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规范(共5篇)
协议规范 篇1
摘要:仲裁协议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 具有很强的民间性, 当事人既然合意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 就表达了受仲裁约束的愿望。然而,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仲裁协议, 如何认定其效力, 不仅要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还要充分尊重合同解释规则。
关键词:仲裁协议,不规范仲裁协议,效力
一、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概念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将业已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特定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一种共同意思表示。作为仲裁制度的基石, 仲裁协议一旦依法成立, 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产生一种“妨诉抗辩的效力”, 对当事人, 则丧失了就特定争议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对仲裁机构, 则具有了受理特定争议案件的依据;对法院, 则排除了其对特定争议事项的管辖权。因此, 仲裁协议的效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1]。
2.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及无效情形
根据《仲裁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要求, 仲裁协议内容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要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是要有仲裁事项;三是要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同时, 我国《仲裁法》第17条还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仲裁协议无效: (一) 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 一方采取胁迫手段, 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3.不规范仲裁协议
不规范的仲裁协议是指有明确的仲裁意愿, 但是约定的内容不完整或者表述不明确的仲裁协议, 即不完全符合生效要件, 或者当事人对约定内容的表述不清楚不准确的仲裁协议。不规范的仲裁协议并不属于仲裁法规定的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 因此不能当然的认为其为无效仲裁协议;同时, 不规范的仲裁协议不能完全保证仲裁顺利进行, 需要通过补充协议来进行补救, 补充协议不是必然能够达成的, 所以不规范的仲裁协议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这种状态很容易引起争议, 一方面可能造成争抢案源, 产生仲裁机构之间或者仲裁机构与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 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互相推诿, 当事人投诉无人受理的现象发生。
二、不规范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
《仲裁法》第18条规定:“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仲裁协议无效。”对于不规范的仲裁协议, 如果当事人的仲裁意愿、仲裁事项或对仲裁机构的选择存在不可解释或无可弥补的缺陷, 则仲裁协议无效。但如果仲裁协议虽然内容不完整或者表述不明确, 但是可以由法院或仲裁机构通过解释当事人的立约本意或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补充完善, 则仲裁协议仍然可以被确认为有效。
下面具体讨论几种不规范仲裁协议情形及其效力如何认定问题。
1.仲裁机构名称不规范的仲裁协议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 当事人在订立仲裁协议时, 必须指明由某个具体的仲裁机构仲裁, 否则该仲裁协议不具有可执行性, 不具有法律效力。那么, 一个规范的仲裁机构名称的表述应当是地名+仲裁委员会, 如北京仲裁委员会, 洛阳仲裁委员会。而实践中, 当事人并不都能准确地表述仲裁机构的名称。纠纷发生后, 一方当事人往往以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不明确为由提出管辖异议, 法院也常常认定此类仲裁协议无效, 例如,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仲裁协议中表述“某市仲裁委员会”不存在为由而认定仲裁协议无效[2]。又如, 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双方可提交深圳市有关仲裁机构裁决”, 人民法院认为深圳市现有深圳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两个仲裁机构, 故合同中有关仲裁机构的约定不明确, 仲裁协议无效。法院裁定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5条、第146条。按照该规定, 当事人有仲裁协议而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 失效或内容不明确无法执行的除外,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 或者约定裁决的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 人民法院有权依一方当事人的起诉而受理案件。
笔者认为, 我国《仲裁法》第18条规定, 对仲裁机构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 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 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仲裁协议才无效。上引司法解释的规定显然与《仲裁法》相冲突,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 前者的效力低于后者。因此, 法院否定仲裁条款的效力, 直接受理这类案件明显缺乏法律依据。
