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统计

2024-05-29

财政统计(精选5篇)

财政统计 篇1

近年来由于国库支出和财政支出在记账方式、统计口径等方面的差异,财政支出与国库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尤其是TCBS上线以后,国库支出和财政支出分类数据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此,本文以2011-2014年甘肃省的支出数据为重点,通过国库与财政支出数据的对比研究,分析导致统计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缩小支出统计差异的对策建议。

一、甘肃省国库支出和财政支出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

(一)支出总量

2014年甘肃省国库公共预算支出2641.12亿元,财政支出2538.41亿元,国库支出大于财政支出102.71亿元,差异率为4.05%。2011年-2014年间,2013年差异率最小,仅为0.59%;2012年差异率较大为-4.09%。2011年、2012年国库支出小于财政支出,而2013年、2014年国库支出大于财政支出。

(二)支出分类

国库支出统计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国有资金经营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债务预算支出五个部分,而财政支出仅包括前四项,未设置债务预算支出。就甘肃而言,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没有发生额,国库支出涵盖四项,而财政支出涵盖三项。2012年、2013年、2014年国库支出统计中,债务预算支出金额分别为77.33亿元、0.64亿元、29.09亿元,财政部门未设置此项,其在公共预算支出中列支。

(三)支出科目

经核对,2014年国库支出中无一个类级科目统计数据与财政部门核对一致,不符率占全部类级支出科目数的100%。而且TCBS上线前后,科目差异率变化较大,由于甘肃省TCBS在2013年7月上线,现将2012年、2014年上线前后部分重点支出科目做对比,上线后2014年较上线前2012年科目差异率更大。另根据《关于规范国库调拨收支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库支出增设2300299、270等科目用来统计转移性支出、往来性支出,与财政转移性支出科目有差异。

二、甘肃省国库支出和财政支出统计数据差异的原因剖析

(一)记账方式差异

国库支出业务基于收付实现制,即以国库资金的支出时点为确认依据,库款拨付就确认支出。而财政支出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凡是当期的支出,不论国库资金是否拨付,都确认支出;反之,不确认支出。目前,大部分市、县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部门通过对代理银行下达支付额度,代理行在额度范围内进行支付,财政部门对当年已下发的但未使用完的支付额度(即集中支付结余)列入当年财政支出,而国库核算不将此项列入支出,第二年实际支付时,国库发生支出,而财政不列支出。2014年财政集中支付结余17.9亿元在财政支出中列支,而且未在国库支出中列支。发生以前年度支出退回,国库以该款项冲减当年财政支出,而财政则是冲减以前年度支出,对当年的支出不予调整。

(二)支出分类差异

TCBS上线后,集中支付支出通过21999其他支出科目核算,未对明细项目进行分类,归入各项支出中,因此导致国库类级支出与财政类级支出差额较大,以2014年为例,21999科目支出金额为1014.87亿元,公共预算支出总额为2641.12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38.43%,严重影响了分类支出的准确性。2014年主要支出项目差异率均在20%以上,尤其是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支出差异率在50%以上。

(三)财政专户资金差异

由于部分财政专户的设立,财政收支通过专户直接核算,不经过人民银行国库,造成部分资金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国库支出核算的准确性。如:粮食风险基金支出、农资综合补贴支出,财政部门通过在农发行开立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单独核算,封闭运行,不通过国库进行拨款,国库支出未列支这部分金额。

(四)科目设置差异

现行国库支出科目是按照功能分类统计的,未设置暂收、暂付科目,因此,国库在发生暂收、暂付业务时,只能将其归集到转移性支出科目。而财政核算涵盖收入、支出、资产以及负债等多种功能,设置了暂收、暂付等过渡账户,对暂收、暂付不列收支处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国库以转移性支出列支政府采购支出,而财政在暂存款中核算该项收支,未列入支出项目中。

(五)对账调整差异

相关制度规定中,只对收入对账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而对于国库与财政的支出对账工作未予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支出对账经常被忽视,更正处理不够及时妥当。据调查,2014年甘肃省财政部门在与人民银行国库对账过程中,仅对收入进行对账,并未核对支出情况。而对于财政支出科目使用错误的更正,一般由财政部门单方面进行调整,未填制更正通知书送国库部门办理更正,导致财政与国库支出数据的差异。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TCBS系统的升级改造,将集中支付数据按明细科目入账,减少因集中支付数据合并入账带来的差异,从而大幅降低国库支出与财政支出的差异率。加快财政支出无纸化进程,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无纸化业务范围和覆盖面,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国库通过部署统一的电子凭证库,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实现支出业务的无纸化。

