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2024-10-03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共9篇)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1

“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个课题主要关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镇化问题, 为我国城市发展寻找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

城镇化的基本状态主要通过城镇化的特征分析来看其影响, 包括跨区域流动、农民工的数量以及流动的状况。另外, 未来在老龄化、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和区域工资水平差距等多因素影响下, 人口流动呈现出区域板块特征和以县为单元的区域性流动趋势——城乡双栖。工业兼业现象显著, 抽样调查显示, 40岁以上就近就业, 农业兼业和务农的比重接近80%, 而60岁以上的比重超过90%。沿海地方产业加快升级, 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城镇化发展将带来的直接需求, 第一, 农村人口进城必然带来住房、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这是城市所要提供的服务;第二, 目前城市的主要人口有改善居住的需求和寻求高端服务的需求, 以及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 这是城镇化要面对的新问题。中央提出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需求来解决1亿人的城镇化和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提高问题, 也必然带来住房、就业以及保护特色文化的问题。

由此, 城镇化背景下总体的资源环境影响大概是这样的:第一, 城市的能耗在持续增加, 劳动、生产力只有原先的一半;第二, 空间在不断的扩展, 对自然进行着大规模的改变;第三, 污染排放在增加。去年,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 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世界大国。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居民改善生活、新增人口能源消耗将是主要增长要求, 郊区生态环境改造、居民健康休闲需要、“大城市—小城镇—农村”关联性污染问题, 治理难度加大。意味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会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使用压力, 另一方面, 公共医疗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资源环境产生的问题, 需要1800~2000亿的投资规模, 这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愿景。

自然为城市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包括食物、生物资源和能源, 同时净化了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们认为自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但实际上并不是。欧洲在工业化时期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理, 虽然表面上看是清澈的、达标的, 中国的环境也在持续的恶化。从生态文明视角的三大关系来看, 第一是人和城镇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应放在首位, 城市应该更加宜居、更具人情味;第二是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需要安全、低碳, 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精细化城乡社会治理;第三是城乡和自然的关系, 城乡发展不应剥夺生物的生存空间, 人类对自然应有限索取。我们提出三个愿景:一是生态文明, 实现以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转型, 体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二是以人为本, 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更高质量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效益, 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三是美丽中国。

以下针对九大问题提出城镇化的路径, 或者说是好的城镇化模式。

第一个问题是现有的规划体系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的管控作用。我们提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定、连贯性和协同性, 同时对生态敏感地区的规划应该综合协同的作用, 并对环境评估以及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第二个问题是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 追求空间扩张和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一是土地持续粗放扩张, 低效闲置情况仍较为严重。二是缺水和改善水环境问题并存, 直接影响城镇发展的健康安全。三是建筑能耗依然偏高, 城镇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的模式路径应该尊重十分有限的资源, 充分应用提出的海绵城市, 滨水城市和运河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

第三个问题是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对自然系统的破坏, 并使污染向区域城乡扩散。在城乡层面, 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态势越发严峻,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而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容易被忽视。农村污染问题量大面广, 治理手段、资金与人力欠缺;而这些污染不仅对农村人口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时通过食物链反过来影响城镇居民身体健康。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当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冲击。建立生态红线和增加城镇边界, 对于自然改造要适度、可恢复;在城市与区域尺度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立足于生态本底建设生态设施。

第四个问题是城市发展不重视气候变化的应对, 城镇应对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城镇密集地区无序延绵扩张导致热岛效应、弱风效应突出,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极端天气气侯及环境事件。我们提出, 气候变化不再只是“远虑”, 城市发展要主动应对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特大城市、城镇密集地区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应对全球气侯变化的应急预案、技术应对导则;从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海岸资源、农业旅游业方面考虑气侯变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评估。同时提出, 建立一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管理体系。

第五个问题是住房开发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性, 旧区、旧建筑改造利用重视不够。城市房地产开发量过大;农村不切实际推进农民“上楼”工程, 造成浪费。我们提出, 克服城市发展的盲目冲动, 以存量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促进功能和品质的提升。一是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和趋势制定合理的城镇和农村住房规划, 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规模;二是更加注重城市“棕地”再利用,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旧工业厂房, 住宅建筑用途,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市场多元主体参与改造;三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需要因地制宜, 要制定差别化的改造政策体系, 切记简单拆除并大幅度提高容积率的做法;四是要对于具有历史遗存意义、地方特色风貌意义的旧建筑予以保留。

第六个问题是城市交通出行倾向于高消耗高排放, 对城乡公共交通, 绿色交通鼓励与扶持不够。与此同时, 城市框架越来越大, 轨道和快速路不断住房郊区化, 但公共服务却高度集中在中心区, 降低城市效率。我们提出, 以满足人的移动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发展, 必须构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多式协同的运输体。

第七个问题是城市建设缺乏人本关怀, 对文化遗产尊重不够, 导致城市特色与人性化尺度缺失。缺少“活力、运动”的城市, 特别是针对人的需求服务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明显;城市功能分区单一, 小尺度空间设计忽视人的行为需求。我们提出, 尊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市民心理关切, 使其成为城市个性与品质的灵魂。一是建设充满人情味, 功能齐全, 邻里关系融洽的社区;二是城市、地区、街区、街道、社区更具有地域特性;三是城市历史文化碎片、历史足迹、地方典故应通过旧建筑、植物、标识物给予更多保留。

第八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管制与引导手段。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需要建立区域共识, 以及各层级政府管理和多途径的引导。

第九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促进生态文明的公共参与和社会治理机制。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有充分的公众参与, 构建良好的治理体系。建立起“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城镇化协同政策体系。如阿尔梅勒的“社会发展6原则”:保持社会文化多样性, 鼓励创新, 加强地区认同感, 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 推动健康的设施系统, 赋予人们管理城市权。我认为战略环评比环境规划要好, 战略环评是一个过程, 不止是一张蓝图, 更适合我国快速多变的城市和项目建设。

我们的政策建议, 一是加强整体性的法律与规划约束。二是建立起应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多样化需求的政策, 精细化管理;尽可能避免大拆大建。三是应对区域发展整体利益和生态安全的机制保障, 建立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镇化分区。四是建立激励性的财政机制来支持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1) 棕地土地、循环经济生态基础设施的优先建立激励性政策; (2) 建立基于就业人居环境改造的城市旧区更新财政支持政策。五是开展试点工作, 以生态城区、人文社区和绿色建筑配套政策为支点, 开展“新陈代谢”工程。 (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的发言编辑整理。编辑整理/杨晓娜)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2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小城镇发展提供环境支持系统

随着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发展也必然会加速.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城镇进镇户口全面放开.国务院批准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小城镇户籍管理改革制度,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的户籍制度阻碍清除.

