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镇研究

2024-09-06

生态城镇研究(精选12篇)

生态城镇研究 篇1

摘要:对我国小城镇体育的体育手段、体育组织、体育环境和结构等体育系统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环境致使农村体育和城市体育之间差距巨大,我国小城的体育发展系统目前还处在刚刚发展阶段,小城镇的体育组织应充分表现柔性,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关键词:小城镇,体育生态,体育人口,体育组织,体育环境

该文中所知的小城镇是指县城城关镇和县辖建制镇,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小城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来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转型不仅是将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更是社会发展的转型,由农村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转型。为此可以推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小城镇模型生态。为实现我国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就要实现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在统筹城乡体育发展中,小城镇体育发展和农民工体育发展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于小城镇体育的研究我国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小城镇体育发展多存在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也仅局限于对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的调查,并没有对小城镇的体育体统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有效性、科学性的解决方案。丛生态学的角度认识小城镇的建设和体育发展,对小城镇体育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把握,对小城镇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解决。

1 概念与方法

使物质、能量及时间在空间、数量和时间的运用中达到最佳状态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育生态是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正确从处理好体育与环境,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稳定协调是生态系统的主要作用。遵循公平、持续、协调、可循环再生按照这一原则和原理来实现体育生态系统发展。生态系统的发展理念和小城镇的发展理念是相同的都是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体育系统的发展与生态小城镇的经济、文化、制度等都是经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体育生态学将作为中国实现小城镇体育和谐发展、解决在体育发展中疑难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体育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随着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其层次的划分也完全不同。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体育生态的层次划分也不同,观察体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同,正对此问题制定的解决方案不同。国内学者陈光华对体育生态系统等子系统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认为有体育人口、体育手段、体育组织和体育环境这四大因素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整个网络结构,体育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体育组织,其中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构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运行规律和演变趋势按照这一层次进行了划分剖析,并提出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战略。

2 小城镇的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系统进行体育项目训练及从事体育事业的人数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例。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训练、体育游戏及体育竞赛作为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手段。由体育人口及体育手段构成体育生态系统的基础。在体育系统中构成巨大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重要主体就是体育人口。不同的经济因素、职业因素、性别、年龄等都影响着体育人口的形成,而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制约着体育人口的发展,因此,体育人口发展相当依赖体育与社会系统能否协调发展。

体育人口作为体育系统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维持着系统中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直接影响到体育系统的发展,服务好体育人口是体育系统发展的最终目的。体育生态系统重点要关注体育人口的数量、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分布情况。目前体育人口数量少,我国很多城镇中的体育人口数量还远远无法达到体育群体的标准,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也是处于零散、无组织的状态。年龄、性别、地域及职业在我国城镇体育人口分布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体育人口质量也参差不齐分布地域存在失衡,造成不同城镇的体育人口的差异也较大。笔者自己的观点是体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要注重因地制宜,弘扬和谐发展。体育生态系统因受到体育人口数量不足的牵绊,无法迅速开展,所以,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快速的发展,提高体育人口数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3 小城镇的体育组织

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体育组织相对于体育人口属于上层建筑。选择符合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发展需要的体育地址。各种管理体育运动机构及制度准则组成了我国的体育组织。作为规范、协调体育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运行秩序的中枢机构,小城镇的体育组织的职能就是接受其他子系统的信息并给与相应的反馈。

无法给体育人口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是小城镇体育的重要不足之处,同样我国一些学者和策划人员提供了一些充足的设计、调查和思考空间。我国部分学者虽然对小城镇体育发展都提出了一些符合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组织框架。但是对于学者提出的框架可行性不大。丛国外成功的管理案例来看,较为常用的管理方式有社会管理、政府管理和政府和社会结合的管理模式。这些特征充分的体现了体育管理的柔性。在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中,体育组织的柔性祈祷费用重要的作用,体育组织只有具有柔性才能够附近体育人口和体育手段的发展,是体育系统区域平稳健康发展。体育组织同时也具有刚性特征,体育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驱动会导致体育系统失衡,在体育生态系统失衡时体育系统就发挥刚性矫正,以维持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面对当前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复杂现状,体育组织要发挥刚柔并济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对未成型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敢于放手、敢于观望,任其自组织、自适应;另一方面对即将失衡或已失衡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坚决出手、果断施力,引导小城镇体育与环境协调发展。

4 小城镇的体育环境

体育生态环境,体育的概念是最广泛的。体育环境指的是与体育相关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笔者认为,除了体育人口,手段,组织外,所有的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都可以被纳入体育环境范围。小城镇体育,农村体育,城市间的运动关系,学者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小城镇体育是促进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向农村渗透点接触,是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是农村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城镇体育在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地区。小城镇体育是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支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小城镇体育多元化发展,城市体育的发展作为一个参考,以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可见,农村体育、城市体育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小城镇环境运动的发展,催化因素是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可能是渐进的和自驱动。

5 结语

小城镇体育发展可以从体育组织、人口与体育手段、体育环境等生态学角度着手分析其演变趋势和运行规律。当前小城镇体育发展自驱动力与发展的大环境存在着很大的落差,相当一部分的小城镇由于体育人口的缺乏、体育手段的不足而使得体育生态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作为体育组织者应该具备柔性表现,为发展环境提供宽松的氛围,提高并调动其系统的自驱动力,将体育人口数量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与数量,从而不断促进小城镇相关体育生态的持续发展与成熟。

生态城镇研究 篇2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城市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西部正在掀起迅猛的城镇化浪潮,但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其城镇化应该有特有的路径.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是产生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决定性因素,但强烈的人类活动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则是引发和加重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在西部社会经济条件下,非农化进而城镇化是实现社会经济转型,从而减轻生态环境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作 者:陈怀录 姚致祥 苏芳 CHEN Huai-lu YAO Zhi-Xiang Su Fang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中国沙漠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年,卷(期):25(3)分类号:X171.4关键词:生态环境 城镇化 生态环境重建

生态城镇研究 篇3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生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一、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分析

城镇化要求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空间形态扩张,产业数量和产业结构增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城市化。在实现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历史自然景观遭破坏

在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片面强调经济利益和发展速度,在自然景区进行乱搭乱建,甚至毁坏原有的自然风景区。这不仅没有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反而导致自然风景区整体形象下降和游客减少。另一方面,城镇建设过程中旧城改造也存在问题,比如破环原有历史名城,将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不仅损坏了历史名城,破环了城镇化建设中的城镇特色,还导致景区缺乏历史底蕴素养。

(二)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短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第二,土地资源的广泛性;第三,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第四,土地资源短缺的派生性。①土地资源的浪费,主要是城镇建设用地大大增加,大量占用和毁坏耕地;同时土地资源的粗放利用、用地结构不合理,也致使大量土地浪费。

(三)污染严重

城镇化也导致了污染的加重,主要有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包括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两方面。城镇人口越来越多,相应地人们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急剧增加,由于缺乏相应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使得垃圾、污水处理不及时,导致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另外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向小城镇转移,这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乡镇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尤其是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显得尤为严重,突出变现为雾霾现象。

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生态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本文将主要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侧面对这些生态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

(一)政府方面

首先是维护部门和官员的既得利益。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强调经济利益,不切实际地进行农村城镇化建设,比如建设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和豪华办公楼。其次是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官员应履行的职责,但我国缺乏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致使底层干部和官员在经济活动中的政府职能错位,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第三是各地区政府之间合作不强。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使得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了区域隔阂。由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片面强调本地区的发展,盲目发展工业,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废渣,使得环境遭受污染。特别是有共同河流经过的各个地区,如果河流上游城市不注重环境的保护,会影响到下游城市发展,尤以水资源为甚。

(二)企业方面

第一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作为自己的首要目的,其次才是社会和环境效益。这是企业的本质。第二是企业技术和设备落后。企业技术和设备的落后是导致城镇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最后是企业职工环保意识差。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和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的大量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就业,他们缺乏相应的知识和素质,环保意识较为淡薄。

(三)公众方面

第一是公众环保参与意识淡薄。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城镇人口很多是由农村人口转化而来的,受教育水平有限,素质相对较低。同时他们对于环保参与也缺乏概念,没有认识到环保参与的重要。其次公众环保参与渠道狭小。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片面地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生态问题,使得人们行使相应环保权利的渠道狭小。在公众中一部分人具有极强的环保意识,但是人们缺乏提出建议、意见、起诉的渠道,不能及时地行使相关权利。再者,公众环保参与权利缺失。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部分公民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公民缺乏参与环保的相关权利,不能及时地参与环保工作,使得本就受到严重污染的环境变得更加脏乱差。

三、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生态问题的解决对策分析

对于农村城镇化中的生态问题,我们应该对症下药综合治理。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公众层面入手,综合全面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一)政府层面

小城镇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 篇4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生态技术

(1.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2.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4;

3.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64)

(1.China Railway First Group Co.,Ltd.,Shanxi Xi'an 10054;2.Eng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ang'an

University,Shanxi Xi'an 710064;3.Chang'an University,Shanxi Xi'an 710064)

