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2024-07-11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精选12篇)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1

1引言

历览美国两百年的金融发展史,可以发现金融创新与监管总是在对抗中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重组。一方面,金融创新能够推动金融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冲击和完善现行金融监管制度; 另一方面,金融监管为金融创新指明了方向,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刺激金融创新发展。对此,贾甫等( 2013)[1]认为最优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既是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完善的过程,也是抑制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过程; 崔晓蕾等( 2011)[2]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分别对金融机构间的对称博弈关系及与监管机构间的非对称博弈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创新与监管的长期均衡点; 而魏伟等( 2011)[3]认为金融自由化政策导演了此次危机。新自由主义政策未根本撼动下,美国投行短期受限长期仍将重获自由发展空间。

本文则主要从社会福利性的角度出发,结合后危机时代美国外部监管趋紧、投行经营风险威胁及其信誉危机所引起支付结构的转变,寻求美国投行创新与监管的均衡博弈策略即 “金融监管—合规创新”,并探讨在新的均衡策略下美国投行的模式转变和发展路径分析。鉴于美国投行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导力和传染力,对其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

2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社会福利性博弈分析

鉴于金融创新产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央行只能在类似的监管领域中进行模糊监管。初始时期,监管的震慑力可能促使金融机构合规创新。但当监管自身边界开始出现,特别是监管懈怠性开始显现时,监管震慑力下降,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特性就会表现出来。

对此,本文借鉴张萍等( 2010) 做出如下假设: 1两类参与者即金融创新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i = 1,2)2四种策略空间( 监管,合规创新) 、 ( 不监管,合规创新) 、( 监管,违规创新) 、( 不监管,违规创新) ; 3当违规创新时,金融监管部门可通过事后监管检查出来; 4参与者互相了解即完全信息。合规创新产生正的社会效应, 反之则产生负的社会效应。其中: F为投行违规创新的罚款、c为央行每次监管发生的成本、d为违规创新获得的超额利润、a1和a2分别为合规创新时投行和监管机构获得的社会收益、a3和a4分别为违规创新时投行和监管机构获得的社会收益。显然,a2> a1> a3> a4,则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策略方程如表1所示:

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中存在两种情况:

( 1) 投行违规创新概率r,监管部门选择检查( θ = 1 ) 或者不检查( θ = 0 ) 的期望收益为:

令G( 1,r) = G( 0,r)

( 2) 监管机构检查概率 θ ,投行选择不合规创新( r = 1) 或者合规( r = 0) 的期望收益为:

令P( θ,1) = P( θ,0)

综上可得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点B ( c/F,( d + a3- a1) /F) 。由式( 1) 知,当监管成本c越高,投行违规创新概率就越高,违规创新概率的高低取决于监管成本的高低。由式( 2) 得,监管的概率与违规创新产生的超额利润( d) 以及产生的社会效应a3成正相关关系; 与合规创新产生的社会效益a1呈负相关关系; 高额的违规罚款F将滋生监管人员惰性,降低央行监管的概率。以投行为首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就是微观经济创新主体与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一场博弈。只有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兼顾金融创新微观主体利益,微观经济体的金融创新不危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得到有效均衡的博弈解。

3后危机时代改变支付结构下美国投行发展路径分析

后危机时代美国投行面临夹缝中生存发展的困境: 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监管因素; 另一方面是其自身风险与声誉危机的巨大威胁。这使得上述支付结构框架不适于分析当前投行的策略选择,因此,以下本文主要结合支付结构的转变重新定位新的均衡策略。

3. 1外部监管因素

鉴于金融管制的放松是此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监管体系信誉的大幅下降使得监管机构社会收益a4急剧下跌,增大了其监管成本c,也使得金融机构违规创新的概率r大大提升。对此,美国政府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金融监管机构的精简和统一,将极大地节约有限的监管资源,并将其转移到监管质量的提升方面,根据式( 1) 分析,这将有利于降低违规金融创新的概率。另外,监管效率的提高将有利于监管机构树立自己的社会震慑力,增加其监管的社会收益,使得c下降甚至为负,这将使得无论投行们是否进行合规创新,监管机构进行检查将会是占优策略,如图2所示。

目前,美国投行的 “去杠杆化” 过程已基本结束, 外部的硬性规定无疑将极大地压缩美国投行违规创新的经营的超额利润,最终将迫使其合规创新和经营所带来的社会收益远大于其违规带来的收益即a1> - F + d + a3。投行的合规创新和经营将降低监管机构的检查概率,使其重获更多的自由创新空间。

3. 2经营风险威胁

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严重冲击了美国投行的业务结构模式。从目前来看,基于风险防范的顾虑出发,投行均在降低自营交易业务的风险,本金交易与投资业务明显收缩,信贷资产证券化结构性产品如CMBS的规模将进一步萎缩。短期内,并购及承销业务将表现不佳。但这并非常态,未来资产管理业务与投行业务仍将占核心地位, 传统低风险、增长稳定的业务也将成为美国投行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从以上分析可知投行趋稳的业务结构选择将降低其违规创新和经营带来的负的社会效益a3,并且使得违规创新的超额利润d趋零。因此如表2所示,无论监管机构检查或不检查,投行的占优策略将是合规创新。

3. 3社会信誉危机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华尔街模式神奇的光环瞬间在人们心中坍塌。接二连三的交易丑闻摧毁了其在人们心中的神话地位。2012年5月10号摩根大通 “伦敦鲸”巨亏事件将美国投行业再次推上风口浪尖,遭遇自危机以来最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重建社会信誉和形象刻不容缓,社会信心的流失会给经济复苏蒙上阴影,放大社会负面效应a3,更将给投行业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约束和限制。重拾形象需要华尔街投行的自律和风险内控的完善,但这都将增强其对社会收益的正效应,因此,由表2可知,更负社会责任感的投行更倾向于选择合规创新。

综上分析,后危机时代,在两者支付结构得到重新修正的情况下,监管机构和投行间的博弈可获得一个占优策略,即( 检查,合规创新) 。并且在该占优策略下,监管概率 θ 和违规创新的概率r都将降低,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增进总体社会福利。

4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福利性角度,结合危机后美国新的监管框架和投行自身风险控制体系及信誉机制的建立对支付结构的修正,演绎出占优的均衡策略。即,在有限自由的监管框架下,通过内部风险监控机制和新社会责任观和信誉机制的建立,进行理性合规创新,实现可持续的利润增长,这才是华尔街投行维持其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具体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4. 1监管下的合规创新

毫无疑问,投行疯狂的 “创新机制” 亟待转变,无论是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或是管理创新,对于创新后果即社会福利性的充分考量应糅合进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目标中,否则违规创新带来的惩罚性后果将可能使其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祭品。另外,逐利性决定的投行可能会寻找法律的跨国界的差异性和监管执行力度的差别性而进行创新 “套利”,但由于整个监管和创新博弈可看成是个无限次重复博弈,投行的侥幸心理最终还是将屈服于历次博弈后改进的监管而回归于合规创新。

4. 2投行业务结构选择和经营风险防范

近年来由于监管放松使得投行自营业务比重显著增大,由于自营业务较少受外部资金来源的限制,使其能在套期保值的假象下茁壮成长,然而其伴随的风险却可能是毁灭性的,因为其动用的投行自身较有限的资本,一旦失败,将使其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而最终破产倒闭。对此, 投行应努力使其业务多样化。一方面,投行应适当地回归其传统业务,活跃市场的同时风险也较低。另一方面,资本国际化趋势明显,这也为投行开拓国际化发展路线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4. 3社会信誉机制的重建

