重大项目。同时抓好试点示范工作, 对确定为试点示范企业的, 予以一定的税收优惠。自主开发的信息化软件, 应享受国务院[2011]4号文件中的软件产品优惠政策。拓宽民营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改造中的资金筹措渠道。
建议加强政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在重点行业内推广具有价值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规范“两化融合”项目申报程序。制定考核指标体系, 跟踪考核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的作用,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两化融合的工作。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2
许达哲
2015年7月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许达哲在《求是》2015年第13期发表了题为《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路》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作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把健全国防工业体系作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强国必须强国防,强军必须强军工,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对于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的丰富内涵
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当前,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革命交错推进,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主要国家展开的科技和军事竞争,实质是对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的争夺,背后是发展理念之间的交锋,是国防科技工业实力乃至整个国家工业基础能力的博弈。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将获得更大的支撑力,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将拥有更强的牵引力。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质是要更好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过去提军民结合,现在提军民融合,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就是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二者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充分利用,达到经济建设国防效益最大化和国防建设经济效益最大化,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加快军民融合进程,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大局 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协调创新,做好战略规划,完善法治保障,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只有市场体制不断完善、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才能实现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的跨越。
二、准确把握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既属于国防建设的范畴,又属于经济建设的领域。国防科技工业对军队而言,是“地方”、是“民”;对经济社会领域而言,是“军工”、是“军”。国防科技工业是天然的军民融合载体,是军民融合最重要的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基本实现了由单一军品向军民结合的产业结构转变。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寓军于民,植根国家科技和工业基础,融入国家“大安全、大防务”体系之中,融入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由军民结合推进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阶段。
必须始终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先导。要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个需求,强化改革和创新两大动力,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抓好法治军工和人才队伍两大支撑,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荣职责,着力实现武器装备发展从跟踪研仿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科研生产体系从传统封闭向全社会优质资源开放融合转变,军工经济发展从增量扩能向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转变。在政治上,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着力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国家安全提供更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在经济上,着力实现军民资源共享,努力实现国防建设的降本增效,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更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科技上,着力构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制,为赢得未来竞争优势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在军事上,着力把作战需求转化为装备需求,并以此为牵引,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更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要高度重视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抢占经济、科技、军事竞争的制高点,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
必须始终坚持问题牵引。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对国防科技工业而言,主要是顶层统筹不够,法治建设滞后;寓军于民不够,市场开放不足;资源共享不够,效益效率不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我们要着眼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长 远和全局利益,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努力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走出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子。一要以改革为动力,健全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完善中央领导、国家主导、军地协同、市场作用的体制机制;二要以法治为保障,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规范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三要以强军为首责,集聚社会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着力解决关键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的问题;四要以开放增活力,打破军工行业封闭格局,建立完善“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科研生产体系;五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军民融合载体的作用,做好军民两大需求论证与衔接,实现民用高端装备和国防武器装备协调发展,降低国防建设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能,实现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落实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对策举措
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必须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抓好落实,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军地协调和需求对接。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略规划、改革调整、产业发展政策、军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军队在武器装备发展规划、需求研究、装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作用,充分发挥涉军企业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国防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市场主体作用。国防科技工业要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坚持“需求牵引、技术推动”配合军队加强作战需求论证和装备体系论证,着力把作战需求转化为装备需求,把装备需求物化为作战装备,通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推进武器装备体系化、信息化、实战化、自主化发展。坚持依法治理,在法治下完善体制机制,在改革中建设法治军工,健全法律标准规范,加强军品市场监管,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治理水平。
推动军工开放,吸纳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加快实施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对全社会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进行分类管理。统筹军工发展,精干军工主体,放宽市场准入,合理界定并逐步减少许可管理范围,除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武器和核心领域外,充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规划涉军企业武器装备动员能力,提高平战转换能力。推动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军工企业改组改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和投资建设。扩大军工企业外部协作,推进军品科研生产有序竞争,推动军工集团不断提高外部配套率和民口配套率。
促进军民科技相互支撑和转化,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围绕国防工业产业链部署国防科技创新链,把国防科技工业打造成国家创新高地。以实施“强基工程”为抓手,完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体系。健全国防知识产权制度,抓紧制定军工技术解密办法,建立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中心,推进国防科技信息共享,鼓励军工企业采取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二次开发等方式,推进军工高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梳理民口优势领域和能力,跟踪具有潜在军用前景的民用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民用技术成熟度评价,鼓励军工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技术。制定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推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服务。加强新建实验室和重大试验设施的军民统筹,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平台,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和军地创新合作,把国防特色高等院校、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成军地装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助力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核能、航天、航空等典型军民融合产业,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种化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国民经济急需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应急安全、反恐维稳、海警边防、城市安防、卫星应用等装备,推动军工为国家“大安全、大防务”服务。充分发挥国家、地方、社会多方积极性,探索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更多地利用市场手段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发挥军工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衔接,统筹谋划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定位。落实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围绕“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建设,优化军工能力布局。鼓励军工与地方加强战略合作,将自身优势与区域优势结合,通过联合开发、新建企业、专业重组、资本融合等方式,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形成具有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服务国家外交战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走出去”。深化对外合作,支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推动优质产能和中国装备“走出去”,带动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开发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促成高端装备出口和国际工程承包,形成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良好局面,实现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重效益。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3
北京中关村是中国高新技术的发祥地和风向标,山西临汾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资源,中关村与临汾融合发展,将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为了更好地搭建京、晋两地之间技术与资源的对接平台,将各自区域的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展开碰撞,2012年8月28日,山西省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关村杂志社联合主办了“京晋区域技术与资源对话论坛暨2012山西临汾开发区北京行”活动。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山西省临汾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建民,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陈乃醒,中科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专委会总部经济课题组负责人张鹏,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兹,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金良浚,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党委书记刘洪海,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许红英,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党委书记寇作鹏,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副行长李文,京滨工业园副总经理夏振峰,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主任赵元贵,央视网副总经理王秀云,煤炭管理杂志社社长厉克,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副秘书长李岩,山西省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林泽忠,山西省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尚日红,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临汾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有关领导,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顾问、海淀书法家协会主席、曾经获得联合国阿卡德米艺术权威奖的著名书法家张书范。还有来自搜狐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界的3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凝聚共识。
正如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在致辞中所讲,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了漫长的调整与转型。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转型涉及到技术与资源两个维度:技术上,升级换代;资源上,梯度转移。体现在实践方面,便是东部地区的腾笼换鸟,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崛起。与产业梯度转移相伴,中西部地区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东部地区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的区域版图已开始改变。这对于资源型区域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如何抓住这个时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热点问题。
“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早在1980年就提出:“经济要发展,就要搞技术扩散。应该把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扩散,就像把墨水滴入水杯一样,扩散开,把水染蓝!”
