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特色研究(共12篇)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1
一、中原城市景观发展现状
中原城市建设正飞快的发展,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同样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首先,城市形象缺少特色。作为中原地区的城市,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必然要体现出中原独特的文化特征,然而,城市景观的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景观设计千篇一律,产生单调的效果,同样的模式,使城市景观失去了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的体现。其次,城市整体景观和环境不协调。城市建设一方面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在改变着自然环境。
(一)中原城市环境特点及现状
针对中原地区的环境发展现状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原地区城市化加速与人口快速增长给城市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城市水资源短缺,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大幅攀升,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其次,中原地区的环境问题还表现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最后,城市用地面积的成倍增加,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也无疑降低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力。
(二)环境与景观的联系
城市环境,从广义讲是指城市领域的所有事物,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植物、水体、山脉、丘陵等。从狭义上讲是指城市内部、建筑物外部的空间、场所及景观集合。
一般我们将城市环境从三个层面来分析与定义。
形式层面:即人通过感官能够体验到的一切:方位、形状、尺度等等。形式层面直接对人的感性形成刺激,使人情绪上产生反映。
意象层面:形式层面所包含的结构性要素,是通过空间的结构框架、功能使用及典型符号所表现出的内涵,它可以表述环境的特征、用途、与人的相关性。与形式层面相比,它须经过理性的辨认才能引起知觉反应。
意义层面:即隐藏在形象结构中的内在文化涵义,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二、中原特色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创新研究
(一)利用自然解决问题
早在英国生态学家斯坦利在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时,就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生态学发展应用的一个转折期。在世界经济的纽带上,发展是不可能停止的,如何来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
所谓利用自然解决问题指的是我们既然已经通过研究知道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和特点,那么可以利用这些特点对症下药。城市中的“生产者”是没有办法得到的,在没有新型能源的前提下,我们只能通过其他生态系统提供,就这一点来说,从别处汲取适当的能源和物资不会造成破坏性的打击和影响。关键的环节在于“分解者”的缺少,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工的覆盖面大,产生的废物多种多样,在很多废物的分解上难度非常大,即便在其他的生态系统中,想要分解一些废物也需要花费十年或百年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排放肯定是不可能的,少排放同样也是很难做到,那么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法莫过于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尽可能多的创造“分解者”来减轻对其他生态系统的负担。
1. 空气净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认为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是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空气净化不光是自然科学的课题,也是各个学科的综合课题。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针对雾霾的主要成因,通过生态景观设计学的方法来解决雾霾问题是性价比较高的一种选择。
扬尘现象是我们通过改善城市设施可以充分减轻的现象,这种现象无法避免,但是只要做到最大幅度的缓解到不加重雾霾天气的程度即可。扬尘可以说是雾霾的最关键因素,没有尘就没有霾,我省长期以来,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密集,随之车辆、楼房、工厂等也巨幅增加。总结我省城市扬尘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1)车辆。我省几乎所有的城市道路在设计的时候都采用了我们常见的花圃和路肩做的高出汽车通行的路面设计。我们只需要对马路牙的底部进行一些细小的变化,比如加一道不是很深的沟槽,这样既不会对行驶车辆造成危险,也可以更好的收纳被雨水冲刷的灰尘,而环卫工人在清扫的时候,只需要配合一些专业的工具对沟槽进行清理,也避免了用扫帚把灰尘扬起的问题。(2)建造业。施工中的房屋同样会带来很多的尘土,并抛向空气中,在施工作业中的尘土无法完全避免,只能依靠平时施工的具体操作来实现,解决难度相对较大。反之相对容易操作的是施工材料运输方面,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工厂的出门处设置清洗装置,在来往于工地和工厂的车辆底盘和轮胎进行冲洗,这样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减少灰尘的流动。93)工业。工业扬尘这是一个自然科学的课题,至今为止仍然困扰许多专家学者,经济要发展,工厂就不能停工,不停工就会产生灰尘。
2. 城市河流净化
随着中原经济的发展,城市河流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由过去以防洪、供水功能为主向满足防洪、供水等综合功能转变。但是由于城市河流污染严重,再加上水源的减少,想要使得城市河流发挥上述功能,水质改善是首要的工作。
在水质改善方面,近些年兴起的水质原位净化技术可以有效的对城市河流的水质进行改善。主要原理是在原有的河床不变的基础上,直接采用微生物、酶与载体的自固定化技术对污染水体进行就地处理。比较于物理和化学方法,生物方法更具有操作简单、性价比高、杜绝二次污染等优势,可以在中原区城市河水净化中采用。
3. 绿化的量变与质变
经过问卷调查随机100名郑州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有90%以上的居民认为郑州的城市生活质量很差,而这90%的居民中几乎所有人认为空气和污染在没有办法停止排放的前提下多种树就可以解决。
分析这个调查的结果,反应出两个最直观的现象:一是我省城市居民对绿化的认识并不全面,大量的种植植物,确实是可以带来净化城市污染,缓解雾霾等现象,但这并不科学。第二个现象是城市的生活质量的确不高,因此这个现象导致了中原区的很多城市给人们心中留下了脏乱差的形象,基于这种形象之下,大家更不会去爱护我们的城市环境。我们必须要从城市绿化追求量转变为追求质。这不单单是在一块规划出来专门用来建设城市景观公园的区域,而是应该存在于各个地方。
(二)通过设计引导行为
意识决定行为。在当前市民对城市居住环境抱有不满的时期,改变光靠政府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城市的居民们的携手共建。如何达到提高人们对生态景观的认知,是现阶段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任务。(1)概念性的景观设计是一种超前的设计体现,它可以适当的出现在城市景观当中。(2)从问卷中我们不难分析得出,我省居民对生态的认识并不全面,大部分的居民依然认为只要有绿色的植物,自然就会发挥其效应。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十分的低下。设计并建造科普景观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我们通过对生态系统的抽象设计,让人们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方式,引导着人们去思考什么样的行为是有利于共建绿色城市,这种力量可以说是巨大的,如果城市中每个居民都愿意以身作则,节能减排,那么这种蝴蝶效应比兴建更多的生态景观去治理遭到破坏的环境要见效更快,同时,每个城市景观的经营者就会慢慢发生变化。3、绿色出行可以说是最适合中原地区的城市现状,因为人口密集导致车辆众多,相对应的许多城市环境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摘要:本次课题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综合多门学科,提出针对中原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建设的方法尝试,从而因地制宜的做到改善城市环境以及通过设计倡导绿色生活。在结合了中原特色文化地基础上,分析当下中原区存在的环境因素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对改造和建设中原城市景观的探索,致力于通过设计带来城市形式美的同时,做到运用生态原理缓解中原区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倡导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关键词:环境特点,解决办法,中原特色
参考文献
[1]格兰特·W·里德.《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8.
[4]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弗瑞德A斯迪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园林植物及生态》.重庆市园林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贾宝全,王成,邱尔发.《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13(1).
[9]宋志钢.《浅析节约理念下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3(2).
[10]洪剑锋,华征跃.《浅析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3(2).
[11]张志永,杨军.《城市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法研究》,北方园艺,2013(1).
