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

2024-10-27

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精选12篇)

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的火爆, 全国各地的住宅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筑材料是建筑业的基础, 同时又是消耗天然资源和能源最高、破坏绿色土地最多、对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因而, 人们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理念的追求, 日益向往“绿色建材”建造的住宅和无污染的生态小区。为此, 国家建设部在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颁布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中对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提出了能源、水、气、声、光、热环境和绿化、废弃物管理与处置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等九大系统的国家标准。本文仅就其中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的构建和经济评价, 作一初探和浅析。

何谓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及其绿色建筑材料系统

相对于普通住宅小区而言, 绿色生态小区环境优美、洁净健康, 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对其概念的界定, 由于国内国外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因而, 人们的见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笔者对此作了归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规划合理的全方位生态工程, 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和人文等方式相互耦合, 运用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 使其系统内部进行有序的循环转换, 达到高效、节能、低耗, 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以及环境清洁优美、居住舒适健康, 且结构合理和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区。它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大环境的概念;二是能源、资源、生态的综合概念;三是节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健康的概念。

对生态小区中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的理解, 《导则》中有一个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它是指在生态小区的建设过程中, 所采用的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材料的相关标准的各种材料或产品。应尽量使用已经取得国家认证的绿色建筑材料或产品。《导则》所指的绿色建材系统, 包括各系统中所使用的设备、配套产品和住宅部品。与传统建材相比, 绿色建材具有净化环境功能;还具有低消耗 (所用生产原料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等废弃物, 少用天然资源) 、低能耗 (制造工艺低能耗) 、无污染 (产品生产中不使用有毒化合物和添加剂) 、多功能 (产品应具有抗菌、防霉、防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湿、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多功能) 、可循环再生利用 (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 等五个基本特征。总之, 绿色建材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 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对地球负荷最小且有利于人类健康。它们表面散发率低, 不含重金属、石棉及放射性物质, 稳定性强、耐热性好, 满足健康、安全的要求。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的构建

小区是社会的细胞, 是市民生活和居住的场所, 其建材使用的复杂性和宽泛性虽远不及社会, 但也五脏俱全, 居民的住宅大楼以及《导则》要求的生态小区中九大系统所使用的设备、配套产品和住宅部品均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绿色建材来建造。《导则》还进一步要求, 应尽量使用已获国家认证, 并取得环境标志的绿色建筑材料或产品。我国目前已制订和修订了54项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其中1 1项为绿色建材认证标准。下面按照外部建造和内部装修两方面, 以施工顺序来构建小区的绿色建材系统。

1、小区建筑物的外部建造所用绿色建材。

《导则》对生态小区建设用材有明确规定:采用的建筑材料中, 3R材料 (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 的使用量宜占所用材料的3 0%;建筑物拆除时, 材料的总回收率应达4 0%;并且不得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1) 地基建材。小区建筑物的建造, 无论住宅大楼还是公用设施都必须先打地基。地基用材主要是钢筋和水泥。为体现资源再循环利用, 钢筋可用断头焊接后达标的制品或建筑物拆除挑出的回炉钢筋。水泥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型的高贝利特水泥, 该产品的烧成温度为1200~1250℃, 比普通水泥低了200~250℃, 既节约能源又大大减少CO2、S 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据说在日本, 已有一种用城市垃圾和下水道污泥制造的水泥, 每年吞吃废物2600万吨, 既变废为宝, 又美化环境。

高层建筑的地基需要打桩, 北京一岩土公司发明了复合载体夯扩桩, 不仅承载力比传统桩高出2 0%~3 0%, 而且利用了碎砖石、水泥块等建筑垃圾倒入护筒内, 作为填充物, 节约成本三分之一。该公司平均每年消纳化废为宝的建筑垃圾约达10万立方米。

(2) 砌筑建材。打好地基, 进入地面砌筑。传统的砌筑用材是实心粘土砖, 不仅烧制过程耗能和排放有害气体严重, 还大量毁坏耕地, 据估计, 建国以来已毁田1 8万公顷以上。我国现已推出节土型的煤矸石烧结砖和混凝土空心砌块, 有效利用稻草、甘蔗渣、粉煤灰、煤矸石、硫石膏等废弃物。其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代号HBC20-2003) 指定废弃物含量必须大于3 5%。用这种材料砌成的墙体, 不仅节土降能, 而且质轻保温, 其良好的热工性能还能有效降低建筑在使用中的能耗, 真正体现了有限的资源, 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的原则。

(3) 建筑板材。在墙体用材中, 有一种建筑板材。传统以实心粘土砖为主。现推出轻质板材, 利用稻草、甘蔗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废弃物, 制作出氯氧镁轻质墙板、加气混凝土板材和复合墙板, 以及植物秸秆人造建材和石膏建材产品。其优越性如同砌筑建材, 是实用新型的墙体材料。我国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标准中 (代号HBC19-2003) 要求废弃物含量必须大于3 5%;产品放射性应达标;不得含有石棉和使用有机合成树脂 (脉醛树脂、酚醛树脂、异氰酸脂等) 作胶凝材料。

(4) 门窗建材。砌筑好墙体, 就该安装门窗。传统的门窗用材往往采用木制品或钢制品。木材虽属可再生资源, 但由于生长期缓慢, 且森林本身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作用, 不宜大量开发使用。我国现推出塑料门窗, 生产时能耗大大低于钢门窗, 使用中又可节能30%~50%, 因此被视为典型的节能产品和绿色建材。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BC14-2002) , 对塑料门窗的技术性能、操作要求和安装质量均有严格的指标要求, 并禁止在型材生产过程中使用含锡的稳定剂。

论及窗户, 不能不提玻璃。一般玻璃效能差, 其能耗“热散失”占到建筑总能耗的4成。如今推出一种中空玻璃, 由两片低辐射 (Low-e) 镀膜玻璃组成, 大大提高了隔热、降噪效能。据上海调查对比, 使用中空玻璃的有效节能率较之一般单层玻璃要高出3 0%。

(5) 管道建材。在建筑中, 往往需要管道铺设或预留管道孔洞。同传统的铸铁管和镀锌钢管相比, 塑料管材和塑料与金属复合管材在生产能耗和使用能耗上, 节约效益明显。它包括室内外的给排水管、电线套管、燃气埋地管等及其配件。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 J B Z 3 9-1 9 9 9) , 对各类塑料管材的技术性能和卫生要求均有明确指标。

(6) 建筑制品。建筑材料中还有一些是建筑制品, 它可用于瓦、管、板及保温材料等。传统用的是石棉制品, 在其生产、运输、应用和报废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石棉粉尘, 被人吸入后, 轻者引起难以治愈的石棉肺病, 重者会引起癌症 (国际癌症中心已将石棉认定为致癌物) 。我国现在用各种其它纤维替代它做建筑制品, 称之“无石棉建筑制品”。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标准中 (代号HJBZ25-1998) 明确规定, 产品中不得含有石棉纤维。

从打地基始, 至屋顶的瓦, 基本做到了建筑物的外部建造过程对取得环境标志绿色建材的尽量使用。

2、小区建筑物的内部装修所用绿色建材。

无论是小区的住宅大楼还是公用设施, 这些建筑物一旦外部建造完毕必将进入内部装修。据测算, 目前的城市居民9 0%崇尚装修, 装修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三分之一。这也大大推动了装修建材的蓬勃发展。不同档次的建材日益增多, 品种规格也愈发齐全。从而不同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家居环境美观性的追求, 毕竟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但随之而来也带出新问题。由于装修建材的引入, 使室内环境质量日渐恶化, 人们的健康正在受到威胁。近年因建筑装修与家具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案件日益增多。

(1) 板材制品。众所周知, 内装修首先少不了的是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饰面板、竹质人造板等各类板材。由于这些人造板材主要使用的液态脉醛树脂胶中含有甲醛, 而甲醛对于人体危害极大, 所以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 B C 1 7-2 0 0 3) , 对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的释放量作了限值、涂料必须使用紫外光固化涂料, 以及所用粘合剂必须达到环境标志相关要求等均有严格的技术指标。

对于地板材料, 现代装饰中正竭力对传统木地板加以创新, 努力克服其不足, 在木质表面选用进口的UV漆处理, 既适合写字楼、电脑房、舞厅之用, 更适合家庭居室。其最大特性是防蛀、防霉、防腐、不变形、阻燃和无毒, 可随意拆装, 使用方便。被称为绿色地板建材。

(2) 粘合制剂。粘合剂是板材制品和木材加工在装修中不可缺少的配料, 因其含有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卤代烃等有毒有机化合物, 制造和使用时均存在很大污染, 严重危害着大众健康。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 B C 1 8-2 0 0 3) , 对水基型和溶剂型粘合剂以及木材加工使用中的有害物分别限量, 明确指出生产中不得添加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等有毒有机溶剂。对木材加工使用粘合剂中游离甲醛和游离苯酚的含量也有限制指标。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已开发研制出多种替代传统粘合剂的新型建筑胶粘剂, 不仅价格低、性能优良, 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

(3) 陶瓷制品。当今装修中, 公共和民用建筑的墙面、地面及台面等广泛采用的大理石和陶瓷釉面砖 (包括厨房、卫生间用的卫生洁具) , 因其强度高、耐久性好、易清洁, 以及特有的色泽、花纹、多彩图案等装饰特点而受到人们青睐。但少数天然石材和陶瓷材料中含有对人体有放射性危害的元素如:钍、铀、氡气等。氡对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体内辐射还会诱发肺癌。体外辐射甚至会对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中 (代号HBC16-2003) , 对包括洗面器、坐便器、小便器、净身器、洗涤槽、蹲便器、浴缸等在内的陶瓷制品建材, 进行放射性内照射和外照射指数限值, 并对产品的吸水率平均值、抗龟裂情况和坐便器的冲水量均有严格的指标规定。现在已推出一种抗菌陶瓷, 用远红外线来活化空气和水, 含有过渡金属陶瓷 (F e2O3—M n O—堇青石) 的远红外辐射率达9 0%以上, 用这种陶瓷作为内墙装饰板, 可使室内空气被活化, 使人有清爽之感。T i O2有光催化作用, 而金属AgPtCu能强化TiO2的光催化作用, 并且有抗菌作用, 特别是Ag+Cu+离子, 在釉层中含有该成分的陶瓷釉面砖, 在有光照条件下可以抗菌灭菌。其特殊功效不仅对于家庭, 就是对医院、食品间和公共场所来讲也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