(二)加强财政专户管理

清理、整顿和压缩财政专户,财政资金的拨付全部通过央行国库办理,杜绝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使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能够在央行国库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和体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公开、合法、透明,管理更加规范。

(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财政部门在处理预算支出科目调整时,应抄送支出科目调整信息资料到人民银行国库,人行国库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支出科目,保障财政支出与国库支出调整的一致性。

(四)强化支出对账监督

建立健全国库与财政之间的对账机制,加强财政支出与国库支出的账务核对工作,查找数据差异原因,确保支出数据的准确性。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国库与财政征收机关对账办法,规范预算支出数据的账务核对。在支出核对不符时,应认真查找原因,并在报表上注明差异科目、差异大小、发生日期等相关要素备查、备用。

财政统计 篇2

如果国资委国有资产统计报表的数据已经录入完毕,可以通过以下操作导入到财政年报软件中。

在进行提取国资委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数据之前,必须先设置关联任务。

操作步骤

高级关联任务定义

PS:编号1 为“2013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浙江专用)”

编号2 为“2014企业财务决算报表(浙江专用)”

编号3 为“2014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浙江专用)”

不可以变换顺序,结果如上图

提取国资委决算报表数据必须保证关联任务为编号3的任务正确。如果国资委的软件和参数安装都是保持默认安装,那么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更改设置。

如果不是默认安装,或者更改过任务文件夹路径,则需要进行下面的设置。

点击“”,选择国资委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任务所在的文件夹(默认位置

C:RepTasks2014,名字为“2014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浙江专用).TSK”),点击“确定”,最后点击“保存”即可。

提取数据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2014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软件(浙江专用)”软件,手工录入封面或者提取国资委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封面(可以提取到大部分封面数据,还有部分需要手工补填)。

操作步骤

录入封面代码提取

点击“”,选择国资委国有资产统计报表任务所在的文件夹(默认位置

C:RepTasks2014,名字为“2014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浙江专用).TSK”),点击“确定”。

然后点击“提取”

“√”上需要提取的单位,点击确定即可。最后把封面里没有的数据补缺再进行检查一遍即可。

封面录入完毕以后就可以提取国资委国有资产统计报表数据了

操作步骤

录入国资委统计报表提取

财政统计 篇3

一、超然主计制度下财政统计的职能定位

(一)超然主计制度的原理

1934年,民国党政府在原财政部会计处基础上所创立的超然主计制度是财政统计和监督领域的一个创举, 这种制度当时在中国是首创,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宋丽智,2007)。财政统计制度是超然主计制度中的一环,其制度设计和职能定位是由超然主计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超然主计制度的特点体现在制度安排上与行政的“计划、执行和考核”三联制相结合,制度运行中具有超然的独立性。在行政三联制中,政府的职能行使分为三部分,即事前设计、事中执行、事后考核(马寅初, 1948)。这三个阶段是与主计制度中的岁计、会计、统计相对应的。在主计制度中,岁计中的预算便是行政三联中统计计划数字的反映;遵照计划的执行则是会计;而对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则有赖于统计。行政三联制的三个环节和主计制度的三个阶段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以这样说,行政三联制必须借助主计制,而主计制亦必须配合三联制(马寅初,1948)。

超然主计制度的超然性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上,具体包括组织上的超然性和人事上的相对独立性。在组织制度安排上,中央的主计处直接对国民政府负责(后改为对行政院负责),地方各主计机关则接受上级主计机关和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而以接受上级主计机关的领导为主。在人事任免上,主计人员的任免、调遣、培训、绩效的考核方面都是由主计机关负责,而不受所在机关职能部门的干扰。在职责的行使过程中,主计人员所办理的主计事务是独立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在办理主计事务的时候直接向主计机关负责,而不是向所在机关的长官负责。这样能够防止职能部门的长官任用私人,施行串通舞弊,也不会因行政长官的好恶或政策的变动而影响到主计政策,保持了资料的连贯性和科学性,更避免了行政长官交任时将账册席卷而去的不良影响。

