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移植

2024-08-28

方法移植(通用12篇)

方法移植 篇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地发生的新闻“移植”到本地, 并使之“落地生花”, 这种新闻操作手法虽然常见, 但鲜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总结。下面, 笔者以外埠“河南元素”新闻和同质新闻如何“移植”河南为例, 对新闻“移植”的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希望能为晚报、都市报同仁提供一些启示。

外埠新闻“移植”本地重在关联度和及时性

对外埠发生的新闻, 通过新闻事件内部与外部的某种关联性, 寻找本地视角进行采访操作, 加入本地元素, 便构成了落地新闻。

外埠发生的新闻值不值得“移植”本地, 其一, 要看该外埠“河南元素”新闻与河南有多大的关联度;其二, 要看本地读者对该新闻有多大的关注预期和共鸣度。

多年来, 外埠发生的“河南元素”新闻“移植”到河南落地发芽的有不少。远的如2007年6月15日广东九江大桥垮塌案;近的如去年的河南小伙孙中界在上海被钓鱼执法和河南小伙“单车侠”在温州街头“抡车抓贼”等。

2007年6月15日广东九江大桥垮塌案中, 河南本地媒体表现不俗。《大河报》不仅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两位河南老人, 而且第一时间派出记者飞赴广东进行了跟踪报道, 基本上掌握了报道主动权。去年的河南小伙孙中界在上海被钓鱼执法更是一个成功案例, 大河报热线部得到线索后, 立即派记者飞赴上海, 以家乡人的身份独家介入孙中界被钓鱼执法案, 即使是在全国媒体中, 也始终占领着报道高地。

与以上两个案例相比, 河南本土媒体对河南小伙“单车侠”在温州街头“抡车抓贼”的新闻“移植”处理就稍嫌不足。“单车侠”被温州媒体发掘出来之后, 《大河报》大篇幅对此进行了报道, 第一落点很成功。但是, 后续报道就有些单薄, 零星而散乱。对河南都市报而言, 既不派出记者到温州采访“单车侠”, 也不能充分发掘他背后的更多新闻故事, 或搭载搞出轰轰烈烈的相关新闻策划 (比如邀请“单车侠”到报社与读者交流等) , 应该检讨。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 这类新闻的价值及河南本地读者的关注度不必赘言, 笔者以为, 这类新闻在具体的“移植”操作中, 最重要的只有一个“快”字, 同埠媒体谁最先发掘到这个新闻谁就能抢到先机, 甚至完全占有新闻资源;同时, 在“移植”落地的过程中, 若能搞出相应的策划, 更能升华报道。比如, 后来有河南企业为“单车侠”和孙中界提供岗位, 这些完全可以变为河南本土媒体的策划报道, 充分“吃干榨净”这类新闻的延伸。

外埠同质新闻“移植”本地的方法

外埠发生的或外埠媒体报道的新闻, 即使没有“河南元素”, 但是, 河南存在不存在类似的现象和问题, 类似的现象和问题河南读者会不会关注, 有心人若多问一个有没有, 关注一下类似的题材, 常常可以直接将外埠发生的新闻现象和问题“拿来”“移植”河南, 也常常会“复制”出一篇不错的新闻。

山西疫苗事件发生后, 河南疫苗管理怎么样, 大河报的两位记者多问了一个河南怎么样, 就“移植”写出了一个关于河南疫苗很安全的重头报道;2009年夏天, 大河报记者温中豪上网浏览, 偶然发现外省不少媒体报道市场上出售的“顶花带刺”黄瓜是人为喷洒激素所致, 他“移植”到河南调查采访写成的报道立即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 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纷纷跟进报道……

2010年5月, “绿豆神医”张悟本事件暴露出中医养生乱象, 此事已经全国众多的媒体连续报道多日, 卫生部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如何既不炒剩饭, 又让报道出彩, 如何把远在北京的张悟本事件落到河南, 5月29日, 《大河报》以3个整版的篇幅, 采访本地相关部门及专家, 对养生热现象进行调查分析, 揭露中医养生乱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并给读者列出科学的养生建议。这组报道虽受到好评, 但该报道的参与者在反思“得失”时却说:“这一事件会成为一个警钟。我们的落地还是慢了半拍。反应迟钝, 丧失了报道先机, 我们的主动出击意识和快速反应机制应该检讨。”

落地新闻的诞生, 时常可以见到;“移植”本地的技巧, 说白了也很简单, 就两个字:有心。

有心, 需要记者、编辑随时都保持新闻敏感性, 无论是在值班还是不值班的时候。因为毕竟更多的新闻是发生在办公室外的生活中的。可能你在逛街、购物时的一个新发现, 就能为你带来一个精彩的选题。

另外, 作为市场程度较高的都市报, 都应该设立自己的舆情监控室, 每天从纷繁杂乱的信息汪洋中, 站在本土化的角度思考, 将有价值的信息拎取出来 (采集) , 进行筛选和加工, 重新表述“移植”本地 (采写加工) , 这样更能系统、科学、制度化地对外埠新闻进行“拿来主义”监控、借鉴、模仿和学习, 而不再是靠单个人或单个部门的“有心”, 这或许将成为今后报纸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类新闻或新闻操作模式可采用“移植法”落地河南

从新闻实践来看, 有五类新闻或新闻操作模式可以采用“移植法”落地河南本土, 具体包括:

第一, 影响广泛的中国政治、经济新闻。比如每年的全国两会、北京奥运会及刚刚出台的重大经济政策等, 寻找本地视角进行采访操作。

第二, 国内重大自然灾害、事故。但对这类事件, 不但读者感觉麻木, 记者对此也有了“免疫力”, 不太愿意前往采写了。在大小事故频仍的今天, 此类外埠新闻是否需要“移植”河南颇费思量。

第三, 对于发生在外埠的、河南读者有重大或较大关注度的“河南元素”事件新闻, 要实行每天监控, 力求第一时间落地河南。

第四, 看似非“河南元素”新闻却契合当下国内社会热点的题材。这些事件往往和当下公民权利的伸张、官方权力的滥用以及政改试验有关。比如佘祥林“杀妻”案、“华南虎照”事件等。

第五, 外埠新闻媒体成功操作的新闻策划方案或优秀策划活动, 若在河南有共性, 可全盘系统性借鉴或改造模仿“移植”到河南进行落地。

方法移植 篇2

一、芦荟幼苗移植:

当小芦荟差不多有5-8厘米的时候就可以移植,移植的时候直接把小芦荟剪下或者掰下。有根没有根都可以,没有根过些天就会发出来的。

把掰下来的小芦荟种在湿润的土壤中放在阴暗处3-5天,温度要适中,以后就可以搬出来了,因为下面已经生根了。

最好不要再冬天移植,小芦荟比较弱,冬天移植成活率比较低,春夏秋季节都可以。

二、已生长多年的芦荟移植:

人体器官移植的先锋—肾脏移植 篇3

肾脏坏了,换一个好的

我们知道,肾脏的主要作用是排泄人体内的废物,维持体内的正常环境,使人体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如果两个肾脏都丧失功能,废物将在体内积蓄,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肾脏坏了,换一个好的。”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这样做了。医生经化验,象输血一样进行配型,为病人寻找一个合适而健康的肾脏。在病人的下腹部做一切口,将病人的血管和取来的肾血管接通,输尿管与病人的膀胱接通。这样,这个肾脏就可以为这个病人服务了,这就是肾脏移植。目前只能用人的肾脏才能移植,这叫同种异体肾移植。

目前健康肾脏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亲属提供的称为活体供肾;另一种为急性外伤死亡病人的肾脏,称为尸体供肾。目前肾脏来源比较困难,需要大家发扬人道主义,支持这项工作,以挽救更多的病人的生命。

一个肾脏足以负担一个人的正常工作,因此肾脏移植只要移一个就可以了。提供肾脏的亲属献出一个肾脏后,完全不影响他自己的身体健康。

肾脏病病人是否都要做肾移植?

这不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抉择。首先,病人的肾脏损坏到了已经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时,才需要肾移植;其次,目前还可用“人工”的办法来代替肾脏工作,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再者,肾脏丧失功能的病人情况很差,移植要经受一次较大的手术,实践告诉我们,年龄大于45岁、小于16岁,有严重心脏、肝脏并发症和糖尿病等病人,肾移植手术死亡率很高,还不如用“人工”的办法替代好。另外,肾脏来源较困难,即使是完全符合肾移植的病人,也不一定能进行手术治疗。

肾脏移植后就太平无事了吗?