(4) 磷石膏制品。磷石膏建材制品往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代替粘土砖而减少农田破坏, 又可以减少天然石膏的开采量。另一方面磷石膏在堆存中, 其中的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和氟会随雨水浸出, 产生酸性废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 J B Z 2 9-1 9 9 8) , 对磷石膏产品放射性指标和浸出液中氟离子浓度均有限制指标, 并要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石膏原料须全部为磷石膏, 其含量应占产品重量的7 0%以上。我国通过技术攻关, 对石膏板装饰材料进行环保开发, 研制成一种在沿海湿热带气候下, 受潮不发生霉变, 卫生间漏水板面不变形, 板材在冷热水中浸泡4 8小时不烂无污染, 从而受到家庭装饰的青睐, 甚至连宾馆也大量采用。

(5) 壁纸装饰。壁纸虽在建筑物的室内装饰中应用十分普遍, 但其有害物危害人体健康。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 B C 2 3-2 0 0 4) , 对产品中的有机溶剂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值均有严格标准, 并要求产品必须使用水性油墨, 生产商或代理商必须提供配套使用的已检验达标的壁纸粘合剂。我国目前推出新型的“防霉壁纸”, 经化学处理后, 排除了壁纸在空气潮湿或室内外温差较大而出现的发霉、起泡、滋生霉菌等现象, 并且无毒无害无污染。从工艺上看, 这种壁纸具有表面柔软、透气性良好、色彩更加自然、质朴、如同油画般的质感, 透出古朴或典雅的艺术气息。

(6) 水性涂料。水性涂料是以水稀释的有机涂料。可分为水乳型 (如乳胶漆) 、复合型 (如水/油或水性多彩涂料) 和水溶型 (如电泳漆及水性氨基烘漆) 三大类, 其中水乳型所占比重约为涂料总量的5 0%。由于传统涂料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和有一定毒性的各种助剂、防腐剂及含重金属的颜料, 在生产与使用中产生“三废”, 影响人类健康, 已成为继交通污染后的第二大环境污染源。为此, 国家在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中 (代号H B C 1 2-2 0 0 2) , 对水性涂料的水性聚氨醋涂料固化剂中游离TDI单体含量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 (T V O C) 均有严格限制, 并要求产品中不得加入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甲醛及甲醛的聚合物, 以及重金属铅、镉、铬、汞的化合物, 其中杂质带入有害物的限量值要达标。我国目前推出的绿色水性涂料是已获国家“环境标志”认证的绿色建材, 具有技术先进、工艺清洁、低能耗、低排放、安全无害的特点。

以上为外部建造和内部装修的主要建材, 还有一些因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这12项中有11项是纳入绿色建材认证标准的, 充分体现出《导则》有关“尽量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绿色建材”之要求。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中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的经济评价

由于绿色建材功效优异, 开发资金投入多, 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高于传统建材, 所以销售价格也就相应攀高。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绿色建材系统, 在初建时不可避免地将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虽然它能产生可观的生态效益, 但从经济效益看, 似乎有点得不偿失。据报载, 媒体对正处于房地产开发高潮的广州市民在建造和装修过程中购买建材的情况作了一个统计调查。结果发现, 人们仍然选用以相对价廉的传统建材为主, 而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率不高。精明的开发商出于节约成本和价格竞争的需要, 更不愿使用绿色建材。他们建房后往往只作简单装修便交付业主, 由业主决定是否二次装修中采用绿色建材, 开发商则无需承担任何资金压力。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广州分中心曾对广州市100户分散在各小区的家庭进行了检测调查, 结果显示, 居室内的甲醛浓度超标率达96.3%, 其中约10%的家庭甲醛浓度甚至超出国家标准7~1 0倍以上。地板砖全省有4成不合格, 一些放射性物质也严重超标。

其实,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是十分可怕的。住户入住后, 渐渐出现了咽喉疼痛, 眼睛难睁, 头晕恶心、呼吸困难、有窒息感等症状, 严重者甚至致癌、影响下一代健康等, 直至此时才开始意识到房内有危害健康的隐形杀手, 才想到使用绿色建材, 却已不明不白做了损害健康的牺牲品, 联合国提出“千万不要死于无知”。此处也反映出健康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应该说传统建材价格低廉是相对的。如果以透支健康来换取建材低价, 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绿色建材相对于传统建材虽然价高一些, 但节约了使用中的后续维修成本和可能产生的医疗费, 更重要是其可贵的环保价值。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 与一般玻璃相比每平方米仅增加百元左右的成本, 但其节能所产生的费用5年内可完全收回投入。在海外, 我国近年生产的绿色建材, 如各类塑料地板、厨卫设备、隔板吊顶材料、墙壁纸等塑料产品, 不仅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受欢迎, 而且在澳大利亚、南非、俄罗斯、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等诸多国家, 同样受到特别的青睐。自2002年以来, 我国各类绿色建材每年出口同比增长率约为40%~70%, 其最大特点是质优价廉, 在价格上往往要比欧洲同类产品便宜一半左右。

毋庸讳言, 我国研发绿色建材起步晚, 产品质量和技术比较低,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认证规范和市场管理方面, 也有许多应该完善的地方。另外还有这种现象, 装修使用的每一项产品都是符合国家标准、并达标限量的绿色建材, 可装修后室内有害物质总量却超标。这令人十分尴尬, 不能不说这是阻碍人们购买热情的原因之一。

总之, 无论怎么说, 绿色建材毕竟反映了建材产品的进步。小区的居民虽然多花了一笔钱, 但从长远、从健康考虑是物有所值的。它更能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的构建, 是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九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小区各方面的建筑和设备, 因住宅建筑是小区的主要建设项目, 所以, 自住宅建筑开始使用建材起, 从地基到房顶, 由外 (外部建造) 而内 (内部装修) , 按施工顺序来构建该系统。整个过程贯穿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关于“应尽量使用已获国家认证, 并取得环境标志的绿色建筑材料或产品”之要求, 对我国目前已制订和修订的11项绿色建材认证标准逐项述之。其经济评价, 宜以健康为重, 从长计议, 纵横综合考虑。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构建绿色建筑材料系统,经济评价

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 篇2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态节能绿色建筑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态节能绿色建筑论文1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能源的50%都消耗在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与使用过程中。而绿色建筑则转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让建筑设计施工朝着低耗能的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能源消耗的自给自足。目前国内建筑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单位建筑内的耗能是很多国家的2倍左右,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持续发展。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二字,并不是简单的指建筑立体绿化或者屋顶花园的设计,而是代表了一种象征,指的是建筑物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和危害,建筑自身可以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它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所建造的建筑物,又常常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建筑以及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包含了六种指标,从上到下依次分成三星,二星以及一星。我国住建部正式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属于国家标准,给予编号GB/T50378—20xx,20xx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原有的GB/T50378—20xx正式废止。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而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指标包含了节地和室外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施工运行管理等七种类型指标。20xx年11月22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住宅新趋势高峰论坛上,我国城市科研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丛笑提出: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一星级绿色建筑未来必然会成为强制性绿色建筑。

2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原则

1)和谐原则。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不单单要符合人们的生存需要,同时也应该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绿色建筑抛弃了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它根据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逐渐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基于舒适与健康出发,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带给人们高品质的生活,所以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遵循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三者的和谐原则。

2)适地原则。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其设计建设必须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相符合。其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到场地的特殊性,同时还必须和附近的环境相协调,所以一般绿色建筑设计都有其侧重点。比如说北方偏向于采暖节能,南方则是墙体隔热与遮阳设计。只有坚持适地原则才能够将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3)经济原则。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指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增强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已经提出了“四节一环保”(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以及环境保护)的口号,对于传统建筑能耗高的实际情况,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尽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降低建筑费用支出,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益。

4)高效原则。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它不会以牺牲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为代价,而是让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与绿色建筑中的各项生态节能功能相协调,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和使用者的需求。绿色建筑应适合消费者,抵制过度的浪费,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融入到现代绿色建筑系统之中,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高效的原则。

3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1)建筑体形与空间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外观体型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与外部环境进行的热量交换。如果外部环境相同,建筑物体型系数(建筑外表面积与外表面积所包体积比)会直接影响其能耗,且这一数值越大,单位面积散热量就越大,其能耗越高。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把建筑的体型系数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线上,而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和建筑造型、平面布局设计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直接相关。当我们保证建筑物各项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之后,才能够对其空间组织进行设计,对建筑物平面作横竖两向分离,进而有效改善建筑物室内环境,最终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

2)建筑门窗节能设计。在建筑物所有的结构中,隔热保温性能最差的便是门窗结构,而门窗结构的缝隙常常是冷热空气进出的通道,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的设计建筑物的门窗,这也是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内容。通常来说应该综合以下几方面条件来进行门窗设计:采暖耗热值会随着建筑物窗墙面积比的提升而不断增加,因此可以在室内采光通风条件允许时,设计合理的窗墙面积比;另外还必须认真考虑门窗位置,设计科学的开启方式,从而阻止穿堂风通过;设计能够自动调节的活动遮阳棚、窗帘等,避免夏季阳光直射;进一步提升门窗制作质量,如果是金属窗框则应做好断热处理,加装密封条来保证门窗气密性,使用高质量的门窗材料以及幕墙技术,合理选择窗户玻璃品种,吸收和降低热辐射。

