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

2024-10-22

产城融合发展(精选12篇)

产城融合发展 篇1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也是城市研究者、规划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城镇化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中央两会后,“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很快成为了热议。改革开放以来,纵观我国城镇化推演进程,每年约以1个百分点的增速前进,其速之快令人震惊。然而,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普遍出现了土地城镇进程远超于人的城镇化进程、新兴城镇管理水平偏低、公共服务欠缺,进城人口配套较滞后等问题。因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急需摆脱“重速轻质”、“有城无产”、生态成本透支等窘境。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建立在传统经济思维模式的大都市空间集聚优势愈加减弱,相反拥堵效应导致的扩散和郊区化逐渐成为了一种常态化格局,为了深层理解并解决这些城市问题,“产城一体”的概念开始被提出,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1]。而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理念更是细化了“产城融合”这一宏观的发展模式,在较大程度上能给城市的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指导[2]。在这种背景下,对新型城镇化背景的产城融合观进行探讨就显尤为重要。

1 概念解析

1.1 新型城镇化的“新”思维

综观当前理论界的研究动态,“新型城镇化”作为当今热点话题,目前虽无统一概念界定,但不同解说却存在一定共识。一般而言,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进城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其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功能完善、个性鲜明、生态宜居、社会和谐”为基本特征[3]。其中的“新”主要体现为:

第一,贯彻“生态文明”的城镇发展理念。通过践行绿色城镇化的低碳、可持续等宗旨,着力建设生态、健康城镇,为生态文明夯实基础,将未来的城市发展引向集约、智能、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二,坚持“内涵为主,外延为辅“的城镇建设思路。由过去单纯追求城市规模和空间扩张,向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转型,以求进一步完善城镇的宜商、宜居、宜业等城市功能。

第三,主张“聚集与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深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新增城镇居民安居乐业,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提高区域内生产力与人的消费能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从而促进产业与城镇的持续发展。

第四,传承独具特色的城镇文化底蕴。深层探索城镇文化内涵,注重从人文情怀角度充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树立“文化品牌”观念,力图改变“千城一面、百镇同貌”的同质化状态,使城镇保持独特的文化特色。

1.2 产城融合理念的“复兴”

“产城融合”理念的“复兴”始于“十二五”阶段[4]。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以“产城融合”为关键词的学术刊物,2010年有455篇,2011年有1 604篇,2012年有2 997篇,2013年有7 301篇,2014年有10 107篇,2015年1-9月就达到7 036篇。由此可见,这一发展模式蕴含有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但需要指出的是,“产城融合”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内涵既包含产业又囊括城市,可以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二者本身就是相伴而生、共促发展的关系。这一概念的“复兴”与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态势密不可分。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浪潮的席卷,全球资本开始流向中国,开始了以工业化为“指挥棒”的经济发展(阶段)。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载体,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手”。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完善逐渐趋于成熟,并在各地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例如上海青浦区2010年园区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为997亿,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然而除了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助推作用之外,个别区域伴生的“飞地式”经济结构,则日益制约着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区与周围城镇之间的融合问题也愈加凸显。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城镇功能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模式滞后、难以跟上区域发展步伐,就业人群与消费结构不匹配等。而今,在转型发展的新时代,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推进、开发区必须寻找到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道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因而产城融合发展开始成为转型时期的新趋势。

2 发展思考

正是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内涵与产城融合理念“复兴”的时代背景、当今的城镇发展模式开始呈现不同于以往的“常态化”特征,“产城融合”观念也被赋予了新时期的元素。因此对新型产城关系的理解也应该进一步从融合的时间维度、空间格局、产业特征与价值导向四大层面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打造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发展的“升级版”。

2.1 时间维度上的理性过程

事物的发展演变都遵循一定客观规律,城市与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总的来说,“产”、“城”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不平衡的相互作用”。首先,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发展,两者都处于不断演进、完善的过程之中;其次,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这种作用能打破既有的平衡状态,并使得两者之间建立更高层级的动态平衡关系。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能陷入静态、孤立、机械的形而上学式误区,必须建立一种理性的过程思维。

2.1.1 理性的产城发展观

地区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其实是宏观发展的“时差”[5]。比如沿海城镇与内陆城镇的发展差异、东部城镇与西部城镇的发展差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与其他城市群区域的发展差异等。正是因为存在宏观发展带来的“时差”,各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方式、程度、效果也必然不尽相同,最终形成了区际间的“梯度发展”格局。这不仅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遵循了地区发展的“时势”。倘若无视这一客观规律,过度强调“均等化”、“无差别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适得其反的后果。我们不难看到目前国内许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时常提出“跨越式发展”的转型目标,机械地套用产城融合的理念,这其实是缺乏理性产城发展观的表现。如果不顾及城镇的现实基础和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强行融合、盲目融合,势必会引起现实发展动力与需求特征的严重脱节,继而导致大量“空城”、“鬼城”的出现,从而使城市陷入发展的困境,产业失去原本的活力,其“产”、“城”不但无法有机互融合,还落得两败俱伤的地步。

2.1.2 过程的产城发展观

理性的产城发展观念告诉我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产城间的主要矛盾和任务各有差别,因而融合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老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中,经常主张“退二进三”的做法,而对于城市新区,更多提的是“产业联动”。所以,产城融合不仅是静态的“规划主张”,而且更应该是职能培育与完善、公众认知健全与优化的过程,无法在短期内“速成”,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不断处理融合过程中遇到的“不兼容”矛盾,同时不断提出富有创新意识的融合方法。目前有一种“凡是‘新城’就是‘鬼城’”的极端说法,这其实也是缺乏过程观念的表现,应该说,首先“新城”在不同地区、不同阶段承载着各不相同的战略使命,不能一概而论;另外“新城”的发展存在一个较长的成长过程,单仅凭近几年的兴衰成败来判断,难免有失偏颇。这些类似观点的提出其实是对新时代背景下“产城融合”的过程特点缺乏正确而科学的认知。因此,站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理解产城融合,必须在时间维度上建立“理性过程观”,结合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灵活地选择产城融合的方法,尊重地域间的“时差”,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陷入空谈概念的误区。

2.2 空间格局上的宏观统筹

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讨论,除了要有时间维度上理性过程的观念,在空间格局的把握上也应该建立起整体的统筹观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等观念要求我们树立更加整体、宏观的产城融合思维,因此对产城融合的理解就不能只停留在“局部”功能关系与组织方式上,应该要从城镇整体甚至区域层面出发,统筹把控功能与服务融合的课题。如若缺乏整体的融合发展观,功能体系之间“各自为政”势必会引发城市运行效能的低下。以某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空间规划为例,该产业集聚区在前期规划的过程中,正是由于一定程度上缺乏贯穿整体的产城发展观念,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盲目扩张的产业规模。没有宏观的“统筹把控”思路,认为聚集区空间上的拓展就是产业的升级与发展,这就导致产业集聚区的规模过大,用地浪费的情况。目前该省现有的180个产业集聚区,总规划用地规模3 180.48km2,平均面积约17.67km2(其规模分析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10~20km2规模的产业集聚区,规模大小与城区建设规模相当,比例占到了47%,而超过20km2也就是大于城区建设规模的产业聚集区所占比例也占到了17%[6]。一定程度上讲,大的产业规模势必需要依托更好的地块发展条件,这样就会导致厂区整体布局零散、混乱,用地不经济,最终无法达到产城有机融合的目的。

注:资料来源于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sxsfx/ztfx/webinfo/2014/11/1415667531154094.htm。

2)产业类型的“同质化”现象。缺乏整体的产城发展观,仅关注单个聚集区而忽视各聚集区间的“联动”作用,也往往会带来产业类型的“千篇一律”,缺乏活力。具体到上文所提省份的180个产业聚集区而言,其发展基本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从而延伸出相应的产业发展路径,这些“自然衍生”出来的发展路径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由于区域的发展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目前还无法断言,但通过对这些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类型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不难发现其中问题———主导产业雷同率较高,其180个产业聚集区的产业类型仅仅分为物流产业、化工产业、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轻纺工业等六类。这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反思,首先是产业集聚的空间规划应该更加注重对产业发展宏观层面的研究,更多地站在城镇或区域的维度来思考产业类型,调整产业结构。其次是,如若对目前城镇产业类型“同质化”现象熟视无睹,不通过适当措施加以应对,在不远的将来也有可能带来较严重的恶性竞争、市场垄断等问题,也往往会对健康产城关系的维系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

注:资料来源于http://www.ha.stats.gov.cn/hntj/tjfw/tjfx/sxsfx/ztfx/webinfo/2014/11/1415667531154094.htm。

由此可见,要将“产城融合”的理念有效贯彻到“新常态”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之中,必须具备空间统筹发展的前提,否则将有可能引发“产业规模失控”与“产业类型同质化”等问题。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应该明确,新时代背景下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必须在空间发展格局上树立起“整体”与“尺度”的观念,灵活的把握不同空间格局下的“产”、“城”关系,针对不同城镇的实际情况,迅速找到问题症结,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实现产城互促的新发展。

