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移植

2024-07-05

自体骨移植(精选10篇)

自体骨移植 篇1

失牙后牙槽嵴常很快出现明显吸收,牙种植前常需要对牙槽嵴骨量不足的病例进行不同程度的骨增量手术。在众多骨增量技术中,自体骨被普遍认为是最好的骨增量材料。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自体骨移植存在明显的骨块吸收,尤其是上颌前牙区,由于唇肌的压力,更易出现明显的植骨块吸收,明显影响骨增量的效果。引导骨再生技术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人工骨及屏障膜的应用,形成一帐蓬效应,为骨再生提供一新骨生成的空间,理论上应能减少移植骨块的吸收。本研究观察了自体骨移植术中配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后的骨增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20 例患者均来自广东省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门诊。其中男性11 例,女性9 例。术前诊断前牙种植区牙槽突厚度不足,拟行骨增量手术,所有病例皆是2 个牙位以上的牙缺失,术前牙槽突厚度低于3 mm。随机选择了8 例采用单纯自体骨移植(A组),12 例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自体骨移植(B组)。

局麻下手术,从下颌颏部根据需要取块状骨,修整使其与受区骨面贴合。先在受区骨面钻数个小孔,使深部骨髓内血液溢出,然后将骨块的骨髓面与受区骨面相对,植入缺损区,用钛螺钉旋紧加压固定,A组此时即常规缝合关闭创口;B组则在骨块间植入BioOss人工骨,表面覆盖Bioguid胶原膜,缝合关闭伤口。

术后测量植骨修复后总的厚度。植骨术后分别于2、4、8、12 周复诊,临床观察植骨区是否感染、创面愈合情况。4~6 个月后,二期植入种植体,种植手术时再测量该区域骨组织厚度,采用SPSS 10 统计软件配对t检验比较一期手术与二期手术时的骨增量效果,观察移植骨块的生理性吸收和改建。20 例患者共植入46 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术后4~6 个月行种植体暴露术及烤瓷冠或烤瓷桥修复。修复后3、6、12 个月定期复诊检查及摄X线片观察植体周围骨改建情况以及骨结合状况。

2 结 果

20 例患者中18 例一期愈合。2 例配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患者分别在术后6 d及7 d出现伤口裂开,胶原膜暴露,经保持口腔卫生等处理后伤口逐渐愈合。二期手术时A组可见植入骨块有较明显的吸收(图 1),B组骨吸收不明显(图 2~4,表 1)。

(2)2组计量资料t检验结果

牙种植术后定期观察24~48 周种植体稳固无动度,能正常咀嚼及进食,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射影区,没有种植体脱落。

3 讨 论

3.1 GBR技术可弥补自体骨吸收过快及骨量不足

自体骨尤其是口腔内邻近部位的骨被认为是最佳的骨移植材料[1]。但其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吸收速度过快,常在骨愈合早期就出现明显的吸收[2],这常常影响到骨增量的效果。GBR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屏障膜的应用,形成一帐篷样结构为新骨生长进入提供空间[3]。帐篷的形成还要依赖于支架材料。由于自体骨吸收过快,尤在唇颊肌的压力下会很快出现吸收,使“帐篷”塌陷变低。所以本研究选择人工骨充填于自体骨块之间,人工骨由于吸收及改建速度远较自体骨慢,在整个研究观察中未发现有明显的“帐篷”塌陷变低现象;另外,口腔内供骨区存在供骨量不足的问题(图 2),采用人工骨则可大大弥补骨量不足,达到简化手术,减少创伤的目的。

3.2 自体块状骨有利于塑形及加速成骨

如果单纯地采用人工骨作为支架材料,一方面颗粒状人工骨不易成型,另一方面由于多数人工骨(包括BioOss人工骨)皆仅仅具备骨传导作用,要依赖邻近的新骨爬行沉积并逐步替代移植材料,这个过程较缓慢而且成骨效力不及自体骨,在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单纯采用GBR技术时骨增量效果不佳。Thorwarth 等(2006)[4]研究发现,在人工骨材料中混入自体骨可明显促进新骨生成。所以本研究采用块状自体骨移植的基础上,在骨块间植入人工骨,这可使人工骨区域除了有来自牙槽嵴骨面的成骨细胞爬行进入外,四周的骨块也可有新骨爬行进入,大大提高了成骨效率,二期手术时,可见人工骨已经骨化,达到制备骨孔及植入种植体的要求(图 4)。

本文所有采用GBP技术的病例皆显示出较单纯自体骨移植更好的效果。但由于新生骨在人工骨内的爬行替代过程远较自体骨慢,在术后4 月的病例中,人工骨所在部位的新骨仍较为松脆,所以如种植窝预备的部位正好位于人工骨所在部位,种植体植入的时间应延长至6 个月以上。由于有人工骨的支撑,所有6 个月的病例在二期手术时未发现自体骨的明显吸收。

摘要:目的:比较单纯块状自体骨移植与自体骨+GBR技术水平骨增量效果。方法:20例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进行了牙槽嵴骨增量手术,其中8例患者仅采用下颌骨颏部供骨Onlay植骨(A组),12患者采用自体骨移植+GBR技术(B组)。骨增量后牙槽嵴的厚度分别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46月进行了测量。结果:2组患者皆在术后46月出现了移植骨的吸收,A组患者出现的骨吸收较B组患者更为明显(P<0.01)。结论:自体骨移植+GBR技术骨增量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自体骨移植。

关键词:骨移植,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参考文献

[1]Schwartz-Arad D,Levin L.Intraoral autogenous block onlay bone grafting for extensive reconstruction of atrophic maxil-lary alveolar ridges[J].J Periodontol,2005,76(4):636-641.

[2]Jardini MA,De Marco AC,Lima LA.Early healing pattern of autogenous bone grafts with and without e-PTFE membranes:A histomorphometric study in rat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5,100(6):666-673.

[3]李德华.引导骨再生理论和技术[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4):507-509.

[4]Thorwarth M,Schlegel KA,Wehrhan F,et al.Acceleration of de novo bone formation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autogenous bone to particulated anorganic bovine materialin vivo[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6,101(3):309-316.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 篇2

认识脂肪

脂肪,一种我们耳熟能详却又不甚了解的物质。不知从何时开始,它的“社会形象”开始变得负面起来,一听到“脂肪”这个词,人们马上联想到臃肿的身材、不健康的饮食、某些慢性疾病的幕后黑手。那么,脂肪究竟是什么物质?人体中的脂肪又来自哪里呢?