[12]成国兴,张倩,张宜权.《浅析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1).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2
1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的空间布局
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是指范围涵盖铁力市、伊春区、西林区和嘉荫县四个行政辖区,南起铁力市北至嘉荫县,连接“四点”形成一条长约300多km的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第一点是铁力市。铁力是伊春的南大门,与哈尔滨仅一个小时的车距,拥有资源优势,钼的储量亚洲最大。铁力钼产业园坚持用绿色环保理念,以最现代的环保设施、最低的排放标准、最好的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矿山”。,铁力林业局引进我国大型央企—中国中铁资源集团,在鹿鸣钼矿投资特大型矿山开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10月正式投产,是这个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重要的战略支撑。第二节点是伊春区。由于伊绥高速公路的开通,现在伊春区已经融入到以哈尔滨为核心的3小时经济圈,已经布局到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龙江中部城市群当中,并主动接受哈尔滨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伊春区重新调整了产业布局,将重心放在发展森林生态食品产业上,通过与汇源集团合作,联合打造伊春“汇源森林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汇源集团注册资金3亿元,计划用7年时间,投资75亿元人民币建设伊春汇源产业谷项目。集聚:种植、养殖、森林特产生态食品加工、会展、物流、企业家农场、博物馆配套的商业综合体、旅游等。第三节点是西林区。西林区位于伊春市中部,是伊春市所辖两个纯行政区之一和唯一的工矿区,主要以冶金,建材为主。在西钢冶金工业园区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进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物耗,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工业园区,目前这个园区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包括开发西钢的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以及铁多金属矿伴生的铜和铅锌冶炼的产品,已经成为伊春生态功能区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园区。第四节点是嘉荫县。嘉荫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享有“恐龙之乡”之美誉,山川秀美,物产富饶,开发潜力巨大,是投资者的沃土和难得的生态旅游胜地。嘉荫要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俄罗斯技术、人才、文化资源,建设嘉荫跨境(木业)经济合作园区,做大对俄木材采伐和精深加工规模。同时,全方位开发嘉荫口岸,增强嘉荫口岸的过货能力。根据俄罗斯远东形势的新变化,按照“一区两园”“一园两国”的思路,加快建设嘉荫跨境(木业)经济合作园区。
2打造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可行性
2.1独具特色的旅游竞争优势
一是原始神秘。境内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拥有大量史前遗迹和珍贵的自然遗产,现已发现并建成了嘉荫龙骨山、汤旺河石林等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5个地质遗迹景区和众多景点。二是绿色生态。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hm2,森林覆被率高达86.5%,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7万个/cm3,是当之无愧的“森林大氧吧”。三是静美宜居。伊春没有大都市喧嚣,游客可以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全身心融入到大森林之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旅游产品独具特色。主要有:原始森林观光、地质考察、避暑度假、康体养生、滑雪、漂流、狩猎等十几种旅游产品。五是交通便捷。伊春林都机场通航,伊绥高速公路通车,使伊春空中与北京、大连形成了3小时对接,地面纳入了哈尔滨3小时公路圈。林都机场在原有“伊春—哈尔滨—北京”、“伊春—大连—上海”航线的基础上,即将增开至广州、深圳、海口航线,伊春与世界各地的距离在不断拉近。
2.2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产业优势
小兴安岭伊春不仅是一块天蓝、地沃、水纯的圣洁之地,更是一座绿色天然宝库。蕴藏着山野菜、山野果50余种,天然药材400余种,年允采、允收量高达数百万t。全市共发现甲类矿产地460多处,已发现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三大类45个矿种,占全省已发现矿产的34%。其中,金属矿产类包括:铁、铅、锌、铜、金、银、钼等。非金属矿产类包括:大理岩、白云岩、灰岩、煤等。风能资源占黑龙江省的12%以上。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绿色能源、冶金建材为主的接续替代产业与传统产业已经实现置换,生态主导型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建成景区景点119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5个,汤旺河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公园。此外,桃山狩猎场、梅花山滑雪场等在国内外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森林食品已建成各类种植、养殖基地235处,精深加工企业50余家,全市认证产品数量达218个,有机认证产品总数达124个。
2.3国家重点扶持的政策优势
小兴安岭伊春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唯一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20,大小兴安生态功能区又在全省“八大经济区”中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批复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中的36项扶持政策除离岛购物免税外,其它完全可以与海南国际旅游岛扶持政策相媲美。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同样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在土地使用上,同样享受林地增减挂钩政策;在产业项目建设上,享受比海南更优惠的接续替代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3打造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重要性
3.1加快伊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规律,伊春打造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生态经济为主的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将会为进一步拓展伊春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产业能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的建设,将有力带动龙江中部小兴安岭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繁荣发展,特别是会促进森林食品、旅游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伊春加快建设“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名城”提供强大动力。
3.2优化黑龙江空间布局的重要抓手
目前,龙江正在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区域布局,以改变中心城市“一核独大”的单中心城市空间布局。在现有的区域布局体系中,地域广阔的伊春地区仅作为生态功能区,不能带动龙江中部小兴安岭广大地区的发展,缺少一个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成为龙江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缺陷。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具有独具特色的旅游竞争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国家重点扶持的政策优势等特点,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形成一个生动诠释伊春“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理念的全新战略空间,并有效弥补龙江区域布局的不足,助推龙江空间布局的不断优化。
3.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构筑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是伊春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机遇的重要着力点,是构建全市面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建设生态经济强市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有利于拓展伊春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促进国家宏观经济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做到保护,走出一条即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的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4打造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战略选择
4.1四个主轮推动
小兴安岭伊春作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建设生态功能区不能单靠国家政策支持,必须有产业来支撑,而发展产业必须坚持“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小兴安岭生态经济特色产业带要有战略支点,即东南北中四大园区,也叫“四轮驱动”。第一个主轮:以西钢为龙头的西林冶金工业园区。目前这个园区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在全力支持西钢加快发展,力争到钢产能达到1500万t、本部达到800万t的同时,加快开发西钢上下游产品以及铁多金属矿伴生的铜和铅锌冶炼的产品,使之成为伊春加快发展的引擎和动力园区。第二个主轮:铁力钼产业园区。铁力林业局鹿鸣林场施业区内拥有丰富的钼金属矿藏,矿石储量达8.14亿t,钼金属量74.18万t,单体钼矿规模居全国第一。几年间,鹿鸣钼矿项目总投资由原来的60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集采矿、选矿、冶炼、化工、金属制品、钼产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绿色矿山全产业链。,世界上最大的国产320m3浮选机、国内最大的钼矿球磨机等大型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成,总建筑面积2.6万m2的采矿工业场已经建成,建成后将新增固定岗位3000个,可间接拉动就业1万人,北方钼城以初具模型。第三个主轮:伊春“汇源森林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园区”。规划投资100个亿,分两期建设,一期就是在之前完成30个亿的投资。这个园区的一个重要板块,就是林下的种养殖业板块,这其中包含4个产业链条,即“红蓝黑”和北药开发链条。“红”就是红松产业、“蓝”就是蓝莓产业,“黑”就是黑木耳产业。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准,依托林下的种植和养殖,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做长产业链条,做大“林业经济林中发展”这篇文章。第四个主轮:嘉荫跨境(木业)经济合作园区。紧紧抓住俄罗斯加快开发远东地区的战略机遇期,以木材精深加工合作为依托,立足“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和“一区两园、一园两国”的建设思路,加大对俄经贸合作,努力把嘉荫境内边贸产业园区打造成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以木材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同时,全方位开发嘉荫口岸,着力增强过货能力,使口岸作为全市对俄经贸“桥头堡”的作用更加突出。20,嘉荫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设计等进行超前对接、主动服务,在继续实施对俄农业开发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投资900万元成立嘉荫边境贸易公司,获批外派劳务经营权,鼓励赴俄农民扩大在俄土地耕种规模,优化农业开发模式,切实提高对俄农业开发经济效益。
4.2四个辅轮助力
打造新型生态特色园区 篇3
在新一轮开发建设中,我们瞄准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定位,始终紧紧抓住抓好规划这个建设之纲、发展之龙头。按照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发展定位,我们邀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开发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以及分片区控制性详规等一系列规划,基本实现了不同层面的区域规划全覆盖。为充分发挥规划在建设生态园区中的导向效应,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多地注重生态元素,力求打造一个具有“生态、滨海、和谐”特色的新型城区。同时,坚持将生态规划作为全区总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后编制完成了中心区、宋跳高新区、大浦工业区、出口加工区等环评和环保规划;临港产业区环保规划正在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审批。此外,我们还本着“环保优先”的原则,编制了《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将全区划分为台北东片区、台北西片区、大浦一宋跳片区、中云片区、朝阳片区五个产业片区,分别明确鼓励类、允许类、控制类和禁止类产业,通过合理布局、科学分类,来引导项目进区入驻。由于始终坚持把生态规划作为开发建设的刚性前提.有力地保证了园区的生态指向。
在园区开发中强化生态建设
为了真正发挥好规划的生态导向效应,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城市总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布局为指导,以投入强度作控制,以环境标准作限制”的生态开发理念,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管理同步跟进”的开发方针,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全力加快生态型开发园区建设。为了贯彻落实好一流的规划理念,我们十分注重微观层面的设计工作。近几年来,无论是市政建筑设计,还是绿化景观设计,乃至一处喷泉、一片亮化,都力求不干则已,干则一流。我们十分注重对河滨、湿地的保护性开发,努力保留原临港产业区内大部分水道和大片水面,并利用主要河流着力构建具有海滨特色的生态景观廊道,建设了大浦湖景观公园等12大绿化景观工程。克服盐碱地上植树成活率低的困难,三年先后投入近5亿元,共新增绿化面积近560万平方米。我们还十分注重“环保优先”,不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对园区内所有新建道路全部同步铺设了污水管网,正在建设晨兴环保热电厂、排淡河污水截流工程,东区污水处理厂和5座污水泵站也已基本完工。
与此同时,我们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实行好项目优先、大项目优先、推进快的项目优先的“三优先”项目选址供地原则,提高了项目:人区门槛,坚决杜绝“十五小”和“新五小”项目进区建设,从土地供应“闸门”上严控污染项目进区落户。此外。我们还在已通过IS014000环境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大力创建IS014000国家示范区,努力建设宜业宜居、充满魅力和活力的一流生态园区。
在项目引进上强化生态招商
为了避免产业冲突、二次搬迁、先污染后治理,我们在招商中,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要把连云港开发区建成苏北地区产业层次最高的开发区”的要求,坚持“绿色招商”,注重彰显生态特色,将引资和选资相结合,把自己的产业定位为“一主导、三新型、两促进”,即:以临港产业为主导,着力培育和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三新”产业,促进以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促进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努力打造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消耗的都市型产业高地。
从我区新引进的招商项目来看,不仅项目体量趋大,而且项目档次正快速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新批29个外资项目,总投资5.11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1762万美元;新批46个内资项目,总投资69.66亿元,平均投资规模1.51亿元。新批的75个内外资项目中.过千万美元和过亿元项目共有37个。共有总投资12亿元的四季沐歌太阳能、总投资10亿元的中复连众风力叶片(二期)、总投资7.8亿元的阳光晶源、总投资2300万美元的重山风力塔架二期等64个符合生态规划要求和产业发展导向的在建项目,其中外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2037万美元,内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2.12亿元,过千万美元和过亿元项目27个。新批的75个项目中,“三新”产业类和现代服务业类项目的总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高达43%。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颇具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即:以中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恒瑞医药、中国国家新医药产业基地重点骨干企业——康缘药业、日本千樱医疗设备、日本中金医药包装等为主体的新医药产业:以中国特大型企业——中建材投资的太阳能利用和风力叶片制造、韩国重山精工风力塔架制造、香港协鑫阳光晶源等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以硅材料利用、电子封装材料和碳纤维材料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以中国特大企业——中远集团投资的中远物流、深圳万港物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以及一批临港型、出口加工型产业集群。
