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修辞

2024-07-16

隐喻修辞(精选3篇)

隐喻修辞 篇1

摘要:理解隐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及喻义是隐喻翻译的着手点。本文在Newmark对于隐喻的分类的基础上, 针对各类隐喻的特点, 提出了不同类别隐喻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修辞隐喻,分类,翻译方法

1. 引言

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发源于Aristotle (1954:63),他认为:隐喻在于用属于其它事物的东西来命名一物;他提及四种转用方式:从物类到物种,物种到物类,或从甲物种到乙物种,或通过类比。Aristotle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隐喻的比较说(comparison theory)及替代论(the theory of substitution)。其代表人物分别为Black和Quintiliant,前者认为说“甲是乙”等于说“甲像乙般什么什么”隐喻的意义是从相关事物相似的表意中得到的。根据取代说,隐喻只是一种替代说法,原意是“甲是丙”,现用间接方法表达,将意义完全相同的乙代替丙,而说成“甲是乙”。Black (1962)认为“替代论”跟“比较论”很相近,可谓“比较论”的一个特殊例子。这三种传统隐喻观的发展都认为隐喻是语言的非正常现象,使用隐喻的目的在于更深刻、简洁地描写心理过程、状态、概念、人、事物和属性,从而刺激读者产生兴趣,愉悦读者的感观。

2. 隐喻三要素

深刻理解英语隐喻是准确翻译英语隐喻的前提,英语隐喻理解的关键在于联系上下文透析隐喻的三大要素(喻体、本体及喻义)。喻体(image)即描述本体的项目;本体(object)是隐喻描述的对象;喻义(sense)即本体与喻体相似方面。安晓杰(2005)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本体与喻体相似的喻义通常不是单一的,一个比喻越早被人使用,其本体与喻体相似的喻义越是丰富。

3. 隐喻的分类及翻译方法

Newmark (1988:106)对隐喻的分法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死隐喻”、“陈旧隐喻”、“常用隐喻”、“近期隐喻”和“初创隐喻”。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是极富诗意的一种语言形式,只有使读者领会了其中的韵味,才可以进一步领悟全文的精神,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因此,隐喻的理解翻译不容忽视。常用隐喻是最为活跃的,是本文讨论翻译策略的重点。

3.1 死隐喻

死隐喻是指隐喻义已成为词的基本义的一部分,或者说被词汇化了,通常情况下已看不出隐喻义。如leg of a table(桌腿),brainwash(洗脑),dead issues(无人提及的话题)等。此类隐喻可以选择直译的方法;但由于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一些普通词汇在一些文化语境下就保留一些特殊的意义。这种情形下不能直译,需要意译如:a lucky dog(幸运儿);She is a cat.(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3.2 陈旧隐喻

这类隐喻由于使用过多,使其生动性大大减低,但它仍可替代一些比较确定的想法,与死隐喻不同的是,陈旧隐喻还能看出比喻的痕迹。

3.3 常用隐喻

常用隐喻是指已经确立的隐喻,它是一种有效、简洁的方式。常用隐喻即使反复使用,也会有特定的情感意义。这一类隐喻的翻译时需紧密联系语境抓住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和喻义。

3.3.1 保留差异,等值再现。

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这种方法在翻译单词隐喻时较为普遍,如:store of hope(希望之仓),beautiful symphony o brotherhood(兄弟情谊之美丽交响乐);对复杂隐喻和一些习语来说,这种方法用得较少。但如果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较多的文化重叠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如:(1)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可译成“笔墨胜刀剑(=what someone writes can have more effect than violent action)”,在此例中pen(笔),sword(剑),这些词不指具体实物,而是喻指力量、影响力。又如:(2) She didn’t know whether Jack was a hawk or a dove.译成:她不知道Jack是鹰派还是鸽派。这里的鹰派(hawk)是指主张使用武力或强硬手段的人,而鸽派(dove)则喻指主张和平的人。