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城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坚实,尤其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更是中国高新技术的发祥地和风向标,被誉为“中国硅谷”。尽管这种优势是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但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与资本、技术与资源对接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山西省临汾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赵建民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临汾市的资源优势。临汾地处太原、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连接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壶口瀑布、丁村人遗址、尧都遗址、晋国遗址、大槐树等中华民族标志性的人文胜迹都集中在这里。全国元代以前8座戏台,有6座在临汾,素有“5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临汾”之称。临汾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三大优质主焦煤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区域经济的引领和转型道路上,在技术与资源的对接上,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上、历史与现代的传承上,人们对北京中关村,对山西临汾都给予了非常高的厚望。
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还就“京晋区域技术与资源”展开了圆桌对话。山西省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卫永红做了招商推介。山西省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仁创科技集团、远大集团利用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新联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格林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杂志社等6家中关村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
为了祝贺京晋两地今后在技术与资源方面进行有效对接,主办方中关村杂志用心良苦,特意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顾问,海淀区书法协会主席,曾获联合国阿卡德米艺术权威奖的著名书法家张书范先生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京晋比翼”,赠送给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
资源丰富的临汾古城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南部,是山西的地域大市、人口大市和经济大市。全市国土面积20275平方公里,总人口434万,辖17个县市区、两个经济开发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财政总收入200多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
临汾历史悠久,系华夏文明之摇篮,三晋文化之源头。10万年前丁村古人类诞生之地在临汾,5000年前人类文明始祖帝尧之都在临汾,600年前槐树移民之根在临汾。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景点星罗棋布,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000余处,拥有驰名中外的黄河壶口瀑布、陶寺遗址、晋国遗址、尧庙、大槐树等一大批壮美秀丽的人文自然景观,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临汾矿产资源富集,全市已探明矿种38种,其中含煤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总储量960亿吨,是全国三大主焦煤生产基地之一;铁矿总储量4.2亿吨,富矿占全省的70%以上。充足的矿产资源,为发展煤炭、钢铁、焦化、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力、新型建材等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汾区位优势突出,地处西安、郑州、太原大三角中心,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纵贯南北,侯西铁路、侯月铁路、临吉高速、晋侯高速、309国道横穿东西。临汾机场、大西高铁、中南铁路等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境内设有海关、商检、陆港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为物流集散提供了成本低廉、快捷方便的条件,为实施生产性物流组织提供了良好环境。
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篇4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表示:“两化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两业融合’, ‘两化深度融合’意味信息生产力向全社会快速扩张与渗透。在‘两化深度融合’中, 工业化是制造业, 而信息化是服务业, 信息即服务 (iaas) 、软件即服务, 在信息化的推动下, 随着网络‘创客’技术发展, 制造业正在变成生产型服务业。”
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金江军也曾表示, 两化深度融合是两化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更大的范围、更细的行业、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应用、更多的智能实现彼此交融。
因此, 两化深度融合不仅仅只是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制造业从适用范围、行业拓展、领域延伸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更是对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并将催化出更多的新兴产业, 如车联网、移动医疗等, 同时还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诸如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等应运而生。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5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能源、资源和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在加大。有几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远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水平;制造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日本的9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多。我们到地方调研的时候也发现,各地在工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业结构雷同、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转型升级才能做到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需要有新模式、新途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走了一条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代价。我们现在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赶上了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再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必须走以两化融合为重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技术是当今时代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的深层变革。
(本文节选自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年中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 篇6
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义
1.1 能有效解决军民融合之间的矛盾。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军民协同发展同样提出了新的需求。近些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建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有效机制,寻找军民融合发展的新措施,就是为了形成军助民,民助军的友好局面,这既是支持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保证,也同样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现在虽然我国在做着积极的努力,但是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能有效缓解军民之间存在的问题,虽然军民之间存在思想差异,体制差异,身份差异等等,但是经过融合深度发展后,军民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共享资源,交换意见,在这些资源意见的共享过程中军民的矛盾等有效缓解,军民之间存在的体制差异思想差异,文化差异慢慢都会有所缓解。由此看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能有效缓解军民之间的矛盾。
1.2 促进军民两边双发展。
军民之间想要协同发展,就应该融合深度发展,共享资源,交换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军民两边双发展。我国现如今进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正是因为它的这一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潮流正在实行,所以,我国逐渐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国家的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国防在建设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民是国家建造国防的重要支持,因此,想要巩固国防,就需要民助军,人民为军队提供物质支持精神支持,为守卫祖国的众多军人献去自己的一份关心,这都会更好的巩固国防,促进我国军队更稳定发展。同样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同样是帮助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现在自然灾害不断,在天灾面前人们往往是无奈的,再加上现在恐怖主义盛行,因为资源和能源的争端也日益加剧,影响人民生活安定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在这严峻情况面前,只有军帮民,发挥出我国军人的能力,加大我国国防,这不仅能帮助我国人民安定生活,更能巩固国防,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由此可知,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能够促进军民两方双发展。
2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时存在的问题
2.1 军民存在思想意识差异。
我国军民之间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军民存在思想差异,所谓思想差异,就是由于制度体制,经济利益,认知等导致的,在我国经济大市场中,不同主体所需要和带来的经济利益都是不同的,所以,军民之间也因为利益不同导致思想意识存在差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思想差异的不同也使得我国很多的人民不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甚至排斥,这种想法对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形成了极大的阻碍。现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性人民政府没有意识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只单纯的增加了政府的经济成本,却忽视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利益。军队如若需要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政府很难提出积极性来帮助军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只存在在文件上,根本没有完全付诸于实践,这种思想意识的差异只会阻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认为军队就是为人民服务而生,没有意识到军民是互惠互利的,思想意识的差异成为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绊脚石。
2.2 军民融合发展缺少严苛的制度规范。
无论是任何发展模式,想要平稳进行,就需要严苛的制度规范,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起到效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同样如此,现在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出现的一大问题就是缺少严苛的制度规范。严格的制度规范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如国防动员法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律法规,但是还不够健全,所影响的也不够全面,在现实生活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往往出现了无法可依的情况,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缺少综合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我国现在比较综合的国防法律就是国防法,但是国防法上面的一些条例可操作性不强,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没有很好的记载,所以,构造严苛的综合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阻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大问题就是法律法规不够严苛和有针对性,我们应该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3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举措
3.1 制定严苛的制度规范。
