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建筑(精选8篇)
绿色生态建筑 篇1
生态高技建筑
6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意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对于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这也是所有建筑师面临的课题。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发表,1987年联合国环境法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建筑业是巨大的耗能产业,建筑师所肩负的社会使命感促使他们开始深刻地思考,怎样使自己的代表作品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能够称得上是“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并进而将生态原则整合纳入到自己的创作理论体系中。可以预见到,生态建筑将是21世纪最具有代表性、时代感的建筑类型之一。
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日趋重视,与战后工业经济与技术的高速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似乎迈入了任何事情都可能实现的时代,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并非可以承受人类施加给它的所有负荷。生态建筑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道路并非平坦,美国人生物圈2号实验的中止就说明了生态策略在具体实施上的复杂性。从耗能型工业化建造技术和材料到符合生态标准的技术和材料的转变,在观念上和操作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生态建筑理论不断深化、丰富的同时,建筑师应当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更多地从技术策略的角度入手,使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效地呼应起。
生态建筑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中如何使用技术,使用何种技术是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多的一个课题,仅从设计手法上分析,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①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②既重视地方性,又适当地引入较新技术的折衷主义设计手法;
③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手法。
这三种设计手法有一个共通点,都是从当地的具体生态环境出发进行设计,所不同的是在对技术的应用观念与方式上。前两种类型基本上属于被动式设计方法,需要建筑师了解环境地理现状(气候、地形、地貌、风向、植被等),学习并继承传统建筑中蕴涵的生态智慧,采用低成本、低造价或是造价适当的技术组合与材料。这两种方法具有经济节约、易于普及的明显优势,目前推广与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具有较为现实的意义和合理性。目前学术界对于这种从本地经济状况出发,尽量采用低耗能的适用技术甚至“低技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与生态化给予了相当的肯定,一些建筑师沿着这条道路也做出了不少令人鼓舞的实践。例如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注重对当地气候的研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他吸收了印度传统建筑技术中符合生态思想的合理内核,将之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较好地解决了干燥气候下建筑的遮阳和通风。马来西亚杨经文博士运用生物气候学原理,针对热带气候条件,适当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尝试利用自然能源并建构良好微气候,减轻所在地区的热岛效应。
对于运用高新技术与材料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动式设计方法,即如前面所述的第三类设计手法,目前看法上还存在着分歧,似乎远不如前两类可信与可靠。
生态高技建筑的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高技术建筑的数量陡然增加,在建筑高度与跨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建筑内部空间向巨型化发展;功能向复杂多样化发展;机械设备向密集化发展。此类建筑一旦在技术策略上出现失误,就很可能成为庞大的“耗能大户”,对资源的浪费是一般性建筑无法相比的。因此,实现高技术建筑“生态化”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于是,伴随着建筑科技与生态高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一种新的建筑类型--生态高技建筑应运而生。
近年来,欧洲的一些建筑师诸如诺曼·福斯特、理查德·罗杰斯、尼古拉斯·格拉姆肖、托马斯·赫尔卓路、迈克尔·霍普金斯、伦佐·皮阿诺等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生态高技建筑,给了人们许多惊喜和启示。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曾以“高技派”建筑师的身份在20世纪70-80年代蜚声国际建坛,如今又以擅长运用高新技术解决生态问题再领风骚。这与他们一贯秉承技术乐观主义、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知识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无关系。
生态高技建筑是同周围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具有可持续性特点的高技术建筑,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一种积极、主动并且有效反应与解决之道,因而是高技术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高技建筑的创作要求建筑师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被动式生态型设计方法之精髓,更要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设计方法之精髓,更要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生态型技术发展动向,根据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主动地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物理性质(光线控制、通风控制、温湿度控制以及建筑新材料特性等)进行最优化配置,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使建筑与外界环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整体。
生态高技建筑的独特性
(1)绿色化结合建筑构造技术和先进的电脑控制技术,生态高技建筑能够将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建筑内部,既可借助其自然景观价值“软化”建筑的硬技术味,在视觉上与周围环境取得和谐,达到共生,同时又能协同机械调控系统,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出田园般的舒适环境。
诺曼·福斯特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引入超高层集中式办公建筑中,使城市高密度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福斯特设计了9个14米高的花园,沿49层高的中央通风大厅盘旋而上,花园外测面为电控调节开启程度的双层玻璃幕墙,花园面对大厅完全敞开,根据方位种植各种植物和花草,这样可以给建筑内的每一个办公空间都带来令人感到愉快和舒适的自然绿色景观,并获得自然通风,还可使阳光最大限度进入建筑内部。
(2)数字化生态高技术建筑更加重视建筑环境物理条件,对热、声、光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信息技术与环境技术设备的发展使得对建筑的物理条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和数字化精确调控成为可能,而且可以借助于数字虚拟现实技术,在方案阶段便可以对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和生态效应有一个准确的估算,最大限度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和相对机械耗能,真正实现生态高技建筑.启示与展望
