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格动词教学

2024-07-01

作格动词教学(精选3篇)

作格动词教学 篇1

摘要:作格动词指既可以从实施者的角度对事件做致使关系描写, 也可从受事者的角度进行非致使关系描写的动词。作格动词在英语语法中很常见, 并不能忽略。而我国很多学生却作格动词的用法并不了解, 如果从传统的角度介绍作格动词并不利于学生掌握, 因此有必要找出新的教学视角进行作格动词教学。本文首先对英语作格动词的相关研究及其定义进行回顾, 然后从Talmy的致使链视窗分析作格动词, 最后着重探究如何从该视窗下进行英语作格动词教学。

关键词:致使视窗,作格动词,作格动词教学

一、引言

根据牛津英汉字典的定义, 作格动词是指在不改变词义的情况下同时作及物动词和不及物的动词, 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与作不及物动词时的主语一致。如: (1a) She grew flowers in her garden. (1b) Flowers grew in her garden.

动词grow在 (1a) 是及物动词由实施者she发出的该动作;在 (1b) 中是不及物动词, 并且其主语flowers与 (1a) 中的宾语一致, 并且其基本语义不发生改变。

而作格 (ergative) 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作格语言中, 指那些不及物动词的主语和及物动词的宾语在句法或形态上相同的语言。在1968年, Lyons等人开始对动词的及物性, 作格性以及作格与宾格作了相关的论述。Perlmutter (1978) 在关系语法中首先明确提到无受格动词。1981年, Burzio把Perlmutter所说的无受格动词纳入管辖与约束理论之中, 重新命名为作格动词。Dixon在1994年也出版了《作格性》一书。相比而言, 国内对作格动词的研究则晚些。1987年, 吕叔湘粗略地提及到了现代汉语动词的受格语言与作格语言之间的关系;杨素英 (1999) 对汉语的显性作格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自此以后, 许多学者发表了对作格动词的见解, 如汪立荣 (2002) , 余澄清 (2013) 、王立永 (2015) 等。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学界对作格动词的认识, 但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作格动词却不多。本文以Talmy (1984) 提出的致使链视窗为基点, 分析英语作格动词的特点。

二、致使链视窗下的作格动词分析

在传统意义上, 致使观念是指“是与否”的范畴, 即一个动词或者是致使性动词如:die, fell, 或者是致使性动词, 如:kill, drop等。而Talmy在1976年就提出致使关系 (Causation-chain) 并不是单一的“是与否”的概念, 而是包括三种关系, 即事件致使 (eventcausation) , 人为致使 (author-causation) 和施事致使 (agentcausation) 。 (F.Ungerer&H.J.Schmid, 2013:226)

事件致使 (event-causation) 是指整个事件由其它事件引起的, 但并不涉及有灵主语。例如:The price increased.其它外在因素导致“价格上涨了”;但是这里并没有用语言形式将事件的施事者表达出来, 而只是描述了事物的一个状态。人为致使 (author-causation) 是指某一事件是由某人非意志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例如:The baby broke the glasses by mistake.整件事是由实施者baby引发, 但他并不是故意导致事件的发生, 而是不小心所造成的。施事致使 (agentcausation) 是指一件事由施事者故意的行为所导致的。例如:Mike opened the window to breath fresh air.窗户打开了是由施事者Mike所引发的, 并且他有意为之。

Tamly还认为许多涉及致使的事件都应该看成由更基本的阶段或次事件组成的复杂序列 (ibid:227) 。例如“John broke the window with a stone”这个句子是施事致使句, 对这个句子所描述致使事件进行认知分析, 包括下面的次事件:

阶段1:施事者决定行动, 即John决定去打破窗户。

阶段2:施事者使身体运动而引发致使事件, 即John屈膝、捡石头、松开石头。

阶段3:相互致使连接的中间次事件, 即石头从空中飞过。

阶段4:导致最后结果的直接原因, 即石头有力地砸在窗户上。

阶段5.最终结果, 即窗户破了/The window broke.

观察这五个次事件的相互关系, 我们发现每一个次事件都以致使关系与下一个次事件相联系。以作格动词break为例, 从致使链视窗进行分析:

(2a) John broke the window. (2b) The window broke.