(二)超然主计制度下的财政统计职能定位

财政统计是主计制中统计环节的一个子系统,是为行政三联制和超然主计制的政府行政和计政体系服务的,其职能定位与这一制度相符,具体而言,它与主计制中的统计职能相适应。超然主计的主要目的是革除贪污腐化,提高政府效率,而财政统计职能的设置正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在分析财政统计职能时,也需要从行政三联制角度看问题,即通过财政部门运行的计划、执行、考核这三个过程来对财政统计的任务进行分析。

在行政三联制下,财政设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是指财政部门对工作进行的计划。当然,财政设计不仅仅是财政收支的计划,还包括其他行政事务方面的计划。简言之,财政设计就是对于财政工作进行准备,并设定预定目标。财政执行是依据事业的规模与组织的范围,将人、 事、时、地、物五者分别进行安排,即为预定事业顺利进行、理想目标的实现做好妥当的准备(陈寿标,1945)。财政考核分为政务考核和事务考核。政务考核是根据既定政策,考核其事业整体的成败。事务考核则是对具体工作的完成质量进行考核。如工作进度的考核、经费的考核、 人员的考核。而财政统计的职能则是为财政行政运行的各个阶段提供所需要的资料,为提高财政部门效率服务。 而超然主计制度下的财政统计的职能定位决定了财政统计的构成要素——统计对象、统计范围、分类基础、机构设置等自身具有的特点。

二、财政统计的制度安排

(一)统计对象与统计范围

由于财政统计的职能定位是提高财政部门的效率, 因而财政统计实际上肩负着财政部门政务考核的任务。 而财政部门的考核不仅是对财政部门收支的统计,而且是对财政部门的人、事、物的考核,这就决定了财政统计的对象不仅局限于财政收支,而且包括与财政部门相关的人、事、物。在财政收支统计方面,统计的对象是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及财政部门内的交易,包括各种收入和支出。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财政收支不只以货币的形态表现,还以实物的形态表现。而对人、事、物的统计则使得财政统计的对象更加复杂,包括了财政部门运行所涉及的所有方面,如机构、人员等。

由于此时的财政统计实际上是财政部门的统计,这使得财政统计的范围局限于财政部门,即财政部门的职责所涉及的内容都要纳入到财政统计的范围中。具体而言,包括预决算、各项收入、公产、地方财政、贸易、公债、 金融、外汇、花纱布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包括所涉及的收支情况,还涉及了能表现财政部门成本和成果的机构、 部门推广等情况。以金融为例,包括了储蓄推进实况、票据推进及银行承兑贴现实况、市场利率及其管制实况、督促各银行推设西北金融网实况、健全地方金融组织实况、 限制各银行分配盈余实况、各国立银行存放款实况、各商业银行存放款实况等方面的统计。

(二)分类体系

这里的分类体系主要是收支分类体系,虽然民国财政统计中的非收支统计项目不少,但是由于非收支统计项目实际上并不是典型的财政统计的内容,因此我们仅就民国政府收支统计中的分类进行研究。而在该时期收支体系中,规定政府的所有收支都必须经过预算,所以这时的收支分类实际上是政府预算的收支分类。政府预算的收支分类是由主计机关公布的,就收入而言,它是以收入的来源为分类标志进行列示,而对支出的划分则主要根据政府的职能为分类标志进行划分。这种分类方式实际上不具有稳定性,会随着政府收入形式的改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而改变,因此主计部门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出台关于政府收支科目的文件。本文以1934年的收支分类体系进行说明。

1934年度的收支分类中收入以收入形式的不同为分类标志,支出以资金用途为分类标志,它又根据具体的需要分为不同的级别。收入分类中分为类、款、项三级科目。 类级科目将收入分为普通门类和临时门类;款级科目的分类标志为收入类别,项级科目的分类标志是收入类别和主管部门。在普通岁入大类中,款级科目中分为关税、 盐税、协款收入、其他收入等十四个款级科目;项级科目则按照收入的类别对款级科目进行细化,如第一款关税的项级科目分为进口税、出口税、转口税、船纱等几项;而在涉及多部门收入来源的收入款级科目下的项级科目, 则按照主管部门进行分类,如第十一款国家行政收入便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收入,因涉及不同的主管部门,在该款级科目下还分为国民政府主管、内政部主管、外交部主管等九个项级科目。在收入的临时门类项目中,基本上也采用了相同的划分方式。