3.3.2 替换比喻,求异求同。

正如孙致礼(2000:359)所指,翻译中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当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源语和目的语)存在文化意象的空缺和错位,且当差异不利于理解时,而目的语里恰有相对应的固定比喻,可用目的语中特有的比喻来替换,这种方法,使翻译时可译进深层含义。虽然结果可能使译后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体色彩发生变化,但从审美角度看,客体形式的改变,正是为了产生相同的审美效果。如:

(3) 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 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3.3.3 去叶留干,动态对等。

我们在对隐喻进行翻译时,倾向于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目的语,力争使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十分相似。但如果隐喻在目的语和源语中的差异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就要像以Nida (1993)为代表的新翻译理论指出的那样:翻译的重点不应是语言的表达形式而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还应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对比。我们在翻译时需去叶留干,寻求动态的对等。把喻义直接翻译出来或把隐喻译成明喻。如:

(5) Passion was to go to sleep in the presence of Mrs.General and blood was to change to milk and water. (译:在杰纳勒尔夫人跟前, 一个人的激情会变得麻木不仁, 热血也会变成掺了水的牛奶。)

这种译法,也从语境上帮助读者深层理解,使得源语原有的意义成分缺省或增加,如运用不当,就会使得隐喻的情感和语用效果减弱,但这种方法能将原文的可读性转到译文的理解性上来。

3.3.4 直译与意译交相融合。

有些隐喻,本体隐而不露,故使得此类隐喻的理解较为困难,在翻译时译者必须根据语境领会隐喻传达的韵味,确切地表达隐喻所表现的感染力,才能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译者在此情形下需把隐喻直译,再加上喻义,即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了交际和语义翻译的方法。如:

(6) 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可译为:俗话说,衣柜里面藏骷髅。(见不得人的事家家有。)

(7) Do not 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别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别在去其糟粕的同时丢掉了精华)

3.4 近期隐喻及原创隐喻

近期隐喻是带有比喻意义的杜撰的新词语,在目的语中发展得非常迅速。原创隐喻表达了作家的一些核心思想,也是目的语词汇丰富的一个重要渠道。由源语作者创造并使用的隐喻,如“纸老虎”“落水狗”等。在翻译原创隐喻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取决于译者想要强调喻体(image)还是喻义(sense)。

4. 结语

意境的理解,喻意的挖掘,通常与语境要素密切相关,也离不开人脑的知识系统、概念系统和语言形象系统的相互作用。(徐莉娜,1999:21—23)因此,好的译文需再现隐喻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文风,就不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安晓杰.动物比喻在英语修辞中的使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 .

[3]徐莉娜.隐喻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 1999, (4) .

[4]Aristotle.The Rhetoric and the Poetics of Aristotle.Intro.and notes Friedrich Slomsen.[M]New York:Random House Mod-ern Library, 1954.

[5]Black, Max.Models and Metaphors.[M].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6]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7]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Prentice Hall, Hertfordshire, 1988.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修辞现象研究 篇2

一些体育报道将体育竞赛比喻成人类战争。比如有这样的体育报道标题:《不筑铁桶阵何谈闪电战, 热火距离完美究竟差多远?》 (《体坛周报》) 、《骑士替补席折损大将, 穆恩至少将休战三周》 (ESPNSTAR中文网) 、《中国冬奥军团低调难掩强势》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直击:阿联鏖战12分钟暂休息, 太空易替身上演重扣》 (新浪体育) 、《霸气十足遇强更强, 天津女排主场兵不血刃胜江苏》 (北方网) 、《火箭溃不成军麦迪偷着乐, 惨败却成新三号复出良机》 (商都体育) 、《费德勒打得哈斯举手投降》 (《新京报》) 等。