在例句 (2a) 中, 说话者只提到了阶段1 (施事) 和阶段5 (最终结果) , 而中间的阶段则被隔断。这种只有施事和结果的“不连续”视窗开启, 成了描述一个致使事件的最自然的方式。而例句 (2b) 中, 只有阶段5 (结果) 开启了注意视窗。因为说话者最关注的窗户的最终状态/变化, 而忽略了其它四个阶段。如图所示:

根据动力驱动概念和能量传递概念, 上图中圆圈代表生物/物体, 空心箭头代表实物体的互动, 实心箭头代表能量吸收的地方, 实线代表突显, 虚线代表背景 (ibid:181) 。当涉及到三个动作成分链时, 我们很容易把第一个成分看成施事者, 把最后一个成分看成受事者, 两者之间的工具, 则充当能量传递的中介。说话者会有时忽略工具这一作用, 而直接表达施事者以及最终动作的承受者, 如 (2a) 所示。在某些情况下, 动作链的头并没有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而是隐藏了, 而主语的地位则给了动作链中语言表达出来的成分, 在例句 (2b) 中动作链中的window。至于宾语的选择, 在 (2a) 中宾语为window, 工具 (the stone) 本身就是直接作用在受事 (window) 上的。而 (2b) 却有所不同, 因为该句只限于单成分的动作链window, 这一成分是主语, 也是动作链的末尾, 在这里能量被消耗。也就是说, 没有能量继续消散, 没有再与其它的事物建立物理上的接触, 因此也就没有认知背景, 及句法宾语。这就从认知上解释了“The window broke”句中的动词是不及物的。

三、基于致使链视窗的英语作格动词教学

我国几乎所有的英语语法和教科书等, 均未将含有作格动词的句子结构归为特殊的一类, 而是将其归为“主动句”“主动表被动句”, 甚至有的语法书认为该句式是不完整的。例如高中生通用的《星火英语语法全解》, 将spread归为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这一类动词中, The news that a famous singer would give a show spread quickly.而spread本身就是作格动词, 有及物和不及物两种用法, 并不是主动表示被动意义。

笔者就作格动词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5这五本书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调查。在这套英语教材中, 作格动词的两种用法都出现频率都很高。这也就说明作格动词的用法并不是可以忽略的语法现象。然而这并未引起英语教师的注意, 常常在教学过程中,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种主动表变动或是一种惯用法。因此, 学生往往不能把握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例如遇到当“我们到达那里, 我们发现花瓶打碎了”类似的翻译时。学生经常翻译为被动:When we got there, we found the vase was broken by someone.学生并不了解break本身可以用作不及物动词表示结果状态, 不需要用被动表达。再例如适当形式填空时, The number of new students______ (increase) from2000 to 3000 last year.学生也会采用increase的被动形式, 而不是increase的不及物用法。

英语作格动词对中国学生而言是较难掌握的, 要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作格动词, 首先可以从宏观上可以用致使关系来解释作格动词, 让学生对作格动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 作格动词的定义和释义不能太抽象, 而是应该尽可能的具体。之前所提到的牛津字典中所给出作格动词的定义简洁明了, 方便学生理解, 并给出恰当的例子。在对作格动词进行释义时, 可以将致使关系引入教学当中, 方便学生理解如:

(3a) Mother cooked the meal. (3b) The meal cooked.

Cook在 (3a) 中是及物动词, 而在 (3b) 中是不及物动词;虽然the meal在第一句中是及物动词的宾语, 而在第二句中是不及物用法的主语, 但其语义是一样的, 都是受事者。对初高中生而言, 教师可以将抽象的作格动词与学生对所熟知的生活事件对这事件进行分析, 则便得十分容易了。例如上述事件中则包括以下的次事件:

阶段1:妈妈决定去做饭

阶段2:妈妈煮饭, 切菜, 炒菜……

阶段3:饭在电饭锅里煮, 菜在锅翻滚……

阶段4:饭菜不断在加热

阶段5:最终结果

饭做好了/The meal cooked.

