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建议(共7篇)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篇1
邵武市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为支持邵武市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探索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省城镇化事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园区升级行动、城区融合行动和旅游区建设行动等“三区行动”为抓手,促进产业园区向城区聚拢、产业活动向园区集中、城市功能向园区拓展,构建要素匹配、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产业-城市”空间复合体,形成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的积极态势。推动规划建设、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改革,建成“生态美、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二)发展目标
推动邵武市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到2015年,“三区行动”进展顺利,产城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协调,林产加工、纺
织服装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生物、食品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城四翼”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得到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30万人,市区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6:48:36。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到2020年,“三区行动”阶段性完成,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高度一致,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壮大做强,旅游业成为重要增长极,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基本完备,“一城四翼”城区格局基本成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显著提高。市域总人口达到35万人,市区人口达到2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50:40。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三区”发展,增强城镇化发展带动力 1.实施“园区升级行动”
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推动产业园区从职住分离向功能复合转变,从单一生产型区域向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元化、— 2 —
多功能、多点支撑的城市产业功能区转型。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以园区积聚企业,以企业振兴产业,重点推进邵武经济开发区、金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纺织工业园区等三大工业平台建设。邵武经济开发区,规划向香铺、吞源、朱山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林产加工业,提升初级产品板材层次,加快室内装饰材料、高档进口木家具、竹制家居用品的发展,着力打造国内最具特色的竹木加工基地,积极争取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金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规划向行岭、下沙方向推进,与屯上、下沙、晒口工业平台连片发展,重点发展以氟、硅、炭材料为主体的新材料,研发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扩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在水北规划纺织工业园,依托邵武火电厂扩建实施热电联产,重点发展纺织服装业, 以染整环节为中心,上游向棉纺、织造产业延伸,下游向服装加工、鞋帽产业延伸,完善产业链。
夯实园区基础设施。用好用足“低丘缓坡地利用开发”试点政策,拉开园区框架。强化城市功能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协调好产业设施、居住设施、服务设施等在园区及周边范围的合理布局,注重与临近区域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强化土地节约集约,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提高园区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科学设臵园区管理机构,强化园区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政区合一。配套完善商贸物流体系,促进海关设立监管场所,加快建设集市
场信息、现代仓储、快递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商检及海关报关一站式服务为一体的物流专业园区,打造省级物流园。
2.实施“城区融合行动”
开展“多规合一”规划管理试点,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多规融合”,加强规划之间有效衔接。
按照产城融合目标要求,推进“一城四翼”融合发展的市区格局。东翼,中心城区向东结合金塘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发展,延伸至吴家塘镇;南翼,中心城区向南依托邵武经济开发区建设,延伸至城郊镇香铺村;西翼,中心城区向西沿生态休闲旅游区向龙斗方向带状拓展;北翼,中心城区向北规划纺织工业园,延伸至水北镇大漠村。将城郊镇、水北镇、下沙镇和吴家塘镇纳入城区统筹发展,逐步形成东起吴家塘镇,西至水北镇龙斗村,南至城郊镇香铺村,北至水北镇大漠村的城市框架,规划控制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提高中心城区对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城市二环路建设工程,扩大城市建成区框架。推动芹田片区、坪上片区和苦竹湾片区的整体开发,扩大城市容量,为吸引外来人口落户创造洼地环境。按照覆盖园区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坚持公交优先,建设中心客运站和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完善公交线路和站点设臵,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完善市政公用设施,— 4 —
加快城市第二饮用水源、城市排水、管道燃气等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加大园区公共租赁房、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加大商业业态布局,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形成辐射闽赣周边的商贸流通集散中心。发挥“山、水、绿”优势,建设精品山水园林城市。
3.实施“旅游区建设行动”
积极融入大武夷旅游圈,实现“游武夷金湖、驻福地邵武”。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硬实力”基础,以张三丰太极文化、儒学和平文化为“软实力”依托,加快养生游、文化游、休闲游产品开发。加大和平古镇、金坑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力度,高水准做好和平旅游度假小镇规划,着力推进和平古镇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整合博物馆、民俗馆、李纲馆等资源,提升天成奇峡、云灵山漂流、国家森林公园等山水旅游景区,打造以文化山水为品牌,以欢乐体验为主导的文化山水欢乐走廊,发展养生旅游;持续开展龙舟赛、摩托车越野赛和太极拳等体育赛事,发展运动康体休闲游;加快温泉项目开发,打响氧吧温泉品牌,将太极养生文化融入其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温泉养生产品。加大旅游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线,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福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二)创新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高效利用 1.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结合产业布局和区域统筹规划,引导项目向产业集中区集聚,在低丘缓坡地试点范围内,依照试点的优惠政策办理有关征地手续、平整土地,条件成熟时支持向国土部申请扩大试点范围。对保留原有的和规划设计的地质遗迹、地貌景观、生态用地,允许只办理农用地征收,不办理农用地转用。允许造福工程、地质灾害威胁搬迁等符合“一户一宅”用地条件的农民,跨村、跨乡镇到规划中心村、中心城镇建房。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公共租赁住房、拆迁安臵回迁房项目允许按总建筑面积的一定比例(10-15%)配建商业服务设施,并以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全面落实和谐征迁工作法,探索留地(物业)安臵、入股安臵、住房安臵等多种安臵模式,提高被征地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2.探索城乡土地利用新模式
