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结构性

2024-09-28

财政结构性(精选12篇)

财政结构性 篇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运用结构性减税、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等手段调节财政收支,从供需两端推动结构性改革。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型手段对货币供应进行总量调节和定向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对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财政金融协调已经形成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初步形成了具有示范性、复制性、推广性的案例和模式。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 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需要财政金融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突破。

第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从财政政策来说,减税和赤字政策并举已势成必然。 结构性改革需要政府的助力和市场的动力,所以,减税应立足于改善市场总体环境,激化微观主体的投资和创新创业热情。 需要金融政策在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中给予更有力的支撑。 而赤字率适度提高,将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和合理确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同时要避免政府融资对企业融资的“挤出”。 这些也都需要货币金融政策实施更加有效的配合,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在金融领域,财政将积极采取措施,主动作为,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在支持推进国有金融机构改革,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金融机构体系等方面形成合力。

第二,切实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提高投资的有效性,既要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又要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形成持续增长的动力。 从财政来看,核心是要形成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体制机制。 为此,在不良资产处置、人员安置和生活保障等方面,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既保持社会稳定,又激活存量资源,消除僵尸企业。 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正税清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适度降低社会保险费。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技术、产品创新。 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在财政政策发力的同时,金融政策也需要协同作用。 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活动的资本市场体系。 创造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环境,支持市场竞争和金融创新。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推进股债结合投融资方式的发展。 支持PPP项目和政府引导基金,增强政府的投资引导能力。

第三,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科学防范和化解风险。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风险的重点是地方政府债务和金融风险。 防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要进一步加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将政府存量债务还本付息纳入年初预算,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情况随同预算公开的常态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切实履行政府债务偿债责任,严格将置换债券资金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政府债务;强化风险预警,督促风险较高的地区制订中长期债务风险化解规划,新增债券安排与各地区风险程度挂钩。 对于金融风险则需要加强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 这两类风险的治理需要财政金融政策更加紧密有序的协调配合。

财政结构性 篇2

经过分析1999~2009年的财政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财政支出有明显的变化。

1、行政经费支出过多,导致其他公共项目支出不足和短缺。

几十年的改革,我国精简裁并了很多个部门及其人员,国家行政机构减少,但是普遍效率不高,存在着浪费和过度支出的问题,行政人员的冗杂,政府部门的懈怠,因此,行政经费的增长不是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反而是纳税人资金的浪费。政府职能需要转变,国家也一直在努力,但政府部门还是有职能重叠、职能缺失的问题,因此,从宏观大局上统筹所有的政府部门职能,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政府部门,我们国家任重而道远。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有下降,但基数大比重大。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渐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把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由政府主导经济建设投资转变为多种投资主体共同进行的经济建设投资,因此,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减少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同时,我国还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经济从整体上表现为积极的发展态势,导致目前由各种渠道投入的经济建设资金数额还是庞大的。我国的经济建设投资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就是多为生产性投资,而市场经济则要求通过需求来引起生产的扩大,所以经济建设投资的对象得进行改变,向扩大需求的方向改变。

3、财政在科技教育上的投资有增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明显,投资的效用有待观察。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问题研究 篇3

【关键字】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支出结构;建议

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科学规划对于各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财政支出的使用规划能够对各地方的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整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投资,能够加快该区域的地方发展,若是在财政支出上没有加大经济建设的投入,而增加了日常开支和管理,就不能够实现科学的经济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地方和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较少

分析我国地方的财政支出情况,我们发现,地方政府用于平时日常管理的较多,而用于本地区经济建设的财政支出较少,从实际的应用中可以看出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性。目前,我国的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还没有统一的框架,对于实施内容时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制约,地方政府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进行合理性安排,没有终点对地方的经济建设进行规划和建设,造成了资金支配不合理的现象。

2.地方财政支出机构中日常支出较大

随着我国科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相应的,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相继增长。我国在国家建设中也进行了管理制度的变革,在国家管理干部中对于横向和纵向人员进行合理的结构分析和精减人员,从党中央到各地级乡政府的纵向管理层上,实施管理职能较少的进行撤除和责任划分。对于同一管理级别中,不同分支管理的横向人员中,对工作内容重复和工作人员较多的部门进行人员的裁剪。在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政府人员也在精简,而各地方政府的日常支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同比增加的现象,使得地方财政支出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造成其支出结构不合理。

3.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规范

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国家的政策实施、管理层结构和人民的经济发展都在日益的变化中,如果还是沿用老一套的财政支出方案就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态势,其财政支出就够也就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目前,地方财政支出的应用范围较大,支出使用的重点项目不够明确,不能够对支出结构进行科学的划分和执行。财政支出的管理上,相关人员只是针对目前的支出事项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审批,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只要符合使用要求都可以获得资金的使用,而在资金紧张时期就加紧了资金的播放,并没有做到财政支出的合理规划,没有确定好政府规划和财政使用的同步关系。

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建议

1.明确财政支出的使用方向。在各地方政府进行财政支出结构的确立,针对该地方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状态,制定经济建设方案,明确重点投资的项目,对经济建设支出和日常支出进行科学的比例划分,并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对于教育科技建设、农业和工业建设要加大投资力度。

2.制定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法律规范。近期内解决的重点应放在“上面出政策下面拿钱”的问题上.各级政府应遵循“谁出政策谁拿钱”的原则.在制定和实施涉及到政府间财政权益再分配的公共政策时,各级决策者要遵守政策责任原则;长期内。应完善政府间事权划分的法律体系。使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间事权、收入和支出划分具有权威性。

3.建立规范的地方财政收入机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提高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将凭借国家职能强制征收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长期稳定的收费(基金)改为税收,纳入地方税体系。同时,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收入。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

4.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在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基础上。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省级财政要按照有关客观因素和开支标准。合理测算所属市级、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政权正常运转等基本财政支出需求。对县、乡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基本财政支出需求部分。省、市级财政要通过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加以解决。

5.加强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对于地方政府资金的使用项目和使用预算的确立,是政府實现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的基础,意识地方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条件。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实施,确立预算制度,培养专业的资金预算人才,做到准确的预算分析,为地方政府实现科学的经济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6.对乡镇财政使用进行科学管理。各地方政府都有较多的乡镇分布,财政支出上就显得较分享,针对不同的乡镇经济情况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经济较弱的乡镇政府要规划投资项目,并加大资金的拨放,尽早的实现共同富裕,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管理中,对资金的支出进行重点和日常的比例划分,提高资金预算和管理的实施,施行财政支出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做到财政支出结构的科学划分。

三、结语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政府部门在地方建设和投资中也在不断的加大力度,但是,在实际的财政支出结构中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财政的科学管理和使用,各地方应该对经济建设投资和日常支出进行合理的规划,确立重点投资项目,加强预算管理,不断的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和宏观调控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郑尚植.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向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2(06).

