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义性解读

2024-08-01

多义性解读(共5篇)

多义性解读 篇1

摘要:古代诗歌的多义性解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理解思路, 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本文首先解析了我国古代诗歌多义性的原因, 接着举例分析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的教学意义, 最后提出了应用高中古代诗歌中多义性解读的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教学运用

古代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据相当大一部分的比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就有51首古代诗歌篇目, 内容非常丰富, 题材相当广泛, 而且考虑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将诗歌教学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提倡采用新时代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这其中, 古代诗歌的多义性解读教学, 可以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理解思路,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 多义性解读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我国古代诗歌多义性的原因

我国古代诗歌多义性的原因经过前人的理论总结, 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 古代诗歌在词句表达上多采用含蓄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多义性。

古代诗歌创造的历史时期据现今已经非常遥远了, 汉语的字词含义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 所以今人想要理解古人的意思, 是比较困难的, 再加上古代诗人用词比较含蓄, 诗歌中的词句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理解, 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富有美感的地方, 很多著名诗歌表达的是一个心境或意境, 读者从中能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对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能有所感染, 但是诗歌中具体表达的含义, 却有多种多样的解读了。

2. 读者的个体差异也造成了对诗歌理解的多义性。

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 每个读者由于其所受教育、文学素养、人生经历、人生境遇和心境的不同造成对诗歌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3. 诗歌作者创作时的背景复杂, 造成了诗歌具有多样性。

诗歌作者创作背景有着多面性, 哪一个背景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心境意境所在, 也是众说纷纭的谜题, 对诗歌不同创作背景的理解导致对诗歌所表达含义的多义解读。

二、举例分析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的教学意义

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深远的意境, 真挚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入古代诗歌多义性解读环节,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发散思维, 甚至鼓励学生对诗歌的自主理解, 会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 但是对我国传统诗歌所表达的正面的传统文化和积极的人文精神, 是应当引导学生去领悟, 去体会并潜移默化接受的。例如, 高中课本中的《孔雀东南飞》, 对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婚姻悲剧, 传统语文教学中简单地理解为封建家长违反人性, 封建礼教对自由的压迫。当然该诗作, 这样的理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焦母确实行为极端, 不近人情。但是这样的理解也会留下很多疑问, 教师在鼓励学生们自由地对诗作多义性解读时就会得知学生们的疑问, 难道焦母狠心逼死儿子, 狠心让儿子婚姻不幸福?不愿意让儿子人生幸福吗?显然这样的理解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应当发动学生仔细研究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 积极思考, 自由解读, 找出焦母为什么执意要遣走刘兰芝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 焦母觉得刘兰芝“此妇无礼节, 举止专自由”因而看不惯她的做派;有的学生会从诗中“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认为刘兰芝的家世背景不如自家, 焦母心生羁绊。但是经过对诗作的分析, 笔者认为焦刘结婚三年, 却一直没有孩子, 诗中“共事二三年, 始尔未为久”就是证明, 这在封建社会, 这是非常迫切的头等大事, 虽然可以采取纳妾的方式来延续香火, 但是焦仲卿的“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取”态度, 让焦母感觉刘焦二人感情深厚, 更加激起了焦母的危机感和反对情绪, 于是焦母愤慨道:“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 会不相从许。”这也是应当让学生们注意到的一点, 也就是对人情世故的理解, 从该诗的学习中应当了解人情世故的分析。焦母的做法也不全为恶举, 也有为了儿子前途和名誉着想的一面。然而后来刘兰芝听从家人的建议要改嫁, 焦仲卿闻之, 哀伤至极, 见到刘兰芝, 说了些带有埋怨的话:“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 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刘兰芝回道:“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后续的发展就是双方相继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这种结局, 教师应当让学生们自行思考, 两人的态度和做法是否妥当。有的学生会赞许两人的做法, 有的学生可能会不赞同, 多义性解读教学本身是要尊重学生的观点,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语文教学不仅要熏陶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非常不赞同孔雀东南飞焦刘的做法, 即使婚姻破灭了不能在一起, 也并非到了自杀这样的境地, 爱情虽然很重要, 但是人生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情。况且两人的悲剧也不能简单地怪罪于焦母, 离婚再改嫁也不能算是对原有爱情的背叛, 笔者认为两人的悲剧有一定的原因, 例如两人一直要不到孩子, 必然会遭到那个时代家长的反对, 还有两人不在一起便求死的想法很极端, 也可能由于两人感情深厚。无论如何, 自杀总是错的。在高中语文学习这篇课程的时候, 应当提醒学生们虽然这样的结局给文学作品本身带来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但是极端行为的不可取和负面后果应当通过教学让学生们有个清醒的认识。

