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多义性

2025-01-24

隐喻多义性(共7篇)

隐喻多义性 篇1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隐喻表达, 这些隐喻表达是构成词汇多义性的重要理据。Lakoff&Johnson在其著名的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给隐喻下了这样的定义:隐喻是人们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认识越来越复杂, 理解的概念也越来越抽象。这些抽象的概念常常需要人们借助表示具体事物的词汇进行表达。这样, 在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之间形成了一种投射。这种不同概念之间的映射正是隐喻的工作机制。

一、莱柯夫的隐喻理论

莱柯夫提出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源域是人们熟知的、具体的, 目标域则是抽象的、陌生的。在理解某一事物时, 就运用到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Lakoff&Johnson根据始源域的不同, 将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空间隐喻和实体隐喻。

1.结构隐喻。结构隐喻就是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以“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为例。几乎所有用来谈论“money”这个概念的词都可以用来表述“time”。在现代社会, 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商品, 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 我们视“时间”为“金钱”。像金钱一样, 时间可以被用来花, 用来挥霍, 用来经营, 还可以节约时间, 明智或不明智地投资时间等。

You’re wasting my time.

This gadget will save you hours.

I’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her.

You don’t use your time profitably.

How do you spend your time these days?

You need to budget your time.

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pare for that. (Lakoff&Johnson 7-8)

通过“时间是金钱”这一结构隐喻, 时间的“金钱”性质得到凸显。这些语言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结构隐喻使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结构更清晰的概念来构建和理解另一个更加抽象模糊的概念。因此, 隐喻也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

2.空间隐喻。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 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上———下, 前———后, 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的方位词投射到更为抽象的概念域, 如情绪、物理状态、质量、社会地位等。这样, 原本描述空间方位的词转而表述更为复杂的概念。例如:“up”在方位域中本义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 但是在下面例子中, “up”的含义被延伸到了其他概念域, 如“I am feeling up”。这里的“up”指的是幸福开心。而这样的隐喻成立的隐含条件是“幸福是向上的感觉”, 而“悲伤是向下的”。隐喻的过程包含了物理概念“up”与抽象的情绪概念“happy”之间的相似性。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得以成立的前提。因此我们也有“I feel down today”这样的表达。而“Wake up”表达隐含的条件是“conscious is up”, 因为人睡的时候是躺着的, 而醒着的时候是站起来的。因此, 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stay up”, “sit up”, “get up”等。

3.实体隐喻。在人类概念化的过程中, 人们常常会将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用具体的、易感知的概念来表达。因为我们的经验一旦被确认为具体的事物, 就可以相对容易地对其进行表述、定性和归类。实体隐喻帮我们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等视为有形的实体和物质。比如人类的生气愤怒等情绪常常被比作流动的液体。因此,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表达:

A wave of sadness ran through me.

Vivid memories came flooding back.

这些例句中的情感采用了流体的形式, 流体的某些特征被映射到情感中。

二、隐喻视角下的多义词

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 最基本、最先产生的是中心义项, 其他义项由于与中心义项具有隐喻关联而成为同一词的义项。下面以英语中常见的动词、介词、名词和形容词为例说明。

1.动词。大部分动词隐喻都属于结构隐喻。这是因为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和隐喻性思维的演变, 许多最初用于表达具体行为动作的动词开始用于表达抽象的概念, 并且与非同一范畴的名词进行搭配。这种非常规搭配的语义冲突体现了不同概念范畴之间的映射。这种心理映射反映了人类在使用和理解语言过程中的隐喻思维。对于动词多义性的隐喻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词隐喻用法的形成, 并体验语言中的隐喻思维对动词多义形成的影响。例如:

(1) She and her sister are always competing for attention.

(2) The trees are competing with one another for air and sunlight.

“compete”起初是用来描述人类的一种竞争行为, 如例 (1) 。后来, “compete”逐渐扩展到用于表示动物、植物等有生命生物的行为, 如例 (2) 。当然它也被用来形容无生命事物的状态。“the trees”等与“compete”的非常规搭配构成了一定意义上的语义冲突。人们用人类的这种活动行为来形容树与树之间那种茂盛葱郁的长势, 形成了以“the trees”为主体, 以“compete”为喻体的动词隐喻。“compete”从表示人类的一种活动行为扩展到表示客观事物活动的范畴, 这种隐喻用法体现了“事物即人”这一概念隐喻。

2.介词。英语中的介词主要反映的是空间关系, 如“in”, “on”, “at”, “through”等。介词的用法很灵活, 而介词的隐喻性, 尤其是在固定短语中的使用更增加了介词的学习难度。如:

(3) The situation is now under control.

(4) Tom got into a lot of trouble lately because of his adventure.

(5) The old couple could never get over the loss of their son.

(6) The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finish their project in two weeks.

(7) The items listed above are payable in cash.

例 (3) 中, “under”这一表示“下”的方位词被用来喻指某种状态, 所以“under control”指处于控制之中。而例 (4) 中的“into”表达的同样也是处于某种状态的概念, 这句话中指汤姆陷入了麻烦之中。例 (5) 中的“over”原本表示的方位是“在…上面”, 这里与get构成固定搭配, 引申指人们从某种打击或痛苦中恢复过来。第六句话中, “in”则喻指时间, 例 (7) 中, “in”则延伸喻意为支付的方式。介词的这些隐喻用法体现了人们用空间思维对非空间概念进行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分析把握介词在非空间概念域的隐喻用法, 可以帮助人们最终建立关于介词多义性的概念图式和意义网络。

3.名词。因为英语中名词的数量远远大于动词, 所以许多名词常常通过隐喻机制转换为动词, 以此填补因相应动词缺失导致的表达空白。名词所指代的概念域与其转换词性后所喻指的概念域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所以这种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也是建立在一定的联想隐喻基础上的, 体现了隐喻在词性转换方面的应用。例如:

(8) The mountain is coated with a thick layer of snow in winter.

(9) She is buttering the toast.

(10) Don’t think you can butter me up that easily.