首先, 从探究当事人的真意出发, 不能因为仲裁协议文字表述上的不完整或不准确而否定当事人的仲裁意愿, 只要能从仲裁协议的文字上推定或判断出当事人的选择, 或者从一方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上推定或判断出当事人的意愿, 就应当肯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另外, 如果当事人指定的仲裁机构有错误, 或未明确指定具体的仲裁机构, 或所指定的仲裁机构不可能进行仲裁, 但如果能从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的其他规定或者有关语言文字和其他情形中能合理地表明当事人在订立仲裁协议时的真实意图包含了某个仲裁机构, 或能合理地推定仲裁机构的, 仲裁协议应为有效。比如当事人约定由“北京市著作权仲裁委员会仲裁”。由于我国并不存在著作权仲裁委员会, 但从当事人的仲裁协议中, 可以合理地推断出当事人选择了北京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因而仲裁协议应为有效。
但是, 如果当事人双方所约定的仲裁协议中不能合理地推断出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即有待当事人补充, 例如, 当事人约定“由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或“由当事人所在地之外的第三地仲裁”, 再如约定的地点根本不存在仲裁委员会的, 例如, 约定“开封仲裁委员会仲裁”, 而开封根本没有设立仲裁委员会。这样的仲裁条款无法确定受理案件的仲裁机构, 因而属于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 应由当事人达成补充协议, 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仲裁协议即为无效, 人民法院有权受理案件。
2.同时约定两个或多个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
同时约定两个或多个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 如“发生争议后, 双方不能协商解决的, 将争议提交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或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有学者主张将此类仲裁协议视为一种内容不明确的仲裁协议[3]。其理由是其中的仲裁机构不确定, 协议中提到的两个仲裁机构谁都不能无可争议地受理案件。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第一, 此类仲裁协议已就将争议提交仲裁及仲裁事项作出了约定, 表明当事人已经具有通过仲裁而非诉讼来解决争议的合意, 根据或裁或审原则, 此类仲裁协议表明当事人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向法院诉讼的权利。如果简单地宣告这些条款无效, 而由法院受理一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 则不符合当事人双方的合意。
第二, 在订立该条款时, 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是真实的, 合意完全是其真实意志的产物, 当事人应当受到已包含了仲裁事项的内容的条款的约束, 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单方面否定该合意的效力, 如果简单地宣告该条款无效, 也会纵容违反仲裁条款的行为。
3.当事人仅约定了仲裁地点, 没有约定仲裁机构名称的仲裁协议
我国仲裁机构并不是完全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立的, 因此, 有些地点可能设有若干仲裁机构, 而有些地点可能只有一个仲裁机构, 还有些地点可能根本未设立仲裁机构。在实践中, 当事人往往出于对诉讼级别管辖的惯性理解, 仅仅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仲裁地点, 就以为已经对仲裁机构约定明确了, 但是实际上仅约定了仲裁地点, 而没有约定仲裁机构并不总是能确定仲裁机构的管辖权, 仲裁地点也不是我国《仲裁法》规定的仲裁协议的必备要件。对于当事人约定了仲裁地点, 但没有约定仲裁机构的仲裁协议应当区分不同情况, 分别确认其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共有三个相关文件, 作了不同确认。一是确认无效。1997年3月19日, 在给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复函中认为:合同仲裁条款中双方当事人仅约定仲裁地点, 而对仲裁机构没有约定。发生纠纷后, 当事人就仲裁机构达不成补充协议, 则“认定本案所涉仲裁条款无效”;二是确认有效。1998年7月6日, 在给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复函中认为:“合同中虽未写明仲裁委员会的名称, 仅约定仲裁机构为‘甲方所在地仲裁机关’, 但鉴于在当地只有一个仲裁委员会, 即石家庄仲裁委员会, 故该约定应认定是明确的, 该仲裁条款合法有效;”三是根据仲裁协议达成的时间确认。1998年10月26日, 在给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批复中认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实施后重新组建仲裁机构前, 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只约定了仲裁地点, 未约定仲裁机构, 双方当事人在补充协议中选定了在该地点依法重新组建的仲裁机构, 仲裁协议有效;双方当事人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4]。
从上述三个文件看, 最高人民法院对此类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标准似乎宽严不一, 笔者认为, 最高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有效的文件符合了《仲裁法》的基本精神, 也符合情理。首先, 当事人有将争议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 排除了诉讼;其次,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 虽然没有明确仲裁机构的名称, 但是当事人约定了仲裁地点, 通过仲裁地点即可确定仲裁机构, 因此, 这类仲裁协议有效。
4.既约定仲裁, 又约定了诉讼的仲裁协议