作 者:何春 Cun He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 刊 名:国土经济 英文刊名:TERRITORIAL ECONOMY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 篇3

【关键词】旅游 旅游小城镇 发展模式

1 引言

旅游小城镇是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在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上,使旅游业在该地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产业地位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国家对此在政策上给予较大支持,各地在实践上付诸有力行动。但就学术研究这方面而言,国内旅游小城镇的系统性研究进展缓慢,必须加快对旅游小城镇的研究步伐。

2 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内涵

发展模式是指在制度约束这个前提下怎样合理、有效地实现发展所经过的路径和轨迹,它是一种范式。旅游发展模式指旅游目的地由旅游开发的初期转向本地的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过程中,不停根据现实需求变化来选取较为具体的旅游发展方式。它的具体应用在旅游目的地不间歇发展的情况下渐渐提升,其研究和旅游目的的演进阶段比较一致。

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旅游小城镇根据其具备的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由于市场需求力所推动而形成的一定阶段内的旅游发展方式以及路径。

3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分类研究

3.1行业依托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博鳌模式

行业依托型指发展某种特殊行业而形成的旅游小城镇。博鳌镇是个集镇,半渔半农,在琼海市东部的海滨之地。从2001年开始,这里成为永久性会址之地,由国际会议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所定位,它因此闻名于世。到了旅游跨越式的发展阶段,这里就已经建有博鳌水城、博鳌旅游风景区等旅游项目。这是属于行业依托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

3.2接待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黄山汤口镇模式

一般情况下,这种小城镇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相应提供食、购、娱等服务。它自身不是景区,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很好,它是旅游集散地,区位优势独特,最有利于开发旅游房地产,又可开发旅游商业和度假房地产。而黄山汤口镇具备这些特征,因此发展旅游接待型模式。

3.3生态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长子营镇模式

长子营镇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东边。这里畜牧业、农业发展较快,林地条件好。这里有国家“九五”重大产业项目北京高科技蔬菜示范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留民营。这里的旅游发展模式为生态型。

3.4资源主导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浙江乌镇模式

构建这种开发模式,是因为这里的传统古建筑依保存较好,历史文化丰富,可以感受到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大大吸引了游客。乌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该地旅游发展模式为资源主导型。

3.5企业参与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束河模式

云南束河,当地经济发展较好,其旅游业较出名。这里属于企业参与型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运用这种模式对束河古镇进行开发,充分发挥了它的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其在国际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不过,这些不能体现我国旅游小城镇所有的发展模式,比较常见的是复式开发,这些分类是一种宏观上的提取划分,并不是严格地在理论意义基础上进行的划分。

4 个案分析:密云古北水镇发展模式分析

4.1密云古水北镇发展模式概述

该城镇由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投资,在北京市密云县古北水镇,这里山水城自然结合。景区着重打造历史文化景区,将长城戍边和华北民居建筑风貌完美融合,它仿乌镇而建,注入了新的理念。古北水镇汇聚了北方和南方的独特优势。市场发展方向围绕着散客展开,企业为市场活动主体,是“乌镇模式”再一次创造与升华的体现。但古北水镇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古北水镇有其诸多优势。首先是产权和社区优势。在开发之初,古北水镇就全额买下了所有住家以及原商铺的房屋产权,使得这里出现开发主体一元化的现象,有可能实现统一规划、经营管理古镇。其次是规划和产品优势。古北水镇对街区风貌进行整体打造,而不是单体修复。另外,重构了它的历史建筑内部空间,使其更加符合现代都市人的风格、品味。最后是经营和管理优势。古北水镇实行统一、完全专业化的管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极大提高了旅游小城镇的服务质量以及素质,有利于当地旅游软实力的提升。

但是,古北水镇的发展模式很大程度借鉴、复制与“乌镇模式”。在未来发展之路上,如果不能有所突破创新,将不利于长远发展。季节性因素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如何降低影响,对古北水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古北水镇采取高投入,高收入的模式,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将影响其持续有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属于企业参与型旅游发展模式。

4.2密云古水北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第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当地旅游开发公司密切相关,因此,投资开发公司的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城镇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开发理论基础

第三,该城镇的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借鉴与“乌镇模式”,因此旅游产品的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关键。

5 结论

我国旅游小城镇需要分析自身独特的风格,以其优势为基础,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鉴于笔者的研究能力和视野存在局限,本文对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以期其他学者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Z]. 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1.

[2]夏璐. 传统聚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研究—以北京密云古北水镇民宿区为例[D]. 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

[3]罗明义.旅游经济分析*理论*方法*案例[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4]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李文秀(1980-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与礼仪学。

董明(1970- ),女,汉族,湖北荆州人,学士,中南民族大学、高级经济师。

浙江省城镇生态河道建设模式研究 篇4

1 浙江省河道存在的问题

对浙江省文化历史保护型河道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选取嘉兴杭州塘、平湖塘、苏州塘、长水塘、老环城河、九里溪,杭州余杭塘河、古新河、沿山河、古荡新河,温州温瑞塘河、石坦河,宁波西塘河,以及衢州、台州、丽水等22条河道,了解其河道水域面积、水系分布、水生态状况、人文水景观资源、驳岸情况。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型河道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河道水域缺乏生物多样性,生物群落单一。按照《欧盟水框架指令手册》中规定的河流生态要素标准[1]对以上河道的生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只有2条河道评优。(2)缺少生态河道建设的相关规范。制订1个在河道建设中加强生态保护的技术规范,对加强河道生态建设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规范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地方标准,并且要求涉及面广、内容全面,符合科学性、操作性、经济性要求。(3)未有效保护和充分开发利用其丰富的人文水景资源。(4)景观工程的施工及养护成本较高。

2 构建措施

城镇生态河道的构建,只有将河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河道生态体系的设计原则(图1),并且综合考虑场地中的各种因素,才能保护和营造多样化的城镇河道生态系统,为生物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2.1 园林设施生态设计

城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设法扩大水面和绿化。一般要求铺装具有透水性,这样可扩大雨水的渗透范围,土壤中便可繁殖出更多的微生物。铺装材料要和沿河道路的风格、护岸材料及沿河建筑物协调,主要有土、沙、石、沥青、混凝土、砖、木砖、混凝土砌块、瓷砖等(表1)。

2.2 雨水收集利用

收集、利用城镇雨水,既可以节约水资源,还能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缓城镇雨水洪涝,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可以在人行道和街道路边之间的荒地上栽种多种植物,以自然途径利用城市雨水,形成一个包括收集、滞留、清洁、渗透等功能的雨水收集系统,同时营造出自然优美的街道景观。

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西南第12大街街道绿化改造项目为例,其步行区设计融入了街道雨洪管理和再利用,在种植池边沿设计30 cm的入口,街道上的雨水经此流入种植池,池内土壤渗水速度可达10 cm/h。当种植池内的水面高于15 cm时,多余的雨水将从另一个相同宽度的出口流到街道上,之后再流入第2个种植池,依此类推到第4个种植池。当第4个种植池也达到饱和时,多余的雨水将流入现有的城市雨水排放系统(图2)。

