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2024-10-09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精选12篇)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1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自然应该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蕴含着一种互动机制, 即金融的良性发展,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也相应提高了金融发展水平。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作用

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

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作为公共物品的投入政府财政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由于财政资金有限和各地政府财政实力的差异, 仅靠财政资金是无法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的。因此, 金融对城镇基础建设的支持被摆到了重要位置, 成为基础建设的另一主要资金来源。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支持工具主要包括银行信贷、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产业基金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周期长、成本回收时间长、资金占用大等特点, 需要政府引导各金融机构按照金融工具的优势和城镇基础设施的特点来提供支持, 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2.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 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验,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资金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给予支持, 同时通过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来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提高劳动者素质等。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仅依靠政府财政已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资金需求, 农村金融的支持力量开始发挥。

3.农民非农化的金融支持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 农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农民逐步接触、学习和运用着各种现代金融服务, 并意识到了金融对其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金融支持在农民非农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随着农民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 经营风险增大, 资金需求也相应变大, 金融为农户提供农业贷款、农业保险等。

二是农民非农化意味着部分农民需要进行自主创业、就业, 金融为满足其需求可以提供创业贷款、风险投资等。

三是金融支持农民非农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金融服务需求, 如证券投资、结算、信托等服务。

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 金融支持城镇化意识薄弱

我国的金融机构或服务部门对于支持城镇化中自身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甚至没有将金融的发展同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 没有意识到有效运用金融杠杆作用能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主要体现在:

一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战略存在矛盾,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多定位于大中城市, 而对小城市、农村的金融支持则显然不足。

二是金融机构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认识不足, 农户在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 然而金融机构鲜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提供给客户, 做到个性化服务。

三是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 并未认识到机构间合作更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 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 金融支持手段单一

在支持城镇化的金融手段上, 我国主要运用的是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 形式过于单一, 缺乏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从城镇化融资结构来看, 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导, 直接融资比重较低, 这样难以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服务的多样性需求。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其金融市场发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而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 资本市场发展不健全,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未能协调发挥其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 这样不利于城镇化建设中资金的供给, 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顺利推进。

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严重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物品, 由于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政府有提供公共物品的首要责任, 然而公共物品建设所需资金量巨大, 光靠政府财政是无法满足的, 必须同时依靠金融机构发挥融通作用。但是金融机构的逐利目标与城镇基础建设的公益性产生矛盾, 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小城镇想从商业银行获得建设资金是非常困难的, 而农村信用社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金融支持更是受到诸多限制。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国家开发银行, 业务虽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但其定位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也不是支持城市建设。可见,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严重, 急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城镇经济发展的资金倾斜力度。

国外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实践经验

1.美国

美国的城镇化道路是较为成功的, 城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交通建设, 便利的交通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美国的城市小而多, 美国政府采取控制大城市规模, 发展密集型的小城市群, 同时在城市群之间大力发展便利的公共交通设施, 达到使居民出行便利的目的, 也加强了城市群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民间资本不愿介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政府的鼓励性金融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公共交通建设。美国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 对市政债券给予税收优惠, 加大了城镇化进程中的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优惠幅度, 使得美国的城镇化进程在金融支持下得以快速推进。

2. 法国

法国的城镇化主要是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 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 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法国城镇化的一个特点是实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 相互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进行, 使得法国政府相当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并提供了一切可以利用的金融平台,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 主要有:地方政府税收、经营开发与分摊税、城乡规划税及开发税、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发行机构投资、发行长期债券、企业投资、保险公司及老年保险等基金投资等。同时由财政对非经营性项目提供全部资金, 对可收费的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注册资本金。正是法国政府提供了多种有效途径提供资金保障, 才使得法国的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和推进。

3. 东亚国家

东亚国家的城镇化以日本和韩国最具代表性, 均依靠工业化驱动快速实现城镇化, 依托工业化优先发展大城市, 依托大城市集中布局工业, 使得人口和产业向大城市高度集聚。在金融支持城市化进程方面, 日本政府通过两种方式来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向:一种是“筑巢引凤式”, 政府先用小量投资为民间资本创造较好的投资条件, 再由民间资本进行后续投资;另一种是“联合投资式”, 政府将民间的资本和经营能力引进政府投资事业, 并由中央政府、地方组织和民间企业共同投资建设。韩国则设立国民投资基金, 把民间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来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向。韩国的中央银行还负责向国外统借外债, 通过开发银行和商业银行按低利率带给企业。

可见, 国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各国都运用了各种金融支持手段筹集建设资金, 而且充分实现了金融支持的资金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

完善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建议

1.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协调

政府应该对各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指导和协调, 促使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部门从城镇化建设大局出发, 通力协作, 各司其职, 积极推进我国城镇化顺利向前发展。政府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手段, 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和城镇发展规划确定相关投融资计划, 做到循序渐进, 有的放矢。政府还应建立完善农村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制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准确反映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 为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提供参考与保障。政府应协助金融机构把好信贷风险关:首先,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其次, 把好贷款发放关;最后, 把好贷后管理关。

2.加快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以交通、通信、环境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性基础建设和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基础建设, 这两类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 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是很难解决的, 因此必须积极探索金融手段,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在借鉴国外成熟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基础上,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为城镇化服务:

一是政府应积极引进民间资本, 引导其将资金投向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以政府投融资公司为平台, 采用BOT (建设—经营) 、BT (建设—转让) 、BOO (建设—拥有—经营) 、BOOT (建设—拥有—经营—转让) 等模式, 在交通、绿化、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实行政府调控下的市场化运作。这样不仅能解决建设资金缺口, 同时可以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 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城镇化服务。

二是可以考虑发行市政债券。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回收期较长, 而银行提供的资金大多来源于短期存款, 用于长期投资存在期限矛盾不符的问题, 因此可以创新城镇化投融资渠道, 积极探索发行市政债券, 建立各种产业投资基金用于基金设施的建设。

三是可以积极探索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 即以基础建设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 以项目资产预期带来的收益为保证, 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通过对基础设施资产进行证券化能为建设者带来较为稳定的资金, 能使建设者加快资金周转, 分散了投资风险。

3. 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应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促进国家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挥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的作用, 开展有针对性的贷款, 专门为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服务。

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应在城镇化过程中努力寻找契机, 为城镇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可以在发展城镇经济和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上开展相关金融服务, 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等, 特别是拥有巨大需求潜力和就业量大的服务项目, 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

三是应积极建立和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必须通过制度供给, 改变不利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打开方便之门。在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基础上, 进一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 直接为中小企业发展进行融资服务,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棘手问题。

4. 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居民在金融需求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多, 金融机构应不断提高金融创新力度, 在对农村金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农户的金融需求, 然后向市场推出满足农户需求具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农户的金融需求不同于一般资金需求者, 因此金融机构应在做好传统金融服务业务的基础上, 将注意力放在农户的特殊需求上, 努力拓展资产管理、财务顾问、代收保险费、投资银行业务等新型金融服务领域, 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农户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金融机构应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一批懂得金融、保险、证券、基金等多种综合业务的金融理财师, 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个性化的服务营销和产品创新机制, 为顾客提供针对性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同时, 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应积极寻求行业之间的合作, 满足农户多方面的金融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2

今天我们组的报告是讨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着土地城镇化过快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比值,这个比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预值范围,这两者之间要相互适应,一般来说城镇用地的增长弹性系数来衡量,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标准,应该是在1:1.12之间。从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20年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建成区的快速增长,而同时城镇集聚的人口明显滞后,造成了城镇的过度扩张,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过快。

分两个时段来看,第一个时段1990年到2000年,这个时候土地城镇化的速度是人口城镇化速度的1.71倍。如果再看到2000年到2010年10年,这个趋势更快了。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了83%,但是城镇人口仅仅增加了45%。我们的发展现状是土地城镇化一直保持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情况。

因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我国城镇用地增长的弹性系数大大超过了合理预值,从2000年到2010年,土地城镇化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1.85倍。如果再考虑人在城市,但是没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不能充分享用城镇用地的情况,实际上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还应该更快一些。其实在2010年的城镇化速度,应该达到的城镇化率应该是59%,也就是说现在在城市里的人口数量,如果跟土地相比,整整大概慢了10个百分点。

为了解决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的状况,办法有两个,第一个是加快人口集聚,第二是控制城镇用地规模的过快扩张。

第一个是增加城镇人口,特别是定居的人口,充分释放城镇集聚人口的功能,首先是加快各类人口进城定居,把享受城市保障和福利的资格,与户口脱钩,使包括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人群成为城镇人口。其次逐步解除户口的限制条件,消除外来人落户的限制,切实增加落户人口。第一条,要把这些能享受的条件逐项逐项享受,比如说原来没有城市人口不能念书,现在逐步变成没有城市户口念书还是可以的,只是在选择学区上有所差别,这样逐项来解除跟户口挂的太紧的各项政策,这样一步步使城市的进城人员落实下来。第二步才是开放户籍。

第二个是加强对城市土地扩张过快的管控。这方面主要有几项措施,在土地规划中,国土的政策中也做到了相应的一些工作。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用地的极限。通过这样的规划来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目前的城镇用地水平,比我们原来设想的要粗放。根据最新的土地调查结果,目前城市的用地已经超出建设部和国土部制定的城市人均用地水平。因此,目前的情况就是,局部是节约的,但是总体上城市用地是浪费的。可以通过设立城市的发展边界和有条件的建设区,来优化城市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设定城镇发展的边界,确定容许建设区,防止特大城市、大城市面积的过度扩张。同时还要划定出限制建设区,这是农业专用的区域,和禁止建设区,就是生态专用的区域等等,使得农村和城市协调发展。