资本市场的低迷一方面是由于金融海啸的冲击后续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投资者对市场缺乏信心,特别是以华尔街投行为首的金融创新抱有较大的怀疑,这将导致投行业务的较大萎缩。对此,投行社会信誉的恢复和机制的重建已然箭在弦上。对社会总体福利性的更多考量有利于稳定投资者的恐慌和挽回投资信心。但是,社会的信任是一个缓慢的累积过程,投行信誉机制的重建过程任重而道远, 必须真正纳入到其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之中,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增长 。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2

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当前我国金融结构问题日渐突出,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首先分析了我国的金融结构,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 者:曾昭志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财经学院,江苏,苏州,215021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年,卷(期):22(2)分类号:F832关键词:金融结构 经济发展 实证分析 政策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息化时代;金融监管

一、前言

互联网金融监管主要指为了维护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稳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而按照互联网金融管理法和互联网金融监督法展开的“活动”。现如今,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中,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的不力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等诸多问题扰乱着全球金融的秩序,大力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监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程。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互联网金融从此诞生,互联网金融是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现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概述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

1.我国互联网金融形式

我国互联网金融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网络银行、网络信贷、第三方支付等。网络银行是指虚拟化的银行,除后台数据处理,全部的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即网上银行;网络信贷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媒介的个人对个人金融服务,资金由第三方进行处理,即P2P;第三方支付是指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例如:支付宝、微信和各种网络游戏等都属于第三方支付的范畴。主要模式有电商平台模式(如京商城、阿里巴巴等),线上融资模式、移动金融模式(如手机上下载的银行APP等)。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据调查显示,我国非现金交易总金额2009年就已经达到715.8万亿元,增长率为13.1%;2010年达到905.2万亿元,增长率为26.5%;2011年达到1104.4万亿元,增长率为22.0%;2012年达到1286.3万亿元增长率为16.5%;2013年达到了1607万亿元,增长率为25.0%;2014年达到了1817.4万亿元,增长率为13.1%;2015年达到了3448.9万亿元,增长率达到了历史最高89.8%。

我国的移动支付交易2011年达到1.0万亿元,增长率为73.7%;2012年达到2.3万亿元,增长率为133.3%;2013年达到9.6万亿元,增长率为317.3%;2014年达到22.6万亿元,增长率达到134.3%;2015年达到108.2万亿元,增长率达到历史最高点379.1%。2010到2016年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的增高,2015年我国使用移动电话的人数达到了7.9亿人,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我国消费支付渠道使用情况,移动支付占87.10%、互联网支付占87.80%、线下POS机占64.50%、现金支付占78.80%。我国消费者支付渠道选择倾向:互联网支付占有32.00%、可穿戴智能设备占有5.90%、而移动支付占有高达到了62.20%。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性能造成的系统技术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一个整体,硬件中任何一个零件出现故障,都会影响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互联网金融必须依靠数据服务器,硬件中出现的故障可能会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还有可能使得数据丢失。另一方面,网络的安全和通讯风险,系统的漏洞会让黑客有机可乘,通过盗取客户信息、转移资金、诈骗等手段获取利益。我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和境外的互联网监管部门没有进行过合作,这更增加互联网监管的难度。

2.网络的改革创新造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滞留

我国加快网络改革创新的速度,使得本来滞留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更加滞后,监管机构来不及作出相应的措施,没能科学合理的制定新的有效措施,而且网络金融监管的合法性出现了严重的不足。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

如何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设立标准的监管制度,同时要进行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监管,从而造就一个良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环境;第二,创造良好的物联网金融法制环境,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例如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品牌、软件、专利等。大力打击买卖客户信息、违规交易、虚假广告、恶意欺诈、洗钱犯罪和非法集资等,为互联网金融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第三,建设准入互联网金融制度,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和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和信息共享,结合中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建立互联网金融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第四,建设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安全技术,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对网络安全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并注重保护存款人和借款人的权益,加强互联网科学披露金融信息。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机制以及实践等方面的影响,依然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希望本文的阐述能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有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提升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和增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斌.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化解系统性风险[J].金融科技时代,2015,18(12):33-35.

[2]宋国良,金颖.规范与监管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J].中国审判,2016,12(02):31-33.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4

目前, 根据金融监管的功能、作用、方法等内容可以将金融监管理论划分为四种, 它们分别是: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金融监管的政治理论、金融监管的权衡理论和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认为, 国家应当本着服务社会的目的, 运用国家机器干预自由的金融市场, 弥补自由市场失灵的不足, 让金融的发展更多地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金融监管的政治理论认为, 政府作为一个独立的团体, 也有自己的利益所在, 因此, 政府过去的干预往往是有害于金融发展的, 并不利于市场的完善和进步。金融监管的权衡理论认为, 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干预的失败和自由市场的失灵是同时存在的, 二者皆有好有坏, 必须权衡利弊均衡调节, 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亦不可过分依赖政府调节或者过分信任市场行为。金融市场监管的法律理论主要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市场行为进行约束, 该理论主张国家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规范市场行为, 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四种理论各有侧重各有利弊, 如何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中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改革, 推进金融市场繁荣稳定才是我们应当思考的核心所在。

二、实证检验金融监管理论是否有效

本文根据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金融发展和结构数据库等的数据, 选取100家进行数据实证分析, 探讨这四类监管理论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我们主要观测的指标有九个方面, 分别是:政府对银行的控制程度、政府对金融的监管影响力、银行的集中程度、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金融监管的独立性、私人监管权力、债权人权利指数、产权指数和金融发展水平。每一项指标的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 综合起来便可以比较全面地衡量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情况和金融发展水平, 并探讨出金融监管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首先, 根据笔者实证结果表明, 金融监管的公共利益理论在实际中是不利于金融业的繁荣发展的, 数据结果显示, 如果一个国家对金融的监管和干预权力越大, 政府对银行的拥有程度越高, 是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和发展壮大的。其次, 在银行集中程度方面, 如果银行集中程度比较高, 那么国家对金融的干涉就比较容易, 干涉程度也就越深, 相应的对金融的影响也就越为不利。而相反的, 如果能降低集中度, 提高竞争力度, 则是有利于金融发展的, 此外开放程度越高相应的金融发展往往也会更繁荣。再次, 通过研究表明, 金融监管和金融运行的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也是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的。规范的法律能够为市场提供公平的运行机制和竞争平台, 从而促进金融繁荣, 因此, 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是适用于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最后, 在金融监管权衡理论方面, 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大幅提高金融监管的独立性和民间监管力度, 也是有利于金融业发展繁荣的。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金融体系的发展很不完善, 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壮大, 本文为国家金融监管改革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要提高监管独立性, 促进监管的公平公正。政府的行政干预是无法保证市场公平的, 经济学理论认为, 任何有行政约束的地方都会引起寻租行为, 最终会给市场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努力用法律来约束市场行为和国家行为, 构建统一公平的法律体系就是为金融运行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游戏准则, 这样既为金融企业提供了运行标准, 也为监管机关提供了监管依据, 对规范金融市场行为是非常有利的。最后, 我们要努力促进监管信息公开化, 提高民间监管力度。民间力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监管力量, 在金融监管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 鼓励相互监管相互举报, 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和漏洞, 全面约束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 保证整个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运行。

四、结语

金融业的兴起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但伴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这种虚拟经济也在不断地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威胁和困扰。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至今仍未褪去, 在新的历史时期里, 我们必须不断创新金融监管, 约束不合法不正当的金融投机行为, 努力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刘晓星, 赵鹏飞, 卢菲.全球化条件下金融监管指数构建及其国际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1) .