2.3 产业特征上的灵活创新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潮流使得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细化,同时也推进了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对于新兴产业而言,无论在类型特征,还是在过程特征方面都与既有产业大不相同,这种差异也会致使城市融合的服务需求发生变化。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产城融合”,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这种新型产业特征,继而将新型产业的新生活力注入到产城发展之中。以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为例来看,其自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体制机制创新的前沿阵地、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以及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在这种定位背景下,其产业的集聚与转移方式表现出了灵活创新的特点,具体而言,诸如研发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成果孵化等轻资产环节在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聚集与重组,该片区发展目标是“成为生态良好、产业集群、用地集约、设施配套、城乡一体的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而诸如中试、制造等产业的重资产环节则安排在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其发展目标是“对亦庄、大兴为主的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进行整治,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域,同时加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继而带动房山制造业基地联动发展,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而建设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对外辐射合作的重要承载区[7]。”这种紧邻城区的布局与不同聚集区间的相对分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由于新型产业处于初创阶段,发展实力相对薄弱,对于城市综合服务环境有着较强的依存关系;另一方而,由于北面的研发科技聚集区产业规模较小,和中心城区联系紧密,可以很好利用中心城区的存量资源,从而减少土地租金成本;南面本身有房山制造业基地,新兴产业聚集区的加入能实现同质产业的联动发展,另外南部相对于北部,且对外联系更强,其区位条件更适合产业原料的配套(如图3所示)。

由此可见,这种新型产业引起的新型产城布局模式其实反映的也是服务需求关系的更新。因此,要善于抓住新兴产业带来的新机遇,从不同产业的实际成长需求出发,用发展创新的视角来看待新型城镇化背景的产城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注:资料来源于http://www.zgc.gov.cn/zgckxc2011/。

2.4 价值导向上的人本主义

“产城融合”归根结底只是一种产城发展途径,如若缺少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规划一味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一味注重城市化率的攀升,忽视人的情感体验与行为需求,那么我们提出的“产城融合”也只不过是城市增长主义本意下的“概念炒作”而己。

从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中可以得知全国各城市人均通勤时间区间约为20~50min/d(如表1所示)。

注:资料来源于http://news.365jilin.com/guonei/20121103/407675.html。

在公交出行的前提下,按公交车正常运行速度15km/h来计算,可以得知各城市人居通勤距离约为5~12.5km/d,继而能大致确定产城融合的单元规模,从而给城镇总体规划与产业空间规模的布局提供指导。例如在成都的天府新区规划中,就以人的最大出行距离与时间为依据,将单元产城综合体内的最大出行时间控制在30 min以内,最大出行距离为6km,每个单元的规模约包含3~5个最大出行距离,因此控制在20~30km2,在1 578km2的天府新区范围内共规划产城综合体单元32个[8]。可以看出,这种基于对市民出行能力以及实际情况的产城布局规划,在价值导向层面就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应该指出的是,以上提到的情形由于只为说明问题而相对理想化。在实际的规划操作中情况往往复杂百倍,还需要考虑具体的产业类型、就业人口密度、区域地形条件、区位发展条件等等。但无论情况有多复杂,产城融合的核心与落脚点都应该遵循价值导向上的人本主义观念。

3 结语

城市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它的良性运作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运营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而富有活力的产业发展,以及人本导向的民生需求[9,10]。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城融合观就应该具备更加广泛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即时间维度上的“审时度势”,空间格局上的“因地制宜”,产业特征上的“多元共生”以及价值导向上的“返璞归真”。

当前,转型潮流已经渗透到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大到国家的顶层设计,小到具体行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在这种潮流下,城镇化的主体对象将完成从“物”向“人”的转变;城市发展动力将由“工业”向“生态”转型;价值观念也将从原本的“功能至上”过渡到“以人为本”并继而向“多元共生”发展。在未来的城镇发展中,我们不仅需要“产”、“城”二者之间的融合,而且应该把市民的情感体验、行为诉求、人居环境的生态建设以及地域文脉等元素加入其中,实现“产、城、人、境、文”等多要素的碰撞与互融,完成从“产城融合”向“多元融合”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李磊.产城融合理念下的控规编制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6):89-94.

[2]曹海涛.城乡统筹导向下长治市“城边村”转型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以塔岭山片区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梁满和.以珠海为例浅谈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村居规划编制[J].中华民居,2014(12):40.

[4]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7):99-103.

[5]杜宝东.产城融合的多维解析[J].规划师,2014,30(6)5-9.

[6]黄向球,高耸,麻永建,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引导研究[J].河南科学,2014,32(8):1648-1653.

[7]佚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EB/OL].(2014-04-26).http://www.zgc.gov.cn/sfqgk/75929.htm.

[8]邱建.四川天府新区规划的主要理念[J].城市规划,2014,38(12):84-89.

[9]李文彬,张昀.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J].规划师,2014,30(6):10-16.

[10]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7(1):104-109.

产城融合发展 篇2

xx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7月,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9月,省政府批复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以“一区一园”模式扩区(一园即城东园区)。新园区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不断加大产业转型步伐、推动城市配套完善、进一步提高产城融合水平。现对无为经开区城东园区产城融合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效及现状

三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大城市建管投入,城市面貌大幅改善、产业支撑作用显现、产城融合初见成效。

1.城市规模逐步形成。城东安置房一期近10万平方米已建成入驻。福园新村公租房及景观苑小区已开工建设,2018年陆续建成。商住配套、邻里中心、孵化器已规划选址,近期启动挂牌手续,有望于2019年服务园区。城市规模的扩张,为产城融合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2.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一是道路工程建成了通江大道公路改建,支十路、经三路、经四路、支一路、福北路中段、福东北路、支二路、纬二路等x条道路,合计里程达x公里,绿化面积达x平方米;福北路、经四南路、支四路、支一路延伸段、支十南路、站后路、支二路延伸段、纬二路延伸段等8条道路相继开工建设,今年能够建成通车。二是供配电工程新架设了35KV陡沟变至经四路、经四路至经三路、福东路到三只松鼠、光讯3条长xxkm10KV线路,合计供电线路达10km;完成园区110KV张庙变前期工作,为今年10月开工建设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三是防洪除涝工程沙湾泵站主体结构竣工;沙湾二期排涝渠13km及10座箱涵全面开工建设。四是污水、自来水等各类管网随道路建设铺设到位。其中一水厂(日供水5万吨)和城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5万吨)实质运行并发挥效益,累计铺设管网xx公里,燃气管道铺设已达18公里。城东园区供热站已选址规划,2019年建成供热。城市水、电、气、暖、路等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为产城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1、公共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截止目前,无为经开区城东园区已投产企业xx个,在建企业xx个,预计到年底增加竣工项目xx个,现有企业员工xx个,预计明年上半年入驻员工xx多人。但园区公共及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无开发类商业、住宅配套,不能满足企业员工居住、金融、文娱等生活所需,严重影响园区产城融合发展。

2、区划调整影响。无为经开区二坝园区已整体划入弋江区,二坝园区经十多年建设,无为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华谊等大项目税收稳定,现从新开发新园区,造成资金紧张,无为县财政不足以大量投入无为经开区城东园区建设。

三、提出建议

1、坚持规划先行,优化空间布局。无为经开区城东园区已纳入无为县城市规划,是“三区”中的最重”一区”,符合无为县城市整体发展布局,城东园区紧邻无为中心城区,是无为对外交往的门户,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可与无为城东片共建共享。无为经开区主导产业定位为生命健康(健康食品和生物医药)、电力电气及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要围绕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和集聚效应。同时要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服务配套,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产城融合发展 篇3

沙集镇面积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万。2006年以来,我们抢抓时代机遇,利用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引领大众创业,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了全国有名的“沙集模式”。在强化产业支撑的基础上,沙集镇统筹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促进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产”的方面,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建成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使电商产业规模达到28亿元,成为中国淘宝镇。201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000元。

在“城”的方面,完善城镇功能,创成为徐州市重点中心镇,镇区建成区面积达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7%。

一、发展电商产业,夯实产业支撑,用“产”为“城”打基础,实现“以产带城”

以发展电商产业为突破口,壮大全镇经济实力。通过引领农民创业、发展镇域经济,让农民群众真正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城镇化产生真实而内在的需求。把城镇化扎实建立在经济发展上。为此,我们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提高农民创业技能,引导全民创业。早在农民网络创业的萌芽发育期,我们敏锐捕捉发展契机,通过典型宣传、技能培训、组织外出学习,强化示范引领。邀请专业力量对农民进行网络技能培训。利用阿里学院和淘宝大学的优势,帮助农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突出政府扶持,提升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在宽带入户、物流招商、道路改造、融资协调、用电用地用工等方面,全面发挥政府的保障作用。特别是,举全镇之力,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网商创业园。目前,园区平台基本成型,为电商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健全行业组织,进行招商引资。组织成立行业协会,构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良性竞争、集中采购、活动组织、诚信建设等方面的职能。把对内培育和对外招商紧密结合起来,招引加工配套、物流企业、网商服务商和投资商,为沙集电商产业发展引入外力。通过政府的引导扶持,沙集电商产业高速发展。2006年农民开始网络创业,农民网店仅有几家,网销额不足1000万;到2010年底,农民网店发展至600多家,网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到2014年,沙集家具网销额达到26个亿。截止今年8月份,全镇电商实体企业达到1560家,商城达到906个、网店达到6561个,从业人员24823人。全镇有物流企业59家,月出货量4万件,年营业额4.5亿元。