财政结构性 篇4

(一) “供给侧改革”提出的背景

从国际形势看,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全球经济的大循环机制, 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 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在这个大背景下, 我国需要从需求端发力, 找准自己的国际市场定位。

从国内看, 我国经济面临“四降一升”的问题, 即经济增速下降、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 经济风险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结构错配, 单纯依靠刺激内需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 因此, 必须着力供给端结构调整, 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转换。

(二) “供给侧改革”的含义及本质

2015年, 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 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 推进供给端结构调整,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 就是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把发展的方向锁定在新兴领域、创新领域,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 我国的供给侧改革, 本质是改革, 要着眼长远, 从深层次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 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当前的供给总量看, 现有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产品数量, 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的需要, 但在结构上存在缺失和错配。供给和需求最大的难题在于需求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而在供给层面上却很难与之同步发生改革和转变。从当前的形势看, 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 供给端各环节改革

在要素和资源环节, 要围绕资源和要素进行结构调整, 通过有效配置资源, 促进资源要素的市场机制健全、渠道完善、规模适度, 并对资源的供给方式、权力分配制度等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在价格机制环节, 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 加强价格监管, 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创新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方式, 充分利用价格信号灵敏的特点, 主要依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辅以政府的适当调控, 为要素和资源定价, 并把要素和资源按照定价放到最有效率和最合适的位置中去。在生产制造环节, 则要把要素和资源按照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有效匹配, 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 按照不同的生产制造模式, 把要素和资源整合在一起, 形成新的产品供给。在产业组织环节, 即是要对生产制造的载体进行分析、调整, 按照新的变形和新的组织方式来开展生产与制造, 要在保证规模的基础上进行再调整、再分析, 弄清载体的类型。在市场准入环节, 要加大市场准入力度, 减少不必要的市场准入壁垒, 畅通准入渠道, 灵活准入许可, 确保市场高效运转。

(二) 坚持“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 主要体现在钢铁和煤炭等行业, 要坚持市场倒逼,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 积极稳妥地处置僵尸企业。“去库存”, 要通过税收、信贷等政策来支持居民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 以此适当扩大总需求, 积极消化房地产去库存。“去杠杆”, 本质在降低企业负债率, 关键在于坚持原则, 分类实施, 对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资金需求要适当“撬动”, 对落后产能、投机炒作等增大财务风险的杠杆则要坚决去除;建立市场化的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 稳定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 盘活存量金融资源,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逐步摆脱债务依赖, 是“去杠杆”的关键。“降成本”, 就是要降低企业的负担, 减轻其整体税负, 取消不合理收费;精简行政审批程序, 降低行政审批成本。“补短板”, 对于基础设施、民生领域、脱贫攻坚等短板项目, 可通过适度投资, 实现短期的供给管理和长期的供给侧改革之间的有效结合;要在重大领域适度投资, 通过铁路投资的建设和公路投资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补齐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各大中小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足。

(三)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以此为契机, 继续推动结构调整;要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 开展落实好企业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者、职业经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试点工作;深化国有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 探索建立与市场化选任机制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制度;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 以管资本为主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资产管理机构职能转变,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赋予地方更多国有企业改革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允许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试点改革;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四) 依靠创新, 促进供给侧改革

从企业层面来讲, 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要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差异性来保持竞争性, 赢得市场的扩展性, 要开展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要着力推进产品与市场的融合渠道改革, 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壁垒和程序, 充分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优势, 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平台, 形成创新要素最有效的组合方式, 让更多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让电商服务、差异化市场、差异化生产广泛延伸。

从国家层面上看, 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创新, 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促进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全面深化, 不断满足需求的多样化, 增强适应市场的灵活性。目前, 我国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以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财政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供给端的“降成本”, 体现在减轻企业的负担特别是税负。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 可以改变商品、服务和要素的相对价格, 从而影响资源配置。在当前, 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供给端, 必须通过税收尤其是减税的手段来降低制度成本, 激发企业活力, 扩大有效供给, 同时注重减税的永久性、普惠性。必须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个人的关系, 保持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 合理控制税收负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要真正建立起规范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和全口径的预算体系, 把政府的全部收入都纳入预算管理, 积极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多项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积极出台惠及全民的税收制度, 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简并税率档次, 降低边际税率;深化税种改革, 培育地方主体税种, 增强地方自主发展力量, 逐步改变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分成制度和比例;要优化税制结构,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完善地方税体系, 稳定地方税源;改进税收征管体制, 修改完善《税收征管法》。

(二) 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发挥财政支出的刺激作用

供给侧改革, 一方面要治理先前过度投资带来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需求端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可通过刺激需求端, 反向作用供给端, 从而推动供给端结构调整, 不断适应需求端的变化和发展。在财政支出的结构上, 必须做到合理、公平、侧重。

一是适度扩大赤字规模,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 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力度,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等经常性开支, 优先保障民生工程和资金。二是完善金融和财政等支持政策, 对去产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和职工生活稳定等方面的压力进行疏导和扶助;采取综合措施, 降低企业的交易、物流、财务和用人等成本, 推进煤电价联动等改革试点工作的深入进行。三是强化财政综合投入体系, 在当前, 重点在于支农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要围绕“精准扶贫”工作, 确保新增支农资金重点用于扶贫开发, 实现中央两年全部脱贫的攻坚目标;对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 应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要综合利用融资平台, 积极吸引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参与, 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要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 确保转款专用, 发挥资金效益。四是要在创新领域、创新模式中由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同时, 充分引入社会资本, 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融资模式。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腾出来补短板, 利用财政的支出政策对供给侧进行需求端的托底。

(三) 统筹资金使用力度, 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

目前, 由于缺乏系统盘活, 一些单位和项目的部分财政资金长期趴在账上, 未能发挥资金效益, 由此造成资金短缺和闲置, 间接影响供给端作用发挥。而另一些亟待建设的重大项目却由于资金缺乏不得不搁浅。此种现象, 各级政府并不鲜见, 财政部近期连续发文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存量资金的清理, 并对专款未能及时拨付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 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牵头进行跨部门专项资金清理, 统筹协调各部门职能职责, 加大资金的清理、整合力度, 规范专项转移资金的使用力度, 加快专款支出的执行力度;根据资金的性质, 分类整合使用, 创新工作机制, 重新修订统筹资金使用办法。要结合脱贫攻坚工作, 加大扶贫力度, 让专项资金真正发挥效益;同时紧跟国家发展战略, 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用好用活各融资平台资金,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要对“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承接这些国家的服务外包合同, 带动国内需求和供给端双向发力, 促进经济增长。

(四)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

为配合供给侧改革“去杠杆”任务, 政府可以阶段性加杠杆, 支持企业逐步“去杠杆”, 财政部门应借助和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 借助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合作, 帮助企业“去杠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增强其世界货币的职能, 发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作用。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 一是立足国内,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增强综合国力;二是促进国际贸易的投资和发展, 扩大人民币境外结算的范围和力度;三是完善政治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 提高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楼继伟.从四大改革入手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第一财经日报, 2015-12-29.

[2]吴敬琏.“供给侧改革”根本是什么?[EB/OL].第一财经周刊, 2016-04-21.

[3]赖小民.在供给侧改革中充分发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作用[EB/OL].华融新闻网, 2016-03-04.

[4]方晋.财政政策要在供给侧改革中发力[EB/OL].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6-02-19.

