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词

2024-07-21

“以”动词(精选9篇)

“以”动词 篇1

0 、导言

复合动词的类型有很多种,广义复合动词分为“动词+ 动词”型、“名词+ 动词” 型、“形容词+ 动词” 型等。狭义复合动词为“动词+ 动词”型。本文将对狭义复合动词加以分析研究。

1、复合动词的定义

不同语言学派、不同学者对“复合动词”持有不同的观点。笔者在此采用《日本国语大词典》中复合动词的定义: 以动词为后部要素,再与其他品词复合生成的动词称为复合动词。

2、复合动词的分类

复合动词的数量多、作用大、使用频率高,因此复合动词的研究成果显著。其中影响较大的学者主要有寺村、山本、 影山、松本等。

在此,笔者将就影山(1993)对复合动词的研究来浅议复合动词的前后项语义关系。

影山(1993)从“词的形成”这个观点出发,将复合动词分为两大类:

(1) 词汇性复合动词(語彙的複合動詞):复合动词的前项和后项是依据词汇关系合成的词。如:泣き叫ぶ 勝ち 取る 書き上げる 遊び疲れる

(2) 语法性复合动词(統語的複合動詞):复合动词的前项和后项是依据语法关系合成的词。如:書き直す 読み 始める 動き出す 助け合う

为叙述方便,以下将复合动词的前项称为V1,后项称为V2。

3、词汇性复合动词中V1与V2的语义关系

3.1按照影山(1993)的分类标准

影山(1993)根据复合动词中V1与V2的语义关系,将词汇性复合动词分为以下3类:

(1) 并列关系(並列関係): 此类复合动词的V1与V2词义相近且互为补充,在复合动词中均保留原有词义并处于同等地位。

例:妹からの手紙を受け取った。

(2) 右侧为主的关系(右側重要部の関係):此类复合动词的V1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V2表示V1动作行为的结果与目的。

例:彼は部屋を掃き清めた。

(3) 语法关系(補文関係):此类复合动词的V1表示具体的动作行为,V2表示对V1动作行为的限定与补充。

例:互いのことばが通じ合う。

3.2按照由本(1996)的分类标准

由本在影山的基础上,对词汇性复合动词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将其分为并列、手段、因果、样态、语法五种关系。

(1) 并列关系型复合动词:

此类复合动词有泣き叫ぶ、恋い慕う、忌み嫌う等。并列关系型复合动词中,V1与V2在意义上是对等的,在语法上是并列的关系。

例:あの子は泣き叫んでいる。

在日语中,并列关系型复合动词数量很少。根据影山的研究,声调的不同是造成并列关系型复合动词数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2) 手段型复合动词:

此类复合动词有勝ち取る、泣き落とす、言い負かす等。 对于手段型复合动词,松本(1998)是这样阐述的「V1 は V2 という複合的事象の一段階として使役行為が行われる 際の具体的報行手段である」。

例:彼は優勝を勝ち取った。

(3) 因果关系型复合动词

此类复合动词有遊び疲れる、飲み潰れる、抜け落ちる 等。因果关系型复合动词与手段型复合动词很相似,V1均表示原因,V2均表示结果。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手段型复合动词中,V1是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行为,而因果关系型复合动词中,V1只是单纯的表示原因。

(4) 样态型复合动词

此类复合动词有持ち去る、舞い上がる、探し回る等。 样态型复合动词中,V2表示「移动的方向」或「移动的路线」 这一类的复合动词比较多。如:V2表示「移动的方向」:跳 ね上がる、飛び降りる、流れ落ちる、駆け戻る等。

(5) 语法关系型复合动词

此类复合动词有洗い上げる、行き渡る、言い止す等。语法关系型复合动词指V1与V2是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合成的词。

4、语法性复合动词中V1与V2的语义关系

语法性复合动词中V1与V2只有一种语义关系,即语法关系。在词汇性复合动词中也出现了语法关系,但二者是不同的,其区别在于复合动词合成的环境不同。词汇性复合动词是在词汇系统中合成的,而语法性复合动词是在语法系统中合成的。

根据影山(1993)的研究,常见的语法性复合动词有以下几种:

(1) 开始:~かける、~だす、~始める

(2) 持续:~まくる、~続ける

(3) 完成:~終える、~終わる、~尽くす、~きる、~通 す、~抜く

(4) 未遂:~そこなう、~損じる、~そびれる、~しか ねる、~遅れる、~忘れる、~残す、~誤る、~あぐれる 5、词汇性复合动词与语法性复合动词的区别

通过对影山(1993)的研究,笔者认为二者的区别主要有:

(1) 词汇性复合动词是在词汇系统中合成的,其前后项动词之间存在多种语义关系。语法性复合动词是在语法系统中合成的,其前后项动词之间只存在一种语义关系,即语法关系。

(2) 词汇性复合动词的合成受到「他动性和谐原则」的限制,语法性复合动词的合成不受其限制。

(3) 语法性复合动词可以a . 用「そうする」代用、b . 敬语化、c . 用被动形式代替、d . 用サ变动词替换、e . 重复。词汇性复合动词不可以。

6、 结语

由于日语复合动词在现行国内的日语教材中缺乏系统的总结及解析,复合动词成为了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对先行研究的分析,以「词汇性复合动词」为主,简单地总结了V-V复合动词中前后项动词的语义关系,并进一步加深了对日语复合动词的理解。

摘要:在日语词汇中,动词的复合能力很强,因此产生出数量庞大的复合动词。根据日语国立国语研究所的调查,在《例解国语词典》中收录的复合动词就有1817个,占动词总数的四成左右。因此,熟练地掌握日语复合动词是学好日语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对先行研究的总结,以「词汇性复合动词」为主,谈谈日语V-V复合动词中前后项动词的语义关系。

关键词:复合动词,词汇性复合动词,语法性复合动词

参考文献

[1]影山太郎.文法と語形成[M].东京:ひつじ書房,1993.

