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2024-10-24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通用12篇)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1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矛盾是出口大幅下降所导致的相对过剩, 与政府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大规模需求扩张, 存在明显的结构错配。尽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拉动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但由于出口生产部门的产品结构与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的产品结构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因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需求扩张并不能有效化解出口部门的大量过剩, 不能根本地化解当前经济增长的约束, 反而使得中国经济内部的结构失衡矛盾进一步加重。因此, 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已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有效地把需求刺激的结构选择和数量扩大与大量过剩的化解结合起来, 把需求的增长、升级与生产的恢复与升级结合起来, 实现需求刺激与部门生产的有效互动, 不但促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同时把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激活起来, 从而最大程度地加快实现中国经济的增长恢复和良性发展。

1 当前中国经济的需求缺口与过剩难题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看, 2009年1~8月份, 中国外贸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出现大幅下滑, 其中出口7307.4亿美元, 同比下降22.2%, 实际利用外资558.7亿美元, 同比下降17.5%, 因而与2008年的平均增幅相比, 出口和外资下降导致需求减少了3万亿元人民币, 而国内投资增幅同比提高约5个百分点, 多增加7千多亿, 消费增幅下降约5个百分点, 少增加3千多亿, 二者使国内需求扩大不到5千亿元, 因此, 综合来看, 1~8月中国国内存在近2.5万亿元的巨大需求缺口。也就是说, 如果2009年1~8月份GDP继续保持2008年9%的增长率, 则2.5万亿元的巨大需求缺口是应该补上得。

然而, 2009年1~8月份, 中国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为57.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8.5%, 增幅比2008年末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多增加了12.8万亿元。1~8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 同比增长34.1%, 增幅比2008年末提高了15.4个百分点, 多增加了5.04万亿元。

因此, 显而易见的是, 12.8万亿元货币供应量扩张和5.04万亿元贷款余额扩张, 并没有形成相等数量的国内需求的扩张, 相反, 国内实体经济中, 作为内需扩张重点的投资仅多增加了7千多亿, 并且因消费增幅下降和出口额大幅下降, 而使得1~8月国内存在2.5万亿元的巨大需求缺口。这必然使得, 一方面出口转内销不断加剧国内的产品过剩和产能过剩, 使国内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愈来愈突出, 另一方面大量流动性推动了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导致各种资产泡沫的膨胀。

再从微观层面看, 当外部需求不足时, 企业往往首先是减产或停产而出现产能过剩, 而不是继续生产而表现出大量产品过剩, 因而即使在没有出现大量产品过剩但存在大量产能过剩时, 也是出口下降和消费增缓的结果, 也将随之存在就业难恢复和收入增缓等难题, 成为经济再次“下行探底”的巨大风险和重要起因。因此, 从这一意义和角度说, 产品过剩与产能过剩在结构形式和危害性质上是相同的。①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中, 不能因为没有看到大规模产品过剩, 不能仅仅看到2009年前三季度产销率仍保持在97%的高水平上, 就认为实体经济不面临由过剩和需求不足引起的下行风险与危机。

同时, 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以促进消费增长来化解当前过剩, 其作用和效果是很有限。因为, 一方面, 由财政转移支付转化成的绝对消费扩大量, 与在出口转内销不断增加之后所形成的需求缺口相比, 只是“杯水车薪”, 并且其对财政的巨大消耗是目前国家有限的财政收入所无法承受的;另一方面, 当前就业压力大、工人收入增长缓慢甚至绝对下降等因素, 都在抵消增加转移支付和刺激消费增长的努力。因而, 短期内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和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来刺激消费, 既不现实也无可能, 不应当成为主要的突破口。

2 投资需求扩张政策中的结构矛盾

当前, 依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巨额信贷扩张来拉动经济增长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以实体经济中过剩加剧为代价的, 当前各种资产价格泡沫的急速膨胀就是一个直接结果和有力证据。那么, 从根本上说, 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为什么会导致过剩愈来愈严重呢?

这是因为, 出口生产部门的产品结构与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的产品结构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前者主要包括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轻工产品如纺织、服装、鞋类、家俱、箱包、塑料制品等, 而后者则主要包括建筑及工程用钢材、水泥和工程机械等, 按2008年中国海关数据看, 基础设施建设所消化的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合计只占到2.14% (表1) , 因而, 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来扩大需求以弥补出口下降所减少的需求, 必然产生供求结构错配问题。也就是说, 由于在产品供求结构的上天差地别, 基础设施建设所形成的需求仅能够消化钢铁、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库存, 而不能消化出口部门也即当前经济中实际存在的大量过剩供给, 即使能够实现投资需求扩大与出口需求减少在数量上的相等, 但也只能消化当前大量过剩中的比重很小的一部分。因而, 对大量过剩行业来说, 当前则仍无法恢复生产经营, 更不可实现投资增长, 大量信贷只能投机于股市或流向房市以规避风险, 结果导致相关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和泡沫膨胀。因此,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扩张性需求政策, 根本无法有效化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根源, 无法有效拉动民间投资, 其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

数据来源:国家海关总署网站, 并经过计算得出

实际上, 与十年前相比, 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已有很大下降, 2000年投资产出弹性为0.86。十年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新增投资和扩建, 但这些相关产业在后来基础设施建设放缓后已出现大量过剩产能, 现在基本上是在消化过剩产能, 再带动相关产业新增投资的规模很小。这也就意味着, 置大范围过剩于不顾, 仅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已不再很可靠, 遵循传统凯恩斯主义手法和过去经验可能会误事。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真正起因是出口下降、过剩严重所导致的大量企业减产、裁员甚至破产倒闭, 而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则是置过剩和企业减产倒闭于不顾, “另起炉灶”或“另辟蹊径”以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然而, 如果过剩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那么, 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企业减产倒闭也必然导致经济总量的下降。2008年, 投资产出弹性和出口产出弹性分别为0.35和0.52, 并且从变化趋势看, 前者在变小而后者在变大, 因而, 投资需求扩大在数量上必须高于出口需求的减少, 才能使2009年经济增长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但是, 2009年1~8月份投资仅多增长7千亿, 而出口一项就少增长了2.5万亿元, 更有实际利用外资的下降和消费增幅减缓, 因而, 2009年经济总量增长将难以回到原来的水平, 除非投资和消费的产出弹性有显著提高, 而这是需要和依靠经济增长的方式大转变和内涵大提高来实现的。

3 过剩化解和内生动力激活需要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

尽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拉动一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 但就中国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和迫切性而言, 目前还需要注重解决两方面问题, ①尽可能消化严重的过剩, ②激活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内生动力。

(1) 如果出口部门的过剩不能在短期内消化, 那么产品滞销的压力就不仅存在于出口企业, 也必然殃及其它行业的企业, 从而使更大范围内的行业和企业出现利润下滑、减产、裁员甚至倒闭, 进而将很快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 使企业和经济再次进入恶性循环的下行通道。因而, 对当前中国企业和经济来说, 支持政策的设计和运用是否准确得当, 政策的效果是否足够大, 都是非常关键的。只要支持政策运用得正确, 并能产生良性的连锁反应, 则不但能够阻止经济再度下滑, 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质量。

(2) 在经济运行与增长中, 生产与消费、总量增长与结构升级等具有长期的内在互动关系, 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产品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是内含于上述经济互动关系和互动机制中的内生性动力。例如, 消费结构随收入增长而不断升级后, 将增加对新产品的需求, 进而带动生产技术升级、产品结构升级以及生产规模扩张, 相反, 技术进步、产品质量提升和产品创新又会带动对新产品的消费和创造新的消费群体, 使社会消费总量不断增加和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知识创新、重大科技突破、尖端人才供给增加等将推动生产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 而结构调整将带来效益提高、市场扩张和总量增长, 效益提升反过来又将增加研发投入, 有助于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以及扩大再生产, 相反, 经济总量增长也能为结构调整赢得更大空间和为效率提升准备更充足的后劲, 等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当出现经济波动和增长放缓时, 不是说经济的内在互动机制和内生性动力消失了或没有谈论的意义, 而是在当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后, 经济的内在机制的功能被阻断了, 内生动力受到抑制和削弱, 因而, 要使经济恢复到原有的良性发展状态, 就需要清除经济的内在机制和内生动力发挥正常功能作用的阻断因素, 使其被重新激活, 而不是忽略经济的内在互动机制和内生性动力, 把政策重点放在“另辟蹊径”或“另起炉灶”式的去发展一些领域或少数经济部门, 以求此推动经济的总量增长。

就当前中国经济问题而言, 不应当把有限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上, 因为恢复经济增长的方式方法不仅仅这一种, 不应当忽略经济内在互动机制和内生性动力的功能作用。更何况正如上文分析的, 即使把全部的财政支出都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 也不可能使经济恢复到原来的增长水平上去。因此, 这就需要分析, 在财政支出适度、适量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其余财政支出应如何使用以消除经济的内在机制和内生动力发挥正常功能作用的阻断因素, 以为经济寻找到一条更为良性恢复增长之路。

从根本上说, 中国当前的经济政策的思路和重点应当是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把需求数量扩大和需求结构升级的刺激, 与过剩的化解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刺激结合起来, 把长期内由市场调节和激励创新转变为短期内由政策激励和推动创新, 促进供给与需求的有效互动, 既化解当前保增长的约束, 又把经济的短期保增长与长期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平衡与协同起来。

4 对当前实施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具体建议

所谓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就是针对当前经济各领域的不同情况, 把财政金融政策按化解过剩、激活经济运行与增长的内生机制和动力的思路和要求, 进行全面细化和分类指导, 从而形成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政策体系和政策建议。实施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 是当前经济中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必然要求。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4.1 在需求刺激方面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4.1.1 对投资需求刺激的政策建议

在当前需求紧缩和宏观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 企业投资意愿明显下降, 政府投资将是投资拉动的主体。用好政府投资的关键是寻找更好的投资领域, 既扩大全社会投资规模和拉动经济增长, 又要提高投资配置水平和投资的产出弹性、带动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有助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 同时也尽可能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

目前, 除了一般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 政府还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投资领域: (1) 积极规划和投资一批科技含量很高的重大工程项目, 包括大飞机、空间探索、核能利用、大型国防装备制造和储备基地建设等, 通过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国民经济生产体系中的研发能力升级、技术和设备升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以及经济总量增长; (2) 如城市公共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改扩建, 城镇和乡村交通医疗生活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改扩建, 社会资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等, 也是政府应当重点关注的投资领域; (3) 重视对国家和省市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的投入, 加大运用财税、金融、科技等手段帮助一些支柱产业和低利润行业提高产品创新、技术和设备升级、控制污染和能耗的能力和水平; (4) 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生产、科研、管理和高等教育等急需的和领军的人才方面进行积极投入, 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对城乡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的投入。

对企业和私人投资者的刺激, 除了需要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之外, 还需要辅助以其它政策, 形成有针对性的政策组合。对有市场前景和有发展潜力的行业、企业和项目, 如现代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开发、高精尖加工和装备制造以及其它新兴产业等行业和企业, 以及钢铁、化工、机械、家电等新项目和新产品, 应充分运用产业规划、信贷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和措施, 促进其投资建设和合理扩大规模;对城镇个人投资创业, 对农民种植养殖新型农副产品, 对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农民投资高科技农业生产和加工项目等, 应发挥价格、市场和信息的引导作用, 大力提供政府金融、财税、行政的支持;对极大多数处于困境中的传统加工制造行业和企业,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行业, 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皮革制品、工艺品、食品加工等, 首先应通过需求政策来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和恢复生产经营, 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其在设备升级、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等方面进行投资, 但对这些行业中的佼佼者即产品创新能力强和技术升级快的企业, 出口退税和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则应当是重点。