[2]张晓朴.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探索新金融监管模式[J].金融监管研究, 2014 (02) .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5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顾海峰 蔡四平

[摘 要] 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市场承担着重要的金融功能。构建完备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有效地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 融资中的作用,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结构性金融创新后的信用担保体系,即以商业性担保为主,政策性、互助性担保为辅,政府合理补偿为补充的“政商分离”模式的信用担保体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结构性;金融创新发展

一、引言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银行贷款难问题异常突出,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关键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其中的重点环节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转嫁、降低银行的部分风险,提高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是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典范,是变行政手段为政府引导的有效方式,是化解金融风险、改善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WTO条件下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措施。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其中绝大多数已发挥了对中小企业融资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

二、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金融缺陷

结构性金融缺陷是指财政资本型政府担保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民间资本型的商业担保和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所占的比重很低。而结构性金融缺陷说明了由政府出资的政府担保在整个体系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从国际经验看,在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政府出资规模很大的国家,政府担保贷款数额也不会超过中小企业贷款总额的10%,政府担保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并不起引导作用。事实上,由于中小企业面广,贷款需求具有明显个性化,政府根本不可能在完成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之后还有足够的财力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起主导性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9年6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以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为宗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截止2005年6月底,全国信用担保机构已达4000余家。发展态势虽然良好,但各方面的批评声不断。课题组于2006年对中小企业居多的浙江省进行了实地调研,共调查6个城市(杭州、嘉兴、宁波、台州、温州、绍兴)的41家信用担保公司,并对6个城市的信用担保主管部门进行访谈,同时向全国的600家担保机构邮寄了调查问卷,并回收有效问卷106份。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来源是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147家担保机构的数据。

当前的研究认为,我国的信用担保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为辅,即所谓的一体两翼。但我们的调查发现,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难以共存,且每个城市不尽相同。如杭州的信用担保行业主要由商业性担保机构组成,商业性担保机构占杭州担保机构的80%以上;而在萧山,商业性担保机构难觅踪影,所有的担保机构均为互助性的担保机构;嘉兴则是另一番景象,70%以上的担保机构由政府独资,同时存在少量的互助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寥寥无几。

本次调查发现,互助性担保实际也是由政府管理建立的,而非由会员企业自发组建而成。政府主动引导建立互助性担保机构,减少了政府对政策性担保的投资,企业也信任政府的管理,愿意以政府为主成立互助性担保。萧山的互助性担保最初均是由政府投入资金,逐步吸收会员企业入资后,政府慢慢减少资金投入,但担保机构仍然由政府管理,通常为各村镇主管工业的副镇长当一把手。互助性担保机构发展需要适宜的外部环境,要求会员企业之间相互了解,因此仅限于企业众多的村镇发展。由于互助性担保同政策性担保一样具有非盈利性,所以在互助性担保居多的地区,商业性担保同样难以生存。

深圳的担保业状况也客观佐证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难以共存的结论,在深圳的22户信用担保机构中,政府出资设立的仅2户,注册资本占总额的11%左右。没有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低价竞争,深圳的担保业发展迅猛,出现了诸如中科智这样的行业佼佼者。此外,政策性担保机构与互助性担保机构均由政府进行管理。政府设立担保机构的初衷是服务于当地中小企业,增加税收,促进就业。财政分碗吃饭使得各区域担保机构绝不跨区经营,仅限于服务当地辖区内的企业。因此,各区、街道、村、镇政府均建立为本区域服务的担保机构。以萧山为例:全区共成立担保机构20家,基本每个村镇有一家担保机构。当然,担保机构不跨区经营也有其合理的解释:互助性担保需要企业间相互了解,而了解的基础是企业处于同一地区;政策性担保由政府出资管理,当地政府对本地区的企业较为熟悉,可以根据企业上报的各项数据判断企业的风险,从而决定是否提供担保。跨区担保则无法清楚了解企业情况,难以控制风险。担保机构的高度分散化,加上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使得担保机构普遍规模较小。本次我们调查的147家担保机构平均资产为1298万元,其中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平均资产为1874万元;商业性担保机构平均资产为1833万元;互助性担保机构的平均资产为496万元。从规模来看,资产在500万元以下的担保机构有31家;资产在500-1000万元的有32家;资产在1000-2000万元的有65家;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19家(如图1所示)。

我们从杭州市体改委所了解到的情况也类似,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杭州市共有各类担保机构62家,担保资金总额9.1749亿元,其中注册资金总额8.9334亿元,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金为1441万元。在62家担保机构中,事业性质的3家,社团性质的3家,公司制的有56家。其中政府出资为主的9家,出资总额1.5842亿元,平均每家1755万元;企业和个人出资的51家,企业出资总额4.8892亿元;个人出资的总额2.7014亿元,平均每家1510万元。从萧山区政府了解到的情况是,全区20家担保公司累计注册资本7520.08万元,平均每家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376万元(如图2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商业性和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平均资产相差不大,都在2000万元以下;政策性担保略微高于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平均资产;互助性担保的资产则偏低,均资在500万元以下。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资金均为政府全额投资,政府财力有限,因此资产不可能太高;商业性担保机构在目前的环境下,艰难生存,很难有太多的盈利,短短几年发展的资金积累有限,而高风险低盈利则很难再让股东继续向其增值。互助性担保局限在小范围之内,会员企业数受有限公司股东数在50以下的限制,很难发展壮大。担保机构规模偏小并直接影响到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放大作用,大部分担保机构只能够向企业提供小额短期担保,而这又直接影响到银行参与担保贷款的积极性。我们调查发现,四大商业银行基本不参与政策性和互助性担保贷款业务,仅与少量规模较大的商业性担保机构进行合作。同时由于规模过小,担保机构很难让银行在担保贷款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基本均由担保机构独自承担全部责任。

上述实证表明,目前我国以政策性担保为主的担保体系并未建立,而互助性担保实际上由政府管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难以共存,没有真正形成以政策性担保为主,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为辅,即所谓的一体两翼的良好态势。通过上述实证分析,足以说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确实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陷。

三、结构性金融创新后的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将构建结构性创新后的信用担保体系。结构性创新后的信用担保体系就是要逐步建立“政商分离”,以商业性担保为主,政策性、互助性担保为辅,政府合理补偿为补充的信用担保体系(如图3所示)。具体而言:

(1)明确可获得政策性担保的中小企业资格

政策性担保出于扶持中小企业为目的而提供给中小企业的担保,并不仅限于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政策性担保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类中小企业,因此必须明确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具有担保资格的中小企业。虽然《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对中小企业划分了具体的标准,但划分的标准过大,不适用于定义可获得担保的中小企业,如对工业企业划分的标准是:职工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而日本对制造业可获得担保的企业标准划为员工300人以下和资产275万美元以下。

(2)限定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范围

政策性担保机构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因此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只能提供给中小企业,而不能以利润作为经营目标,背离扶持中小企业的初衷。

(3)鼓励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政策性业务,政府对其开展的政策性担保进行适当补偿商业性担保机构无论从人员素质、专业程度等各方面都强于政策性担保机构,但风险大盈利低很难让商业性担保机构关注中小企业担保,因此政府必须对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的政策性业务进行合理补偿,毕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增加税收、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等效果的受益者都是政府。

(4)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应该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

商业性担保机构并非只指完全由民间出资的担保机构,政府也可以投入一部分资金作为引

导,但机构的运营管理必须按照商业化的模式来运行,完全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有诸多难以避免的缺陷:首先,地方财政财力有限,使得政策性担保机构规模较小,而不能以盈利为目标使其无法通过自身积累壮大规模;第二,政策性担保机构缺乏专业的担保人才,而其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低于商业性担保机构;第三,如果不以盈利为目标,那么如何考核政策性担保机构?如果以扶持的企业数量作为指标,则可能出现盲目担保的情况,如果以代偿率作为指标,则会出现类似于“惜贷”的情况;第四,由于没有明确考核的指标,因此对政策性担保机构很难激励和约束,而控制着大量资金的担保机构难免出现“寻租行为”,对于寻求担保的企业很可能通过行贿的方式获得担保;第五,由地方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难以避免受政府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留下大量呆坏帐的前车之鉴不得不让人警醒。以商业性担保为主体则可避免上述的诸多问题,但前提是只要给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政策性担保业务合理补偿。