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 当说话者只关注事件的最终结果 (第5阶段) 时, 而不关注其它因素时, 可以用作格动词“cook”的不及物特征的主动形式表达, 即the meal cooked, 但需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主动语态, 而是中动语态, 即主语是受事者, 而谓语动词采用的主动形式。当说话者关注动作的发出者以及其它的因素, 则可以用作格动词“cook”的及物特征的主动表达, The mother cooked the meal。通过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讲解, 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作格动词的本质及特征。

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微观方面进行作格动词教学。首先, 当文章中出现作格动词的及物用法时, 在介绍及物用法时, 同时增加不及物的用法, 将两种用法进行对比, 以便于学生认识这种动词的用法。在介绍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时, 对致使关系进行讲解。其次, 要使学生掌握英语作格动词的典型特征, 教师可以对作格动词的相关句法特征进行强化并可以对英汉的作格动词进行对比分析, 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作格动词并非只有英语才独有的一类动词。汉语中也有不少的作格动词, 如:增加, 提升, 美好, 发展等。例如:

(4a) 学校加强了安全措施。 (4b) 学校的安全措施加强了。

这样的例句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作格动词的理解。英汉的作格动词的及物用法都包括了行为, 使役和结果状态意义, 不及物用法都只涉及结果状态意义。另外, 英汉作格动词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如, 英语多用单词词素:cook、break、freeze;并且可以通过添加词缀构成作格动词, 如:-en (strengthen) , -ify (beautify) 。而汉语则多采用双词, 如:增强, 弱化, 改善, 打碎等, 而且不能添加词缀构成。

另外, 老师可以对一些近似范畴: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与中动动词, 进行对比分析, 以便学生分辨作格动词。因为中动动词和作格动词的不及物用法在句法表面上极为相似, 因此有必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类动词。英语教师可以从定义、搭配、时态这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例如:

(5a) The door opened.I found that the ice was melting.

(5b) The door opens easily, but the suit-case won’t lock.

如例 (5a) 中, 作格动词 (open, melt) 表示事件的最终结果, 具有动作性, 不与副词搭配并且用于各种时态;而例子 (5b) 中动动词 (open, lock) 只是说明受事主语的内在本质和性能, 不具有动作性常与副词或具有否定词的情态助动词连用, 常用于一般现在时。学生对作格动词和中动动词有了一定了解之后, 老师给予更多的例子, 并相应的给出练习, 加以巩固。

在一断阶段的学习之后, 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作格动词的用法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复习课上, 英语教师可以自己归纳出课本中的作格动词并整理, 以便作为学生的复习资料;如中学常见的作格动词:continue、improve、begin、change、increase、tear、break、grow。并且在课堂中或课后适当增加一些针对性练习。

四、总结

作格动词的标记性很高, 但并未得到教师相应的关注, 而学生也就对该动词知之甚少, 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把作格动词单独列出来介绍。从传统的转化生成语法或功能语法的角度向学生介绍动词动词, 并不利于他们掌握。本文从致使链视窗出发, 分析了作格动词的及物性致使关系描写, 以及不及物性的非致使关系进行描写。而采取哪种用法主要取决于我们所关注的因素, 即突显因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作格动词的同时, 还可以进行英汉对比的方法, 尽量减少汉语负迁移。将作格动词与易混淆的中动词进行比较, 加强其辨识度。最后, 在英语教学中还要增加对作格动词的输入频率, 增加一些针对性练习, 以加深学生对作格动词的认识。

参考文献

[1]Bussmann H.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London:Routledge:37-39, 1996.

[2]F.Ungerer&H.J.Schmid.2013.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79-229, 2013.

[3]Talmy.L.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Cognitive Science:49-100, 1988.

[4]余澄清.无受格动词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3.

汉语作格动词研究综述 篇2

(一) 汉语有无作格动词及其性质研究

吕叔湘 (1987) 由“中国队大胜日本队”和“中国队打败日本队”提出“作格”和“受格”概念, 在文中, 他指出“区别作格语言和受格语言必须要有形态或类似形态的手段做依据, 汉语没有这种形态手段, 要说它是这种类型或那种类型的语言都只能是一种比况的说法。”自此, 关于汉语有无作格动词以及汉语作格动词的性质与分类的讨论不断增多。