3)建筑墙体节能设计。如果墙体的保暖效果较好,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损耗来节能。墙体保温主要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类,而一般来说外保温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的最佳选择。墙体外保温的节能设计通常来说首选节能材料,把保温隔热能力较好的材料填充到墙体之中,提高墙体的热阻,从而降低室外气候环境变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还能够有效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有助于减少冷热桥对建筑墙体结构造成的影响。另外,墙体节能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气候环境,做好保温、防潮措施,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也是绿色建筑墙体节能设计的重点。

4)建筑屋顶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直接和室外环境相接触的部分,因为阳光的照射以及大气长波辐射的影响,普通的建筑在冬季时,其屋顶的保温能力都不是很强,在夏季时又会因为热辐射吸收过多而造成室内温度的升高。对于屋顶的生态节能设计来说,首先应该让其具备冬保温、夏隔热的良好性能,其设计要点主要是:a.可以设计架空屋顶、浅色屋顶、种植屋顶以及蓄水屋顶等,有效隔离太阳辐射热,避免阳光直射;b.可以选择保温隔热材料覆盖于屋顶上,同时通过其他辅助性隔热保温措施来降低能量传递;c.可以选择在建筑物屋顶涂抹一层反射率较高的特殊涂料,从而减少夏季屋顶对阳光热量的吸收,以满足减少空调冷负荷的节能目的。

4结语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受到现代人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整个建筑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大力支持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建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实际要求,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建筑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生态节能绿色建筑论文2

1.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理念

实施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中,人是中心思想,自然生态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建筑是既满足人们的需求又符合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连接条件。所以说,实施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绿色生态节能建筑不单单是一个生态产品,而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特征的、复杂的、系统的、庞大的、与人文相关的事物。

2.绿色生态节能技术的分类

在绿色生态节能技术中有四点是需要我们了解关注的:第一点,建筑围护结构在节能建筑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消耗的能源量在整个建筑运行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占有很高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五十,这也就是说,若想将建筑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就一定要设计好建筑围护结构。将围护结构设计成节能形式的,最主要的就是应用好建筑材料,施工人员可以选择保暖性能和隔热性能优良的建筑复合材料,其次,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技术和节能手段。第二点,建筑能源设备系统绿色节能技术设计的领域很广,它涵盖了楼宇式热电冷联供技术、输配系统节能技术和空调冷热能源节能技术等多个方面。第三点,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绿色节能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包括绿色照明、自然通风和空调末端节能技术,它将自然环境和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第四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生态节能领域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它包含了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多项可再生能源,它为是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更长远的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

3.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3.1地域和建筑功能

我国占地面积辽阔,跨越了多个气候带。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质等多个因素,从而将建筑的形式、体貌、功能与当地的环境进行良好的融合。

3.2将多方位技术手段进行合理应用

在进行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要有一个全方位的思量。工作人员不仅要计算好建设的初始投入情况,还要计算出在整个建筑的可使用周期内,企业要在该项建筑的维修和运行上所做的投入情况,从而找到一个最佳的投入方式,使其有一个最佳方式来进行节能环保。

3.3能耗的指标计算

一个合理有效的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可以以数字方式呈现的,就是说,工作人员可以准确的计算出整个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投资的数额和收回成本的最贱年限。这些数据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它是管理人员在做出决策前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在施工结束后,检查人员在对建筑进行审核时的验收标准。

3.4建筑艺术要与建筑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是一项包含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工程。其中,技术性能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结构特点,根据其功能和结构决定建筑的形式,然后再用艺术化的手段将建筑设计出来。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不单单加强了建筑的视觉效果,还提高了建筑整体的功能性与适用性,使广大居民住起来更加舒适、更加安心。

3.5可以很好的平衡舒适与节约这两个性能

如今,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建筑行业也在积极的响应这个号召。一个好的建筑设计是能够很好的平衡舒适和节约这两个性能的,它既不过度的追求舒适奢侈,又不能单一的考虑节约低耗,而是将舒适与节约这两个性能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样,既符合了人们的居住需求,又满足国家低能低耗的规定。

4.有关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实例

4.1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太阳能电池应用在屋顶建筑中

太阳能电池也被称为光伏电池,它的优点有很多,如:它的燃料是免费的,也很容易维护,可以在多个地方进行安装,对生活环境无污染、无噪音,太阳能电池还可以在较为边远的地区和农村进行应用。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电池已经被应用到建筑的外表皮设计中,这种设计不单单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还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性。如加利福尼亚圣莫妮卡的科罗拉多州法院就是应用了这种太阳能系统与屋面相结合的技术,解决了人们对能源的大量需求。

4.2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玻璃幕墙运用

在外墙建筑设计中,可以在外墙上安装玻璃幕墙,值得注意的是玻璃幕墙要与建筑的内层留有一定的空气空间,以便于形成空气缓冲层。而且,在玻璃幕墙和内部墙体要有不同的开口分割方式,这样建筑就会拥有一个良好的通风情况。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中,还要考虑到阳光对屋体的辐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在空气间隔之间加上隔热、防辐射的措施,这样,人们的生活空间会更加舒适、清凉。

5.结语

现代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这条道路是非常漫长的,也是非常曲折的,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分析,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才能找出一条适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生态节能化道路。在不久之后,以“建筑节能”为主题的时代将会取代如今的“建设”时代。总而言之,将节能改造和生态化策略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是必然为之的,因为,它对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生态节能绿色建筑论文3

摘 要: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反应,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发展质量,建筑的质量对于经济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细致讨论了一些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创新相关办法,并且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

关键词:建筑节能技术论文

摘要: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个反应,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关键在于发展质量,建筑的质量对于经济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细致讨论了一些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创新相关办法,并且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节能技术

一、将节能技术的应用融入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当中

绿色生态建筑在贯彻绿色生态理念的同时要巧妙将节能技术应用考虑在建筑的设计施工整体当中,因此必须要做到将节能技术应用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建筑设计时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完成设计思路的创新。由于当前的建筑设计的理念普遍粗放化,这和节能理念不相符合,由于绿色生态施工的理念要求建筑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做到集约化的施工管理,减少资源能耗的浪费。设计人员应当注意将绿色生态建筑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建筑的设计当中,从建筑的单体选址到设计,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到建筑的通风、采光、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都需要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将节能、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合来实现促进环境、建筑、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进而以创造性、技术性来支持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二、节能技术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节能技术应用的发散空间很大,但是也需要通过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从而有效提升施工的效率。建筑不可否认也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降低能耗是当代建筑设计必然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既要注重节能设计,同时也要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深度的考虑。

1.结合建筑选址、规划和设计,开发节能应用

建筑设计工作的内容包括了选址、规划和设计等,围绕绿色生态理念,建筑的选址要经过专业的测量和评估,需要考虑的三个主要条件是日照、遮阳、通风。建筑师对这三个要素要格外重视,全面地做好设计规划工作,与负责建筑结构、设备安置、环境设计的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选址工作的基本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建筑的选址要注意气候环境、经济人文、能源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重点是要保证好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以及能否实现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第二,增加建筑辅助的社区环境设计,如建筑所在的社区建设一些公园,利用植被、水域来缓解热岛效应,增加一些气候的功能,达到降低建筑内耗的目的。第三点,建筑形态设计要尽量满足采光、通风等基本的要求,不仅满足建筑宜居性,建筑的耗能也会大大降低。

2.建筑的体型设计

设计好建筑的节能体型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很多地方的冬季气温、太阳辐射强度等客观条件不同,因此建筑的朝向、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及局部风环境等,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需要仔细合理对于建筑得热和失热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从而有效优化组合。如果建筑的体型系数越大,那么建筑的单位空间所需要分担的散热面积就会越大,需要消耗的能源量就会越大,有专家的实验数据得到的统计结果表明了,如果建筑的体形系数增加0.01,那么建筑的耗热量指标就可能大约增加2.5%。控制好建筑的体型系数的有效方法,如增加建筑的体量,增加建筑的长度,建筑的体型变化不能太大是越小越好,尽量保持建筑物的规整;合理对于建筑的层数和层高进行科学的设定。

3、注重提升建筑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

(一)应用新能源技术

现代新能源技术已经发展逐渐逐渐成熟,比如利用较多的是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地热能等。太阳能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如今太阳能热水器进入了千家万户,光伏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较低的生产成本已经给建筑的太阳能应用设施的使用降低了门槛。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开发应用,帮助广大居民缓解了面对能源价格的上升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的困局。现代绿色生态建筑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绿色节能科技,实现对于自然资源无污染的开发应用,减少建筑的耗能,这就是现代绿色生态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水循环系统的开发应用

建筑作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人类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以及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排放都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节能技术时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以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作为绿色生态建筑应用节能科技应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性的内容。鉴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开发水循环系统得到等量的生活可用水,以此可以卓有成效地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废水处理压力。另外,一些经过系统处理的水资源比如雨水、生活废水,可以应用于生态景观水景规划当中,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生,不仅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目的,还能丰富建筑周边的景观水体美感,开放的水景也能起到对生态系统环境的一个调节功能。

(三)风压和热压相结合实现自然通风

建筑中产生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压和热压的作用有强有弱所以产生的通风效果是不稳定的。因为风压受到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周围环境等众多的因素的显著作用。建筑师在进行建筑的通风设计时要注意建筑周围的风压与热压的共同作用并非简单的线性叠加,要在科学测试、评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于风压和热压发生的相互作用进行补充,从而可以实现风压的配合使用,并且有效地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有效提高建筑居住的舒适性。

结束语:

建筑业是个高能耗产业,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中要有效将节能技术的应用融入建筑施工当中。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科学的布局,并且实现高效的持续能源转化系统的构建,最终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建筑中节能技术的可持续化发展,不仅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构建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绿色课堂;自主探究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新课改的全新教育理念给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努力建构一种和谐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人文关怀与语言训练并重,把语文课堂营造成学生放飞梦想的港湾,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幸福,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将如何构建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总结如下。