另外, 政府对重大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的产业化, 典型的如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动力汽车、“龙芯”个人电脑、3G手机、手持移动电视、红光高清NVD等, 不仅应在其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拓展、人才使用等方面, 给予信贷支持、政策优惠、制度革新、信息服务等一系列帮助与扶持, 鼓励一些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投资和给予支持, 还应当对其产业化的尽快顺利实现和其成果进一步研发升级给予大力支持。因为, 这些确实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效益提升、恢复经济快速、稳健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前提条件。

4.1.2 对消费需求刺激的政策建议

除了政府需要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和理顺市场价格等方面增加投入, 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之外, 通过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来扩大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思路就是, 对具体的消费项目进行补贴或税收减让, 以减少消费成本, 也即以较少的财政成本来带动较大的消费需求增长。

一般来说, 确定具体项目时应当有两方面关注, (1) 关注不同行业的库存压力、行业带动性、行业发展前景和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趋势与现实要求, (2) 关注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取向, 兼顾考虑和形成一个结构对应的项目组合, 促进消费与生产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关联、互动与协同。基于这样的设计思路和选择标准, 并结合我国经济实际问题, 我们选择汽车、住房、家装、耐用消费品和服装鞋帽玩具等五项消费, 并对具体的刺激措施给予分析和建议。

(1) 汽车消费及刺激政策。

汽车是中高档次产品, 对它的消费刺激将扩大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 带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 并将大大缓解汽车业的库存压力。同时, 由于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很强, 涉及钢铁、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及庞大的汽车配件产业等, 因而扩大对它的消费还将大大缓解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生存压力, 更对当前促增长和保就业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我国当前出台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的主要原因。但对汽车消费的刺激应当重点放在购置环节, 如免征小排量购置税、降低车贷利率、补贴旧车提前置换等, 并且这些优惠和鼓励政策和措施的力度应足够的大。在使用环节上, 则主要是加增公共服务、规范公共服务和提高服务质量。

(2) 住房消费及刺激政策。

房地产行业的关联性和带动性大, 目前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房价显著高于主要购房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 以及地方政府的托市政策不当, 使房地产市场不能走出价格博弈的焦灼状态。实际上, 从政策的投入产出看, 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消费需求释放和健康稳定发展, 主要是理顺价格, 所需投入的不过是规范和透明的市场制度及制度运行成本而已, 而真正投入的财政成本是极其有限的, 如增加税收优惠和降低交易收费等。在当前财政赤字压力愈来愈大、刺激住房消费投入产出效率如此之高、在所有重要拉动力中其起效很快等情况下, 各级政府都应当认真思考和拿出应有的魄力, 坚决防止房价不合理上涨, 尽可能使房价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一个合理降幅, 然后释放出“价格已降至合理水平并且波动将会很小”的市场信号, 改变和打消消费者的预期心理, 使住房消费需求顺利释放出来, 对经济产生稳定高效的拉动作用。

(3) 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耐用品和服装鞋帽玩具的消费及刺激对策。

前者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大, 后者则就业弹性大, 并且二者的库存压力都很大, 都是出口转变内销的重点行业。当前推动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行动能够消化一部分库存。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建议一是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售后服务以增强消费信心;二是还应加大补贴力度, 因为补贴对消费的带动效应, 往往随补贴程度的提高而呈几何级数增大, 也就是, 提高补贴水平的方式不仅对财政的消耗相对较少, 同时对消化过剩产品效果却很明显, 因而应当成为当前化解过剩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途径。

(4) 可补贴城乡居民的家庭装修。

装修业涉及很多行业, 带动性很强, 也是一项改善民生的工程, 既包括新房装修也包括旧房装修, 收入约束较小, 因而起动较快, 可以作为刺激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 装修业还能带动大量民工就业,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以江苏省为例, 江苏共有约2000万个家庭, 如果有100万套房进行装修, 并在一年内完成, 就可以增加1000亿元消费, 相当于江苏2008年消费总额的10%, 并让300万民工在这段时间内实现就业, 每个民工将获得3000~5000元的收入。

4.1.3 出口需求刺激的政策建议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 我国经济中围绕出口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 因此, 出口稳中有升对当前保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是认清目前出口的不利和有利因素, 前者主要是世界经济衰退和需求低迷, 后者如海运输成本处于低位, 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助于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等。再次应认识到我国经济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之间的互补性没有变, 因而只要刺激政策得当, 对出口规模扩大仍应抱有信心。最后应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 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已到了从低价竞争向优质优价转变的重要关口, 必须以创新、优质优价和新形象来赢得更多的世界消费者。

当前, 保持出口规模稳中有升的政策措施有, (1) 对鼓励类出口项目和品种, 增加出口退税力度; (2) 引导和支持企业努力提升产品质量, 并加强海关检测; (3) 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创新, 提高产品附加值, 逐步实现出口结构升级; (4) 结合政治、外交等有利因素, 努力消除出口贸易中的各种磨擦, 扩大对中东、南美和非洲等有增长潜力地区的出口规模, 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区域和市场; (5) 增加相关信息服务和简化各种业务程序, 以提高企业出口便利、降低相关成本和及时扩大相关产品生产规模。

4.2 在生产方面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当前, 对生产体系的刺激, 关键或着力点是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大趋势中促进生产恢复和规模扩大, 即首先根据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要求来确定哪些企业是要救活的, 哪些企业是要扩建的, 哪些企业是要淘汰的, 哪些企业又是要升级的, 然后现针对具体的行业来设计不同的政策。

4.2.1 对生产恢复和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首先应大力救助和救活非淘汰的、劳动就业弹性极大的企业和行业, 如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皮革制品、工艺品、食品加工等, 以及那些项目好、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和行业, 如现代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开发、高精尖加工和装备制造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等, 动用财政、金融、产业、科技等政策手段给予全面支持, 使其恢复正常经营和发展, 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并适时适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其次是鼓励和支持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增加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 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无论是高科技产品和新产品生产企业, 还是一般加工制造企业, 只要符合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趋势, 都给予支持。再次是引导和协助一些行业和企业, 如房地产行业, 寻找思路和实施自救。最后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一些社会有需求、发展有潜力的项目和行业, 尤其是对农民种植养殖新型农副产品和进行农产品精加工, 以及城市工商个体户的自主创业等, 提供技术、信息、金融和税收等支持, 努力扩大政策支持的广度和覆盖面。

4.2.2 对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的政策建议

首先是运用财税、金融、科技等政策手段, 帮助一些支柱产业和低利润行业, 如钢铁冶炼、机械加工、电子通信、纺织服装、农产品等行业和企业, 加快实现技术、装备、产品、品牌等升级, 合理调整过剩产能、积极升级落后产能和严格淘汰低劣产品, 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以降低成本, 尽快提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重点是提升产品质量和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以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促过剩产能调整和落后产品淘汰。其次是运用财税、金融、人事、制度创新、政府购买等手段, 鼓励和支持尤其在电子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 增加研发投入和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力争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和加快实现成果的产业化。最后要引导和支持一些企业和行业实施自救和渐进式调整, 如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科技等政策手段, 支持企业添置污染处理设备, 对污染处理过程暂时出现亏损的大型项目和企业应从其上缴税额中抽出一部分进行补贴或抵扣, 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能耗, 坚决加快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小皮革、小冶炼等高污染且治理无望的企业的淘汰, 坚决加快规模小、能耗高且升级和转型无望的企业的淘汰。

4.3 对要素供给方面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1) 技术供给的政策建议。

对当前中国经济能尽快起到作用的技术供给而言, 重点应当是就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一些低利润行业如何实现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结构升级、经济效益提升、有利于节能减排等目标, 寻求国内现有专利技术并加快实现产业化。

首先, 短期内技术政策的重点应当是加快促进与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结构升级、经济效益提升、有利于节能减排等有关技术的或国内现有相关专利技术的产业化, 或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加快开发等。这一政策重点的确立, 一方面是考虑到这些相对简单和适用技术在短期内的可得性和产业化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是这些技术在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的同时, 能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 实现结构升级与需求扩大之间的互动。对技术的产业化, 开发和应用, 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 应给予有力的激励和更多的服务, 通过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投入和服务投入来带动企业的更多投入和实践。尤其在当前企业处于困难和转型时期, 更需要政府在信贷、税收、信息、人才选用、专利保护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的支持、优惠和服务。其次是在长期内, 政府应继续推进国家或地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体的对策安排有, 如深化和完善产学研的分工与合作, 既促进合理分工, 即高校更多的从事世界前沿知识、重大基础科学的创新, 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专业研究机构等从事实验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 而企业主要从事应用技术、专利技术和商用技术的开发, 进而三者之间又进行充分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交流、转移与合作;支持和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 增加研发经费投入, 完善专利技术的保护制度和产业化的激励机制, 只有大中型企业真正从事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真正加快专利技术利用, 技术供给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对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可联合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组建技术创新与开发联盟, 形成合理的人才调配、成本共担和成果共享的运作机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军工技术的民用化, 以及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机构与地方技术研究机构之间的技术资源整合, 促进军工技术体系与民用技术体系的有效衔接和互动, 等等。

(2) 人力资源供给的政策建议。

首先, 应鼓励开发和积累人才, 如支持为工业和服务业培训紧缺的专业技能人才, 为农业培训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贮藏、营销等专业人才;如可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和奖励基金, 为县乡农村和农业引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人才, 以及专业接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为城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技术研发和科学管理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和领军人才, 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或重大科研项目等引进国际一流和顶尖人才, 等等。其次, 应充分激活我国现存大量初中等科技研发人才, 通过人才派遣、人事交流、项目合作等灵活的人事管理和用人制度, 使之在全社会范围内如在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 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 在城乡之间, 在不同城市之间等, 更大限度地实现人与事、人与项目的有效组合与互补, 促使人才发挥更大效能和作用, 并使人才在高效的流动与配置中得到合理的收益与激励。

(3) 资本与货币供给的政策建议。

当前, 货币扩张转化为资本扩张的条件是企业和私人投资需求的扩张, 因此, 扩大资本要素供给的政策重心则是刺激企业和私人投资, 而这在前文中已作过阐述。因此此处主要分析货币供给扩张, 并且更重要的是在货币扩张的渠道选择方面。因为不同的货币释放渠道和流向, 体现了社会资金配置的有效程度, 也根本地影响收入和消费增长、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效益提升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速度。

以下渠道和流向是值得关注的:对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组织和机构进行引导和投入, 以加快对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的放贷;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进行补贴和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进行奖励;对技术引进和创新、产品和设备升级进行补贴和奖励;对环境治理、节能技术和设备推广、新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等进行补贴;对产业带动性强的消费品或投资项目进行补贴;对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补贴, 对农民相关技能培训进行持续投入;对城乡交通医疗生活文化体育等公共基础设施改扩建进行投入, 对城市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进行投入;对城乡社会保障、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群体保障进行投入, 等等。

4.4 对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的建议

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工业整体利润偏低。服务业利润来自对工业利润的分割, 当工业利润被挤压得很小后, 尽管对服务业有需求, 但分割出的利润却不足以使服务业快速成长。当前印度和我国部分城市的服务外包能得到快速发展, 恰恰从另一面支持了这一观点。

因此, 当前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应当是, 对与工业生产最紧密相关的服务业, 降低其发展成本和提供更良好的发展条件。如以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提供更完备的车站、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条件, 以及仓储用地、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物流业发展;如以政府补贴、奖励及信贷和税收优惠等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创新设计、品牌建设等;特别是应鼓励和大力支持独立于工业生产体系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摘要:出口下降和过剩严重是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需求扩张措施将产生供求结构的错配, 不可能有效地化解当前的增长约束, 财政金融政策的结构化是必然的选择。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金融政策的结构化, 把需求扩大、过剩化解与结构升级协同起来, 在保增长的同时把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和动力激活起来, 以加快实现中国经济的增长恢复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过剩约束,需求扩张,结构错配,内生机制和动力,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张超.经济结构动态均衡理论的初步框架[J].现代经济探讨, 2006, (3)

[3].张超.保增长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平衡与协同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5)

[4].张超.美日主要通货紧缩起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07, (4)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2

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对当前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农村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结构调整中财政政策选择的.方向,并提出了财政政策的选择路径.