“coat”本义是指外套, 大衣, 但转换为动词后, 引申为给某物覆盖上一层。这里“coat”作为动词形象地向我们描绘了冬天山脉银装素裹的壮丽。而“butter”则是西方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种食物, 它作为动词时, 可以喻指涂抹黄油这个相应的动作, 如例 (9) 。也可以进一步延伸, 喻指讨好某人之意。

4.形容词。形容词的隐喻构成以实体隐喻居多。比如说“damp”这个形容词本义是形容潮湿, 但在下面的例句中它的意义扩展出其他的抽象含义。

(11) Damp the sound with the pedal after each beat.

(12) The angry parents damped down the child’s high spirits.

上面两个例句中分别用表示空气潮湿的“damp”喻指“减低声响”和“打击某人的情绪”。这种隐喻的用法并不是随意产生的, 而是根植于人类感知结构的一致性。声音在空气潮湿的地方会变小, 因此“damp”当动词用时可以联想到降低声响。而当人们情绪高涨时, 我们形容为“热情如火”。相反, 那情绪低落与水和潮湿构成隐喻联想也就很自然了。

隐喻概念有助于我们系统整理和学习多义词的内部建构, 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由原来的分散的, 看似不相关的个体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对词汇内涵深层次的把握对于形成目标语的概念图式是不可或缺的。而这种隐喻思维的培养对于最终形成用目标语的概念进行思维的能力至为关键。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Ravin&Lealock.Polysemy: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彭英.概念隐喻及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三峡学院学报, 2003 (3) .

[4]束定芳.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5]周楠.论概念理论隐喻及其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大学英语, 2006 (3) .

隐喻多义性 篇2

关键词:通感隐喻 一词多义 短时习得 长时习得

作为构建语言大厦的基石,词汇与二语习得有着紧密的关联。然而随着人类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人们逐渐发现原有的词汇已经不能简单地解释外在客观世界,人们只有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更丰富的词义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传递更多有效的信息。然而许多学习者却苦于外语词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对其中一词多义现象更是难以准确把握,其根本原因在于语言学的理论知识的匮乏及缺少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和修辞学为理论基础,从认知的视角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中的通感隐喻思维策略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实证的方式来阐述通感隐喻理论对学习者一词多义所产生的影响,为学习者学习和了解多义词的构成提供认知理据,减轻其对词汇记忆的负担。

一、一词多义现象简述

词汇是语言习得的基础,近年来,二语词汇教学已经成为外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但学习者大多重视词汇习得的数量而不是质量,忽视对词汇义项的延伸和扩展。词汇知识的深度既包括对词汇搭配能力的运用,也包括对多义词语义网络的了解。在语言演变中,词的多义现象普遍存在,所谓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其多义性是一个范畴化问题,体现出各义项之间的词汇家族性。就传统的语言学观点来看,词汇的多义或习语意义的扩展是任意的,义项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因此传统教学大多注重死记词义的学习方法,而忽视词汇范畴化和隐喻性的探索。从而导致学习者在对多义词理解方面的片面性,出现词义误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研究者逐渐发现词汇多义性与隐喻有着密切关联,上世纪80年代后,Lakoff&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体系”理论,这标志着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修辞格和语义的研究进入到隐喻的认知研究,这为多义词词义的研究扩展了新的高度。

二、通感隐喻理论研究

随着对多义词隐喻认知机制研究的深入,语言学者发现对多义词义项的研究不仅体现在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家族相似性方面,因人的五官关联性和相通性特点,为增添语言表达的生动性,我们可对其词义的理解扩展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领域,这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隐喻现象,简称为“通感隐喻”。通感作为文学术语,指一种生理或心理现象,表示感觉的位移,即从一个感官范畴的认知域,通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以一个感官去感受和类比另一个感官的感受。

通感隐喻作为隐喻的一种,它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视角为多义词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感觉器官系统是一个整体,各种不同的感受器对外界刺激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关联,也就是说,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味觉、听觉等可以彼此相通,人体的各个官能可不分界限。如提到“red”一词,我们可以联想到“炎热”、“生气”、“兴奋”等心理,而提到“black”,我们则联想到“压抑”、“心情沮丧”等。通感隐喻的研究,将多义词隐喻的研究提升到认知心理学的高度,更加详尽地分析了多义词义项的拓展和延伸,这无疑是一种崭新的视角。

三、通感式多义词义项延伸的隐喻认知理据

隐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其作用在于词与词之间的替换,是增加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工具。隐喻的工作机制是概念映射,其映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也被称之为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源域往往是人们熟悉的、具体的,而目标域则是未知的、抽象的。隐喻体现出的映射关系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即从具体到抽象。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并不是任意的,而具有系统性特点,如在Life is journey.中,“人生”和“旅行”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人生”中充满困难和险阻,而“旅行”中也布满障碍和磨难,“人生”与“旅行”之间存在词义上的家族相似性,这构成了通感式多义词的认知理据。

四、通感隐喻理论对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以上通感理论的分析,针对外语多义词的教学带来的启示:1.学习者应尽力搭建多义词义项的语义网络,系统了解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2.提高学习者的通感隐喻能力,提高其词汇表达水平。3.借助汉英语言词汇语义的相近性,充分展开联想,促进词汇习得的长时记忆,提升其词汇认知能力。

概念隐喻与词汇多义现象探究 篇3

关键词:概念隐喻,多义词,意象图式,原型

一、引言

与传统语言学不同,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中, 多义现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因此, 认知语言学十分重视多义词的研究, 并认为隐喻是多义词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和社会因素只能说明词义延伸的必要性, 而隐喻思维通过类比认知才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1]本文拟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词汇多义现象的形成过程和各义项之间的联系。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修辞现象, 而且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 在人类的范畴化, 概念结构, 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L&J (指出:隐喻的基本功能是以某一领域的经历来理解另一领域的经历。[2]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隐喻是源域 (source domain) 向目标域 (target domain) 结构的映现, 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

在这一过程中, 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 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表达两种不同事体的思想, 它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 在互相的碰撞中获得统一, 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 加深对事体的理解。

以典型的隐喻句型说明如下:

独生子是小皇帝。

概念域A概念域B

理解概念域A是基于概念域B之上的, 通过认知和推理, B中的一个或部分特征通过映射被作用到了A上, 使A获得了B的某一或某些相关的特征, 当然在映射过程中两者具有互动关系, A受到B映射是有选择的, 此时语句便产生了隐喻义。如例[2]中, 皇帝的许多特征被映射进入独生子:

皇帝独生子

一国之君一家之“住”

至高无上为一家人所宠爱

发布圣旨所说的话家人要言听计从

统治一切对家庭成员有支配权

身着龙袍身着最好的衣服、

头戴皇冠头上戴着最好的帽子

…………

因此, 隐喻义是通过跨概念域映射过程后所形成的映合结果。这样隐喻就涉及两类不同事体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或者是两个不同的语义场之间的比较和映合。

三、概念隐喻对多义词意义延伸的阐释—映射和辐射

赵艳芳认为,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3]一个词语产生之后人们便会借用隐喻来使它的基本意义不断扩展和延伸, 其中的一些隐喻义一旦被社会所接受, 它便会固定下来, 同时, 又在隐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隐喻义, 一词多义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用隐喻的方法来发展词汇是一切语言中都能见的普遍现象, 因此隐喻还具有填补词汇空缺的功能, [4是揭示语言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方式, 对于研究语言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知语义学的理论主要从人类前概念经验中的两类结构:基本类结构和图式结构对语义进行研究并考察两类结构演化抽象概念的两类方式:第一类方式是从物理域到抽象概念域的隐喻性映射和扩展;第二类则是从基本类范畴向上级和下级类范畴的延伸和辐射。这也正是该部分用隐喻来阐释词汇多义现象的两个角度—映射和延伸。

(一) 词汇意义的隐喻性映射

认知语义学认为支配着词语意义之间关系的原则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性映射。隐喻的心理基础是意象和意象图式, 也就是说概念隐喻的两个域之间之所以能发生映射, 主要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同的意象和意象图式。隐喻是概念系统的产物, 隐喻的意义是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中产生的, 是有理据的。根据Lakoff的观点, 基本层次范畴和意象图式这两种前提结构是直接有意义的, 因为它们是由于人们身体的性质及其在环境中作用的方式而直接地、反复地体验到的。其他更抽象的概念结构则是间接有意义的, 是通过上述两种前提结构的投射而产生的。

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意象图式有基本和复杂之分。基本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 路经, 连接, 力量, 运动, 上下, 前后, 部分-整体, 中央-边缘等, 它们可以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 转喻机制的扩展和转换, 就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 特别是抽象的范畴和概念, 这样就形成了词汇意义的隐喻性扩展, 这样多义词就有本义和隐喻义等多个义项。下面以over一词来进行说明多义词的意义扩展过程:

Over具有四种基本的意象图式:上方运动, 覆盖关系, 静态居上, 路经中点。意象图式的转换是一个很自然的语义引申过程, “运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是对路经的覆盖, 因此从上方运动的意象图式, 自然就转到了覆盖的意象图式, 如果仅注意直上方或路径中点的静态位置, 就可分别形成“居上”和“路径终点”这两个意象图式。意象图式之间的转换促动了大量的多义现象, 对辐射性范畴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Over在意象图式和隐喻的共同作用下, 可获得不同的非中心的, 抽象地意义: (1) 基于“上方运动”意象图式, 运用隐喻“CONTROL IS UP/LACK OF CONTROL IS DOWN”和“CHOOSING IS TOUCHING”就可产生如下说法:Sam was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在该句中, over含有“不接触”的意象图式, 不接触也就是未被选中, 通过隐喻“CHOOSING IS TOUCHING”可知, Sam未被选中。这样, over就获得隐喻性转义“处于被被人控制之下”。 (2) 同样, 基于“上方运动”意象图式, 运用隐喻“LIFE IS A JOURNEY” (运动中会有障碍, 生活中会有困难) 就可产生下一说法:Tom still hasn’t got over his problem. (3) 基于“上方覆盖”意象图式, 将其隐喻性的运用到权力关系中, 再加上隐喻“CONTROL IS UP/LACK OF CONTROL IS DOWN”, 就可产生下一说法:She has a strange power over me. (4) 基于“路径终点”意象图式, 将表示空间域的over隐喻性地运用到时间域中, 结合隐喻AN EVENT IS AN AREA, 则可以说:The class is over.

(二) 词汇意义的隐喻性辐射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对隐喻的认识靠的是身体的体验和之前的知识。多义词的产生在本质上源于词的隐喻性表达。人们首先认识的是能够感知的、直观的、具体的事物, 然后通过联想, 把已知事物与一些新认识的、具体抽象概念的事物相联系, 进而找到它们的相关点, 这样就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 由此而产生了新义。

根据原型理论, 基本词义范畴用于描述周围具体的事物, 在词汇的相关词义中位于核心和中心的意义, 其他的意义是在此基础上延伸和辐射出来的, 从而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因而词义具有这样的特点, 以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扩展形成一个语义链 (Meaning Chain) , 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 链上相邻节点之间因语义扩展关系 (往往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映射) 而共有某些属性, 但不相邻的节点却不一定有共同的属性。各义项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有核心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以词汇hand一词为例, 运用隐喻认知模式, 解释多义词意义之间的关联。

Hand的“手”词义是原型义 (中心意义) , 其它词义大多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扩展而来的。 (四足兽的) 前脚; (鹰) 爪; (甲壳动物的) 螯 (猿猴的) 脚; (仪表、钟表的) 指针; (香蕉的) 一串; (生姜的) 分枝根茎一手牌;方面;面;一手之宽, 这些词义都是由于“手”和上述事物有相似性从而把手的一个或几个属性投射到这些事物上而产生的, 是隐喻的结果。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投射使范畴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爪”、“螯”、“指针”、“一串”等是基于相似性联想由隐喻派生出的。当词义从源域向目标域映射延伸的时候, 就是隐喻思维的结果, 于是隐喻概念就把各义项联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曲占祥.隐喻思维与语义延伸[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8 (5) :138-140

[2]Lakoff, G.&M.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54.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36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469