还可以通过约束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来开展增减挂钩,防止人地进一步的分离。这个就是把城市的用地和农村用地统筹考虑。建立人口土地联动的机制,以土地的联动带动人口的流动,在减少农村建设用地的条件下,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和城市集聚,防止城市扩大,人口不增加。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3

【关键词】辽宁省 金融 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底,从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过程中,不断出现了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模式,例如浙江模式、重庆模式、苏南模式、皖江模式、天津模式和广东模式等。但是无论哪种模式,其实质就是以政府为先导、依托产业的城镇化道路。

一、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支持的现状分析

辽宁省为我国知名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率在全国居于前列,在2011年的调查中,辽宁省以61.2%的比例战区全国第二位,远高于国家平均城镇化率51.83%。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对资金的调节与配置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辽宁省金融业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自2005年起,金融机构存贷款额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仅2012年存贷款额就为9298.5亿元,而同年GDP增速低于存贷款额的增长速度。从具体的地域分区来看,辽宁省金融机构存贷款额数量呈两极分化的情况,以沈阳市和大连市为领头军,这两地的金融机构存贷款额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而其他地市总和也不足全省的50%。沈阳市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天然资源丰厚,大连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有“小香港”之称,金融业发展较为成熟。

目前辽宁省的金融业发展以银行为主、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虽然这样的金融体系对辽宁省金融市场中的资本市场有着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也满足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就区域金融发展来说,出现不平衡现象。沈阳市和大连市在辽宁省占有良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好,经济发展水平高,金融业发展较快。

其次,对比全国,辽宁省金融发展缓慢了。据调查,2012年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币存款总额为34567.3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了12%,但是增长率却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为14%,辽宁省的增速要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是主力军,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对务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的企业又能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但这些中小企业在贷款时,由于担保成本较高,贷款利率没有优惠,2010年经初步测算,中小企业的贷款成为已经达到10.5%,这样高的融资成本让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变小了。

二、辽宁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产业机构升级表现为第一、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发展,将传统产业加入新技术,开展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在变化产品或升级产品的同时必然需要金融服务的参加。辽宁省金融业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已经建立了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为中心,结合民营性金融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对特色产业和优质发展的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质押贷款、提供证券融资和企业保险等服务,解决了紧靠财政补贴发展迟缓的现象,同时融资数量加大,还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二)城镇化建设中合理配置金融资源

对于目前发展城镇化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和人口地域性转变后的福利保障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对于当前的资金来源:政府财政支持、民间信贷和金融机构信贷中,金融机构信贷占有较大的比重。鉴于此,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要从不同角度的提高和加强。例如,对政策性银行来说,这种特殊的资金支持有期限长、利率低、融资门槛低等特点;商业银行在网点拓展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将目光放在城市,这样缺乏业务空间和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对资金需求量较大,商业银行可以再这里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国莉.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创新探析[J].金融纵横,2011(4).

[2]曹君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公私合营项目融资的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1).

[3]陈巧玲.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4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基本现状

1949年, 中国建制镇2 000个左右, 新中国成立时城镇化水平为10%。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已进入城镇快速发展时期, 建制镇数增加到了19 883个, 城镇化水平达到41.8%。建国六十年来, 中国城镇化推进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中国城镇化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城镇化稳步推进阶段 (建国头十年) , 新中国成立后, 期间全国城镇人口从5 775万增加到9 950万, 城镇化水平由10.7%上升到15.3%, 此时期是建国以来城镇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二阶段是城镇化推进波动阶段 (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 在建设大跃进的号召下, 城镇工业大发展, 1960年底城镇人口增加到13 074万。之后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 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 062万, 从1963年起,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城镇化水平又得以缓慢提高, 但仍低于1961年水平。第三阶段是城镇化推进停滞阶段 (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 ,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城镇人口大量迁出。尽管此期间城镇人口略有增长, 但随着“文化大革命”后期知青返城, 全国城镇化水平一度呈下降趋势, 之后又慢慢回升。第四阶段是城镇化推进加速阶段, 即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城镇化推进开始进入加速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的乡镇实行撤、扩、并, 又增加7 750个。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提出了发展城镇战略, 2000年政府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2005年胡锦涛同志强调,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努力形成城镇发展新格局。党的十六大更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进一步为中国加快城镇化进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需求

1. 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金融需求。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前提条件。在城镇化进程中,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普遍性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包括农田水利、电力电讯、道路交通, 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设施, 主要为常规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二是特殊性的生产与生活设施, 如城市住宅、工业聚集区、商业网点及娱乐设施, 主要为适应现代城镇经济与生活要求提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主要具有基础性和先行性、不可贸易性、自然垄断性、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性等特点, 这就决定了它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因此会产生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因为所需投资规模大、周期长, 私人不愿投资;二是一定地区范围内只需要一家公司服务才能盈利, 从而产生自然垄断。另外,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资产具有专用性和非流动性, 资产不易出售或转作他用, 因而投资一旦实施就会形成大量的沉淀资本, 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市场进入障碍, 即使没有管制, 竞争者也不容易进入市场。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 中国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市场化建设滞后, 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城镇建设, 体制不健全, 缺乏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向心力的问题。因此要推进城镇化进程, 必须要有能与之配套的完善的现代农村基础设施, 没有较为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 农民不可能增收, 农业不可能增产, 农村不可能发展。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 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关键。然而, 自“十五” (2001—2005) 计划以来,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 加上没有根本理清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体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整体水平落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因此, 城镇化进程中应积极创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政府和金融体系共同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双方共同对项目运行负责, 并由金融体系负责项目融资, 增加项目的资本金数量, 降低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同时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 更好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服务。政府可以给予金融机构相应的政策扶持 (如贷款担保、税收优惠等) 作为投资风险的补偿, 以提高金融机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2. 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领域的金融需求。

在城镇化进程中, 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领域的金融服务, 主要是指金融机构 (例如银行等) 为农产品产、流通及销售产业提供与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相关的新型金融业务, 是现代农产品物流与资金流的有效融合。2007年以来, 面对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部分农产品供给出现缺口的不利形势,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大了窗口指导力度, 先后围绕生猪、奶业和粮食生产等方面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加大对农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然而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普遍对支持农产品生产缺乏积极性, 甚至主动退出农业领域和农村市场。另外, 由于中国人均占有耕地仅1.39亩, 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7%。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尽可能多的农产品, 只能投入大量劳动力, 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单位产量。这就决定了中国农产品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 因此“劳动替代资本投入”成为中国农民生产积累方式的最优选择。由于小农经济中农产品生产者高度分散、数量庞大, 发放以其作为交易对象的农业贷款尤其是农户贷款将产生高昂的交易费用。此外, 在农产品供求信息不能有效传导的情况下, 农民个体的理性选择往往造成整体的趋同决策, 导致农产品供给弹性相对较大。而大多数农产品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本身需求弹性较小, 易造成农产品周期性相对过剩而陷入销售难、价格低的困境, 导致农产品生产常常被“丰收悖论”所困扰。高度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难以通过有效的农产品结构调整和产量控制来影响农产品价格, 致使其在各方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 议价能力严重不足。因此, 尽管农产品生产投入多、周期长、风险大, 但所获利润相对较少, 制约了贷款偿还能力。因此, 发展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领域的金融服务的意义从微观角度来讲, 可以缓解农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企业日常业务当中的资金缺口提供快速安全的资金供给。同时, 从金融机构来说, 可以增加利润来源, 降低业务风险, 可以创造一种共赢的局面。而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发展农产品金融服务可以带动整个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

3. 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行业的金融需求。

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行业主要是与农业相关的技术密集性高、技术难度大、智力要求高、竞争性和渗透性强、投资多、风险大的行业, 这些行业的研究成果能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的高层次、核心和前沿行业。主要有: (1) 生产型行业, 是指以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农业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行业。它与科研机构一样, 注重产品的研制开发, 但它研制开发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技术而是为了自己生产销售。 (2) 运用型行业, 是指大量采用高新技术设备或高新技术工艺生产农业产品的行业。 (3) 服务型企业, 是指为社会提供某种劳务且在其服务过程中运用到大量农业高新技术的行业, 如管理咨询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等, 如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企业。以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 企业在建立和成长时期多使用银行借贷, 进行债务融资, 当企业逐渐成熟时, 其债务融资的依赖性将逐渐降低。信息不透明的小企业多依赖于初始内部融资、天使融资等;当企业逐步发展时, 则可以获得间接融资 (权益资金来自于创业投资, 债务资金来自于银行等) 。最后, 如果企业持续增长, 则有机会通过公共权益和债务市场进行融资。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 必须依靠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行业的发展, 因此, 要积极创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4. 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金融需求。

保险与社会保障主要包括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的现代保险服务及包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业。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经济发展对保险和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 在城镇化进程中, 随着涉农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农村居民家庭财富水平的日益增长, 会产生出对于现代商业保险的需求。另一方面, 只有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够解决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才能把农民从土地上真正解放出来, 才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 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金融需求, 是城镇化进程中一种必然的金融需求, 没有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现代保险产品和服务, 农村城镇化就难以顺利推进。具体来看, 在城镇化进程中, 一方面需要开发各种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特殊需求的寿险与财险产品, 发展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及各类寿险业务在内的现代保险市场;另一方面需要着力构建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及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与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要实现从农村向城镇的转变, 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需求不仅是必然的, 而且是巨大的。