上文已经提及,我国缺少严苛的法律法规是阻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大原因,为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制定严苛的制度规范,细观其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较好的一些国家,他们普遍有着严苛的政策法规。严苛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做是一种约束,更快的推进了军民融合发展,鼓励了军民一体化发展,有了严苛的法律法规,能有效促进人民参与帮助扶持军队的活动,提供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就像美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都先后推出了国防授权法案和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防法等等,这些具体的综合性较强的答案,能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依可寻,形成了军助民,民助军的良好发展局面。提出严苛的法律法规能有效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3.2 融合军民之间存在的思想差异。
军民之间存在的思想意识差异越大,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阻碍也就越大,为了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更平稳进行,我们应该尽量消除军民之间存在的思想差异。首先要让全国人们的国防观念有所增加,认识到国防对我们国家的重要意义,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能够积极拿出资源等来支持我国军队,利用电子信息产品积极进行国防教育,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出新的期许,政府要改变自己错误的思想,要意识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只投入经济成本,要意识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可以更好的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平稳生活。军民之间存在的差异要积极消除,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4 结论
在新的时代大背景下,不仅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对军民融合更提出了新的期待,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在保存原有精神基础上融入新的时代要求,摒除军民之间存在的思想差异,制定严苛的政策制度,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真正抓住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精髓,让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走向制度化和规模化。
参考文献
[1]郑申侠.国防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提要[J].军事科学,2013,6(10):71-73.
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 篇7
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分别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检索大类,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关键词、摘要等从2011_2014年逐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博硕士研究论文20篇、期刊论文179篇,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研究分析得出,2011_2014年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也必将有更大、更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
研究进展
从检索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研究,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界定其概念,深刻地认识其内涵, 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先明白何谓“整合”,才能在二者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用音频、视频、图表等替代部分语言文字的表达,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以及师生交流等。[1]虽然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是研究者们都公认的,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融合>整合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但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二者在深度、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2]张文渊(2014) 在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中也指出:“‘深度融合’是有效的整合、深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整合。”[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深度、本质意义都已远远超越了“整合”。
(2)融合=应用
部分研究者认为,“深度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融合”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杨超(2014)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4]他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既要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为教育系统服务,又要有效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融合”在应用中得以体现。
(3)融合=状态
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但有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 “融合状态”。李敏娇等人(2013)在走入 “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融合状态”分别有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和有效融合,并对三种状态分别做了界定,融合状态观说明了到底何谓 “融合”。[5]
虽然国内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是为了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创新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为基础的,因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且大部分研究者还都坚信“融合”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所以存在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区域建设、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区域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搭建
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自提出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高潮。杨宗凯教授指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6]通过查看文献可知,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此,并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依靠。
(2)网络学习: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 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免费性、学习者自由选择性等,它对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指出:“当前,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进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育时代,达到了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考核测试、学习成果认证等。”[7]瞿振元研究员也指出:“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8]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建设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 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师生角色;注重情境探究,翻转了学习本质;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凤燕,通过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与自己多年来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9]
从当前这些探索出的融合的途径来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MOOC、翻转课堂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将目标停留在建设、 翻转上,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效果研究上,从效果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有效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要实现深度融合,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距离实现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 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阻碍的调查研究,试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从综合文献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当前中小学课堂中“融合”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上的不足
大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效果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融合”认识得不深入,所以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邱婷 (2013)在其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我们要从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10]当前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能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科学性的融合, 最多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那这种融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李玉顺等教授提出:学科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1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教育部于2014年5月研究制定并颁布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试行)》,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要求,为相关部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检测提供了指导。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不足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12]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计划,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的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情境多样化、 学习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应多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及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
思考与建议
1.内涵方面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单是工具,还是改变者, 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深”的程度和 “深”的标准,因为有了标准,实践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二者的融合。
2.方法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但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偏远地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出的研究应用方案还比较少,所以当前的研究应更多地将对象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努力推动各地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新探索出的MOOC、翻转课堂等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这些新教法的产生,虽然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免费地“学”,但却无法让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当前“融合”的研究只关注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问题,而忽略了对学习影响更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研究。所以, 对于学习动机,我们应更多地研究游戏与学习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应更注重正式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应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大数据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和支持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逐步深入。
