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精选11篇)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篇1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市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强力推进全县“十项重点”工作为目标,千方百计保收入,全力以赴稳增长,尽心竭力惠民生,强力推进财政改革,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科学管理,精细理财,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
一、20**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支出执行情况
截止6月20日,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295万元,占预算24076万元的47%,其中:国税完成1134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的42%;地税完成4057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的41%;农税完成2397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51%;非税完成3707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55%。
截止6月20日,全县财政支出完成67904万元,占预算支出任务158560万元的42.83%。
预计6月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100万元,占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的50%,全县财政支出完成79280万元,占预算支出任务的50%,力争实现收入支出任务双过半。
(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收入进度平稳,但增幅低位徘徊。3-6月份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2.4%、21.4%、24%、18.5%,连续4个月增幅在20%左右。随着最近两年一次性收入逐步退出、机遇性税源基本完工,税收收入中的不可比因素大幅度减少,财政收入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逐步回归正常、合理增长阶段。
2、重点税源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好于第三产业。上半年,冀东水泥入库增值税2925万元、企业所得税660万元,同比分别增加528万元、639万元;今麦郎饮品、今麦郎面粉、陕铜3户企业税收同比增加150万元。反之,第三产业税收大幅下滑,祥云华府、法门寺文化景区、关中风情园、祥云房地产分别入库130万元、282万元、52万元、18万元,同比分别减少869万元、61万元、79万元、126万元。
3、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但收支矛盾突出。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持续快速增长,年人均3.3万元的津补贴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县级公立医院离退休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双高双普、新农合、新农保、高龄补贴、城乡低保等民生支出配套到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造林绿化、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得到有力保障。但财政支出需求大、刚性强,缺口进一步增大。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千方百计抓收入。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协调配合,坚持财税部门领导包抓收入工作责任制,共享税源信息,找准工作着力点,及时协调解决收入征管缴库中存在的问题,对短收较多的部门进行约谈催收。二是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建立健全重点税源档案,完善重点税源大户联系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收入库情况。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服务企业发展。及时跟踪新开工和已完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掌握项目进度和税源预期,深挖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三是狠抓非税收入增收。全面实施县级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力争7月底全部上线运行;积极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摸底清查,改革管理模式及其收益征缴办法;及时掌握占用耕地和房地产交易情况,加强对重点房地产项目和大型工程的税收征管,督促土地出让金及时足额入库。
(二)不遗余力争资金。一是明确主攻方向。结合中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了解掌握投资动向及信息,将2013年中央、省级主要扶持政策和投资补助项目汇总整理成册,提供给各单位在争取资金工作中予以参考。二是落实争资目标。向各股室及时下达全年争取省市补助目标任务,制定考核奖励办法,将争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引导机制。三是抓好对口衔接。认真分析研究上级资金分配政策,主动配合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积极筛选和向上申报项目,确定专人及时跟进对口衔接,跑省跑市不间断,确保挤进盘子、写进计划的项目尽力落实成真金白银。截止5月底,全县共争取中省市各类财政资金60988万元,同比增长18.32%;县财政局争取中省市各类财政资金26587万元,占考核任务63125万元的42.12%。这些资金的争取和投入使用,为全县工业、农业、科教、文卫、交通、社会救济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力保障。(三)尽心竭力惠民生。一是认真落实再就业政策。拨付各项就业专项资金570万元,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356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上半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75万元,同期增长20%,财政贴息385万元,支持下岗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二是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及时下达124所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1814万元,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实施学前公用经费补助计划,安排107所幼儿园(学校)学前公用经费148.6万元和幼儿园“一免一补”84万元;实施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拨付122所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补助资金595万元;为268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2013年春季学期国家助学金201.45万元。三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6月份,新农合补助金额4346万元,受益群众53097人。四是加快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为55756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城乡养老保险补助3000万元,为25300名7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465万元。五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为1873户3409人发放城镇低保金403万元,为6817户20287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433万元,为640名五保人员发放生活费166.8万元,实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六是积极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安排53.5万元,用于乡镇村卫生室改造,提高农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七是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安排1126万元,加强全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及卫生院建设,为群众免费防疫、体检提供保障,不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八是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投入。拨付267.5万元,为231户农村危房改造户进行补助。九是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安排专项资金550万元,整合专项资金550万元,强力推进全县11个重点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安排全县上半年环境卫生配套费84.3万元,促进全县各村环境整治上台阶。挤出机关办公经费,为包抓的绛帐镇古水村购置垃圾清运机动车4辆;落实资金,帮助古水村整治渠路5.6公里,清理垃圾330车,新建垃圾填埋点2处、垃圾保洁屋2个,完成北坡绿化、渭高干渠绿化、西宝中线绿化4.2公里,一街一景绿化24条街道,植树5.1万株,新建、改建游园广场4处,把古水村打造成为全市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样板村。