三、城镇化进程中金融需求的特性划分

1. 资金需求的特性划分。

在城镇化进程中, 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金融需求看似互不相同, 但从市场调节机制的角度, 可以将其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一是市场领域的资金需求, 其基本特点是具有盈利性, 符合逐利性金融的投资条件, 比如大型企业的技术研发、部分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部分中小企业创建等项目,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现行金融体系和制度供给的不充分, 资金需求主体缺乏利用现代金融体系融资的具体途径。二是准市场领域的资金需求, 其基本特点是在短期内具有高风险、信息不对称以及资金回收周期长等特征, 长期内又具有资金流的自我补偿性甚至是盈利性, 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或必备条件。准市场领域资金需求的这些特征使得商业性金融在初期不愿介入, 只有等项目运转成熟后, 才符合其营利性的投资条件。三是纯市场失灵领域的资金需求, 比如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资金需求以及部分扶贫性质的建设项目, 这些是政府公共财政需要服务的领域。

2. 金融供给匹配需求的特性划分。

在城镇化进程中, 根据金融服务需求的市场性与准市场性, 金融机构应有不同类型的金融供给与之相匹配。一方面, 对于市场性领域的资金需求, 应主要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体系和资本市场来满足。根据融资需求主体的规模、信息及风险等特征, 可以将融资企业区分为成熟的大企业、传统中小企业及科技创新型企业三种类型。对于成熟的大企业, 其资金需求规模大, 并且能够提供健全的财务报表等信息, 适合通过商业性大银行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于传统中小企业, 可以依靠各种类型的中小金融机构融资。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 由于其风险及潜在收益较高, 主要通过创业板资本市场或风险投资基金来实现股权性融资。另一方面, 对于准市场领域的融资问题, 传统的方法是依靠政策性金融, 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引导利用民间资本, 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正在向新兴的开发性金融转化。“开发性金融”是指政府或政府联合体通过建立具有政府信用的金融机构, 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长期融资, 同时以建设市场和健全制度的方式, 推动市场主体的发展和自身业务的发展, 从而实现政府目标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并非专指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行为, 而是一种金融制度, 这种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用市场化的资金配置与收回方式来实现政府的财政转移和支持目的。除了融资与市场建设功能外, 开发性金融强调资金的配置与发展规划的融合性, 其以全社会或地区的规划为前提, 是通过融资手段对国家或区域发展规划的积极推动, 有助于消除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无序性, 这也是商业性金融所难以实现的功能。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在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下的新发展, 其运用政府组织优势的资源和高能量, 以市场化融资推动市场和制度建设, 在政府和市场之间促进良性互动发展, 拉动经济发展。

四、结论

本文主要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有: (1) 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领域的金融需求、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行业的金融需求、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金融需求。 (2) 城镇化进程中金融需求的特性划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资金需求的特性划分, 包括市场领域、准市场领域、纯市场失灵领域的资金需求三个方面;二是金融供给匹配需求的特性划分, 包括多层次、多元化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体系和资本市场以及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

摘要: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了解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则是城镇化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通过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现状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从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领域、与农业相关的高科技行业以及保险与社会保障方面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并给出金融需求的特性划分。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巴图.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 2010, (6) .

[2]关娜.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胡海峰, 贾宪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中州学刊, 2011, (3) .

[4]龙世峰.农产品生产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对金融支持农产品生产政策效应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 2009, (2) .

[5]余佶.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社区与市场供给——基于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0) .

[6]赵庆国.发展高科技农业需要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J].农业经济, 2001, (5) .

[7]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课题组.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研究 (上) ——基于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视角[J].广西金融研究, 2007, (7) .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5

宋元梁 屈志勇 贺晓英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宅基地扩大,造成许多耕地流失,而原有的农村分散居住方式也不在适应发展形势。宋元梁、屈志勇、贺晓英等同志在2011年对关中地区和天水市的62个村庄、1540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撰写了调研报告《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住房问题值得重视》,提出了适时适度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的思路,受到省上主要领导和媒体的高度关注。1月9日,赵正永省长批示:“很有说服力,可印发。”。1月10日上午,赵正永省长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工作表彰大会暨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中专门谈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住房问题值得重视》一文,他说,这两天省政府研究室给我一份报告,专门调查了关中地区农民住房情况,我看了非常满意,报告说关中地区受访农户常住人口平均为

3.25人,宅基地平均占地0.55亩,也就是半亩多点,我们搞现代农业需要大量连片土地,如果还是这种分散的土地状况现代农业园区就没有办法搞;从住房结构看,现在农民住房11.9%是土坯房,16.6%是砖混瓦房,39%是砖混平房,30.4%是二层小楼,可见农民住楼房的人数在增加;从农民意愿看,愿意村庄撤并到集中居住的占19.7%,愿意像城里人一样住楼房的占19.7%,楼房现代设施齐全的占14.7%,社区内有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商业服务区的占38.9%,可见大部分的农民愿意集中居住,并且愿意享受现代生活。所以大家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希望各地市也抓一批自己的重点镇,就像延安城乡统筹确定的12个县城、33个重点镇、100个社区那样,做好规划,全力推进。

1月10日,娄勤俭常务副省长批示:“报告很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既是必然趋势,也是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增收的途径,对所提建议中,如何能保证农民的土地收益,财产性收益能有可持续的机制,望深入研究,提出意见。”

1月29日,省政府门户网站《陕西省人民政府网》头版头条以题目为《关天经济区农民住房集中问题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住房问题值得重视》进行了发布。《西部网》、《三秦网》、《天水在线》等10个网站进行了转载报道。

2月1日,《西安晚报》头版以题目为《省政府研究室调研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住房问题,提出——适时适度推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进行了报道。

本刊特全文刊发此调研报告,请大家研读。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必将推动区内新型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区内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得到普遍高度重视,而农民住房问题被冷落,研究者甚少;区内出现了农村人口减少而农民宅基地不断扩大、良田被大量非法占用的矛盾愈演愈烈。农民住宅或住房现代化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心、研究农民住房问题是化解目前城乡住房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在2011年组成了32名调查员分赴关中地区和天水市的62个村庄,对1540个农户进行专题抽样问卷调查,抽样比为1.41%。在有效问卷中,陕西关中地区农户占85.6%,天水市农户占12.9%,获得了丰富的一手数据资料。

一、住宅建设与耕地流失

随着区内的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其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必然提速。2007年,区内城镇化率为43%。按照规划,通过经济区构建核心城市、副中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三级城市、重点镇和一般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加快人口聚集和产业聚集,构筑较大规模的城市群,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0%,2020年达到60%。关中地区城镇密集,有大型中心城市1座(西安),中等城市5座(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小型县城53座,建制镇391座,它们对关中经济的腾飞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吸纳起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的扩容和小城镇的崛起,从事非农产业的城镇人口增加和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的增加必然增大相应的住房及公共设施等需求,使城镇用地不断向外围农田挤压,导致耕地大量被占。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01年至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增长70.1%,但人口增长只有30%,表明土地的城市化已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城市化,土地资源被粗放利用。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截至2010年底,中国耕地总量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2、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

6、阿根廷的1/

9、加拿大的1/14。由于多年高强度的土地开发,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经十分有限,扣除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域,可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已由2000年的700多万公顷锐减至2011年的不足500万公顷,依赖大规模开发后备资源补充建设占用耕地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近20年的经验证明,我国农业三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更加大规模地从农村净流出,且每次经济高涨几乎都同时造成耕地减少幅度大于人口非农转移。区内的经济成长恐怕亦难以逃脱此怪圈,这为我们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发展敲响了警钟,走集约化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住房舒适化、现代化是农民奔小康、走向富裕文明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城市房地产价格高企,进城农民工收入整体不高,因此,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镇买不起房,被迫成为在乡——城流动往返的两栖人口。随着农村收入、特别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收入的增加,农民在村庄建房、改善居住环境蔚然成风,导致村庄规模不断向外扩张,许多良田被占。城镇化减少了农村人口,但却出现了农民住宅占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现象。问卷调查表明,关天区受访农户宅基地平均占地0.5464亩,常住人口平均为3.25人,户均1.21处宅基地;从住房结构看,11.9%是土坯房,16.6%是砖混瓦房,39.0%砖混平房,30.4%是二层楼,1.5%是三层楼及以上,0.7%是其它,房屋结构以砖混平房和砖混瓦房为主,建房均价约为40000元;从宅基地来源看,34.1%为祖上留传,25.8%为村集体免费划拨,25.2%为村集体有偿划拨,3.9%为村集体出售,5.7%为在承包地上修建;近5年被调查村庄耕地每村平均减少283.87亩,其中村均征地261.23亩,人均减少耕地0.4619亩;征用耕地用途方面,房地产建设占13.3%,城市建设占24%,交通道路建设占46.7%,村庄道路改造占10.2%,村集体建设用地占5.8%。

从调查看,随着农民建房增加,传统村庄规模不断粗放式扩大,耕地不断减少,住房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低,与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合理减少农村居住用地,促进农村各项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规划要求相去深远。

二、农民住房集中的现实紧迫性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区内农民住房集聚具有现实紧迫性。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土地肥沃程度有关,在村庄分布密度较低地区周围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居民点聚居区周围多为优良土地。2006年,关中地区有耕地2636万亩,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1.69%,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3.31%,水浇地面积占关中地区的43.11%,占全省水浇地面积的88.59%。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村庄密布,农业发达,八百里秦川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陕西乃至全国 重要的商品粮、肉奶、果蔬生产基地。

