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组织移植

2024-07-16

自体组织移植(共7篇)

自体组织移植 篇1

种植体修复部分或全口缺失牙成为恢复患者口腔功能和美学最好的选择。但由于萎缩、创伤、颌骨感染、先天发育不足、牙周疾病、肿瘤等导致颌骨体积不足, 妨碍种植体植入及影响种植体成功。种植术区骨量不足可行骨增量, 同期或延期行种植体植入。

骨增量术有牙槽嵴牵张成骨、onlay植骨、inlay植骨、引导性骨再生技术、骨劈开等。植骨材料可来源于口内、口外及骨替代品。尽管骨替代品有一定优点, 但自体骨移植是骨移植金标准。相对于口外骨源来说, 口内骨源手术入路方便并且可靠, 不需二处手术位点, 利于患者和术者操作。

本研究对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行种植术区onlay植骨骨增量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观察骨增量术区及供骨位点软组织愈合状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

部分牙缺失需行种植术, 种植术区骨量不足需行onlay植骨骨增量患者。

1.2 排除标准

吸烟患者每天多于10支, 严重的肾脏肝脏疾病, 头颈部放疗史, 手术期间服用化疗药物者;无法控制的糖尿病, 剩余牙活动性牙周炎, 口腔黏膜疾病, 口腔卫生保健差者;不合作的患者;其他与手术相违背的疾病患者。

1.3 临床资料

28例患者均来自于山东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门诊。男性17例, 女性11例。术前诊断前牙种植术区牙槽骨骨量不足, 拟行种植术前骨增量。

1.4 手术过程

采用口内手术进路。取骨术区阿替卡因局麻下颏部及第三磨牙区, 超声骨刀、环钻或球钻取骨, 修整块状骨使其与受区骨面贴合。先在受骨区骨面使用球钻或枪钻钻数个小孔, 使其深部骨髓内血液溢出, 将骨块骨髓面与受骨区面相对, 植入缺损区, 使用钛螺钉旋紧加压固定, 在骨块与受骨区间隙内填塞Bio-oss骨粉, 覆盖自体血制备的PRF膜, 覆盖Bio-guid胶原膜。创口减张缝合 (图1~5) 。创口愈合期间不戴用任何义齿。6个月后进行种植手术。

2 结果

水平骨增量16例, 垂直骨增量9例, 水平+垂直骨增量3例, 共28例。口内供骨位点颏部所占比例较高, 其次为磨牙后区。口内供骨位点并发症:颏部麻木1例, 1个月后症状缓解 (表1) ;张口受限2例, 10 d后症状缓解。骨增量术区并发症 (表2) :创口裂开者发生率最高其次骨暴露 (图6) 。创口裂开者术区进行消毒, 骨面暴露者放置碘仿纱条 (图7) 。术区感染者消毒清创, 引流条引流。骨移植失败者取出移植骨块彻底清创。

3 讨论

3.1 骨增量延期种植

骨增量术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 本研究中均采用延期种植术。种植术前行骨增量主要是允许血管再生, 移植骨块的改建和新骨形成。块状骨愈合机制为“爬行替代”[1], 块状骨移植同期种植不会促进修复过程[2]。蒋立坚[3]认为HBO加快移植骨与受植骨的结合并促进骨结合。块状骨移植同期行种植术也会发生骨结合, 但延期种植种植体稳定性和骨结合更佳[4]。

3.2 单独植骨与GBR结合促进成骨

本研究所有骨增量均采用自体块状骨移植与GBR相结合促进成骨。周磊等[5]认为GBR技术能够弥补自体骨吸收过快及骨量不足, 且自体块状骨利于塑形及加速成骨, 自体骨+GBR技术骨增量效果优于单纯自体骨移植。

3.3 超声骨刀的应用

超声骨刀取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在口腔颌面部应用有一定优势: (1) 振动频率小减少骨量丧失, 不损伤软组织, 提高手术安全性; (2) 切割产热少, 冷水喷雾降温, 不会导致骨坏死; (3) 切割时无震动, 刀柄握持力轻, 可控性强, 切割精度高, 创口清晰, 切口整齐; (4) 震动和噪音小, 减少患者恐惧[6]。

3.4 口内取骨优势

本研究所有术者均为口内取骨, 主要为颏部和磨牙区取骨。口内膜状骨吸收率较少, 能促进血运重建, 易与受植区很好结合。操作位点都位于口内, 手术入路方便可靠, 不需二处手术位点。口内较口外取骨明显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减少术后并发症, 不影响患者运动能力, 不会形成皮肤瘢痕。

颏联合区:颏部骨组织主要由皮质骨组成, 体积丧失较小, 血运重建快, 愈合时间快。颏部生物机械性能类似于颌面部的其他骨组织, 促进受植骨区与游离块状骨更好的合并。

磨牙区及下颌体部取骨:下颌第三磨牙拔出时可从外斜线及升支获得一定量骨块[7], 避免二次创口, 较颏部取骨术后并发症少。下颌支取骨厚度可达4mm, 适于中度-重度骨缺损及刃状牙槽嵴需行骨增量以获得一定骨宽度者[8]。