[5]闫坤, 刘陈杰.财政体制改革能为供给侧改革做什么[N].光明日报, 2016-05-26.

财政结构性 篇5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推动我国农业生产要由过去的数量优先转到质量数量并重上来,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注重生产效益转到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上来,着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推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 我国农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产品数量基本充足,而农产品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升,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消费需求安全程度高、质量好的要求,还存在高质量、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质量不高的农产品又供大于求的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人们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吃得安全放心、健康营养。可见,推动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是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要求。

1.1.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缓解农业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农业发展中也面临着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食品添加剂等农用物资的过量及低效使用问题,农业规模化养殖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问题及工业生产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地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生产逐步采取生态环保方式,是缓解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1.1.3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降低农业成本、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一些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成本较高,其中土地租金成本、人力成本、物化投入成本均较高。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价格也相应较高,而国际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国内外农产品价差越来越大,大豆、玉米、棉花、糖料等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问题,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1]。说明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不高,亟待进一步提升。可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降低农业成本、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1.4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我国部分地区农民还面临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谷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价格风险较突出。同时,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较注重生产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结构,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1.2 财政金融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方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涉及到土地、劳动力、技术及资金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须要减少高库存类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向农业中亟需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技术等短板领域。在诸多生产要素中,资金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资金的配置在一定能程度上决定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财政与金融的.参与和支持。财政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直接关系到资金的流量与流向,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通过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可以在农业供给不同领域和环节针对性地配置资金,并通过资金的配置带动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农业生产要素投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最需要的领域,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endprint

2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在充分认识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明确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确保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着眼于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结构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用物资生产和供给,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从而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2.1 以农业科技为支撑

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首先,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支持农业重大基础科学、农业前沿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突破生物育种、生态环保、智能农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在育种方面,不能再单纯地把高产作为育种的目标,要把追求优质、高产列为主要目标[2]。重点加强高效集约农业技术、农业生态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和现代农产品储运技术的研发。其次,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力度。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水、节药等节约型实用技术及高效集约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投入品减量、产出增效[3]。大力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應用水溶性肥、生物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重点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来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等[4]。

2.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进一步增加投资力度,推进节水高效型农田水利设施、防汛抗旱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进一步加快农村道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仓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再次,支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4]。加快农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网络覆盖密度和服务质量,促进信息农业和智慧农业的发展。

2.3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强化农业生态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供安全高质量农产品的必要前提。各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切实采取措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源头上严防水土污染,并强化水、土、空气资源的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力度。一方面,支持探索实行耕地修养生息制度,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精神,有计划、分步骤地整治与修复生态脆弱、污染严重、肥力下降明显的耕地[3] 。目前,我国在“种地要养地”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空白,需要对掠夺性使用土地的做法进行制约,将养地的重要政策措施法制化、制度化,同时加强进行日常的检查评估[2]。另一方面,支持严格水资源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严禁污染农业用水,并有效治理已被不同程度污染的农业用水,确保农业用水的优良安全。另外,还要大力支持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水平,开展全程清洁生产,减少农业生产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支持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5]。

2.4 优化农业结构

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积极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改良耕地质量,并通过农业技术的提升提高农产品产量。各地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道路交通、生产条件等实际情况,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加快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农村内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其次,促进农业与工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大力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消化粮食库存,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4]。最后,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采摘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

2.5 优化农用物资生产和供给

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入推进农用物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6]。规范农用物资生产企业的生产行为,引导其转型发展,从源头上杜绝无机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与供给。限制化肥生产企业生产无机化肥,引导其研发、生产生态环保,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有机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其生产,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需要的差别性有机肥;切实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加大生物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可降解薄膜的生产与推广,以减少白色污染的发生[2]。在养殖业饲料生产方面,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切实杜绝添加铜、锌、砷等重金属元素。

推进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以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程追溯监管为主要内容,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实施全程追溯管理[7]。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良的农用物资,为提供质量安全的优质农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提供优质环保农用物资的基础上,还须加强农用物资的使用指导,使各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类农用物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还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2.6 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

以农业生产经营者为核心,注重农产品生产环节是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关键。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普通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段时间内都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每个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业经营者,都应该以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为己任,在此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endprint

要引导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生产。在种植业方面,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进高效、环保、标准化农田建设,大力推进设施蔬菜园艺类农作物标准园建设。在养殖业方面,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标准场建设。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体系,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工作,将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和明白纸,要让农业生产经营者看得懂、好使用,提高广大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及质量安全意识[7]。

切实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和指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新农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实施标准化生产,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新农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由于其所具有的生态农业理念及互联网思维等特征,使其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更好地促进“新农人”的发展。

2.7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

我国财政支出教育部分结构分析 篇6

关键词:教育支出;支出结构;区域结构,平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达程度、教育投入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和尺度。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已成为各国当前主要任务。本文拟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财政教育支出整体投入不足。从2000到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始终徘徊在3%左右,中国有大约28230万学生正在学校接受教育,是我国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还多。这其中还没有算上各个学校中的教师行政等等与学校有关的人员。这样的人口比例与3%的GDP比重是极其不协调,不对称的。而这一数据在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9%,2005年为2.16%,也就是说从2002年至2005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竟一直在下降。从国际比较来看,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8%左右,经济欠发达是4.1%,我国没有达到4%,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也不符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教育支出总量来看,总量投入受中央和地方政府财力约束。虽然近几年GDP绝对数额直线上升,但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医疗条件的改善,环境的保护,国防的需要,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政府投入资金的项目很多,蛋糕虽然大,但分的部门太,多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安排财力时也难免“捉襟見肘”。在这个过渡时期,教育很多时候都要给经济建设让路。这样一来,财政性的教育支出就自然不足了。此外,在财政资金已然有限的情况下,不合理的支出甚至是浪费更令情况雪上加霜。重复建设、政府机构臃肿,行政管理费居高不下……这些都也都是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原因。

从区域性教育结构来看,在我国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中央设立一部分专款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负担着几乎全部的基础教育拨款和占高等教育总投资近一半的地方属高等院校拨款,因而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的多少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公共教育支出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急剧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了教育投入水平间的差距,

目前财政性教育投入约占我国教育投入总量的80%左右,那么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就是增加教育投入总量的关键。我国应加强税收征收工作,严格税收执法力度,避免逃、漏税。因为保证国家税收的足额稳定是保证投入增加的前提。通过发行公债等方式扩大筹集教育资金的渠道,从总量上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也是缓解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不足的一种可行措施,也符合经济学的公平和受益的原则。同时我们必须砍掉一些重复建设的项目,少一些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的投入就会逐步改善。

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应从教育公平开始,完善我国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更该以公平为本。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公共品,政府有责任为每位公民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这是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责之一。从教育支出对各地区的投入来看,政府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公共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克服公共资源分配不公现象。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教育领域的职责权限。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高教育投入的透明度,扩大全民参与度,对政府的教育投入实行公共评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发出的最强音。教育正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人又是国民收入的创造者。没有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就不会有国民收入的稳定快速的增长,因而教育投资必须要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样国民收入的增长动力才不会枯竭。