关中地区人口占全省的六成,而土地总面积仅占全省27%;农用地比率在中部平原区相对较低,两侧山区较高;而建设用地则相反,中部平原区高,两侧山区低;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由2000年213万亩将增加到2010年的281万亩。其中,2006年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的61.58%,用地比例偏大;耕地面积由2002年的2781.54万亩下降到2006年的2636.78万亩,减少5.2%[5],年均减少1个百分点。2000年关中地区人均耕地1.16亩,到2025年将下降到0.627亩,将低于联合国提出的0.7965亩的最低警戒线。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根据研究以及国际经验,30%-70%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其中,30%-50%是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期,50-70%是城市化减速推进的时期,50%的城市化率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过去的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标志着中国由过去的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城市时代即将到来。解决城市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通过城市的发展,最终带动农村的发展,要使农村和城市有合理的空间布局,主要是实现农村的产业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民的市民化,整个思路就是用城市化来带动农村发展,使农村、农业、农民达到和城市均等的民生保障水平,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

区内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与区内和国内的城镇化推进一脉相承。区内城镇化目前已经达到50%的临界点,农民住房集聚和住房现代化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从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看,规划内城镇的扩张具有必然性与效率,而村庄和农民住宅的非理性扩张则带有极大的不经济性。

首先,关中的村庄和农民住宅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乱建、乱占等自发行为突出,农民建房处于失控、半失控状态,乡村基层政权对此从众行为无能为力。如调查区内农村人均耕地减少的原因中,39.2%是因宅基地增加所致。

其次,一些农户建新宅、占旧宅,存在着一户多宅现象,宅基地占有带有很强的福利性质,农地价值旁落或者被严重低估,“公地悲剧”重演。如调查区内农民户均1.21处宅基地,即21%的农户有2处宅基地,空房比率占26.8%。

再次,近年公共资金的村村通工程在短期内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体现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但从长期看,却固化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传统的住宅居住方式,为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即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付出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因为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方式持续了几千年,人口和劳动力外出转移加速了村庄的“空巢化”、“空心化”进程,村庄边界不断扩大侵占了稀缺耕地资源,道路硬化为日后村庄整理和国土资源整

理埋下了治理成本,农民盲目建房和未来的拆迁成本上升浪费了大量的建材资源和人工费用等。

从农村人口结构看,16-40岁的精壮劳动力大多外出进城务工经商,80后、90后年轻人对回乡务农几乎无偏好。据统计,2008年末我省农民工已逾600万,外出农民工以男性为主,约占七成;一半的农民工年龄在25岁以下;从性别比例来看,外出从业农民工男劳动力占67.5%,女劳动力占32.5%;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在16-25岁者,占49.7%;26岁-40岁者占34%,40岁以上者占16.3%;我省外出农民工53.9%在省内务工,46.1%在省外务工。另据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2010年11月1日我省流动人口589.44万人,按关中常住人口中占62.69%计算,关中农村地区流出人口大约369万人,村庄的留守人口基本是老人、儿童和妇女,除每年短暂的农田作业外,他(她)们最需要解决的是留守儿童教育、老年人养老医护及农村治安等问题,而集聚生活或社区生活的服务社会化功能能够有效化解这些问题,现有的分散居住方式与农村现代化进程格格不入。

从区内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调查看,愿意村庄撤并集中居住的占19.7%,集中住在像城里人一样的楼房内的占19.7%,楼房现代设施齐全的占14.7%,社区内有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商业服务区的占38.9%。可见,农民总体上是愿意集中居住并享受现代生活的。

三、农民住房集中的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关天经济区农村住宅的具体问题表现为:村庄用地规模偏小,布局分散,土地利用总体上比较粗放、重复浪费现象严重,村镇大多缺少规划,大多数农宅是平房或低层小楼,公建房屋和民宅的品质差、外观差,建筑物的材料浪费大,多数村庄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综合商业设施等。建新不拆旧、宅基地面积超标和“一户多宅”、宅基地闲置的现象相当普遍,闲置和荒废的宅基地占村庄宅基地总量的20%左右。现行宅基地制度实行福利性分配和无偿使用,这种本质上属于按需分配的集体公共产品,很难有效制约农民家庭要求无偿扩大宅基地占用的强烈冲动,减人不减地已成为一种惯性。目前,由于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户和企业向附近城镇转移集聚的内外部成本很高,导致其转移缺乏动力机制和利益诱导机制,故而整体转移的积极性不高。

在保增长、保耕地红线的双重任务下,区内要实现农村城镇化,需要在现有存量国土资源整理上大做文章。通过乡村企业和农民住宅向县城和中心村镇聚集,化解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形成新的人地矛盾。农民的市民化问题被认为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难题,在户籍制度淡化和农村医保、养老社会保障政策逐渐到位的情况下,农民“住”的问题日显棘手,需要从农民非农化、职业化、城镇化的制度安排下加以解决。构建低成本、高回报预期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体系,是破解这一难题的一剂良方。

政府规划行为对农村居民点变化会产生重要影响。农村住房集聚建设便是通过规划对农民住房布局进行空间上的重新调整,它有利于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能提高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采用宅基地换商品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规划、自行建设,分类建设、分类安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农村住宅集聚建设的一些有益尝试,如宁波、温州等。通过宅基地置换房屋、土地整理补充耕地,可实现农民住宅集聚和节约耕地,使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因此,我们对关天经济区农民住房集中问题的解决思路是:借鉴发达国家、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的住宅集聚建设经验,实行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实现农民非农化和土地资本化,做好规划并有步骤地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适时适度地推进区内农民就地转移和住宅集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基础性民生工程。

(一)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是实现区内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村人口就地转移到县城、乡镇驻地和中心村镇,它与农村人口异地转移到大中城市一脉相承,但却难度大、时间长。只有搞好重点镇建设,才能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

(二)实现农民非农化和土地资本化,是农民住房集聚的前提条件。传统的农民居住方式是与靠近耕地、便利就近耕作相联系,即所谓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随着农业、农村的全面开放和工业化的改造,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和现代管理方式等要素的大规模下乡,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和土地集中经营的规模效益型现代农业必将出现,农民与土地的传统天然联系将被割断,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农民的土地经营权转变为资本收益权,土地的价值或增值潜力彰显,农业的产业链延长,农民非农化的历史任务才能最终完成,农民住房集聚的客观条件才能真正形成。在此,农民的职业身份转变即由传统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是住房集中或社区化的先决条件,政治性或强制性搬迁是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不具有持续性,任何人无权剥夺农民宅基地的使用权。

(三)做好规划并有步骤地建设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是引导农民住宅集聚的先行条件。依据科学规划原理,做好区内农村的国土资源规划与整理,政府通过撤村、并村和中心村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房地产商投资建房和农民集中建房。仿效城中村改造经验,农民原有住宅可以折价置换社区新房,置换出来的村庄土地可以还耕,也可以经营开发。

(四)在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进行典型试点。住房建设和规划既要考虑当地民俗民风,同时要避免以新农村建设的现有模式来建设社区,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五)政府要给予房地产商优惠的小城镇开发建设政策,至少使其开发的边际利润不低于城市。

(六)在信贷、税收、升职等方面制定鼓励资本、技术、人才等下乡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农业投资较高的收益预期,才能有效提高耕地和宅基地的价值,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住房向社区集中。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色彩景观 篇6

黄丽丽

城市环境色彩景观是指在城市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感官系统所反映出来的整个城市环境色彩的总体面貌,城市环境色彩景观研究较为复杂,也是一项综合的研究,好的环境色彩景观的建立可以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形成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能够展示地方特色、人文文化、适合人居住的良好环境。 本文就在城镇化进程中国内外环境色彩景观的发展状况及景观色彩规划、环境色彩组织的原则,及如何进行环境色彩的管理建设进行探讨,以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城镇化 环境色彩 景观

注:本文系2014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哈尔滨地区环境色彩景观研究》的相关论文,项目编号:2014B075。

一、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色彩景观的发展状况

城镇化进程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

1.国外发展状况

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日本城市整体色彩景观规划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也起步较早,日本色彩规划中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研究环境色彩设计的机构之一,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制定“城市建筑色彩试试法令”,给城市色彩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指导,也是较早实施城市色彩景观的管理和统一规划的城市。

国外大部分优美的城市大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政府对于城市的色彩有着近乎严苛的规定,其实正是这些严苛的规定对城市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例如巴黎规定凡是与建筑色彩不协调的颜色都不允许使用,就连世界知名品牌“麦当劳”也不得不因为要与巴黎的城市颜色协调而把标志中的红色用金黄色取代,而店内的装修业选择了和环境相协调的暖色调。

2.国内发展状况

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色彩的研究正处于论证阶段,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理论,所以也没有更好的应用实践,以笔者居住的哈尔滨为例,说明一下目前城市环境色彩发展的状况。哈尔滨市辖8区10县(区),人口众多,哈尔滨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大的城市。哈尔滨色彩受气候、地理位置及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哈尔滨在2008年确立了城市色彩主色调,建筑以米黄和米白相间的暖色调为主,另外,哈尔滨建筑较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建筑以折中主义风格、新艺术风格出现的较多,是具有欧域遗风特征的区域:其建筑奠定了原有城市色彩基调,既以米白、灰白色调为主,但近些年,城镇化进程较快,在局部地区从不同程度上对原有城市色彩有意无意进行了破坏,一些建筑只为标新立异、突出抢眼而和哈尔滨城市主色调搭配不和谐,对城市造成了负面影响,同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也随意建造,破坏了哈尔滨的整体色调。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有序地把色彩组织到城市中去,需要城市景观色彩进行规划、符合相应的色彩设计原则及进行相应的色彩管理,本文就以上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以期能作为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色彩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二、城市景观色彩规划