经初步统计, 在体育报道新闻语言表达中战争隐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几乎贯穿于体育比赛的全过程, 如:某场体育比赛就是某个战役或战斗, 被称为世纪决战、德比之战、闪电战、保卫战;教练就是指挥官, 被称为名帅、少帅、主帅、掌门人, 上任叫挂帅, 解职叫罢免兵权、走马换帅;队员就是将和兵, 被称为大将、枪手、射手、杀手、狙击手;整个运动队就是部队, 被称为军团、战车、战舰、战船;赛前准备叫做“备战”;比赛开始被称为开战、揭开战幕、燃起烽火、交战、交火;比赛过程被称为宣战、挑战、迎战、鏖战、激战、混战、偷袭、复仇、伏击、歼灭、血洗、绝杀、厮杀、短兵相接、一剑封喉、排兵布阵、单刀直入、防守反击等;比赛获胜犹如战争胜利, 被称为战胜、击败、力克、轻取、旗开得胜、兵不血刃;比赛失利犹如战争失败, 被称为不敌、败北、全军覆没、溃不成军、俯首称臣、举手投降等。

更有甚者如199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英格兰队与德国队相遇, 英国小报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语言来报道这场比赛, 出现了这样的言辞:“我们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些德国鬼子。”又如2004年8月15日, 有两家市级报纸在报道奥运会我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小组赛比赛结果时, 使用的标题分别是《外封内堵, 整死韩国》、《双截棍困死韩国》。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生成过程

隐喻是一种比喻, 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隐喻又称暗喻。1980年美国的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提出,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根据他们的观点,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 (mapping) , 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抽象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 (source domain即喻体) , 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 (target domain即本体) 。通过映射, 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 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2) 隐喻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 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常规的隐喻映合关系应该在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得到表征, 存储在语义记忆中。 (3)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是语言装饰手段, 因而只是修辞学和文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现象, 里面还包含着一种人们赖以思考、表达甚至行动的思维方式。当读者在体育报道中看到战争隐喻时, 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联想, 将喻体和本体的特征联系起来并在大脑思维中形成一种映合关系, 产生认知欲求和阅读欲望。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已知事物的经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 而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其精华正是将所熟知与未知的概念作一对照。事物间的相似性 (常规性的或创造性的) 是建立起这种概念间联系的基础, 有助于读者扩展认知范围。理解隐喻之喻体和本体特征相似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或认知范围的互动过程, 源领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的域上, 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源领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具有单向性、放射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经验去理解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范畴。 (4) “隐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思维和推理的过程。其中语言是第二位的, 两域间的映射是第一位的。通过映射, 我们可以运用源领域的语言和推理的形式结构来构建目标域中的概念。” (5)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生成过程。战争的概念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认知之中, 人们对战争、冲突、争斗的特征已经形成了一种有形的熟知的认知模式。体育报道语言把战争作为体育竞赛的喻体正是抓住了体育竞赛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特征:都有矛盾对立的双方, 且有强烈的时空争夺概念并以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都有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程, 且都充满激烈的情感并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结果都存在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且具有功利性和排他性;背后都有斗争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在战争隐喻生成过程中, 战争概念系统组成输入空间a, 体育竞赛概念系统组成输入空间b, 两个空间共有的元素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c。以类属空间c为制约, a、b内的共有元素通过跨空间映射建立起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元素连同一些战争概念特有的元素和体育竞赛概念中特有的元素被投射进合成空间d。合成空间d里的所有元素并非简单地组合在一起, 而是通过层结构合成体育竞赛和战争都不具有的新结构——隐喻概念e, 最后隐喻得以实现。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运用的功能

语言学功能。报道语言中使用战争的词语可以使文字更简洁生动, 更有吸引力, 增强形象性。读者对于战争专用词汇较为熟悉, 而对体育竞赛的专业术语比较陌生, 用战争专用词汇来形象地描述体育竞赛可以加深人们对赛事的理解和领悟, 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体育比赛具有休闲娱乐的性质。

美学功能。报道语言中使用战争的词语可以增加体育报道的可读性, 使行文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上文“《费德勒打得哈斯举手投降》 (《新京报》) ”的例子, 语言生动形象, 如果去掉标题中的隐喻词语改成一般的词语, 那么体育报道就丧失了可读性, 显得枯燥乏味。