近几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特别是今年《“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出台,使得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范围也从最初的大中城市逐步向中小城市迈进。与此同时,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城镇人口大量增加,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但多数小城镇均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使得大量污水得不到处理就源源不断地直接排入周边河流和湖泊,导致小城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且,由于我国小城镇分布分散,数量多,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得到恢复。

另外,由于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强,不少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纷纷关闭、重组或搬迁,而重新选择的厂址往往是环境容量大、土地资源多的小城镇,因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由于小城镇环保意识薄弱,现有污水处理率很低,污水资源化利用几乎是空白,水污染形势日益严重。

加强小城镇污水处理,避免生态环境恶化,对促进小城镇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城镇污水处理特性

1.1 小城镇污水排放特点

小城镇污水排放主要来自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依据工业企业产品的不同,小城镇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由于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小城镇污水排放量较小,大都在3000~30000m3/d规模范围内,且水量昼夜波动较大;由于明渠排水管道和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导致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悬浮物浓度和氮磷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好。一般BOD5为100~150mg/L,COD为250~300mg/L,SS为200mg/L左右。

1.2 小城镇污水处理要求

基于小城镇污水排放的上述特点,小城镇污水处理应优先选择抗冲击负荷、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同时,由于小城镇经济力量相对薄弱,还应选择基建投资省,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的工艺;由于小城镇技术力量薄弱,还应选择运行管理简单、便于维护的工艺;同时,为避免二次污染,还应尽量选择污泥产生量少的工艺。

2 小城镇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简介

我国污水处理厂最常用的处理工艺主要有三种:A/O、A2/O及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如CASS、CAST工艺等。其中,A/O、A2/O及改良工艺构(建)筑物多,工艺流程复杂,主要用于处理规模较大(10万m3/d以上)的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而氧化沟工艺因为表曝系统充氧效率较低能耗较高,SBR工艺因为自控程度较高,对运行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而,以上几种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并不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

近年,生态处理技术(或称自然处理技术)应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研究越来越多。工艺简单、基建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特点赋予了生态处理技术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独特优势。生态处理技术主要有稳定塘(生态塘)处理系统、土地处理系统、沟渠处理系统和蚯蚓生态滤池,现将各工艺特点简单介绍如下:

2.1 稳定塘处理系统

稳定塘(生态塘)是水中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利用太阳能在生长过程中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来净化污水,同时可在塘中养殖水禽,形成生态塘内稳定的食物链。稳定塘处理系统不仅可去除污染物,而且可以回收水生作物和水产,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水资源予以回收利用,达到一塘多用的目的。

东营采用厌氧塘、曝气塘、鱼塘、藕塘、芦苇塘的多级串联稳定塘工艺处理污水,有效地去除了有机物、营养物、重金属和细菌等,出水水质较好,达到了一级B标准,且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运营成本,每排放1吨污水只要收取0.057元的费用就可以维持污水厂的运行。该工艺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另据刘汝鹏等人的研究,德州采用多级串联稳定塘系统处理污水,除冬季出现出水磷超标现象外,各项指标实际出水浓度低于设计值。内蒙古集宁采用多种单元塘优化组合的工艺流程在寒冷地区短停留时间模式下运行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净化的污水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标准,不仅减轻了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还可回收利用水资源。

稳定塘处理技术由于其抗冲击负荷需要,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可利用农村地区废弃的河塘、洼地等有利地形进行改造,可大大节省基建费用。

2.2 土地处理系统

土地处理系统是利用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综合净化功能处理污水的生态处理工艺,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是人工湿地系统和快速渗滤系统。

2.2.1 人工湿地系统

根据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流方向的差异,一般可以把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立式)流人工湿地深圳市沙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采用两级潜流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出水主要指标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故城县东北屯污水处理厂采用多级表面流、垂直潜流湿地+氧化塘处理系统使污水净化后达到农田灌溉用水标准,解决了决东北屯100 hm2耕地的灌溉用水,提高了污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用水紧缺的状况。另外,强化混凝—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和生物法-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等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工湿地的优势在于基建和管理费用低廉、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优异、管理和维护操作简便,在我国中小城镇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2.2.2 快速渗滤系统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是采用渗透性能较好的天然河砂、陶粒和煤矸石等为主要渗滤介质代替天然土层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态处理系统。王艳华等人对重庆市龙溪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中9座采用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CRI工艺以其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强、管理简单、运行稳定、维修方便、产生污泥及废气少、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显示出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2.3 沟渠净化系统

利用排水沟渠处理污水技术是在排水干沟渠顺流方向设置固定微生物载体,如在沟渠内设置填料或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生物接触氧化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对流经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进行吸附和生物降解,达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和天然排水沟渠处理污水,可以降低基建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减少管理人员,对改善小城镇环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郭劲松等人对三峡库区典型小城镇石宝镇的排水沟渠进行改造,对利用地形高差形成的水流跌落进行复氧,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和稳定塘技术对沟渠进行合理改造,开发出人工强化沟渠污水处理设施,生产性试验表明:人工强化沟渠表现出了较强的有机物去除能力,对氮磷也有相当的去除效果,适合在三峡库区山地小城镇推广。周婷等人提出将已有农田排灌沟渠就地改造为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在其中种植水生植物、投放水生动物并加入组合填料使其挂膜,构建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系统,并在实验室采用沟渠式生物接触氧化组合系统处理模拟村庄面源污水,较好地去除了有机物并实现氨氮转化,这对小城镇控制面源污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4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利用人工滤床中的蚯蚓和其他微生物通过过滤、吸附、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污水和污泥中的有机物。蚯蚓在对水中和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吸收的同时,还可以在其觅食过程中对滤床进行清扫、防止滤床堵塞,提高氧气利用率,另外增殖的“剩余蚯蚓”还可以作为肥料进行二次利用。此项技术已在上海成功地进行了中型试验和生产性规模的应用。

为提高蚯蚓生物滤池的处理能力,滤池填料和组合工艺的选择非常重要。常用的滤料主要有石英砂和陶粒滤料,另外在蚯蚓生物滤池后采用钢渣、煤渣混合渗滤系统既可高效除磷,又可以进一步净化、稳定蚯蚓生物滤池的出水水质。由于蚯蚓生态滤池具有工程造价低、运行费用低、管理要求低、占地面积小、二次污染少、资源化程度高等特点,在小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泥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 小城镇污水生态处理技术研究方向

由于小城镇经济实力不强,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因此选择的污水处理工艺首先要满足这两项要求才可以实现稳定、持续运行。生态处理技术以其投资少、能耗低、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要使得生态处理技术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较快推广应用,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加强生态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研究。随着国家对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氮和磷的高效处理成为所有污水厂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应对上述几种生态处理技术的脱氮除磷机理进行研究,可考虑辅以其他生物、化学处理工艺进行预或后处理,以满足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2)加强生态处理技术应用于污水厂的工艺参数研究。生态处理技术不像A2/O、氧化沟、SBR等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因应用多年已积累了成熟可靠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生态处理工艺污水厂应如何进行土建施工和设备选型来降低投资额度、如何调整运行参数来降低能耗成本是决定该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关键。

生态城镇研究 篇5

滁州市委党校课题组

【内容提要】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是环境问题的多发期。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当前步入城镇化快车道的滁州市所迫切面对的问题。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国家未来政策走向的衔接性,课题在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国家正在规划中的主体功能区作为研究视角,并根据相关原则和实际情况对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做了一个定性划分。把握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内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必须在统筹谋划不同主体功能区域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环境水平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发展规划、政策和其它管治措施。基于此认识,课题对如何利用城镇化进程中所涉及到的规划、产业、人口、土地等关键性因素作为调控内容,对滁州市辖区下两个性质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协调分别作了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 滁州市城镇化生态文明主体功能区调控方式

一、本课题研究必要性和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研究的合理性

(一)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城镇化在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城镇化发展不当时,会导致许多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会影响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粗放式发展带来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构想。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自然危机反思的成果,它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的现实需求是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的提出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协调。

作为农业大市的滁州,城镇化水平较低,低于全国45%、全省38%的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矛盾较为突出,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为此,滁州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与此同时,建设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新家园的要求,也使滁州市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为此,滁州市提出了打造“生态滁州”和“五城联创”等口号和具体目标。基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往往是资源环境问题易发期的警示和滁州未来发展的环境需求,协调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应时性,是滁州当前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研究及视角选取的合理性

滁州是安徽省辖市,下辖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各地实际情况差异很大,因而笼统地谈各地的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如何协调,显然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为了增强课题的针对性,避免笼统化和泛化,本课题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二者如何实现协调。下面来谈一下选取此视角的合理性。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此处的“开发” 是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资源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通过谋划来明确我国陆地国土上的哪些空间应该优化或重点地推进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从而形成少数以生产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哪些空间应该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从而形成更多的以生产农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或以生产生态产品、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建设主体功 1