城市景观规划体系是一套科学的严肃的由相关部门执行的一套管理体系。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是研究和确定城市未来的发展的总体色调、合理安排城市功能的布局、进行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是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蓝图,是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指导。 色彩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综合性、地域性强的工作,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地域文化,还要预见未来城市的发展、布局和规模,事先做好评估和预测,也要协调好城市发展中各个方面的关系,统筹各项的建设,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各方面协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居民提供学习、工作、居住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景观色彩规划可以归纳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总体规划是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从理性的角度对整个城市色彩进行整体规划,并协调相应周边地区的关系,整体地从城市的发展、空间布局、未来发展情况、城市的地理位置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大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定城市的主色调。

分区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从区域层面出发,对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和控制。 在城市整体发展和区域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进行研究,针对区域功能不同,确立不同的景观颜色倾向。分区规划确立各功能区域的色彩控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以分区为依据,再结合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域的详细规划。参考总体规划中各功能区域的颜色体系,研究区域范围内的景观,按照地理位置、功能、面积等因素,确定色彩基调,包括区域内单体建筑,要综合考虑建筑的样式、风格、面积、功能等问题,最后确定单体建筑的色彩。

三、城市环境色彩组织的基本原则

在城镇化进程中色彩组织应遵循必要的原则,来进行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色彩组织的基本原则有两个,即整体性与多样性,色彩组织的基本手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包括统一、均衡、韵律、强调、秩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且很多情况下,手段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结果。

1.整体性

某种色彩基调在整个空间中占有主导地位,就会给人整体统一的印象,色彩结构组织严谨,条理分明,具有整体性。与整体性相对应的形容词有:整齐的、整体的、均衡的、干净的、统一的、温馨的、有序的、清晰的等等。

具体手段来实现色彩的一致性,可以用同一色彩或同一色系色彩,对比的色彩通过明度和纯度的调整也可以实现一致性。例如,北京的住宅建筑和宫殿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苏州的黑白对比,都给人的感觉有很强的整体性。 颜色的整体性还和色彩的位置、面积等有一定的关联。 哈尔滨也确定了城市的主色调为米白和米黄相间的暖色调,所以,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筑及基础设施等的颜色应与哈尔滨主色调搭配和谐。

能够达到色彩整体性需要色彩搭配结构严谨、调理分明,避免色彩搭配混乱,秩序性不强,连续性不够等问题。

2.多样性

多样性是指在景观中给人的色彩的表现是绚烂多彩、丰富多样的,多样性很多时候能形成丰富的色彩空间。与多样性相关的形容词有:多样的、有趣的、丰富的、温暖的、欢快的、活泼的、连续的、愉悦的、跳跃的、有序的、有规律的、有节奏的、有层次的,等等。

多样性能够产生有韵律、有生命力的、能够动态呼应的平衡,也能使环境色彩具有尺度感、层次感、节奏与韵律感,可以形成富有意味、充满活力和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色彩应与主色调搭配和谐之余,还应注重色彩的多样性,使之在整体中不失变化,增加整个城市的活力。

3.独特性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城市景观建设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结合与统一的重要途径,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更应该体现人们追求文化、追求知识的审美取向。城市色彩的运用要体现一定的文化与精神内涵,城市色彩景观是每个城市所特有的,城市色彩景观建设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城市色彩的独特应用也会成为每一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标识。哈尔滨很多区域建筑都具有古典主义特色,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经典,在城镇化进程中,建筑的设计应多参考老城区的建筑主风格,吸取传统文化精髓,使新城区与老城区更为协调。

四、城市环境色彩的管理

城镇化进程中,环境色彩需要按一定的规划进行,但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做好城市环境色彩的管理。

1.管理的规范性

(1) 建议成立色彩专项机构

城市色彩的制定包含科学理性的分析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既包含人们感性的认识又包含文化的认同,在制定城市色彩时,除了有相应的色卡、色标和规划图意以外,还应建立专门的色彩机构,由专门的色彩学家针对色彩搭配的具体方式和执行标准进行专门的规划。 除了具有专门的色彩知识,还要对地域文化、材料以及规划知识有相当见解,制定相应的色彩管理规范。

经过专业的色彩机构的分析和判断,使城市色彩规划有了相应的科学法规作为依据,在科学的前提下,避免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实施管理层面上的失误。

(2)做好前期审查管理,建设期全过程的管理

城市色彩的控制,要做到建设前、建设中和建设后的控制,做好每一部分的控制,重点放在前期审查的控制上。 建设前要把握好设计项目的审查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程序:

第一步,建设项目设计通知阶段,主要根据城市功能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情况出具相应的建设项目通知书,在建设之前进行整体的色彩规划,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第二步,项目初审阶段:提交设计方案,组织规划、设计人员进行初审,主要审查方案是否符合政府的相关规定,是否符合设计条件的要求,设计色彩是否符合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第三步,项目方案专家审核阶段:主要是对城市环境、城市景观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需要建立审查专家库,组织专家队以形成的方案进行会审,从专业的角度、科学的角度进行方案审查,较少由于个人的喜好而造成整个设计的偏差。 并汇总整个专家的意见并得出鉴定意见。

第四步,项目公示阶段:审查结束,对审查审批的结果进行公示,建设中的色彩控制,需要建设方提供的如外墙材料等材料样品的对照审查,来进行对项目的控制。 建设时,重点对项目质量的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管理参与的多方性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居住的场所 ,因此,城市环境对于生活和工作其中的人们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建设时除了有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士和政府部门参与意外,还要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对设计的方案及时作出调整,在法国这一点做得比较好,一个方案出来以后,会公示给广大群众,让人们参与其中。 因此,色彩规划设计应进行管理参与的多方性,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整个城市环境的建设。

3.管理持续性的保障

色彩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色彩实施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通过科学的管理,对色彩会有较深的准确性和预测性。比如建筑材料对色彩的影响很大,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材料过期就可能出现褪色、剥落等现象,会严重影响建筑的外观。 因此应根据预测及时更新或定期维护,保证建筑外观的形象。 法规虽已出台,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7

一、城镇化与现代金融的关系

从世界各国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 城镇化与金融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者互相促进、互为依托。

首先,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作为一项统筹城乡的系统性工程, 城镇化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经济非农化、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换三个角度的内容。[1]其中每一个具体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 这就要求金融业积极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城镇建设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均离不开金融业的资金支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发展方面, 村办工商业的壮大、农产品收购、大型农机具购置都需要金融机构提供高效的服务。在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过程中, 金融机构在满足进城农民消费信贷、实现城镇充分就业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 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也为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城镇化的推进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 使得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凸显, 有利于形成更高效的资本形成机制, 为金融业的创新和金融机构的利润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约束

我国城镇化自1996年以来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39%, 远高于同期世界城市化率的增长速度。可以说, 在包括金融支持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下, 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是,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这已严重阻碍了城镇集约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城镇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进城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金融约束主要有:

(一) 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一方面, 大城市集中了大量金融资源, 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获得的资金严重不足, 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不利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另一方面, 在资金积聚的大城市, 金融资源过度流向大企业、大项目, 贷款趋同现象较为突出, 银团贷款尚不普遍, 各商业银行为了争抢优质客户不惜采取降低利率的竞争策略。所有这些不仅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 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不利于金融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为了控制风险, 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 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中小企业和中小型基础项目很难及时从银行贷出所需资金, 从而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壮大,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镇化进程。

(二) 金融机构发展方向与城镇化战略存在偏差

一些金融机构对支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体会不深, 没有将自身发展与城镇化战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 对城镇化建设的服务不到位。

1.政策性银行引导作用发挥不够, 对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镇功能完善的支持力度不足。在我国,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担任着为“三农”发展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任务, 但运行机制不健全、业务单一、功能缺位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农业发展银行作用的发挥。[2]2.商业银行在中小城市和城镇的营业网点布局不合理, 服务功能不完善, 不利于城镇化战略的进一步实施。3.农村信用社与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发展较快, 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虽然网点分布广, 但其资金实力与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量极不匹配, 所能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

(三) 资本市场尚不健全, 直接融资规模有限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3]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和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可为城市化建设提供高效、足额的资金供应。而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货币和资本市场联动机制。当前, 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方式获得资金, 直接融资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中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因此, 尽快打破资本市场融资瓶颈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四) 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逐渐显现

城镇过度投资和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使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蕴含着相当程度的金融风险。我国目前的城镇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而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 难以满足城镇发展需求。面对强烈的资金需求和激烈的地方竞争, 各地涌现了大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广泛开辟融资渠道。由于具有隐性的政府信用担保, 这类融资平台相对容易获得银行贷款或发行城投债。这虽然有力地支持了城镇化建设, 但加重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更加剧了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4]

三、完善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金融支持策略的政策建议

推动城镇化战略的积极稳步实施亟需进一步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 着力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抑制问题。应积极整合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金融资源的作用,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拓宽融资渠道, 引入多元投资主体, 形成合力,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 强化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政府投资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是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城镇、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 以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也可通过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来保证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放。三是对城镇优秀中小企业给予免征、减征税金的政策优惠。