作 者:何忠伟 陈艳芬 He Zhong-wei CHEN Yan-fen  作者单位:何忠伟,He Zhong-wei(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

陈艳芬,CHEN Yan-fen(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南,长沙,410128)

刊 名: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2 4(3) 分类号:F321 关键词:农村产业   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   选择  

财政政策:稳健下蕴涵结构性变化 篇3

结构失衡仍是头等难题

2007年以来,CPI逐步走高、经济增速偏快,过去几年存在的三过问题依然存在,经济总量方面的矛盾浮出水面。为了避免经济增长由过快走向过热,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货币政策频繁动用,包括利率、准备金率等工具多次登上舞台,货币政策成为人们眼中最热的词汇。但从目前的经济运行现实看,政策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好,原因有很多,不过我们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结构失衡没有完全得到矫正。比如,由于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间接导致投资率不断攀高、消费率不断下降、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持续走高、流动性过剩趋势不断加剧且过剩的流动性伴生出资产泡沫化问题。显然,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采取更大调控力度进行总量调控面对目前经济有一定难度,目前很多经济问题对总量调整越来越不敏感,已成为经济趋热难以达致平衡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结构比总量更棘手。这样,要改善调控效果就必须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结构调整问题。

2007年以来,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国家发改委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大型燃汽轮机、直流输电设备等实现国产化,发电设备、冶金成套设备、数控机床等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稳步提高。在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的同时,水泥、钢铁、煤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进程加快。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不但延续了2006年的下降势头,而且两项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也首次双双下降。在政策支持下,服务业发展总体良好,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速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也出现加速发展势头。

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犹存,深层次矛盾亟待破解。比如,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依然处在经济的转轨时期,经济结构失衡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为确保实现又快又好的经济目标,结构调整正在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财政政策有助于破题

与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它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表现为对经济结构的调节,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支出规模,达到增加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但这种调节从根本上说也是以调节社会经济结构为前提的。

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一方面总量供求矛盾突出,另一方面,部分薄弱部门投资缺位状况依然十分严重,农业、高科技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相对薄弱的部门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说,在总量矛盾的大背景下,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而财政政策正是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有效手段,从这个角度讲,让财政政策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是符合我国当前现实的,而且,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也为财政政策实施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针对近年来突出的宏观经济矛盾——投资过热和顺差过大,财政政策也可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可否认,投资过热和顺差过大是中国实体经济回报率较高所致。而细究高回报率,来自银行的资金成本较低只是众多原因之一。更多的因素在于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他们的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源成本都比较低。这种情况下,单靠提高利率等货币政策调整,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从根本上抑制投资过快和国际收支顺差过快增长势头,必须在进一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同时,着眼于税收等财政政策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执法力度等行政法律手段,以此来提高投资成本,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目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经济调整总体策略应是组合调整,而非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抑或是财政政策,宏观调控部门多措并举才是最优选择。而在目前结构化调整时代,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将成为未来可能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2007年以来,在货币政策频繁推出的同时,为减少贸易顺差,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我国多次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如4月15日,取消或降低了部分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率;6月1日,对142项“两高一资”产品调高或开征出口关税;7月1日,再次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针对逐渐升温、投机气氛浓厚的证券市场,财政部5月30日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并将利息税自8月15日起由20%调减为5%,影响了证券市场资金的流向。为了缓解流动性偏多、提高外汇经营收益,确保宏观经济稳定运行,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由财政部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购买外汇的议案。为了达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0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恢复全额征收,并且调整了对铁矿石资源税的减征政策,暂按规定税额标准的60%征收,调高了岩金矿资源税税额标准,统一了全国钒矿石资源税的适用税额标准。2007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调高了焦煤资源税税额,并对盐资源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结构性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公共财政将更加凸显

公共财政的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就是雪中送炭,即更多关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里社会方方面面非常关注的有: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村问题等。

财政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财政部门确实在这些方面增大了投入。2003至2006年,大幅度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仅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分别为2144亿元、2626亿元、2975亿元和3397亿元,累计达到11142亿元,年均增长15.6%。2003至2006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累计达到13833亿元,年均增长18%;教育支出累计达到16224亿元,年均增长16.4%;医疗卫生支出累计达到3990亿元,年均增长20.1%;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累计达到2622亿元,年均增长18.3%。

2007年以来,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教育等重点支出均得到较好保障。前十个月财政支出总体增长较平稳,各项重点支出有比较好的保障,结构有所优化。其中教育、科学技术、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支出投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支出4947.55亿元,同比增长3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63.97亿元,同比增长34.5%;科学技术投入1009.7亿元,同比增长30.5%;医疗卫生投入1243.08亿元,同比增长41.3%。

这些增长数字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领域倾斜,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倾斜,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将是把握未来财政政策总体方向的一个基本点。

2008:财政政策结构七大特征

加大保障,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008年,减轻居民消费后顾之忧的保障措施将加大,如积极支持“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事业发展,改善民生。通过加大改革,扭转居民未来可能加大支出的预期,促使居民消费长期持续稳定发展,逐步扭转投资、消费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协调关系。

对创业型就业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近年来,财政部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主要涉及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等,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据统计,2003-2006年,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近2000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基本解决了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我国将以“逐步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力度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愈加尖锐。2006年,我国并没有完成单位GDP能耗削减4%的目标。2007年,国家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前三季度GDP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3%,但与4%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上半年单位GDP电耗较上年同期上升3.64%。预示着2008年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2008年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就成为必然。

鼓励相关产品进口,促进外贸稳定发展

目前从数据看,我国外贸顺差较大,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为此,2007年我国出台了鼓励进口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简化企业的进口程序,并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目录》,取消了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等一系列鼓励进口的措施。同时,充分运用调整关税税率手段,加大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商品出口的力度,意在缓解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受世界经济分工格局影响,外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种情况短期内很难改变。预计2008年将进一步采取必要的财政政策措施,支持进口、促进进出口平衡、减少贸易摩擦。

完善落实支农惠农政策

2007年,国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惠及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2008年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相关政策。

同时,财政部日前发布了《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和《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参股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对象,即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确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将进一步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化经营项目,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2007年以来,受猪肉等副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推动,CPI创十年新高。目前,我国经济总量需求偏热,已接近通货膨胀的边缘,2008年物价指数还有继续上升并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通货膨胀可能是2008年及今后几年需要认真对待的风险。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2008年将继续狠抓落实,财政政策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快速增长势头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4

2008年, 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内容,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的独特功能。一方面,要在短期调控政策层面上防止经济从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加大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力度,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一)继续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与结构

考虑到2008年经济增速依然较高,财政收入增长仍然较快。2008年可以进一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与财政赤字规模,降低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7年有所增加。财政建设投资支出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重点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和一些已批准的建设规划重大项目,特别要从严控制各级政府楼堂馆所项目重新抬头。同时,对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优化部门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主导产业, 以及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中形成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 继续提供支持。确保中央政府建设投资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比例高于上年,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项目建设。

(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7年有所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加大支农补贴力度。进一步增加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并改进补贴政策和方式。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办法,探索建立粮食综合补贴制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央财政安排一定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支出,用于鼓励已经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制度。四是加大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三)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要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和进出口关税税率,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资源性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优化中央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研机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三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研究出台鼓励废旧物资回收,发展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等的相关财税政策,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和排污收费政策,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四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五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研究设立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基金。依托国家重点工程,提高铁路、地铁车辆,造船基础设施和重点船用配套设备,重大电力、石化、大型施工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

(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工作。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完善企业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国有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差距,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规范垄断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三是通过税制改革、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整顿分配秩序等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四是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五是支持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落实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着力支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五)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配套措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是增值税改革试点将继续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实施,全国性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方案将研究制订。三是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四是资源税改革将积极推进。我国改革资源税制度,将实行从价计征和保护资源的方法。

(六)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一是运用财税杠杆,大力支持粮油肉等农产品生产,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做好必需商品进口以及储备物资投放等相关财政工作,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和物价基本稳定。三是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收入增速约20%支出增幅约14%赤字率继续下降

考虑多种因素,并结合数量模型,初步预测,2008年财政收入将增长20%左右。

第一,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回落,主要税种增速也将出现一定回落。关系税收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企业实现利润、进出口贸易、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等。初步预计,2008年GDP增速将从2007年的11.4%左右回落到10.8%左右,其中投资增速和出口增速将分别从25.5%和26.0%回落到23.5%和19.0%,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增长速度将从1 8.0%左右回落到16.0%左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会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从16.3%左右回落到15.5%左右。因此,来源于工商业增加值的国内增值税和来源于企业利润的企业所得税增速将较2007年有所降低。

第二,国内消费需求会有所减缓,以特定品目的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的国内消费税增速将不会高于2007年。2008年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保持一定的水平,但作为消费税主要税源的卷烟和汽车、摩托车消费难以出现明显高于2007年的增长,因此国内消费税增速预计不会高于2007年。

第三,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增长减慢,以经营收入作为计税依据的营业税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营业税收入总增收额的50%左右来自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营业税,受宏观调控影响,2008年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长将放缓,相应的营业税增长也将减慢。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将受到一定的控制,金融保险业营业税增长将比较平稳。交通运输、电信、住宿餐饮和服务业营业税也将稳定增长。

第四,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进口增长,进口增速的回落将影响海关代征两税和关税的增长。

第五,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国内企业所得税税率适当下调,2008年企业所得税增幅会有所下降;2008年,国家将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个人所得税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增值税改革试点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值税收入增长将受到负面影响;证券市场将难以出现2 0 0 7年的火爆场面,证券交易印花税将难以保持2 0 0 7年的高增长。

2 0 0 8年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低于2007年,财政支出增幅也将低于2007年,初步预计增长速度在14%左右。财政赤字将比2007年减少,赤字率继续下降。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为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财政支出的重点将进一步转向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基建支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2008年国家将保持一定规模的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上年有所增加。中央基本建设投资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保、社会事业领域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财政将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08年国家将较大幅度地增加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政策。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统筹研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三)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投入。

2008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并将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将进一步提高国家课程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地方财政负担免费提供地方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2008年政府将支持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个体系。还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大幅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2008年政府将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做好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四)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

2008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污水管网、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加大“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投入。对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项目及专用设备投资实行定期减免或抵免企业所得税,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抵扣。