[5]李瑛.认知隐喻思维与多义词教学[J].中国外语, 2006 (5) :53-56

隐喻象似性与英语多义词教学 篇4

关键词:隐喻,象似性,英语多义词,教学

受到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汇含义的赋予,包括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也被认为是无根据的和缺乏系统性和同一性的。对于多义词的教学,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罗列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以不同的例句加以不同的语境进行讲解。而学生的学习策略大多也是死记硬背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并在不同的语境中揣测其相应的义项。这种机械式记忆不仅耗时,且在语境中揣测词义也只能是作为义项记忆的补充,对词汇的本身以及其各个义项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长期记忆并没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义项的发展和衍生与人的隐喻认知思维有关,义项在衍生过程中呈现出象似性特征。笔者认为,用隐喻象似性来解释多义词的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英语词汇教学中多义词的教学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隐喻与隐喻相象似性

1.隐喻。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期,从那时候开始隐喻作为修辞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被认为是一种修辞现象,它关注词句本身意义和语言使用中说话者的话语意义。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现象。

王寅指出,“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合作用到另一个概念域,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从而可获得隐喻义”。Lakoff & Johnson基于英语中大龄的隐喻现象的统计和分析,得出语言的本质是隐喻,而隐喻的意义又远远大于语言现象的结论。他们发现人类的思维构建于隐喻之上,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的本质就是隐喻性的,隐喻使得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的、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也就是说隐喻其实可以看做是人类认识和表述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的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隐喻投射。

2.隐喻象似性。“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自希腊时间就存在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从古希腊时代起就一直存在两种观点的争议,柏拉图支持唯实论,柏拉图认为语言活动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是唯名论的代表人物,唯名论认为语言形式与客观外界的关系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相持阶段从古希腊时代持续到了19世纪末,到了20世纪上半叶,随着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与盛行,语言学中的唯名论,即语言的任意说逐渐占了上风;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学中的唯实论,即语言的象似说得到承认,并且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形式与其所指意义之间,象似性与任意性并存。人类的认知模式是一个隐喻概念系统,与人们生活的体验有关,因此,语言表达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有着隐喻概念的对应关系,体现出象似性特征。

二、隐喻象似性与多义词教学

语言学研究中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分歧反映到教学中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者主要关注语言形式,对语言的解释容易忽略语言形式与客观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的解释不能深刻总结语言规律,而且使得学生也难免在困惑中过度依赖机械记忆。

多义词是一个词的两个或者多个义项表征的象似性现象,隐喻作为人类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隐喻语言中的多义词义项是隐喻认知的载体亦是产物,并具有象似性特征。Saeed认为,多义词的词义的延伸通常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思维完成,所以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任意的,而且具有理据性和系统性特征。

因此,基于隐喻象似性理论的教学法尝试描述用隐喻思维来解释词义的发展和衍生以及多义词词项间的象似性关系,即我们的词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从词汇的核心义项开始,到由其衍生的概念化的义项,善于总结义项间的象似性关系,即用一个熟悉的概念域的已知信息投射映合到另外一个新的概念域,从而为提高学生掌握词义隐喻机制提供基本思路,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水平。

1.多义词中的义项与核心义项。Austin指出,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是一个范畴,其中一个是核心义项,且义项与义项之间具有象似性关系。Dirven和Verspoor认为确定多义词的核心义项通常有三种方法:(1)经验法,即当提及某一个词时,首先想到的那个义项;(2)统计法:使用频率最高的义项;(3)拓展法:作为拓展其它义项的基础的义项。

2.隐喻象似性理论指导下的多义词教学。隐喻象似性理论认为多义词的语义范畴中,核心义项只有一个,其余义项从核心义项中衍生,而衍生义项还可以进一步衍生出其它义项。Taylor基于多义词的核心义项的象似性分析了“climb”的义项间的相互关系:(1) The boy climbed the tree.(2) 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 mountain.(3) The plane climbed to 3,000 feet.(4) The temperature climbed into the 90s.(5) Prices are climbing day by day.(6) The boy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l.(7) We climbed along the cliff edge.

Taylor指出(1)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义项,为人“从低往高、使用四肢和向上攀爬”之意。我们从余下的(2)、(3)、(4)、(5)、(6)和(7)的含义中也不难看出,余下的各个义项都与1)有相似之处。例如2)中火车“向上”,(3)中有飞机“向上”飞、(4)有温度刻度“往上”增长以及(5)有价格“向上”涨之意,这四个义项表示计量数据“往上”增长,没有涉及到“人”的概念,此处可以理解成为核心义项通过隐喻衍生; 虽然(6)和(7)中的climb没有“往上”的意思,但它们都与1)有“使用四肢”的象似性。

隐喻象似性解释了词义衍生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深刻反思客观外界、人的认知体验以及语言表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在多义词学习中隐喻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隐喻衍生义项习得能力和语言运用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隐喻多义性 篇5

关键词:“手”,“hand”,隐喻概念,英汉对比

一、概念隐喻

在传统概念中, 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现象, 但是经过认知学家的研究, 他们对其有不同看法: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 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 认知和概念化的方式。除了隐喻这种认知方式, 还有一种是转喻, 与转喻不同, 隐喻是建立在相似性原则基础之上, 涉及到两个认知域, 强调从源域向向目标域的映射, 源域是理解目标域的基础。具体的说, 隐喻是认知主体从一个熟悉的认知域 (源域) 到未知域 (目标域) 之间的映射, 以此达到认知事物的目的。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其本质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

本文从“手”这一身体器官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其隐喻概念研究英汉关于“手”的映射, 一来解释Sweetser的“以身喻心”:以社会/身体的外在域 (即外在自我) 喻情感心智的内在域 (即内在自我) 。二来具体的, 有代表性的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取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并了解语言的个性特点对表达所产生的影响。

二、“手”的概念隐喻英汉对比分析

“手”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所以对“手”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在人类对知识的运用, 特别是词汇的运用上, “手”的词义不仅停留在表面, 还能扩展出很多的抽象意义。但由于中英文两种文化的影响, “手”的概念在两种语言中既表现出共性, 也表现出了个性。那么如何来分析这些共性跟个性呢?