(作者系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4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无论我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需要,我们人类都不可能永远存在,我们且不说地球的寿命到底有多少,暂定地球长寿,但历史证明任何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都有灭绝的一天,从而出现适应环境的新物种,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被自己创造出的魔鬼而毁灭[1]。对人类历史,人们众说纷纭。考古学认为,人类起源至今已有300多万年,但美国学者根据基因测定的结果排序推算,人类起源到现在只有14万年。我们就按多的算也只有300多万年,而恐龙却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狂妄自大的人类认为自己无往不胜,一直要控制自然[1],如果一直按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其结果就是我们人类还不如恐龙在地球的存在时间长,相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人类将真的成为璀璨却短暂的过往。
正像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所说,“所有的污染都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污染是人类生活必然的副产品”[1],“要想让所有化学致癌物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全部从现代化世界上消失,这可能是不现实的。但是,相当大比例的化学致癌物绝不是生活的必需品”[1],“我们大家在生活中都经常提心吊胆怕某些原因可能恶化我们的环境,从而使人变成一种被淘汰的生物而与恐龙为伍”。“这种高污染的现状在二十年前已经开始并决定了。对于人而言,这是十足的悲哀。关键在于,杀死自己的杀手不是天外来客,而是人类自己”[1]。
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6]。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提出生态文明。正如学者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巨大变革时期。它主要表现为‘三重转变’,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7]在我国,2007年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二)生态大学的提出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到今天的生态发展模式,大学也相应地经历传统大学、绿色大学到现在提出的生态大学。也就是说,虽然大学教育的生态化道路极富挑战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我们从生态的角度研究大学教育,是完全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的。
“1998年l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高等教育大会,大会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合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8]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就不断地超越自己,逐渐形成了与工业文明相一致的大学教育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过分强调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和征服大自然的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对抗的结果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样,现代大学教育就历史地、逻辑地和生态危机的生成、发展联系在一起。生态危机所造成的生态家园的失落,不可避免地成为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9]。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一些行动计划。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绿色大学”、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环境议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在中国,环境保护于1978年首次被写入宪法,此后一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清华大学在1998年首次提出,把清华大学建成“绿色大学”的全新的办学理念,旨在围绕本体自然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目标与主要内容,也有学者提出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2005年,浙江农林大学提出建设全国首座生态大学,随后关于生态大学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很多人认为生态大学就是绿色大学,但实质上这是错误的认识,正像学者所说,绿色大学“由于视角的局限,这些计划和行动,多是在论述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大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较少用生态化理念指导高等教育”[10]。其实,关于教育生态学在国外由来已久,国外学者虽然对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认识不一致,但是“他们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综合、联系、平衡”[11]。目前很多学者一提到生态大学,就提出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作为大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实际上这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即生态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它提出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生态中心主义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环境的利益与人类个体的权利和利益相协调。而生态主义是指在生态学原则中包括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食物链的一环。生态大学应该以生态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
二、生态文明、生态大学与环境法教育
保障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二是对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完善。对第一个方面,我们亟须生态教育相关立法,而对第二个方面,有赖于环境法教育来实现,高素质的环境法人才是保证。“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12]。而作为生态大学,首当其冲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在强调大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用生态化理念指导高等教育。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四个特征: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开放性代表的是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个系统与外部之间要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生态系统时时都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是生命体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多样性是指系统内要物种多样并存;而竞争性是指各物种优胜劣汰的过程,通过竞争达到系统的和谐平稳[13]。
正像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校长所说生态大学同样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征;应包括生态校园、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生态伦理道德的建立是生态大学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而培养高素质的环境法人才是生态教育的目标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生态教育法,大学中的生态教育之任务只能暂时由环境法课程来承担,但也仅仅是承担了部分生态教育的功能。
教育模式既包括宏观的培养模式,也包括微观的教学模式。现在环境法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承载生态大学建设,迎接生态文明之重托。虽然2007年环境法课程纳入大学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我国环境法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环境法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当前环境法培养模式忽视学科特点,激励性不够。
环境法是交叉学科,不同于传统法学,目前我国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育法,二是环境污染防治法。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源、环境等知识和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我国没有环境教育立法,目前的环境法课又无力担负起如此重任,导致很少有学生以生态环境的忧患为己任,追求自己的学历、发展的居多。而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培养模式,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没有体现环境法这一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我国的环境法一直未能挣脱传统法学的桎梏,一直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而“生态文明”观无疑为环境法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的学术界,正如钱学森指出:“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14]而在环境法教育过程中,此种情况更甚。由于环境法的非直接经济利益的性质,如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培养模式来保障环境法人才的培养,我们生态大学的建设将是不完整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将是不可能的。
2. 当前环境法培养模式中的培养对象狭窄,不受重视。
早在1999年11月,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成立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百名代表联合签名,呈请国家教委将环境法学课程作为全国法律院、系学生的必修课和全国高校学生的共同课予以规定,直到2007年环境法才作为16门法学核心课之一,但很多学校仍规定14门核心课,并未开设环境法课程,开设此课的大部分学校的开课时间都安排在大学第四学年,除了想考环境法研究生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如考公务员的、考司法考试的、找工作的、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甚至出国的,都不考此门课程,基本没人安心听课。而真正想考环境法研究生的学生比例很少,有的学生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才读环境法研究生,但却艳羡着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而所谓作为高校学生共同课则没有任何回应,各种考试也很少涉及环境法,足见政府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传统的法学学科,这也违反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二)环境法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法教学资金不足,教学手段单一、枯燥:理论不足,实践不够。
2. 拘泥于教材,案例陈旧、生硬、不鲜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 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应降低考试在期末成绩中的比例。
三、完善环境法教育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环境法培养模式的建议
1. 建立符合环境法学科特点并体现生态大学主题特色的环境法教育模式。尽快开展终身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普及环保基本知识,促进环境道德观的建立。环境法研究生应该有其他相关专业背景,实行宽进严出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培养模式。现阶段,在没有环境教育的情况下,由环境法课程暂时承担环境教育的部分任务,使环境法课的学生具备基本的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同时,应以生态大学为依托,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这正是生态学原理中“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的体现。
2.2007年,虽然环境法课程已经纳入法学专业的核心课,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此课。“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可运用的科学技术对环境破坏能力最强的世纪之初。我们的地球家园如今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人类已被大自然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15]。人类正经历着自然的惩罚,没有环境法学,人类将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所以环境法学虽乃后起之秀,却厚积薄发,可谓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幸福学研究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这是由人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发展就一定会面临环境问题,学习环境法课程,掌握环境法基本知识,比我们掌握英语还要重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调查了解到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课程设置一般情况,找出我们与人家相比共同的科目及内容都有哪些。我们不妨称之为‘世界共同课’。对这些与世界各国教育内容相通的课程,予以重点保护,规定严格的考试测评标准,不许学校或教师随意破坏。”[16]而环境法就是这样一门应该作为世界共同课的课程,对建设生态大学,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相对应的,各种考试也应加大环境相关知识及环境法的考核。
(二)完善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建议
1. 加大环境法的教学投入。设立专门机构,通过学校、政府组织、社会、国际等各方面筹集资金作为环境法教学之用。环境法课不应以讲授为主,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调研、演讲、辩论、实地考察等,还可引进诊所式教育入日常教学。同时,环境教育目前无法可依,环境法课应暂时承担起部分生态教育的责任,这就要求环境法课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环境伦理———生态环境法知识为路径,并对这三部分实行不同专业教师的分段教学。
2. 应以正发生的实际案例为教学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不订教材,每次准备鲜活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每次课设定不同的主题,以案例入手讲理论,并可设定特定环节由学生主讲。
3. 要改革考试制度,不以一考定终身,期末考试占最多30%的比例,其他如调研、演讲、辩论等占一定的比例。分组的情况,一般每组3人,小组人员成绩相同,如若代表小组做主题汇报的可视表现情况考虑是否加分。
摘要:保障生态文明实现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有生态伦理道德的建立和二是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完善。这两方面分别是生态大学建设中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建设的应有目标。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环境法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大学,生态文明,环境法教育
参考文献
[1][2][3][4][5][美]蕾切尔.卡逊;吕瑞兰, 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导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2010:32, 91, 30, 79, 69.
