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2024-10-06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共8篇)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篇1

金融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原标题:促进金融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行为。文化旅游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在推进旅游经济转型升级中,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演艺、策划文化创意活动,用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吸引外界关注,以景观留人,以文化诱人,实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被称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张家界现象”。旅游经济转型中的“张家界现象”

得益于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地方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张家界文化旅游发展初期以旅游演艺产业为着力点,充分诠释了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早期的张家界旅游是“白天看山,晚上睡觉”的单一观光模式,旅游经济以门票收入为主,旅游产业单一。2006年该市旅游演艺产业开始兴起,目前该市有演艺剧场11个,演艺节目8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3台节目分别是《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魅力湘西》和《武陵魂·梯玛神歌》。2012年以这3台节目为主的张家界旅游演艺总产值超过4.5亿元,接待观众200万人。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张家界“慕戏”而来的“回头客”占比近30%,游客的观光时间由1.8天延伸至2.8天,每年带来超过10亿元的旅游收入。产业融合中,张家界旅游由单一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初见成效。

金融服务创新中的“政银联动”举措

在这些数字背后,政银联动+金融创新的举措无疑成为了“张家界现象”如火如荼发展的引擎。

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出台对旅游地文化节目的扶持政策,首先向张家界倾斜,并将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作为一项重要决策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张家界市政府制

定了《张家界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确立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进一步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投入。

近年来,为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出台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助推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湘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的深度介入,同时也为银行机构调整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结构、拓展业务空间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了有利契机。张家界中支出台了《金融支持旅游经济的若干意见》,把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信贷投放的增长极和着力点。特别是张家界成为国家综合旅游改革试点城市后,张家界市中支联合市金融办出台了《关于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从加大信贷支持、创新信贷管理服务机制、完善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为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了一个多方联动、政策倾斜、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展初期,在获取银行信贷支持时往往面临有效抵押不足、授信额度偏低等问题。自2008年以来,张家界市金融机构结合文化旅游企业自身特点,通过景区经营权质押、股东担保等方式,化解“担保”难题,累计发放贷款近3.5亿元,满足了25家旅游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在缺乏足够土地房产抵押的情况下,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市分行推行景区经营权质押,以黄龙洞景点45年经营权为质押物,为黄龙洞生态文化广场项目授信1.5亿元。该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首次将景区经营权这一无形资产纳入反担保范畴,为张家界老院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提供800万元贷款担保。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项目发展初期缺乏足值的固定资产抵押。为疏通项目贷款融资瓶颈,农行积极争取项目大股东天津宁发集团和广西张誉集团提供担保,贷款2250万元,同时以委托贷款方式获取大股东低息借款2300万元,为项目的成功推出提供足额的资金扶持。农业银行利用审批便捷、额度灵活的小企业简式贷款,近五年累计为张家界军声画院、张家界大剧院等小型旅游文化企业提供8000万元贷款扶持。此外财政扶持降低了融资成本。《张家界·魅力湘西》项目被市政府纳入西部大开发项目库,每年贷款贴息200万元。

使旅游产业与金融业互惠双赢

大湘西地区不仅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主体区域和中部地区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配套政策的地区,也是湖南省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赋存最高的区域。在2013年5月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上,张家界、怀化、湘西州联合签署了《推进大湘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合作宣言》。要把握文化旅游发展的大好政策机遇,通过发展连锁品牌、联动营销,有效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建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共同体,在大湘西打造国家级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

金融机构要针对文化旅游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量身打造品牌化、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体系,大力拓展文化旅游融资渠道。一是创新内部信用评级和授信审批机制。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特色,综合考虑无形资产价值以及企业家信用和企业未来成长性等非财务因素,合理设置评级要素和指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开办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对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提供供应链融资、联保联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对大型实景演出等重大项目提供项目融资、银团贷款等产品。三是创新融资方式。由于文化旅游企业价值增长难以确定,要在寻求银行继续加大信贷扶持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文化旅游企业担保融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旅游产业,多渠道地支持文化旅游企业的成长。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避免同类主题的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发挥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共生效应,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扶

持优势项目、优质企业,提升张家界文化旅游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要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市场为主导,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利用信贷手段,减少重复建设和无效、低效的文化旅游项目,按照市场化导向,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金融业互惠双赢。(来源:金融时报)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篇2

一、金融创新力度不够

一个国家金融体制僵化和金融体系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其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在金融体系创新不足的情况下, 面对高风险项目金融机构一般采取规避的措施。如《纲要》指出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而在具体落实上他要求信贷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而在金融机构实际操作中, 任何一个金融产品创新权限在省级或国家级机构手中, 单一地区的金融服的需求得以实现必须要自上而下的金融创新。更何况, 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金融风险控制相对较为严格。当金融收益难以覆盖风险或者是风险影响机构存续或者创新非经济成本过高时, 再好的创新理念也会束之高阁。

反之, 如果金融体系的创新能力较强, 就能够创新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金融产品。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约束, 而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银行主导的金融机构具有双重属性: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银行企业属性会促使其面对高收益而成本高风险, 而银行的事业单位属性决定其具有垄断地位, 而这种垄断地位决定其高回报, 高回报限制其创新动力。不仅如此, 政府为了保证银行等垄断性金融机构的利益, 还限制其他风险投资企业的金融创新乃至发展。没有创新能力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很难支撑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缺少资金支持的很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创新力度不够所导致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 没有创新出与文化产业风险相匹配的金融产品。

二、过度金融监管引发金融体系过度规避风险

由于发展文化和文化产业的投入资金量大、风险高, 因此文化企业想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或其他方式的直接融资难度较大。当然, 难度较大也不完全由于风险高的因素, 主要还是我国对于风险的监管过于严格。文化企业中无形资产的权重较高, 而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如, 无形资产如何定价;同样文化企业的债权和股权融资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在我国股权和债权等融资方式主要是通过审批方式, 而审批的权限集中。监管部门监管理念、地方政府金融支持诉求以及文化企业资产质量评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难以达成一致, 结果是的文化名城建设与金融支持难以有效接轨。

以广东为例, 广东颁布《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纲要》中要求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集合债等方式融资;金融支持文化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 鼓励已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 做大做强。而这种支持不适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利关系——风险与收益的匹配, 而是政府要求金融机构企业在利益和风险不对等情况下的资金支持。而地方政府只能呼吁, 不能产生实际效果, 真正能够付诸行动还需要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或者是行政命令。金融监管机构在利益最大化原则下固守风险规避。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间接融资渠道的行政审批制度是能够有效遏制金融风险, 但是过高的门槛限制了文化企业的间接融资。

过度金融监管产生的直接结果是, 金融机构必须要有第三方为其承担部分风险才愿意为文化产业融资, 而这第三方主要是政府。因为有了政府的担保或者风险分担后, 金融机构就可以规避金融风险, 同时还能获得较高的回报。长期下去的影响是, 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难以转变, 文化产业发展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从而也形成政府、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之间依存关系, 长远来看, 不利于文化产业发展。

三、金融市场不完善引发的市场功能不全

既然文化企业融资风险高, 那么理论上客观要求文化企业支付更高的利息。而支付高利息又客观上增加了文化企业的经济成本。可以正是基于文化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政府和学者才提出金融支持的概念。而在我国金融支持的普遍含义是金融机构在不增加融资成本下给予风险高企业或产业融资, 因而理论上这是不符合市场风险与收益匹配的规律。之所以能够提出金融支持概念不仅仅是一种诉求, 同样在中央政府推动下不论是政策性金融机构还是商业组织也能从让利的角度支持特定的产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 如果金融市场完善, 就会存在风险投资基金给予文化企业贷款。