20 0 7年财政收支结构调整明显

我国经济在2007年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速度达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在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的同时,企业经济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再加上物价上涨和税收征管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在近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进一步加快的势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收入(不含债务收入)48, 177.12亿元,增长33.5%,较上年同期增速高出8.8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的109.3%。

2007年财政收入增长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主要税种收入呈现与经济增长较为协调的发展态势。2007年1月至11月,与税收相关性较大的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18.5%、26.8%、16.4%、23.6%,均保持较快增长,为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海关代征进口税收等主要税种增幅均在20%以上,从税收增幅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看,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协调。

(二)国内流转税增长平稳。国内流转税主要涉及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三大税种,2007年1月至11月份,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营业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1.4%、17.6%和29.7%,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份,国内流转税收入22242.01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46.2%,同比增长23.2%,比上年同期多增4190.41亿元,拉动财政收入增长8.7个百分点。

(三)所得税增长加快。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2007年1月至11月,由于经济增长较快,企业利润增加较多,企业所得税增幅高达39.2%,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增长30.1%,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

(四)进口产品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速度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1月至11月,一般贸易进口增幅同比增长27.4%,相应地,前11个月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完成5661.60亿元,增长23.1%。关税完成1318.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1%。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大幅增长。自2007年1月1日起,国家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标准和征税范围,同时,加强对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的征管力度。1月至11月,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102.7%,土地增值税增长80.3%。

(六)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幅巨大。2007年沪深股指迭创历史新高,两市股票交易金额大幅上升,再加上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上调,1月至11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同比增长1 1 5 2.5%,比2006年同期加快1014.1个百分点。

(七)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增速大幅回落,增加了财政收入。2007年,为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和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1月至11月,外贸企业出口退税4740.74亿元,增长12.9%,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八)非税收入增长较快。1月至11月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75.6%,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增长123.5%。

财政支出进一步向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

2007年1月至11月,全国财政支出37084.77亿元,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8.3个百分点,完成年度预算79.7%。1月至11月财政支出增速比财政收入增速低8.3个百分点,由于财政收入增长明显快于支出的增长,收支余额由上年同期的6472.37亿元增加到11092.35亿元,多结余4619.98亿元。

2007年,当月财政支出增速波动较大,累积财政支出基本呈现逐月上升走势。从财政支出结构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政府对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事业投入大量增加,相关财政支出均高于当期财政支出的增长。1月至11月,教育支出5578.19亿元,增长32.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28.46亿元,增长28.6%;医疗卫生支出1418.85亿元,增长40.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77.69亿元,增长26.8%;交通运输支出1503.08亿元,增长61.7%。以上五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5%,拉动财政支出增长10.2个百分点。

(二)财政支出向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1月至11月,农林水事务支出2360.97亿元,增长31.4%;科学技术支出1173.93亿元,增长33.0%。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5

2012-12-21 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字号:1214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日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2013年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将落在以下方面:

其一,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减轻企业负担。其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文化等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水利的投入。促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城镇化建设。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

其三,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持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林业补贴政策。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6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转型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临时性反经济周期的手段,如果长期实施,则在带来积极成果的同时难免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为扩大内需、促进投资而采取的应对性策略,实施八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经济运行态势与矛盾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央明确指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的财政风险分析

1998年以来,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积极财政政策对拉动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促进西部开发和从整体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势头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效益的获得是以尚未“清盘”的巨大代价为基础的,而且作为一种短期的宏观调控手段,随着有违启动内需“临时性手段”初衷的“超期服役”,积极财政政策的双刃剑效应也与日俱增,导致了国债资金膨胀、财政风险扩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债务累积风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赤字率由1997年的0.78%提高到2002年的2.99%。从表面上看,没有超过国际公认的《马斯特里霍特条约》规定的3%的警戒标准,但是中国债务率仅指中央债务率,不包括地方政府债务。虽然《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没有发债权,但实际上目前地方政府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债务已经超过13000多亿。可见,未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的财政债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政府的财政债务。此外,外债也没有包括在财政赤字之内。所以,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和外债,财政赤字率会远远超过3%这一警戒线。而且,为配合国债项目而发放的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有相当大的部分将会成为不良资产和坏账损失、粮食系统亏损挂账,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等均须最终由财政“埋单”,这也是不可忽视的财政债务。长期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扩大国债规模,会对财政造成较大的压力和风险,使财政负担与财政支付能力失衡。当财政负担积累到超越经济和社会承受能力时,就有可能演变成财政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二)效率损失风险

国债资金的安排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根据对甘肃、山东和江苏等地的国债项目调查发现,一些国债项目因前期准备工作不足,不能按时开工和竣工而造成国债资金闲置问题十分突出。仅江苏四个省辖市的交通、水利国债项目就有3.1亿元国债资金就这样闲置着。并且,国债项目不断增多及其配套资金恶性膨胀、失误多、浪费严重和低效率的问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

(三)结构失衡风险

持续多年的国债投资在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局部过热、经济结构失衡情况的发生。过去几年国债资金过多地参与到经营性和市场竞争性项目里来,并引发了大量配套项目投资。地方和企业傍“国债”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不仅加剧了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也使部门结构失衡的情况更加严重。特别是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其增长率从2003年的26.7%提高到2004年第一季度的43%,个别部门投资增长率甚至达到或超过100%,如钢铁增长率96.3%、水泥增长率130%,其他如电解铝、煤炭、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投资增长率也居高不下。投资增长过快和原材料及交通、煤、电、油、运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和压力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和持续发展。

(四)通货膨胀风险

由国债投资及其配套贷款所引发的货币贷款增长过猛所形成的通胀压力增大。国债投资的乘数效应很大,国债项目的大量配套资金通常是由地方和企业向银行贷款得到的,这极大地放大了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和不良贷款的累积,而配套资金的不足往往导致大量半拉子工程的形成。据测算,近几年,国债拉动的投资规模超过了25000亿元。因此,2004年年初以来CPI指数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剧,与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导致银行贷款扩大有着直接联系。

(五)体制回归风险

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就是政府对经济的一种干预,这种干预可能会因为缺乏充足的信息造成决策失误,极大地浪费有限的社会资源。国家发改委直接参与安排国债资金项目使政府直接控制投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被空前放大。而国债建设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也不可忽视。大规模的财政投资项目及其配套项目占用了大量资金,使全社会的投资蛋糕基本上被国有经济切去,而国有企业对国债资金使用的软约束是导致国债资金效率整体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与建设市场经济的初衷是相悖的,与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也是南辕北辙。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会抑制微观经济活力的发挥,偏离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方向。

二、财政政策舍“中”取“稳”

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明了今年的宏观政策走向,即“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前一段时期经济界对中性财政政策的讨论异常热烈,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财政政策时并没有选择“中性”,而是继续选择了“稳健”的表述。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

(一)财政政策为何舍“中”取“稳”

首先,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市场为基础,以经济手段为基本调控手段,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即财政政策的主体依然是各级政府。因此,对宏观调控的行政干预过多,产生了争相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较为严重的体制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是将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控制为中性,但从“积极干预”转为“影响中性”不能搞“急刹车”,否则无论是经济全局还是财政本身都无法承受这种突然的变化。所以,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最终的目标,但受当前具体情况的约束而不能马上实现。

其次,稳健的财政政策具有阶段性特点和中国特色。当前的背景是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运用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行了八年之久,对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

显著的作用。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基本止住了增长下滑的运行态势,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本来,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该隐退,可是因为支出刚性等现实的约束,要求政策保持连续性,虽然局部出现了过热迹象,但为了巩固和保持经济和财政运行的平稳性,政策工具却不能马上收缩。所以,积极财政政策只能分阶段退出,现阶段财政支出只能转向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财政政策还会产生扩张效应,对经济的影响无法达到中性,但确实堪称“稳健”。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这是财政政策的“一般”。而“稳健的财政政策”则是基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的,是财政政策的“特殊”,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目前要执行的财政政策并不是理论上完全意义的扩张、紧缩或中性,而是为了达到中性,采取相对紧缩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产生扩张效应的政策,出于一定的政治愿望我国政府将其定位为“稳健”。因此,“稳健”和“中性”既是一致的又是相互区别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达到中性财政政策之前,“渐进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是财政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最后,“稳健”应强调“稳”中有“变”。这一方面可与稳缝的货币政策联系起来,虽然近年来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稳健,但实际上它也随着我国经济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调整着方向。1998年,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利率等措施,侧重于扩张性调整;而去年有针对性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等措施,则是侧重于紧缩性的调整。所以,稳健的要求与政策固定不是同一种含义,“稳健”并不是“不作为”,而应强调“稳”中有“变”。在这样的原则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稳健的财政政策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经济因素的变化调整具体作用方向和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拥有政策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二)把握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联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经济工作,我们能够归纳出稳健财政政策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致力于完成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国传统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物价的相对稳定、收入的合理分配、经济的适度增长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因此,当前的财政政策应该服务于为实现这些目标而推进的各项举措。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其中包括继续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稳健的财政政策应面向支持这些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而财政政策的内容也应从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从原来的总量扩张转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收缩。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具有优势,应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来优化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区域结构、生态结构,最终实现包括经济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稳健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市场作用。

我国近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始于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当时紧急的情况使得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被忽视了,政策更多地倾向于行政干预。积极财政政策以政府为主体,依靠发行国债将社会资源集中到财政,由财政来行使发展经济和扩大需求的职能,并最终将这种政策单一化和长期化。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市场是基础;政府是补充,重在弥补市场失灵。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促进市场体系的完善,财政应由直接投资转向间接调控,启动社会投资,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3、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规划。

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多个方面构成的完整的政策体系,所以,探讨稳健的财政政策应该在这几方面都做出适当的安排。当前,主要方向是缩减国债规模,改革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税收体制,加强税收征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以及瓶颈、短缺部门的发展,将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公共卫生、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努力压缩财政预算赤字。

4、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克服积极财政政策的不足,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首先,要注意政策的时滞性。宏观调控政策从实施到见效本身需要一段时间,体现为政策的时滞性。目前的经济高增长和局部过热即是积极财政政策的滞后效应,所以,应把握好财政宏观调控的时间,在变化趋势开始形成的时候尽早采取行动。其次,要防止政策的固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可是具体操作却应该着眼于熨平经济的短期波动,所以,财政政策应尽可能地短期化和社会化,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微调。再次,要注意纠正政策效应的偏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政策设计脱离实际、政策工具运用与搭配不当、政策行为主体行为不端正等政策效应偏差。我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在既得利益格局下地区、行业和部门受利益动机驱使,不但不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反而常常产生负社会效益,对这些问题应该及时加以纠正。

三、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退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意味着通过适当控制和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优化国债支出方向、适当增加社会公共开支达到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和减少国债资金安排使用中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促进财政稳定增长、提高经济建设资金运用效果、加快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最终达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和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我国顺利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关键是财政政策体系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项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发挥出政策的整体优势。因此,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基本思路是:

(一)国债方面

应逐步减少增发国债的数额,并将增发国债的收入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用途限制于在建工程的后续建设,不再支持增设项目,剩余资金转向支持卫生、教育等公共事业和支持进一步改革。

(二)税收方面

一方面加强税收制度建设,把握好税制改革的时机,另一方面应尽快清理各种收费,将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项目纳入税收范围,并加强税收征管。此外,税收优惠政策要向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收益,进一步启动社会投资。在西部,可以尝试减少以土地为征收对象的税费负担,降低土地的交易成本,增强对西部投资的吸引力。

