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2024-10-09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共12篇)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篇1

0 前言

随着近些年来, 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 我国各行各业中都在积极履行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建筑行业来说,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问题已经日益显露出来, 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方式与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 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 从而能够积极促进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使我国积极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道路。

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 就是建筑施工工程中, 应该加强对绿色理念的践行, 做到合理利用资源能源, 使资源得到一定的节约, 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减少环境污染, 使环境得到积极的保护, 以此能够促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型社会, 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与舒心。而对于绿色建筑技术来说, 在施工中, 应该合理控制能源质量、水电以及环境等问题, 以此能够使建筑得到一定的绿化。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 能够促进节能节地目标的实现, 而这也积极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 当前对建筑施工过程中, 绿色建筑技术的分析与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能够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人们营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与方式

2.1 准备阶段的绿色评价

建筑工程施工前, 应该做好准备工作。而在这一阶段, 可以积极实施绿色建筑评价, 主要针对一些对象类型进行评估, 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实施。首先, 应该对评价对象的类型进行积极确定。由于评价标准受到不同类型对象的影响。所以, 作为相关人员来说, 应该, 从对象所在的自然环境, 以及对象的建筑因素入手, 对建筑评价的框架进行积极确定, 从而能够将准备阶段的工作做好。

2.2 评价标准的积极确定

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来说, 主要包括两种: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而对于这两种评价标准来说, 有着各自的优缺点。然而, 在现实评价过程中, 应该对国家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进行积极借鉴。而如果不能对现行的国家评价标准作为采纳, 可以针对当地的现实发展情况, 对评价标准进行制定, 这一过程中可以积极采纳专家给出的意见等[1]。此外, 对于评价标准来说, 主要借助标尺的形式, 并且能够对当地的发展状态进行合理反映。此外, 还要在评价过程中, 注重核心方面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 最主要的是应该对数据信息进行积极收集, 然后实施测试工作。另外, 作为评估人员来说, 应该从评价标准出发, 分类归纳所收集的信息内容, 并且实施定性的判断。此外, 在现实的评价中, 作为评价人员来说, 可以输入相应的设计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数值, 并且以评价标准为依据实施评价, 从而能够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2.3 总结阶段的绿色评价

这一阶段中, 应该综合所有评价层次的结果, 借助配合权重系统, 计算评价结果。而在这一过程中, 对评价人员也有相应的要求, 评价人员应该具有相应的资格水平, 才能在评价过程中实施规范的评价。而对于评价的结果, 应该通过加权累计的手段来计算, 综合所有的评价分数, 并且针对不同的分数, 对绿色建筑的等级进行合理确定, 最后, 还要对相应的登记证书进行颁发等。

3 加强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

当前, 我国的绿色建筑的评价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并且评价内容也不够全面。因此, 应该加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完善。首先, 应该将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构建起来。而在这工作实施之前, 需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且积极响应环境保护政策, 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发展目标, 以此才能有效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使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其次, 还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针对我国的发展实际, 还要将我国相应的法律条文作为发展的积极参考与借鉴, 才能使评价标准更加客观, 以此能够使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 要想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使评价标准更加科学与准确, 一方面, 应该保障评估的准确性, 使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另一方面, 还要还要积极从当地的现实状况出发, 进行指标体系的制定;此外, 还要积极考虑建筑行业的现实发展状况, 以此能够在评价过程中, 具有全局意识, 能够对不同角色的利益进行积极考虑, 以此能够促进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发展[2]。

最后, 在评价过程中, 针对评价方法, 应该将定性评价积极向定量评价方式转变。作为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大多数都是借助累积的形式进行计算, 然后再对总评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等。但是, 随着实践经验的证明, 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对于绿色建筑来说, 不仅仅对艺术造型加以重视, 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 在生产、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过程中, 其中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都有一定的数据, 但是这很难进行定量评价, 因此, 当前应该加强对评价方式的完善, 促进评价的科学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 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离不开评价体系的建设。而建筑评价体系的绿色环保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于当前我国的发展现状, 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能源节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 应该增强自身的绿色环保意识, 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从而能够积极走向绿色环保道路, 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酒淼, 宋凌.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方法研究思路[J].建筑科学, 2015 (12) :29-31.

[2]徐亚军.办公楼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浅析[J].建设科技, 2016 (04) :55-56.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篇2

项目地点: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

认证奖项:绿色建筑创新奖 三星级设计 主要功能:办公建筑 投资单位:

咨询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时间:2009年

建筑面积:9,990 m²

设计单位: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莘庄综合楼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项目用地面积约2,000m2,建筑面积10,000m2,建筑高度23.7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成后的主要功能为上海市建科院在莘庄园区的区域中心。本次申报范围包括新建综合楼以及对既有生态示范住宅的改造利用。

关键参数

节能(%)61.9 节水(%)N/A 二氧化碳减排(吨/年)N/A 热岛强度(℃)N/A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55.8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39.0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N/A 可再利用材料利用率(%)N/A

“莘庄综合楼”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项目用地面积约0.2万m2,建筑面积1.0万m2,建筑高度23.7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建成后的主要功能为上海市建科院在莘庄园区的区域中心。本次申报范围包括新建综合楼以及对既有生态示范住宅的改造利用。

本项目完整保留既有生态示范住宅,将其改建为接待中心。基地内绿化选取当地植物,采用屋顶绿化和立面爬藤绿化,地面除车行道外均以复层绿化为主。墙体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和挤塑聚苯板内保温综合保温措施,窗体采用双层窗活动遮阳和Low-E中空窗等;空调合理分区,采用土壤源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机组以及溶液调湿全热回收型新风机组;采用节能高光效荧光灯和照明分区控制;安装平板集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园区既有自建地埋式中水处理系统,回用于冲厕、绿化灌溉和道路浇洒,收集屋面及南立面采光井雨水补充景观水池;采用分区供水、变频供水、节水器具、绿化滴灌等节水措施。主楼采用无梁空心楼板和高强度钢筋;建筑内部空间采取了灵活隔断方式。下沉式边庭和采光天窗改善地下车库的天然采光效果;南立面露台、连廊开窗等强化过渡季节自然通风;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系统,采集环境参数、统计分析、实时发布、超标报警。

本项目建筑节能率61.9 %,太阳能热水产生热水量比例55.8%,非传统水源利用率39.0%。

2、上海铜山街旧改南块项目1-8号楼

基本信息

项目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东至民生路,西至中欧项目,南至浦东大道,北至昌邑路 认证奖项:三星级设计

主要功能:住宅(商品房)

投资单位:上海祥大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 获奖时间:2011年

建筑面积:223,988 m² 设计单位:CCDI中建国际

施工单位:上海市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上海铜山街旧改南块项目1-8号楼 项目简介

总建筑面积223988平方米,该工程计划新建8栋无装修的住宅楼,地上28层;1栋精装修的酒店式公寓,地上32层;学校和附属配套设施,设有一个2层高的地下室。主体为框架结构,外墙采用涂料和石材装饰,需安装商用大型中央空调,安装数部电梯。

3、上海卢湾滨江CBD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基本信息

项目地点: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688号

认证奖项:LEED-CS 金级 三星级设计 主要功能:办公建筑 投资单位:绿地

咨询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EMSI,SPEC 获奖时间:2009年 2011年

建筑面积:41,900 m²

设计单位:现代华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卢湾滨江CBD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项目简介

绿地卢湾滨江CBD项目商业金融B、商业E137A-4地块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位于上海卢湾区南端137A-4地块,南邻滨江绿地及黄浦江,东临南园公园,西接滨江CBD办公商业设施,北侧则与规划高级住宅相临。建筑地上共5层,1-3层为商场,4-5层为绿地(集团)总部办公,地下3层为车库、档案和仓库用房,其中总部办公在一楼设有单独的大堂。

上海卢湾滨江绿地CBD是绿色生态智能办公建筑,是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个绿色建筑办公项目。绿地集团总部大楼占地面积为8681㎡,总建筑面积约4万㎡,其土地开发强度要求比较高。整幢建筑地上共五层,地下共三层。地上一至三层为“海外滩中心”的商业百货,四层为绿地集团的大开间办公室以及中庭,五层为绿地集团的领导办公室,屋顶为绿色花园;地下一层为绿地集团的员工食堂以及停车库,地下二至三层为停车库以及设备用房。本项目在整体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理念,将中心庭院、室内水系、绿地以及屋顶花园进行完美结合,使整幢建筑有着丰富的立体景观,呈现出盎然生机;采用外墙保温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板送风系统、节能电梯、多形式建筑外遮阳系统、全热回收系统、节能照明系统、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屋顶绿化、透水地面、可再循环材料利用、实时监测站是系统、计算机模拟优化技术等,使先进科技与节能环保得到有机融合。