三、高中古代诗歌中多义性解读的教学运用

1. 对诗歌的词示义, 应当注意抓住其修辞手法。

我国古代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委婉, 多采取比喻、双关、象征的手法, 在指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时, 教师要注意提醒他们注意诗歌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这样会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多义性。我国古代诗歌多采用双关和象征的修辞方法来表达诗中的词义性, 在特定语境中, 利用词的同音和多义特点, 让诗句有了多重含义, 达到言此意彼得效果。教学中, 如果注意到双关的修辞方法, 并注意在语境中双关的运用, 学生们还是不能达到对双关的理解。而象征修辞手法, 则是借以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 来暗示特定的事理或人物, 来表达深远的寓意和真挚的情感, 这种借物寄情喻理的手法为象征。在诗歌中, 象征所借助的事物与象征本体意义往往无必然关联, 但通过诗人对所要象征的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刻画, 会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而领悟到诗人所表达的寓意。所以对象征手法的识别, 要从象征所借助的事物与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或联系入手, 在具体细节中寻找。在语文教学中, 应当指导学生去掌握象征的这些特点。

2. 对诗歌的句示意要注意从诗歌的情感内容入手来把握。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 经过高度诗意化的提炼、加工和创造, 使得诗句饱含深入的意境和情感, 诗歌的语言往往非常朦胧, 例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对诗歌本身所要表达的具体事物, 是很难讲得清的, 而且其多义性十分突出, 如果从就事论事角度来理解诗歌, 很难把握诗歌的意境和寓意。只能从诗歌所寄托的情感入手, 诗歌中:“无端、有泪、可待、惘然”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哀怨、失意和怅惘, 而又不失温情的情感, 进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而这种情感共鸣多是对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叹而来, 这便达到了诗歌的艺术鉴赏效果, 与读者产生心灵契合与共鸣, 这便是诗歌所要表达的含义。

3. 从诗歌整体上来体会诗歌的文示义。

诗歌的文示义即诗歌的主题思想, 诗歌多义性自然也包含着主题思想的多义, 对主题思想的把握必须站在诗歌整体的层次上进行把握, 对诗歌的内容、写作背景、采用的手法综合分析。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的主题思想:有的人认为是对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咏叹, 有的人认为是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 但是通观全文, 可以看出, 这两种说法都是有其道理的, 但是从文章的结尾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 (又作“会有时”) , 此恨绵绵无绝期。“可以总结出诗人对唐玄宗、杨贵妃的命运、爱情的惋惜之情, 说明本诗的主题本就是多元而饱含情感的。

4. 在教学中,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自由地发挥想象, 对诗歌进行多义性解读。

教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 即教授学习的方法;授业, 即激发学生对学科的专研兴趣;解惑, 就是指点学生的问题,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帮助和指导。高中教学应当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们自由讨论诗歌的多义性, 并查找资料进行论文写作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采用辩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文良述, 张兴武.古典诗歌的多义辨析[J].阅读与写作, 2004, (2) :118-120.

[2]蒋成瑀.解读学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3-5.

[3]周良平.“语义双关”在古代诗文中的修辞效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1) :33-34.

[4]张锐.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103-160.