[6]陈泉生.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4.
[7]刘思华.加强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 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 1999, (5) .
[8]王晓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主要内容[J].世界教育信息, 2000, (5) .
[9]张忠迪.论大学教育生态化[J].教育评论, 2009, (1) .
[10]刘贵华.新世纪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路向[J].未来与发展, 2001, (2) .
[11]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 (2) .
[12]孙宁华.论大学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0) .
[13]周国模.普及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大学[EB/OL].http://www.huaue.com/xzft/2009102094716.htm.
[14]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11-05/1947844.shtml.
[15]陈泉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608.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5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分析总结了宁夏西吉县生态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界定有效的.林草地产权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生态建设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以形成内生机制促使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研究结果对宁南山区及其它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 者:马彩虹 赵先贵 郝高建 MA Cai-hong ZHAO Xian-gui HAO Gao-jian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刊 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19(4)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生态建设 生态模式 特色产业
利用生态优势 打造特色产业 篇6
区位:地处甘肃东南部
面积:2958平方公里
人口:20.20万人
辖区:8个镇13个乡
成立时间:1929年
主导产业:农业主导产业有核桃、茶叶、蚕桑。优势产业有花椒、食用菌、草畜养殖、蔬菜、旅游。
战略目标:围绕独特的生态优势,以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为主题,实施特色兴县战略,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富民强县。
山水康县陇上版纳
康县地处祖国大陆的心脏腹地,它是镶嵌在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的一颗璀璨的“绿色宝石”,是一块深藏在莽莽林海之中尚处于原始状态的处女地,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一份丰厚遗产。境内林木茂盛,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森林、矿产、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长,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有“陇上西双版纳”之称。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千峰林立,万峡纵横,悬泉飞瀑,百兽出没,林海森森,溪流淙淙。这里不仅山水奇特,生态植被良好,自然景观独特,更是不可多见的天然生物园,在覆盖全县70%的莽莽森林中,生长着上千种植物种类,其中红豆杉、香樟、银杏、白皮松等国家珍稀樹种38种。由于植被保存完好,人迹罕至,这里又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有上千种动物和数千种昆虫,有大熊猫、金丝猴、金猫、毛冠鹿、大鲵等珍稀动物36种。
康县景色迷人,四季常青。春天,风和日丽,山花烂漫;夏天,万峰滴翠,凉风送爽;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天,枯藤老树,千山冰挂。茶园、竹海、灵山、秀水、幽谷、茂林、飞瀑、流泉,构成了康县独特的陇上江南风光。
实施特色新县战略
围绕独特的生态优势,康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快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建设为主题,努力实施特色兴县战略,即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富民强县,经过努力,把康县建成甘肃乃至全国的特色产业强县、绿色食品大县、生态旅游名县。按照“坚持五个大办、加快三项建设、实现四个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生态康县、文化康县、和谐康县、富庶康县。
在坚持五个大办上,一是坚持大办特色产业,努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整县核桃,南茶北桑、优势产业、重点突破”的开发思路,突出抓好核桃、茶叶、蚕桑三大主导产业,积极抓好花椒、草畜养殖、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区域产业,累计发展核桃达到37万亩,茶园4.08万亩,桑园4.53万亩,建成龙神茶业集团、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鑫虹茧丝绸公司、富盛核桃系列加工厂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6年,全县特色产业产值实现2.25亿元,农民人均1246元;二是坚持大办地方工业,努力加快工业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培育壮大县域特色工业。2006年,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892万元,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2%;三是坚持大办公路交通,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多方争取项目资金3.02亿元,先后完成两条出境大通道——康阳公路和略武公路康县段,以及县内部分主要干线公路的建设。达到了乡乡通公路,90%的行政村通农机路。一个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已经形成;四是坚持大办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五是坚持大办生态旅游,努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发建设了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阳坝国家4A级自然风景区等,自2003年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
城乡建设统筹规划
在加快“三项建设”上,一是加快农村基本条件建设,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结合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实行山、水、林、田、路、村容村貌综合治理,实施扶贫项目310个,投入扶贫资金1.43亿元,解决了1.43万户5.69万人的脱贫问题,全县整体解决温饱,贫困面下降到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00元;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大胆探索,以地生财,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实施“绿色园林县城”建设,完成了县城“七路三桥一市一园一区”等22项工程,初步建成一座山绿水清、街亮城美、小巧玲珑、独具特色的绿色园林县城,树立了康县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重点,完成造林85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5万亩,退耕还林28万亩。义务植树540万株。
巧做招商文章
在实现“四个突破”上,一是着眼于又好又快发展,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近五年来,全县共争取和开工建设各类建设项目262项,总投资15亿多元。通过项目带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围绕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通讯难”的问题,结合特色产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工代赈易地搬迁等项目实施,开展了12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试点,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三是着眼于机制和制度创新,在招商引资上求突破。采取“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办法,今年全县共签约项目8项,签约资金2.9亿元,完成了100个招商引资项目的储备任务,开工建设了三个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四是着眼于和谐康县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求突破。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7
关键词: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文化传承
2013年9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生态移民既是要青山绿水, 也是要金山银山的综合性工程, 对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精准扶贫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移民及其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研究进展
移民现象自古有之 (张宝欣, 1999) , 气候与地理 (D.M.Heer, 1969) 、资源与环境 (Markos Ezra, 2001;Adger et al., 2014) 被认为是移民的主要动机之一。但“生态移民”概念直到20世纪初才被提出来 (Cowles, 1900) 。20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人类生存需求和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生态移民问题成为学界和政界关注的重点 (Piguet, 2012;Mayer, 2013;金莲等, 2015) , 先后提出了环境难民 (Norman Myers, 2002) 、环境诱发移民 (UN, 2001) 、环境移民 (IOM, 2007) 、环境迁移人 (UNHCR, 2007) 、气候难民 (Frank Biermann, 2010) 等概念。虽然国外对生态移民并未形成统一的界定 (税伟等, 2012) , 但从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和生态学等多角度对其定义与分类 (F.Renaud, 2007) 、动因与驱动力 (Kolmannskog, 2008) 、移民与环境的关系 (児玉香菜子, 2005) 、反贫困和生存战略 (Brockhaus et al., 2013) 、移民数量的预测与分析 (Elizabeth Fussell, 2014) 以及生态移民应对策略 (HeddaRansan-Cooper et al., 2015) 等方面进行了众多的探讨, 对我国的生态移民问题也开展了一定的研究 (小長谷由紀, 2004, 2005;Gongbo Tashi&Marc Foggin, 2012) 。研究主题包括对生态移民合法性的思考 (P.West, 2006) 、后续生计 (Bryan Curran et al., 2009) 、土地和环境问题 (Linda Krueger, 2009) 及政策反思 (Jenny Springer, 2009) 等 (杜发春, 2014) 。
国内生态移民的正式概念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初 (任耀武等, 1993) , 生态移民实践则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宁夏吊庄移民, 经过了试点 (1980s) 、局部开展 (1990s) 和正式推广 (21世纪以后) 三个阶段, 与我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扶贫搬迁”等多项生态或扶贫工程甚至西部大开发、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战略相结合。因此, 国内学者与西方学者所讨论的生态移民在内涵上有所差异 (杜发春, 2014) , 更多地体现在与政府政策导向相结合的研究中 (毛谦谦, 2015) 。目前, 国内生态移民研究主要集中概念 (郑艳, 2013) 、分类 (梁福庆, 2011) 、必要性和可行性 (侯东民, 2002) 、作用和意义 (田朝晖, 2012) 、动因和意愿 (黎莉莉, 2015) 、宏观对策 (乌力更, 2008) 、安置模式 (甘小泽等, 2015) 、后续生计 (刘红, 2014) 、社会适应 (束锡红, 2015)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李海强, 2016) 、风险和效益评价 (路彩铃, 2015) 等方面, 研究范围包含了全国各个生态移民实施区域, 视角多、地域广、内容庞杂 (张灵俐, 2014) 。
其中, 文化变迁和冲突是生态移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Michael Cernea, 2003;杜发春, 2014) , 其关注点包括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陈静梅, 2015) 。学者甚至认为永久迁徙的生态移民中更加表现出依赖于社会或文化支持网络的特征 (Mohammad Abdul Munim Joarder, 2013) , 国际生态移民更加局限于那些掌握资源、技能或有效配置文化资本群体 (Findlay, 2011) 。为解决这一问题, 人口迁移理论总结了移民延续和移民适应, 移民同化论和多元文化论等观点 (黄娅, 2015) , 形成单维、二维、多维和交互性文化适应等模型, 提出文化适应整合、同化、分离与边缘化四种状态, 主流文化群体熔炉主义、多元文化主义、隔离主义和排斥主义四种态度 (Berry, 1990;黄倩雯, 2015) 。
我国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文化保护与传承多从文化变迁、文化适应和社区文化重建等角度开展, 研究主题包括: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认为生态移民会发生心理震荡和边际人格 (石德生, 2008) , 经历“平静-冲突-平静” (马伟华, 2007) 的长期适应过程 (张娟, 2007) ;生态移民文化不适应的原因分析, 包括移民自身和政策与资金支持不够等 (李杰, 2010) , 并且认为文化变迁是其中重要原因 (韦仁忠, 2013) ;多民族多区域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研究, 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多角度进行了田野调查和研究 (刘银妹, 2015) , 对民族节日等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变迁也进行了观察 (吴晓秋, 2015) ;文化适应对策和文化调节, 从政府积极创造适宜的文化环境, 开展教育培训, 提高心理归属感, 到多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融合, 再到建立相应的援助平台等措施 (丁凤琴, 2015) , 从社会资本、社区文化建设、移民再社会化、能力再造、社会支持等角度提出文化调试的对策 (韦仁忠, 2013, 2015) ;社区文化重建, 提出应充分考虑移民群体的文化习俗, 进行社区文化重建工作 (祁进玉, 2015) , 在平等宽容伦理的原则下进行多元互动, 实现建构保持差异的前提下取得共同认同的“杂糅空间” (戴庆中, 2013) , 并提出完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发挥社区移民文化自主性、以人为本等具体措施 (汉宇, 2013)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和社区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 面临休克、冲突和同化等问题, 不同的安置方式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同的影响 (张戈, 2015) ;应注重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环境治理紧密结合 (李妙然, 2011) , 注重生态移民产业发展和后续生计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衔接, 采取有土集中安置等利于文化传统的方式, 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等 (乌力更, 2006;张戈, 2015) 。
综上所述, 生态移民问题是国内外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多学科、多视角、多领域的研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国外学者相比, 我国学者在对生态移民及其文化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田野调查不足问题, 案例研究和田野调查缺乏深度和持续性;应用研究较多, 理论研究较少。国内多结合国家政策在移民工程实施地开展研究, 重现象分析和应用对策研究, 生态移民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影响机制及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作用机制等理论研究深度不够, 研究方法创新不足;对生态移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多从文化适应、融合等角度开展, 成果较为分散, 对生态移民产生的文化风险评估严重不足, 缺乏对少数民族生态移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进行系统的、全局的研究。
二、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文化传承发展的研究启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 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涉及到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产业发展、文化教育等多方面, 是一系列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组合, 其中, 生态补偿、移民安置、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的视角, 探讨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问题, 对于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探索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新路径。通过在理论上探讨生态移民区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对生态移民区特色村寨构建的特点、内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研究生态移民区特色村寨构建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对策与路径, 对进一步丰富民族学、生态理论、人口理论、文化传承理论等的相关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由于西南民族地区具有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地域环境差异性较大等发展特点, 其在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和经验。通过典型经验分析, 实事求是探讨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揭示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关系的研究, 有助于认识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 有利于引导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利于将生态移民特色村寨构建与民族文化传承体系设计纳入各级发展政策;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实践;提升民族地区活力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为国家在推动民族地区建设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杜发春.国外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 2014, 2:109~120