不可否认, 我国存在大量风险投资基金, 然而这些风险投资基金在金融体系中的份额太小, 而且风险投资基金的并非都是投资到风险高的产业, 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行业往往是无风险产业。与此同时, 由于文化作为特殊产业, 既是商品也是公共品, 作为文化企业长期以来与政府间形成或多获得好的依赖关系, 因此面对高成本风险投资, 文化企业更多依赖政府或者是向政府求助, 因此, 他们要求政府向金融机构施加压力, 并寻求金融支持。同样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能够满足股权和债券融资条件的文化企业基本上是不存在融资障碍的;而寻求金融支持的文化企业往往是其资质条件远远达不到股权和债券融资要求。某种意义上说, 风险资金是融资困难的文化企业的次优选择。可是由于政府的干预, 文化企业首先寻找的不是金融机构, 而是以准公共产品为由, 向政府寻求财政支持。由此导致风险投资发展的萎缩, 以及风险投资功能异化。

各级地方政府组建了文化产业基金, 这种基金主要是政府出资。政府出资的初衷是希望带动更多的资金进入文化产业, 然而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 各种基金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在市场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 基金最愿意进行短期投资, 投资相对时间较短的项目, 这样收效快, 风险小。此外, 政府主导的基金也存在规模小, 风险控制较严的问题。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基金的规模决定其服务的范围, 风险控制的水平决定其服务对象。从目前来看, 很多基金还是按照捆绑基金和跟随基金的方式进行投资, 并没有发挥引导基金的功能。

在我国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 间接融资是不同企业和行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地方性的文化产业和企业相对很难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那里获得贷款, 一个补救的办法是, 允许地方金融机构发展, 将有利于地方政府调控金融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服务。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还是较大。

四、促进金融与文化融合的政策建议

第一, 针对性地进行金融创新。我国大部分的金融创新活动是集中在金融理财产品上, 没有能够与实体经济进行有效的融合。也就是说金融创新产品较多, 但是金融创新的着力点以及创新的目标却存在偏差。因此, 在不限制金融投机情况下, 有目的地引导金融创新向投资方面的转化, 特别是引导资金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文化、科技等领域流动。

第二, 降低促进金融与文化融合的金融创新的监管标准。强化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重要条件, 但是,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下, 要放松对文化金融的监管力度, 有意识地引导资金向文化及文化产业转移, 这样才能有利于金融与文化的融合, 有利于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 适度发展地方金融。国有大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不利于地方发展文化产业, 单纯依靠财政资金发展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还是有限的, 因此有必要双管齐下, 充分利用财政和金融两方面的作用。为了避免文化产业的自身缺陷, 以及发挥地方政府运用金融手段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有必要适度发展地方金融机构, 而不是仅仅依靠文化基金和私募等直接融资方式, 还可以发挥地方性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几点设想[J].金融经济, 2013 (4)

互联网金融:融合与发展 篇3

海淀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

协 办:英国《金融时报》集团、FT中文网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时 间:2014年9月25日

地 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多功能厅

主持人:唐颖(海淀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

涂志云(我爱卡创始人、总裁)

整 理:马文良(《中关村》杂志 记者)

千洵(《中关村》杂志 记者)

论坛缘起:

2014年互联网金融在火热中逐渐步入理性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中关村的创业蓝海。有鉴于此,为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海淀园管委会同海淀金融办精心筹备了此次主题为“融合与发展”的专场活动。

在中关村谈互联网金融应该是最合适的地方,海淀区聚集了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既包含了跨国企业,也有快速成长的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还有众多的小微企业,完善了创新创业环境,使中关村成为一个拥有互联网基因,充满生机勃勃的创新创业的沃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P2P以及大数据金融、众筹等各类机构相继涌现,目前海淀区已经聚集了175家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中关村核心区互联网金融论坛专场邀请了来自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的代表们欢聚一堂,一起来探讨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与发展。

以下是嘉宾演讲内容精粹:

打造互联网金融的产业链

孟景伟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中关村核心区管委会主任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今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4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其中专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的配制,提高金融体系的包容性。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正在不断地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人民银行,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及中关村管委会等上级部门的长期大力支持下,海淀互联网金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发展政策上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在工商注册、房租补贴,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互联网金融产业成立引导基金等方面予以了支持。在产业聚集上,互联网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P2P、金融电商、商业保理等各类互联网金融业态大量在海淀聚集与发展。目前已经汇集了首都在线、融360、有利网、亿赞普等互联网近200家金融机构,并发起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互联网金融的行业组织及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在空间载体上,引导互联网金融要素,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中心,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产业园等载体上聚集发展。在生态环境上,注重加强风险防控,依托行业协会及联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并探索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加强树立互联网金融的品牌宣传,举办了互联网金融峰会等一系列活动,依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等行业的研究机构,推动行业交流,人才培养及行业的前瞻性理论研究。下一步海淀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总体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目标,充分发挥海淀科技金融优势和互联网产业的优势,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搭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探索推动金融云平台、云技术及云风控的建设,大力拓展产业空间,加强风险防控,完善生态体系,打造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

互联网金融助力中小微企业

栗志纲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说明我国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百姓的现实金融服务需求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现行金融服务体系对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百姓的现实金融服务的需求覆盖率和服务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运用先进技术,拓展了对小微企业和社会居民生活领域的各项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也给互联网企业开展跨业金融服务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契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使社会各界深入思考,并积极参与科技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金融业务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跨届金融服务都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切相关,并相互补充。互联网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而金融风险的隐秘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还有可能增加。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一直大力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支持互联网金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要求,支持互联网金融依法合规经营,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行业自律。今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将按照国务院和市政府的各项要求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区县为互联网金融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金融服务创新研究,推动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大数据资源整合分析并充分共享,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和社会民生作出基础性的服务工作。

中关村要成为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杨建华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

我认为现在互联网金融所有的业态中,支付业务和结算业务将会是互联网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最激烈的一个行业和领域。在北京地区发展支付业务上,或者下一步发展跟支付相关的结算业务上,中关村已经有接近60张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在这个方向上,在全中国范围内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所以我们非常期待中关村企业能够根据这样一种形势和趋势,在支付,尤其在移动支付领域进行更多的布局。

nlc202309040010

在一定时期内,互联网借贷和众筹融资还将以对现有借贷和体系补充形式出现。并且在实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速发展,同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社会居民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共生与融合发展必须依靠、依托有绝对公信力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作为其发展的基础。目前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的信用信息体系不能共享、不能分享,不能有效的把各家的征信内容放到一个或者若干个有影响力的征信平台上,这直接导致了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同业的过程中,必须独立开发自己的征信工作体系以及征信的管理游戏规则,要布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干这件事情。

我们非常期待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通过我们各方共同的协作,能够把中关村地区早日打造成为在全中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传统金融业的转型

德地立人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投资银行委员会主席

未来的金融格局会是什么样?一是互联网金融,二是新兴专业金融互联网公司,三是属于行业的传统金融行业的金融互联网业务。马云曾经讲过,未来的金融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机会,一是金融互联网,即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是互联网金融,纯粹是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来户引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是第二个新兴专业金融互联网公司应该是属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大的范畴里。

