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0号)

2024-07-06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0号)(精选3篇)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0号) 篇1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

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2〕8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他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精神,坚决遏制矿业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坚持依法依规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公开出让矿业权的原则,从严控制协议出让范围,严格执行矿业权协议出让的审批权限和程序,逐步减少协议出让数量,积极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现就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严控制协议出让

(一)勘查、开采项目出资人已经确定,并经矿业权协议出让审批机关集体会审、属于下列五种情形之一的,准许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

1.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2.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储量规模为大中型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3.为列入国家专项的老矿山(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

4.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

5.已设探矿权需要整合或因整体勘查扩大勘查范围涉及周边零星资源的。

(二)协议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应当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产资源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未经批准或者备案,不得批准探矿权、采矿权协议出让申请。

(三)申请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应当提交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地质勘查达到普查以上程度、已完成价款处置的证明材料。

属于下列情形之

一、经批准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的,可以先依法申办勘查许可证,达到普查以上程度后再按规定进行价款处置并提交前款规定的证明材料:

1.在本通知下发前国家已出资勘查但未形成矿产地的区块,地质勘查未达到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

2.属低风险类矿种的探矿权人申请扩大勘查范围或者采矿权人申请在其深部、毗邻区域进行勘查,地质勘查未达到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

二、严格执行协议出让批准权限及程序

(四)探矿权、采矿权协议出让实行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两级审批。

(五)《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所列34个重要矿种探矿权、采矿权的协议出让,由国土资源部审批。

(六)《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所列34个重要矿种以外其它矿种探矿权、采矿权的协议出让,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国土资源部授权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勘查、采矿登记的探矿权、采矿权,因矿业权整合或者扩大勘查开采范围需要协议出让的,由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后实施。

(七)国土资源部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分别依照本通知规定的审批权限,对协议出让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出具批准文件。

(八)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批准协议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前,应当将拟批准的勘查开采项目及项目出资人名称、协议出让申请理由等基本情况,在“全国矿业权出让转让公示公开系统”进行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方予批准。

(九)矿业权协议出让申请批准后,矿业权申请人持协议出让批准文件,依法向登记管理机关申办矿业权登记。

三、严格规范协议出让申请

(十)下列两种情形,由项目出资人根据协议出让审批权限向国土资源部或者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协议出让申请:

1.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由项目出资人或者采矿权人持有关

批准文件提出申请;

2.为列入国家专项的老矿山(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由采矿权人凭财政部下达的项目预算通知或者国土资源部下达的项目计划通知提出申请。

异地实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的,采矿权人还应提交项目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出具的批准文件或者书面意见。

(十一)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储量规模为大中型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依本通知规定由国土资源部审批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部行文,提出协议出让申请。

省级人民政府向国土资源部行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协议出让的依据,不宜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理由,拟协议出让矿业权的勘查开采项目名称、项目出资人、拟设勘查区块或者开采区的范围、坐标、面积、勘查程度、资源储量、开发利用情况,是否符合矿业权设置方案等。

(十二)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域、采矿许可证原由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由采矿权人持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意见,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协议出让申请;其他情况由采矿权人向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协议出让申请。

(十三)已设探矿权需要整合或因整体勘查扩大勘查范围涉及周边零星资源的,若所扩范围超过现有勘查区块面积25%以上(含)且经省级及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不宜单独另设探矿权,由探矿权人向原登记管理机关提出协议出让申请;所扩范围不足现有

勘查区块面积25%的,由探矿权人直接向原登记管理机关申办扩大变更登记。

四、其他规定

(十四)石油、天然气、煤成(层)气、页岩气和放射性矿产的探矿权、采矿权协议出让管理办法由国土资源部另行制定。

(十五)《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5号)中关于矿业权协议出让的管理规定,凡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十六)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五日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0号) 篇2

黔国土资发[2006]46号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矿业权转让行为的通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府办发[2005]94号)精神,抓好我省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规范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转让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促进矿业秩序进一步好转,根据《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和《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关于处理乡镇煤矿采矿权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黔高法[2005]92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查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和规范矿权转让行为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面清理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