脂肪存在于人及动物的皮下组织中,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脂肪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储存能量、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等。

人体中的脂肪一般有两种来源:第一,食物中的脂类在小肠内各种消化酶作用下分解为甘油、脂肪酸等,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及淋巴;第二,人体自身也可以合成部分脂肪酸。

肥胖与减肥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吃的东西太多,或者吃的东西多而运动太少,就会使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储存在人体内,进而形成肥胖。肥胖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形体美观和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

另外,脂肪细胞本身会分泌少量的雌激素,如果人体内的脂肪太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可能会影响她的月经,进而可能会影响受孕;发生在男性身上,雌激素太多有可能导致乳房增大、男性乳房发育、影响性功能等。

肥胖的分类

生理性肥胖 生理性肥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肥胖,另一种是获得性肥胖。先天性肥胖是指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表现为脂肪细胞大而多,遍布全身。获得性肥胖是由饮食过量引起的,饮食中甜食、油腻食物多。表现为脂肪细胞多分布于躯干。

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是指因各种疾病而导致肥胖,较为常见的诱发疾病有:胰岛素分泌异常、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

肥胖的分型

苹果型肥胖 脂肪集中在腹壁、腹腔内肠系膜、大网膜和腰部皮下,形成两头窄中间宽的体型。男性肥胖者多属此型。

梨型肥胖 脂肪组织聚集在臀部和大腿的皮下组织,这类肥胖型的绝大部分为女士。

向心性肥胖 肥胖者脸如满月、胖得滚圆,四肢并不肥胖。

体表性肥胖 这类肥胖多是婴儿时期就开始肥胖,一直保持到成年。这类肥胖脂肪细胞数目多并且肥大,分布全身,全身均匀肥胖。

内脏性肥胖 通常是指脂肪沉积在心脏、肝脏、肾脏、胆囊等内脏器官上。

减肥

减肥属于以减少人体过度的脂肪、体重为目的的行为方式。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所有减肥方法均是直接或间接围绕减少热量为中心。

减肥的原则是“减少摄入,增加消耗”。在此原则基础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减肥目的。减肥方法可分为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主要有控制饮食、有氧运动、药物治疗、中医针灸等;手术方法有胃减容术等。

体型塑造

吸脂术是目前体型塑造最为常用和受欢迎的手术方法。吸脂手术全称“负压脂肪抽吸术”,即采用负压抽吸的原理,使人体脂肪细胞离开人体,以达到塑形的效果。

吸脂手术的适应症

局部肥胖 吸脂手术的最佳适应症是局部肥胖的患者,而并非整体肥胖的患者。

整体肥胖 对于明显整体肥胖的患者,通常建议先以科学方法进行减肥,待整体肥胖变为局部肥胖时再进行吸脂手术。

吸脂手术的禁忌症

严重基础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麻醉及手术的疾病。

术区既往经历手术、创伤等 既往的手术、创伤可能造成局部软组织结构改变,如瘢痕、粘连等,可能增加手术困难,影响术后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阿司匹林、激素等药物,患者需治疗原发病或停药一段时间后方可考虑吸脂手术。

病理性肥胖 这类患者应治疗或控制原发病后方能评估是否可以行吸脂手术。

吸脂手术的部位

吸脂的常见部位有:面部、双下巴、颈部、肩背、上臀、腹部、侧腰、臀部、大腿、小腿等。

吸脂手术量

吸脂手术并不能达到明显减轻体重的效果,人体脂肪密度约为0.85克/毫升,吸脂手术单人次脂肪抽吸量通常不超过2000毫升,因此单次吸脂手术体重减轻不会超过1.5千克,但是对于外形来说却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口服抗生素,按期换药。

坚持穿塑身衣加压塑形,一般需要5~15天。

避免烟酒,控制饮食,适当活动,防止体重增加。

手术风险

所有手术均存在出血、感染、损伤等基础风险,但与其它常规切口手术相比,吸脂手术切口很小,且吸脂前注射含有缩血管药物的肿胀液,因此发生概率很低。正规医疗机构的医师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吸脂手术是很安全的,所以提醒求美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是指将人体脂肪较丰厚部位的脂肪,经过负压脂肪抽吸后,经过特殊处理,将脂肪颗粒注射植入需要改变的有缺陷的受区内,以改变完善受区的形态的一种手术方法。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的优点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中的移植物为自体组织,其物理学特性远远优于任何人工的组织代用品、异体或异种材料。脂肪颗粒移植取材容易,组织来源丰富、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成活,且吸脂手术与充填手术可同期完成。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的缺点

脂肪细胞的移植存活率约为40%~50%,即注射的脂肪一般约有一半左右可以存活下来,因此术后早期填充效果明显,随着时间的进展可能效果会减弱。另外,单次手术注射脂肪不宜过多,通常采取多次注射的方法。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的适应症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适合多种充填手术,如隆乳、丰唇、面部年轻化去皱纹、充填皮下凹陷性缺损或畸形等。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隆乳术

自体骨移植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 均经临床、X线、MRI检查确诊为距骨骨软骨损伤, 排除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骨折及合并有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其中男性13例, 女性7例, 年龄25~60岁, 平均 (33.2±6.8) 岁。14例患者有外伤史, 6例患者曾有扭伤史。距骨骨软骨损伤类型主要有创伤后软骨缺损13例, 距骨剥脱性骨软骨炎3例, 局灶性骨关节炎1例, 其他3例。距骨骨软骨损伤面积40~200 mm2, 平均为 (42.6±10.4) mm2。损伤深度是全层软骨或骨软骨。左足11例, 右足9例, 内侧12例, 外侧8例。病程2~5年, 平均 (2.1±1.9) 年。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12例, 直接行手术治疗者8例。具体距骨骨软骨损伤情况见表1。