第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关系,绝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互补性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够完全替代对方。第二,各种说法就是区域中心化,这种网络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最大特点是区域中心化,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此话是不妥的,实际上它是用户的广域扩散化和高度集中化相结合的东西。第三,金融互联化是不是促进金融脱媒,这里也有一些顾及,金融脱媒理解为直接金融,也就是说银行的这种资金池以自己这样一个责任来带给客户的间接金融减少,直接以投资者自己负自己的责任来进行投资的这样一种直接金融,就像证券业务一样。第四,金融互联网化对货币政策有影响,有学者在这里有一些讨论,由于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自己本身处理的数额相当大,另外央行或者金融系统对它的管制和银行不一样,对创造所谓信用,就是创造钱、资金的这样的系数上是有影响的,但在看得见的未来,为此需要不需要做一些政策手段的改变,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金融互联网前途似锦,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没有任何企业可以是永远的胜利者,而永远不变的是客户的需求,谁只要更广泛更深入,不断的挖掘、回答和解决客户的潜在需求,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认同而获胜,尽管他们的胜利不一定是永远的。谁是永远的胜利者?是客户。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

刘志勤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互联网金融和利润,我认为是一半对一半,它有一个硬伤,互联网不是中国人创造的,互联网是由根服务器负责的,中国没有“根”,全世界互联网服务器的个数是383个,大多都在美国,亚洲大概只有3-4个。根服务器是什么意思,开关在人家手里,一关了全都黑了,这是风险,也是一个硬伤。

我曾经和马云的团队讨论过,我说你们有那么多的钱,搞两个根行不行,把“根”放在中国,我们必须在根服务器方面有所突破。

除了硬伤之外,互联网金融还有软伤,就是我们的监管。不严加看管就会变成一头猛虎,肯定伤人,破坏市场。不过我们国家的监管有一个特点,制度是在后面出现的,先让新生事物自行发展,然后再逐步完善制度。但这个研究的过程不能太长,不能让太多人掉在泥坑里之后再捞出来,应该尽早有一个前瞻性的政策出来。所以互联网必须管,而且要严管,要科学、合理,符合市场规律。

刚才年轻人所谈的众筹问题,其实借钱,借来借去就是三个要素,一是你能不能还钱,二是能不能按时还钱,三是能不能全额还钱,三个都是还钱,你不还钱其他都不可能继续进行,因为要形成价值。还钱是硬道理,按时还钱是软道理,按额还钱是必须的道理,不能变。所以风险控制如何在这上加以政策性的监管,还需要细化,对于长期不还钱的,光上黑名单是不行的。众筹也好,P2P也好,即使有选择性的可靠客户,你只是为可靠客户服务,不是为大众服务,也不可能为全民服务,这样你就安全了。

互联网金融如何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兰宁羽

天使汇首席执行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会长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很大,我讲一下其中的股权众筹的挑战,这属于市场培育的范畴,大多数创业者和投资者在基本创业能力、基本融资能力和基本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抑制方面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你正在努力把自己的产品专注的做好,如果有好的产品和好的公司,你在任何时刻都可以很容易拿到钱,拿钱绝对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一定都不是问题,所以我们期望能给创业者营造一个环境,让创业者想任何时候融资都可以随时随刻的小额、按需、快速、多轮融到他想融到的资金,而不是去求VC,VC在英文里有一个词是“秃鹰”,人死了之后会刁他身上的肉,他一定是为了管理别人的钱盈利,而这种组织形式,不像众多的天使投资有一定共同的梦想帮助创业者,我们也看到有很多非常不平等的条约,这些问题在过往的十年,中国的风险投资也好,天使投资也好,PE也好,甚至后来发展的全民皆PE的这样一个背景情况下,我们形成了一些传统的、错误的或者是创业者友好度极低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对整个中国创业环境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觉得应该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公平友好的环境,包括投资人也一样,投资人也需要有更多的分享精神和合投精神,创业者也应该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包括契约精神有更好的提升,所以大环境的改变其实是提升股权众筹,带来更多发展机会的改变的前提,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国金融机构的机遇和挑战

nlc202309040010

雷启迪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

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金融业。在每一个互联网金融的领域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包括银行业、保险业等都已经发生一些变化,关键一点就是创新是怎么样来发生转变的,它是一种有组织的过渡,还是其他的方式,在中国发生的现象,实际上在其他国家也在发生,有很多的过度支付方式的转换都是有组织在进行的。

从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来说,虽然说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威胁,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可以转变成一个优势。其实有一些人并不喜欢所有的事情都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有的人喜欢到ATM机上取现金,还有O2O模式,当然线下有很多的需求,比如说像一些分行,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但我们现在就要思考,如何能够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比如说在线上预定什么东西,然后到小商店或者是线下的实体店取回来,这也是一个结合。

其实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还是有优势的,比如他们更安全,他们在跟保险公司的交易当中能够保护客户,保护自己。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

刘勇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培机构董事长

互联网的机遇从这两年来看,确实很热。我感觉每一周都有关于互联网的论坛,说明大家在从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互联网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商机。互联网金融也是由于企业的凝聚力、低成本和它的民主性、自由度,体现出互联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创造力。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个金融的概念,应该说在这两年当中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识。

从金融来说,最重要的是它的风险控制。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多都是由于互联网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程度非常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接触了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他们的技术和实现手段上的问题都不大,而问题在于风险控制。有些企业跑路的概率也是很大的,还有一些确实有心把企业经营好,但是由于整个软实力不够,相对来说在经营的过程中,很难支撑下去。但互联网金融的商机很大。因为从互联网整个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互联网企业确实产生了很多巨头,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有多少家互联网企业能存活下来?谁是胜者?这里的挑战很大。如果要做好的话,如何能把风险有效的控制住,这才是制胜之道。

期望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

黄英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的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和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和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传统金融领域,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对金融模式和金融发展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今天来自中关村管委会、金融局,还有海淀区政府的领导,介绍了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支持和关注,同时对海淀的金融政策和发展态势进行了介绍,主题演讲当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思考,各位嘉宾对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监管中的破与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与市场营销创新,P2P等一些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精采的讨论,想必大家都受益匪浅。感谢来自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代表,以及关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在座各位听众,正是有了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实践,还有在座的各位的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才能够得到蓬勃的发展。

新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金融

向松祚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每一次工业革命背后都有非常重要的金融创新作为重要的推动力量,或者说非常关键的推动力量。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仍然在辩论,究竟谁是因、谁是果,比如说是金融的创新推动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推动了金融创新,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有的史学家认为是金融创新推动了工业革命。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深刻改变着金融模式。现在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得力于印刷术,跨国银行的兴盛主要是因为电报电话,电脑的发明催生了现代了金融创新,包括外汇交易、债券交易、对冲基金、高频交易、CDS、衍生金融交易等等。

现在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和立场,对新兴业态还没有成熟,还处在探索的过程里,我们一定要避免过度的监管,过度的监管很可能把新的业态打死。我衷心的希望大家面对一个新的金融业态,你在出台监管法规的时候千万不要坐在办公室里拍脑瓜,正确的办法是走入行业、走入企业,和企业家共同研讨,什么办法可以鼓励它的发展,同时又能保护它的安全,又能防止它的破坏力,这就是我对新金融业态和监管部门的衷心期望。

数字金融消费市场的未来前景

王吉涛

爱钱帮首席执行官

从我们从业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这个领域,会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状况,很难想象在一个行业里,比如说有几百万资产的人在做,有几千亿的人在做,甚至有上万亿的公司同时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竞争。为什么中国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产生了互联网金融这种异彩纷呈的发展状况?从我们个人来看,三大历史机遇叠加而造成的结果,中国现在站在了一个十年经济发展周期的起点,回头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而目前我们站在新的经济周期的起点,而这个经济周期的起点必将以科学技术带动着新兴行业和新兴企业的崛起,如果没有这些,中国不可能完成现在的经济转型,而每一个经济转型的发生都必然伴随着新的企业的涌现,中小企业逐渐成长为大企业,大企业逐渐陨落为小企业。