(二) 健全信贷投入机制, 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第一, 将支持城镇化建设纳入政策性银行的信贷范畴, 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农业发展银行可选定若干新农村示范点, 在开展棉粮油收购等传统业务的同时, 不断开拓针对于城镇化建设、农业开发等方面的的新型业务。国家也可成立新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专门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第二, 商业银行应积极结合城镇化战略调整市场定位, 适当简化审批程序, 提升服务效率, 合理配置信贷资金, 加大对城镇主导产业、农村特色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贷风险评价机制, 对于经营稳定、效益良好的城镇中小民营企业应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同时各商业银行应加强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 探索和完善多样化的贷款模式, 例如可尝试土地储备贷款、集合资金委托贷款等信贷手段。对于融资金额较大的项目, 鼓励以银团贷款的方式提供信贷支持, 既可满足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要, 也可以有效降低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

第三, 加快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步伐。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深入挖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县域经济的潜在动力, 进一步探索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 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

(三)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首先, 要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 筛选和储备适合创业板市场的城镇中小企业, 对其进行上市培训,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对已上市的龙头企业, 可鼓励其通过再融资方式进行重组和并购。其次, 加强债券市场创新, 盘活经济体系已经累积的巨大资产。具备高度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债券市场有利于快速筹集大量资金, 有效解决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应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企业债、集合债、票据等方式进行融资, 稳步推进融资证券化, 创造条件发行市政债券。再次, 引入多元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 鼓励保险公司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和保险资金融资功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进入处于初创期但有一定发展前景的城镇中小企业和建设项目。可引导各类民间资金进入,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污水处理、燃气热力生产等领域的产业化投资基金。[5]

(四) 加强和改善保险服务

商业性保险与政策性保险是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两条渠道。作为城镇化建设中必须的金融服务, 保险服务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保障人民生活安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 当前面向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保险服务供给缺口很大, 与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有很大差距。为此, 一要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市场, 为建立现代农业提供风险保障, 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中的高风险。可为重点扶持的城镇中小企业和建设项目开辟承保和理赔的快捷通道, 对于其中信誉好、风险低的, 应适当降低保险费率。二是要完善政策性保险保障, 健全社会保险体系, 保障城镇居民、进城农民等各阶层群众的生活安定。

(五) 加强组织协调, 健全多部门沟通机制

应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促进银、政、企合作, 共同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政府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对金融机构的行政干预, 为金融机构创造健康的业务环境和金融生态。同时, 政府也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保证城镇化建设的质量。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城镇化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善服务, 积极创新, 密切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力争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

摘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在城镇化进程中同样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多金融约束。基于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可行的金融支持路径, 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健全多部门沟通机制。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金融约束

参考文献

[1]范立夫.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7) .

[2]陶艳艳, 段虹.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J].银行家, 2013 (3) .

[3]陆岷峰, 马艳.以金融支持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

[4]赵铮.中国城市化与金融支持[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8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城区的城镇化水平, 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这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的比率即城镇化率表示。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 城镇化率达到了52.6%, 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 大量的农民都由于户籍的问题难以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

2 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需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需要大量投入的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农业产业化以及中小企业发展。

2.1 基础设施融资需求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镇化的前提, 如市内道路、公交线路 (机动车线路和地铁、轻轨线路等) 、交通干道设施、地下地面各类管道、桥梁、隧道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其能顺利进行。

2.2 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融资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强调农民向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 在此过程中, 政府要经营好城市公共事业, 提供优美的环境、安全的空间、良好的文化娱乐场所、便利的各种生活条件等。

2.3 农业产业化融资需求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引导农业生产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引导农民合理组织生产, 降低市场风险, 加快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2.4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必然会涌现出大量的中小企业。因此,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融资现状

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

近年来, 地方政府组建了各种形式的政府性投资公司, 以财政性资金注入、国有资产注资、土地收益、财政拨款或赋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进行扶持其成为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平台。国家开发银行及国有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形成一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商业银行间相互依存、紧密相联的以“土地财政+政府性投资公司 (融资平台) +政策性银行打捆贷款”组合的融资模式。

3.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类型主要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银行、村镇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企业, 对城镇化以及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较小, 但随着银行间竞争白热化程度的提高, 这两个银行也开始在县、镇 (或乡) 布局涉足农业服务领域, 加大了对农村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随着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兴起, 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4 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

4.1 土地财政不可持续

随着房价不断攀升, 潜在的金融风险加大,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 土地出让金大幅度减少, 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 制约了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作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源, 以此作为基础设施融资平台其风险与危害不可小觑。一方面, 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地方政府可以卖出去的地毕竟是有限的, 卖地生财的模式不可持续, 必将走向终结;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 以土地作为抵押从银行筹得了巨额资金, 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激增, 由此带来的风险明显加大。

4.2 农村金融体系亟待完善

从体制上看, 我国的农村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但是并没有解决农村的贷款需求, 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使命是为“三农”发展提供支持, 但是由于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业务单一、功能缺位等, 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性改革的完成,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持续萎缩, 导致农村金融缺位。近10年来, 农村信用社发展较快, 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 总处于一种有心无力的状态。小额贷款公司身份尴尬, 由于不是正规的金融机构, 无法吸收存款导致后续资金不足, 发展的空间非常有限, 难以满足农民贷款需求。

4.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 亟待完善。首先, 农村法治环境不完善, 金融债权缺乏保护。农村普遍存在“法律行政化”的问题, 农民可担保资产不足, 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权益得不到保障, 放贷的积极性不高。其次, 农村信用管理滞后, 征信体系不健全, 农村企业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淡薄, 通过各种方法逃避债务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最后, 行政干预过多, 金融隐患较大, 农村干部为了追求政绩, 盲目上项目、办企业, 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发展, 形成了金融机构贷款风险的高度集中, 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5 对策和建议

5.1 创新融资模式, 解决基础设施融资问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改变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的局面, 创新融资渠道。为了有效缓解银行信贷投放压力, 避免出现地方债务风险难以控制的局面, 应尽快启动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并推行资产证券化, 同时, 借鉴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 如BOT、TOT、PPP、PFI、ABS模式, 从多种渠道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创新融资渠道与模式, 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改变地方政府卖地生财的局面, 不仅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进程买房的压力, 也有利于人口的城镇化, 有利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此外,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政府投资领域, 打破基础设施领域的行政垄断, 建立政府投资退出机制。

5.2 改革农村金融体系, 为农村城镇化做好铺垫

信用社作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 其发展的过程中弊端丛生, 与真正的合作金融相距甚远。因此, 应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使其深耕农村, 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 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 为农村城镇化融资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 尤其是政策性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农村期货市场, 稳定农产品价格;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公司, 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此外, 要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探索农业发展银行如何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 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 带动商业性金融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对资金的需求。

5.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加强法治建设, 是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的制度基础。针对农村金融的实际状况, 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 政府在处理和协调农村经济金融事物中要自觉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减少行政干预, 主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农村守信者的权益。此外, 中央银行应加快社会征信制度建设, 将农村信用建设纳入信用系统中, 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 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放贷风险的降低, 更有利于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促进融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雨露.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 2013 (2) .

[2]辜胜阻.深化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J].中国金融.2013 (5) .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9

关键词:江西,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体系,对策建议

一、引言

当前,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量较大,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因此必须要有金融的支持。但是其金融支持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地方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战略眼光短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供给量不足、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手段单一、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不足、缺乏完善的金融支持发展政策等。因此,必须要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全面加强金融支持体系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战略眼光短缺

很多金融部门对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认识不到位,认为其只是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而自身难以获得预期的收益。其一,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存在一定的矛盾,其难以在既定的时间内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供给总量不足

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给难以满足其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当前江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且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进行资金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所获得的资金也较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使其成为阻碍当前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支持城镇化手段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资本市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较低、货币和资本市场缺乏必要的联动机制等问题,使得江西省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难以充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金融资源。从金融支持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手段来看,传统的信贷手段依旧占据主体。从新型城镇化的融资结构来看,银行的间接融资依旧是主要的模式,而缺乏必要的直接融资。

(四)金融支持城镇化着力点不足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从其自身的利益来看,一般会将信贷资金投入到质量较高的客户身上,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资金量较大、缺少还款来源、资金回收周期长,而被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视为风险较大的授信业务,因此其不愿意放贷。另外,在金融机构对一些小的城镇开发项目提供贷款的同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贷款主体,最主要原因是乡镇政府作为行政组织而不具有贷款主体的资格,因此也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

三、江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通过不断创新金融系统服务模式,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建立政策性的商业金融等组织形式,持续扩大金融支持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服务范围。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开拓新的金融组织模式。对于江西省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当的引入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使其相互协作,共同开拓出新型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确保能够为落后的乡镇地区提供更为安全、更为便捷的金融支持,以此完善当前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支持体系。

(二)积极完善有利于金融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

其一,要在金融机构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入民间资本,使其充分发挥对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投资的便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为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二,要通过税收等政策扶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全面促进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其三,要充分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金融部门前来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服务,不断对其实施政策方面的优惠,使其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为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其四,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作用,根据江西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金融支持的现状,对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实施相应的监督。

(三)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各行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带动各地区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预,但是必须要在充分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进行适当的干预,全面推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向着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方向前进。并依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其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进行适度的调整和优化,使其充分服务于江西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四)积极发挥地域性金融部门的作用

城镇地区的金融机构是重要的金融资源,尤其是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江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发挥地区金融部门的作用,可以充分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到江西各地区进行投资,并组建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功能健全的现代化金融机构,比如股份制银行等,通过扩股增资的方式提升区域金融部门对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另外,要本着风险控制的目的,对其具体的金融支持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四、总结

在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金融体系的支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当前金融支持体系还不健全,难以全面发挥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作用。鉴于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全面加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扩大金融服务范围;积极完善有利于金融体系建设的扶持政策;积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适当减少政府的干预;积极发挥地域性金融部门的作用;加快金融创新,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等方面出发,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全面服务于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其健康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凌海波.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J].武汉金融,2015(12).