不管我们进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引领发展的前沿的必然是所谓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摇篮毋庸置疑正是“教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因为重视教育,英国带来了工业革命;因为重视教育,德国日本在二战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同样是因为重视教育,美国创造了神话般的发展速度和增长方式。在过去三十年中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做得非常好了,绝对数额和相对数额的GDP增长、大型基础设施、人们生活面貌等等,变化的确是有目共睹。在未来,如果我们还要寻找潜力的话,我们认为教育是重中之重。

财政结构性 篇7

一、相关研究综述

财政分配以政府为主体, 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要经济基础。中文的“财政”和“公共财政”都只能是与英语的“Public Finance”相对, Public这个词就很清晰地限定了财政的公共性内涵 (刘尚希, 2010) 。应该说公共财政职能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西方财政大致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 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资本主义盛行时代, 财政支出仅限定于国防、司法正义、某些公共设施等特定的范围之内, 1930年之前,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保持在3%的水平 (于长革, 2006) ;第二, 凯恩斯主义盛行时期。强调政府干预经济, 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投资需求。公共财政职能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即有效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增长;第三, 新古典综合派的“混合经济”思想居于主流地位, 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变化, 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医疗等福利性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公共支出的效率、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受到重视。也就是说, 政府财政的公共性, 只有发达到一定阶段, 才能成为公共财政。

具体到我们来看, 在计划经济时代, 财政充当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 生产要素, 包括劳动力本身都成为“公”的, 财政的公共性是显现不出来的, 更多表现在为“国家财政”或“综合财政” (王冬梅, 2000) 。1992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 中国财政改革的目标已经明确提出了“公共财政”。1998年, “公共财政”这个概念正式纳入政府的决策之中, 明确提出了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从此, “公共财政”便成为政府财政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和优化是财政模式转化和变化的结果, 也是建立公共财政的内在需要。公共财政不应该把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作为目标, 而是应该尽可能地体现出公共性, 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减少生产性、盈利性的支出。这方面的主要观点与研究有:项怀诚 (2000) 认为, 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方向是:财政资金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竞争领域, 同时适当增加对政权建设、科教文卫和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项目的支出。金人庆 (2007) 认为, 财政支出重点应该向社会事业倾斜, 加大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保障力度。

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一) 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首先,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收入规模;其次,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也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马斯格雷夫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成熟阶段, 并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公共支出结构各异。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公共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较高。如上世纪八十年以前, 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高于55%。1994年分税制之后, 这个比例逐步下降到40%以下。近年来, 受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影响, 我国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 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公共投资支出, 使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仍接近40%左右。在经济发展的中期, 市场经济的失灵, 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用于弥补市场经济缺陷方面的公共支出大幅度增加, 如公共产品支出、正外部效应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宏观经济调控支出, 等等。在经济成熟阶段, 物质消费支出在人均收入的比重下降, 对教育、卫生、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需求会提高。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之中。

(二) 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

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分配活动, 集中体现着政府的经济职能, 反映着一国政府的经济方针和经济政策。政府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政府鼓励什么, 都反映在政府预算支出中。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目标, 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具体框架。1998年正式提出建立公共财政, 政府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基本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政府型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及重新定位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长期以来的经济建设费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由1994年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这一结果反映了改革趋势。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给我国商品出口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于是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以扩大内需为目标公共投资保持经济的稳增长定, 但是财政支出的改革只是强化支出的规范性, 而没有对科目的支出进行实质的调整, 财政职能向公众服务的转变被停留在概念的层面。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使得政府对建立公共服务机制, 应对突发事件有了实质的措施,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建立社会保障、提高医疗水平, 构建社会稳定防线, 就要求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将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民生领域, 已经是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 自2006年开始财政支出结构有了数字上的变化, 社会文教费支出占到当年全部财政的20%, 成为全部财政支出中投入最大的一项。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 中国经济受到了冲击, 在此背景下, 保稳定, 促发展成为这段时期的重点, 四亿元投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也带来了公共服务支出投入不足。总的来讲, 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针、发展方向势必影响着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恰恰反映着政策的经济政策, 体现着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包括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收入划分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基本要素。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改革初期的包干体制以及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后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两个阶段。自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 中央财政占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不断增加。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 分税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一是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与财政收入来源不匹配, 地方政府承着当地经济发展及地方公共服务的需要。由于财力有限, 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土地财政及其他债务收入带来了较大的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民生财政支出缺位较多。虽然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缓解了这种压力, 但缺乏科学、合理地分配机制, 转移支付的规模往往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能力;二是地方税种的不完善, 缺乏稳定税源, 限制了地方财政支出的优化。

三、优化我国财政支出路径选择

(一) 完税分税制, 建立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现代财政制度。

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未来的财政体制改革过程中, 事权与财权的匹配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分税制度是解决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我国财政管理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 目前我国的分税制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省一级) 的分税机制, 目前我国的分税制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第二, 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税问题, 这是我国现行分税制的缺陷, 自1994年以来, 尚未解决, 未来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税制度至少是三级, 即省、市、县。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不同, 相应的支出范围不同, 相应的财权也不同。合理界定政府边界, 划分事权及财权, 是完善分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二) 加大民生投入的支出, 建立服务型政府。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中期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之中, 社会民间资本的投入还未形成规模, 公共财政的投资将会维持在一定水平上。从我国财政支出发展轨迹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初期是“重建设, 轻民生”, 虽然近些年政府加大了民生支持力度, 但总的来说投资拉动的经济格局并未改变。这就需要在未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中, 压缩的公共服务支出和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后增加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领域, 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 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体现出公平。同时, 强化对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科学技术、住房等领域的投入。

(三) 加强预算管理, 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加快预算法修订, 强化预算的完整性, 将所有政府收支 (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各种债务收支预算、转移支付预算等) 均纳入预算管理范围, 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体情况。细化预算编制管理, 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财政预算的可持续性。建立全面、标准统一的预算编制口径, 清晰概念解释。改进预算编制方法, 细化各类预算至款级、项级科目。加强预算监督, 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强化纠错机制, 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公众及新闻媒体、人大及纪检监察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拥有独立的财政预算监督权。进一步加强预算信息系统工程建设, 建立政府预算公告制度, 加强舆论媒体的监督作用, 提高政府预算透明度。

参考文献

[1]于长革.经济发展中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因素分析.经济经纬, 2006.1.

[2]吕炜.现代公共财政的定位:一种分析框架.经济学家, 2006.5.

[3]王石河.公共财政视野下的财政支出结构变迁.财经论丛, 2007.7.