不是的,因为人体内的防卫系统有一种识别和排斥不是人体自身东西的能力,这样可使人体自己得到保护,一般称为“抵抗力”。肾移植病人,这个“抵抗力”会向新移植的肾脏发动进攻,医生把它称为排异。因此移植后,医生还要使用抑制这种排异的药物来保护肾脏。即使这样,还有一部分肾脏仍会被排异掉。所以目前肾移植的成活率,在尸体供肾还只有50%左右,在亲属供肾也不过80%左右。为了保护成活的肾脏,这些抑制排异的药物,需长期使用,不能擅自减量或停服。

由于长期服用抑制排异的药物,病人的抵抗力也相应地下降,因此肾移植后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因为小小的感染可导致移植肾损坏,甚至危及生命。

使用抑制排泄药物后肿瘤的发生率是否升高了呢?根据国外研究报告,由于抑制了人体的“抵抗力”,肿瘤发病率要比正常人高些,但我院从1977年束移植了60多例,还未发现有病人发生肿瘤的,因此也不必过分害怕和担心。

肾移植后能否生育?国内外都有移植后生儿育女的报导。我院已有两例男性病人术后有了孩子,其它医院也有女病人生了小孩的报导。据已生育的小孩来看,抗排异治疗没有影响下一代的健康。但值得注意的是,女病人怀孕时移植肾要增加不少负担,还有免疫上的许多复杂问题。因此一般认为应该为女病人的健康着想,不要为了要一个孩子而去冒丧失移植肾甚至生命的风险。

总之,肾移植为广大晚期肾脏病病人带来了福音,但在目前条件下,肾移植后,还必需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工作,学习和生活。

探讨园林树苗的移植方法 篇4

1.1 起苗的标准

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和无病虫等条件才可出圃。

1.2 起苗的时间

原则上是在植物的休眠期进行, 一般在春秋2季起苗。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常绿树种除上述时间外, 也可在雨季起苗。春季是植树的最佳时期, 一般来讲, 春栽宜早不宜迟, 在这期间树木正处于萌动前的休眠期, 尚未发芽, 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反应迟钝, 生理活性较低, 可耐初春季节冷热无常的多变气候, 待栽植后, 气温回暖渐趋稳定、土壤解冻、雨水较多, 正好赶上树木苏醒进入树木生长的大好时期。秋季起苗有利于为苗圃地实行冬翻、消灭病虫害。当然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 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 要随起随栽。

2 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措施

2.1 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是如何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平衡。移植苗木挖掘时根系受到了大量损伤, 苗木所带的根系与起苗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一般苗木所带根量只是原来根系10%~20%, 这就打破了原来地上与地下的平衡关系。为了达到新的平衡:一是进行地上部的枝叶修剪, 减去部分枝叶量, 减少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消耗, 使供给与消耗相互平衡, 苗木移植就能成活。二是在地上部不修剪或少修剪枝叶的情况下, 尽量减少地上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蒸腾和消耗, 维持较长时间的体内水分平衡, 苗木仍可移植成活, 特别是常绿树种的移植。

2.2 移植成活的技术措施

落叶树种的移植, 除了要注意修剪地上枝叶, 使地下根系外表面积与地上枝叶外表面积相等, 或枝叶外表面积略小于根系以外, 还要注意移植的季节。休眠期移植, 由于苗木处于生理休眠状态, 生理机能较弱, 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少, 蒸腾量小, 同时, 苗木枝叶量小, 移植成活率高, 即秋季落叶后至春季发芽前移植最好, 特别是春季发芽前移植成活率最高。落叶种若在生长期移植, 要对地上部分实行强修剪, 少留枝叶, 争取带大土球移植, 或多带根系 (掘苗根系直径为其地径的10~12倍) , 移植后经常给地上枝叶喷雾, 生长期也能移植成活。常绿树种移植时, 为了保持其冠形, 一般地上部分较少修剪, 地上枝叶外表面面积远大于地下部分根系外表面积, 苗木体内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与消耗失去平衡。所以, 移植时尽可能多带和保留原有根系, 起苗时的土球尽可能大些 (土球直径为地径的10~12倍) , 栽植后要经常往树冠上喷水, 保持树冠对水分的需求, 维持一段时间后, 地下部根系逐渐恢复吸收机能, 常绿种就能移植成活。

3 苗木移植的次数与密度

培育大规格苗木要经过多年多次移植, 而每次移植的密度又与总移植次数紧密相关。若每次苗木移植得密, 相应移植的次数就多, 每次移植得稀, 相对移植的次数就少。苗木移植的次数与密度还与该树种的生长速度有关, 生长快的移植密度稀 (小) , 次数少;生长慢的移植密度大 (密) , 移植次数多。

4 移植方法

4.1 人工挖穴栽植

人工挖穴栽植成活率高, 生长恢复较快, 但工作效率低, 适用于大苗移植。在土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挖坑机挖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栽植穴的直径和深度应大于苗木的根系, 挖穴时应根据苗木的大小和设计好的行株距拉线定点, 然后挖穴。挖穴时, 表土放在坑的一侧, 生土放在坑的另一侧。栽植深度以略深于原来栽植地径痕迹的深度为宜, 一般可略深2~5cm。覆土时混入适量的底肥, 先在坑底填一部分表 (肥) 土, 然后, 将苗木放入坑内, 再回填部分肥土, 之后, 轻轻提一下苗木, 使其根系伸展, 再填满肥土、踩实、浇足水。较大苗木要设立三根支架固定以防苗木被风吹倒。

4.2 沟植法

先按行距开沟, 土放在沟的两侧, 以利回填土和苗木定点, 将苗木按照一定的株距, 放入沟内, 然后填土, 要让土渗到根系中去, 踏实, 要顺行向浇水, 此法一般适用于移植小苗。

4.3 孔植法

先按行、株距划线定点, 然后在点上用打孔器打孔, 深度同原栽植相同或稍深一点, 把苗放入孔中, 覆土。孔植法要有专用的打孔机可提高工作效率。移植后要根据土壤湿度, 及时浇水, 由于苗木是新土定植, 苗木浇水后会有所移动, 等水下渗后扶直扶正苗木, 或采取一定措施固定, 并且回填一些土。要进行松土除草, 追施少量肥料, 及时防治病虫害, 对苗木进行一次修剪, 以确定其培养的基本树形。

总之, 园林树木移植, 要尊重科学, 注意移植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 都要一丝不苟, 同时, 要不断地进行实验, 总结经验创新出各个好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健.浅谈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管理[J].科技导向, 2011 (17)

方法移植 篇5

问题 白血病·淋巴瘤杂志 2013-11-30 分享

第39届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EBMT)年会于2013年4月7日至10日在英国伦敦召开。年会论文内容涉及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移植免疫、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诸多方面,现就半相合移植、移植预处理方案和GVHD专题方面的进展作一介绍。半相合移植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改进

虽然近年来全球骨髓无关供者登记和脐带血库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只有50%需要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能够找到合适供者。与之相比,几乎所有患者都能很快找到半相合的亲缘供者,因此近年来对半相合allo-HSCT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限制半相合allo—HSCT疗效和安全性的主要原因是移植后免疫重建慢、重度GVHD发生风险过高,导致移植相关死亡(TRM)增加。应用体外去除T细胞(以下简称去T)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GVHD的发生。

几家移植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缓解期的高危急性白血病患者,半相合allo-HSCT可以取得与相合的无关供者(MUD)和脐带血(UCB)移植近似的疗效。

但去T后免疫重建延迟导致的高感染率和高复发率仍然是半相合allo-HSCT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非体外去T的骨髓或外周血移植物的安全性成为进一步提高半相合allo—HSCT疗效的关键。

最近三项最新临床研究为半相合allo-HSCT的免疫抑制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1)移植后使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可以增加半相合骨髓移植物中T细胞输入的安全性;

使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可以进一步增加外周血移植物中T细胞的输注数量;

使用G—CSF预激的未去T的骨髓移植物,同时使用5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免疫抑制剂,包括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环孢素(CsA)、甲氨蝶呤(MTX)、吗替麦考酚酯(MMF)和抗CD 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降低致死性GVHD的发生率。

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一项研究统计了47例难治和复发淋巴瘤患者接受半相合allo—HSCT的结果,预处理方案包括CTX、氟达拉滨(Flu)和低剂量全身放疗(TBI)(2Gv),GVHD预防除应用他克莫司/CsA和MMF之外,在回输造血干细胞后加用了CTX(+3天和+4天)。

中位随访l0个月,Ⅱ 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26%,其中仅有2例患者发生了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低至4%。1年总生存(OS)、无病生存(PFS)和非复发相关死亡率(NRM)分别为70%、62%和15%。复发率为13%,中位复发时间为4.4(1.1~8.3)个月。

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的再激活率分别只有26%和23%,且两者均未导致患者死亡。通常情况下,半相合allo-HSCT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导致移植后死亡的首要原因。

来自韩国的一项研究则采用体外去T的方法对12例儿童和青少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进行了半相合allo-HSCT,其中9例为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者。预处理方案采用CTX、Flu和ATG,其中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了低剂量TBI(4 Gy),GVHD预防采用他克莫司/CsA和MMF。

结果1例患者植入失败,2例患者植入后发生了移植物排斥,这3例患者经再次回输造血干细胞后均获得稳定植入,所有接受TBI预处理的患者均未发生植入失败或移植物排斥。3例患者发生了Ⅱ度以上急性GVHD(其中1例为Ⅲ度)。中位随访14.3个月,所有12例患者均生存并脱离输血。

