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方法

2024-05-09

组织方法(共12篇)

组织方法 篇1

绪论:

行人交通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交叉口等行人密集地段, 行人、机动车和自行车之间的冲突广泛存在, 进而引起延误的增加, 通行能力的下降;另外, 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出发, 行人在交叉口交通事故中受害较大。因此, 处理好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有效解决人车冲突, 是保障交叉口交通通畅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

一、研究现状

目前, 国内外交通控制研究考虑行人交通因素的还比较少。在国内没有明确规定行人的速度, 设计时大多依赖于国外指标或与其相似指标, 这些交通特性不一定都适应于国内行人交通。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日均行人交通量也很大。因此尽管在各城镇交叉口中, 一般都设置了人行横道, 但对于交通量特别大的交叉口, 仅靠设置人行横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人过街问题。交叉口设安全岛的措施在我国起步较晚, 少数省市也尝试了不同类型的行人安全岛, 但还没有得出比较统一成熟的结论。

二、行人交通分析

2.1行人过街速度

行人步行速度对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配时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绿灯相位不仅要求保证车辆的通行, 同时也要保证过街行人的安全穿越。通常行人以1.2m/s的步速穿越一个12m左右宽的交叉口需要大约10秒钟时间。实际上, 人们通常需要另外大约7秒的平均反应时间。这样绿灯信号应至少大于17秒以保证行人的安全穿越。

2.2行人交通运行基本状况

我国现行的交叉口交通控制信号大多是针对机动车交通流设置的, 加上行人专用信号灯很少, 行人过街交通近于无控无序状态。这种状态导致了行人穿越机动车、非机动车流, 既不利于行人安全, 也妨碍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的正常运行, 常发生行人、机动车相互干扰的混乱交通现象。

2.3行人安全性分析

在交通发国家的交通死亡事故中, 机动车驾驶员与交通弱者 (行人、乘员、骑自行车人) 的死亡之比是3:1, 而我国恰恰相反, 这一比例为1:3, 就是说有75%以上的死亡人数为交通弱者。国内道路大多是行人、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混行, 行人、自行车、摩托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也就非常高。在欧洲, 有12%的交通事故死亡为行人, 在美国为11%, 中国则超过50%。

三、行人过街设施

对交叉口行人交通, 有多种设施设计方法, 应用最多的是设置行人过街横道, 即防止行人随便穿越交叉口而在进口车行道上设置标线。另外, 也可以采取建安全岛进行二次过街设计、建天桥或地下通道等方法。

四、信号控制

4.1行人过街最短绿灯时间

信号配时的关键在于确定行人绿灯时间。信号控制交叉口上行人过街所需的最短绿灯时间根据人行横道长度D及行人过街步行速度确定。

(公式1)

式中:

———行人过街所需的最短绿灯时间 (s) ;

———采用第15百分位步行速度, 中国可采用1.2m/s;

Y———绿灯间隔时间 (s) , 一般取5s;

D———人行横道长度 (m) 。

当交叉口相交道路较宽时, 步行所需最短绿灯时间也相应较长, 可考虑在主街中央设置安全岛, 让行人分两段过街, 以缩短行人过街的最短绿灯时间。

4.2行人通行能力及延误

交叉口各向行人过街的绿信号时间主要由通行能力确定。需要计算人行横道的理论最大通行能力和实际最大通行能力。

一、理论最大通行能力

理论最大通行能力是指过街行人均匀到达, 按正常步速行走, 不受机动车及行人干扰, 每小时穿过行人横道终点断面处最大的行人通过量。交叉口一个进口的人行横道在行人绿灯时间期间, 其理论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式中:

C———信号灯周期 (s) ;

R———行人过街绿灯时间 (s) ;

b———行人过街道长度 (m) ;

———前后行人间距 (m) ;中国行人步幅为0.66m左右, 考虑到行人之间有一步半的自由度, 以保证行人按正常速度行走, 故将值确定为1m;

———行人过街正常速度1.2m/s;

———第一名行人过街时间 (s) ;

———连续人流中前后行人通过某一断面的时距 (s) ;

t———行人损失时间 (s) 。

行人损失时间分为两部分:为等待过街的行人对色灯从绿灯变为红灯所需的反应时间, 造成的损失很短, 可忽略不计;为红灯末期行人因安全感而使流量未达到饱和所造成的损失, 经实测。

二、实际最大通行能力

事实上行人过街时受到右转车辆、行人到达的不均匀性及对向行人相互干扰影响, 使理论通行能力值大为降低, 故实际最大通行能力应按以上影响因素分别予以折减:

式中:

———人行横道每米宽度的实际通行能力;

———由于车辆干扰使通行能力降低的折减系数;

———由于行人到达的不均匀性的折减系数;

———由于对向行人干扰的折减系数。

行人延误与信号周期时长、绿信比和饱和度等指标密切相关, 是一个能综合反应交叉口行人过街情况的评价指标, 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c———信号周期 (s) ;

g———行人过街绿灯时间 (s) 。

通过对行人通行能力的计算, 可得出交叉口各向行人通过所需要的绿灯时间, 从而结合机动车在交叉口的通行情况对其进行配时, 然后对交叉口各向进行行人延误计算, 最后算出行人过街的平均延误, 用于评价信号配时的优劣。

4.3相位设计

在信号控制交叉口中, 一般对行人控制采取只允许行人随本相直行机动车同时通行的方法。此放行方式, 在道路较宽的交叉口, 行人过街所要求的最短绿灯时间较长, 常常成为机动车直行相位长度的制约条件, 虽然饱和度已经很低, 但为满足行人安全过街的要求, 不得不加大绿灯时间;而且在多相位的大交叉口, 信号周期较大, 引起了较大的行人过街延误。所以根据交叉口具体情况可以进行交通调查, 考虑在适宜时段采用两相位与多相位的转换。