说到挑战,从我们从业不长时间的感觉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信任。我们看到他魔鬼的一面,也要看到天使的一面。其实,我们也需要广大社会和投资者的信任。P2P这种金融产品是中国目前投资者最缺少的中高收益、中低风险固定收益的产品,这种产品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它应该成为每一个成熟投资者资产配制中的一部分。同样,我们希望从业者能够信任,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个新兴的行业必将会赢得信任,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篇4

北海市旅游局

镇威

北海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浓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为北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92年北海银滩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1998年北海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成为重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步入低潮,北海旅游也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旅游产业与拥有的资源禀赋和公众的期待形成较大落差。特别是近年来,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北海长期缺乏产业支撑的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相形之下,旅游产业成为了北海全面发展的短板,正如王小东书记指出的,“旅游已成为影响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旅游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具有一般服务业所没有的许多独特优势。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旅游业不仅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能够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北海不存在要不要发展旅游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找准旅游产业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我们认为,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实现北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正确选择。

一、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背景与趋势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乏活力。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旅游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则是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能够将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出去,并对旅游产品可发挥提升品位和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将为拓展全市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注入全新的动力。

1、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顺应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人民的文化、旅游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文化、旅游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难以做强做大。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09年8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结合发展指出了方向。

2、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金融危机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新兴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作为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文化产业的反向调节功能,发挥旅游业在经济下滑中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既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又能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旅游业也进入到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旅游与文化的关联度、协同性日益增强。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融合越来越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

3、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市场化过程不同,旅游和文化在产业化程度上都存在着差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破束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旅游产业发展也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旅游和文化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预示着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二、北海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北海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突出特点的代表性的文化有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汉遗址文化、西洋建筑文化、疍家文化、客家文化和渔业文化等。与文化特色相对应的是遗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古迹。除此之外,古寺名人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相互交融。这些都为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充足的文化资源。但北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资源整合及沟通协调不够。文化资源丰富是北海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变成资产优势、资产优势变成资本优势必须有效地整合资源。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多个部分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对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由于职责不同,文化管理部门更多地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如何植入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旅游管理部门专注旅游产业,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特别是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旅游部门没有发言权,而非旅游部门缺乏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和动力,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市财政在文化项目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中均分别投入了大量资金,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积累使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从项目规划上没有考虑文化与旅游如何很好地融合,使项目内涵不够丰富,展示手段单一,消费内容偏于苍白,直观的表现是人气不旺,使文化宣传不尽人意,旅游消费也差强人意。有点项目甚至成为财政负担。

二是文化旅游项目创新创意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高端文化游市场日益广阔。北海的一些文化项目缺乏配套和旅游运作手段,旅游项目难以深入挖掘、植入文化内涵,出现自然景观旅游发达,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旅游欠缺的状况。新型的旅游形态需要借助高新技术、以及通过创意策划来实现,技术和人才缺一不可。北海在打造新型旅游业态方面,目前还做得不够,在旅游发展设计上主要还停留在景观旅游、旅游购物层面,各种文化产业元素没有发挥出旅游效应。全市虽然集中了较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类型单一,大部分旅游景区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接待水平低、综合收入少、规模效应不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拉动作用有限。

三是发展观念和体制改革滞后。北海旅游发展的观念有待更新,体制改革进程较慢,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单一,行业规模偏小。旅游景区分散管理、资源分割,造成行业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加之政策不配套,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文化的产业属性和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人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把文化看作政治的附属物,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混为一谈,忽视了现代群体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长期处于小而散,低水平的竞争状态,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及方式

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体制创新、产品创新、运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挖掘北海的自然及人文内涵,激活产业潜力,加强文化旅游联姻,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

1、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北海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最直接途径之一是直接将部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遗址展示园、博物馆、文化节事活动等。北海拥有多出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涵盖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塔石庙、古墓古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建筑遗址等。如合浦古汉墓群,著名宗教建筑有涠洲岛天主教堂、普度震宫等。古民居有曲樟客家围屋古民居、疍家吊脚楼等,水有党江、南流江、冯家江等,以及众多的汉代文化、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近代建筑文化的遗址遗迹等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这些文化资源优势嫁接到旅游产业,如依托其设立专题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园艺馆等,使文化旅游成为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2、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如发展演出娱乐业的时候,可发挥北海文化优势,通过对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和精心雕琢,对有北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将它们转变为旅游演艺活动,丰富旅游活动,激发旅游者爱国爱家的情怀。北海已经创作的《咕哩美》、《碧海丝路》和即将完成的《珠还合浦》、地方戏《老杨公》等就都具文化内涵和市场开发价值。将这些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3、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消费低是影响和制约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应依托南珠文化、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开发旅游纪念品,以本地疍家人、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业,促进北海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依托北海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如针绣器物、织锦、珍珠、贝壳雕品、海滩沙石、海底珊瑚等均可以赋予丰富的区域文化。此外,工艺美术品市场上珍珠饰品、铜凤灯、根雕盆景、竹编藤编、皮影贝雕等都是深深浸润了海洋文化、古汉文化等的营养,旅游市场上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如沙漏、玉器小座屏、椰壳饰品等也无一不是地方文化内涵丰厚的旅游商品。

4、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北海的知名度和区域旅游形象。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推广北海旅游形象,宣传促销旅游产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空前提高,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直观效果最好的信息载体。广播影视音像业要实现产业化,除了发挥其新闻媒体的部分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即它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给人以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北海及合浦的文化内涵丰富,历代名人群星灿烂,为广播、影视、音像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如定边爱民的赵佗(秦),廉山留名的费贻(汉),珠还合浦的孟尝(汉),海门屯兵的高骈,爱民如子的颜游秦(唐),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州符的危祐(宋),著名画家王俭(宋),竭忠报国的伯颜(元),为民请命的李逊(明),一肩一仆的徐柏(明),殚力亲民的康基田(清)等历代名人。他们的活动和事迹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类智慧,大力开发这些名人效应,将这些璀璨的历史明星通过电影、电视、舞台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搬上舞台、搬上影视,使他们的艺术形象与区域形象相结合,借助文化媒介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吸引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产品设计及项目支撑

产业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支撑。精心设计产品,合理规划布局重大建设项目是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中之重。

1、滨海度假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纵观世界旅游业发展进程,随着城市生活压力日渐加大,无数生活富裕的人群开始追求一种体验式的休闲方式,尤其是滨海旅游,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兼容了户外游戏场所及城市休闲体验,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发展的重点。但是,北海现有的看海景、吃海鲜、洗海澡是很低端的消费,只有海景,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必须以海洋文化和北海地域文化为亮点,包装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特别是要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潜海、海钓、海滨高尔夫、环岛游、近海游、渔家乐和红树林生态游等。通过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品质品位,让游客融入自然、融入城市。依托南亚热带气候和城市风情,北海完全可以打造以阳光海岸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带,唱响“阳光海岸、阳光北海”品牌,建成国人向往、流连忘返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从而推动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近代建筑文化旅游产品

近期以老街为龙头,恢复古城建筑风貌,完善北海老城游憩线路,打造北海近代建筑遗产文化旅游线。借助北海被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有针对性地选出一批建筑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扩大北海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提升北海的城市形象。远期将外沙岛和内港纳入,整合岛上土地和单位,重新规划建设以休闲娱乐演艺、餐饮购物消费为主题的旅游岛,同老街一体打造中外风情浓郁、古今特色兼具的开放式景区,发挥依城临海的便利条件,形成类似阳朔西街那种人气超旺的旅游文化街区。