能区的根本动因就是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和管治,以解决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从而遏制一些地方政府无序开发,严重破坏资源环境的现象。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视角来研究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具有如下的合理性:首先,它能够针对滁州辖区各地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划,差别性地提出二者协调的对策,具有针对性;其次,该视角符合国家未来的空间开发和管治思路,具有合趋势性;最后,选取该视角易于找到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平衡点。这是因为城镇化是主体功能区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是主体功能区划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显然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研究易于找到协调二者关系的平衡点。平衡点就在于针对各类不同主体功能区中城镇化建设涉及到的关键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水平来统筹谋划,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发展规划、政策和其它管治措施。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式

(一)滁州市辖区主体功能区划的设想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家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组成。滁州市的主体功能区划要与国家级和安徽省的主体功能区划相衔接。尽管目前国家级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正在积极编制之中,还未最终出台,但我们仍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和情况,对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进行建议性的划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规定主体功能区划的单元原则上应以县一级为主。滁州市辖区的主体功能区划按照目前出台的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思想与相关原则和滁州市自身条件与实际情况,设想如下:

大滁城区为重点开发区:该区包括滁州市主城区、琅琊区、南谯区的乌衣镇等部分离滁州市主城区较近的区域、来安县城、全椒县城,也即滁州市目前正在竭力打造和建设的以滁城主城区为核心,以全椒、来安和南谯区的乌衣镇为副中心,面积约120平方公里的区域(为了便于行文,该区域下文简称Z区)。该区域的整体建设规划已通过省政府批复。该区区位优势明显,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与泛长三角合作的核心区,位于安徽最具活力的皖江城市带内;腹地深广、资源特别是非金属和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丰富;工业化处于初中期阶段,所受的环境污染相对较小,生态承载力较强;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家电、汽车等产业发育良好;发展势头和潜力很大,面临着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的对此区域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视察滁州时明确提出要求:打好 “三张牌”(区位、资源、环境)和建设“三个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紧靠南京的同城新家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由此可见,该区域总体上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

滁州市下辖的定远、凤阳、明光、南谯远离大滁城区的区域、全椒与来安大滁城区外的区域,总体上应划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下文中简称X区):该区是传统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地区,是滁州作为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滁州“百亿粮仓”规划的主要粮食生产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和集聚人口的条件相对不够好。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意见》(国发[[2007]21号)规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据此可见,虽然该区域地形等条件也适宜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保障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未来此区域总体上被划为限制开发区的可能性很大。

天长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和工业基础较好等原因,在此将其作为特殊情况,暂不列为讨论对象,待后续研究。

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Z区既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特别是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也要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末来支撑全国和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X区将成为以生产农产品、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与区域重要生态屏障的地区。二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各自区域内的城镇化建设的方向要符合各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也决定了在这两个功能区内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滁州市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式

城镇化过程的内涵包括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生话方式城镇化4个方面: 一是人口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核心,是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以及

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所导致的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二是经济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是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其中工业化是直接推动因素,第三产业的状况是城镇化程度的表现;三是土地城镇化。它是城镇化的载体,是指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农村景观向城市景观的转变过程;四是生话方式城镇化。它是指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与乡村不同的生话方式。

由城镇化的内涵可以看出,城镇化过程中会涉及到规划、投资、产业、人口、土地、环境等等方面的因素,协调不同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就是要针对这些关键性的因素与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环境水平来统筹谋划,制定出符合相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对策。

1、规划调控

规划引领行动,要确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性地位,调适其它相关规划。在对滁州市辖区进行定性的主体功能区划之后,Z区和X区就应按照国家和安徽省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制定各自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于所指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应确立它在各自区域内的基础性的地位,明确它和各自主体功能区内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宏观层面上的框架性、指导性规划,是其它各项总体规划的龙头,能够为城市规划、产业规划、人口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的空间规划。针对区域开发强度的不同等级而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通过其它相对具体的规划逐一落实,它们一方面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空间管治目标方案,另一方面又将管治目标方案细化为具体的指标要求。在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的前提下,需要对区域内的其它相关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调适,以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意图和目标得以实现。为此,要处理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其他规划的地位关系。这样,在各自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和相关规划配合下,协调Z区与X区区域内的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就相应有了明确的方向和较为具体的内容。

2、产业调控

经济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经济城镇化时的产业定位对一个城市的功能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功能区域内的城镇化能否体现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很大程度上由其决定。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选择进行调控是协调功能区域内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关系的非常重要手段。

(1)Z区主体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要大力加快工业化步伐,以工业化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推力。在城镇化过程中认识到发展的环境压力,并不是要减缓发展速度,认为只有经济零增长慢增长才能保护环境的观点在实践中已为人所不取。只有X区加快工业化步伐,成为国家与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才能体现国家推行主体功能区划的的战略意图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扬长避短与能者多劳思想,才能在将来有实力回馈禁止与限制发展区为了保护资源环境而牺牲经济发展的举措,才能引吸更多来自禁止与限制开发区域的外迁人口,减轻当地因人口太多而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从而为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为国家和区域的有序开发作出贡献。当前,作为重点开发区的大滁州市区应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外移和国家保增长、扩内需的有利时机,在清醒分析自己不足和基础上,充分立足于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区位、资源与环境方面的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做好产业的承接转移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园区、融资、中介服务等产业承接转移平台建设;强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引进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工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基蓄势,力争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得先机。

Z区在用工业化强力推进经济城镇化进程和努力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世界和中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往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多发期。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曲线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揭示了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的演变规律,提出城市化引发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因此,Z区在用工业化强力推进经济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

注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则是应对的主要策略之一。产业结构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经济城镇化中的不同产业结构,决定了城镇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状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决定着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容和形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质的提升,意味着发展更多地依靠技术工艺进步和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产业在区域内的定位更加合理,生产成本的降低等。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会提高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度。当前,Z区的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于低端,在国家未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围绕如下方向:①合理的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依据自身的优势,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积极参与全国,特别是面向泛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重点围绕家电等几个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产业群,避免和相邻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导致区域内产业无序竞争的问题;②提高产业技术含量。要注意扶持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对技术含量低、污染大、无市场前景的企业和产品要坚决通过相关机制使其逐步淘汰,退出市场;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各种政策激励有条件的企业按循环经济模式在企业内部做好资源和废品的循环利用;企业或产业之间要按照生态经济的规律,建立多个企业或产业相互关联、互动发展的工业生态体系。虽然在目前技术、经济等方面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整体上做到这一步还很难,但在产业规划、布局和招商时要适度考虑,要逐步朝此方向培育和诱导;④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环保产业。⑤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

(2)X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的定位决定了该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宜发展大规模制造业。为此,国家和省级政府会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来支持地方发展,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生态环境的养育。该区要充分吸取东部地区由于乡镇企业分散化粗放式发展而造成严重环境问题的教训。为了维持自我发展能力和克服“等、靠、要”的惰性,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有选择地扶持和培育污染少、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可在该区域内部选择条件适宜的少数城镇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从而使得其粮食生产与保护生态的主体功能和适度工业化保持平衡。特色优势产业的选择要充分利用毗邻长三角的优势,紧紧围绕和依托粮油、畜禽、水产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培育、壮大一批从事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要综合采用财税支持、投资优惠、生态标记等方式,扶持限制开发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和支持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此外,还可以探索和尝试为了提高税源而在Z区或其它适合大规模集聚产业的生态受益区划出一定空间,作为X区发展的“产业飞地”,以此来支持X区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X区境内非金属资源,特别是石英砂、岩盐等较为丰富,具有很大利用前景。该区在城镇化的产业定位时,是否应该发展基于此的资源性产业,要视此类产业发展是否会明显影响到该区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功能的发挥。资源型产业发展不当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但是资源型产业并不必然造成环境问题。只要科学合理利用,就可避免环境破坏。在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规范运作下和一定技术条件与规模经济支撑下,如果政府在项目立项、环评、运行等环节能根据资源类产业特点和相关环保规定进行持续有效的严格监管,确保不对环境造成破坏情况下,此类产业是可以发展的。科学合理发展此类产业会增强X区的经济实力,减少国家的转移支付压力。为此,X区应该选择那些有实力,社会责任心强的大企业作为合作对象,通过科学论证来制定和规划此类产业发展的短期与中长期计划。

3、人口调控

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包含着合理调整我国人口的未来布局。实现这一目标,合理、有序的人口迁移是关键环节。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鼓励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域应积极吸纳来自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

人口城镇化是不同功能区之间和功能区内部人口迁移的主要手段。不同功能区域内的人口城镇化要按照功能区主体功能的要求正确引导。Z区和X区,特别是Z区应按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充分注重人口的城镇化,其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通常都很有限,或者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区域内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通过跨功能区或功能区内的人口城镇化,可以

做到人口的有效疏散,从而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其次,大批农村人口城镇化可以实现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使日益凸显的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缓解;最后,重点开发区的人口城镇化或限制开发区的适度人口城镇化,可以截流人口向东部沿海的优化开发区的迁移,缓解核心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状况,缓解其生态环境承载力趋饱和的问题。因而按照功能区要求,通过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人口的有效转移,对协调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至关重要。