4.4控制方法

在管理措施方面, 现行理想交叉口人行横道处的管理措施可以分为:定时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行人按钮式人行横道和无控人行横道。前2类又可统称为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对于信号控制交叉口处人行横道的行人, 基本上是由机动车信号统一控制的。但有些交叉口为2个相位的定周期控制, 堵塞现象严重, 尤其在机动车高峰时段, 经常出现大量的机动车等待行人过街, 机动车和行人相互干扰的交通混乱现象。

为避免在行人绿灯信号的末端还有行人进入过街横道的情况发生, 建议在行人信号灯显眼处设置行人过街信号的倒记时显示牌 (或设置特殊的语音提示, 方便盲人过街) , 明示行人还有几秒绿灯时间, 便于行人决定是否过街。

结语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最根本原则。以人为本, 必须优先考虑大多数人的出行问题, 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出行, 如行人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残疾人交通等。只有处理好行人交通, 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最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徐良杰, 王炜, 俞斌.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控制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4, 2 (2) :102~109

[2]杨晓光主编.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74~76

[3]Mohammed S.Tarawneh.Evaluation of pedestrian speed in Jordan with investigation of some contributing factors[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001, 32:229~236

组织方法 篇2

一、定位法。

在小场地上同时有几个班级上课,使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为减少,这时易采用“定位法”,即固定队行进行练习,如在走廊过道、花坛等处排列队形,要求位置不变而教材教法多变,除了做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跳绳、立卧撑、徒手技术动作等练习外,还可以做单双数相间的绕人运球,跳跃曲线跑动,前后排双手胸前传接球,利用体操棒或小型器材进行协调性练习,用沙包进行抛接练习,充分锻炼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感。教学秩序活而不乱,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代写论文。

二、顺势法。

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做自然地形跑。如:沿着花坛跑、绕树慢跑、台阶两脚交换跳、跑楼梯、沿墙根慢跑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绕过障碍等。这种方法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学生情绪很高,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组织队形不易混乱、活泼自然,灵活而不忙乱。

三、盘旋法。

在场地上曲曲直直地花样移动,如:“8”字形跑、蛇形跑、螺旋跑、快慢相间跑等,还可以走跑交替、变换动作方向与节奏。这样场地虽有限,跑距却可以延伸,称之为“盘旋法”,对培养学生的反应和灵活性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替代法。

利用沙包、羽毛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掷远;以跳背来代替山羊分腿腾越的练习,用跳橡皮筋来代替练习跨越式跳高的过杆技术,可以增加练习次数,掌握好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在进行练习时应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只有良好的纪律才是练习次数和质量的保障。

五、循环练习法。

在有效的范围内分组练习,如:第一组跳绳、第二组举重物、第三组立卧撑、第四组蛙跳。分散练习,依次轮换,只要组织严密,所有空间都能充分得到利用。

六、模拟法。

不用器材而只用手势动作,如:双手胸前传球,原地侧向掷垒球,滑冰的蹬冰技术练习和弯道压步技术练习,篮球的重点技术三步上篮练习等。

充分利用少年儿童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做好徒手练习。

七、游戏法。

在相宜的场地上利用“游戏法”完成教材内容,如:画一有规则的圆形图案,用小白兔的故事教低年级学生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一边跳图形一边唱儿歌,让学生体会双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基本要领。还可以开展活动范围更小的游戏,如:“叫号赛跑”“贴膏药”具有对抗性质的“斗鸡”比赛等。既提高了练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与玩”中掌握动作要领。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中,利用游戏规则让学生理解动作技术的要点,形成良好的纪律性。

八、竞赛法。

利用多种竞赛活动形式加大运动量,如:迎面接力由单人跑改成手持实心球一至两个,提高难度,高年级可进行背人负重的接力,在跑之前做五到十次深蹲或立卧撑加入运动量,利用增加密度来加大运动量,如:传球时由两人迎面传球改为三角、四角或用两球进行,提高传球数量和质量。跳绳每人跳跃个数由少逐渐增多,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海绵垫练习前滚翻,再过渡到前滚翻接力,通过增加练习次数达到合适的负荷量和良好的练习效果。

九、实际法。

组织化学课的“科学探究”方法 篇3

下面,我们的课题小组通过一年来的调查、实践,就科学探究和实验评价两个方面具体谈一下做法和体会。

一、科学探究

学生分组的实验探究每组人员不要太多,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以4~5人为宜。可以加以不同分工,如取送仪器(实验盒)签字人(便于实验管理),防止噪声员(负责组内纪律),记录员(负责实验记录),汇报人(实验结束后负责汇报、总结、交流)。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每单元或每月结束再轮换任务,全面培养能力。

如果有条件,实验探究最好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我只有第一单元课题2的两个探究实验是在教室进行的,后来就都转到实验室去进行了,因为综合考慮安全,电器、器材搬运等多项因素,这才是最佳选择。当然有很多学校因为硬件方面如实验室条件不过关等也就不要勉为其难了。还有我想各个学校的实验硬件也不完全相同,当然应该说有的学校的实验室是应付检查用的,根本做不了什么实验。

我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题课讲学习方法,或者在课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渗透。结合具体实例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包括查阅资料的方法、途径,比如,查网上资源,不要局限于教育类网站,如水资源或空气污染可查阅环保局的网站,灭火的相关知识可查阅消防局的网站。能源问题可查阅政府或有关企业的网站等。我就曾在消防局的网站上找到了一些有关火灾逃生的资料。

对活动与探究要多做些了解和准备。不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因为放开了手脚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出现。有你没想到可能不会的简单操作(如划火柴),有你没想到的学生能想到的新问题(如蜡蒸气的检验);对于前者可事先铺垫一些简单的操作或观察“水中之火”,后来我做了一道竞赛题,好多学生都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实验评价

根据新课程理念,要使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评价在考核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评价学生的三维目标,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

以上是我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在教学过程中也算不错,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地摸索,每次教学过程都有自己的总结、记录,这样在教学中能一步步地得到较快的提高。