[2]马伟华, 胡鸿保.宁夏生态移民中的宗教文化调适——以“芦草洼”吊庄移民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 2007, 5:72~76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8
一、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和类型
1、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概念
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是指具有良好的可观赏性、空间组合和保存度等资源禀赋, 具有显著特色价值的科研教育、休闲游憩、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意义, 具备优势突出的品牌号召力、产品特色力和市场适游力的旅游资源的镇和村。
2、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类型
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分为特色自然景观旅游村镇、特色人文景观旅游村镇两大类。
特色自然景观旅游村镇按照自然景观资源特点, 主要分为四类。一是地文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山峰、洞穴、丹霞、石林、沙漠、化石遗迹等特色地文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1、图2) 。二是水域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风景河段、湖泊、瀑布、温泉等特色水域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3) 。三是生物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森林、草原、花卉、野生动物等特色生物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4) 。四是气候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光现象、云雾多发地、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物候景观等特色气候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5) 。
特色人文景观旅游村镇按照人文景观资源特点, 主要分为四类。一是非物质文化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各类历史事件、民俗文化、影视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非物质文化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6) 。二是特色建筑与设施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古镇、传统与乡土建筑、特色街巷、历史纪念建筑、宗教建筑、遗址等特色建筑与设施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7) 。三是产业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农业、工业、第三产业、边贸等特色产业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8、图9) 。四是民族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主要依托民族特色风情、文化习俗、节庆等民族特色景观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村镇 (见图10、图11) 。
二、充分利用特色景观资源,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对村镇经济产生直接推力
村镇旅游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特色景观旅游村镇门票收入凸显, 旅游活动对地方经济产生了直接推动力 (见图12) 。安徽西递在1986年提出了利用自己独特的徽文化景观发展旅游的设想。1987年的旅游收入为2000元, 2007年的门票收入超过2000万元 (见图13) 。
2、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带动村镇第三产业发展
旅游业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 六大要素涵盖面宽, 内涵丰富。其产业系统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管理四个子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建设体系, 生产关系涉及面广, 生产力关联带动作用强。
村镇旅游发展, 游览过程相应伴生出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等多种消费需求。旅游村镇的民俗接待、特色餐饮、工艺商品等产业将随之得到发展, 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走向繁荣 (见图14) 。湖南王村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因电影《芙蓉镇》的闻名, 为进一步发挥“芙蓉镇”的品牌优势, 提升旅游知名度, 带动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王村镇于2007年已正式更名为芙蓉镇 (见图15) 。
3、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村镇旅游的发展增强了村镇的经济实力,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村镇旅游有利于充分利用“三农”资源, 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村镇旅游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加工转化, 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 发挥农业本身具有但以前不被重视的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见图16) 。
4、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
应对经济“严冬”, 旅游业有望成为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 并成为扩大内需和拉动消费的战略产业和突破口。目前,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迫切需要培育旅游这样的新消费热点, 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突破口。处于大都市环城游憩带上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建设发展, 对于经济危机时期扩大旅游内需、拉动消费等具有良好的作用。浙江杭州梅家坞是杭州最大的龙井茶生产基地, 作为杭州“中国茶都”形象的重要载体, 直接享受到了文化消费带来的收益 (见图17) 。
三、科学利用特色景观资源, 合理推进村镇规划建设
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村镇旅游建设必须规划先行。旅游村镇的规划建设要找准优势, 发挥特色, 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积淀、民俗风情、环境特色、田园风光等人文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 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加以整合包装和提升, 大力营造独具地方个性特色, 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人文大环境。旅游村镇的规划建设, 要尊重自然、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尊重小城镇和村落现有格局、尊重普通旅游者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长远利益。
1、注重特色景观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和规划建设协调发展
注重特色景观旅游资源的保护, 更要注重规划建设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资源都要得到保护, 这是进行规划的先决条件。在保护的基础上, 做好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通过规划旅游线路做好资源开发利用。
在特色人文景观资源保护方面, 安徽宏村在老村进行传统文化保护与保存, 在新地区建设新村庄, 满足村庄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需要。江苏周庄对所有镇区的建筑物进行了保护分区, 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特色自然景观资源保护方面, 江西婺源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 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势, 进行特色景观建设, 实现特色景观与旅游、生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见图18、图19) 。
2、做有特色的旅游村镇规划
自然和人文特色景观资源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除了保护、利用和协调发展之外, 做出一个好的、有特色的旅游村镇发展规划尤为重要。但是, 如何才能做出好的规划呢?要抓住哪些规划要素呢?可用四句话进行概括:“城镇性质定品味, 城镇规模定尺度, 历史文化见渊源, 自然环境营风格。”
一是城镇性质定品味。城镇的性质决定一个城镇的品味。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性质从总体上来看都是旅游村镇, 再进一步细分, 依据前面所阐述的上述八种不同类型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各自都依据自身资源基础, 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有些是水域特色, 有些是建筑特色, 有些是产业拉动特色等等, 规划中都有不同的反映, 在城镇品位上也有不同的体现 (见图20) 。
二是城镇规模定尺度。村镇用地规模取决于村镇的发展现状和人口规模, 也取决于村镇未来经济发展的情况。规划中要结合自身实际, 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不要贪大求全。同时, 也要考虑到特色景观旅游村镇的特殊性, 在发展用地上留有一定弹性, 例如商业服务、旅馆、交通设施、产业加工等与旅游服务相关的用地规模可适当提高。总的来说, 旅游村镇的规模都不大, 在建筑尺度上也要考虑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相协调 (见图21、图22) 。
三是历史文化见渊源。针对拥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村镇, 在规划中要有文脉的延续, 找准历史文化的切入点, 做出有特色的规划。从街巷、街坊、建筑及节点、视线等城镇形态构成要素着手, 继承优秀的传统城镇空间布局形式, 严格保护现存的文物古迹、名木古树、古井等, 对村镇传统风貌进行全面系统的保护。要突出抓好重点地段、重点保护区的街道设计以及各个片区的用地布局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置, 强化城镇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的保护与延续 (见图23) 。
四是自然资源营风格。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村镇, 在规划中要通过视觉通廊、借景、道路走向等方法将山景、水景引入村镇。规划布局要因地制宜, 充分顺应和利用现状地形地貌、河流沟渠, 尽量减少对原有环境的破环。各类新建建筑, 应在人工与自然协调融合的基础上服从自然环境的整体需求, 不得与自然景观相冲突, 特别对建筑的形式、风格、高度、色彩、材料的选用等方面要重点考虑, 从而营造出有特色的村镇风貌 (见图24) 。
3、打造生态宜居旅游村镇
村镇旅游发展与人居环境建设应互相促进, 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态宜居村镇。浙江奉化滕头村在争创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加大景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 也加大了对村庄改造的力度, 按照规划投入巨资, 改变了村容村貌, 实施太阳能、风能生态环保工程, 进一步做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北京平谷区将军关村在打造“京东旅游第一村”的同时, 注重延续传统的街巷空间, 体现传统村落的地域特色和风貌。合理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利用新能源建设生态环保村庄, 创造村庄宜居环境。通过发展旅游, 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 增加了农民收入, 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 (见图25) 。
四、“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示范”申报和考核
1、申报对象
优先组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旅游规模、人居环境较好的建制镇、集镇、村庄参加申报。前面所阐述的地文特色景观村镇、水域特色景观村镇、生物特色景观村镇、气候特色景观村镇、非物质文化特色景观村镇、特色建筑与设施景观村镇、产业特色景观村镇、民族特色景观村镇等八类特色景观村镇都在申报范围之内。
2、考核目的
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丰富的特色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 引导诸多经济要素向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聚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农民的就业增收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3、考核办法
县级建设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申报。申报材料要准备齐全、规范。
省级建设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评、推荐。给出评分结果和总体评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组织全国综合考核。分为书面考核和现场考核。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确定。书面和现场考核通过后,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 共同审定后予以公布。对获得此称号的单位颁发证书和标牌, 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的复核。对经考核批准获得“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称号的单位实行动态管理, 适时开展复核工作。凡复核发现不达标者限期整改, 经整改后仍不达标者则取消其称号, 且三年内不再受理其同类申报。
4、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由特色景观、旅游经济、规划与建设、基础设施、资源保护、人居环境、综合管理、旅游服务、旅游安全9个部分组成, 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特色景观20分, 主要包括景观资源、特色价值与知名度等考核指标;旅游经济9分, 主要包括游客接待、旅游收入与旅游就业等考核指标;规划与建设15分, 主要包括镇 (村) 总体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镇村建设、历史街区保护等考核指标;基础设施15分, 主要包括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供热燃气、环卫等考核指标;资源保护4分, 主要包括保护内容、机制、制度和资金等考核指标;人居环境10分, 主要包括环境、卫生、文化娱乐、精神文明等考核指标;综合管理6分, 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等考核指标;旅游服务15分, 主要包括住宿、餐饮、游览、购物等考核指标;旅游安全6分, 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制度和管理措施等考核指标。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9