二、完善各种配套,提升城镇功能,用“城”为“产”做支撑,实现“以城促产”

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近年来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15亿元,开工建设各类项目30项,城鎮功能明显提升。

优化生产条件。电商产业进入成长期后,网商经营规模扩大,对生产设施产生巨大需求。为此,政府在“多规合一”的复合型蓝图指引下,立足人的需求,统筹考量人口、产业、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明确产业、居住、商服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改造和新铺道路12条,建成电商创业园区,物流园区、污水处理厂,保证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

完善生活条件。农民群众因网而富,2006年沙集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00元,现在全镇农民网商平均每户年净收入在15万—20万之间。富裕起来的农民对改善居住、教育、医疗、娱乐、餐饮条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此,我们顺势而为,兴建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商贸街区、滨河公园;建成人口集中居住区7个,建成市级重点学校3所、省级优质幼儿园2所、全县区域性中心医院1座,为农民网商打造优质生活环境。

产城融合发展 篇4

一、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

城市空间经济学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包括克鲁格曼等在内的众多经济学家对其发展研究提出过一些开创性的成果, 国内刘荣增、夏保林、王新涛等众多学者也就产业、城市互动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从本质上来看, 产业融合理念是基于城市空间经济理论对产业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客观认识, 也是对城市发展趋势的一种审视和把握。

回顾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推进的30多年, 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特别是忽视产城融合, 造成产业和城市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还比较普遍, 致使产业园区与新城在空间上和功能上分离, 形成了所谓的“空城”或者“工业孤岛”等, 严重制约了城市的提升发展。研究表明, 中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中期加速阶段,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0%, 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特别是, 进入“十二五”, 各地都将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 产业园区规划、新城建设等如火如荼, 因此, 总结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强化产业和城市的融合互动, 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产城割裂的原因剖析

1. 规划引导上缺乏衔接。

城市发展是不断探索提升的系统工程, 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引领指导作用。但是, 在规划引导方面, 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园区规划是独立编制的, 规划导向、规划对象和规划要求方面各不相同, 缺乏紧密的联系, 特别是在协调城市功能区、生活社区、产业园区规划等不同空间的相关规划方面衔接不足, 致使难以形成有机联系的规划体系, 甚至某些规划在具体要求中, 出现冲突和矛盾。而对某些正处工业化大发展的城市, 盲目的发展工业, 使得工业用地比例大大超过正常标准, 而城镇的其他功能则滞后于其生产功能, 不仅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道路建设等基本功能跟不上生产功能的发展速度, 影响了城镇的正常发展;反过来, 功能的滞后, 也造成产业发展在硬件设施上的瓶颈, 给城镇发展带来诸如居住、交通、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众多问题。

2. 产业园区过度经济导向。

产业园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然而, 某些城市盲目的规划建设产业园区, 唯产业资源集聚为中心, 只见产业设施不见服务配套, 只见厂房不见城市, 而且与相邻的城市区域缺乏紧密的互动联系, 使得产业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作为衡量产出的“计算器”和提供税收的“皮夹子”。由于过分的强调园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使得园区生活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 城市功能滞后于生产功能, 缺乏对居住、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考虑, 只注重了生产需求, 忽略了生活需求, 成为单一的生产型经济园区, 甚至出现招商引资利益绑架园区规划的现象, 使得园区被不同企业或产业项目的条块分割, 致使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3.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不协调。

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 某些城市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 没有很好的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加快郊区城镇化建设中, 往往注重“土地的城镇化”, 而忽视“人的城镇化”, 形成了所谓的“空城”。同时, 资源配置的错位, 造成众多主动进城的农民工与被动进城的农民只能徘徊于城乡结合部, 在园区工作的务工人员基于生活成本的考虑往往限于园区周围的基本生活消费, 很难与城区的生活消费市场产生交集, 园区与城区之间的要素流动的通道基本未建立起来, 从而造成“有城无业”、“有业无城”的窘境。

三、产城融合理念的内涵特征

产城融合从本质上讲所反映的是一种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是把产业和城市看作一个良性互动的有机整体, 从而实现“产”和“城”协同发展, 使产业依附于城市, 城市更好的服务于产业。就产城融合的内涵来而言, 文章认为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功能的协调。

城市功能不仅包括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经济功能, 而且还包括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文化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等。城市功能与城市产业相辅相承。有什么样的功能, 就必然有创造这些功能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 一般就具有相应的功能, 并且主导功能往往是由城市的优势产业创造出来的。

产城融合就是要注重功能上的契合, 协调好产业功能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 构建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和匹配的产业体系。一方面, 充分利用城市的产业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 促进产业功能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带动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更多地以近域推进的方式加快城市提升和城市化进程, 实现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2. 有机单元的联系。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市场、经济、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是产业融合理念的重要体现。如前所述, 人为的空间分割使得产业和城市发展缺乏必要的联系, 这在某些地区产业园区和新城建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相关研究和城市发展经验表明, 城市中生活区、产业区、商业区、居住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各个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 相反彼此具有强烈的联系, 他们共同构成了城市的整体。产城融合就是将城市不同的功能区看作是城市发展彼此联系的空间网络单元, 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总体格局能实现有效的衔接, 能够构建起产业复合、规模适当、职住平衡、服务配套的空间组织方式, 从而达到不同城市单元间的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 让市民能够在不同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购物和休闲。

3. 要素的有序流动。

城市将一定地区的人口流、智力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起来, 通过城市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要并向其他地区扩散。在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势下, 资源要素的过度集中和产城分布割裂, 容易引发如城市地价高涨、基础设施能力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这就需要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和功能上重新配置, 以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

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推动城市发展, 就是要积极推动区域范围内的信息交换、服务共享以及各种要素的有序流动, 特别是通过资源要素实现城区、产业功能区、郊区等不同区域空间的内在联系和双向互动, 以实现不同的要素资源在区域范围内较为合理的配置, 从而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提升。

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重点

当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推进, 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城市特色探索各自产城融合互动, 一体化发展模式路径。基于城市的持续发展, 在推动产城融合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加强城市相关规划完善和衔接。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和发展的方向。城市发展要将“产城融合”作为城市规划的主导理念, 在规划体制上, 探索推进城市、产业和土地“三规”融合衔接, 发挥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在规划编制中的联动作用, 将产业资源、人口、服务资源、设施资源统筹考虑, 同时要审时度势, 积极引入“弹性规划”理念, 在园区、新城等阶段开发建设过程中, 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预留部分空间, 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补充区域。

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提升。

目前, 我国许多城镇体系与产业体系存在着比例不协调、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匹配的现象, 由此造成城镇与产业之间联系松散, 城镇之间各自为政、城乡之间分割发展等突出问题。因此, 城镇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产城融合的理念, 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拓展配套特色产业链条, 构建与城镇功能定位和发展层次相匹配的产业发展体系,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推动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强化产业发展载体功能化建设。

国外的纽约曼哈顿、国内的苏州工业园等发展都表明:一个成熟的工业园区或产业园区, 必定是一个独具特色、个性十足的城镇社区。在园区发展方面要逐步推动从居业分离向协同共进转变, 强化与城市功能的契合, 注重园区的功能化建设, 协调好产业设施、居住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在园区及周边范围的合理布局, 注重与临近区域设施资源的共建共享。所谓的功能化建设, 就是将产业园区不仅仅作为城市产业承载地, 更重要的将其作为城市格局中的重要的功能单元, 完善其他城市配套功能, 着力推进从单一生产型区域向集生产、消费、休闲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功能、多点支撑的城市产业功能区转型。

4.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由于规划、资金、土地等原因, 往往造成新城、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从产城融合的角度来看, 完善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不同城市空间的联系互动, 而且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一要强化交通先行, 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 通过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 提高中心城区、新城、重点镇、郊区、产业园区的交通通达性, 构建高密度、大容量、多形态、无缝化的城市交通体系;二是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推进一些园区的市政设施的改进和完善, 在不同城市空间的交集地带, 按照共享共用的原则, 合理规划布局适当的市政设施;三要强化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理念, 完善环保设施的布局, 加快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建设,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五、结语

产城融合是一项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 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生态、人口等, 在空间上既要做到用地布局、道路组织、设施配套等资源要素的合理布局, 也要全面兼顾产城融合发展过程影响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使之成为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重要抓手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实现产业和城市“双向融合”, 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刘荣增.产业城市区域:关联与机理[M].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世营, 蔡军.产业集群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例[J].城市规划, 2006 (7)