(三)支出方面

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重在结构调整。配合国债使用结构的调整,减少建设性的投资支出,抑制过热行业发展,加大对技术含量高、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农村水利、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基础科研和教育等项目的投资力度;增加社会保障事业和农村、农业发展的投入;对西部开发的投资应减少无效投资,扩大有效投资。

(四)平衡赤字方面

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虽然已经突破了传统“以收定支”,片面追求财政平衡的做法,但近年来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收支缺口和还债压力的不断扩大,财政风险因素不断增强。所以,逐渐削减财政赤字,尽量实现平衡预算也成为当前防范与控制财政风险的重要问题。

此外,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实情况的微小变化,在考虑经济和财政运行承受力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减少政策时滞,防止政策固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还要关注政策主体的利益动机,将地方和中央对政策的认识协调一致,将产生负效应的行政干预降到最低。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7

一、借力财政补贴政策, 信贷向高效节能、减排、环保等行业倾斜

财政补助政策有利于发展经济和贸易融资, 有助于为城郊经济协调、消费信贷和三农信贷服务, 有助于节能减排、环境资源保护、高新技术发展, 以及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长效机制的建立。银行可借力财政补贴政策激励效应, 加大对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节能减排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 创新发展抵押贷款、预付款保函等融资业务, 使贸易融资、消费信贷、城郊经济协调和“三农”信贷服务等得到应有的快速发展, 使信贷结构回归合理。2013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 2013年我国拟安排财政赤字预算12000亿元, 比2012年预算增加了4000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 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在财政补贴上, 一方面, 财政补贴预示着国家政策鼓励与扶持倾向, 从而使银行产生增加向其信贷投放冲动, 但同时可能因为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缓解部分资金缺口而相对减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银行信贷投放冲动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 取消财政补贴企业非常损益减少, 在资金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会增加银行借贷资金, 虽然此时银行顾虑重重或偏于谨慎, 但在利益驱使下不得不冒着高风险对其实施信贷投放, 因此可能造成信贷结构不合理——风险贷款或是呆账比重加大。

2012年5月21日,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六部委联合发文, 决定将高效节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和微型计算机等6类节能产品纳入财政补贴推广范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以财政补贴方式支持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把稳增长、扩内需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是财政政策促进扩大消费的重要制度创新, 对信贷结构也必定会带来一定影响。

二、借力结构性减税政策, 调整贷款资金方向、规模和信贷结构

2013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13年税制改革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 完善试点办法, 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另外, 随着新“国五条”的实施, 房地产信贷风险必然加大, 银行要突出对“三农”、现代服务、交通运输等受惠于税制改革中结构性减税政策的行业信贷客户的选择。就企业所得税而言, 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利用资源企业、创业投资企业、农林牧渔业以及企业购置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企业从事“三新”研发、安置残疾人员就业等, 均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一笔无偿资金, 不但减轻了企业资金短缺压力, 也缓解了企业贷款难的矛盾, 同时也为银行贷款方向决策、贷款对象选择、贷款规模确定等指明了方向和重要参考。另外, 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给银行明确了信贷区域投向;2013年有关房地产的新“国五条”, 不但明确了银行房地产放贷政策, 揭示了居民消费信贷取向, 也为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为了深化税制改革, 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保护资源, 国家已经在江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试点征收资源税, 在上海市、重庆市试点征收个人房产税, 在全国按2013年“新国五条”计划征收二手房交易所得20%的个人所得税, 今后很有可能还要征收房产遗产税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2013年的“新国五条”, 借力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 适度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 优化银行信贷结构。

三、借力财政支出政策, 增加对重点行业、领域和项目信贷投放

财政支出政策有利于银行信贷结构由第一、二、三产业向第二、三、一产业转变。从财政支出对民生信贷的影响来看, 2010年以来, 中央财政在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支出的同时, 集中财力办了几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关大事, 从而提高了城乡居民收入, 扩大了居民消费需求:支持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完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统计资料显示:同期银行信贷对家电行业企业的贷款比例明显提升——由2009年的不足6%上升到2012年度6.7%。2013年3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13年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勤俭办一切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 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 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 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总之, 银行信贷结构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实现了“一、二、三”到“二、三、一”产业的历史性转变, 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如以增量投入和存量调整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以制定与产业政策匹配的信贷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以金融产品创新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以财政支出为指导, 商业银行要适时调整信贷结构, 优先对高效益低能耗的制造业、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要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政策, 支持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发展, 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和“两高一低” (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企业的贷款规模。在银行信贷投放方向上, 既要加大对影响地方经济较大的重点骨干企业的信贷支持, 加大对与国计民生关系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也要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利企业的信贷支持以实现调整优化银行信贷结构的目的。

四、借力国债和地方债务政策, 保障到期债务和在建项目资金需要

财政增加向银行发放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增加货币投放;财政兑付向银行发放的国债就意味着银行减少货币投放。各类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并通过财政开支向社会投放货币是我国货币投放渠道之一。2013年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13年要“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妥善处理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 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 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商业银行要积极扶持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建设、城市整体规划等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保证地方政府性债务安全与信誉, 及时处理债务偿还和满足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对资金的需要, 使银行信贷服务于地方政府、造福于地方经济、受制于地方融资政策, 调整好银行信贷结构。据新华社报道, 2013年1月至2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22426亿元, 同比增长7.2%, 这一数据低于预算安排的全年8%的增幅水平。很多经济专家预计, 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不会太快, 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 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 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是必要的。同时, 目前我国债务负担率相对较低, 2013年增加财政赤字后, 赤字率在2%左右, 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

商业银行借力当前国债和地方债务政策, 适时调整并优化银行信贷结构, 将赎回债券资金投向与保障、改善民生有关的新兴能源、新兴材料、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将部分沉淀资金贷放给医疗卫生、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和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同时还有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环保家电、保障性住房等与民生领域密切相关的民生支出的贷款力度, 使银行信贷结构向国家重点保护着力扶持的行业领域倾斜。

总之, 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结构性减税”、扩大财政支出、财政补贴和国债发行政策等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 在商业银行储备金总量不变或适度增加的情况下, 积极拓展信贷规模、领域、行业和项目, 做好现有金融产品营销, 研发新型金融品种, 利用多种信贷途径和信贷手段, 保障信贷供给和满足社会信贷需求, 把各种具体的积极财政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好, 达到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目的。

摘要:信贷结构受货币政策影响人所周知, 但财政政策影响信贷结构却很少有人研究。本文结合当前积极财政政策, 系统地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借力财政补贴、结构性减税、发行国债等财政政策工具, 适当调整信贷理念, 包括贷款对象选择、贷款额度确定、贷款标准制定和贷款风险管控等, 以期达到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财政政策 调整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2013-03-05.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8

一、2010年以来武进区财政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1、工业调强提质

坚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鼓励产业集聚, 提升改造传统工业, 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政府除了出台了《关于建立武进区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基金的意见》为纲领的政策扶持体系, 同时还出台《关于印发武进区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培育计划 (2010—2012年) 的通知》、《关于印发武进区传统产业提升计划 (2010—2012年) (农业、工业) 的通知》等文件,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扶持。

(1) 建立两大企业培育体系。将企业分为四个层级:大企业 (集团) 、高成长型企业、自然生存类企业、关停淘汰类企业。对前两类企业武进区均出台《关于全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基金使用的实施意见》、《加快培育大企业 (集团) 三年 (2013—2015) 行动计划》培育政策, 自2010年以来, 财政累计支出5.6亿元。对关停淘汰类企业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第二轮化工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补偿政策。区财政从2011年起累计投入6197万元, 关停了180多家化工污染企业, 实现“腾笼换鸟”。

(2) 鼓励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为此, 政府根据区内现有产业基础, 一是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 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疗及医疗器材产业等五大产业。二是为加强镇工业集中区建设, 通过出台《关于加快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意见》和《关于加快镇重点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 要求各镇工业集中区围绕产业优势和发展定位, 建设符合产业特色需求的标准厂房, 满足产业链延伸企业入驻的要求,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品牌效应, 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2013年,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3865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21亿元, 分别增长15.7%和26.7%。

2、服务业调大提速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0年, 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区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关于推进全区企业物流发展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2013年又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文件, 财政安排2000多万元资金, 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扶持。

(1) 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参照《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 对符合《目录》的行业, 在准入条件、土地供应、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2) 加强对重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具有创新性和带动性、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市场准入标准, 项目完成后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全面支持重点行业发展。在《关于印发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 明确在2013—2015年期间, 全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数字文化业、会展业、中介服务业、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现代商贸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等九大行业。2013年, 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98.97亿元, 增长22.7%。

3、大力实施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技术、高效益、高增速为主要特征,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衡量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一个重要指标。为此武进区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加快创新型武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意见》、《关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意见》、《关于印发武进区新一轮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支持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政策意见若干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区财政2010年安排70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2011年新增3亿元创新型科技园区专项资金, 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发明创造, 保护知识产权、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及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等多方面扶持。

2013年, 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 累计达到28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50亿元,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41.8过%;四个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

到2013年末, 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5.85亿元, 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55.2亿元,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25.8亿元, 政府经济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 2013年全区一、二、三三个产业结构比例为2.3∶57.7∶40, 与先进地区相比, 无论在产业结构还是在经济总量方面, 均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

1、武进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 新兴产业规模较小, 发展程度不平衡。2013年, 全区省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040亿元, 远远低于江阴2493亿元和昆山3175亿元。

(2) 高新产业贡献份额不高, 创新体系支撑力不足。2013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650亿元, 也低于江阴的2210亿元和昆山的3825亿元, 年内武进授权专利7442件;而昆山达15439件。行业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 创投、风投企业数量偏少, 创新孵化平台、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等还不完善。

(3) 产业集群不够完善, 发展环境相对落后。我区的产业发源于“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乡镇工业, 虽然经过大力度的空间资源整合, 完成了“村→镇”的工业布局。近年来“五大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离“集群”的真正标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我区企业群体之间更多的是空间上的集聚, 企业生产多数为“小而全”, 企业之间缺乏上下游环节的配套协作, 产业分工不明显, 专业化程度不高。

(4) 科技创新源动力不足,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2013年武进区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 而江阴为2.9%, 南京高达3.4%。“一站两中心”建设进度也慢于周边先进地区, 企业原始创新的意识还很薄弱, 多数企业不善创新、不会创新、不敢创新。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缺乏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知名度高的旗舰型龙头企业。

2、财政扶持政策上存在的问题

(1) 投入结构尚需调整

一方面, 区财政对于经济增长点的培育财政支持政策主要是依据区委、区政府对产业调控做出的财政扶持措施, 必须根据武进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财政支持政策。

另一方面, 财政支持对于基础性科技投入不足, 某些大型设施、重点实验室、基地、院所的经常性运行经费紧张甚至匮乏, 科研执行机构的预研、小型设备等经费渠道上考虑因素不全。仅对于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更多的是进行项目奖励, 导致成果转化效率低。

(2) 投入效率有待提高

资金分配过于零散。专项交叉零星分散, 对产业的支持合力不足。现在财政每年支持工业发展各类资金项目多, 而对产业发展所需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的支持度不够。而对于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 由于信息不通, 无法申报财政奖励。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思考和建议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 因此武进财政按照“调整存量、发展增量”的思路积极研究探索促进我区经济结构优化的财政政策, 并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以培植财源, 促使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