2.3 生态驳岸设计

浙江省城镇河道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硬质垂直驳岸占目前河道驳岸建设的71%,自然植物驳岸仅占29%(图3)。硬质垂直驳岸多采用人工化的整治和加固,工程渠道化严重,亲水性差。可大力推广以下几种新的护坡技术:一是应用生态混凝土(绿色混凝土)。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目前仅有黄浦江徐浦大桥应用此技术。这种技术从理论上讲,可以实现河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重建、水质净化等功能。二是节约型生态驳岸材料。该材料有固坡护岸和绿化功能,由中空的构建插接堆叠而成,空腔中可填充土壤并种植植物,如目前研究的节约型生态驳岸材料(图4)。该构件水面以下的部分向水体开口,可供鱼虾等栖息、产卵,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三是推广植物应用。即利用植物调节小气候,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一方面,通过藤本植物改善垂直式驳岸的硬化现象。另一方面,通过水生植物构建自然式亲水种植池驳岸,但仅适合于水流速度较小、冲刷侵蚀能力较低、行洪压力较小的河道。四是应用柔性植生袋。目前在浙江省紫金港、莲花港、文泽渠等地,以及贵州省、重庆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深圳市等地陆续实施中(图5、图6),如杭州龙达环保公司生产的生态袋(引进国外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技术)。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城镇河道护岸应尽量采用以下3种自然化设计。

2.3.1 多自然型生态驳岸。

与自然原型护岸和自然型护岸相比,多自然型护岸抗水流冲刷的能力更强,其以自然型护岸为基础,建造时加用了植物、石料、木材、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抗洪水能力更强[3]。同时多自然型生态驳岸也具备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这与其他生态护岸相比没有差别。因此,多自然型生态驳岸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态护岸形式。

(1)适用条件:适用于大流量、高冲刷能力的山溪型河道以及沿海型河道。

(2)具体措施:网石笼结构生态护岸、多孔质结构护岸、箱笼护岸、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等。

2.3.2 自然型生态驳岸。

此类驳岸采用自然土坡,对河道边坡不符合稳定要求的河道,先对其进行削坡、清理,然后采用木桩、圆木、卵石、块石等天然材料加高和整修堤顶,在其上植树种草,固坡护岸。自然型生态驳岸一般不宜采用人工建筑材料。

(1)适用条件:适用于各种有较大流速的区县及乡镇级河道及坡度较大的山溪型城镇河道。

(2)具体措施:(1)干砌块石或打木桩法。水上部分可参考自然原型护岸的做法,培育自然草地或者种植湿地松、水杉、垂柳、桂花等植物。水下部分采用干砌块石或打木桩的方法,并在块石或木桩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2)采用柔性护坡材料法。水上部分则是在柔性的垫层上种植草本植物,或者直接采用柔性植生袋,其上种植耐水湿植物,而水下部分采用软体排或松散抛石。

2.3.3 自然原型生态驳岸。

此类驳岸抵抗洪水的能力较差,利用植物舒展而发达的根系稳固堤岸,增强其抵抗洪水、保护河堤的能力。自然原型生态驳岸保持河道两侧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草地、树林、灌木以及岸边自然生长的挺水和沉水植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同时,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能吸引更多的野生动物,形成良性稳定的生物链[4]。

(1)适用条件:适用于流速不快,流量较小,冲刷能力较弱的平原型乡镇级河道。河床过水断面较小。

(2)具体措施:在坡面上种植沙棘、云南黄馨、刺槐、常青藤等植物,也可撒播或铺上草坪,培育自然草地;还可在水中种植垂柳、水杉、池杉以及芦苇、野茭白、黄菖蒲、石菖蒲、香菇草、花叶芦竹、凤眼莲、水罂粟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

3 结论与展望

生态河道建设应首先考虑生态问题,包括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等。虽然目前国内外在生态河道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河道,许多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针对浙江省目前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该文从多样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及营造方面(包括生态驳岸建设、雨水收集、生态设施)进行城镇河道的生态设计,以期寻找适合浙江省城镇生态河道建设发展的方向。

城镇河道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是城镇形象的窗口,它的发展总是因为社会和城镇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往往要满足不同的社会背景提出的不同的服务目的,城镇河道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目前及将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马丁.格里菲斯.欧盟水框架指令手册[M].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组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2]日本土木学会.滨水景观设计[M].孙逸增,译.大连: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3]财团法人河口整治中心.河流与自然环境[M].吴浓娣,张祥伟,高波,译.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5

一、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良好基础

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与宜昌、神农架毗邻, 和湖南、重庆接壤。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391万, 其中土家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占54%。恩施州资源富集, 享有“世界硒都”、“烟草王国”、“华中药库”、“鄂西林海”等美誉。恩施州山水秀美, 风光无限。恩施州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1983年建州以来, 历届州委、州政府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州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先后实施了“以林为主、综合开发”、“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等发展战略。恩施州大部分县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限制开发区, 这凸显了恩施州的生态地位和生态潜力。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0%, 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生态环境考核指数80.2,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 被评为中国七个“最适合洗肺城市”之一, 2013年荣登新华网“最美中国榜”, 荣获“最佳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称号。恩施市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 生态给恩施州城镇化带来了独特的发展机遇。

二、恩施州生态城镇化的制约因素

(一) 城镇化水平低

一是城镇化率水平低。从2011年的对比数据显示, 恩施州城镇化率32.53%,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4个百分点, 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9.3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模小导致集聚能力不强。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一个放大器, 由于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合作, 能够把原来的生产力加以放大。从恩施州实际看, 除开县城以外, 乡镇规模偏小, 从小城镇吸纳人口和集聚乡镇工业的情况来看, 很多小城镇不具备吸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大批乡镇企业的能力。三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 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

(二) 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地方财政投资乏力。2012年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90.98亿元, 而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79.69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二是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筹集不足。2012年, 全州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入12.49亿元, 其中财政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收入仅为2879万元, 占比为2.3%。三是乡镇建设资金匮乏。全州2012年34个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仅为2.6亿元, 而镇本级投入不足3000万元。43个乡的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仅1.06亿元, 本级投入3122万元。

(三) 城镇产业支撑不足

恩施州作为传统农业地区, 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 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 恩施州三次产业构成为25.9∶34.1∶40, 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4.1, 低于全省86.9%的12.8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三、如何加快生态城镇化的发展

(一) 做好规划文章, 引领城镇建设

一是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和基础性作用, 做好省、州、县市、乡镇各类规划的衔接, 加大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编制实施《恩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加快相关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进度。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实现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逐步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和修规为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推动实施各层次规划委员会为主体的规划决策系统, 形成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工作体系, 推行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执法管理体制。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 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 围绕民族特色, 突出民族建筑风格, 彰显民族文化内涵, 切实做到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统一。四是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 做好资金文章, 完善投资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 逐年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的投入。二是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 获取土地级差收益, 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三是推动市场化运作, 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四是积极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 把涉农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境保护资金集中使用,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 运用金融手段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三) 做好政策文章, 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

一是利用自治州的特殊优势, 出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 探索创新户籍、土地、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失地农民保障等政策, 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县市整合项目资金, 捆绑住建、农业、交通等项目资金用于城镇及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出台优惠政策, 对城镇建设中涉及州、县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 支持城镇开发建设。鼓励乡镇采取招商引资、BT投资等方式, 将城市房地产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引入乡镇。四是制定城镇化发展评估考核办法, 将城镇的经济、资源、人文、环境等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 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 做好产业文章, 支撑城镇发展