生态高技建筑的成功实践丰富了生态设计手法,提高了建筑师在处理生态问题上的主动性,在建筑领域中开拓出一条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道路,再次增强了人类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在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特区城市已相继建成了一批会展中心、航站楼、超高层建筑等造价高昂、技术含量高的高技术建筑,但是由于缺乏生态意识和技术策略,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造得起”却“用不起”的高耗能建筑,这对于还不富裕的国家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因此,我们应当吸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教训,借鉴国外生态高技建筑创作的成功经验,在增强国内生态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选择性地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生态高技术,并积极地应用到高技术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中,使我国的高技术建筑在发展初期便走上生态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正确道路。我们相信,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未来中国会出现更多更好的生态高技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 篇2
是生态建筑伴随着生态议题出现的建筑类型, 在表现其生态特征的同时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对其审美规律的探讨, 能帮助我们了解生态建筑的本质, 也是对传统美学规律的一次审慎检视。我们的绿色工作尽管与许多其它的绿色设计师有共同的目标, 但还是有着自己与众不同之处。因此对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一个发人深省, 紧迫的问题就是:怎么来迎合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就商业行为而言, 正如设计一样, 最有效的生态解决方法即通过与环境的融合而更持续的发展。如果把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与自然环境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或者设计一个自我构建的环境 (包括住所、设备、基础设施、产品、玩具等) , 这对于环境绝无任何危害。简单的讲, 生态设计就是生物融合的设计;通常被视为有三个层面:物质的、系统的和临时的。要解释清楚这三个层面并赋于实际行动, 这对每一位设计者都是一种挑战。
就全球而言, 建筑物每年要消耗全世界使用原木的25%、石料的40%、用水量的16%和能源的40%, 绿色建筑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解读绿色建筑, 其释义为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 最少程度的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 用量最少且效率最高地使用能源, 最少产生废气物且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 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的宜居的可持续建筑物。城市生态系统因高效率、高能耗的城市运行、环境的人为污染与扰动建设, 使其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遭受到难以弥补的割裂、破碎与损害。绿色建筑在城市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作为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部分, 将成为城市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绿色建筑不能孤立于城市生态系统而独立规划、设计与运行。
2 绿色设计与绿色技术初探
对于到底什么是生态设计、绿色设计, 在当今有太多的混淆和概念不清。在社会上就有相当一部管理层面的人士简单地认为景观就是绿化, 绿化就是绿色, 把绿化设计等同于绿色设计。设计者往往也会错误地理解:如果一个建筑在绿色分级或评价体系中得分较高, 那么一切就万事大吉;这种态度势必会产生自满的情绪, 而导致设计停留原地。绿色分级或绿色评价体系对实现目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个设计者, 绿色分级只能是一个最低标准, 每个设计者都应实现甚至超越它。
绿色设计理论的提出, 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有专家学者就提出设计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创造商业价值, 也不是包装和风格方面的竞争;设计强调的应该是认真对待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问题, 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今天, 人们赋予绿色设计的内涵更加宽泛, 绿色设计是以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作为其跟本出发点, 绿色设计是集生态系统、自然景观、整体和谐、集约高效、生态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网络。绿色设计的目标着重考虑的是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 (设计、建造、施工、使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 对环境和人的影响, 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及可重复利用性等环境属性。
实际的建设活动中, 有绝大多数的建筑正导致我们现在生物圈的物种无机化与单一化。长此下去我们无法平衡生物圈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比例, 只能增加更多的人造产品, 从而降低我们生物圈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我们必须从平衡自我构建的环境入手, 扭转趋势。我们可以改善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的相关性。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态联系, 特别是在我们的设计中, 可以从水平或者垂直两方面把周围环境都考虑到。伴随着生态系统联系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把自我构建的环境要素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 实现生态系统化, 借此创造一个“人造生态系统”, 它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由此我们提高了人类在生物圈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绿色设计必须优先发展被动式节能, 合理选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在许多国家是指减轻环境污染或减少原材料、自然资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在许多具体的技术措施方面, 如最好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能源, 营造改进内部舒适条件, 而不使用任何机电系统。绿色建筑的能源系统是绿色建筑的核心, 也是绿色建筑生态策略的重要部分, 从城市到绿色建筑再到绿色建筑室内, 体现在绿色建筑的规划阶段、单体建筑设计阶段。绿色建筑之外的城市能源系统对城市节能来说极为重要, 能源规划可以形成良好的建筑能源外环境。针对气候环境、资源利用、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对策略总结如下几点:
(1) 规划合理布置建筑单体的朝向, 以获得尽量多的冬季太阳辐射热, 减少冬季热负荷;
(2) 减小建筑的体形系数, 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合理确定窗墙比, 降低冬季采暖能耗;
(3) 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 合理选用遮阳措施, 降低夏季空调能耗。综合考虑冬季防风和夏季导风, 提高通风的效果, 实现过渡季节自然通风;
(4) 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减少建筑照明能耗;
(5) 大力发展太阳能技术。它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 太阳能也是一种清洁、充足、可再生的能源。如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外墙和屋顶材料应用于满足建筑物自身能源的策略以及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人类提供生活热水等;