但此研究未报告患者移植后感染的发生情况。虽然该研究病例数有限,但此结果显示半相合allo-HSCT是治疗SAA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式。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进一步改良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预处理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降低TRM和GVHD的发生是近年来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Flu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强,髓外毒性小的优点,在预处理中用Flu替代CTX可避免CTX的髓外毒性。

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比较静脉白消安(Bu)+CTX(BuCy)和静脉Bu+Flu(BuFlu)两种方案用于髓系恶性血液病移植预处理的疗效。虽然BuFlu组患者中位年龄较大(49岁与43岁)、无关供者所占比例较高(53%与43%),而移植后BuFlu和BuCy组患者的2年0s和DF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6%tL 57%和50%比47%。

此结果说明,在使用静脉Bu的情况下,BuFlu方案的疗效不逊于BuCy方案,且可以避免CTX的副作用。日本的一项研究统计了17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Flu为基础的减低剂量预处理移植的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58岁(16~82岁),无关供者占65%(包括骨髓和UCB)。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Flu+口服Bu(FB)组、Flu+静脉Bu(FIB)组和Flu+美法仑(FLP)组。

FIB组患者的3年OS和DFS(42.1%,37.6%)显著高于FB组(36.6%,32.6%)和FLP组(33.8%,30.1%)。3组患者的复发率(RI)相似(FB:38.6%,FIB:43.1%,FLP:38.9%),但FIB组患者的TRM显著低于FB组和FLP组,分别为18.9%、27.6%和30.1%。

法国的一项Ⅱ期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中,采用FB3方案预处理后allo—HSCT治疗80例髓系和淋系恶性血液病患者,预处理药物包括静脉Bu(总剂量9.6 mg/kg)、Flu(总剂量150mg/m2)和ATG(总剂量5mg/kg)。

其中48%的患者在移植时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CR),52%处于CR 及以上。HIJA全相合同胞供者占35%,MUD占65%。Ⅱ~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32%,移植后1年RI为26%,NRM只有1O%,1年DFS和OS分别为64%和71%。

该结果显示,无论对于髓系还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FB3方案都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预处理方案,其疗效有待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进一步验证。移植免疫研究的进展为GVH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

肠道GVHD是allo-HSCT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因此对其早期识别、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美国的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在出现肠道GVHD临床症状前14 d,患者血液中有两种生物标志物明显增加,分别是趋化因子配体CCL14和CD146。

CCL14可以结合T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CCR5,CD 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和内皮细胞。与无GVHD和单纯皮肤GVHD患者相比,肠道GVHD患者外周血中CCR5+ CD146+T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研究者又根据CCR5+ CD146+T细胞的中位比例(2.3%)将肠道GVHD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6个月NRM明显高于低危组(42%比20%)。研究同时还发现,CCR;CD。

T细胞主要表达效应记忆T细胞的表型(CD ccR),同时高表达T细胞激活标志ICOS,而且循环CCR;CD T细胞的增加早于肠道GVHD临床症状的出现。

由于CD 和CCR 是T细胞迁移的重要标志,研究者还进一步验证了肠道组织中CD 和CC 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肠道GVHD患者肠道组织中CD 表达显著增加,而CCL4也有增加趋势。

据此,研究者认为CCR5+ CD146+T细胞比例是肠道GVHD较特异的细胞生物学标志,对疾病发生和预后都有预测价值。CD 也是与T细胞迁移相关的重要分子,使用抗体阻断此抗原可以减少T细胞在内皮屏障中的迁移。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采用抗CD 单克隆抗体治疗20例激素治疗无效的Ⅲ ~Ⅳ度急性GVHD患者。结果完全有效8例(40%),部分有效10例(50%),无效2例(10%),结果令人鼓舞。

另一项研究显示,使用JAK1/2抑制物可以干扰JAK1/2介导的细胞因子反应,从而抑制细胞因子导致的组织炎症损伤。该研究使用体外实验和移植动物模型验证了这一设想。

在体外实验中,加入JAK1/2抑制物可以阻断CD:T细胞生成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17,同时可以减少培养上清中IFNγ、IL-

17、IL-

2、IL-6和IL-4的产生。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JAK1/2抑制物可以减少GVHD的发生并延长小鼠存活时间。由此研究结果可见,JAK1/2抑制物的应用可能为GVHD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大树移植技术探究 篇6

[关键词]大树;移植;技术;探究

移植胸径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胸径15cm以上(或高度6m以上)的常绿乔木。冠幅3m以上(或高度4m以上)的灌木,地径5cm以上(或树龄超过20年)的藤本。属于“大树移植”。

大树移植可以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园林效果,也是保护在城市改扩建工程中的古树名木和已有大树的有效手段。但是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大树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园林绿地建设之中。“大树进城”已成为一种时尚。大量引进大树对城市和农村都隐藏着极大的生态风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现在来探讨一下大树移技术。

一、选择大树

大树移植应选择苗圃培育的经过多次移植的“熟苗”,尽量不要选择没有经过移植或者在农村散生的“生苗”。其苗木往往主根明显,入土很深,挖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其根系造成极大的损害,也很难带住土球,移植成活率极低。在树种选择上则尽量选择浅根系的乡土树种。大树移植较易成功的树种有:国槐、臭椿、银杏、悬铃木、樱花、刺槐、大叶女贞、雪松、白皮松等,不易成活的树种有:龙柏、云杉、冷杉、核桃、柿树等。在树体选择上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大树。同时对大树生长地和移植地的立地条件进行评估,避免两地立地条件异过大。大树生长地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便于机械作业。

二、前期准备

移植大树应该提前1~2个生长季对其进行“段根缩坨”处理。经过这种处理促进数目侧须根生长,使大树在移植前形成大量可带走的有效吸收根。移植的大树在挖掘前4~5d充分灌水。在不影响观赏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对树体进行修剪。一般来说,落叶乔木易发枝的剪去树冠的1/2,不易发枝的剪去树冠的1/3。常绿树一般只剪去影响观赏的重叠枝、病虫枝和老弱枝,这样便于吊装运输,同时减少大树的枝叶量,与地下根系保持平衡。对于较大的修剪伤口用杀菌剂处理后蜡封,对观赏面和阴阳面进行标记。

三、移植时间

一般来说大树移植应该选择蒸腾量小,水分代谢平衡,有利于根系及时恢复生长的时期。早春气温逐渐回升,土壤水分充足,树木根系在较低温度下可开始活动,有利于水分代谢平衡。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蒸腾量小,是土壤水分稳定,土壤温度尚高,大树定植后根系还能迅速恢复生长。因此,早春和晚秋是大树移植成活率较高的时期。

四、定植技术

定植前按照设计要求开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应大于土球直径40~50cm,深度大于土球高度20~30cm,四周光滑。挖掘完成后在底部垫20~30cm的种植土,然后把种植穴杀菌消毒,大树运到必须尽快定植。先将树冠的绑扎物去掉,对于吊装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枝干损伤消毒处理。起吊大树进入种植穴,扶正树冠,调整大树朝向和种植深度(注意大树种植一定不要过深,保持原来深度即可),合适后填入一部分土,固定大树后去除土球包扎物,然后分层填土压实。填土至2/3处立支撑,一般用三柱式或四柱式。支撑牢固后浇水,水一定浇透,然后填土埋住全部土球。

五、养护管理

要使大树在移植后成活并回复生机,需要细心的养护管理。在移植后1~3年里日常养护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移植一年内的养护管理,这是大树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1.树干包扎喷水保湿

定植完成后用草绳把大树主干和一级分枝近主干处包扎,避免强阳光直射和干热风吹袭,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炎热的夏季又可往草绳和树体上喷水,调节树干温湿度,喷水一定要均匀,避免水滴下使根部积水。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给树体输液(打吊针),既能给树体补充水分,又可避免喷水过多使根部积水。

2.搭棚遮荫

夏季气温高,树体蒸腾作用强烈。为了保持树体水分平衡,应及时搭棚遮阴减弱蒸腾。但注意不能遮阴过严,一般遮阴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散射光,保证树体的光合作用。荫棚距离树体一般50cm左右,保持棚下空气流通,防止日灼危害。

3.土壤水分管理

大树栽植后根部一定要有良好的透气条件。新植大树根系受到了一定的伤害,吸水能力减弱,因此土壤保持湿润即可。水量过大反而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对新根生长不利,严重的还会导致根系腐烂死亡。因此对大树的浇水一定要慎重。定植第一次浇水后,隔一天浇第二次水,以后是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情况严格分析,谨慎浇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树穴积水,浇水后填平种植穴,使其略高于周围土面。地势低洼易积水的要挖排水沟,保持不积水。

4.病虫害防治

大树移植后,其生长势降低,对病虫害的抗性降低,新环境潜在的病虫害也给大树造成威胁,所以要经常检查,以预防为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树种特性,及时防治,对症用药。

5.施肥

大树定植初期每隔半个月左右可进行根外追肥,有利于大树恢复生长势。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制成0.5%~1%的溶液,在早晚或阴天向叶面喷施。根系萌发后可勤施薄肥,促进大树的恢复生长。