1.2 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 仰卧位, 气管插管, 患侧大腿根部系好充气止血带, 患肢消毒、铺巾, 止血带充气。根据损伤部位的不同, 选择内侧或外侧入路, 在踝关节内侧或外侧切开时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关节囊后, 加大踝关节牵引器牵引力度, 增加踝关节间隙, 方便手术操作。先用踝关节镜探查骨软骨损伤的情况, 清除增生滑膜, 仔细确定距骨软骨病变部位及大小, 选择合适的骨软骨自体移植系统的专用器械于损伤处打孔, 深度一般为10 mm, 旋转“T”形手柄, 拧断骨软骨栓将距骨完整取出。接着于内侧髌旁做一约5 cm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内侧关节囊, 显露内侧股骨髁, 将专用器械置于股骨髁内侧髌股关节面内上缘后打入股骨髁内, 取材深度与方法与受区一致。然后将取材器械对准距骨损伤区域, 使用推进器将取下的髌骨骨软骨栓缓慢打入距骨内并压紧, 尽量要使移植软骨表面与周围正常软骨匹配、平整, 防止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复位踝关节后, 使用2~4枚空心螺钉加强固定。术后抬高患肢, 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固定, 间断换药, 查看伤口情况, 术后早期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随访患者6个月,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的疼痛情况、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情况、踝关节功能的评分比较及同侧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情况。踝关节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进行评价, VAS分为0~10分, 其中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膝关节功能评分参照Harris的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踝关节功能的评分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 评分细则。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α=0.05为标准,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2个月, 术后患者踝关节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662 9, P=0.000 0) , 而同侧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改变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χ2=15.322 1, P=0.000 0) , 术后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距骨软骨损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软骨损伤类型, 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损伤病史, 比如外伤和扭伤等[6]。患者距骨软骨损伤后, 常伴有慢性疼痛, 局部肿胀, 病程迁延日久。对于损伤面积较小、临床表现较轻微的患者, 一般可建议保守治疗, 而对于损伤面积比较大, 疼痛、活动等临床症状明显, 或者保守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就要建议手术治疗。软骨损伤面积较大时, 通常要采用植骨治疗, 而通过自体骨软骨移植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是现在临床上比较认可的手术治疗方式, 在本研究过程中可以发现该手术方法在治疗软骨缺损面积较大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中疗效可靠, 且不增加移植部位关节的损害。

随着骨科微创显微镜的发展, 许多骨科专科领域都发展了自身的显微镜设备[7,8], 在关节损伤方面, 常用的就是关节镜技术, 比如膝关节镜术、踝关节镜手术方式等。关节镜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 需要切开的伤口较小, 对于关节内部结构的损伤也比较小, 患者术后恢复也比较快, 患者容易接受[9,10]。对于距骨软骨损伤的治疗, 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关节镜治疗, 在关节镜的辅助下, 清除受损的骨膜及增生的纤维组织等, 遇到损伤范围较大 (大于1.5mm) 或病史长, 损伤软骨清理后, 大面积软骨下骨裸露或软骨下骨坏死形成囊肿就需要采用关节镜下的骨移植手术。

我院本次研究了在关节镜的辅助下采用同侧股骨髁内侧髌股关节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来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 结果发现术后患者踝关节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662 9, P=0.000 0) , 而同侧膝关节的功能评分改变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χ2=0.305 3, P=0.761 8) , 术后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不损害膝关节功能的情况下采用同侧股骨髁内侧髌股关节面自体骨软骨进行软骨移植, 可以很好的治疗踝关节骨软骨损伤, 效果非常显著。骨软骨移植术也是近些年来临床应用的新的治疗手段[11],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创、钻孔、切除或刮除、磨削关节成形、微骨折术等, 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进一步修复来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再生纤维软骨由于其生物力学缺陷和不耐磨损等, 在机械压力下非常容易退变, 很容易使治疗失败。后来发展起来的自体或异体骨软骨移植术, 从高成本的软骨细胞移植术发展到现在的自体关节面骨软骨移植术, 现在临床上也发现关节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对于治疗距骨骨关节较大面积损伤有很好的疗效[12], 本研究说明股骨髁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缺损效果良好, 可以很好的改善踝关节的功能, 且不对膝关节造成损伤。但是由于本研究病例量少、随访时间短、缺乏对比性和回顾性分析, 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期待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指导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 利用同侧股骨髁内侧髌股关节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可以很好的改善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赵巨伟, 仇小华, 周庆文, 等.踝关节骨折合并距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 (4) :470.

[2]Lui TH, Chan LK.Safety and efficacy of talonavicular arthroscopy in arthroscopic triple arthrodesis.A cadaveric study[J].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2010, 18 (5) :607-611.

[3]李延炜, 洪海森, 翟文亮, 等.距骨软骨损伤的诊疗及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8) :3510-3512.

[4]张正政, 李卫平, 杨睿, 等.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7) :633-637.

[5]李星辰, 徐向阳, 杨崇林, 等.同侧股骨髁内侧髌股关节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 (4) :348-353.

[6]Moon JS, Shim JC, Suh JS, et al.Radiographic predictability of cartilage damage in medial ankle osteoarthritis.[J].Clinl Orthop Relat Res, 2010 (468) :2188-2197.

[7]陈振光, 张发惠.外伤性距骨体缺血性坏死的显微外科修复[J].骨科, 2011, 2 (1) :1-4.

[8]邢更彦, 张鹏礼, 史展, 等.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9 (12) :978-981.

[9]何彦国, 王雪松.关节镜下清创结合微骨折术治疗局灶性距骨软骨损伤[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 (2) :173-174.

[10]姜晓华, 齐保闯, 徐永清, 等.踝关节骨折并距骨骨软骨损伤的关节镜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 (2) :171-172.

[11]郭秦炜, 梅宇, 焦晨, 等.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 (4) :342-347.

PPP自体胶原蛋白移植填充术 篇4

PPP自体胶原蛋白四大功效

深层除皱 肌肤再生

直接修复鼻唇沟、鱼尾纹、嘴角纹等深层皱纹,增强皮肤胶原蛋白活性。

回复弹性 延缓衰老

快速修复断裂老化的弹力纤维网,使皮肤柔韧充盈,减缓皮肤衰老。

布局塑形 面部年轻化

唇形美化、耳垂增大、下巴填充、鼻梁增高等;促进胶原蛋白再生,面部年轻化。

疤痕凹陷 快速修复

可以替代原有的高价填充物,不排异、无毒副作用,有效填充凹陷、修复疤痕、去痘印。

选择PPP自体胶原蛋白的五大理由

效果理想 新生的组织和血管长入其中,胶原蛋白就有了血供和生命力,逐渐建立起皮肤的弹力支架。

时间持久 一次注射治疗效果至少维持8个月到1年,2至3次的效果可以維持2至3年。

安全可靠 源自自身血液组织,安全可靠,无排异,无副作用。

舒适轻松 自体胶原蛋白颗粒小,采用注射填充,过程轻松舒适。

价格低廉 填充材料取自自身组织,免去许多费用,最大程度降低填充成本。

自体骨移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夏津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下颌骨缺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肋骨修复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l2~49岁,平均35岁,下颌骨缺损长度在4.0~19.5cm,缺损原因:成釉细胞瘤25例,复发的角化囊肿15例,骨化性纤维瘤3例,骨巨细胞瘤3例,舌癌2例,牙龈癌2例,口底癌1例,牙源性钙化上皮瘤1例,慢性骨髓炎1例,恶性成釉细胞瘤1例,颌骨中心性癌1例,陈旧性外伤5例。