3、汉文化旅游产品

合浦汉代古墓遗址及古墓群、文昌塔、石康大浪古城遗址、汉文化博物馆、合浦博物馆。整合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文化旅游区域;以合浦为龙头,并与北海市对接,形成一条能推向国际市场的高品位专题汉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各汉文化遗址与周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汉文化特色鲜明的系列化综合型旅游目的地。重点扶持建设汉文化遗址公园(合浦汉墓群遗址公园、石康大浪古城遗址公园等),以汉文化博物馆为龙头整合开发形成汉文化展示中心,并按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做好汉代古墓群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利用,建成后直接转化为旅游景区;汉文化产品开发要以汉代出土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展示,汉代时期历史成就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汉文化的体验与普及为重点,注重有效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古墓群、汉文化公园等文化资源,开展与国内同类汉代博物馆的互动,提高品牌的品位和知名度。

4、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

以合浦为龙头、徐闻和广州为主要节点,与徐闻、广州共同打造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打破地域界限,实施深度开发,整体提升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的震撼力、吸引力、竞争力。依据史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择址重点建设恢复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原貌。重在营造古港氛围,依托古港的恢复与景点打造,形成集海上丝路文化产业开发、旅游休闲、游憩商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和主题公园。联合广州、阳江和徐闻的类似主题景区,开辟南中国海海上丝路旅游航线,使其成为游客参与体验海上丝路文化的直接载体和集中展示海上丝路文化的目的地型旅游景区。

5、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客家木鱼山歌、老杨公、大堂歌、西海歌、叹家姐、黎歌等歌舞、婚俗、美食及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合浦曲樟、公馆为节点,构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风情长廊。将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与“曲樟画廊”山水自然景观相结合,将反映客家民俗风情和民俗的服饰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贯穿到旅游活动的过程之中,使旅游者置身于浓烈的客家民俗风情氛围中,尽情享受曲樟山水的神韵秀美和客家风情,充分展示客家人民俗文化资源的鲜明特色。具体措施:办好一个节庆。以2011年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为契机,提升客家民俗旅游节事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将其作为一个旅游产品向外营销,通过营销节事来促进旅游、提升旅游;建设一批景区。建设一批浓缩客家人民俗文化精华、分工明确的文化旅游景区,如客家寨、客家村、客家土围屋旅游区等。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客家人饮食、特色商品等整合到旅游线路及活动安排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含量。

6、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将涠洲天主教堂作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宗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对主体建筑进行修饰提升,修复完善已损毁配套附属建筑,充实宗教内容,适度搬迁周边民居;重点开发婚庆旅游、古建筑鉴赏、宗教朝圣、心理康复疗养等产品。以即将建设的普度寺为龙头,将东山寺、普度震宫、三婆庙等佛教场所作为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的佛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重点开发佛教文化观光和修禅旅游产品。引导市内的寺庙观堂等宗教场所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旅游线路,丰富文化内涵。

7、名人文化旅游产品

重点做好珠还合浦的孟尝和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的文章,新建珠还合浦景区和廉州东坡景区,将其分别打造成中国廉政爱民和淡薄名利的精神圣殿。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独立打造成景点后,与周边其他景点组合,如珠还合浦景区与白龙珍珠城、乌坭珠池的组合,东坡景区与廉州古城、海门书院、海角亭、东坡亭的组合,“教授村”与乾江古街的组合等,共同构建精品线路,使其成为精品线路上的龙头景区。对名人文化遗址遗迹进行整理恢复后,与该遗址所在地的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为综合性目的地型景区,采取建立名人雕塑园、纪念园的方式,对原址进行整体保护。对珠还合浦和苏轼传说等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景区按照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开发和建设,形成极品文化旅游区,面向国际专题文化旅游市场。对诗人苏轼(宋)、画家王俭(宋)等文艺巨擘资源的利用,采取出版各种出版物、宣传其文学艺术成就的方式来提高地方知名度,通过导游解说方式增加游客的游兴,并在各地博物馆的建设中进行专门展示。

五、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在全市营造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发展的舆论氛围。成立市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统筹规划,联动发展。统筹考量和加快编制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突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通过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结合,高起点地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以此来辐射和带动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3.创新管理,强化配合。深入改革管理体制,解决多年来旅游文化产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活力的问题,加快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推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创新,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海洋、林业、水产、环保等相关部分职能的关系,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引进如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杭州宋城、湖南卫视等大型旅游文化运营企业,投资建设立意新、定位准、标准高、规模大、影响广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整合、重组国有资产,培育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带头作用的大型旅游文化集团。

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捆绑式”服务、政策支持、投入倾斜等方式予以重点帮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促进提质增效。

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增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加快完善产业政策

1.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用地工艺方面实现突破。

2.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建立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引导国有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商,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门票抵押贷款、政府担保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4.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四)加大投资融资力度

1.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对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除用于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信息化工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建设项目外,还要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支持开发性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用。

2.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旅游文化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3.重点支持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企业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力争一、两家旅游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发展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全市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建立以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文化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1.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2.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在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来北海创业,同时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篇5

【摘要】任何有效的管理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积之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西方的管理思想有许多方面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管理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而西方各国管理界都将目光放在了中华传统文化上,对于我国管理学者而言,更应在管理活动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管理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汇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沉淀。其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当下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理论,还应立足本国国情,把古代优秀的管理文化与我国现代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融合发展。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管理新潮,是一种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是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和最重要的基本观念,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西方企业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并要将其“本土化”。

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在学习与借鉴西方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同时,还要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的基本价值和思想观念。我国传统的等级制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使企业缺乏服务意识:官本位倾向和论资排辈的思想影响了人才的成长:法治精神的缺乏和对言传身教的重视给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带来难题: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加了组织的内耗:求稳怕乱的思想影响了企业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的发挥:片面的群体观念影响了个体才智的发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淡化了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要强调法治精神,因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治”轻“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依法治企”、“加强制度建设”,追求科学管理,这必然要求企业要从习惯的“人治”向现代的、科学的“法治”转变。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强调“法治”,并不是否认企业家和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管理能力和知识经验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关键是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科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把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跟上全球化的步伐,首先就需要在思想文化上“补课”,必须接受那些全人类共同的和现代化最需要的基本价值,补上自己的文化传统中“缺失”的部分。

因此我国现代管理在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另一方面,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精密融合,培育我国现代企业精神,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二、以和为贵、仁德管理

儒家思想作为最典型的传统中国思想,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从百家争鸣到一统天下,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还浓缩着东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虽受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 和近年来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但是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民众最主流的思想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民众。

儒家学派主张通过礼仪制度的推行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儒家文化将管理的价值目标定位于和谐的社会、事业和人生以及完善的管理理想之上。在“和为贵”的思想基础上,我国的现代管理提出了“和合管理”的管理思想。“和合管理”的核心是一种淡化竞争、追求合作的管理理念,即和谐、和善之和,联合、合作之合。和合组成了和睦、充满理性又兼容感性的概念,是和气生财、团结协作、合作制胜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要义。

儒家视“中庸”为无上道德。不偏谓之“中”,不移渭之“庸”。中庸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更足一种处事方式,进而上升到治国的方法。“中庸”推崇做人要遵从礼仪的道德规范,用于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保持社会的稳定。管理之道就在于适度和合理,而管理的目的就是力求人与物处于最佳的和合状态,发挥出最高的效益。

儒家所倡导的“和为贵”“中庸”并不是没有原则一味的“和”,而是以“仁政”和企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准则,以达到自我与企业的和谐相处为目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需要,修身、齐家、治国才能平天下。

三、无为而治、以人为本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思想精髓,也是道家最重要的理论思想。这其中的“无为”就是道家学说主张的为人处世,乃至治国安邦的基本原则,并不是不做任何事情的“无为”,更不足国外主张懒汉的懒汉哲学,而是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顺应自然之道,要遵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因“道”而有所为,进而有为,方能取得圆满的效果。