支出科目则是以资金的用途和资金的流向为分类标志。在1934年的总预算中,分为门、款、项、目四级,门级科目分为经常门和临时门;款级科目按照支出的用途分为党务费、军务费、国务费等十六个款级科目;项级科目以主管部门或者用款单位为分类标志进行划分,当项级科目下还有目级科目时,项级科目以用款的主管部门为分类标志,如第二款国务费中的第一项国民政府,其下级还包括目级科目,因此项级科目便是目级科目的主管部门; 如果款级科目已经是最终的用款部门,则款级科目便是最终的用款单位。目级科目的分类标志是最终的用款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级科目都有目级科目。

(三)机构设置

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形成了对财政统计实施的制度支撑。在主计制度建立之初,财政部门便有相应的统计部门开展统计工作,而到了1941年财政部设立统计处,财政统计体系制度保障基本构建完成。民国政府时期的财政统计制度包括统计处内部组织、财政部各单位的统计机构组成。

1. 统计处内部组织。财政部统计处为配合该部各部门的业务,共分为三科,第一科职责是关于国税收入的等级调查审核及编制等事项,并拟定上项统计进行计划、表报格式、指导考核部属各机关主办上项统计人员的工作。 第二科职责是关于国库、钱币、公债、贸易等项统计之登记、调查、审核、编制等事项,并拟定上项统计进行计划、 表报格式、指导考核部属各机关主办上项统计人员之工作。第三科职责是关于财政统计材料的归集编译,本处及部属各机关统计人员之任免、遣调、训练、考核、奖惩、汇编校核总制各种统计图表与报告,统计工作之报告,以及文书、印信等,以及其他不属于各科等事项。凡不属于科之工作,如研究、设计考核等另设专员分别担任。

2. 财政部所属机关、单位统计机构。财政部统计处的成立标志着财政部门的统计主管机关设置的完成,但是财政部门相关统计工作的完成依赖于内部相关部门和所属单位统计工作的开展。因此,统计处成立之后便根据各单位业务的繁简程度,分别提出要求。在继税务署和和盐务总局设立统计处之后,在中央和地方财政部直属机关都设置了统计处或统计室。至1944年8月,财政部直属各单位统计机关已设置完备。至1945年6月底,共有盐政局统计处,税务署、直接税署、国库署、关务署、贸易委员会及花纱布管制局等统计室,未设统计机构的各司处,则确定专人办理该主管业务的统计事宜。

(四)数据编制

财政统计的编制采用登记为主、调查为辅的统计方式。财政部统计处为了使财政统计顺利施行,呈请主计处授权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公务统计方案》,涉及数据编制的有以下两条:1财政部为使本部及所属各级机关办理公务之经费与结果,以统一方法经常记载并整理统计编成报告,以为设计执行与考核之根据,经依照统计法与党政工作考核办法及其他有关法规制定财政部公务统计方案。2财政部所属各级机关所办公务,亦应由各部组织经常登记,并由统计人员按期整理编成各种报告表,报表格式由财政部在公务统计方案中公布。财政部所属最下级机关将各种报告递送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并由统计人员汇编报告,然后呈送上级机关递送主管部分审核登记, 并由统计人员汇编报告表,如此逐级审核登记汇编送至财政部。对财政统计编制责任的界定保证了以科学的方式得到准确的财政统计信息。

三、评价及启示

(一)民国政府财政统计制度评价

1.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财政统计制度建立初期,很受重视,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自始积极策进,粗具规模, 1939年11月并举行全国主计处预备会议,以资检讨,有利推进”。“各级主计制度多已次第建立,各级主计机构亦已渐趋健全,工作成绩颇具成效”。主计制度虽成立不久,但已有相当成绩,今年对于中央与地方的预算,大致都能按年编造(陈长蘅,1935)。

作为财政部门的统计,财政统计对财政部门事务的统计有效地支持了财政部门工作的开展。财政部门所属的各种收入部门的机关遍布全国,业务繁忙,因此这些部门统计工作的开展对于其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即“机构分布若网,材料之归集,时间之控制,诚属机关重要”。为了及时获得最及时的数据,在统计处设立之后实行了电报税收旬报制度,这样,能够及时地获得全国的税收征收情况。在1933年技术改进之后,又相继对税源进行统计, 用以估计课税客体的纳税能力,并对征收费用进行统计, 用以考核税收成本,使得税收、税源、税政三者联为一体, 彼此参证,以此作为税务行政的改革和核定预算的参考。 其他如金融统计、国库收支统计、贸易统计、公债统计、地方财政统计等,也都是相关部门主管业务的重要资料,在处理国家财政与决策上,各项统计资料之运用,均有其连环性,互相配合,融会贯通。