1.2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若患者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或急性感染等疾病时需暂缓手术。由于术前活检可加大患者术后感染的机会,因此,患者术前禁止活检。术前全口牙洁治,控制慢性病灶,并给予一定剂量的有效抗生素使用,可增强患者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1.3 手术方法

上述所有患者术前均应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术前1天给予常规抗生素输入,并做好备血等术前准备。上述所有患者均经鼻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30例患者均采取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在保证病变下颌骨彻底切除前提下,彻底冲洗创面,尽量保留软组织,修整骨断端,使其圆钝并呈斜面。准确严密缝合口腔黏膜及黏膜下层,将口腔与受植床的通道关闭,彻底止血,冲洗受植床。更换器械、敷料、手套、手术衣,把所需移植骨块切取,髂骨一般取同侧,肋骨、肋软骨一般取对侧第八肋,若要整复颏部一般取对侧。骨块切取长度应长于切除的病变下颌骨2~3cm,骨块切取后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将供骨区分层缝合。切取修整肋软骨断端成髁状突外形,用骨凿去除下颌骨断端部份骨外板,去除骨断端内侧部份骨皮质,将肋软骨端植入颞下颌关节窝,颌骨断端与肋骨断端的创面嵌贴并钻孔,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或钛板固定,以肋骨充作下颌体,肋软骨充作下颌骨髁状突及下颌支,立即整复下颌骨。术后方法:术后给予患者使用足够量的有效抗生素,鼻饲流食至口内伤口愈合,加强口腔清洁护理,患者于术后7天拆皮肤缝线,术后10~14d拆口腔黏膜缝线,术后4周拆颌间固定,指导患者行张口训练。严密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有感染迹象及时给予处理。对照组30例患者均采用单纯肋骨修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1.4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的移植骨外形没被吸收,与下颌骨呈骨性连接,张口度不低于二横指,没出现张口疼痛,开口口型没有发生偏斜,左右面形基本对称,伤口愈合没出现感染,没有较为明显的畸形,活动义齿经修复后可进行一定的咀嚼作用。凡疗效符合上述者均为成功,相反则为失败。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进行X线片及正侧面头像复查,以后每年均复查1次。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2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1 自体骨游离移植的适应证选择:

骨组织缺损的移植骨源大致可分3类:生物陶瓷人工骨、异体(种)骨和自体骨。目前,颌面骨缺损修复的主要骨源是自体骨。自体骨移植可分为:传统的非血管化骨移植和血管化骨移植。血管化骨移植需吻合血管如: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带血管蒂游离髂骨移植等。由于带蒂骨瓣移植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不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因此,不易推广。非血管化的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整复下颌骨应用于临床时间较长,且应用广泛,适用于一切下颌骨良性肿瘤或类肿瘤的病例切除[1]。非血管化骨移植有多个供骨单位,移植骨的外形与下颌骨相似,并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可满足下颌骨的功能强度。肋软骨移植具有不吸收,不与关节窝发生骨性粘连,无排斥反应,是一较理想的下颌骨修复材料。适应于不能长时间耐受显微外科手术的患者。伴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近年来,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非常关注,提倡术中即刻给予患者整复,但由于患者的肿瘤治愈率仍排主要位置,因此,术后给予一定的时间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而单纯游离植骨的成活率较低,不宜临床应用。

3.2 自体骨游离移植的的优缺点。

优点:(1)骨源充足,取材方便,在根治原发病的同时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节省手术及麻醉时间,节约医疗费用,减少致残率,对取材部位影响较小,一般没有明显并发症。(2)不需特殊设备,操作简便,可在基层医院开展。(3)患者的移植骨源费用不会额外增加,没有出现排斥反应。(4)髂骨体积较大,骨松质丰富,可随意修复下颌骨颏体部和角部形态,而患者的肋骨具有一定长度,易塑形,可修复升支及髁突,其肋软骨可充当髁突,具有移植后关节不发生强直和吸收的优点[2]。缺点:(1)移植骨吸收明显,尤其是肋骨,骨松质较少,更容易被吸收。(2)对植骨床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差。(3)肋骨大范围移植的远期疗效相对较差,多数患者会出现下颌偏斜,面型恢复不理想,健侧磨牙关系紊乱。

3.3 自体骨游离移植的手术注意事项:

自体骨游离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使植骨床的感染率降低,因而对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必要措施,才能保证移植骨的存活。(1)术前应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了解,给予口腔护理,治疗龋齿,处理残根。(2)植骨部位应血运丰富,有足够的软组织,并且没有急慢性炎症。(3)切取肋骨时应顺肋间肌纤维方向进行剥离,防治胸腔穿透。一旦发生穿破现象,应立即给予修补缝合,必要时给予闭式引流放置。(4)在准备修复植骨床时,需彻底关闭口腔与受植床的通道,准确、严密、妥善的缝合口腔黏膜与黏膜下层,并给予消除死腔,彻底冲洗,可靠固定,防止移植骨移位或滑动而影响骨的成活。对患者的口腔黏膜行间断加褥式双重缝合,严密封闭软组织死腔。避免把患者的黏膜缝合成“平板状”,可在前庭沟底部的黏膜下层,以包围圈式缝合,形成牙槽嵴,利于牙列后期修复。(5)骨接合处的固定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为宜。(6)术后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是必需的,一般给予患者使用2周左右,2周过后可改为肌内注射或者口服。(7)注意患者牙齿间的咬合关系,定期拍摄X线片,防止植骨块移位,对患者的植骨愈合情况有所了解。虽然目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办法较多,但采用患者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治疗相比给予患者采用单纯肋骨修复治疗有诸多优点,前景也较为广阔[3]。我们通过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整体效果满意率达10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上述成功病例的患者经自觉咀嚼,恢复都相当满意。因此,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虽术后活动义齿修复较困难,但正确设计制作,充分利用健侧天然牙,均可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且操作简便,术式简单,修复效果满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基层医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下颌骨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肋骨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操作简便,术式简单,修复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单纯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较差。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

参考文献

[1]杨长湖,高冬玲,齐荣锦,等.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20(2):117-120.

[2]相鹏,李晓霞,刘强.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4(5):10-12.