[4]刘尚希.公共财政:公共化改革的一种转轨理论假说.财贸经济, 2010.8.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篇8

公共财政支出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其国家职能,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将以各种形式和渠道筹集的公共资金进行有计划再分配的过程。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在财政支出总规模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合理的前提下, 财政支出内部各构成要素符合社会共同需要且各构成要素占财政支出总量的比例相对协调合理的状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 而财政支出宏观规模适度、财政资源支拨的合理比例及财政支出耗用的有效性这三方面的统一就是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一、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从政府职能角度看,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及其他支出。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比重仍然偏高, 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根据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论, 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 政府投资在总投资中应占有较高的比重。所以, 中国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 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 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 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 需要政府大力投入。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 到2006年则达到26.83%, 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 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 这说明中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 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 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 从2000年以来, 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 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国防支出的大幅度下降, 有力的支援了经济建设。

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 增长了近4倍。这与中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 从2005年的19.19%降到了18.73%, 可见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 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 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1.97%突增到2002年16.53%, 到2006年是20.51%, 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 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逐年增加。

二、财政支出结构的突出问题

1.大量的财政资金依然滞留在竞争性领域, 承担了一些应由市场、社会和个人所负担的支出, 存在着严重的“越位”。

(1) 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偏高。政府对竞争性领域的过度干预, 违背了公共财政原则。2004—2006年财政拨付挖潜改造和科技三项费用1 243.94亿元、1 494.59亿元和1 744.56亿元, 占同期财政支出的4.37%, 4.40%和4.32%。本该市场调节的资金却由公共财政负担, 造成了“越位”。

(2) 财政补贴规模大, 范围过宽, 管理乱。2004—2006年政策性补贴支出分别为795.80亿元、998.47亿元和1387.52亿元, 占同期财政支出的2.79%, 2.94%和3.43%。合理与不合理的财政补贴混在一起已给国家财政造成严重负担, 阻碍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加剧社会分配不公。

(3) 政府机构庞杂, 巨额人员经费、事业经费等, 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 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

2.财政支出在市场失灵的社会公共支出领域介入不足, 政府没有完全承担应有的职能, 造成财政职能的弱化和缺位。主要表现在:

(1) 科教事业投入不足, 仍不能满足“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这些年, 虽然国家财政用于科研的支出有很大提高, 2006年科研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18%, 但其中科研基建费和事业费约占四分之一。中国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也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了经济发展。

(2) 对三农产业支持力度不够, 支出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农业发展。1978—2006年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虽总量上是逐年增加的, 但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农业投入不足, 造成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而且农业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 用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1978年占0.70%, 而到2006年却仍只有0.68%, 二十多年来没有多大变化。农业内部支出结构的不合理有碍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 对社会贫困群体的救助力度不够。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增长较慢, 对城市低保户和农村贫困人口的保障程度很低, 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问题很严重。

(4) 对环保投入不足, 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还存在。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资源约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途径

(一) 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 科学界定财政支出的范围

科学界定财政的职能、规范财政支出的范围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转变政府的职能, 政府应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 凡是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地方, 政府就不应介入, 避免“越位”。

(二) 逐步调整财政支出规模, 适度增长

现阶段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解决体制转轨的问题, 如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住房和医疗制度改革等都要求财力的适度扩张。应逐步调整财政支出规模, 保证财政支出在接近GDP增长速度前提下适度增长。

(三) 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结构

1.在严格控制经济建设支出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性投资, 吸引民间资本投向该领域。当前财政对基础建设的投入要增加, 以缓解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

2.人力资本、科学技术能推动一国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在科教方面的支出一直在增加, 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 应继续加大对社会文教科方面的支出。

3.在财政支农投入中, 用于重点农业生产方面的支出要多于农业非生产性投入的支出, 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

4.改革和整顿财政补贴制度。压缩财政补贴支出要严格区分补贴的对象和种类, 明确补贴的目标和范围。提高补贴效益, 使财政补贴真正发挥作用。

5.结合机构改革, 压缩行政管理支出。要精简机构, 裁减冗员, 如国家“大部制改革”;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竞争机制和进入退出机制。加强行政决策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提高行政经费使用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6.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加强对贫困群体扶持力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探索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福利事业, 加大财政投入。

7.加强环境保护治理,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环境建设投入,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四)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预算体系

中国目前财政支出管理存在着预算约束软化,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的问题。因此, 要细化预算编制, 强化预算管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化, 使公众对预算资金的支出安排和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中国的财政职能范围应当严格限定在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的领域, 逐步收缩经济建设支出, 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 把投资重点转到真正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公共工程等方面, 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这迫切要求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做出适应经济发展的改革, 本文通过对各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提出了优化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一些途径。但是要真正完善财政支出结构还需要更多改革。

参考文献

[1]刘玉平, 胡兆峰.地方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兼论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途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1, (6) :7-12.

[2]刘怡.财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蔡■, 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我国的财政支出与结构优化 篇9

一、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实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当前,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效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评价标准, 指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1]。在财政支出总量基本上不变的情况下, 财政支出结构的效果对于社会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也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还不尽合理, 经营性支出、补贴事业费过多, 但是基础性投资和社会性的公共支出严重不足, 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同时,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也是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 服务型政府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政府, 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公共财政预算以及财政转移支出作为指导, 真正关注百姓的需要以及利益。

此外,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宏观调控下, 市场会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财政支出嫩巩固为宏观调控的分配数段对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不足进行补充, 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思想认识也被保留下来, 经济体制的作用使得政府不能准确对自己进行定位。政府不仅是管理者也是所有者, 从生产、消费、社会再分配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政府的越位管理会导致资金以及财政资金的浪费。目前我国的财政资金还有比较分散, 使得一些大型的公共项目投资不足, 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下降, 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形成。

教育经费也投入不足, 虽然我国在教育投入上逐渐增多, 但是财政性的教育经费支出依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私人支出在教育支出中的比重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这种现象使得私人消费空间被压缩, 社会消费的其他方面需要不足, 不利于我国内在经济增长动力的提升。教育投入上还有一个问题是教育资源没有公平的分配, 基础性的教育支出比较少, 教育在城乡区域间的不平衡现象依旧长期存在。

同时,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不均衡, 医疗资源依旧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医疗卫生方面财政投入不足, 因此需要完善和增加政府医疗卫生投入。

我国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中, 很大一部分投入是财政补贴, 但是在财政补贴政策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补贴的种类比较多, 规模比较大, 统一管理的难度比较大, 并且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城乡差距比较大, 补贴制度不够透明。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对策

(一) 明确财政支出范围

市场经济以及公共财政体制下, 公共财政支出的职能范围需要明确, 了解财政承担和不承担的工作内容, 促进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与优化。对于应该承担的, 财政需要积极投入, 对于不应该承担的要坚决退出, 避免财政的越位和缺失, 使公共财政能够实现其职能。对财政的生产建设职能进一步弱化, 减少经济增长对于财政的依靠, 财政要从一般的竞争性的和盈利性的领域中退出, 开展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的和重点的投资建设。

(二) 增加社会公共性的财政支出

社会公共性的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主要有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中, 社会公共性财政支出严重不足, 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需要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改善民生。

对于教育投入, 应提高重视, 增加财政支出, 对教育经费进行分级管理和负担, 明确教育领域财政资金的支出范围, 对内部资金结构进行优化。完善教育改革规划, 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实行素质教育, 促进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待遇, 注重重点学科建设, 强化实验基础的建设, 对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大投入力度。

医疗卫生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应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 促进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途径, 强化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完善城乡覆盖的医疗救助和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做好医疗监督工作, 保证居民安全。

做好社会保障支出, 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要条件, 促进我国的城镇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使人人都能够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 做好财政监督, 实现科学的财政支出管理

随着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 效益需求的提升, 做好财政监督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应建立完善的财政预算编制监督制度, 保证编制出的预算能够及时准确的报送到管理机构进行审核和备案[3]。强化预算执行机制的建立, 使财政监督机构能够按照相关成本严格开展监督工作。同时强化预算决算监督以及财政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 使财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参与其中, 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管理与控制, 将预算编制、执行与财政监督有机结合, 促进财政活动的顺利开展, 使财政支出得到科学的管理。

四、结束语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财政职能也应灵活地对经济建设支出进行调整, 将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作为投资的重要内容, 促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 实现社会改革的推进, 使社会朝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文宝, 向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问题及其优化研究[J].前沿, 2014, Z9:113-114.