青海是资源大省, 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 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 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 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 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 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 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 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 在德国, 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 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 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 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 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 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 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 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 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 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利用各地资源优势, 发挥产业效应, 实现经济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 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 农村人口众多, 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 农产品经营分散, 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 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 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 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 而应结合实际, 各取其优, 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 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 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 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 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据统计, 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 草质优良, 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 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 野生植物1000余种, 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 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 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 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 有著名的青海湖, 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 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 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 青海立足特色, 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 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并克服耕地面积小, 质量差, 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 2009年, 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 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 比上年增加7.1万亩, 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 新增17万吨, 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 比上年增加3.36万亩, 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 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 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 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 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 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 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县, 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 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 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 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 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 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 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 地广人稀, 日照时间长,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 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 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 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 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 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 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产业基地为基础, 绿色生产为手段, 加工转化为龙头, 效益农业为目标, 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 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 提供技术指导, 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 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 实现了订单农业, 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围绕种植基地, 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 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 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 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 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 形成基地, 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 进行规模化种植, 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 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 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 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 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 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 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 已形成“东部沙棘, 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 2005年以来, 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 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 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 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 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 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 形成规模经济, 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 推广农业科技, 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 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 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 发展现代农业, 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 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 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 从事种植业的占36.3%;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 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 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不仅增加了收入, 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 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 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 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 成本较低, 形式灵活, 管理更直接, 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 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 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 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 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 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 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 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 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 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 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 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 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 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 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 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 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 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 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 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 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2) 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 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 经过规划和建设, 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 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 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 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 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 既吸引游客, 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 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 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 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 改造传统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 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 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 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 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 就目前而言, 投资主体有限, 难以深化综合优势, 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 且发展规模较小, 品牌特色不鲜明, 模仿度高, 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3) 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 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 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 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 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 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 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 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 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 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 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 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 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 技术性要求高, 投资主体有限, 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 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 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 更是生态大省,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 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 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 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 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 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 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 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 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 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 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 特色农业的发展, 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 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 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 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 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 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 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 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 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 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 形成互惠互利, 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 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 “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 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 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 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 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 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 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 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 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 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 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 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 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 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 造福农牧民, 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 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 明确目标市场, 培育核心竞争力, 提高市场的认知度, 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 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 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 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 科学布局, 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 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突出区域特色, 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 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 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 产业化经营