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超过上级下达补充耕地任务的耕地数,允许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指标交易。鼓励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允许将群众自愿前提下实施的旧村复垦项目和建制镇用地纳入增减挂钩指标体系,并以实际新增耕地数核定交易指标,提高先行交易指标比例。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与建新项目可组成项目区整体审批,建新地块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出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办法或意见。允许以自然村(组)为单位,以农户自愿为前提,开展农村住宅臵换城镇住房工作,在城镇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新建房屋臵换其原有 — 6 —
农村住房,臵换的城镇住房参照拆迁安臵户的规定办理产权证。允许除宅基地以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进行登记、评估、以抵押方式进入国有融资平台或在本市范围内的农业人口之间流转。探索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农民工宿舍。城区低效工业用地在原土地使用者自愿申请的前提下,由政府收储并公开出让,土地出让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原土地使用者。支持申报列为国土部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四星级及以上旅游酒店、4A级及以上景区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不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按现行规定的最低价起始招拍挂出让土地。探索城市生态用地差异化管理模式,将城市绿地划入非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3.拓展土地规划统筹空间
加强规划调控,探索差别化规划管理。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在指标不足时允许申请追加,保障产城融合发展项目用地需求。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年评估调整,五年滚动修编的动态管理机制。在本市建设用地指标内适当调整建设用地布局,对未列入规划的产城融合建设项目用地,适时修改规划并及时审批。对项目建设给予林地指标倾斜,对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试点范围之内涉及的林地给予指标上支持。在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内,使用乡镇规划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由设区市国土部门审批。
(三)着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
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新能源示范城市,打造绿色生态林业示范点,将邵武市列为省级碳汇造林试点县、现代农业(竹业)发展示范县。加强生态功能区划管理,将邵武市列入全省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试点,加大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提高植被恢复费及森林资源补偿费返还额度。积极争取《全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邵武市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大减排工程建设,突出重点指标削减,以点带面,有效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力扶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等循环经济项目,推广生态型种养模式,鼓励企业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四)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全面放宽落户条件
实行无门槛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建立健全户籍与居住证相互补充、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推动居住证持有人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异地务工人员在邵武市区居住,有合法稳定住所,与居住地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依法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或者灵活就业人员及其父母、配偶、未婚子女,均可将户口迁入居住地。省内农业转移人员从农村落户邵武城镇后,允许在一定时期内仍按农村户口享受计划生育政策,继续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主 — 8 —
选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省内户籍地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委托邵武市管理和异地结算的办法。
2.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用工管理体系。持有居住证的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城乡劳动力均等的公共就业体系服务,失业后可以在邵武进行失业登记,享受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同等的所有促进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邵武市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加强“就业促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三大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按照国家规定在市场准入、小额贷款、税负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
3.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教育用地优先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加快城区及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和城乡幼儿园扩容建设,在旧城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中,同步规划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城南区域规划新建一所中学,做好实小水北分校建设工作,改善莲塘中学、城郊八一希望小学办学条件。加快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将全市教师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实行统一管理,统筹配臵。推行城区“小片区”管理模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就学纳入邵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教育。所有高中逐步面向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放招生,平等享有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利。省级要将我市新建学校或提升学校纳入扶持保障重点。
4.完善与区域中心规模相适应的医疗服务配套体系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市立医院,实施市人民医院异地扩建和市第二医院改扩建,统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闽赣周边县市医疗服务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闽赣周边县市群众能力。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调整诊疗服务收费标准,探索总额控制、按临床路径、按项目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模式。探索实行省定价格幅度内“自主议价”的药品采购制度。建立覆盖全城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联合体,开展分级诊疗,引导居民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按省直医疗卫生单位的标准核定邵武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结构比例。按服务人口合理规划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城市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政策支持。支持温泉养生旅游综合体配套,建设养生医院或保健中心。
5.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全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推动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等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并轨统一。异 — 10 —