各县级国土资源局和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分局应于2006年5月20日前将本通知和黔高法[2005]92号文件复印分送辖区各探矿权采矿权人。同时对探矿权采矿权人是否存在非法转让行为进行调查,并于2006年6月30日前填写本通知后所附《贵州省清理探矿权采矿权非法转让情况表》报所在地州、市、地国土资源局。州、市、地国土资源局汇总后,于2006年7月10前将本地《贵州省清理探矿权采矿权非法转让情况表》报省厅执法监察局。

各地要高度重视对非法转让矿业权行为的清理检查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矿业权是否存在非法转让行为进行全面清理检查,确保无一遗漏。严肃案件上报工作纪律,凡对违法行为有漏查、漏报、瞒报的,将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查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案件的有关政策意见

(一)对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认定: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第六条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未经部、省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探矿权采矿权主体的行为。探矿权采矿权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对探矿权采矿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并承担相应法律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中:探矿权主体是指《勘查许可证》上载明的探矿权人。采矿权主体是指依法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采矿权的单位和个人。原以个人独资企业名义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探矿权、采矿权的,该个人为探矿权、采矿权主体;以合伙企业名义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采矿权的,该合伙企业的全体合伙人为探矿权、采矿权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名义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采矿权的,该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股东为探矿权、采矿权主体,但上市公司以公司法人为探矿权、采矿权主体。对探矿权、采矿权主体是否变更的审查,以申请该探矿权、采矿权时探矿权或采矿权主体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交的工商营业执照为准。

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形式包括非法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出租、经营性承包。

(二)凡未经有权机关批准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的矿业权人,必须于2006年9月30日前主动到原颁证机关接受处理。原颁证机关对主动接受处理且转让行为发生在2005年12月31日前的,除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查结的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案件外,对转让人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受让人可不按非法勘查或非法采矿论处。被处罚人履行处罚后,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为其办理审批转让手续。对2006年9月30日前不主动到原颁证机关接受查处以及非法转让行为发生在2006年1月1日以后的,将按照《矿产资源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的规定严肃处理。除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外,对转让人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受让人按无证勘查、无证采矿论处。情节严重的,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

(三)对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行为的认定和查处,不分矿种,不论采矿权人法律身份,不论矿权范围是否属于国家和省已规划的矿区范围,一律按照《若干意见》和本通知的规定执行。

(四)属于《若干意见》中规定的视为转让合同已经批准情形的,不作为非法转让案件查处。

(五)《若干意见》第十六条第(6)项的规定是指省国土资源厅在《采矿许可证》背面注明同意工商部门变更企业名称等内容的情形。省国土资源厅未同意工商部门变更企业名称等内容的,尽管当事人双方已签订的合同符合民事法律的规定,不视为转让合同已经批准。

(六)对2005年12月31日以前以签订转让合同等方式转让探矿权采矿权且转让事实已成立的,事后转让人又反悔,但经人民法院判决或经合同

管理机关确认转让合同有效的,按非法转让案件立案查处,查处后符合转让条件的,转让方或受让方可依法办理转让审批手续。

(七)按照国发[2005]28号和黔府办发[2005]94号文件以及国土资源部门同意的方案进行的煤矿整合不属于非法转让矿业权。但被整合的煤矿在整合前发生的非法转让行为,按《若干意见》和本通知的规定应查处的,要立案查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了新整合的煤矿营业执照的,由新整合的煤矿采矿权人承担法律责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未核发新整合的煤矿营业执照的,由原煤矿采矿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八)对非法转让矿业权行为的查处,按照“谁颁证,谁查处”的原则进行。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查处的,报省厅审查转让申请时,应同时报处罚决定书和缴纳罚款的收据(复印件)。

三、关于勘查许可采矿许可证转让审批、变更登记、延续及规范《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填写内容的意见

(一)对非法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行为立案查处后,一律由原探矿权采矿权人按程序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转让申请。在省政府拟定的电煤基地范围内的非法转让,在对非法转让行为进行查处后,符合转让条件的,依法予以办理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续,在办理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变更时,维持其原有的采矿许可证期限不变。