组织学习:阶段,障碍与方法 篇4

组织学习最早源于March等人对政府部门改革的研究, 认为学习再造是政府改革的重点, 随后, Argyris (1978) 在《组织学习:观察理论的视角》 (Learning:Observation toward a Theory) 一文中正式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 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发现错误并通过新的使用理论 (Theories-in-use) 进行改造的过程[1], 自此掀起了组织学习理论研究的热潮, Argyris也被誉为“组织学习”之父。其它研究者也从不同的角度, 对组织学习的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归纳起来, 主要是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观点: (1) 工具论的观点, 认为组织学习是在组织有限理性的限制下, 组织通过知觉到环境的不确定和风险性, 使得决策行为及信息处理方式发生改变的整体循环过程, 即组织学习是组织行为决策改进的主要工具与手段; (2) 系统理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将组织学习看成为组织在竞争发展过程中, 根据其所获取的有关外在环境的知识与信息, 进而对组织内部相应活动作出调整的组织活动, 而组织学习活动的根本目的则在于使组织的输入、产出及环境反应之间保持动态均衡关系; (3) 结构论的观点。结构论观点的研究者认为组织学习与组织结构的改变有关, 它是当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时所进行重组结构 (restructure) 活动, 由此就产生了组织学习行为; (4) 自我管理 (self-regulating) 观点。自我管理观点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进行错误侦测及矫正的自我规制过程, 它主要包括组织对自己错误进行不断发现、认识、改进并进行规范的自我管理的过程。

研究者们随后又对组织学习的类型进行了研究, 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 文献研究发现, 总的来说组织学习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如表1所示。第一类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 是组织在既定假设范围内的一种学习, 是在进行组织学习过程中进行单一反馈环的一种学习模式, 也就是说, 当组织发现错误时, 按照过去的常规和当前的规范对错误进行修正的学习过程, 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测组织在行为上的漏洞, 并使其与已规定的标准动作规程趋于一致。简而言之, 单环学习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形式, 其着眼点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 是组织在环境变化中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学习, 一般适应于外界环境变化不太剧烈的组织。第二类学习是在第一类学习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学习, 主要是指组织对既有的假设 (规范、要求和目标) 产生质疑并进行一系列的修正, 进而达到应对环境变化的目的。第二类学习本身强调组织积极的创新性与主动性, 鼓励组织成员对组织既有的规范与政策提出质疑, 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达成新的共识。通过这类学习, 组织不仅需要发现组织在策略与行为方面的不足与错误, 更重要的是, 组织还应发现其在指导相关策略和行为方面的观念错误, 并要能够通过调整组织的运作模式来增强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达到强化组织竞争优势的目的。第三类学习是指在进行组织学习时, 组织成员探究过去组织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并提出有效的新策略来促进组织学习的过程。再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对现行规则和假设理论进行集体反思, 并提高组织学习的效率。从本质上说, 第一类学习与第二类学习都是针对具体的组织学习过程, 而第三类学习是指针对学习本身提出质疑的过程, 三者侧重各有不同。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2 组织学习的阶段

2.1 三阶段直线模型

最有代表性的三阶段模型是由Karl Weick (1979) 提出的认知结构模型, 他从认知角度出发, 将组织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制订 (enactment) 、选择 (selection) 和保持 (retention) [2]。其中制订是指组织及其成员在组织中创造新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选择是指组织选择或执行新的理念的过程;保持是指组织确定新的理念能否被接受的过程。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刺激并更好开展组织学习, 组织成员应首先通过定义形势来设定环境, 并通过这种定义形势消除环境因素中一些含混不清的东西, 然后通过选择筛选出利于组织学习的因素, 最后在以特定的方式将组织的相关信息或知识在组织内部保留或被学习, 让组织成员了解并运用这些具有学习意义的行为活动。另外的一些研究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例如Sinkula (1994) 从信息传递角度出发, 将组织学习分为信息获取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信息扩散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和分享解释 (shared interpretation) 三个阶段[3]。文献研究也发现, 尽管每位研究者的具体划分有所不同, 但他们所界定的本质含义都基本雷同, 都是从认知分析的角度, 以知识的获取、选择及应用进程来加以划分。

2.2 四阶段直线模型

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组织学习四阶段模型是由Argyris和Schon (1978) 提出的四阶段模型[4]。Argyris提出组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 必须完成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发现 (discovery) 阶段, 是指组织首先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发现组织内部所存在的潜在问题、明显优势、以及外界环境中的机遇挑战等, 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组织在预期学习结果与实际情境上的差异;第二个是发展 (invention) 阶段, 指组织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 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程序的过程。第三个阶段是执行 (production) , 是指组织运用新的或经过改善的操作程序、管理机制等去执行解决方案的过程;第四个阶段是推广 (generalization) , 是指组织通过对过去经验的评估与总结, 将实施成功的新程序与方法传播到组织内部的过程。通过这四个阶段, 学习的层次就完成了从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到组织水平的转变。

2.3 四阶段螺旋模型 (知识螺旋模型)

从根本上来讲, 前面的三阶段模型和四阶段模型反映的都是一种单纯的直线模型, 所揭示的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学习的过程, 没有反映出学习过程的动态特征, 更没有体现出学习的反馈环节和螺旋过程, 因此不能真正描述学习的真正过程与本质。基于此, Nonaka和Takeuchi在1995提出了组织学习的知识螺旋化模型[5], 是目前为止应用和认可最为广泛的一种观点 (图1) 。Nonaka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内获取、创造和传播知识的过程。他们首先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所谓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组织个体、有特殊背景的知识, 即组织中的每个人所拥有的特殊知识。它依赖于个人的不同体验、直觉和洞察力, 通常难以规范化和编码化, 由形象、概念、信念和知觉组成, 具有高度专有性。显性知识是指能够在个体之间进行系统传达的知识, 并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等特点, 通常能够进行概念化和文字化, 也比较容易沟通和共享。