[2]吴丹红.日语复合动词构词规律试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4.

“以”动词 篇2

v. (使) 现代化

例句:They have failed to modernize their factories.

他们没能使他们的工厂现代化。

realize.

vt. 实现;了解;意识到;变卖

例句:Now I will step forward to realize this wish.

现在,我想传递并实现这个愿望。

crystalize.

v. 明确;结晶;使成形

例句:I lost my crystal necklace at the party.

“以”动词 篇3

本文在讨论动量词的时候, 采用的是广义的界定, 凡是能够起到“计量有量动词的量”的作用的单位词, 我们都视作动量词。吕叔湘先生 (1982) 从来源入手把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和同形动量词;王力先生 (1985) 则首先从表义功能出发把动量词分为“纯然表次数的动量词”、“兼表历时之久的动量词”、“兼表历时短或突然的动量词”, 然后又从“性质”出发把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和离合动量词。传统语法将动量词简单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专用动量词较少, 个性较强, 如, “次、回、下、番、通、气、阵、遍、趟、顿、场。”借用动量词包括:借自名词的动量词, 如, “眼、手、棒子、耳光、声、年、月”;借自动词的动量词, 如, “看、想、试、说、听”等。这种分类主要是从来源角度对动量词进行的分类。本文的探讨, 目的是从动量词的语义特征出发以寻找与动词搭配的理据和关系, 因此本文力求从认知和语义角度对动量词和动词做出新的认识。

以上两组例子都属于“动词+数词+动量词”结构, 从来源角度看A组是专用动量词B组是借用动量词。从语义角度看, 动量词和数词构成的数量结构表示动作的量, 有的动量词尤其是工具动量词和数词组合成数量结构表达动作的量时, 具有明确的[+计数]语义特征。有的动量词和数词组合成数量结构表示动作的量时, 具有较强的[+计时]语义特征。从动量词的表义功能出发, 根据动量词各自的表量特点, 我们可把现代汉语中的动量词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 纯计量动量词。

包括借用动量词中的时间动量词, 如“天、年、月、星期、夜”等。它们只用于计时, 不用于计次, 也不包含其余的附加意义。以及专用动量词中的“次”和“回”。它们只用于计次, 不用于计时, 也不包含其余的附加意义。

(二) 有附加意义的动量词。

包括专用动量词中的“下1、番、通、气、阵、遍、趟、顿、场1、场2”及同形动量词中的Vb。这些动量词作为动量的计量标记, 其主要功能是计次或计时。但是, “由于汉语中并没有专门的表量标记, 所有动量词都由动作语义框架中跟时间有关的其余要素转化而来, ” (《现代汉语动词与动量词组合研究》) 因此, 受这些要素本身的功能特质及其词汇义的影响, 不同的动量词也大多具有不同的附加意义和各自的语义特征。

(三) 借助动量词。

包括借用动量词中的器官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和伴随动量词。这类动量词主要用于计次, 同时突显动作对器官、工具的“凭借”义或动作的“伴随、结果”义。

(四) 自主动量词1[1,1]。

包括同形动量词中的Va (如, 看一看, 瞧一瞧) 和专用动量词中的下2。这类动量词多带有短时和随意的语义特征。

二、动词的语义分类及其与动量词的组合

出于分类目的的不同, 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动词有各种不同的分类, 例如传统的分类是根据动词的表义功用进行分类, 分为行为动词、存现动词、心理动词等。那么, 这些动词中哪些可以和动量词组合哪些不可以呢?邵敬敏先生曾用一张动词和动量词之间选择的流程图演示了动量词与动词组合的种种复杂关系。他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跟动量词组合, 只有含有‘动量’内涵的动词才有资格跟动量词组合”。‘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语义范畴, 它是动词的动作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动作越具体, 动作性越强, 它能组合的动量词也就越多;反之, 它能组合的动量词就越少。”但是, 在与动量词的实际组配过程中, 发现对于“动作性的强弱”判断有困难。又因为, 我们在对动量词进行语义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汉语中并没有专门的表量标记, 所有动量词都由动作语义框架中跟时间有关的其余要素转化而来, ”所以, 本文力求从“时间”角度对动词进行分类来考察动词和动量词的组配关系。将动词分为以下三类:1、瞬时动词瞬间完成的动词如, 看见、垮、倒、炸、摔、暴露、进、出等;2、持续性动词在时间轴上表现出有动作时间段, (括括短时) 如, 看、躺、听、放、坐、装、跑等;3、无界动词在时间轴上表现出有时间段但无明确终点如, 在、标志、存在、想念等。

