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多义性

2024-09-04

动词多义性(精选5篇)

动词多义性 篇1

英语动词be作为一类特殊的动词, 一直是广大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许多语法学者们一致认为动词be可以分为三大类:“具有连系动词功能的主动词, 具有助动词功能的进行体助动词和被动语态助动词, 由be引导的一组动词习语作为半助动词, 具有情态和体的意义。”[1,2]现今国内对动词be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从生成语法角度分析系词be的句法结构;[3,4,5]另一方面, 揭示中国学习者习得be动词功能的基本规律。[6,7]目前, 对动词be的多重句法功能从认知语义角度挖掘其深层内在联系的文章还不多见。本文主要从认知语义角度探讨动词be的多重句法功能以及内在的联系。

1. 动词be多重句法功能的分类

“功能多义性指由同一个语言实体衍生出的不同语法或语用意义和功能。这些意义属于不同的形态句法范畴, 既具有共时特征, 也具有历时的特征”。[8]语言实体be就衍生出了多种句法功能, 本文拟把动词be的句法功能分为四大类, 即连系动词功能, 助动词功能, 实意动词功能和半助动词功能。见如下:

(1) 动词be用作连系动词

He is a teacher.

The bridge is tall.

(2) 动词be用作助动词

He is writing the po em.

The rat was chased by the cat.

(3) 动词be用作实意动词

D on’t be silly!

Tom is being mean again.

(4) 动词be用作半助动词

An earthquak e is goin g to destroy the town.

We are to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上面提及的四种功能用法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本文将主要运用Langacker在认知语法中所提到的相关观点来阐释be动词不同意义和功能产生的机制和过程。

2. 动词be多重句法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苏玉洁 (2009) 调查了五本颇具影响力的学习词典 (《牛津》、《朗文》、等) 中be动词用法的分布情况, 其调查结果表明, 词典对be动词作连系动词用法的关注度是最高的。[9] (P 1 1 3) 蒋海燕 (2005) , 戴曼纯、郭力 (2007) 也发现学生最早并且最容易掌握be动词的连系动词用法。由此可见, 作系词的动词be是最基本的功能用法, 比其它功能更容易被人识解。[10] (P39) 我们可以断定作系词的动词be是[BE]范畴中的典型中心成员。那么它又有着哪些典型的范畴特征呢?

2.1. 系词be的认知语义特征

Langacker (2004) 认为动词勾画过程, 该过程受时间的影响, 包含了一连串先后出现的状态。[11] (P244) 动词be和所有其它动词一样, 勾画过程。但不同的是动词be体现的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没有特定的概念内容。[12] (P205) 我们也可以说, 动词be与其他典型动词不同, 勾画的是一个表静态、抽象的过程, 其深层语义特征决定了动词be的系词和助动词功能。

Langacker把作系词的动词be标识为“be1”, 认为它是动词be的基本变体。[12] (P205) 当动词be作系词be1时, 总是与一些不能独立做谓语的成分 (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共同作谓语, 这些成分不表示过程, 而表示静态关系。由于只有过程才能充当小句的中心成分, 而这些成分的非过程属性决定了它们不具备单独构建小句的能力, 因而只有和be1结合, 获取其过程属性, 才能最终引导限定小句。

Langacker (2004) 还认为任何一个语法结构式的构成总是涉及两个构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常来说, 一个构件总会使另一构件的一部分抽象变为具体, 两个对应构件部分叠加重合后的复合结构会继承其中一个构件的侧重, 而该侧重最终成为复合结构中被突显的那部分语义。[11] (P277~310) Be1和一个表静态的关系的叠加重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见下图:[12] (P206)

b e 1勾画了一个静态, 抽象的过程。竖长方框表示该过程中各个状态之间是等同的, be1后一系列成分的共同核心语义表达的是一个静态的关系, 它们具备具体的概念内容。这两个构件成分 (be1和be1后所接成分) 的复合是通过一个具体表静态的述义对应到be1抽象过程中一个单一的状态来加以实现的 (见图中被着重的斜体部分) , 图中的箭头表示这种抽象和具体的转换。be1表过程的侧重最终也成为复合结构 (be1+NP/AP/Adv P/PP etc) 的侧重。