Nonaka进一步指出, 组织学习包括共同化 (socialization) 、外化 (externalization) 、结合化 (combination) 与内化 (internalization) 四个阶段的知识整合活动 (图1) 。其中共同化是指组织成员之间内隐知识的转移, 通过社交性的互动与经验分享可以达到创造内隐知识的过程;外化是指将内隐知识转化为新的外显知识的过程。在这个知识创造过程中, 内隐知识可以透过暗喻 (metaphors) 、模拟 (analogies) 、假设 (hypothesis) 或模式 (models) 将观念明确地表达出来。结合化是指通过合并、编录 (categorizing) 、归类 (reclassifying) 以及重新组合 (synthesizing) 等方法, 将企业原有的信息改造成为新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也就是说把显性知识中的片断信息整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知识。内化是指将外显知识转换为内隐知识的过程。当整个组织都能分享新的显性知识, 其它员工也能够将新的知识加以扩大、延伸与应用时, 就能成为员工自己的内隐知识。换句话说, 当经验透过共同化、外化和结合化, 进一步内化到个人的内隐知识时, 这个新的知识就会成为有价值的资产。总体来说, Nonaka的四阶段螺旋模型体现出了学习过程的动态特征, 并强调了学习的反馈环节, 是从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对组织学习本质的分析。

3 组织学习的结构与测量

最初的组织学习的结构与测量大多以一些单一指标为主, 如Virany等 (1992) 以CEO的变动情况来测量组织学习[6], Roth等 (1994) 则用国外经验来进行测量[7], 显然这些组织学习的测量指标都太过简单, 并不能真正反映组织学习的全部内涵。随后Sinkula第一次提出了组织学习的三因素测量模型, 才开始真正意义上从多维度多因素来对组织学习进行测量。目前关于组织学习测量的最具代表性研究主要有Sinkula (1997) 的三因素模型和Hult (1997) 的四因素模型[8,9]。

Sinkula等人的组织学习三因素模型是目前为止应用范围最广, 得到认可度最大的组织学习测量方法。他们从市场信息处理的角度, 提出了从学习承诺、共同愿景及开放心智三个方面来对组织学习进行测量。其中学习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将学习视为企业最主要的基本价值的认知, 它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 (1) 信息传递的功能, 即组织可以通过学习承诺向员工传递学习的重要性、组织支持员工通过学习来提高能力、学习过程的错误是可容忍的等信息; (2) 激励功能, 即指学习承诺可以让员工意识到学习是通往成功的重要方式。这样通过学习承诺的信息功能和激励功能, 学习承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学习目标动机。共同愿景是指组织就企业未来发展愿景与员工共同分享的取向, 包括企业与员工在组织目标、组织发展、员工目标等方面的共识。其主要作用在于为组织成员指引共同的学习方向和组织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特别在剧烈变化的外界环境下, 使组织依靠共同的信念与目标, 以更大的动机进行产生性学习。开放心智是指组织超越日常规范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取向, 包括组织在员工建议和自我检讨等方面的创新意识与氛围。所谓心智是指组织固有的行事风格、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组织学习的一个基本要素之一就是促进组织及其成员对思维模式、管理过程、工作习惯不断进行反思和省视, 以期对组织原有的规范进行突破与创新。

Hult和Ferrell (1997) 则根据组织学习的特性, 以某跨国公司的179个战略事业单位为样本, 从团队导向、系统导向、学习导向和记忆导向四个方面来测量组织学习。其中团队导向是指组织在内部管理中倡导合作与团队的取向, 包括合作效率、团队精神、团队绩效评估及奖励系统等方面;系统导向是指组织在内部管理中实施规范、系统、明细和标准管理的取向, 包括组织在服务流程、工作分配、行动说明和服务评估等方面的管理;学习导向是指组织在内部管理中以学习作为指导理念的取向, 包括组织在员工培训、管理改善、服务改进方面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记忆导向是指组织在管理中记录贮存管理的取向, 包括组织对于工作经验、员工分享、相互学习等方面的引导。Hult的四因素组织学习测量模型与Sinkula的三因素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 Hult的四因素模型主要反映的是组织的一种具体的经营活动, 而不是组织的一种经营哲学或理念, 而且该量表的许多指标主要涉及到的都是组织具体的市场活动, 因此其应用范围相对比较有限。

其他的一些研究包括Leonard (1992) 的从信息传播、持续创新和实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知识共享四个方面来对组织学习进行测量;Urich (1993) 的投资和培训、试验与改进、共享思维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测量;Tobin (1993) 的卓越领导能力、思想修养和学习团队三因素结构。目前关于组织学习的结构与测量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相对一致的看法, 还需要进一步的厘清及探讨。但无论如何, 基本上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可组织学习的多维变量的看法, 而Sinkula关于组织学习在学习承诺、共同愿景及开放心智三个方面的测量方法, 也是目前为止应用范围最广, 得到认可度最多的组织学习测量方法,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验证。

4 组织学习的障碍

文献研究发现,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是所有的组织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实施与开展会遇到不同类型的障碍。这包括组织的整体规范与制度, 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管理的风格与方式, 员工的特性与能力, 都可能会对组织学习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组织学习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组织学习方法障碍

在组织学习方法的运用上, 可能会由于组织或个体理解或实施中的一些误区, 而对组织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七种情况[10,11]。

(1) 片断学习 (fragmented learning) 。

所谓片断学习是指组织进行的没有概念性的、不连续的学习。通常来讲, 片断学习虽然也会对个体的认知模式产生影响, 但是由于缺乏整体的引导性与规划性, 难以形成组织共同的新的认知模式。因此在这种组织旧有的认知模式下, 个体对组织没有任何的贡献, 组织也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学习。片断学习通常会发生在管理者相对比较专制, 组织文化气氛也比较传统, 且组织信息无法自由沟通的环境中。