(6) 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压力、温差作用, 进行热量传递、促进空气流通、保持环境卫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对建筑物内部环境进行控制和改善是绿色生态建筑的重要能源策略和设计手段。
健康、生态的人居环境营造, 还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3 绿色设计技术优化及其意义
绿色技术的优化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提升, 建立完整一整套技术支撑措施和管理办法。在建筑外部环境方面, 绿色设计技术应在满足人居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 还应考虑和保证空间环境应有的基本功能、生态问题、环境质量、经济效益等。当前, 人们所关注的如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水处理、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等新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
以往我们在做新建或改扩建时, 考虑更多的是建筑的外观、建筑内部空间、根据功能的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关的配套系统, 而对诸如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功能的演化、先进节能技术的运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长远问题却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这其中既有业主实际需求的限制:即主观因素的限制, 也有时间、资金的局限:即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如果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 在预算造价的控制下, 对建筑进行绿色生态设计的系统分析、研究并主动运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形成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对现实建筑体经济、环境及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也是有实际的意义, 表现在:
(1) 可以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
(2) 可以减少拆迁工程量;
(3) 降低运行能耗, 节约使用费用;
(4) 改善建筑内外环境, 提高使用舒适性;
(5) 改善原有建筑所在地区的局部环境。
从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和生态建筑理论技术发展现状出发, 全面应用生态技术, 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式, 循序渐进、分布发展、探索研究和不断总结, 这也是推广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生态建筑的现实需要。
4 对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及住区的建议
4.1 加强我国评估机制的建设
制定评估体系为的是建构衡量生态建设水平和健康舒适程度的参照系, 通过评估对象与标准的比较, 找出对象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差距, 明确其发展方向。而确立一套评估体系是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我国刚刚起步, 很多基础数据还是在累积当中, 因此目前的评估体系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
4.2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建设
(1) 依据气候特点采取相应措施
建筑设计策略必须突破被动模式或生物气候设计的传统方式, 因为这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建筑形式及围护系统的构造。被动模式要求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 这种气候特点下的建筑能耗以热工能耗为主, 因此, 不应只是将建筑设计与当地的气象条件联系起来, 在建设中要很好地利用当地的气候能源, 也要利用适当的建筑手段来削弱外界气候对室内舒适环境的不利影响来改进营造建筑内部的舒适环境。
(2) 提倡被动优先的生态策略
被动式生态策略是指顺应大自然的阳光、风力、气温、湿度的自然条件, 尽量不依赖常规能源的消耗, 以规划、设计、环境配置的建筑手法来改善和创造舒适的宜居环境。不同气候区对被动式生态策略的选择影响很大, 因此, 需要根据气候区特点选择成熟优先的被动生态策略, 并辅以优化的主动式生态策略。
(3) 多种方式促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政府对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应在政策上支持, 在经济上扶持, 是生态建筑乃至社区得到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 生态建筑要讲究经济效益, 算细账, 在能源、材料、水资源等方面与普通建筑相比究竟能节约多少, 有多少经济效益, 从而让开发商和老百姓认识到绿色生态建筑所带来的实惠。因此只有寻找尖椒上的支持点, 建立相关的保障体系, 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 才能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
(4) 加强生态教育, 加强生态建设的公众参与
在设计回访调查中发现“绿色、生态”并非客户的主要购买点, 它起到的主要作用只是激发购买者的好奇并因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加分因素。客户对产品的购买更倾向于一些传统的因素如交通便利性、教育医疗基础配套设施等。客户特别关注的部分往往与自身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要使生态技术充分发挥环境及经济优势还有赖于其在建筑体使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感受与认识, 否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生态目标, 在经济上也将付出重大代价。因此, 我们认为加强教育和宣传, 提高老百姓的绿色生态意识外, 还应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生态区域建设中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环节, 许多生态社区的建设更是市民自发进行的。只有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 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观念,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使人们深刻地了解绿色生态的内涵及建设的重要性, 人们才会自觉地从自身做起, 积极的参与到生态社区的建设当中, 从而使生态建设从绿色设计——绿色建设——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区更具有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市场。
4.3 人性化住区环境的营造
住区环境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有生物环境, 即人是住区环境的主体, 很早就有人提出营造一个自然、建筑、人生和谐共处的住区环境了。人的居住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社交、休闲、私密性、自然回归性、舒适性七个方面。住区环境的舒适性又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影响住区环境舒适性的因素有各个方面, 其中, 住区的热岛现象与空气污染等又是人们议论较多的问题。
近几年, 国外也有相关部门收集了大气、噪声、污染物等监测资料, 结合对城市气候学的研究成果, 从住区选址、开发强度控制、交通系统与绿地系统4个方面, 探求解决住区热岛与空气污染等问题的措施及经验。住区环境不论是整体空间还是庭院空间, 不论是道路系统还是绿地系统, 在探求人性化、生态化的问题上都是需要不断地研究的, 对设计者来说, 只有充分了解人的居住需求和居住行为心理, 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住区环境。
摘要:最有效的生态解决方法就是通过与环境的融合而更持续的发展, 使我们自我构建的环境中所有的排放物和产品将不停地循环, 再投入使用, 最终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发展绿色生态建筑, 加强生态建设的大众参与, 为人性化住区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篇3