[2]王彩花.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对策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03:139-140.

大庆市财政收入结构研究 篇10

关键词:财政收入,经济转型,产业转型

一、大庆市财政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

1.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能够从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得到综合反映,财政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两者相互影响和促进。GDP中财政收入的比重用来衡量经济运行的质量。GDP中,财政收入所占比例受到国家或者地区的各项政策和税收的影响,同时也和这个国家的产业以及区域、所有制结构等息息相关,当前还和经济运行质量紧密关系。

2000—2013年,大庆市财政收入的顺序是25.014 7亿元、26.581 1亿元、29.016 4亿元、32.348 5亿元、55.511 9亿元、49.980 2亿元、62.399 0亿元、89.757 2亿元、101.595 4亿元、107.118 2亿元、136.283 0亿元、194.305 8亿元、209.761 9亿元、208.213 0亿元。同期大庆市GDP分别为1 029.300 2亿元、1 077.900 2亿元、1 030.710 1亿元、1 123.903 5亿元、1 239.967 3亿元、1 400.719 5亿元、1 617.078 0亿元、1 822.278 1亿元、2 220.418 8亿元、2 120.003 6亿元、2 900.064 2亿元、3 741.538 9亿元、4 001.069 5亿元、4 181.500 0亿元。大庆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43%,上升到2013年的4.98%。依据数据和模型,才能对大庆市财政收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尽管大庆市财政收入在逐年增加,然而和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还是偏低。全国财政收入在2013年中所占比重高达22.71%,但是大庆市却只有4.98%,和全国相比差距明显,低了将近17.73%。由此可知,当前政府只有有限的资源可以利用,调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差。要想让大庆市财政收入和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应当对经济增长予以促进,同时也要对财政实力予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GDP中财政收入所占比例偏低的问题得以改善。

2.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

大庆市近几年来的财政收入结构并不理想。第一,财政收入中税收所占比例不断降低。77.594 7亿元为大庆市2010年的税收收入,80.92%是其财政收入的比重,税收收入在2013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其总额为108.228 6亿元,但是比重却只有75.37%,有5.55%的下降比例。在这些对比的年限中,仅有一年高于上一年,从整体上看每年都是处于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财力状况不佳。第二,和全国作对比,大庆市在这一方面的比例也比较低。财政收入在2013年的比重高达85.54%,但是大庆市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却只有75.37%,和全国相比比例严重失调。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比重和其他发达的省市相比,都维持在85%—90%。因此我们可以说,当前大庆市税收收入的发展水平较低。

3. 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偏高

大庆市非税收收入近年来的增长迅速,从之前的数据可以知道,有18.301 7亿元是大庆市在2010年的非税收收入,有19.08%为财政收入。大庆市2013年非税收收入为35.371 6亿元,有近2倍增长量,其中24.63%为财政收入中非税收的比重,有5.55%的提高量。是2013年全国的财政收入中税收的比重85.54%,大庆市和全国的相比只有14.46%,其财政收入中非税收比重偏高,非税收是政府财政主要来源。然而,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应当以税收为主,当前政府可用财力受到局限也制约着整体经济效益。

4. 主体税种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偏低

财政收入结构的不合理通过失调的税收结构得以反映。通过之前的数据我们可以对财政收入结构和所有税种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当前税收收入中大庆市的主体税种比例依旧比较低,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明显提高的是其他小税种。地方主体税收有多项内容: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这些都是财政主要收入来源,和小税种更加的稳定和规范。财政收入的增长稳定化和主体税收的比重紧密联系,大庆市的主体税种在近年来尽管增长量都较高,然而增幅和税收收入增长幅度相比依旧相抵,而且还逐年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小税种的增长速度反而更快。为大庆市在2010—2013年比重41.33%、42.25%、40.09%、43.08%。22.51%、24.19%、23.14%、21.59%为大庆市主体税种的比例,4.36%、6.43%、7.98%、6.39%为税收收入中契税的比例。2.81%、5.20%、2.24%、1.81%为大庆市2010—2013年税收收入中耕地所占的份额和比例。

二、政策与建议

大庆市地方财政收支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存在相关关系。大庆市资源型经济转型影响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和调整优化地方税收结构的同时,对产业和行业结构的调整可能会造成地方财政税收减少和增速下降,财基不稳。大庆市政府应调整财政税收结构,扩大税源,夯实财基,优化税收分享比例,为支持资源型经济转型积累财政资金和奠定财政基础。

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财政收入

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健全的经济结构,只有依赖于健全的经济结构才能加大财政收入。大庆市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应该结合自身不同产业的特点来进行。首先,从农业区域布局开始优化,充分结合地域优势,发展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即制造业投入继续加大,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当地资源打造第三产业,让旅游业在大庆市成长起来,加快其进一步发展。目前大庆市拥有完善的条件来让旅游业成为支撑大庆经济繁荣的产业。

2. 建立健全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为了使财政收入达到平稳的增长,实现一定的规模,发展财政收入多元化,必须使财政收入具备一定的增加幅度和相应健全的财政收入考评制度。

大庆财政收入最大的主要来源就是石油石化企业,也是大庆的主要经济支柱,必须将财政发展从整体出发,促进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大企业为基础,分析大企业的优势,做好服务,全面展现出大企业的优势。为大企业项目开发提供相应的支持,扩大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条件。努力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积极开发与大企业合作的新形式,依靠它们的雄厚资金实力和巨大的资产支持发展地方企业,提高财政收入。第一,要对大企业的消费市场进行分析,使本地企业从大企业的消费市场抢占先机,进行相对的整合资源为大企业的需求进行服务,提供他们消费所需的产品,和提供为本地企业生产相应大企业的消费物品所需的设施设备及场地。第二,要对大企业进行招商引资,要让大企业在本地注册建企,为本地企业增加财政收入,而且还要引导大企业对本地进行投资,积极寻找契机,进行合作,加大企业对地方的财政投资,加强与地方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的提升大企业对地方财政增加的贡献。

3. 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扩大经济规模

作为经济支柱的产业是项目建设,大庆市要想加强经济收入,作为工业城市的大庆不但要发展工业项目而且还要加强对服务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建设。积极投入项目建设必须注重两点:第一,做好协调服务是项目的重中之重;第二,开展多个项目储备为项目建设做好铺垫。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开发对大庆市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幅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发展的欠缺需要财政的帮助,使大庆市的财政收入多元化发展,加强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加强产业的发展创新,才能不断增加、壮大大庆的财政收入。