四、结论与展望

综观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形势的发展,今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将呈现以下趋势:第一,担保重点将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主。伴随着技术革新成果的推广、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中小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创新将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最终的也是永恒的主题。第二,担保组织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政策性担保机构仍将长期存在,商业性担保公司将大量出现,其业务范围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第三,担保形式将趋向于信用保证一种。因为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信评估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提升,为防止欺骗行为而产生诸如个人财产抵押、反担保等担保形式的使用范围将趋于缩小。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实践才刚刚启动,再加上理论研究的滞后性,因而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方面的研究难免会显得较为不足,还有待于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广东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0)02-0006-05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发表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文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创立。麦金农(Mikinnon)和肖(Shaw)在各自的著作中独立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由此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理论正式形成。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沿着麦金农和肖开辟的道路继续求索,对他们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宏观经济模型,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发展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赫尔曼(Hellmann)、默多克(Murdock)、斯蒂格利茨(stiglitz)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以Levine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途径以及机制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学者谈儒勇、韩廷春等,就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绝大多数都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甚多,但鲜有深入研究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变的关系,起步也较晚。杨琳、李建伟对我国金融结构升级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傅进、吴小平从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以及信用催化机制角度论述了金融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范方志、张立軍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分别研究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的结论。刘赣州以中部地区为例,得出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区域金融的超常规发展以及金融服务手段的创新。叶耀明、纪翠玲将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得出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惠晓峰、沈静将东北三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东北三省各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张丽拉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总体目标入手,分析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张文云、徐润萍对珠江三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支持的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在珠三角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金融支持体系在有效聚集和高效配置金融资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的结论。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机制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过程可简述为: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为金融渗透于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存量结构调整和增量结构调整),通过筹资融资、资源配置和信用催化功能,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实现机制,引导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显示如图1。

第一,资金的形成影响产业结构的形成。金融系统克服了单个储户聚集贷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依靠金融系统制度安排,发挥其对社会资金的导向作用,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格局。对于处于工业化启动阶段、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业群体,渴望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必须有大量的长期资本支持,对于传统产业衰落、退出及产业分化重组,也必须有高效的产业资本转化机制;第二,资金导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系统的竞争性将储蓄资金分配于不同收益率、不同风险的投资之间,使资金能按照经济原则在各产业部门之间高效流动,调整资金配置状态,提高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资金向着收益率高的部门流动,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产业赢得资金资源,从而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性金融即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宏观先决条件。采取区别对待的利率政策,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进行鼓励或限制,引导资金投向。政府还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以及投入资金不足的重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实现对商业性金融的矫正补充;第三,信用催化机制促进产业发展。金融的信用催化机制的实质是通过扩大货币量,即信用创造,加速资本的形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把潜在的资源现实化,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发展推动企业集团化、国际化的发展,为企业并购重组提供金融资源,为产业成长提供必要条件,因而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表明,产业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越来越离不开金融因素的参与和渗透。

三、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检验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整体看来,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85年的近30%下降到2007年的5.45%。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步上升,第二产业在经过90年代初迅猛发展后,趋于稳定发展状态。第三产业在21世纪头几年达到阶段性高峰后,增长缓慢。到2007年末,三次产业结构为5.45:51.28:43.27,仍是“二三一”的模式(见表1)。这与广东长期以来工业化的历史背景和“重工业化”政策是分不开的。而本文试图从金融发展角度探究广东产业结构变动。

下文在对经济变量进行选择、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和金融发展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1.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与监管 篇7

供应链金融主要集中在生产资料领域。以现今老百姓比较关注的互联网发展为例, 更多的成功案例还是在生活资料领域, 比如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等电商销售的产品主要都是生活消费品。这些产品本身都是标准化生产的, 与互联网的结合更为有利, 也更具有可操作性。但实际上, 电子商务的发展首先是由支付引导的, 而在支付手段没有普及时, 供应链金融在生产资料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一点在大宗商品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具体来看金融业与物流业的两业融合发展, 目前两者的融合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创新。金融是中介、物流是中介, 金融解决的是资金流通, 物流解决的是货物的流通, 两者结合会产生大量的创新。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 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在提供交易平台的时候, 也在提供优质服务, 也就是说在现代的“互联网+”的模式下, 金融、物流、电商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产生了大量的互联网创新产品。当交易不再受时空限制, 订单可以反映真实的需求。因此, 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或者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 能够帮助他们降低融资成本。一方面交易要平台化, 另一方面还要看到交易的泛平台化, 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平台。在这一背景下, 供应链金融平台得以推广, 很多的供应商、经销商都有大量的金融服务业务。

供应链金融的很多产品在现阶段都是从互联网起始。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非常多, 比如P2P模式、众筹金融等, 又比如淘宝也开始提供贷款。总的来看, 这些互联网金融产品主要还是依托于第三方支付, 并且带动了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 P2P模式下的虚拟货币在我国流通领域是禁止的。虚拟货币是互联网思想的产物, 类似于原始社会人们用以交易的对象贝壳。因此, 在互联网的思想里一些具有价值的商品可能生产出货币。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是去中心化, 不要求监管, 但是金融本身是要求监管的。那么, 中国的金融改革该是什么样的走向?金融领域肯定要改革, 金融监管程度应该有一个范围, 需要找到一个中间状态。具体来说, 相关的监管要围绕着市场真实情况, 切实发挥实体经济的需求, 让市场回归理性, 引导交易所的常态化发展。只有严格监管, 金融市场才能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8

1 金融创新的类型

根据目的性进行分类, 可以将金融创新分为竞争性金融创新和合作性金融创新两大类。前者是指个别金融机构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业务创新。一般情况下, 金融产品创新率先发生于个别的企业和部门, 由于创新所带来的高效益和超额利润在行业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从而引起同行业的创新和技术进步, 这种金融创新多偏重于金融技术创新层面。合作性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之间或金融行业间所开展的合作, 目的在于减少行业成本或消除经营障碍, 以提高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效率。相较于竞争性创新, 合作性金融创新更偏重于制度创新, 正由于制度因素, 合作性金融创新更多地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合作层面。

按照内容划分, 可将金融创新分为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3大类。其中, 金融市场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市场扩展和开放、市场结构深化改革以及提高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方面的创新, 其有助于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延伸与深化, 激发市场交易双方的热情, 提高市场活跃程度。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 或者对原来的金融制度进行重新构建。金融业务创新是指对银行所从事的业务进行创新,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包括金融业务创新、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技术创新等。其中, 金融业务创新是所有金融创新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也是其他所有创新的动因所在, 贯穿于金融发展的全过程, 主体是各类金融机构, 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满足客户的需要而推出的各类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

按照金融中介的功能又可将金融创新分为风险转移创新、流动性增进创新、信用创造创新和股本创造创新4类。其中, 风险转移创新是指能够时个经济单位之间转移价格和信用风险的新工具和技术。流动性增进创新是指能够增加现有的金融工具的可交易性或者可转让性的新技术或制度。信用创造创新则是指更容易获得债务供给的金融工具。

此外, 按照创新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将金融创新分为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需求拉动型金融创新、技术推动型金融创新、管制规避型金融创新、竞争激励型金融创新5种。按照创新主体可分为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和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其中, 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包括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主导的金融创新以及其他金融企业主导的金融创新。