日语动词「当たる」的多义性认知 篇2

【关键词】动词多义性 完形理论 换喻 图-地反转

在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语言要素就是动词。动词作为语言中最活跃,最复杂的部分,是我们学习语言所必须要掌握的核心部分。对于动词的认知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观出发来研究语言,强调从认知观对语言做出解释。其倡导的原型理论、框架与框架语义学、概念隐喻理论、意向图式理论等等都为我们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拟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日语动词「当たる」的多项语义展开分析,加深对日语动词的多义性的理解。

一、「当たる」的基本语义

「当たる」派生于「あつ」,继承了「あつ」表示向上或者向远方移动的原始含义,表示物体完成移动后的到达与介入。根据表达意义的不同,本动词「当たる」也可以写作「中たる」来对语义进行细化。

二、对「当たる」的多项语义的认知

语义构造:移动物,接触物,目标点(到达点)

(一)以人物为主语的场合,「当たる」可以表达担当,询问,拿人撒气等义项。

〇この患者の診察に当たった医者さんはどなたですか。/给这位患者诊断的医生是哪位医生?

〇警察は犯人の経歴について市役所の担当者に当たった。/警察就犯人的经历询问了市政府的相关人员。

〇仕事がうまく行かないといって、彼は嫁につらく当たる。/他说工作不顺利,就拿媳妇撒气。

(二)以移动物为主语,此时移动物到达目标点对目标点产生影响。

〇流れ弾が逃げている泥棒にちょうど当たった。/流弹就偏巧打中了正在逃跑的盗贼。

〇髪の毛が目に当たって何にも見えなくなった。因为头发挡住了眼睛,所以什么都看不见了。

〇この部屋には西日が当たってとても蒸し暑い。夕阳正照射在这间屋子上,显得非常闷热。

(三)以到达点为主语。

〇社内一丸となって今度の難局に当たってもらいたい。/希望公司团结一致迎战这次困难。

〇奈津子さんは雨に当たって風邪を引いた。/奈津子在被大雨淋了以后,就得了感冒。

〇お客さんはレストランで料理に当たって入院した。客人在饭店吃饭,食物中毒进了医院。

三 、分析「当たる」的多义性形成机制

(一)换喻

换喻是根据两个事物在外部世界的邻接性,以及两个事物在思维、概念上的关联性,采用一个事物、概念的表述形式来表述另一个事物、概念的比喻。喻体和本体的关系为邻接关系。

〇仕事がうまく行かないといって、彼は嫁につらく当たる。/他说工作不顺利,就拿媳妇撒气。

在这里用发泄暴戾之气的人物代替暴戾之气作主语,不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我们依然能够理解「嫁」承受的是「彼」发出的暴戾之气,这里运用的是换喻的认知模式,于是我们把这句话翻译为“拿媳妇撒气”。这里发泄暴戾之气的人物与暴戾之气是整体与部分的邻接关系,以整体代替部分做主语。

(二)图-地反转

人们在观察外部世界时会感知到对象的轮廓。这种知觉上注意的焦点称为图形,与图形相对的、知觉不明显的对象称为背景。这种知觉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图形与背景的分化。图形与背景因认知主体的选择不同会发生对调,称为图形和背景的转换,即图-地反转。

「当たる」在用于以到达点为主语的场合时,到达点被凸显上升为主体,移动物则退居于次要地位。移动物和到达点之间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反转。句子的表达重点在人所受到的影响。「当たる」的这一表达形式与汉语中“老爷爷在门外晒太阳”使用的机理基本一致。

〇洋子は大雨に当たる。/洋子淋着大雨

〇草花は日差しに当たる。/花草晒着太阳

〇子供はこたつに当たる。/孩子烤着炉火

(三)完形理论

完形理论也称为“格式塔”理论。人具有将视野中的对象感知为一个完整物体的心理作用,例如,一个有小缺口的圆圈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个圆圈的辨知。通过这种心理作用形成的完整构造体被称为格式塔。

〇水に当たる

我们在看到这个表达的时候,从字面上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具备这样的心理建设,使他们在看到这种表达的时候,可以完整地理解其中要表达的意义。不是单纯地移动到达「水」这一目标点,而是“水中毒”的意思。这种心理建设也与换喻这种认知模式相关,用「水」这一整体来代替水中的有毒物质这一部分。这种认知模式也只有在和「当たる」搭配使用的时候成立。

结语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完形理论以及图-地反转、换喻等认知模式分析了日语动词「当たる」语义多样性的产生机制,加深了对日语动词「当たる」的理解,希望可以对日语学习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郭永刚.日语动词探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永刚.日语动词派生释义使用[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3