其一,按照老子的“无为”思想,现代管理应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尤其是上级管理阶层,能否“无为而治”也渐渐成为衡量其是否善于管理的标准之一。在道家看来,世间的万物都在冥冥之中“无为”地顺应了自然的规律才能生生不息。顺应自然之道是对现代管理的驭人之道的促进和启发。

其二,现代管理活动应顺应自然之“道”。首先,必须克服轻率和浮躁,个人的浮躁往往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而一个企业的浮躁往往会成为拖垮企业的因素;其次,以清净、持重的态度做事,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旦看准时机就该坚定不移地采取行动,不轻易变迁更改,唯有如此才能“道生万物”。

其三,道家的思想中时刻充斥着“以人为本” 的管理原则和管理理念。老子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当下管理中“权利下放”的思想主张,而且还蕴合着合理分权不越权、不越职的现代管理思想内容。

四、重义轻利、效益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一些思想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实用主义,这种思想与现代管理制度讲究效益的思想是相符的。同时,我国儒家思想中,还存在着一种大于利的东西,他就是“义”,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指的是小人将追求利作为一生的目标,而君子则把义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所谓的义就是一个人要公平、要诚信,要一诺千金,从这一层面来讲是有利于现代管理制度运行的,但是绝对不能将这种思想极端化,一旦这种思想极端化,就会出现不讲业绩、不讲效率的情况,这将会使组织的效益管理无法展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不多的几种原生性文化之一,作为具有丰富内容并包含许多精华的原生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本源的意义。然而,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既不可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可连根拔起;既不可背负上沉重的历史文化包袱,同时也不能走向民族虚无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品质,中华民族才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仁”为本、“立德”为先及“天人和谐”、“人际和谐”、“情理和谐”的全方位的和谐精神是具有世界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目前各国管理界都将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对我国管理学者而言,更应在管理活动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结合起来,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与中国现有国情充分融合,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差异与融合,廖海锋,《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3年第7期

不断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篇6

李鸿儒

2011年11月30日14:21来源:《宁夏日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争先进位主题教育,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跨越,意义重大。

比学习,在解放思想、争先进位中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要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等的论述,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有力的措施,找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点,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兴区”战略深入实施。要以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为先导,在加快文化事业方面下工夫,在推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方面下工夫,在促进文化旅游大发展上有新突破。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引进外力,激活内力,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优势特色产业,增强竞争水平,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比能力,在开拓创新、破解难题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银川市西夏区拥有沿贺兰山地带的优美的生态资源、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具魅力。但由于基础设施差、规划建设投资大、整体开发打造难度大等原因,加快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任务艰巨而长远。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整理以绿色生态文化、西夏历史文化等为主的“五种文化渊源”,在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优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发挥文化旅游基地(园区)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区域性特

色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充分体现民族、区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出一批具有西夏古都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比干劲,在攻坚克难、重点工作突破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在重点领域规划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以影视创意文化、酒庄文化和旅游三产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通过与国内外知名的影视创意企业合作,更广泛地传播西夏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着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龙头企业,将基础建设、旅游发展、文化项目、体育赛事等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带动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公共设施等资源融合,创新开发模式,推动各类文化旅游要素集聚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文化旅游消费形态;推进文化产品向旅游产品转化,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

比活力,在争取项目、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中加快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项目投资,鼓励社会力量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围绕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等宁夏王牌旅游景区,加强道路、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康体检等文化旅游产业要素,改变我区文化旅游行业条块分割和“擦边球”的状况,努力构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旅游休闲区、贺兰山宁夏西线黄金旅游(线)中心区和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核心区。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加快推进801文化创意产业园拓展项目等大项目带动,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怡游西夏建设,彰显西夏古都文化特色,将文化理念融合于旅游产品开发,引进大型休闲

娱乐项目,积极发展会展旅游、赛事旅游和宿营地等特色旅游,构建文化旅

游融合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形成以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提升具有西夏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 篇7

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都在不断探索其源泉问题,不同年代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 古典经济学曾把土地、资本、劳动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又把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视为新的重要因素。 综观世界各国近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不论是发达的工业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农业国家,有一个因素的作用在不断的加强, 尤其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中,这个因素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它就是金融。

对于“ 金融”这一词语的由来,黄达( 2001) 认为“ 金融”一词并非古已有之。 古有“ 金”、有“ 融”,但未见“ 金融” 连在一起的词,最早来源于1915年出版的《 辞源》 和1937年出版的《 辞海》 中。 然而,对于金融一词,理论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辞海》 在20纪60年代的试用本和1979年版的释文修订为:“ 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 主要通过银行的各种业务来实现如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存款的吸收和提取,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国内外汇兑的往来,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贴现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活动等, 均属于金融的范畴”。 《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中将金融定义为“ 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 包括四个方面:有效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 但金融的中心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 刘鸿儒( 1996) 认为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是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还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对于科技金融的内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赵昌文等人( 2009) 将科技金融分为科技财力资源配置、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资本市场和科技保险等五个部分,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 创新性安排, 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业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 周昌发( 2011) 指出,科技金融并非单纯的科技产业或金融业分支,而是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金融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创新, 因为科技创新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 而金融要能有效地参与科技,就必须创新传统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才能满足高科技发展的需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桂荷发( 2012) 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分析,科技金融是为科技创新及其商业化和产业化提供整体金融服务的金融新业态,其核心是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企业积聚,在促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 科技金融的服务对象是科技企业,服务主体是商业金融,本质要求是金融创新,显著特点是公共财政与商业金融的融合,目标是要实现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推动力的有效结合,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

二、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

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缺乏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就难以顺利开展。 总的来看,科技金融对科技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大致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的“ 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指出,要“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因此,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可以通过创新科技信贷机制、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丰富现有的金融体系,可以为技术创新研究注入新的资金血液。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在世界高科技企业竞争之林中,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 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在北京发布2014年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中, 我国只有四家企业上榜,分别是联想集团、小米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此外,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研发活动,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作为金融体系的一种机制创新,科技金融在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通过发展科技金融,破解资金与技术的对接难题,支持企业创新技术、管理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

3、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需要

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科技研发的内容顺利转化为应用成果。 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 事实上,我国科技经济“ 两张皮”现象严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加快科技金融的发展,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可以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从技术到产业化的“ 最后一公里”。

4、分散科技创新风险的需要

我们知道, 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也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传统信贷模式难以彻底解决其金融支持问题。 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细分市场,让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融资主体在差异化的领域中达到风险和收益的适度匹配。 风险相对小的科技创新企业或项目的融资需求可以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满足,风险大的科技创新企业或项目的融资需求则可以通过天使基金、 风险投资、 私募股权等方式加以满足。 此外,应进一步完善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场外交易市场,为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更完善的退出机制。

三、促进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的对策

1、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

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科技金融的管理部门要及时转变思路。 根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 要求,继续深化科技金融体制改革, 放宽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的贷款限额,逐步加大后补助实施力度,加强科技专项基金的运作和管理,建立健全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

2、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在现有科技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要加大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挂牌上市,降低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条件,通过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设立资产证券化产品、吸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融资发展。 同时,还可以设立天使基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领域。 天使基金是专门投资于企业种子期、初创期的一种风险投资,它的作用主要是对萌生中的中小企业提供“ 种子资金”。 研究制定天使投资相关法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领域,逐步扩充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3、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品

科技金融机构要根据不同的运作模式,积极探索适应科技型企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产品,逐步降低融资门槛。 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积极推出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 播放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方式,加强科技担保、科技贷款、创业投资等信贷产品的授权范围,在科技人员创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科研机构建设、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等方面加强设立专项贷款。

4、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育

科技金融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比一般的金融人才更高, 除了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以外,还应该具备对科技知识、 资本运作、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素养,要能精准把握科技和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在当前还是凤毛麟角。 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大金融机构科技人才的培育,定期加强培训;另一方面,要打破静态的选人用人制度,实施科技金融人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度,为科技金融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黄达:由讨论金融与金融学引出的“方法论”思考[J].经济评论,2001(3).