6.防冻处理

新植大树易受低温危害,入秋以后注意减少氮肥施用,同时,增加施用钾肥。根据树木生长情况逐步除掉遮阴棚,提高光照强度,曾加树体光和作用强度,提高树体根系和枝条的木质化程度,提高大树本身的抗寒能力,并及时对树干涂白。冬季寒潮来临前,采取覆土、覆盖、设置风障等方法加以防寒保护。

方法移植 篇7

关键词:ObjectARX,AutoLISP,ADS,移植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机械、电子、建筑、土木、广告等领域中,CAD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作为CAD 软件中的优秀代表,AutoCAD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不仅可以用来进行产品设计,而且还可利用二次开发工具,实现产品的参数化设计,并可以针对用户的需求实现产品的二次软件开发,大大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1]。由于AutoCAD版本的不断升级,其开发工具也发生着变化,如果不做修改,原来开发的程序很难使用,如果在新的框架下完全重写,则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1 AutoCAD二次开发过程及关系

作为AutoCAD的二次开发方法,AutoLISP,ADS及OjbectARX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AutoLISP为第一代解释性开发语言,他通过内部进程(IPC)与AuotCAD进行通信。ADS是用C编写,通过外部函数的形式加载到AutoCAD,由AtuoLISP解释器调用,并通过IPC与CAD进行通信。ObjectARX是一种类似于Windows下的DLL的一种C++编译程序,不能单独出现。他与AutoCAD共享地址空间,并能直接调用AutoCAD的核心函数。与通过IPC进行调用的前两者相比,他的运行效率更高。3种开发工具与AutoCAD的互调用关系如图1[2]所示。

2 软件移植问题概述

AutoCAD的二次开发软件对于版本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版本会出现不兼容现象。如果对原有程序进行移植,首先你须确定实现的移植目标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平台框架;其次考虑如何在新框架下继承原有的程序、资源。

2.1 ObjectARX整体框架构建及移植

本次应用程序的移植使用的平台为微软公司的Visual Studio.Net 2002,测试平台为AutoCAD 2004,开发工具包为Autodesk的ObjectARX SDK 2006。安装开发环境,解压开发包,并将其目录下的ArxWizards进行安装。利用ObjectARX的向导创建ARX应用程序,需要进一步对生成的解决方案进行配置:将上述开发包下的include、lib文件路径配置到解决方案,同时增加额外的acad.lib,acedapi.lib,rxapi.lib,acge16.lib库等。当配置完成并生成工程文件后,需要手动为解决方案增加.def文件,并为添加:

以往的消息入口函数acrxEntryPoint及其所包含的switch-case语句都被新的框架下的类及其虚函数所代替,在此框架下可以为应用程序添加一些自定义命令,下面以自定义的命令WALL_BUILD为例讲述ARX命令的编写过程,大致分为3部:

(1) 利用向导,根据需要定义是属于模态(或透明)类型的命令(如图2所示)。

(2)根据在(1)的选择,调用如下的宏命令函数进行注册:

ACED_ARXCOMMAND_ENTRY_AUTO(CArxProject1App,KingArxProject1,wall_build,wall_build,ACRX_CMD_MODAL,NULL)

(3) 根据ARX的产生的WALL_BUILD接口,其所对应的函数实现为KingArxProject1wall_build,其中KingArxProject1为工程名称,接下来为其编写相应的过程。与以往不同,这类的实现函数不能带有返回值,形式化如下:

至此,一个ARX的命令编写过程结束,只需要调用WALL_BUILD命令即可实现对以上函数功能调用。

2.2 原有程序ADS及AutoLISP的重利用

程序移植的目的是充分地利用原有资源。由于ADS函数及其经由AutoLISP解释的独特性,在移植过程中对其进行区别对待。ADS函数是当ARX加载到AutoCAD后作为外部函数而调用,其通过消息入口函数为kInvkSubrMsg消息下的 dofun();进而调用ads_defun()[3]进行外部函数的注册,他们都以“c:funname”的固定格式定义名称,其中“c: ”是作为固定标识,funname为真正的函数名称。这是AutoCAD对于其特定的标识。

这些ADS不再采用ads_defun函数进行注册,而是统一采用宏定义函数ACED_ADSCOMMAND_ENTRY_AUTO实现。如对于删除门操作的命令c:delete_door,其所对应的宏注册ACED_ADSCOMMAND_ENTRY_AUTO(ArxProject1App,delete_door,true)

与ARX命令注册不同的是,ADS函数没有本地命令和国际命名,也没有命令的状态区分。

2.3 资源文件管理

资源文件的管理在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移植过程中,尽可能地继承其中的菜单资源、工具栏,以及自定义对话框的脚本文件的调用。

AutoCAD包括相当丰富的各类菜单,这些菜单的功能是由菜单文件来定义,他们共同定义和控制菜单区域的外观和功能。菜单文件的类型为:.mnu,.mnc,.mnr,.mns,.mnl,.mnt。其中.mnu,.mns是基本相同的ASCII文件,一个.mns生成后,他将被作为生成.mnc、.mnr的源文件,.mnl是为调用AutoLISP程序而调用的。如果在生成了.mns后改动了.mnu文件,需要AutoCAD的Menu命令重新编译[4],关于菜单文件编写界面的各种格式,这里不再详述。在AutoCAD升级的过程中,自身的资源在表示和标识都有很大的改变。原有的资源表示需要参照所移植平台依次改动,例如【文件】|【打开】的快捷方式中资源需做如下修改:

ID_Open [_Button("打开","ICON_16_OPEN","ICON_24_OPEN")]^C^C_open

修改为:

ID_Open [_Button("打开",RCDATA_16_OPEN,RCDATA_16_OPEN)]^C^C_open

与AutoCAD本身命令表示不同,用户自定义的菜单和工具栏需要指定图标资源,将ARX中自定义的ADS和ARX命令如delete_door等按照定义菜单命令方式写入文件。

尽管AutoCAD利用微软的MFC为ARX应用程序提供强大的图形支持,其自定义的脚本文件DCL(Dialog-box Control Language)编写对话框有着一些独特的优势。由于其不用编译,即便ARX程序整体编译完毕,依然可以对DCL文件进行编辑修改,十分灵活。因为ADS和AutoLISP也可为其编写实现过程,所以无论在ARX程序内部还是AutoCAD的菜单等资源均可实现DCL的调用,在移植的过程中沿用DCL,其调用详见文献[5]。

2.4 外部资源引用相关问题分析

在设计一些自定义命令的图形化接口的过程中,除了利用原有的脚本文件,主要采用MFC类库的开发方式。ObjectARX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动态或静态的MFC,也可以使用通常的DLL或扩展的DLL[6]。在ARX应用程序与AutoCAD 和其他应用程序使用共享的MFC库时,资源管理变得极为重要。必须清晰地管理应用资源,防止他与AutoCAD或ARX应用程序之间发生资源冲突[1]。在移植的过程中,对使用到基于MFC的扩展DLL资源,在配置的新平台上重新编译后,交付ARX程序调用。清晰的资源设置一般包括以下3步[2,6]:

(1) 在执行任何导致MFC 查找你的资源的步骤时,调用函数AfxSetResourceHandle()将自定义资源设为系统缺省值;

(2) 在将系统资源设为应用资源以前,调用AfxGetResourceHandle()函数获得系统当前资源;

(3) 在执行完任何要求使用自定义资源的函数之后,立刻将系统资源还原为以前保存的资源句柄。

在应用程序对话框命令句柄需调用要求获得AutoCAD资源的AutoCAD API函数(或调用AutoCAD命令)时,首先应当在调用函数项将资源设置为AutoCAD,在执行完毕后再恢复应用程序资源(acedGetAcadResourceInstance()函数可获得AutoCAD的资源句柄)。

2.5 ARX程序调试

在移植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原有资源,如果能完成相应的功能,则尽可能保持代码风格不变。对于ARX和ADS的部分,根据实现的功能,分别按上述方法将他们移植到新的框架下(AutoLISP和DCL的脚本,只需要配置到相应路径即可)。在上述.Net开发环境下进行逐步增量编译,对于因版本等原因出现的问题,参照ObjectARX开发文档及微软的MSDN即可。

与一般的可执行文件不同,ARX不能单独运行,他必须依赖于测试容器AutoCAD 2004,以第三方软件作为容器的测试方法在调试时采用一般采用如下方法:

(1) 直接启动AutoCAD软件;

(2) 选择.net环境下的菜单【工具】|【调试进程】,打开进程对话框;

(3) 在可用进程列表中选择acad.exe,然后点 【附加(A…)】 按钮,出现“附加到进程”对话框,程序类型选Native,确定;

(4) 关闭【进程】对话框,回到AutoCAD界面,加载debug版ARX程序,此时可设断点调试ARX。

3 结 语

通过构建新的框架,并对原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移植,实现在AutoCAD基础上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在当前广泛使用的AutoCAD 2004上加载、运行,达到了软件复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苏.结合ARX与MFC开发AutoCAD应用程序[J].四川建筑,2005,25(6):117-118.

[2]江丽芳.在ARX中运用MFC技术快速开发AutoCAD应用程序[J].重型机械,2005(6):23-26,30.