[3]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及研究出版社,2008

[4]郭永刚.日语动词认知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5]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台南大学宿舍——多义环境的解读 篇3

建筑本身就是景观的一部分, 与远方的地形构成对话, 站在屋顶上可以远望嘉义平原, 而庭院中心的生态池塘能够与附近保留下来的池塘一起调节校园中的微气候, 漫步在校园周围, 将会欣赏到各种高度、各种尺度、人工或是天然的水体, 风景非常优美。竹也可做为建筑元素, 比如楼梯室外遮阳、入口处的软隔断、在院落中定义室外走廊的空间等。竹将是校园中非常繁茂的风景, 并且利用这种本地材料也有助于减少碳排放量。

1. 人造建筑, 建筑造人, 人与环境的融合——多义空间的魅力释放

多义空间也是人们意识中的模糊空间, 这个空间更有自由度, 并更适合设计富有表现力的空间。建筑师采用了刚柔并济的设计手法, 将曲线的飘逸和直线的硬朗发挥到了极致, 在该建筑的设计中, 无论曲线与直线, “穿插”是设计最为精髓的手法, 无论是空间、平面、绿化, 都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这样的场所是各种行为事件发生的具体环境。主次入口处屋面挑出的灰空间和内院静谧的廊空间场所成为进入宿舍两种不同属性空间的过渡与转换。由于其处于这两个特殊位置, 两类空间的多义性, 承载着丰富的环境信息和众多的机遇, 给人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人在其中交流、观赏、沉思……, 是由动到静的空间转换, 是开放与半私密空间的过渡, 使人的逗留与行为自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及空间缓和的过渡性。屋顶的开放空间给予人们更多机会会面、交谊、活动、景观……, 场所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发生地, 展现着该处人们的魅力和活力。适当的多义空间的配置与合理构成配比的设置, 可以增添人们课余生活的多样性, 有益于人们的健康成长。

通过多义空间的引入与设计, 将各功能空间缓和有序的过渡, 避免空间的生硬、冲突衔接而影响各功能空间的发挥。内与外、动与静、公与私、这里与那里、开敞与封闭等等, 是折衷调和, 而不是生硬的拼贴, 唯有多义空间才具有广博的包容能力。多义空间为居住活动中多样而充满活力的生命本质提供良好的接续与发挥的场所, 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2. 行列式组团的演绎,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活跃院落景观空间形态

建筑通过对自然地形肌理的尊重, 依地形体块适当的给予扭转顺势, 围合成一狭长不规则水系庭院。在自然婉约中又不失活泼, 两边界面的限定诠释了场所的领域性。自由的形式区别于固有的宿舍形态, 为学生的户外活动与交往创造了有利的契机。立面和剖面中高低起伏与错落的层次关系有效合理的利用的阳光、日照, 内庭院的景观生态池在日照的作用下润化了空气, 塑造宜人的微气候和良好的空气质量。通过门廊、竹廊、走廊、外廊的过度, 视角的移动, 廊作为一边界形式, 增强了建筑内院的领域性。

池塘是庭院的景观精华所在, 由平行行列式的建筑演绎而成的不规则池塘边界是该建筑景观营造的点睛之处。对场地做竖向设计, 合理的利用高差及土方平衡, 两栋楼的底层高差3米, 中间设景观生态池, 利用坡地高差设计了外竹廊作为景观廊, 竹廊局部与护坡用石板台阶衔接, 护坡做景观设计处理, 是池塘池壁的延续, 又加以绿色植被点缀, 水面与护坡间以木栅栏圈水生植物进行过度, 高低错落, 层层有序, 植物搭配舒适合理, 使得池塘内植物、动物、水、微生物、成为一生态景观系统, 庭院陆、水、建筑细部相结合, 池岸的处理是生态景观设计的点睛之笔。