Z区在人口城镇化方面应通过产业的集聚和政策引导,广泛吸纳包括X区在内的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和本区内流动人口的能力;X区内一些经合理规划的主要节点城镇,应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和增加公共服务等措施,来吸纳区域内的一些农村剩余人口,同时积极鼓励迁移能力较强的人到包括Z区在内的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寻找就业和发展机会。

为此当前,Z区和X区的城镇化应按照各自主体功能的要求,在人口的城镇化方面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和策略:一方面,要提高农村待迁人口的动力和能力。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待迁人口就业的能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和变现,松动农民和农村的联系,降低农民迁移的成本,提高其在城市置业的可能性,并引导农民将外出务工收入用于在城市中置业,或者进行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而非用于在农村的住房等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探讨相关激励机制,将人口迁移和生育行为、土地置换与流转、经济激励政策等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待迁人口的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增强Z区和X区域内的县城与主要节点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和吸引力。为此,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进公共服务,将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扩大至当地所有有合法稳定收入和住所的居民,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社会;要改革户籍、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定居。

4、土地调控

我国是世界上人地矛盾最紧张的国家之一。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下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土地资源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不仅具有生产功能,也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利于保障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主体功能区的一个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保护耕地。为此,国家在设定主体功能区时,提出了构建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的设: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

Z区和X区在推进城镇化时,要本着土地集约利用和严格耕地保护的思想,按照各自功能区的主体功能要求,充分发挥土地政策的约束和导向功能,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思路和调控方法,以此来作为协调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Z区作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对其的土地政策思路是:在政策和资源环境许可的范围内,在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适当提供更多的的用地指标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发展速度;在集约利用前提下,对于发展中所缺的土地指标,在充分盘活功能区内存量土地基础上,可通过适当放宽耕地占补平衡标准和在保证转让方土地收益条件下的跨功能区土地指标转让等方式解决;土地指标要优先向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各类园区里的项目、产业配套项目、可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产业项目、生产性环保性基础设施等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倾斜。

X区由于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体功能定位,决定了对其的土地政策思路是限制建设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的保护,确保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生态承载力。因此,对X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按功能区主体功能的要求进行限制。对一些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要从严控制,避免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摊大饼式无序发展;对其区域内的县城和一些重点镇在科学预测未来人口迁入量和特色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其规模;对所批准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主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获取;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色经济的发展,其新增建设用地应优先用于发展特色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5、考核评价

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化内容和围绕主体功能发挥所要求的环境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单纯以GDP与经济增长作为绩效评价与政绩考核的标准,去评判一个地方城镇化进程的成效与生态环境的优劣,以及它们关系的协调性,就有失公允与客观。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容易导致拥有不同发展条件的地区之间盲目攀比,造成资源的无序开发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政绩评价与考核是政府行为的指挥棒,是引导、约束、调控城镇化合理发展的重要乎段。它的合理设置与否,将直接影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调性。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差别,实行分类评价和考核,其是协调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一个重要调控方式。

Z区的主体功能定位是未来重要的产业的承接转移区和人口集聚区,因此对其的城镇化进程应优先综合评判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工业化水平、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对外来劳动力和人口的吸引力、人口集聚规模、就业岗位增量、对迁入人口履行公共服务的情况等符合该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的指标。

X区由于自身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与集聚人口的条件与吸引力,因此要相对弱化对其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评判,要优先评判它发展农业所需的水、土等资源的保护状况、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公共服务的提供、基础设施的改善、外迁人口能力的提高等功能区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把转移支付资金的拨付与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考核情况挂起钩来,控制转移支付资金流向不符合功能区发展要求的项目。

结语:本课题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研究是一个尝试,仅仅想借此给类似的研究以启示;限于时间和篇幅上的的原因,许多内容只是一个方向性的提及,并未作深入研究;还有许多诸如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也鲜有提及,对此,后续研究将关注。

参考文献:

[1]希静,张可云.解读主体功能区[J]中国利技财富.2007,4

[2]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07,4.[3]朱传耿等.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2.[4]许根林,施祖麟.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政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改革与战略.2008,12.[5]汪世忠,马燕,王虹.安徽加速融入长三角的战略路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课题负责人:姜小平

课题组成员:李孙强朱进

蒋传文 孙信文 李志忠

生态城镇研究 篇6

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的农民画,有朱建芬的《鸭乡春雨》、朱勤华的《蚕乡节日》、怀宇勤的《小镇节日》、陈宁的《茄花》等9件作品。农民画入选全国美展,意味着把这种现代民间绘画艺术形式从乡野推向了殿堂,一方面代表着描绘民生、民情、民俗题材的农民画作越来越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和接受;另一方面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农民画这一现代绘画艺术形式的再认识,对现代民间绘画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现代民间绘画的生态现状

现代民间绘画题材多取自民间,来自田间地头,来自农家小院。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往日的劳动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无论是河南还是其他省份,现代民间绘画创作的生态环境正发生着改变。

(一)传统农耕文明被现代农耕文化逐渐替代对现代民间绘画题材的冲击

现代民间绘画在一次次经济大潮的洗礼下,原始的泥土味儿显得越来越淡化,前进的步子越来越缓慢。本来属于农耕文明的民间文化叙事伴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已逐渐成为美好的回忆,供人们品味得失。

那些曾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牵牛耕犁的记忆已渐渐远去,那些传统农耕工具及劳动场面都是现代民间绘画的主要题材。然而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普及,现代化的大型耕种设备成为了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用机械、现代化水利设施、人工育种等广泛应用。这些现代化机械对于现代民间绘画题材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所始料未及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像一把双刃剑,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用好这把剑,用好剑的两面刃。

(二) 城鎮化建设对现代民间绘画从业者生活方式的厘革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对现代民间绘画从业者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改变是毋庸置疑的。日出去耕地、日落升炊烟的劳作方式已成为过往;赶着耕牛去犁地、赶着毛驴拉石磨的农村生活场景如今也难得遇见;昔日泥泞的乡间小路如今都变成了村村通的柏油路。四通八达的乡间油路、村村有网络的信息枢纽、户户有机动车辆、家家有洋房小楼这些居住环境的变化,对现代民间绘画从业者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有目共睹的。

没有了赶牛耕地的劳动体验、没有了扬场打麦的劳作、没有了昔日庙会的赶场、没有了鸡鸭成群的农家小院、没有了推磨磨面的体会,就不会有现代民间绘画创作时的下笔如有神。老一辈农民传统的劳作方式的改变、新生代的农民耕种工具的变化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年青轻一代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势必对现代民间绘画创作者的生活方式和创作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土地流转对现代民间绘画创作生存土壤的改变

伴随着传统农耕文化语境的变化,传统农耕文明孕育下的现代民间绘画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生态环境也正遭遇着严峻的改变。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者们大都是受农耕文化滋养的乡民村夫,他们虽然饱受农耕劳作的辛苦,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却从来没有减弱过,他们穷其智慧和心血,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绘画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正随着土地流转的集中化方向发展。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大量农民工不断涌现,农村人口不再被捆绑在土地上。农民生存土壤和耕种方式的改变,现代民间绘画的创作者们对传统耕种方式及生活方式没有了切身体会,或只停留在口头的表述或想象中,创作起来就不再那么得心应手。

(四)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审美标准的影响

清代李渔说过:“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在画中,人耳之声,无非诗料。”这闲情就是与平时人们的忙碌拉开距离的闲适之情,这慧眼就是把功利的计较都悬置起来的审美之眼。然而随着现代化耕种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们生活节奏也在发生着变化。

原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情雅致和享受生活的慢节奏已经不能适应新生代农民的生活。审美标准的形成与个体审美偏爱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关。农民的生活节奏和消费观念在改变,那种“美善相乐”的观点也不再强烈,最终导致审美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二、 促进河南现代民间绘画繁荣发展的对策研究

现代民间绘画来源于农耕文化背景,离不开农耕文化的孕育和滋养,是与农耕生活密切相连的。它不同于科学技术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乡土人情有别,所以现代民间绘画没有优与劣、先进与落后之分。要如何促进河南现代民间绘画的繁荣发展,课题组通过分组实地的调研和走访,通过充分讨论和征求专家的意见,我们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立足地域特色,展现艺术生命力

现代民间绘画是一种原生态的绘画艺术,它源于农村生活,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朴实而不平淡,技法不受任何框架限制。地处河南北部的内黄和中原地带的舞阳,两地的农民画也一度成为较具影响力的河南现代民间绘画代表。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仍然延用舞阳农民画、内黄农民画等习惯性称谓。

舞阳农民画,以淳朴的人物造型、饱满的构图形式及豪迈奔放的色彩效果,成为中国美术界曾产生较大影响的现代农民画代表之一。周晓松的《闹春》,画面中的三个主体人物有机地连结在一起,表达了热闹喜庆的闹春场面。王灏的《花月夜》,整个画面以花卉纹样作为背景,右上角以月亮和繁星来呼应主题,也借此来搭配人物主体。整幅作品以饱满的构图形式和夸张的语言表现,来构建国泰民安、百姓安家立业的场景。