摘 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节能建筑的根本实现提供根本性指导,而绿色节能建筑又在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求上对这种设计进行约束。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绿色环保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碳排放所占比例在进一步上升,无论未来碳减排成本如何变化,建筑领域始终是成本效益最大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把研究、设计、建造低碳建筑作为控制建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例如:英国提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采暖、照明和家用/办公电器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实行净零碳排放;德国正在制定法定标准,到2020年所有新建的住宅和公共建筑实现零化石燃料消耗;荷兰提出到2020年住宅和公共建筑都实现建筑产能和用能持平等等。有专家预言,未来的建筑将成为微型发电厂,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每栋建筑使用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利用互联网技术使成千上万栋建筑生产的能源联网共享,未来建筑不仅是零碳排放,还将是能源的生产单位和储能设施。
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整个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集多种优势于一身的使用空间,且可以和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建筑。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与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相比差距较大,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项目主要向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部分大城市集中,从数量上看,我国城市建设每年完成建筑面积11亿~12亿m2,其中真正属于绿色建筑的并不多。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制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年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已有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心在内的两批来自上海、深圳、无锡等城市的10个建筑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现在,以绿色建筑评价、住宅性能、建筑节能为蓝本的三大性能指标体系为根本,以节能环保、舒适生活、节能科技为主要技术集成,以实现当代城市科技绿色生活品质为目标,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机制正在蓬勃发展。
二、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无论是绿色建筑设计还是绿色节能建筑,其在具体内涵上都表现出一种较为丰富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实际上又在另一个层面上使得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一般来说,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以及互相融合的关系。因为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及节省能源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自主建造的建筑内部环境能给使用者带来一定舒适感,但是舒适感也依赖于照明、空调、通风等高耗能设施。然而在满足人们舒适度的前提下,又可能增加能源消耗,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能源和环境危机,严重时会使生存发展和安全保障受到威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消耗也越来越多,其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的上升,每一年新建和改进的建筑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自然环境恶化。在建筑过程中也会存在水污染严重、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建筑耗材高等严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防水污染、土地和空气污染,绿化和水面就会不足,空气会更加污浊,气温也会随之升高,甚至使能耗不断的增加。环境不断的恶化,不仅会使环境日益恶化,也会是建筑系统内外的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受到严重破坏,事实上也是良性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设计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再生能源消耗,同时也能促进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对策分析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建筑设计是为了人们服务的,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建筑师和建筑用户共同完成的,首先,应该由建筑设计师提出设计方案,再交由用户审查,用户再根据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反馈给设计师,通过两者的有效沟通,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确定方案后还应该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在设计阶段解决方案问题,避免因方案的不合理造成后期资源的浪费。
(二)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建筑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不仅会节约资源,还会减少因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于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长期的成本计算,一些开发单位为了眼前的利益,使用一些低成本的建筑材料,给建筑物的后期使用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从而增加了建筑物的能耗和长期成本。
(三)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建筑设计也开始朝着更加节能的方向发展。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将各个专业的信息进行整合,通过系统集成及时调整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避免因设计方案的变更而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使各个阶段和专业的设计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沟通,通过沟通增强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打破了传统的繁琐的建筑设计过程,提高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可行性。传统的建筑设计往往分为很多阶段,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设计时间,同时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也得不到保证。而多工种系统共同工作的绿色建设设计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建筑设计方法的弊端,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程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项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它能够环保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鉴于绿色建筑设计对于我国建筑工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邱海峰.浅谈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5.