[3]Autotools工作组.AutoCAD ADS-C程序设计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郭朝勇.AutoCAD 2002定制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邵剑平.DCL对话框设计与应用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5,34(6):122-123.

方法移植 篇8

关键词:肾移植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护理管理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免疫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1]。肾移植患者由于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免疫力受抑制。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达40%~78%,其中以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的病死率最高。从而控制感染和切断感染途径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4月~2009年12月对275例肾移植患者实施严格的预防感染的措施,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4月~2009年12月共完成肾移植手术275例,其中尸体肾移植83例,活体肾移植192例。男221例,女54例,年龄14~65岁,平均37.1岁。2次以上移植8例。

1.2 管理方法

1.2.1

严格执行院内各项感染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及消毒隔离制度,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实施,院感科工作人员和护理部消毒隔离质控小组每季度共同不定期与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分,按质控标准予以评分并及时反馈意见,予以整改。加强监测力度,每月对使用中的吸痰连接管、吸痰瓶、各种引流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病历夹、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消毒液等进行细菌学培养,使其区域菌落≤200 cfu/m3,保证医务人员手指带菌数≤5200 cfu/m2。从而及时发现感染源,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1.2.2 监护病房消毒管理

笔者所在科设立专门监护隔离病房,并固定护理人员,减少人员流动。工作人员应健康状况良好,无病毒细菌感染。入室须更换隔离衣裤,带口罩、帽子,更换专用拖鞋。各项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清洁区、无菌区、感染区严格区分。对于实习、参观人员等必须由科主任、护士长同意,并更衣换鞋方可进入。家属探视限制人员,并隔窗,不直接进入病房。监护病房每日开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消毒4次,每次4 h。每日定期开窗通风至少两次,确保室内空气新鲜,每次通风要不少于30 min。做好病室内物品、床单、治疗台、地面的消毒工作,物品、床单、地面等定期用2000 mg/L含氯消毒液湿摸、湿拖,拖把、抹布均分别使用且用后消毒、悬挂、晾干。每周病室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摆放植物。室温保持在20℃左右,湿度在50%~60%。

1.2.3手的消毒管理

据文献报道,医务人员在接触污染物或感染患者前后,手被细菌污染,细菌多达109cfu/cm2[2]。由医务人员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外源性医院感染与手的清洁度密切相关。医务人员学习洗手和手消毒指征,科室安装感应水龙头、感应皂液盒、擦手纸巾盒,并在洗手处墙上贴卫生部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按常规用洗手液在流动水进行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并认真揉搓双手不少于15 s,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后用纸巾擦干。据文献报道,按六步洗手法洗手10~15 s,可完全清除手上污染的暂居菌群[3]。由于一般洗手只是简单冲洗,多数忽视对指尖、指缝、拇指的搓洗,所以一般洗手后细菌污染率只能下降18%。有研究表明,采用六步洗手法,则可以将手部卫生的合格率提升30%~40%。上班时禁止佩戴戒指、手表、手链。因为手上戴了戒指等饰物,会使局部形成一个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4]。治疗车上备有快速免洗手消毒剂,每治疗操作一个患者后,用快速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手一次,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洗手消毒的依从性,把洗手消毒提高到遵守护理职业道德规范上来认识,形成自觉性,从而降低手污染造成的交叉感染。

1.2.4 移植患者的护理管理

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再强化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自身感染。三餐前后及睡前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漱口。同时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次(早、晚间),以保证口腔黏膜的完整性及屏障作用,预防口腔感染。每日定时叩击背部,同时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按要求使用精密抗返流性尿袋,做好会阴部护理,每日2次,遇到女性患者月经期勤换卫生巾,且每次温水清洗会阴。女性大便后给予清洁会阴,以预防伤口及尿路感染。保持尿管通畅,防止扭曲、脱落、堵塞、受压,不要让引流袋的位置高于膀胱,避免尿液倒流,逆行感染。如有血尿,尿量少时要注意有无凝血块堵塞尿道管,及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冲洗时注意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接头处要严格消毒,每次冲洗直到冲洗液变清澈,禁止吸出的液体再次回注,以免逆行感染及尿液潴留促使细菌生长。术后护士特别要注意患者的清洗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温水擦浴2次。定时翻身或使用气垫床,防止皮肤过度受压而发生褥疮。

2 讨论

长期肾功能不全导致自身抵抗力降低,贫血、低蛋白血症进一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同时肾移植术后患者服用免疫抑制剂,体质衰弱,抵抗力低,易并发肺部、尿路感染等[5]。因医院空气中的微生物既有一般大气中的自然微生物,又有病原菌,后者的含量比普通环境高,种类也多。且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如痰液、脓液和粪便等也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干燥后可直接或间接散入空气中[6]。因此预防院内感染尤其重要。所以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加强肾移植病室的无菌管理,增加医务人员的消毒无菌知识和卫生意识,让其自觉遵守各项消毒灭菌操作规程,可有效降低感染率,从而提高移植肾及宿主存活机会。

参考文献

[1]段雨,董秋波,陈妙霞.肾移植病房隔离与微生物污染监测的护理管理.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0):3977-3978.

[2]尹哲,王欣丽,张翠莲,李艳,王颖慧.肾移植监护病房感染管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8):1938-1939.

[3]钟秀华,张彩燕,胡秋莹.不同手部清洁方法效果及成本效益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6.

[4]杨美荣,刘福英,王桂芝.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控制措施.内蒙古中医药,2007,7:10-12.

[5]陈庆丽.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3):72.

方法移植 篇9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 对图形用户界面 (GUI)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MiniGUI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几种GUI系统之一, 与其他的GUI相比, MiniGUI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轻型、占用资源少, 是根据嵌入式系统应用特点量身定做的图形支持系统。当前MiniGUI在工控设备和手持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的嵌入式图形界面开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MiniGUI的技术特点

MiniGUI是一种面向嵌入式或实时系统的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它遵循GPL公约, 是基于SV-GALib及Linux Thread库的多窗口GUI支持系统。MiniGUI能跨多种操作系统, 包括嵌入式Linux、eCos、uC/OS-II和VxWorks等系统, 是国内最早的自由软件之一。

MiniGUI采用类Win32的API接口, 实现了简化的类Micro Windows风格的图形界面;提供了完备的多窗口机制消息传递机制;支持低端显示设备 (单色LCD) 和高端显示设备 (彩色显示器) ;提供了对BMP、GIF、JPEG和PNG等常见的图像文件的支持;支持Windows的资源文件, 同时支持多字符集和多字体, 还自带了输入法。MiniGUI的突出特点就是小巧、可配置, 基于这一特点, MiniGUI能够在CPU主频为30 MHz, 仅有4 MRAM的系统上正常运行, 这是其它嵌入式GUI系统所无法达到的。

2MiniGUI的体系结构

2.1基于MiniGUI的嵌入式系统结构

MiniGUI具有良好的软件架构, 通过抽象层将MiniGUI上层和底层操作系统隔离开来。如图1所示, 基于MiniGUI的应用程序一般通过标准C库、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接口以及MiniGUI自身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 (API) 来实现自己的功能;MiniGUI中的“可移植层”可将特定操作系统及底层硬件的细节隐藏起来, 而上层应用程序则无需关心底层的硬件平台输出和输入设备。

2.2MiniGUI的体系结构

从结构上看, MiniGUI是分层设计的, 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在底层, 图形抽象层 (GAL) 和输入抽象层 (IAL) 为MiniGUI提供了底层的控制台或者图形接口以及输入接口。中间层是MiniGUI的核心层, 其中包括了窗口必不可少的各个模块。核心层可通过外部支持库的链接和添加, 扩展功能属性, 从而丰富了它的支持功能。最顶层的API则向应用设计提供编程接口。统一的编程接口, 大大提高了MiniGUI的可移植性, 使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变的更加容易。

3MiniGUI的移植

3.1软硬件环境

在操作系统方面, 使用虚拟机工具VMware Workstation 5.5安装Red Hat Linux 9.0 (Kernel:2.4.20) 作为宿主机, 在开发板上是裁剪过的同样的Kernel版本。系统使用的交叉编译器是arm-linux-gcc。

硬件平台采用基于Intel XScale架构的PXA270处理器, 它集成了存储单元控制器、时钟和电源控制器、LCD控制器、AC97控制器等外围控制器, 可以实现丰富的外围接口功能。显示屏采用SHARP公司的5.7寸640×480分辨率的LCD显示屏。

以root用户登陆Linux系统, 在主机上使用命令解压并安装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 3.4.6.tar.bz, arm-linux-gcc将被安装到/usr/ local/arm/3.4.6/下面。然后, 在/root目录下的.bashprofile中添加环境变量, 执行vi .bashprofile, 最后一行加入: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6/bin路径, 保存后退出。

移植采用的MiniGUI软件版本是V2.0.4, 其中包括MiniGUI所使用的资源minigui-res- 2.0.4.tar.gz, 包含基本字体、图标、位图和输入法等;MiniGUI函数库源代码libminigui- 2.0.4.tar.gz;MiniGUI示例程序mg-samples- 2.0.4.tar.gz。还有编译MiniGUI库所需要的其它库jpegsrc.v7b.tar.gz, libpng-1.2.40.tar.gz, zlib-1.2.3.tar.gz。