(四)全力以赴稳增长。一是做好粮食综合补贴发放工作。早动手早安排,提前5个月发放粮食综合补贴资金4059.6万元,亩均补贴81元,农户96408户。二是落实惠农政策不折不扣。通过“一折通”发放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696万元。财政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实施扶贫整村推进10个,硬化、绿化、美化道路35公里,移民搬迁、整村搬迁贫困户168户、489人。三是突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中省安排专项资金1750万元,县级配套345万元,共建小型泵站8座,打配机井17眼,改造渠道40公里,配套渠系建筑物170处,可新增管道灌溉面积3100亩。四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实施。完成财政投资2325万元,支持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顺利进展,目前建成标准化苹果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建设节水灌溉工程2100亩,新打机井14眼,建设果园生产道路30千米,40u型渠20千米,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50台,发放割灌机200台,埋设低压暗管13千米,技术培训8000人次,修建大型沼气工程1座,户用沼气500座。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对全县2013年开工建设的64个一事一议项目的监督检查,稳步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顺利开展。
(五)强化监督促发展。一是开展财政资金安全专项检查。抽调专人组成5个检查组,利用1月时间,对县镇两级财政专户和财政资金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单位20个,检查账户62个,发现问题3个,提出整改措施5条,规范了财政专户管理,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二是开展中小学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4月份,对全县16所初中,30所小学2012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下达处理决定书25份,整改建议书2份,合理化建议30条,收缴违纪资金6.5万元。三是开展电力附加收支情况专项检查。抽调专人,对城关电管所电价执行情况和全县市政用电情况及新建路灯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3个,提出合理化建议3条。四是建立健全电子化政府采购。今年在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网上招投标,电子化操作,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和专家网上对接”的电子化采购模式,提高采购效率,规范采购行为。上半年,共实施政府采购项目200批次,实际采购金额3672万元,节约资金320万元,节约率达8.67%。五是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目前全县国库集中支付上线单位157个,截止6月15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拨付资金9084笔,总金额58886万元。其中,直接支付6092笔,涉及金额54925万元;授权支付2992笔,涉及金额3961万元。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全县预算单位制卡工作已全面结束,下半年将全部推行公务卡刷卡消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六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单位资产经营收入、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半年共收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9.82万元,资产经营收入30.06万元。清理核实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落实偿债责任,偿还贷款本息324.28万元。
上半年,在财政各项业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推进财政干部培训工作,加强财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有效提高了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全县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在财政宣传、后勤保障、效能建设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面完成财政工作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当前我县财政工作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
一是财政支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支出需求增长快于财力增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二是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次性收入较多,结构性矛盾突出,收入质量有待提高;三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需不断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四、凝心聚力,奋力赶超,促进全县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和“五个扶风”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是持续做大财力总量。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应收尽收,做大财政。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财税政策环境。坚持一手抓重点税源监控,一手抓提高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比重。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各项税收依法征收。继续加大资金争取,做强财政。抓住机遇,加强向省市的汇报沟通,及时掌握资金政策信息,做好项目储备和对接,加大争取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能力。开展“项目建设年”和大招商活动,支持项目建设,做活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全县“十大项目”建设,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新扶风提供坚强支撑。从财政部门具体业务工作抓起,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为项目建设和大招商活动营造优良环境。二是全力打造民生财政。确保民生投入。坚持把新增财力的8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民生工程投入12亿元以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双高双普”,创建教育强县,年内通过省级验收。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gdp总量的4%以上,达到3.7亿元以上。重点支持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支持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不断提高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妇女免费分娩、“两癌”检查、城乡妇女产前筛查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治疗等10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深化药品“三统一”,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参合率。统筹城乡发展。有序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完善投融资机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众、新就业职工、农民工住房困难。
三是大力支持经济建设。支持园区经济提速发展。落实招商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用地、上市融资等问题,支持华夏好蜂蜜酒、建忠食品饮用水、今麦郎面粉挂面等12个技改项目建设,支持机械加工工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壮大中小企业。采取财政贴息、技改补助、创税奖励等办法,激发中小企业内生动力,激活民间资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培育文化休闲、民俗饮食、旅游商贸、节庆会展等第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四是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畜果粮菜四大产业提升工程,支持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和现代化万头猪场建设,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科技转化,重点建设生态养殖、有机苹果、小麦良种、设施蔬菜、精品苗木、猕猴桃等八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力促农民大幅增收。全面落实粮食综合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推进特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