黄正德 (1990) 认为汉语存在作格动词, 将汉语的及物动词分成受格动词 (如打胜、写等) 和作格动词 (如打败、开) , 将不及物动词分成普通不及物动词 (如笑、交谈等) 和表示存在、出现、消失或处所的存现动词 (如有、来、死等) 。他认为作格动词包括部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杨素英 (1999) 认为汉语存在显性非宾格 (作格) 现象, 因为非宾格动词的唯一论元能出现在宾语位置上, 她将不及物动词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 并指出表示状态变化、空间置放状态、存在/消失/出现和有方向运动的动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徐杰 (2001) 提出汉语事实强烈支持“非宾格假说”, 基于汉语将动词分成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存在的问题, 他将汉语动词分为四类, 分别是不及物动词 (如咳嗽、结婚等) 、潜及物动词 (死、倒等) 、单及物动词 (如打、喝等) 和双及物动词 (如送、问等) 。其中潜及物动词相当于非宾格动词。

在汉语作格动词的分类上, 黄正德 (1990) 认为作格动词也有一元 (不及物) 动词和二元 (及物) 动词之分, 一元非宾格动词如“死、走、发生”等, 二元作格动词如“开、沉”等。黄正德 (2008) 在一元非宾格动词 (如死、走、发生等) 和二元非宾格动词 (开、沉等) 的基础上, 提出三元非宾格动词如“给、送”类给予义双宾结构中的动词。

关于古代汉语作格动词的讨论上, 帅志嵩 (2012) 提出, 作格动词研究中SVO的O与SV中的S同指, 而且两个结构中的动词应该是同一个动词, 根据这一原则, 指出古汉语出现的所谓“作格动词”不过是无标记的受事主语句, 并得出至少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语还没有产生真正的作格动词。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非宾格动词是不及物动词的一部分, 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非宾格动词后面接宾语的情况。刘探宙 (2009) 指出了非宾格动词带宾语的情况, 并对一元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结构出现NP1、NP2以及动词V的允准条件进行了分析, 指出该结构主要表达计数意义。

(二) 作格动词的判断标准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作格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中的一部分, 但是到底什么是作格动词, 作格动词和宾格动词的区分标准是什么呢?主要有杨素英、曾立英和宋亚云提出了一些判断作格动词的标准。

杨素英 (1999) 认为某些语义项例如是否具有方向性是判断作格动词和宾格动词的重要语义项, 并证明不带地点的存现句、天气句和使役/不及物交替的句子可以用来区分这两种词类, 能在这些句式中出现的动词为非宾格动词。曾立英 (2009) 在《现代汉语作格现象研究》一书中提出了作格动词的判断标准, 第一条是看该动词有无“NP1+V+NP2”和“NP2+V”的同义句式的转换现象, 如果有这类句式的转换, 该动词的论元结构是否有“[主体+动词+客体]”和“[客体+动词]”两种;第二条是看该动词能否出现在使役句中, 即这个动词能否出现在“使+NP+V”的句式中;第三条是看该动词能否受“自己”修饰, 能否出现在“NP+自己+V了”的句式中。文中指出第一条是必选条件, 第二条以及第三条是可选条件, 作格动词必须满足两条以上的标准, 或者满足第一条和第二条, 或者满足第一条和第三条, 或者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宋亚云 (2010) 在《汉语作格动词的历史演变与动结式的语法化》提出了鉴别古代汉语作格动词的标准, 他认为, 作格动词的共性是都有“NP1+V+NP2”和“NP2+V”的转换式。作格动词用于“NP1+V+NP2”句式时, 动词具有致使义但不是临时活用, 致使义内含于动词, 通过带宾句式体现出来。区分不及物动词临时活用和作格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考虑四方面的标准:频率标准、词义引申脉络、故训材料的解释和各种工具书的处理意见。作格动词用于“NP2+V”句式时, 动词不是临时的意念被动用法, 而是陈述主语的状态或动作完成以后的结果状态。区分临时的反宾为主用法和作格动词的非宾格用法, 也应该结合前面提出的四条标准。

(三) 作格动词与使役句、存现句和动结式的关系研究

学术界一般认为使役句、存现句和动结式的动词是作格动词, 那么作格动词究竟和这些句式是什么关系, 众多学者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