3.2安装资源文件

将资源文件minigui-res-2.0.4.tar.gz解压缩tar -zxvf minigui-res-2.0.4.tar.gz, 在文件夹minigui-res-2.0.4中vi config.linux更改安装路径, 将其中的TOPDIR项修改为自己选择的安装目录, 为/minigui-arm-2.0.4, 保存退出, make install进行安装。

资源文件被安装在/minigui-arm-2.0.4/lib/minigui/res/子目录中。将此目录中的资源文件都拷贝到开发板的/usr/local/lib/minigui/res/目录下。

3.3支持库的编译安装

为了丰富MiniGUI的支持功能, MiniGUI的编译需要一些库文件的支持。电脑上缺省的gcc基本上都有这些库文件, 所以不需要另外安装。可是现在要交叉编译在目标板上运行, 而交叉编译器又不带这些库文件, 所以首先需要编译这些库文件并安装到交叉编译器相应目录中去。但是库不一定要装最新的, 库版本太新, MiniGUI有可能不认识, 所以要注意版本的选择。以下的库文件是经过验证可以和MiniGUI一起工作的。

3.3.1 jpeg库的编译安装

应用中有很多图片都是JPEG格式的, 很多视频也采用JPEG编码格式。安装该库将能扩展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范围, 也能更加丰富MiniGUI的应用。

将jpegsrc.v7b.tar.gz库文件解开压缩tar -zxvf jpegsrc.v7b.tar.gz, 然后在文件夹jpeg-7中配置相应的选项, 命令如下: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build=i386-linux --host=arm-linux

--target=arm-linux --prefix= /minigui-arm-2.0.4

再用make进行交叉编译, make install安装后, jpeg库即安装完成。

3.3.2 png库的编译安装

PNG格式的图片也是常见的一种图片格式。MiniGUI中有很多图片是PNG格式的, 如果没有这个库, MiniGUI将会丧失很多精美的应用。

将libpng-1.2.40库文件解开压缩tar -zxvf libpng-1.2.40.tar.gz, 然后进入文件夹libpng-1.2.40中, 按如下配置: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build=i386-linux --host=arm-linux

--target=arm-linux --prefix= /minigui-arm-2.0.4

用make进行交叉编译, make install安装, png库就安装完了。

3.3.3 zlib库的编译安装

zlib库是安装图形库的基础, 只有zlib库安装准备无误了, 后面MiniGUI的图库才可能顺利的安装。本移植选择的是zlib-1.2.3.tar.gz版本, 先解压tar -zxvf zlib-1.2.3.tar.gz, 在zlib1.2.3文件夹中配置如下: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shared

--prefix=/minigui-arm-2.0.4

最后用make进行交叉编译, make install进行安装即可。

3.4编译MiniGUI

有了以上支持库文件, MiniGUI就可以配置丰富的支持功能。对MiniGUI函数库源代码libminigui-2.0.4.tar.gz解压tar -zxvf libminigui-2.0.4-linux.tar.gz, 然后在文件夹libminigui-2.0.4-linux中进行配置、编译和安装。

MiniGUI有很多配置选项, 其中:CC:针对特定平台的交叉编译器, 采用的是arm-linux-gcc;prefix:MiniGUI的安装路径, 默认为/usr/local/, 为方便移植将路径改为/minigui-arm-2.0.4/;target:选项用于指定目标平台;build:与target一样;host:选项用来指明宿主机的类型。交叉脚本配置如下: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prefix=/minigui-arm-2.0.4

--build=i686-linux --host=arm-linux

--targer=arm-linux

配置完成后, 用make交叉编译, make install进行安装。安装完后, 函数库被装在/minigui-arm-2.0.4/lib/子目录中;头文件被装在/minigui-arm-2.0.4/include/子目录中;配置文件MiniGUI.cfg被装在/minigui-arm-2.0.4/etc/子目录中。MiniGUI的运行时配置一般是通过配置文件指定的, 运行时配置选项影响MiniGUI的一些运行行为, 比如要使用的图形引擎或者输入引擎;要装载的设备字体;要装载的位图和光标资源等等。

将所需的库文件libminigui.so, libminigui-2.0.so.4.0.0, libminigui-2.0.so.4, libmgext.so, libmgext-2.0.so.4.0.0, libmgext-2.0.so.4, libjpeg.so.7.0.0, libjpeg.so.7, libjpeg.so都拷贝到开发板的/lib目录下。将MiniGUI.cfg拷贝到开发板的/usr/local/etc/目录下。将system段的内容修改为如下内容:

[system]#GAL engine and default options

galengine=fbcon

defaultmode=640x480-16bpp

#IAL engine

ialengine=console

mdev=/dev/input/mice

mtype=IMPS2

将fbcon段的内容修改为如下内容:

[fbcon]

defaultmode=640x480-16bpp

保存退出。说明:内核必须支持FrameBuffer。

3.5编译、运行示例程序

将示例程序mg-samples-2.0.4.tar.gz解开压缩tar -zxvf mg-samples-2.0.4.tar.gz, 然后在mg-samples-2.0.4中进行如下配置:

CC=arm-linux-gcc

CFLAGS=“$CFLAGS

-I/minigui-arm-2.0.4/include/”

LDFLAGS=“$LDFLAGS

-L/minigui-arm-2.0.4/lib/”

./configure--prefix=/minigui-arm-2.0.4

--build=i686-linux --host=arm-linux

--targer=arm-linux

配置完成后用make进行交叉编译, 编译完成后, mg-samples-2.0.4下的src文件夹中就生成了例程的可执行文件, 将可执行文件拷贝到开发板的/flash/目录下, 运行可执行文件顺利的话, 屏幕上可以看到程序的运行界面。至此, MiniGUI已经成功移植到目标系统上。

4移植方法分析

嵌入式技术已成为一项热门的技术, MiniGUI也因其轻量级和可靠性强等优点被广大开发者所采用, 而移植MiniGUI的过程往往是系统开发时的一大难点。该移植方法的流程十分清晰, 必须安装完支持库后才能编译MiniGUI函数库源代码。有些移植过程根本不安装支持库, 或是编译完MiniGUI函数库后才安装支持库, 以至于这些支持库支持的功能都没有配置上, 而且也会在之后的例程编译时出错。

5结束语

移植针对MiniGUI2.0.4版本以PXA270平台为例, 详细阐述了其编译和移植的过程, 阐明了MiniGUI功能的扩展特点, 也丰富了其在图形处理上的应用。对MiniGUI其他支持库, 如字体库等的移植添加也将起到一个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还可以根据需要, 继续修改MiniGUI库函数及各种资源, 并且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 使图形用户界面更加完善。

摘要: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 相应的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也日趋重要, MiniGUI正是其中的一个轻量级的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通过分析MiniGUI的技术特点和体系结构, 以MiniGUI2.0.4版本为例, 详细阐述了在嵌入式PXA270平台上MiniGUI支持库的编译安装方法, 以及MiniGUI的交叉编译和移植过程。

关键词:MiniGUI,PXA270,交叉编译,移植

参考文献

[1]魏永明.嵌入式软件开发及C语言实现—MiniGUI剖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张斌.MiniGUI2.0.3在嵌入式模块X-Board<GP8>上的移植[J].兵工自动化, 2008, 27 (3) :95-96.

方法移植 篇10

ddY小鼠是目前公认的自发性IgA肾病动物模型,来源于非先天性的dd-家系小鼠,因携带逆转录病毒导致乳腺肿瘤而产生自发性Ig A为主的系膜区沉积。由于它们不是先天性的IgA肾病发病鼠,所以IgA肾病的发病情况差异性很大[3]。SUZUKI等通过肾活检发现ddY鼠可以被分成早期发病鼠、晚期发病鼠和不发病鼠,早期发病鼠同系交配超过20代可以产生稳定的IgA肾病发病鼠模型[4]。研究表明,IgA肾病的病因与骨髓细胞有关,以Ig A肾病发病ddY鼠作为供体进行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可以在所有的正常受体鼠上重建IgA肾病[5]。本研究以IgA肾病发病dd Y鼠为供体,以C57BL/6鼠为受体进行骨髓移植,建立IgA肾病模型,观察该模型的病理特点和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血清Ig A ELISA试剂盒(日本Bethyl);尿蛋白ELISA试剂盒(美国Albuwell);PE标记的羊抗小鼠Ig A抗体(美国BD生物科学);兔抗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抗体(日本Cosmo);多克隆羊抗FN抗体(美国Santa Cruz);单克隆鼠抗GAPDH抗体(英国Abcam)、Leica RM 2025石蜡切片机(美国);荧光显微镜自动照相和数字成像装置(型号BX51生产厂Olympus日本);Olympus BX60光学显微镜(日本);高速冷冻离心机(Sigma 3C15K美国);Biorad 170-3935转膜仪(美国);紫外分光光度计(UV-3000,英国)。