2. 制度存在不足,政府腐败、时局动荡多变也影响了制度的执行。

(1)制度上的缺陷。民国政府时期超然主计制度下的财政统计制度具有自身的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其固有的缺陷。在超然主计制下,财政统计实际上是财政部门的统计,其职能的重点不是提供给政府财政收支,而是提供财政部门的政务信息。在这种制度下,财政统计的最终任务是对财政部门的效率进行考核,这种职能定位实际上没有将财政活动作为一个经济层面的活动进行考察,不但与现代的财政统计的职能定位有差距,也与当时一些国家先进的财政统计职能定位存在差异。事实上,当时西方国家的制度安排是将预算、会计以及附带的财政统计职能赋予财政部门主管。

深刻分析当时民国政府实施超然主计制度的原因, 无外乎中国的各项法规制度不完善,西方的那些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情况,唯有将预算、会计、统计赋予一个具有超然地位的部门即财政主计机构,方能遏制当时贪污腐化、政府效率不高的乱象。总的来看,与其说超然主计制度下的财政统计是一种创新,不如说其是该时期法律、人事、政治等制度缺失情况下的一个次优选择。这也导致民国政府时期的财政统计更加侧重服务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的提高,更多地为维护政权服务。根据日本汐见三郎对财政统计的分类,民国政府时期的财政统计属于第一类,即对国家行政部门的财政做研究的统计,这类财政统计并没有考虑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财政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汐见三郎,1934)。

(2)政府腐败,政局不稳。这是民国政府难以真正实施主计制度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战争频发,尤其是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使得包括财政统计制度在内的超然主计制度难以推行下去。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剧,交通时有阻隔,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各种讯息不能够及时地传达,超然主计制度的各种法令、规则不能够有效地贯彻,如国民政府主计处工作报告披露:有关执行预算“二十九年度起实行预算法,其所定核转程序及期限,在此非常时期事实上困难重重,以致各第一级机关单位之概算,均未能如期送到”。

多变的时局环境导致计划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频频转变,以至于实施效果未能连贯有效(陈寿标,1945)。以收支科目为例,今年存在的科目可能在明年便不复存在,而本来去年没有的科目,在今年可能会增加。并且统一科目即使名称一样,具体内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都使得财政统计的数据口径发生变化,给财政统计的编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数据口径和具体含义不断变化,很难进行不同年份数据的比较。这一时期所获得的相关财政统计资料不具有连贯性,不同时点的比较存在较大困难。

(二)研究启示

财政统计 篇4

随着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力度的深入,财政专户沉淀有大量资金引发热议。目前我国各地财政专户开设过多过滥、资金流动环节过多、资金沉淀率高、专户清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早已凸显,财政专户资金存放引发银行间竞相揽储,甚至滋生腐败问题,波及财政资金安全。新预算法再次奠定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地位,而财政专户形成的“影子国库”使得大量财政资金游离在人民银行监管之外。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收支存统计、实现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显得意义重大。

2 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统计的可行性研究

研究国库开展财政专户收支存统计的可行性,实质上就是研究撤销开设在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将专户资金纳入到国库单一账户管理的可行性。可行性分析将从两个层面、五个要素来展开。

2.1 现有条件

客观必要性。主要体现在: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制度要求;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现实需求;净化银行竞争环境、压缩财政资金寻租空间、杜绝官员腐败的社会需求。

制度可行性。《新预算法》2015 年正式颁布实施,继续赋予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责,并明确规定仅对法律有明确规定或经国务院批准的特定专用资金才可以依照国务院的规定设立财政专户。国务院近年发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均对撤销财政专户提出了明确规定。财政部近两年《关于印发< 财政专户管理办法> 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通知》均属于清理整顿财政专户的规范性文件。

操作可行性。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在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中比较不容易受到地方部门利益的牵制。人民银行拥有以“3T”系统为核心、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清算渠道、以各地国库各具特色的国库信息系统为补充的现代化国库信息体系。人民银行内部另设支付结算、货币信贷、调查统计、征信管理等部门,国库部门能与之更紧密协作,及时疏导和规范财政资金运作。

