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文化(精选10篇)
绿色建筑文化 篇1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同时建筑业的排放物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建筑业成为人们改革能源利用方式的重点领域。而绿色建筑的概念于20 世纪60 年代以后被提出来,并成为世界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目前,人们只是在材料和技术基础上实现“绿色建筑”,却忽略了“绿色建筑”的社会和精神内涵。绿色建筑决不是人类以往建筑文化的终结或断裂,而是对人类建筑文化中优秀传统、合理成分的继承和发展,离开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绿色建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本文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为主线,针对现代建筑的现状,汲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理成分,结合当代高科技手段,把传统建筑文化渗透于绿色建筑之中,从而促进、完善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文化内涵。
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物,是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受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民族、宗教、艺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综合体。”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不仅是实体,还融入了人文伦理色彩,成为象征某种社会结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载体,建筑本身升华为一种理念,蕴含了丰富而凝重的文化色彩,逐渐形成一种系统或体系,即建筑文化。古老的中华大地有着风格迥异却又一脉相承的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建筑,构建了风格独特、相对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指出“中华民族文化是最古老、最长寿的。我们的建筑也同样是最古老、最长寿的体系”[2]。
通过文献分析得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从实用和因地制宜的基本理念下形成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化形态,即具体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即传统建筑的哲学观、伦理思维、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其中,前者更多的是反映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理解,而后者侧重于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让学者意识到挖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理念,以期对现代绿色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3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形成了建筑美学、史学、伦理学等学科。时代发展中的各种问题,让人们开始反省并意识到要从中国传统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寻求未来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3.1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人合一”,是指人、建筑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这种观念影响着传统建筑的结构、构造以及形式等各方面。李约瑟曾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
中国传统建筑大多顺应自然而建,与自然整体融合,讲究依山傍水,以自然风水为本,结合浓郁的地方性特色,空间布局显得统一协调而又富有气韵。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如柱梁斗拱等组成的木构架,给人以灵动的观感。我国古代城市规划“象天法地”,即都城建筑布局模拟天上的星宿分布和各种自然现象,这是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它蕴涵着古人敬畏自然、效法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环境的意识。传统建筑将天文、地理、人文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思维方式和效法自然的态度,对当今的绿色建筑有借鉴意义。
3.2 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很强的人文特点,即对人性、人伦、人的文化、历史及存在的价值,均全面加以尊重和关怀,这也正是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城郭形式都体现着为人服务,它围绕不同人的需要展开,而“以人为本”贯穿其中。例如,北方的传统建筑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象征。我国古老风水理论的核心就是使建筑更加人性化,让人们在建造自己的居所时充分考虑环境、朝向、开间等因素,使之符合人的需要,既能生活在舒适、方便安全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又能关注到人们的各种需求,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
3.3 中正秩序
中国建筑在具体布局上,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它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通常是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宗教信仰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另外,建筑布局与尊卑贵贱、森严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按照不同的等级,所建房屋都是有限定的。这种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秩序有助于社会秩序的明确和固化。
另一方面,群体建筑包含了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等级、礼仪等精神意味,而每个单体建筑又因地制宜,巧妙设计,与中国人尚自然,以养天地之灵气都有关系。体现在建筑上就是群体性与内向性于一体的庭院式建筑,儒与道的巧妙融合。
3.4 崇尚节简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就是简朴,这正异于欧洲建筑的豪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就提出了建筑目的论和建筑标准说,他认为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便于生,不以为观乐”,并且基于人类生存需要提出了建筑标准,反对“费财劳力”。
从建筑材料方面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取于自然还可以重复使用。另外,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借景,无需增加更多的人工布置,如江南的园林就把自然界中的山、水、林引入自家的庭院,在比较小的空间里,平添了许多自然情趣,给人以自然、清新、简朴的美感。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崇尚节简”的思想对现代建筑、社会生活和人的价值观都是一种导向作用,也为“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供了借鉴。
4 现代建筑存在的危机
事实上,现代建筑很大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资源和环境承受力有限的客观规律。建筑技术的进步不应以损害和泯灭情感为代价,因此须化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误解,把握建筑、社会和人的平衡关系,树立建筑是为人的需求服务的观念。
(1)目前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只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有的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是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还有的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
(2)现代建筑的高科技化,在某种程度上泯灭了人们美好的情感。人们难以控制技术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运用,导致自然物种的破坏,比如环境及水资源污染,客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不同层次的建筑技术造成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人与人情感的淡漠,使建筑变成了障碍物。另外,现代建筑本身的多元化发展和机械、单调的建筑空间及建筑造型的批量生产,造成了建筑和城市设计千篇一律,丰富多彩的传统城市建筑被磁砖贴面、蓝玻璃的现代建筑所取代,导致城市的特征和文脉的断裂,使建筑失去了灵性和美感。
(3)建筑必须和谐地融入气候、地形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外部环境中,它的数量、材质、选址、布局、形制、色彩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周围的环境。2006年以来,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全国各地商品房遍地开花,乱批、乱建现象时有发生,忽略了现代建筑对环境的隐性影响。无序的建筑风潮使国家陷入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危机,而且带来次生资源浪费和破坏。比如,大量拆迁带来的建筑垃圾,大量开采建筑材料产生的山体破坏和森林砍伐,不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及文化传承的断层,又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
从表面上看,现代建筑危机是建筑实物本身造成的,而实质上是由于建筑理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归根结底,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情感泯灭、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等问题是源于人的建筑理念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5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启示
中国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当时环境、背景和资源、材料的影响,更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绿色建筑”的雏形。虽然“绿色建筑”是现代概念名词,传统建筑却与“绿色建筑”在内涵上一致。所以绿色建筑应是继承的、发展的,旨在重塑和谐生态体系的建筑形式。
5.1 绿色建筑的内涵
许多房地产商家出于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经济利益需要的考虑,增加住区的景观、智能化条件设施、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投资,打出“绿色”招牌,有的认为要用成本昂贵的先进技术和新材料,或有大量的绿地面积等,这种做法使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概念产生了偏差。这不是绿色建筑的本意所在,绿色建筑的核心观念就是要杜绝粗放、浪费的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降低的能源、资源成本。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在国内外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本质上绿色建筑都具有可持续的性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3]。另一个概念认为,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即建材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维护到拆除建筑原材料回用的整个过程)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4]。以上两个概念是国内相对比较全面的概念,包括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不单纯考虑节约、舒适、和谐,而是给绿色建筑一个生命期,建筑的“绿色”不是仅仅体现建设期,而是向前向后延伸。
通过总结学者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本文把“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归纳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即它是一种生态建筑,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又是一种情感建筑,即现代生活与文化回归的融合。
5.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启示
现代建筑的“绿色”理念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建筑实践,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财富。在建设现代“绿色建筑”时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但不应停留在形式的设计层次上,还应在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深层的体现,从而达到建立在绿色建筑理念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1)充分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绿色建筑”理念,结合时代建筑特色,进行建筑设计和实践。大力弘扬“绿色建筑”思想,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使得人们树立正确的“绿色建筑”理念。 “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如新疆有一种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混合砌成,保温性很好,再加之非常独特又本地化的房顶,形成富有代表性的乡村“绿色建筑”,造价成本仅700元/m2。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协调能源与“绿色建筑”的矛盾,使两者达到和谐。