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篇7

城镇化的基本状态主要通过城镇化的特征分析来看其影响, 包括跨区域流动、农民工的数量以及流动的状况。另外, 未来在老龄化、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和区域工资水平差距等多因素影响下, 人口流动呈现出区域板块特征和以县为单元的区域性流动趋势——城乡双栖。工业兼业现象显著, 抽样调查显示, 40岁以上就近就业, 农业兼业和务农的比重接近80%, 而60岁以上的比重超过90%。沿海地方产业加快升级, 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城镇化发展将带来的直接需求, 第一, 农村人口进城必然带来住房、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这是城市所要提供的服务;第二, 目前城市的主要人口有改善居住的需求和寻求高端服务的需求, 以及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 这是城镇化要面对的新问题。中央提出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需求来解决1亿人的城镇化和在城市中的生活质量提高问题, 也必然带来住房、就业以及保护特色文化的问题。

由此, 城镇化背景下总体的资源环境影响大概是这样的:第一, 城市的能耗在持续增加, 劳动、生产力只有原先的一半;第二, 空间在不断的扩展, 对自然进行着大规模的改变;第三, 污染排放在增加。去年,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超过了美国, 成为主要大气污染指标的世界大国。在这种情况下, 未来居民改善生活、新增人口能源消耗将是主要增长要求, 郊区生态环境改造、居民健康休闲需要、“大城市—小城镇—农村”关联性污染问题, 治理难度加大。意味着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会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使用压力, 另一方面, 公共医疗的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都面临着巨大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资源环境产生的问题, 需要1800~2000亿的投资规模, 这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愿景。

自然为城市提供了所需的一切, 包括食物、生物资源和能源, 同时净化了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们认为自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但实际上并不是。欧洲在工业化时期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治理, 虽然表面上看是清澈的、达标的, 中国的环境也在持续的恶化。从生态文明视角的三大关系来看, 第一是人和城镇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应放在首位, 城市应该更加宜居、更具人情味;第二是城镇与农村的关系, 需要安全、低碳, 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精细化城乡社会治理;第三是城乡和自然的关系, 城乡发展不应剥夺生物的生存空间, 人类对自然应有限索取。我们提出三个愿景:一是生态文明, 实现以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目标的发展模式转型, 体现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理念;二是以人为本, 推进高效、包容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 实现更高质量和稳健的经济发展效益, 更公平的社会环境和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三是美丽中国。

以下针对九大问题提出城镇化的路径, 或者说是好的城镇化模式。

第一个问题是现有的规划体系没有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的管控作用。我们提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定、连贯性和协同性, 同时对生态敏感地区的规划应该综合协同的作用, 并对环境评估以及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性建议。

第二个问题是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 追求空间扩张和发展速度的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一是土地持续粗放扩张, 低效闲置情况仍较为严重。二是缺水和改善水环境问题并存, 直接影响城镇发展的健康安全。三是建筑能耗依然偏高, 城镇节能减排压力非常大。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的模式路径应该尊重十分有限的资源, 充分应用提出的海绵城市, 滨水城市和运河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

第三个问题是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对自然系统的破坏, 并使污染向区域城乡扩散。在城乡层面, 污染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态势越发严峻,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而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容易被忽视。农村污染问题量大面广, 治理手段、资金与人力欠缺;而这些污染不仅对农村人口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时通过食物链反过来影响城镇居民身体健康。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当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冲击。建立生态红线和增加城镇边界, 对于自然改造要适度、可恢复;在城市与区域尺度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立足于生态本底建设生态设施。

第四个问题是城市发展不重视气候变化的应对, 城镇应对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城镇密集地区无序延绵扩张导致热岛效应、弱风效应突出,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极端天气气侯及环境事件。我们提出, 气候变化不再只是“远虑”, 城市发展要主动应对日益显著的气候变化。特大城市、城镇密集地区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应对全球气侯变化的应急预案、技术应对导则;从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海岸资源、农业旅游业方面考虑气侯变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评估。同时提出, 建立一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技术—管理体系。

第五个问题是住房开发设施建设存在盲目性, 旧区、旧建筑改造利用重视不够。城市房地产开发量过大;农村不切实际推进农民“上楼”工程, 造成浪费。我们提出, 克服城市发展的盲目冲动, 以存量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促进功能和品质的提升。一是根据城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和趋势制定合理的城镇和农村住房规划, 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规模;二是更加注重城市“棕地”再利用, 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旧工业厂房, 住宅建筑用途,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市场多元主体参与改造;三是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需要因地制宜, 要制定差别化的改造政策体系, 切记简单拆除并大幅度提高容积率的做法;四是要对于具有历史遗存意义、地方特色风貌意义的旧建筑予以保留。

第六个问题是城市交通出行倾向于高消耗高排放, 对城乡公共交通, 绿色交通鼓励与扶持不够。与此同时, 城市框架越来越大, 轨道和快速路不断住房郊区化, 但公共服务却高度集中在中心区, 降低城市效率。我们提出, 以满足人的移动需求为导向的交通发展, 必须构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多式协同的运输体。

第七个问题是城市建设缺乏人本关怀, 对文化遗产尊重不够, 导致城市特色与人性化尺度缺失。缺少“活力、运动”的城市, 特别是针对人的需求服务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明显;城市功能分区单一, 小尺度空间设计忽视人的行为需求。我们提出, 尊重文化遗产保护与市民心理关切, 使其成为城市个性与品质的灵魂。一是建设充满人情味, 功能齐全, 邻里关系融洽的社区;二是城市、地区、街区、街道、社区更具有地域特性;三是城市历史文化碎片、历史足迹、地方典故应通过旧建筑、植物、标识物给予更多保留。

第八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管制与引导手段。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需要建立区域共识, 以及各层级政府管理和多途径的引导。

第九个问题是城镇化缺乏促进生态文明的公共参与和社会治理机制。我们提出, 好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有充分的公众参与, 构建良好的治理体系。建立起“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城镇化协同政策体系。如阿尔梅勒的“社会发展6原则”:保持社会文化多样性, 鼓励创新, 加强地区认同感, 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 推动健康的设施系统, 赋予人们管理城市权。我认为战略环评比环境规划要好, 战略环评是一个过程, 不止是一张蓝图, 更适合我国快速多变的城市和项目建设。

生态城镇研究 篇8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研究有多种, 并且根据评价客体、评价侧重点的不同, 对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通过大量研究其思路在确立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制定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标准的数学方法具有较强针对性, 建立适合洛南小城镇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的框架, 与确立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如图1所示。

2 洛南小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1 评价指标选取

评价指标的选择决定了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适用方向, 是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中的关键一环。结合洛南三要镇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情况, 构建基于“P-S-R”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2.2 指标的标准化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主要是为消除指标量纲和数量的差异。这里采用归一化处理, 将各指标数据都转化到-0-1之间, 公式为:

式中:X为原始数据;T为变换后的标准化数据, 本文Tmax取0.9, Tmin取0.1。

2.3 评价标准的确定

确定评价标准比较成熟的方法有标准依据法、比值法、同类参考法、科学实验法、德尔菲法、均分法、模糊数学法以及推断法等。最后得出洛南小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评价标准如表2。

2.4 评价结果的得出

(1) 综合指数的计算。将各评价指标综合加权得洛南小城镇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Z, 即:

其中, i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值, h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由于本指标体系指标权重以等全处理, 顾hi=1/n, n为指标个数。

(2) 指标评价标准的标准化。

根据洛南小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评价标准 (表2) 中设定的绝对值标准, 将评价标准数值按归一化公式 (1) 进行标准化, 得到标准化的指标评价标准如表3。

生态城镇研究 篇9

安全通常是指主体存在的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是人类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 人们只关心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 近些年来, 人们开始关心经济安全, 目前, 在人类面临的全球各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规模不断扩大的严峻形势下, 生态安全的概念得以产生, 并迅速发展、扩大, 形成了包括环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内的初步的生态安全科学体系。所谓生态安全, 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即自然生态环境能满足人类和群落的持续生存与发展需求, 而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潜力。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影响层面的广泛性。一旦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失去生存条件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2) 生态危机后果的严重性。生态过程一旦超过“临界值”就不可逆, 资源枯竭、环境退化造成的生态危机, 通常很难在一代人或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手里挽回。 (3) 生态效应的“代际”转移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但影响到目前的这一代, 而且还会影响到后代人。 (4) 生态安全与民众联系的广泛性。环境污染会对民众身体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响, 而资源短缺会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都会引发民众的不满, 严重的甚至导致国家动荡。

2 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城镇化使资源配置更合理、集约, 优化空间布局, 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工业化不断发展, 会造成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 生活废物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还有, 城镇规划会造成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以上种种最终导致生态日益恶化, 生态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因此, 要使城镇化顺利推进, 就要处理好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矛盾, 应把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评估与监控。通过生态安全评估, 帮助管理部门了解城镇化活动对当地生态的影响, 并预测未来生态变化的可能性, 从而有利于有关决策的制定, 因此建立生态安全评估监测体系, 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1 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体现与生态系统安全总体战略目标一致的策略, 且对实现目标有导向作用。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其结果可为城镇化生态监控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从而规范和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和方向。