1.2 方法

1.2.1 IgA肾病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IgA肾病发病ddY鼠作为供体(由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C57BL/6小鼠作为受体行骨髓移植。受体鼠暴露到总量为10 Gy的X线下照射,照射时把受体鼠放入经消毒的按小鼠尺寸订做的有机玻璃盒子中,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骨髓干细胞1×107个/只,0.2 m L/只),移植后受体鼠置相对无菌环境喂养,木屑垫料及饲料经高压消毒,在移植后第6周(n=6)、12周(n=10)和24周(n=6)留取血尿标本后分批处死。正常C57BL/6小鼠(n=6)作为对照组。

1.2.2 血清和尿液标本的检测

血清IgA、尿蛋白测定采用ELISA法。经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

1.2.3 肾组织学

用4%甲醛固定肾组织,石蜡包埋,切片(3μm),行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评价组织学改变。系膜基质的扩张通过计算肾小球系膜面积∕毛细血管襻面积的比值来评估:每个标本随机选取视野的20个肾小球用于病理分析,通过软件Image J(1.43q版本,NIH)测定,平均值用于分析。

1.2.4 免疫荧光染色

3μm冷冻切片室温干燥1h,放入4℃丙酮中固定5 min,室温晾干,0.01 mol/LPBS漂洗5 min×3次,再滴加5%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30 min,甩去多余液体不洗,直接滴加一抗藻红蛋白标记的羊抗鼠Ig A,湿盒内4℃过夜,0.01 mol/LPBS漂洗5 min×3次,甘油封片,用荧光显微镜带自动照相和数字成像装置观察照相。

1.2.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冷冻切片(3μm)常温干燥30 min,0.01 mol/L PBS漂洗3 min×3次,置3%双氧水中10 min,0.01 mol/L PBS漂洗3 min×3次,然后滴加复合消化液室温20 min,0.01 mol/L PBS漂洗3 min×3次,再滴加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30 min,甩去多余液体不洗,直接滴加一抗兔抗FN抗体反应。湿盒内4℃过夜,0.01 mol/L PBS漂洗3min×3次,滴加DAB液室温5 min,0.01 mol/L PBS漂洗5 min×3次,甘油封片。

1.2.6 Western-blotting法

参照Sieving法[6]制备肾小球。将肾脏除去肾被膜和脂肪囊,将肾皮质碾成糊状依次通过孔径为200、100和70μm的筛网。将70μm筛网上的物质用4℃的PBS液收集。1 500 r/min离心5 min,用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PBS洗脱后,收集肾小球。取20μg的总蛋白进行7.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转印(50 V,1 h)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用TBS新鲜配置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1 h,TTBS洗膜后加适当稀释的一抗多克隆羊抗FN抗体和单克隆鼠抗GAPDH抗体,4℃杂交过夜,次日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2 h,ECL室温显色10 mi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性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IgA水平

与移植前血清IgA水平[(68.73±39.93)mg/d L]相比,骨髓移植后血清IgA水平在第6周开始升高[(163.68±68.90)mg/d L,P<0.05],移植后12周血清Ig A水平进一步升高[(260.56±159.03)mg/d L,P<0.01],移植后24周血清Ig A持续高水平[(290.12±140.87)mg/d L,P<0.05],但与12周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

1)P<0.0.5;2)P<0.01

2.2 系膜Ig A沉积

免疫荧光显示骨髓移植后第6周系膜区开始出现少量的Ig A沉积,第12和24周系膜区Ig A的沉积显著增加,24周时系膜Ig A的沉积水平与12周相比无明显差异(见图2)。

A,0周;B:6周;C,12周;D,24周

2.3 尿蛋白水平

与移植前尿蛋白水平相比[(10.70±3.16)mg/d L],骨髓移植后尿蛋白水平第6周开始升高[(18.88±8.77)mg/d L,P<0.05],第12周尿蛋白水平急剧升高[(82.8±65.6)mg/d L,P<0.05],第24周尿蛋白持续高水平[(84.56±37.8)mg/d L,P<0.05],但与12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

2.4 系膜基质的面积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39.6±4.22)%],骨髓移植后12周开始出现系膜基质扩张[(53.02±2.09)%,P<0.05],第24周系膜基质扩张程度进一步升高[(55.04±3.07)%,P<0.05],第24周与第12周的系膜基质面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图4)。

2.5 肾小球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骨髓移植后第6周时受体鼠肾小球系膜区仅出现轻微的纤维连接蛋白沉积,第12周系膜区纤维连接蛋白的沉积显著增加,明显高于移植前水平,第24周时肾小球纤维连接蛋白沉积水平与第12周无明显差异(见图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第12周和24周肾小球蛋白中纤维连接蛋白明显增加,显著高于移植前水平(见图6)。

A:0周;B:6周;C:12周;D:24周

A:0周;B:6周;C:12周;D:24周

3 讨论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受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很多学者在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所以缺乏统一可靠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持续进展,最终依靠透析和肾移植延续生命。深入探讨IgA肾病发病机制,寻找更先进的方法用于IgA肾病的治疗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一个新颖而有用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前,IgA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一是口服免疫诱导的IgA肾病模型:(1)1983年EMANCIPATOR等[7]首先用口服免疫制作成功小鼠Ig A肾病模型,用牛γ球蛋白喂小鼠,14周后产生IgA肾病的比例达91%;(2)给小鼠口服乳白蛋白,同时以胶状碳封闭网状内皮系统,30周后97.1%的小鼠产生IgA肾病[8];(3)口服牛γ球蛋白同时口服环磷酰胺和雌二醇破坏小鼠的胃肠免疫耐受状态,其成功率接近100%。二是继发于肝脏病变的IgA肾病模型:(1)以四氯化碳吸入诱导大鼠肝硬化,进而发生IgA肾炎;(2)口服牛血清白蛋白,加部分肝切除,IgA肾炎发生率几乎达100%,但肝切除后早期动物死亡率较高;(3)结扎大鼠胆管,也可以发生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9]。这些动物模型除有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外,多缺乏血尿等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且重复性较差。三是一些转基鼠和基因敲除鼠的IgA肾病模型:如子宫球蛋白敲除鼠[10]、子宫球蛋白反义转基因鼠[11]、仙台病毒感染的实验性小鼠模型[12]和可溶性CD89转基因鼠[13]等。

ddY小鼠是一种自发性人类IgA肾病动物模型,具有人类IgA肾病的特征:28周后出现轻至中度的蛋白尿,并随着年龄进行性进展。16周后出现系膜细胞增生,59周发展成明显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周开始出现系膜IgG和Ig M的沉积,40周时在系膜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以IgA为主,持续至59周,但无血尿[3]。故ddY小鼠并不能模拟人类IgA肾病的全部临床病理特征,而只能作为一部分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的Ig A肾病动物模型。ddY鼠出现系膜增生IgA肾病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具有遗传异质性。ddY鼠作为动物模型不能保证所有的研究对象处于相同的发病阶段,故其用于IgA肾病疾病进展的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本实验采用SUZUKI的方法[4],以IgA肾病早期发病ddY鼠作为骨髓供体,以C57BL/6野生鼠为受体,进行骨髓移植拟建立IgA动物模型。受体鼠在骨髓移植后,第6周开始出现系膜IgA的沉积和血清IgA水平的升高,伴有轻度的系膜扩张和微量蛋白尿;第12周和24周时系膜Ig A的沉积明显增加,血清IgA和尿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并出现了明显的系膜扩张和肾小球纤连蛋白的沉积。但受体鼠在第12周和24周时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并未发现有明显差异。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 篇11

认识脂肪

脂肪,一种我们耳熟能详却又不甚了解的物质。不知从何时开始,它的“社会形象”开始变得负面起来,一听到“脂肪”这个词,人们马上联想到臃肿的身材、不健康的饮食、某些慢性疾病的幕后黑手。那么,脂肪究竟是什么物质?人体中的脂肪又来自哪里呢?