地务工人员已在企业等用人单位稳定就业的,可按省上规定享受同等的城镇社会保险权益。持有居住证的本省异地务工人员,在邵武城镇从事个体经营以及灵活就业的,可以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邵武参加或接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出台城乡居民社保与城镇企业职工社保、机关社保之间的接续转移办法,全面实现区域范围统一的医保政策。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鼓励、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支持工业园区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集体宿舍类公共租赁住房。到2015年以前把符合条件的有稳定就业的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6.构建坚实基础设施体系
着力构建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邵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顺邵高速公路尽快建设,支持邵武尽快接入国家高速主干网,争取浦建龙梅高速铁路开工,争取对鹰厦铁路邵武段进行扩能改造。实施316国道和205省道改线工程,完善环城干线公路网,加快城区环城路建设和县乡道路、旅游景区公路提级改造,闭合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二环初步形成。完善交通场站建设,加强武邵、邵光、顺邵三条高速公路沿线的站场枢纽设施、货物装卸分拣设备及组织、运输装备和通信信息等系统的建设。加快邵武火电厂三期建设,完善城乡电网结构,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快城区旅游集散中心和交通口岸旅游咨询中心建设。推进邵武通用机场建设,加快通用航空事业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直相关部门与南平市、邵武市共同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邵武市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专门办事机构,组织实施试点方案。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方案,各负其责,通力配合,支持邵武市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并给予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强资金和政策保障
省级预算内投资加大对邵武市城镇化试点的倾斜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中的民生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从财政部代理发行的福建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中,适当安排部分资金支持邵武市项目建设。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考虑邵武为原中央苏区县和山区县等特殊因素,省级财政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放宽政策限制,通过采取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措施,加大财政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省上金融部门对邵武改革项目给予信贷资金支持,给予切块专项信贷规模。支持邵武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帮助企业发展,发行城投债等为基础设施建设募集资金。
(三)加强目标管理
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责任主体,要根据任务,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实行项目化精细管理,提高城镇化 — 12 —
试点的科学性,防范和减少风险。对重大发展改革举措和政策,适时组织开展事前咨询论证和事后跟踪评估。建立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责任,严格考核,确保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篇2
产城融合也是我们潍坊市滨海区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成立滨海经济开发区,201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举全市之力突破滨海的决定,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由集中突破滨海转为常态建设海洋经济新区,滨海区初步形成了围绕七大片区,以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依托的现代城市发展体系。从滨海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滨海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城市的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以城市基础建设为依托、创新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优化空间布局和建设生态文化为目的,促进滨海区产城空间和功能全方位融合,从而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一、对潍坊滨海区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意义的思考
滨海示范区位于潍坊市北部沿海区域、莱州湾南岸,北临京津冀,东与中韩自贸区,北与蒙俄经济走廊相连,南接长江经济带,位置优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衔接点。在示范区开展产城融合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快职工和居民城市化
城市的核心是人,产城融合,就是要实现人的城市化。滨海的产城融合,要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统筹把握、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一体推进。滨海区在发展过程中以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必定吸引众多外地企业、人口进驻滨海,通过产城融合过程中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功能的完善,企业职工就会充满激情和向往,就地安居乐业进而投资兴业,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实现2020年滨海区75%城镇化率的引导性目标努力。
2.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高水平
滨海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多年来一直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从1958羊口盐场的建设奠定了潍坊盐业发展的基础,到1986年建设潍坊纯碱厂实现了海洋化工产业的发展,再到1995年成立潍坊海洋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大规模养殖和盐业生产。20多年来发展迅速,在此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产城融合,会进一步促进工业的转方式、调结构进而通过技术创新达到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高水平。力争完成滨海示范区2020年经济实力引导型指标GDP总量625亿元、人均GDP16亿元、经济效益引导型指标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0%以及第二产业控制性指标60%的发展目标。
3.推动国家整体经济战略实施
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五大国家战略。而潍坊市滨海示范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区域,示范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家战略的实施,通过产城融合改善和提升渤海南岸地区产业和城市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推动国家整体经济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4.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滨海区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必定要有针对性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和绿地资源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进而完善和提升城市教育、文化以及娱乐等城市功能,从而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滨海示范区作为“蓝黄”战略确定的“四区”之一,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新区、建设现代化海洋新城,必须要走产城融合、均衡发展的路子,现阶段如何推进滨海新区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笔者从建设基础设施、创新产业发展、积淀生态文化、打造智慧城市四个方面进行了以下预想和建议:
1.建设基础设施,优化滨海城市布局
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设施、供电设施、燃气、热力、水利、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娱乐等很多方面。
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关键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精准施策、集中力量、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开发建设,规划先行,滨海开发建设应高点规划、一步到位。因为滨海区是在盐碱地上建新城,必须高标准做好城市规划,无论是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还是项目单体设计,都要一步到位,既符合当前实际又要着眼长远发展,如果规划不具备超前性,就难以摆脱“今天建明天拆”的被动局面。要及时开展《开发区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开发区总体规划(2016-2030)》确保城市规划自起步就与世界同步。既要搞好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的衔接、各专业规划之间的衔接,又要搞好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发展规划的协调。规划要符合滨海实际,体现海洋特色,展现现代气息。要有滨海的独特个性,该有城市的地方要规划城市,该有渔村的地方要规划渔村,防止千篇一律。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魅力水城,要立足滨海、放眼世界,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把滨海放到全市建设海洋经济新区的高度来推动,放到国家战略大局中来把握,放到世界发展大格局中来谋划,把海洋开发与滨海陆地空间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构建海陆开放型开发格局。统筹海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陆产业综合体系建设、海陆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和海陆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海洋经济、沿海陆域经济与陆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滨海地区核心竞争力,形成资源合理利用、空间有效开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最大程度优化滨海城市布局。
2.创新产业发展,推动滨海城市大发展
产业发展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化的主体就是两个方面:人和产业。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产业结构的非农化转化与发展、经济要素的流动与聚集、相关的制度安排与创新。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产业发展是产城融合的重要基础,有产业支撑的新城,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聚集更多的人气。滨海示范区早已形成了以海洋动力装备、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港经济为主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但由于历史原因,化工产业占比大、一定比例地存在落后产能,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滨海的产业短板。因此首先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壮大相对占优势的的现有产业,例如可以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现有海洋动力装备、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加快引进大项目、高端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着力补齐现代服务业产业短板、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全产业链如临港物流和职业教育、生活性服务业全覆盖。要把现代服务业提升作为产业提升的重中之重,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科教服务、滨海旅游、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依托港口优势,发挥腹地农产品、渔业和冷链物流优势,打造大物流产业格局;依托旅游度假区活力,推进以项目建设为核心的旅游品质提升,打造大旅游产业格局;依托良好的现代海洋产业基础加快催生金融保险业发展,打造大金融产业格局。培育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信息产业。
3.积淀生态文化,彰显滨海城市魅力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以致能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文化成就城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滨海区已有的生态文化就是“渔盐文化”,新兴的海洋文化也还没有形成,整体上缺乏具有凝聚力的文化符号和系统的城市文化格局,这导致了目前滨海区市民自身修养不够高,普遍具有地域性、狭隘性,缺乏像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与滨海敞开胸怀迎接各方资源集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匹配。总的来说滨海区在城市品牌塑造方面还不够,还没有能够彰显滨海城市魅力的生态文化的深厚积淀。缺乏像“世界风筝都”这样朗朗上口的城市文化口号,知名度不高。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文化造城”理念贯穿于滨海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努力积淀生态文化,形成滨海特色文化,打响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
4.打造智慧城市,满足人民需求
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城市新形态,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城市的规划、服务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市民、企业、政府、第三方组织的共同参与,对城市各类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现创新低碳的产业经济、绿色友好的城市环境、高效科学的政府治理,最终实现市民高品质的生活。
智慧城市在本质上是一种对城市的重构,这种重构改变了传统的以资源投入为主、强调发展速度和数量的方式,而是以资源配置为主、强调供需匹配和发展质量的方式。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的科学配置,提升整体的社会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创新环境的培育营造,提升未来发展潜力。
滨海新区的智慧城市打造首先要基础建设智慧化:免费wifi、4G网络、智能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其次生活服务智慧化:微信挂号诊疗、社区保健面对面、课堂教学空中化、幼儿课堂教育视频直播。实现一卡通和一机通。一个市民卡和一部手机就能解决吃住行游乐购的智慧化时代尽快到来。
再次工作、学习以及获取服务智慧化,通过信息数据及时获取路况信息、政府服务信息、课堂授课信息,选取合适的时间地点进行工作、学习或者服务的获取,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服务排队费时、学习和工作的冲突等矛盾,使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服务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总之,通过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形成以生态文化为底色的宜居宜业宜产宜学宜游环境,聚集人气、突出商气、体现大气,打造最具吸引力的生态城,用最佳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吸引人、留住人、聚人气,建设紧凑型城市、集约型滨海,形成独一无二的滨海特色,建设让本地人骄傲自豪、让外地人羡慕向往的现代化海洋经济示范区。
摘要:从推进潍坊滨海区产城融合发展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对潍坊市滨海区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现实意义的思考,从建设基础设施、创新产业发展、积淀生态文化、打造智慧城市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潍坊滨海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小云.开发区的布局建设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D].浙江大学,2005.
[2]蒋爱民,龚定勇.新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城市经营理念与策略[J].城市开发,2004(11).
[3]郑国,赵群毅.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05).
[4]宋蓓.国外城市化发展路径评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7(02).