生态节能绿色建筑论文 篇4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反应,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发展质量,建筑的质量对于经济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细致讨论了一些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创新相关办法,并且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节能技术
一、将节能技术的应用融入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当中
绿色生态建筑在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的同时要巧妙将节能技术应用考虑在建筑的设计施工整体当中,因此必须要做到将节能技术应用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建筑设计时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完成设计思路的创新。由于当前的建筑设计的理念普遍粗放化,这和节能理念不相符合,由于绿色生态施工的理念要求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做到集约化的施工管理,减少资源能耗的浪费。设计人员应当注意将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建筑的设计当中,从建筑的单体选址到设计,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到建筑的通风、采光、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都需要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将节能、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合来实现促进环境、建筑、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进而以创造性、技术性来支持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节能技术应用的发散空间很大,但是也需要通过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从而有效提升施工的效率。建筑不可否认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降低能耗是当代建筑设计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既要注重节能设计,同时也要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深度的考虑。
1.结合建筑选址、规划和设计,开发节能应用
建筑设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了选址、规划和设计等,围绕绿色生态理念,建筑的选址要经过专业的测量和评估,需要考虑的三个主要条件是日照、遮阳、通风。建筑师对这三个要素要格外重视,全面地做好设计规划工作,与负责建筑结构、设备安置、环境设计的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选址工作的基本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建筑的选址要注意气候环境、经济人文、能源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要保证好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以及能否实现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第二,增加建筑辅助的社区环境设计,如建筑所在的社区建设一些公园,利用植被、水域来缓解热岛效应,增加一些气候的功能,达到降低建筑内耗的目的。第三点,建筑形态设计要尽量满足采光、通风等基本的要求,不仅满足建筑宜居性,建筑的耗能也会大大降低。
2.建筑的体型设计
设计好建筑的节能体型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很多地方的冬季气温、太阳辐射强度等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建筑的朝向、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及局部风环境等,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需要仔细合理对于建筑得热和失热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有效优化组合。如果建筑的体型系数越大,那么建筑的单位空间所需要分担的散热面积就会越大,需要消耗的能源量就会越大,有专家的实验数据得到的统计结果表明了,如果建筑的体形系数增加0.01,那么建筑的耗热量指标就可能大约增加2.5%。控制好建筑的体型系数的有效方法,如增加建筑的体量,增加建筑的长度,建筑的体型变化不能太大是越小越好,尽量保持建筑物的规整;合理对于建筑的层数和层高进行科学的设定。
3、注重提升建筑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
(一)应用新能源技术
现代新能源技术已经发展逐渐逐渐成熟,比如利用较多的是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地热能等。太阳能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如今太阳能热水器进入了千家万户,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较低的生产成本已经给建筑的太阳能应用设施的使用降低了门槛。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开发应用,帮助广大居民缓解了面对能源价格的上升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的困局。现代绿色生态建筑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绿色节能科技,实现对于自然资源无污染的开发应用,减少建筑的耗能,这就是现代绿色生态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水循环系统的开发应用
建筑作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人类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以及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排放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节能技术时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以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作为绿色生态建筑应用节能科技应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性的内容。鉴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开发水循环系统得到等量的生活可用水,以此可以卓有成效地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压力。另外,一些经过系统处理的水资源比如雨水、生活废水,可以应用于生态景观水景规划当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生,不仅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目的,还能丰富建筑周边的景观水体美感,开放的水景也能起到对生态系统环境的一个调节功能。
(三)风压和热压相结合实现自然通风
建筑中产生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压和热压的作用有强有弱所以产生的通风效果是不稳定的。因为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众多的因素的显著作用。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的通风设计时要注意建筑周围的风压与热压的共同作用并非简单的线性叠加,要在科学测试、评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于风压和热压发生的相互作用进行补充,从而可以实现风压的配合使用,并且有效地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有效提高建筑居住的舒适性。
结束语:
建筑业是个高能耗产业,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要有效将节能技术的应用融入建筑施工当中。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布局,并且实现高效的持续能源转化系统的构建,最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可持续化发展,不仅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琳.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xx(14).
[2]王师宝.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xx(9).