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要求, 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 园区向城镇集中, 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 有序拓展城市空间, 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东部生产要素和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 立足恩施州资源禀赋条件, 主动承接转移, 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 构建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 资源型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引擎的特色产业体系, 推进州域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类同特点加强恩施与周边地区的融合, 加强州内2市6县产业的有机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互赢的一体发展格局。四是加快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专业乡镇、专业村, 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

(五) 做好基础文章, 美化城镇宜居环境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6

小城镇是指那些在农村经济基础上, 依据区位、交通、资源、经济、建制等条件发展起来, 是一定区域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集中地。它是介于城乡之间的一个以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化为主体组成的特定社区, 具体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和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发展机遇

江西省的历届政府及领导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出了不懈努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 江西省就启动了“山江湖工程”,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了治江、治山、治湖、治穷等一系列整治环境的活动;而进入新世纪以来, 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 并进一步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形成较好的观念氛围。良好的生态环境, 已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 同时也为我省生态小城镇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 也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一)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战略, 再次明确了小城镇地位

大城市因其基础建设完善、经济基础较强、工业化水平高、聚集能力强、经济辐射能力强等优势, 从而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一直都是注重大城市的建设而忽视了小城镇的建设。但随着近年来由于各种城市病的出现, 如在城市发展过程带来的人口集聚膨胀, 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 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问题。小城镇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桥梁, 是大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物质和生活资料的输入地和经济产品的输出地,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系统中和促进我国经济较好、较快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

(二)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注重城乡平等, 提供小城镇生态化发展方向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坚持城乡统筹,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实现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着眼农民, 涵盖农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这为我国小城镇实现生态化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和发展方向。

(三) 重视产业集约化发展, 引导小城镇产业布局

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产业发展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应强调产业集约化发展,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此外, 产业集约化发展应加强各个不同区域、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与联络沟通, 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 进一步推动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应重视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对农业的合理规划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以做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解放生产力, 这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型城镇化不仅为江西生态小城镇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而且也为加强生态小城镇建设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率及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吸引外部资金的投入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截止2011年底我省道路长度为6086公里, 排水管道长度8580公里, 我省2011年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占我国财政支出的28.9%, 其中教育为18.7%。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上述数据对比可以得知, 我省在生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 主要资金和精力投入在厂房、市场、楼房等建设上, 而在文化教育等社会公益及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则相对较少。正是这种资金投入的不平衡导致了江西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环境质量发生大幅度下降。

(二) 盲目扩张

2012年末, 江西省城镇人口达到2139.82万人, 比上年新增88.6万人, 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51%, 相对上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全省92个市县建成区面积达1996平方公里左右, 比上年增加120平方公里, 相对上一年提高了6.4个百分比。从这可以看出小城镇建设的增长率远远超过了人口增长率。若在小城镇建设中一味求大求全, 盲目向外扩张, 这就会导致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从而引起土地的浪费, 农村人口问题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

(三) 环境污染严重

我省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以原材料的开采、简单的加工制造为主, 而这些将企业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的企业甚至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破坏, 这也成为影响我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 我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还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大型污染企业将厂房及工业制造从大中城市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 这将会对接下来的小城镇建设带来更加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四)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虽然我省在小城镇的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规章制度的完善、专业人员和部门的建设等。但是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还是欠缺力度的。由于我省的历来的发展过程中, 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 所以对于已制定的规章很难严格的落实到位。对于这种观念和大环境的改变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扭转的。在具有污染性的企业设立之初, 需要对其环保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其是否能将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合理处理并限定在相关环境标准之内, 并后续不间断地对其进行监测以保证企业不对环境造成不可挽救的污染。对于普通公民也需要对其环境意识进行教育, 让所有人一起加入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大队伍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省小城镇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三、稳步推进江西省生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2012年江西省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7.51%, 此刻正处于我省城镇化建设加速发展的阶段。江西省应抓住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 加快推进生态小城镇发展。

(一)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小城镇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应以“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布局。应该在深入研究我省各城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并结合城镇的用水、用地条件、污染净化能力, 最终根据当地人口的发展现及状和潜力来确定各城镇的环境容量, 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省各小城镇合理的人口规模、乡镇企业数量和布局。

(二) 发展循环生态经济

2011年末我省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6.9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5.27%,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循环生态经济能够很好的促进生态型小城镇的建成。推动循环生态经济就意味着小城镇建设中的投入最小化、排出最小化、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要在当地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结合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 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布局以实现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 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鉴于我省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各种问题, 我们必须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据测算,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乘数约为1.9, 即每1单位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创造1.9单位的国民收入。因此, 加快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确保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省各个城镇应当根据其自身发展规模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地制宜地加强在垃圾收集处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提高城镇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 发展生态产业, 开发清洁能源

加强并逐步建立生态产业园区, 将生态产业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并纳入至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改造和提升我省各城镇传统产业的层次, 把我省小城镇的传统农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农业;把传统加工业努力提升为现代制造业;把传统服务业努力提升为现代服务业;各个小城镇, 应该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突出特色的选择具有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从而从根本上减小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 促进经济良性快速增长。

我省应在生态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加强对各地自身的清洁能源进行开发, 例如沼气等能源的开发利用, 普及天然气的利用, 从而逐步减少对易产生烟雾的稻草、秸秆的的依赖, 以解决因空气污染等问题对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五)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

由于大多数城镇居民都是由农业人口转变而来, 仍然保留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 缺乏社会生态环境意识。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在法律法规等方面, 人大立法机关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地方立法, 颁布具有指导性和实践性的法规, 用以规范城镇居民的日常行为, 并配合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和执法部门严格的执行力度, 提高广大居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 从而顺利在江西省范围内建成各个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生态小城镇。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课题组, 加快江西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 2011

[2]李秀香、黄梓桢, 加强江西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马洁, 小城镇规划建设要突出特色兼具时代性[J].现代商业, 2012

[4]彭红碧、杨峰, 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 2010

[5]张晓缝, 中南欠发达地区生态小城镇的建设研究一以湖南省淑浦县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7

生态移民城镇化模式是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问题, 是实现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目标的基础性保障条件。移民城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城镇生态移民聚居点, 在规划、协调、绿色、低碳、环保、宜居等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支撑下, 具有人性化的规模、完善齐备的功能、不损害自然的人类活动和健康可持续的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移民城镇化应与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村镇社会管理单元作为整体紧密结合,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1 生态移民城镇化调研内容

1.1 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

良田镇是银川市金凤区最主要的生态移民小城镇, 2001年至2011年间先后搬迁泾源县、隆德县生态移民2.3万人, 镇域规划面积1.38km2, 是银川市郊区重要的清真食品、清真牛羊肉、蔬菜和林果品生产加工集散地。和顺新村位于良田镇镇区西侧, 自2011年以来, 规划整村搬迁原隆德县人口3000人形成移民新村, 现已搬迁700多人, 移民人口全部为汉族。新村村镇建设用地及温棚用地由金凤区和良田镇政府统一实施征地, 进行新村建设。每户盖房54m2, 院落面积为42m2左右。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温室大棚种植与外出打工。