产城融合 发展城市低碳路 篇3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在冯长春看来,虽然我国的城镇化率提升,但由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扩张过快,呈“摊大饼”式向外扩展,加之在城市外围建设新区和大量开发区,造成产城、职住分离,导致衍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如北京,由于功能过分的集中,主要的三产或者科研都是集中在四环路以内,而居住区都处在外围,所以它的向心力加剧了交通压力,也致使北京出现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地面沉降、交通拥堵、水污染、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各种各样的“城市病”。
只有通过规划建设低碳、可持续的城市,才能限制“城市病”的扩张和蔓延,从而有效治理“城市病”。而要如何规划建设可持续的低碳化城市?对此,冯长春提出要规划建设“四生”环境共生支撑系统,发挥碳和生态平衡作用,营造宜业、宜居环境。同时,规划建设四生共生的生态低碳系统,需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采用就业中心与居住区交互的串珠式布局(见图1)来规划城市建设,实现职、住融合平衡,减低碳排放。同时,联动地上地下,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结合起来,规划发展集约高效低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达到低碳供给和服务目标。
近些年来,我国针对低碳生态城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加强了试点示范工作,当前,我国已有180个城市把低碳生态作为发展目标。在推进低碳生态城的建设过程中,标准是关键。据了解,国家目前正在加紧研究统一的标准体系,天津生态城和深圳龙岗国际低碳城也已经构建了一些自身的指标、标准体系。对此,冯长春表示,国家标准体系的形成,有助于推进各地城市低碳化的建设,各地可以根据国家标准来因地制宜,通过标准的细化,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标准体系,来贯彻、实施。
在低碳化标准上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制定?冯长春指出,根据生态环境、生存环境、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这四个系统所形成的共生系统的承载力、开发利用的强度、发挥的作用,来建立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在规划中实施,或者在规划过程中对城市发展进行评价,对未达到标准要求的进行改进,通过这些标准去规划低碳化城市的建设。
在城市化和产业化中,如果少了环境保护这条腿,那么最终发展定会摔大跟头,因此,低碳生态化城市的构建刻不容缓。而实际上,我国的低碳化城市发展仍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座座空间结构优化、生态和生活融合的职住一体化的新型低碳化城市将在我国崛地而起。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篇4
1 “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遵循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出现了一系列“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问题,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亟待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集合了工业转型、城镇一体化、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思维,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战略;关键在于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房地产功能的复合化开发等;最终落脚在于人,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
2 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在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体系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镇化水平滞后
近年来,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湖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49.28%的城镇化率居中部第4位,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仅高出0.08个百分点,分别落后于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湖南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的发展水平。湖南城镇化进程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国际上通用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区间是1.4-2.5,20湖南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24,比合理区间低位值低0.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9,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2.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
2014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邵阳市、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39.92%和41.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个百分点,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2.42和31.04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板块来看,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6.36%、45.70%、39.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个,比长株潭地区低18.18、18.84和24.95个百分点,区域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2.3 城镇设施建设薄弱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篇5
一座城市的辐射力主要靠现代制造业支撑,吸引力则主要靠现代服务业来支撑。三次产业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是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基于这一认识,我局立足职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助推我市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要善于从经济税收关联度入手,对地方税收的税种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级次结构、区域结构以及与全国发达地区地税单位的位次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把握全市经济与地税收入的结构性特点,进一步明确在当前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的地税部门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二是找准推进三次产业追赶跨越发展的着力点。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产业发展思路,发挥好税收杠杆在调节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折不扣地落实税收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提升创新能力,瞄准具有高附加值的前端和后端,提前介入招商引资,从税收角度为引进企业的组织架构、业态功能、财务核算等出谋划策,帮助企业合理设置其产业链前后端,推进主辅业剥离,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分离发展,大力促进符合国家政策、产品服务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强 1的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三是找准优化纳税服务结合点。我局将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纳税,理顺内部服务流程,实现“后台变前台、前台网络化”,进一步降低纳税成本,优化服务质量。
四是找准加强税收征管的关键点。夯实基础是税收征管的重中之重。通过全系统统一的基础资料整理,进一步健全基础信息维护的长效机制。抓好纳税人信息和第三方信息采集,做好纳税评估,查找管理漏洞,增加税收收入。
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首先,要借助开发区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有利形势,以及“黄蓝经济”的辐射效应,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招商引资中重点引进利于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延长地方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的产业,从而有效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第三产业是地方税收的主要税源,对地方税收贡献率占三次产业之首,而现代服务业又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地方税收增长提供广阔的经济基础,有效地保障地方税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要突出培育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这个重点,大力促进对完善市场经济、配套产业升级、降低商务成本等关联性较强的服务行业。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篇6
一、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趋向性流动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向某个特定的地方进行集中的过程。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 或者说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 各种资源更有效的集中配置, 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根据发展进程也确定了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从“三化协调”到“四化同步”均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资源的有效支持, 尤其是需要地方经济的强力支撑, 这种支撑作用主要来自区域内的产业拉动, 这些产业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尚处在摸索的阶段, 其中的发展规律尚不明晰, 许多地方还没有认清城镇化发展与区域内产业的关系, 直接影响到城镇化推进, 这对我国的各地协同发展影响较大。因此, 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关系, 以便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推进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 与此同时, 城镇化推进又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城镇化的突出表现是农村的人口大大减少, 城镇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产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的调整, 农业经济的比重减小, 工业经济的比重增加, 人类的文明也从农村文明转向现代城市文明, 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城镇化的中心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的方式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服务, 人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走工业化道路, 重点发展区域内的工业产业, 坚持三次产业统筹兼顾的发展原则, 最终达成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和“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各内部主导因素的影响, 但最终会形成适应并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区域内产业不仅仅是由工业产业构成的, 其中还包括部分农业和第三产业, 这些产业一起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可为城镇化提供大量经济支持。同时,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会反作用于区域内产业, 例如在某段时间内, 区域内某些产业行业的发展会受到一定制约, 甚至是遭到淘汰, 这说明两者的关系非常微妙, 其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两者相互促进, 有时又会相互制约。产城融合必须发挥促进作用, 尽量避免制约作用, 从而使两者协同发展。