3.阻碍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融合观。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就在指尖的时代已经来临, 当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最有效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第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当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滥用、误用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师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第三,创新型教学设计。在“深度融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设计,要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尽量多地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后, 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和百度文库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交流学习平台中,吸取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学设计的精华,有选择性地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8
一、强化大局意识
各级党委、政府和军队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来合力推进。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军地双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融合就是讲政治、抓融合就是抓全局、促融合就是促发展的理念,加快推动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树立一盘棋理念,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克服“你融合我难,我融合你也难”的思维方式。要抓住军民融合不放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举国体制优势,统筹军地双方各方面力量资源。要以共建共享共用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和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坚持把军民融合作为建设富国强军的重大工程,作为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的主要抓手,搞好顶层设计,务实推进。要推进产业聚集,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要坚持协同创新,加快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建立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联盟。要统筹军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充分考虑军地双方需求和平时战时需要,着力推进军地应急保障装备设施建设。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比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贯彻国防要求,政府不但要承担建设与管理任务,而且还要强化支出责任,并在项目立项、土地使用和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军队要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下行动。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比如,在促进军事资源共享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军事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只要不影响到国家安全,能开放的尽量开放,争取社会效益最大化。又如,在推动改革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方面,尽量引导优势民口和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领域,加快建立面向各类民口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开放、公平、公正、竞争的武器装备采办市场体系。2016年7月27日,全军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指南首次在网上发布,这是深化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贯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引导社会各类型优秀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领域,形成健康竞争的武器装备发展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改革创新
打破军民分割格局,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努力突破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近年来,我国在实践军民融合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大战略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同步增长。2016年10月举办的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上,全面展示了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如北斗导航卫星、水下机器人、云数据加密技术、精密光学仪器、大型激光3D打印机等高技术产品和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军民二元分离格局还没有完全打破,军民深度融合的整体效益与强大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根本出路在改革创新。
要创新工作模式,建立军民融展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基于国家创新体制的国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必须突破在技术、人才和产业上的军民二元分离格局,拆除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的各种利益固化的壁垒,为激发军民融合发展的动能提供政策制度保障。要制定资金保障政策,为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创新改革试验落地实施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撑;制定利益补偿政策,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化;制定优惠扶持政策,促使军地资源相互开放。比如,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方面,可以借助民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合理解决境内移动通信和境外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远距离通信问题。这样,既可以满足国家需求和地方经营效益最大化,又可以满足军队需求最大化。
要创新途径模式,打通民参军、军转民双向互动通道。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要着重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的军民融合重大工程,营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形成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途径模式。比如,可以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融合,在导航定位、地理空间、气象水文、海洋环境等公共产品信息,以及电磁频谱、作战保障、军事物流及动员响应等专用产品信息资源开发上,可由国家统一规划,军地协同合作,建立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渠道,统一军地两用标准,满足信息资源可以军地共同享用需求。比如,西安市有各类军工和民口配套企业约300家,并以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经开区兵器基地和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区为重要依托,筹划了267个总投资5 022亿元的军民融合重点项目。
三、强化战略规划
强化战略规划,坚持以调整战略布局、配置军民资源为抓手,从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再根据规划组织严格实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的宏观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拿出可行方案推动规划落实。努力做好“十三五”统筹建设规划编制任务,同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一起论证,加强军民协调配合,以有利于国家编制财务预算,方便军地双方筹划一批引领性战略性重大项目,为军地双方组织实施建设提供基本准则。统筹规划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充分运用国家专项资金,重点发展太空、海洋和网络空间等战略新兴性产业,抓好实施军民融合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组织落实探月工程、高分专项、空间基础设施等重大专项,加快推进深海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重大项目,扎牢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
美国实行的是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的是将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和民用科技工业相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俄罗斯实行的是先军后民发展模式,优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通过军事技术优势促使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实行的是军民融合发展模式,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上升为实现富国强军的战略高度,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着重建立军民融合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比如,四川省规划了“十三五”期间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努力围绕航空发动机、核动力、燃气轮机、信息安全、北斗导航等重点产业,争取国家在四川省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同时,加强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和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各种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
要加强军地协同的检查督导,及时有效解决困难问题,强化战略计划的刚性约束力和执行力。目前,一些地方的军民融合渠道依旧不畅通,部队需求与地方资源配置还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互通。要严格实施督导考核制度,厘清各级党委和政府协调军民融合发展的主体责任和职责范围,统筹制定军民融合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军民融合的具体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加强激励约束,促进工作落实。要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军地双方原来是二元体制结构,平时的责任落实是分开实施的,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必须列好责任清单,实施追究制度,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
四、强化法治保障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的工作部署,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内涵,是要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领和保障功能来加快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关于军民融合的法律法规建设还比较薄弱,必须在军民融合的任务内涵、程序方式、范围界限和激励约束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确保军地需求有效对接,军民标准通用兼容,资金、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要素融合渠道畅通、配置质量高效,最大限度激发相关主体参与融合发展的活力。
要加快军民融合立法工作,提高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必须按照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的,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从宏观上对国防需求与民用需求、战时需求与应急需求进行统一筹划,按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要求,体现“国家主导、军地协同、资源共享、市场运作”原则,加紧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法律立法工作,重点完善国防安全、武装部队采购、国防拨款、合同竞争、国防生产、国防工业储备、主要战略物资储备、市场准入和监管、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构建一套层次分明、相对独立、内容完备、适用管用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法治体系。依法规范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管理、保障运行等各项工作,依法规范各类企业尤其是优秀的民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依法保障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依法履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责任,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让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的观念在头脑中扎根,要用法作为保障,坚决消除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中的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要抓好国防教育,全方位、全领域加大普法宣传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激发全民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热情,依法尽好国防义务。要界定清楚各级党委和政府抓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权力界限和执法要求,依法对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相关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同机制,对造成危及国家安全利益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在法治轨道上有力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6-07-21.