(一) 瞬时动词与动量词的组配情况

瞬时动词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一个个体的点, 动作在瞬间完成, 没有动作时间段, 因此不能与纯计量动量词中的时间动量词组合, 只能和只记数不计时的专用动量词“次、回”组合。一般也不能和与附加意义的动量词组合。借助动量词主要用于计次, 因此可以和这类动词组合。自主动量词具有着计量动作完成所持续的时间和动作发生的次数这两种功能, 因此可以和自主动量词组合的动词也必须同时具有“短时”和“计次”两方面的语义特征。所以瞬时动词也不可以和自主动量词配合。

(二) 持续性动词与动量词的组配情况

持续性动词在时间轴上表现为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 既可以计时也可以计数。因此可以和纯计量动量词及有附加意义的动量词组合。自主动量词具有“短时”和“计次”两方面的语义特征, 因此可以和持续性动词组合。借助动量词主要用于计次, 同时突显动作对器官、工具的“凭借”义或动作的“伴随、结果”义, 因此一般不和持续性动词组合。

(三) 无界动词与动量词的组配情况

无界动词在时间轴上没有明确的终点, 就无法计量它的时间长度, 也不可重复进行, 不可计数。因此无论是纯计量动量词、有附加意义的动量词还是借助动量词、自主动量词都不能与之相配。

三、结语

以上说明的动词和动量词的组配情况主是从语义方面做的一个静态的粗略的分析, 在实际使用中, 动词和动量词之间的选择还要依赖于动量词及动词自身的语义特征。动词和动量词的组合规律总是以语义匹配为核心的, 但不是仅从语义层面就可决定的, 它还涉及句法、语用等多个层面。

摘要:本文从动量词的表义功能出发, 根据动量词各自的表量特点, 对其进行了分类。又从“时间”角度对动词进行分类来考察动词和动量词的组配关系。可以看出动词和动量词的组合规律总是以语义匹配为核心的。

关键词:动量词,动词,语义特征

参考文献

[1]、邵敬敏, 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 中国语文, 1996.2.

[2]、吕叔湘主编,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3]、程森凤, 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 2009.

动词和他动词相对应的动词专题 篇4

自動詞意味他動詞意味

ドアが開く(门开了)ドアを開ける(打开门)

人が集まる(人们聚在一起)人を集める(把人们集合起来)父が起きる(父亲起床)父を起こす(叫醒父亲)

携帯が落ちる(手机丢了)携帯を落とす(把手机弄丢了)お金がかかる(费钱)お金をかける(花钱)

電気が消える(电灯灭了)電気を消す(把电灯关掉)

電気が付く(电灯开着)電気を付ける(把电灯打开)

窓が閉まる(窗户关着)窓を閉める(把窗户关掉)

値段が高くなる(价格上涨了)値段を高くする(提高价格)

家が建つ(房子落成)家を建てる(盖房子)

車が止まる(汽车停下)車を止める(把车停下)

病気が治る(病得到了治愈)病気を治す(治病)

本が並ぶ(书排列着)本を並べる(排列书籍)

仕事が終わる(工作结束)仕事を終える(结束工作)

富士山が見える(能看见富士山)富士山を見る(看富士山)

音楽が聞こえる(传来音乐)音楽を聞く(听音乐)

“以”动词 篇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共列出了“走”的11个义项: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

(2)<书>跑:奔走。

(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

(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

(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

(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

(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

(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

(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

(10)改变或失去原样:走样/走调儿/走味儿/你把原意讲走了。

(11)姓。

鉴于第(11)个义项是姓,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不予考虑。另外,在这11个义项中,部分义项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重复现象。因而本文将这11个义项整合为9个,具体如下:

(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

(2)<书>跑:奔走。

(3)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

(4)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

(5)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

(6)(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

(7)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

(8)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

(9)改变或失去原样:走样/走调儿/走味儿/你把原意讲走了。

“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共有6个义项:

(1)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赛跑/跑了一圈儿/鹿跑得很快/火车在飞跑。

(2)逃走:别让兔子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3)<方>走:跑路。

(4)为某种事物而奔走:跑码头/跑材料/跑买卖。

(5)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跑电/跑油/跑气/信纸叫风给刮跑了。

(6)液体因挥发而损耗:瓶子没盖严,汽油都跑了。

第5个义项的例子“跑电/跑油/跑气”和第6个义项的例子“瓶子没盖严,汽油都跑了”是相同的,都是由于泄漏而带来的损耗,实际上,从第6个义项的用例就可看出,“液体因挥发而损耗”是不希望发生的,也可解释为“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因此第5个义项与第6个义项可合并为一个。原有的6个义项可以整合为5个:

(1)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赛跑/跑了一圈儿/鹿跑得很快/火车在飞跑。

(2)逃走:别让兔子跑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3)<方>走:跑路。

(4)为某种事物而奔走:跑码头/跑材料/跑买卖。

(5)物体离开了应该在的位置:跑电/跑油/跑气/信纸叫风给刮跑了/瓶子没盖严,汽油都跑了。

2. 原型理论和“走”“跑”的语义范畴

根据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原型(Prototype)是范畴的典型成员,其他成员依据与原型的相似程度位于范畴的不同位置,最典型成员到最边缘成员的家族相似性是递减的。范畴与范畴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两个范畴的成员可能存在共性,可能部分划在另一范畴中。《说文解字》对“走”的解释是“走,趨也”,《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道“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这里的解释看起来更像是现在的“跑”,而“跑”并不存在于《说文解字》的年代,可见,“跑”和可能是从古代汉语的“走”中分化而来,这也正符合认知语言学中关于范畴模糊性的论述,下文还将详细阐述。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我们把“走”“跑”分别看作一个语义范畴。“走”最接近《说文解字》和《说文解字注》的解释的是义项(1),所以它是“走”的本义,也是这个范畴的原型。“跑”的本义、原型是它的义项(1)。