一、关爱学生,营造温馨的绿色课堂

关爱学生是每位教师最基本的美德与天职。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尊重和认可。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因此,语文教师应把爱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充满师爱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安全的、愉悦的,教师应该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的怀抱。没有学生会被严厉地呵拆,更没有学生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上哪怕只擦亮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教师都应像慈母呵护孩子一样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打击,否则,创造的“火花”就很容易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教授《春天》一课时,我带了一枝迎春花进入课堂,在导入新课时,我问:“同学们,迎春花为什么开了呀?”一个学生回答:“迎春花睡了一个冬天,现在睡醒了,就开了。”另一个学生说:“迎春花听到小鸟在唱歌、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它睁开眼看看,也想来快乐快乐地玩,就开了。”……而我预设的答案是:“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所以,迎春花开了。”听到学生天马行空的答案,我有点着急了。这时,一位学生举着小手问:“老师,那你说迎春花为什么开呀?”这时,我灵机一动,干吗非得说“天气暖和了”呢?学生的感受不是比知识本身更宝贵吗?于是,我就笑着说:“迎春花呀,听到同学们说得那么精彩,就仰起脸笑了,所以就开了。”刹那间,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每一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犹如绽开花朵般灿烂。

二、生本的课堂,营造自主探究的绿色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生本课堂,教师不再主观地传授、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创设主动求知和探究问题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我通过创设小青蛙识字过河、开火车识字、打气球等多种识字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运用儿歌识字游戏、字谜识字游戏、故事识字游戏、拆字游戲以及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和加偏旁、换偏旁游戏等,达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最后,我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会使识字教学会变得更容易,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开放的课堂,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语文课堂教育必须跳出书本的局限,走出教室、校园,走进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让课堂这一方小天地折射出七彩生活的影子,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于课堂小天地,服务于天地大课堂。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再现生活、创造生活,也能让学生获得各种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传教,更多的是学生对生活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语文教学要跳出书本,与生活沟通,搭建舞台,让学生去展现。比如,在教学《我喜欢的动物》一课时,在学生深入学习之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实践作业,以拓宽学习时空:(1)画一画。喜欢绘画的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2)唱一唱。喜欢唱歌的学生,听一听、唱一唱关于小动物的歌曲。(3)读一读。喜欢读书的学生,读一读沈石溪、西顿的动物故事。(4)写一写。喜欢诗歌的学生,写一首小诗来赞美小动物;喜欢散文的学生,写一篇赞美小动物的佳作。(5)办一办。办一期手抄报,专门介绍小动物,呼吁大家保护小动物。这样的语文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追求课堂的自然性、和谐性和民主性,在绿色生态的语文课堂上,师生心灵融通,思维碰撞,课堂洋溢着激情与创新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是有生机的和活力的。只要让师生的主体性充分地、自由地、和谐地发展,我们必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情境,一种和谐、充满智慧的绿色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黄莉.诗意语文,绿色课堂[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9):223-224.

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 篇4

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记者置身北新建材深切感到, “绿色建筑未来”这一理念在公司上下已经深入人心, 不管何人谈起绿色建筑, 内心总要流露出一种冲动。这冲动是对当今环境资源的忧虑, 也是对北新建材绿色产品的自信, 更是对未来美丽家园的憧憬。

中国号称“造城”大国, 特别是经过近10多年来的“造城”运动, 中国城市建筑的现代化程度和速度确实有目共睹, 第一高楼、地标性建筑层出不穷。然而, 在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中, 大量传统建筑的建造也引发了建筑能耗高、碳排放量大、未来建筑垃圾无法处理等环保难题。据住建部相关数据显示, 国内建筑的建造、运行及建材生产合计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9.5%。采暖能耗更为惊人, 北方地区采暖能耗是欧洲的6倍之多。采用大量钢筋水泥生产的建筑, 在对未来造成巨大压力的背后, 却是中国建筑的低寿, 平均寿命只有27年!不难想见, 这些建筑拆除后将形成庞杂的的建筑垃圾无法处理, 给后人留下巨大的生态隐患。

相比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 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建筑现状更加堪忧。作为农业大国, 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而中国广大农村目前却有300亿平米左右建筑不节能、不安全、不舒适、不美观。中国的农村住宅在建设过程中绝大部分没有按照《村庄规划标准》进行总体规划, 呈现出村庄道路、管线铺设、配套设施无规矩、杂乱无章, 交通不便、居住功能差等特点。农村地区建造房屋多以砖瓦、木材等为主要材料, 这对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森林资源和能源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

与此相对照的, 是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 正积极地推动中低层轻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与发展。澳大利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快速安装预制住宅”的概念, 并在高强度冷弯薄壁钢结构出现后的几年内, 就发布实施了应用规范。近年来, 澳大利亚每年约建造6亿美元的轻钢龙骨独立式住宅120, 000栋, 约占澳大利亚所有建筑业务产值的24%。在美国, 轻钢结构的房屋在1935年仅占美国建筑市场的15%, 短短65年间, 这个比例就快速上升到75%, 美国采用该体系建造的房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55, 000栋剧增为2000年的325, 000栋。在这些国家, 住宅用构件和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及其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程度也非常高, 几乎可以达到100%。

上述这些资料, 对记者来说真可谓不听不知道, 一听惊一跳。而对于北新人来说, 早把这种中国传统房屋建筑的固疾、世界绿色建筑的潮流, 看成是一种危机、一种鞭笞、一种挑战、一种责任。王兵董事长掷地有声地说:“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关键在建筑节能。要实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只有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才能改变中国城市建筑窘境和落后的农村面貌, 真正实现‘生态梦’、‘中国梦’。北新建材作为新型建材行业的领跑者, 告别传统建筑, 绿色建筑未来, 使命在肩, 责无旁贷!”

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生态链

正是强烈的使命感所驱使, 如今北新建材已实实在在地发展成为中国新型节能环保建材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的引领者, 他们在“绿色建筑未来”的产业理念指引下, 坚持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和升级为己任, 打造了四大业务系统:墙体及吊顶系统、住宅部品及建筑节能系统、建筑外围护系统、新型工厂化房屋系统, 这些系统产品不仅本身符合安全、节能、环保、低碳、舒适、生态六要素, 而且实现了从绿色原料、绿色生产、绿色产品, 到绿色运输、绿色建造、绿色应用、绿色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态链, 为公共建筑和家庭客户提供绿色建筑综合解决方案, 实现了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具体说来有以下三大特性:

第一、以绿色生产方式生产绿色建材。北新建材首先从原材料的获取方式上, 大大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 降低了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他们通过大量消纳电厂脱硫石膏、电厂粉煤灰、钢铁厂高炉矿渣等工业副产品进行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生产过程的技术创新, 大幅降低了能耗, 整个制造过程节能减排, 产品本身绿色、安全, 通过了绿色环境标识认证。

第二、以绿色建造方式建造绿色建筑。北新建材产品密度相对较轻, 以石膏板为例, 其重量只有传统加气块混凝土的三分之一, 从而大大降低运输物流环节的能耗。房屋建造可实现工业化预制、产业化输出。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 通过干法代替湿法的工艺改良, 以及轻钢结构建材的广泛应用, 大大缩短建筑整体建造时间, 节省成本、减少施工现场污染。房屋建成后, 保温、节能、环保、舒适, 建筑运行能耗大幅降低。

第三、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未来如需进行建筑拆除, 不仅拆解方便, 而且90%的材料都可回收再利用, 直接用于其它建筑安装, 或作为原材料循环使用, 从而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用新型房屋助建“美丽乡村”

放眼中国农村, 绝大部分地区的住房仍处于“秦砖汉瓦”时代, 居住性能低下, 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惨状历历在目, 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住房安全性能的低下而得不到保证;耕地的硬化、森林的减少、水土的流失等生态环境的破坏, 首当其冲的罪魁祸首就是高耗能的传统住房。

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北新建材研发出了高技术含量的新型房屋, 包括轻钢结构房屋、木结构房屋、“太空舱”模块化组合房屋和智能化折叠式房屋等多种产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是既能抗震减灾又节能环保的新型轻钢房屋建筑技术。

北新建材的新型房屋技术是一个以结构技术为主, 兼顾建筑内外装饰、保温隔音、水暖电气和建筑设备配套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完整高效节能型绿色建筑体系。房屋性能优越, 可抗8级地震、12级台风, 6面保温, 通风防潮, 可有效避免“冬天结冰”、“夏天返潮”, 而95年寿命的结构安全保证, 更称得上是真正的“百年建筑”。北新建材的钢骨房屋墙体厚度仅为传统房屋厚度的1/3, 使得室内使用面积高出传统结构10%以上, 建筑面积利用率大大提升。由于采用干法施工、工厂化组装, 房屋耐候性强, 其建造不仅不受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建造速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建成一栋两层别墅或新农村住宅并达到基础装修拎包入住水平只需要两个月左右, 彻底改变了传统建筑的弊端, 真正实现了住宅生产的工业化, 实现了“不用砖头、不用水泥”建造的生态房屋, 充分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

2012年, 是北新建材打造“美丽乡村”,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他们与北京密云县石城镇人民政府正式签订的石城镇桃花地新农村建设项目, 是北京市首个新农村项目示范小区, 是密云县政府和北新建材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 立足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村建设步伐, 共同推进绿色低碳环保建筑产业发展的典范。该项目采用的北新薄板钢骨建筑体系, 通过“工厂模块化”规模生产, 充分满足了国家提倡的建筑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建设的需求。

北新房屋总经理尹稷华给记者讲了密云石城镇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农村传统观念比较强, 在项目建设初期, 一些群众因对新型房屋不了解而持观望态度, 只有部分村民参与了建房计划。但当他们看到家门口第一批新型房屋的建设过程及建成效果后, 又纷纷主动找到政府, 要求参与新农村房屋拆迁改造建设计划。他们说:咱农民如果都住上了这样的房子, 那就是真正过上小康生活了。能住上这样的新房, 就实现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愿景了。