1、继续加大对各类产业的扶持力度

(1) 进一步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要围绕以轨道交通、碳材料、智能数控等十大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财政部门要发挥资金引导作用, 进一步集中力量、集中资金, 扶持发展以补链、建链、强链为重点, 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一要尽快出台我区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同时要以扶持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按照“重点项目———旗舰企业———新兴产业———相关产业———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模式, 以扶持重点项目为突破口, 最终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规模。二要加快推进我区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的步伐。为此区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关文件, 明确基金的市场定位和投资方向, 并按市场化、企业化方式运作,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 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我区产业分布在全区各个乡镇 (开发区) , 空间布局比较分散, 产业集中度低, 企业自发形成的产业布局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需求。为此, 区财政要围绕“集约化、特色化、高新化”的道路, 根据我区的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 尽快出台“产业集聚区扶持政策”, 一是推动主导产业高端化,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加快工业由加工组装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研发和服务延伸。二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 引导企业注重科技研发、品牌创立和标准制定, 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三是提高项目准门槛, 坚持“扶大控小”的原则, 变“引资”为“选资”, 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3) 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扶持。目前我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大趋势, 武进财政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政策要向服务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兴行业的倾斜:一是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 积极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金融、物流、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向新兴服务业倾斜, 着力拓展新领域, 发展新业态, 培育新热点, 积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形成拉动经济增长新的增长点。三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财政部门则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 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重点推进文化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点, 推动文化产业转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4) 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扶持。在确保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我区财政在认真落实好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政策时, 要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增强农业综合开发能力。

2、完善财政扶持政策

(1) 对部分政策进行调整、补充。一方面逐步改变工业上“重投入、轻产出”的现状。“支持企业是手段, 培植财源是目的”, 是否可以考虑从技术改造与创新、管理提升、融资、人才培育进行综合性补助;另一方面要切实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因人民币升值而引起的困境。政府要及时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培训, 引导出口企业采取外汇套期保值交易和帮助出口企业争取外币贷款, 降低汇率风险。

(2) 发挥财政资金整体效益。整合各部门专项资金, 补助内容确有交叉的, 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和支持重点;整合财政部门内部资金归口, 尽可能地将支持产业发展的资金管理归口到一个科室,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开发财政补助管理软件, 企业在申报财政补助时将原始发票录入系统, 彻底避免重复补助现象。

(3)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要着眼于提高财政政策的公正性, 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修订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按照政策导向和公开公正绩效的原则, 制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明确扶持对象应具备的条件、资金使用拨付程序、用款规定、配套要求、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内容。要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进行督促、检查和使用绩效的审计。

参考文献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9

本报告对湖北省经济结构现状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 探求调整经济结构的财政对策与路径。

一、湖北省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省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GDP一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 提升了湖北在全国的位次。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 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湖北与东部地区差距拉大, 省内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一是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形成了东部沿海较发达、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早期、西部地区总体还较落后的梯度格局。2000年, 东、中、西、东北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为12315元、5508元、4575元和9183元, 东部是中部的2.24倍、西部的2.69倍、东北的1.34倍。而2006年, 东、中、西、东北部地区人均GDP分别为27589元、11345元、10051元和18284元, 东部是中部的2.43倍、西部的2.75倍、东北地区的1.51倍。东部与其他各部的差距不断拉大。区域之间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化率的高低。2005年, 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市化率分别为55.8%、36.5%、34.6%和52.2%, 最高者比最低者要高出21.2个百分点。

二是省内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2009年, 湖北省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11.85亿元, 比上年增长41.6%, 其中城镇以上项目投资7569.15亿元, 增长41.9%, 占总投资的92.2%。2009年, 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12831.52亿元, 按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20万人计算, 人均GDP227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67元, 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035.26元, 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比2.85:1,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不仅关系到内需扩大和发展空间拓展, 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

(二) 湖北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财政公共保障不足, 投资与消费失衡

数据来源:《就业·分配·保障》2009年5月19日第8期 (总第173期)

一是湖北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

据湖北省统计局调查, 2001年—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15.6%, 同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为14.7%, 滞后于地方财政增长0.9个百分点。2006年、2007年、2008年,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26.8%、24%、20.3%, 而同期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仅为11.6%和17.2%、14.5%。

另据湖北省统计公报, 2000年至2009年,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长幅度逐年加大, 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例, 总体呈下降趋势;增长幅度总体上低于各项存款余额。

二是居民消费能力与消费率的下降, 导致湖北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增长。

从表3可以看出, (1) 湖北省2005年至2009年, GDP保持着11%以上的增长, 并呈加速之势。 (2) 支撑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进出口虽然增长速度较快, 但由于所占GDP的比重小, 对湖北经济发展没有大的影响。 (3) 投资与消费的总额与比重, 从2005年开始发生变化。2000年、2005年, 投资总额低于消费总额。从2005年开始, 投资增长幅度开始加速, 一直保持20%以上增长, 2009年达到41.6%。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由2005年的0.96:1上升到2009年的1.39:1。据测算, 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

研究显示, 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和投资分别增长1个百分点, 可以分别带动GDP增长1.05、0.51和0.44个百分点, 而净出口的增长率对中国长期GDP的影响不显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最有效的, 经济增长主要靠高积累、高投资和高出口来支撑的增长模式加剧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消费与积累之间的矛盾, 也损害了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

(三) 市场主体发展不足, 综合竞争力不强, 运行质量与效益低下

1. 市场主体总体数量不多。

2009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177.1万户, 占全国2008年底市场主体3888.79户 (企业971.46万户、个体工商户2917.33万户) 的4.55%。在177.1万户中, 企业约37万户, 占全国企业971.46万户的3.81%。其中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739家, 占37万户的3.71%;90%以上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2.“优质”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

湖北百强企业发展报告显示, 2008年湖北百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9331亿元, 总资产12223.8亿, 净资产5205亿, 纳税总额达759亿元 (含百强企业分支机构在省外纳税) , 相当于全省财政总收入的56.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 户均纳税达7.6亿元。但是, 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 湖北省百强企业存在规模小、国际化不够、研发和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一是规模小。全省百强企业在平均规模、入门企业的规模上都明显低于上海、江苏、天津、山东、广东、浙江等省市的百强企业。这些省市百强企业的平均规模分别比湖北高出143.8%、139.6%、93.9%、93.4%、72.2%、52.9%。二是国际化经营处于初级阶段。湖北百强企业的海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仅5%。三是研发和创新意识总体不足。湖北百强企业多数研发投入远远少于营销投入, 处于企业发展初级阶段。湖北百强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142.6亿元,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3%, 与中国500强的比例 (1.34%) 相当, 远低于世界500强3%的比例。

3. 注册商标数量少, 层次低。

全省无论是注册商标总数, 还是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 数量都处于全国的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地位, 每项比例均低于全省年GDP占全国的水平。截至2008年底, 全省注册商标总量, 全省注册商标累计达7.4万余件, 占全国总数的2.2%, 排在全国第13位。全省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8件, 占全国驰名商标总数的1.8%, 低于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的平均水平 (40件) , 少于中部地区的湖南省 (47件) 、河南省 (28件) , 远远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 (138件) 、广东 (130件) 、山东 (109件) 等省份。湖北省著名商标421件, 占全国著名商标总数的3.2%, 在中部六省中, 少于安徽 (492件) 、湖南 (453件) 、江西 (427件) 等省份, 居中部六省第4位。在中国品牌研究院2008年6月发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中, 前100名中湖北省只有东风 (11位) 、红金龙 (37位) 两件商标上榜。

二、湖北省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势与机遇

未来5至20年内, 是湖北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是湖北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并重的关键时期, 是湖北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机遇期。

(一)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明确湖北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主体功能定位, 为湖北的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8月, 国家发改委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旨在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下称《规划》) , 《规划》明确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的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 提出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八大任务。要求中部六省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着重从落实相关政策、组织实施相关规划、推进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入手, 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 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把湖北建设成重要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区、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发展区、现代物流中心区”。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宜居的生态城市圈, 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成为充满活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长江经济带上升为中部崛起“两横两纵”国家战略。并通过不断充实和调整“两个比照”政策, 创新支持方式, 拓展支持范围和领域, 从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制定投资促进政策、实施体现中部地区特点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

在此背景下, 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湖北必然加速发展, 重大建设投资拉动与自主创新两翼齐飞, 带动企业实力增强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为主要依靠消费和第三产业发展蓄势。在全国经济增长保持在7%~9.8%之间时, 湖北省GDP增长保持在12%~18%之间, 逐渐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 东湖高新区被确定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必将成为创新驱动湖北经济结构由低端攀上高端的强大引擎

创建于1988年10月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1991年3月, 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 被国家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2009年12月8日, 东湖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达518平方公里, 集聚了各类高等院校42所、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70多万在校大学生、52名两院院士。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两大优势——政策优势与人才优势。自国务院于去年底批复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 湖北省和武汉市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意见, 支持在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新型产业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政府采购和示范推广、促进创新创业的财税政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高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相继出台了14项优惠政策。

在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方面, 初步确定了20多家企业作为股权激励试点单位, 鼓励武汉邮科院、华中数控、光谷高清公司等单位抓紧开展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 预计2010年制定或参与制定10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方面, 完善了“新三板”试点前期准备工作, 形成了142家企业的新三板后备企业梯队。总规模200亿元的武汉循环经济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加快推进集银行信贷、担保、股权投资、金融租赁等为一体的金融超市的设立, 方便企业和个人开展融资活动。推进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 与部分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授信额度。一批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此外, 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鼓励创新创业财政税收政策试点、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试点、申请综合保税区设立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三) 经济社会发展“两圈一带”的战略规划, 为湖北经济在优化调整中快速增长勾划了蓝图

“两圈一带”战略发端于战略支点的科学定位, 起始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报获批, 完善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启动实施。在以武汉市为中心的一百公里半径范围内, 9个城市面积不到全省的1/3, 但生产总值却超过了全省六成, 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汇集了十分丰富、极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可以建成文化底蕴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长江横跨湖北全境千余公里, 沿江分布有25个县市, 其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3, 可极大地拉动投资需求, 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有极强的承载力。

近两年来, 湖北“两圈一带”战略迈出了重要步伐:武汉城市圈编制了空间、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5个专项规划, 制定了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6个配套支持政策, 明确了20个改革专项和38项改革任务。目前, 各项改革试验向纵深拓展, 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乡建设、区域市场、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正全力推进;产业双向转移, “总部经济”向武汉市集中, 生产加工基地向周边城市转移;商业集团连锁经营向农村市场延伸;文化社会资源开始共享;由省政府搭建的统一投融资平台, 注册资本32亿元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也已正式运营, 将统筹对试验区内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前瞻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进行投资。

三、调整经济结构的财政对策与路径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湖北经济发展现状的背景下, 财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 通过调整财政税收制度、财政分配制度、财政支出重点及支出保障顺序, 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需求结构等, 通过创新财政管理, 使有限的财力在相应的财税政策空间发挥最大的力量, 促进财政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 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财政部门要继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政策重心应由过去的产业结构性倾斜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提升转移, 兼顾结构性调整转变, 重点突破研发、设计、营销、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专业化分工等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 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 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推动自主创新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重点扶持突破关键技术, 推动湖北经济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全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级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要纳入预算重点保障, 其增长幅度应高于省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县两级财政年科学技术经费指标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应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发挥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的引导、示范、放大效应, 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贷款贴息、企业技术创新后补助等多种投入方式,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财税手段提升东湖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使之成为科技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加快推进智力成果资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