2.2. 助动词be和系词be的联系和区别

系词be和助动词be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许多文献中都被提及过。苏玉洁 (2009) 在阐述动词be的历时演变过程时, 指出动词be的助动词功能是从系词功能中衍生出来的。国外文献中也早已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Haspelmath认为动词be最开始是主动词, 后来由于语法化因素的影响, 动词be开始向助动词转变, 具备了一些语法功能属性。[13] (P38) 我们也赞成以上的观点, 动词be的助动词功能是从系词功能中衍生出来的, 因其主语补足语的复杂性而被分离出来。

前面提到动词勾画过程, 是受时间影响的过程。但当动词v转变成过去分词ved和现在分词v-ing时, 它们表达的不再是过程, 而是一种复杂的非时间关系。[13] (P199) 我们以主动语态中的v (表过程) 和其对应的被动语态中的过去分词v-ed (表非时间关系) 为例, 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见下图:[12] (P201)

图中v-ed和v的区别表现在:v-ed缺乏时间的侧重 (见动词v箭头上的黑体着重部分) , v-e d不同动词v的顺序扫描, 运用的是总体扫描, 过程中的所有状态不分先后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的, 其勾画的是一种复杂、不受时间影响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v和由v变成的现在分词v-i n g之间的区别, 见下面的简图:[1 2 (P209)

动词v图中的一条曲线表示包含一系列状态的过程, 该过程是受时间影响的 (可见箭头上的黑色着重部分) 。和动词v图对应, v-ing图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和被动语态中的v-ed一样, v-ing没有了时间侧重, 顺序扫描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总体扫描, 其内部的各个状态是作为整体来被感知的, 所表达的也是一种非时间关系。

过去分词v-ed和现在分词v-ing表达的都不是过程, 而是一种非时间关系, 因而它们不具备单独引导小句的能力。要构建被动语态和进行体, 都必须借助动词be来完成。另外, 结合后的两个构式中, be依然保留着其抽象的属性, v-ed和v-ing提供其具体的概念内容, 由此可见, 被动语态be+v-ed和进行体be+v-ing中的be有着和系词be类似的功能, 但它们也有着和系词be不同的特点。v-ed和v-ing表达的不是单个静态关系, 而是多个非时间影响的状态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

综上所述, 表被动语态标识的助动词be和表进行体标识的助动词be都是从[BE]范畴的中心成员系词be1中衍生出来的, 因其后所接成分的复杂性而被分离出去。

2.3. 实意动词be与系词be的联系和区别

实意动词be和系词be在句法上依然保持着一些相似之处。首先, 实意动词be后的成分依然修饰主语, 是主语的补足语。其次, 由于其后成分表静态的关系, 不能充当小句的中心语, be依然行使着提供构成小句所必需的过程侧重的功能。但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最显而易见的区别是这类句子中的动词be已经开始获取某些具体的概念内容了。当be动词后接情感类的形容词补足语成分时, 动词be开始获取“表现出某种样子”的具体概念内容。句中隐性或显性主语能主动掌控自身的情感或行为状态。我们可以从认知语法中的主观化角度来分析它。

主观化指对某一实体从相对客观的识解转变到更加主观的识解。体现到语言表达中, 就是讲话人在话语中糅合了自身的态度和感情, 使话语包含了讲话人“自我”表现的成分。[14] (P146) 我们可以把关于实意动词be的所有例句转化成一种相对客观的描述。例如:

(1) Don’t be silly! (Sb) is silly.

(2) T o m i s b e i n g m e a n a g a i n.Tom is mean.

在上面转换后的句子中, 讲话人相对客观地描述了句中主语的静态状态, 整个注意焦点落在句子主语者身上, 此时讲话人的主观性较弱。再来看转变前的例句, 我们发现注意的焦点从句子主语者身上转移到了讲话人身上。讲话人认为句中主语 (包括隐性主语) 具备主动掌控自身情感或行为状态的能力, 并要求他们付诸实践。所以动词be被重新赋予了相关的概念内容, 因而具备了实意动词的功能。

总之, 和助动词be相比, 实意动词b e偏离了[B E]范畴的典型中心成员系词b e。具体表现如下:实意动词b e表达的过程不再是抽象、静态的, 而是具备了某些具体的概念内容。