(2)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的分析,把现代建筑中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和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在经济、技术合理的情况下,采用绿色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等能源,以减少环境和资源损坏。政府和建筑从业人员应具有“绿色”意识,在节约能源思想的指导下,对已有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重点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保温和照明,注意建筑的外形、遮阳和外墙保温、开窗面积等方面,就可以在避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达到节能效果。现阶段的重点是加强技术开发研究,逐步实现绿色能源的普遍运用,从而实现保持生态平衡前提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合理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杜绝片面追求新、奇、特的“面子工程”,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互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建设外墙保温体系、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及再利用系统等。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面积小,所以政府和开发商应该在符合健康卫生和节能及采光的标准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住宅建设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道路。
6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用独特的建筑语言告诉我们古老而朴素的“绿色”哲理,毫无疑问,现代的绿色建筑理念是植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沃土中。面对目前现代建筑业存在的危机,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启发,“绿色建筑”逐步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使建筑的视野从人所使用的建筑本身扩展到人生存的整个环境,从致力于建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扩展到人文、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5]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应体现民族特色,吸取传统建筑的优秀成果,发掘传统建筑深厚的文化内涵,探讨在传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相结合的建筑的新模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摘要:指出了“绿色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综合经济、文化与自然等方面的复合概念。通过归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建筑存在的环境污染和情感泯灭等危机,挖掘传统建筑文化与“绿色建筑”的契合点,提出了构建生态建筑与情感建筑相结合的现代“绿色建筑”。
关键词: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赵安启,刘念.中国古代建筑朴素的绿色观念概说[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36~40.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林宪德.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陈美君,赵阳,伊家美.论当代建筑中的绿色建筑[J].中国市场,2011(2):24~25.
[5]陈柳钦.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J].绿色建筑,2011(2):44~46.
绿色建筑文化 篇2
近些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绿色环保理念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一定的渗透。尤其是在建筑这类能耗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绿色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绿色建筑这一新型建筑形式也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节能建筑实现的基础,因此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绿色建筑设计内涵及要点分析。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基础,对于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绿色建筑设计即是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以此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综合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建筑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为了保障绿色建筑的环保性能,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做好整体规划布局,从地理环境因素出发,选择最适合建筑施工的环境,为施工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材料应用,以此实现在保障建筑功能齐全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②针对建筑各个单元的设计优化。绿色建筑设计的目的是建筑节能降耗,具体实施过程中,则是从各个单元入手,进行绿色设计优化,之后通过统筹整合,提高绿色建筑设计的效果[2]。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公用部分和私用部分两个单元,在设计中对二者进行有效的协调。
③建筑个单元内部的结构优化。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各单元内部结构优化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建筑墙体、门窗等各部分的有效组合,保障建筑使用功能的良好实现,为住户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
2、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在新形势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解决建筑行业能耗高、污染大的问题,很多建筑设计人员都将目光汇集到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对于建筑行业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涵盖了环境保护、建材节省、能源节省等多个领域,促进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3]。绿色建筑设计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资源材料的节省,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污染,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1)以人为本。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所有环节中,尤其是在一些细节部位。如在进出风口设计中,必须保障空气的通畅,构建适应人体的室内热环境。同时再采光和隔音方面也要加强重视,一方面利于节能,另一方面则有利于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2)最低耗能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降低建筑施工材料生产、运输中产生的能耗。
②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
(3)加强新能源的应用。现阶段我国能源问题日益深重,新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在保障能源充足供应的基础上降低污染,如太阳能、风能等。
二、绿色节能建筑概述。
1、绿色建筑的概念分析。
绿色节能建筑即是指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指导完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它是绿色建筑设计这一新型理念的集中体现[4]。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绿色节能建筑主要是在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进行高度统筹的规划和布局,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计划。绿色节能建筑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节能,通常是通过室内环境的调整、空气质量的调节以及声光环境的优化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想要实现绿色节能建筑,除了需要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形式之外,对新型绿色材料的选用也至关重要。
2、绿色节能建筑特性分析。
绿色节能建筑和普通建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节能性以及环保性两个方面,在绿色建筑设计的支撑下,绿色节能建筑的节能降耗能力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其使用寿命也得到了一定的延长,此外,绿色节能建筑采用的大部分材料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通过总结概括,绿色节能建筑的特性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调整。绿色节能建筑采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十分显著,可不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都能够为住户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充分满足住户的不同要求。
(2)对照明和空气的要求。绿色节能建筑的实现对照明和空气的要求较高,因此绿色节能建筑的照明系统和通风系统是两个十分重要的部位,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采取先进技术和设计方法,切实保障这两个系统的功能,以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促进建筑节能环保性能的发挥。
(3)噪声隔绝。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前阶段社会污染的重要形式,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十分重要的负面影响,因此绿色节能建筑必须具备噪声隔绝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特殊建材的应用对噪声进行吸收或是隔绝,降低噪声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
三、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分析。
通过上文对绿色建筑设计以及绿色技能建筑剖析可知,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绿色建筑设计对于绿色节能建筑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绿色节能建筑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表现,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和的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有同时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社会公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建筑设计即是通过照明、空调、通风等基础设施的优化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其中空调的多样化功能可以保障室内温度平衡、室内热环境的调整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加新鲜的空气[5]。
由此可见,在绿色节建筑建造过程中,照明、通风以及空调三者关系的协调处理直接关系着建筑功能的实现。在新形势下,建筑领域从业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功能服务、能源节约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并在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节能建筑建造中,对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努力构建一个功能多样化、生态环境良好、能源节约的建筑体系,如此才能保障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能源紧缺问题越来越显著,一次必须加快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改革,降低能源浪费,同时减少建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恶劣影响,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阻碍我国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必须从社会上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入手,彻底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就建筑行业而言,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是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通过这两者的相辅相成,为人们营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兰平.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J].建材与装饰,(06):112~113.