3.“走”“跑”各义项间联系的认知分析

我们已经明确了“走”“跑”的语义范畴及原型,本节将以这两个动词各自的原型为基点,各义项之间的内在联系。

3.1“走”

Lakoff&Johnson(1980)认为,隐喻是将源域(source domain)的意向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上,我们就是通过源域的结构来建构和理解目标域的。“走”的本义义项(1)就是源域,以此为起点,我们便可探讨其他义项也就是目标域是怎样建构又该怎样理解。“走”的本义表示移动,可以被分解为由起点经过某一路径到终点的过程。其他的义项就是由于我们在图式上选取了不同的部分作为侧重(profile)进一步引申出来的。

首先是义项(3):从义项(1)到义项(3)是将本义中空间上的方向引申到事物在人们情感、接受度上变化的方向。

然后是义项(6):“(亲友之间)来往”侧重移动的目的地、对象,加上亲友之间的互动、亲密关系这一层内涵,表达“(亲友之间)来往”的义项。

义项(7):侧重于移动的路径上,就产生了“通过”这种表示移动方式的义项。

义项(4):从义项(1)到义项(4)是侧重于移动的起点上,引申出“离开”的义项。

义项(4)是“走”的一个常用义,可以作为源域通过隐喻投射到其他目标域上:义项(4)的“离开”的起点当侧重于从人世离开,引申出义项(5),婉转表达人的死亡;当该义项隐喻到某个消息脱离本来的群体被外部人知道,引申出义项(8);当侧重于从偏离了事物的本来样子,得到义项(9)。

因此,“走”的语义链可表示为:

可见,走的主要义项是第一个、第五个,从这两个主要义项上可以通过隐喻得到其他义项。“走”的第(2)个义项将在下文结合“跑”的第(3)个义项阐述。

3.2“跑”

沿用上文分析“走”的义项的思路,“跑”的义项(1)只比走的义项(1)多了[快速]这一区别特征,是“快速移动”:侧重在原点时,就引申出第义项(2)“逃走”,即“从原点离开”,但因其[迅速]的语义特征多了隐蔽性;侧重于“目的”时,产生了第(4)个义项“为某种事物而奔走”。

与“走”表示离开的第(4)个义项类似,跑的义项(2)引申出义项(5)“物体离开应该在的位置”,而这种过程往往也是不易察觉,具有隐蔽性的。

“跑”的语义链可以刻画为:

3.3“走”“跑”动词间的联系

对比“走”“跑”的各个义项,我们发现:“跑”的义项(2)相当于“走”的第(4)个义项“离开”,但多了[躲避][隐蔽性]的区别特征;“跑”的义项(4)对应于“走”的第(6)个义项“(亲友之间)来往”,但此时“跑”的方向是单方面的,“走”是双向的社会关系,互为目的地和对象。

而“跑”的义项(2)引申出义项(5)与“走”义项(4)引申出(5)(8)(9)是类似的。

而走的义项(2)书面语“奔走”表示“跑”的意思,“跑”的义项(3)在方言中“跑路”表示“走”的意思,也证明了二者的紧密联系。

现将“走”“跑”的语义链整合在一起,更能看出它们的很多义项的一致:

“走”在古代汉语中本身就有“跑”这一义项,我们可以从以上的分析中推测,随着这一义项被越来越多地使用,逐渐从“走”中脱离出来,被赋予了新的读音、字形。从认知心理学上看,“走”“跑”这两个范畴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或者说有很多重合,甚至可能属于一个大范畴,由于后来语言的发展而将范畴其中一些成员归为“走”的义项,另一些成员归为“跑”的义项。

从上图可以看出,“走”的引申义明显多于“跑”,如侧重于移动的起点而引申出“离开”的意思后,“走”“跑”又分别更进一步引申,但“跑”的引申能力明显弱于“走”。这可以体现“跑”这一范畴明显小于“走”。

以上是对“走”“跑”的义项的对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深层联系。

4.“走”“跑”的语法化

由于“走”和“跑”都有“离开”的意思,常常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形成“V+走”、“V+跑”结构,这是它们语法化的表现,主要侧重于表示“离开”。如:

我们把地主赶走了。 我们把地主赶跑了。

猫把老鼠吓走了。 猫把老鼠吓跑了。

这两组句子可以分析为:

我们赶地主,地主走了。 我们赶地主,地主跑了。

猫吓老鼠,老鼠走了。 猫吓老鼠,老鼠跑了。

分析后的句子尤其是第二组读起来有些别扭,这是因为“老鼠走了”这种结构中“走”发挥的仍是常规教完整意思,包括“速度正常”“双脚交互移动”等“吓走”的“走”却只发挥了“离开”的意思。“地主”、“老鼠”是“走”“跑”的动作发出者,这里“走”“跑”不再强调动作是否迅速,而侧重表示“离开”甚至“逃走”的意思。这也是语法化的表现。而“老鼠跑了”仍正确,是因为“跑”的完整意思还能适用于这个语境,语义特征保持得较完整,这也可以证明“跑”语法化程度不如“走”。

再举一个例子:

信纸叫风给刮跑了。 信纸叫风给刮走了。

用上面方法拆分却很别扭:

风刮信纸,信纸跑。 风刮信纸,信纸走。

说明这里作补语的“走”“跑”已经语法化,这里只贡献“离开”的意思,不侧重于表示动作发出者。

但“走”和“跑”的语法化程度不同,如:

他把书拿走了。他把书拿跑了。

“V+跑”只适用于有生命物体或动作性强的物体,“信纸叫风给刮跑了”可以说,是因为虽然信纸本身不能动,但风刮跑信纸,在视觉上人们看不到风,直观看起来是信纸自己“跑”的,而人拿走书这个动作一看就知道是人发出的。这也说明“走”的语法化程度比“跑”高。

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例子:

跑走

这实际是个有趣的短语,人不可能“又跑又走”,这个短语可以作状中、中补两种理解。理解为状中,则“跑”是“走”的方式,是“跑着”离开的。理解为中补,则“走”是“跑”的目的或结果,“跑”是为了达到“离开”的结果。这两种理解中,“走”都不是本义,而只是贡献了“离开”的意思,而“跑”是本义,是“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我们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中补结构,毕竟位移动词作补语语法化是汉语中常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刘海琴.现代汉语位移动词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11.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以”动词 篇6

本文旨在通过对“走”和“walk”进行语义对比分析, 以考察中西方文化中对相同动作范畴在认知层面上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走”和“walk”做案例分析, 是因为所指是人的常用动作, 属于基本范畴, 对其进行认知层面上的语义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首先从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含义, 其相对于传统传统成分分析法的优势, 然后从“走”和“walk”在原型以及投射域上的同一和差异性, 以揭示中英民族对同一动作的体验与认知的异同。

2、从认知角度进行的语义对比研究

从认知方面进行的英汉语义对比研究中, 有三项研究对本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一项是贾冬梅, 蓝纯 (2010) 对“water”和“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作者采用了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water”和“水”的原型和扩展意义进行了分析讨论, 通过语义扩展网络图显现了英汉语中的语义扩展和表达。研究表明, 无论是“water”还是“水”, 其扩展含义都与原型词义相关, 且共同点大于不同点。作者将“water”和“水”的隐喻扩展划分为五个经验域: (1) 情感/态度域; (2) 行为域; (3) 状态域; (4) 金融域; (5) 质量域, 也指出, 除了身体经验,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水”和“water”词义的不同。

第二项研究是黄兴运, 覃修桂 (2010) 对“光明”的概念隐喻所作的英汉对比研究。作者对英汉中的“光明”的概念隐喻做了对比分析, 找出其共性和个性。文章在包含Deignen归纳的三种隐喻投射以外, 更加全面地总结了“光明”的其他投射, 如“理解是光”, “快乐是光”, “希望是光”等共性特征, 也分析出英语中“舒缓是光”, “振奋是光”, 汉语中“时间是光”, “景色是光”等个性特征。在作者分析出的隐喻投射中, 英汉共存的隐喻是8个, 英语中所独有的是2个, 汉语中独有的是5个, 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同大于异, 同异并存的现象, 作者也指出, 在“光明”这一概念上, 汉民族比英语民族更注重光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表达更加丰富。

第三项研究是吕卓童 (2011) 利用概念隐喻对英汉动词“爬”的认知对比分析。作者通过深入分析, 比较得出英汉语动词的“爬”在认知隐喻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民族虽然文化, 语言不同, 但是在认知和身体体验方面上还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

同以上研究相比, 本文将从概念隐喻的角度, 对“走”和“walk”进行原型和投射语义进行对比研究, 以弥补认知对比方面对动词研究的不足。

在字典中寻找相关语料是认知语言学领域广泛采取的研究手段, 因为词典记录着一个语言所经历的词性变化和词义变化的证据 (蓝纯, 2005) 。本文的语料来自于《英汉大辞典》,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 《新世纪汉英大辞典》, 《新华字典》等。

3、研究方法

3.1、传统词义研究方法

传统词汇语义学一般采用成分分析法, 将一个词的意义分解为一组较为简单的语义要素。如单词boy (男孩) 的意义可以认为三部分:[+HUMAN (人) ], [-ADULT (成年) ], [+MALE (男性) ]这一组基本语义组成。Levin (1993) 对cut, break, hit和touch四个动词的语法规律研究得出, 动词的共同语义成分可以分解为CHANGE, MOTION, CONTACT, CAUSE。因此, 用成分分析法分析"walk", 我们可以分解为[+MOTION], [+CONTACT], [+WITH FOOT], [-RUN], [-JUMP], 即“走”=[+动], [+接触], [+用脚], [-跑], [-跳]。

然而, 用语义成分分析词汇意义有不足之处。因为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对某一个词进行分析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语义成分;也不是所有的词汇都适用于语义成分分析;分析成分本身也面临如何解释的问题, 有很大的局限性。

3.2 概念隐喻

世界是由事物和关系构成的, 大脑中的认知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 形成表象或意向、概念、范畴的过程以及对事物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词汇变化的结构特征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以人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 来说明语言中词汇产生发展和习得的内在机制, 反映人类认识事物的有序性以及词汇在大脑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赵艳芳, 2001) 。

在认知语言学中, 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 来源于人类对两个概念相似的认识。人们将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相提并论, 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中产生了类似的联想, 通过感知来解释真实的感觉。概念隐喻将我们的概念系统划分为两个概念域:始源域与目标域。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使英汉语使用者在基本相同的身体经验下存在不同的认知, 从而对相同的事物有相同以及不同的概念隐喻。

4、“走”与“walk”的认知相同点

4.1、本文所选用的英语与汉语字典中, “走”和“walk”的

第一条词义均为“行动, 移动, 步行”, 由此可以说明,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走”和“walk”所指的动作基本相同, 都是指行动的方式, 因此本意义是其原型意义。例如:

(1) "How did you get there?""I walked."