五是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整合专项资金。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统筹省市与县镇、财政与社会各类资金,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现代农业、重点镇建设、移民搬迁专项资金的整合力度,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全力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加快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建设。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推动公务用车改革试点等工作,以改革创新推动厉行节约,加强公务接待、会议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等三项经费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促进投融资平台规范运作,有效防范债务风险。推进支出绩效评价试点。细化完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选取部分重大经济建设、民生保障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预算、分配资金的重要参考。
六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设学习型机关。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实践活动,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强化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本领,不断提高运用财税政策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包容性发展的能力。建设效能型机关。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办法,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建设廉洁型机关。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严格规范公共财政支出,继续控制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支出。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群众满意的财政干部队伍。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篇2
1财政部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即是一种追求更细致更完善的态度, “精细化管理”更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管理,其在普通管理的层次上, 细化工作的每个枝节,更深入地划分每一人员的工作领域, 更科学地计算工作成本与效益,节省资源不必要的冲突和浪费,带来多重效益。
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在政府财政部门,也是由于国力提升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家财政的收入与支出节节攀升,每一次完善城市的建设、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准都需要政府不小的投资。政府财政部门的工作正是审核每项投资是否合法合理、是否能给城市建设带来实效,将资金拨给通过审核的项目,驳回不合法、浮夸、华而不实的项目资金申请。进行管理层精细化改革,能带来崭新的廉洁的透明的工作氛围,更好地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财政支出与收入的精细化管理是财政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将每一分钱用在该用的地方,精打细算,收支平衡是政府使用公款的首要考虑原则。但从各地的财政收支审计汇报总结上来看,仍存在所收税金不达标、预算不够精准、账目不够透明、建设资金被浪费等种种问题,造成财政报表的混乱。因此公共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必须切实实施,让资金有实际用途,更好地改善民生、建设乡镇,每一项拨款都应该明确到具体事项,确保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2财政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定位
2. 1汇集县乡资源,明确财政收入加强财源建设
整合当地县乡建筑、公共设备、人员分布等情况,实时掌握县乡楼房建设、公共设施损坏的情况,并及时进行汇款,修补城市落后设备。明确登记每项资金汇入与汇出的流程经过,确保金额有条不紊、不缺不少的用在该用的地方。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的经济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经济项目,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 2反对铺张浪费,科学规划预算
以量入为出为基本原则,合理地筹划公共资金的使用去向,在每一个项目上精打细算,省去不必要的开支。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项城市规划, 大力扶持惠及后代的工程项目,严控项目的审批,加大对质量的把关。使预算支出科学化、合理化、透明化。
2. 3透明化公正化公平化人员资源物力资源的使用
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的实质性改革,让工作流程更加透明、更加公正。实行源头规范,做到 “财政资金拨到哪里,财政监督就跟到哪里”,严格监管资金使用的流程走向,坚决抵制虚假支出账单的上报。培育一批廉洁公正,爱岗敬业,务实求真的优秀财政部门工作者。提高财政局所设岗位上的就职人员的质量,切实在每一人、每一岗上分配工作。
3财政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3. 1开源
加强财源建设,走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县乡地理位置,人文背景的基础下,规划好城市建设目标。发展农业的县乡,应设立专门的涉农补助通道,给予务农人员实际优惠,保障此通道补助资金汇入的安全性,最大程度上维护务农人员的合法权益。发展林业的县乡,应对退耕还林现象进行必要性的奖励。发展矿业的县乡,政府对发展矿产的企业予以资助、对矿井工作人员分发补助。此类关于城市建设的财政支出都是必不可少的,着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潜力发展项目,进行必要的投资鼓励,也必然会得到更丰厚的回报。同时兼顾收入金额较低地区,招商引资,扶持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县乡经济收入持续不断地上升。只有广开财源建设的道路,才能使县乡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有实力改善民生情况。
3. 2节流
坚持以收入的多少决定支出额度,量入为出,以收定支。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财政部门应注意避免 “高指标,高任务”,不打赤字预算,不助长 “浮夸风”,县乡的建设要以源为本,脚踏实地地规划城市建设。财政部门牢牢把握量入为出的理财原则,才能切实地改善民生情况, 不增加人民不必要的赋税压力。若要切实落实 “节流”的财政支出情况,县政府必须合理编制预算,着重发展有潜力的项目,照顾财政收入份额较少的地区,细化明确资金的流向。坚持 “以政府预算为中心,以集中收复为目标,以政府采购为补充”,让财政流出减少不必要的金额,珍惜每一分钱,不在细枝末节挥霍资金,让资金完全使用在民生项目的建设上。也要加强工程质量的把关,大力度打压豆腐渣工程的建设,断绝该类工程的启动资金。
3. 3明分工
从工作任务上确定工作所需人手,确保财政局工作人员定岗定责。规划好财政部门所需的工作岗位与岗位上所需的人数,并精选财政工作者,让有能力于岗位的人上岗,是保障县财政局有效率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保障县乡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让问题有地方反映、有方法解决是明确财政局分工的主要目的,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整改县乡零散的工作流程,落实每位在岗人员的明确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审批用款单位资金申请报表———下达审核后的预算指标与用款计划———资金汇出” 是财政局核心的工作内容。 因此可以适当精简工作流程,明确分工,让上级指令能快速下达至基层,让基层问题能及时反馈得到解决,也便于财政部门职员的管理。
3. 4严督管
夯实管理基础,严格把关财政金额的流动。依法治县, 严厉打压不正风气,使资金流向明确,发挥实际效益。尝试实施 “以拨代款” 的改革措施,让所需品代替所需拨款, 由此避免不法分子私自挪用建设资金。培养一批作风优良的财政工作人员: 财政工作领导班子是组织者、领导者、改革的推动者,要协调好、安排好、抓紧整个财政局组织的税款管理工作,廉洁自律,团结协作,务实求真,起表率作用。 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修养,职业操守,服务态度,劳动纪律与工作质量。财政工作人员必须合理编制县乡的预算规划, 正确处理财会业务,负责财务的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不符合法律的一切要求严厉驳回。依法组织县乡的各项财政支出,确保财政收入及时入库。加强工作人员的本职培训、法律知识培训,以建设更优秀的服务人民的团队。让人民的每一分税款用之实际,福益人民。
综上所述,县财政局通过加强财源建设、科学筹划预算、严格把关资金流动过程等策略变革,完成管理的进化, 实现财政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贾康,孙洁.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思考和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8(58).
[2]刘建光.强化我省地方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探讨[A].税收实践与探索---山西地税系统优秀税收科研成果文集(2005)[C].2005.