[2]任卫军,杨勇琴.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6(21):104~105.
[3]曹伟.浅谈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联系[J].中华民居(下旬刊),(10):16.
[4]李岩.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19):47~48+80.
浅谈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在人们生活中的日益升温,就要求设计者对什么是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的建造对于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节能环保、经济适宜、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及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而绿色建筑设计是能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的建筑;绿色建筑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因素的要求。
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较,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在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尊重当地人文,适应当地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资源,如绿地、阳光、空气等,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与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较传统建筑的优势在于:(1)低碳环保,并且可回收利用性强。绿色建筑在建构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都是低碳环保性材料,与传统建筑相比,对人体危害程度大大降低。即使被拆除后的材料,也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2)拆除时及拆除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可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原貌。。因绿色建筑所用材料为低碳环保性材料,拆除时所产生的粉尘及噪音等污染比较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原貌。如果需要在原址进行其他的工程时,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3、绿色建筑的内涵:
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只有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人们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4、绿色建筑设计:
4.1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还应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4.2合理利用资源
清洁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清洁能源,在建筑中可加强太阳能的利用,如设计并建造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和太阳能光电玻璃,将太阳能转化为建筑本身需要的电能和热能。此外,风能也是一种开发利用较为方更的一种清洁能源,除了建筑的自然通风外,还可以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致热设备,将风能转化为建筑内可直接使用的能源。充分、合理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并将其转化为建筑所需要的有效能源,是绿色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之一。
回收利用旧建筑材料 ,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可将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经过加工和改造,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利用到新建筑中。
4.3 环境负荷最小化
降低环境负荷 。建筑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所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而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是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因此,建筑师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应具备并增强生态和经济的意识,选择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的材料,如生态水泥、绿化混凝土、高性能长寿建筑材料、家居舒适化和保健化建材等。以及使用预制模数构件来减少建筑垃圾,将对环境所造成的负荷降低到最小限度。
4.4设计手法多样化
采用灵活多适的设计手法 ,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充分预见到建筑应当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改造,采取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等策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人们通常认为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投资成本要高很多,这也是其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实从长远来看,如果加强绿色建筑的管理,采取综合性的设计,可大大降低建筑的建造和后期运行的费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建筑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减少传统建筑,加大绿色建筑面积及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能提高使用的舒适性,节约资源和降低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并降低环境负荷,对于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解决能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故建筑设计者应在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贯彻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5).
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学报,2005(1).
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编委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绿色建筑文化 篇4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的竞争。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将会成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我们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优秀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特别是在我国与国际市场高度融合的情况下,使企业充满活力,处于不败之地。21世纪是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交替发展的世纪,生态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人口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目标。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它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虽然建筑企业在绿色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已有一定成绩,但是真正建立绿色文化的企业却没几个,建筑垃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让人瞩目惊心。因此,建设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环境、社会、企业之间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宗旨的绿色文化将是建筑企业的必然选择。
1 绿色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建构的必要性
1.1 绿色企业文化的内涵
绿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1]。它是一个企业在对绿色管理战略的长期经营中凝结起来的一种经营理念、企业精神、文化氛围,并在所有员工共有的行为方式、道德规范鱼价值观念上体现出来。企业建设绿色文化,就是使企业全体员工形成一种相同的保护、改善环境和节约、有效利用资源的价值观念,同时将其贯彻落实到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去,从而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做到一方面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推进生产发展,使得社会、环境和经济能够有机地协调在一起,统一可持续的发展。
1.2 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第一,低碳经济发展在客观方面要求构建绿色企业文化。根据社会与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在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取现代先进文化,并将其有机整合与提升。企业是否能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社会要求,及时建立绿色企业文化,已是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课题。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设施绿色管理,塑造绿色企业文化是时代对企业的客观要求。第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就是构建绿色企业文化,实施绿色战略。企业要承担股东价值的责任,不仅创造利润,而且对于员工、社会和环境负责。建筑业在我国是一个主要的行业,它既消耗能源又污染环境。由于资源在日趋的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在逐渐地严重,我国的建筑业一定要加大企鹅也环境责任的力度,将绿色生产同企业管理摆在重要战略的首要地位。第三,建筑企业中,绿色施工管理的前提是构建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是一种措施使企业的绿色管理得以贯彻,保证企业绿色形象的树立、绿色目标的实现。利用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与管理制度,将施工管理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使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技术得以实现是绿色施工管理的核心。
2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一阐述说明了科学发展观的三个核心原则,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有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它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神态良好、甚或富裕、生产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得以保证。坚持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谋发展,促发展,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使人民群众的文化、政治与经济得到切实保障,使全体人民在发展成果得到好处。
科学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观念,更加注重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更加注重实现速度与效益、质量、结构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
3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绿色企业文化建构
3.1 基于“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建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但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在价值观上不同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以人为本”观,在内容上也区别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即在价值观层面上,以人为本是以最大多数人民(或人类)的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各种严重的生态危机,其根源来自于狭隘的“以人为本”。今天,生态文明理论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开始指引人类进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既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体现,对于今天的中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行业农民工多,他们教育水平偏低,缺乏能源节约、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意识,甚至没有概念,一些工地的管理、技术人员也有对绿色概念理解单一的现象存在,已习惯于传统的一些不良做法。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训与宣传,是使企业职工生态价值观提高的关键及手段。多渠道、多形式选加强绿色宣传,注重宣传教育的时效性,无形中使员工形成一种定性思维,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分类对管理与技术人员及一线人员,经过培训让员工可以全面正确理解绿色生命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理解并且接受绿色生态观念,了解资源综合利用知识,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环保的经营理念,支持并积极参与企业实施的绿色行动,使企业绿色活动的实施效率得到保障。
3.2 基于“全面协调”的绿色管理制度建构
绿色规章制度是绿色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是调节企业利益关系、规范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制定和实施绿色规章制度的过程,也是形成企业绿色文化的过程。企业的制度涉及范围很广,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决策方式、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结构特征以及不成文的行为准则等。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绿色制度建设要求从管理理念、组织流程、战略制定、日常管理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管理和制度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在各项管理创新中,始终把握“全面协调”的原则,统筹协调企业发展的各个要素,强调将绿色价值观念溶入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文件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绿色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编制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企业的战略、组织、研发、投资、生产、营销等方方面面。因此,对企业绿色管理制度的构建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充分考虑环境状况、现有机构和其他资源状况,整体规划,逐步实施。
3.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是施工管理中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应用体现,是企业绿色文化的综合体现。绿色施工管理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管理技术[3]。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与核心是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实施动态管理、责任职责层层分配。(1)以ISO14001环保认证要求和《绿色施工导则》为依据,与工程施工特点和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对环境、质量、成本和安全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做系统考虑,制订企业绿色施工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绿色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企业自身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及实施指南。(2)成立企业与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管理。(3)建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各施工阶段、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参照相关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制定企业自身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4]。
4 结语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这就要求我们建筑企业必须重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设绿色企业文化,不仅重视企业经济效益,而且重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企业适应新的经济竞争环境,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冰.略论绿色企业文化[D].商业研究,2009,(1):99-102.