顾阳 (1997) 探讨了存现动词的非宾格属性, 尤以汉语为例, 指出汉语存现动词的特点, 存现动词含有处所意义, 此时的处所论旨角色可以与客体倒置, 处所义的论旨角色就被指派给域外论元, 最终成为句法层面上的主语, 而含客体义的论旨角色则被指派给域内论元, 最终成为句法层面上的宾语。潘海华韩景泉 (2005) 指出语非宾格现象主要是显性表现, 指出汉语存现动词句、非使役动词句和被动句是体现汉语显性汉语动词非宾格性的句式, 存现动词是基本非宾格动词, 非使役动词和被动词是派生非宾格动词, 并指出了它们的某些句法表现和基本性质。唐玉柱 (2001) 年指出汉语存现句中的动词多半来自那些三元及物动词它们在进入存现句中发生了非宾格化, 失去外论元, 保留两个内论元。唐玉柱 (2005) 提出能够出现在存现句中的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 某些非作格动词能够出现在存现句中是因为方位介词短语的出现, 使非作格动词的论元结构发生了变化, 其中的动词已经转化成了非宾格动词, 从而统一了存现句的动词类型。董成如 (2011) 从构式语法的压制理论解释现代汉语存现句中存在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现象, 文中指出, 存现句作为一种构式, 具有非宾格性的整体意义, 决定词项准入的条件、方式、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功能。存现句则抑制它们的非作格性, 而凸显它们的非宾格性。沈阳Rint Sybesma (2012) 提出“双动词”形式才是典型作格动词形式中结构的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而补语小句表示终点结果, 两者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动作—结果”事件。并从作格动词结构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两方面证明基础动结式才是汉语真正的“作格结构”。这为研究汉语作格动词的内部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四) 其他语言与汉语作格动词的比较研究

在普遍语法的框架下, 作格动词广泛存在于世界的语言中, 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意义, 所以近年来有关其他语言的作格动词与汉语作格动词的比较研究成为作格动词研究领域的热点。学者们主要针对英汉、汉日等语言中的作格动词的句法以及语义两方面展开比较研究。

夏晓蓉 (2001) 比较了英汉V-R结构, 指出英汉的V-R结构虽然存在差异, 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 即V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 R可以指向主语也可以指向宾语, 在区分作格动词和宾格动词上, V-R结构可以根据R的表述对象来判断英语的作格动词, 汉语更复杂一些, 但是也可以通过该结构的句法特征来判断, 体现了普遍语法特征。王文斌 (2009) 从英汉作格动词的内在结构、语义和句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在内在结构上, 英语主要为单词素词, 而汉语动结式作格动词大多是双词素词。在语义上, 英汉作格动词都具有三个核心语义, 即行为义、使役义和结果义, 英语作格动词往往集行为义、使役义和结果义于一体, 是语义内孕式动词;汉语作格动词行为义和使役义内孕于第一个语素, 而结果状态义外孕于第二个语素。在句法上, 英汉作格动词的差异是绝对的, 两者也不是一一对等的动词。樊颖 (2012) 从日语的相对自动词出发, 发现日语中的相对自动词与其对应的汉语、英语表现形式比较丰富, 有及物动词、形容词、存在句式和被动句式, 主要语义特征为无意愿可控性和非自主, 属于非宾格动词。在出现相对自动词的日语句子中, 日语句中的主语, 在相应的汉语句子或者英语句中成为宾语。表示物体非自主的变化或状态动词在汉语中经常以无标被动句的形式出现。

(五) 作格化研究

作格化的讨论, 始于Perlmutter, 中国学者将作格化用于解释汉语的特殊句式, 主要代表学者有邓思颖、刘晓林等人。

邓思颖 (2004) 根据“Burzio定律”解释作格化是一种将及物动词变为不及物动词的句法过程, 经过作格化以后, 句子的主语不再是施事, 动词丧失了指派受格的能力。他用作格化推导出了四种被动句 (直接长被动句、直接短被动句、间接长被动句、间接短被动句) , 汉语有两种方式实现作格化, 一种是通过宾语移位, 离开原来的位置, 形成直接被动句;另一种方式是宾语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获得部分格, 形成间接被动句。作格化分析为汉语的受事主语句, “把”字役使句和被字句提供了统一分析的可能性。受事宾语进行移位作为句子的主语, 形成受事主语句;使役词“把”的加入使句子具有役使义, 加入施事, 形成“把”字役使句;“被”字和受事宾语句的作格化动词结合形成短被动句, “被”字和役使句结合形成长被动句。刘晓林 (2006) 在语言类型学的视野下, 从语义和语用角度, 运用作格化理论统一解释了汉语的特殊句式, 包括把字句、倒装句、准倒装句和被动句。特殊句式具有作格性, 是因为他们都具有补语这一句法基础, 补语控制着前面的谓语、后面的宾语以及整个句子的句法语用功能。特殊句式凸显受事、淡出施事, 表示已完成或已发生的事件等特征符合句法和语用的作格化。作格化为用系统地观点统一解释汉语的特殊句式提供了新思路。