高性能的围护结构设计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整体采用高性能的围护结构,外墙采用40mm挤塑聚苯板,屋面采用60mm挤塑聚苯板,幕墙中非透明玻璃幕墙采用50mm防火岩棉,透明玻璃幕墙采用双层中空低辐射玻璃(6+12A+8隔热金属型材),热工性能均优于国家标准,更加的利于节能减排;在建筑的外部采用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建筑外遮阳体系,包括活动卷帘遮阳、天窗机翼遮阳、固固定百叶遮阳以及建筑构件遮阳。地上第五层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的活动百叶卷帘外遮阳,地上第四层在东、南、西向设置了垂直百叶遮阳。铝合金机翼活动外遮阳以及中庭透明屋顶铝合金机翼活动外遮阳均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根据遮阳的时间表进行自动控制设定。

太阳能综合利用建筑一体化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应用了目前技术较成熟的地源热泵及太阳能发电系统,在绿地集团总部大楼的地上五层的屋顶布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利用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来降低能耗,整个太阳能面板的面积约为12㎡,预计功率为5kW,产生的电量主要用于屋顶外遮阳的控制。

节能照明及其智能监控

为了充分的利用自然光,在中庭的上部设置了透明天窗,天窗可以为地上五层45.48%的区域提供300lx以上的自然采光,为地上四层38.92%的区域提供300lx以上的自然采光;需要照明的区域采用T5节能灯,人员流动叫少的公共区域采用多种控制方式控制照明灯具,例如楼梯间采用声控来控制照明灯具,非工作时间的公共区域例如茶水间以及走廊采用红外感应装置控制照明灯具,这样就实现了只有人员经过的时候,照明才自动开启;集团总部大楼与各地区分公司的联席会议很多,会议时间长,因此在会议室安装了智能化设备,这种设备能够根据环境照度自动进行调光,并根据不同的模式(如会议、展示)来智能控制照度,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也更加的环保。

绿地集团总部大楼设置了先进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BAS)系统,对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空调设备、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等运行状况进行监控、故障报警及启停,并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记录、处理、显示。对供电系统。变配电系统。应急(备用)电源设备、直流电源设备、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监视、测量和记录。

运营参数

本项目建成后,地板送风系统使办公人员感觉更为舒适;室内的自然采光明亮,室内环境质量更优,有利于提高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本项目作为上海市唯一同时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和LEED-CS金级认证的项目,对上海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根据计算,以绿色理念打造的绿地集团总部大楼预计年节约用电量为143.6万kWh,节煤量508.39t,减丰IIE-氧化碳533.97t;减排二氧化硫2.94t;减少一氧化碳832.38kg。绿地集团总部大楼倡导生态节能理念,作为一座建筑艺术精品,以大气现代的建筑外观为成为浦江之畔的“绿色”地标。

关键参数

节能(%)15.6% 节水(%)41.6% 二氧化碳减排(吨/年)600 热岛强度(℃)N/A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N/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N/A 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N/A 可再利用材料利用率(%)N/A

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中心

世博中心作为世博会永久保留建筑,在世博会期间以及会后都将承担重要的工作。世博会期间,它将作为上海2010世博会的重大庆典活动中心、指挥营运中心、国宴宴会中心、新闻发布中心以及世博会论坛中心;世博会后,它将成为上海的政务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在其设计过程中,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创造可持续的人居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世博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设计原则,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环节入手,统筹安排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回收和再使用,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力求在技术上是先进的,在实施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控的,真正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在世博中心项目中,采用了一系列诸如蓄热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控制及利用系统、杂用水收集利用系统、分工况变频给水系统、江水直流冷却水系统、程控型绿地微灌系统、中央监控与管理系统和节能设备与节材措施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有的国内尚未使用;有的国内虽有使用,但仍无规范;有的国内虽有规范,但与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还有出入。设计团队通过系统比选、项目调研、数据分析、类比测试、模拟计算、优化设计、效益评价、修正参数、归纳总结等步骤,对有关技术参数和要求予以补充和确定,提出符合世博中心项目实际情况的系统设计建议,并予以实施。保证了世博中心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实现。本建筑为7层单体建筑,建筑面积14.2万㎡,建筑节能率62.8%,52.0%的生活热水通过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非传统水源利用率61.3%。

5、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位于上海市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近中春路口),占地面积905m2,建筑面积1994m2。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面为斜屋面结构。南面两层、北面三层。

围绕生态建筑“节约资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该示范楼的总体技术目标是:综合能耗为同类建筑的25%;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室内综合环境达到健康、舒适指标。为实现该目标,示范楼采用了四种外墙外保温体系、三种遮阳系统、断热铝合金双玻中空LOW-E窗、自然通风系统、热湿独立控制的新型空调系统、太阳能空调和地板采暖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雨污水回用技术、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室内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绿化配置技术、景观水域生态保持和修复系统、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等众多新技术和新产品,通过建筑一体化匹配设计和应用,形成了自然通风、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智能控制、资源回用、生态绿化、舒适环境等十大技术特点。

6、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和烟囱改建工程(未来探索馆)“南市电厂主厂房及烟囱改造工程(未来探索馆)”项目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由原南市电厂主厂房改造而成,项目综合基地面积1.9万m2,建筑面积3.1万m2,建筑高度49.8米;建成后的主要功能空间为世博会分主题馆及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报告厅。

本项目完整保留原南市电厂主厂房的结构及部分构件,对原工业厂房基地土壤进行综合治理,维护场地安全。借主厂房北侧原有钢珩架种植爬藤绿化;基地内绿化选取当地植物,设置透水路面以涵养地下水、减小地表径流。选用夹心保温钛锌板墙面、Low-E玻璃外窗等;利用原电厂的江水冷却系统建设江水源能源中心,选择高效空调及照明设备,合理进行空调分区、采用末端控制及热回收技术,并安装528.5kWp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采用MBR工艺再生水处理系统,回用于冲厕、绿化灌溉和道路浇洒;采用分区供水、变频供水、节水器具、绿化滴灌等节水措施;通过合理设计及优质用材避免管网漏损。保留原厂房主体结构和部分设备支架;拆迁及施工过程制订废弃物管理计划,收集部分原场址材料用于制作世博园创意小品;施工废弃物分类回收再利用。通过天窗、高侧窗、主动式导光系统等改善大进深室内采光;设垂直绿化“生态中庭”;通过幕墙给立面开窗设计优化建筑自然通风;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通风系统联动控制系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浅谈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发展

0.前言

建筑施工现象随处可见,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的合理使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建筑材料浪费现象严重,不但增加了施工的成本费用,而且阻碍着绿色建筑理念的实施,为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大力提倡绿色建筑技术。

1.绿色建筑技术现状分析

我国建筑施工中,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慢慢开始投入使用,但是,绿色建筑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造成绿色建筑技术没有得到良好的使用。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我国建筑事业还处于初期阶段,在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推广[1]。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现如今已经开始出台相关的绿色建筑发展指标,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但是,所指定的地方性标准,在适应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得不到推广与使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性,在建筑企业中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同时,制订了绿色建筑相关执行条例,现如今,正将绿色建筑理念向我国的各个地区推广,包括西部地区。但是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与技术水平上需要提高,我国大多数绿色建筑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本国的绿色建筑技术还未成熟,而且,我国绿色建筑规划师的工作经验有限,对于环保节能结束的操作,并没有完完全全熟知,操作技能上还有待加强。在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上,规划院、施工方这两者很少进行沟通交流,大部分施工企业本根没有意识到绿色建筑技术使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不了解绿色节能方面的知识,绿色建筑技术在施工中难以得到良好的使用[2]。加之,建筑施工做了专业上的分类,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协作性大大降低,在建筑规划后期阶段,才进行节能设备的安装,这样明显不能实现全体绿色建筑规划。另外,我国了掌握绿色建筑技术的施工人员人数非常少,我国所生产出来的绿色建筑材料、硬件等都不够成熟,缺乏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施工中更是缺乏技术指导,导致我国绿色技能技术无法得到发挥。

2.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对策

2.1技术理念的改革

要将绿色建筑技术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当中,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技术理念的改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投入使用,是贯彻低碳、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举措。国家要重视绿色建筑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与激励机制,建立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示范工程建设,提高技术支撑力,大力提倡了绿色建筑技术的投入使用,不短壮大我国的绿色建筑产业,构建一个环保、节能的建筑模式[3]。支持绿色建筑技术,政府要给予扶持,全面贯彻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进行资金的扶持,通过市场的调节,增加资金的投入,全面构建绿色服务体系,从而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检测水平、设计水平、评价水平、运行管理水平以及科研水平,是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在推广绿色建筑技术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标准,各个部门在日常的工作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得到完善,并在短时间里可出台相关的制度,对节能、节材以及节水等,进行做详细的设计标准,规范技术规程,制定规范性的实施标准,为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做保障。最后,对科技要本着坚持创新的态度,提升我国绿色建筑技术水平,必须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创新,负责绿色建筑的相关人员,要具备创新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派遣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将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引入我国,加快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速度,使我国在建建筑与未来建设的建筑均达到环保节能要求。