脂肪存在于人及动物的皮下组织中,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储能物质。脂肪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储存能量、构成一些重要生理物质、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缓冲外界压力、提供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等。

人体中的脂肪一般有两种来源:第一,食物中的脂类在小肠内各种消化酶作用下分解为甘油、脂肪酸等,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血液及淋巴;第二,人体自身也可以合成部分脂肪酸。

肥胖与减肥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

吃的东西太多,或者吃的东西多而运动太少,就会使没有被利用的能量储存在人体内,进而形成肥胖。肥胖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形体美观和诱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

另外,脂肪细胞本身会分泌少量的雌激素,如果人体内的脂肪太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可能会影响她的月经,进而可能会影响受孕;发生在男性身上,雌激素太多有可能导致乳房增大、男性乳房发育、影响性功能等。

肥胖的分类

生理性肥胖 生理性肥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肥胖,另一种是获得性肥胖。先天性肥胖是指体内物质代谢较慢,物质合成的速度大于分解的速度,表现为脂肪细胞大而多,遍布全身。获得性肥胖是由饮食过量引起的,饮食中甜食、油腻食物多。表现为脂肪细胞多分布于躯干。

病理性肥胖 病理性肥胖是指因各种疾病而导致肥胖,较为常见的诱发疾病有:胰岛素分泌异常、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

肥胖的分型

苹果型肥胖 脂肪集中在腹壁、腹腔内肠系膜、大网膜和腰部皮下,形成两头窄中间宽的体型。男性肥胖者多属此型。

梨型肥胖 脂肪组织聚集在臀部和大腿的皮下组织,这类肥胖型的绝大部分为女士。

向心性肥胖 肥胖者脸如满月、胖得滚圆,四肢并不肥胖。

体表性肥胖 这类肥胖多是婴儿时期就开始肥胖,一直保持到成年。这类肥胖脂肪细胞数目多并且肥大,分布全身,全身均匀肥胖。

内脏性肥胖 通常是指脂肪沉积在心脏、肝脏、肾脏、胆囊等内脏器官上。

减肥

减肥属于以减少人体过度的脂肪、体重为目的的行为方式。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所有减肥方法均是直接或间接围绕减少热量为中心。

减肥的原则是“减少摄入,增加消耗”。在此原则基础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减肥目的。减肥方法可分为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非手术方法主要有控制饮食、有氧运动、药物治疗、中医针灸等;手术方法有胃减容术等。

体型塑造

吸脂术是目前体型塑造最为常用和受欢迎的手术方法。吸脂手术全称“负压脂肪抽吸术”,即采用负压抽吸的原理,使人体脂肪细胞离开人体,以达到塑形的效果。

吸脂手术的适应症

局部肥胖 吸脂手术的最佳适应症是局部肥胖的患者,而并非整体肥胖的患者。

整体肥胖 对于明显整体肥胖的患者,通常建议先以科学方法进行减肥,待整体肥胖变为局部肥胖时再进行吸脂手术。

吸脂手术的禁忌症

严重基础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影响麻醉及手术的疾病。

术区既往经历手术、创伤等 既往的手术、创伤可能造成局部软组织结构改变,如瘢痕、粘连等,可能增加手术困难,影响术后效果,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阿司匹林、激素等药物,患者需治疗原发病或停药一段时间后方可考虑吸脂手术。

病理性肥胖 这类患者应治疗或控制原发病后方能评估是否可以行吸脂手术。

吸脂手术的部位

吸脂的常见部位有:面部、双下巴、颈部、肩背、上臀、腹部、侧腰、臀部、大腿、小腿等。

吸脂手术量

吸脂手术并不能达到明显减轻体重的效果,人体脂肪密度约为0.85克/毫升,吸脂手术单人次脂肪抽吸量通常不超过2000毫升,因此单次吸脂手术体重减轻不会超过1.5千克,但是对于外形来说却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口服抗生素,按期换药。

坚持穿塑身衣加压塑形,一般需要5~15天。

避免烟酒,控制饮食,适当活动,防止体重增加。

手术风险

所有手术均存在出血、感染、损伤等基础风险,但与其它常规切口手术相比,吸脂手术切口很小,且吸脂前注射含有缩血管药物的肿胀液,因此发生概率很低。正规医疗机构的医师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吸脂手术是很安全的,所以提醒求美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是指将人体脂肪较丰厚部位的脂肪,经过负压脂肪抽吸后,经过特殊处理,将脂肪颗粒注射植入需要改变的有缺陷的受区内,以改变完善受区的形态的一种手术方法。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的优点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中的移植物为自体组织,其物理学特性远远优于任何人工的组织代用品、异体或异种材料。脂肪颗粒移植取材容易,组织来源丰富、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易于成活,且吸脂手术与充填手术可同期完成。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的缺点

脂肪细胞的移植存活率约为40%~50%,即注射的脂肪一般约有一半左右可以存活下来,因此术后早期填充效果明显,随着时间的进展可能效果会减弱。另外,单次手术注射脂肪不宜过多,通常采取多次注射的方法。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的适应症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术适合多种充填手术,如隆乳、丰唇、面部年轻化去皱纹、充填皮下凹陷性缺损或畸形等。

自体脂肪游离移植隆乳术

方法移植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行肾移植手术的患者307例, 其中男181例、女126例, 年龄14~54岁、平均年龄42.7岁;307例中合并高血压246例, 贫血192例。

1.2 麻醉方法与分组

A组 (全麻) 98例, 静脉全身麻醉用药包括镇静催眠药咪达唑仑、阿片类镇痛药枸橼酸芬太尼、枸橼酸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和丙泊酚, 骨骼肌松弛药有去极化肌肉松弛药琥珀胆碱, 非去极化肌肉松弛药有维库溴铵、罗库溴铵、阿曲库铵,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有恩氟醚、异氟醚、七氟醚。B组 (连续硬膜外麻醉) 102例, 药物有盐酸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C组 (连续硬膜外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 107例, 硬膜外麻醉用药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相同。

1.3 术中监测指标及麻醉效果评价

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ECG) 、呼吸末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 (saturation of pulse oxygen2, SPO2) 、右侧桡动脉或肱动脉穿刺放置动脉穿刺针进行有创动脉压监测, 所有患者经右侧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 放置三腔静脉导管, 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以肌肉松弛程度、牵拉反应轻重及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将麻醉效果分为优、良、中、差4种。优:麻醉完善、无痛、肌肉松弛良好、安静, 完全满足手术要求, 心肺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波动<5%;良:麻醉欠佳, 有轻度疼痛表现, 肌肉松弛不完善, 有内脏牵引痛, 需用镇静药, 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波动<10% (非病情所致) ;中:麻醉不完善, 疼痛明显或肌肉松弛较差, 呻吟躁动, 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 10%<波动<20%, 辅助用药后效果不理想, 只能勉强进行手术;差:疼痛明显, 肌肉松弛很差, 牵拉反应重, 有明显鼓肠、恶心、呕吐、血流动力学有剧烈波动, 波动>20%, 严重影响手术, 使用大量静脉辅助药也不能满足手术要求, 常须更改麻醉方法完成手术。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手术开始后5 min、肾动脉开放时、术毕与麻醉前 (入室) 比较, 3组血压均降低 (P<0.05) , 但3组各时点血压均维持在目标范围内。3组间术中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清醒后B组、C组与A组比较, 血压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间术中各时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清醒后B组、C组与A组比较心率慢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组间各时点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清醒后A组收缩压比较P<0.05;◇与清醒后A组舒张压比较P<0.05;△与清醒后A组心率P<0.05

2.2 3种麻醉方法效果评价

全麻及连续硬膜外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效果优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镇痛作用确切, 血流动力学稳定, 患者舒适度高, 肌肉松弛充分, 术者操作顺利, 满意度较高;连续硬膜外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及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术毕患者清醒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术后患者舒适度更高。C组麻醉效果为优的比率高于B组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肾脏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恢复健康最好的替代治疗方法。早期肾功能延迟恢复或恢复缓慢对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有直接的影响[3], 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对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的恢复至关重要。全身麻醉的优点是能提供确切的麻醉效果、安静满意的手术条件、充分的肌肉松弛;机械通气能够提供确切的供氧, 降低机体的氧耗, 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增强机体对贫血的耐受性。全身麻醉的不足为对全身生理影响较为复杂, 如气管插管可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加之全身麻醉药物大多数经肾脏排泄, 对肾移植有一定影响。硬膜外麻醉的优点是经济、简便、可控性较强, 能阻断肾交感神经, 减弱肾皮质反射性血管收缩, 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可扩张肾血管, 阻断应激反应通路;可使血液黏度降低、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减少肾功能损害, 有利于移植肾泌尿功能恢复[4]。硬膜外麻醉的不足为麻醉效果欠佳、肌松不完善、麻药中毒反应明显、术中躁动、术中低血压及术后硬膜外血肿的发生。连续硬膜外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费用低廉、麻醉效果确切、抑制牵拉反应效果明显、镇静镇痛作用强, 术中可彻底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手术结束清醒后有一定时间的镇痛作用,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优于其他麻醉方式, 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连续硬膜外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的不足是个别敏感患者可出现短暂的血氧饱和度下降, 与气道梗阻及呼吸抑制有关, 多发生在头大、颈短、肥胖的患者。异丙酚可使下颌松弛导致舌根后坠, 当SPO2<90%时应去枕抬头仰颌以解除气道梗阻, 同时减小药物泵入量。瑞芬太尼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 但小剂量使用时, 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长时间呼吸抑制。严格的术前访视与评估、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监护、高度的责任心可有效减少麻醉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3种麻醉方式均可用于肾移植手术, 都是安全可行的。特别是连续硬膜外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镇静麻醉, 具有用药量少、精确度高、可控性良好、镇静深度适宜、术中术后烦躁较少、苏醒快对呼吸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无污染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Lemmens HJ.Kidney transplantation:recent develop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anesthetic management[J].Anesthesiol Clin North America, 2004, 22 (4) :651-662.

[2]Bhosale G, Shah V.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renal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 2008, 40 (4) :1122-1124.

[3]冯小芳, 王立明, 闵敏, 等.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移植肾早期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J].器官移植, 2012, 3 (1) :16-19.

上一篇:飞机结构性腐蚀和维护下一篇:生态水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