社会学功能。关于隐喻运用的社会学功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关于战争的概念能够引发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关注, 但是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如在我们的一些体育报道中, 《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 (6) 等标题, 给人一种血腥和仇恨的感觉, 如果我们是失败的一方, 看了这些标题恐怕也不会无动于衷, 而会产生厌恶感和仇恨感。体育比赛不仅是各国力量的对抗, 更是一种文化和友谊的交流, 如果过度使用战争的词语, 这种隐喻就会慢慢控制人们的思维, 极易造成“体育就是暴力”的错觉, 或至少给这种错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直接导致大众理性思考机能的退化, 从而不同程度地诱发人性本能中的攻击性。

结语

战争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体育报道之中, 报道者和阅读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地借用战争的概念来思考、谈论体育赛事。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运用的实质是将战争中的参与实体、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战争的特征以及关于战争的知识映射到体育报道的语言中。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的运用具有语言学功能、美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 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 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修辞的广泛应用现象进行研究, 揭示了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生成过程, 并总结出在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运用的三大功能, 即语言学功能、美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

关键词:体育报道,战争隐喻,修辞,研究

注释

1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 Gibbs, Jr., R.W.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the cultural world In R.W.Gibbs Jr.&G.J.Steen eds.Metaphor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4 MacC ormac, E.R. (eds.)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Cam-bridge, MA/London:MIT-Press, 1985.

5 Lakoff, 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Ortony, 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隐喻修辞 篇3

认知过程其实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其包含的内容也相对广泛, 我们研究认知较多的是对认知的过程的研究, 关于认知过程的理论研究,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

1. 认知发展模型

回顾以往的认知过程模型, 我们可以发现认知反映的是内部心理机制的变化过程。

(1) 皮亚杰的图式模型

图式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指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 不仅仅是认知结构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又是主体认识客体的基础。

(2) 新皮亚杰代表凯斯 (R.Case) 的控制性结构模型

凯斯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控制性结构的不断复杂和深化, 控制性结构通过让象征性格式和操作性格式建立相应的联系来表现儿童应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方式和解决处理问题的习惯程序。

皮亚杰和凯斯同样都是从认知发展和认知结构的角度来探讨解释认知过程, 重点凸显了认知结构处于各个阶段的变化。实际上, 认知结构过程起点也是其终点, 所以皮亚杰和凯斯对认识发展阶段的探讨也体现了对认知过程的探讨。

2. 信息加工模型

(1) 符号表征取向

纽厄尔假设人的认知过程是计算机对信息一个加工的过程, 他以计算机的符号为启示, 通过计算机的物理操作来和人的认知活动类比, 把媒介的符号运算当做是认知加工, 这里符号则有自己特定的意义, 换句话说是符号表示象征着客观世界。

(2) 联结主义取向

从联结主义的观点来看, 心理表征有赖于知识结构网络化和客观世界特征的一致性。它把认知看做一个网络内的整体活动, 其中以神经的网络加工为启示, 通过脑的生物过程来与人的认知活动做类比, 把作为基础的类似于神经元的基本单位或结点, 即彼此之间的联结看成是认知加工的过程。

3. 自组织模型

人类就是典型自组织者, 那么其生理的、心理的活动也都是自组织形式的, 并且脑神经生理实验研究也表明, 意识是来自复杂大规模神经网络在混沌状态下的自组织行为。

二、语言的认知

胡壮麟在《语言学教程》一书中, 从六个方面 (识解与操作, 范畴花, 意向图式, 隐喻, 转喻, 整合理论) 解释了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我们挑选了三个引用来说明。

1. 识解及操作

识解是一种能力, 一种通过注意力、判断或视点过程来实现的语言加工能力。识解操作是人类语言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被概念化的过程。

2. 意向图示

约翰逊提出意向图式, 并把意向图式定义为一种动态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人们通过感知相互作用以及动觉程序获得的对事物经验给予连贯和结构的反复出现。意象图式结构包括两个特点:一是前概念图式结构, 来自身体的经验;另一是人的感觉互动的不断操作, 通过空间和把握物体的身体运动。意象图式存在于抽象层次, 在命题结构和具体图式心理组织层发生运行。意象图式“充当无数经验、直觉以及在相关方面构成物体和事件图式形成的连接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路径图式、标量图式和垂直图式。