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探析论文 篇5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强化了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论述了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策略,并立足于对绿色建筑节能的认识与研究,就绿色建筑下如何实现建筑节能,提出了相关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策略
1、绿色节能建筑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就颁布并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发展的正式开启。在最近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发展快速,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节能建筑体系,契合了“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首先,严格控制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节能效果。绿色节能建筑,强调遵循相关能耗标准,严格控制建筑各个环节中的能耗。具体而言,主要在于:
(1)实现对建筑总消耗量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节能设计的节能效益;
(2)实现对建筑单项的节能控制,确保节能控制落实到位。特别是对于建筑外墙、屋顶等的“保温、隔热”的有效控制,是实现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
(3)实现绿色能源的再利用,减少建筑能耗。有效运用预热回收、遮阳技术等措施,认真落实好建筑节能消耗的有关控制工作,提高建筑节能效果。
其次,强化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践行“绿色、节能”理念。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绿色节能建筑对“绿色、节能”理念的践行,应强化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的有效落实。
(1)减低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的绿色环保性。如充分利用建筑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效解决建筑采热、采光及污水处理等问题,提高建筑自身的绿色环保性能;
(2)有效做好建筑绿化等工作,构建合理的绿化体系,完善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
(3)强化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之间的结合,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实现建筑的节能性能。
2、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策略
建筑“绿色、节能”的构建,强调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建立健全,并通过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从本质上实现绿色建筑的技能设计,契合新时期建筑绿色环保的理念追求。因此,具体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1)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体系,推进建筑节能发展进程。我国建筑“绿色、节能”起步晚,虽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成效,但从本质而言,我国绿色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还有较长一段路程要走。为此,我国应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体系,规范并引导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通过完善的节能体系标准,规基于绿色建筑下的建筑节能探析□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赵世磊摘要关键词本文基于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强化了建筑绿色节能的设计要求,论述了绿色建筑下建筑节能的实现策略,并立足于对绿色建筑节能的认识与研究,就绿色建筑下如何实现建筑节能,提出了相关建议与策略。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设计;策略范建筑节能设计,有助于创造更加良好的建筑节能环境。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行政监督管理,依托完善的行政监管体制,确保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行政监督体系还不完善,行政监督的力度欠缺。为此,进一步健全建筑节能的行政监督体系,是强化建筑节能管理,推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不仅推进了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建筑节能效果。首先,推进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当前,可再生资源的技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之中,特别是风能、太阳能等的有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的.节能效果。通过建筑能耗结构的合理优化与调整,是现代建筑节能构建的重要出发点;其次,推进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创新。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现代建筑实现节能的重要内容。在对建筑墙体、屋顶等的建筑结构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建筑节能技术,基于“保温、隔热”等建筑材料的有效应用,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3、结语
综述,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发展的新要求。基于绿色建筑下的建筑节能设计,强调建筑“绿色、节能”理念的有效践行,通过建立健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创新建筑节能技术,有力推进建筑节能事业发展,契合新时期建筑“绿色、节能”发展的理念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理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系统构建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07).
[2]李晞.绿色建筑视角下的建筑节能技术运用[J].中国建材科技,(05).
[3]鲍学芳.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住区建筑节能设计实践[J].建筑设计管理,2014(12).
生态建筑与建筑设计的论文 篇6
一、生态建筑概述
1.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是将生态学中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入到建筑学中来,使建筑设计理念能够符合生态学中的资源循环再生、反馈平衡以及自然调节机制等内容,意即在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使用的整个流程能够以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依据和标准。一般而言,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等同于生态化建筑,其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界,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对建筑学进行重新的诠释,最终使设计成果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为了使这一生态系统得以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需要对建筑内及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利用,使得建筑系统成为耗能低、健康无污染且能实现资源二次利用的绿色舒适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生态建筑的特点
与普通建筑相比,生态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可归纳为节能和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资源的利用方面,生态建筑将主要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生活需要,如太阳能、风能、水利以及海洋能等等,从而尽量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这样,通过资源利用形式的改变就极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能源损失,并达到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例如:烧水时可选择太阳能,减少对电能、煤气及天然气等能源的过度依赖;在墙体装饰时可选购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材料作为外墙涂料来使用,减少空调的开放时间;废气废料应得到妥善的化学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另外,室内环境的营造对居住者身心健康的影响也是应积极思考的内容之一。
二、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
生态建筑应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自然环境,其应用的核心原则就是来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以及最终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筑回归自然。由于生态建筑本身就是一个能够实现循环发展的有机系统,因此,应当与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和谐共存的良性互动作用,而生态建筑也会处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复杂因素的牵制之下。
(2)技术环境
生态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要以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依托,科技能够为生态学中的种种理论提供可靠的保障和前提。其重要作用贯穿于建筑的设计、施工等许多重要环节之中。在建筑材料的选购上,应选用生态材料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在生态建筑中体现得较明显,同样也需要科学技术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支持。
(3)人文环境