[2]何源.湖北省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创新路径与模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1).

[3]高兴.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体系初步研究[J].时代金融,2015(32).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1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城镇化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1]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2013 年六项主要任务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从十八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都把“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新型城镇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人们再度关注的焦点。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实现当前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现阶段扩大有效需求、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所在。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就是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历史过程,必然要涉及农业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支撑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农村金融服务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尚不发达,适当而充分的金融服务支持还十分匮乏,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供需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本文将立足新型城镇化视角,从所需支持行业和农村金融供给主体角度,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情况。

二、从所需支持行业角度看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现状

虽然金融服务体系是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特殊性, 它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要做到有助于实现国家对农业经济所采取的保护、支持、发展三个层次的目标。因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就是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因此,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一)与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相关领域的金融服务供给现状

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相关领域的金融服务指的是有利于黑龙江省现代农产品物流与农业资金流的有效融合。当前,我省该领域的金融资金供给存在着严重缺口,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限制了黑龙江省的新农村建设。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黑龙江省农业发展银行的农业金融服务职能比较单一,相关农村政策性的金融功能还十分不健全。而且,黑龙江省邮政储蓄基本上只吸收存款,而不向农户放贷,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又比较大,农业保险根发无法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等。长期以来,农村企业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02 年,黑龙江省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77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34 亿元,实现净利润65.4亿元,上缴税金16.9 亿元。但是相比之下,农村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确没有得到满足。2002 年,黑龙江省农村乡镇企业在产出增加值、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其获得的贷款总额却仅为60.8 亿元,占黑龙江省各类金融机构放款总额的1.56%。

(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领域的金融服务供给现状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一般具有收益较低、投资回收期、资本回报率低等特点。普通金融机构根本就不可能能从此项相关金融服务中获得较大利润。同时,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领域中政府垄断现象较为突出,并且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产权主体和受益主体不明确,市场也缺乏足够的引力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近年来,黑龙江省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相关投入逐年增加。如:2012 年黑龙江省安排11.4 亿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出资2.2 亿元用于农业金融补贴政策的具体落实。同时,黑龙江省还非常重视农村交通建设。2008年—2011 年,黑龙江省实行实现了6 万里农村公路建设,2012 年黑龙江省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03 亿元,其中42 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修建农村公路1.2 万公里,这为加强城乡密切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黑龙江省还对农民生活基本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如:2012年,黑龙江省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002 处。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设施虽有改善,但进展十分缓慢,这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2009 年,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总额为193.26 亿,到2012 年上升为259 亿元,虽然数额增加了,但占黑龙江省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动,仍维持在8%左右。可见,财政支农资金数额远远不能满足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的需求量,资金不足等因素将严重阻碍着黑龙江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进一步影响着黑龙江省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三、从农村金融机构主体角度看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基础,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与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农业保险补偿相配合,以及新型农村小额信贷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体系。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现状

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市场的产物。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通过对部分农业生产领域、农业流通领域和农业投资领域赋予优先权来获取农村金融资源的金融机制。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所获取的农村金融资源主要通过提供政策性贷款业务这一渠道来实现的。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所提供的政策性贷款满足了非市场性和非营利性的农村金融需求,也修正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性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相统一。我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成立于1994 年,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和发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办理农副产品专项储备贷款、农副产品专项收购贷款、农业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贷款业务。为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将其信贷支持范围由粮棉油龙头企业扩大到整个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利益相关者。截至2008 年末,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各项贷款余额达860.3 亿元,成为了全国农发行贷款规模最大的省级分行之一。虽然农业发展银行在农业金融服务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如:缺乏立法支持,只能单纯依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资金运用效益低;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这些弊端都将阻碍其自身发展,并将影响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支持。

(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供给现状

商业性农村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其他商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机构传统主体的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设立农业银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逐步调整市场定位、机构布局和业务结构,以服务“三农”为工作重点,加大了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截止2008 年,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设置机构及网点数共计578 个,安置三农服务人员18839 人。与此同时,黑龙江省邮政储蓄银行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截至2008 年10 月,黑龙江省邮政储蓄银行累计发放农村小额信贷7.7 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放款占比超过85%,直接服务农民2 万多户。然而,2003-2012 年十年间,黑龙江省的商业银行网点数量却由3011 个下降到2062 个,这些减少网点基本上都来自乡镇,其中支农力度最大的农业银行减少幅度最大,从1081 减至668 个,降幅高达38.21%。同期,虽然邮政储蓄银行网点数量也较多,但其工作重点却主要在吸收存款,其信贷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村信贷的需求。商业性农村金融农业贷款呈现出增长幅度慢与存贷差增大并存的现象。从存贷差额来看,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的县域营业网点的存贷差额由2005 年的558 亿元增至2008 年的797 亿元。

(三)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供给现状

根据国际合作联盟制定的合作制基本原则,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是按照合作制原则依法组建的特殊金融交易组织形式,如: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等。与商业性和政策性农村金融相比,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村经济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其具有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和非营利性等特点。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自2004 年10 月改革以来,不断加大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的投放力度。2005 年至2008 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为1306.5 亿元。2005 年投放贷款98 亿元、2006 年投放贷款277.7 亿元、2007 年投放贷款344 亿元、2008 年投放贷款485.9 亿元,2005-2008 年投放贷款增长幅度分别为42.9%、40.25%、23.9%和41.3%,其中,2008 年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总额在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比重超过了80%。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农村信用社营业网点已达一万余万个,遍布了黑龙江省市、地、县、乡镇、村屯,遍布面积达80%以上,,成为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四、结论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11

摘 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娄底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在对娄底市公民生态文明状态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角度探索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发挥学校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到细处。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在全民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价值功能。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用地与建设、产能和节能、保护与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蓝图,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绿色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唯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城镇公民文明素养的本质要求。公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城镇化,不只是住高楼、行宽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城镇化。能否实现公民精神层面的城镇化,是城镇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城镇农民能否真正转变为城市公民的关键。除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水平之外,更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生态道德不仅仅是评价个人人格的尺度,也是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城镇化既要实现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身份变化,也要实现从分散单一的生活方式转变为集中多样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变化,还要实现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转变为具有较高文明素养市民的观念变化。这是科学发展城市化,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农民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的本质要求。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黄吴静在《公民生态道德教育:从知到行》一文中指出:面对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思维,这需要生态道德教育来实现。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利益,生态道德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有着特殊功能。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人们了解生态知识,培养正确的生产发展观、健康的生活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

二、娄底市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状况分析

娄底市位于我国湖南省中部地区,是湖南省的工业重镇,也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城市,总面积达8117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位居全省14个市(州)第12位。娄底以汉族为多,有苗、土家、侗、回等少数民族。娄底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共有乡镇80个。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峰山斜亘西北,衡山余脉逶迤东南边境,龙山盘踞南部。新化县大熊山西侧九龙池海拔1622米,为境内最高峰。涟水向东注入湘江,资水向北汇入洞庭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矿产有煤、锑、锰等,冷水江市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娄底旅游资源丰富,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天华亭、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罗盛教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波月洞、北塔、黄巢山、湄江等。近年来,娄底城镇化呈现加快发展态势,至2013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2.5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1.39%,全市常住人口383.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0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96%,居全省第12位。与全省、全国相比,娄底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3年末,娄底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人均GDP为22903.06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23%,全国平均水平的59.72%。与此同时,娄底市城镇化也处于较低阶段,全市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比全省低7.3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3.24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娄底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由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娄底市公民的生态文明状况呈现以下明显不足。

(一)生态环保知识缺失。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娄底是欠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小农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大量对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最大化。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废水的污染等。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一方面反应公民的功利思想,另一方面反映公民生态知识的贫乏,生态道德的缺失。调查表明,大部分人对土壤酸化、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即使有一定生态意识的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比如,他们对空气、噪音和水污染这类造成生活影响的问题特别敏感,而对人口过多、能源不足和土壤流失这类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问题不够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人们也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关爱环境的重要性,但大家觉得自己只是普通老百姓,这样的事情必须依靠专家和政府,他们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专家和政府身上。