[2]邵念荣,李锋.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2010,(9):174-176.
[3]吴之乃.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2008-7-16.http://zg.zhulong.com/guild/sites/zgh/detail.asp?i=ZZML&id=18461.
绿色建筑文化 篇5
众所周知,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三分之一,与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并称社会三大能耗。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每年新开工建设52亿平方米建筑,每年消耗水泥20亿吨、钢材6亿吨,伴随着建筑总量和居住舒适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能耗呈急剧上升趋势,因而给国内环境带来了无法承受的压力。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是迫在眉睫的重中之中的工作任务。美丽中国、新型城镇化等的实现要求我们,决不能再延续以前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必须走绿色、生态、宜居之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
作为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健康建材的统称,“绿色建材”一词恰当地表达了这类新型建筑材料的“健康、环保、安全”品质,绿色建材也是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的重要一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要素——建筑材料也在发展变化。绿色建材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现代绿色建材首先要具有时代性才能符合现代建筑的要求;其次要节能环保,符合生态化特点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绿色建材特点生态
建筑是时代的橱窗,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要素——建筑材料,也就按着时代的脉搏而呈现出自己的价值。几千年来,建筑材料产品有了长足的进展,从最早的土坯发展到现在门类繁多,充满技术含量。各个历史时代都有代表各个时代风貌的建筑,也有与之相匹配的建筑材料。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物的风格、功能以及人们对它的要求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绿色建材也会相应的出现。
绿色建材是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我国绿色建材工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建材工业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成为建材工业中重要产品门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绿色建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目前,全国绿色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建材流通网;大部分国外产品我国已能生产,国内所需的绿色建材已能自给。我国已形成了绿色建材科研、设计、教育、生产、施工、流通的专业队伍。
一、具有时代价值
一位日本学者在讲学时曾经说过,最好的建筑材料是土坯,他是在分析了各种现有建筑材料功能的优缺点之后,不无感慨地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的。土坯是人类从筑巢而居时就开始利用普通的黏土做建筑材料,兼有保温、吸湿、透气等特性,更适合人体要求,人住在土坯房屋里比住在混凝土房屋里或者砖房里舒适得多,所以这位日本学者的话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虽然土坯具有这样的优点,可还是遭到了人们的抛弃。因为现代建筑已经不能仅仅满足居住的功能了,现代建筑是人类技术进步的集合体。除了保温、吸湿、透气这些功能要求之外,还有高强、轻质、防水、防火、防腐、采光、吸音、装饰性以及利于快速装配化施工等等其他重要要求向建筑材料提出来。因此,现代绿色建材首先就必须具备时代价值,必须适合现代建筑的要求以及现代人类的审美。现代建筑材料以不同方式进行组合、复合后可以达到比土坯更好的性能,更加适用于现代化建筑的要求!玻璃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就因为其适合时代的要求而普遍存在了。纵观历史,建筑物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在不断改变着的过去。
二、绿色、环保
优良舒适的居住环境历来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之一,丰富多彩的建材产品不仅使我们广厦万间的追求成为现实,更为人们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事实:资源短缺,能源耗竭,环境恶化等问题正日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筑材料作为能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业产业,在改善人居住环境的同时,对人类的环境污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如何减轻建筑材料的环境负荷,实现建筑材料的生态化,成为21世纪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对人体及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绿色建材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产原料尽可能少利用天然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材料。(2)低能耗的生产工艺和无污染的生产技术。(3)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不得添加使用甲醛、卤化物、芳香烃等,不使用含汞及其化合物、镍、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在日益发达的物质社会里,绿色建材的生态化考虑显得尤其重要。建筑材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建筑材料从原料采掘到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中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在我国,每生产1t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要向大气中排放130kg粉尘,建筑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噪声污染、水污染、玻璃幕墙的光污染、矿渣岩石的放射性污染、化学建材的化学污染、建筑物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等多种环境问题。建筑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当然建筑材料与环境之间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协调性。许多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环保性。例如抗菌建材、空气净化建材等。建筑材料也是消纳废弃物的大户,大部分固体废弃物都可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中。例如粉煤灰、矿渣可作为水泥和混凝土的掺和料,煤矸石已普遍用于制作烧结砖,甚至于一些有毒可燃废弃物及垃圾可作为燃料用于煅烧。随利用建筑材料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当前,在新型墙体材料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建筑材料的同时,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也日益成为现代建筑墙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开发与应用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的出现,更是成为现代化建筑中墙体填充材料的新宠儿。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绿色环保轻质建筑材料,其产品种类有屋面板、隔墙板、外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更具备保温隔热、防火、隔音、环保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质轻易装、施工便捷、坚固承载、降低建筑成本和施工成本,隔墙一体化和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等优点。其优良的综合技术性能、科学可靠的安装节点构造、工业化的板材安装施工、良好的后处理配套材料和施工技术、可供建筑设计进行不同选择的方案及完全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更能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多功能的需求。
蒸压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墙体填充模式,引领现代建筑墙体填充的新技术、新工艺,必将为国家“绿色建筑行动”和我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伟大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绿色建筑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先导,绿色新型建材又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推广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融合的必由之路。
针对上述绿色建材自身的特点及其重大的意义,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绿色建材的推广:
一、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绿色建材知识的教育,并通过绿色建材产品的推广应用,帮助企业树立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环保理念。