(2) 机会学习 (opportunistic learning) 。

所谓投机学习是指当组织已有的管理模式或规范对于某一特定事件产生障碍的情况下, 组织回避这种标准而给这一特定事件准予实施的情况。也就是说, 当组织行为以个体行为 (或某一群个体的行为) 而不是以组织的认知模式为基础时, 就产生了机会学习。组织内部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会学习, 特别是在外界环境急速变化或某种紧急情况下, 机会学习发生的概率会更高。通常来讲, 机会学习在一些成立初期的, 或者管理相对还不是太成熟规范的组织中比较多, 其所带来最大的威害在于降低组织的权威性与标准性。

(3) 表面学习 (superficial learning) 。

表面学习是指个体没有认识到改变认知模式必要性的学习, 因此此类学习通常只是表面性的, 不具备长期战略的思想。而且由于个体认知模式没有发生改变, 组织也就无法吸收到原有的学习成果。表面学习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体为了避免认知上的冲突, 或者在学习实践上存在某种疑问, 就会首先强调自我认知模式的准确性与成功性, 并设置种种障碍来阻止学习的顺利进行。此外, 表面学习由于个体没有改变其认知模式, 组织的共同认知模式也同样得不到改变, 因此表现学习很容易导致片断学习。

(4) 模糊学习 (ambiguous learning) 。

所谓模糊学习是指当组织对于某一特定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式缺乏有效评价与反馈方式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讲, 如果这种解决问题的认知模式是正确的, 没有评价与反馈造成的后果可能会使得个体失去对正确事物的判断。而当解决问题的模式本身是错误的, 没有评价与反馈的后果则可能会给个体乃至组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 更重要的是, 模糊学习将会逐渐影响个体将来的适宜行为, 并对组织内部所建立的信任度造成严重影响。

(5) 迷信学习 (superstitious learning) 。

迷信学习是指在组织内部缺乏规范的行动制度、模式或理论的环境下, 个体和组织由于没有组织引导与相应标准而采取的比较主观的学习方式。迷信学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个体认知模式存在误差, 或组织的共同认知模式不适当所致。迷信学习会给组织或个体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查, 这包括容易造成个体学习能力下降, 组织整体判断能力低下, 以及组织的重复性错误习惯行为, 这些后果通常由于缺乏理性思考而增加组织发展的风险性。

(6) 限制性学习 (restricted learning) 。

限制性学习是指组织对于个体所采取的某种改变组织的行为或思想采取某种漠视或限制的情况。产生限制性学习的组织通常非常强调权威, 不太关注来自普通员工的意见, 甚至具有某种官僚主义的倾向。限制性学习可能会造成是个体之间缺乏互动与合作, 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紧张, 严重时还会对组织内部的整体沟通系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7) 封闭性学习 (constrained learning) 。

封闭性学习是指组织环境没有为员工提供从概念型知识转化为实际性行为的学习。也就是说, 虽然组织帮助个体学会了知识, 但在组织环境中却没有采取与此相对应的适当机制, 即个体概念性学习没有被转化为个体行动的机会, 这种学习就称之为封闭性学习。之所以产生封闭性学习, 可能与组织内部重视程度及个体的动机水平有关。

4.2 组织学习文化障碍

所谓文化是指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以及管理组织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能够体现组织特征的观念、思想以及在这些观念和思想的支配影响下组织的自觉性行为。正是由于组织文化是根基于组织结构、规范与常规中的某种框架, 组织文化对于组织中的个体认知以及组织整体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它能够形成组织的精神模型, 因此对于组织如何学习, 怎样学习等学习思想问题也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Barrette (2007) 的研究也发现, 有效的组织学习需要一个透明、开放、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文化[12]。所谓透明是指要求组织及其成员能够尽可能对自己的行为或思想透明公开, 能够勇于诚实和清楚的揭示自己的动机、思想与行动。开放是指组织能够保持一种接受性不一样事物的思想, 并敢于去尝试新的东西。坦诚是指组织能够具有建立一个尽可能真实反映现实的思想。信任是指在组织要在组织内部努力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与文化。也就是说, 如果组织缺乏透明、开放、坦诚和信任的组织文化, 将会对组织学习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Raz (2006) 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 组织文化对于组织学习之所以可能会存在某种障碍, 其主要原因是在于组织文化塑造了组织成员对过去和对现在事件的看法, 而这些形成了组织的思想地图[13]。因此, 一旦这些思想地图对于组织需要学习什么, 如何学习和为什么学习等重要的引导性概念上存在误差, 则很可能会对组织学习的某一个环节, 甚至组织未来的学习方向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5 组织学习的方法

对组织学习中所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 研究者们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例如, Michael (2004) 认为完善组织机构, 建立负责发现环境变化的部门, 理顺组织的信息传送有助于解决发现过程中的问题[14]。同时,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 也有助于组织有效正确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 组织学习开放过程中的各部门及团队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通过团队合作的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增强组织凝聚力并促进知识传播。还有一些信息平台的搭建也有助于组织学习的推行, 如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 也可以帮助企业保存并传递重要信息。Robert通过对六个国家200多名CEO进行访谈调查, 对组织常用的学习工具进行了分析, 并总归纳出应用工具、交叉工具、预测工具以及维持工具四种组织学习工具[15]。其中应用工具 (utility tools) 与交叉工具 (crossover tool) 都属于综合解决组织现在与未来密切相关的生一些重要问题。例如应有工具中对客户的调查与分析, 其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了解现在顾客的需求现状, 来对组织未来的可能性产品调整进行准备。而交叉工具中的全员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就是通过以质量为核心的全员参与式管理, 来避免未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与应用工具与交叉工具不同, 维持工具 (maintenance tools) 主要用于解决组织中现在面临的问题, 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德尔菲法或标杆企业法等, 来发现当前组织与先进理念或标杆企业之间存在的距离, 并通过发现这些不足来有针对性的制订改善的措施。预测工具 (anticipative tools) 则是主要专注组织未来发展的工具, 其主要关注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制订及未来定位等重要的发展性问题。具体各项工具的应用范围与内容请详见表2。