(2) The door opened and Jo walked in.

(3) 走错路

(4) 走回家

4.2、英语和汉语中, 在原型意义中都发展出“闲逛, 散步”的引申义。

如:

(5) 走一走, 逛一逛

(6) 平走慢步

(7) We're going walking in the mountains this summer.

(8) Is it safe to walk the streets alone at night?

4.3、英汉语中, 这两个词都从空间概念上进行了隐喻:

“移动, 行动”表示物体远近的方向变化, 引申为“离开, 离去”的意思。如:

(9) Lock up any valuables.Things tend to walk here.

(10) He put his arm around me and walked me off.

(11) 把椅子搬走

(12) 班车已经走了

4.4“走”和“walk”都可以表示完成动作会经历一定的“位置移动”。

如:

(13) Vibration from the traffic makes the dishes walk on the shelves.

(14) 飞沙走石

(15) 市场普遍走高

5、“走”与“walk”的认知不同点

“走”和“walk”的隐喻投射有很大的差别:

5.1、“走”的隐喻目标域

5.1.1、“走”可以指“移动, 行动”会经过一段路, 完成一项动作或者达成某个结果, 投射到“贯彻, 执行, 实施”。如:

(16) 我们必须走改革的道路。

(17) 走出一条路。

5.1.2 由于空间位置的变化, “走”这个动作结束后, 物体不在原来的位置上, 投射到事物的改变, 有“失去原样”, “泄露”的含义。如:

(18) 走漏风声

5.1.3、从“失去原样”的隐喻投射, 汉民族对这一概念引申出“逝世”的含义:

(20) 令人悲痛的是老人终于撒手走了。

5.1.4、在“走”中要进行走路的动作, 投射到“做某事”。如:

(21) 走一步算一步

(22) 走道程序

5.1.5、“走”有空间位置的变化, 从“走”的目的性上可以得到“拜访, 访问”:

(23) 他们两家走动得很勤。

(24) 走亲戚

5.2、“walk”的隐喻目标域

5.2.1、“walk”从可以是一个人/物走, 也可以是多个人/物走, 投射到“和...一起走”, “陪伴”的意思, 在指物时, 投射到“牵着...走”,

如:

(25) He always walked her home.

(26) They walk their dogs everyday.

5.2.2、“walk”是经常进行的动作, 其容易性可以投射到“轻而易举完成某事”, 如:

(27) It's not a difficult exam!You'll walk it!

(28) She walked away with the gold medal.

5.2.3 在人的身体经验上, “walk”是指脚踏在地上, 地承受人体的重量, 投射到“粗暴对待”:

(29) She'll let him walk all over her.

5.2.4、作为一种动作, “walk”还可以投射成“出现, (鬼魂) 显灵”, 如:

(30) Do the spirits of the dead walk at night?

5.2.5、“walk”同方位介词或副词一起使用, 借助介词或副词的空间概念进行隐喻投射, 如:

(31) walk away (从困难的处境或关系中) 脱身, 一走了之

(32) walk into不经意落入, 不明确地陷入

(33) walk out离开岗位, 罢工

5.3、由上可见, “走”和“walk”在原型词义上都是指“移

动, 行动”, 在身体经验上发展出“闲逛, 散步”, “离开, 离去”, “位置移动”的隐喻投射, 但在目标域上的含义却大不相同, 因此, 英汉语使用者是利用自身的经验来阐释抽象的概念并将其具体化, 这也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6、结论

通过以上对“走”和“walk”的共性和差异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使用者, 都是通过自身的身体经验去认识外部和内心世界, 将抽象的概念投射到自己熟悉的经验领域中。因此, “意义基于感知, 感知基于身理构造, 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连。” (王寅, 2002)

“走”和“walk”基本意义相同, 但在隐喻投射上却差别巨大,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并进一步挖掘英汉语使用者在语言, 文化和思维层面上的差异。本文只是选取“走”和“walk”进行讨论, 所采用的语料也不够丰富,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挖掘不同语言文化中的隐喻共性和个性, 必须采取更加丰富的语料, 更加庞大的词类进行对比分析, 以获取更满意的结果。

摘要: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出发, 对“走”和“walk”的认知语义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在英语和汉语中, 两者都存有丰富的隐喻特征。本文比较了两词在原型词义和隐喻投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证明英汉民族都是利用自身的经验认识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但是语义差异也进一步显现了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在思维, 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之处。

关键词:走,概念隐喻,隐喻投射,英汉对比

参考文献

[1]Levin, B.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5]贾冬梅、蓝纯“, 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 (3) .