2.4. 半助动词be和系词be的区别和联系

半助动词在功能上介于主动词和助动词之间。它像主动词一样有一些具体的概念内容。be作为半助动词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和be后其它成分结合后, 它们一起传达着某些表情态的具体概念内容。

半助动词中的be与系词be区别很大。半助动词中的be无需再为小句提供过程属性, 因为半助动词后的实意动词自身就具备过程属性, 可以充当小句的中心成分。由于大部分半助动词含有“可能”、“义务”等情态意义, 它们对其后的实意动词的意义可能产生弱化影响。其后的实意动词所表达的不是现实存在的过程, 而是一种潜在、可能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存在于讲话人的认知当中。

由此可见, 实意动词所表达的过程属性也打上了讲话人的主观烙印了。由于主观化的影响, 半助动词具备了一些表情态意义的概念内容。

3. 结语

同一个语言实体be所衍生出来的不同句法功能之间在语义上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动词be的系词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从这一中心功能又衍生出了助动词功能。be用作实意动词或半主助动词时, 也和系词be有着不同程度上的联系。由于主观化因素的影响, 实意动词be或半主助动词be开始具备一些具体的概念内容。我们可以说, 在be动词的功能语义网络里, 系词be是典型中心成员, 助动词be是较中心成员, 实意动词be属于其边缘成员, 而半助动词be离得最远。

摘要:动词be所衍生出的多重句法功能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其中, 助动词功能是从系词功能中衍生分离出来的。两个功能中的be都表示抽象的过程, 都为其后的成分提供过程侧重, 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为复杂的非时间关系提供过程侧重, 而后者为其后单个表静态的关系提供过程侧重。另外, 由于主观化因素的影响, 实意动词be和半助动词be有了具体的概念内容。其中, 实意动词be依旧为其后成分提供过程侧重, 而半助动词be已不具备这种功能了。

关键词:动词be,句法功能,认知,语义

动词多义性 篇2

【关键词】认知 典型 语义网络

用法1:通过外力使物体对象从上面的领域移动到下面的领域,即“外力によって、対象を上の領域から下へ移動させる”

例句:

①腰をおろす 坐下

②幕をおろす 落幕

③旗を降ろす 降下旗帜

④カーテンをおろす 放下窗帘

⑤観覧車を下ろす 放下观光车

⑥飛行機をおろす 降下飞机

⑦押入れから布団をおろす 从壁橱中取下被子。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通过外力使对象从上而下的移动,移动主体一般是具体的。如:腰、旗帜、窗帘、飞机、被子等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人身体的某一部分,这种移动主体不确定而且具有多样性。这种移动的共同特点往往会伴随着空间的起点或者终点使用,而经过的路径往往省略不交代,默认用自上而下的移动图示。

这个典型意义用图表表示的话如下:

图1用来说明通过外力使移动主体对象A移动到B,这个图示是他动词[おろす]基本的用法。这个图式反映了经验的空间认识,属于典型的移动现象,属于[起点-经过-终点]的移动图示。在空间上,连接起点和终点的径路经常会被省略。

用法2:物体对象的一部分从上面的领域移动到下面的领域然后再去除掉。即“対象の一部分は上から下へ移動させて除く”。

(1)切り落とす 生えているものを切ったり、そったりして落とす(树枝)剪下、砍下;(头发)剃掉;鱼(切开)

①松の枝を下ろす 剪除松枝

②髪を下ろす 剪掉头发

③さばを三枚におろす 把青花鱼片成三片。

④柳の枝をおろす 剪除柳枝

(2)下の方へ伸ばす 扎根,伸展

①根をおろす 扎根

②農村に根をおろす 扎根农村

从以上的移动主体(松枝、头发、青花鱼、柳枝等)运行轨迹可以看出,移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由原本的自上而下的垂直运动变成了去除的含义,此时的动作方向性并不明显,因为这时候的主体一般是多余的没有用的东西,并不强调运动的方向或路径,只是用“去除、去掉”的义项。

图2的意向图示属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此图是将A作为整体去除其中一部分最后剩下部分B,此时移动主体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用法3:使主体对象中包含的一部分从上面移动到下面。即“対象の中に含まれた部分は上から下へ移動させる”。