3.1.2 可测性原则

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3.1.3 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系统, 因此指标体系应综合地反映生态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内容, 评价时应综合平衡各要素, 考虑周全、统筹兼顾, 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 从整体的联系出发, 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3.1.4 客观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生态系统安全的内涵, 又能较好地量度生态系统安全主要目标实现的程度。指标体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确的评价。

3.2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就当前来说, 城镇化过程主要对从以下方面对生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3.2.1 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 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 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 对水资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 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 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 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排放量0.5亿吨, 仅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

3.2.2 城镇化对土壤资源的影响

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 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从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 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城镇化进程中, 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 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 皖北六市中, 除宿州市外, 其余五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3.87%) 其中, 淮北:0.78%, 亳州:0.15%, 蚌埠:0, 阜阳:0.03%, 淮南:9.66%。

从全国范围来看,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不久前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 有机型次之, 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其中, 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 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

3.2.3 城镇化对大气的影响

城镇化导致的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 并且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气体也在大量增加, 使得近年来许多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2013年1月12日21时更新的数据, 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 PM2.5值超过300者竟达33个之多, 其中首都北京PM2.5浓度高达786微克/立方米, 石家庄更高达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标, 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气质量, 超过300已是重度污染, 超过500则会对户外活动者的健康构成损害, 由此可见, 在中国最繁华的东部城市, 空气质量的恶化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3.2.4 城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城市化进程中, 要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如房地产开发、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兴修水利、水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矿企业、乡镇企业建设等。在这些建设活动中, 地貌植被将遭受到大面积的毁坏,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安全及生态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不可能对所有的功能变化都作出定量评价, 因而应根据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筛选, 有选择地评价。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敏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筛选, 因此, 基于以上分析,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

4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当前对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GIS (地理信息系统) 、主成分分析法等, 不一而足。笔者认为, 由于生态安全变化时空规律具有模糊性, 为全面、合理地评判生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采取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更具有科学性。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选取有代表性的生态因素 (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样性等) 作为评价因素集, 确立各因素的评价因子, 通过综合各单因素中各因子的评价结果, 得出单因素的模糊矩阵, 根据模糊矩阵和各因子权重进行单生态安全因素综合评价。综合生态安全各单因素评价结果得到总体环境模糊矩阵, 根据模糊矩阵和各环境因素权重进行总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 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5.1 地方政府应重视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

近年来, 城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重经济轻环境, 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 违法违规审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 有的地方政府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顾, 出台土政策, 阻碍正常环保执法, 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履行监管职能, 更谈不上开展生态安全评价工作了。

5.2 加强监测能力建设

当前各地区环境监测能力均有了较大提高, 但仍存在二级站人员编制、监测用房不足, 三级站人员结构不达标, 部分市 (县) 基本仪器配置不够的现象。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全国各级环保系统实有人数205334人, 其中, 各级环境监察人员不足7万人, 而全国产生污染物的工业企业己超过百万家。就安徽省来说, 据2012年统计数据, 安徽全省共有环保机构450个, 环保人员为5816人, 其中环境监测人员仅有2070人。据统计, 全国只有1/3的县设有环境保护局, 有近10%的县尚无环境保护机构, 每个县级环境保护局不足9人, 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测站不足11人, 每个县级环境保护监理站不足7人, 每个县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总价值不足3.3万元, 特别是在广大小城镇一级基本上没有环境保护机构, 很多污染严重的乡镇也没有环境保护机构, 甚至相当数量污染严重的乡镇没有一个环境保护人员。

5.3 在环境监测中贯彻优先监测原则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 不可能将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 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污染物加以监测。所谓优先监测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 (1)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的污染物; (2) 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 (3)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强生态承载力的预断评价

预断评价也称为影响评价或未来评价, 是对计划兴建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作出评价, 从而对不利影响提出减免或改善措施, 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此可见, 预断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评估一个地区或生产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与预断相对应的是现状评价。现状评价是对在建工程或已建工程的现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以便了解工程的环境状况, 针对不利影响提出措施, 保证和提高环境质量。例如有些部门对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工程施工期间进行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找出施工噪声危害及中华鲟过坝等许多主要影响项目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 各地不仅要注重现状评价, 更加要重视预断评价, 通过各种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预断评价, 预测当前的生态环境是否能承载人们的城镇化活动, 从而实现超前预防和超前控制, 并努力将这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做到防患于未然。

5.5 评价指标的地区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不同, 地域特征不同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亦不相同, 例如山区与平原的评价指标不应相同。另外, 在不同地区由于工业布局不同, 污染源的差异很大, 污染物的种类也不同, 因此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子的选择也不同, 应根据具体情况, 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实施不同的评价办法, 做到因地制宜。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安全的内涵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对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的重要性, 其次分析了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最后给出完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及监控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生态城镇研究 篇10

一、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概述

(一) 城市生态规划问题

城市生态规划主要可分为3类问题:1.固有问题。此类问题具有客观性和难以预料性。例如, 城市所处区位、生态位、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条件等, 这些都是必须接受或无法自身解决的问题;2.近期规划问题。此类问题是急于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 城市各类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等, 规划中遇到的问题最终都要通过这类问题表现出来, 它是所有问题的爆发点, 它是城市生态规划中显化的矛盾问题;3.远期规划遇到的问题。此类问题是长期的, 具有潜化的特征, 不及时解决将逐渐转化为近期规划问题。例如, 增加各类绿地、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的建设等, 它是规划中潜化的矛盾问题, 缺少它将影响城市的长期发展, 需要在规划中多增加开放空间。

从可拓学角度看, 近期问题与远期问题构成潜显共轭关系, 如果不注意远期问题解决, 必将转化为近期问题爆发出来, 因此在解决近期问题的同时, 更要关注远期问题的解决 (见图1) 。

(二) 城市生态规划问题模型

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 主要面临两大类问题P, 不相容问题和对立问题。不相容问题是指主观目标与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2], 属一般性问题, 是生态规划解决的重点;对立问题是指同一条件下两个以上目标不能同时实现[2], 属特殊性问题, 是生态规划解决的难点。

城市生态规划问题P由规划目标G和现状条件L构成, 表达为:

对立问题P由规划条件和多个规划目标构成, 为研究方便, 可将多个目标分成两两考虑, 表达为:

本文的方法体系就是围绕城市生态规划问题模型进行展开, 通过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变换和问题解决四个阶段的方法, 应用可拓分析、可拓变换等手段, 形式化解决矛盾问题 (见图2) 。

(三) 方法体系的菱形思维

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符合先发散后收敛的菱形思维模式, 即问题界定和问题分析是问题的发散阶段, 通过此阶段的拓展, 对问题进行界定、建立问题模型, 找出下位的关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等;问题变换和问题求解是问题的收敛阶段, 通过对问题进行各种可拓变换等手段, 生成较好的规划策略, 指导下一步的规划方案 (见图3) 。

二、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问题界定方法

要正确解决矛盾问题, 建立问题模型, 必须首先界定问题, 即把问题明确化、形式化, 清晰地界定问题, 是城市生态规划成功的关键路径之一。而要界定问题, 还要根据目标和条件的不同情况和涉及问题模型的建立方法, 准确地界定要解决的矛盾问题。问题界定方法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基础。首先要界定问题的目标和条件, 把目标和条件分解为具体化和数量化的目标和条件[3], 增加城市生态规划的可达性。

1.不相容问题界定。主要是指界定生态规划目标与条件之间的矛盾问题。此问题在小尺度生态规划中存在较多, 目标明确单一, 是比较简化的理想状态。通过下位目标和条件的解决, 带动上位目标与条件的实现, 建立不相容问题的可拓模型 (见图4) 。

2.对立问题界定。主要是指条件一定下, 界定生态规划目标与目标之间的矛盾问题。此问题在总体生态规划中存在较多, 目标较繁琐复杂。应尽量化解为两个目标之间的对立问题后, 再进行求解。对立问题界定比较符合生态规划的现实状态, 通过下位对立目标的解决, 带动上位目标之间的共存, 实现对立问题, 建立对立问题的可拓模型 (见图5) 。

三、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问题分析

(一) 问题发散分析

对于问题, 可从一个基元表示的目标或条件出发, 拓展多个基元, 即把“一物多征, 一征多物, 一值多物”等特性概括为基元的发散性, 为解决矛盾问题提供多种可能的途径[3]。在解决生态规划问题的过程中, 利用发散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较优路径, 使目标或条件进一步拓展, 为化解矛盾提供新的思路。

例如, 长春市铁北某工业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 由于工业原料的重度污染, 已经使地段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土壤污染成为主要问题。发散分析的思维过程可表达如下。

1. 建立问题模型:P=G↑L

2. 对目标进行发散:

即从土壤整治、植被恢复和生物群落三个途径进行恢复, 基本能达到当地环境的改善, 为解决问题提供多种可能。

(二) 潜显共轭分析

从资源的动态性考虑, 资源可分为显资源和潜资源[6]。潜在的问题为生态规划潜部, 显化的问题为生态规划显部,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显化问题是突出的, 需要近期规划解决, 如果处理不好, 影响生态城市建设;潜化问题是隐性的, 属于长期规划解决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 将转化为显化问题。生态规划中的显部潜部必须是成对出现的共轭对, 潜部是明显存在的, 可以直接利用和改造的资源或条件;生态潜部是城市或地段内隐藏存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一定的变换, 有可能成为城市或地段明显存在的资源。二者任何一方发生变化, 都会使另一方发生变化, 优先解决显化问题, 严格控制不利潜化问题的显化。

例如, 哈尔滨市马家沟某居住区内的有一自发形成的水面, 由于向水面不断输入污水、垃圾等废物, 使原本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潜部逐渐演变为不利的显部, 最终影响居住区生态环境提升。因此, 规划师需要采用改善水面的岸线、植被和切断污染源等措施, 使生态显部回归潜部, 提升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见图6) 。

四、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问题变换

分析方法只能给出解决城市生态规划的矛盾问题的多种途径, 要想解决矛盾问题, 必须通过实施可拓变换来完成[3]。因此要解决城市生态规划问题, 还需要实施变换, 问题变换是解决城市生态规划矛盾问题的重要工具。

(一) 置换变换方法

用某事物代替另一事物、用某特征代替另一特征、用某量值代替另一量值的变换称为置换变换[4]。从城市生态规划的实际问题出发, 用基元B来替换其中的某一个基元B0, 这是置换变换原则。

例如:居住区进行生态规划时, 对单调的屋面采用立体绿化方式, 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服务水平, 这一规划思维过程可以用置换变换表达。

(1) 设M= (植被, 位置, 绿地) , 根据发散分析原理得:

(2) 对屋面和墙面进行置换变换:

即对居住区屋面进行绿化处理, 可增加绿化面积, 改善屋面的灰色调;对墙面进行立体绿化, 可降低夏季墙面温度, 通过置换变换, 在用地紧张条件下, 有利于提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 分解变换

根据基元的可分性进行分解变换, 根据基元的可组分性和可聚分性, 形成基元的组分变换和聚分变换[5]。

例如, 对于城市绿地进行规划, 对绿地本身和功能进行分解置换, 可以对绿地进行细化, 进行绿地的分项规划。

(1) 选择要实施变换的物元M

(2) 选择分解变换:

设M= (O, c, v) = (绿地, 功能, 保护环境净化空气改善景观)

O={防护绿地, 交通绿地, 公共绿地}

M={M1= (防护绿地, 功能, 保护环境) , M2= (交通绿地, 功能, 净化空气) , M3= (公共绿地, 功能, 改善景观) }

将绿地系统规划分解成防护绿地, 道路交通绿地、公共绿地等规划, 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网络。

五、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问题求解

(一) 单目标不相容问题求解

不相容问题求解方法是以可拓学思想为基础, 模仿人类的思维模式, 用形式化、定量化方法生成解决不相容问题的方法[3]。通过建立不相容问题的可拓模型, 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运算, 再对矛盾问题进行可拓变换, 最后进行评价筛选规划方案。不相容问题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大量存在, 例如, 在旧工业用地建设生态公园, 对违章建筑进行搬迁, 森林保护区内进行旅游开发, 城中村生态改造问题等等。城市生态规划中, 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目标相对合理的情况下, 多通过条件的变换达到目标的实现, 以解决矛盾问题。

(二) 多目标对立问题求解

转换桥是利用“各行其道, 各得其所”的思想, 通过在矛盾双方中间设置的连接部或隔离部, 以使对立问题的双方达到共存[3]。转换桥是解决生态规划对立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 哈尔滨市松花江大桥的修建使城市两岸变得更加方便, 促进城市整体发展, 属于连接式转换桥方法;地面停车占用大量道路面积, 景观效果较差, 可通过对用地进行空间分层 (地下停车, 地面景观绿化) 的转换方式化解城市景观与停车拥挤的对立问题, 属于分隔式转换桥方法。

六、结语

本文以城市生态规划问题为导向, 以可拓学的理论方法解决城市生态规划矛盾问题, 初步构建了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法体系, 在充分进行生态规划调研的基础上, 提出了问题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变换和问题解决四个阶段的方法, 并对部分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模拟, 此方法体系可贯穿于基于可拓学的城市生态规划的全过程, 为以后的计算机辅助城市生态规划提供了方法支持。

参考文献

[1]蔡文.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北京:香山科学会议第271次学术讨论会文集.2005

[2]杨春燕张拥军.可拓策划.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杨春燕蔡文.可拓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建筑学报.2002/8

[5]李立希杨春燕李铧汶.可拓策略生成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三河:生态与城镇化的较量 篇11

从天安门往东50公里——燕山脚下,泃河岸边,有一个叫三河的城市,原本它只是河北廊坊的一个普通下属县市,但因为与北京的近邻关系,它被誉为“京东明珠”。

在进行“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的时候,记者来到了这个被誉为“京东明珠”的地方。无论是对于生态环境的评价,还是对于所在地区的宜居评价,三河在这一次《小康》对于十个城市的调查中,都居于落后的位次。

参与“2013中国生态小康指数”调查的公众,都在居住地生活了半年以上,三河市的受访者也不例外,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没有任何污染,与在这次调查中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和公众宜居感受水平均排名前两位的宜兴和张家港相比,三河的空气污染问题似乎显得并不突出,问三河人民“觉得正在受到哪些环境污染的威胁?”只有70.7%的受访者会选择空气污染——这个数据,比宜兴低了19.4个百分点,比张家港低了17.2个百分点。

但是如果综合衡量三河、张家港、宜兴、衢州、嘉兴、泉州、潍坊、威海、佛山和琼海这十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公众宜居感受水平,三河还是比不过其他九座城市,根源何在?空气、水、垃圾、噪音、土壤、光,谁拉了三河的后腿?

水污染,威胁因水得名的三河

在《小康》调查的十座城市中,只有两个城市的公众感受到水污染的威胁比空气污染更大,一个是泉州,另一个便是三河。在三河,八成(81.8%)受访者表示自己正在受到水污染的威胁,而选择空气污染的人,比选择水污染的人低了11.1个百分点。

三河是离不开水的,它西隔潮白河,以地近洳河、鲍邱河、泃河三水而得名。现在,它又因何而遭遇水污染呢?今年2月,一则消息让水污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据称,有化工厂、造纸厂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以逃避监管,事情虽然发生在潍坊,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是,在不少人眼中,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建设与水污染挂上了钩。

而在三河这个“京东明珠”上,有一个自古以来就是京都重镇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城镇化样本,这里与北京市的通州区隔河相望,它成为很多人的“北京想象”——在北京天价房价的“驱赶”下,众多北漂者无处安身又不愿放弃奋斗的梦想,于是一句广告词“北京向东再向东,就是你的家”,让很多人认识了这里。

这里的“家”便是隶属于三河市的燕郊镇。众多“北漂者”选择在北京寻梦,燕郊安家,几乎就在一夜之间,燕郊镇成了巨大的工地,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与京城遥相呼应。然而在房地产快速扩张的驱使下,三河的城镇化之路似乎有些迷茫,一系列的环境挑战不容回避,摆在三河面前的,是如何让生态建设的步伐追赶上快速前行的城镇化脚步——当然,这里的生态建设需要的是全方位的,而不仅仅是保护水源。

燕郊:城镇化的喜与忧

2007年初,吴春燕怀孕了,此时他和老公正蜗居在北京三环劲松的群租房里,为了腹中的胎儿,他们决定用积蓄到燕郊买一套房。“和北京相比,燕郊的房价我尚能接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燕郊的空气比北京好,人也少,能用北京三分之一的房价,买来一个安胎的好环境,值!”吴春燕说。与吴春燕持有相同想法的人很多,甚至一些北京的老年人也选择在燕郊养老,为的就是逃离北京糟糕的空气。

但土生土长的燕郊居民却没有这么乐观,蓝天英更怀念十年前燕郊的情形:“那时候燕郊真的是蓝天白云,基本没有空气污染,现在这么多的人和车涌进来,环境已经差了很多。”

如今,燕郊的常住人口已经逼近40万,包括将近15万的北京购房者,在上班高峰期,930路、815路这类通往北京的班车经常严重超载,却仍然装不下浩浩荡荡的进京队伍。无奈,很多人只能选择以汽车为代步工具,通往燕京高速的燕灵路上经常是车满为患,往日宁静的燕郊小镇开始变得有些烦躁。

在林远看来,每天困扰他的是周边工地的粉尘及噪音,2009年林远买了燕郊的房子,他希望在北京忙碌了一天后能在燕郊找到真正的归“宿”,可是周边很多房地产项目陆续上马。“风一吹就有粉尘扬起,一听到渣土车水泥罐车的声音就心烦意乱,这些房地产商太赶时间了,晚上还在叮叮当当。”林远说。