上颌结节:上颌结节被认为是骨祖细胞的来源[9]。上颌结节作为IV类骨质可用于上颌后部水平骨缺损或前部颌骨区域1~2 cm骨增量[10]。

前鼻棘:上颌前牙区种植术常伴唇腭侧局部骨缺损, 导致种植体螺纹暴露, 从梨状孔和前鼻棘周围取骨, 可获得0.25~0.5 ml骨量。术后鼻唇角, 鼻尖的深度无明显改变, 不影响鼻的美观效果[11]。

3.5 口内供骨位点并发症

口内供骨较口外供骨位点术后并发症少。本研究供骨位点及骨增量术区并发症低于其他文献中发生率, 可能与样本数量小或使用超声骨刀有关。

颏联合区域并发症有下颌切牙、颏部、下唇感觉异常、颏部骨缺损和根尖周病。Cordaro[12]长期随访研究下颌体/下颌支和颏部取骨后并发症, 发现下颌升支取骨术后患者出现明显咀嚼和张口困难, 大部分颏部取骨患者出现明显颏部和下唇感觉障碍, 小部分患者出现升支感觉异常。升支部有大量致密骨和骨皮质, 并且并发症较少[13]。

颏部取骨的安全区域, 亚洲人下颌管下缘距下颌骨下缘距离约为9.86 mm, 取骨深度应止于松质骨内2~3 mm, 松质骨深度越大发生神经症状的概率越大, 建议从距颏孔5 mm处开始取骨, 自体骨结合骨替代品进行骨增量[14]。Devorah Schwartz-Arad[15]通过口内及组织学检查认为口内骨可以作为二次取骨的优质骨。

3.6 受植区并发症

骨增量术区早期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同文献报道不同, 但创口裂开和骨块暴露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40%的创口裂开可导致部分或全部移植骨的丧失。移植骨块的暴露主要是龈瓣没有无张力关闭[2], 骨块接触到口腔环境易造成植骨术区感染;在供骨位点进行操作时, 唾液污染或接触到有菌物品容易导致植骨区域感染。为防止感染发生, 术前服用抗菌药物及术后抗感染是必需的, 术后保证口腔卫生健康, 不佩戴任何义齿防止对植骨块造成压迫影响骨块的结合。

3.7 并发症防止措施

3.7.1 Bio-Guide膜的使用

游离块状骨与骨粉表面覆盖胶原膜能够防止结缔组织长入到植骨术区, 保证成骨效果。双层胶原膜比单层胶原膜生物降解持续时间长, 屏障作用时间长, 防止软组织长入维持膜的稳定性, 能改善骨块的整合和维持骨块体积[16]。Kim[17]在兔颅骨上骨移植使用双层胶原膜覆盖, 组织形态学显示移植骨块较单层膜和不使用膜的骨吸收明显减少, 提高骨增量技术的有效性。Kozlovsky[18]的鼠实验也证实双层膜使用的优势。

3.7.2 切口

Adeyemo[19]在山羊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受植区域骨膜切开后常伴结缔组织浸润和移植骨吸收, 认为保护移植骨块和受植区骨膜完整性非常重要。因此游离骨块必须稳固的固定在受植区域, 尽量减小对骨膜的创伤, 保护骨膜完整性。

4 结论

口内块状骨移植对种植术区骨增量是较好的供骨来源, 能够获得较好的骨增量结果。通过使用超声骨刀等预防措施可将受骨区和供骨区的并发症减少到最小。本研究仅对骨增量早期进行研究, 并没有长期随访骨增量的结果及种植术结果, 以后将进一步对此进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种植术区自体骨骨增量术后软组织愈合状况。方法:28例种植术区骨量不足, 于口内取骨行种植术区骨增量术, 记录供骨位点及种植术区骨植入后愈合状况。结果:颏部 (67.86%) 是口内常用供骨位点, 其次为磨牙后区 (32.14%) 。骨增量术区并发症以创口裂开发生率最高 (35.71%) 。供骨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4%, 较轻微, 均自行恢复。结论:口内取骨是较好的供骨来源, 应注意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骨增量,自体骨,种植,超声骨刀,GBR