(1)乗り物から外へ出す 卸下(货物)让…下车(船、飞机)

①車から荷をおろす 从车上卸货

②乗客をおろす 让乘客下车

③子供をバスからおろす 让孩子下巴士。

(2)擦って、細かくする。擦碎磨碎

①大根をおろす 擦碎萝卜

②白菜を下ろす 擦白菜

③りんごをおろす 擦苹果泥

(3)体内から外す 从体内打下

①虫をおろす 打虫子

②胎児をおろす 打胎;堕胎

(4)預けていたお金を引き出す 提取(取出存款)

①貯金をおろす 提取存款

「おろす」所表示的[使主体对象中包含的一部分从上面移动到下面]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移动,也可以是通过对象向下方领域的抽象移动,实现其抽象效果是认知语言学通过隐喻进行的语义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是基于[使其移动到新领域]这一用法涉及到有关容器的意向图示。例如:「車から荷をおろす」「子供をバスからおろす」「胎児をおろす」中的「車、バス、人の体」比喻成容器。在这里「おろす」表示的意思是[去除容器内所包含对象的一部分]。其中例(4)是隐喻中的实体隐喻的用法,所谓实体隐喻就是将感情、思想、主意等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来表现。例如:「悲しみは苦いコーヒーだ」在这个句子里,将悲伤比喻成实体的咖啡,喝苦咖啡的感觉和悲伤的感觉有着相似之处。

图3这个用法的意象图式是移动的主体有意识的通过外力自上而下的动作,达到预期想要得到的使物体向下方移动的效果,例如卸货、乘客下车、打胎、打虫子等。

用法4:使对象的职务降级,地位降低,工作丢失;也就是使事物的地步、价值等贬值。即:対象を役目、地位、仕事からはずす;物事の段階や地位、価値や力などを下したり、低下される。

①会長から降ろす 辞去会长之职

②主役から彼を降ろす 卸掉他的主角。

③重役から彼を降ろす 撤掉他的董事

动词多义性 篇3

多义词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译者来讲, 多义词由于其词义繁杂, 在翻译时, 容易碰到不知道如何选择译词的困扰。日语中同样存在较多的多义词。先行研究中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角度来分析日语多义词汉译方法的并不多见。因此, 本文选择日语多义动词「切る」为研究对象, 结合一款CAT软件, 采用基于语义限制的规则方法, 分析多义动词的汉译处理情况。

「切る」的机器翻译现状分析

笔者从「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中抽取「切る」的50个例句。利用网络翻译软件Google和Excite, 对例句进行翻译实验, 以分析机器翻译中「切る」的汉语译词选择情况。以下为部分实验例句的翻译结果:

例句1:さっさとそんな男とは縁を切りましょう。

Google翻译:让我们切的边缘迅速跟这样一个人。

Excite翻译:赶快与那样的男人断绝缘吧。

正确翻译:赶快与那样的男人断绝缘分吧。

分析:Google翻译直接将「切る」翻译为了“切”, 属于误译;而Excite翻译则将「切る」翻译为了正确译词“断绝”。

例句2:彼は言葉を切った。

Google翻译:他挂了的话。

Excite翻译:他切断了言词。

正确翻译:他中断了话语。

分析:Google翻译将「切る」翻译为了“挂”, 属于误译;而Excite翻译将「切る」翻译为了“切断”。二者均没有对「切る」做出正确的译词选择。

例句3:秋元はハンドルを左に切った。

Google翻译:秋元下调至左手柄。

Excite翻译:秋元在左面切了方向盘

正确翻译:秋元往右边转方向盘。

分析:Google翻译将「切る」翻译为了“下调”, 属于误译;而Excite翻译将「切る」翻译为了“切”。二者也均没有对「切る」做出正确的译词选择。

从笔者对从语料库中抽取的50个句子的机器翻译结果来看, 机器翻译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翻译统计结果如下表1所示:

「切る」汉译规则制作的理论与翻译实验

认知语言学认为, 人们可以通过句子中歧义词和与之相搭配词语来确定歧义词的具体词义, 从而正确地选择译词。在词汇学领域, 词语搭配通常是指“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同现。”随着近几年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词语搭配已成为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词典编纂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搭配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搭配认为搭配是句子中两个或多个词语在一定距离内的共现。狭义搭配则强调语法的限制作用和词语的决定作用。本文采用狭义搭配的定义, 具体到研究对象「切る」而言, 主要考察「Nを切る」, 即名词与动词之间所构成的动宾搭配。