二、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关系探析
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一, 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传统农区中人力资源和资金等均受到地域制约, 许多人分散在广袤的区域中,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支出更多生产资料, 对其发展非常不利。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资本等生产资料逐步集中, 产业发展将更加有利, 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时期, 经济持续增长是各级政府所希望的, 因此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优化发展。其二, 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能够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根据产业发展理论,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收入就会得到增加, 消费能力和需求也就随之增加, 这些需求和可支配资金势必会为城镇化推进发展提供动力, 促使产业转型升级, 使农业更快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过渡, 反过来也促使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不断加快。
(一) 城镇化推进对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城镇化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基础, 城镇化为其提供了人力、资源、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作为基本载体, 其中工业发展对城镇化依赖程度非常大, 如果没有较高的城镇化给予支撑, 工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例如我国的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 其工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只能以最简单的制造业为主, 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取得的回报却非常少。产城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出现短板, 就会阻碍另一方的发展。只有让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 才能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工业的效益才会提高, 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新型工业的出现。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能让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 同时区域内产业在取得发展的时候, 能够通过市场及时转化为效益, 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旧的产业模式会被淘汰, 新型的产业会逐渐出现, 通过市场、信息技术等因素带动工业化, 然后再依靠工业化反哺农业, 使得整个产业链条得到提升, 再连通大中城市市场, 将城镇化的作用进一步加大, 形成团状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一般来说, 区域内的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 需要依靠城镇化的推动, 可以做到两个方面的转变:其一, 就是依靠城镇化的推进来带动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 以此来刺激并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也需要资金的支持, 这些投资归根结底还是用在了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面, 让产业发展方式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当农村的人口大量涌入到城市之后, 农村的土地资源被大量释放出来, 这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二, 城镇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都已经非常的完善, 城市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无论是教育还是技术培训都已经非常的普及, 人类向现代文明又跨出了一大步, 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在产业发展中, 产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显著提高, 最终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根据各国城镇化发展经验可知, 在城市形成一定规模之后, 会逐渐调整内部的结构, 使其能够更加的完善, 部分生产资料密集型的生产部门逐渐走向衰弱或向周围地区转移, 第三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并成为支撑城市的主产业。这种产业的进化升级, 并不只是位置的变化而已, 而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 城镇化是区域内产业演进的动力,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最强支撑力。我国政府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八大中又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作了说明, 可见, 我国对城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也必将迎来新机遇。
(二)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分析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众所周知,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水平, 如果地区要想推进城镇化建设, 就必须提升地区综合经济水平, 只有通过提高区域内产业的整体水平才能拉动地区经济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推进中, 各项建设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否则发展就成为纸上谈兵, 区域发展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域内产业的支持, 是因为域内产业是各种生产资源聚集的结果, 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越多, 其产出也就随之增加, 进而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从而推动区域城镇化有效开展。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体系的建成与完善, 主要是因为区域内的产业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支柱, 本地区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地区之一, 整个地区的发展都要依靠它来提供大多数消费商品, 所以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由该地区的区域内产业发展状况决定的。区域内的基本经济活动, 也主要是围绕区域内主要产业而进行, 其可以提供本地区主要就业岗位, 促进就业同时使农业人口逐步过渡到非农人口。同时, 区域内产业还是城镇化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外部环境, 区域发展要想扩大自己的规模, 增加自身综合实力必须依靠各个产业提供的物质支持, 否则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域内产业创造的价值是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区域内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城镇化推进的技术保障, 可以说, 区域内产业对城镇化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两者离开对方都会使自身的发展受限, 所以有效推进产城融合, 立足各地自身优势, 实现联动开发, 顺势而动, 才能真正实现“四化”协同发展。
三、产城融合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 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城市中进行合理的布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前提, 否则, 城市的发展就会陷入混乱, 城镇化进程就会严重受阻, 各级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和强化规划意识,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尤其是对待区域内产业的规划, 一定要严谨缜密, 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调查, 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切忌走一步看一步, 新发展时期一定要把握新时期的规划方法, 做到与时俱进。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 各个地区发展具体什么产业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确定区位优势、确定产业优势, 让两者能有机的融合起来, 做到最佳搭配, 在个别地区还要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让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创意。在规划制定的前后, 一定要保持连贯性, 不能因为人事的变动或者政策的变动就放弃原来的规划另起炉灶。