自体组织移植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2015年8月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60例, 且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标准, 均知情同意[4]。其中, 10例进行下颌骨面部缺损修复, 20例进行颧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鼻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颌骨面部缺损修复, 10例进行上颌骨面部缺损修复。依据诊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1例;年龄14~60岁, 平均 (28.8±10.2) 岁;平均体重 (65.10±4.49) kg, 平均住院天数 (16.87±1.22) d。研究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15~60岁, 平均 (29.6±10.1) 岁;平均体重 (65.10±4.49) kg, 平均住院天数 (16.87±1.22) d。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实施术后缺损组织修复治疗, 术前进行X线、CT检查, 选择手术进路, 通过医护人员行手法复位恢复患者口腔颌面部缺损结构, 止血满意缝合手术切口。 (2) 研究组在全麻下运用自体组织瓣移植进行术后缺损修复治疗, 根据口腔颌面部修补部位、口腔颌面部面积选择皮瓣, 设计好修复手术运用的组织瓣。同时可以制备合适长度血管蒂, 在自体组织瓣制备成功后即可以吻合血管, 并转移皮瓣来进行修复治疗, 以便可以修复原发灶术后的组织缺损。对于临床口腔内软组织、颌面缺损的患者, 可以选择前臂的自体组织皮瓣;当需修复缺损的直径≥3.0 cm时, 可以选择患者股前自体组织皮瓣或背阔肌皮瓣;对于临床中下颌部缺损修复, 可选择患者的腓骨皮瓣。在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中, 可以根据患者组织缺损区的部位, 选择合适自体组织瓣, 并能够在显微镜的辅助作用下, 应用手术修复缝线将皮瓣组织及受区的相应动脉、静脉血管进行直接缝合。 (3) 两组修复手术后, 应用常规的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消炎药物进行治疗, 并适当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 以预防术后感染, 并对患者术后72 h头部固定制动。同时, 在对患者口腔修复手术后, 为防止口腔伤口感染, 确保手术修复效果, 用3%的双氧水来擦拭患者口腔, 并结合生理盐水进行彻底冲洗, 术后5~7 d可以拔除患者的引流管, 1~2周进行拆线。

1.3评估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临床修复效果进行分析评定, 满意:患者术后修复, 可恢复正常的口腔咬合关系, 且患者张口度正常, 面部外观无瘢痕, X检查对位良好;基本满意:经X检查, 对位良好, 患者面部存在不清晰瘢痕, 张口度不妨碍正常生活;不满意:修复术后患者的口腔咬合对位不严, 影像语言功能。总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修复治疗后1~3个月期间进行随访, 观察分析患者有无颈部血肿、淋巴瘘、涎瘘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SPS 20.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缺损修复效果比较研究组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进行术后缺损修复其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总满意率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于缺损修复术后1~3个月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对照组为33.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讨论

据悉, 临床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切除术治疗之后, 易造成患者口腔面部局部的组织缺损, 从而导致患者口腔语言功能障碍, 也会破坏患者外观容, 影响患者生活及心理健康[5]。而在临床手术切除治疗中, 如限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的切除范围, 则可能会增高临床该肿瘤的复发率, 产生不利影响[6]。临床中人体的口腔颌面部, 是主要的语言、吞咽、咀嚼、呼吸等功能的集中部位, 也是维系患者面容的解剖部位。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 对于术后的组织缺损遗留弊端, 不仅会破坏患者口腔颌面部相应的功能, 也会导致患者因面容破坏而影响生存质量。患者术后的缺失修复治疗中, 可以根据切除患者肿瘤原发灶后的缺损范围, 选择患者自体中合适的组织瓣进行修复治疗, 不仅可以有效保证修复手术创面愈合, 还可以使患者口腔进食、语言呼吸功能早日恢复。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2个月进行永久性修复, 过早修复则损伤创面愈合不全, 过晚则不利于患者咀嚼、语言等功能的恢复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采用组织瓣进行缺损组织修复, 尽可能地恢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 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自体正常组织, 同时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7]。以往相关研究指出, 临床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组织修复中, 采用临近带蒂皮瓣修复、游离植皮治疗, 不仅修复治疗的时间较长, 且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也较差[8]。近年的文献[9]报道, 运用自体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 其临床中的修复成功率达到95%。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缺损修复手术的操作简便, 有效改善临床术后缺损修复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研究组总满意率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临床口腔颌面部术后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中, 可根据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同的缺损部位、器官以及缺损形态, 适当选择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确保该修复手术可以重建患者缺损组织[10]。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中, 多以手术切除为治疗方法, 切除手术后造成的局部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 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对此可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 效果理想, 提高了术后患者缺损修复手术精度, 满足了微创性和个性化要求,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中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肿瘤患者术后的组织缺损, 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临床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的安全, 防止术后癌肿复发[11]。术后72 h是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治疗后的危险过度期, 因此临床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 在自体组织移植修复术后, 由于其自体组织瓣均存在着不同程度挛缩, 应在术后鼓励患者能够尽早的进行语言功能锻炼, 这样可以防止因移植的组织挛缩使患者术后张口困难[12,13,14,15,16]。同时, 在缺损修复手术后的3周, 是口腔新舌形成时期, 可以引导患者锻炼鼓腮、伸舌、吹气、面部微笑等动作, 以确保患者术后舌头可以灵活运动, 提升患者语言清晰度。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对其进行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在缺损移植修复后, 若是患者伤口愈合的较好, 可以鼓励患者能够进行口腔食物咀嚼以及基本吞咽功能的训练, 改善患者缺损修复后的吞咽功能。赵宗川[17]指出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关注的难点和重点。梅健等[18]指出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手术成功率高。同时, 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在其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手术治疗中, 需术前戒烟酒, 正确评价患者的局部改善状况, 规范术后缺损修复手术的操作步骤, 可以防止修复手术中发生血管扭转、痉挛的危害, 并且严密监测患者术后状况, 也有助于降低修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9,20,21]。研究组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 经自体组织瓣移植缺损修复, 患者随访证实其手术修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达到16.7%, 对照组中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患者其临床并发症发生率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临床上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使患者缺损得到明显修复, 对术后病情改善发挥积极应用价值, 降低术后缺损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自体组织瓣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 依据治疗修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外科手术修复方法治疗, 研究组则应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治疗, 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经临床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后临床总满意率为93.3%, 对照组总满意率6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对照组为3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 运用自体组织瓣移植修复, 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还可使得患者术后病情改善, 降低术后缺损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自体毛发移植术与护理 篇3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58例, 其中男36例, 女20例, 年龄13岁~68岁。