[3]许其亮.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EB/OL].人民网,2015-11-12.
[4]游光荣.推动军民科技融合必须抓好“12345”[EB/OL].战略前沿技术,2016-06-01.
[5]于川信.信息技术:军民深度融合的动力[EB/OL].战略前沿技术,2015-08-20.
[6]创新39条助力军民深度融合[N/OL].西安日报,2016-10-30.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9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涵分析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国家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理论上, 军民融合的概念并没有标准的定义。狭义上,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 中国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实际上就是军用技术转民用, 或者民用技术为军用。这一理解是基于军队“打赢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这一新时期要求为出发点的。但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容来看, 军民融合涉及到国防工业体系建设、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民口技术进入军工, 以及军队人才保障、综合保障、国防教育、动员、预备役体制和边海空防管理体制机制等内容。涉及面更广, 内涵更为丰富。可以预见, 随着对军民融合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发展, 这一概念的内涵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但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国内外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历史沿革
纵观我党我军的发展历程, 历代中央领导都高度重视军民结合。20世纪50年代, 面对发展经济和应对安全威胁的双重压力, 党中央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和“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作为两件大事, 强调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在这种背景下, 毛泽东同志提出“国防工业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 注意学会用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 平时为民用生产, 一旦有事就可以民用生产转为军用生产”, 形成早期的“军民结合”战略思想。70年代末, 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把国家重点调整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投入大幅减小, 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十六字方针,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军民结合”战略思想。进入90年代以后,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 建设强大的经济和强大的国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江泽民同志针对国防科技工业中出现的新问题, 与时俱进, 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和两头兼顾、协调发展的思想。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被写入了党的十六大报告。进入21世纪, 党中央明确指出建立“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 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首次提出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建设。胡锦涛同志把科学发展的精髓融入到了军民结合中, 提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一时期, 军工集团的民品收入占比大幅提高, 大部分超过了80%, 扭亏为盈, 大批高新技术装备部队, 开创了“军民融合”发展新阶段。
军民融合是军民结合的深化和升华, 从十七大大报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 从胡锦涛同志“四个体系” (2) 到习近平同志提出“需求牵引、国家主导” (3) 等诸多思想, 均突破了传统军民结合概念的内涵。军民融合从传统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拓展到了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既有改变认识、观念要求, 也有体制机制改革、制度化法制化和协同创新等方面的要求, 把过去“军”与“民”分割运行的状态融合为一体化, 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三、当前中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矛盾
历史经验来看, 军民融合战略为国家国防建设和工业体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例如在军队和军工集团内部, 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因机制问题没有产业化, 甚至没有工程化, 而一边是民用技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 一些民用优势技术已超过军工技术, 却因体制问题不能进入军队装备系列。除武器装备领域外, 其他领域的军民融合同样不容乐观。究其根本, 可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认识存在偏差, 未能形成共识
目前, 各方面对军民融合的范围和深度认识还不统一。一是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认识模糊, 一些军队和政府部门的认识存在狭窄和宽泛两种极端情况, 对融合的范围和深度认识不清晰。二是军队开放意识不足, 军队需求牵引一直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军地需求信息对接困难, 民口技术研发机构很难通过正式渠道了解军方需求。三是地方国防意识淡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存在“国防建设是帮军队”的误区, 这使得地方在经济建设中考虑国防建设需求缺乏主动性。四是军队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协同意识不够, 不同部门争利现象明显, 彼此之间的协同变成了分权和利益博弈。
(二) 顶层设计不足, 缺乏统一领导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系到体制机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综合保障、人才培养、国防教育等领域, 内容面广, 涉及程度深。但缺乏顶层设计规划和统一领导, 部门职能存在交叉, 多头管理问题较为突出。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例, 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能力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军民属性分线管理, 不利于军、民两方面科研生产能力和两类产业的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国防科技创新方面, 多家国防科研力量实际上主要由军工集团支配, 军地科技资源和科研成果难以共享。
(三) 主体法律缺乏, 法规建设不完善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政府和军队各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 但总体来看, 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律法规体系涉及面较窄, 缺乏促进融合的基本法律。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涵来看, 在融合促进、信息资源利用和动员、军队人才培养、部门协同、国防教育等许多领域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二是现有法律法规整体层次不高。法律规范权威性不够, 大多数法规都是政策性文件, 而且部门出台较多, 且政出多门, 政策内容存在重叠区域。例如现有的民参军准入“四证”规定, 有相当多的要求是重复的。三是既有的法律法规条文还存有冲突的地方。例如有关企业法的规定, 对私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构成了直接或间接的限制, 与科工委2007年出台的《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允许非公有资本对军品科研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条款实际上是有冲突的。四是一些政策法规执行程序复杂。税收待遇不公平、民参军准入门槛高、管理交叉、申请周期长、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此外, 一些军民融合有效探索的方法、路径, 没能制度化、法制化, 只是军队首长或政府领导在位时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旦卸任, 又开始实行新人新办法。这一过程, 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耗费, 对军民融合科学有序发展极为不利。