池塘水的灵气, 竹廊的韵律, 在寂静的微气候环境中沉淀下来, 展示着一种禅意的生活境界, 人在其中居住, 静静的体味, 行走在廊中, 感受着沉淀默想的院落空间。

3. 可持续与生态的关注, 材料与环境的融合——可再生材料与能源的利用

用竹子这种自然再生材料搭配于建筑构件中, 使建筑环境令人耳目一新。竹的使用贯穿于整个建筑。竹在入口处形成一道自然的软屏风, 第一道呼吸映入人的脑海中;紧接着通过门厅进入门廊来到竹廊, 竹廊穿过池塘, 渗透于池塘的内庭院中, 为人们进入建筑内部的过渡做了第二道呼吸;通过室外楼梯又看竹代替了传统的栏杆, 为建筑带来了第三道呼吸;再次进入宿舍房间内, 来到挑出的露台上, 看到竹制的栏杆与木或混凝土相间的栏板时, 竹的出现为人们做了第四道呼吸;来到屋顶大空间又看到竹制的屋顶栏杆直通屋面, 起伏的屋面与起伏的竹成为人们的第五道呼吸。竹的使用围绕人的行为路径由下而上展开, 通过独特的竹木工技艺使得屋面与竹、竹与室内外空间得以渗透, 用竹和木代替了通常的金属、塑料防护栏杆与楼梯栏杆, 并注意了竹廊间距的合理控制, 人似行于竹海中。设计师简单而精致的尝试了木栏板与竹栏杆搭配、竹与混凝土和钢的连接细部工艺, 让人们无论从室外还是室内都可以清晰的感受竹元素给环境与建筑增添的灵气。

建筑各立面开窗采用统一的手法, 整齐有序, 窗洞不大但有很好的景观与视野。阳台的韵律与起伏的屋面丰富了建筑的表皮与天际轮廓线。起伏的屋面强调建筑形态与山势的交融。屋面太阳能板的巧妙设置, 利用南向日照与屋面坡度的角度关系, 屋顶局部开启, 这样不仅利用可再生能源, 而且使屋面自然通风。建筑作为大地景观, 融于环境, 是校园中人们喜爱的居住中心。

设计师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因素通过尊重环境, 地形高差的利用、内庭院的细致处理、多义空间的独特刻画、立面简单有序的组合排列, 屋面的起伏与地形的自然呼应, 给观者一种清新特殊的感受, 创造出一种和谐净化共融的关系, 宿舍本身不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从而使周围环境、生态水系自然的融入建筑其中。建筑外观高亢有力, 具有视觉的张力与时代感, 建筑本身与阳光、竹木、水面柔和于一体, 谦和、静雅又不失简约、质朴。明晰的空间构成, 人行住于其中, 不知不觉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多义性解读 篇4

关键词:认知语境;汉英语多义性;解释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于语境问题进行的研究不但受到了语言学专家学者的重视,还受到了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哲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学者的关注,语境问题已经被广泛纳入这些领域的研究范畴。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欧美国家兴起的这种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潮,如今这种研究已经成为了语言学的研究前沿。而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语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语境与认知语境两者的本质其实是是相同的,这是因为这两者所需要涉及的研究对象与概念有着极其明显的一致性。在语言学界的中有一项核心内容就是语言多义现象。通过认知语境手段针对语言的多义现象进行研究,会取得良好的解释力效果,这一点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一样的。

一、认知语境对汉英语的多义现象的解释

(一)词汇多义现象

①请你快点走。

②这本书非常好。

③She stood by zhe bank.

④John broke the record.

在例①中的原话我们既可以理解成要求对方快点走路,也有可能理解成请求对方下棋快些落子。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头脑中都会有“走路”及“下棋”这两种认知语境,所以在具体的生活中对于此处的“走”的各层含义不会出现误解。而对于例②原话我们则既可以理解成“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好”,也可以理解成“这本书非常完好没有破损”。由于常识问题,人们在正常的交谈并不会受到影响。尽管例③原句中的“bank”的含义既可以指“河岸”,也能指“银行”,而例④中的“record”一次含义则包涵了“档案”、“记录”、以及“唱片”这三层含义,由于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一直都会伴随着相关的认知语境,因此不会导致人们的误解。

(二)显性语法结构上的多义现象

①杀死了敌人的士兵。

②此处施工车辆请绕行。

③a small car fsctory.