4. 加强税收管理和法制建设,努力提高税收征收率

提高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在于,加强对企业的征管力度,提高征管的质量。明确税收征管的责任,做好对于能够提供巨大税源以及纳税较多的企业的监督检查。通过健全普及的法制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从而营造良好的纳税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税收。积极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个人或者企业意识到税收的重要性。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执法,做到严格执法,严厉处理。

5. 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调整税收与非税收入结构

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研究 篇11

摘要:2012年我国教育投入水平首次达标,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进入后4%时代。随着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数量的不断增长,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越显突出。本文结合我国教育经费分配结构的现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分析经费分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分配教育经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公平

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指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比例。该指标反映的是在教育部门内部如何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间进行资源配置,即总教育支出中各级各类教育经费应占多大的比例。合理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是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优化配置的表现,其目标是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使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分配结构不合理,因此如何把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进行公平分配,达到最优化的结构配置,从而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现状

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现状主要从三级教育分配状况、不同区域间不均衡,城乡之间不均衡以及校际之间学生人均经费存在较大差异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教育经费分配问题。

(一)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分配中逐渐倾向初、中等教育

三级教育财政支出的总量结构是指各级财政性教育支出占总财政性教育总支出的比重,这个指标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体现教育支出在三级教育之间的分配,反映国家对各级教育的支持力度和财政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分配。

图1是2004—201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比例变化图。通过三级教育支出比例变化对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初等教育的比例基本保持平衡,而中等教育比例则逐年上升,高等教育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支出的比重逐渐上升,而高等教育支出比重下降,三级教育支出总量结构体现出向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倾斜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表明虽然我国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能力有限,但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初、中等教育的支出,三级教育分配之间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

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三级教育之间的分配结构也可以用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来表示,因为生均经费的比较可以表现出各级教育经费的相对充足程度或短缺程度,是反应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绝对数额较低,而且各级教育的生均经费比例关系长期不协调。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中等与初等教育相比的比值近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高等与初等教育相比的比值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明显过高,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支出份额。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以及教育结构变化与教育经费政策的改革,自2000年开始相比较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比值明显下降。

表1是我国2004-2013年三级教育生均支出情况及各级教育支出比值。以初等教育为1,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这十年间我国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支出一直在稳步增加,而且生均教育支出比值随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三级教育之间的生均支出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高等教育生均支出过高的情况得到缓解,三级生均教育支出逐渐倾向于初、中等教育。

(二)地区间分配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

教育投入在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凸显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从表2分析可知,2005、2010、2013年我国东部12个省市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比例平均超过50%,而西部12个省市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比例平均仅为27.12%,中部6省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比例平均为20.70%。

根据东中西部分类,东部地区12个省市(北京、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中部地区6个省市(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12个省市(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宁夏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广西、新疆、西藏)。

从表3可以看出,尽管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薄弱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但是经费的地区间的投入差异仍然巨大,尤其是基础教育领域,生均教育事业费用地区差异最为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国家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东部省份,使本来教育发展优于中西部地区的东部省份更加繁荣,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教育经费投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教育财政投入力度还很不够,不足以支撑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追赶东部发达地区。

(三)城乡间义务教育分配不均衡依然严重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持续增加,农村教育经费也在大幅度增长。但从教育公平角度来看尚存不足,城乡之间的投入差异始终存在。由表4可以看出,2009-2013年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在逐年增加,全国小学阶段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由3357.92元增加到6901.77元,初中阶段的生均财政性教育经费由4331.62元增加到9258.37元。但如果把城镇和农村分开来看,农村初、中等教育生均经费一直低于城镇学校。这就是说,政府对城乡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是非均衡化的。

城乡教育经费投入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办学条件的差异。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2013年在小学阶段生均学校占地面积方面,农村学校学生生均用地要高于城市,这是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人均占地面积小所致,在这方面农村学校要优越于城市学校。但仅此而已,更多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资源落后于城市。首先,信息化教学资源配置差距较大。城市小学生均计算机为0.11台,而农村小学生均则为0.06台,前者是后者的2倍。其次,城乡小学的实验实习设备存在的差距大。城市小学生均专业实验设备价值为0.1221万元,而农村小学生均则为0.0539万元;另外,2013年农村小学生均危房面积达到了0.62平方米,远高于城市小学生均0.08平方米,这表明农村小学校舍安全问题比城市严重得多。

另外,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非常薄弱,众多乡镇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甚至放弃经费上的统筹和管理。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农村幼儿园办学条件很差,管理混乱,极大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当前国家也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作为重要的任务,但现有的经费分配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仍远远不够。

(四)校际间分配不均衡日益明显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尽管政府对薄弱学校提供了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帮助其改善教学环境,优化办学环境,改进教学质量,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学校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导致优质教学资源缺乏,各地出现“择校热,择校难”等现象,这种现象破坏了教育公平,通过对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加大了校际与受教育者间的差距,从而造成受教育者的两极分化。为使教育资源均等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了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校标准化发展,利用统一标准减小或者消除学校间的鸿沟,这需要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

二、财政性教育分配存在的问题

(一)三级教育分配结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世界大多数国家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是一种“宝塔型”,即基础教育的投入最多,越往上级到高等教育的投入越少。美国2000年教育经费投入占其GDP 的比重为6.6%,其中小学及中学教育经费投入占3.9%,高等教育投入占2.7%。目前我国三级教育支出总量结构体现出向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倾斜的变化趋势,但这种变化只是在2000年之后才缓慢出现高等教育的生均经费比值明显下降的状况。这种变化表明我国三级教育分配之间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种分配结构的转化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并不相适应,随之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偏低,这直接导致基础教育的长期落后,进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又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的力度,而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几乎没有变化,实际上就是减少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因此带来了高校扩招后教学资源紧缺,压力转嫁到大学生家庭的身上。

(二)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

我国教育事业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阶层之间的教育不公平以及校际之间的教育不公平。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以及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中西部地区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学校基础建设薄弱、师资水平较差,这必然会不利于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热”,加剧了学校的社会分层作用,不同群体子女从小学到初中,阶层差距明显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得表现出显著的阶层差距,优势阶层的子女和城镇户口的学生更多地集中在重点学校,而弱势阶层的子女和农村户口的学生更多地进入普通学校或者薄弱学校学习。

(三)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4%的目标自1993年提出,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到3%,直到2012年我国才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目前,发达国家的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1%,我国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因此,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十分必要。

三、后4%时代,优化财政性教育经费分配的建议

我国在2012年实现4%,但这仅仅是一个让我国教育更上一层楼的起点,我们不可以把 4%当成一个政绩目标,要把4%用在刀刃上,让每一分钱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实现合理的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比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还要难。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对后4%时代我国财政教育经费三级分配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应继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对于同样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金砖国家来说,其公共教育支出占本国GDP的比重一路攀升,从2001年的4%波动上升到2010年的5%左右。因此,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因此,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十分必要。