2.2做好规划与能源循环使用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是实现环保节能的一个有效方式,在打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至关重要。当建设一栋建筑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规模大小、功能以及所建设的场地等问题,当一切均一一确定之后,再考虑该建筑的朝向问题和建筑的外形,这两者对建筑所耗材料具有很大影响。现如今,大部分的住宅建筑的内部负荷量比较小,而外部的负荷变化显著增大,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在建设建筑物过程当中,要对建筑物的外形设计做研究,尽量降低体形的系数,达到节能的目的。另外,为了达到节能目的,还需要注重再生能源的使用,太阳能是常见的一种天然能源,其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在建筑工程中,可以充分使用太阳能,太阳能的来源范畴广泛,采用其光的反射原理,给予建筑物热量与光照,达到节能能源的目的[4]。使用太阳能,充分表现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实现,绿色建筑技术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得到使用,把施工节能技术、现代科技相互结合起来。太阳能存在于自然界子宫,充分的使用太阳能,每一座建筑当中,都可使用,不但可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而且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性。

2.3建筑护栏与水资源的发展趋势

工程建筑护栏的外观、牢固性能整体改造与整个建筑使用寿命有着重要联系。根据我国近几年来的大多数建筑护栏构成中,玻璃门窗的广泛增加。以往的木质建筑逐渐减少,使用玻璃透明的建筑来增强室内光线的充足度,亦要把玻璃合理规范的安置在适合的角度,让整个透明护栏与非透明护栏外观起到隔热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天,阳光的强烈直晒,加上室内温度不断上升,导致空气中形成了大量的负荷。那么,在有玻璃等透明的建筑系列上装上窗帘等物体来挡阳光,减少太阳直射房间的强烈度,因此,环保木质建筑物的相比,严格控制透明玻璃物体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中,浪费水现象严重,水的合理使用,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合理使用水资源的问题,众多国家中我国是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严重缺水的城市还广泛存在,由于人们对节约用水的不重视认知能力的欠缺。因此,必须要提高人民节约用水的意识[5]。对住宅小区供水系统机械牛分类,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供应饮用水,该系统主要是人们生活用水,用来引用,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为此,水系统必须要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而另外一套水系统,则是专供使用水,还系统的水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例如,可将住户的洗衣水、洗菜水等,集中到蓄水池当中,经过净化、过滤等处理之后,再次使用,将其循环到用户的使用水管当中,将此类用水用于冲厕、洗车等。在建筑施工中,安装这两套供水系统,大大提高了水的使用率,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我国了绿色建筑技术的使用范围比较小,提倡绿色建筑技术需要对我国传统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更新改革,从转变技术理念着手,做好规划与能源循环使用工作,对建筑护栏做改造以及合理使用水资源,使我国所打造出来的建筑符合环保要求,持续走环保节能路线。 [科]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9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1(02):574-576.

[2]绿色、智能通向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捷径——第二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住宅设施,2013,17(05):874.

[3]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術,2010,12(07):247-249.

[4]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0,10(07):110-112.

绿色建筑的实施与技术措施 篇4

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 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 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为此, 有研究者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代表, 研究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 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 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某科技大学在陕北黄土高原所进行的现代窑洞住宅设计, 利用最简单的玻璃温室、浮力通风、太阳能热水和天窗采光等技术, 使窑洞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甚至使采暖能源节约了60%以上。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是建筑品质提高的重要标志。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集成绿色配置、低能耗围护结构和绿色建材等技术, 探讨适宜的绿色建筑实践模式和管理措施, 为推动盐城地区建筑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发展提供基础信息和借鉴。

1 聚龙湖商务商贸区简介

盐城市发展结构为三核、两轴、六片区, 聚龙湖商务商贸区位于两条发展轴的交汇处, 规划面积2.0 km2。该商贸区以聚龙湖为中心, 通过建设生态廊道、块状绿地、水系整理, 将建筑、河岸景观和水融为一体, 结合盐城历史文化特色, 构筑人水和谐环境, 打造水绿生态新城。盐城城南新区政府为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制定了《绿色建筑管理办法》, 积极组织区内建设开发单位学习、贯彻《绿色建筑标识导则》, 并制定了绿色建筑实施指标, 如表1所示, 要求区内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50%以上, 绿色建筑技术全覆盖。

2 绿色建筑的设计模式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 注重技术的合理性和有效应用是首要的问题。因此要从环境和资源出发, 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 构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不追求各种技术的堆砌, 而是因地制宜对各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后, 选用经济且有效的适用技术体系, 将绿色建筑设计与成本有机结合, 使绿色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如盐城市行商务中心B座 (见图1) , 项目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设计规范, 绿色建筑设计定位为二星级。该项目占地28 800 m2, 建筑面积约78 000 m2, 地上16层, 地下1层, 建筑高度72 m。选用绿色建筑技术包括:1) 屋顶绿化, 裙楼全部屋面和主楼部分屋面使用。2) 透水地面, 地块的道路、人行道采用透水砖。3) 活动外遮阳, 减少太阳直接照射, 减少大楼空调能耗。4) 节能灯具, 全部采用节能灯管, 外立面夜景灯光采用LED。5) 节能电梯, 采用势能电梯。6) 地源热泵, 大楼35%的空调冷热源采用地源热泵, 减少空调能耗。7) 冰蓄冷, 夏季空调采用冰蓄冷调节峰谷电, 利用优惠的谷电。8) 雨水收集系统, 收集大楼屋面和绿地雨水, 供绿化浇灌使用。9) 节水喷灌, 采用微灌和滴灌方式浇花, 节约灌溉用水。10) 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监测室内的二氧化碳含量、温度、湿度、照度调节空调系统的新风量, 送风温湿度, 适时调节室内灯光。

在设计时, 采用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进行基础理念设计, 体现绿色建筑的“共性”;采用独特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进行特色理念设计, 体现绿色建筑“个性”。

3 绿色施工的措施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实现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在建设过程中, 城南区建设局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 降低建设成本为目标, 以低投高效、本土化、精细化为技术选用原则。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 结合项目所在的区域特点及建筑功能, 分析不同的技术组合方案的实施难度和经济性特点, 确定经济技术最优化的实施策略。

3.1 管理措施

1) 成立了聚龙湖商务商贸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设领导小组。围绕发展目标, 研究决定并督促落实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工作。在区内宣传“绿色施工”规范, 根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要求, 召开“绿色施工”动员会暨“绿色施工”技术座谈会, 将“绿色施工”灌输到每一个工程中去。并针对“绿色施工”工作, 逐步推出适于该区使用的绿色施工管理规定。2) 建立优惠政策和促进机制。通过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项目进行资金奖励和税收优惠, 同时加大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的政策管理, 促进区内建设项目满足示范指标体系要求。聚龙湖商务商贸区已经建立了《聚龙湖商务商贸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 (试行) 》《绿色施工导则》深化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试行) 等管理办法。3) 健全建筑节能引导资金的管理制度。由区建设局、财政审计局共同负责实施。建设局负责组织建筑节能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的申报、评审, 对建筑节能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验收和评价。财政审计局负责建筑节能引导资金的年度预算安排和拨付管理, 参与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 对建筑节能引导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2 技术措施

1) 住宅全装修。其模式分两种:a.直接向市场提供运用产业化方式统一装修的住宅 (简称全装修住宅) ;b.在预售时, 提供多种装修设计方案、材料设备清单和报价, 供购房者选定后统一装修 (简称菜单式) 的全装修住宅。要求开发企业按照“质量可靠、价格合理、规范运作、取信于民”的原则建设全装修住宅, 开发企业作为全装修住宅的第一责任者, 承担相应责任。推行产业化的施工方式, 使用工厂化生产的产品和材料, 提高现场装配化水平, 提高装修质量和施工效率。实行工程监理, 明确监理目标和任务, 严格执行每道工序, 特别是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制度, 强化合同管理, 确保试点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目标的实现。工程竣工后, 由开发企业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物业管理等单位对装修工程进行验收, 装修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2) 城市绿色照明。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节能优先, 以高效、节电、环保、安全为核心, 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绿色照明工作。a.保证城市照明系统功能达到各项技术指标和节能效果。优先采购通过绿色节能照明认证、经过专业检测审核或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 城市照明系统的节能设备、措施必须达到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维护方便。b.控制发展和建设城市景观照明。根据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 严格按标准设计、按规划建设, 讲究亮度与色彩的科学配置, 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的原则。严格执行道路照明功率密度值标准, 每年城市照明节电目标达5%, 防止以牺牲照明效果去单纯追求节能。加强对城市照明设施日常维修养护的考核和管理, 道路照明主干道亮灯率达98%, 次干道、支路亮灯率达96%。c.建立绿色照明指标体系。区域内城市照明全部采用绿色照明, 覆盖率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照明应用率大于3%;城市照明管理制度采用能源合同管理, 集中控制。d.坚持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在满足城市照明各项功能需要的基础上, 提高城市照明系统的能效, 降低系统功耗, 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 以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3) 节水型城市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工作, 解决城市节约用水问题, 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而且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 聚龙湖商务商贸区内通过规范审批程序, 提升管理力度。a.规范审批程序,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在项目审批、竣工验收时,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器具进行审批、验收, 严格把好建设项目节水关。b.完善建设项目节水设施, 制定节水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管网漏水率应小于8%;新建建筑节水器具普及率100%;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占总用水量比例20%。c.同步建设节水设施。各类新建项目必须进行用水、节水评估, 在工程设计中同时提出节水方案, 同步建设节水设施。并结合绿色建筑要求, 采用非传统水源设计和建设。