[6]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3) 。

[7]黄兴运、覃修桂, “光明”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1) 。

“以”动词 篇7

近年来,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 语义韵的研究在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中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语义韵的定义由Louw于1993年正式提出, Louw将语义韵定义为“a consistent aura of meaning with which a form is imbued by its collocates”。本文以大量真实的源语语料和翻译语料探究“导致”类动词的语料韵特征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1 文献综述和语料库介绍

关于语义韵翻译的研究国内外研究就有涉及。Munday (2003) 在英语与西班牙语的语义韵和翻译的跨语言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语料库数据对译者翻译大有益处。Stewart (2009) 分析了英意翻译中的语义韵问题。

文本采用的语料库为兰卡斯特汉语平衡语料库 (LCMC) 和浙大汉语译文语料库 (ZCTC) 。本文运用软件Antconc3.2.1w (windows) 2007对语料进行处理。搜索“导致”和“产生”“导致”类动词的搭配词情况, 在Antconc上面限定节点词左右4个词的范围内, 提取共现频率为3词以上 (包括3次) 并且MI值大于等于3的显著搭配词, 分析其语义韵规律。

2 基于LCMC和ZCTC语料库“导致”类动词的语义韵类型对比分析

2.1 LCMC和ZCTC中的“导致”的语义韵类型及其对比分析

根据分析LCMC和ZCTC中的“导致”的语料来源, “导致”在LCMC和ZCTC中均呈现为消极语义韵 (表1) 。

测定“导致”在df1的对数似然值, 除了“导致”的中性搭配的搭配值为0.080以外, 其余“导致”的显著水平值均为小于0.001。由此可见, “导致”一词在LCMC和ZCTC中的使用有明显差异 (表2) 。

再通过Antconc软件处理, 观察“导致”一词在LCMC和ZCTC中的高频搭配词 (表3) 。

“导致”一词在LCMC中”与“结果”共现搭配时, “导致”都呈现为消极语义。例如:

(15) 如果该理论是不精确的或者不正确的, 那就会导致观察结果的不准确或不正确。

(16) 但正是由于操作总体与目标总体 (全体选民) 之间的严重差异, 即抽样框的不健全而导致调查结果的错误。

在ZCTC中, “导致”与“结果”时表现为积极语义特征或中性语义特征, 而且该搭配全都出现于科技和学术著作中。例如:

(17) 不同的前项可能导致相同的结果, 同样的前项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18) 如果说Beta的确有技术优势, 那么可以说市场竞争并未导致“最优”的市场结果。

在上述两例中, ZCTC中“导致”与“结果”搭配共现时所呈现的语义韵与母语语料库中的使用方式不同, 产生了异常搭配。任何异质搭配词的出现, 都会导致语义韵冲突, 破坏搭配序列的语义和谐 (卫乃兴, 2011) 。

2.2 LCMC和ZCTC中的“产生”的语义韵类型及其对比分析

通过Antconc软件观察LCMC和ZCTC中的“产生”的语料来源, 该词在LCMC和ZCTC中都表现为中性语义韵。这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处理“产生”一词时基本掌握了其语义韵类型的使用 (表4、表5) 。

Log-like table

通过测定对数似然性, 我们可以发现“产生”一词在LCMC和ZCTC中并没有显著差别, 因为测得的显著水平值均明显大于0.05。

按照MI大于等于3取值, “产生”在LCMC和ZCTC中的高频搭配词如下 (表6) :

观察表6所列搭配词高频搭配词“问题”在ZCTC中表现为消极语义特征或中性语义特征, 例如:

(7) 如果在任何诉讼程序中, 产生下列问题:a) 某人是或曾经是联合国工作人员;b) 某项行动是或曾经是联合国行动。

(8) 在仔细研究首倡提议时, 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他们涉及到高等教育理念和大学的前景, 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例如, 国家和大学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问题”意义应分别为“要求解答的题目”和“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或矛盾”, 此情况“问题”表现为中性语义。另一方面, 在LCMC中, “问题”一词在语料文本中主要表现为消极语义或中性语义。例如:

(9) 现公明党的基础创价产生问题, 民社党也未能东山再起。

(10) 这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作法对口令的安全保密都是很不利的。

因此, 在LCMC中, “产生”与“问题”的搭配主要出现在科技或学术文章中。而在ZCTC中, “产生”与“问题”的搭配除了出现在科技或学术文章中, 还出现在自传和散文中, 两者涉及的语域有所不同。

3 语料库的研究对于翻译实践的启示

上述研究表明, 在本族语语料库和译文语料库中,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基本掌握了“导致”类动词的语义韵类型, 但是仍然有出现语义韵错误和搭配词使用错误的情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于词汇的语义韵需要有更全面的掌握, 包括词汇的适用语境、搭配词等。

摘要:本文通过对语料库数据中“导致”类动词的语义韵调查, 本文发现翻译人员在“导致”类动词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语义韵冲突或非典型搭配。

关键词:语料库,语义韵,翻译,“导致”

参考文献

[1]Louw, Bill.Irony in the Text or Insincerity in the Writer The Diagnostic Potential of Semantic Prosodies.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ur of John Sinclair[C].Ed.Baker, Mona&Francis, Gill.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3.

[2]Mc Enery, Tony&Xiao Zhonghua.Collocation, Semantic Prosody and Near Synonymy: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J].Applied Linguistics, 2006 (1) .