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正如上文所说, 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即是对利润的追逐和对管制的规避, 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绕开监管,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整个金融业的正常运行, 最大限度降低经营风险, 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促进金融体系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时间角度来看, 金融监管要先于金融创新出现, 但是从两者的关系上来看,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相互限制和促进, 共同发展的。在严密的监管体制下, 为了追求超额利润, 部分机构或部门会寻求金融创新以绕开管制, 一旦这种创新性经济活动付诸实施并给企业带来客观收益之后就会在整个行业内扩散开来, 企业纷纷效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创新活动, 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 一旦不规范经营行为出现并危及金融体系安全运行时, 金融监管当局便会采取新的监管措施对其加以管制, 维护金融秩序。

3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趋势

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 纵观20余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金融业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 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也逐渐成熟。总的说来,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朝着“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发展方向迈进。

在混业经营模式下, 商业银行涉足于投资银行的业务, 因此, 必须坚持分业监管才能促使业务有序开展。分业监管模式有利于明晰监管当局的权责, 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机构展开严格的监控, 但是, 随着金融体系内部混业经营范围和程度的进一步扩大, 分业监管制度体系需要不断进行调整, 难免会在某个或某段时点出现监管的空白地带, 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因此, 为了防范扰乱金融秩序的现象发生, 制定一套完善的金融监管方案, 维护金融监管秩序至关重要。

其次, 要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表等经营数据和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 加强风险的防御能力。

第三, 要加快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 尤其要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信用评级体系, 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管理能力, 有利于其采取高效的风险预警措施, 防范金融风险, 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

最后, 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为金融监管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华.中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2]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监管模式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了金融市场运作的低效率。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技术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 交易形式灵活高效, 拓宽了投融资渠道。然而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发展不够完善, 互联网金融的虚拟化、信息技术化特点以及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导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风险。

(一) 互联网金融概念研究

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 学术界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谢平认为互联网金融下金融中介不再发挥作用, 交易双方直接通过互联网交易, 它和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以及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完全不同。2014年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互联网金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指互联网企业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金融业务。广义概念将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业务包括在内。颜伟荣等认为网络金融是以网络为媒介, 将网络技术应用到金融业务中, 通过金融机构的用户终端办理业务的一种新型金融形式。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界定各有侧重, 但一致认为互联网金融是网络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相融合的产物, 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金融业务的一种方式。

(二)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研究

对于互联网金融究竟该如何监管目前没有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全面融合发展的产物, 它同时面临金融活动和网络技术引起的风险。杨群华认为应从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体系、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监管体系等入手, 以防范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刘海二等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 认为放松监管可能会导致互联网超额利润和金融超额利润的叠加, 进而引起社会不公;提出政府需要加强鼓励有序竞争, 强化金融监管, 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的发展。魏鹏提出为改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应明确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和协调监管并重, 发挥行业自律, 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

综上所述, 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 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有必要对其风险种类、特点进行分析, 并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复杂局面, 政策制定者要及时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及类型

第一阶段始于1995年, 特点是金融的互联网化即将金融业务通过网络手段实现, 网络技术为金融服务, 各大银行都纷纷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第二阶段始于2000年, 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迅速, 网络借贷纷纷出现, 人民银行自2011年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第三阶段从2012年开始。P2P个人信贷业务快速发展, 众筹融资平台起步, 第一家专业网络保险公司获批, 基金直销和第三方销售网络出现。根据互联网金融不同阶段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方式包括自营商城模式、互联网平台公司、互联网金融创新平台和综合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四大类 (见表1) 。

1.自营商城模式。这类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来完成一些传统的金融业务, 如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业务。现在各大银行都在拓展电子银行业务。自助银行将越来越多, 银行将会出现社区化、楼宇化、平民化的现象。

2.互联网平台公司。这种类型是指由互联网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发展金融业务, 提供网络金融服务。这一类型的业务包括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等。如阿里小贷就是从互联网公司进入小贷领域, 向阿里平台上的卖家发放贷款。

3.互联网金融创新平台。此类模式是金融业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的业务创新, 这一类型的业务包括众筹以及P2P借贷 (Peer to Peer Lending) 融资方式。如众筹融资是指利用互联网取得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 进而获得融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方式。社会公众通过投资获益, 网络平台通过收取佣金获益。

4.综合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这个模式提供贷款等金融产品搜索比价与信息服务。如融360、好贷网、搜钱网这样的贷款产品搜索平台。用户不但可以找到贷款, 也可以进行股权融资。

注: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析

互联网金融机构除了面临传统金融活动中存在的风险, 还面临由网络信息技术引发的风险。从宏观和微观风险两个角度来看, 互联网金融存在三大风险:

(一) 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 其业务处理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风险如互联网传输协议安全性较低、数据加密技术不完善、计算机病毒传播等因素引起的互联网金融的计算机系统面临瘫痪的技术风险。各种网络信息技术稳定的运行是互联网金融正常运营的保障。IT技术是决定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否长久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旦网络运行出现故障、数据收集处理模式出现偏差或者软件设计存在漏洞, 金融交易双方就会面临损失, 并且网络环境下风险扩散的速度快范围广。例如P2P平台人人贷、拍拍贷、好贷网在2014年先后遭遇黑客攻击, 说明技术风险的防范迫在眉睫。

(二) 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指由于系统、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本身的缺陷或外部事件而导致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在互联网应用行业是普遍存在的。例如, 客户带来欺诈、伪造、纠纷等风险, 内部人员发生越权、勾结、差错、盗窃的可能性, 也可能由于系统设计缺陷而使某些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通过技术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而使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产生损失。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确实存在同业攒单的情况, 甚至有一些中介就会帮助客户造假, 或联合公司内部员工帮助客户造假。

(三) 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有本质的区别, 整个流程、操作模式以及形成的业态都完全不一样。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具备了金融机构的属性, 但是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 却又使其缺乏金融机构应有的监管和政策法规约束。国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管法规的缺少、监管主体责任和标准不明确等问题非常突出。针对不同类型互联网金融业进行分类监管, 依据属性进行差别监管和不同部门间的协同监管尤为必要。

四、基于监管效率的互联网金融监管

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管的法律基本上是空缺的, 监管的主体责任和标准不明确。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具备了金融机构的属性, 却又缺乏金融机构应有的监管和约束。传统的金融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存在“两难选择”。传统的监管模式以机构监管为主的分业监管。而互联网金融更多地采用跨界混业经营模式, 分业边界模糊。针对不同类型互联网金融业态进行分类监管, 依据属性进行差别监管和不同部门间的协同监管尤为必要。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使监管机构面临着监管尺度选择、监管模式、监管内容等方面的协调问题。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说:“监督和管理机构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监督和管理政策, 并对金融机构所出现的新情况和金融市场因电子金融所产生的变化作出适应性的正确调整。”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复杂局面, 政策制定者要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及监管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内容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网络的安全性。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安全是指提供金融服务的网络系统和数据库正常运行, 不存在人为或非法干扰;金融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数据资料及交易过程是安全的, 交易行为是有效的。对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监管包括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风险、操作风险进行评估, 对产生系统风险的各种网络环境及网络技术条件的监管。其次是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监管。由于网络金融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所以要防范互联网金融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侵犯消费者的利益。

(二) 互联网金融监管将由主体监管转向行为监管

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处理好主体与行为监管之间的关系, 即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监管对象是侧重与参与主体还是参与主体的行为。主体监管即对金融主体进行严格的准入监管;行为监管是指对持续经营业务的监管。主体监管在于审慎监管防范风险, 行为监管重在监督行为披露。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使金融业务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从主体监管转向行为监管, 可以促进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竞争, 促使市场更加开放和有效。当然, 行为监管是偏重并注重行为监管, 并不是完全放弃对参与主体的监管, 而是在主体监管和行为监管的同时以行为监管为主。

(三)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健全的网络金融规章制度、法律和政策法规来保障。这就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法律和管理规定, 针对不同类型互联网金融业态进行分类监管, 依据属性进行差别监管和不同部门间的协同监管尤为必要。比如要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 防范互联网金融业可能出现的监管漏洞。其次要制定行业激励机制, 加强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增加了金融监管当局进行现场行为监管的难度。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作用, 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统一执业标准和自律规则的制定。金融监管当局应当按照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原理, 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 通过定期信息披露, 信息共享, 规范业务运营等工作, 引导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政策选择朝着监管当局预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 2012 (12) .