1.2 手术方法

手术是在患者局部麻醉的条件下进行, 从患者颞枕部取出所需面积大小的毛囊组织后, 对伤口进行美容缝合, 愈合后不留任何疤痕, 同时把提取的毛囊组织植入受区打好的裂缝或者小洞中。

2 护理

2 1术前准备

2.1.1心理护理

虽然头发移植手术有着近60年的历史, 但是近年才被广大患者所普遍接受, 因为患者对于自体毛发移植不是很了解, 加上对于手术的恐惧, 很容易使患者产生心理上的障碍。所以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护士应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情况、心理承受能力等采取适当的心里减压方式,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自体毛发移植手术的具体过程、注意事项和手术的安全性, 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2.1.2术前准备

患者于手术前一日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并剃去供区头发, 仅留2mm长, 以便移植时辨别头发方向, 护士应仔细检查头部有无炎症、头屑及污垢等。需要注意的是:女性患者需要避开月经期, 停用活血药物;对于精神过度紧张者, 睡前口服地西泮5mg, 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2 术中护理

2.2.1 因为自体毛发移植手术对医师技术水平要求严格, 技术难度很高, 手术时间一般为3~7个小时。同时患者是在局部麻醉的条件下进行手术的, 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有可能对器械操作声产生疲劳、烦躁甚至恐惧的现象。为了防止上述的不利性因素对手术产生干扰, 手术室的环境需要布置得柔和、轻松,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同时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背景音乐, 消除手术室内的紧张气氛, , 使患者安全轻松地度过手术期。

2.2.2 在切取移植供区皮条时, 患者应采用俯卧位, 移植物回植时, 患者采取半坐卧位, 患者的腰部、颈部部位易出现疲劳、疼痛、血运障碍等不良症状。护士应定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 可用体位垫缓冲压力, 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3 术后护理

2.3.1 手术后3~5天, 患者常出现前额水肿, 为了减轻患者前额水肿, 患者应于手术后1周半卧口服β-七叶皂苷钠300mg, 2次/天, 口服抗生素。

2.3.2 移植供区通常为颞枕部, 因为这部分伤口张力比较大, 为防止患者移植供区伤口再次裂开, 护士应避免患者突然颈前屈位, 并告之患者2周内禁止患者进行剧烈运动。

2.3.3 移植物供区伤口10~12天拆线, 继续戴弹性网帽2周。如拆线时发现发际内有积血块, 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喷湿, 轻轻擦去血块。

2.3.4 移植物受区手术后24h拆除敷料, 护士应指导患者加强术区的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术区再次受创。术后一周之后, 患者可在护士的帮助下可用温水清洗头部, 保持术区的清洁卫生。

2.3.5 手术后患者要多进食营养价值比较高、清淡而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同时要避免食用猪油、动物内脏、鳗鱼、甲鱼, 少吃肥肉及含胆固醇较高的海鱼等。还要避免烟、酒及浓茶, 忌人参、蜂皇浆及灵芝等。

3 出院指导

3.1 术后6个月内忌烟酒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2 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 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3.3告诉患者移植毛发在2个月之内可能大部分脱落, 这是正常现象, 毛发移植技术的毛囊成活率高达98%以上, 在手术3~7个月之后新生毛发才会陆续长出, 并保持终身生长。

参考文献

[1]宋儒耀, 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

[2]梁英, 刘晓燕.美容整形外科护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丰乳临床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9月-2011年6月年来我院进行自体脂肪颗粒注射丰乳的患者268例,年玲19-52岁,平均年龄35.5岁;其中55例未婚,均为乳房先天发育不良,其余213例已婚,为哺乳后的自发性乳房萎缩下垂,其中123例双侧乳房不对称;排除乳腺切除术后、乳腺创伤及其他原因造成乳腺畸形的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1.2.1 自体脂肪颗粒的制取