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后, 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后重建提出了要求:“要把安全、美丽、放心的美好家园建起来, 把学校建设得更坚固更美丽。”北新建材是这一要求的率先践行者, 5月26日, 承载着“安全、美丽、放心”要求的北新建材第三代“圆梦”房屋, 在北京成龙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成功举行援建雅安老人安置院发车仪式。北新建材“圆梦”房屋, 圆的不仅是灾区老人的安居梦, 更是中国人民的美丽家园梦。

以家国情怀建造惠民工程

新农村建设、保障房建设是中国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推广高品质的房屋固然能使百姓受益, 但是在这个应用领域的推广又需要较低的价位, 这一点使得很多建筑、建材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 由于农村房屋工程大多数是自建农宅, 没有统一的尺寸, 比如门窗系统, 需要一户一户测量, 逐樘定制, 这就需要强大的供货能力、定尺加工和高标准的技术服务。这些不利条件又使得小型企业也退避三舍。然而北新建材对此却主动请缨, 开拓前行。他们说:“咱作为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先行者和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 又具备强大的系统集成优势特点, 咱不担当谁担当!”正是受这样的家国情怀所驱使, 北新建材甘愿为建设生态文明, 构建美丽中国做贡献。

基于这样的家国梦, 北新建材大胆尝试与政府合作, 推出了新农村抗震节能民居建设工程, 定制性地为农村新型房屋建设提供墙体及吊顶系统、门窗系统、采暖系统、涂料系统、塑料管道系统、纤维水泥外墙板系统、纤维水泥屋面瓦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优质节能环保建材产品, 通过缩短流通链、提供直供服务来降低供应成本, 并为农民的建设项目提供售前支持、方案设计、施工配合、售后服务, 全方位保障房屋的品质, 并实施一系列举措实现让百姓放心、满意:建立绿色通道, 避免了大型企业因流程规范引起的反馈延迟问题, 确保供货和服务的快速响应;成立专项技术小组, 每一户农宅均亲自测量、逐樘定制, 解决工程中尺寸差异问题, 并且做到一周三次日常维护;提升物流服务, 做到全程送货;提供优先供货, 解决了工期问题。

构建绿色建筑生态链 篇5

x街道党工委 办事处(2007年2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生态xx”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区委、区政府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任务,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创建工作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增强了做好这项工

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区委、区政府对街道城市现代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和关心,明确了xx要建设成为“现代化风貌、国际化元素”新城的目标。这一目标融入了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商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区的要求。为此,我们将迅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目标要求,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一个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阶段,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环保设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将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环保设施,提升环境保护能力,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充分利用xx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容量和能力,加紧街道辖区内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完成在污水处理厂管网覆盖范围内污染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接管率90%的任务。二是实施区域集中供热工程。继续扩大能达电厂热网管道覆盖面,为企业提供集中供热,逐步淘汰工业集中区内工业锅炉,减少烟尘废气排放。三是加快企业“退城进园”进程。按照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工业企业集中步伐,年内将xx毛巾厂等企业搬迁至工业集中区。

二、加大监管力度,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强化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一是严把项目审批关。在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时,坚持在环保环节上严格把关,做到环保不过关,坚决不引进。确保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率100%,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率100%,未批先办项目查处率100%,同时不断提高准入门槛。二是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重点加大对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和废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业企业废水、废气排放稳定达标率100%,重点污染源排放口在线流量监控率大于8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90%。同时,对医疗废物和化工、机械、冶金、电子行业危险废物全面实现安全集中处置。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金五星、新中染整厂两家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工作。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力争获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不少于规模企业总数的10%。

三、改善市容环境,提升人居水平。以营造良好的生态居住环境为核心,统筹抓好环境整治、环境创建和水环境改善等工作,不断净化、美化市容环境。一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快城区绿化和实施河道整治,完善“建、管、创”一体的环境综合整治体系。在非拆迁自然村落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配套设施、功能元素、绿化美化等方面的专项整治和改造建设行动,着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二是继续深化系列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成果,全力确保5个社区通过省卫生村验收,全面启动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三是加大水环境建设力度。结合“防洪抗灾保一方平安、整治河道创优美环境”和“节水型、环保型”城市建设,认真抓好河道环境整治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总方1.63万方。xx桥港河道疏浚通过省级验收,配合做好xx港综合整治工程、xx桥港桥头公园、xx桥港河道绿化工程。

四、加快绿化造林,打造绿色xx。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确保年内完成义务植树2万株、种植草花12万盆、新增城镇绿地9万平方米,完成1个园林式单位(居住区)、1个绿色家园示范村的创建任务,创建成为绿色家园示范镇。一是抓好绿色通道建设。重点做好xx高速公路xx段、xx段的3.6万平方米防护林带绿色通道的完善工作,做好xx路xx段绿化、xx路景观绿化等城市道路的植树绿化工作,高标准完成绿色通道建设任务。二是抓好绿色村镇建设。认真做好xx河生态公园一期绿化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结合原有地貌,做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完成绿化任务,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娱乐休闲场所。三是抓好绿色家园和绿色社区创建。按照“路通、河清”要求,继续加大河道清淤力度,净化、美化河道两岸环境。在城区板块改造、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同步实施绿化景观建设,增加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和城区公共绿地面积,确保绿化覆盖率达30%。同时,确保完成xx两个社区的省级“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扎实工作,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加快建设“生态xx”作出应有的贡

从绿色建筑到生态城市 篇6

丹麦绿色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

丹麦丹佛斯中国区副总裁 车巍

丹麦在节能减排方面走在全世界的前面。

40年前,丹麦也经历了能源危机。当时丹麦的石油100%地靠进口,其整个能耗的结构跟中国比较接近,以煤为基础,所以当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制裁,丹麦是首当其冲,可说是灭顶之灾。但是,丹麦经过40多年的努力,在经济上做出了一个奇迹,经济总量增加近80%,但是能耗增长几乎是零,全民的生活水平还在持续地提高,经济总量跟能耗完全脱钩,更有意思的是碳排放还在下降,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能做到的。加州是美国最富的城市之一,加州每年人均耗电是要12000度,丹麦人均耗电仅6000度,

丹麦一年到头都有供暖,它的整个供热面积在持续地增加,但在过去的40年当中,不管是单位能耗,还是平均能耗,还是总能耗都在下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实际上就是几个方面,包括从门窗、墙体保温的节能,集中供热,区域供热,计量收费等。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发展在丹麦是做的最好的。做到这些,我理解是丹麦实现了两次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这次革命有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即到2050年完全摆脱化石能源,完全不烧煤,而且这个能源结构里面还没有用核能。因此,我认为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地球村,我觉得在地球村的那一角,丹麦这块小地方给我们看到了人类未来能源的一种希望,应该是一种很理想的状态。

在丹麦南部的一个小城市——松德堡市现在在推行一个零碳项目,要实现零碳排放,实现完全达到摆脱化石能源,到2029年就要达到。这个城市虽然不是特别大,仅有8万人,从2007年实施零排放项目至今,降耗已经接近40%,无论是区域供热,还是垃圾焚烧,还有地缘热泵都用上了。垃圾焚烧系统做得非常好,他们开玩笑说,丹麦不需要多长时间,垃圾就不够用了。丹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实际上也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结果,一方面有政府的政策和立法的引导,另一个是有全民的参与。欧盟的目标是2020年新能源在整个能耗结构中达到20%,丹麦现在已经做到了。丹麦的风能、太阳能,还有生物质能都做的很好,也催生了一大批绿色产业。

在以上的几个领域里,都有丹佛斯的身影。丹佛斯原本是一家农民企业,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在100多个国家有业务,到中国已经17年了。我们国家最早用的雪花牌便是用的丹佛斯的压缩机。丹佛斯的业务分成三大块:一是冷链,叫做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涉及食物储运的全过程,我们都有解决方案。二是热链,包括整个城市的供热系统,在北京牛街就有我们的供热项目。2012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哥本哈根时签署了一批商业合同,丹佛斯跟鞍山市签了一个供热的项目,通过丹佛斯的解决方案,帮助鞍山市把整个城市的供热能耗降到最优化,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同时利用鞍钢的工业余热供应城市的生活用水,所以是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三是变频器,除了建筑,还有所有的工业生产线上,各行各业都有应用。

丹佛斯的这三大业务都跟节能减排有关系,而且是跟建设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有关系。

绿色交通建筑的设计与探索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刘京

20年前,我理解绿色建筑就是绿颜色的建筑,后来我才理解绿色建筑涵盖的空间和理念非常宽泛。

绿色建筑之所以要研究,是因为我们现在建筑能耗占据了整个城市能耗相当大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拥堵,能源紧缺,环境污染,这些都需要我们发展绿色交通建筑。交通建筑包括很多种类,如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站、机场和地铁站等。在我国,交通建筑建设速度快,数量多,规模大,因此,需要我们走上绿色化的进程,而不是建这么多以后难拆除,为我们的子孙添麻烦。2013年6月1日开始,北京要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现在出台了住宅和公建的评价标准、设计标准,但是我们看到其实绿色交通建筑跟其他的公共建筑有区别,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讨。

首先从建筑设计的范畴来看,一个建筑除了个体属性,它的城市属性非常重要,包括和周围建筑的衔接和连通,跟城市重要的空间领域的衔接。从个体属性来说,现在的绿色标准是“四节能一环保”,但是交通建筑跟普通的建筑最重要的区别是能耗的权重不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所要控制的重点不一样,办公建筑装空调能耗是最大的,轨道交通建筑的电力系统能耗是最大的。