2.2 未来预测

一是经济效益预测:2015 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接受采访时估计需统筹盘活的财政资金规模至少有上万亿元。随着财政专户与国库之间的资金往来加剧,国库库存也成呈波动上扬走势,据统计地方国库库存余额2014 年同比增长16.3%。照此推断,我国财政专户资金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若将上万亿元的财政专户资金集中统筹,则能较好缓解现形势下因税收增速放缓、土地出让收入滑坡、地方举债融资渠道减少等多方面制约造成的地方政府投资资金缺口。二是社会影响预测。近年来,在“财政专户”资金中发生的各类贪污腐败案件并不少见,如影响最大的2010 年“张美芳”案。有些地方财政部门甚至将大部分专户资金开设在当地城市商业银行,预埋风险隐患,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将财政专户资金从商业银行纳入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不仅能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国库监管职责,确保资金安全,还能有效降低专户资金寻租空间,杜绝资金风险和人员腐败。

无论是从客观必要性、制度及操作可行性等条件出发,还是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收支存统计都具有可行性。

3 实施方案及相关建议

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收支存统计具有可行性的结论是建立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基础之上,且涉及部门分工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正式实施之前,但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的收支存统计要分步进行、稳步推进。

3.1 实施方案

在专户对象上从易到难、逐个突破。首先, 以近期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规定为契机,清理不合规的专项支出类财政专户,将专户资金纳入到人民银行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核算;其次, 以税收收入电子缴税为参照,探索非税收入缴库电子化模式,撤销非税收入汇缴类专户,实现非税收入直缴入库;最后, 鉴于社保资金的征缴、管理到发放涉及社保、财政、金融等多个部门及个人,要在做好协调工作的前提下开展专户的收支存统计。

在专户管理过程中实时监控、明确责任。一是商业银行要按月或按季向财政部门、人民银行报送财政专户开设、变更、撤销及资金往来情况;二是人民银行要严把审核关,防止并拒绝违规将财政资金从国库转入财政专户甚至虚列支出的情况,在对商业银行现场执法检查中对明显违规情况坚决予以处罚;三是财政部门在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账务核对中要提供全面的预算收支数据,明确统计口径,杜绝对账数据模糊化、交叉化。

3.2 实施建议

法律制度层面,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国库监管职责。新《预算法》虽肯定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地位,却未明确国库监督职责,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明确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实行国库监督的职责权限,为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收支存统计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部门协作方面,强化内部沟通、争取外部支持。国库部门首先要强化与人民银行内部相关部门的沟通,了解商业银行的信贷及信用情况,对财政专户滞留商业银行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预警机制。其次要以规范专户资金管理为出发点、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为目的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人大的支持,定期提供工作成果,帮助地方政府全面掌握自身“家底”。

系统配备方面,完善现有系统设置、提升系统处理能力。完善TMIS系统关于财政专户的基础信息采集和资金流向监测工作,方便从下至上快捷的获取每日财政专户资金的收支存情况;优化现有TCBS、TIPS系统业务处理和收缴流程,为财政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作准备。

摘要:财政专户的大量存在使得人民银行虽具有经理国库之职,却无法施展监管之权。本文将从财政专户管理现状入手,从现有条件出发、对未来情况预测,探讨人民银行国库开展财政专户收支存统计的可行性,并提出实施建议。

财政统计 篇5

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联合年检是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监管、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 是全面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存续状况, 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工作平台。为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联合年检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1998】外经贸发第938号, 以下简称《通知》) 精神, 做好2011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联合年检各参检部门要严格按《通知》要求组织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联合年检, 立足本职, 依法行政, 各司其职, 在工作中加强协调与配合, 周密部署, 精心组织,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提高企业的参检率, 高质量完成联合年检工作。

二、2011年3月1日至6月30日为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办公时间, 年检内容为201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运营情况。在我国境内, 依法批准设立并登记注册、获得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均须参加年检。

三、联合年检各参检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现有网络资源, 认真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网上年检, 有条件的参检部门可利用网上年检平台完成相关数据收集工作。

四、开展电子签章试点工作的地区, 应在确保资金支持前提下开展工作, 不得向企业摊派费用。

五、对不申报年检、未如实申报年检情况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 联合年检各参检部门要按照各自只能依法处理。会计师事务所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财务会计等法规制度的规定, 客观、真实、公允地进行鉴证和服务。

上一篇:硬盘故障的分析及解决下一篇:协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