二、加强行业领导,建立完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实现建筑及相关行业和建材行业的联动发展。绿色建材是跨越建材、建工、化工、冶金、轻工、农林、煤炭等部门的行业,为了加强管理,做好协调工作,实现建材产品的设计标准、制造标准、施工安装标准与建筑设计标准的对接。首先,优先面向绿色建筑所需的、量大面广的建材,加快研究制订以建材设计为龙头,从材料、产品设计、认证、制造到施工安装的标准化体系和认证办法。而在标准化方面,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逐步编制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绿色建材发展,支撑绿色建筑建设。第三,注重生产和使用环节联动,加快修订不利于绿色产品推广的既有标准和规范,以先进标准规范激励绿色建材技术进步,加快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进一步加大对旧设备、旧技术的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那些高能耗、小规模、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加大对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合,使现代的绿色建材产品在技术上研发和生产的成本进一步下降。
四、加强法制建设和认证管理,建立绿色建材市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配套法规。对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要由国家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统一“绿色”标志证书后,方可在市场上流通。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借助强有力的政策、法规,是实现绿色目标的重要保证。
论述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篇6
我们在进行建筑的绿色设计的过程当中, 有以下几个需要严格遵守的原则, 需要我们详尽的理解。其一是在进行绿色的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非常需要注重的是人与自然,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辅相成, 自然天成。并且是需要我们的绿色设计与周边的相关环境的相适应和和谐统一。在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的同时, 不可以破坏性的利用, 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实现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节约使用土地和我们有限的资源。其二是我们在遵循其他原则的同时, 必须要牢记我们在建筑的设计当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 使人们生活的更加的舒适, 这是我们的建筑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最根本的作用。切不可以为追求可持续发展而弃最舒适的原则于不顾。这其中需要两者兼顾, 有一个合适的度, 我们应当要掌握好。
绿色的节能设计的建筑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在我们的建筑的绿色的设计当中, 是要比以前的传统的设计当中使用的材料和资源更加的少, 减少了我们的消耗, 从而实现了节能的效用。并且在我们的绿色建筑设计当中, 非常注重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建筑垃圾的产生, 通过科学的更高效地设计和建筑配置, 实现了减少平时建筑垃圾的产生, 而且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这一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加安静、舒适、干净、健康的环境, 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让我们生活的社区更加的美好。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的舒适和美好, 乃至对于我们国家, 让更多的人更加舒服而安全的生活, 是他们都能够拥有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稳健的强大。
2 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的理念
绿色的具有节能效用的建筑的指导理念是绿色的建筑设计理念。在这当中, 我们具体的绿色的有节能效用的建筑时绿色设计的具体呈现方式, 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的科学发展观, 更加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理念。这与我们之前的传统的观念是大相径庭的, 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在绿色的设理念当中, 最主要的科学依据是两点, 一是气候变化之理论, 二是节能环保。我们在进行设计当中, 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更近乎具体的环境的状况不同, 对我们需要进行设计的建筑物进行更加科学的和合理的布局。
3 详述绿色的建筑设计
3.1 绿色的建筑设计当中之节地设计
在我们的城市当中, 土地的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而在建筑的设计当中, 节地设计指的是我们的建筑物尽可能的减少占用的土地面积, 并且尽可能少的占用绿化的面积, 实现在最少的土地上, 设计出功能完备的更加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并使之付诸实践。
3.2 建筑的绿色设计之通风设计
不管我们的需求怎样提高, 也不管我们的建筑设计理念如何变迁, 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我们的建筑的通风条件。利用好了自然环境中的风, 可以有效的减少人们对于空调的使用, 从而实现了节能的效果。更加绿色的有效利用通风的理念, 可以让环境来改善我们的家居环境, 实现我们的家居内部的空气和外部环境的交换, 是人们的居住更加的舒适。
3.3 建筑的绿色设计与建筑的技术之结合
我们的绿色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实现人类居住需求的当所, 更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性的伟大工程。而我们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更应当有效的结合技术与艺术。
3.4 建筑绿色设计中之隔热保温
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当中, 具有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具有了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那么就能够实现比如减少人造降温设施和人造取暖设施的使用, 从而实现了我们节能的目标。我们有相关的研究显示, 建筑物在隔热和保温当中的能量消耗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这对于能源的消耗是影响巨大的。并且比如我们的供暖设施和空调设施, 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都是需要消耗燃料或者电能的, 前者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后者的氟则对臭氧层有严重的侵蚀。
4 建筑的绿色设计之发展趋势
4.1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 科学技术、文化、经济、人类文明不断的进步当中。这个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高科技的材料等, 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 应当考考虑到文化性的体现, 并且要善于运用并且要运用好这些更先进的技术, 更先进, 更节能环保的材料。
4.2 建筑的绿色设计中之人性化体现
不管是节能或者传统的设计理念, 最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建筑时为人服务的, 必须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满足更多的更好地生活, 我们必须坚持的是舒适的、健康的、生态的、节能的设计理念, 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设计之能力。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我国的绿色节能设计以及这方房的施工技术的起步和发展比较晚, 在具体的实践当中会有相当的问题。而我们设计师, 必须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节能的绿色的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发展的趋势。我们应当牢记并且做好这一点, 做好在实践当中的建筑绿色设计, 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并且让居住者更加的舒适, 便利。
摘要:随着谁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的发展, 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但是在高速的发展当中也伴随这一些问题, 比如日益严峻的环境和生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而在我们的济建筑设计当中, 不仅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的最基本的要求, 还应当符合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我们的绿色是建筑设计应运而生。环保的绿色并且兼具节能功用的建筑设计是最基础性原则。只有我们做好了绿色的节能建筑设计, 才是顺应社会的潮流, 适应时代的发展, 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本文详尽的研究了绿色建筑设计方面的现状, 以及当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以飨读者, 希望此文能够对绿色设计方面起到一个理论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设计,节能
参考文献
[1]夏逸平, 夏禹, 华雪.绿色节能建筑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J].中国环境管理, 2011 (05) .