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建议
不难看出, 党中央有关军民融合发展的各种文件都是围绕“富国与强军”这个目标展开的, 这与中国当前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局势密切关联。无论是海外经济利益拓展, 还是国内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都要求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以充分利用军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两种优势。但就当前实际情况, 至少还需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认知, 凝聚共识。相关部门应强化军民融合的理论研究, 积极吸取国外在该领域的成熟经验做法, 积极展开理论学习和研讨, 强化认知。解放思想, 突破“军转民”或“民参军”思维定式, 打破军、民界线。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深入融合。解放思想要培养富国强军的战略意识, 转变单独依靠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军队自成体系的传统思想, 充分发挥市场在各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充分发挥需求牵引、国家主导作用, 做好顶层设计。要融合军队、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地方综合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等主体, 不能简单依靠国务院或几个部委, 必须切实发挥国家层面专门机构的作用, 统一指挥、统一规划布局, 能够协调军队和政府各个方面, 打破军工集团自我封闭, 破除现有利益藩篱, 推动军队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全国上下一盘棋的新体制机制。三是军地协同、统一部署。打破军地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格局, 不能简单依靠自发自觉, 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的立法和统一领导机制, 打破各自分离的局面, 发挥二者协同效应。努力在全要素、多领域实现军民高效融合, 既要充分发挥国防建设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效应, 同时也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国防效应。四是推动军民融合法制化制度化建设。一方面要确立军民制度深度融合的理念, 法规建设不能人为增加麻烦、制造分离, 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通过市场引导高新技术的军民双向转移。政府和军队要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把需求信息渠道建立、综合保障拓展、动员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作为首要的工作目标, 制定与之适应的、成体系化的、完善的法律与政策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格.调结构建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R].研究报告, 2013.
[2]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R].研究报告, 2013.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思维 篇10
世界上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十分重视处理军与民之间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军与民的发展关系处理得好,国则兴;反之,国则衰。党中央提倡军民融合,是富国强军、振兴中华的必然选择。
“军民融合”一词最早在2004年由“我国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课题提出,该课题由原总装备部会同国家科技部组织跨部门跨系统的专家开展研究,笔者有幸参与了课题的组织与研究,其研究成果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十多年以来,“军民融合”一词响彻神州大地,军民各界对军民融合积极响应,参与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民参军”热潮沔动。军民融合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进了国防实力与国民经济的同步增长,军民融合事业的发展进入了初步融合阶段。
军民融合事业取得这一成绩可谓来之不易,综合分析它是由四股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第一股力量,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心和意志力。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2013年,习近平指出:“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国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合作的发展格局。”2015年,习近平主席又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从中央机关到地方省市全面动员,从而确立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主导地位。第二股力量,是政府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国务院2005年下发的非公经济36条中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建设领域,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允许非公有制企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2010年国发37号文提出“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基本实现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在财政投入、税收政策、市场准入、军工固定资产投入的公平化,军品市场推出制度健全完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这两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是政府和军队的大政方针,标志着“民参军”的合法性。第三股力量,是军事需求的牵引力。在新军事变革思想指导下,为了应对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研制以“高”制“高”的先进武器,现有军工单位在某些方面(如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不能完全满足发展的要求,需要吸纳民用的高新技术成果与产品来补充、完善和提高。为此,原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出台了一系列可操作性政策法规,指导民企按规定条件有序地参与军品的招标竞标。第四股力量,是民用高新技术发展的推动力和民间组织的响应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在许多方面军、民技术兼容程度愈来愈高。正如倪光南院士所讲:“民用高新技术的发展,必然要向军品市场拓展”。与此同时,自从中央发出军民融合的号召以来,民间中介机构通过开交流会、展览展示、互动对接等多种形式,为民与军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搭建合作的共融平台,对促进军民互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军民融合事业发展的初步融合阶段,其特征,一是军与民在思想上的融合。通過军队、政府及民间各行业的各层面高峰论坛与研讨,军民各界取得了思想上的共识——“走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之路,是富国强军之路”,“一分投入、两分产出”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军队采购打破了军、民企业的界限。军队装备采购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对非公有制的企业也采取一视同仁的军品市场准入政策,经审查符合条件,都可进入装备承制目录,参与装备采购的招投标。三是军工配套向民企扩大开放。军工配套实行许可证制度,涉及武器装备的一般分系统及专用配套产品科研生产许可,向民用部门和非公经济开放,实现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适度竞争。四是“民参军”的门槛逐步降低。简化准入审查程序,减少许可目录数量。对许可目录之外的专用装备和一般配套产品的承制单位,只对申请企业进行资格审查,不再进行许可审查和强制性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对参与军选民用产品招标竞争的企业不设特别资格限制,凡产品及服务符合招标要求的企业均可参加投标。五是军民融合范围逐步拓展。从当初设想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拓展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融合,其范围包恬国防科技装备、人才、后勤保障、国防动员等全方位、多领域。六是军民融合设置专门机构。由23个部门联合组成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原总装备部和信产部、科工局设专门机构负责,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设立了军民结合专项基金。七是军民融合园区篷勃兴起。全国已建成了20多个军民融合园区,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八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三网”建立,缓解军民信息不对称。为了让民企了解军方的需求信息,原总装备部建成“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和《全军装备采购信息服务中心》;工信部开展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公开类信息将通过门户网站集中发布;原总后勤部建立了军队物资采购网,供应商选择相应的采购网站进行在线注册,一次注册全军共享。