绿色交通现在面临什么问题呢?首先是交通建筑的能耗巨大;其次是交通建筑占地面积非常大;第三是过分装修,交通建筑有框架,结构一层皮,外装是一层皮,内部一层皮,这三层皮其实做了很多无用的装修,所以我们可以从装修入手来简化,是不是有材料可以做到一层皮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还体现结构美。还有就是环境噪音,这也是近些年来很多居民投诉的一个重点。

从城市的属性来看,因为交通建筑占地面积很大,所以已经不符合城市现有路网的体系,截断了生态化城市的路网结构,而且各个交通体系衔接不是很流畅,这是因为不同交通方式分属的管理单位不同,所以在交界的过程当中不是很融洽。基于此,我想首先应该开拓创新,建立一个好的思维模式,应该考虑到更复杂的层面。从交通设施来说,具体的措施包括交通效率、节约土地资源、优化能源控制、使用自然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和善用模拟手段。例如,如果我们在一个交通体系里换乘每个人能节省5-10分钟,那对社会效率的贡献是很大的。我们做的苹果园立体交通枢纽,把地铁、城际列车、公交汽车、社会汽车和自行车都进行了整合,管理整合是一个重点,设计整合是我们的手段。这对城市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还有,在设计阶段做很多自然模拟的软件,通过这些软件模拟,然后再调整方案。对于交通建筑来说,我们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建立体系化的研究,才能真正推行绿色交通建筑。

nlc202309031954

申都大厦的旧房绿色改造技术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田炜

2012年底,现代设计集团申都大厦改建工程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专家评审组充分肯定了申都大厦在垂直绿化、能效监管、雨水回用、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结构加固等方面的前瞻性技术,认为该项目在旧房的绿色生态化改造方面具有极强的推广和示范意义。该项目同时被列入上海市立体绿化示范项目名单。申都大厦位于上海市西藏南路,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原为现代设计集团办公楼。

近年来,现代设计集团围绕城市旧建筑功能提升和绿色低碳两大课题,大力发展既有建筑改造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并于2008年将申都大厦作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建实验楼,通过改造前后的全方位能耗检测,大力推进既有建筑和绿色建筑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比选,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值得一提的是,申都大厦实验楼在绿色策划方面坚持发展以建筑设计为主导的“低成本、高产出”技术,更多地利用建筑本身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保温等技术,实现资源集约、低碳高效,相关既有建筑和绿色建筑技术将在集团的建筑咨询项目中转化应用。

首先,前期的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是我们策划的依据,是整个建筑功能的定位。在功能策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绿色技术或者绿色理念真正地体现出来。从建筑的布局,到空间的再造,以及基建设计的增设,都与我们的内容息息相关,都是一个相互的限制和呼应的过程。

其次,空间设计,整个大楼在居民区里面,南北间距非常近,只有10米,如何解决视线干扰和建筑本身采光的问题,减少中庭的效果,引入边庭,特别是在弯角的时候,把风吸进来,不要只在中庭的周围有新风的出现,我们要在更大的区域里面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这样的好处,一是增加了室内过渡空间,二是解决了楼间距的问题。

另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初期的投资概算700多万,通过技术招标仅用了380万就完成了整个项目。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3.65米;应用了30余项绿色建筑前瞻性技术,建筑节能率达到61.15%,采用地缘热泵负责部分空调采暖,光伏发电提供2.04%的建筑用电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41.1%,可再循环建筑材料用量比15.0%,是一次低成本绿色建筑设计的成功尝试,获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审专家的高度评价。

室内污染是看不见的杀手

香港室内空气处理专家 黄劲松

香港与北京、上海一样都很漂亮,我们伟大的建筑师设计了很多漂亮的建筑,并且里面的设计也很漂亮。然而,我们对建筑物内部的污染关注很少。我想重点介绍3个方面:一是室内氧气;二是室内温度;三是室内空气的流动。

室内氧气够不够,我们主要看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室外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在300ppm(ppm表示百万分之一)左右。但是,我们在香港的一家医院二氧化碳浓度是7352ppm,这时候人在室内会感觉很累。这就是这家医院为什么经常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医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做手术时经常会丢三落四。一个内地的人到香港后很奇怪,每个月都要病一次,经常吃药,原来他在国内身体非常好,主要是他生活的室内氧气不够。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里二氧化碳浓度太高,超过1000ppm以后就会想睡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举个例子,有个很出名的建筑师,设计了好多漂亮的建筑,很有钱,但他的儿子和儿女一出生就一直病,是呼吸系统的病,医生说可能跟空气污染有关。他请我去量了一下他房间内的污染情况,测量后非常惊人。他爱人一听就哭了,他说不管用多少钱,要把这个室内设计重新做一下。

室内温度的多少以人的舒服为前提,太冷太热其实都是不节能的。温度和湿度都要控制,北京是干燥的,所以我们要加湿,香港是比较潮湿的,所以要干燥。如果空气温度过高,会使人频频出汗,烦躁难忍,造成人体内部热量不能及时散出;温度过低,又使人体热量散出过多,人体时常通过出汗散热来调节体温。适宜的湿度是创造理想工作环境的一个重要参数。适当的空气湿度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在正常温度下,办公室的理想的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在这个湿度范同内工作,人会感觉清凉、爽快、精神振作。更换室内的空气是通过空气流动来实现的。一般来说,在室温为22℃左右的情况下。空气的流速在0.25米/秒时,人体能保持正常的散热。并有一种微风拂面之感,感到舒适。空气流动过快或过慢,都会引起人的身体上的不适。正常的通风标准是每个人每小时约需2000立方米的空气。

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构建初探 篇7

近年来,因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及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或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违法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性化工原料(如三聚氰胺)、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从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但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市场混乱,同时也使行业经济受到冲击,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以《食品安全法》出台实施为契机,理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者关系,真正构建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已显得尤为必要。

1 食品添加剂的概念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按来源不同,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目前,全世界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已多达25 000种,直接使用的有3 000—4 000种,其中常用的有600—1 000种。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2 000多种。

2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食品添加剂由于能改善食品品质和档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食品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陈君石院士曾经指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是,现今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使用诸多方面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食品及添加剂的标准不统一、不科学,许多食品添加剂还缺乏相应的检测方法,或检测方法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我国虽然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但仍存在着标准滞后、缺少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重大缺陷。截至2007年底,我国2 300多种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中拥有国家标准的仅有300多种;即使有标准的,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也已经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使用范围、食品分类不够科学、规范和统一;某些品种使用量的规定不合理;由于多年的增补,企业获得、查阅、使用标准不方便等。这导致在一些传统食品,如豆制品、调味品、蜜饯、酱腌菜、炒货中缺乏明确、定量和可操作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也未能按照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危险性评估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价。

(2)对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监管不到位,对生产不安全食品的企业处罚力度不够

食品监督检验机构设置不够规范、职责不够明确,执法部门执法不够严格,缺乏对食品和添加剂流通渠道的管理,只有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才忙于追查;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城郊结合部、集贸市场疏于管理,近年来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多发生在上述地区。目前,食品安全领域违法成本低,只要不是人命关天,少有司法介入。

(3)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欠规范,信息透明度较差

政府监管部门在法律法规政策、专业知识、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的宣传还不够到位。一方面,生产经营企业不了解食品科学的前沿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普通消费者缺乏食品添加剂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对生产企业实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体情况无法知晓。

(4)食品添加剂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有待加强

协会是联系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承担着行业自律、协调维护企业利益、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重任。但从我国相继发生的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故中可以看到,行业中介组织在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企业行为等方面还较为薄弱,行业中介组织自律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5)部分企业未能依法生产经营,缺乏诚信

陆续发生的相关食品安全事件,已反映出部分企业(包括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追逐经济效益,无视法律法规,无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缺乏应有的道德与诚信。

3 构建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构建绿色生态系统,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构建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的主要目标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者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相互依存、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综合管理应由这三个主体共同推进,即政府的宏观管理、行业协会的中观管理(包括其他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内部的微观管理,他们各司其职,共同履行食品安全的质量管理职责。

(1)从政府宏观管理来看,要加强法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通过法律规范、经济奖惩、政策导向、教育等手段加强监管力度,强化政府监管能力

1)尽快制订国家标准,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检测办法。食品添加剂从生产到销售,需要建立和完善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贮藏、物流配送等环节的有关标准,使之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发展,而不仅仅只管生产经营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对食品安全监管强调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实行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就显得比较科学。为此,要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和《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同时强化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生产,也不得从境外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2)推进政府职能改革,健全和完善政府监管职能。食品监管体系是指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组织为保障食品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度、方法的总和,它既包括行政组织体制和机制,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标准检测体系、应急救援体系、经济上的奖惩措施等方面。建议在依法组建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垂直领导体制,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所有工作,其中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建立对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等主要食品销售网点的常态检查与责任追溯机制。如《成都市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规定:市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行使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职责;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销售领域的质量监督管理;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添加剂生产和销售的卫生监督管理,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管理。

3)加大研究和设备投入,壮大检测执法队伍,强化监督力度。许多食品添加剂需要反复论证和实验才能证明其是否对人的身体有害,这就需要政府支持相关部门加大有效快速检测方法、技术和设备的投入与使用,不断壮大检测技术人员队伍与提高检测人员自身业务素质。重视并加强市场监管,尤其重视对中小城市、城镇、城郊结合部食品安全事件易发区域的检查,强化对违规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面粉处理剂等“问题食品”的检查,充分利用传媒将抽查结果传达给消费者,对于那些知法犯法、滥用添加剂、利用添加剂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4)大力开展媒体宣传,强化对消费者自身意识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专业培训、依托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多途径、多渠道强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食品安全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进一步强化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5)畅通群众参与食品监管的途径。通过宣传,形成“人人关心食品,人人维护安全”的浓厚的社会氛围。食品监管的基层工作难度很大,困难很多,必须发动群众,尽可能地动员更多的力量加入到食品安全工作中。有条件的地方应设立相应的举报奖励基金,让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无处藏身,人人喊打。