1.2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区

星海镇是自治区沿黄城市带特色小城镇之一, 是石嘴山市“三城三镇”建设的重点, 大武口区城乡一体化的主战场, 也是石嘴山市劳务型生态移民的主要安置地。沐恩新区是在大武口“临路、靠湖、近城”的星海镇六站规划建设的生态移民安置新区, 是以城市居住小区规模级别规划建设的一个劳务移民安置居住区。小区占地面积273亩, 规划分三期建设生态移民安置楼房2514套, 安置移民10400人。小区内配套建设“八通九有”, 即通水电、通路、通公交、通气、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通网络;有社区活动场所、学校、幼儿园、医疗服务站、就业指导中心、超市、文化广场、环保设施和新能源配套建设项目。目前已建设框架结构楼房16栋, 安置劳务移民1272户。移民初步规划在石嘴山市各工业园区及市内二、三产业部门实现就业, 现已经安置第一批居住小区生态移民进入城市就业约1000多人。

1.3 盐池县县城郊区十六堡新村

盐池县十六堡新村位于盐池县城西南郊, 是盐池县境内毛乌素沙地原苏步井乡整村搬迁的县内移民, 目前第一批已搬迁生态移民304户, 共计1004人。村镇建设由政府统一征地、统一进行新村建设, 每户盖房54m2, 院落面积为590m2左右。居民收入来源为院落内4分地左右的庭院温室大棚种植、公司+农户养殖业及外出打工。

1.4 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

兴隆镇位于西吉县城东南部, 葫芦河川道区, 镇区面积5.7km2, 距县城45km, 是固原市清真牛羊肉最大的批发交易中心, 其中单家集为兴隆镇最著名的辐射周边甘肃、陕西、宁夏多个县市的清真牛羊肉交易市场。全镇总人口56000人, 90%为回族人口, 辖32个行政村, 镇区人口13000人。兴隆镇移民新村是镇域内山大沟深、干旱缺水地区居民向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小城镇集中搬迁形成。目前已经建成生态移民安置房321套, 规划安置生态移民756人。生态移民新村位于镇区东北方向, 每户盖房72m2, 院落面积66m2, 生态移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市场+农户养殖产业, 种植业及商贸流通业。

2 生态移民城镇化居住模式布局结构

2.1 村镇布局

除大武口区星海镇沐恩新区为城市居住小区多层楼房结构及配套小区级公共设施外, 和顺新村、十六堡新村、兴隆镇移民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均以棋盘式布局为基本特点, 以纵横向两条或多条村镇级道路为村镇主轴, 村镇呈现长方形或带形发展, 农宅在道路两侧建设, 居委会位于村镇中心位置。

2.2 道路交通

各种类型城镇移民在规划布局时均重视村镇内部与对外交通的道路建设, 各村镇均有一条或多条主干道通往城市 (镇) 的对外交通运输道路。部分居民点如和顺新村和沐恩新区分别有通往银川市区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各移民村镇内部支路均实现硬化, 但除沐恩新区外, 其他村镇无排水系统。

2.3 基本设施

各生态移民村镇在建设初期即安排了基础设施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均基本实现了“七通七有”:通电、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公交车、通广播电视、通邮、通电话;有学校、有村镇级活动场所、有医疗计生服务站、有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超市、有文化广场、有环保设施。同时, 在移民村镇周边布置养殖企业、小型工业企业, 吸纳部分移民劳动力, 提升移民村镇产业多元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4 人口构成

从家庭人口基本调查情况来看, 移民村镇除了少数联合家庭外, 均为核心家庭。即一对中年夫妻与一个或几个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 夫妻年龄平均在30岁~50岁的年龄段。

2.5 村镇规模

各生态移民村镇安置规模均较大, 尤其是大武口区沐恩新区, 安置规模超过10000人, 最少的如兴隆镇也超过500人。在村镇空间上形成规模集聚型移民村镇。

3 生态移民村镇建筑结构及院落结构分析

3.1 和顺新村移民村镇建筑结构分析 (城郊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每户住房及院落布置紧凑实用、住房功能分区明确, 动静分离, 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南北卧室均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效果较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厨房位于北面, 位置较合适, 采光较好, 与客厅相连, 使用方便;盥洗间位置居中, 方便使用;住房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 (见图1、图2) 。由于良田镇镇区土地资源有限且位于银川市近郊, 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偏高, 故移民村镇住户院落虽具有一定空间, 但面积有限, 未来居民无法在院落内加盖住房, 同时发展家庭畜禽养殖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空间制约。调查期间, 移民住户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每户厕所均为旱厕, 且厕所在院落布局中紧邻隔壁住户厨房, 夏天气味较大, 邻家住户不敢开窗做饭。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北方冬天户外卫生间寒冷等实际问题。

3.2 大武口区沐恩新区住户建筑结构 (城市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沐恩新区楼房为框架结构的多层楼房。住房内部布局结构紧凑实用、功能分区较明确, 交通流线组织较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 次卧采光效果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 考虑使用功能要求, 使用率较高;南向阳台担负客厅的采光通风, 面积适中;厨房位于北面, 位置较合适;卫生间干湿分离, 方便使用 (见图3、图4) 。缺点式主卧采光受次卧位置影响;卫生间无直接通风采光。

3.3 盐池县十六堡新村住户建筑结构及院落建筑结构分析 (县域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每户住房及院落紧凑实用、功能分区明确, 动静分离, 交通流线组织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效果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厨房位于北面, 位置较合适, 通风采光较好, 与客厅相连, 使用方便;卫生间位置居中, 方便使用。住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而且, 在十六堡新村还建有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与村镇街道卫生一起被村政府承包给移民户进行清理打扫。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生态移民的生活和传统习惯。

由于十六堡新村座落于盐池县城近郊, 故每户生态移民院落面积均较大, 充分考虑了村镇的实际情况和生态移民居住习惯, 方便农业生产及用具的储存、使用;而且, 在村镇建设时, 院落中均预留出足够加盖2间40m2左右的建房用地, 能够满足未来几代同堂移民家庭人口增加情况下的住房需求。同时, 院内还有4分左右的温室大棚, 自治区农科院沙漠所对移民新村的温室大棚提供技术和种子支持, 方便移民就近种植栽培各类庭院经济蔬菜林果。院落也有一定的舍饲圈养和家禽养殖场所面积, 一定程度上也给予了移民发展“舍饲圈养家庭”养殖业的便利, 同时还能够充分减少移民家庭食物和经果蔬菜枝叶的浪费 (见图5、图6) 。

3.4 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 (镇域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