[2]刘鸿儒:简明金融词典[M].改革出版社,1996.

[3]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科学出版社,2009.

[4]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3).

[5]桂荷发: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理解科技金融[Z].江西财经大学科技金融中心网站.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论纲 篇8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C02文献标识码:A

文化与科技的对峙和制衡是人类近代思想史、社会史上的一条醒目的轨迹。这种分裂既是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剧烈转型的内在动力,也是引发现代性困境和危机的深层根源。极而言之,当今时代的政治冲突、经济扩张、宗教摩擦、生态失衡、人性扭曲等,莫不与此相关。由是,分析文化与科技渐行渐远的根源,探寻二者互渗与融合的根据、机理和途径,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那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是否可能、又如何可能呢?本文拟以纲要形式对此略作探讨。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根据

人是文化生成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主体,人类存在的独特性、丰富性和实践活动的普遍性、客观性决定了人类生存既需要文化的意义-价值呈现,又需要科技的工具-理性支撑,文化与科技的生成、发展和融合都深深植根于人类活动的土壤之中。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主体根据是:

(一)主体本性的存在之维

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个体性与类属性的统一。在存在论的意义上,“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类本质对象化,是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1]它以弥散性、机理性、渗透性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成为一切人类活动的基本图式、历史传承的内在基因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征。因此,主体存在本性的复杂性、多维性就体现在人类文化生产、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的运行之中,文化直接划定了主体本性的丰富圆周,使主体存在的本真意义得以呈现。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本质体现于对世界的知性观念构造和实践理性改造。在发生学的意义上,科学技术并非独立自存的现象,它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实践的历史需要往往为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最本原的动力,正是在化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的实践过程中,科学技术展示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这种需要又关联着人的文化价值世界。因此,科学技术既是人类实现自身主体本性、从自然万物中脱颖而出的工具和手段,又具有人类文化生活和价值追求的深层形上基础。马克思精辟地指出:“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正像它现在已经——尽管以异化的形式——成了真正人的生活的基础一样;说生活有别的什么基础,科学还有别的什么基础——这根本就是谎言。”[2]89因此,从主体存在的本体论视角来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具有直接性和本原性。

(二)主体能力的德性之维

主体能力是全面的、完整的,包括自然-生命力、感知-思维力、经验-知识力和情感-意志力等若干方面,这些不同方面的互动、整合、凝练和升华最终汇聚成为主体能力的德性品质。在主体能力德性品质的积淀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发挥着相互补益、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文化的作用方式是濡化和涵养,它直接或间接地养护“浩然之气”,培植“刚健笃实,辉光乃新”(《易传》)的厚实而优游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塑造并解放特定文化境域下社会性的感性、知性和理性思维能力,因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2]87。同时,文化又运演无止、大化流行,它有质而无形、似静而实动,以主体能力为载体,将主体能力的历史累积、现实支点和未来走向连为一体,不断提升人类德性的整体境界;科学技术的作用方式是构造和生产,它表现为外在的、显性的力量。科学在观念上构造世界的过程中展示为人的存在方式,技术则通过利用一部分自然反对、改变另一部分自然来介入并重铸生产过程。而当人类以科学技术为中介“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3]“身外的自然”和“自身的自然”二者相互贯通过渡,是人和自然的相互生成,是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属人性的彻底实现,换言之,是人之主体德性的真正充实和完满。因此,只有在文化之内生传承和科技之外向掌握的有机融合中,主体能力的生成及其德性品质的提升才成为可能。

(三)主体发展的价值之维

主体本性和主体能力都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文化和科技既是这种发展的动力,也是这种发展的具体表现和现实确证。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决定着主体本性不断丰富和主体能力不断发展的方向、性质和范围,是主体发展及科技进步的深层动力。主体实践活动的展开正是在人类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凭借生产工具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实现人文化成、化成“天下”的过程。因此,文化的生成、积累和演进表达着人类生活的理想追求,丰富着人类活动的意义世界,体现着人类对自身作为主体发展的价值关怀。同时,科学技术不仅是实用性的形下工具理性,而且是具有超越性的形上价值理性。作为前者,人类通过科学技术而进行的外向探索事实上指向人的存在自身,并最终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作为后者,科学技术所内涵的理性精神、人文意蕴和审美旨趣及其统一,确证着主体存在的丰富性和主体对于利、真、善、美、自由的不懈价值追寻,即使是科学技术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也都能够促进主体能力和人性境界的提升。人类正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超越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实现并占有自己越来越丰富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形态的科学理论、观念形态的科学精神和文化形态的科学技术都是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所以,从人类存在的整体性和人类发展的无限性来看,文化和科技共同构建了主体发展的价值之域。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阻滞因素

主体根据意味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可能性、应然性,但在实际的文化进步和科技发展中,也存在着多种阻碍二者有机融合的复杂因素。只有消除这些阻滞因素,才能化解文化与科技之间的隔膜,促进它们在积极互动中实现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阻滞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科学教条主义

发端于16、17世纪的现代科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前提上看却存在一些迄今未易的教条。被誉为“英国最具创见的生物学家”、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鲁珀特·谢尔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在最近的研究中指出,现代西方科学中存在着如下教条:“机械自然观”、“物质和能量的守恒”、“自然规律永恒不变”、“物质无意识”、“生物遗传的物质性”、“记忆是物质储存痕迹”、“心灵只存在于大脑”、“只有机械医学才有效”等[4]。这些现代科学中蕴含的教条主义是西方特定文化传统的产物,它既排斥现代科学标准之外的其它文化形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也否认非西方传统背景下地方性科学知识的可能性和合法性。这种科学观上的夜郎自大、唯我独尊,是与科学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公正态度和宽容胸怀相悖的,它们正在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从这些现代科学教条中解放出来,现代科技才能获得新的、更大的活力,不同质态、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文化形式才能真正相互敞开,并因对话沟通、共享探险而相互丰富和升华。

(二)科技理性的工具主义倾向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其在实践上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最有效工具。人们不仅从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角度理解科学技术、对待自然世界,而且以科学技术内蕴的对象化、实证化、效率化的态度看待人类生活本身。在这种观点看来,科学技术不仅是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工具,也应当进入生活世界和社会领域,以形式化、数学化、逻辑化、模型化的纯粹理性方法来处理心理与人格、民主与公正、平等与效率、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等问题。这种科技理性的泛化和提升,其直接后果是工具主义的片面膨胀。它一方面敞开了世界,敞开了世界的广延性和可操作性,但又在更大程度上遮蔽了世界,遮蔽了世界的有机性和意义属性,在现代条件下日益成为重组社会秩序的手段和压制社会解放力量的意识形态。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约瑟夫·阿伽西认为,科技理性至上的工具主义倾向是“一种危险的倒退,它甚至对科学本身产生了危害性的后果。”[5]1这种对待科学技术的狭隘工具主义立场,是对生活智慧的废黜和遗忘,对人性内涵和人生意义丰富性的过滤与净化,是形成单向度、平面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层精神背景,正在从根基处威胁着文化整体的协调与持续发展。