绿色建筑文化 篇7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伴随着各类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崛起和环境压力的增大, 人们对于生产建设和资源消耗间关系的重视程度越加提高。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性产业, 建筑行业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大户, 特别是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 被公认为世界环境变暖的主要原因。建筑行业环保状况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 以环保、节能为特点的绿色建筑发展迅速。大量绿色建筑的出现, 不仅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充分利用, 更使得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趋向和谐。
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与传统建筑不同, 绿色建筑从项目实施规划、设计阶段, 就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分析的范围, 力求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 降低建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建筑使用时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的要求, 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使用期限到期后的拆除回收阶段也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明显损害。绿色建筑是环保理念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 是环保理念和建筑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人造建筑和自然环境在设计上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思想, 遵循科学规划、高效利益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建筑功能丰富、居住效果优良为原则, 为使用者实现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享受, 同时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前提和基础。设计者在正式开始设计前, 对项目选址周边环境开展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 全面地掌握项目所在地自然地质状况和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 围绕客户提出的要求, 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通过大量先进、高端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和管理方法, 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建设及使用成本。实施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建筑本身使用效能及项目投资等多种影响因素, 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采用系统论的管理方法进行设计, 达到建筑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最优化。
2 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职责。围绕这个中心, 绿色建筑设计在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改良设计,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上述环境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设计细节上, 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或全部采用毒害低施工材料或无毒材料。在墙面和吊顶等重要建筑部分, 尽量使用绿色无毒、低毒涂料, 一般以陶瓷、硬木等材料进行地面装修, 这些材料不含CH3O, 化学耗氧量低, 有利于人体健康。在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材料选择方面, 尽量选择潜在污染能力小的材料, 对于污染能力大的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能不用就不用。通过合理设计, 科学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状况良好。提高室内热环境水平, 根据人体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温度、湿度和气流, 让使用者获得最佳感受。提高供水质量, 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直饮水。在采光方面, 既要考虑到使用者对光线的实际需求, 有利于人体健康, 又要通过必要的调整, 使室内光照环境更加美观, 并且有利于节能。通过使用吸声材料或采用隔音设计, 提高建筑隔音效果, 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
2.2 坚持能耗最低的原则
所谓能耗最低, 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建筑施工材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 二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1) 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能耗最小化。绿色建筑的理念不仅仅在于建筑物本身及其建筑施工过程, 更是要追溯到施工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去。由于建筑市场对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施工材料发展的方向, 所以在进行建材选择时, 要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 尽量选择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和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比如金属材料等, 以实现建筑业的良性持续发展。此外, 为减少施工材料在运输环节的能耗, 在选择材料时, 要将注意力向本地生产、运输线路短、成本低的施工材料倾斜。
(2) 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最小化。建筑的使用过程一般都比较长, 这个阶段的能耗水平在建筑从施工到拆除整个过程各个阶段中是最高的。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就要以使用阶段为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 提高建筑整体节能水平。通过对建筑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形体设计及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等部位的优化设计, 都可以有效改善建筑保温隔热性能, 降低建筑能耗。
2.3 大力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利用
为降低能源压力, 人们已经在多方面开发新型能源应用。光伏太阳能以其资源丰富、清洁环保的特性称为新世纪重点开发的新型能源之一。加大太阳能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常见的有在屋顶、墙壁、玻璃等部位使用太阳能设备, 通过光电转换, 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热能和电能, 供建筑正常运转使用。除此之外, 风能也是我国重点开发的新能源之一。我国幅员广阔, 风能资源充沛, 通过风力发电设施, 可以将风能变为建筑使用的电能。
2.4 坚持环境负荷最低化原则
开展绿色建筑设计, 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保护环境, 降低建筑建设、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其中重要一项内容是减少建筑施工期间排放的建筑垃圾、废水、废气等。
(1) 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当前建筑行业在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 并造成巨额资源、能源消耗。针对这个问题, 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施工材料时, 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 还要考虑环境成本, 尽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对周边环境污染少的施工材料, 常见的有生态水泥、绿化混凝土、高性能长寿建筑材料、家居舒适化和保健化建材等。多使用预制构件, 避免产生建筑垃圾。
(2) 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可以认为是各种资源、材料的使用、加工方法。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 使用更加环保的施工方法, 提高材料使用效率, 降低废弃物产生。
3 结束语
绿色建筑符合环境保护理念, 是今后建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深入研究, 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建筑企业要牢牢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宝贵契机, 加大绿色建筑研究应用力度与投入, 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争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涛.论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与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9) .
绿色建筑文化 篇8
进入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加快,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强劲的经济推动了建筑业的急剧扩张。而资源的匮乏、浪费、低效率以及环境的污染, 使中国资源、能源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为缓和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 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建筑能耗, 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和推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已是我国刻不容缓之事。
1 绿色节能建筑
绿色节能建筑正成为世界潮流。我国2005年7月1日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正式实施和建筑节能被列入我国“十一五”规划, 标志着建筑节能、开拓绿色建筑领域全面铺开。
1.1 从建筑能耗各个环节上严格控制和有效节能
绿色节能建筑从各个环节严格控制及对建筑各个环节最大允许能耗标准的控制, 是减少建筑能耗, 提高节能效益的前提。其控制是:①对能量总消耗量的控制;②单项建筑围护结构 (如外墙、外窗、屋顶) 的保温隔热指标的控制;③节能措施实行按建筑面积或体积为基准的能耗标准控制等。在建筑能耗中应使用绿色能源和能源的再利用, 并采用遮阳技术、温室效应、余热回收等节能措施。应使生态能源技术的应用融入建筑能量之中, 争取利用自然条件直接获得能源, 减少能耗, 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汇, 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据专家测算, 和一般建筑相比, 绿色建筑能耗可降低70%~80%。有些发达国家, 像丹麦、瑞典, 甚至提出零能耗、零污染、零排放的建筑概念。
1.2 绿色节能建筑的民族 (或地域) 特色
当前我国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 营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 加上建筑“跟风”以及赶超“政绩”欲望的影响, 成了大江南北建筑千城一向, 百街一渊, 万巷一貌的倾向。而绿色节能建筑强调采用本地文化、本地原材料, 遵守本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 充分利用本地建筑资源, 体现地域特色, 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在建筑建造中结合实际把有些资源利用起来, 特色就在其中。如意大利威尼斯是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南侵时, 由逃难的移民建造的。当时这里一片沼泽地, 但威尼斯人利用水资源建设了世界上最美、最有特色的水上城市;荷兰自然资源贫乏, 但他们利用风能, 使风车建筑成为本地特征性的象征符号。
1.3 绿色节能建筑注重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针对中国人居资源禀赋和目前住房消费存在的问题, 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这是由于绿色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低消耗、少排放、低污染、可再生资源利用所决定的。
(1) 占用资源少、消耗低。
就是在住宅建设的投入端减少资源的输入, 在住房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 以资源占用的减量化有效地保护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负荷 (如节约用地、高舒适度的中小型户型) 。