第二,推进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体系的构建

在我国,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重要力量仍然是政府财政支出,但是仅仅靠财政支出是远远不够的。当前,很多国家的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己经十分广泛,我国也要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合理分担机制,要保持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支出,进一步改革办学体制,彻底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引进市场机制,切实保障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大规模扩招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教育经费投入,推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扩大非政府投资规模,更多的鼓励社会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将节约的财政教育资金支出到社会效益较高的初、中等教育中去,以实现三级教育支出结构的优化。

第三,建立公正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公平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也是确保我国教育经费稳定持续增加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的不公平非常严重,导致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未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拨款应将公平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未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乡村的教育、西部地区的教育应该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一个重点,实现教育经费的公平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经费不断增加的一个主要诱因。而为了确保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对于目前日益加剧的教育不公平应坚决加以遏制,国家应按照学生数量来进行教育经费的划拨,对于贫困生应加大帮扶支持力度。

第四,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通过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的相关法律规范,为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提供一个法律层面的保障是确保教育经费增长的现实选择。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就是法律内容的细化,针对目前笼统性的法律内容进一步的细化,这样才能保证法律的可操作性,举例而言,《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支出增长,增长多少应明确的规定,可以将增长速度规定为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或者经济增长速度,这样的一个明确性指标在具体的实施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一方面就是应提升法律层次,部门的法律规章在强制性的约束教育经费增长方面的效力不足,通过提升法律层次可以弥补这一点。通过在法律内容以及法律层面两个角度来进行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可以让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四、小结

在后4%时代,应继续加大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总量投入,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不足的现状,使之与国家财政支出同步增长,从而达到与我国经济相匹配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在目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将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改善目前的分配结构,加快缩小各级各类分配差距,对促进教育公平来说意义重大,有利于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家顺.财政性教育经费与GDP的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5

[2]乔春华.后4%时代教育经费投入的法规保障机制[J].高校财务,2014.13

[3]胡咏梅,唐一鹏.后4%时代的教育经费应该投向何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5

[4]马晖.4%之后:2020年教育投入多少?[J].21世纪经济报道,2010.8

[5]满学岩.试比较国内外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及原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人民日报,2010.13

[7]把教育经费花到最需要的地方-专访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教育报,2014.2

[8]贾汇亮,刘清华.教育投资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3.12

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浅析 篇12

(一) 财政支出的绝对指标

财政支出的绝对额, 即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出和使用的财政财政资金数量总额。它是一种直接用货币表示地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可较为直观的具体反映一定时期内政府财力集散程度和所提供社会共同事务的规模。

从图1可以看出, 中国从2001年到2010年的财政支出是随着GDP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的。这也符合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财政支出规模上升的发展趋势的学说, 其中, 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皮考克和维斯曼的“内外因素论”,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等等。

(二) 财政支出的相对指标

相对量指标是指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支出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数量与相关经济指标的比率。它反映了财政支出和宏观经济运行及国民收入分派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指预算年度内政府实际安排和使用财政资金的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般来说, 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大致相同的条件下,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越大, 说明财政参与国内生产总值分配的比例越大, 社会财力越集中, 财政支出的规模越大, 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或干预程度也就越高;反之越小。

从图2可以看出, 中国的财政支出比例系数从2001年到2010年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说明我国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介入或干预程度多年没有太多的变化。

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 它反映在预算年度内, 国内生产总值的新增部分被政府集中, 通过财政支出安排的份额, 反映了政府对新增国内生产总值的集中和控制程度。一般来说, 在经济运行正常、主要经济比例稳定的条件下,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是基本稳定不变的, 否则, 就会影响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结构。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中国的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基本稳定, 体现出其原有的经济秩序和分配结构的稳定。但很明显在2008年此系数上升了, 这是因为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放缓, 而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 国家财政支出了4万亿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汶川地震中的灾后重建工作等都使财政支出的增加额大大超过往年, 最终导致财政支出增加额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的比重上升。进入2009年后中国经济开始复苏, GDP增加较快, 使此系数又有所回落。

财政支出增加率占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率的比重, 它反映在预算年度内, 财政支出变化率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率的灵敏度, 指国内生产总值有1%的变化时所带来财政支出变化的百分比。

从图2中可以看出, 中国财政支出弹性系数总体上是大于1的, 说明财政支出变化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具有较强弹性。同时2008年明显上升, 原因同前。

二、中国财政支出结构

由于2008年之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各国政府均会加大基础设施等的投资, 就不具有代表性, 因此可以选用2006年中欧洲财政支出的结构来具体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特点。

以下为中国与欧洲国家财政支出对比情况。

通过对比显著数据来对比表2、表3。在财政总支出中, 占百分比超过百分之十的项目有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会保障及医疗卫生, 这里先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 社会保障

在欧洲三国, 社会保障支出都超过财政总支出的40%, 而中国只刚刚过10%。先来分析欧洲三国的社保状况。以这三个国家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普遍推行高福利, 纵向保障国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 横向保障医疗、教育等各种福利, 所以欧洲国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且相对差别较小。但是由于老龄化及高福利, 导致人们懒惰, 导致欧洲等国经济越发不景气, 所以欧洲国家也在致力于改革这种高福利状况, 比如说增加退休年龄、逐年减少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比例等。中国的问题显然更为严重。数据和生活实际告诉我们,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并且财政投入也不足。

1.中国有自己的实际, 即应该首先抓发展, 在经济建设上更多地投入财政资金。但是财政支出应当是无偿性的, 中国却借用这些欠款进行经济建设。中国应依法取缔不合规的制度外资金, 将预算外收支统一纳入预算内管理,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进而提高公支出规模合理空间, 将偏高的政府实际支出规模降下来。

2.通过对比表2、表3的列项可以观察到中国相对欧洲国家多了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 显示出阻碍中国社保进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 与之相似的问题还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等, 所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是低水平的、覆盖面窄的、城乡分割的。医疗卫生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有相同之处, 这里不再赘述。

(二) 中国教育

虽然中国教育在财政支出结构中所占比例与欧洲三国相差不多, 但这只是相对量, 若论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 中国到目前都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中国教育资源与社会保障状况相同, 总投入过少且城乡、区域之间严重不平衡。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 教育是铸就青少年强健灵魂和完善知识的地方, 绝不可以放置于次要位置。

三、结论

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可以吸取发展经验, 扬长避短。明确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决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唯一因素。比如19世纪80年代, 当德国创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时候, 它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 由于它创建了社会保险制度, 消除了国内的劳资矛盾, 促进了德国的发展, 并使它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国家。美国创建社会保障制度, 也是在1929-1931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时候, 美国的经济是在处于崩溃状态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它对于美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巨大。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 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有益的机制。我们应该由过去的国家、单位包办, 变成国家、企业、个人的责任分担;由过去的单位保障转向社会化的保障;由过去的单一层次保障转变为多层次保障等。总之, 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把财政支出的重点由经济建设项目转向一般性公共服务项目, 逐步实现由“生产型社会”向“福利性社会”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建立.财政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前期成本下一篇:检验检疫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