自体骨移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1例, 女12例;年龄14~68岁, 平均37岁, 治疗时病程为10~37个月, 平均18个月。骨不连原因: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失败5例开放性骨折并感染11例;手术内固定7例。其中胫骨中下段骨折11例;肱骨干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5例;尺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1例。

1.2 手术方法

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或者臂丛麻醉, 取相应合适体位。在C臂透视下应用椎间盘镜的导针穿刺至骨缺损间隙中, 应用套筒扩大后进镜, 在椎间盘镜下使用微型剥离器剥离周围骨膜及软组织, 清除骨不连间隙中的纤维组织至对侧皮质, 用方向刮匙或方向钻头打通两端髓腔, 然后将同种异体骨小块通过椎间盘镜填充髓腔及骨不连周围骨膜下, 同时穿刺髂嵴部位抽取红骨髓。骨髓抽取后应即刻注射至骨不连部位。取出椎间盘镜, 缝合切口,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原内固定坚强者不更换内固定, 原内固定不够理想者可小切口经皮插板内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石膏外固定, 原内固定物稳固者可不用外固定。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6~13个月, 平均8个月。结果:愈合22例, 愈合时间4~7个月, 平均5个月, 未愈合1例 (未遵遗嘱过早活动患肢) , 愈合率95.65%。

3 讨论

骨不连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5%~10%, 骨折的愈合过程可分为组织重叠, 生化改变, 生物力学改变3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的结束即为下一个阶段的开始, 而任意一个阶段被破坏则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在粉碎性骨折中, 大量失去活性的骨组织与碎片被吸收, 在延缓骨折愈合的同时骨痂增大, 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骨折再塑形。骨折断端固定不稳则可引起周围形成骨痂成分的变化, 主要由纤维组织和软骨构成, 骨折断端继续不稳可导致骨不连。此外, 在儿童, 青年以及非复杂性骨折病人中, 骨不连发生机率明显低于老年人与复杂骨折病人, 尤其是并发骨质疏松与骨软化症会增加不愈合机率。骨不连主要分为增生型骨不连, 缺血坏死型与萎缩型骨不连, 其形成原因主要和骨折断端稳定性、骨折血液供应与骨折应力传导等相关[1]。

骨不连治疗方法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增加骨折断端的力学稳定性, 刮除死骨增生纤维以及软骨组织, 恢复有活性骨连接, 改变骨折断端周边环境, 从而达到创造骨折愈合环境目的。传统手术治疗方式以切开固定同时加以植骨融合为主, 此类手术创伤大, 对骨折断端组织剥离较多, 且存在应力遮挡效应, 使相应术中风险, 以及术后感染几率随之增加[2]。

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 影像学, 临床解剖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以及各种骨科新技术的引进应用, 微创、介入等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微创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对骨折周边正常环境的破坏小, 而对产生骨不连的各种原因针对性强, 且创口小, 发生并发症的机率降低, 在提高愈合机率与速度的同时也明显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主要有经皮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生长的药物或自体骨髓;冲击波或超声波刺激;利用外固定架法治疗骨不连, 如Iizarov外固定架;周英杰等设计了环锯法植骨术用于治疗骨不连,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3];利用微创内固定治疗骨不连如LISS钢板、髓内钉等。

椎间盘镜下手术的特点:植骨是骨不连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骨缺损较大的情况下传统植骨方法均为切开骨折断端植入, 对骨折断端血供造成进一步破坏, 而在椎间盘镜下植骨则可以减小手术切口创伤, 避免过度剥离骨不连部位骨膜, 甚至可在健康部位进镜, 最大限度保护骨折断端软组织以及血液供应.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则可避免自体取骨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而自体骨髓的注射则可以促进骨的生长, 该疗法已经被多项动物与临床实验证实。我们将两者结合, 在促进骨不连重新愈合的同时, 也减少病人的创伤。

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基本达到切开手术水平, 其创伤小于切开复位, 是一种较好的用于治疗骨不连的微创手术。

摘要:目的应用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骨不连, 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 选择骨不连病人23例, 男11例, 女12例;年龄14~68岁, 平均37岁, 治疗时病程为10~37个月, 平均18个月, 均行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 时间6~13个月, 平均8个月, 愈合22例, 愈合率95.65%, 愈合时间4~7个月, 平均5个月。结论椎间盘镜下植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基本达到切开手术水平, 其创伤小于切开复位, 是一种较好的用于治疗骨不连的微创手术。

关键词:骨不连,椎间盘镜,植骨,骨髓移植

参考文献

[1]Vinay kumar, Ababas, bones.Robbins basic pathology.8th edition[J].Elsvier (Singapore) Pte Ltd, p809~810.

[2]邱贵兴.四肢长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4, 6:8~11.

自体骨移植 篇7

关键词:柱状骨软骨,股骨头,髋关节,自体移植

股骨头关节软骨缺损目前临床尚无理想治疗方法。为探讨股骨头软骨缺损的修复方法,我们进行了自体股骨头非负重区骨软骨与负重区骨软骨换位移植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为2~3 岁龄健康杂种犬18只,体重约16~20 kg,雌雄不限,随机抽取2只犬为对照组(非手术健康正常对照)。

1.2 取自体股骨头非负重区骨软骨与负重区骨软骨换位移植

所有16只实验犬在全麻下,术野剃毛,严格皮肤消毒。取髋关节后外侧倒“L”形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浅、深筋膜,分离并切断部分臀中肌显露髋关节囊并行“十”字形切开。犬股骨头圆韧带长而松弛,将股骨头大部分由髋关节脱出,且不损伤圆韧带,测量股骨头直径为18~20 mm。用圆形空心凿在股骨头下非负重区及负重区凿取直径约8 mm,厚约5 mm的柱状骨软骨柱3个,用生理盐水冲洗后,互相换位移植。植入后检查软骨面平坦,骨柱植入后牢固(见图1),创面无出血,冲洗关节后逐层缝合,包扎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注射庆大霉素预防感染1周。

1.3 实验观察方法

有4只犬因术后创口感染、腹泻,于术后第3、7、10周死亡。术后4周随机抽取2只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检查;术后8、12、24及48周随机抽取1、2、4、3只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电镜检查;术后12周行ECT、CT、MRI检查;术后48周行MRI检查。

2 实验结果

2.1 大体标本观察

成活犬术后2周去外固定拆线,4周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术后4周移植骨软骨柱无脱落,移植骨软骨柱与受区愈合牢固;软骨面光滑、有光泽,周边色红润,中央部软骨呈青白色,触之柔韧,有弹性,但与周围正常软骨界限明显(见图2)。术后8周移植的骨软骨周围软骨样组织增多增厚,股骨头软骨面光滑,移植骨软骨色泽几乎与正常区域软骨一致,有光泽且有弹性,界限模糊(见图3)。术后12周移植骨软骨区软骨颜色变浅,似周围正常软骨,弹性良好,质地柔韧,界限部分消失(见图4)。术后24周,移植区软骨面与正常软骨色泽无明显区别,软骨面光滑平整无退变,界限已基本消失,几乎恢复原股骨头正常形态(见图5)。术后48周,股骨头完全恢复,移植区界限不清,软骨面弹性良好,色泽正常(见图6)。