4) 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为了可持续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城市垃圾最根本的出路是实行垃圾从源头分类, 提高回收利用效率, 尽快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指标体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以上;通过垃圾设施的完善和大力的宣传引导;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大于30%;通过周边垃圾处理厂, 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对垃圾进行发电、回收等处理。

3.3 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聚龙湖商务商贸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顺利实施, 2011年~2013年, 盐城市城南新区政府财政中专门拨付1 200万元配套补助资金, 用于聚龙湖商务商贸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资金。三年内项目年度完成进度如表2所示。

4 结语

2011年~2013年期间, 经过三年探索、试点基本形成了适合盐城特点、适于不同类型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 走出一条适合该区绿色施工的新道路, 推动我市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中的研究发展, 丰富具有苏北特点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摘要:简述了绿色建筑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以盐城市聚龙湖商务商贸区为例, 介绍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并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研究了地域性适宜技术措施, 形成了适合盐城特点的绿色施工新技术, 为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仇保新.建立五大创新体系,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J].建筑学报, 2006 (8) :5-7.

[2]杨晚生.绿色建筑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3]李飞, 杨建明.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

[4]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 2005 (3) :59-60.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篇5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紧张已经成为急需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也在不断的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且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能源消耗相对较大的一个行业。因此,我国对能源进行环保的过程中,应当建筑行业进行全面的管理,注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更新,以此实现绿色建筑工程。本文就从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希望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工程技术更新;建筑行业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对能源和环境,都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依据是重点解决的问题。然而,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建筑行业进行全面的管控,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应用。绿色建筑设计其实是指:在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的同时,对周围的绿化和自然资源,进行喝了、科学的规划,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其实,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应用,也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对各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分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以此在最大程度上环节了我国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推动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一、绿色建筑设计在规划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从规划的角度入手,并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建筑工程中的结构、朝向、楼间、层高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工作人员在规划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1.对建筑面积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空调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面积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尽量采用外围护结构的形式,对建筑面积进行合理的整合,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冷负荷的能源。

2.对建筑朝向的设计。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朝向是非常重要。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通常建筑工程内部结构长宽比例为4:1。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一般以南北朝向为主,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冷负荷的能源消耗。

3.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建筑面积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建筑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自然风进行合理、科学的利用,可以利用敞开的形式,或者将室内窗户的面积扩大,从而室内自然通风的效果。另外,在建筑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室内的布局相对布置紧密一些,这样可以相对减少窗户的面积,增加了自然空气的流程,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能源的消耗。

二、墙体工程技术应用形式

1.在现代化建筑中,混凝土小型空心砖成为绿色建筑墙体设计中的主要形式,这样对于传统的粘土红砖而言,其能源消耗会相对较小,并且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同时,混凝土小型空心砖作为工程技术更新的主要形式,为整个施工过程中,也提供了相对便捷的条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抗震性能。

2.利用砂浆的形式,对墙体进行保温。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多利用粉煤灰、膨胀珍珠岩等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的混合和搅拌,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添加一些添加剂,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的了建筑工程的保温性能,同时对其建筑工程建设的成本,也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三、门窗工程技术应用形式

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门窗一般会占很大的面积,大约在30%左右,然而其消耗能源为60%-70%之间。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应当将门窗的设计和施工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的重点,并且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经室内的采光、日照、通风等各个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对门窗的数量,也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对建筑空间,进行了合理、科学的规划,以此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的大量的消耗。

2.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对季节的变化,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就以夏季来说,室外的空气和相对较为充足。因此,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这样的特点,利用先进的设备对阳光进行采集,并且进行全面的转化,这样可以有效的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的展现。另外,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利用一些遮光板,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阳光通过窗户照进屋内,从而降低了室内空调的冷能源。

3.在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不断加强门、窗之间的紧密性。例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在门、窗之间,添加一些密封条,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门、窗之间的紧密性,避免因为外面的空气流动,带走室内的能量。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工程不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对建筑行业进行全面的管控,加强建筑行业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应形式,对工程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并且进行有效的应用。本文就以绿色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更新的角度出发,并且提出一些个人的观点,以此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勇,林边,贾宁.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更新之刍议[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04:470-473.

[2]赵建修.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08:44.

[3]张欣欣,刘盛麟.建筑学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4,09:115+118.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篇6

在3月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代表国务院发左贺信,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副部长仇保兴,科技部部长刘燕华等相关部委领导和一些国外的政府及机构代表等出席这次会议并讲话。

曾培炎副总理在贺信中指出,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在建筑的施工和使用全过程中,高效率地利用能源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努力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环境”;同时,”希望中国的建筑师与世界各国同行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建筑向智能便捷、节能生态、绿色环保的方向阔步前进”。建设部汪光焘部长在会上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抓好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工作,作了以“共同应对能源资源环境问题”为题的主题报告。

会上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等几十位来自国内外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就有关绿色建筑整体设计理论、方法和实例,建筑智能化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建筑生态环境技术,绿色建材技术及中荷可持续建筑项目启动仪式发表了演讲。最后大会发布《北京宣言》,宣言阐述发展智能与绿色建筑的指导纲领和主要任务,彰显了我国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同与会各国共同致力于发展智能与绿色建筑、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基本观点。

这是智能与绿色建筑领域首次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目的是为世界最大的中国建筑市场,构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平台,加快推进中国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进一步提升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进而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居住、工作、活动必不可少的建筑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据有关方面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50%的能量;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在发展中国家,剧增的建筑量还造成侵占土地、破坏生态资源等现象。事实表明,全球建筑界发展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会指出,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中央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要求,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通过全面推广智能与绿色建筑工作,争取到2020年.大部分既有建筑实现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完全实现建筑节能65%的总目标,大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要争取实现更高的节能水平;基本实现新增建筑占地与整体节约用地的动态平衡;实现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节水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以上;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30%以上。到2020年,中国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转变建设事业增长方式的成效突出。

展会持续了3天,有10多个国家的120多个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等参展。我国有湖南天泉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西市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新诺生态供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近百家生产厂商参展。

会议期间,近1500多名来自国内外职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这不仅对中国的智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链接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业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推广与应用 篇7

当前, 建筑领域在全社会能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伴随建筑过程的还有大量的污染和排放。绿色建筑因其“四节一环保”特征, 不仅是节能减排的有效方式, 还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代表建筑发展的未来;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当下, 独具潜力和优势,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 绿色建筑

不仅在施工阶段, 而且在建筑物料来源、前期规划与设计、后期运营及回收利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要求, 同时推进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同时最低限度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称为绿色建筑。

3 绿色节能技术

3.1 绿色节能技术内涵

在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基础上, 做到环保优先, 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 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称绿色节能技术。

3.2 绿色节能技术要点

(1) 高效用材与节材技术;重点是施工中建筑垃圾减量并加强回收利用, 同时注重节材技术的推广。 (2) 高效用水与节水技术;水资源有限应节约利用, 重点要控制建筑施工用水中的混凝土用水, 以此为基础开发节水相关技术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 (3) 高效用地与节地技术;在项目建设前期应对施工现场临时房屋、道路、水电、消防等项目做好合理规划, 同时对适合区域硬化进行文明施工布置, 施工期间应做好材料堆放及周转的规划布局, 可有效利用建筑空间达到节地目标。 (4) 高效用能与节能技术;施工节能应该做到降耗与高效用能兼顾, 这就要求建筑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研发, 钻研实用的绿色节能施工方法, 同时, 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一个有效途径。

4 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实例

4.1“三江紫园”项目概况

“三江紫园”住宅小区位于韶关市浈江区滨江路, 项目包括6栋建筑物, 高度为94.3米。设计立足“二点一线一中心”思路, 四周促围布局扇形空间使中央庭院显得开阔大气。2012年9月, “三江紫园”住宅小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一星A级绿色建筑示范住区”。