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新村在充分考虑到移民现实需求的基础上, 每户住房建筑在南北向正房基础上, 增加了两间面东朝向的偏房, 住房面积达到72m2, 院落面积66m2, 住房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的两坡红砖瓦房。住房内部布局结构紧凑, 同时考虑到实际的厨房、储存需要, 进行了住房结构功能分区, 整体交通流线组织较合理;南北卧室有直接采光, 次卧采光效果好, 日照时间充足;客厅方正实用, 使用率较高;同时, 在移民新村建设有2个公共卫生间, 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地回族传统居住文化习惯, 同时降低了移民村镇的建设成本。院落面积能够进行“舍饲圈养”方式的家庭养殖业, 对于相对贫困的山区移民来说, 这种家禽养殖产生的所谓“活钱”也是弥补平时收入不足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访谈调查中, 移民家庭主妇由于几乎不外出打工, 对于进行家庭养殖发展方面具有非常强烈的渴望, 兴隆镇和十六堡新村在这一方面, 由于土地成本收购较低, 充分考虑到了移民的现实生活需求 (见图7、图8) 。

4 生态移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社会因素存在的问题

4.1.1 社会适应问题

在调查过程中, 发现四个城镇化移民安置模式中的生态移民由于均来自于宁夏南部山区, 以往传统的经济落后、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乡村生活居住方式已形成长期的经济和社会习惯, 在移民迁入初期多感到不适应, 尤其是在沐恩新区和和顺新村两个大城市近郊移民安置村镇, 移民对于突然进入城镇生活相对感到陌生, 尤其在45岁以上的移民中普遍存在传统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的不适应感, 而年轻人则相对感到新鲜、兴奋, 同时也能够快速适应。

同时, 村镇移民家庭居住面积突然发生变化, 与原居住区动辄上百平方米的多孔窑洞和较大的院落, 沐恩新区和和顺新村的移民感觉居住空间、生活空间突然变小, 尚没有完全适应, 尤其对部分环境卫生问题、家庭人口众多、住房狭小, 反应较为强烈, 在对和顺新村移民问卷调查过程中, 90%左右的人对此产生不适应感。但同时, 调查中所有移民又对进入宁夏沿黄绿洲平原地区、大中城市近郊生产生活定居表示非常满意和认同。这说明移民对于生态移民城镇化模式持非常积极和渴望的态度, 但社会适应仍存在一个较为长期和逐步认同的过程。

4.1.2 社会管理问题

在四个移民村镇建设与安置过程中, 均体现了以人为本、生产生活方便、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等社会管理方面的优势。同时, 所有的移民家庭均已办理了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等。

但在移民城镇调研中发现, 由于移民主要来自于偏远落后的南部山区, 部分年龄偏大的移民对外界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感到十分陌生, 加之搬迁时间较短, 在生产生活方面由于知识结构、信息获取、新的生产环境等的制约, 常常存在各类问题。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农业温棚种植技术、产业部门劳动技能培训、农产品运销的组织等问题, 这要求村镇部门不能按照常规的管理办法进行常规管理, 需要运用社会管理创新, 以基层移民社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村镇政府管理部门共同协调运行, 以农业科技部门、劳务移民的生产技能培训为基础, 努力夯实生态移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条件, 改善移民生产技术环境, 创造适合劳务移民的就业岗位。确保生态移民能够“成熟一批、搬迁一批、安置一批、稳定一批”。无土安置移民应广开培训渠道、拓宽就业门路, 确保移民“有事干、有收入、能生活、安下家、留得住”。

4.2 移民村镇布局问题

“近水、沿路、靠城”是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工程中移民村镇建设的基本原则, 从四个村镇布局来看, 均体现了这一原则。但是, 在村镇建设中, 部分配套设施不能够同步建设, 或者部分公共基础设施欠缺问题仍较为突出, 如和顺新村没有配套的公共卫生设施, 而出现移民反映强烈的“上厕所难、上厕所别扭”问题。同时, 垃圾收集设施偏小, 缺少垃圾收容处理设施等问题也较为普遍。部分移民新村尚没有公共交通线路, 如十六堡新村。这些问题仍需要移民新村后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加以解决。

4.3 绿色低碳型移民村镇建设仍需加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移民村镇, 应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清洁生产为切入点, 通过在生态移民村镇开展生物质能应用、光热资源利用、节能技术应用和乡村垃圾综合利用等示范工程建设, 是实现移民村镇节约与替代大量常规化石资源, 促进移民村镇节能减排, 保障和改善民生, 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 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的有效途径。从调查来看, 目前移民村镇太阳能利用较多, 各个移民住户家庭均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节能灶等等, 如十六堡新村住户还安装了庭院大棚滴管桶, 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节能、节水。但生活用能方面, 沼气利用尚没有普遍展开, 生物质能利用和生活污水治理还没有相关规划。

4.4 移民住户居住建筑及院落问题

按照《宁夏中南部生态移民规划》, 生态移民每户建设54m2的住房, 劳务移民每户建设54m2的周转房。从本次调查的四种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来看, 对于移民村镇建设和住房面积不宜采取“一刀切”, 应该在移民村镇建设土地条件较为充足的安置地区, 特别是镇域或县域内生态移民城镇化安置模式下, 应进行充分调研和科学规划, 在院落和住宅居住面积上要充分考虑迁入移民每户家庭的人口结构特点, 在适度、科学、合理原则的基础上, 宜大则大, 不应过于拘泥于54m2的周转房住宅面积, 超出面积部分可由地方财政或移民个人按比例负担。

5 生态移民城镇化模式下的村镇建设建议

5.1 科学规划, 合理建设移民村镇

在移民村镇和移民新区建设中, 首先要从规划入手, 且规划要科学、长远, 将远期规划和近期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产业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的操作层面上, 应科学规划村镇空间结构布局, 合理确定村镇街道空间特性和尺度, 应充分考虑建设区原有地形,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地貌, 创造空间的丰富性, 获得较高的居住密度, 同时也将为移民新村建设节省由于开挖大量土方而花费的资金;在移民新村规划中应强化居住组团空间尺度, 形成紧密联系的移民村镇邻里生活方式。在移民住宅建设方面应以尊重地域文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低造价, 同时应适当运用绿色生态技术, 在移民新村实现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移民住宅, 真正实现人地和谐的移民新村建设。

5.2 以人为本, 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移民村镇发展机制

在移民新村建设中, 应积极听取移民的意见, 尊重移民的切身利益和对移民村镇建设的期望。根据不同生态移民安置类型, 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镇化移民新村。根据移民村镇建设规模和村镇产业功能, 合理安排移民村镇公共设施布局。设计满足村民交往需要的空间, 增强邻里关系, 加快移民对新居住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尽快融入到新的居住生活环境中, 逐步在移民村镇形成社会和睦、多元发展、节能环保的发展模式。

5.3 加快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移民村镇生产生活功能

以往生态移民过程中, 由于在生态移民居住建房、土地平整等生产生活建设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出现相对滞后的局面。本次调查中, 虽然各个移民村镇和新区均已经做到六通六有, 但部分移民新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置细节方面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现象, 应想移民所想, 急移民所急, 加快配套各级公共基础设施, 逐步完善移民村镇的生产生活功能。