鄱阳县财政局的反讽 篇3
看了对这个大案的报道,我当时断定:鄱阳县财政局一定是个常被表彰的先进单位。在网上搜索,果然不出所料,在江西省财政厅网站上,我找到了上级猛烈夸赞下级的一篇奇文,题为《跋涉——鄱阳县财政局实践“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监督规范化”纪实》。
2010年8月,鄱阳县财政局出版了一本80多万字的书,书的名字叫《跋涉》。“书的大样送到省厅、市局领导的案头后,即刻引起了巨大反响。”简而言之,文章以大量“事实”和制度设计阐述,论证了潘阳县财政局的“万无一失”和高屋建瓴,该单位“事事俱精、件件皆细”, “从理论构建到工作实践、总结回顾,无不涉及、无不贯穿、无不深入”。
鄱阳县财政局比我所预料的先进性更雷人。它留下“串串闪光的足迹”,连续被授予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文明单位,8项服务承诺、乡财县管、涉农资金、工程三审制、信息化管理等多项工作,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江西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
一个股长携巨款跋涉到了境外,“跋涉”这个题目似乎是一个寓言或预言。事发后此文的讽刺意味非常强烈,可想而知,此文的炮制者和支持者,当有芒刺在背之感,他们实在不愿让它继续供大家瞻仰。想到此文必遭“毁尸灭迹”的下场,我在2月18日中午把它复制下来,而江西省财政厅网站在当天晚上就把《跋涉》删掉了。
在我看来,我们有时候缺少的不是评论,而是发掘或发现。这里的发现有前提条件,至少你得预想可能会有什么、应该搜索什么,具备发现力并揭露丑陋。这不是因为我们和哪一级政府、哪一个部门有仇,而是我们对自身的权利状况有清醒认识,对权力怀有警惕,对那些为权力行为制造文化和舆论保护伞的人怀有警惕。
由于辖内决堤而被开除过党籍,这是鄱阳县财政局欧阳局长的前科。他仕途中的第二次“决堤”,即这次近亿元专项资金被盗取。这些专项资金,主要是用于补救病险水库,而鄱阳县正是险情严峻地区之一。专项资金被盗却发现不了,合理的解释之一,可能是没把资金用于病险水库。局长因决堤受处分,应该对水库险情及资金保障更加上心,亿元专项资金流失,几年发现不了,很难说这位局长对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编写出《纪实》一文的人,不论真假,将监督虚设和溃坝之危论证成滴水不漏、无可置疑,他们与权力一起传递给人虚假的印象,这种印象可能在当地民众并不会被认同,但对于权力系统而言,这是被需要的。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一切文学都是宣传,对权力系统来说,某种程度上成绩也是宣傳。
很难说造出这些文字的人是多么邪恶的人,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态决定了进入这个生态的人的基本状况。《纪实》的删除,不是对哪一个写文章的人的反讽,而是对权力环境的反讽。
县财政局上半年法制工作总结 篇4
一、20xx年上半年法制工作情况 (二)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努力提高财政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半年来,我们紧密结合财政改革和财政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财政法制培训工作,重点是学习贯彻《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一是多层次开展学习培训。将贯彻实施《条例》列入“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分财税干部、部门单位负责人、财会人员三个层次进行学习培训。对部门单位负责人,通过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和违法行为案例评析等形式进行培训;将《条例》作为部门单位财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财税干部中开展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测试,确保执法人员准确掌握《条例》。二是大力开展《条例》宣传。针对该县目前部门单位负责人在财经知识缺乏和财会人员队伍变动大的现状,通过广播电视、财税网站、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发放《条例》单行本、开通财经法律法规咨询热线、财税网站在线有奖竞答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条例》和财经法律法规,大力营造依法理财,规范管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查询、证据保存、公告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执法活动,提高财政执法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和指导单位健全、规范有关内部财务监督控制制度,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四是初步实行执法检查联动。建立财政、税务、法制、审计和会计核算中心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各执法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实现数据信息互通共享。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实行执法检查定期报告制度,统筹安排监督检查,实现执法联动。
(三)认真开展“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对“四五”普法考核验收自查工作进行部署。二是组织有关科室人员对我局“四五”普法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普法基础工作、普法制度建设情况、集中宣传情况、普法成效和普法创新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自查。三是对通过自查发现的如资料不完整等问题,积极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推动下一步普法工作有序、健康开展,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四)继续推进依法理财,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多年来,我局一直把依法行政作为关系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局党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立足内部,重视外部,内外结合的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通过财政法制科和财政监督科,加强对本系统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适当的行政行为。逐步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促进法定职责的落实,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对外,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把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突破工作来抓。逐步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对违法实施行政行为者,该处分的处分,该清除的清除,该赔偿的赔偿。同时联系工作实际,虚实结合,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将行政执法责任制与维护全县经济有秩序发展相结合;二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三是将执法责任制与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四是执法责任制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相结合;五是将执法责任制与规范抽象行政行为相结合。
(五)贯彻实施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为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税的观念,改善和规范财税自身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精神,结合我县财税工作实际,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本系统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制机构和法律专业队伍建设尚存在着相对薄弱的问题,这与我县财税法制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目前,我县地税法规科单独设立,有3位干部,而财政法制科与办公室合署办公,且没有专业法律人才。法制宣传教育的台帐资料不够齐全。由于财政法制科没有专职法制干部,平时对法制宣传、培训等资料收集不够,造成工作干了以后没有整理资料。
二是财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岗责体系和可操作性强的执法评议考核方法,再加上外部评议的力度不够,评议方式也不先进,评议范围和内容还处于较低层次,特别是财税干部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等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是行政执法责任分解难度大。由于机构改革和税收征管格局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专业机构职能优化和行政执法岗责体系还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再加上财税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和干部执法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都给行政执法责任分解和过错责任追究带来许多困难。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篇5
2014年,县财政局禁毒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的指导下,根据上级关于禁毒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加大对禁毒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并结合财政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教育成效较为显著。在抓好每个财政干部职工教育的基础上,不断争取禁毒宣传教育的工作实效,实现了全县财政干部职工无一人吸毒,无一人贩毒的成绩。现将我局禁毒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
我局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XX同志为组长,作为我局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XX为副组长,禁毒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对禁毒工作的全面组织实施等。并将禁毒工作纳入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禁毒工作责任制,同其他财政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考核。
二、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防范能力
(一)重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有关禁毒文件精神,结合“六五”普法活动,将禁毒法律法规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宣讲,并采取运用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多样的方法深入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强化禁毒意识。