从上面的文献回顾中可以看到, 目前组织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习的源起、内涵和本质等基本性问题; (2) 组织学习的类型、过程及机制等理论性问题; (3) 组织学习的测量、工具及障碍、方法等实际性问题;组织学习的整个理论体系到现在为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充实, 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但是组织学习作为一种涉及到组织与行为理论、经济理论、管理理论、文化、心理、认知和创新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其研究内容相对也比较复杂, 同时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 开展组织学习的本土化研究是我国进行组织学习研究的重要方向, 我国现阶段的组织学习研究还比较缺乏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 更多是直接基于国外的相关研究, 正处于一个不断摸索与发展过程中, 需要国内学者开展进一步广泛而深人的研究。

6 小结与展望

首先, 组织学习内涵的界定与要素选择标准的统一。文献研究表明, 不同研究者对于什么是组织学习的问题存在较大分歧, 对组织学习要素选择标准的看法也不统一, 因此研究结果自然也有较大差异, 这与日前组织学习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系统理论体系指导有着密切关系。其次, 组织学习过程与阶段问题的探索和验证。目前关于组织学习过程与阶段的理论只是一个模型的设想, 如何去论证并验证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组织学习阶段, 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第三, 需要开发有效的组织学习障碍的测量工具, 以从一种更加规范与实证的视角去探讨此类问题。第三, 组织学习工具与方法的问题。目前针对组织学习中所出现的各种障碍, 研究者们从不角度出发, 提出了各种可能性的解决方法, 但是究竟这些方法是否有效, 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障碍,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否适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学习障碍与方法是否一致, 有哪些特色等问题还不得而知。因此有必要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学习的工具与方法问题。

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 篇5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倡导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的活动。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世界的信息化时代管理新方法。自94年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引起举国上下的普遍重视。2002年十六大、~年十六届四中全会相继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的号召,~年国家九大部委联合下文号召“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创知识型员工”活动。争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的时代追求。

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是伴随着《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的问世而兴起的。该书作者彼得•圣吉博士整合美国麻省、哈佛著名教授的成果,吸取东西方文化精华,历十年之功,提炼而成。所以受到世界企管界的普遍推崇。它通过在组织内开展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体学习五项~的~,改善组织内长期制约发展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形成新视野、新思维、新习惯,提升组织文化。

“第五项~”是解决组织发展中面对的五项基本问题,我们任何一个组织单位都是一个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大小团体,团队的发展要有目标、共同愿景,目标的实现需要团体中个人的自我超越,创造性的工作。自我超越受工作动机的支配,动机受人的心智模式观念的支配。转变人的观念,需要理清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需要有系统思考和系统整体的观念,使人们跳出局限思考的陷阱,在系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立足本职做好工作,工作中又有全局观念,注重团队的整体配合。学习型组织五项~方法,通过训练、演练、~,整体的提升组织文化,使组织进入长期持续发展的轨道。

北京太极鸿达管理培训有限公司、学习型组织管理培训中心,自95年引进这套方法并致力于在国内推广、培训、普及,至今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提炼出了一套简单、实用、富有成效的培训课程,其中包括:1.半天的《学习型组织管理》大型讲座课程;2.两天的《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与方法》骨干研习班课程。讲授《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这套方法,以简单、实用与工作结合,让理念、方法与实践结合,在单位内普及。两天的培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

1、半天学习型组织管理大型讲座,参加人员规模大一些,让尽量多的人系统的概要的学习了解学习型组织的精华内容。

2、一天半时间学习型组织创建策略与方法骨干培训班,参加人员以创建单位的领导和骨干为主,人数在100人左右为好,主要讲授、演练应用学习型组织五项~方法,通过研讨、交流、演练在企事业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措施、步骤、达到的目标。以便能够培训后结合单位实际在组织内推行实践。

主讲人傅宗科博士,是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中国推广培训第一人,立志十年,专注于《第五项~——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管理方法的培训推广,在国内培训界独树一帜。详情http://或百度搜索“傅宗科”

讲座后,建议设立学习型组织辅导站,为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积极分子提供交流研讨的场所,让积极分子带动创建活动深入的、持续的开展。据我们推广十年的经验,很多单位创建活动不能持续的开展的关键,就在于没有把学习型组织方法通过演练转变为能力,仅是知识知道了,而没有能深入思想,付之行动。参加辅导站活动的人员以自由报名,自愿参加为好。由热心此项事业的积极分子作为活动策划和召集人。

这套方法是引导、辅导人们把镜子从习惯照别人转为照自己,反思、反省、检视自己的心智、心态、价值观、思维方式、工作作风,主动改善自己,改善我们的组织。但这个转变不是别人要我改变,而是我要改变,我要把我们的事做好,要变得更优秀。组织不用强迫,只用引导辅导,大家都会自觉行动。

这套方法虽然表面看与我们现行的管理方法有冲突,但通过学习运用实践后,我们传统组织中长期影响发展的旧习惯,旧作风会得到改变,会让人们在工作中生活中变得心情愉快、更有工作效率。

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改革不是改良,而是一场思想革命。”是需要触动人们心灵深处心智模式。我们党内开展的“三个代表”学习讨论,党员先进性教育都是整风和触动人们心灵。但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在心中,光靠说教是不行了,必须有触动心灵的方法。《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组织建设和成员的发展很有帮助。

现在有的单位创建很费劲,推广不起来,关键原因是没有在单位内把学习型组织方法通过演练转变为能力,而是采取传统的思维方法推动现代的管理理念。

学习型组织及其倡导者彼得.圣吉,他生于1948年,大学阶段学习航空工程,毕业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师从“系统动力学”奠基人弗睿斯特,并获得此领域博士后,留校任教。他透彻领悟了导师深奥理论的要义,但他却致力于使“系统动力学”的要领简单化,通俗化和可操作化。他自称自己是一位“理想主义现实主义者”。他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曾专门作过研究。