采用肿胀麻醉技术,选择腰、大腿、臀部或上下腹部等脂肪堆积处为脂肪抽吸部位。抽吸时,患着取立位,标记脂肪抽吸范围,用0.5%的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常规消毒皮肤,铺上无菌巾,用50毫升注射器和2.5毫米直径的吸脂针低压、缓慢、均匀的抽吸足够的脂肪,以减少脂肪细胞机械性的损伤,降低吸收率,提高成活率。抽吸量一般以达到供区减肥的最佳效果为宜,吸脂完毕吸脂部位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2周,保持吸脂部位如:腰、腹部和大腿的对称,平整及曲线美。

1.2.2 自体脂肪颗粒的注射

画出脂肪注射移植丰乳的范围,用0.5%的利多卡因在填充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抽取经生理盐水自然悬浮漂洗沉淀后筛选的脂肪颗粒,在乳房下皱襞或腋前线胸大肌外侧缘处行乳房多点、多渠道、多平面注射,注射时先回抽以免注入血管[1],用5 ml注射器连接直径2.5 mm的吸脂针均匀注射至乳房后间隙,用1ml注射器少量多点注射至皮下的纤维间隔之间;针尖以达受植区最远处为宜,且边退针边轻压力注射,呈扇形多隧道式注射,以利于脂肪存活[2];每次单侧乳房注射量为200-300mL,争取一次性注射完毕。注射完毕后48h内行乳房间断冰敷,以减少填充部位的渗出;局部避免用力按压塑形,防止移植的脂肪颗粒坏死、水肿及局部渗血;72h后用电磁波热疗仪行局部理疗,以促进和改善乳房的血液循环。

2 结果

268例接受乳腺整形手术的患者中,其中256例一次手术成功,12例患者对第一次手术不满意,三月后经再次手术,乳房下垂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达到理想效果,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有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消炎治疗后痊愈,有6例患者出现结节,经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可能,由于结节较软,并不影响外形及手感,未接受修复处理于半年后消散。绝大多数患者自感乳房外型自然挺拔,手感柔软,弹性良好,无供血畸形、感觉迟钝、脂肪硬结及纤维囊形成等并发症。

术后随访1年,268例患者经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后,非常满意180例,满意76例,一般12例,无不满意的患者,总满意率为95.5%。尤其对于乳房的触感及自然的胸部曲线和真实的、非异物胸部增大感到非常满意。见表1

3 讨论

自体脂肪移植应用于人体整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各种软组织缺陷和局部器官塑形。1889年Van der Meulen首先报道了脂肪组织的自体移植;1893年Neuber应用自体脂肪移植充填软组织缺损获得良好美容效果;Bircoll 1987年、lllouz1990年、Fulton 1992年分别有成功报道,成功用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术;因受到脂肪液化、纤维囊性化、硬结、钙化等并发症的困扰[3,4],曾一度受到争议。但随着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对脂肪坏死钙化的鉴别诊断能力的提高,这些问题已不能成为阻碍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它可应用于单独的乳房增大治疗或乳房再造及假体隆乳术后等病例乳房外形的美化[5]。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丰乳术就是从人体自身某些部位如:腰、腹部及大腿等部位,吸取多余的皮下脂肪细胞,经净化处理后,选择完整的颗粒脂肪细胞通过注射的方式再移植到自身乳房填充的部位,达到完美人体形态塑形的目的。自体脂肪移植的是自身的脂肪颗粒,是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其生物学特性远远优于人工组织代用品、异体或异种胶原等材料,自体颗粒脂肪组织无毒无害,不会产生免疫反应和排异反应[6]。其特点:材源充足,可以在身体许多脂肪较多的部位抽取脂肪,同时可进行吸脂塑型的手术;吸脂区和填充区都不会留有手术瘢痕,不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环境的改变,对乳腺本身也不会造成伤害,对今后的生育、哺乳也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无瘢痕、无异物、无痛苦;手术后即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恢复周期短[7];自体脂肪填充效果是永久的,不需要重复消费,只需要一次;脂肪细胞能够持续存活于宿主反应后消退的移植部位,成为身体组织的一部分,具有长久存活代谢功能,不存在流注和移位现象[8]。并且对局部脂肪较多堆积的人,在丰胸的同时,还可起到减肥、瘦身、塑造完美凹凸的身体曲线[9]的作用。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一)消毒要彻底,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吸脂、冲洗脂肪或注入脂肪时出现污染,(二)操作时易采用低负压抽吸,低压力推注,创造良好的填充区环境,最大限度的保留脂肪颗粒细胞的成活率;尽量松解,剥离皮下有粘连的组织,抽吸及注射动作要轻柔、缓慢、均匀、掌握好层次,使移植的自体脂肪颗粒以最小的体积在填充部位获得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脂肪颗粒的吸收和坏死;(三)在脂肪注射时为避免刺入较大血管需使用钝性侧孔针头,因尖头注射针容穿刺破血管造成出血;(四)术后要适当的按摩、轻揉、塑形、加压包扎,避免对因同一部位脂肪注射过多或不均匀,造成脂肪颗粒聚集,形成结节。乳房硬结一般于术后三个月左右容易出现,患者一般无不适症状,可以不做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在本次研究中,通过自体脂肪颗粒的移植,随访一年,患者不仅乳房丰满并富有弹性,同时大腿、腰、腹部等也达到减肥塑形的目的,患者满意度高达95.5%,多数患者未出现脂肪液化、硬性结节、微钙化纤维囊形成等并发症。本研究认为,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填充隆乳术前景广阔,适宜在美容外科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丰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68例乳房先天发育不良和哺乳后的自发性乳房萎缩下垂患者,采用注射器在患者大腿、腰部及上下腹部等脂肪较丰厚的部位进行脂肪抽吸,抽吸的脂肪经净化处理后,用注射器移植到自体乳房行乳房填充术,观察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随访1年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68例经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180例非常满意,76例满意,12例感觉一般,无不满意患者,满意率为95.5%;多数患者自感乳房外型自然挺拔,手感柔软,弹性良好,无供血畸形、感觉迟钝、脂肪硬结及纤维囊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是安全有效软组织填充材料,是较为理想的丰乳方法,患者满意度高,适合在美容外科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房萎缩下垂,先天发育不良,自体脂肪颗粒