4.2 绿色节能技术亮点

项目外墙采用200mm加气混凝土砌块和保温砂浆, 屋面采用40m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保温隔热措施, 确保在自然通风条件下, 房间的屋顶和外墙内表面最高温度不超过标准要求的35.60℃。门窗工程选用高强度铝合金结合中空LOW玻璃门窗, 窗框铝型材厚度平均超过2mm, 玻璃采用了“南方玻璃”品牌的原片和加工技术, 整体具有质轻、保温、隔热、隔音、耐潮湿、耐腐蚀性、密封性好、防火性能好、通透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项目区域内采用种植绿地、生态水池等方式控制排污总量, 减轻城市污水管网的规模和负担, 合理化布局排污管网, 有效保护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 同时做好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前的初步消解处理。在A~F栋的屋面进行雨水收集, 在地下空间内设置集中的屋面雨水收集池和雨水处理回用设施, 统一处理、统一回用, 作为小区绿化浇灌及道路浇洒用水。

在绿化带主要考虑使用喷灌的灌溉方式, 灌溉用水使用小区屋面收集的雨水。采用喷灌喷水量和均匀性可控性好, 有效减少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比地面灌溉节水达30~50%。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本项目采用可循环木材、铝合金型材和玻璃。项目可循环材料利用率为18.9%。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是安全性、稳定性、合理性、经济性、先进性、成熟性、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人性化。智能化系统根据住户需求理性设置, 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化技术, 达到各个子系统的有效融合与整体功能的发挥。

4.3 创新点、推广价值和效益分析

4.3.1 项目创新点。

项目作为住宅小区, 在保证安居生活的健康、舒适和便捷性同时有效降低能耗, 减少污染物排放, 搞好雨水循环利用, 为住户营造绿色生态居住环境。

4.3.2 项目节能技术推广。

项目立足绿色建筑定位, 进行新颖独特的规划设计, 结合项目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建筑施工和园林化住区建设, 探索了有效的绿色建筑施工方法和工艺措施, 顺利实践完成了绿色建筑的各项目标, 成为韶关市绿色建筑探索的有益启示和旗帜, 节能相关技术极具推广价值。“三江紫园”绿色建筑项目推广价值: (1) 建筑优先、设备为辅; (2) 适宜项目, 体现特色; (3) 重视效益, 关注全寿命周期。

4.3.3 综合效益分析。

节能降耗方面:据测算可实现节电32.25万千瓦时/年, 按照能源转换率相当于节能116.1吨标准煤/年;在精细化节能建筑设计的基础上, 既保证了室内热环境达到国家标准, 全年空调等节能后能耗降低了51.48%以上。环境保护方面:住区完成园林绿化后, 据测算氮氧化物减排0.86吨/年, 二氧化硫减排0.99吨/年, 二氧化碳减排304.18吨/年。节水及高效用水方面:项目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了雨水的高效积蓄利用, 仅地面雨水渗透利用一项即可做到节水2771.5吨/年。居住舒适度方面:室内外热环境良好, 过渡季节保证自然通风;室内空气品质100%达标。同时, 建筑充分考虑自然采光, 书房、起居室、卧室等房间均完全自然采光。

5 节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的意义

一是建筑合理布局可有效降低空调采暖用电载荷;进而有力推动建筑运营维护期降耗。二是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日臻完善, 可以进行大力推广, 以期达到大幅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三是绿色建筑采用集散控制技术, 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影响和智能控制, 可以实现建筑系统综合性节能, 这种方式实现建筑节能的效率也最高。四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快速发展, 光电集约转换顺利实现, 光伏发电系统发展迅猛,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了更好的渠道。五是中水系统有效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率, 浇灌、洗涤、冲刷等作业使用非饮用水, 而且简单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有效降低水处理成本, 实现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六是昼光照明技术使光的强度、颜色和视觉发生改变, 相较人工照明系统营造了更为健康和兴奋的环境, 易于提高生活效率, 降低照明能耗;绿色建筑中可广泛推广应用。

6 结束语

当前, 我国正提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和绿色建筑推广适逢其时, 尤其在资源紧缺现状下, 绿色建筑推广及节能技术应用更具紧迫性和实践性, 我们应该站在政治的高度, 建筑本身是基础, 服务社会是目标, 制度化管理是保障。创新观念采取有效手段, 助推绿色建筑推广应用在城市化进程中顺利实现。

摘要:我国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人们对低碳生活愈加向往;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建筑未来方向, 绿色建筑是适应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分别从定义、特征、案例等方面进行探究, 对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降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阁敦思.绿色低碳建筑界不可回避的使命[J].

[2]汪红蕾, 史娇艳, 孟楠.我国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来自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的报道[J].建筑, 2013, 5.

浅析绿色建筑技术与新农村建设 篇8

1 新农村聚落

新农村是一种新型的农村居民聚居点, 它是在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农村聚居形态。它既受到现代建筑思想和建筑技术的影响, 又与传统的农村聚居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农村”在实质上就是相对集中建设的以农民住户为主的聚居区。当前的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是一种新生产物, 住区的选址规划、建筑空间设计对居住的物理环境影响、基础设施的配套等研究都比较欠缺。这就需要在“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以绿色建筑科学理论为依据, 对农村居住建筑和空间关系展开全面研究, 以探索采用绿色的低成本建筑节能技术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综合影响, 从而找寻出经济可行的符合现农村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本文中所涉及的低成本建筑节能低技术更注重的是能满足农民居住需求和经济承受力, 而非对农村地区在技术上的歧视) , 从而因地制宜实现设计能耗和成本最低的目标。

2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在人与自然、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建筑形式, 它凝聚了人类建筑文化、生态文明与生态智慧。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同时, 最大化地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生态效益并体现出对未来的关怀。

因此, 绿色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态、降低能耗、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形式, 其主旨是与地球和谐共生。作为一名设计人员, 首先应该具备环境伦理学的观念, 将建筑与适宜技术相结合, 采用低能耗达到高效率的能源循环模式, 将建筑从建造到全寿命周期的能耗减到最低, 并有利于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

3 绿色建筑技术

在谈论绿色建筑技术时, 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建筑技术的适宜性。福斯特曾经指出:“谈论技术不时髦了, 但我却不知道, 你怎么能不制造物品?而这正是技术之所在, 也即我们的文化之所在”。任何时代建筑的每一步发展, 无不与建筑师对当时先进技术与结构的大胆运用和拓展密切相关。技术在当代社会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乃至成为当代的文化特征, 建筑亦不能不把技术的运用当作一个关键课题。在分析当代技术的前提下, 如果以建筑所利用技术的特征和差异作为分类标准, 则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低技术、中间技术 (或称轻技术) 、高技术。这种划分标准有助于理解技术的复杂性、经济性和可普及性之间的关系。

(1) 低技术是指在传统建筑的技术基础上, 按照资源条件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在建筑营造中使用的技术。当今低技术的源泉是传统建筑, 它偏重于从乡土建筑、地方建筑中挖掘传统的节能、通风、利用土生材料等方面的经验和技术, 并加以技术改良, 不用或很少用现代技术手段来达到建筑生态化的目的。在形式上主要强调乡土、地方特征。 (2) 中间技术是因其并不拘泥于技术类型的时空性, 并在上述低技术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技术的原理和设备, 通过深入的建筑设计, 提高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以保护生态环境。在运用层面上, 它倾向于利用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和工业产品, 也不排斥传统低技术。中间技术的核心是依据建筑所处的经济、环境条件适度地选择合适的技术形态。 (3) 高技术是指积极主张运用当代最新的技术成果来解决生态建筑设计的问题。并把其他领域内的最新技术, 如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 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进来且以高新技术的运用为主题。即使使用一些传统技术手段, 也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以先进的材料和工艺来加以实现。

技术的三个层次在这里并不是一种绝对观念, 而是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中间技术相对低技术而言是高技术, 而相对高技术则是低技术。同时技术也是动态发展的, 不同层次之间的技术, 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而相互转化。传统建筑的很多地方体现了生态的观点, 在技术上是人们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步摸索所形成的, 其所依据的建筑技术往往是最朴素最直观的自然规律和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相对现代建筑而言, 低技术具有良好的普及性、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和应用、成本低廉。传统建筑的低技术主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制约, 营建模式需要结合地域的自然气候、地理资源, 表现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由于以上诸多的原因, 传统建筑的低技术设计方法保留和延续着较多的传统因子, 携带的文化信息较多, 同时也在技术层面上最结合自然, 采用最少的改造自然的技术手段来达到舒适、适宜的居住环境, 在这个层面上, 传统建筑的低技术特征是绿色建筑技术的一个分支研究方向。

4 绿色节能建筑实例分析

对绿色节能建筑的案例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国的相关节能建筑上, 德国在居住建筑中的能源节约计划主要有:主动式太阳能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且将这些节能方式运用到建筑上形成了———低能建筑、近零能建筑、全零能耗建筑。其中有一项建筑技术让我们的感受尤为深刻, 那就是“石灰砂砌块”和泡沫混凝土砌块。德国的砌体外墙和中国的砌体外墙非常相近, 砌块的基本模数是一样的, 原来也是以实心粘土砖为主, 后来发展成为空心粘土砖, 但粘土砖都要开采粘土而破坏植被, 还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烧结并释放有害气体。而石灰砂砖砌块是在200摄氏度下, 蒸汽养护数小时即可成型, 不需要高温烧结。泡沫混凝土砌块也不需要烧结, 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 原材料也可以反复利用, 同时, 这种方式形成的砌块的力学和热工性能都比粘土砖好。