作格动词教学 篇3

关键词:作格动词,致使链事件框架,教学方法

一、作格动词

英语动词按照传统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然而,在英语动词当中,除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还存在第三种动词,当其被用作不及物动词时的主语与其用作及物动词时的宾语是同一个,但仍然采用主动形式。这类动词称为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s)。作格动词的这种即可用作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的属性,用配价语法的术语可以将之分别称为一价用法(不及物动词用法)和二价用法(及物动词用法)。如例1中动词move的用法:

(1)a.She moved the chair.

b.The chair moved.

在上面两个句子中,都包含动词moved,且moved前面都有名词,而细看下又能发现,两个句子中都有共同名词the chair。然而,细分之下,这两个句子却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句子(1a)属于主-谓-宾的结构,其中She是主语,moved是谓语,the chair是宾语;在句子中moved属于及物动词。这是作格动词move的二价用法,即作及物动词。而句子(1b)中原本在句子中作宾语的the chair提升成了主语,动词moved后面不接宾语(属于不及物动词),但动词仍然是主动形式。这是作格动词move的一价用法,即作格动词用法。例1中的两个句子刚好体现了作格动词move的特殊属性:既可作为及物动词,又可作为不及物动词。拥有这一特殊属性的还包括broke,close,bend,increase,sink,change,prove,shake,turn等作格动词。

然而,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极少(甚至完全没有)引入作格动词这一概念,而是将作格动词归为及物动词,往往只关注作格动词的二价用法,而忽略了其一价用法。这也许是因为目前语言学界对作格动词这一概念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

二、致使链事件框架

Talmy(2000)的事件框架理论(even-frames)包括五大类事件框架,分别是:位移事件框架(motion event-frames)、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s)、循环事件框架(cyclic event-frames)、参与者互动事件框架(participant-interaction event-frames)、相互关系事件框架(interrelationship eventframes)。其中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s)是其重要组成部分。Ungerer和Schmid(2008)认为,事件框架是不同语言的人们所共同享有的。

根据致使程度的不同,Talmy(2000)将致使(causation)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事件致使(event-causation),即由不涉及生物的其他事件引起的事件;第二类是人为致使(authorcausation),是由人引起但并非故意为之的事件;最后一类是施事事件(agent-causation),是指其结果与施事意图一致的事件。根据Talmy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致使事件,都是由一系列更为基础的阶段或次事件构成的一个复杂体。而致使链事件所处的框架也就是致使链事件框架(causal-chain event-frames)。

三、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重新认识英语作格动词

为了区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并且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下面笔者尝试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对包含作格动词的英文句子进行深入分析。下面以包含move、tear和close这三个作格动词的英文成对句子为对象进行详细分析。

(2)move

a.She moved the chair.

b.The chair moved.

在例2中,句子(2a)体现的是作格动词move的二价用法,而句子(2b)是作格动词move的一价用法。这两个句子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可以被分解为下面的次事件或阶段:

1. 她打定主意要移动椅子;

2. 她走到椅子旁,将辅助工具作用在椅子上或者使用双手,往反方向用力;

3. 辅助工具或双手拉着椅子走;

4. 椅子移动了。

而对句子(2b)The chair moved的分解如下:

1.椅子移动了。

可见,句子(2a)可以被分解为4个次事件或阶段:第一个阶段表明施事(She)的意图和决定(移动椅子);第二个阶段描述了施事的身体运动或一系列实现意图的动作(走到椅子旁、使用辅助工具或双手、反方向用力);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倒数第二个阶段,它是致使结果发生的最直接原因(工具或双手拉着椅子走);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整个事件的结果,也就是施事的目标(椅子移动)。而由于句子(2b)的事件不涉及施事,从而对施事的意图和动作无法进行描写,所以我们只能从事件本身进行描述,将句子分解成次事件(椅子移动了)。而这个事件与句子(2a)事件中的次事件四——结果次事件(椅子移动了)是相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句子(2a)和(2b)的分解过程中存在着交叉的地方,即句子(2a)和(2b)拥有共同的次事件或阶段:句子(2b)中的次事件(1)是句子(2a)中的次事件(4)。从对例2两个句子的事件分析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体现的是该动词二价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结果次事件或阶段。

为了证实这一推断,下面笔者从其他作格动词入手,通过分解事件的方法分析它们的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之间的关系。

(3)tear

a.Mike tore the paper.

b.The paper tore.