5.4 进一步培育、壮大生态移民村镇新兴产业

生态移民工程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前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 不能只依靠各级政府部门财政投入来单向驱动移民村镇的发展。应在移民村镇建立起以多种技能培训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特色化、地方化的农业产业化和劳务输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积极开展移民村镇农产品特色精品深度开发、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的试点,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 以目前生态移民新村良好的村镇服务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基础, 激发广大生态移民投入改造自身生产生活条件,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 逐步在移民村镇建立起一批关联度强、共生性高的农业产业部门, 实现移民村镇的脱贫致富。

5.5 加强生态移民新村社区管理, 建立生态移民安置管理的长效机制

社区是城乡居民居住地的自治组织, 社区同时也肩负着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组织、自我教育的任务。很多“社区服务中心”肩负着社区治安、就业、养老、医疗、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卫生、防疫、精神文明建设等十几种服务功能。随着政府管理重心下移, 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生态移民村镇建设中, 应积极重视移民社区建设, 发挥社区在移民村镇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使移民社区工作逐步专门化、专业化, 在移民村镇逐步构建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移民村镇新型社会管理机制。

宁夏的生态移民工程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短期项目。贫困生态移民迁入陌生的城镇环境, 重新进行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和生产社会规划, 需要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 需要各方面进一步完善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的长效机制, 通过镇政府、安置联系人、科技服务人员、基层社区人员长期的关注和重视以及大量的实际工作来实现, 而且应做好生态移民安置管理的跟踪服务, 及时了解和掌握生态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加强督促检查, 建立帮助生态移民的长效社会管理机制, 确保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 把宁夏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 确保宁夏回族自治区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2011.

[2]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生态移民新村发展的若干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0 (29) .

[3]王培辉, 班慧君, 王旭.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村居住模式适宜性分析[J].山西建筑, 2008, 34 (2) :58-59.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8

一、我国生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按照如此速度,城镇化目标将很快实现。随着城镇人口不断涌现和扩大,中央也开始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因此十八大提出了未来要建设的是新型城镇化。经过多年的城镇化发展,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开始恶化。一是雾霾天气常态化。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雾霾天气的天数占全年的1/3以上,空气质量恶化问题频频发生。雾霾成了大城市的常态,成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二是城市下水道问题严重。城市地下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城市都出现了城市内涝的现象。每逢暴雨,城市被淹的新闻层出不穷。各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地上的高楼大厦建设,而忽视了地下管道建设。三是交通拥堵持续。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预见性,无法满足一个城市的承载能力,上至北上广深,下至县城,上下班交通拥堵现象实为常见。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极为重视,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当前经济增长转向新常态模式,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道路还很曲折,城市排水设施的完善、交通道路的改善等等,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走出传统城镇化的发展定式,发展生态城镇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形成明确的资金供给与流动性,以建立支持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创新型金融支持体系,任重道远。可见,如果没有完善的金融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将无法实现。

当前,我国金融在支持生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融资渠道狭窄

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直接融资比例不高,民间资金来源缺乏,项目长期融资等新兴的融资工具采纳较少,再加上天使投资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融资渠道。主要缘于,生态经济不是短期效应,在缺乏经济利益驱动的前提下,国内外的社会资金不敢冒风险进入该领域。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只能被迫依赖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及银行信贷资金等间接融资方式,无法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工具来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难以提高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这样就造成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项目资金不足,生态质量改善的进展缓慢,同时也限制了相关科技和资本的市场拓展,极大降低了社会资金的配置效率。这是制约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金融机构支持生态城镇化积极性不高

对于目前的金融机构层次,我国已形成了由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形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但总体而言,整个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仍处于低级阶段,不尽完善,缺乏有机的竞争互补机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化思维模式存在着高投入、低经济效益等特征,这和金融机构盈利为目标的理念不符,导致大家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持力度不够,很难对生态城镇化项目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

(三)生态城镇化建设中资金配置失衡

当前,大城市集中了过多的金融资源,而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生态城镇化建设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中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如,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获得大量的信贷资金,甚至获得重复投入,大大降低了资金配置的效益;而中小型项目无法获得资金的青睐,融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这不符合生态城镇化过程中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

二、国外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探讨

金融在经济的核心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国外的城市化过程中,都少不了金融支持的影子。从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来看,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给了我们很多的样板。各国政府在城市化建设中采取的各项措施就包括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的效用,推动城市化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化进程。典型的如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家。

在美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结合税收、金融创新和收费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金融支持机制,对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如通过绿色税收,环境保险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在日本,政府鼓励民间投资,通过多种形式引导资金投向,共同为城镇化建设通过资金支持。在波兰,政府建立健全了生态投融资机制,设立环保银行支持生态建设,同时对生态环保项目发行优惠性、灵活性公债。

国外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关键在于有效采取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结合多种金融支持工具,充分发挥了金融支持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多元化、多来源、多渠道的特点,保障了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有效供给。国际经验同时也表明,合理有序的城镇化是政府与市场协调发挥作用的成果。城镇化生态文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一方面,政府主导宏观调控,发挥了“有形之手”的应尽之责;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有效引导生态环保领域的资源配置,资本流动。

三、构建我国生态城镇化创新型金融支持体系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政府层面,对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基本达成了共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和谐、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要继续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各级政府应做好各项政策的实施落实,提高相关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在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金融结构的支持,政府应给与政策扶持、引导。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激励等手段加大金融体系对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保证金融支持机制的完善与稳定。

(二)鼓励金融创新,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为改变当前生态城镇化资金来源的单一化,填补城镇化建设的大额资金缺口,金融领域应鼓励创新,加快步伐健全多元化的生态城镇化投融资体系。在继续发挥财政资金与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支持作用的同时,应鼓励商业银行加大贷款幅度,并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增加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此外,还应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支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私募方式支持生态环保项目。进而形成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同层次建设项目融合政府、银行、民间资本等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加快生态城镇化发展。

(三)建立生态城镇化建设项目保险机制

生态环保、绿色经济,注定短期经济效益不高,生态城镇化经济发展存在的风险对保险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着开发风险、期限风险、产业风险,为了适应生态城镇化建设项目自身发展的需要,金融保险领域在机构及产品上也应适应生态城镇化的特点,鼓励保险创新,为生态产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促进生态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叙,夏显力,石宝峰.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深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69.

[2]熊波.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大金融视角:现状、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5,(9):37-39.

[3]赵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5,(4):42-45.

[4]刘文琴.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及着力点[J].中国经贸,2015,(20):124.

[5]李丽,汪成,何圣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1,(2):276-278.