以中心-边缘图式为例, 该图式涉及胜利的和隐喻的中心与边缘, 从中心到边缘的距离范围。例如:苹果的结构, 个人的直觉范围, 个人的社会范围, 以及以家庭和朋友为中心, 他人为边缘的关系。

三、隐喻的认知 (以《围城》中经典隐喻为例)

隐喻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语言学中变异形式的表达。认知语言学以认知科学的视角也在对隐喻做出解释。同时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描写研究凸显了隐喻的认知性质, 认为隐喻的产生具有其心理基础, 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

隐喻关系中两个概念的对比, 是用一个概念去解释描述另一个概念。隐喻通常被描述为目标域和源域, 目标域被看做是隐喻所描述的经验, 源域则被看做是人们描述经验的方法。

莱可夫和约翰逊把隐喻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空间隐喻。

1.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就是人类基于自身的经验及自身的生理实体, 把这种思想、情感、行为和事件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实体。实体隐喻可以应用于各样目的。实体隐喻能够为非清晰的实体 (山、篱笆、街角) 提供有界的平面, 把事件、行为和状态概念化为清晰易于认知的实体。以“涨价经验”为例, 这种“经验”可以通过名词“通货膨胀”隐喻为实体。这种方法为我们理解经验提供了一条途径。

例 (1) 脑子里也浮着她这时含笑的印象, 像漩涡里的叶子在打转。例 (2) 拼命追忆, 只像把筛子去盛水。一着急, 注意力集中不起, 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例 (3) 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 像纸上沁出的油渍, 顷刻布到满脸, 腼腆得迷人。

这类隐喻是有赖于图像的, 把抽象的思维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事物, 同时也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有着认知基础的事物, 这也是基于我们的经验的认知。

2.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同样帮助我们在理解和认识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使我们超越指向性和其所指的东西, 能够为我们提供根据另一概念构建一个概念的可能性。它的含义是结构隐喻根植于我们已有存在的经验。如此结构隐喻便是两个概念之间的构建联系的过程了。例如:“争论是战争”隐喻便可以衍生出“他向我争论中的每个弱点发起进攻。”之类的表达。

例 (4) 基督教十诫里一条是“别杀人”, 可是医生除掉职业化的杀人以外, 还干什么?例 (5) 学我佛如来舍身喂虎的榜样, 尽那些臊虱去受用。例 (6) 大有唐三藏取到佛经回长安的快乐。 (钱钟书, 1991, P189)

借助经典里的故事进行结构的建设, 产生同一结构迁移的效果。

3. 方位隐喻

方向隐喻赋予概念一个空间方向, 它们是通过我们意识里的经验为基础而发生联系的。方向隐喻是以连接隐喻两部分的经验为基础, 其中连接动词“is”, 隐喻句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为同时发生的不同经验的一种连接。例如:“多是向上”。这个隐喻的表达就是经验的一个很好的体现:物质数量的增加和物质水平的增长。

例 (7) 在旅行的时候, 人生的地平线移近。 (钱钟书, 1991.P146)

例 (8) 他的官还可以做下去——不, 做上去。 (钱钟书, 1991.P221)

例 (9) 有条狗对我摇摇尾巴, 总算世界上还有件东西比我低, 要讨我的好。

摘要: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 隐喻被定义为一种很常见的认知方式。本文阐述了认知到语言认知到隐喻认知的层次, 并通过分析钱钟书《围城》中的经典隐喻深入研究了隐喻认知是如何更深入长久地影响读者的思维和记忆的。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更是普遍的认知行为和认知手段, 隐喻的研究对提高作品的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言,隐喻

参考文献

[1]CAMILLUS J C, DATTA D K.Managing Strategic Issues in a turbulent Environment[J].Long Range Planning, 1991 (24) :76-94.

[2]FAHE L.On Strategic Management Decision Process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 :43-60.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李郁.语言哲学框架下隐喻发展研究[J].学术交流, 2012 (11) .

[5]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6]谭绍珍, 曲琛.认知过程模型研究评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1) .

上一篇:自体组织移植下一篇:智能纺织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