[2]颜伟荣, 郝博策, 李涓.初探中国网络金融风险监管模式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06) .

[3]杨群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 2013 (07) .

[4]刘海二, 张晋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南方金融, 2014 (12) .

[5]魏鹏.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论坛, 2014 (07) .

[6]邓宾劲.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D].电子科教大学, 2005.

[7]王雷.网络金融的国际比较与借鉴[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10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

金融监管体制是对金融活动施加影响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的总和, 其目的是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与金融监管体制相联系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A.如何进行监管, 也就是说, 具体进行金融监管的方式、策略等;B.金融监管体制的参与双方, 也就是监管人员及监管对象, 而其核心问题就是金融监管机关的设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历程及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集中单一的金融管理体制

1984年以前, 我国实行的“大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而在这个体制下, 金融的监管并没有实际的监管对象, 与此同时, 也没有具体的监管法律法规。因此, 在本质上说, 我国并没有实际上的金融监管。而1984-1992年开始, 我国开始实行集中单一的金融监管体制。而在这个阶段,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所以金融体系的监管主要依靠的是行政监管的政策, 这也意味着, 其监管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 分业监管体制

1993-1997年, 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分业的金融监管体系, 而这种体系正好与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体制相联系。从1992年开始, 证券委以及证监委所行使的职能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去, 自此之后, 中国人民银行主要对银行、保险、信托进行监督与管理。而从1995年开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这也成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设的重要时期与标志。

(三) 分业监管的体制

从1998年到现在, 这个时期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时间与阶段, 而这个时期, 我国开始逐步建立起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在这个阶段, 金融行业开始实行分业经营的策略, 这也使得分业监管的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 相应的监管机构开始成立。与此同时, 1998年, 国务院分别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 分别对我国的证券业、保险业进行监督与管理, 自此, 证券、保险的监管分别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出来, 实行分业管理的策略。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的金融监管的体制问题, 这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金融机构自律机制不完善

从世界上主要的金融国家的监管经验可以看出来, 金融监管客体的自律的补充是金融监管主体的外部监管, 由此可以看出, 金融机构的自律行为是控制整个风险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措施。与此同时, 世界上很多的金融案例表明, 如果金融机构制订较为严格的自律机制, 那么其危机或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巴西银行的倒闭。

(二)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缺陷

很长时间以来,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的体制, 那么金融监管的工作范围主要只是包括行政审批、合规检查等方面。由于整个金融业务的单一, 分业监管的基础成为机构监管。因此, 由此产生了如下三个问题:A.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职责不清, 权责不明;B.四大金融监管机构间的权利与责任难以相互沟通与协调, 这导致不能够统筹安排任务;C.由于分业监管下的监管目标多样, 这使得不同目标间产生了极大的冲突与矛盾, 影响了整个监管的过程与成效。

(三)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功能差

多年来, 我国很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并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由此可见,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 其内部的控制功能差主要体现在以三个方面:A.设立多个相互重叠的机构, 这使得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监管与约束是有限的;B.有章不循的现象非常常见;C.在重要的金融业务方面, 金融机构并没有建立风险评估的制度, 这导致他们难以去监测银行相关的业务风险;D.内部控制的措施并不有效。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由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 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体制迫切需要得到完善, 然而, 造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分业经营和多元化监管的矛盾

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的金融经营管理体制, 我国所成立的证监会、保监会以及银监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金融监管格局。虽然分业经营与管理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 但是分业经营与多元化监管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还会导致整个监管过程的成本较高,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业的发展与创新。

(二) 所有者监管缺位与被监管者越位并存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企业治理结构的制度, 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实际上实行的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 因为所有者监管不到位, 同时非对称性交易的现象也会存在, 金融机构监管的内部风险由此而产生。为了防止这种风险的产生, 监管者不得不补充监管缺位而产生的“真空”, 以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三) 金融监管内容存在漏洞

我国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合规性的检测, 也就是说经营与操作的层面上的检测, 然而却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却并不重视。与此同时, 由于金融监管内容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与漏洞, 这使得金融业务并没有被有效地进行监管, 最终使得一些金融机构没有能够被列入监管的行列中, 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与效果。

(四) 监管的责、权、利不对等

我国的一些地方的金融监管责、权与利并不对等, 这使得他们的金融风险较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 为避免底层的金融监管机构在风险处理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各种金融监管机构将权利上移。这使得当金融机构再出现风险的时候, 底层的金融监管机构不能够针对现象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使得金融风险扩大化。

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及原因, 本文以要提出如下三个大的方面的建议, 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 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目前, 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正在不断地成为具有现代企业功能的商业银行, 并进一步推向市场。因此, 金融机构应该主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完善:A.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 规划金融机构的财务行为;B.建立责任划分明确的授权体系;C.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系统。

(二) 完善金融监管客体自律机制

对于我国金融机构而言, 建立与完善金融监管客体的自律机制对于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A.建立完整的自律机制;B.完善各类责任制, 增强金融机构自律执行力度;C.健全金融机构的内审机制。

(三) 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性与独立性

在我国当前实行分行监管的条件下, 我国应该更进一步加强强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以避免冲突。也就是说, 我国必须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从而有效地避免金融机构监管过程中真空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 我国还应该建立相关监管信息的共享制度, 从而确定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我国金融的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J].财经科学, 2004, (06) .

[2]胡维波.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 2004, (03) .

[3]李成.金融监管理论梳理与中国现实思考[J].预测, 2004, (03) .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创新监管;P2P网贷

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逐渐变得家喻户晓,自从诞生以来由于其业务的创新性、灵活性、风险性以及对于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发生在2015年的多起互联网金融欺诈事件给我国的社会安全与经济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特别是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方面,其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因此,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制定适度的行业监管,有利于一个创新型行业的兴起和兴盛。

一、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辨析

1.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金融创新使得网络金融机构攫取了资本市场的超额利润,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金融创新又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不良的影响,而金融监管的存在就是为了更好地规避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长效稳定,二者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双方不断地在动态博弈中寻找平衡。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对于以“余额宝”、“P2P网贷”“网络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如何更好地发展而避免金融风险,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如何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活力与创造力,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互联网金融参与双方之间的关系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传统金融市场中企业的融资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网络融资平台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创新的服务模式,优厚的投资回报,这些都为网络融资平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然而由于网络融资平台的发展良莠不齐,再加上监管的缺失,这就造成部分信誉水平低下的网络融资平台不能按预定的收益回报给投资者,从而产生违约。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P2P问题平台数量为88家,2月为74家,3月前3天就有14家问题平台,这些问题平台跑路和关闭,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品种和交易的创新形式不断涌现,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也在不断出台相对应的监督管理措施来规范市场上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构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不断推动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1.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法规

2015 年7月,央行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银监会负责监管网络借贷业务,将其纳入法治化和依法监管的轨道,为未来的监管细则落地铺平了道路。政府主张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所以目前监管机构也多是试图指导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保持行业的创新活力。而在 2015 年发生的大多数网贷欺诈案,大都是和准入门槛过低或者业务审查不严等方面规定的缺失有关。一些劣质平台充斥其中,以虚假标的诱骗投资者而后出现跑路、提现困难以及终止运营。