军民融合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当前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组织结构性矛盾、政策性和运营管理等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从初步融合到深度融合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军民融合专家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推进以国防科技装备领域为主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认为应有新思路、新思维:
关于加强军民融合法制建设问题。立法,是国家主导最有力的“抓手”。依法行政,以法律作保障,在法制下加大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力度。为此,国家和军队决策层领导机关应抓紧为“军民融合”立法,全面构建军民融合的法律体系。目前,全国人大已启动了《军民融合促进法》的立法程序,国家立法机关进行了专题调研,国家发改委和解放军战略规划部牵头负责《军民融合促进法》的起草工作。目前,已有20多个省(区、市)出台了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或军民融合实施意见。军民融合立法基础和条件已经成熟,国家出台军民融合法势在必行。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新闻记者证2015年度检验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刊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军工文化》新闻记者名单:姚远、龚远会
关于聚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明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非常重要。只有目标明确了,深化改革进程中才能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行动。目标不明打乱仗现象,正如有些人说的“如今军民融合外延拓得很宽,内涵越来越模糊”,还有人说,“军民融合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些都是目标不明造成的。为此,国防科技装备、人才、后勤保障、国防动员等领域的军民融合都应该研究制订相应目标。
紧紧抓住重要领域的军民融合。习近平提出推进“重要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十分重要,这是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鉴于国防科技工业在国防和经济建设中的特殊地位,国防科技装备建设领域的军民融合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中之重,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从当前情况分析,加大深度融合力度,一是建立起军、民高新技术能互相顺畅转移的机制;二是彻底改变军工领域“封闭”和“垄断”的利益格局,加大配套放开的步伐;三是装备采购、安排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特殊项目除外)应建立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今后,除了少数承担武器系统总体任务的单位外,绝大部分承担配套任务的单位都要“能军能民”,不再专吃“皇粮”。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保密问题。武器装备建设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是做好“需求牵引”(发布需求信息),而其中的“瓶颈”是保密问题。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建立需求结构技术分解指标树是解决保密问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把武器装备总体或大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分解到各分系统,再由各分系统分解到各配套设备,再由各设备分解到另部件和元器件的技术指标要求。同时,要克服走过场的保密形式要求,加强军用电子信息的保密措施,特别是对网络信息应严加管理。军队特别是装备研究部门和军工单位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对此,一定要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以承担XX工程型号为光荣的政治待遇,承担一项新型元器件或新材料,甚至一个特殊螺丝钉的研制单位,都知道最终用户是谁,还知道用在XX型号的某个部位。其实,民企为军用的配套(元器件、原材料),毋需知道哪个型号、干什么用,只要按军方要求做,由军方按要求指标验收就可以。
国家统筹规划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的发展。在现有体制情况下,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制订军民两用技術计划;根据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统一组织重大专项论证,并加强立项评侮制订鼓励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重视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鼓励军方与民企合作,努力营造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环境;军队不能单纯作为一个采购方到市场上来买技术和产品,特别要支持和培养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原创性、前瞻性的、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予以支持和指导,加强军方的需求牵引。
科学谋划军民融合园区建设和发展。军民融合园区建设和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全局性的科学谋划,要更加注重效益和创新。规划中的园区其产业定位要有创新特色,要与行业发展相结合,特别要强调与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结合。克服盲目跟风,简单复制,形成多个园区产业结构雷同,以致造成某些行业产能过剩。甚至打着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旗号搞“圈地”活动、搞政绩工程,类似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深化改革促深度融合。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靠一般行政命令很难凑效,唯有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2010年国发37号文件提出,“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的互通、互动、互补。”由于深化改革没有到位,这个目标未能很好实现,因此,采取分步实施的做法,先在十大军工集团之间建立起军品科研生产的竞争机制,实现“互通、互动、互补”,取得经验后再向全社会的民企推广。专家认为,如果高层领导狠下决心,通过深化改革,采取有力措施,打破军工集团之间的封闭格局,用二至三年时间在十大军工集团之间实现“互通、互动、互补”,是完全有可能的。
正确处理“国家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推进军与民的融合是在市场机制的大环境下进行,“军转民”、“民参军”的军民互动,必须遵循市场法则。国家主导主要是抓好立法、制订政策、顶层设计和加强督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军民互动(如:推介会、展览展示会、专项产品发布会等),政府毋须包办,按照中央简政放权的要求,加强对民间组织的支持与指导,充分发挥它们的积极性,在军与民之间架起桥梁与纽带,为推进“民参军”、深化军民融合作贡献。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 篇11
当前我国特色的两化融合理论中凝聚着各方的思想和力量, 这是两化融合工作的首要工作, 通过强化两化融合的理论研究, 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两化融合的内涵。而且通过对近年来我国两化融合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分析, 对不同地区、领域及企业在实施两化融合过程中的方法和途径的深入研究, 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的两化融合理论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两化融合不仅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的理论问题, 而且还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问题, 所以需要对两化融合的紧迫性进行了解, 围绕两化融合开展各项活动, 更深入的对两化融合的发展规律进行认识, 提高我国国民信息安全意识, 在实际行动中更好的将两化融合的部署工作进行落实。