1、“手”的概念隐喻共性分析

(1) “手”喻指人手, 雇员

不管是中文还是英语中, “手”和“hand”都有人手和雇员之意。例:

(1) We are short of hands.我们缺少人手

“手”的这层含义在英语和中文中都是比较固定, 尤其是英文中, 一般都是一些固定的词组像:shorthanded, short of hands等等。

(2) “手”喻指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感触器

在两种语言中都有类似这种用法, 在英文中有像“hour hand”和“minute hand”“handgrip”这样的用法, 而在中文中有“手柄”“手把”“扳手”。虽然说两种语言中都有这样的用法, 但是中文中的这种用法更多。因为中文中这样的工具一般都是以“手柄”“手把”这样“手”字开头或者是“扳手”“触手”等“手”字结尾。而英语中却未必会以“hand”开头或结尾, 像触手 (tentacle) , 扳手 (spanner) 等等。所以在中文的语境下用的更为广泛。

(3) “手”喻指专司某种或擅长技巧的人

“手”是人们日常劳作, 生活, 学习等必不可少的身体部分, 所以用“手”来喻指那些擅长某种手艺的人。这样的经验两个国家都有, 所以在认知中就有很高的相似度。

(2) He is a good hand at baseball.他是棒球好手

(3) She is an old hand at bluffing people.她是个骗人老手

“手”的这种喻指在英语或者中文中都是比较普遍的, 在英文中一般为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a…hand at”.而中文中可与各种技能一起连用的表达方式要更丰富一点, 比如说像能手, 国手, 助手, 多面手;第一把手等等。

(4) “手”喻指掌握, 有权 (domain)

“手”能够实物, 如果映射到抽象的物质上, 就可以是掌控权利, 掌控某人, 对…有权等等, 这种隐喻在中英文中都有显现。

(4) The situation is now in hand局势已经控制住了。

(5) “手”喻指支援帮助, 以及参加

“手”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拿东西, 做事情。同样也可以帮别人做事情。这种经验就使手有了这个隐喻, 喻指帮忙, 支援, 参与等等

(5) Those people are in trouble.We should give them a hand.

那些人有难, 我们应该伸出援手。

(6) The women’s club decided to take a hand in the fundraising campaign for needy children.妇女俱乐部决定参与为贫困儿童集资的运动

而中文中这样意义的“手”更是比比皆是, 像:帮手, 搭把手, 插手等等都是表示帮助, 支援, 参与等等的意思。

(6) “手”喻指手艺, 手段, 技巧

“手”可以用来学手艺, 可以用来处理事务, 所以手就被用来喻指手段, 手艺以及技巧等等。

(7) The police put the strike down with a strong hand.

警察以强硬的手段镇压罢工

(8) The young man is still a green hand at his job.

这个年轻人在业务上尚属生手。

(9) Some of these may be duplicated by any handy man.

其中的一些可以被任何手巧的人复制。

中文中还有很多表达都是表示手段方式的, 像是手高、手熟、手里有活、手生都是这个用法的。

(7) “手”作为婚约

在英美文化中, 握手下跪求婚是一种很浪漫的求婚方式, 所以就有了手喻指求婚这一说, 但是中文中还是有比较保守的文化在, 这样的表现实在不多, 但是也能找出一来两个。在英文中“ask for lady’s hand”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

(8) “手”作为事物来源

事物会经过手的传递才能到别人手中, 由此抽象的东西也可以从“手”上传到别处。信息的传递也经常用“手”, 把抽象的东西通过一种具体的东西传递, 使得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10) First hand real data has been used to draw the final conclusion.

最后的结论来自对第一手数据的分析。

⑾It was a mere nothing before Repton took it in hand.

勒普顿没经手改造之前, 它原来算不得什么。

⑿Buckets of water were passed from hand to hand to put the fire out.

人们一桶又一桶传递着水以便把火扑灭。

在表示来源的表达中, 英文表达要比中文中广泛点。英文里还可以有hand down, hand over等等传递下去的意思。

(9) “手”喻指笔迹

书法, 平时的书写都使用手来完成, 每个不同的手就会写出不同的字, 就会有不同的笔迹, 所以中英文中都能用手来表示笔迹

⒀He must have imitated somebody else's hand, said the King.

一定是他模仿了别人的笔迹。

(10) “手”喻指一手牌

玩牌的时候都是手握着牌, 牌的好坏直接掌握在手中, 手就喻指手上的牌

⒁Still, he hoped to win much--his hand was excellent

可是, 他还是希望能多赢点钱--他手上的牌好极了。

还有a nap hand和a good hand可以表示一手好牌。

综上, 下表可以来归纳其相同处

三、“手”的概念隐喻个性分析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 我们发现英汉语中“手”的隐喻极大部分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 映射基本上都能投射到相同或者相似的概念域中, 但是由于英汉语所处环境的文化差异, 看事物的角度都会有不同侧重, 因此会有一定的差异存在。

1、英语中“手”特有的隐喻投射 (1) “手”喻指方面, 侧面

手有两只, 又有正面反面。所以经常用手的正反面, 或两只手来表现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表达方式在英语中很为多见, 就像a coin has two sides的感觉一样.

⒂On the one hand, he wanted to have the race, on the other, he did not want to turn the lady away.一方面, 他希望进行这场竞赛, 另一方面, 他又不想拒绝这位小姐。

(2) “手”喻指清白

以手代替全身, 形容全身的状况:

⒃Henry came out of Court with clean hands.亨利被法庭宣告无罪

汉语中也会有以部分代全身的情况, 但是像这里hand的这种喻指在汉语中还是没有使用到, 这就表明相同的经验基础在不同的语言中未必都会促动出相同的隐喻投射。

2、汉语中“手”特有的隐喻投射

“手”喻指运气, 在英语中并没有这种用法, 这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古代的中国文化中, 人们认为“气是世界的物质本源”, 这个命题源于中国古典哲学, “气”是中国古典哲学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 是生命的本源。英语里没有这个概念系统, 所以没有有关“气”的隐喻系统。如:有像运气, 手气。

以上分析未必详尽,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以上所指的15个映射中几乎有十二个是共性。这些投射都是以手的结构、位置、功能、活动方式以及与外界事物的关系或距离为基础的, 所以说手的这些映射都是有理由的。由于不同民族看实物的角度和侧重点不一样, 所以在映射时也难免会有差异。