(2) 少排放、低污染, 减少环境负荷。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 解决好通风、换气、采光、日照、采热、降温和水处理再排放及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 减少垃圾排放, 循环利用始终贯穿建筑生涯。建筑要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 大力开展资源的再生和重复利用, 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材料的再生和循环等, 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 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保证人身健康。
(3) 增加住区绿化以实现良性氧循环。
建筑设计生态化主要表现在:①通过植被布局和乔、灌、草科学配置, 达到居住区的绿容率的要求, 保证植被的生态功能;②营造人工草地及透水地面, 使雨水得到回收利用或者回渗到地下, 并形成优美的景观;③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 通过场地植被的配置, 令建筑风环境进行设计优化, 以达到利用建筑物夏季引风、冬季挡风的要求。④植物群落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分为防风降噪、滞尘降污、杀菌放氧、降温增湿、涵养水源以及防火减灾等;⑤建立绿容率概念。绿量能科学地评估植被的生态效益, 而绿容率用于生态规划, 提高生态环境设计和建设的质量;⑥在改善小气候的同时, 为进一步提升住区绿化的精神功能, 如景观美化、邻里空间绿化等, 在设置中遵循“生态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设计”的原则, 充分体现科技与人文、人工与自然的交流、混合与共生, 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1.4 绿色节能建筑是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
绿色节能建筑要求应用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系统与产品, 提高绿色建筑性能。如发展节能与节水控制系统与产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系统与产品、室内环境综合控制系统与产品等。可采用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地热与协同控制、外遮阳自动控制、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空调与新风综合控制、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等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 建筑仿生学就是将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晶。由于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 必须进化到高效低耗、自觉膻变的生命保障, 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系统, 增强了生物体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人们营造建筑的直接目的, 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 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 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 就象鸟类一样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 这就为人类制造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1.5 绿色节能建筑结构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我国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结构通用性。从原始的巢居草棚到现代的摩天大厦、宫殿、庙宇、民居, 用的是基本类同的结构, 也就是框架结构。但它的一些重要特征:易建、易改、易拆、易再生等, 完全符合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而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从诞生到拆除的全过程都要对人类负责, 对全球负责。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开发和选用那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适应性和可变性更大的绿色节能建筑和结构体系。
2 如何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
目前, 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 既有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 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1/4, 并将随着人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增加。为降低建筑能耗, 需开发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我国规划2010年~2020年全国城镇建筑节能总体目标使总能耗要基本节能50%~65%, 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推进中国绿色节能建筑进程和发展。
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除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除克服瓶颈外, 还得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体系;②借鉴、采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体系, 完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③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④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 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智能标准, 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 给予税收和收费优惠政策, 采取成本最低的可靠的办法来推进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3 绿色建筑设计
3.1 绿色建筑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4年12月在广东视察时强调, 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缓解能源、资源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这为我国的建设事业指明方向, 也为广大建筑科技绿色建设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增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作为第一建筑大国, 建筑能否重新回归自然、亲和自然, 实现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和谐, 应积极采取措施, 减少建筑能耗, 推进中国节能与绿色建筑进程。我国传统的生态建筑如“黄土窑洞”“构木为巢”等窑、巢居形式, 均注重环保, 可视之为绿色建筑的模式。在节能节材节水的今天, 我们向往与追求的是“绿色小区”、“智能小区”、“绿色空间”、来营造一个健康无害、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调节身心、升华精神和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这也就应运而生了人类建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建筑样式——绿色建筑。即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 将建筑与环保、高新技术、能源等紧密结合起来, 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 能够有益于使用者身心健康, 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务必要体现、符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绿色建筑设计是生态建筑设计, 它是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和关键。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 从选址到格局, 从朝向到风向, 从平面到外向, 从间距到界面, 从单体到群体, 都要采集天然能源, 以利节能;注重空间的阳光感、流动感与体量感;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做到:
(1) 引入“生态关键”观念, 掌握生态技术, 树立生态意识, 是搞好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生态建筑的现实意义是引入“生态关键”观念, 积极利用低能耗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作法。生态化的建筑设计应以“生态、技术、建筑”为发展模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关注建筑生态、环境特征的表现和技术的运用, 使之融入建筑设计中, 产生建筑形象。因此, 设计在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 还要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角度考虑建筑功能与生态环境稳定性和持久性。
(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应符合整体设计与多元共融。结合当地文化内涵, 发掘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开发适合本地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和技术, 整合并完善建筑功能, 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 提升整个设计的环境质量和文化品质。其特点应符合建筑设计的整体设计, 多元共融。力求科学化、逻辑化、智能化、系统化的设计, 使整体功能适应各种功能性质的使用要求。“建筑当随时代”, 倡导绿色建筑设计, 是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应该明确的主导思想。
3.3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将有关的生物技术、生态技术、人文精神、环境与能源策略融入建筑设计 (含场地设计) 中, 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和能源结构的生态化, 以绿色GDP为政策导向促进知识经济、循环经济、生态再生的持续发展。因此, 绿色建筑设计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涉及的技术领域更为广泛, 是一项跨学科的复杂综合性设计, 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绿色建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操作上应以广义建筑学为主导, 在协同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自然资源学、植物群落学、地理学的基础上, 还应与结构、材料、生物、环境、热能、经济等进行综合研究, 多学科的技术特点增加了设计的复杂性, 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新世纪人们对现代化的向往与追求, 赋予绿色节能建筑无穷魅力, 发掘绿色建筑设计的巨大潜力是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
(1) 绿色建筑设计是实现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基础。
在建筑设计理念和设计策略上充分挖掘以提高绿色生态效益和节能效益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积极利用低能耗, 设计引入“生态关键”观念, 注重生态建筑技术是提升绿色建筑的根本;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等) , 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共用, 是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掘潜的主要对象。如09年在国际房地产投资交易会上荣获“绿色建筑奖”的我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中心大楼, 就是综合先进的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和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成果, 通过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利用, 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2) 中国建筑应以人为本走向世界。
1955年陈毅副总理曾说:“中同建筑要走向世界。”绿色节能建筑应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上, 而绿色建筑设计应以人为本, 具备融贯科技、人文、美学及经营管理方面的综合知识及才能和多方面的修养素质。因此建筑师应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文素养, 靠打造“修养”、“素质”丰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才能取得生存和发展。
综上所述, 当代中国建筑师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 融入科技与人文知识, 创造出宜人的人居环境, 为中国绿色节能建筑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ID:5089]
参考文献
[1]顾忠.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墙体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0, (2) .