(2)从中观管理来看,强化中介组织和横向联合组织的行业管理作用

1)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防止同业恶性竞争;配合政府做好生产过程的监管,通过曝光、通报批评、开除出行业协会等自律措施,规范协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建立健全有效的联系沟通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畅通与消费者、企业沟通的渠道,及时反映消费者诉求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专家资源、技术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强化对各类创新成果进行总结、鉴定、评估和推广应用的力度,实现资源共享。

3)掌握进口国家或地区相关标准。在添加剂的使用上,“非许可即禁止”是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普遍原则,但各个国家或地区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管理不尽相同,因此行业协会在参与制定标准的同时,必须了解外国的相关标准,指导出口企业确保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

4)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宣传贯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要依托行业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扎实开展以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和监督人员为对象的宣传和贯彻,以便使社会各界对该标准规定的内容有清楚的了解,准确掌握标准的查询方法。

5)建立信息平台。尽快建立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如建立权威的食品添加剂网站,加强信息披露,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主动搜集企业、专家、消费者的意见,为政府部门献言谏策,督促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标准、管理办法,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从企业微观管理来看,强化质量控制和防范问题

1)强化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标准,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食品添加剂目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①严把添加剂的采购控制关。添加剂使用企业应建立进货验收制度,验明标识,向供货单位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添加剂执行标准、产品合格证明和复合添加剂的成分配方等有效证明。

②同类添加剂进行比选后择优使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在符合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相类似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比选后择优使用。

③提高产品检测水平。高水平的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可以有效遏制上游企业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对于企业不能胜任的复杂的产品检测,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提高科研检测水平。

④完善过程管理,找出合理配比。依法选择好添加剂后,食品加工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监控手段,完善生产记录,详细记录添加剂在每个环节的使用量和配比,加强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通过大量的实验找出既能达到预期效果又能满足标准要求的配比。

⑤强化贮存和标识管理。食品添加剂须实施由专人贮存保管、专柜存放、严格标签管理,专人配料审核、专人添加和准确计量等制度,建立食品添加剂专用档案,制作添加剂进出库和使用台账,做到记录规范、账物相符。

2)依法实施对“问题食品”的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尽可能将危害程度降低到最低标准。

3)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企业应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义务,视质量安全为生命,坚持诚信为本,确保严格遵守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标准,关注企业的声誉与信用,积极构建企业诚信体系。

4)关注行业发展方向,研究开发绿色食品添加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研发新的食品添加剂及其新技术,未来发展将趋向天然型添加剂、高效安全型添加剂、复配型添加剂、专有复合型添加剂、高分子化载体化食品添加剂等方向的研究。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品种、数量、安全、健康等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如何正确使用天然、健康、安全、低热量、低吸收和复合高效的生物技术合成食品添加剂,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企业应顺应发展潮流,加快研发与生产步伐。

4 结束语

当今国际社会,发达国家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20%,而其食品添加剂消费量却占世界总量的70%。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进入一日三餐的加工食品的发展,我国的食品添加剂行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做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工作,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者携手共进,各司其责,为共同构建食品添加剂绿色生态链作出贡献,让消费者能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健康!

参考文献

[1]柴秋儿.国外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法规及安全标准现状[J].中国市场,2009(4):62-63.

[2]吴建业.《食品安全法》为食品添加剂保驾护航[J].中国市场,2009(4):54-55.

[3]徐淑伟.我国食品添加剂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09(5):26-27.

[4]吕咏梅.食品添加剂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7(1):17-19.

[5]李秀兰.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1):64-65.

[6]刘丽琴.食品添加剂:“天使”or“魔鬼”?[J].中国市场,2009(17):58-59.

构建生态校园实施绿色教育 篇8

一、构建生态校园的基本思路

(一)校园建设要追求园林生态化

校园建设规划要以“绿色校园”为理念,充分体现环保和节能,依托现有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科学构思,精心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要本着立体平面、软硬覆盖、乔灌高低、常青落叶、庭院景点和花草树木结合的方针,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实现三季花香,四季常青,走路不粘泥、雨后不积水的优美的花园式的校园。要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多样化景观与空间设计,创造优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别具特色的园林化与生态化校园模式。

(二)校园建设要考虑地域性与文化艺术性

校园建设规划应考虑地区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绿化、景观设计等都应与地域环境相协调,保持校园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痕迹,体现地域特色。要针对该地区的气象条件和校园土质、绿化位置和校舍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把校园绿化、美化好,充分体现出校园环境的特色。

(三)校园建设要追求数字生态化

校园建设规划要体现前瞻性,适应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要通过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功能配置来体现时代特征。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要适应网络化、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要强调信息的流通和交换,密切各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发挥好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体现高校信息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功能。

(四)要体现继承性与创新性

我国传统的四大书院总是尽量建在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态校园建设要继承和汲取学校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经验和建筑风格,体现传统书院的文化内涵,更要体现“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学科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协调好各部分的功能组织布局,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改善和优化办学环境,展现自然与文化景观,展示精神与育人形象,突出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努力实现总体布局和各个建筑群既具有方便实用的使用功能,又具有全方位的育人功能,也具有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全面打造快捷、高效、舒适、美感的校园。

(五)扩展生态管理的理念

生态学校的教育理念除了关注人与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之外,在学生观上,更要在讲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培养。因为,创新最崇高个性,一个人没有个性就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因此,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充分发展每个人的正确性,促其成才,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管理上,要在讲究教学规范的基础上,更注重教师教学个性的发展,给教师以适度的教学空间,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才华。

(六)推行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总和,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行为,使人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生态德育有着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爱护草木,爱护野生动物,爱护水资源,关心人类的和平和幸福,关心人类生存的基础;二是树立美化环境的理念,使学生学会能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处处充满绿色、充满花香;三是养成学生的卫生习惯,讲究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穿着整洁,仪表大方,整个校园做到无纸屑、废弃物及污染源;四是倡导纯朴真实、恬然淡泊的生活方式,要让学生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开始做起,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讲究节约,反对浪费。

二、构建生态校园的现实意义

绿色建筑需生态规划 篇9

以往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配置出发, 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 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便利为核心, 将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 往往具有明显的人为性、片面性。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推进绿色规划。以绿色理念指导城乡规划编制, 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 作为约束性条件纳入区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化, 并将绿色指标作为土地出让转让的前置条件。

要打造绿色建筑, 一定要对开发用地进行前期综合评价, 包括生态环境、健康安全性、地质、古迹等方面, 避开水源保护区和有土壤、空气、电磁等污染的地区。规划设计要保护用地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 尽可能保持和利用原有地形, 将开挖面积和植被破坏减至最低。保护和尊重人文环境和优良的城市空间尺度。

语文绿色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篇10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几乎成为学生的“保姆”,课堂的每个环节几乎都由教师包办替代。学生很少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学生的个性难以得到发挥。实施小学语文绿色课堂理念,要求教师要大胆放手,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驰骋想象,使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探究知识的生命诉求,展现生命的对话,使课堂更具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借生日》一文,笔者以问学生“自己妈妈生日在什么时间”导入新课,但提问中有许多同学只能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对妈妈的要么记不准确,要么就根本记不起妈妈的生日。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妈妈真的是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吗?”“妈妈为什么没有忘记自己孩子的生日?”“而孩子却忘记了妈妈生日在什么时候?”通过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意旨。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平日“母亲关爱自己”的事例,让学生回忆母亲关爱之事,感受母亲的关爱之情。最后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让学生说说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报答母亲。通过讨论探究,学生们更深入地走进了文本,从而产生了“给妈妈洗一次脚“ 、“给妈 妈端一杯 茶”、“帮妈妈做家务”的知恩报恩意识。使感恩情怀在学生的生命里涌动,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拓展思维空间,彰显学生个性

绿色课堂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能够相互补充、共同提高。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的解读。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对话动向,引导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只要抓住课堂的精彩生成,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才会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畅所欲言。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篇课文,笔者问学生:“除了向瓶内投入石子的方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外,同学们还可以为乌鸦想出哪些可以喝到水的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对文本深入解读。

三、课堂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自主开放的课堂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场所。小学生具有对新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引竞争机制进课堂,可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这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篇课文时,笔者在班内组织了组与组之间的辩论比赛。正方的观点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环境,使地球能够持续发展,为人类造福。反方的观点是:地球环境恶化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繁衍生息。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学生们思路清晰,言词犀利,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不时暴发出阵阵掌声。最后,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评委,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进行了表扬与鼓励。并授予“最佳辩论小组”及“最佳辩手”称号。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学生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思维活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交际与沟通能力的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自主交流与探究

现代网络信息的发达,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网络信息充分为教学服务。例如,笔者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有关大榕树的信息。通过网络教材对文本进行课外预习,让学生在预习中把不能自行解决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小组讨论与交流,共同探讨交流和解决。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两种不同的鸟儿,他们作息的时间不同,却能够和谐地相处?”“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他们对大榕树的旺盛生长有什么作用?”“人类保护鸟类,会对自然发展有什么益处”等问题。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提出了有关写作的布局谋篇问题:“作者第一 次经过大 榕树时 , 写了‘鸟的天堂’的静态面貌,第二次经过大榕树时,写了‘鸟的天堂’的动态面貌,作者把静态与动态描写结合得如此自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探究,使他们在理解文本意旨的基础上,还对一些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种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再由课外集中到课堂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身探究为线索的,给学生开拓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促进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地产从建筑到绿色生态 篇11