结束语

本文的分析从“手”的不同方面投射, 我们也能发现, 以“手”作为源域主要投射到认知与情感态度域, 也就是说从人的外部感觉经验域 (即“身”) 投向人的内在心智、情感域 (即“心”) 。这样就应证了Sweetser关于“以身喻心”的观点。同时也应该注意到, 一个源域不仅仅投射到某一个内在的心智情感域, 也会投射到其他非心智情感域。所以, 隐喻投射并不只是“以身喻心”, 它也会投射到更为抽象的外在经验域 (以身喻身)

参考文献

[1]Lac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Lac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Sweetser, 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01年。

[5]《新英汉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

隐喻多义性 篇6

认知语言学在词汇上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认为在一词多义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手段:隐喻和转喻。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 早在古希腊就已经被广为研究, 其后又不断有新的论断提出, 但都认为隐喻不过是一种语言现象, 只是被用来修饰话语。然而, 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 莱考夫和约翰森 (Lakoff&Johnson) 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 隐喻不应该仅仅是文字修饰, 而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 体现了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 在各种表达语体中无所不在, 本质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概念化的工具。将人类的思维建构在隐喻之上, 使得隐喻对研究词义的演变和新词的产生具有了重大的意义。

认知语言学认为, 一个词的各个义项组成一个开放式的语义范畴, 这个范畴以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为原型, 随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向其他意义延伸或拓展, 这些互相关联的意义的延伸和拓展的内在机制就是隐喻。隐喻和转喻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本文将就汉字“火”为例, 分析其多义系统中隐喻和转喻机制的运作, 揭示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内在原因。

一、“火”的意义

在《汉语大词典》中, “火”的义项有24个, 分别为: (1) 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 焚烧, 焚毁; (3) 用火烧物使熟; (4) 火灾, 发生火灾; (5) 指灯烛或火把; (6) 用火光照视; (7) 古代指雷电, 电光; (8) 光芒; (9) 热, 热气; (10) 形容红色; (11) 喻紧要, 紧急; (12) 喻怒气; (13) 喻强烈的感觉或欲望; (14) 指茶叶的熏焙; (15) 五行之一; (16) 指古代服饰中的火焰图案; (17) 中医指引起烦躁、发炎、红肿等症状的原因; (18) 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火; (19) 指若干人结合的一群; (20) 指寒食节; (21) 年、岁; (22) 指枪炮弹药; (23) 星名; (24) 姓。由于第24个义项的语义单一, 对它的研究也不属于“火”字的多义系统的研究范围, 本文对此义项不作讨论。

二、对“火”的义项的隐喻和转喻分析

“火”的本义是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焰和热,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 逐渐将其他认知域中的意义映射到“火”的本义上来。“火”字的义项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以第一项为原型, 通过隐喻和转喻向其他义项进行意义的延伸和拓展。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 转喻是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内以一个概念实体为工具, 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通过一个人、一个物体或者一个事件的凸显性成分来理解个人、物体或事件的心理映射。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理不同, 当然认知方式也不同。隐喻强调的是相关两个域中的部分相似性, 而转喻中相关的不一定是两个域而是两个部分, 不是相似而是相关。“火”的本义中的“热”, 由本域投射到与之相关的目标域如感觉域或情感域,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觉或欲望”“怒气”“急躁”“热烈的感情”等。“火”本义中的“焰”则可以投射到图案域, 产生了“火焰图案”这个义项。“火”的本义中的光则被用来借指“火把”等意义。基于相似性原理的投射过程是隐喻机制的作用, 而基于部分指代整体或用事物某个特性来指代此事物的则属于转喻机制的范畴。

“火”的义项中有许多是通过转喻机制产生的, 从“火”到“枪炮弹药”就是一例。使用枪炮的地方自然是战争之地, 也就是“火线”。由于过年的时候会放炮仗、放烟花, 所以“一火指一岁”也就可以理解了。“火”本身是原始人见到电击树木而产生的火, 从此引出了“雷电”的义项;钻木取火后“火”的功用是烤熟肉食等事物, 因此有了“炉灶”的意思, 又因为军队中十人为一灶开火做饭, 因此“十人为一火”的义项也就很合理了。这种特征用来指代吃饭的人数, 是典型的转喻机制。寒食节因为不能开火, 也被称为“火”。“火”引申到“火灾”, 再引申到“紧急”的意义, 是转喻与隐喻共同起作用。火的颜色为红色, 因此也就有了“火红”这个义项, 从“红色”还能引申到“红色的鸡”———火鸡、“红色的星”———火星, 这都是转喻机制的作用。

下图是“火”字的隐喻和转喻系统。其中实线箭头表明是由转喻机制产生新的义项, 虚线箭头表明是隐喻机制作用而产生的新义项。

三、结论

与传统语义学研究不同的是, 认知语言学不赞同将意义理解为与客观社会的对应, 而且各个义项之间也不应该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有鉴于此, 认知语言学家们提出意义来源于人类的身体经验和社会经验, 相应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是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的。在抽象层面上的“火”无法通过人们的认知直接被观察到或者被接触到, 而只能借助隐喻、转喻等手段来被人们所认知。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 隐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意义的引申方面, 隐喻的作用要比转喻的作用更为主要和更具决定性。隐喻可以帮助人们将相对抽象、结构不清晰的概念转换为相对具体、机构相对清晰的概念, 从而使之更容易被人理解。

要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 人只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这五个认知通道。“火”有因与视觉相关的隐喻与转喻而产生的词族, 如“火红”“火星”“火树银花”“火花”“火星儿”“火舌”“火苗”“火海”等, 说明人类可以通过视觉感知外部世界的色彩和形状。对一个现象进行认知, 有时也需要多个知觉通道进行协作。“火”的词族中有“火辣辣”, 这就是感觉和味觉进行协作才能产生的。