低能耗是世界上比较公认的一种可以推广的实用型节能建筑, 而且技术也相对成熟。节能建筑是一种在建筑建造完成之后, 在使用过程中探求的一种能耗节约模式, 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层面上来讲是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周期的研究。德国的零能耗建筑实验表明, 建筑所必需的能源都可不需要靠外部系统提供, 而可以仅依靠 (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48页) 建筑自身从太阳能和地热等资源中取得, 所以这种建筑也叫太阳能全自给建筑。在设计上主要从建筑设计、外墙和窗户的构造、通风系统、屋顶光电池和电力系统、热水系统这几个方面入手, 通过每个方面的相互搭配补充, 实现建筑的零能耗;建筑设计上, 讲究建筑的进深尽可能小, 这样采暖能耗小;外墙和窗户的构造上, 首先要避免“热桥效应”的产生, 还有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及墙体砌体材料的选择;通风直接关系到建筑使用的舒适性, 这一点尤为重要, 应在设计上尽量减小风速, 室内通风的方式应根据室内的温度来选择是自然通风还是被动进风或排风系统, 同时配合采暖系统保证室内温度在一个范围内的恒定, 这样才会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屋顶光电池和电力系统主要采用太阳能电池系统和氢氧电池系统为建筑提供能源和供热,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给自足, 为建筑提供良好的电力供应和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热水系统主要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要设备, 在冬季太阳能不足时, 可利用氢氧电池系统为热水器提供热源。

实际上, 在建筑投入使用后, 常有多种节能方式可以运用。太阳能只是其中一种。传统建筑虽不能做到完全的零能耗, 但可采用适宜技术来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比如沼气、利用乡土材料来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等。为此, 在设计绿色建筑时, 首先是要认真审视建筑周围现状, 哪些技术和条件有利于节能, 哪些可以提供能源;如果常规成熟的技术可以运用, 不妨与高新技术进行仔细比较, 何者更经济可靠;同时还要找到在热工学上的平衡点, 既减少能量损失又增加能量获得, 力求节能效益更大化。

5 绿色建筑技术在新农村建设的前景

绿色建筑技术是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着眼, 从建筑的材料到建筑全寿命周期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这是绿色建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诚然, 这只是从空间建构的材料方面为考量, 在建筑空间的使用过程中, 绿色建筑又应该对建筑投以什么样的关注呢?笔者认为, 首先应从建筑的使用能耗、建筑的生态性、建筑对环境造成影响这三个方面来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从传统居住模式中转变为现代居住模式, 势必会造成居住方式的改变和建筑观念的转变, 即由传统的分散式居住, 演变为新农村的集中、密集、小区化居住形态。传统的居住建筑是人们长期同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产物, 往往是采用简单、经济的技术来达到生产生活居住的目的。而在新农村的建设中, 我们必须应该以绿色建筑技术理念为指导, 遵循可持续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尽力与地域特色相结合, 充分利用自然而不破坏自然, 使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因此, 在建筑前期阶段, 应全面考虑地域特色、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调查研究当地的建筑材料;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这些因素加以重点思考, 力图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环境结合、设计与自然结合。而在建筑工程技术设计中, 也应该对工程作出系统分析和合理科学的规划, 使工程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 同时针对建筑的各种物理性能, 还需要作出相应评估, 例如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遮阳等物理性能。此外, 也要对当地的光环境进行分析, 是否适合采用太阳能, 在农村沼气也是一种环保的新型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给予重视。

总之,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 建筑设计应该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予以重点关注, 更应该对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做出一个总体考量, 努力使建筑的能耗和对大自然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使建筑材料具有可重复利用的功能。由此不难相信, 在上述“绿色建筑技术理念”的科学指导下, 以结合自然、顺应自然、极力降低能耗的各种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建筑技术的普遍运用, 必将进一步促进人与资源、环境、社会、生态和地球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0.

[2]刘加平等.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J].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篇9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建筑作为人类社会安居、活动的重要场所,从构建前的原材料生产、运输,到构建施工,再到投入使用,最终成为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整个寿命周期中,能耗无处不在,且耗能量巨大。

1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简述

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对建筑能耗领域的关注与日俱增,为全球建筑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提供了各种技术支持。

英国建筑研究院于1990年首次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该体系科学、客观地强调建筑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时,还应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于1996年公布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该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于全球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发展意义深远。此外,其他欧美国家也先后颁布并实施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策略,很重视建筑对自然资源的理性利用,促进绿色建筑设计完善,如德国的DGNB、法国的ESCALE、加拿大的BEPAC等。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虽然迟于发达国家,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关领域从业人员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建筑革新技术。20世纪80年代,因地制宜的“生土建筑”可谓北方节能技术典范;20世纪90年代,通过政府资助和国际合作引进了国外技术成果,明确了国内绿色建筑理论思路;21世纪初期,国内数项绿色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如清华大学超低能耗实验楼、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生态办公楼、深圳泰格公寓)成功投入使用;国标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6年发布,与之配套的一系列节能设计标准、新能源利用技术标准、节能检测标准等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发展变化也都彰显着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正在从青涩走向成熟。

2 新能源技术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可有效节约建筑使用能耗。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力争实现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新能源,提升建筑能源使用效率,例如应综合考虑太阳能系统、热泵系统等技术的可行性,以及设计中是否采取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高效保温隔热围护设计等。

2.1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我国已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沿革。利用太阳能可节省大量电力、煤炭等能源。太阳能资源一般以全年总辐射量和全年日照总时数表示。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等地的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为全国最高,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

1)太阳能热水器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较为低端的产品,在国内发展成熟,普及率高,最具代表性,按结构可分为闷晒式、管板式、聚光式、真空管式、热管式等,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可提供日常生活用热水,节约用电,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2)太阳能空调系统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以热能制冷,方法有多种,如压缩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收式制冷等。

3)太阳房是利用太阳能采暖、降温的设计方法,使房屋内活动主体空间与外界环境之间形成温度缓冲区实现采暖、降温需求。无需安装特殊动力设备的被动式太阳房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气候寒冷或炎热的地区。我国被动太阳房采暖可节能60%~70%,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可节约标煤20~40kg,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太阳能主动技术则表现为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电利用两方面。光热利用主要用于采暖和制冷,根据利用温度的高低分为高温利用、中温利用和低温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主要是利用单晶硅或多晶硅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建筑的光电利用则主要用于太阳能照明。

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目前,我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政府主管部门在相应太阳能推广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模式,优先支持一体化项目,在济南、烟台等地出台了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利用设备的政策规定,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2 地热利用技术

1)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地热发电的过程是:首先将地下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通过“载热体”把地下的热能带到地面上来进行利用,目前能够被地热电站利用的载热体主要为地下天然蒸汽、热水。

2)地热供暖是通过换热将地热能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供热水,是仅次于地热发电的利用方式。其利用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倍受各国重视。位于高寒地区的冰岛开发利用得最好。1928年,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热供热系统,现今这一供热系统已发展得非常完善,每小时可从地下抽取7740t、80℃的热水供市民使用。我国北京、天津等地也已进入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的实施阶段。

2.3 风能利用技术

风能资源取决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能的利用主要以风力发电为主。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10亿kW。对于我国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及远离电网的农村、边疆,利用风能可解决生产、生活能源需求。

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我国东南沿海、内蒙古、新疆、甘肃一带风能资源很丰富,这些地区适于发展风力发电。但是,风能利用技术也会因风速不稳定、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风能的转换效率低、相应设备不成熟等因素制约。

3 国内外新能源应用案例

3.1 国外应用案例

1)“零碳城”马斯达尔:

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郊区,可谓“沙漠中的绿色乌托邦”。整个城市100%的能源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以太阳能为主。太阳能提供的电能还将用于制冷系统驱动和海水淡化加工厂运转。城市大部分建筑屋顶都将用于收集太阳能。

2)加州科学院大楼:

位于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内,在可持续发展、节水、能源高效利用、环保材料、优良的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表现突出,获美国绿色建筑理事会“白金级”评分。充分利用了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太阳能技术。

3)法国零能源办公大楼:

位于法国巴黎,完全使用太阳能提供的能源,建设了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可生产足够的电力用于采暖与照明、空调用电等。

3.2 国内应用案例

1)清华大学超低能耗实验楼:

是我国首个全方位使用节能技术的创新示范建筑,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遮阳、蓄热、照明、采光、自然通风等技术于一体。

2)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生态办公楼:

是荣获我国首个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的建筑,采用了太阳能空调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等新能源技术。

3)尚德研发中心:

我国零能耗功能型生态建筑典范,使用新能源技术涉及为大楼提供绿色环保太阳能电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幕墙、地热利用技术、空气热泵技术、水源收集与循环利用技术等。

4)沈阳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中心:

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主体工程已完工,计划于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投入使用,是沈阳市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与环保成果的展示中心。该建筑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力发电、浅流湿地系统、光导系统、LED人感传感器控制照明系统等节能环保技术,能耗将减少30%,园区内设有独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污水处置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以及垃圾处理系统,能源可以在内部循环重复再利用。目前,该中心正向国家申报节能建筑示范项目,有望成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首家公建项目的绿色建筑。

4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思考

目前,在大力倡导应用新能源技术的同时,更应重视当前基础、常规的建筑技术。例如,不可忽视围护结构保温技术,而一味追求通过新能源实现采暖需求。有人将围护结构保温比喻为建筑物的外衣,把新能源视为建筑节能的“补药”,那么我们必须避免不给建筑穿外衣就开始大力补充新能源,不可“吃着补药裸奔”。对此,清华大学的张寅平教授曾表示“新能源的应用是趋势,但高新技术在某些清况下未必是适宜技术。所谓可再生能源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一定不要用概念说话,一定要用科学数据说话。技术是否适宜一定要以应用中的实测数据来佐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太阳能电池为例,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制备过程需要用能,如果太阳能电池的总体产能低于其生产期间耗能,那么其大规模应用必须慎重。此外,虽然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且使用时不污染环境,但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过程会污染环境。

在寻求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使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不可盲目跟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建筑能耗与环境压力。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有机系统,建设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先行。规划设计在节能减排和低碳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从源头控制建筑能耗、降低碳排放。

5 结语

当前,我国建筑节能的重点领域为北方地区城镇供热计量的改造、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实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住宅全装修和装配式施工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绿色建筑的示范等。

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应从全寿命周期视角下对建筑能耗进行综合考虑,构建绿色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梦想。

摘要:简述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以及国内绿色建筑近三十年的发展,介绍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技术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国内外绿色建筑中新能源的应用案例,并对新能源的应用提出反思,建议因地制宜、理性应用,不可忽视常规技术。

论上海世博园绿色建筑技术与艺术 篇10

关键词:世博,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建筑艺术

1 绿色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基本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建筑早已不单只局限于单一功能。建筑类型的丰富, 建筑技术的提高, 使得建筑形象更加艺术化, 建筑功能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在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过程中, 不断积累与大胆创新, 力争将建筑技术与艺术能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 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 指建筑对环境无害, 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 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即为将建筑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典范。

2 上海世博园中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从某些方面来讲, 世博会的举办更像是一场建筑的群英会。世博绿色建筑是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都是以现代技术理念为基础, 在此之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并利用现代建筑技术理念表达出现代人对绿色建筑, 新型社会, 环保城市的追求

上海世博会确立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并提出了三大和谐的中心理念, 即“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基于这个思想, 上海世博园把绿色和智能建筑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平台, 通过建筑技术上的革新来创建理念实现的通道, 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体现绿色平衡理念, 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 旨在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 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在世博园的规划设计中, 贯彻了以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①资源经济和较低费用原则;②全寿命设计原则;③宜人性设计原则;④灵活性原则;⑤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原则;⑥建筑理论与环境科学相融合的原则。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包括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节水节能设备、立体绿化等方面的高新技术。

3 上海世博园绿色建筑特点分析 (以中国馆、世博主题馆、英国馆为例)

3.1 中国馆

作为东道国的国家馆, 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世博会的主题, 也考虑到环保问题。外观古典大气是所有人对中国馆的直观印象, 而这诠释“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 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馆也处处体现绿色处处表现环保。中国馆采用古老的斗拱技术, 悬挑出檐, 层层叠加, 使檐口的力可以均匀的传递到支撑的4个柱子上, 使檐口更具美感。这种榫卯穿插, 层层出挑的建筑构造方式在中国的许多知名古建筑中都有所体现。层层出挑的斗冠造型, 能形成一个大幅减少进入室内热量的自遮阳体, 大大减少了因降温所需要的能量消耗。而镂空处选用白透玻璃, 加大透光率, 从而减少因玻璃反射对周围环境的反射污染。此外, 经过查阅资料得知中国馆的建筑节能系统将使其能耗较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 得益于有效地应用了冰蓄冰空调技术, 降低用电负荷。在馆的顶部还有雨水储备系统, 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来冲洗马路, 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 引入小规模人工湿地技术, 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 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 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生态化的景观, 真正意义上的贯彻了低碳绿色的概念。

3.2 世博主题馆

堪称双向大跨度最大的世博主题馆也是绿色建筑的又一典型代表, 馆外大跨度的挑檐遮挡了大部分的阳光, 起到节能减耗的目的。馆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 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建筑太阳能屋面, 所搜集到的太阳能替代了电能, 减少大批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东西立面还设置了垂直的生态绿化墙面, 夏季可以隔辐射隔热, 冬季又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 形成一个天然的保温层。馆内屋面造型独特, 便于汇水, 而具有旧上海标志的老虎窗造型优美, 通过造型的变化将原本大尺度的屋面划分成中等尺度的汇水面积, 汇集起来的雨水可以用于场地绿化的灌溉或人造水景观。世博中心在建造上也采用了全钢制的结构, 它体积小, 建造速度快, 在建筑材料方面, 也相当讲究, 主题馆使用了新型环保的节能材料。在建筑外墙上采用玻璃结合铝板、陶板、石材等形式不同的组合幕墙, 成为呼吸式玻璃幕墙系统, 满足了人们在室内对充足阳光和清新空气的追求。

3.3 英国馆

由6万多根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的殿堂”—英国馆在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流光溢彩, 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 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在风的帮助下, 触须会随着风摆动, 加之其顶端的彩色光源,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日光透过亚克力管照亮整个种子殿堂的内部, 运用自然光代替了日光灯, 节电环保, 并将亚克力管顶端的种子呈现在所有亲临殿堂的人们眼前, 植物的活力一下子在这个活力的城市迸发了出来, 绿色建筑的意义在此刻得到了完美的升华。这里展示了种类丰富的植物, 通过8个真实的植物生命故事和8个在未来可能实现的植物故事, 展现植物与自然如何铸就城市生活的未来, 将绿色建筑的愿望向现实迈进了一大步, 英国馆的创意展出, 不仅是时尚与美结合的完美呈现, 更是绿色与建筑的有机结合, 这里展出的, 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现代美, 更多的是一种环保, 绿色的理念, 让人为之震撼, 为之触动。

4 探讨

当“环保, 生态, 绿色, 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题概念, 当“绿色”已经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主要追求, 当“绿色建筑”等一系列新的名词出现, 我们没有理由不开始关注绿色建筑, 没有理由不建造如世博建筑一样的绿色建筑。当各种化工材料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返璞归真也已经是一种趋势, 蓄势待发。当建筑不再只是为了实现某种层面的价值时, 绿色建筑的出现及大范围应用是顺应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建筑节能, 建筑环保不再是经济问题, 而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绿色建筑不再只是图纸上的一个方案, 世博会已将其展现的淋漓尽致。

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分类探讨 篇11

关键词:绿色建筑;主动式;被动式

一、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

建筑节能以建筑本身为主体,以高新技术和新型材料为载体实现建筑产业绿色化。被动式建筑节能,是通过非机械式的技术手段,通过改变建筑自身因素来实现节能目的的节能技术。在设计绿色建筑项目时,首先被纳入考虑范围的就应该是结合地域特点和气候特性,从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中做选择。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从建筑本身入手,从设计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问题,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开发成本,是收益率最高的节能手段。

(一)建筑外墙保温技术。(1)外墙内保温。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的室内一侧铺设保温材料,常用增强水泥型聚苯板材、增强石膏型聚苯板材、聚合物砂浆型聚苯板材等,以期达到保温效果。内保温板材因自重较轻对粘合剂要求较低,亦不影响外墙面装饰。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优惠、施工安全等优点。(2)外墙外保温。外保温是指将保温材料粘结或悬挂在建筑外墙外侧的保温做法。外保温隔热层可以消除传统墙体的冷热桥效应,绝热效率最高可至90%,在达到保温要求的同时,既兼顾保护主体结构的功能,又保证室内空间。外墙外保温系统分为,现场喷洒、涂抹的保温材料和外挂式预制板的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施工环境在户外,工程的实施易受到季节性影响,且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性较低。

(二)建筑窗体节能技术。建筑外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中面积比重较轻的部分,相比于常规保温墙体能耗比较高,建筑外窗改造一是窗体本身的保温隔热性能,二是对外窗增设外遮阳系统来降低热辐射。常用断桥铝窗框、LOW-E低辐射玻璃和外窗外遮阳系统三者搭配应用为建筑窗体提供多种节能方案。