2.2 组织学检查

股骨头柱状骨软骨移植术后4、8、12、24和48周共观察标本24 例,其中3 例因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未确认连接。植入软骨与骨的连接呈完全连接、大部分连接、部分连接和未连接四种,本研究实验组所检查的21 例中,完全及部分连接共19 例,占检查总数的90.5%,未连接2 例,占总检查数的9.5%。

与正常对照相比,软骨与骨的连接,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移植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形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见图7~12)。光镜观察结果表明,移植骨软骨柱存活良好。

2.3 股骨头标本的电镜观察

术后8周,软骨细胞大部保持正常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分布,核未见明显异常,在细胞浆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见图13)。术后12周,可见软骨细胞增生,可见双核软骨细胞,周围有清晰的软骨陷窝。从超微结构分析,12周后成骨细胞、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均成活(见图14)。术后24周,超微结构显示仅有少数软骨细胞胞浆、胞核较暗,内质网扩张,极少的软骨细胞变性、坏死,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见图15~17)。48周骨与软骨全部连接,骨母细胞增生,骨细胞存活良好,软骨细胞存活,Meibom陷窝增多,表明软骨细胞再生活跃,形态正常(见图17~18)。

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移植后的柱状骨软骨,在48周时其软骨表现为强的再生能力,软骨已完全修复。实验组光、电镜检查结果见表1。

2.4 移植术后ECT、CT、MRI检查

术后12周进行髋关节CT、ECT及MRI检查,结果显示股骨头无明显异常,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48周进行髋关节MRI检查,与正常对比无差异。

3 讨 论

关节软骨属透明软骨,由细胞外基质和散在分布的软骨细胞组成。关节软骨损伤后难以自行修复,其原因为:a)软骨细胞包埋于致密的软骨基质内,限制了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软骨损伤时,成熟的软骨细胞基质在软骨损伤时合成能力增加有限,不能满足软骨损伤修复的需要。b)软骨组织缺乏修复损伤和缺损的未分化细胞。c)缺乏血管,使未分化间质细胞无法进入损伤部位进行类似其他组织的愈合过程[1]。关节软骨全层或部分损伤,很难修复,损伤深度超过软骨下骨,骨髓基质干细胞可进入缺损,形成以纤维软骨为主的修复组织。软骨下骨钻孔术能得到纤维软骨修复,纤维软骨不具备正常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效果不如骨软骨块嵌合移植。骨软骨移植将完整的正常关节软骨移植到关节缺损处,从而提供完整的关节软骨基质和有活力的软骨细胞。由于供体的骨软骨移植物含有软骨、软骨下骨、松质骨,从而保证软骨与软骨下骨紧密连接和完整性,移植后骨软骨移植物骨质很快与受区周围骨质融合,软骨下骨迅速成活,软骨成活并维持了透明软骨的生物学特性[2,3]。黄华杨等[4]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修复膝关节负重面局灶性软骨病损的临床研究,获较好的疗效。Pearce等[5]报道采用柱状骨软骨自体移植术,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采用适当体积的柱状骨软骨完全填充软骨缺损区,并固定稳固,能够很好地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Fitzpatrick等[2]报道了患者接受新鲜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软骨缺损,并获得成功的经验。朱国华等[6]应用新鲜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获得满意效果。

膝关节自体骨软骨移植多采用同关节股骨髁滑车边缘关节非负重区,取相应受区大小数量及长度相等骨软骨移植。我们在同一股骨头上采用非负重区柱状骨软骨修复负重区软骨缺损,依靠软骨下骨组织的血供,通过软骨下骨组织的愈合以修复软骨缺损。本实验结果表明,股骨头非负重区柱状骨软骨移植修复负重区软骨缺损,通过关节活动度、大体标本、组织学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证实软骨缺损修复良好。MRI能清楚显示关节软骨的正常结构及发生损伤后的早期改变,术后48周进行髋关节MRI检查,股骨头无明显异常,与正常对比无差异,也表明股骨头软骨损伤修复良好。

本实验结果表明,柱状骨软骨移植术后,透明软骨细胞生长良好无退变,软骨缺损快速修复。并且自体柱状骨软骨移植避免疾病传播,不产生免疫反应,获取方便。注意移植前两种骨组织对接的游离缘,保持新鲜,组织血供良好,切除边缘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头软骨损伤的修复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书军,裴国献,计宁.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与组织工程[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27(1):15-18.

[2]Fitzpatrick PL,Morgan DA.Fresh osteochondral al-lografts:A6~10year review[J].Aust N Z J Surg,1998,68(6):573-579.

[3]陈滨,郭刚,王钢,等.外伤性股骨髁部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8):519-522.

[4]黄华扬,尹庆水,曹正霖,等.同体软骨镶嵌移植术修复关节软骨病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2):168-169.

[5]Pearce SG,Hurtig MB,Clarnette R,et al.An investi-gation of2techniques for optimizing joint surface congruency using multiple cylindrical osteochondral autografts[J].Arthroscopy,2001,17(1):50-55.

自体骨移植 篇8

关键词:踝关节镜,自体骨软骨移植,距骨骨软骨损伤

距骨骨软骨损伤为临床常见骨软骨疾病, 多有踝关节疼痛不适, 并伴僵硬无力表现,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1]。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既往多采用钻孔术、微骨折术等, 但由于所修复组织多是纤维软骨, 耐磨性较差, 致使治疗效果欠佳[2]。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作为重塑关节面新技术, 可提供完整的透明软骨, 更好吻合关节软骨生物学特征, 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中旨在探讨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25例, 均经临床、X线、MRI检查确诊, 其中, 男18例, 女7例;年龄18~45岁, 平均 (35.8±6.5) 岁;病程3个月~10年, 平均 (3.5±0.7) 年;有外伤史者20例, 扭伤史者5例;疾病类型:创伤后软骨缺损15例, 距骨剥落性骨软骨炎8例, 局灶性骨关节炎2例;软骨缺损面积0.6~3.3 cm2, 平均缺损面积 (1.7±0.4) cm2。