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 隐喻和转喻也可以被用来解释一个词的词族中的词语。“火坑”比喻很悲惨的境地;“火药味儿”用来指说话很不中听;“火中取栗”比喻的是为别人做事, 自己没有好处;“火烧眉毛”比喻事情紧急;“火上浇油”比喻在已经很紧张的局势上再加剧紧张局势;“火速”比喻用最快的速度;“冒火”比喻发怒;“刀山火海”比喻十分危险的情境;“火候”用烹调的火力大小、时间长短比喻做事的分寸, 等等。以“火”来比喻紧急的事务十分常见, 这是因为在火起的时候有“一旦失去控制就很严重”的特征。而紧急的事务通常需要较快的速度才能解决, “火速”的产生也就理所应当了。在“火”的词族的词语中还有一些是通过转喻的方式得以实现的, 比如“火柴”“火车”“火锅”“火箭”等, 都是以部分或某一方面的特征来指代某一事物本身。

综上所述, 本文只是对“火”的常见意义进行了分析, 在语言不断的发展中一定会有更多的义项出现, 这些义项都可以从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的角度进行分析, 有的义项之间的理据性是十分明显的, 有些则需要词源学的研究来加以解释, 但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的发展, 认知语言学无疑为人类语言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中所分析的隐喻与转喻现象在一词多义现象中的作用表明, 隐喻和转喻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 在人类认知世界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是由于语言在产生过程中所遵循的经济性原则而出现的, 与人类的认知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火”字的一词多义现象, 探讨隐喻和转喻在一词多义现象中发挥的作用。

隐喻多义性 篇7

关键词:up,一词多义现象,认知隐喻,词汇习得

1. 引言

目前,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然而就英语学习的整体效果来看, 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一个普遍的问题是英语词汇量少,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已经认识的单词, 只了解其表层意思, 对其隐喻含义知之甚少, 更不用说运用到写作中丰富自己的英语表达。而这一问题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写作词汇贫乏, 没有新意, 写出来的句子也不地道。词汇问题显然成为了英语学习上的拦路虎, 打消了学习者的积极性。

认知隐喻为我们认知英语词汇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英语中相当部分词汇的引申含义都是通过隐喻得来的。通过隐喻这一视角找到词汇各义项之间的内部联系能为我们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思, 是解决词汇记忆的有力工具, 对于英语词汇的教与学都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许多学者开始在隐喻这一领域进行有益探索。姜孟 (2006) 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一次实证研究中发现, 中国英语学习者, 即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 隐喻能力也依然很低;蔡龙权 (2005) 从隐喻的普遍性、功能性和学习隐喻表达的迫切性讨论隐喻表达是外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命题, 并建议把它设为外语教学的目标;陈朗 (2010) 提倡把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由此看来, 加强隐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是为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的必然要求。然而, 认知隐喻还未在国内英语教学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隐喻在词汇学习上其作用还没有得到其应有的认可。一方面英语教师还没有隐喻教学的意识, 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在单词学习中只满足于一两个汉语的解释。鉴于此, 本文首先阐述了隐喻的概念及其分类, 然后通过例子论证隐喻在分析一词多义的重要作用。

2. 隐喻的概念

传统语言学习惯把隐喻当做一种修辞手段, 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 隐喻是人们对抽象事物认识和表达的有力工具, 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模式。“它不仅是艺术生动地表达思想的手段, 而且是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 (F·Ungerer&H·J·Schimid, 2008:118) 隐喻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 前者称为源域 (Source Domain) 而后者称为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例如, Time is money中, Money是源域, 而Time是目标域。源域一般都是我们熟悉的、具体的、易感知的。相反, 目标域往往都是抽象的, 不能直接被人感知或把握。这种抽象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 (similarity) 的认知。正是由于这种认知模式, 人们能将有限的概念和符号覆盖无限丰富的事物及其关系。

3. 隐喻的分类

隐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

3.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一种概念 (源概念) 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 (目标概念) , 两个概念之间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因此, 我们能用谈论源概念的词汇谈论目标概念。我们仍以Time is money为例。对于Money这一源概念, 我们可以用“花”“浪费”“节约”等词搭配, 但这些词也可以用于Time这一目标概念上, 例如:

The new system will save our time.

I really don’t have time to waste.

做兼职花了小明很多时间。

最近很忙, 你能不能再多给我一周的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包含了几个相关的概念成分:有限的资源、有价值的商品。金钱特有的典型特征, 都转移到时间的范畴上来了。

再例如:Argument is war.作为源域的战争一般包括作战双方、武器、战术等, 这些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中, 因而就有了如下的句子。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You disagree?Ok, shoot.

他的这番话充满了火药味。

3.2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感知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和认知经验。人们往往利用这些熟悉的经验把握和表达抽象的概念关系。例如英语里的Up-down, Front-back, 汉语里的上下、前后, 等等。

Happy is up;Sad is down.

You are in high spirits today.

He is really low these days.

老王中了大奖, 兴高采烈地往家赶。

他考试不及格, 垂头丧气, 一声不发。

不难看出, 无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里, 人们对“Up”和“Down”有着某种程度上共通的感知, 这与方位隐喻跟人的身体经验和人的生存经验有关。

此外我们还可以说Conscious is up;Unconscious is down, 例如:

Wake up!

He is under hypnosis.

3.3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指人们根据物质世界的经验理解和把握抽象的范畴及其关系。在这类隐喻中, 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 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谈论, 量化、识别其特征及原因 (赵艳芳, 2000:109) 。实体隐喻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 (Container Metaphor) 。这来源于人体结构。我们的人体就是一个典型的容器, 进食、呼吸、排泄都体现出容器的特征。人们通过人体自身大量的经验, 逐步形成了关于“容器”的隐喻, 并把这种模式转移到其他类似的领域当中。例如:

We are in trouble now.

There are many metaphors in this article.