[4].夏保林, 李润田.产业带动, 双向推进:中原地区城镇化的根本道路[J].经济地理, 2000 (3)

[5].王新涛.产城融合理念下中原经济区小城镇产业选择与培育[J].企业活力, 2011 (8)

[6].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 2011 (1)

[7].阎勤, 沈小贤, 赵全军, 卢跃, 钟海州, 童明荣.探索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新路子——基于宁波实践的思考[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10 (4)

产城融合发展 篇5

1 “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遵循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出现了一系列“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问题,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亟待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集合了工业转型、城镇一体化、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思维,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战略;关键在于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房地产功能的复合化开发等;最终落脚在于人,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

2 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在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体系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镇化水平滞后

近年来,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湖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49.28%的城镇化率居中部第4位,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仅高出0.08个百分点,分别落后于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湖南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的发展水平。湖南城镇化进程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国际上通用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区间是1.4-2.5,20湖南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24,比合理区间低位值低0.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9,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2.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

2014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邵阳市、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39.92%和41.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个百分点,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2.42和31.04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板块来看,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6.36%、45.70%、39.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个,比长株潭地区低18.18、18.84和24.95个百分点,区域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2.3 城镇设施建设薄弱

产城融合进化 篇6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指出,失败的案例背后凸显出的是城市的灵魂—产业的缺失对于整体发展的重要影响。在产业尚未形成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尚未配套齐全的情况下,盲目推进房地产业的开发,俨然使城镇化发展成了“鸡肋”。

“房地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其中一点是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产城融合,”知名房地产专家朱中一表示,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是以人为核心,第二是产业有支撑,第三是城市用地增加和农村土地减少挂钩。

产业与城市应该如何有机融合,如何避免产城融合“走样”成单一性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产城融合模式中将会扮演什么新角色?这一系列问题将在本文展开。

产业带动

何谓“产城融合”?从宏观上理解,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城市是基础,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为产业经济提供载体;另一方面,产业又形成保障,驱动着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从而达到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和谐生态模式。

从微观面上剖析,产城融合实现的首要路径是产业先行,即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整合市场主体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之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产业高级化的不断演进。

事实上,产城融合并非一个新鲜的提法,一个最好的例证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出现的主题性产业园区遍地开花的景象。这其中不乏打着产城融合名号行房地产开发之实者,亦不乏产业与城市僵硬融合者。被认为是破解“空城”、“鬼城”利器的产城融合并没有真正透光。

在今年年初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推进以产业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这也被业内普遍认为是一大亮点。

在伟城国际战略智库CEO徐伟成看来,这意味着产城融合将由个别地区的推动上升为通过顶层设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徐伟成认为,产城融合模式要实现良性发展、有机融合首先需要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改变既往的一些过度开发的做法。他表示,地方政府不能仅仅着眼于税收、GDP等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采用低地价等优惠政策,盲目吸引企业进驻。而是需要政府进行前瞻性的规划、高水平的开发,使得资源要素合理集聚。

另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在产业园区、产业新城的开发建设中,需要政府营造一个稳定、长期的投资环境,不能因为地方政府领导的更换而使发展不可持续。

“产城融合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将发展产业和城市建设有机的融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产业带动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配套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样的互动与推进,才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防止产业园区、新城泛滥的最有效的方法。”徐伟成对记者表示。

政企合作

近几年,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为了突破增长瓶颈,嗅觉敏锐的中国房地产商们也在多路径谋求转型发展。比如房企巨头万科、恒大开始在大盘商业配套开发中寻找蓝海,并提出了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概念;万达更趋向于做旅游文化发展商,在全国多个旅游胜地有所布局。

可以预见,随着房地产市场下半场的开始,单纯做住宅开发、商业地产的传统型开发企业将会越来越少。而这一点在产城融合模式之下的开发企业身上亦有明显体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选择与地方政府合作,扮演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的角色。

有着十几年城市运营经验的泛华集团副总裁罗云兵对记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与地方政府通过BOT、PPP等模式合作开发低碳产业生态新城或者智慧农业谷等多种业态。

根据罗云兵的介绍,城市运营商在新区开发建设之初就开始参与其中。首先要根据当地的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规划,梳理出当地主导产业带动下的产业链、勾勒产业集群以及相关的配套项目,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招商引资。

罗云兵以泛华集团在2004年与黑龙江省海林市政府合作整体开发经济区为例介绍称,其所在的企业与政府利用BOT的合作模式,协助当地政府编制新城的中长期战略性发展规划,从发展战略、产业导向、空间布局、重大项目、投融资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规划。罗云兵表示,这样的开发模式能够将政府的特许权、城市资源、金融资源以及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增强产业的集聚能力。从而能够繁荣地方经济,支撑新城区的发展,避免造成空城、鬼城房地产化的发展现象。

据了解,在泛华集团与海林市政府共同建设经营开发区合作期满之后,企业便会将经济开发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地方政府会将先期投资的一些商业厂房提供给那些有固定资产却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使企业通过先租后买尽快投产,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扩张。这样企业获得了回旋的余地:既可以先考察在此投产是否适合企业发展,还有助于将大量资金用于开发生产上,从而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戴德梁行大连暨沈阳公司总经理赵欣认为,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中,政府前瞻性的规划与基础设施的完善、开发商企业参与城市运营与差异化产品开发,两者相互促进与合作共赢将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涉及问题

“产城融合”的标准路线图是早期成本效率为追求的工业集中阶段,到一段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为追求的产业集聚阶段,再到创新驱动为追求的城市综合社区阶段。然而产业融合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今我国很多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尚处于第二阶段,如何走向创新驱动的城市新阶段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规划先行,避免走向房地产开发之路之外,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总规划师马向明指出在产业园区的制度设计上还要注意“因人制宜”。他表示,一些产业园区最初划定时会涉及农民与其土地的问题,产业工人、产业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不同的,需要制度上的合理设计。

另外,在促进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中需要增强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有专家表示真正的产城融合应该是产城人三者的融合。

在罗云兵看来,这需要通过合理布局、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生态发展来实现。需要增强产业之间的衔接性,以及各产业区与功能区的相互协调、互为促进发展。他认为,首先要界定当地的主导产业,并将其做大做强。以此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实现协同就业,一二三产业实现联动发展。例如智慧农业谷项目的主导产业是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首先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以此带动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庄园经济、文化旅游的发展。

在土地的利用方面,羅云兵表示,通过土地的流转实现用地节约,建设加工厂发展二三产业,同时通过撤村并点、并地,使得建设用地也相对集中。但他也表示,目前来看,农地可以流转入市,但是建设用地的使用仍存在着一些制度障碍,目前村镇建设用地往往只能通过增减挂钩、占地平衡等形式进行置换。

产城融合发展 篇7

一、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趋向性流动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向某个特定的地方进行集中的过程。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然, 或者说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便利, 各种资源更有效的集中配置, 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根据发展进程也确定了城镇化发展的道路, 从“三化协调”到“四化同步”均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资源的有效支持, 尤其是需要地方经济的强力支撑, 这种支撑作用主要来自区域内的产业拉动, 这些产业可以有效带动整个区域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尚处在摸索的阶段, 其中的发展规律尚不明晰, 许多地方还没有认清城镇化发展与区域内产业的关系, 直接影响到城镇化推进, 这对我国的各地协同发展影响较大。因此, 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关系, 以便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推进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 与此同时, 城镇化推进又能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城镇化的突出表现是农村的人口大大减少, 城镇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加,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产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的调整, 农业经济的比重减小, 工业经济的比重增加, 人类的文明也从农村文明转向现代城市文明, 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城镇化的中心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的方式和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人服务, 人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走工业化道路, 重点发展区域内的工业产业, 坚持三次产业统筹兼顾的发展原则, 最终达成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和“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以及各内部主导因素的影响, 但最终会形成适应并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区域内产业不仅仅是由工业产业构成的, 其中还包括部分农业和第三产业, 这些产业一起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可为城镇化提供大量经济支持。同时,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也会反作用于区域内产业, 例如在某段时间内, 区域内某些产业行业的发展会受到一定制约, 甚至是遭到淘汰, 这说明两者的关系非常微妙, 其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时两者相互促进, 有时又会相互制约。产城融合必须发挥促进作用, 尽量避免制约作用, 从而使两者协同发展。

二、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相互作用关系探析

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一, 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传统农区中人力资源和资金等均受到地域制约, 许多人分散在广袤的区域中, 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支出更多生产资料, 对其发展非常不利。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资本等生产资料逐步集中, 产业发展将更加有利, 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我国正处于三期叠加经济转型发展重要时期, 经济持续增长是各级政府所希望的, 因此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地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保障, 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的优化发展。其二, 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能够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更加迅速。根据产业发展理论, 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人们的收入就会得到增加, 消费能力和需求也就随之增加, 这些需求和可支配资金势必会为城镇化推进发展提供动力, 促使产业转型升级, 使农业更快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过渡, 反过来也促使城镇化推进的进程不断加快。