绿色建筑文化 篇9
早在2006年,原建设部就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2007年8月,原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2007.8)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开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根据《管理办法》,原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制定管理办法,监督实施,公示、审定、公布通过的项目,并颁发证书和标志;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2008年4月,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共同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绿建办”),设在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成员单位包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绿建办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受理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指导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活动。
绿建办成立后,于2008年4月到7月组织了2008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申报、评审和公示,共有6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通过总结第一次评价工作,绿建办修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使用规定》,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并进一步完善了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申报评价程序。
《实施细则》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别用于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有效期分别为2年和3年。
近期,将按新制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始继续受理规划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申请应由业主单位或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申请项目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绿色建筑文化 篇10
绿色建筑是现代社会中一种较高的、新型的建筑类型, 在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必须以具备基础性地位的绿色建筑为支撑。由此可知,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通过绿色建筑设计, 能够为绿色节能建筑的实现提供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而绿色节能建筑在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以及设计要求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一定的约束。
2 绿色建筑设计
2.1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指依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 规定, 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所谓绿色建筑, 主要是指一种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 并且能够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而不会破坏建筑物周围环境的一种建筑表现形式。绿色节能建筑是确保绿色建筑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应有效融合自然、建筑与人群, 以此来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安逸的居住环境, 从而有效降低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2.2 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2.2.1 以人为本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特别是对建筑的某些细节进行设计时, 必须始终坚持绿色无污染原则, 确保所使用的材料是无毒的。在整体建筑中, 墙面与屋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在进行建筑物墙面与屋顶设计时, 应使用低毒或纯绿色的材料。
在进行建筑物通风与进风口设计时, 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以使得建筑的室内有良好的通风, 确保室内的热环境。对于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都要对人的身体有利。对于建筑中的水质, 如果条件允许, 可选择直饮水。当然,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还需确保其采光光线满足设计相关要求, 以确保居住人员的健康。通过对光纤进行合理的调整, 可使得屋内的光照更加的充分, 光照的充足与否是节能目标实现的关键。此外,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还需确保其具备一定的隔音效果, 可采用隔音材料进行, 以保证室内的安静。
2.2.2 能耗最低
(1) 材料生产过程中能耗最小化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 必须始终遵循绿色建筑理念, 这就要求从建筑施工材料的选购开始, 就融入绿色理念。通常情况下, 施工材料的生产与发展取决于材料市场, 因此, 在选用绿色材料进行施工任务时, 必须确保其生产过程的低能耗, 同时还要做好材料回收工作, 以促进材料市场的持续发展, 不会有过多的噪音影响使用人员的生活。
(2) 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最小化
通常情况下, 建筑物使用期限大多较长, 能够从建筑正式施工就已经存在,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 施工阶段与拆除阶段是能耗最大的阶段, 即为建筑使用阶段。在确保建筑节能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 还应当重点做好使用阶段设计工作, 主要是对建筑物的门窗、墙体与其他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 以使得建筑满足保温要求, 并且还可有效控制能耗。
2.2.3 大力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利用
通过开发利用新能源, 例如太阳能等, 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太阳能具有清洁优势, 属于可再生资源, 能源的储量也十分丰富, 是当今社会利用能源的重要对象。将太阳能用于建筑设计中, 可对建筑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当前情况来看, 可在大多数建筑屋顶上看到太阳能设备, 在光电转化之下, 太阳能会转化成热能, 也可以转化成电能, 最终应用于建筑。太阳能是我国开发的重点能源, 此外, 风能也是我国近年来开发最多的能源。
2.2.4 环境负荷最低化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保护环境是最为重要的, 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这就要求在建筑建设过程中, 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并且还要对建筑的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建筑大量的排放废水废弃, 必然会给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 并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能耗。为了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应当对其经济性与环境成本进行综合的考虑, 尽量采用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的材料, 以免产生垃圾。
3 绿色节能建筑特征分析
3.1 节能性
通过绿色建筑设计, 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即为采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果。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应当尽可能采用太阳能、地热与风能等自然可再生资源, 以高效节能技术来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而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相关研究结果可知, 一般设计方案下的建筑物设计至竣工阶段所耗费的资源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绿色建筑节省的资源无法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字表现。
3.2 环保性
土地资源是建筑物建设的必要基础, 我国国土辽阔, 但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较低, 针对此,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应确保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循环利用建筑材料,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理念。此外,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 从建筑物准备阶段至被废弃或是拆除过程, 均需保持尽量环保的态度, 从而较好的体现出建筑设计环保性特征。
3.3 地域性与宜居性
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 为了尊重建筑物所在地域人为历史与地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当尽可能采用当地建筑材料与建筑风格, 只有将地域独特性真正融入建筑设计, 才可确保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从而保持居民的身心健康。
4 绿色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的关系
4.1 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对绿色建筑设计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以及环境的不断变化, 绿色节能建筑是建筑业的必然趋势, 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其对建筑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在当前绿色节能建筑中, 节能主要体现在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室内环境质量与运营管理等方面。节能是绿色建筑核心内容, 随着绿色节能建筑自身的发展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 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种需求导向与市场下, 绿色建筑设计必定会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与更新, 这大大促进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4.2 绿色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
将绿色节能建筑融入绿色建筑设计, 是目前国际上共同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不仅能够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还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还可对环境设计、水资源设计、生态设计与绿色植被设计进行有效的规划。在建筑空间方面, 还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空气, 并且还可增大空气的流通, 进而有效降低资源使用量。通过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可避免建筑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消耗对环境的污染。
4.3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协同发展
在建筑整体设计、配套工程设计与工艺等方面,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在环保理念上的发展目标相同。在相同的发展理念中, 其具备相同的本质, 需协同合作, 从而在有效融合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基础上, 设计出更加环保、更为新型、更适应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建筑物。由此可知,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可协同发展, 在现代建筑设计融合共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能源日益减少, 人们环保意识逐渐提升, 绿色节能建筑已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内容, 针对此, 在实际建筑设计过程中, 相关人员应对绿色节能建筑进行更好的应用, 以促进人、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在不断提高, 对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包括建筑物基本功能的要求, 还涉及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针对此, 本文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及其原则, 其次对绿色节能建筑相关内容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最后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崇.绿色建筑设计节能主因素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 (24) :142.
[2]周广尖, 张玉媛.绿色建筑设计节能主因素解析[J].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09)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