她话里有话。

我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4. 英语“up”多义现象的隐喻分析

综上所述, 隐喻的基础根源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结构特征。它具有普遍性, 使用最为频繁, 是新意义产生的根源之一。英语中绝大多数表达方式都是通过隐喻实现的。英语中介词出现频率高, 作用大, 然而介词意义多, 用法活, 给我们掌握介词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因此本文以“up”为例进行讨论。从认知的角度讲, “up”除了做方位介词外, 充当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时的各项意义都是通过隐喻而拓展获得的。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中, up词条下一共列出了36个义项, 除了前两个义项“to a higher position, in a higher position”外, 其他均属于up的引申意义, 在众多的引申意义中, 与空间核心意义较近的隐喻意义称为表层隐喻, 与空间核心意义较远的称为深层隐喻。 (陶文好, 2001) 因此, 根据“up”各引申意义的疏远, 可将“up”的各隐喻意义分为表层隐喻、中层隐喻和深层隐喻。

4.1“up”的表层隐喻含义

首先, “up”可由“向上”引申到“起床”的含义。这是因为起床是最普遍的向上的身体体验, 起了床就是“up”, 这样的理解是自然的, 最接近“up”的核心意义, 可归为表层隐喻。如:

Are the kids still up?

It is time to get up. (=get out of bed)

It’s good to see you up and about again.

对于第二个例子中的动词短语“get up”, 它的意思就是起床, 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up”在这里的隐喻用法, 这样的隐喻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早已成为我们固有词汇的一部分。这种隐喻因此也被称为常规隐喻, 词汇化隐喻或者“死”隐喻。 (F·Ungerer&H·J·Schimid, 2008:117) 虽然理解这类隐喻不费力, 但是发现这类隐喻对于我们掌握介词的含义是有意义的, 因为这些长期以来无意识地根植于语言中的隐喻是最为重要的。 (F·Ungerer&H·J·Schimid, 2008:117) 人们往往会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 不断将“up”的含义向外扩展, 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语义网络。例如:Conscious is up应该是在“get up”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理由很明显, 一个人从卧姿转换成站姿, 意味着身体从散乱松弛的状态转换成肌肉紧张、约束的状态, 所以在站立的时候一般是“conscious”的, 而睡觉的时候是“unconscious”。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短语“up for/against sth/sb”的意思, 例如:

We are going to the pub later-are you up for it?

He came up against a lot of problems with his boss.

The house is up for sale.

There could well be a few problems before your new computer is up and running properly.

4.2“up”的中层隐喻含义

“up”引申出“高兴”、“好”“更多”“重要”等相关含义Happy is up.;Good is up.;Mode is up.;Improtant is up.这也源自于人类的亲身体验, 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 心情激动, 科学显示, 人的血压也会随之升高, 举止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昂首挺胸。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这能帮我们理解英语中相应的表达, 产生共鸣。但这样的隐喻含义与“up”的核心含义相对较远, 因此可归为中层隐喻。例如:

Jason’s been very up and down since girlfriend left him.

We have our ups and downs like all couples.

Business is on the up.

A brilliant young player who is on the up and up.

此外, Good is up.也源自我们的切身感受。人类的生活受地球地心引力的影响, 向上攀登就要克服引力, 付出辛苦与努力。所以对于人类而言, 越是高处的东西, 越难得到, 也就越显得尊贵。英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表达, 如up-market, upkeep, upper-class, 等等。同理, 我们能理解“More is up.”在生活里, 水杯里的水位越高, 水也就越多, 房子建得越高, 房子也就越大, 等等。这些经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语言表达。例如:

Turn up the radio.

Violent crime went up by 9%last year.

Inflation is up by 2%.

Profits are up on last year.

Important is up也不难解释。身体构造中, 处于重要地位的大脑是高高在上的, 其他器官处于从属地位。如下例:

Have you been up to London recently?

英国伦敦是首都, 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最重要的地方, 因此说话人加上up一词正是在强调伦敦作为首都的重要地位, 如果我们不了解“up”一词的隐喻含义, “up”就会成为我们理解的难点, 也就无法完全理解该句要表达的意思。当然, 这句话在具体语境下还可以这么理解, 说话人位于伦敦的南部, 那么这里涉及“up”的另一层隐喻含义“Up is north.”

4.3“up”的深层隐喻含义

以上由up引申出来的意义都是我们能比较直观感受到的, 但有的意义并非能直接理解, 需要通过我们思考找到其内在联系, 这种隐晦的含义称为深层隐喻。我们以“up to sb这一短语为例。初看起来, 人们无法联想到这个介词短语的实际意义———由某人自己做出选择。但是这仍然是“up”的隐喻用法, “up”具有上升的含义, 加上与表示对象的介词“to”搭配, 形成了这样的意象图示, 某一物体不断向上移动接近某人。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有这样的感受, 当一个物体接近自己时, 我们可控感增强, 相反, 当一个物体远离你, 这种可控感就会慢慢消失。所以, 当“某物或某事up to某人”时, 该人就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可以再看一例。句子“Time is up”中, “up”表示的意思是终了, 这与它的基本意思上升相去甚远。但我们可以这么分析, “up”的隐喻映射基础不仅有从低到高的意象图示, 还有“改变—移动”的相关关系。那么, “up”这里就表示了由静态向动态的变化。就如“get up”中, 以前睡觉的静止状态不复存在, 同理, “time” (这里指一段时间) 的静止状态也就终结, 进而引申到时间的终结。这种引申意义往往还和动词一起连用, 例如:

Why did you tear up that letter? (表示信件完整状态的终结)

We still haven’t decided how to divide up the money? (表示钱作为一个整体的分离)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英语介词“up”的用法是相当灵活的, 其意思往往由核心通过隐喻映射不断向外延扩展, 一旦我们能抓住隐喻这条线索, 我们就能顺藤摸瓜, 了解介词意义的概貌, 这对于我们掌握介词的意义与用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 结语

隐喻是我们语言实际运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Lakoff G&Jonhson M, 1980) , 了解隐喻概念系统, 是提高我们词汇学习效率乃至提高英语整体水平的切实有效的途径, 这要求我们应该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不断观察、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

本文中对介词UP分析的所有英文例句均来自《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005第四版。

参考文献

[1]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2]陶文好.论隐喻的层次-以方位介词up和in为例[J].外语教学, 2001, (6) .

[3]束定芳.论隐喻的认知功能[J].外语研究 (2) , 2001.

[4]蔡龙权.隐喻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J].外国语 (6) , 2003.

[5]姜孟.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 (4) , 2006.

[6]陈朗.二语教学中的隐喻能力培养[J].外语学刊 (5) , 2010.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F.Ungerer&H.J.Schi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上一篇:冷却器模型下一篇:抗肿瘤中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