(一) 城镇化推进对区域内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城镇化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基础, 城镇化为其提供了人力、资源、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化作为基本载体, 其中工业发展对城镇化依赖程度非常大, 如果没有较高的城镇化给予支撑, 工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例如我国的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 其工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只能以最简单的制造业为主, 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取得的回报却非常少。产城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出现短板, 就会阻碍另一方的发展。只有让我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 才能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工业的效益才会提高, 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新型工业的出现。市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能让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更加便捷, 同时区域内产业在取得发展的时候, 能够通过市场及时转化为效益, 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旧的产业模式会被淘汰, 新型的产业会逐渐出现, 通过市场、信息技术等因素带动工业化, 然后再依靠工业化反哺农业, 使得整个产业链条得到提升, 再连通大中城市市场, 将城镇化的作用进一步加大, 形成团状产业集群, 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城镇化的推进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一般来说, 区域内的产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 需要依靠城镇化的推动, 可以做到两个方面的转变:其一, 就是依靠城镇化的推进来带动消费能力的持续增长, 以此来刺激并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也需要资金的支持, 这些投资归根结底还是用在了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方面, 让产业发展方式从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 当农村的人口大量涌入到城市之后, 农村的土地资源被大量释放出来, 这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二, 城镇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 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都已经非常的完善, 城市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无论是教育还是技术培训都已经非常的普及, 人类向现代文明又跨出了一大步, 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在产业发展中, 产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显著提高, 最终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发展。

根据各国城镇化发展经验可知, 在城市形成一定规模之后, 会逐渐调整内部的结构, 使其能够更加的完善, 部分生产资料密集型的生产部门逐渐走向衰弱或向周围地区转移, 第三产业开始快速发展, 并成为支撑城市的主产业。这种产业的进化升级, 并不只是位置的变化而已, 而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因此, 城镇化是区域内产业演进的动力,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最强支撑力。我国政府在党的十七大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在党的十八大中又对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一步作了说明, 可见, 我国对城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也必将迎来新机遇。

(二) 产业发展对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分析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众所周知, 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水平, 如果地区要想推进城镇化建设, 就必须提升地区综合经济水平, 只有通过提高区域内产业的整体水平才能拉动地区经济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推进中, 各项建设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 否则发展就成为纸上谈兵, 区域发展的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域内产业的支持, 是因为域内产业是各种生产资源聚集的结果, 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越多, 其产出也就随之增加, 进而能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从而推动区域城镇化有效开展。

区域内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体系的建成与完善, 主要是因为区域内的产业是整个地区的经济支柱, 本地区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地区之一, 整个地区的发展都要依靠它来提供大多数消费商品, 所以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由该地区的区域内产业发展状况决定的。区域内的基本经济活动, 也主要是围绕区域内主要产业而进行, 其可以提供本地区主要就业岗位, 促进就业同时使农业人口逐步过渡到非农人口。同时, 区域内产业还是城镇化经济发展中最直接的外部环境, 区域发展要想扩大自己的规模, 增加自身综合实力必须依靠各个产业提供的物质支持, 否则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域内产业创造的价值是城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区域内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城镇化推进的技术保障, 可以说, 区域内产业对城镇化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 城镇化推进与区域内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两者离开对方都会使自身的发展受限, 所以有效推进产城融合, 立足各地自身优势, 实现联动开发, 顺势而动, 才能真正实现“四化”协同发展。

三、产城融合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一, 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城市中进行合理的布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前提, 否则, 城市的发展就会陷入混乱, 城镇化进程就会严重受阻, 各级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和强化规划意识,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尤其是对待区域内产业的规划, 一定要严谨缜密, 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调查, 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性, 切忌走一步看一步, 新发展时期一定要把握新时期的规划方法, 做到与时俱进。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格局, 各个地区发展具体什么产业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 确定区位优势、确定产业优势, 让两者能有机的融合起来, 做到最佳搭配, 在个别地区还要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让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更加具有创意。在规划制定的前后, 一定要保持连贯性, 不能因为人事的变动或者政策的变动就放弃原来的规划另起炉灶。

第二, 要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尤其是涉及区域内产业发展的方面要着重进行改革。总的方针是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 各级部门要为区域内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 为其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源, 保障区域内产业能够快速前进, 最终建成高效、顺畅的新型行政管理体系。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机构的数量以及人员的数量, 而是让政府部门在现有条件下, 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 将人员和机构进行最佳配置, 例如将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统一, 将复杂的权力体系进行规整, 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更加高效。

第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为城镇化推进铺平道路。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政府部门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让城市变得更具魅力, 能够吸引农村人口来定居, 这样不仅能够使城镇化进程加快, 还能增加区域内产业的劳动者数量, 这种局面对城市、区域内产业、劳动者都有好处, 让三方实现共赢。

第四, 要把握好生态建设重点, 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有效提升城镇化品位。在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布局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 就可能永久失去区域原有特色。可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污染小、能耗少、潜力大、效益好的特点, 是工业开发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为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要注意加快区域环境整治, 可以实施景观绿化、道路沿线整治等环境提升工程, 升级景观效果, 开阔区域视野, 营造靓丽整洁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山.城镇化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J].西安社会科学, 2011, (05) :59-60.

[2]吴迪.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动力机制研究[J].创新科技, 2015, (02) :18-20.

[3]王晓光, 李娜.外部环境变化下的河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10) :25-26.

[4]许德友.以“产城融合”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3, (05) :34-37.

[5]王沛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的困境与突破路径——以河南省为例[J].学习论坛, 2014, (06) :42-45.

产城融合发展 篇8

1. 产城融合的内涵分析

对于产城融合的内涵和特征, 诸多学者结合新城、开发区或产业集聚区案例进行了探讨, 刘瑾从高新区发展出现的新趋势着手, 结合济南高新区规划, 研究认为产城融合的内涵为“以产促城, 以城兴产, 产城融合”, 动力机制有市场、政策和法律等, 阐述了产城融合的特点及规划要求。许健观察浦东新区“有区无城”现象, 认为产城融合的要求体现在城市发展策略选择、发展目标制定、空间结构优化、用地布局调整、综合交通优化等诸多方面, 内涵表现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空间结构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人文生态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李文彬等总结了“产城融合”提出的背景, 并解读了“产城融合”的内涵, 主要包括人本导向 (从功能主义转向人本主义) 、功能融合 (生产功能与生活功能融合) 、结构匹配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匹配) 。刘畅等从城市新区功能单一带来的交通、环境、安全等诸多城市问题入手, 提出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是功能复合、配套完善与布局融合。李学杰从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认为产城融合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协调、有机单元的联系和要素的有序流动三个方面。

张道刚认为, 不仅是产业园区存在产城不融合的现象, 小城镇规划也存在偏重“土地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新农村社区建设中, 虽然农民能享受类似城市条件的服务设施, 但依然没有改变外出打工的命运, 这种“有业无城、有城无业”农业现代化道路依然漫长。

通过郑州市都市区总体规划中产城融合理念的实践, 结合以上学者应用产城融合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从都市区全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考虑, 认为产城融合首先应是结构匹配, 即产业结构协调、布局合理, 根据产业产出效率和吸纳就业人口的特征合理分配城市空间资源;其次是功能复合, 根据产业布局和就业人口分布情况对其应该具备的其他城市功能 (居住、商业、商务、娱乐和游憩等) 进行相应的配置;然后是有机融合, 即产业区 (包括农业产业园区) 和匹配的居住、服务、绿地等空间的有机融合。

2.“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内涵分析

研究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历程可以发现,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业人口的市民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协调, 马敏娜等认为“三化”协调发展中, 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 是“三化”协调的动力, 起引领带动作用;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提供生产要素, 是“三化”协调的基础;城镇化推动了农村人口的转移、产业的有序集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环境逐渐改善, 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工业效率, 是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着力点。郑州都市区在中原经济区大格局中首位度较低、实力不强、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弱的事实, 决定了城镇化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王新涛认为产城融合理念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要有对应的匹配度, 要形成合力, 协调发展, 产业化不仅包括新型工业化, 还应该涵盖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过程中, 只有实现产城融合, 有了产业支撑, 才能吸引人口向城镇转移, 土地向种田大户集中,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 通过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解决不牺牲农业保粮食产量的问题。只有产城融合, 产业向园区集中, 人口向城镇集聚, 才更快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实现全民小康。产城融合强化了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工业化、城镇化所形成的合力, 有利于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的新机制, 有利于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二、都市区产城融合思路

新的国家形势和区域定位对郑州都市区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发展应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应突出产业的先进性、示范性、带动力强等特点, 重点发展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产业。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郑州都市区产城融合总体思路: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为指导, 以“一主、三区、四副和26个新市镇”为空间载体, 以产业集聚区为基本单元, 通过对全域产业统筹布局, 促进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完善产业链条和产业序列, 实现“产城融合、产城共荣”, 即“统筹布局、产业集聚、产业协调、产城融合”。