生态城镇发展模式论文 篇9

重视技术, 忽略生态城市社会和环境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重视技术层面的改造, 以求实现经济发展, 却忽略了生态城镇需要经济、环境和社会一体化的发展。目前, 生态城的发展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调研发现, 多数城市在制定政策时, 虽然也谈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也有相关社会进步的内容, 但却没有具体的工作, 基本停留在口号或指标上。还有的认为社会和谐的工作就是提高市民素质、加强管理和预防、进行生活废弃物的处理等。这显示出, 许多城市对生态城镇中要素构成之一的社会和谐发展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考虑。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一些地区的生态城镇建设选址就是在生态保护区或生态敏感区内。虽然生态城镇的规划中提到了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但有必要先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破坏, 然后再修复吗?这种现象不在少数。调查显示, 生态城镇建设占用农业用地的达60%, 占生态用地的达7%。

生态城镇建设本应当避开生态敏感地段。在沿河道或在山体等生态敏感区进行所谓的生态城镇建设, 不仅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还可能带来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有一个国际合作项目, 计划沿一条著名的河流进行低碳生态的开发, 虽然尝试引入了“民间平台、政府后台、国际舞台”这种探索型的发展模式, 但是目前的防洪还只是20年一遇的标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西方国家一般城市的防洪标准已提高到百年一遇, 更何况一个生态城镇的建设?过去的几年, 出现的自然灾害危害级别都已经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一个生态城镇如果不充分考虑防灾问题, 或防灾的标准太低, 以致在未来造成灾害, 这是不可饶恕的。

生态城镇的发展推行“绿色交通”, 鼓励自行车、步行出行等, 以实现节能减排。中国曾以“自行车的王国”而闻名于世。过去在以自行车交通为主的年代, 我国城市的道路系统有独立的自行车道路网络。令人遗憾的是, 随着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 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 在城市的道路系统中, 留给自行车的车道逐渐被机动车道所侵蚀, 或成为停车场。生态城镇的建设, 推行一个行之有效、且无需很高成本的“绿色交通”是将我们城市中的自行车道网络重新恢复起来, 并与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换乘节点的便利联系。

关注大城市, 忽视小城镇和城乡协调发展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 中国的“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城镇化和工业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农村人口, 生态城镇的发展需要考虑农村问题, 考虑通过生态发展模式, 帮助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并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实践已经证明, 如果我们忽略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味发展城市, 将可能面临经济和社会巨大的风险。世界多数国家的生态城镇规划和政策的制定都涉及与农村协调和共同发展的问题, 遗憾的是国内的生态城镇多数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 仅7%的城市在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和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到了农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

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联系网络的核心是建设生态型的小城镇。生态型的小城镇应成为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的政策导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它们可以在我国城镇体系和城乡经济发展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功能;可以作为解决大量农民流向大城市所带来的严重的社会和城市问题的办法, 包括每年春节的民工潮、农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

虽然生态小城镇的建设是中国生态城镇化的重要构成, 但迄今为止, 生态小城镇建设并不多见。原因之一是目前多数生态城的建设无非是为了建立一个“标本”, 争夺在这一轮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而能够显示在生态城规划和建设成就的莫过于从一无所有的平地开始的新城规划与建设。在现有的小城镇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缺乏相应的成就感和表现力, 而且规划咨询费与大城市周边的新城规划相比低得太多, 所以国内外咨询机构对小城镇的兴趣都不大。

存在误区, 生态城镇建设成本问题研究不足

对于发展中国家, 以低成本方式挖掘现有的资源, 改善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减少碳排放, 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但是目前的发展存在误区, 总认为生态城镇就是高成本。实际上生态城镇的建设不一定都是高成本的, 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巴西库里蒂巴在建设其生态城市过程中, 通过制度建设, 实施“建筑权的转移”及其购买, 解决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维修和提供可支付住宅 (廉租住房问题) 等

资金问题;通过“绿色交换”项目, 促使棚户区的居民用垃圾袋换取公共汽车的车票或食物, 减少到处乱扔垃圾的现象, 同时为低收入阶层或无业群体提供食品, 避免出现饥荒, 稳定了社会, 而且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实际上, 对中国传统建筑采取一些简单措施, 就能在解决住房的节能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节能建筑还可以通过一些低价的措施提高节能效率, 这包括使用隔热层外墙、双层玻璃门窗等。在生态城镇的建设过程中, 如何节约成本、降低造价、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条件, 目前相关的研究开展的不多。

政绩评估体系影响发展模式转型, 价值导向影响生活方式转变

实现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生态城镇之本, 但是当前的政绩评估体系不利于促进发展模式的转型, 而目前社会上的价值导向影响了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生活方式转变上, 主要制约因素是价值观的导向出现很大的误区。

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中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 不少居民的收入仍然很低, 城乡收入差距很大。按中国2009年确定的1196元的标准, 中国仍有3597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世界银行的标准, 中国还有1.5亿贫困人口。

然而一些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在生活消费上开始追求奢侈、浪费资源的消费方式。据新华网消息, 中国已成为世界顶级奢侈品的重要市场。在上海举办的顶级奢侈品展览中, 从私人飞机、豪华游艇, 到钻石珠宝、时装名表, 以及世界著名投资理财公司, 凡与有钱人沾边的应有尽有, 其规模、奢侈度可与著名的摩纳哥顶级私人物品展媲美。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在短短1年内, 上海连办3次奢侈品展, 这是世界任何城市都未曾有的奢华体验。而这种现象越演越烈, 继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南京后, 开始向西部城市延伸。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10年法治蓝皮书》中提到, 中国的贫富差距加大, 相对贫困人口增加, 各种社会矛盾引发各种群体性事件。当前某些阶层、群体这种挥金如土、炫耀比阔的现象本不应在中国出现。

10多年前在中国多数城市, “节约每一滴水”和“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处处可见, 目前已不多见了。一些专家、学者和媒体更多考虑和宣传的是人均用水量和用电量如何向西方国家的水平看齐。这种现象在编制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许多城市属于严重缺水城市, 用水和用电应以能满足需求、实现舒适度为标准。“节约每一滴水”和“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应当重新出现在所有的生态城镇中。

创新能力制约生态城镇的发展

生态城建设需要创新。目前不少生态城镇也在谈创新, 内容涉及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等。但更多的是对这些技术的运用, 而不是创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调研发现, 在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只有少数几个城市考虑了在运用相关技术的过程中与本地的气候、地形和环境特点相结合, 进行本地化调整, 使绿色技术具有地域性, 建筑体现当地的风土民俗和传统文化。

在新能源开发上也要创新, 并非所有的地区都适合风能或太阳能。生态城镇的建设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做法。别人的经验可借鉴, 但不能照抄。

规划理论和手段缺乏创新, 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无论是中央部门还是地方政府, 参与或牵头生态城镇建设的部门不少。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问卷调查, 在地方政府, 负责生态城镇建设的部门包括环保局、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和建设局。

无论是哪个部门负责生态城镇建设, 都需要有具体的措施来协调并引导城镇发展。生态城镇首先是一座城市, 其发展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问题, 需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发展, 相关的发展政策需要落实到空间上, 因此需要具备手段和措施, 协调社会各阶层, 统筹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合作。世界各国的生态城镇建设都以城乡规划作为协调和统筹的主要工具。中国生态城镇的发展也需要城乡规划的创新, 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变革, 有效引导各地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建设。

遗憾的是, 目前中国生态城镇的规划理论和技术手段滞后, 除少数机构外, 多数规划编制机构没有太多举措, 如果规划行业不迎头追赶, 使规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落伍的规划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上一篇:冬季生产下一篇:电视节目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