对既约定仲裁又约定了诉讼方式的仲裁协议, 在实践中较为多见, 如仲裁协议约定:“凡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 或者请求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 或者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对这类仲裁协议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关于当事人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仲裁条款效力问题的函》 (法经[1996]110号) 答复中指出:“双方当事人之间合同中解决争议的条款既涉及涉外仲裁机构仲裁, 又约定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按照本院有关司法解释, 该仲裁约定无效。”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仲裁协议无效的理由是, 我国实行或裁或审原则, 仲裁和诉讼两者之中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 仲裁和诉讼不能同时进行, 而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 没有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虽有仲裁的意思表示, 但也有诉讼的意愿, 因而当事人的仲裁意思表示不是明确的、确定的。据此, 仲裁和司法实践中, 法院和仲裁机构多以这类仲裁协议违背或裁或审原则为由而否定其效力[5]。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首先, 从探求当事人的真意出发, 当事人在该仲裁协议中表达了将其纠纷提请仲裁的意思。该仲裁协议中的前半部分包括了“请求……仲裁”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凡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 (仲裁事项) 、“北京仲裁委员会”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 完全符合《仲裁法》对仲裁协议三要素的要求, 当事人的仲裁意愿无疑是明确的。
其次, 当事人不排斥诉讼, 并不与或裁或审原则相违背。因为当事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或者仲裁, 或者诉讼”, “或者……或者”的含义本身就意味着二者择其一, 这就完全符合了或裁或审原则的要求。这一仲裁条款本身就意味着无论仲裁还是诉讼均不违背当事人的意愿[6], 但当事人只能在仲裁或诉讼中选择一种方式进行, 这实际上是赋予了先提出请求的一方当事人优先选择仲裁或诉讼的权利, 亦即以行为的方式确定管辖权。
第三, “信守契约”是合同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当事人双方关于既可以仲裁, 又可以诉讼的合意完全是其真实意志的产物, 当事人应当受其约束。既然无论仲裁还是诉讼都不违背双方的意愿, 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时, 另一方当事人不得提出异议。即使其提出异议, 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也应当予以驳回。
第四, 直接认定此类协议无效, 缺乏法律依据。认定某一合同 (条款) 无效, 应有法律或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 这是私法自治的基本要求。我国《仲裁法》第17条规定的无效仲裁协议的事由中, 并未包括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情形。《仲裁法》第18条也仅是规定:“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 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仲裁协议无效。”对既约定仲裁又约定诉讼的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 也未置明文。直接将这类仲裁协议作无效认定, 显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违背了当事人的仲裁意愿。
5.当事人仅约定了适用的仲裁规则的仲裁协议
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没有明确指出仲裁机构的名称, 而是仅约定了适用的仲裁规则, 仲裁协议并不因此必然无效。仲裁规则并非我国《仲裁法》第16条规定的仲裁协议的必备条件, 但是如果能够从当事人约定适用的仲裁规则明白无误的推导出符合立约本意的仲裁机构, 那么该仲裁协议应当视为有效。
6.否定仲裁裁决终局性的仲裁协议
此类裁决, 如“发生争议, 向某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向人民法院起诉。”对于此类仲裁协议, 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认为其属于无效的仲裁协议, 理由是该协议违反了《仲裁法》规定的一裁终局的基本制度[7]。但也有学者认为属于不明确的仲裁协议, 由当事人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仲裁协议才无效[8]。
对这一问题未见有司法解释和地方法院的文件规定。在这里, 笔者认为, 此类仲裁协议应当属于有效仲裁协议。因为在“对仲裁不服, 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表达之中已经肯定了接受仲裁的意思表示, 并且这种意思表示是明确、肯定无歧义的, 应当确认仲裁协议有效, 但当事人关于不服仲裁裁决, 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约定, 因违背一裁终局而无效。但由于仲裁协议属于一种合同性质, 所以根据部分违反法律规定部分无效的原理, 未违反法律规定的部分应当有效, 因而该仲裁协议中关于仲裁的部分条款是有效的。
三、结束语
不规范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时, 绝不能当然认定其无效, 而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充分体现意思自治原则, 并合理地结合合同解释原则进行判断。才能真正地使仲裁制度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乔欣.仲裁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张斌生.仲裁法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3]肖永平.中国仲裁法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4]乔中龙.关于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几个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协议的司法文件.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 (8) .
[5]王生长.仲裁协议及其效力确定.中国仲裁.2002, (7) :23.
[6]乔欣.仲裁权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97.
[7]刘敏, 陈爱武.现代仲裁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2.