第二, 要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尤其是涉及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方面要着重进行改革。总的方针是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 各级部门要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 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源, 保障区域内产业能够快速前进, 最终建成高效、顺畅的新型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机构的数量以及人员的数量, 而是让政府部门在现有条件下, 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将人员和机构进行最佳配置, 例如将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统一, 将复杂的权力体系进行规整, 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高效。
第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为城镇化推进铺平道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政府部门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让城市变得更具魅力, 能够吸引农村人口来定居, 这样不仅能够使城镇化进程加快, 还能增加区域内产业的劳动者数量, 这种局面对城市、区域内产业、劳动者都有好处, 让三方实现共赢。
第四, 要把握好生态建设重点, 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有效提升城镇化品位。在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布局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 就可能永久失去区域原有特色。可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污染小、能耗少、潜力大、效益好的特点, 是工业开发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要注意加快区域环境整治, 可以实施景观绿化、道路沿线整治等环境提升工程, 升级景观效果, 开阔区域视野, 营造靓丽整洁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山.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J].西安社会科学, 2011, (05) :59-60.
[2]吴迪.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 2015, (02) :18-20.
[3]王晓光, 李娜.外部环境变化下的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0) :25-26.
[4]许德友.以“产城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5) :34-37.
[5]王沛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困境与突破路径——以河南省为例[J].学习论坛, 2014, (06) :42-45.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 篇7
摘 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对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文章立足于常州的产业基础和实际情况,对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产业融合、地域特色和人才队伍上的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引导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关键词:产城融合;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
0 引言
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国务院于2014年3月14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其列入国家战略层面考虑,这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 产城融合与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关联性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概念提出与范畴。面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实现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规划,2012年底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行了修订,新增加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三个大类,并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范畴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广告业、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工业设计、时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动漫及衍生产品设计等设计服务。
(2)产城融合背景下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意义。产城融合作为我国在经济转型期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其实现路径之一是产业转型升级。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立勋教授认为,产业转型升级要以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引导产业空间优化,注重发展“都市友好型产业”[1]为主要抓手。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恰恰具备低能耗、低污染、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属于典型的都市友好型产业。且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在所有文化产业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最为紧密,在推动其他产业品牌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将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2]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创业与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协调产、城、人融合发展,实现“产城融合”的有效催化剂。
2 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常州,作为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从2004年开始就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抓手,着力发展动漫创意产业,并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于2008年成了常州创意产业基地。近几年,常州更是以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依托游戏动漫、数字娱乐、主题旅游等在全国的先发优势,[3]以建设产业园区为抓手,在产业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大力扶持,初步形成了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游戏动漫、文化旅游等为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常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产值从2009年的63.5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10亿元,企业数量从2009年的300多家增加到现在的600余家,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体系不完整,与其他产业融合不够,价值实现不充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经济环境。常州作为一座发展较早的工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已经形成以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但目前常州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整体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融合与创新能力不强,且主要集中在数字动漫、游戏设计、软件开发等新兴领域,而与当地的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不够,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内涵和价值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地域特色不鲜明,与历史文化结合不够,同质化竞争严重。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域文化以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越来越成为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有力武器。常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经济、美学等价值是当地文
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智力源泉”,当这些价值通过物化、服务、观赏或体验等方式而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时,就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型文化业态。而常州当前的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还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利用与创新,所开发出来的文化产品或服务与其他城市存在较大的趋同性,没有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
(3)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完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匮乏。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典型特征是高知识性、高融合性和高渗透性。因此,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是培育和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竞争力的核心动力,这就要求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例如,动漫、游戏角色设计等方面的原创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其次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传播和推广知识,善于经营和管理。近年来,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人才主要以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单一型专业人才为主,虽然也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但总体数量非常有限,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所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大。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3 产城融合背景下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对策endprint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产业促进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即“以人为本,以产促城,以城兴产”。