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中, 通过中心商务功能区、特色商业街区、物流园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 建设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现代服务中心;工业向新城、副中心和新市镇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中, 建设区域发展的发动机;广大乡村依托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园等发展现代农业。最终, 形成“园区式产业发展模式、圈层式产业布局结构”。新城和组团中心作为次区域中心可适当集中部分现代服务业;主城和新城范围内传统产业向组团、新市镇转移。

三、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序列构建

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发展要求下, 郑州市应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先进制造业为重点, 现代服务业为核心, 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商务金融、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等战略支撑产业;培育发展航空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优化提升铝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现代服务业——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的产业序列。

1. 现代服务业

根据杨慧芳研究成果, 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服务业产业序列为: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居住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郑州都市区现状服务业产业序列前5位为:批发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 随着郑州都市区未来区域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现代服务业产业序列将成长为:金融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

金融业作为资源配置能力最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将逐渐成长为服务业最重要的产业门类;商务服务业和物流业等生产服务业顺应发展阶段要求将是成长最快的产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贸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消费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公共服务业进一步完善。

2. 现代工业

依托郑州市现状工业基础,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 确定都市区现代工业产业序列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非金属制品业、铝工业、食品纺织业。

3.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产业序列从粮油种植——蔬菜——水果——花卉, 转型为示范性的都市农业和特色化的经济作物种植。

因此, 都市区未来20年产业发展重点是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物流业、文化创意产业、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支持产业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产城融合理念指导下的郑州都市区产业布局

1. 现代服务业布局

引导现代服务业向中心城区和三个新城集中, 通过中心商务功能区、物流园区、特色商业街区、文化创意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中心、国家物流商贸中心、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通过引导商务金融、商贸物流和文化创意旅游业产业的集聚, 形成2处金融中心、8处中心商务功能区、5处物流园区、18处特色商业街区、6处大型市场、5处文化创意中心、3处旅游服务中心、3处游客集散中心和8条品牌旅游线路;建设一主一次两处现代服务中心。

2. 现代工业布局

按照“工业集中化、园区专业化、产业链条化”的发展思路, 引导工业向新城、组团和新市镇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在中心城区的高新区、经开区和南部新城分别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心、汽车研发实验中心和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研发中心, 对都市区工业发展提供创新和技术支持。规划打造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铝精深加工、非金属制品和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

通过引导工业集聚进园形成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和42个工业园区, 在中心城区周边形成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3. 现代农业布局

现代农业重点发展都市农业、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三种模式, 空间布局上相对应的可划分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和休闲观光农业区三个大区。

(1) 都市农业

都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三个新城规划范围内, 借助河流、道路、市政廊道及组团隔离带等重要生态廊道, 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都市型农业, 以及研发技术、信息物流等农业服务。

(2) 高效农业

高效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三个新城外围的平坦、连片、高质量的农业区, 主要发展粮油、蔬菜、花卉、水果等大宗农产品的示范种植。

五、结语

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耦合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城市规划的核心议题之一, 对致力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的城市总体规划而言, 产城融合有着重要实践意义。而目前产城分离、产业结构调整等产业问题并非郑州所独有, 郑州在这方面的困惑在转型期的中国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 (2012-2030年) 》对此问题的解答做出了有益尝试。不同于以往总体规划中的“重城轻产、产城分离、城乡对立”, 落实了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作和产城融合为产业发展的总思路, 对都市区全域7446平方公里空间上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序列进行了引导和统筹布局。

产城融合发展 篇9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势在必行。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和重要任务。在此大背景下, 传统的产业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无法满足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需要, 园区规划从规划思路到技术手段的转型调整势在必行。笔者在最近编制的临湘市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总体规划中, 初步分析研究了产业空间与城市功能之间相互关系, 尝试构建产业转移承接与城市功能提升两者相互促进的路径与机制, 实现“产城融合”的目标。

2 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伴随着园区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 滨江产业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已经难以为继, 亟待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实现产业转移承接与重构。在这样的背景下, 产城融合逐渐成为滨江产业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2.1 产城融合的概念

何谓“产城融合”?从宏观上理解, 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一方面, 城市是基础, 为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为产业经济提供载体;另一方面, 产业又形成保障, 驱动着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从而达到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和谐生态模式。

从微观面上剖析, 产城融合实现的首要路径是产业先行, 即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整合市场主体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 优化资源配置, 将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从而使之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产业高级化的不断演进。

2.2 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

在承接产业转移需求及产城融合的目标导向下, 传统工业园区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落后的生产模式及低端的产业能级愈加不能适应园区的发展。结合上述相关分析,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 以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2.2.1 协调区域, 完善本区

本园区是岳阳市绿色化工产业园发展和临湘市城市发展的一部分, 在整体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布局中实现园区的自我完善, 达到中观区域 (岳阳市绿色化工产业园和临湘市) 的高效协作并突显本园区产业的特征, 在比较优势中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 并权衡区域发展和园区的发展特性, 合理发展城市功能, 塑造工作、居住融合的新一代产业园。

2.2.2 高效生产, 轻松生活

园区的定位体现工作与生活的功能复合, 因此在规划中一方面通过设计与管理实现产业运行的高效, 同时也要提供舒适、工作后得以放松的生活环境。产业园区结合传统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码头作业, 打造生产、生活、码头业务与优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园区理念;城市功能、产业生产功能、码头运作机能协作发展, 扬长避短, 实现功能上的联系和空间上的独立。

2.2.3 发展集群, 优先生态

产业集群是园区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特点, 体现的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成本、交通运输成本、能源、费用的节约, 即关注的集聚效应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此概念本身就是“生态”发展的内涵之一;同时在产业功能用地与小城镇建设功能用地的选址中, 充分体现与周边及园区产业发展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的结合。同时在产业区域生活功能区之间以景观带的形式规划缓冲与隔离带, 进一步减少产业区对生活功能区的影响。

2.2.4 立足实施, 着眼未来

规划方案充分结合多个上位规划以及园区现状 (包括现有设施和拟建设施等) , 使其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考虑到用地的时间序列和未来开发的不可预料因素, 在规划中推出了“白地、灰地、弹性绿地”的规划策略, 形成“弹性用地”, 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其中, 白地为已确定作为城市功能建设用地开发的用地;灰地为不确定作为产业用地或城市功能建设用地使用, 根据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弹性绿地为以公园等公共绿地的形式规划的绿地, 根据发展时序和建设需要, 调整成为其他用地功能。

3 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规划策略

3.1 结构优化策略———核心引领, 产城相融

滨江产业区总体规划提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设计理念, 采取“核心引领、产城相融”的规划策略, 构建串珠式、组团状的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形成片区发展核心, 带动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打造集约高效、创新持续、港产城一体的滨江化工新城。规划功能布局结构为:核心集聚、轴廊引领、组团环绕 (见图1) 。

3.2 产业升级策略———优势集群, 高端创新

滨江产业区通过形成四大优势产业集群, 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带动片区开发, 并通过高端科技创新, 不断升级产业水平, 提高园区的科技竞争力, 形成“龙头引领, 四团支撑, 二廊贯穿, 一心服务”的产业新格局。充分依托本地资源禀赋, 围绕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有色冶炼和港口物流四大产业, 打造华中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基地、华中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华中有色冶炼及华中危险品物流专业基地, 进一步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承接长江经济发展带的发展战略, 对接优质资源, 适时引导企业入园;坚持“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做强、做大绿色化工产业;坚持“生态、生活、生产、生意”共同推进, 产业融合、空间耦合、资源整合、要素聚合、功能复合的新型园区, 最终打造临湘市融入长江经济发展带的门户, 成为湖南省级产业升级示范园。

3.3 交通组织策略——层次分明, 功能明确

为适应园区用地扩展的需要, 并有利于主干道向机动化和快速交通的方向发展, 构建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路网体系。路网的形式和布局, 根据土地使用、原料来源和货物集散点的分布、交通流量流向, 并结合地形、地貌、河流走向、铁路分布和原有道路系统, 因地制宜, 形成了水、路、铁联运的交通骨架。考虑到化工园区的特殊性, 设置危险品运输通道, 在城市功能用地区域 (小城镇组团) 与产业功能用地的道路连接口, 设置交通管理制度, 不得使产业用地内产生的货运交通进入生活区域。同时在两类功能用地的道路衔接处, 设计“丁”字路口, 使产业功能用地内的交通到达生活片区边界停止, “可达却不可穿越” (见图2) 。

3.4 设施配套策略——超前布局, 合理配套

按照滨江产业区未来用地和人口发展规模, 参照现有已编或在编的各专项规划, 合理增加区内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规模, 以满足未来区域发展的需求;打破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片区市政设施布局各自为政的局面, 将整个滨江产业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布置, 以减少土地浪费 (见图3) 。

3.5 园区风貌营造策略——特色区域, 点轴生辉

滨江产业区的城市风貌营造按照点、线、面的原则布局, 划定片区特色风貌区, 结合水系、道路及绿地空间, 建立城市景观风貌节点和廊道, 建立现代、开放、绿色、时尚的园区风貌。其具体营造策略对应路径-界面-分区-节点-开放空间-通廊六个部分来进行 (见图4) 。

3.6 绿色发展策略———技术引导, 观念更新

依据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实现园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化工园区的规划, 用生态学观点指导产业建设, 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 开发绿色产品和生产工艺, 实现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到终端消费的全程清洁化, 最大限度地延伸产品链, 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消耗, 优化产业结构和合理配置相关资源, 从而建设一个高效的、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

4 结语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工业园区实行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由此引发的用地瓶颈、职住平衡等一系列空间问题, 已经成为工业园区产业升级、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的重要制约因素, 无法承载区域格局变动、产业转移承接和新经济发展带来的新要求。因此, 寻求自身发展的途径尤为迫切, 本文以临湘工业园滨江产业区为例, 从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等方面对园区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规划途径, 也为相关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 2011 (1) :1.