(二)按照“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并把教育青少年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家庭。坚持家庭抓、单位管相结合,保证每个家庭的子女遵纪守法、远离毒品,努力为家庭和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治安和生活环境。
三、抓好监督检查,筑牢思想意识防线。认真排查内部存在问题,严防内部吸毒情况发生。同时,实行“零报告”制度,及时报送情况。2014年,我局干部职工及家属子女无参与“黄、赌、毒” 等违法犯罪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治安和生活环境。
四、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禁毒经费投入。一年来,按照我县禁毒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县财政局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合理安排预算,不断加大对行政政法单位的投入力度,保障行政政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一是积极与省、州财政加强沟通,争取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安排禁毒专项经费X万元,保证了我县禁毒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监督各级禁毒执法部门贯彻“收支两条线”规定贯彻落实,制定落实禁毒经费管理制度,督促做好缉毒缴获的毒资、非法收益和罚没财物的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禁毒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县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
今年以来来,我局认真贯彻上级禁毒工作指示精神和部署,以创建“无毒害单位”为载体,立足财政,踏踏实实地开展禁毒传宣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局将继续努力,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财政对全县禁毒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不断提高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防毒、拒毒意识,确保财政这片净土“无毒”。
“县财政计划”财政工作计划 篇6
一、财政工作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xxxxx、xxxxx”总体目标,深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动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努力增收节支,确保预算圆满完成和收支平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财政工作目标任务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xxxx万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任务x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上划所得税安排xxxx万元。财政总收入为x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基金预算收入任务xxx万元。其中财政部门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为xxxx万元,比上年增长xx%。
三、财政工作重点一加大依法治税力度,强化财税收入征管
1、严格税收政策,坚持依法治税。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切实维护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各项征管措施,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2、突出重点,强化税收征管。规范农税征管,确保征收主体到位,进一步加大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管力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大土地出让金的收取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的征管,突出抓好建安营业税收和重点工程税收征管,确保税收均衡入库。
3、提高收入质量,保证均衡入库。严禁收过头税,不得虚增收入和负债垫税入库,同时也不能人为压减正常的财政收入规模;全面落实财税收入目标管理,加强财税日常工作协调,坚持财税收入定期通报制度,促进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力争实现半年“双过半”,全面完成全年财政收入预算任务。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支持经济发展力度
1、积极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加大财政资源整合力度,培育和壮大市场经济主体,重点培育骨干企业生财,打造一批稳定的骨干财源,形成以重点企业纳税为支柱的财政收入格局。积极推进工业化,提高工业经济创税率;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和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提高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
2、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抓住湘西地区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机遇,建立项目库,积极向上申报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支农和世行贷款等项目,争取中央和省、市更大的扶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贫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投资项目评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政策杠杆,稳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减人减事减支,降低财政供养系数,提高人均可用财力水平,化解乡村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加强涉农收费监管,进一步减轻和规范农民负担;切实落实农业税免征和粮补政策,促进粮食生产。
4、加大财政服务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支持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步伐;进一步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二、三产业的就业面;积极支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
5、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和安全的同时,强化专项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强化行政事业收费监管,加强非税收入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三加大公共财政建设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1、确保财政工资发放。继续把保工资发放放在财政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首位,对工资性支出预算到位,通过加强工资专户管理,加大对乡镇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力度,帮助解决困难乡镇收入淡季的工资发放问题,确保干部职工工资发放到位。
2、确保重点专项支出。加大征缴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社保投入,加强社保资金调度和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的力度,办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极锎胱式鸷吐涫涤泄卣撸С只繁!⑽幕⒐悴ァ⒓粕⑻逵雀飨钍乱捣⒄埂<哟蟛普┩度耄俳┐寰梅⒄购团┟裨鍪眨繁E┐逅胺迅母锖笙绱遄橹T俗?br>
3、严控一般性支出。加大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电话费、办公费等公用经费管理力度,逐步科学界定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供给范围,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四加大财政改革力度,确保财政资金运行
1、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国家调整农业税收政策和提高个体工商税收起征点等新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乡镇财政管理新体制;严格按照《xx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200x-200x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做好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工作,确保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顺利启动和平稳运行,并注重掌握新体制的运行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
2、继续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会计集中核算范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实施财政资金国库集中管理,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3、加强财政投资管理。健全财政投资资金监管制度,切实搞好财政投资范围的界定,强化财政性投资项目的预算审核与跟踪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加强对财政投资的监管。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实行财政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和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财政投资评价制度和投资责任追究制度。重点突出对交通、城建等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管。
4、强化国有资产监管。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规范管理与依法处置工作;加强对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监管,对企业改制后的剩余资产,进行清理登记,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围绕建立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干、廉洁高效、能打硬仗”的财政干部队伍这一目标,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财政机关活动,着力营造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财政干部学习、培训,提高财政干部服务改革与发展大局的观念,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推进以“金财工程”为主体的财政信息化建设,促进减人增效,改善服务,提高财政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二00五年x月x日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篇7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财权上移、事权下移”的制度安排, 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力的不对称, 由于省以下财政收入分享体制并没有按照分税制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的事权支出则主要由处于基层的县级政府承担, 最终使得县级政府财政逐渐陷入困境。省管县改革正是基于这一问题而被提出来的, 它试图通过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并扩大县级政府的自主权, 达到“留利于县”的目的。然而, 这种“扩权”改革必然要对政府行为及由此引发的政府竞争产生重要影响, 进而会影响到政府行为及政府竞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政府间的财政收支竞争。