[8]肖永平.中国仲裁法教程[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协议规范 篇2
合同编号:
签署日期:【 年月 日】
签署地点:【 市 区/县】
二、正文:四号仿宋
三、首部写甲方、乙方书写模板,如下:
甲方(委托方):
营业执照注册号:
通信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
乙方(承包方):
证件号码(营业执照注册号/身份证号):
通信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
四、合同抬头书写模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本协议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就甲方、乙方……事宜,制订本合同,以资双方信守。”
五、合同争议解决书写模板:
“甲乙双方在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任何一方可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合同中的序号应按照以下顺序:“一,1.,1.1”
七、其他条款书写模板:
1.“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对本合同各条款,甲、乙双方均已充分阅读,且在签约前已就全部条款进行了充分协商,并已根据双方意见进行了充分修改。双方确认,本合同所有条款均非格式条款。
3.本合同自甲方盖章和乙方签字(自然人)或盖章(法人)之日起生效。4.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合同结尾书写模板:
甲方(委托方):乙方(承包方):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九、规定和约定的区别
合同属于双方约定,规章制度、单方制定的、法律、法规都应写“规定”
十、合同中尽量不要用“若”,要用“如”,“如”比较正式。 十一、通知送达书写模板:
1.甲、乙双方在本合同首部列明的联系电话、通信地址等均为其指定的有效联系方式。若该等联系方式发生变更,应当于变更后5日内以书面形式通过前述方式通知对方,否则视为原联系方式依然有效,由此产生的责任和后果均由未通知方自行承担。
2.一方对通知等任何具有告知内容的信息,均有权选择当面或邮寄等方式进行送达。如一方采用挂号信或快递方式送达的,无论对方是否收到,则挂号信发出后第五日、快递发出后第三日为收讫日。如因一方通信地址不准确导致无人签收或因一方拒绝签收导致函件退还或因收件管理不严格导致其通信地址处物业、门卫或其他人代为签收函件的,均视为该方已签收,由该方承担责任,并视为发出通知方已经履行相关通知义务。
十二、不可抗力
1.当事人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并应在14日内提供证明,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并根据情况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2.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克服、不能避免并对一方当事人造成重大影响的客观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要素重现期为(不含)以上的洪水、七级(不含)以上地震或十级(含)以上台风等以及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府针对不特定人的行政行为等
十三、银行信息填写模板:
户 名:【 】
帐 号:【 】
开 户 行:【 】
十四、合同中要详细分条,注意条理性
十五、内容尽量饱满,充实。
十六、合同排版要灵活设计。
十七、合同中时间书写方式:
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或者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十八、补充协议书写规范:
主合同签订的时间及有关情况;签订补充协议的原因、问题;签订补充协议需要解决的事项;具体的解决方式;补充协议的效力,即本补充协议与主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生效时间等内容
协议规范 篇3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意见》要求运营商不得与学校签订排他性协议,也不能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手机卡。这里的排他性协议是指运营商与学校(或学校有关部门)订立的、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独家进入校园提供电信服务的合同。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在新生入学注册报到期间或允许运营商进入校园开展电信业务促销活动的其他时间,要求学校禁止或者限制协议方的竞争对手进入校园开展电信业务促销活动。
事实上,在常年不衰的校园促销战中,“排他性协议”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校园市场一定程度上沦为“关系场”,后进入者很难入校促销,因此屡有恶性事件曝光。同时,工信部要求运营商不得诋毁竞争对手,开展与竞争对手的通信网络、电信终端设备进行对比的宣传或者任何影响竞争对手正常开展业务的宣传;未经用户同意,不得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SIM、UIM卡等)、业务宣传资料等;另外,运营商不得收购竞争对手在网用户的电信终端设备(含手机电池等)、电话卡等以及承建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时,不得强制校园用户使用指定的电信业务或终端设备。