1.2方法

采用Stryker踝关节镜, 探查距骨骨软骨损伤具体情况, 包括损伤位置、损伤面积等, 将增生滑膜清除, 选用骨软骨自体移植系统在损伤处于引导器引导下打孔, 孔间距为1 mm左右, 孔与孔之间独立, 避免交叉。于内侧髌做切口, 切口长约5 cm, 逐层切开至关节囊, 显露内侧股骨髁, 以骨软骨取出器钻孔取骨软骨柱, 钻孔大小、孔间距、数目同受区一致。以骨软骨移植栓推进器将获取的骨软骨柱植入受区, 压紧固定, 使移植物表面与周边关节面融合在同一弧面, 后以生物蛋白凝胶封口止血。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及同侧膝关节的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范围通过角度测量器测量踝关节屈伸角度来确定;踝关节功能的评分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评分 (AOFAS) 细则评定[3];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参照Harris的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4]。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

经治疗, 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功能的评分、膝关节的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距骨软骨损伤为临床常见软骨损伤疾病, 既往治疗手段多为清创、钻孔及微骨折术等, 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来实现治疗目的, 然而由于所用纤维软骨生物力学缺陷, 加之其耐磨性较差, 于机械压力下常出现退变, 致使手术失败, 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微创显微镜的发展, 踝关节镜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距骨软骨治疗中应用愈加广泛。相关研究显示, 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疗效显著, 弥补了传统手术治疗缺陷, 通过完整的软骨基质、强力骨支撑及完好潮线等, 使缺损区得到完好修复, 此外, 骨软骨缺损区的生物化学性及机械性得到良好保持[5]。本研究25例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均采用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 相较于治疗前, 治疗后患者踝关节活动范围、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 , 表明该治疗手段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踝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 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巨伟, 仇小华, 周庆文, 等.踝关节骨折合并距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 (4) :470.

[2]李延炜, 洪海森, 翟文亮, 等.距骨软骨损伤的诊疗及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3, 7 (8) :3510-3512.

[3]张正政, 李卫平, 杨睿, 等.关节镜技术在治疗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 2012, 28 (7) :633-637.

[4]李星辰, 徐向阳, 杨崇林, 等.同侧股骨髁内侧髌股关节面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J].中华骨科杂志, 2013, 33 (4) :348-353.

自体骨移植 篇9

自体脂肪移植是自体组织移植的一种,是将自己体内的脂肪组织从腹部、大腿等部位移植到面部和乳房等区域。自体脂肪移植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结构脂肪移植,另一种是颗粒脂肪移植。颗粒脂肪移植也称脂肪注射,是将体内的脂肪通过抽吸的方式分离成颗粒状,经收集后,再注射至体内所需要移植的部位。因其获取脂肪的方式简单,且移植的可操作性强,是当前最流行的脂肪移植方式。

“变废为宝”,优势凸显

首先,脂肪移植是自体组织移植,不会发生排斥反应,也不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相对安全。其次,对大多数女性而言,在腹部、大腿等局部堆积的脂肪十分影响美观,将其抽吸出来进行注射移植,可谓“废物利用”,不仅实现了形体的雕塑,还能用于其他部位的美容充填,一举两得。第三,手术效果逼真。对面部老化所导致的凹陷及乳房发育不良的女性而言,脂肪移植后局部组织的质地和手感与皮肤软组织十分接近,效果非常逼真,很难辨别出是自然的形态还是整形手术所获得的效果。第四,脂肪组织是体内含量最为丰富的组织之一,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的皮下,通过常规的脂肪抽吸,一次可获取数千毫升,可以满足移植所需,且可多次抽吸。尽管移植的脂肪会有一定的吸收率,但吸收大多在注射后三个月内发生,注射三个月后,保留下来的脂肪将永久留存在移植部位,并维持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在脂肪的获取、分离和注射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国际公认的操作规程。早期脂肪移植相关并发症较多,但随着技术的改进与成熟,脂肪液化、感染及硬结形成等情况,已相对少见。随着水动力等脂肪抽吸技术方面的出现,抽吸过程中对脂肪颗粒的破坏相对微小,专用的脂肪收集装置可预先过滤掉脂肪中的纤维条索,进一步提高了脂肪注射的成活率。

目前用于注射美容的材料,除自体脂肪外,还有很多人工材料,如玻尿酸、胶原蛋白等。不过,人工材料的维持时间十分有限,大多在6~8个月,最长不超过2年,需要反复注射。相比之下,脂肪移植大多可以通过一两次注射达到满意效果,且美容效果可长期维持。在价格方面,自体脂肪也有一定优势。

“瘦身塑形”,一举两得

自体脂肪移植目前主要用于丰胸、面部填充、丰臀等。自体脂肪丰胸一般仅需注射2次,即可获得满意效果。手术后乳房的形态与正常乳房几乎没有区别,不仅在感觉与质地方面与正常自体组织~致,且站立位孚L房突出度良好,卧位时乳房自然外趴,这是假体丰胸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面部,脂肪移植主要用于年龄增大所导致的局部皮肤软组织松弛、凹陷和皱纹的填充,常见治疗项目包括法令纹、泪沟及苹果肌充填,丰颞,隆鼻,隆颏等。此外,自体脂肪丰臀也是目前国内外热门的整形美容项目,对女性形体的雕塑有一定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脂肪注射后一周内,不要按压注射区域,以免脂肪颗粒发生移位,影响脂肪颗粒的存活;术后次日,进行脂肪抽吸部位伤口换药,并开始穿弹力塑身衣至术后3个月;自体脂肪的吸收一般发生在手术后3个月内,以术后第一个月最为明显,不必过分焦虑;术后3~6个月,若注射区域已变得柔软,可行下一次脂肪注射。

自体骨移植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唇腭裂术后牙槽突裂住院手术患者共42例,男31例,女11例,年龄8~26岁,平均13.6岁。裂隙宽度3.1~22 mm;唇腭裂畸形均已修复,现有不同程度的患侧鼻底塌陷、口鼻瘘、裂隙侧前牙扭转或移位。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1)术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咬合片及牙片,了解牙槽突裂隙形态、恒牙发育和位置情况;术后1、3、6、12个月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咬合片及牙片。(2)对于裂隙侧乳牙或多生牙均在植骨前拔除;术前常规全口洁治。(3)术前正畸:对于伴有牙槽突裂的上牙弓缩窄畸形的唇腭裂患者应在植骨手术前半年到一年行扩弓治疗[1]。