(二)生态文明行为失范。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公民对生态认识不足,生态知识缺乏,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许多不文明行为。一是污染严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违规排污,浓烟乱放,体现在城市空气污染加剧,涟水、孙水流域水污染,土壤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健康。二是资源浪费。当地农民依靠地方资源优势,野蛮开发、滥伐森林,城镇居民对公用水电使用浪费严重。三是生活习性不良。经常可见公民随地吐痰、白色垃圾乱扔等习惯行为。在旅游景点对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三)生态文明建设乏力。一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政府为了GDP视环保于不顾的现象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软肋。二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对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一直都是“两张皮”。三是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娄底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当滞后,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窄,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较少。环境保护组织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四是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些环境监管人员在执法时流于形式,执法行为不规范。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甚至成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1)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一是健全政府考评体系。政府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考评体系建设,将生态环境、生态生产、生态消费、生态文化体系等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体系。1)健全生态文明法制保障体系。制定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法规,出台环境教育法,形成覆盖资源领域、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地方性保障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司法体系,设立资源环境法庭、资源环境检察机构和资源环境警察队伍。支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2)健全生态文明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成体系推进配套标准的应用,推广新农业农村标准体系、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产业转型标准体系、高效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注重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3)健全公民和社会环保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明确公民个人和社会环保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健全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公民进行奖励,激发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的积极性。三是完善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政府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引领公民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各地要围绕全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在保持主导产业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一是物流业发展。充分利用娄底交通枢纽的优势,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抓手,积极推进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把娄底建设成为湘中的商贸物流中心。二是旅游业发展。以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娄底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强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蚩尤故里,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王国、世界锑都锡矿山等重点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油茶、南竹、花卉、家具等绿色优势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向工业园区和娄底经济开发区集聚,推进产业专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3)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出行,加快推进城镇清洁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二是完善水污染防治机制,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排放企业进行先期治理、罚款、关闭或追究法律责任,制定娄底市工业循环水利用推行规划,对有色、钢铁、水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循环水利用技术改造。三是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完善废气控制和治理机制,加大森林培育力度,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完善机动车污染排放检测治理、绿色标识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四是建立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制订全面禁止露天采矿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度,建立覆盖全市的重金属污染耕地监控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五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绿色出行改革、绿色消费信贷发展,深入推进两型低碳示范创建。六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建成区绿化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低碳发展。

(二) 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1)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一是社会环保组织要定期开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把专业知识、操作方法、工具设施带进了这些地方,并通过培训形成机制,有效地引导城镇公民养成环保习惯。二是通过开展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群众性活动,广泛开展“共护母亲河——孙水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保行动,凝聚和提升全社会良好的生态理念。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在社区、机关单位,特别是在旅游景点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设立不文明旅游举报热线和信箱,鼓励个人或单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充分运用文学、摄影、卡通、漫画等艺术形式,特别是加大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力度,生动活泼地鞭挞不文明行为,促进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2)发挥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社会环保组织要充分发挥对政府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政府的相关决策涉及生态环境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也牵涉社会各个相关集团的利益。环境保护协会和监督机构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听证会”、“环保论坛”等形式帮助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也要帮助公民获得生态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并有效地参与到政府的生态环保工作中来,并在参与过程中作为一股社会力量,有效监督政府按法定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政,及时纠正政府行政行为的不当。社区、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作为生态环境教育的载体,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组织成立相应的护绿组织、护卫队伍,及时劝导、教育公民规范生态行为,树立正确生态意识。

(三)发挥学校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1)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学校是传授生态知识的主渠道,学校要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生态系统教学,更要充分结合娄底地区矿产资源、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特征,开设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挖掘有意义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意识教育。学生在接受更加本土化的生态意识教育的基础上会更加关注周边生活环境的问题,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周边的生存环境,并据此不断形成系统性的生态意识观念,促使学生自觉进行生态环境保护。(2)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生态文明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生态文明教育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把生态文明意识植入到人的思想意识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才能深入、长期地将生态意识渗透到广大群众当中去,并使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良品德,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发展。(3)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日常行为规范。一是学校要将开展课外活动当做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光盘行动、无烟校区、生态环保知识讲座、演讲辩论、植物保护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使他们懂得如何将生态环保与日常生活行为结合在一起,将课堂上的生态意识教学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和道德品质。二是学校要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奖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人人争当护绿使者,个个成为环保公民,积极营造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到细处。家庭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一方面家庭教育不仅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更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子女有义务对父母长辈及时传授生态知识,对父母长辈的不良习惯进行规劝。家庭成员应成为生态知识的宣传员,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从而推进生态文明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自觉。

参考文献:

[1] 张建荣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8

[2] 廖小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五环节” [J].教育探索,2013(8).

[3] 李金春.关于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3).

[4] 舒振华.农村中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研究——以湘中娄底地区为例 2011,5

[5] 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中的讲话 国务院办公厅 2014,9

城镇化进程中财政金融论文 篇12

关键词:吉林省,金融业,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通常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以及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该过程使得城镇在数量以及规模上不断扩大。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而对于城镇化也有了新的内涵,即城镇化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方面,而是更加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运用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内涵,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继续加强城市的带动作用,寻求城乡的共同发展,并且在追求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看中质量的提升。

二、吉林省城镇化进程现状及分析

(一)吉林省城镇化进程现状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 年11 月1日,吉林省城镇人口数量为1 465.58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3.4%,此次普查结果与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吉林省城镇人口增加了133.7 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了3.7%。在全国31 个省(市、区)中,吉林省城镇化水平位居第11 名,与2000 年相比,后移了4 个位次,但其城镇化率在全国仍处于较高水平。

数据来源:《吉林省统计年鉴2014》。

本文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镇化率,用这一指标来反映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由上页表1 可以看出,吉林省不仅人口总量以及城镇人口数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而且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这充分说明吉林省城镇化率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

(二)吉林省城镇化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这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且改善了人民生活的水平。但是,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随之也凸显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1.与其他省份相比,城镇化水平较低

由表2 可以看出,吉林省城镇化水平起点不低但近年来发展缓慢,吉林省城镇化率虽然每年均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速度缓慢。与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相比,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化进程明显落后。另外由上表可得,吉林省的城镇化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增长明显缺乏动力逐渐趋近于全国平均水平,若按该趋势发展,将来很可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吉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未来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水平的提高。

2.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由于受到资源禀赋、交通、区位以及传统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城市以及城乡之间城镇化进程不平衡的问题凸显。第一,吉林省的城市群一体化程度较低,城镇密集区的高铁、城际铁路等快速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各大城市间缺少有效的协调机制。第二,中心城市的规模及综合实力较弱,其综合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突出,统筹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

3.产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吉林省由于受到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落后以及园区载体功能不强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集聚能力。尤其是中小城市,产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大,服务业基础较为落后,大部分中小城市以传统加工业、农业深加工以及资源性产业为主,相对缺乏主导性产业,经济实力较弱,严重制约中小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三、金融业助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难

金融体系能够引导资源配置的调整以及其他要素禀赋的转换,因此有必要先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其结构与制度的变迁,从而起到资金供给的先导性作用。但是目前吉林省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约束和现实制度的限制,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面临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尚未形成系统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部分资金无论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是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难度都相对较大,而目前在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来支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宏观经济层面二者应相互协调、相互融合,而吉林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自实施、运行,二者缺乏积极有效的配合,尚未形成互相协调、合理搭配的扶持政策。吉林省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金融政策尚未形成系统性的扶持政策,从而使金融支持政策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的作用微乎甚微。

(二)城镇化建设金融体系薄弱

城镇化进程有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以及沉淀成本高的特征,其中大量的资金支持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加速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依赖设施完善、服务周全以及效率高效的金融服务系统支撑。目前从吉林省的城镇化进程看,这套卓有成效的金融服务系统仍尚未建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区域商业银行数量少之又少,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更是仅有寥寥几家,在这种缺乏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下,城镇化进程履步维艰。部分地区的金融系统不完善和不发达,在某种程度上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失去意义。

(三)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匮乏

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金融资源的合理再分配以及重新组合的过程,金融创新能最大限度地调配和引导资源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的需求。吉林省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不仅品种较少,而且结构单一,加之信贷产品缺乏创新性,以及涉农贷款额度严重不足,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相对集中在那些有较高资本存量或者有抵押的乡镇龙头企业,而小农户的种养殖业以及棚膜经济均无处贷款,即便幸运地贷到资金那也基本上是杯水车薪。

四、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对策

(一)出台和落实金融优惠政策

政策性金融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产业政策等目的而采取的金融手段,它一般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通常以优惠的融资条件、利率水平以及贷款期限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相关性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资金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等一系列项目恰好与国家宏观经济增长以及综合实力的发展要求的相吻合,因此,应有效地利用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大力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大国家政策的倾斜力度,必要时允许其向国内储蓄银行、信托机构借款等方式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并对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债务担保、利息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有效地使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进程起到促进作用。

(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首先要积极创新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探索建立政策性城镇基础设施类的金融服务机构,探索建立专门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并不断扩大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的服务范围。积极拓展新型金融组织,在加强传统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开创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组织,积极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与实体经济。而对于部分经济发展欠佳的地区,应试引入大型商业银行、保险、证券企业等多类金融服务部门,在它们的相互配合与协作间创造多元化的融资通道,保证为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提供快捷、方便又安全的融资渠道。

(三)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为充分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居民对于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应不断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力度。金融机构应积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针对农户的个性化需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拓展在财务顾问、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代收保险费等新型金融服务领域,以便满足城镇化建设中农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实施融资证券化,通过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以及创新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来拓宽融资渠道。具体来说,应试行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在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将那些流动性较弱,但未来能产生预期收益的资产进行打包证券化,来融得长期的建设资金。与此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还能使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分散。

参考文献

[1]陈雨露.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2013,(2).

[2]辜胜阻.深化城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J].中国金融,2013,(5).

[3]陈文新,张玉霞.试论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商业时代,2013,(2).

[4]陶艳艳.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成绩与问题[J].银行家,2013,(3).

上一篇:生物实验室管理下一篇:干预生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