在省政府拟定的电煤基地范围外的非法转让,在对非法转让行为进行查处后,符合转让条件的,依法予以办理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手续,在办理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变更时,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一并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手续。

(二)对发生非法转让行为的煤矿和其它矿种的矿山,存在布局不合理问题的,对其非法转让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按规定办理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延续登记手续后,需要通过资源整合方式进行布局调整的,按国家和省制定的政策执行。

(三)在办理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延续登记手续时,由原颁证机关重新核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并在《采矿许可证》上采矿权人栏加注投资人姓名。探矿权人为单位的,在《勘查许可证》上探矿权人栏加注投资人姓名。

(四)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对探矿权采矿权新办延续、变更登记时,在《采矿许可证》上采矿权人栏均应加注投资人姓名。探矿权人为单位的,在《勘查许可证》上探矿权人栏加注投资人姓名。

附:贵州省清理探矿权采矿权非法转让情况表

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矿业权协议出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80号) 篇3

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0〕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为促进铁、铜、铝、镍、铬、锰、钾盐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地质找矿和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根据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加大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力度

(一)国家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矿产资源规划,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总结紧缺矿产资源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突出重点成矿区带,科学部署地质找矿工作。对重点调查评价区和重点勘查区,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前期地质矿产勘查,提高地质工作程度。

(二)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全国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等的组织实施,会同有关单位,抓紧提出紧缺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设置方案,按照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的有关要求,整合各方资金,推进整装勘查;面上展开,点面结合,争取尽快实现点上突破。紧缺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设置方案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后向社会公告。

(三)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做好紧缺矿产资源整装勘查的业务统筹部署和技术支撑。科学安排国家出资地质勘查项目,为在三到五年内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提供基础地质信息和后续靶区。

(四)对于找矿潜力大且社会资金不愿独立承担找矿风险的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区和勘查项目,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应重点给予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参与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

二、完善紧缺矿产资源矿业权出让制度

(五)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业权投放计划时,应优先编制紧缺矿产资源矿业权设置方案,保障紧缺矿产资源矿业权投放。

(六)登记管理机关开辟紧缺矿产资源矿业权审批、土地复垦方案审查、地质矿山环境治理方案审查的“快速通道”,优先安排紧缺矿产资源矿业权审批发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矿业权价款评估备案等工作。

(七)调整部分铁矿探矿权出让方式,鼓励铁矿勘查。除沉积变质型和沉积型铁矿外,1其他成因类型的铁矿由《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文中规定的第二类矿产调整为第一类矿产,按照相关规定出让矿业权。

(八)鼓励矿山企业开展矿区范围深部及其毗邻区域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工作,属于第二类矿产的,可以协议方式为其配置矿业权。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受理新的矿业权申请时,要统筹考虑周围已有矿山企业对其矿区范围周边紧缺矿产资源的找矿工作。

(九)对于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紧缺矿产资源的矿产地,按照规定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的,主要以招标方式出让,优选勘查方案。鼓励资金能力强、技术先进的勘查单位和大型矿业企业联合进行勘查开采,实现探采一体化。

(十)以紧缺矿种申请获得的探矿权如需变更勘查矿种,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探矿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200号)中相关规定办理。

三、保障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环境

(十一)加快推进紧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严格执行勘查区块面积退出制度,规范紧缺矿产资源勘查秩序。加强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审查,切实保障勘查质量。

(十二)对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不合理的矿业权,加快推进资源开发整合,进一步提高紧缺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利用率。

(十三)加强对紧缺矿产资源矿业权人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探矿权人加大勘查投入,提高勘查效率和质量,依法查处圈而不探、投入不足、以采代探等违法行为。监督采矿权人合理开发利用紧缺矿产资源,依法查处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等违法行为。对于违法违规勘查开采紧缺矿产资源的重大典型案件,公开通报或者挂牌督办。

(十四)健全完善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关于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和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8号)要求,着力做好巡查、完善案件查处机制、推进建立地方政府统筹协调、部门联动的执法监管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管理,切实加强基础技术支撑队伍建设,提高监督管理质量,促进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健康有序发展。

上一篇:跳花坡瓦斯隧道施工及安全防护技术下一篇:一起回老家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