此外, 根据语义选择限制理论来尝试着制作出翻译规则。语义选择限制是指对词语共现时在语义上加以限制。以「指を切る」这一动宾搭配为例, 「指」为表示身体部位类的词语, 与「切る」共现时则选择汉语“割破”这一译词较为合适。这样, 其翻译规则为:如果“N[身体部位类]を切る”, 则翻译为“割破N”。这样, 今后在翻译句子时, 如果是碰到适用于这条翻译规则的句子, 便能很快的帮助译者解决译词选择问题。

笔者根据抽出的50个「切る」的例句以及参考《日本语基本动词词典》中「切る」的句型规则, 通过观察其「Nを切る」结构中名词的语义属性特征 (语义属性参考了《日本语基本动词词典》中的词语特性) , 制定了如下翻译规则, 并将其输入到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当中 (如图1所示) 。利用广东省佛山市雪人计算机有限公司开发的免费版 (V1.33版) 雪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 (可在其官方网站http://www.gcys.cn/下载使用) (简称雪人CAT) 。

接下来, 笔者从语料库中抽取100个例句, 利用雪人CAT软件, 进行小规模翻译测试, 。翻译实验的评价结果主要针对「切る」的译词选择正确与否进行判断。翻译结果显示:利用CAT软件提供的译词翻译正确的句子数为67句, 错误的句子数为33句, 翻译正确率为67%。以下为部分翻译例句的翻译结果及其说明。

A、翻译正确的例句

例句4:堰を切ったように男が怒鳴った。

CAT软件翻译:男的像冲垮堤坝一般地怒吼着。

例句4中, 「堰を切る」的语义模式正好吻合图中的翻译规则3「{堤坝}を切る」, 因此选择了正确的译词“冲垮”。

B、翻译错误的例句

例句5:彼女は夫の巻物の封を切った。

CAT软件翻译:她切断了丈夫卷轴的封口。

正确翻译:她拆开了丈夫卷轴的封口。

翻译例句5时, 雪人CAT软件没找找到与此句话相匹配的合适规则, 因此给笔者提供了“切断”的译词选择。

翻译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此次小规模翻译实验得到了67%的有效正确翻译率, 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翻译规则的不完善。此次翻译规则的制作仅仅参考了50句语料库例句以及词典的部分例句, 造成了语料数据的严重不足。今后将参考更多的语料库例句, 以期完善翻译规则。

2) 没有利用CAT软件的翻译记忆功能。此次笔者主要是想测试基于翻译规则的方法在CAT软件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如何, 没有考虑到利用CAT软件的翻译记忆功能。今后将尝试利用翻译记忆功能与规则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实验。

结语

动词多义性 篇4

关键词:意象图式理论,多义短语动词,英语教学

一、引言

短语动词对于我们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常用而又复杂的,并且掌握短语动词的多义性是复杂而又繁琐的。虽然现在一直在改进学习方法,但是还是很多的学习者难以突破传统的方法来掌握知识。近年来,认知语言学与二语词汇习得的界面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国外一些应用语言学家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二语学习者英语多义词习得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鉴于这些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中意象图式的角度来解释采取什么方法来促进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有效学习,进而提出了新的多义短语动词学习的方法来减轻学习者记忆的枯燥,提高学习效率。

二、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

意象图式是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表达容器、路径、空间关系等的认知结构。它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的身体经验和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通过可以把抽象概念和具体意象结构联系起来(李福印,2007)。

常见的意象图式有:来源-路径-目标(SOURCE-PATHGOAL),容器(CONTAINER),联系(LINK),力量-动态( FORCE-DYNAMICS) , 平衡 ( BAL-ANCE) , 部分 -整体(PART-WHOLE),中心-边缘(CEN-TER- PERIPHERY)。

三、意象图式理论在多义短语动词中的应用

下面利用意象图式分析与cut, out这两个常见的多义短语动词有关的短语的含义:

有关cut的短语:

(1)cut off

I was cut off in the middle of the telephone call. 我话讲了一半,电话中断了。

They have cut us off. 他们将我们分隔开了。

He was cut off in his prime. 他死于壮年。

Cut是一个行为动词,在这里cut off这一短语动词表示动作的改变、状态、时间的移动,反映的是来源-路径-目标图式。

(2)cut down

People cut down trees in order to set up some houses.(人们砍伐树木是为了建立房子。)

You must cut down on sugar to lose weight.(你必须少吃糖来减轻体重。)

Cut down这一短语动词表示的是人们在采取一定行动过后达到一定的目标,此时在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反映出一种抽象的图式。这里也是采用的是来源-路径-目标图式。

从这两组短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授这些短语动词的时候就可以画出来源-路径-目标图式的简图,说明cut的原型意义,即表示具体的或者抽象的位移,这样学习者在记忆有关cut的短语时便会在头脑中反映出这一图式,根据原型意义分析相关多义短语动词的具体的意义,找到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刻理解相关短语动词的意义。

有关Out的短语:

(1)out of

The plane is out of sight. 飞机飞得看不见了。

They run out of the room. 他们跑出了房间。

在这里,我们将sight视野这个词看做容器,将看到的视为容器内之物。上面两个句子的例子投射到抽象的概念sight,形成其比喻意义。这里反映了容器图式。

(2)work out

To work out in the gymnasium. 在体育馆里锻炼。

We should work out a plan for the new term. 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新学期的计划。

Things will work themselves. 事情会有好结果。

关于work out这个短语动词,我们列举了三个例子,这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成一个容器图式,在体育馆里面锻炼用work out把体育馆视为一个容器,制定学期计划是在学期这个容器为前提来制定的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容器图式理论。

以上两个与短语动词out有关的短语均反映了容器图式,教师在教授有关Out的短语时告诉学生out的原型意义并和它相关的短语动词的意义,并且画出容器图式。

因此,任何一个短语动词都有很多的意思,在这些意义中我们有些容易把握,有些确实很难把握的,所以我们可以应用一些图式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以便学习者能够更好的掌握。

四、注意事项

从上面采取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方式,笔者认为,在运用意象图式教学法来实施多义短语动词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原型图式,强调原型范畴理论在多义短语动词意象图式教学中的应用。原型意义是一个由多义短语动词所构成的词义范畴中的中心或核心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扩展和延伸其他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讲授多义短语动词时,首先应该重点讲解原型意义,以便于学生深刻体会其内核,实现对该词或短语初级阶段的语义化。

2、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应该在教学中得到培养,意象图式是词义扩展的认知基础,隐喻和转喻思维是其扩展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在讲授多义短语动词中应强调多义短语动词的各个义项中有隐喻义项的存在,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并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带动学生大胆思考,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才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认知结构。如我们所熟悉的shoulder一词,其原型意义为人身体上的重要部位,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发展为指其它状态,如turn a coldshoulder不理睬。

3、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注意构建与强化多义短语动词的语义网络。教师应以意象图式为认知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在学生大脑中构建词义范畴,以致形成一个既具特性又彼此相联的整体。同时要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使词汇在大脑中进行深层次加工,促进词汇的长期记忆。

五、结语

动词多义性 篇5

认知语言学是以第2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 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 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 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 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的典型意义及语义扩张等理论都为多义复合动词的学习及教学带来启示。

一、复合动词教学现状

日语中的复合动词有7500个之多, 而它的使用方法非常复杂。森田良行 (1978) 指出“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时, 教科书给出的单词几乎都是独立词。学习者系统接触和学习复合动词的机会少之又少。容易误将两个独立词意思拼接误解复合动词的意义。”目前学校使用的《新编日语》、《大家的日语》等教材都没有对复合动词有系统地介绍, 复合动词分散在几篇课文之中, 尤其是很多复合动词后项有多个意义, 课后的单词讲解也仅仅是对一个复合动词的多个意思进行罗列。这些现状都导致学习者对复合动词的多个意义记忆不明确, 在应该使用的时候想不起来合适的词汇, 甚至是在会话和写作中产生误用。