[1]因此,常州在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充分依托常州良好的经济、产业基础和优越的科教资源、文化资源,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创业和就业环境、汇集优秀创意人才,加快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1)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例如,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信息业、建筑业、旅游业等领域。根据常州的产业结构和实际情况,可重点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以下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一,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融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在技术与工艺上的趋同化愈来愈明显。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所承载的品牌、文化、服务、创新等要素,当这些要素在产品上汇集时就可带来隐含的高附加值,这正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因而,在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发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科技力量,依托工业设计服务来加强产品在外观、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产品更新与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可以依托软件开发服务来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工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销售服务网络化,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其次,可以借助广告设计、产品包装、网页设计等创意设计服务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产品附加值。
第二,进一步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挖掘。常州自然旅游资源较少,要想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就必须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旅游增长方式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走出一条具有常州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近年来,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较好,重点发展以特色文化、情感需求为导向的参与式、体验式旅游,已经涌现出像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旅游区、环球动漫嬉戏谷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经验表明,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旅游业的融合是促进常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中华恐龙园,一方面,创造性地以“恐龙文化”为主题,打造成了一座集文物展示、科学普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并依托高新数字技术,实施“恐龙复活计划”,[4]旨在不断创新升级游览体验;另一方面,依托品牌策划、工业设计、数字动漫等设计服务,恐龙园进行了一系列衍生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涵盖数字动漫、游戏、玩具、服饰等产品类别,拓展了中华恐龙园的品牌内涵,并借力主流媒体构建了多维化的品牌传播体系,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的典范。
(2)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创意的根基。因此,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必须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主要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鉴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或呈现方式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在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时应该区分对待:
第一,对于那些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为载体,且仍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应该以文化内涵提升和品牌塑造推广为主。例如,常州梳篦、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梨膏糖等。对于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生产经营理念来转变经营方式,创新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例如,借助品牌策划和空间环境设计建立起融文化展示、生产、销售、推广、体验于一体的专题陈列馆或生产作坊,淡化商业气息,使消费者在这种环境氛围里能够愉悦地了解这些传统技能技艺的文化内涵、发展历史及制作工艺,进而产生兴趣,实现文化消费;另一方面,合理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强这些传统技艺技能与创意设计和时代元素的融合,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
第二,对于那些不是以某种物质形态为载体,而是以人的口耳相传、肢体表演或生活方式进行流传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着典型的不可触摸性,但具有较好的观赏性或传颂性,对其传承应该以创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渠道为主。例如,常州民间文学中的董永传说,其所颂扬的孝道文化和追求美满爱情的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传播优势,一方面,对这一民间传说进行影像化解读和视觉化再现,使广为传颂的董永精神从单一的口传心记丰富为声、光、色、影俱全的多元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抓住“三网融合”的机会,借助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拓展传播渠道,利用其便捷性、时效性、交互性等特点,打破时空限制,[4]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加方便、快捷。
(3)努力营造创意生态环境,积极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常州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人才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造有利于创意人才全面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创意创业环境,以此来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意人才,构筑创新创意人才汇聚高地。
第一,营造文化创意生态环境、打造特色化创新创意之城。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认为:“创意生态是适合创意生活与创意生产的小环境,良好的文化创意生态环境是吸引和凝聚优秀创意创业人才的关键”。因此,常州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营造宽松、和谐、包容、开放的创意生态环境。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使文化创意人才乐于工作、乐于生活的政策环境、创作环境、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另一方面,大力弘扬创新创意精神,加强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上的建设投入;鼓励和扶持艺术街区、创意社区、艺术画廊、设计工作室等文化创意集群的创立,并依托这些创意集群常规性地举办一些文化讲座、艺术表演、艺术展览和博览会等公益文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意氛围,构建具有浓厚文化气息和现代气息的创新创意之城。
第二,完善创意人才建设机制、引进培育高端文化创意人才。在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打造上,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复合型高端文化创意人才。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安居、人才创业、人才奖励等人才引进政策,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需求为导向,多方位、多渠道开展文化创意领军型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领军型人才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努力建设一流的文化创意和设计团队;另一方面,充分依托常州的高校资源,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注重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实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并重、文化创意能力与文化经营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创意策划、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动漫、软件开发、新媒体应用等新型业态人才。其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一批骨干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例如,选派一些文化创意骨干到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进行学习和交流,学习经验、开拓思维,为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的文化创意经营管理人才。同时,联合高等院校和文化创意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文化人才分类培训,并聘请一些国内外文化创意领域的名家名人进行指导或讲座,加快培育一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急需的擅创意、会设计、懂市场、能经营的高端文化创意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思勤.产城融合核心应“以人为本”[J].南方,2013(19):20-21.
[2] 李慧,张玉玲.文化创意:如何做好深度融合大文章[N].光明日报,2014-02-27(14).
[3] 曹坚.崛起的文化创意新城——常州创意产业基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N].科技日报,2013-03-08(4).
[4] 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产城融合发展建议】推荐阅读:
产城融合发展10-22
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12-02
产城融合范文11-25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10-22
争做产城融合示范区 打造富民增收新样板06-30
广播融合发展05-23
融合式发展06-24
融合发展策略09-05
融合与发展11-27
创新业态融合发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