在上述的三个例句中,其结构可以分析成不同的形式,因此例①的含义是“士兵杀死了敌人”或“有人把敌人的士兵杀死了”;而例②的含义则包括“所有的施工车辆在此处需要绕行”或“此处正在施工,所有车辆请绕行”;而例③原句则可以断句成“a small/car factory”,也可以断句成“a small car/facory”。事实上认知语境在某些含义方面是一种语言知识,把这种语言知识(此处是指语法的知识)进行内在化能够有效消除语法方面的歧义。

(三)隐性语法结构上的多义现象

①莫言的书

②Smith is too good a man to kill.

在例①中我们可以理解为“莫言自己所拥有的某本书”,也可以理解成“莫言自己所写的书”;例②则可以理解成“史密斯是个太好的人,不会去杀人”,也可以理解成“史密斯诗歌非常好的人,不可以杀他”。上述两个例句由于具有不同的隐形结构而出现了多义现象,而利用认知语境则可以进行解读消除歧义。

二、认知语境的汉英语解释力机制

(一)知识草案及心理图式

在认知语境的实际操作中一般将“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作为基本单位,其中知识草案指的是关于基本行为单位的一种认知结构,是对真实世界中存在的状态、行为或事件等典型结构进行经验化或概念化而得来的结果,是有层次的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内部结构的相关关系以及自然组合的各种方式。心理图式则建立在知识草案基础上,在某些条件特定的具体情景场合中采取经验式排列组合,从而形成更大情景单元,这就是心理图式。心理图式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大,社会文化的色彩比较丰富。

(二)知识结构和外部世界

人们的知识结构来自于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结构化的结果,固有的语境中具体因素在结构化后就会转换成认知结构单位及其关系。此后只要一触及到类似或有关的具体场景,人们就会在头脑中自然而然地想应该要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而一使用了某种语言表达方式,人们又会自然地联想到与其有关的具体场景。将语用因素进行结构化可以得到认知语境,事实上认知语境是人们对相关语言使用的具体知识,是和语言的实际使用有关联的、已概念化或图式化的相关知识结构和状态。交际者在使用语言的时候,必须以当时交际场合的具体需要为依据,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相关认知语境的主要内容激活,从而能够投入使用。

(三)刺激和激活

根据生物学的相关理论,人类在面对每一起认知语言事件时,都会在他们的神经元上留下相应的神经化学印迹,而这种印迹的深浅由刺激的多少决定。某一认知语言事件在利用刺激而产生了足够的印迹后,就会固化成具体的单位状态,在语言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它们就会自动地投入或激活。这些刺激往往会来自与人们活动的各个方面,给认知语境的真正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在这个世界中,人们每时每刻都需要接受到各种刺激,在这种反复的刺激下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形成经验,而经验又能够形成系统概念,也就是认知语境。由于客观世界丰富多样而又没有限制,因此认知语境也具有了多样性以及无限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传统意义上所指的语境,在经过内在化处理的过程,能够形成相关的认知语境。而内在化处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各种刺激的相关过程。语境在经过内在化处理后,就会以知识草案以及心理图式这两种形式作为其基本单位而在大脑中存储,并能够随时被激活,对语言使用中出现的各种多义现象进行解释。另外由于认知语境非常普遍,因此汉英语中的绝大多数多义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迎刀而解。

【参考文献】

[1]金薇.浅谈认知语境与语义理解[J].西安社会科学,2009(02):172-173.

多义性解读 篇5

关键词:一步之遥;内涵多义性;叙事先锋性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46-01

一、内涵多义性的纠缠

纵观全片,笔者认为《一步之遥》至少是由现实层面、象征层面和文化层面三重意义构成的文本。

在现实层面上,影片改编自民国时期“阎瑞生杀害花国总理案”,以马走日为中心,讲述了一个曲折的逃亡故事。马走日与“花域总统”完颜瑛相识多年,在一次意外交通事故中完颜瑛香消玉殒。马走日因此成为人们怀疑和追捕的对象。于是引发了老友项飞田的追杀,武六小姐的营救等一系列故事情节。