目前, 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 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 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 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 形成市场连龙头, 龙头连基地, 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 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 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 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 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 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 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 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 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摘要:绿色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基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市场趋势, 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也将是绿色农业。文章以青海省为例, 在分析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李晓俐.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 2009 (6) :41-43
[2]金莲, 王永平, 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1) :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 (12) :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 2008 (12) :22
[5]刘宁侠, 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 2010-2-24 (6)
[6]曹建勋, 吴晓杰, 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 2010 (3) :17-21
[7]彭新宇, 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 2006 (5) :65-66
[8]刘延庆.现代农业示范园凸显高原特色[J].中国农业科技, 2010 (2) :12
绿色生态特色研究 篇10
关键词:黔东南,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
为了解黔东南州特色生态农业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以为黔东南地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黔东南州政协、农工党黔东南州工委于2015年8月4~7日联合对雷山、榕江、三穗县 (以下简称“三县) 特色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到雷山银枫、榕江三农、三穗瑞祥等5家单位, 实地考察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并与相关部门领导和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座谈, 就黔东南州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黔东南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 州委、州政府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立足州情实际,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因地制宜, 统筹发展, 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农业, 基本形成了生态种 (养)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休闲观光、养生保健为一体的特色农业, 把加快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口, 大胆探索, 周密部署, 全面推进, 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成效明显。
(一) 政策指导和规划引导作用明显。
近年来, 州委、州政府把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加大政策指导和规划引导的作用, 出台了《黔东南州“6个10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实施意见》, 州农业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 制定了《黔东南州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各县 (市) 根据各自的实际, 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 把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雷山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雷山县“6个1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领导小组, 结合雷山县实际, 研究出台了《雷山县“6个10万”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工程实施方案, 和年度实施方案, 完成了产业规划, 与各乡镇签订2015年“6个10万”工程实施目标考核责任书, 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60万元作为“6个10万”工程工作经费, 每年安排不少于1, 000万元建立“6个10万”工程发展基金, 主要用于“6个10万”工程产业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榕江县依托农业资源, 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大县”的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把蔬菜、脐橙、锡利贡米、香羊、小香鸡、竹笋等作为全县农业产业加以科学规划, 重点培育, 形成支柱产业, 初步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生产基地;三穗县围绕黔东南州“6个100万”工程建设, 突出三穗特色, 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 注入生态元素, 精心打造“特色+绿色”具有三穗特色的优势产业, 做大做强蔬菜、稻渔、三穗鸭、中药材等特色产业。
(二)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全州现代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特色优势进一步放大, 目前全州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08.68万亩, 建成商品蔬菜基地67.3万亩;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0.53万亩, 实现总茶园种植面积63万亩, 其中投产33.45万亩;完成香猪出栏70.5万头, 同比增长12.5%;蓝莓累计种植达10万亩, 其中挂果面积达3万亩, 成为全国最大人工种植蓝莓的地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万亩, 同比增长24.7%。经过多年的资源整合、集聚和培育, 全州现代高效农业得到较快发展, 一批上水平、上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区逐步涌现。调研了解到, 雷山县2015年启动实施“6个10万”工程, 合理布局和规模发展以天麻、青钱柳、淫羊藿为代表的中药材;以黑毛猪、梅花鹿、竹鼠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以田鱼、冷水鱼、“雷山鱼酱”为代表的稻 (荷) 鱼工程;以高标准茶园、特色水果与蔬菜特色稻米为代表的种植业。榕江县依托独有的自然地理条件, 重点发展香羊、小香鸡、香猪、优质稻 (锡利贡米) 、优质蔬菜、稻田养鱼、水芋、葛根等特色产业。三穗县利用自身优势, 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引领, 推进中药材 (何首乌) 基地建设, 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这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 有力地促进了黔东南州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
(三) 加快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2015年全州新增州级龙头企业66家、农民合作社431家、专业大户445户、家庭农场856户, 有12家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农业合作社示范社”, 农民组织化程度成效明显, 促进了产业规模发展。目前, 雷山县已完成茶园基地14.8万亩, 其中可采摘面积7.8万亩, 覆盖全县1.5万户6.3万余人;建成香猪原种场2个, 香猪扩繁场15户, 家庭农场60户, 专卖店3家;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54011.5万亩, 其中天麻4, 400亩、三木药材2, 586亩、红豆杉1, 162亩、青钱柳2, 100亩、白芨121.5亩、淫羊藿1, 520亩;完成稻鱼生态养殖68218.79亩, 养殖合作组织5个, 鱼种繁育场6个;特色稻米种植5, 139亩。榕江全县山羊总存栏6, 979只, 100只以上养羊大户11户, 养羊专业合作社3个;小香鸡养殖近100万只, 小香鸡屠宰加工厂基本建成;香猪存栏3.9万头, 累计出栏商品猪3万头, 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5个;优质稻米种植面积10.2万亩, 日加工200万吨的稻米加工厂建成投产。三穗县建成产业扶贫何首乌种植项目5, 000亩, 覆盖2个乡镇13个村1, 220户4, 430人。
(四) 注重品牌打造。
雷山红茶、雷山银球茶、雷山乌杆天麻、榕江“黔农”小香鸡、“春榕”香猪、锡利贡米和三穗首乌产品等一系列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品牌实现出口, 走向海外市场。
(五) 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化生产。
雷山县乌杆天麻、雷山银球茶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雷公山银球茶》标志已颁布实施;正在修订完善《雷公山清明茶标准体系》;全县有机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5.8万亩, 有机茶认证面积0.31万亩。榕江“黔农”牌小香鸡于2007年11月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2012年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 2014年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榕江“春榕”牌香猪于2012年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锡利贡米于2013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穗首乌饮片以及相关的产品认证正在申报中。
(六) 科技创新和龙头带动不断增强。
雷山县有茶叶加工企业共98家, 其中QS企业14家, 省级龙头企业3家, 州级龙头企业7家, 州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中药材方面, 政府按照GAP要求, 组织农户实行标准化管理, 一些有资金和实力的企业如石家庄科迪药业、省农科院中药材所、信邦药业等入驻, 开展技术研发;贵州同济、世章天麻、老苗汤、千日红等创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营模式, 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推进该县中药材产业化进程。榕江县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 注册“贵州省榕江山农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共同开展小香鸡品种繁育和产业开发;2009年成立“月亮山香猪专业合作社”, 采取“协会+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 带动八开片区社员2, 000户, 2011年被评为州级扶贫龙头企业。三穗县2013年引进贵州瑞祥何首乌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采取土地统一流转公司集中经营管理的方式, 带动贫困群众300户参与项目建设, 常年解决20人就业, 使企业和农户双赢。
(七) 农民持续增收。
以雷山县为例, 2015年上半年, 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7, 223万元, 同比增长5.2%;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例55.3%;省级农业产业园区完成总产值14.68亿元;完成茶青产量5, 561吨, 完成茶产品产量1, 324吨, 实现茶叶产业综合产值3.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 383元, 增长15%。
(八) 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充分利用已获得的土地资产、特色产业、品牌效益、市场份额和优惠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吸引社会资金, 改善了生产环境, 增强了产业后劲。
(九)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三县坚持把建立交流合作平台作为扩大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 通过每年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展销大厅、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实现了本土农产品出口国内外市场, 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黔东南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龙头企业实力弱。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 科技型、创汇型龙头企业缺乏。现有的企业均以粗加工为主, 精、深加工企业少, 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不高, 对基地和农户带动能力不强。
(二) 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仍未改变, 尤其是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建设相对滞后, 防灾抗灾能力不强, 满足不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靠天吃饭”仍未扭转;农产品贮藏条件差, 贮藏能力有限。
(三) 专业化生产水平低, 农产品营销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 知名品牌少;二是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迟缓, 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和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工作不够扎实, 使优质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三是市场信息、物流、检验检测欠缺。此外, 农产品营销人才缺乏, 没有专业的销售队伍, 生产经营带有一定盲目性, “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农户收入得不到保障。
(四)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体制不完善, 政策不配套, 部门之间协调不够, 融资困难大, 特别是企业贷款难。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农业产业发展缓慢, 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二是土地流转难, 三县土地分散, 特色农业没有规模成片发展, 流转机制有待健全。
(五) 农业体系不健全, 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是对市场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不完善, 扶持力度不够。二是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三权”下放后, 农技干部大部分精力从事非农工作, 行业技能边缘化, 工作轻重失衡, 加上农技队伍老化, 人员更新少, 机构编制少, 已经面临“断档”的局面。三是土地流转问题没有及时落实。四是专业技术人员带薪带职脱产从事农业产业没有得到政策性保护。五是投融资服务农业激励机制、财政资金投入保证机制、农业产业建设奖励机制、生产扶持机制等保护性措施不力。六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农业品牌创建扶持奖励机制、农产品营销机制行动缓慢。
三、黔东南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强化组织领导, 加强工作管理。
积级探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成立产业化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定编制、定人员、安排工作费, 使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事。此外, 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力量调配到位、资金落实到位、推进措施到位, 以重点工作的态势狠抓生态农业产业工作,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
(二) 建立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按照黔东南党办发 (2013) 10号文件要求, 州及各县市每年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园区建设, 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一是对园区基础设施先建后补;二是对园区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三是对园区产业进行补贴。同时按照黔东南府办发点 (2015) 36号文件要求, 敦促各县市落实好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的投入, 引导农业产业基地或加工基地的建设, 有效地推进农业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 统筹搞好项目资金整合。
在抓好财政专项资金、融资等渠道投入外, 把整合项目资金作为产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制定出台整合项目资金的办法和措施, 把整合项目资金投入落到实处。
(四) 大力扶持和培育经营主体。
一是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对入驻投资农业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在财政投入、税收减免和信贷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扶持, 尤其是针对龙头企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采取一企一策、特事特办的办法, 在许可、审批、办证、融资、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二是抓农民合作社的培育。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依托, 以利益为纽带, 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农资供应, 增强合作社实力。三是抓好经营大户的培育。积极引进种养大户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 鼓励发展家庭农场, 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 使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的利益联盟, 分享建设发展成果, 促进产业发展和增强内生动力。