正如分税制改革后的省级政府横向财政竞争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样, 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政府财政竞争必然也是如此:良性财政竞争能够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初衷的实现;恶性财政竞争不仅会阻碍县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社会后果, 最终影响到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效果。因此对政府财政竞争的合理引导与治理是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政府财政竞争的影响
“市管县”体制下的政府财政竞争, 主要以省级政府间的横向竞争为主, 从最初单一的税收优惠竞争开始, 经历了税收优惠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并重的阶段, 现在主要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支出竞争为核心。其中, 省际间税收竞争的竞争策略从相互模仿转变为差异化, 省际间的财政支出竞争表现为一种趋同的策略互动。与市管县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竞争不同, 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财政竞争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横向政府财政竞争的重心随着政府权力的下放而下移。省级财政竞争一直是横向财政竞争的核心, 虽然市级财政竞争及县级财政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但因市县两级政府权力有限而表现得不是很明显或者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在“省管县”体制下, 市县平级, 直接承担发展地区经济重任的县级政府, 将获得更丰富的干预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手段和体制空间, 这必然会改变各级地方政府的地位和行为, 现在的省级政府转变为该地区的“中央政府”, 更多地承担着原属中央政府的协调职能;现在的县市政府则承担起了发展本地县域经济的重任, 在这种背景下, 横向财政竞争的核心自然由省级财政竞争转变为县级财政竞争。
第二, 县级财政竞争将体现出与省级财政竞争不同的特性。一是县级财政竞争将仍然以税收优惠为主, 这是因为:目前大多数县级政府财政陷入困境, 以财政支出作为竞争手段并不现实, 而政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导向政策, 则为县级政府开展税收优惠竞争提供了可能。二是县级税收竞争将直接采取差异化的策略, 这是基于对省际间的税收竞争从相互模仿转变为差异化的学习改进。三是财政支出仍是县级财政竞争的重要潜在手段, 虽然受限于县级财政困难, 但县级政府仍然可以模仿省级政府, 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负债融资或者提供担保, 为招商引资而力争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四是县级财政竞争将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区域间恶性竞争, 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竞争远比30多个省的竞争更加激烈, 规范和管理难度更大。
第三, 纵向财政竞争层级减少但更加复杂化。在市管县体制下, 纵向财政竞争主要包括中央与省级政府、省级与市级政府、市级与县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 其中中央与省级政府的财政竞争是核心。在“省管县”体制下, 纵向财政竞争的层级减少, 主要包括中央与省级、省级与市县政府的竞争, 且二者同等重要, 省级政府与市县政府的竞争将对省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形成一种倒逼的态势。
三、基于政府治理的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完善
省管县财政体制下的县级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决策职能, 在本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需要得以扩权的县级政府与邻近市县展开争取社会流动资源及上级政策扶持的积极竞争, 这种竞争行为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也很可能会转变为恶性财政竞争, 最终对省管县改革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应根据省管县体制下政府财政竞争的特点, 在充分发挥县级财政竞争机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同时, 对省管县体制下的财政竞争进行治理, 以此进一步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由于财政竞争的主体是政府, 因此, 对财政竞争的治理实质上就是对政府的治理, 包括政府管理的过程、政府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安排、政府处理事务的方式以及对资源的运用等方面, 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由于“省管县”体制下, 县市财政竞争以及省级与县市政府财政竞争凸显重要, 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财税管理体制, 尤其是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合理确定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和收支责任安排, 将县级政府财政竞争更好地纳入到制度框架内。具体来说:一方面, 要不断完善税制, 尽量减少不必要或者意义不大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定, 避免县市政府通过不断降低本地实际税率进行资源争夺, 即遏制所谓的“奔向底线”的恶性财政竞争;另一方面, 逐步确立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税种, 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 确保县市政府获取足额稳定的财政收入, 为县市政府进行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财政支出竞争奠定基础, 即鼓励所谓的“奔向顶层”的良性财政竞争。
第二, 改革以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机制。县市政府官员的考核不应仅注重地区短期经济发展情况, 而且应包括有利于地区经济长期增长和地区社会进步的方面, 如县市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与公平程度、高效的政府服务、规范的法律环境、县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评价、县市科教文卫支出水平及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状况等, 尤其是在县市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 对县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绩效控制, 一方面可以确保县市将有限的财政投资用在刀刃上, 进而遏制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县市恶性财政竞争, 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励县市政府进行以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财政支出竞争。
第三, 引导县级政府在财政竞争中的合作。县市政府财政竞争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被消除, 但通过县市政府间关系的协调可以减少冲突和增进合作, 而这种协调职责主要应该由省级政府来承担。一方面, 省级政府应为县市政府培育自身的竞争力提供思路上的统筹安排和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 正如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的做法一样, 在省管县体制下、县市以财政竞争为核心的政府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省级政府应统筹考虑本省所属县市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些有利于引导本省具有相似资源禀赋、地理优势的县市开展经济合作的导向性政策, 这可以避免相似县市为争夺上级支持而进行恶性竞争, 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相似县市共同的资源禀赋的规模经济效应。
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经济研究, 2004 (6) .
[2]王美今, 林建浩, 余壮雄.中国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特性识别:“兄弟竞争”与“父子正义”是否并存 (J) .管理世界, 2010 (3) .
[3]沈坤荣, 付文林.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 (J) .经济研究, 2006 (6) .
[4]郭庆旺, 贾俊雪.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财政支出竞争与地区经济增长 (J) .管理世界, 2009 (10) .
[5]张秀生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 (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5) .
[6]何显明.省管县改革:绩效预期与路径选择 (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 (12) .
湖南财政缺口县居全国第三 篇8
《新理财》:作为湖南省财政厅厅长,今年“两会”您最关注什么?
李友志:从财政的专业角度出发,有三块内容我非常关注:第一个是今年县、乡财力保障机制的建立;第二个是农村粮食安全问题;第三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理财》:基层财力不足是目前一个普遍的问题,我看到湖南省去牟的财政收入增长在23%左右,比起一些欠发达地区情况还好,能谈谈湖南这边的具体情况吗?有最新统计的数据吗?
李友志:2010年,湖南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维持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能够得到较好保障。尽管湖南省去年一年完成财政收入1862.9亿元,但湖南省真正可用财力只有200多亿元,湖南全省目前仍有77个县存在财政缺口,很多县根本没有能力来解决配套的问题。目前缺口在130亿左右,这在全国排到第三位,仅次于广东省和山东省。
《新理财》:下一步湖南省将有哪些具体措施改善县、乡财力不足的问题?