对句子(3a)Mike tore the paper和(3b)The paper tore中的事件分解如表1所示:

句子(3a)中tore的用法是二价用法,句子(3b)中tore的用法是一价用法。对于句子(3a)中事件的分解,包括四个次事件,分别是:第一,施事(Mike)的意图、目的(撕开纸);第二,施事动作(拿起、扯住、拉扯);第三,倒数第二个事件(纸张受力);以及第五,结果次事件(纸撕开了)。而句子(3b)事件只体现了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结果次事件,也就是句子(3a)次事件中的最后一个次事件(纸撕开了)。可见,作格动词tear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之间的关系是:动词tear的一价用法体现了其二价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的结果次事件,即例3证实了例2推断出的结论。

(4)close

a.John closed the door.

b.The door closed.

对句子(4a)John closed the door和(4b)The door closed中的事件分解如表2:

例4中的两个句子与例3中的句子结构相似,句子(a)体现的是作格动词的及物动词用法(二价用法),后接宾语;句子(b)体现的是作格动词的不及物动词用法(一价用法),后不接宾语,且使用的是主动语态。在例4中,句子(4a)事件可以分解为四个次事件:次事件一,施事(john)的意图(关门);次事件二,施事动作(走到、站在、抓住、推);次事件三,倒数第二个事件(门受推力,移动);以及次事件五,结果次事件(门关上了)。而与句子(4a)不同的是,句子(4b)事件缺乏施事,因此也就不存在次事件一和次事件二;又因为缺乏次事件二,故次事件三也无从描述。所以我们只能从事件本身进行描述,而这个事件与句子(4a)次事件中的结果次事件(纸撕开了)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包含作格动词close的一价用法的句子体现了包含其二价用法的句子的结果次事件。例4也证实了例2推断出的结论。

因此,从对例2、例3和例4的成对句子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使用作格动词一价用法的句子中的事件体现了使用该动词二价用法的句子中的事件的结果次事件。

四、结语

本文从致使链事件框架的视角出发,通过成对句子分析,得出了作格动词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格动词一价用法体现的是不及物用法,而其二价用法体现的是及物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使用作格动词一价用法的句子体现了使用该动词二价用法的句子的结果次事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了解作格动词的特殊属性、掌握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是尤其重要的事情。然而,目前在国内出版的教材和参考书中极少涉及到作格动词,课堂英语教学中也很少进行作格动词的教学,更不必说掌握其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了。这也曾引起极少数国内学者的关注,如:王月华、于善志(2008)曾以宁波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次关于学生对英语作格动词的习得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英语作格动词存在多种误用情况。蔡金亭(2000)通过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发现相比较于非成对作格,学生成对作格动词的习得程度明显降低。

汪立荣(2002)认为,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既非偶尔使用的语法现象,也不是远离现代英语的语法结构,因而不可继续忽略。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笔者就自身从本文分析中所得到的教学启发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 将作格动词作为英语动词分类中区别于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第三类动词系统地编入教材和字典中,以提高教育界对作格动词教学的重视程度;

2. 适当增加配套语法资料和针对性的练习,以供学习者参考和学习;

3. 重视和改进课堂中对英语作格动词的教学,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a.系统整理法。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所有作格动词进行收集、整理,并对这些动词进行系统的讲解。

b.对比分析法。教师可以将作格动词的用法与其他类型的动词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作格动词的特殊属性和特征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学生提高学习作格动词的兴趣。

c.事件分解方法。这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作格动词一价用法与二价用法区别与联系的教学。教师可以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在致使链事件框架中用事件分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确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和二价用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Ungerer,F.&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Second Ed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18-229.

[2]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2 Vols.Cambridge,MA;London:MIT Press.2000.

[3]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4):283-289.

[4]汪立荣.英语教材编写应重视作格动词的一价用法[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07-111.

上一篇:电视台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清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