上世纪末,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s)在西方国家兴起,并成立了国际性组织,制定了有关绿色生态建筑的指标体系,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1987年和1988年分别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关“健康建筑”的国际学术会;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一项名为《21世纪议程》的文件草案等。20世纪六十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首次将生态与建筑合称为“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绿色生态建筑”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提倡,大力发展和推进“绿色生态建筑”,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绿色生态建筑与房地产业的关系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房地产、建筑也是资源、能源消耗较火的行业。目前,我国建筑业物质消耗占全部物质消耗总量的15%左右,建筑能耗约占全部能耗的28%。在人类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建筑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过汽车对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生态建筑”迫在眉睫,倡导在这样一个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的行业推行节能环保建筑实践,将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绿色环保行动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大量的耕地、土地、能源被占用,原生态的城市环境被破坏。建筑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健康、舒适、安全居住的同时,做到高效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和材料,是中国乃至全球建筑学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国家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号召全民动员起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推进建筑、房地产业向节能、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

2008年建设部颁布文件,我国将强制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预计到2010年,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建筑节能标准;到2020年,所有建筑节能标准将得到全面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节能率为65%的建筑节能标准,大中城市基本完成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国内外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北美绿色生态建筑的起源

绿色建筑运动在美国起源于七十年代的世界能源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节能与环保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的重要性,揭示了绿色生态建筑的概念。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其成员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以组织成员形式组成,主要有政府部门、建筑师协会,建筑设计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大学、建筑研究机构和建筑材料、设备制造商、工程和承包商。该组织成立后,其会员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从1993年成立时的23个发起成员,至2007年已超过1万个。其宗旨是整合建筑业各机构、推动绿色建筑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引导绿色建筑的市场机制、推广并教育建筑业主、建筑师、建造师的绿色实践。加拿大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

加拿大绿色建筑委员会(CaGBC)成立于2003年,会员的发展速度以每月10%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已经拥有会员1400个。其执行的LEED评估体系是在美国LEED 2.0版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两国的LEED体系非常相似,所以在2003年7月,两个委员会签订了LEED证书互认协议。其意义是LEED成为北美统一的绿色生态建筑的评估体系。加拿大绿色建筑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地在相关的建筑行业中推广绿色建筑实践。在委员会登记申请注册的项目从2003年的55个,发展到2006年的221个,到2008年在委员会已经注册的LEED评估专家达到了3000多人。对于一个非营利、非官方的组织来说,这样的成绩是相当大的。

北京奥运对中国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意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的主题,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奥运场馆的建设,就发展成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展示。在中国境内,从来没有一项盛事活动的举办使得上到政府官员下到普通百姓对建筑设计投入如此热烈的关注。绿色生态建筑就这样被隆重地介绍给市民,它是中国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个重要的里程碑,被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LEED金奖。在场馆建设中用到的绿色设计主要包括:收集雨水,净化后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节能措施-LOW-E(低辐射)镀膜玻璃幕墙等。这些绿色技术的应用,标志着绿色节能建筑已经开始在中国启动,已经从理论和口号阶段,进入到理性的实践时代。绿色生态建筑在房地产建设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诸多问题,若不及时改善,必将面临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当前我国已有七成以上水系被污染,大气、土壤污染等也十分严重,城市热岛效应凸显,加上全球气候日益变暖,能源供应紧张有限,一些地区经常停水停电,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做为一名房地产开发人员,怎样把“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灌输到日常的开发过程中,为业主营造优美的环境,建造更多舒适、健康、环保的居住区,提升居住品质,节约土地节约能源,是我们每一个房地产从业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绿色生态建筑与房地产发展密切相关,其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尽量减少住宅消耗的能量(如:出行、采暖、制冷、照明等),尽量选择在生产、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少和产生污染最少的材料;尽可能在施工中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降低用水量,最大限度地做到水的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等。

(2)健康和高质量的内部物理环境

绿色生态建筑应具有高质量的内部物理环境,尽量降低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尽量运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保持舒适的温湿度;同时采用符合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具备较好的室内空气和环境质量,保障人体的健康。

(3)将住宅及环境融为一体

绿色生态建筑运用系统学的观点,把住宅与环境系统结合,应该认识到各种因素(如:交通、景观、单体、施工等)之间存在着的相互联系。只有运用这种概念规划、设计和建造的住宅,才有可能综合解决各种矛盾,真正达到节能、持久、健康、舒适的效果。

(4)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住宅质量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是使用寿命较长的住宅,能够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相应废弃物的产生,提高住宅质量可以降低维修费用,有助于减少因维修而引起的浪费和相应的水体、空气污染。

绿色生态建筑在房地产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1)在建筑经济学领域,绿色生态建筑措施带来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降低了建筑项目的风险。

(2)在规划领域,绿色生态建筑强调项目的生态特征和开发定位,充分利用场地的资源,减少不合理的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

(3)在设计领域,绿色生态建筑采用建筑集成设计方法并遵守环境设计准则,将建筑物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综合考虑建筑的间距、日照、结构等因素。

(4)在施工领域,采用绿色施工方法,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减少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建造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量,并尽量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

基于绿色理念的和谐生态城市构建 篇12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资源丰富, 其中具有生态多功能的环保树种数百种[3]。环保型树种可抗污染、滞尘、吸收有毒物质;具有美学价值的树种, 在城市绿化中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达到环境改善和景观效果,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4]。

1 绿化———构建良好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环节。城市绿化系统的建立,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 应在切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立, 合理布局, 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情况, 选择适宜的、特殊绿化维护费用不高的树种, 应力求做到集生态性、实地性、经济性、需求性、观赏性于一体, 进而组成科学完整、以生态为先的多类型、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系统。只有将城市森林体系建立起来, 以与城市相适应, 将森林所发挥的生态保障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才可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水杉、柳、枫杨、悬铃木等乔木树种叶面积系数大, 具明显的滞尘、制氧、防风、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及减低噪音等方面的功能, 在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循环、水体及土壤净化、无机物和有机物循环中, 其都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一般在工矿区, 大气中具较多的污染物, 应根据各地污染情况及绿化的要求, 合理配置对有害气体吸收能力强、抗性强的树种, 并通过树木的生物净化措施, 对已污染的环境进行改善。

2 净化———发挥环保树种生态功能

2.1 抗有毒气体和吸收大气中有毒物质

柳杉、杨树、乌桕、广玉兰、悬铃木、女贞、无花果、黄杨、木槿、棕榈、侧柏、银杏、香椿、臭椿、枣树等能吸收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及臭氧, 能使毒物在体内分解、转化, 净化空气与水体。杨树、臭椿、旱柳吸收二氧化硫能力最强, 加杨吸收硫量达86.95 mg/m2;枣树、榆树、桑树吸收氟最强, 枣树吸收氟量达30.64 mg/m2。

2.2 吸收二氧化碳与放出氧

自然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调节者是树木, 其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桐、刺槐等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 一般每生产1 g干物质, 可吸收二氧化碳量达到1.47 g, 释放的氧为1.07 g。

2.3 滞尘

树木具有吸滞空气粉尘的作用。据测定, 在绿化的街道上, 距地面1.5 m处的空气含尘量比没有绿化地段低56.7%。可通过树木茂密的树冠及枝叶进行滞尘, 以减少细菌的载体, 有效地降低大气的污染程度, 如榆树、香樟、刺槐、石桑树、悬铃木、梓树、广玉兰、冬青、女贞等树木, 都有较好的滞尘作用。

2.4 灭菌杀虫

树木通过释放负离子, 挥发多芬精物质等, 直接有益于人体的健康。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 对改善人体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抗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许多植物的花、叶、果、芽及根部组织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不断地分泌出具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质, 其主要成分是香精油、有机酸、醚和酮等。这些物质大多有挥发性, 并具有灭菌杀虫、净化空气的功效。如松树、柏树、樟树、马褂木、银杏、水杉、栾树等树种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

2.5 对大气污染的监测

雪松、杜仲、葡萄、檫树、杨树、柳树、枫杨、梅、杏、李等植物, 对有毒物质敏感, 植物受害后产生症状, 是反映大气污染程度的指标。雪松是一种对二氧化硫与氟化氰比较敏感的树木, 当其幼叶在大气中有二氧化硫污染的环境中, 表现为:刚开始松针尖发黄, 后发展至全针黄化, 最后呈黄褐色而脱落;由于雪松具较弱的抗烟害能力, 因此可作为监测大气污染的树种。枫杨等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污染性气体的抗性弱, 受害后表现为落叶和枯梢, 受害严重的叶片可全部脱落。

2.6 改善小气候

城市树木通过夏季降温增湿等作用, 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可不同程度地减弱和改善严寒、狂风、噪音等。在城市及工矿区, 合理地配置绿化树种, 可有效地发挥树木美化市容、改善城市卫生环境等作用。

3 美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树木的花果、树冠、枝叶等可充分体现绿化树种的美学价值, 如雪松、石楠、鹅掌楸、香樟、槐树、垂柳、广玉兰、楸树、重阳木、三角枫、杨树、枇杷等树种, 栽植于生活区、城市道路、工矿区, 其雄伟挺拔的姿态、奇特优美的叶形、绚丽多彩的花色, 均能充分地展现出各自的风采, 进而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银杏为优美的风景树, 其树干笔直挺拔, 巍峨魁伟, 冠如华盖, 叶形似折扇, 春夏季叶色翠绿, 秋季叶色金黄, 异常鲜亮。刺槐的羽叶翠绿, 花期长, 芳香阵阵;树形轻盈舒展, 夏季时, 大型总状花序于树冠垂挂。石楠的花、枝、果、叶各具特色, 皆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春季, 枝头嫩叶, 红绿相间, 红艳如花;初夏, 白色的花朵挂满枝头, 香气扑鼻;秋季, 绿叶丛中, 果实赤如珊瑚, 分外娇艳;石楠还具有盘缠曲结的紫藤, 花团锦簇, 色彩缤纷, 姿态伸屈自如, 让人赏心悦目。

摘要:从绿色植物的绿化、净化、美化等功能对和谐生态城市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提出应遵循自然规律, 用生态学观点建立城市绿化系统, 充分发挥树种的生态功能, 构建良好人居环境。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色理念,构建

参考文献

[1]吴中伦.中国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4.

[2]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8.

上一篇:个人调查状况下一篇:新经济与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