2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在两化融合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这就需要在不断推进两化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着眼于两化融化的全局, 加快政府各部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确保各部门及各领域之间协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统筹各方面的力量, 加快组织保障体系和工作制度体系的构建, 确保合理分工, 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两化融合工作的协调性, 则需要在政府的每一级部门中设置一名主管信息资源的官员, 主要对本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管理、开发利用进行负责, 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两化融合工作, 而且可以直接参与到决策管理工作中来。进一步加强两化融合立法工作, 从多层次入手, 建立现代化的产权制度, 进一步对市场经济运行制度进行完善, 从而更好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有利于两化融合活动费用的降低,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绩效统计制度和考核制度, 做好两化融合的引导和促进工作。
3 加强市场管制
为了更好的推动信息化和重点产业的发展, 我国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 推出了中长期规划和指导意识, 在具体战略中明确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傻, 所以需要具体抓好落实工作。通过宏观管理和微观市场管制来有序的推进信息产业和工业领域的企业的有效融合, 更好的引导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对经济性管制进行改时, 政府需要灵活采用许可、准许和限制等堵多手段来对市场结构、企业经营和竞争行为进行有效的制约要, 更好的对两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虚拟经济和虚拟经济行为进行关注, 做好民间投资的引导和鼓励工作, 确保信息产业及制造业能够均衡发展, 从而对我国产业布局进行优化, 避免重复建设行为的发生。在加强社会性管制过程中, 需要对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就业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同时还要对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等问题进行关注, 确保企业行为的文明性。
4 找准两融合切入点
信息产业是两化融合的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 其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两化融合的进程、深度和广度有重要影响。以突破技术瓶颈和满足重大应用为主要着力点, 重视技术集成和自主创新, 突破新一代技术, 占领产业技术制高点, 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同时要积极培育和稳健发展两化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信息化支撑技术及产品, 并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推动实现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的信息化、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和行业管理信息化, 实现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信息技术与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融合发展和普及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在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工业领域的互通、互补、互动发展。
5 进一步完善两化融合途径
5.1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各类企业都是两化融合的投入主体、建设主体、应用主体和受益主体, 只是两化融合的内涵和形式不同。提高企业两化融合负责人的意识和能力, 在大中型企业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 对中小企业要提高总经理的两化融合意识和能力。加快培养大批适应两化融合需要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充分发挥各级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 积极推进、鼓励和引导大中小民企建设研发机构, 推进信息技术专家和工业技术专家的融合和协作。
5.2 借鉴成熟的经验和自主创新
有效利用国际国内市场科技资源加快两化融合, 善于“拿来”有利于两化融合的先进技术、产品、方案、管理办法和人才, 结合企业实际进行集成整合。坚持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两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既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又要促进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努力打造自主品牌, 关键领域的信息技术和产品等要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
5.3 循序渐进与跨越发展并重
因企制宜, 准确把握和利用企业管理、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继承性、兼容性、跳跃性等不同特征。有的企业可以逐步将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环节信息化, 从业务、技术、产品等微观层面融合, 提高研发效率和研发能力, 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有的企业可以发挥后发优势, 以两化融合为契机创新管理思想、生产体制和生产方式, 创造赶超机会。有的企业可以依托原有工业或信息化的优势技术基础, 进入两化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有的企业可以从制造业剥离形成专业化信息服务企业, 做生产型服务业的引领者。
结束语
未来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会不断提高, 这会对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推动及技术本身的发展都是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且“十八大”报告中也将“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纳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国家对信息化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和信息化的参与人员要将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 而且要做好具体的应对准备, 更好的推动我国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力度, 即两化融合, 在两化融合不断推进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两化融合这个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 在研究和实践方面还较为欠缺, 两化融合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 部分企业信息化进展速度较慢, 相关政策法律和标准也与两化融合的要求不符, 再加之两化融合过程中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还较为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对两化融合的深度带来了不利影响, 所以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确保更好的推进两化融合的顺利实施, 实现两化互动共融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两化融合,理论,政府职能,市场管制, 切入点,融合途径
参考文献
[1]金江军.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和趋势分析[J].中国信息界, 2011, 10, 10.
[2]汪向东.推进“两化融合”与加快工业现代化研究[J].中国信息界, 2010, 3, 10.
【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推荐阅读: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10-15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09-06
深度融合05-17
军民深度融合09-04
两化深度融合09-30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11-09
地理深度融合课10-25
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08-30
浪潮深度学习融合方案09-23
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工作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