工信部表示,运营商不得借口已与学校方面达成书面或口头协议,限制或损害校园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不得做误导用户的宣传、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定校园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校园用户选择竞争对手的电信服务。
(莫贝萃)
上海“十二五”规划拟建“网上国际贸易中心”
上海市政府7月6日发布《上海商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网上国际贸易中心”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一大主攻目标。
据了解,“网上国际贸易中心”将建设由5个以上电子商务功能区组成的网上贸易中心公共平台,同时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成立自己的网络销售机构。
与“网上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相配套,上海将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城市物流配送,鼓励国内外优秀的快递、仓储等物流企业以及邮政部门开展流通电子商务物流业务,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第三方配送中心。
在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将提高电子支付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在全国市场的比重,培育相关金融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由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固话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渠道构成的综合支付体系。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首期百万亿次主机系统开通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第一期百万亿次“天河一号”主机系统日前建成开通,正式面向全社会提供超级计算服务,湖南省气象局、省国土资源厅成为首批公共用户。
该系统运用了世界最快的高速互联网系统,计算能力更快,配置更优化,应用的针对性更强、服务更加个性化,适用于多学科、多领域。
据介绍,今年10月1日前,“天河一号”主机容量将扩展到300万亿次;未来5年,将扩充到千万亿次以上,届时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心演算一天则相当于一台当前主流微机160年的运算量。
全国首个覆盖城乡公共卫生宣教网建成
海南省公共卫生联播网近日正式开播,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覆盖全省城乡的数字化专业健康教育宣传平台的省份,公众可以从中获得权威、专业的健康知识。
协议规范 篇4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广播影视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 要加速无线广播电视发射、传输设施的更新改造, 积极倡导发射机房“无人值班, 有人留守”的工作方式, 推进发射台播出的自动化进程。随着各省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远程集中监控的不断推进, 对发射机的远程通信控制越来越重要了。而目前国内广播电视系统尚未制定广播电视发射机通信接口协议的统一规范, 给我省无线发射台站实施远程联网集中监控造成了困难。
1制定广播电视发射机通信接口协议统一规范的必要性
国内生产的发射机品牌和型号众多, 各厂家有各自的一套上位机监控软件, 控制的方式、监测的参数、通信数据结构各不一样。这种情况在以前的台站分散管理的模式下, 配套各厂家自带的上位机控制软件即可进行监控。随着发射台站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集中管理模式后, 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1.对不同品牌、型号和批次的发射机进行自动化监控时, 要求对发射机进行逐台设计, 使软件不能统一, 系统开发和安装劳动强度极大, 后期维护成本很高;
2.大多发射机的通信参数中缺少必要的参数, 使发射机自动化监控需要增加设备进行采集和控制;
3.不同的控制方式和功能数据参数, 在集中管理后难以对发射机参数进行统一数据管理, 无法实现高效的集中管理功能。
因此, 有必要对广播电视发射机通信接口协议进行统一的规范性规定, 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 以满足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
2广播电视发射机通信接口协议统一规范的方案
2.1考虑因素
1.设计的通信协议规范具有通用性, 满足发射机基本的控制功能, 并满足各发射机厂家的基本参数。
2.设计的通信协议规范能够适应发射机自动化监控系统。对于目前的大部分发射机通信协议, 如果要安装发射机自动倒换备份系统, 必须还要增加采集器等设备检测发射机供电状态和天线状态等参数。所以设计的通信协议规范应包含此部分内容参数。
2.2硬件接口
1.通信接口使用RS485, 接口插座为DB9孔, 1脚为T+, 2脚为T-, 5脚为GND。
2.RS485通信波特率9600, 8位数据, 无校验, 1位停止。
3.发射机主控单元的电源应能独立供电, 功耗≤20W, 以便于各发射机主控能够统一由UPS供电。这使得停电后发射机通信仍能保持正常, 自动倒换备机系统通过通信检测到供电中断或恢复后, 可做相应的操作控制。
2.3控制功能
对于远程监控系统, 要求提供设置功能和控制功能两类。设置功能有频率、功率、功率报警门限、驻波比报警门限;控制功能有开关机、各分步开关机操作和复位。
2.4数据结构
1.基本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结构为:
2.从发射机返回的数据结构中“参数”有两种:一种为基本参数结构, 用于反映整机的运行状态和整机运行值等, 其特点是返回参数少, 是各品牌发射机参数中的共性部分, 是监控发射机的主要参数:
另一种为详细参数结构, 包含了基本参数结构和发射机内部各模块的详细状态和参数, 其特点是返回的数据量较多。根据各品牌和功率等级返回的数据量不同, 也预留有各品牌的特性参数空间, 此详细参数结构的作用是进一步了解发射机内部的运行情况:
2.5特殊结构的数据处理
对于某些品牌发射机自有的结构特点, 当该品牌的发射机无法提供通信协议中要求的状态参数时, 模拟量参数要求填入0x FF, 告警状态量参数填入正常状态 (0) , 以保持通信数据结构的一致性。
2.6发射机通信接口协议数据结构
2.6.1上位机发送命令结构定义
按照基本的发送数据结构发送命令, 其中设备类型按照电视'T', 调频为'F', 中波DAM机'D', 中波PDM机为'P', 设备地址从0~255编排, 其他命令类型码、功能码和参数如表1所述。发射机针对控制和设置功能返回的数据结构同样按照基本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结构来返回, 其中参数则表示控制和设置命令成功与否 (见表1) 。
2.6.2电视调频发射机返回参数中基本参数结构定义
发射机返回的基本参数主要是反映整机的主要状态和参数, 返回的数据顺序和长度内容见表2。
2.6.3电视调频发射机返回参数中详细参数结构定义
发射机返回的详细参数主要由整机的基本参数、激励器参数、各功放模块参数和各电源模块的参数组成, 返回的数据顺序和长度内容见表3。
2.6.4中波发射机返回参数结构定义
中波发射机返回的参数主要有通信特征数据、反映整机各主要告警状态、整机各主要模拟参数组成, 详细内容如表4。2.7发射机通信接口协议的测试
对制定的接口协议规范评定的方法可采用软件来进行测试, 内容包括检测通信数据格式、发射机内部参数、控制和设置是否正确等。采用如图1的硬件连接方式和图2的测试软件可较全面地对发射机是否按照规范来设计进行测试。
3总结与展望
版权协议与学术规范承诺 篇5
题目“电化学方法制备ZnO纳米颗粒掺杂类金刚石薄膜及其场发射性能研究”
全体作者姓名: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本协议签署之日起,作者投送的上述未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之版权(含各种介质、媒体的版权),以后将无限期地在全世界范围转让给《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中国物理B)编辑部,同时该文作者可以自由行使下列各项权利。该编辑部将有权作为申请人,申请注册作品之各种媒体的版权。
该文作者可以自由行使下列各项权利。作者同意在行使下列权利时所制作的该文的一切复制品中均须声明《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中国物理B)编辑部拥有版权。
1.作者享有除版权以外的其他所有产权。
2.该文在《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上发表后,作者享有非专有权;作者可以准许第三方在不使用《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版式并且不是用于在他刊上发表的前提下,重新出版该文或其译文或摘录,而无须获得《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编辑部许可。如使用上述刊物版式(含各种介质、媒体版式,下同),则必须获得上述刊物编辑部的书面许可。
3.该文在《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上发表后,作者有权在汇编个人文集或以其他方式(含作者个人网页中)出版个人作品时,不经修订地全部或部分使用该文上述版式。
4.作者本人在学习、研究、讲演或教学中有权全部或部分地复制该文。
5.作者享有在电子打印(出版)服务器上张贴或更新该文的权利,但为此目的不得使用《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或其经销商制作的数字化并(或)版式化的文档。
一旦该文被接受发表后,进行或更新此类张贴时均应附有与上述刊物的在线文摘或该刊物的进入主页的链接。
6.如果该文作者是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属于职务作品范围,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复制该文用于其个人内部使用。
作者在签署本协议时,必须做出学术规范承诺。其内容是:
1.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未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2.所投稿件没有一稿二(多)投,也没有以任何形式在其他期刊上发表。
3.不将一篇论文稍做修改,或分成多篇论文进行多次发表。
4.杜绝抄袭、剽窃行为,包括引用时不注明原文出处等。
5.论文作者单位和作者署名排序无争议。
同时,作者应保证做到:不涉及保密和拟申请专利内容;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以及此协议所规定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
此协议和学术规范承诺对于本刊全体作者均具有限约和学术监督力。签字作者必须切实履行协议要求和学术规范承诺的各项规定。
全体作者签字(不能代签):
年月日
作者单位盖章:
【协议规范】推荐阅读:
opc协议规范豆丁网09-15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0号)07-06
规范汉字规范写10-29
书写规范、解题规范论文07-03
从规范书写到书写规范10-20
安全设施规范化与行为规范化10-01
(单冷)机房专用空调规范(DATAMATE3000-技术规范)09-10
党员规范10-22
规范教育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