彼得.圣吉于1990年出版了他的《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推动人们刻苦~,学习和掌握新的系统思维方法。此书一出,反响强烈,使它连续三年荣登全美最畅销书榜首。同时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化学习中心”,对企业辅导、咨询。许多企业争相向他咨询,请辅导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包括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摩托罗拉、福特汽车、壳牌石油、杜邦化工、微软、苹果电脑等大企业,纷纷解囊资助他的研究。他的成果在短短的几年中,被译成二三十种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刮起一阵阵学习风潮。1994年为了使“学习型组织.五项~”的管理方法更易于操作和推广,他又和志趣相投的工作伙伴总结编着了《第五项~─—实践篇》,把在企业中组织五项~的操作方法、工具、组织学习程序的实践案例发表,更有利于企业辅导~。

《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是彼得.圣吉用十年时间整理出来的一本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和组织如何进行管理的一套方法。是一套系统完整操作性很强的管理方法,彼得.圣吉认为,飞机能够成功飞行,是因为融合了可变间距螺旋桨等五种技术的整体配置,五种技术缺一不可。他把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五项~看作“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它们共同聚合,为个人及组织打开前所未有的成长空间。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要在组织中认真的推行应用,有计划的引导员工把学习能力转化为创造能力,把基本知识《第五项~-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结合实际通过演练转化为创造能力,组织面貌会一新。现在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很多单位简化认为是学习,为了创建成为学习型组织,考核的指标也是读书学习的指标。其实,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提升组织文化的管理方法,它包括了组织中面临的五个方面的基本问题的~方法。但这是一个需要持续在组织内营造的过程,运用的过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孟凡驰先生的观点: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的最高阶段。我的观点: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也是提炼企业文化的过程。而且可以是内生的组织文化。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其后,曾庆红同志又讲,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创建学习型政党。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出要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支部。我也应邀到北京市机关工委、地方机关讲学习型组织五项~,国家机关部委也派人参加在北京举办每月一期的研习班。我相信这套方法应用会让人们生活质量、工作质量、生命质量提高,生活工作的更愉快。

学习型组织的真意是让人们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让组织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但这不是仅仅向往能获得,需要付之行动~才行。借用海尔文化名言:管理,知道不难,想到不难,做到就难,而坚持天天做,十几年如一日地做下去则难上加难。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学习型组织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受到重视的管理方法。学习型组织是让组织通过五项~保障组织持续发展,要练内功才行,重视练内功才行,真正练内功才显示生命力。从而形成组织的共同愿景、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使组织进入持续发展轨道,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学习型组织创建是见效很快又需要有计划的持续开展的过程,需要把知识普及演练进入心灵的潜意识中,成为个人和团体的能力。是需要在团体中,整个社会中形成氛围。犹如1942年延安整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其实也是组织整风的过程。

还有一点很深刻的体会是要有平常心,简单化。学习型组织五项~管理方法的内容,是所有组织和人类群体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所以,曾有一种说法:“小到三口之家,大到跨国公司,都可以适用这套方法,只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罢了。”

现在很多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口头上在想作,其实没有摸着门道,没入门怎能有期望的效果,失望就很正常。该做的事就没做,做了没做好,做好了不持续,持续了想让没效果就不可能,因为自然规律没法违背。

学习型组织与五项~是共生的关系,圣吉博士《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书名中已表明了关系。创建学习型组织要运用五项~的演练,五项~提升组织文化,就使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圣吉又说,学习型组织也是愿景,是个持续追求的过程。五项~是伴随这个过程需要组织成员学习掌握的艺术与实务。这套方法要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中。而不是停泊在口头上,还需要忍受延滞期的考验。现在很多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太急功近利,不在方法应用上下功夫,或忍受不过忍受延滞期的考验就泄气放弃了,目标受侵蚀了,舍本逐末了。又有新的诱惑,兴奋点转移了。我们做推广工作,同样面对着相同的考验。

“ 如果没有去除了工业时代的思惟,恐怕很难理解知识经济时代的评估方式,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现在是根据组织的愿景来订学习型组织的标准,而且还不一定要达成,各位能理解吗?如果没有实际的~五项~,将工业时代的脑袋换掉,根本无法理解!各位不去实际~,而一再地在此讨论标准,未免缘木求鱼了!”

有很多创建单位作不下去了,不了了之了。关键是不知道从那里人手,众说纷纷,都有道理,不知师从谁家为好。各路高手云集,说法论道,各有依据,让人难以选择。我的观点是依据彼得圣吉的《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因为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传入中国是伴随着这本书而来,这本书是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引路人佛瑞思特的指导,彼得圣吉十年的总结、提炼的结晶。而且五项~基本上概括了组织面临的最基本五个方面问题。这也是我推行学习型组织管理专注于《第五项~-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的原由。

现在很多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为什么不能富有成效,多数是观念的障碍。还有中国人的处事方法,议论多了,行动少了。关注大处多了,结合实际实践应用的少了。希望别人改善的多了,自己立即行动的少了。看到负面的东西多了,正面关注引导的少了。运用考核硬指标的多了,引导辅导激励的少了。希望看别人怎么做的多了,从自身做起,运用五项~演练的少了。研究的多了,切实可行的行动少了。做给别人看的表面文章多了,让自身企事业受用在全员行动的少了。为应付完成上级任务的多了,纳入组织发展战略成为战略实践去实现的少了。