生态建筑的设计目的就是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利于身心健康、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设计思路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应符合人们追求舒适、自然及环保的需要。换句话说,生态建筑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一原则要求下,建筑对人文环境的尊重和相互作用就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在运用生态学理论为建筑设计进行指导时,应对各项措施对当地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充分地研究。应力求生态建筑在完成生态环保使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发挥传承优秀地方文化和独特风土人情的作用,从而使生态建筑符合当地的人文内涵,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避免千篇 一律的设计模式。
2.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方略
(1)优势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为了使生态建筑的环保理念得以真正落实,应注意从建筑所在地的特点及优势这一角度完成应用方案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对当地的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以资源优势带动生态优势。例如:建筑位于滨海地区,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及风能就构成了其最大的资源优势,建筑设计者可在建筑的楼顶位置设置
多座风车,并同时在前方以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使天然的太阳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采集。为了配合太阳能的使用,还可另设智能电网,使电能得以储存。(2)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生态建材的应用既能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真正达到节能目的,同时也减轻了材料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中,应力求做到因地制宜,从而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
3.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由于对生态建筑的需求是没有地域之分的,但所在地的环境特点和原有建筑风貌却是有地域的分别。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时,要首先对所在地的环境和建筑进行考察分析,使建筑的设计能够与当地原有景观完美自然地融为一体。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建筑适应环境,追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另一种是环境适应建筑,力求建筑生态化程度提高。
三、结语
论述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篇7
我们在进行建筑的绿色设计的过程当中, 有以下几个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 需要我们详尽的理解。其一是在进行绿色的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非常需要注重的是人与自然,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辅相成, 自然天成。并且是需要我们的绿色设计与周边的相关环境的相适应和和谐统一。在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的同时, 不可以破坏性的利用, 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节约使用土地和我们有限的资源。其二是我们在遵循其他原则的同时, 必须要牢记我们在建筑的设计当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 使人们生活的更加的舒适, 这是我们的建筑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最根本的作用。切不可以为追求可持续发展而弃最舒适的原则于不顾。这其中需要两者兼顾, 有一个合适的度, 我们应当要掌握好。
绿色的节能设计的建筑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我们的建筑的绿色的设计当中, 是要比以前的传统的设计当中使用的材料和资源更加的少, 减少了我们的消耗, 从而实现了节能的效用。并且在我们的绿色建筑设计当中, 非常注重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建筑垃圾的产生, 通过科学的更高效地设计和建筑配置, 实现了减少平时建筑垃圾的产生, 而且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这一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加安静、舒适、干净、健康的环境, 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让我们生活的社区更加的美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的舒适和美好, 乃至对于我们国家, 让更多的人更加舒服而安全的生活, 是他们都能够拥有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稳健的强大。
2 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的理念
绿色的具有节能效用的建筑的指导理念是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这当中, 我们具体的绿色的有节能效用的建筑时绿色设计的具体呈现方式, 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科学发展观, 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这与我们之前的传统的观念是大相径庭的, 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在绿色的设理念当中, 最主要的科学依据是两点, 一是气候变化之理论, 二是节能环保。我们在进行设计当中, 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更近乎具体的环境的状况不同, 对我们需要进行设计的建筑物进行更加科学的和合理的布局。
3 详述绿色的建筑设计
3.1 绿色的建筑设计当中之节地设计
在我们的城市当中, 土地的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而在建筑的设计当中, 节地设计指的是我们的建筑物尽可能的减少占用的土地面积, 并且尽可能少的占用绿化的面积, 实现在最少的土地上, 设计出功能完备的更加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并使之付诸实践。
3.2 建筑的绿色设计之通风设计
不管我们的需求怎样提高, 也不管我们的建筑设计理念如何变迁, 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我们的建筑的通风条件。利用好了自然环境中的风, 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们对于空调的使用, 从而实现了节能的效果。更加绿色的有效利用通风的理念, 可以让环境来改善我们的家居环境, 实现我们的家居内部的空气和外部环境的交换, 是人们的居住更加的舒适。
3.3 建筑的绿色设计与建筑的技术之结合
我们的绿色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实现人类居住需求的当所, 更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性的伟大工程。而我们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更应当有效的结合技术与艺术。
3.4 建筑绿色设计中之隔热保温
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当中, 具有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具有了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那么就能够实现比如减少人造降温设施和人造取暖设施的使用, 从而实现了我们节能的目标。我们有相关的研究显示, 建筑物在隔热和保温当中的能量消耗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这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影响巨大的。并且比如我们的供暖设施和空调设施, 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都是需要消耗燃料或者电能的, 前者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后者的氟则对臭氧层有严重的侵蚀。
4 建筑的绿色设计之发展趋势
4.1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科学技术、文化、经济、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当中。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高科技的材料等, 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 应当考考虑到文化性的体现, 并且要善于运用并且要运用好这些更先进的技术, 更先进, 更节能环保的材料。
4.2 建筑的绿色设计中之人性化体现
不管是节能或者传统的设计理念, 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建筑时为人服务的, 必须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满足更多的更好地生活, 我们必须坚持的是舒适的、健康的、生态的、节能的设计理念,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设计之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我国的绿色节能设计以及这方房的施工技术的起步和发展比较晚, 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会有相当的问题。而我们设计师, 必须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节能的绿色的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当牢记并且做好这一点, 做好在实践当中的建筑绿色设计, 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并且让居住者更加的舒适, 便利。
摘要:随着谁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的发展, 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是在高速的发展当中也伴随这一些问题, 比如日益严峻的环境和生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而在我们的济建筑设计当中, 不仅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的最基本的要求, 还应当符合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我们的绿色是建筑设计应运而生。环保的绿色并且兼具节能功用的建筑设计是最基础性原则。只有我们做好了绿色的节能建筑设计, 才是顺应社会的潮流, 适应时代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本文详尽的研究了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现状, 以及当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以飨读者, 希望此文能够对绿色设计方面起到一个理论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设计,节能
参考文献
[1]夏逸平, 夏禹, 华雪.绿色节能建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J].中国环境管理, 2011 (05) .