2.传统的监管机构模式不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

P2P网贷的跨界发展有效地扩大了网贷平台的营销范围,让更多潜在的客户能够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目前 P2P 网贷平台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特色,正在向综合性理财平台转型。同时,随着针对 P2P 网贷平台监管的力度渐强,平台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为了能够持续发展也不得不考虑多元化运营。

鉴于P2P网贷未来跨界、跨行、跨地区的发展特征和趋势,现有的协同监管的模式是否能够覆盖未来网贷行业发展的风险,也是值得商榷。在我国网贷金融领域,传统的机构监管的模式己经不能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金融形态。今后应该考虑建立混业监管的机构来统一规划、指导、监督和管理P2P网贷产品、公司和市场,承担相应的风险处置责任。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因此在对其监管上,功能监管的重要性变得更为突出。

3.评级机构能力不足

在国内网贷行业有多家从事网贷评级的机构,主要有三类:一般对外发布网贷平台预警名单的传统评级机构,以大公国际为首;一般做网贷平台排行榜评比的行业门户网站,以网贷之家为例;以及以融360为代表的金融产品智能搜索平台,一般对网贷平台从A到C进行打分评级。虽然目前评级机构数量多,但各种类型的评级榜单还是很难令人信服。一方面,因为网贷行业发展不成熟,行业内缺乏有效数据的长期积累,也没有公认一致的数据统计的口径,因而各家评级机构都难以获得准确完整的数据;另一方面,对于网贷行业数据的分析也没有相应的学术理论的基础和支撑,短期无法建立合理的数据分析模型。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建议

1.以金融监管的创新应对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的汹涌来袭给金融监管制造了很大的困难,而在面对种种难题时,如果监管当局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对于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将是一个灾难。所以面对金融产品与理念的创新,对其监管的方式与手段也要相应进行改革与创新。针对当前阶段的金融创新,监管层需要做到以下3个方面:

(1)对不同的金融创新适时出台相应的专门法律法规,以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尽量避免强行将金融创新适用于已有法律法规,造成对金融创新监管的无效或低效。

(2)为金融创新建立独有的指标体系。经过多年监管体系的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指标体系都已逐步完善,但是这些指标对新金融往往并不适用,这就需要监管层通过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新金融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

(3)采用新技术进行创新型监管。具体来说,目前在技术革新领域,大数据与云计算如日中天,广泛应用在各个产业中。李克强总理虽然只提出了国家发展的“互联网+”战略,但是实际在技术领域,应该创立“大数据+”的概念和产业: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医疗、大数据+征信等等,大数据+监管也应该受到重视。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准确预知金融创新的风险,使创新型金融在外松内紧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提高对风险的容忍度、包容度

互联网金融的每一个业态,不管是第三方支付、P2P网贷,还是“宝宝”类理财产品,自问世以来就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风险,但是它们并没有因此而被监管层直接扼杀,反而是在这样的风险中不断成长壮大,这说明提高对金融风险的容忍度和包容度,对于金融创新的发展至关重要。

实事求是地讲,金融行业本身就无处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更不要提针对于新的需求、新的供给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了,其中所蕴含的风险或许更大。提高对金融风险的容忍度与包容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允许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存在,不能因为有风险而完全制止金融创新产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第二点,容忍个别金融机构或金融创新产品由于这些风险而发生经营问题,甚至破产倒闭,不能因为个别机构与产品的失败而否定金融创新全局的合理性。

包容金融创新的风险,要求监管层建立底线思维,为金融创新划定一些不能触碰的底线,这些底线往往是关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关键点,同时监管层也要不遗余力地防范、控制、化解这些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风险,这当然对于我国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监管机构应当对于金融创新的风险有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提高预见金融创新风险发生的能力,加强对金融风险演化的控制,坚决杜绝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3.完善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建设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应该通过实地考察、认真调研、抽样分析等方式,清楚明确地定义和区别资金池、假标的、自融等概念,制定符合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有效监管平台运营的一系列制度。例如,关于担保的规定,在制定规定时应该充分考虑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特征,如果一味强调凡是设有担保的平台都不符合规定,那么最终可能造成无人敢投的局面。

其次,传统的金融监管以机构的监管为导向,将机构整体作为监管对象,分为银行、保险、证券等,是一种僵化死板低效的模式。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使得交易技术日渐复杂、交易成本逐渐降低、业务壁垒不断下降,金融机构业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相互间的业务界限愈发模糊。如果继续按照以往金融机构的形式类别进行监管已经很难奏效,应该开始考虑从机构监管过渡到功能监管,即要透过金融产品的表面形式认清其业务的实质性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和最终投向穿透结合,根据其业务功能和法律属性再明确监管规则。

再次,P2P网贷行业的监管也需要证监会、保监会和央行的协作配合,另外还需要同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联手。因此必须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制订相应的监管措施,打破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的壁垒,形成一张相互协调相互完善的金融监管网络,这是实际监管工作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考虑到金融监管的滞后性、分业监管负担的成本以及存在的监管空白和可能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建议未来考虑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最后,从事监管制度制定和执行的部门以及人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职业素养,严格做到依法监督,文明执法,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4.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正所谓监管能力决定金融创新,之前我国政府一直强调金融创新一定要和监管能力相匹配。笔者认为,金融监管能力也要和金融创新相匹配。之所以我们一直压抑金融创新,是因为怕管不好、管不住,所以只有提高监管能力,心中有底气,不担心管不好、管不住,才能真正敢于让金融创新发展。从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步伐来看,监管能力较之以往提升了许多,对于金融创新的持续学习、认识的不断进步,使得监管人员能够跟上金融创新的脚步,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风险,能够找到让金融创新在更适宜的外部监管环境中发展的监管道路。

但是,作为监管当局,仍不能掉以轻心,仍应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适应金融创新的不同发展阶段,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的专家团队、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并且建立健全市场自律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监管体系,这样才能避免金融机构“人人自危”的情况,真正让金融创新能够沐浴阳光雨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越,徐超,于品.显互联网金融:缘起、风险及其监管[J].社会科学研究,2014(3):31-35.

[2] 汪振江,张驰.互联网金融创新与法律监管[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1-85.

[3] 刘志阳,黄可鸿.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2):57-60.

[4] 张萍,党怀清.互联网金融创新扩散中的策略错配与监管机制[J].管理世界,2015(9):59-64.

金融结构监管与发展 篇12

我国的金融监管时间非常短, 尤其是国际意义的金融监管几乎是从新世纪才有。从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的经济运行都是在严格的计划体制下展开的, 金融在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像现在这么大, 那时候是明显的“大财政小金融”中国人民银行独自承担了我国金融运行的所有角色———政策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管者。到了80年代中期金融环境开始活泼起来, 几家专门的大型国有银行陆续从人民银行分出。人民银行开始了专门行使政策制定和监管的角色。从那时起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实行的是一元一头式的监管模式, 人民银行作为全国唯一的监管机构同时监管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产业。至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 与人民银行一起监管证券市场。接连的保监会、银监会相继成立, 我国初步形成了一元多头式的监管模式。成立中国银监会后,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专职负责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同时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三家专门的监管当局按行政区设置分支机构, 提高了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同时银监会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 提高技术性, 并与中国证监会和保监会建立了三家联席会议制度, 提高了金融监管的协调水平。而人民银行剥离了监管的职能, 专门集中力量搞好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配合监管部门处理金融风险, 探索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