李友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历史问题。而我们湖南一直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发达度不够,这就直接影响到地方税收,造成财力困难。解决县级财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靠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靠中央的支持。争取通过建设县、乡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降低县、乡财政配套资金的比例,同时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完善对县、乡财政的奖励机制。争取在2012年解决县级财力不足的问题。
《新理财》:您刚才提到湖南省属于农业大省,今年在农村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工作上,湖南财政将有哪些措施?
李友志: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搞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抓好粮食生产品质提高工作,改善生产力水平,加强高科技农业技术的推广;三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积极落实农业生产补贴,特别要支持双季稻种植和种粮大户,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奖励粮食大县,调动县级政府支持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的积极性;四是要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
《新理财》:做强工业、扶植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您今年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在这方面湖南省财政是如何支持的?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 篇9
2009年,我局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努力探讨中央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和途径,认真研究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寻找我县对应的着力点;狠抓增收节支,强化规范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确保工资和重点建设支出。树立文明新风,打造和谐团队,为构建和谐平和添砖加瓦。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突出财源建设。2009年财政总收入计划按16%的幅度递增实现财政总收入3.04亿元。因此要突出抓好财源建设。在财源建设上,我们将突出抓好两条:一是加大对现有财源特别是工业骨干财源的建设力度,坚持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发展纳税大户上下功夫。二是加大后续财源培育力度。要全力支持黄井、大坂洋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通过项目培育后续财源;通过招商培育后续财源;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后续财源;着力激活旅游市场和房地产开发市场。
2、突出均衡入库。在强化税收征管的同时,继续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按照“主要领导负责,均衡入库,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队,一月一督查通报,强化各单位均衡入库意识,确保收入按进度及时按月均衡足额入库。
3、突出争资金跑项目力度。一方面在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全力支持县直职能单位争取上级对我县项目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我们本身要尽最大努力,争取上级财政部门对我县财政资金转移支付的力度,争取其他专项资金,努力增加县级财政可用财力。
4、突出“三保”。财政支出全年预计达62328万元,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资金需要。一是要把工资按月发放作为第一要务。严禁挪用、拖欠工资。二是要确保重点专项支出,加大对社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教卫、惠民实事等重点支出。三是要通盘考虑财政和基本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要加大对开发区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调度到位。四是要严格控制一般性财政支出,加大对会议费、接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等非生产性开支的管理力度,强化预算约束,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5、突出财政改革。一是进一步推进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二是精心组织,切实抓好教育经费改革管理工作。三是积极推行部门预算改革试点。认真研究和制定部门预算改革政策,积极推行部门预算。四是推进非税收管理改革。努力创新非税收管理模式。五是抓好镇乡村两级消赤减债试点工作。
6、突出财政监督检查。一是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处置行为;二是采取得力措施,强化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建立项目资金追踪检查制度;三是要加大政府采购力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四是进一步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在内部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预算管理全过程的预算运行机制。
县财政局工作总结及计划 篇10
一、着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8万元,超预算19个百分点,超收2042万元,同比增长30.4%;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636万元,超预算44个百分点,超收1723万元,同比增长51.7%。同口径,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这一成绩得来不易。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税工作,牢固确立“始于招商,终于税收”的理念,切实加强财源建设,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中粮集团等一些大型企业落户我县后,有力地拉动了我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年,中粮集团上缴税收300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增幅的10%;旧城改造拉动契税收入243万元,同比增加140万元,增长136%。成为了我县财政收入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二是财政部门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财观念,把强化收入征管、做大财政蛋糕摆上工作的重要位置,集中精力、全力以赴,积极协调财、税、库、行的关系,主动帮助疏通纳税渠道,*年全县非税收入2649万元,同比增长118%。有力促进了全县财政收入任务的及时、足额完成。另外,一年来,财政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收入,提高地方可用财力。*年共争取上级补助收入35857万元,比XX年的15300万元翻了两番多,同比增长18.26%,增加5537万元。其中,一般转移支付增加3758万元,财政困难县补助500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增加405万元,专项补助增加607万元,其他各项补助增加267万元。使全县总财力达到41493万元,相当于完成了2.6亿元财政收入。
二、着力强化预算管理,重点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一年来,财政部门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按照有保有压的用款原则,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障了重点支出的需要。*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42245万元,同比增长45.38%。财政保障支出所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了全县公教人员工资发放。
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支出原则,在编制年初预算中首先安排工资性支出,不留硬缺口。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资金优先保证全县公教人员工资支出。全年共计发放行政事业人员工资17663万元。并根据财力状况,及时调整全县行政事业人员工资水平,从1月1日起全额兑现了离退休人员200元生活补贴,兑现了在职人员200元生活补贴县补部分的一半。从7月1日起全额兑现了在职人员200元生活补贴和离退休人员200元物价补贴的一半。另外,启动干部职工个人住房保障制度,县财政补助支出200万元;推行干部职工取暖费货币化补贴政策,县财政增加支出670万元。
2、加大支农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全年共筹措支农资金4850万元,比去年增加1791万元,增长 58.5%。全面落实各项涉农补贴,*年落实种粮补贴1040万元;落实良种补贴15万元;落实农机具补贴39万元。同时加强了与有关金融机构的合作,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全面启动“一卡通”运作机制,制定了《*县财政局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的实施办法》,确保了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为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年来,财政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农发和农业专项资金,全县共整合各类资金1759.5万元,涉及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农村经济组织四类项目。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正如许多农民所说的那样,“以往种地要缴税,现在种粮拿补贴”,财政支农效果显著。
(四)坚持发展优先,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建立收入良性增长机制