绿色生态建筑 篇8
[摘要]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环境随之破坏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节能减排是这个时期的首要任务,绿色建筑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由于受到人们已有的观念和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绿色建筑的实施和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但是相信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绿色建筑必将成为建筑产业的核心。
[关键词]节能;可再生;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49-01
前言
随着冰川融化、气候变暖等自然现象的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社会将造成怎样的危机。建筑产业作为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必须对其实施改革。绿色建筑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就是减少建筑耗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做简要讨论。
1 绿色建筑的含义及设计策略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自然与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无法言喻的,它是人类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诸多生产活动中,建筑活动是对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耗影响最大的,因此对建筑的改革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是一种社会需求,是阻止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手段。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物最终投用的整个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建筑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绿色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具有耗能低、污染小、寿命长、并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诸如太阳光、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绿色植物遮阳、雨水等。
1.2 绿色建筑设计的总策略
房地产建筑行业是我们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污染量排放最大的产业。绿色建筑设计是要针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绿色建筑上常采用设计有:种植屋面、自然通风及采光井、自洁净玻璃、自然通风烟囱、太阳能夜景照明、中空双玻玻璃幕墙、铝合金断热内开窗、地下室太阳光采光、轻质保温墙体等,其核心的设计理念就是,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人类、社会与经济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3 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管材等的生产过程会发生很多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多数建材都会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混凝土会散发氡气、人造板材有大量甲醛挥发等。在目前的房地产建筑中,多数仍然是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恰恰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建筑材料之一,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后还会留下很多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因此,绿色设计理念下,要选用可再生、循环利用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1.4 绿色遮阳设计
建筑物的遮阳设计有很多种:窗户外遮阳、窗户内遮阳、中空玻璃夹百叶遮阳、利用植物、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遮阳、利用透光材料白遮阳等等。遮阳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建筑物的热工性。选择合理的遮阳方式,有利于加强建筑表面对外部气候资源的利用,为室内提供良好的气温环境。
1.5 水资源的回用
选用节水器具,采用雨污水处理系统来处理回用全部建筑污水和雨水,如冲厕、绿化浇灌、景观水池用水、清洁道路和夏季中庭玻璃天窗的水幕降温等。
1.6 开发利用节能系统
受气候、地区的差异性影响,建筑耗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天然能源的利用方式,以构建科学、适宜的节能系统。例如:寒冷的北方,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源巨大,耗能排放的二氧化碳又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这种状况下就需要加强墙体的保温设计,同时开发新的绿色能源,减少碳的排放。炎热的南方,夏季降暑所消耗的能源也是非常大,因此在建筑设计上,要加强隔热、遮阳、自然通风设计,以降低对电能的损耗。使用清洁能源,是绿色建筑下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目前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节能系统有: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太阳能制热和制冷系统、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除太阳能外,风能、生物能、地热能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节能系统中。总之,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建筑绿色化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2 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的中心思想是节约资源、减少能耗,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节能技术与节能建材发展的还不成熟,绿色建筑配套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但是,由于绿色建筑遵循的观念是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建筑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建筑必将是新世纪建筑的发展主旋律。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为了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促进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体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新世纪建筑的主题,绿色建筑将占领建筑产业的整个舞台,虽然现存状况下,绿色建筑还没有深入人心,实施与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阻碍,但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绿色建筑终将被人们认可,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郝靖欣,张希晨,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J],时代建筑,1999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5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经分析[J],新建筑,2008
[4]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蔡丽蓉,浅谈绿色建筑的环境及绿色建筑应用技术问题[J],山西建筑,2008,34(12)
【绿色生态建筑】推荐阅读:
绿色生态建筑06-27
绿色建筑生态景观10-21
绿色建筑生态经济07-31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10-26
生态绿色思想建筑设计07-07
绿色建筑设计生态文明08-15
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10-27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11-12
低能耗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研究07-15
智能混凝土材料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中的应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