(三)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

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使其具有相对性,但相对之中也有绝对和稳定的因素。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的实在性和进步性,否认文化比较的可能性和文化进化的规律性,主张原教旨主义的文化持守或回归所谓的原初本真状态,最终必然走向文化虚无主义。阿伽西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看似从地方性角度支持科学,但其目的在于支持众多文化对科学的无知,——它看似宽容地将每个权威限制在自己的领域内,但却是以分裂不同领域和使每一个领域成为不受限制的地方性权威为代价的。”[5]34尼采指出,虚无主义“意味着最高价值自行贬值”[6]280,在自然科学中,因果论、机械论和规律乃是过场、剩余物,“科学的发展一再使‘已知消融在未知中——发展的目的恰恰是要相反的东西”。[6]634由此,科技被视为理智的“机巧”,对世界的科学解释和技术改造被认为是粗暴的统治欲的标志,它必然会走向自我瓦解,引发精神沉沦和社会危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葆有文化的本然和纯粹之境界。这种反对文化的公共性、相通性和累积性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倾向,不可避免地成为科技进步的逆反力量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阻滞因素。

(四)“两种文化”的对立

文化和科技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分离乃至对立的倾向。文化学者反思、放大了科学技术的理性化、程式化、霸道性和社会负面效应,科学技术工作者则批评文化现象和文化研究具有模糊性、抽象性、无定性,是导致社会隔膜、社会冲突的根源。英国学者斯诺认为,科学家和文学家这两个群体、“两种文化”几乎已经完全不再相通,在知识上、道德上和心理气质上也少有共同点,“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好像科学家都是些浅薄的乐观主义者,他们对人类的处境毫无认识。另一方面,科学家认为,文学知识分子全都缺乏远见,在更深的意义上反对知识”[7]。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技工作者与非科技工作者之间的对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科学技术及时有效地进入人类生活世界,也不利于文化整体的理性精神、科技含量的提升,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最为直接和明显的障碍。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文化与科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悠久的古老传统,也有崭新的当代条件,并且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后果。为了有效促进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融合,需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入发掘这种互补共生的内在机理。

(一)文化科技化

这是科学技术向文化的渗透和转化。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支撑,二是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精神价值建构。前者是就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段而言,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例如声、光、电、化等技术载体,为文化生产提供更为生动直观的形式,为文化交流开辟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为文化传播创造前所未有的受众,使文化发展插上现代科技之翼;后者是就精神内核和实质内容而言,指充分汲取现代科技的精神意蕴,例如自由探讨的求真精神、注重可操作性的实证精神、批判现状自我超越的创造精神、公正开放容纳歧见的宽容精神等,以理性化的科学精神补充文化精神的价值关怀。文化科技化并非追求科学的综合及科学的统一性,也不是将技术理性泛化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图景和技治主义的程式化操作[8],而是利用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平台效应和衍射功能赋予文化发展以现实性、普遍性的品格。通过科学技术对于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支撑和精神价值建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文化发展将获得更加强劲的动力,文化精神也将被赋予更加健全的、具有时代性的内涵。

(二)科技人文化

这是文化向科学技术的弥漫和浸润。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的提升。科学发现是一种高度复杂而又难以捉摸的创造性活动,没有固定的程序可循。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状态是在实事求是的态度、广阔的视野、谦虚的品质、强烈的创造意识等人文素养的熏染中习得和保持的[9]。所以,人文素养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文化底蕴。科学史证明,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就不可能产生真正具有原创性、划时代的成果。第二,对科学知识的人文理解。科学知识是人类高层次智力活动的产物,只有对它们进行多角度的人文阐释、人文理解,深入发掘体现在科学家身上的“科学家精神”和凝聚在科学知识中的“科学精神”,如对万物的惊异感、对真理的献身热情、思维表达的实证性和逻辑性等,科学知识才能走出科学研究的“象牙塔”,并内化为普通民众的人性品质和实践能力。第三,技术成果的人文转化。技术革新往往发生在工厂、车间、实验室等特定场合,只有通过实践基础上的人文转化,才能开示技术成果与人的需要的关联、与人的利益和目的的契合、与人的价值追求的一致,即与人们的需要、兴趣、利益等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真正进入并塑造社会生活。所以,科技人文化既彰显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人类学、社会学前提,也昭示了它走向社会、服务生活的最终归宿。

(三)道—技贯通

从与实际生活的角度来看,文化运行合于人类活动不可须臾分离的形上之道,科学技术则更接近人类活动日常资用的形下之器。道乃器之“魂”,器为道之“体”,道可玄览、可修齐,器可究格、可规制,修道在境界,制器求日用,道-技(器)贯通互补方可迈入自由之途,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10]。只有在明道和制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人才能不断拓展身心内外、自由和谐之境界。在中西关于文化生成和科技发展的传统中,分别存在着“道—技”贯通的不同侧重。具体而言,中国传统强调援道入技、以道观技、以道驭技,在道对技的综观统摄中体验审美的、和谐的人生况味,如“庖丁解牛”中“道”曾赋予“技”以无限性的意义补偿。而西方传统往往多中求一、动中寻静、见微知著,从对具体部门、有限领域的探究中逐步升华进入那个在先的、完整的形上界域,如爱因斯坦经物理学研究而对于“宇宙宗教情感”的体认和敬畏。这两种传统相反相成。吸取二者的合理成份,既援道入技,又由技入道,促成“道—技”之间的贯通过渡和转换升华,是当今时代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存在论、方法论机理。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外在保障

文化与科技历来如影随形。当代中国,科技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文化繁荣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甚至是百年民族复兴大业的终极精神祈盼。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需要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外部社会支持条件。

(一)体制保障

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二者原来平行并列、互不相干的模式,努力寻找并积极强化文化管理体制和科技管理体制的共同点与交叉带,形成二者相互沟通支持的动态发展格局。例如,提高文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区别对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丰富科技管理的文化内涵,加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科技发展的引领等。以这种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产业基础

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最新成就,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利用现代科技发掘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区域文化。所有这些“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无论是文化界还是科技界,都无法单独实现。文化和科技的高度融合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强烈呼唤,也是大势所趋”[11]。这种产业门类的优化和升级既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本渠道,也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三)平台支撑

公共平台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及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试验场、孵化器。可以依托各级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大型企业等建立各级各类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和地方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切实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人才保证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上述条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而且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协力配合。为此,首先要造就高层次的、具有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视野和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和文化大师。他们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领军人物,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动向的前瞻者、新领域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开拓者;其次,要注重具体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科学普及和科学传播,塑造浓郁淳厚的人文环境,使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基本共识和必备素质;最后,在基础教育中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识,切实改变长期盛行的重理工、轻人文的误区,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心理和积极的社会关切。这既是向教育本质的自觉回归,也是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衣俊卿. 现代性的维度[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2.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177.

[4]Rupert Sheldrake. The Science Delusion——freeing the spirit of enquiry [M].Coronet Books, Jan., 2012.

[5]约瑟夫·阿伽西. 科学与文化[M]. 邬晓燕,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尼采. 权力意志[M].孙周兴,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7]查·帕·斯诺. 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M]. 陈恒六,刘兵,译.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 10.

[8]J.齐曼. 元科学导论[M]. 刘珺珺,译.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269.

[9]刘大椿. 科学活动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183192.

[10]老子. 道德经·第48章[M]//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50.

[11]周文彰. 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断想[N]. 光明日报, 20121017(013).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The deeply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is a strong calling and main trend in modern society.The syncretic development of them is not only subjective to the basis of human activity,but also many complex obstacles.We can promote their common development on a higher level through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and a series of outward conditions.

上一篇:公司社会责任包括可以下一篇:以起点为话题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