1.2.2手术方法(1)髂骨取骨术:按住髂嵴外侧皮肤,使髂嵴表面皮肤向外侧移动,髂嵴表面沿皮纹设计一约2.0~3.0 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骨膜直达髂嵴表面,剥离骨膜后,骨皮质未钙化的用尖刀切开,已钙化的用骨凿凿开1.0 cm×1.0 cm骨皮质,圆形刮匙取松质骨,根据裂隙大小,取2.0~10.0 ml。将软骨或骨皮质填回原位,创口分层缝合后加压包扎。(2)牙槽突裂切口:沿裂隙缘做切口,健侧延至侧切牙,患侧达第一磨牙后向上转折;如裂隙较宽,则需制备唇黏膜瓣覆盖植骨区。(3)植骨床的形成:用11号尖)刀片剖开裂隙缘,骨膜剥离子掀起黏骨膜瓣,尽量剥离至牙槽突裂深面,充分暴露植骨床裂隙骨面,使之易于同植入骨充分接触;将裂隙两侧黏骨膜瓣相对缝合,形成植骨床的顶,封闭口鼻瘘的鼻腔面;剥离腭侧缘黏骨膜瓣并相对缝合,形成植骨床的底;唇侧黏骨膜瓣向裂隙移位并保证骨植入后被彻底覆盖而且可无张力缝合;以小骨凿去除裂隙边缘部分骨皮质,冲洗骨床以备植骨用。(4)植骨:将髂骨松质骨修剪成约0.2 cm×0.4 cm大小的均匀骨粒,由里到外填入松质骨并压紧,使松质骨与裂隙缘骨壁紧密贴合,使患侧高于健侧约2.0 mm以备植入骨部分吸收。(5)创口关闭:应用唇黏膜瓣无张力下缝合关闭创口。(6)术后处理:禁翻上唇两周,髂嵴处加压包扎3 d,给予抗生素5~7 d预防感染;口内缝线及髂骨处10~14 d拆线。

1.2.3术后评价术后疗效的评价采用Bergland等[2]的评价标准。根据咬合片、全景片,观察在植骨区的骨组织像分级,Ⅰ级:骨移植术后牙槽间隔高度基本正常;Ⅱ级:牙槽间隔高度>正常的3/4;Ⅲ级:牙槽间隔高度<正常的3/4但有骨桥连接;Ⅳ级:无连续骨桥。Ⅰ~Ⅲ级为植骨成活,Ⅱ~Ⅳ级为有骨吸收。

2结果

植骨区创口42例中除1例移植骨外露,修整后重新缝合,创面Ⅱ期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髂骨供区均Ⅰ期愈合。根据术后3个月X线片,有3例基本无连续骨桥,植骨成活率为92.9%。植骨成活的病例牙槽突骨密度基本同正常骨质,患侧鼻底塌陷也得到很好的矫正。

3讨论

唇腭裂术后伴有牙槽突裂可造成上颌骨发育不足,口鼻腔瘘,牙齿萌出障碍及排列不齐等。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提倡9~11岁植骨,此时侧切牙已经萌出,而尖牙尚未萌出,尖牙牙根形成1/2~2/3,此时植骨不仅不影响上颌骨发育,反而促进上颌骨发育。另外9~11岁患者有较丰满的松质骨可供移植[3]。上颌骨矢状和横向发育于8岁前基本完成,而纵向发育有赖于恒牙的萌出。12岁以后植骨,因为上颌骨发育已经完成,手术相对比较安全,手术目的主要是关闭口鼻瘘和改善外形,然而移植骨缺乏机械张力和功能刺激,故更容易引起移植骨吸收,不能有效维持牙槽嵴高度。因此我们建议手术时机为9~11岁时尖牙的牙根形成约1/2~2/3为宜。

牙槽突修复植入骨的选择有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组织工程骨等。而自体骨最为常用,如髂骨、颅骨、下颌骨颏部、肋骨等。其中髂骨松质骨因为松质骨移植后,包括骨髓基质干细胞也同时被移植,由于存在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以及较快的血管化速度,能与裂隙缘骨细胞迅速愈合,并形成皮质骨和松质骨,因此目前仍以髂骨松质骨为牙槽突裂修复的金标准[4]。而髂骨皮质骨移植后血管化缓慢,皮质骨被骨细胞爬行替代,更容易引起吸收。罗奕等[5]认为松质骨移植,其疏松的结构有利于牙齿的移动和萌出。同时抗感染能力强,优于密质骨移植,另外其骨源丰富,特别是对裂隙较大或双侧牙槽突裂的个体提供足够骨量。其主要缺点是取骨后短期下肢运动受限和远期植骨区的骨吸收。尖牙萌出前植骨,术后通过正畸后牙槽嵴高度也随之增高,而年龄较大尖牙萌出后再植骨者骨吸收明显。松质骨如移植后缺乏功能性刺激,也会发生废用性萎缩。

正畸治疗是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植骨前后需根据患者的牙齿咬合及牙弓状况提前进行正畸干预[1]。唇腭裂术后伴有牙槽突裂患者大多数牙弓过窄,咬合关系紊乱,故术前行扩弓矫正治疗以改善牙列关系。虽然扩弓后牙槽突裂和口鼻瘘扩大,但扩弓后将植骨区的空隙留出,而且裂隙的扩大使牙弓恢复基本正常的情况下能更充分地植骨,以达到最好疗效,同时便于手术操作。术前正畸干预一般为术前半年到一年进行。

术后供骨区髂嵴及上唇植骨处加压3 d的,可减轻局部水肿和出血,以利创口愈合。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7 d,预防创口感染。另外创口必须无张力严密缝合也是保证牙槽突裂植骨成功的关键[6]。

摘要:目的 评价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在牙槽突畸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2例唇腭裂术后牙槽突裂患者行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术后对X线影像进行分析,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42例中除1例移植骨外露,修整后重新缝合,创面Ⅱ期愈合,其余均Ⅰ期愈合。有3例基本无连续骨桥,植骨成活率为92.9%。结论 自体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牙槽突裂,植骨,髂骨松质骨,修复

参考文献

[1]任战平,李锦峰,文星,等.扩弓后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骨移植修复.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164-165.

[2]Bergknd O,Semb G,Abyholm FE.Elimination of the residual alveolar cleft by secondary bone grafting and subsequent orthodontic treatment.Cleft Palate J,1986,23(3):175-205.

[3]Boyne PJ,Sands NR.Secondary bone grafting of residual alveolar and palatal clefts.J Oral Surg,1972,30(2):87-92.

[4]Boustred AM,Fernandes D,Van Zyl AE.Minimally invasive iliac cancellous bone graft harvesting.Plast Reconstr Surg,1997,99(6):1760-1764.

[5]罗奕,孙勇刚,马莲,等.骨移植术在修复腭裂牙槽突裂畸形中的应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4):204-206.

上一篇:集装箱物流运输下一篇:最大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