参考文献

[1]Irani Y,Casanova D,Amar E,et al.Autologous fat grafting in radiated tissue prior to breast prosthetic reconstruction:is the technique reliable[J].Ann Chir Plast Esthet,2012,57(1):59-66.

[2]陈俊男,吕晓杰,刘虎仙,等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技术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04-1505

[3]青峰.自体脂肪颗粒移植临床应用回顾与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5,14(1):17-18

[4]乃军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的临床探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0):1519-1521.

[5]乃军.吸脂与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术[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1688-1689.

[6]谢芸,郑丹宁,李青峰,等.自体脂肪移植在颞部分层填充治疗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0,21(9):515-517.

[7]Perez-Cano R,Vranckx JJ,Lasso JM,et al Prospective trial of adi-pose-derived regenerative cell(ADRC)-enriched fat grafting for partial mastectomy defects:The R EST0 R E-2 trial[J].Eur J SurgOncol,2012,38(5):382-389.

[8]戚可名,薛富善整形外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47

正畸治疗中自体牙移植的应用 篇5

自2003 年起我们尝试对这类患者进行自体牙移植方法的治疗,目前仅限于对异位萌出及阻生的尖牙进行自体牙移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进行深入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2006 年在我院正畸科就诊、愿意接受自体牙移植手术的尖牙异位萌出或阻生患者5 例,男3 例, 女2例, 年龄12~18 岁, 平均年龄14 岁; 其中异位萌出尖牙2 个,异位阻生尖牙5 个,共计7 个牙单位,均无法牵引或开窗导萌至正常位置。

1.2 治疗方法

1.2.1 移植前的正畸治疗

采用方丝弓或直丝弓矫治技术,对患者本身存在的错畸形进行矫正,开辟植牙区所需的间隙,要求间隙比所要植入的牙大,以保证牙植入后与邻牙之间有足够骨质。

1.2.2 外科移植

将异位萌出或阻生尖牙完整拔出后,生理盐水浸泡备用。在受牙区制备牙槽窝,要求比供牙稍宽稍深1~2 mm, 然后尽快将供牙植入备好的牙槽窝内, 要求略低于 平面,严密缝合两侧龈乳头及其伤口。

1.2.3 移植后的固定及正畸治疗

即时在移植牙上粘接托槽,采用0.36 mm澳丝结扎固定,调 避免 创伤。1 个月后检测牙髓活力, 有6 个移植牙有不同程度牙髓活力,其中包括2 个异位萌出尖牙,4 个异位阻生尖牙; 1 个异位阻生尖牙无牙髓活力。3 个月后以轻力进行牙位的精细调整,待咬合稳定后,以活动保持器保持。

2 结 果

本组患者治疗时间10~20 个月, 平均15 个月。

松动度检查:所有植入牙2 年后复查均无松动。

牙髓活力检查: 2 年后复查仍为6 个移植牙有牙髓活力,1 个异位阻生尖牙无牙髓活力。

X线牙片检查: 4 个植入牙显示为牙周膜愈合,1 个植入牙显示为牙根骨性粘连,另外2 个植入牙根尖部分有阴影。

3 典型病例

张某,女,13 岁,因牙齿不齐要求矫正。临床检查发现,左侧磨牙基本中性关系,右侧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唇向位,腭侧位与下颌牙轻度反,滞留,位于的颊侧。考虑到无法越过而将移至正常位置,征得患者家长同意,为其进行的自体牙移植术。首先使用方丝弓矫正器排齐上下牙列,开辟植入所需间隙,然后外科施行手术。术后3个月开始加轻力进行牙位的精细调整,关闭多余间隙,整个疗程13个月,未做根管治疗。2年后复查,无松动,牙髓活力正常,根尖片上有牙周膜影像(图1~3)。3