对于大量的复合动词, 尤其是多义复合动词, 仅仅死记硬背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的, 往往事倍功半。当然词汇的学习中记忆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记忆绝不仅仅是单纯重复到背诵的过程, 更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多义复合动词的学习有很大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二、现象素及多义复合动词

现象素这一概念是日本语言学家国广哲弥与1994年首次提出的, 它从认知的角度解释日语词汇的多义性。现象素概念认为, 多义词汇的多个意义有共通的语义基础, 通过人类认知重点的不同而产生多个语义。同一个词汇, 同一种现象但由于外界的不同认知而产生的认知性多义称为现象素。例如「~つける」为后项的动词有多个意义, 具有指向, 接触, 强调以及习惯等四个意义。那么可以将它的现象素归纳为“在某种力量下使物体移动与另一物体发生接触。”这四个语义的产生则是人类对这个现象素认知的重点不同而产生的。如认知的重点停留在“移动”上, 那么产生的则是“指向”这一个语义。认知的重点在“最终的接触”, 那么即产生了“接触”这一语义, 认知的重点在“某种力量”产生的是“强调”这一语义, 认知的重点在“整个这个现象素的不断地反复的过程时”产生了“习惯”这一含义。

现象素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日语词汇的教学有很强的启示性。学生在亲爱学习多义复合动词时产生的困难通过对现象素的分析, 使学生可以很好地将词汇进行分析、分类, 这样对日语多义词的掌握也能更加准确和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多义复合动词时通过现象素概念的渗透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记忆。

三、语义扩张与多义复合动词

(一) 原型理论

Rosch认为许多范畴是围绕着一个原型而构成的, 看一个事物是否属于一个范畴, 要看它是否具有这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具有特征稳定的事物或者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为原型, 而不太具备代表性的事物可以被看做是边缘成员。

将多义词的多义语义看做是一个范畴之内, 构成这个范畴的各个要素, 即各项语义并不是具有同等的地位, 其中一个是最核心的, 最常用, 最容易被想起的语义, 这个语义就是这个范畴内的典型语义。原型指的就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其他各个语义都是以典型语义为中心通过隐喻、暗喻等方式向外扩张而产生的。

在学习复合动词时, 也可以先找到这个多义复合的典型意义, 再通过语义扩张延伸至其他语义。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前面所述的「~つける」的四个语义中接触是典型语义。其他语义则是由此扩张得来。

(二) 语义扩张——隐喻

无论是在语言学还是哲学隐喻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最初隐喻只是一种文学的修辞方式, 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而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能力, 也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认知语言学的隐喻指的是基于两种事物或者概念的某些相似性, 用一方的事物概念表达另一种事物或者概念。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与其说是两种事物或者概念内在的相似, 倒不如说是人类在认知时感到的相似性。

「~つける」的典型意义是“接触”, 这是个空间上的意义。“习惯”是一个时间上的意义, “习惯”可以看作是对某种行为的不断接触, 即不断进行某种行为进而形成一种习惯。通过两种语义的相似性, 由空间的意义延伸至时间的意义, 即通过隐喻这一语义扩张的方式解析它语义的扩张。这类多义复合动词的例子还有很多。

四、结语

传统的多义复合动词教学单纯罗列复合动词多个语义, 举例讲解, 没有将多个语义归纳入一个范畴中并解明相互关系, 使学生学习起来达不到最佳效果。

认知语言学这个理论对多义复合动词的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在日语教学中导入这一理论是一种新的思路。通过人来的认知规律、认知思路和认知模式指导语言学习能够达到以往没有的效果。

另一方面这对于日语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多义复合动词的讲解结合起来教授给学生。作为教师也应在工作中引入这一新的思路, 为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日语中存在大量的多义复合动词, 一词多义现象给学习者和教学者都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现象素、典型意义、语义扩张等概念出发, 试图探索通过认知语言学对复合动词教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现象素,原型理论,语义扩张,多义复合动词,教学

参考文献

[1]谷晓娟.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几点启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41-43.

[2]松田文子.コア図式を用いた複合動詞後項「~こむ」の認知意味論の説明[J].日本語教育, 2001 (111号) :16-18.

[3]国広哲弥.認知的多義論—現象素の提唱[J].言語研究, 1994 (106号) :22-24.

上一篇:后张法预应力梁板下一篇:碳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