(二) 大力支持品牌培育, 拓展湖北产品市场

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推进品牌建设发展的相关办法, 通过设立品牌建设发展专项资金, 采用奖励和无偿补助两种方式对品牌的培育、建设给予资助。通过品牌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的安排, 调动企业开展品牌建设的积极性,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以形成湖北优势品牌群, 促进企业改变粗放式经营的发展模式, 以品牌求效益, 靠品牌促发展, 促进湖北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品牌时代脱颖而出。

(三)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成长, 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

目前湖北省同全国一样, 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 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的50%, 提供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以其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市场适应能力, 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 也是城镇化过程中, 吸纳农民进城的主要区域, 解决民生之本就业创业的主战场。至去年底, 湖北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总量仍不足1万家, 企业总数及“块头”仅及广东省的1/4、浙江省的1/3。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财政要在搭建信息平台、人才平台、融资平台等方面出台系列扶持办法, 制定服务平台、技术进步、信用担保、清洁生产等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完善财政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围绕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围绕特色专业市场, 发展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鼓励小企业借助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打造“集群品牌”。加快特色园区建设, 为企业集聚提供空间平台和配套环境, 形成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效应。大力推进技术改造,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以及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体系的投入力度, 完善对政府出资担保项目的补偿机制, 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四)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强化环境保护。建立过剩产能正常退出机制。通过做大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等措施, 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推广循环经济模式,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健全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 扩大排污权交易试点。通过实施产业集聚, 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 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继续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力度, 开展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

(五) 加大公共产品保障力度,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调查表明, 当前影响居民消费的前四项因素分别是, 过高的房价、子女读书、看病、养老。从财政的角度看, 把教育投入摆在公共投入的第一位, 能同时收获三重效益:减轻城乡居民负担, 促进消费;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软实力;在人口红利低价劳动力优势消失后蓄积人才红利, 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创造条件。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提高农村医保、低保、优抚救济水平, 进一步提高对包括农民在内的中低收入者的补贴标准, 增加财政补助规模, 提高城镇职工保障水平, 逐步建立全面覆盖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以改善交通、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以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J) .求是, 2010 (11) .

[2]姚余栋.重燃中国梦想 (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

[3]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财政部.财政部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政策措施[EB/OL].财政部网站[2010-3-25].http://www.mof.gov.cn/.

[5]艾启平.湖北省2010年将全面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EB/OL].中国新闻网[2010-1-26].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1-26/2092031.shtml.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10

一、甘肃省工业结构现状分析与评价

对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进行调整, 首先要对该地区目前的工业结构状况有详细了解。对工业结构状况的分析指标有很多, 在此, 主要从工业结构效益、轻重工业的协调程度、工业专业化系数、工业结构素质及人口文化素质五个方面对甘肃省的工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

(一) 工业结构效益

工业结构效益的评价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其结果若小于零, 表示结构劣化;若大于零, 表示结构趋优。其中, Pi表示第i个行业的产值;Ti表示第i个行业的产值利税率;P表示地区工业总产值;T表示平均利税率。选取的行业 (依据《中国工业经济年鉴》) 主要是:煤炭、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业、纺织、食品共十个行业。2008年 (1-11月) 上述十个行业的产值利税率、各行业产值及工业总产值如表一所示:

注:表中数据出自《中国工业经济年鉴》 (2009)

根据上表所列数据, 利用公式 (1) 计算可得甘肃省的工业结构效益为:-0.021522, 结果小于零, 表示结构劣化, 效益偏低;全国的工业结构效益为:-0.009015, 表明我国整体的工业结构劣化, 同时也间接说明,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式。

(二) 轻重工业的协调程度

对于轻重工业的协调程度可以用地区轻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 (也可用重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 , 公式为:

由此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重工业化的程度。一般来说, 该比值越小, 重工业化程度越高。若用重工业产值, 则比值越大重工业化程度越高。

此外, 由于各地区工业的发展条件各不相同, 在利用这一比值分析轻重工业是否协调时, 一方面要考虑轻重工业的产值比重, 另一方面还要重点考虑该地区重工业与轻工业的相互服务状况。

2008年甘肃省轻工业总产值为3948694万元, 工业总产值为36704632万元, 根据公式 (2) 计算可得, 甘肃的轻工业总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1076, 说明甘肃省的轻工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仅占10.76%;同期, 全国的轻工业总产值为145429亿元, 工业总产值为507448亿元, 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0.2866, 轻工业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28.66%。说明甘肃的工业结构严重偏向重工业, 且与全国的差距比较大。而根据2009年甘肃工业百强企业排名, 其中99%是石化、有色、电力、冶金、煤炭、机械等企业, 因此, 该结果基本符合甘肃的工业现状。

甘肃省的工业发展, 一方面是建立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另一方面是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而农业基础相对较弱, 不利于发展轻工业。因此, 从这一角度考虑, 重工业比重大一些是相对合理的。

从甘肃省轻重工业的相互服务状况来看, 甘肃工业结构是以资源性为主, 在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发展意见》中指出, “甘肃资源相对富集, 工业基础相对较好, 但产业竞争力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也说明了这一点。甘肃的工业支柱产业主要是石化、有色、电力、冶金、机械、食品等, 重工业主要是自我服务与循环, 与轻工业的融合度较差, 对轻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及非农产品原料较少, 且主导产业多是行业上游企业, 产业间的关联度低。因此, 从轻重工业的相互服务状况来说, 当前甘肃省的重工业比重是不合理的。因此, 综合来看, 甘肃省的轻重工业不协调, 相互间的服务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 行业产业间的关联度较低, 但是, 形成了资源型的主导工业产业, 可以取得较好的比较收益, 在全国的地域分工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 工业专业化系数分析

一个地区的工业专业化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基于数据的局限性, 在此仅从产值角度分析。由此分析的结果可能会与实际有所偏差。地区工业专业化系数主要是通过该地区各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相应行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比较而得到。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一般取正差值, 其取值范围为0~100。差值意义为:差值越大表示地区工业结构特色越明显,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就越具有互补性。表二所示为根据表一相关数据计算的结果。

注:表中A代表煤炭行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表示值下同) ;B代表石化;C代表电力;D代表钢铁;E代表有色金属;F代表建材;G代表机械;H代表轻工;I代表纺织;J代表食品。

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甘肃省的工业专业化系数为40.11%, 处于中下游水平。因此, 从产值角度分析的工业结构特色不明显, 专业化程度不高, 反映出主导产业自身发展不足的状况,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互补性不强, 但是, 甘肃省的石化行业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四) 结构素质

分析甘肃省工业结构的结构素质是通过工业化结构比重数这一指标来分析, 公式可以表示为:

该指标在使用时, 若不考虑工业劳动者与社会劳动者的比重, 则侧重于分析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 在考虑这一比重时, 则侧重反映一个地区工业结构的结构素质。

由此反映出2008年甘肃省工业结构的结构素质较低, 与全国的差距很大, 产业竞争力不强,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相应的工业结构的应变能力较弱;在考虑工业就业人员的情况下, 甘肃省的工业化水平也较低。

(五) 人口文化素质

一个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质量。因此,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 不能仅仅关注一个地区的硬件设施, 还要考虑其软件基础。在此, 通过分析甘肃省的人口文化素质状况, 希望能为甘肃省的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个软件指标。所用指标是依据学者程前昌与毛蒋兴在文献《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空间分布》中所提到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进行分析。所用公式:

其中, Wi表示该地区第i类文明程度的人口比重的相应权重 (权重值为学者程前昌与毛蒋兴在文献《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空间分布》中计算所得) , Xi表示该地区第i类文明程度的人口数, Pi表示该地区的总人口数。文明程度划分为五类, 第一类为大于等于6岁的人口中属于文盲半文盲的;第二类为接受过小学教育的;第三类为接受过初中教育的;第四类为接受过高中教育的;第五类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所需数据如表四所示:

注:表中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

根据公式 (3) 计算可得, 2008年甘肃省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为:-0.011372;全国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数为:0.221988。

说明2008年甘肃省的整体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与全国的水平差距较大。人口中有较大部分是未上过学及只上过小学的,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甘肃省的工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工业经济效益不高, 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因此, 在对甘肃省的工业结构进行调整时需要充分考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二、甘肃省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及当前甘肃省工业发展实际, 对甘肃省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下:

(一) 结构性问题

从轻重工业比例来看, 具有明显的重型化特征。甘肃省工业的发展就是以资源能源为导向, 在国家政策影响下, 优先重点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以来, 轻工业虽有所发展, 但明显不足。从2000年到2008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由1087.31亿元增加到4034.09亿元, 重工业总产值由826.01亿元增加到3374.24亿元,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5.97%提高到83.64%;而轻工业总产值由261.3023亿元增加到659.85亿元, 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4.03%减少到17.10%, 轻工业发展明显落后于重工业。

从工业产业结构考虑, 甘肃省的工业产业结构单一, 工业支柱产业占比过大。2009年甘肃省石化、有色、电力、冶金、食品和机械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1%, 其中石化、有色更是占到重点支柱行业增加值总额的40.4%。

从工业内部组织结构来看, 甘肃省的中小企业发展滞后。2009年, 甘肃省规模以上1897户工业企业中, 工业中小企业达1865户, 占总数的98.2%, 完成增加值510.34亿元, 从业人员38.38万人, 增加值、资产和从业人员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41%、57%。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 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 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与全国水平相比, 甘肃中小企业发展滞后, 中小企业中科技型和外向型企业不多, 企业发展环境较差、竞争力不足。

(二) 工业主导产业质量不高, 关联性产业配套水平低

甘肃省主导产业主要是石化、有色、冶金等产业, 这些产业基本上都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尽管, 近几年来, 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 投入也不断增加, 但由于政策执行效力及企业发展资金的限制, 节能减排的任务依旧很艰巨。由于长期来, 甘肃省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 企业的开拓创新能力不强, 主导产业基本都是行业上游产业, 产业链短, 关联性产业配套水平低;产品主要是以原材料及初级产品为主, 深加工程度低,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高竞争力的产品比重低。并且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资源, 除镍以外, 很多都难以为继, 主导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资源约束问题日益突出,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限。

(三) 增长方式粗放, 结构调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甘肃省的工业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工业的发展是在利用资源优势条件下的粗放式发展, 是以牺牲环境和大量的资源能源消耗为支撑的, 质量不高, 形成的是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格局, 整体工业结构素质偏低。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未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 甘肃省的工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与全国水平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这对我省工业的粗放式发展起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也使得工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缺乏软件基础。

(四) 潜在支柱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系统的更新受限

一般来说, 潜在支柱产业可以从两类产业来考虑, 一类是:现在已有一定发展, 且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应予以扶持的产业;另一类可认为是除第一类之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般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竞争中掌握市场主动权有重要意义。

目前, 甘肃省已有一定发展, 且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应予以扶持的潜在工业产业主要是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加工、生物工程等。当前这一类工业, 由于技术及政策扶持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其发展较弱。对于可发展为潜在支柱工业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要是新能源类, 如风能、太阳能。甘肃省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 如风能, 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但是, 该类产业虽然有一定的资源及技术优势, 也有一定的政策扶持, 却由于开发成本较高, 获利能力较弱, 而使其发展不足。因此, 工业结构的调整会受到限制, 工业系统的更新缺乏一定的基础。

三、工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 应发挥财政的引导、激励及约束作用, 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有效进行, 从而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一) 优化财政政策体系, 做好政策的重点倾斜和整体协调工作