4 讨 论

4.1 自体牙移植的适应证

理论上自体牙移植适应下列情形:将埋伏或异位阻生牙再植到原来的位置;用形态完整的第三磨牙代替缺失的第一、二磨牙;牙位互换的单根牙牙位调整如上颌侧切牙和尖牙牙位互换; 一侧前磨牙缺失由另一侧拥挤需拔除的前磨牙移植代替。

4.2 对移植牙本身的要求

被移植的牙要求形态、发育正常, 无弯曲根, 牙周膜完整,根尖孔闭合与否均可。

4.3 移植后的处理

4.3.1 牙移植后的固定

目前我们对牙移植后通常采用0.36 mm澳丝结扎的坚固固定方式。而有学者认为坚固固定不会改善牙髓、牙周的愈合,影响牙根未发育完成的移植牙的牙根长度,故对牙根未发育完成的移植牙建议实行缝线松弛固定的方式。

4.3.2 牙移植后的加力时间

术后3 个月我们开始对移植牙施加轻力,调整咬合关系。经过12、 24 个月复查,均未发生松动,也未发现牙根吸收。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移植后早期给予适当的正畸力或咬合力刺激会促进牙周膜再生和减少骨粘连的发生[2]。

4.4 是否进行根管治疗

由于牙移植术后有牙髓再生的病例报告,我们并没有强求对所有患牙术后进行根管治疗。复查时发现同一患者的2 个再植牙根尖有阴影,建议行根管治疗,患者拒不治疗, 2 年后再查,阴影仍在,但无扩大也无自觉症状,告知其家长若出现症状要及时处理。

另外,自体牙移植成功与否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手术操作。精确的手术操作即使对于牙根已经发育完成的成人患者也能达到较好疗效, 随着CT的普及应用,大大提高了制备牙槽窝速度和精确度,更确保了手术的成功率[3]。

4.5 移植牙牙髓存活情况

7 个移植牙中只有1 个在手术后1 个月测试无活力,估计与术中损伤根尖有关。怎样才能保存牙髓活力,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通过对异位萌出及阻生尖牙进行尝试性自体牙移植,试图找到治疗这类病例的新途径。

关键词:异位萌出尖牙,阻生尖牙,自体牙移植

参考文献

[1]申秀梅,李显峰,李梅霞.闭合性牵引在上颌埋伏牙导萌中的应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19(1):110-111.

[2]Mine K,Kanno Z,Muramoto T,et al.Occlusal forces pro-mote periodontal healing of transplanted teeth and preventdentoalveolar ankylosis: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rats[J].Angle Orthod,2005,75(4):637-664.

自体组织移植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8例112只眉毛,其中男性3例7只眉毛, 女性55例105只眉毛眉毛先天稀疏者7例,外伤性眉毛缺损者5例,文眉、绣眉等原因所致的缺损46例, 年龄18 ~ 45岁。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眉形设计:遵循美学原则或患者本人意愿进行眉型设计,与患者协商一致后,用油性笔勾画出种植范围。

1.2.2移植物制备:将枕后取发区的头发剪短至0.5cm左右,碘伏消毒、铺巾后以1% 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利用进口电动单株毛囊提取仪提取毛囊100-350u , 所取毛囊置于低温(4℃)盐水纱布上,然后在10倍放大镜下将毛囊周围多余组织分离,分离好的毛囊整齐地排放在盐水纱布上,恒温保存(4℃)[1],培置备用。

1.2.3毛发种植:受区以1% 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将制备好的单株毛囊毛球朝下固定在PTT移植针上,按眉毛的自然生长方向和角度刺入皮下,将毛囊植入, 一般按眉头处毛发朝向斜上方,眉腰处朝向后方,眉尾处朝斜下方[2],毛发移植完毕后剪除过长毛干,使得留皮外收0.5cm毛干,稀释双氧水冲洗,不包扎。

2结果

58例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 1年,植入的毛发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5% 左右,密度、方向及形态均满意, 本组病例均一次种植达理想效果,未进行二次加密。手术效果如图:

3讨论

眉毛位于眶上缘,自内向外呈弧形,男性较粗密,女性较纤细,眉头部较密而圆,最高部为眉峰,眉梢较稀疏。眉毛的生长方向:内侧1/3段与眼水平线呈70°~ 80°角,中外侧呈10°~ 30°角,下半部向上, 上外半部向下斜。眉内下缘位于鼻侧眶上缘,眉头与鼻翼连线为垂直向下直线;两眼正视前方时,鼻翼、 瞳孔外缘连线的延长线交于眉峰;鼻翼与眼外眦连线的延长线交于眉梢[3]。

眉型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点(1)应尊重受术者的爱好和审美观,事先可设计出几种眉型方案,反复比较, 并在双方共同商讨的基础上设计。(2)依据面型设计, 如圆形脸眉型应该上扬,略向上斜,稍粗些,长短适宜, 以达到使面部显长、五官舒展的效果;方形脸应设计出近弧形的眉,以便缓和其面部棱角;长方形脸的人, 可设计稍平一些,稍长一些的眉毛,这样可以把脸衬托的胖、宽一些;三角形脸的人眉宜画成弧形并略往外延伸;菱形脸的人眉峰处的弧度应较弯,整体应较细长,这样会使脸较圆[4]。(3) 设计时应注意眉头、 眉峰、眉尾的相互位置和形态符合美学。