“我觉得在燕郊生活还是比较舒服的,空气也可以。”2011年,尹力文从北京搬到燕郊,自称享受到了一年多真正的生活,她将院子里的一片土地开垦成小型农场,种上玉米水果,这在北京逼仄的空间里,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喝水却成了最困扰她的问题。“我觉得燕郊的水质不是特别好,有时候可以闻到一种药味,水垢也重,不知道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尹力文说。

尹力文的担忧并非个案。在燕郊,很多人向《小康》记者反映了水质的问题,打开燕郊网站,网友议论最多的也是水质。曹小伟给记者拿出了他花三千元买的净水器,过滤网上布满了白色粉末状物体,“基本上几天就得清洗一次,不然就会堵。”

近日,河北新闻网的一位网友通过“阳光理政”平台,反映“燕郊小区内自来水有味道”的问题,很快河北省水利厅便做出回复,经三河市水务局调查,该网友所在小区的水源全部取自地下300米的奥陶系岩溶水,出厂水符合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产生异味的原因是水中含有游离氯,但水质不存在任何问题,可放心饮用。

市民最盼改善饮用水水质

驱车驶过潮白河,一幢幢国际范儿的崭新公寓拔地而起,相比之下河对面的通州新城却有些黯然失色,走进燕郊的很多住宅小区,可以发现开发商在绿化方面都不遗余力。“燕郊的很多楼盘打的都是生态牌,很多人也是奔着燕郊楼盘的高绿化率来的。”一位当地开发商对记者说。

事实上燕郊近些年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燕郊,生态家园”,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近年来燕郊高新开发区一直在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倾力打造“国家级森林城市”。

潮白河治理也是燕郊“生态立镇”的重要一环,白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38个项目已经得到落实。未来燕郊镇政府将对河堤进行固化、美化、绿化及亮化改造,潮白河延伸处都要建设大的公园,里面有各种美景,使人们既能看到清澈的河水,又能在公园里漫步休闲。

燕郊镇围绕着“水”而做的文章也值得三河市借鉴、推广。《小康》调查显示,在公众最希望居住地改善的生态环境项目中,三河市民首先选择的便是饮用水水质;排在第二位的污水处理也与水有关。

公众对于饮用水水质改善的盼望来自于对自来水的“不安全感”,“您认为您所喝到的自来水安全吗?”面对这个问题,只有14.1%的受访者给出了“安全”的回答。

生态城镇研究 篇12

皖北地区是指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县市及跨淮的县市。皖北地区主要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 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 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加快皖北地区发展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的决策部署, 加快推进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实现奋力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皖北地区的城镇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城镇人口增长较快,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3-2012年, 皖北地区城镇人口从499.56万增长到1043.21万, 增长了2.09倍, 在城镇化较快发展的同时, 城镇经济也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城镇经济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走高。但作为欠发达地区, 皖北地区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 城镇化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 安徽省城镇化率为46.5%, 合肥、铜陵市、马鞍山超过60%, 而皖北三市宿州、阜阳、亳州城镇化率分别为34.8%、34.9%和33%, 远远落后于总体水平, 因此, 加速推进皖北城镇化建设的工作迫在眉睫。

二、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镇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有两面性, 一方面, 城镇化使人口集中于城镇, 从而缩小了人们的活动空间, 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 并且城镇化可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集约, 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了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城镇化进程中, 人口过度集中使得城镇地区人口超载, 人口超载本身就对脆弱的生态系统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 更何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工业化不断发展, 会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生活废物与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从而导致生态日益恶化, 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严峻。

大量事实表明,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并非是对立的, 城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恶化, 如西欧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 同时, 城镇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也很高, 这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关键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城镇化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城镇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尖锐, 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表现尤其明显, 经济发展落后, 人们素质偏低,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以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 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三、皖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目前, 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以下两个方面:

(一) 工业“三废”的排放

近年来, 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工业化发展迅速, 导致各城镇中工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增加, 对比2005年与2012年两年数据, 可看出皖北六市除宿州外, 其余五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明显上升。如下表所示: (单位:亿标立方米)

注:以上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

此外, 近年来工业固体废物大量增加, 对比皖北六市2005年与2012年两年完备地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南市均有大幅度上升。

(二) 城镇生活垃圾的排放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自然伴随着人口增长, 但如果城镇的人口增长过快, 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 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城镇废弃物主要是指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废物。农村城镇化既可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 但同时也会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

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空气质量, 并且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排放出的气体也在大量增加, 使得近年来许多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2013年1月12日21时更新的数据, 全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 PM2.5值超过300者竟达33个之多, 其中首都北京PM2.5浓度高达786微克/立方米, 石家庄更高达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标, 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气质量, 超过300已是重度污染, 超过500则会对户外活动者的健康构成损害, 由此可见, 在中国最繁华的东部城市, 空气质量的恶化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除了对大气的污染, 工业废水与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城镇生活垃圾对土壤资源和水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城镇化伴随的工业化使得工业废水排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些工业废水大多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河流, 甚至一些无良企业使用高压泵地下排污。据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度皖北地区仅有13%的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 远低于全国70%的水平。

工业固体废物如果没有严格按环保标准要求安全处理, 将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土壤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机废弃物或含毒废弃物过多, 影响或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 从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变化, 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城镇化进程中, 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 都会导致土壤受到污染。据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统计数据, 皖北六市中, 除宿州市外, 其余五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3.87%) 其中, 淮北:0.78%, 亳州:0.15%, 蚌埠:0, 阜阳:0.03%, 淮南:9.66%。

当前, 在城镇化进程中, 皖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 导致生活污水、垃圾等排放量大大超过了目前的处理能力, 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的恶化景况令人触目惊心, 已严重地危害了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妥善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 城镇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生态保障机制。

四、构建皖北地区城镇化生态保障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一) 构建环保公众参与机制

首先, 应提高公众生态安全意识。皖北地区是我国欠发达地区, 民众文化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 相对较低, 并且由于经济发展滞后, 人们当前大都致力于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而无暇顾及生态环境。居民为了节省生活成本, 不愿使用清洁燃料, 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不愿投入资金购置环保设施。政府应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 唤醒市民保护环境的公德心,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其次,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活动。政府应当允许公民自发组织起来参与环境监督。生态环境与公民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 引发多起群众上访事件, 也说明公众参与环保监督的意识在增强。政府应出台多种措施, 促进公众参与环保监督, 例如建立环保投诉中心, 允许民众参加各级政府环境行政管理部门举行的有关行政执法公开听证会, 请公众代表出席, 对环境管理献计献策等等。

(二) 建立生态防护与治理机制

首先, 应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在城镇规划中, 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消除生态安全隐患。城镇规划是个系统工程, 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特征、人口以及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等, 例如联合国专家提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人口承载量不超过20人和7人。其次, 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生态安全保障系数。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城镇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 是建设生态城镇的基本保障,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应与城镇规划同步, 当前许多地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镇建设, 到现在, 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大多是未经处理而就近排放, 有的城镇生活垃圾还主要采用的是露天堆放等简单处理方式。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三) 完善生态法律保障机制

要建设生态化城镇必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由于环境保护涉及的领域比较广, 在某些重要领域仍然存在空白, 例如在土壤环境保护、核安全、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生物安全、遗传资源保护, 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电磁辐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方面, 还没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另外, 各地普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近年来, 城镇化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 重经济轻环境, 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 违法违规审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 更有甚者, 有的地方政府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不顾, 出台土政策, 阻碍正常环保执法。在城镇化进程中, 法律法规是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 只有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镇。

(四) 建立生态安全评价与监控机制

为了城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 应及时跟踪、评估和监测城镇化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首先, 应构建科学的城镇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评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根据区域环境特点、敏感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态问题进行筛选, 一般地,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以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作为评价因素。当前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分析法、层次分析法、GIS (地理信息系统) 、主成分分析法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除此之外, 各地政府还应建立监测信息共享平台, 及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

(五) 建立生态文化建设机制

我国生态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将人与万物一视同仁, 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各种关系和谐的基础。对自然的破坏, 都是由于人没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我国西周时就有规定“不树者, 无椁”, 即不种树的人, 死后没有棺木;秦代时, 在城镇道路两旁己开始进行植树绿化“秦为驰道于天下, 道广五十步, 植以青松”;隋炀帝时在通济渠两岸种杨柳, 种活一棵, 赏细绢一匹。

古代的生态文化精髓传至今日, 却淹没在汹涌的经济大潮中, 人们眼中更多看到的是GDP, 削山造城、填湖造城的事时有发生。生态文化的缺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塑造现代生态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各地政府应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 通过大众和社会喜闻乐见的专栏、专题报道以及文学、戏剧、电影等形式,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正面引导, 潜移默化, 介绍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 传递珍视自然、保护生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各种信息, 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焱序, 吴文恒, 温晓金, 张东海.晋陕蒙能源区城镇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地理研究, 2013. (11) .

[2]陈明.从转型发展看我国的城镇化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0) .

上一篇:技术维护工作下一篇:化学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