“以”动词 篇8

第一、学生参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呈现环节

根据新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法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简单地将相关的语法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在此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归纳,自主探究和自主运用。在这样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上,语法知识点的呈现环节是首要环节。

在该环节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相关的语法点有哪些需要记忆并且会运用的地方,而应该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语境,并要求学生在该语境下举出相关语法点的例子,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相关的语法点进行大范围地呈现,从而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学关于动词的过去式这一语法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并引导学生在该语境下运用目标语法知识点进行造句。具体来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Boys and girls, last weekend we had a school trip and it was really interesting. So now, please talk about what you did on that school trip.”

这样,学生便可以畅所欲言,并运用动词的过去式这一时态进行造句。有的学生说:“I went fishing with my classmates in the river.”有的学生说:“I went boat-ing. It was really exciting.”有的学生说:“I put up a tent in the village.”等等。

第二、学生参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讲解环节

在学生参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中,第二个重要环节便是在课堂上的讲解环节。其中,该环节又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步骤。首先,在呈现了相关的语法点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仔细观察所呈现出的句子中的共同点,并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些共同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困难,教师还可以指导各个小组之间展开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答案为止。例如,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这样指导同学们:

“Now, boys and girls, please observe these sen-tences carefully. Then, you should work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common point in these sentences. However, if you still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discuss with other groups until you get the correct answer.”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以上句子中的共同点,并理解为什么要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加深对这一语法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语法课堂的效率。然后,在此基础上,也就是在该环节的第二个步骤,教师便可以安排每个小组中的小组长为全班讲解自己小组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东西,包括该语法点的含义、运用范围、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

第三、学生参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拓展环节

在学生参与下的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中,拓展环节是最后一个环节。在该环节中,更不能忽略学生的作用。 因为只有学生能够在真正的语言环境中对相关的语法知识点进行自由运用,才算该语法课堂有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有效挖掘各个学生的潜力,为他们布置既新颖又有层次的拓展题目,从而使得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一环节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语法课堂的拓展环节,教师所布置的题目应该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运用动词的过去式进行自由发言、对话或者其他形式的语言表演。在学生进行表演之前,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清楚相关的语言表演要求,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动词 篇9

1.不知道记忆、背诵语法知识点的重要性。很多学生经常是处于不断听、不断忘的恶性循环,始终不能理解、弄透语法。其实原因在于学生自身观念未转变:他不知道在英语语法学习中记忆的重要性——今天学习的语法知识没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去记忆、去理解,过了一段时间几乎空白,又要重新去学,试问如此反复,何时是一个头呢?所以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们要转变观念,要明白按时识记、理解语法的重要性,要克服自身惰性,多记、多背。

2.没有去类比记忆,找出语法相通与区别之处,找出语法点起源。有些学生知道识记语法的重要性,但语法学习还是时常磕磕绊绊,总是不开窍,问题便在于该类学生在识记语法时,未进行类比记忆。因为不同的语法知识点存在相通点,仅孤立地去记忆一个个语法知识,容易记混、记乱,弄不明白。另一点需要强调的便是有些语法知识点很庞杂、系统化,学生只是硬生生地将其塞进头脑,这样终究还是记不住、记不透。殊不知再复杂、再系统的语法,总有它最原始、最基本的雏形,找到这一雏形,再具体细化,分析深层结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缺少科学的习题训练。上课听懂,理解了某一语法知识点,课后也进行了相关的记忆、理解,可是做题目时还是不那么得心应手。原因在于缺少相应的习题去练、去巩固、去感悟。学生课后要自主地去找相关的习题去练习。而这之中习题量和内容的安排要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要有一定的量;其次是不能只是今天学就今天练,要有持续的周期;再次,习题内容的安排既要有本语法知识点的习题,也要穿插其他易与此语法点混杂的习题,以及相关的老、旧的习题。这样方能有助于区别记忆,真正弄懂一个语法知识点。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关介绍

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片面的认识。具体包括三种形式:感觉、直觉和表象,这里不再一一详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作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人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的特点,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以下笔者将以动词不定式为例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角度来阐述如何快速、高效地巧记英语语法,以此来达到英语语法学习认识层次上的提升,走出英语语法学习的弊端。

三、以动词不定式用法为例进行分析

1.带to的动词不定式可以依附于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之后构成词组单元。高中语法会引进新的语法概念,即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一说。所谓前者就是该类词可以作为判断句子中谓语而存在;而非谓语动词,顾名思义,即这类词不能作为判断谓语的依据,无法单独组成句子。带着这种概念的阐述,我们再以之前学过的一个词组want to do sth为例:在这个词组中,want即为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以谓语的形式存在;而to do作为非谓语动词的形式。这就是为什么一般现在时的三单形式加在want之后,而非to do后。结合以前所学的诸如此类的相关词组,我们可以总结发现相关的词组结构是一个谓语动词加非谓语动词——这一点便是一个认识的飞跃:明白可以进行词组单元内部拆分来记忆,相关的含to的动词不定式的词组记忆便有了新突破。

2.带to的动词不定式to do可以表示主动和将来。高中引入非谓语动词to do(即带to的动词不定式)这一用法时,强调to d表示主动和将来两层含义。带着这一概念去学习相关语法知识点,我们的认识水平自然也应当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也就更加理性化。再回归之前所学的词组want to do sth,这之中的to do表示一种将来的状态,因为毕竟还没有去做某事,只是“想要”的含义;另外它也表示是说话人的主动动作。当然并不是千篇一律地主动、将来两种状态必须同时存在。

四、结语

上一篇:策略性CSR下一篇:课本剧与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