眉毛是面部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起到画龙点晴作用,眉毛稀疏或缺损给患者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因此很多患者迫切希望通过手术进行修复。以往对眉毛缺损的手术治疗多采用颞动脉岛状头皮瓣、头皮游离移植[5]、局部或对侧眉毛组织瓣转移[6]、毛发簇状移植等方法进行修复[7],这些方法或因损伤较大,或因成活率低,或因对正常眉毛形态有较大的破坏,或因术后毛发密度、方向及粗细与正常眉毛相差较远,且对眉毛稀疏者不适用,随着毛发移植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尤其是FUT和FUE技术的出现,使得毛发的移植在眉缺损、稀疏方面所获得的效果优于以往的方法[8], 因此上述方法已很少使用。目前,毛发移植已成为毛发再造最适合的方法[9]。

不论采用毛囊单位移植技术(FUT)还是毛囊单位抽取术(FUE)进行眉毛自体毛发移植,均要先在受区打孔,然后用移植镊或移植针(0.6mm-0.8mm)[10,11]将毛囊植入受区。我们采用的精密吻合移植技术具有如下特点:所用的移植针直径仅有0.2mm-0.4mm,因此术区损伤小,术后恢复块;选择后枕部细软的、接近眉毛粗细的头发移植,术后效果更自然;密度可根据需要调整 (20-30单体毛囊cm2),而不会影响原有眉毛的生长;移植针针尖锐利,可直接刺入皮下种植,结合电动毛囊提取仪提取单株毛囊,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自体组织移植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自体脂肪移植丰胸的24例患有乳房发育不良、 不对称或妊娠后乳房萎缩者,年龄19岁~38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10例从大腿、臀部抽取脂肪,14例从腹部抽取,抽出脂肪混合液共800~2000ml,最终得到纯化脂肪220~450ml。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1)脂肪抽取器:根据患者脂肪类型和抽取部位选取合适的抽吸管, 本研究均采用内径约0.3~0.4cm;带有多个侧孔的麻醉液灌注针和专用脂肪注射器。(2)配制局麻皮下灌注液:供区局麻药使用最多的是肿胀液,将2%利多卡因25ml+1:1000肾上腺素1ml+生理盐水配制成低浓度局麻药液1000ml。

1.2.2抽取脂肪从患者腹部腹股沟处或臀下皱襞正中处做切口,用麻药灌注针把配制好的局麻药液注入皮下脂肪层,然后从切口处插入抽吸管至脂肪层内抽取脂肪,用右手抽取,左手向吸引孔方向挤压脂肪,由深及浅。脂肪吸出后为混合液,将其倒入过滤布用生理盐水冲洗过滤,至过滤液透亮为止,然后把过滤后的脂肪放入无菌盘中,并加入8万U庆大霉素和3.6万U贝复剂混合均匀备用。

1.2.3注射脂肪注射进针点以腋前或乳房下皱襞正中部为宜,行局部浸润麻醉,注射的层次为胸大肌层下、胸大肌层内、乳腺腺体下、皮下,注射时使用3毫米的吸脂针,边直行退针边进行注射,保持同一平面,以辐射状从各个方向注入脂肪,注射时要不时地调整方向使乳房得以塑形,术毕对乳房轻微按摩,以使注入脂肪分布均匀,预防囊肿形成。

2结果

24例患者在1~1.5h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均稳定,术后3个月进行跟踪随访记录,切口愈合良好,抽脂皮肤无淤血、不平,乳房无硬结,术后外形良好。

3讨论

目前最主要的丰胸方法包括植入硅胶囊性乳房假体丰胸和自体脂肪移植丰胸,前者是利用了化学合成的代用品,在组织相容性上可能与人体存在一定的冲突,患者接受异体材料存在诸多顾虑。但是自体脂肪与人体相容性高,移植成功率高,而且从远期效果来看移植材料对人体无伤害,安全性高[1]。

本研究中采用的自体脂肪最终都以脂肪颗粒形式存在, 组织相容性高,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手术成功率高。 本文总结了自体脂肪移植丰胸术成功率较高的关键因素在于以下几点[2,3]:第一,在制备局麻肿胀液时不要添加碳酸氢钠,吸脂中最好不使用物理方法,以免破坏脂肪细胞,影响其成活率。本研究中采用了贝复济,对脂肪细胞的成活和再生有很大帮助。第二,吸脂要做到均衡平整,皮下脂肪厚度保留在0.5~1cm,不可过分抽吸。移植前应对脂肪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血性成分。第三,注射时需用吸脂针,在乳房的各个层次进行注射,应注意避免注射时脂肪聚集,在注射后进行按摩,以防止坏死和钙化,亦会使乳房外形自然美观。同时整个手术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后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发生。

上一篇:狮子舞下一篇:隐喻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