二、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

应该说在近二十年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建设成就是十分巨大的, 从无到有, 从简到繁, 各项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 各种专门的机构设置相继完备。但同时面临的金融环境形势也越来越复杂, 环境越来越开放, 金融创新越来越多, 监管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就现在的金融形势来分析, 我国的金融监管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首先, 现行的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 突出的问题是监管体系的设置还有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各有侧重, 但相互之间还存在职责不清或职责冲突的问题, 有时会出现权力真空或配合不利。降低了整个监管的效率。目前我国金融从大的方面说是分业经营, 但混业经营是趋势, 并且国内一些大的金融公司已经涉及到不同的行业。若面对混业经营则监管难度将增大。虽然目前学术界已经指出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 也提出了“混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 但具体操作起来则需要个监管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需要具体的机构和实施细则。

其次, 缺乏具体的细化的监管工具和措施, 实施混业还是分业是金融制度的框架问题, 还具有稳定性。但日常作为竞争手段的金融工具的创新则要频繁的多。作为市场主体的金融企业往往会忽略一些金融产品的风险的社会影响, 这就需要监管机构更加细化的工作。在我国加入WTO后出现了一批以银行与证券, 银行与保险, 证券与保险合作为背景的夸行业性金融工具, 而在金融业务交叉过程中, 涉及到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区域往往是不同监管部门监管的薄弱环节。目前三家监管机构的联席会议机制已经确立, 但协调机制仍说不上完善。

再次, 金融监管与地方经济缺乏很好的沟通与协调, 监管机构从宏观角度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出发所采取的监管措施有时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发生冲突。例如地方政府往往要求当地的金融企业放宽放活, 支持地方发展。但这有时就会增加金融风险, 违背监管原则。这就使地方金融机构夹在中间比较为难, 若其内部监管机制不完善, 就比较容易发生问题, 影响地方经济和金融安全。

同时监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专业素质不高, 缺乏专门的、有针对性的监管培训, 风险控制意识不强。而且现在法律法规不够细化, 这就导致金融监管的线条太粗, 风险控制力度不够。

三、解决现实问题的措施

我国的金融监管的机构设置必须以我国的金融发展现状为基础, 同时又要提前一步, 以监管促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形势变化很快, 隔几年就会出较大的变动。根据入世协议自2006年底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已经全面开放, 至2007年4月已有12家外资银行取得了在大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权力, 所以现在的监管机构还需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督。

(一) 宏观协调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模式转变对监管机制也是一次考验, 分业经营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目的就是防止万一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扩大化, 保证这个金融业较为稳定的运行。同时对于不同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模式作出了方向性的规定, 这是严格进入壁垒下的有限竞争,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 往往降低了金融业的配置效率。中国有庞大的经济体, 足够支撑起一个有世界竞争力的金融行业, 在世界范围内混业经营大势所趋的情况下, 中国的金融业要想获得全球竞争力就必须实行混业经营。在中国加入WTO的5年过渡期内金融业由原来的严格分业经营向适度混业经营发展, 这一点看起来已初露端倪。由此而引发的监管体系的调整将是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最大转变。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因为美国也是刚刚作了这样的转变。如果监管体系不做调整单纯靠“混业经营分业监管”来实施显然是不够详细的。既然金融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那么监管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不同行业的监管者需要较强协调力度, 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对于跨行业的金融行为做出明确的规范。中央银行应该在监管体系中发挥独特作用, 可以像美联储一样对金融企业实行间接监管。并且央行和专门的监管机构之间也要有协调机制和协调机构, 并且协调机制要程序化。

(二) 加强金融企业内控机制

近些年来金融企业在基层发生了不少大案, 这并不是金融监管的政策问题, 而是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目前我国部分金融企业内控机制较差, 通常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科层重叠的机构设置使得总行对于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约束;内部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 内部缺乏对决策层的监督;对重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缺乏风险评价和监测机制;内控手段不得力, 对规章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些需要在金融监管部分的监督下在金融企业内部完善起来。

(三) 完善法律法规

出台更为细化的法律法规, 这样可以从侧面减少金融监管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冲突。我国现行的监管法规是以三部部分法法律为核心, 以相关的实施细则为补充建立而成。根据现状可考虑首先对证券保险领域的法规进行有步骤的修订, 维持有效的协调监管的法律框架。另外, 还要注意监管队伍的培养, 吸纳专门的技术性人才。

(四) 量化分析

对于金融监管的量化分析在部分发达国家已有先例, 具体来说就是设立金融监管的中介目标, 用数量化的目标来检验金融监管是否达到预期设想。当然选取哪个经济量作为中介目标目前在理论界还没有定论。这需要考虑到各个经济量的关联性及可测性。

(五) 加强国际合作

金融监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 而金融危机具有传播性和诱发性, 这就需要国际通力合作。目前国际上控制金融风险最权威的就是巴塞尔委员会, 中国除了要与这样的国际组织保持密切关系外, 还应该与经济联系尤其是金融联系较密切的国家保持一种长效合作机制。

(六)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包括明确金融危机预警的对象, 分析金融危机的预兆, 预报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程度。对于建立这样一个预警机制需要明确的量化指标, 一旦某个指标超出预定界限监管当局就必须立即介入, 迫使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确保金融安全稳定。要建立个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确定每个经济变量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程度;二是确定一个适当的临界值。根据部分学者的研究,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表格:

各项金融指标变化与各种经济均衡状态的关联程度

(部分图表指标出自李成著《金融监管学》)

A、B、C、D分别代表强相关、相关、弱相关和不相关四种关联程度。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不同经济指标与宏观经济层面的关联性。

至于临界值如何确定则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在这一点上将会发生危机而没能发出预报的概率和发出错误预报的概率相等。在实际操作中临界值的确定既可以参照本国的金融平稳运行时的指标也可以参照外国的相应指标。有些指标在国际上有公认的临界值。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规定为8%;国际公认的“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重”不宜大于5%;银行坏账比率应控制在10%以内;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应该在3%以下等等。这些指标虽然只是指导性的, 但在正常时期各国基本上都会维持相应的指标。

四、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动作比较频繁, 改革的步伐还是非常及时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形势的瞬息万变。就世界范围内来看, 金融业发展的趋势是混业经营, 与此相对应金融监管的趋势是功能性监管。传统的监管模式是机构监管, 就是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分别设立不同的监管机构, 不同的监管机构拥有各自的职责范围, 基本上不能干预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我国现在也基本上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模式要应对混业经营的金融财团只能加强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而所谓功能监管就是依据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而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 即同类的活动由相同的监管者来监管。就是说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是基于金融活动的不同而分类监管, 而不是根究金融机构从属的行业不同来进行分类监管。功能性监管有以下优点:1.更能适应混业经营下对监管体制的要求, 明确了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 能避免权力纷争也能避免监管真空。2.功能监管是针对金融产品的监管, 监管更细化更具有针对性, 能够有效的避免金融风险。3.功能性监管在降低金融创新风险的同时也确保例如整个金融环境的安全, 这样反过来也支持金融创新。功能性监管目前在世界上并未普及, 但这是一种新趋势, 我国金融监管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目前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并未过去, 这对现行的西方世界的金融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美国的金融格局已完全改变, 西方国家也在思考本次危机背后所引发的监管问题。就市场来说, 不断地推陈出新, 不断地追逐利润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所在, 但是合理而又及时的监管可以有效地弥补市场机制的潜在风险。过去美国所运行的伞状监管模式一直被人称道, 认为其支撑了美国金融的繁荣, 现在看来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五、结束语

金融监管关系到国计民生, 模式的选择关系到监管运作机制, 金融监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的设计, 只有制度完善, 才能有效地防止潜在的风险。现实国情、历史经验和外国经验是我国金融监管发展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李成金融监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刘仁伍吴竞择金融监管、存款监管与金融稳定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4月

【3】辛瑞浅析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商业研究2006 (6)

【4】郭锦马明光西方的银行监管对我国监管体系的启示西南金融2005 (7)

上一篇:问题的生成下一篇:政工工作促进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