(五) 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科技含量。
立足地域特色,构建青海生态文化 篇11
[关键词]生态文化;构建;地域特色
青海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宣示当前我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会议提出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提出以生態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生态文化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相关规范以及社会心理,是生态文明实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构建科学的生态文化系统对生态建设战略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化内涵分析
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学者们对于文化生态的概念总结也是多种层次的。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生态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人们长期与自然界互动的结果,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人们以保护生态和追求生态平衡为目的1。从价值理念看,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 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2。也有观点认为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不同地域和人群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境之中会积累和形成各自不同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3。
本文认为生态文化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相关规范以及社会心理,这些认知与规范以如何协调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自然存在为目的。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怎样认识自然界;二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三是与自然相关的认知和社会心理的形成。由于生态文化形成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条件中,与本地的生产生活方式、习惯信仰相适应。而不同区域之间地域文化传统与自然生境有很大分野,因此研究生态文化必须立足地域特色。立足青海地域文化传统构建生态文化,把握青海生态文化建设的特点与意义,有利于形成适宜省情的生态保护文化认同和社会心理基础。
二、青海生态文化的特点与建设意义
(一)青海生态文化的特点
1、地域特色鲜明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省共有33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是汉族之儒、释、道文化,藏、蒙、土族之藏传佛教,回、撒拉族之伊斯兰教汇聚与交流的地方。由于历史文化悠久,青海地域文化渊远流长、积淀深厚;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境内的湟水河流域为农业区和牧业区的过渡地段,省内地势东低西高,其间高山与平川交错分布,并形成诸多高原盆地,境内水资源丰富,处于其腹地的三江源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地区,每年向下供水600亿立方米,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湿地,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生态的平衡,可见,在区域地理空间分布和生态战略地位上,青海的生态文化显现出显著的地域特色。
2、深受传统生态伦理的影响
考察一定地区内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与自然生境、信仰体系建构与自然生态以及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体系与生态伦理关系,就可以看出生态文化受传统生态伦理的影响程度。青海地处高原和三江源头,其生态地位特殊同时也是生态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居于这片土地的各族民众,无论从传统文化还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中都贯穿着对生境的珍惜敬畏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活在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的汉族传统生活中主要依赖经济生活方式与高原河谷自然地理相适应,以农业耕作为主。其传统的民间信仰紧密围绕着农业生态,如雷祖、龙王、山神、霜降娘娘等,民俗活动与节气密切关联如青苗会。可以说汉族社区内的生态文化受传统农业社会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影响,蕴含着深厚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和生态观念。再以青海省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藏族为例,其经济生活方式是以草场、牧民、牲畜为要素经济生活体系,其中折射出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互动的传统生态伦理,藏族的信仰体系建构与自然生态相联系,如天神(雨雪雹雷)、年神(山)、龙神(水,水族)信仰,自然崇拜中表现出对脆弱生态的谨慎文化适应,而在宗教信仰中“惜生惜售”理念体现出的对自然敬畏珍视的生态伦理。这些传统生态伦理成为生态文化构建的重要因素。
(二)生态文化建设意义
1、是我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支撑
青海生态地位突出,关系到我国生态安全,生态保护工作是我省重要战略部署。我省提出把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我们要深刻把握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充分认识青海生态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生态文明是在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精神风俗等层面中都映现出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文明状态。要实现神态文明的目标必须注重构建生态文化,形成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2、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生态文化的形成发展正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和价值理念。从物质文化中的社会生产到制度文化中的规范,从价值观念到生存方式中,都有生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生态文化一面秉承传统伦理,一面不断调试进步,从单一生存到实现文明,体现了先进文化方向。就青海地域文化来讲,生态文化继承传统理念和生存方式,不断构建现代生态文明,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青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青海是全国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战略地位突出。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以生态文明的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工作重心转移,加快构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百姓富裕的有机统一。生态文化是实现我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重视生态文化的构建,我省的经济社会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我省地处高原,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生态结构单一、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次生盐碱化、农业用地污染严重、水体污染等生态危机,以科学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迫在眉睫。生态文化的构建从生产生活理念中引领发展方式,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nlc202309021643
三、建设青海生态文化的路径
生态文明的实现需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生态文化系统。我省以生态保护第一作为立省之要,需要完善科学的生态文化与之配合。
1、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文化的构建从生产生活理念入手,在公众的生活中倡导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组织教育传播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展館、户外、培训与媒体教育相结合,在社区生活中,倡导绿色生活、绿色休闲的理念,让生态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通过奖励与推选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组织开展的“中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的评选活动。通过举办公益性、节庆性等民众参与度高的社区环保活动,向公众普及生态知识。可以在街区的文化宣传栏内,宣传我省生态基本情况,调动公众保护生态的责任意识。通过生态文化的传播,提高公众文化认同,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公众的共有意识和自觉行动。
2、依托地缘优势,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青海地理环境以及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依托丰富多元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制品、民族歌舞艺术表演、特色会展等生态文化产业项目,利用文化资源同时实现生态保护,并以这些项目带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旅游借助东部农业区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以旅游经济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我省宗教文化氛围浓厚,可以依托寺院等人文景观,发展人文与生态相结合的特色生态旅游文化项目并开发生态文化产品丰富旅游文化产品销售市场;将生态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来强化生态保护的社会功能。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生态保护社会功能的同时注重吸纳文化企业的资金力量保证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升公众生态素质,保护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工艺美术品和生态旅游的部分收入保护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
3、树立地域特色形象,打造生态文化品牌
打造生态文化品牌,首先要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要素:构建生态文化品牌所需的文化资源要素包括历史、生态定位、生态理念价值、生态科技要素、生态形象等方面。要成功树立地域特色形象要以突出地域特色生态文化为核心,打造生态文化的独特性。通过开发绿色产品、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来强化地域生态文化,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在保证民族区域原生态特色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如何提高影响力。此外,发掘原生态文化仅仅是第一步。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而通过生态文化宣传,使地域特色形象与生态文化品牌一致,并发挥影响力。最后充分利用各种载体(书籍、传媒、展会等)的作用,对青海地区文化的地域特色进行宣传,通过载体与外界交流、传播,形成青海生态文化对外的窗口和平台。
4、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凝练生态文化理念
任何文化形式都离不开对传统优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青海的生态文化理念应寻求传统文化和价值中的精神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的发展。青海生态文化构建,应依托传统生态伦理,发挥影响力和感召力。一方面探索生态文化传统深厚地区的民众参与式发展的途径,运用和创新传统生态知识,建立时效性生态保护措施和理念。另一方面要制定促进各民族参与生态评估、决策、管理的机制,发挥文化多元并存优势,协调不同民族生态观念和行为,在实施生态移民的社区,探讨环境变迁后文化变迁调适的方法,促进生境变迁中的文化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构建与协调。
综上所述,生态文化秉承传统,不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和保障。构建青海地区生态文化体系,对实现青海生态文明战略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生态文化理念树立、文化品牌形成、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实现青海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保证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带动和凝聚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6-328
[2]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2)
[3]南文渊,卢守亭.对生态文化的一点认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
马婧杰(1979- ),女,青海西宁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文化学,中共青海省委党校讲师。
法翠雯(1990-),女,中共青海省委党校讲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文化学(第二作者)。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建设 篇12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 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程度。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 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永续发展, 关注社会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 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说, 生态文明是一个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模式, 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享受良好生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美好生活境界, 是一个多维的、开放的范畴, 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萌芽和成熟的, 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生态问题严峻的状况,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科学总结中国生态建设的经验教训之后提出来的, 是一个从不重视生态问题, 到确立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到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过程。
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比西方国家晚, 但工业文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却超过西方发达国家, 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进入资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以资源能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为改变这种恶性局面, 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中央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子孙万代福祉的大事来抓, 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列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
(二) 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 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加快构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 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 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三) 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国民经济体系
资源环境问题, 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的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中, 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 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 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要推动绿色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 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自党的十六大以后, 党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为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安妮.马克苏拉克.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友好社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3]王宏斌.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4]刘增惠.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