坚持各项扶持企业发展和招商投资优惠政策,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扶持重点企业,发挥骨干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服务业的财政投入,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文化旅游业,提升第三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率;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安排信用合作社退税扶持资金100万元,并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制度;着力培植后备财源,努力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规范企业财务,加强税收征管,做到*收尽收,加快实施“金财工程”,推进财、税、库、行联网工程,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的财政收入征管体系。搞好收入分析,不断增强收入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五)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完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细化预算项目的编制,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通过部门预算的编制,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预算信息管理系统,探索扩大预算信息管理系统覆盖范围,完善财政支出管理方式。
二是积极探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优化支付系统,简化支付程序,提高运行质量,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的衔接,做到信息共享,方便查询和管理。
三是拓展政府采购规模。
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审及执行,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增强政府采购的计划性和规范性,切实节约财政资金。创新政府采购方式,提高政府采购的规模效*。
四是进一步加强完善财政内部管理。
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中心,完善财政管理监督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财政内部完善编制、执行相分离,寓监督于管理全过程的运行机制,保证内部监督制度化、规范化。
五是抓好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
在我县狠抓税源经济建设的背景下,乡镇财务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XX年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财务人员的培训;指导乡镇配合“乡财县管”工作的实施,规范乡镇的支出行为。要细化预算,提高乡镇预算编制水平,坚持事权财权统一,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界定县与乡镇事权划分,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加大对乡镇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论财政体制改革之“省直管县” 篇11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行政体制,转移支付
“省直管县”是针对“市管县”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而实施的改革, 在地方“省、市、县、乡”四级财政体制下, 撤销市这一级对县级财政的管制, 实现省与市、县在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财政预决算、资金往来、财政结算等方面的直接管理关系。
一、我国“市管县”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1、“市吃垮县”与“县拖垮市”。个别市将县作为其附庸, 将县域内的资金、人力等资源都搜刮用于中心城市建设, 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的国情, 如果县域经济不能快速发展, 会直接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
2、“组织结构障碍”。在地方人为增加市一级地方财政机构臃肿, 管理成本高而管理效率低。管理链条过长易带来信息损耗和失真、传递不畅及资源浪费等“组织结构障碍”问题, 形成管理“真空化”。同时由于各县级政府的沟通博弈能力有别, “市管县”还会导致管理的实质不公性, 市县竞争加剧, 矛盾冲突较大。
二、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一)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
“市管县”存在上述的问题, 推动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实现财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目前全国已有约2/3以上的省市在推行“省直管县”改革。2009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改革的意见》计划“到2012年底前, 在全国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外, 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二) 改革存在的问题
尽管“省直管县”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实践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1、与行政体制相矛盾, 事权与财权不统一。
“‘市管县’行政体制缺乏明确的宪法依据, 但是它已成为我国政府架构的实施, ”该体制是制约“省直管县”的重要障碍。同时, 省以下事权划分不明确, 导致了“地方政府间的事权混乱状态局面。”
2、地方税权较小、主体税种缺乏。
目前除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有限的税收减收、免收权益外, 税收立法权基本集中在中央, 地方在税收立法方面尚处于基本无权的状态, 由此“寻租”这种非常态的现象常态化, 成为解决地方财政问题的途径。
3、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额度的计算上仍然采用“基数法”。该标准未能考虑各地区财政能力和收支差距, 助长了地方政府“讨价还价”“跑部钱进”的不良风气, 加之, 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和结构不合理, 不能有效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不均的问题。
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完善建议
1、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明晰事权划分。 (1) 构建“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2010《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定“坚定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 (市) 的体制”。
(2) 借鉴国外经验, 笔者认为可将“受益范围较大的公共工程应由较高层次的政府承担”作为明晰地方事权的原则。
2、税权下放与培育地方税种。201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理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完善分税制改革。”参考国外经验, 笔者认为可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自主权, 同时健全地方可征税种, 如地方可开征物业税、“环境保护税”缓解基层财政困难。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针对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笔者建议 (1) 改“基数法”为“因素法”。这种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转移支付的透明度、公正性和科学性。 (2) 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2012年“两会”政府报告指出,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建议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 专项性转移支付为辅, 适当实施特殊性转移支付”的有侧重、多层次转移支付制度。
总之, 各个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的合理化是整个财政关系重要环节, 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是健全财政管理体制、解决基层财政困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杨德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J].财政研究, 2010 (3) :52.[1]杨德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J].财政研究, 2010 (3) :52.
[2]贾康, 于长革.“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意义、内容及建议[J].中国税务, 2010 (4) .[2]贾康, 于长革.“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意义、内容及建议[J].中国税务, 2010 (4) .
[3]胡春兰, 管永昊.对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1, (4) :23.[3]胡春兰, 管永昊.对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1, (4) :23.
[4]石亚军, 施正文.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迈向“省直管县行政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0, (2) .[4]石亚军, 施正文.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迈向“省直管县行政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0, (2) .
[5]周波.“省直管县”改革应重点解决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问题[J].财政研究.2010, (3) :49-51.[5]周波.“省直管县”改革应重点解决政府间财力与事权匹配问题[J].财政研究.2010, (3) :49-51.
[6]石亚军, 施正文.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迈向“省直管县行政改革”——安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2) :28-33.[6]石亚军, 施正文.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迈向“省直管县行政改革”——安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2) :28-33.
【县财政局半年财政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上半年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总结05-18
县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 (财政工作总结)10-20
县财政局加强乡镇财政建设规范档案工作05-29
县财政局总支工作总结08-26
县财政局党总支工作纪实05-29
县财政局反腐倡廉工作汇报06-16
县财政局职责10-19
县财政局确保完成财政预算任务表态发言10-26
县财政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