[2]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1 (5) :30~36.

产城融合发展 篇10

一、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基本情况

江门市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是江门市政府与蓬江区政府共建的江门市高新技术重点产业园区,是江门市北部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园区总规划面积11580亩,重点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和高端精密电子产业。

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已经吸引了22个优质项目落户,包括海信家电、康师傅饮品、天地壹号饮料、东望洋食品、华电能源等知名民族企业。目前园区已投产企业14家,在建4家。2014年底工业增加值为5.14亿元,同比增长45.8%,今年1-6月份,工业增加值达11.33亿元,同比增长49.3。2014年固定资产投产为18.98亿元,同比增长3倍以上。

二是配套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完成了堡棠路、堡群路、堡兴路、海信道路北侧、金桐三路等道路建设约12公里,在建道路长约8公里,完成了北园区路灯、水利工程和污水管网建设。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8亿元,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2015年6月,江门市对滨江新区、棠下镇与江沙示范园区进行了整合,成立新的“滨江新城”,实现滨江新区与蓬江区棠下镇、江沙示范园区的高度融合,为江沙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产城融合的评价

(一)构建评价模型

1、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简洁性、代表性及数据可获得性等基本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一层次为目标层,即产城融合A;第二层次为准则层,分别是交通与房价B1、基础配套B2、居住环境B3和休闲设施B4;第三层次是指标层,包括交通条件B11、房价水平B12、商业设施B21、教育资源B23、医疗服务B22、居住条件B31、职住状况B32、生态环境B33、安全保障B34、文化设施B43、体育设施B41、娱乐设施B42等12项指标。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评价,该方法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进一步分解,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模型,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再转为对这些元素的整体权重进行排序判断,最后确立各元素的权重[2]。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见表1)。

3、评价标准

对于分项指标,将其得分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即比较满意(80-100),基本满意(60-80),不满意(40-60),很不满意(40以下)。对于产城融合度指数,分为四个层次,即较好融合、基本融合、产城失调以及严重失调。综合评价结果80-100为较好融合,60-80为基本融合,40-60为产城失调,低于40为严重失调。

4、综合评价

(1)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园区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获得评价体系中各指标层相关调查数据;

(2)计算单个评价指标值:

其中:Q代表单个评价指标的赋值,P代表某一个选项的赋值,X代表受访者选择某一个选项的比例,n代表答案选项的数量。

(3)计算产城融合度的评价值E:

其中:E代表产城融合度的评价值,Q代表单个评价指标的赋值,Y代表单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n代表评价指标的数量。

(二)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实证分析

从产城融合度指数来看,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与周边地区的产城融合度为59.8,按照产城融合度评价标准,属于产城失调(40-60)范畴,这一指数说明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的产城融合状况有待提高。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受访者对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的安全保障(87.5)的评价最高,为比较满意;居住条件(73.4)、生态环境(73.4)、职住状况(70.2)、医疗资源(65.7)和娱乐设施(65.6)的评价相对较高,为基本满意;而对江沙示范园区交通条件(57.2)、周边的房价水平(42.1)、商业配套(53.7)、教育资源(53.8)、体育设施(58.9)、文化设施(60.8)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低,为不满意。

(三)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产城融合中存在问题

1、与主城区及周边区域的互动有待加强

虽然江沙示范园区与滨江新区、棠下镇在行政体制上进行了整合,成立了新的“滨江新城”,但由于三地功能与定位上存在差别,各地互动不足,缺少合力支持。

2、工业集聚有待加强,产业配套服务不优

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工业集聚仍较低。据统计,2015年园区工业增加值仅占蓬江门区2.08%;占江门市“一区六园(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蓬江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新会银洲湖经济区、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新区、鹤山工业城、恩平米仓工业园)的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仅为5.03%。显然,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总体经济规模还是偏小,难以发挥经济引擎作用,工业集聚仍有待加强。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金融、研发设计、技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外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产业配套服务只能依靠中心城市,工业园区根本无法满足企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

3、园区功能单一

自成立起,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作为地区经济的大平台,吸引着各项要素资源的汇聚,但整个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仅占示范区建设用地比重较低。成熟的工业区不仅拥有提升生产能力的服务中心,还拥有完善的生活设施配套。由于示范区配套服务尚不完善,企业入驻带来的产业工人大都选择城区居住。产城融合就其核心来看,是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但对于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而言,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处于相对割裂状态,产城空间错位严重。

三、产城融合思路

在产业转型需求及产城融合的目标导向下,传统工业园区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落后的生产模式及低端的产业能级愈加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产城融合背景下,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转型,以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功能复合,完善配套

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应从传统的产业集聚向产业新城发展,将其发展成与江门市主城区、滨江新区等区域高度融合的城市实体。可以在现有的产业园区基础上,加入居住、商业等服务型功能元素,形成居住与产业的就地平衡。通过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工业邻里中心,提升园区运行效率,形成一个集生产、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城市系统。

2、工业共生,产业集聚

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有海信、天地一号等生产型企业,企业之间并无太多的关联,各企业呈现出一种孤立的状态,没有专业上的分工与合作。工业共生不单单是将多家企业集聚,而更深层的是各个产业之间的协作,即形成产业链,进而形成工业共生体系,实现产业集聚。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在转型过程中应根据园区特点、企业规模及类型,有选择性地实现工业共生,促进产业集聚。

3、明确实施路径,分期有序推进转型

依据工业园区演变的过程,工业园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功能完善阶段、升级转型阶段。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通过产城融合来实现转型,首先应该判断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目标,明确实施路径,构建实施保障机制,强调分期有序的推进。

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自2010年成立以来,工业取得了快速增长,2013年、2014年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1.1%、45.8%,今年1-6月份,工业增加值达11.33亿元,同比增长49.3%,2015年固定资产投产为18.98亿元,同比增长3倍以上。从江门市江沙示范园的自身演进看,示范园区正处发展历程的第二阶段,主要依托主城区,以生活及服务配套为主,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园区自我城市功能与生活功能尚不足。

江门市江沙示范园区应依据这一阶段特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服务配套和城市功能,尤其是要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投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尽快实现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演进,实现工业园区的快速转型发展。

四、政策建议

产城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设施配套、产业布局等方面。产城融合的精准破题,重在选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

(一)创新规划理念,由单纯的“产业区”规划转向“产业新城”规划

通过产城融合有效解决工业化快于城镇化、城镇化快于工业化等带来的问题,科学规划是前提。江门市已经对滨江新区、棠下镇与江沙示范园区行政上进行了整合,所以必须重新对整合后的“滨江新城”进行规划。一是在规划理念上,不能就工业区论工业区,而要将工业区置于整个“滨江新城”区域背景,从游离于中心城市发展体系之外的“产业孤岛”向具有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与配套的第三产业的新城转型。二是在整合前,由于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因而,这三个区域在功能与定位上各不相同,整合后,重新明确滨江新区、棠下镇与江沙示范园区功能定位。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空间整合策略,在此基础上,注重规划的融合,实现整个“滨江新城”规划上的衔接。三是注重实现“职住平衡”和各种功能的协调。在指导思想上,可借鉴美国的“新城市主义”思想,完善现有规划。

(二)设施统筹策略

分级配套,区域共享。即对滨江新城、江沙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内部进行逐级划分,公共服务设施逐级配套,实现江沙示范园区内部与外部区域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上,也应体现“滨江新城”整体融合,按照“新城级—园区级—邻里级”三个层级,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配套和布局。滨江新城按照不同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分层次的逐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滨江新城核心区、产业园核心区和工业集中区三个配套服务中心,这样既能满足城区居住人口和产业人口、各组团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又能服务于整个工业园区,还能覆盖工业园区周边镇区、村庄,使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区域共建共享。