其次,在象征层面,电影告诉了人们一种关于历史、社会、人生的形而上的真理。“一步之遥”是一个多意义的作品。它预示出一个普遍存在的模式,即在高尚与卑鄙,成功与失败,真象与表象,真与伪、生与死、善与恶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完颜瑛因为对马走日动情颇深,走向了死亡的深渊;马走日在大众舆论的胁迫下成了被追逃的杀人犯;看似正人君子的项飞田,因为自己的丑相被马走日知晓,便不顾情分痛下杀手;马走日本来可以利用大帅的还情的心理,救自己一命,但是他却利用仅有的一次机会救了项飞田,项飞田最后变成了要处决马走日的人,一念之差,马走日救了自己的掘墓人……这就像电影的英文名字“Gone With The Bullets”(消失的子弹)一样,随着子弹消失的不仅仅是马走日的生命,还有难以捕捉的真象与意义。

再次,在文化层面,它涉及到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失败、当代消费文化的批判等重大问题。这个故事把时间设置在中华民国初期,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来到中国替代了几千年的帝国体制,但是西方的政体在中国并不能生根,充其量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舶来品。马走日自称,他曾经给慈禧老佛爷出主意,让全国男人都剪掉辫子,以显示大清有一颗进步的心;但是他酒醉之后一觉醒来,却已经是民国了。武七少爷问道:“那辫子不也铰了吗?”马走日痛心疾首:“这逼着铰的,跟自己主动铰的,那是一回事吗?”这一看似荒诞的情节,实际上宣告了西方文明在中国土壤上的失败。帝制与民国的区别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确实就是以一条男人的辫子为分界线的。民国之后的大帅与慈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谁来执政,都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

二、 叙事技巧的尝试

《一步之遥》的叙事视点独具匠心。首先应对叙事视点问题作简要阐述。文学作品中的“我”即第一人称视点,及至电影中,画外音经常是第一人称的外在形式,经典的例子有电影《红高粱》中的叙述者“我”。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人称视点,是一种“限制性视点”,它与“全知视点”迥然不同。虽然电影研究者都承认,或许在电影中,只有一种视点存在,那就是“全知视点”。“限制性视点”仅仅是叙事者渴望不可及的梦想,出现“限制性视点”,事实上是叙事者对于全知视点的故意遮掩。掩饰全知视点,防止观众提出:“人物不在场,是如何知道这一切?”这样的问题。具体到《一步之遥》中,马走日毫无疑问是该片的叙事者;叙事者将自己的旁白与他所饰演的角色马走日合二为一。但我们惊讶于导演姜文的魄力,他并没有任何遮掩全知视点的意图。在“花域总统”大选的现场,武六用摄影机全程拍摄选秀过程,姜文的旁白是:“这些影片便成了日后的电影——《枪毙马走日》。”说明在此时,叙事者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这句台词给观众形成一种感受,即该片很可能是马走日在多年后的回忆录。影片的结局是马走日被枪毙,那么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产生了:马走日已死,他是如何以回忆录的形式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做岂不是给观众留下了离间的观影效果?按照正常推理,电影旁白一旦出现“我”,基本可以认定为第一人称视点(限制视点),但《一步之遥》中的“我”却有着全知全能的本领,甚至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换个角度思考,该片是不是通过藐视时空的客观性,无形中又制造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全知的隐含的叙事者?

三、观众的接受

影片上映后,各大门户网站对《一步之遥》给出了两极化的评论,有人称道有人诟病。称赞者往往抓住了隐藏于片中的某些深刻内涵大加赞赏;反对者认为姜文的手法过于大胆,忽略了电影拍摄的基本章法。于是,观众对于该片的接受情况就有必要做出阐释。《一步之遥》没有把故事打磨得十分流畅、圆滑。这个故事有意地颠覆了电影依赖镜头语言的叙事常规。影片是在内涵的多义性与先锋的叙事特点中铺展的。整部作品充满了光怪陆离的魔幻现实主义气息,这是姜文一如既往的风格所致,正如《太阳照常升起》一般,需要观众反复研读品味。影片在有的地方采用了魔幻的叙事方式,如马走日和完颜瑛吸毒后开车飞上月亮的一段就很典型。马走日与完颜瑛在梦幻的光线中,飘飘然地开车在灯红酒绿的大上海街道中穿梭。这一段实际上表达的是他们二人开车飞奔,结果出了车祸,完颜瑛在车祸中丧命。

上一篇:绿色建筑文化下一篇:成人英语教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