(三)建筑通风技术。建筑自然通风是建筑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家用空调的普及,建筑室内环境温度调节逐渐依赖空调系统,随之提出了被动式通风的概念,它是指通过对建筑场地环境、所处地区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在不借助机械式消耗能源设备的帮助下,主动的通过自然手段来达到调节建筑内部空气环境的通风方式。被动式通风系统的设计原理依赖于科学的设计和一部分零能耗的空气诱导构件,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进行调节。一方面是通过变换建筑朝向、开口大小和位置、导风系统的选择、建筑形体和建筑组团的排布方式等,来实现自然通风对建筑内环境降温的目的,降低建筑空调系统的负荷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另一方面是通过借助热量交换构件,对进入建筑的空气进行预降温或预加热,辅助温控设备对室温进行调控。目前比较常见的热交换设计有太阳能换热器和地下管道空气预处理系统。

二、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

(一)水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中水的净化原理是将污水处理厂收集来的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污水、废水,经过传统的二级处理,使净化后的污水能够达到向自然水体排放的标准,再将这些水经过过滤、消毒或新型膜技术的深度处理,所得到的中水达到足够低菌群含量才能进行二次利用。

雨水作为一种清洁的非传统水源,其收集相对简单,城市降雨或流经城市下水管网汇集至污水处理厂,或从地表向下渗透用作绿化灌溉。雨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城市污水,经过初步的过滤和消毒步骤可以应用于绿化、消防、洗车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水项目中去,是缓解水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二)太阳能利用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对太阳能的收集,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光伏发电系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转换方式之一,它是对自然能源和消费型能源间最直接的转换,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将会很大程度缓解城市电力系统的压力。

三、结语

绿色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针对性,在设计工作之前应明确各项绿色建筑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本文首先对被动式、主动式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区分,介绍了具有普适价值的绿色建筑技术,这为各类建筑节能设计工作提供参考方案,是降低建筑能耗最根本的方法。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 篇12

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 缩写HVAC。在建筑能耗里, 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26%-52%。暖通空调领域的节能技术对有效降低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 节能减排及化解能源供求矛盾。具有良好应用的前景。

1 暖通空调的能耗分析

建筑楼宇的暖通空调系统对环境的温度、湿度、通排风是通过交换形式完成的。建筑能耗中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 主要表现在:

首先, 受到环境系统及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运行维护与管理以及各种技术配置与能效比未能合理有效使用等的影响, 都会使实际能耗升高, 能量使用效率及能费比下降。

其次, 建筑物内实际空气环境的冷热质量及其变化因素的存在, 也会影响到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运行质量。

2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根据建筑楼宇现场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用户的要求, 通过合理配置新风温度、建筑环境内部温度和房间温度设定值, 采用冷热量回收、湿热转换等方式合理运行暖通空调以达到节省能源, 从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益的目的。

(1) 在暖通空调工程中发展蓄冷 (热) 技术, 其节能的意义在于:采取将一部分高峰电负荷转移到低谷 (移峰填谷) 。可以提高发电厂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一定程度的缓解电力紧张。对于用户来说, 由于实行分时电价政策, 可节省电费开支, 降低运行费用。

暖通空调节能采用蓄冷 (热) 空调系统, 蓄冷 (热) 系统包含:蓄冷 (热) 设备、制冷 (热) 设备、连接管路、控制系统。蓄冷 (热) 空调系统包括:蓄冷 (或热) 系统、空调及循环控制系统。主要依靠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DC) , 实现自控。

暖通空调系统节能DDC控制器技术的应用, 其主要控制功能有:a.将实际的提供的冷冻水温度与回水温度及回水流量进行比较, 计算得出冷冻水系统的冷负荷。根据实际冷负荷及最佳的节能状态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12/6度) , 决定投入运行的制冷机组及相关设施的数量。b.投入运行的冷冻水泵采用双机备用机制, DDC控制器结合制冷机组及有关水泵的运行时间累计, 每次启动累积时间最少的一台制冷机组及水泵运行, 补足需要的冷冻水量, 以实现冷 (热) 蓄能。且在设备故障情况不中断,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2) 根据建筑物内环境设定温度以及控制回风和新风的风比例, 运用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最佳启停控制器, 计算暖通空调开/关的最佳时间及起动次数、运行时间累计, 通过节能DDC控制器技术应用提升节能效益:a.根据建筑物内环境要求, 实时调节合适的新风阀和回风阀开度。停机时回风阀全开, 新风阀全关。b.冷冻水阀与风机联动控制, 新风温度接近室内温度设定时, 尽量引入新风, 风机停时, 冷冻水阀自动关闭。c.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风总管上设温度传感器, 其所测风温与设定值比较后, 输出电信号, 调整回水管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的开度, 调节水流量, 保证回风温度在设定的波动范围内。

采用通排风余热采集回收技术的热回收装置, 使建筑物内暖通空调随季节气候环境变化合理实时调节。

室外新风温度低于 (或高于) 建筑物内暖通空调通排风温度, 室外新风含湿量低于 (或高于) 排风含湿量, 应用安装在通排风出口的热交换器, 通过排风和新风各自的通道进行分别间接接触以达到换热取能效果;利用热回收装置及通排风余热收集技术, 来预热和加湿新风 (或利用余冷来预冷新风, 降低新风温度和湿度) 。

(3) 采用循环热源提取的热泵技术。热泵技术的运用, 其优势在于:通过规模化地利用江河湖海、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地下土壤或空气, 实现获取低温热能的方式的多样化;利用获取的低温热能并加以转化, 这种运用能通过少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将大量的低温热量提升为高温热量, 是目前最节省一次能源 (即煤、石油、天然气等) 的供热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供热, 也可用以制冷, 即一套设备兼作热源和冷源。

热泵技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采用从地下水水源中获取热能的热泵技术。即, 采用热泵从抽取的地下水中收集并获取热量, 之后, 再将水回灌到地下。这种技术在应用中受到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限制, 应用条件及场所有很大的局限性。

采用土壤源热泵技术。即, 将循环工质通入地下埋管, 构成与土壤间所形成的循环工质换热器。根据季节的不同及季节的转换, 通过这一换热器从地下取热 (或冷) , 成为热泵的热 (或冷) 源;实现冬存夏用或夏存冬用。

采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即, 收集城市污水中所能提取的热量, 综合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收集的热能充当热源, 从而解决城市供暖用热并有效提高其效费比。

由于能够有效地降低一次能源消耗, 因而可以减少C0气体和其它燃烧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

(4) 采暖、空调系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 实际负荷小于设计热 (冷) 负荷, 其所使用的水和空气作为热量和冷量的载体, 其流量也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暖通空调领域变流量技术的运用, 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以及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段的变化, 使暖通空调系统动态地满足经常变化的负荷要求, 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省能耗。

暖通空调在热水供暖系统、循环冷冻水、冷却水系统以及通排风系统中应用改变系统动力的变流量技术, 可以极大改善暖通空调的能耗, 有利于节能和环保, 有较好的经济性。

(5) 绿色建筑节能要求在建筑围护结构 (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 中使用绿色建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节约能源。可以减少基本建筑材料的用量, 减轻围护结构的自重, 而且在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 采用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的新型墙体材料, 可以大幅度节能降耗, 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 应对当地的环境、气候、资源等以及建筑物内部暖通空调的运行应用环境进行综合考虑, 加强暖通空调的节能设计。

(1) 绿色建筑在温度及湿度调节运行、循环通排风等的能耗, 要求对选择的暖通空调的通风气流、温度、湿度及其环境影响等, 运用模拟软件进行分析, 要有最佳的节能方式。

(2) 暖通空调整体的设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气系统控制水平。设计调整空调系统的能量损耗, 使其与室内的湿热环境参数、人体对湿热的感受指标保持平衡, 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节约。

(3) 选择正确的暖通空调的冷热源系统的节能设计, 对绿色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的能耗, 冷热源节能系统事关重大。充分利用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水能等可再生资源, 在暖通空调设计中, 在基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基础之上, 通过置换式送风、低温送风系统, 并结合冷辐射吊顶系统, 实现节能目标。

(4) 对于置换式送风系统来说, 主要采用:背景空调送风与个人空调桌面送风相结合的调节系统;适用于全部空间内所有空调的地板送风调节系统;置换式的顶送顶回的循环调节系统。

在绿色建筑中实现建筑节能, 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效效费比的综合设计占据重要的位置。充分应用暖通空调, 不仅保证暖通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实现资源节约, 同时, 对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是建筑系统节能的基础, 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 一定能为建筑节能做出贡献。

摘要:基于资源的节约, 再利用, 回收的绿色建筑, 以及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等几个方面, 要求绿色建筑节能中, 暖通空调技术的应用也应具有上述特点。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能源消耗的减少, 促进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民航管理信息化加速下一篇: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