(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产城融合,产业兴旺是基础。面对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要求,江沙示范园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工业化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一是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化、高端化、特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优势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适应互联网经济的新浪潮,用好“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加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建立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示范区。通过产业发展集聚人口,创造财富;通过产业升级优化人口结构,引导服务需求;通过产业集聚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融合水平。二是要发力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集聚区的灵魂,更是促进区内企业紧密协作的催化剂。立足于优化产业结构,顺应制造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积极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以制造业的中间环节分离和向两端延伸为突破口,建立高效配套的生产服务体系,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格局。三是建立专门为产业服务的商务服务功能区,引入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为园区产业服务的研发、法律、工程、融资、信息、咨询、物流和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降低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以增加园区知识含量和产业竞争力,打造立足园区,辐射整个示范区乃至整个滨江新城的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

(四)加快区域资源整合

今年上半年,江门市已经对滨江新区、棠下镇与江沙示范园区行政体制上进行了重大调整,成立了新的“滨江新城”。新的“滨江新城”必须“组团”发展,突出功能优化。在功能区分上,统筹都市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居住及生态分布。在产城空间配置上,构建高效、集约、均衡、永续的开发模式,强化主体功能区导向,科学划定功能分区,明确开发导向,创新开发方式,推进经济、人口、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均衡分布,使经济布局更加集约,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新城区则改变单一的生产型、居住型、商务型发展模式,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

(五)优化工业园环境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以人为本,在追求企业发展的同时,考虑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追求,通过完善园区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如修建绿道、休闲长廊、长提等,在园区内部形成以步行、自行车出行为主的交通体系,减少小汽车出行量。将绿色环保因素融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这样既能缓解产业园区的环保问题,又能使园区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更好的放松休闲,更好地为园区内的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柔化工业园区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杜宁.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上海青浦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究.城市时代,协同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3

产城融合,增强综合改革穿透力 篇11

聚焦产业的品质革命

尽管在经济下行期,但是制造业是我们所有行业繁荣的基础,全球化大有机会。2014年8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全球制造业成本变迁报芒》,如果以美国制造业的成本为100,那中国是96,只比美国低4个点。但我们的比较优势依然明显,一个是成本优势,另一个是独到性优势。在新的全球格局中,中国开拓新兴市场的潜力巨大。面对经济减速的现实,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要紧抓新机会,发现新市场,寻求新突破。常州制造的高铁走进全球市场,说明现在的“中国制造”不仅仅靠的是“Chlna price”(中国价格),更积累了资本、技术,这就是“学习曲线”。常州一家企业生产的手机讯响器,成为全球隐形冠军。如果把这样的变革凝聚起来,有的是市场,品质好的东西一定有市场。小米为什么这么火,就是把东西做得好而已。我们钢的产量过剩差不多要把行业压跨,但是小到一个指甲刀却做不过日本人。品质革命将会激发我们巨大的制造潜力。所以无论是制造业的品质、还是服务业提供的便利,市场都非常广阔。

城市的空间集聚再布局

城市,从来以影响力、辐射力论英雄,而不以总量、范围大小论短长。从实际出发,我国城市化的下一程,要对密度、集聚、便利以及更广义的城市生活质量给予更高的关注。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破解产城不融合、大城市病等上一程城镇化留下的问题,其中的经验教训,也非常值得总结。但更重要的是面对未来,以问题导向的态度推进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形象一点说,在撑开的城市骨架上好好长点肉,好好发育城市肌体,是产城融合的重点。否则,城不像城、乡不像乡,哪里谈得到外溢、辐射与影响力?在国际城市理论的思想潮流中,有一种“紧凑城市”(Compactcity)的主张,反省了城市蔓延带来的生活不便利、环境不友好,反其道而行之,倡导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管理,通过合理提升——而不是降低城市密度,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成长。日本的六本木HILLS,一共11公顷的地面,建成76万平方米的各式建筑,集家居、办公、商业、餐饮、社交、艺术展示、图书馆、学院、酒店、媒体、出行枢纽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城市功能于一身。就在这么一个步行可及的范围内,常年居住着8D0户人家约2000人,每天有2万名各行业员工在此上班,每年有4000万人次的观光客和消费者上门。54米高演艺厅的楼顶,居然一片田野风光,种树种花种草之余,还有一方水稻田!什么叫城市化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你到了现场就知道。

让“城市事业家”活跃起来

产城融合发展 篇12

1“产城融合”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对于产城融合这一概念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对于产城融合的实践也是刚刚开始, 但产城融合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城市的内涵既有产业又有城市,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1]。学术界对于产城融合的内涵也进行了诸多探讨, 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各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是探讨最多的内容, 也是产城融合的核心特征[2]。张道刚认为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 不能一快一慢, 脱节分离[3]。林华认为, 产城融合应是居住与就业的融合, 核心是使产业结构符合城市发展的定位, 这显然是力图通过产业调整服务于城市的功能改造[4];刘畅等则认为, 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三个方面, 基于此三方面, 引导新区内绿色交通出行, 通过产业与居住功能用地的合理比例和市场的选择, 实现职住平衡[5]。基于此, 笔者认为, 产城融合最基本首先是功能的融合, 在发展产业的时候注重城市生活功能的注入, 在加快城市的建设时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 实现“产业支撑城市, 城市提升产业”, 以产城互动推动城市产业双转型。

2 产城融合规划策略

2.1 土地用地布局——组团布局, 产城共融

本着“产城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 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 将用地布局结构域土地使用的自然生态性相结合, 对城市功能进行整合, 合理安排功能分区和景观体系, 避免功能过于单一以致不利于聚集人气, 以不同特色的功能分区使滨水区更具活力, 形成开发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区, 与产业园区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

2.2 公共设施配套——综合统筹, 多元配套

规划应以高效优质、高度信息化的公服设施为主导, 根据产城融合发展理念, 结合国内外发达城市开发建设的经验以及娄底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 规划形成“市区—社区”二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采用邻里中心配套模式, 整体上形成功能完善、布点清晰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2.3 综合交通——区域互动, 复合交通, 畅通循环

(1) 加强区域交通衔接。加强内部道路与市域高快速路网的连接;增加对外通道及出口;提升部分道路等级;建立便捷的区域联系通道网;预测交通量组织合理疏导等。

(2) 建立地面常规公共交通、BRT快速公交、水上巴士等组成的复合公共交通系统。倡导公共交通优先的出行方式, 就近平衡居住于就业减少交通出行量。建立地面常规公交、BRT快速公交、水上巴士为一体的复合公共交通系统, 承担地区交通出行量的大部分比例, 减缓因私家车出行带来的交通压力。

(3) 加大道路网密度。加大道路网密度, 组织微循环交通。在建设强度较高地区采用严谨的棋盘式路网, 局部组织人车分流, 实现高效的交通组织。打通断头路, 营造发达的支路网系统, 保证微循环交通的畅顺。

2.4 景观风貌——蓝脉串联, 绿楔渗透

结合现状水系和基地内现状资源环境, 形成河流蓝脉、各级组团景观中心和多条景观绿楔以及景观带的景观风貌体系, 引入滨水景观而贯穿各功能组团的景观绿楔, 构造城市风貌景观带。

2.5 公共空间——以人为本, 系统布置

本方案为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 提出公共度分级概念, 以期形成高品质、人性化、多功能的活力公共空间体系。

(1) 一级公共度地区。一级公共度地区定义为滨江绿带、绿地公园、广场、博物馆、交通综合体等独立功能地块, 可以提供人们与自然交流、互相交流的场所与空间。

(2) 二级公共度空间。二级公共度空间指部分商务、会展、酒店等功能地块, 要求在外部空间及裙房、地下层提供商业、文化、休闲等公共功能。

(3) 三级公共度空间。三级公共度空间指建筑内部需要封闭管理机使用的商务、酒店、研发、居住、公寓等功能地块, 只可提供外部空间给公共使用。

3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城市空间进入快速拓展时期, 然而目前很多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构成过于单一, 带来职住不平衡、配套不足、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 开发区中交通、景观等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段已被工业企业所占, 土地开发强度低, 且工业居住混杂、产业结构单一、环境品质差, 用地置换难度大, 很难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因此, 在今后的开发区发展中, 必须规划先行, 对开发区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空间布局, 完善设施配套, 提升环境品质。根据城市发展所处的区位、阶段的不同, 其新区发展的具体策略必须依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剖析其特点, 才能提出针对性的产城融合规划发展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全国各地出现了开发区、工业园区、职教区等城市单一功能新区,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这种单一功能的新区暴露出职住不平衡、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城市交通拥挤、居住安全等诸多城市问题。本文从城市用地功能、交通体系等方面出发, 初步探讨“产城融合”理念下城市规划相关策略研究, 从规划理念、发展目标、总体定位等方面指导规划新区向产城融合性新区发展, 以期为其他城市开发区建设中在产城融合理念指导下的规划策略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产城融合,规划策略,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文彬, 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1) :99-103.

[2]刘瑾, 耿谦, 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 2012, (4) :58-64.

[3]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 2011, (1) :1.

[4]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1, (5) :30-36.

上一篇:物流集团下一篇:基层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