财政改革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产生重要影响。甘肃省应当抓住有利时机,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 结合自身实际, 根据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对财政政策的实行做到“有重点、有统筹”, 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有质有量的进行。其中, “有重点”是指要重点倾斜, 根据甘肃目前的工业结构现状, 财政政策要重点向支柱产业的调整及潜在支柱产业的发展倾斜, 以有效提高支柱产业的素质, 更好的发挥其对经济的支柱作用;同时潜在支柱产业的发展也为甘肃省工业系统的更新打下良好基础。“有统筹”是指要整体协调, 统筹兼顾, 在重点倾斜的同时要兼顾其他行业部门, 避免出现“短板效应”, 如中小企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不能忽视, 从而提高甘肃省工业对风险的抵抗能力, 提高总体竞争力。

(二) 调整优化支出政策体系

财政支出政策是政府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财政支出政策的作用, 但是, 在财政支出政策的实行中, 要有针对性, 有灵活性;要针对不同行业及其发展阶段选择运用合适的支出政策。

一是完善和推行财政贴息与财政担保政策。在对甘肃省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过程中, 因其涉及的范围及规模较大, 所需资金较多, 需要财政的支持, 采取一定的贴息政策可以有效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并能推动这些企业产业链的延伸, 提升其发展的质量。对于新能源行业、有色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降低其发展成本, 推进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进财政补贴政策改革, 推行以奖代补政策。甘肃省潜在支柱产业的发展及各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可以试行“以奖代补”政策。对能够率先发展达到预期目标的, 可给予适当的财政奖励, 可以有效调动潜在支柱产业的发展,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体系, 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新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 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效用, 推动工业结构协调发展。四是优化投资结构, 坚持财政性投资的适度性。财政投资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 可以充分发挥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及其他潜在支柱产业的投资;对现有资源型企业采取弹性投资, 能耗低、污染低的保持投资规模, 而高能耗、高污染的则减少投资及不投资。从总体上保证投资适度原则, 防止投资过热。

(三) 完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

政府采购政策主要是通过采购规模增减及采购方向的变化来调节经济,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具体到工业结构调整中, 根据甘肃省工业结构现状,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推行激励型政府采购政策, 在利用财政资金进行的政府采购中, 可适当划出部分采购订单用于中小企业, 在相同条件下鼓励优先采购中小企业的产品,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对于省内工业自主创新产品, 在相同条件下, 也要鼓励优先采购, 以推动省内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二是推行绿色节能的政府采购政策, 如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采购绿色、节能、环保产品。由此利用政府采购政策的导向作用, 推动节能、绿色、循环产业的发展, 延伸支柱工业的产业链, 扶持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

(四) 改革和完善税收政策, 为工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税收政策推动甘肃省工业结构的调整, 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的激励性作用与惩罚性作用。具体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税负及实行差别税率, 使其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 降低能耗与污染。二是完善资源税体系, 扩大征收范围, 优化税率及计税方式, 推动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潜在支柱行业, 考虑实行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政策, 退税比例可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确定;实行在一定时期内免征营业税的政策, 以扶持这些行业的发展。四是对中小工业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为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五是考虑开征环境税, 使工业结构调整向节能、绿色环保方向推进。

摘要:本文对甘肃工业结构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以推进甘肃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甘肃,工业结构,财政预算

参考文献

[1]张少春.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财政政策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刘再兴.工业地理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程前昌, 毛蒋兴.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空间分布 (J) .人文地理, 2009 (3) .

[4]刘伟平在全省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甘肃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ansu.gov.cn/, 2010-12-27.

[5]甘肃省统计局.2009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ansu.gov.cn/, 2010-3-9.

[6]中国工业经济年鉴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7]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积极财政政策 篇11

1998年2月,针对亚洲金融危机蔓延之势,我国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方向,及时提出了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1998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建议》,正式决定实施旨在扩大需求的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财政部的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决定增发1000亿元国债,同时,配套增加1000亿元银行贷款,全部用于基础设施专项建设资金。至此,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式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1.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快。199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9.5%。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5%~7.8%,随着新增600亿元国债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投资需求增幅将进一步提高。

2.国内市场销售稳步回升。199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199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6.8%,去掉价格因素,实际约增长10%。

3.外贸出口止跌回升。1999年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为19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

财政金融政策结构化 篇12

1湘西州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实施湘西开发以来, 湘西州产业结构虽经不断调整, 但由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明显缺陷。

1.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虚高级化”特征明显

作为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经济最落后地区, 湘西州产业结构目前 “三二一”的比例关系, 是在工业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产业结构的 “超前软化”或 “虚高级化”。我们采用2010年的数据进行优化评价, 对比它们2007年的评价结果, 发现2007年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上, 湘西州与全国、湖南省的差距不大。但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则存在明显差距。2007年, 湘西州产业高级化指标值得分只有57. 08 ( 满分100, 下同) , 比湖南省的74. 12低了17. 04, 比全国的89. 23低了32. 15。到2010年, 湘西州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高级化指标得分均有所上升, 但是高级化指标得分仅为63. 98, 依然与湖南和全国存在较大差距, 这表明湘西州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很强的 “虚高级化”特征。因此, 在遵循提高经济总量,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继续发展第三产业等原则基础上, 如何做大做强第二产业, 仍是当前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 2传统产品仍占主体, 产业结构层次低

从工业行业结构看, 湘西州现有规模工业虽然门类较为齐全, 但仍以采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锰锌产品加工业为主, 采矿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近70%; 从工业产品结构看, 目前档次低、品质差的传统产品, 资源型产品或初加工产品仍占主体地位, 缺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精加工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以矿产品为例, 2010年全州矿业高新科技产品不足矿产品总值的24% ; 在第三产业中, 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仍然是现阶段湘西州第三产业的主体, 以提供传统的物品和服务为主。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限额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一半 ( 51. 95%) , 而除金融业外, 其他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很低, 总计占比没超过20% 。可见, 湘西州以传统产业为主体, 产业、产品结构层次低, 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结构系统整体效益差的根本原因。对于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说,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要解决产业结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解决产业结构效益问题。

1. 3农业结构不优, 农产品加工滞后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尽合理。2000—2010年, 湘西州农业生产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越来越大, 到2010年接近了70%, 而林业和渔业的占比明显下降, 两者占比之和由2000年的14. 6%下降到2010年的7. 4%。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各部门的生产项目结构中, 也未能形成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上是以谷类作物为主的种植业, 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 以鱼类为主的水产业。 二是农业产品结构亦处于较低层次。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数量少、规模小, 除了50万亩椪柑初具规模外, 烤烟、猕猴桃、茶叶、百合、草食牧业、旱杂粮等基地规模均未突破30万亩, 而且片面发展传统产品、 大宗产品和高产品种, 名优特新产品少, 农产品良种化、 标准化程度低, 品种杂, 品质差, 没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目前湘西州农产品保鲜、 包装、储运体系等发展滞后, 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 设备工艺落后, 以初级加工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加工能力不到50万吨,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15% 左右, 与发达国家的加工率 ( 80% 以上) 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湘西州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其成因既有作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集聚区资源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内在约束, 也有市场变化、宏观调控等外部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

2. 1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宏观调控乏力

长期以来, 湖南省对长株潭等发达地区的关注和扶持曾远远大于湘西等落后地区, 缺乏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湘西州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安排。虽然最近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湘西州抓住机遇争取了一些项目和资金, 但资金主要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 不太重视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致使工业化进程缓慢, 工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不高, 因此湘西州经济快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大型投资项目如水电站建设、退耕还林等, 主要是解决大中城市的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 尤其是能源、矿产品开发项目, 造成湘西州资源不断流出, 而当地获利较少。同时在宏观调控上存在着手段有限、管理乏力、政策不配套等矛盾。因而湘西州的产业发展盲目性大, 急功近利、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等现象突出。

2. 2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

区域产业发展必须针对市场需求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 否则将错失发展良机。20世纪90年代, 湘西州的烟酒企业两税入库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高达65%左右。但从2003年开始, 中央对年生产能力在10万大箱以下的烟厂实行强制性关闭, 2004年再过渡到年生产能力在20万大箱以下的烟厂实行强制性关闭。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影响, 湘西州被迫关闭了四家烟厂, 湘泉集团作为湖南省最大的酿酒企业, 经营出现困难, 导致财政收入锐减, 烟酒提供的税收占财税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2003年的18. 79%。

2. 3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的约束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约束, 在资金投入上, 目前湘西州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尚未形成, 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紧缺已成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 “瓶颈”。特别是小微型企业, 由于自身信用不够, 融资手段有限, 造成融资渠道不畅, 资金严重匮乏。 在技术、人才投入上, 目前湘西州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滞后, 手段缺乏, 难以适应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以研发投入为例, 按湘西州 “十二五”规划目标, 全州2015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要达到2%, 意味着每年研发费用投入要达到12亿元。而2011年湘西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25. 16亿元, 规划到2015年财政总收入才60亿元, 资金的缺口和约束可见一斑。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缺乏, 必然导致传统产业和产品所占比重大, 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所占比重小, 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层次低, 发展后劲不足。

3促进湘西州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扶持政策建议

3. 1积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湘西州中药材资源丰富, 号称华中 “生物基因库” 和 “中药材宝库”, 在生物医药等产业上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同时, 石英砂等光伏产业原材料资源丰富。要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 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①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生物医药资源和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 重点从原材料、中药饮片加工、药品三个方面, 建设具有湘西特色的生物制药产业, 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湘西州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②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利用石英砂等资源, 加快光伏产业发展, 建立从硅料、硅材、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③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吉凤经济开发区为基地, 以湖南马尔斯数码科技公司为龙头, 以电子信息智能中心为平台, 引进产业配套,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和软件产业, 打造湘西电子信息产业园。

3. 2大力扶持非资源型产业

要改变长期以来湘西州产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过高的情况, 切实提高资源型产业的资源开发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提高规模效益、延长产业加工链条, 形成资源利用效率高、产品种类多的优势产业集群。 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 重点改造和提升冶金、纺织、建材、食品、造纸等传统制造业, 引导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向集约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使传统产业在新的技术起点上, 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着力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 推动优质粮油、蔬菜、烤烟、茶叶、林产、中药材等优质农产产业化进程。

3. 3重点扶持第二、第三产业

财政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建设, 重点引导改造一批骨干企业, 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企业, 实行内涵式发展。湘西州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提高第三产业的科技含量, 重点引导优化提升文化旅游业, 利用湘西自然生态景观、人文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条件, 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精髓, 激活湘西文化活力, 提高湘西旅游魅力, 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州战略性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进一步开发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承载能力; 创新发展商贸流通业, 依托文化旅游产业, 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层次, 增强服务功能, 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注重提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教育科研、技术服务等部门服务经营水平, 促进服务手段、产品创新。

3. 4创新政府扶持的方式

改革以项目直接拨款为主的科技经费支持方式, 建立以基金等金融手段支持研发和产业化的财政支持机制。财政资金应更多地用于激励研发人员。加大湘西州产业普惠性政策支持的力度, 减少对企业点对点的资金支持, 对湘西州有良好外部性的创新产品实行后补贴和需求侧支持等措施。

参考文献

[1]汪栋, 刘赞, 刘欢欢.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0 (9) :95-96.

[2]谢瑾岚, 胡亚文.湖南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 1998 (4) .

上一篇:坡度教学下一篇:演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