组织方法 篇6

一、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引阅读源头活水首先就要调动其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与其让孩子们机械地死记硬背,还不如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真正解放语文教学,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语文教师,我常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学完课文《三顾茅庐》我就向学生推荐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使学生感受到整本书的故事情节更完美更精彩;学完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同学们被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的坚强、独立和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深深折服了,他们对鲁滨逊产生了深深的钦佩,此时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鲁宾逊漂流记》,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找这些书来读。这样一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当然,引阅读源头活水,鉴半亩语文方塘,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也不会立竿见影,老师必须循循善诱,逐渐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命的需要。

1.引源头活水——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猜猜里面可能会写什么。学生一旦被吸引,自然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源头活水——榜样激励。

平时教师包括家长要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陈毅将军看书时把墨水当酱油吃;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让我们领略了读书做学问的可贵;轮椅上的霍金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残疾人的楷模张海迪在高位瘫痪情况下,更是孜孜不倦地读书……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鉴半亩方塘——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对于学生读书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给予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开设阅读方法指导课,激发学生会读书

学生在课内掌握了读书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得法、受益。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指导的:

1.读与思相结合。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无化”是无益的,只有边读边想,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意思。

2.读与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如让学生给读过的故事续写结尾;把自己课外所读的一首古诗改写成其他形式的文章,给自己所读的课外读物中的主人公写一封信,谈自己对他(她)的印象,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等等。

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

读而不写,印象不深,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方面我的做法有三种:

(1)指导记录的内容如:语文方面的知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写作常识以及文章的结构提纲等;记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记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及豪言壮语等。

(2)指导记录的方法。要求可低些,写时只要抓住原文的要点,写出自己的感受、想法即可。

四、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激发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既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

1.展评课外阅读记载本,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字数、主要内容、好词佳句摘抄、读完时间及读后感悟等。看谁记得好,记得多就给予表扬、奖励。

2.交流心得。利用每周一节阅读课和课余时间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课外书,并定期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佳作欣赏。利用晨读或者诵读课每天都由一位同学用5分钟时间向同学们推荐一篇名家名篇并读给大家听。

4.开故事会。定期举办课外读物故事会,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故事会,可先分小组开,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表现的机会,然后评出优秀故事员到班上参加比赛。

媒体资源组织方法研究 篇7

1、媒体资源描述层次化分析

媒体资源数据比传统的结构化数据承载更复杂的内容信息。媒体资源数据以半结构化 (HTML、XML文本) 、非结构化 (一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数据) 的形式存在, 所以信息描述工作应该从数据内容的结构化开始。媒体资源内容描述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内容信息量巨大这一方面。最后, 媒体资源数据内容信息的认知还要依赖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这些原因造成媒体资源信息的多样化[2]。

针对媒体资源数据的非结构化问题, 需要对媒体资源文档MD进行标准化描述。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容描述的复杂性, 可对描述信息进行层次抽象, 其内容信息分别位于以下三个层次:

物理层:表示媒体资源数据的原始信息, 包括媒体资源数据的生成信息、固有信息和使用信息。

结构层:表示的信息与特定应用领域没有直接关系, 而与媒体原始数据密切相关, 用来表示媒体资源的结构实体和媒体结构关系信息。

语义层:表示媒体资源数据的语义实体和语义结构关系信息, 这类信息通常面对特向的领域。

媒体资源描述信息的抽象层次之间具有联系, 这种联系体现为不同层次之间对象的映射关系[3]。

2、媒体资源文档组织

媒体资源文档可以分为简单媒体资源文档和复杂媒体资源文档, 前者是指文档仅由一种媒体的一个实例组成;后者则指由一种媒体的单个实例或多种媒体的多个实例组成的文档。媒体资源总是由一组用户感兴趣的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其中, 每个对象具有各自的特征, 包括媒体特征、可视特征以及语义特征;对象之间的关系由对象层次和基本实体关系共同决定。因此, 可以把相互有关系的对象用集合描述, 加入合适的关系描述, 称为媒体资源文档基本单元 (MDU) 。

一个媒体资源文档基本单元 (MDU) 为一个三元组m:<MO, RC, R>, 其中MO是该MDU需要描述的所有对象的集合;RC是对象间可能存在的所有关系种类的集合;R是集合RC的一个子集, 表示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

MO中的对象由属性、方法和必要的对象约束组成, 其中属性是需要对象表述的特征;方法用来获取属性值;对象约束表述其他必要的约束信息。

两个MDU间的映射关系n (m1, m2) 为映射x:O->O'的集合, 其中O和O'是对象的集合, 分别定义为O哿m1.MO, O'哿m2.MO, MO表示m1和m2之间所有可能存在的对象集合映射。

MDU的本质是提供了媒体资源对象集合描述的数据结构。结合媒体资源数据抽象层次定义, 一个完整的媒体资源文档描述应该包含3个层次的MDU以及这些MDU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各层的MDU分别提供各层媒体资源文档的信息描述, 映射关系提供相邻层MDU对象集合间的映射。MDU内对象间的关系以RC为基础。

因此, 一个媒体资源文档 (MD) 为一个四元组M: (Mp, Mc, Ms N) , 其中Mp, Mc和Ms是m的集合, 分别表示该MD在物理层、结构层和语义层的MDU集合;N是n (m哿M∪M∪M', m奂M∪M∪M') 的集合, 描述所有MDU之间可能存在的映射关系[4]。

3、媒体资源特征描述

元数据是提供关于信息资源或数据的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是对信息资源的结构化的描述, 其作用是描述信息资源或数据本身的特征和属性。由于媒体资源有复杂的语义特征, 对其特征用文字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准确描述, 是解决全方位检索的前提条件。文字描述信息资源特征的准确与否, 关系到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问题[5]。用文字对媒体资源特征进行描述我们称之为编目。也就是说, 如何对数字媒体资源进行合理的编目是提高数字媒体资源利用率的一个关键。传统的对于媒体资源编目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使得对于数字媒体资源的描述的准确性停留在比较低的层面上, 严重影响了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并且对媒体资源的交换产生比较大的障碍, 媒体资源的共享性得不到提高, 大大降低了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媒体数据编目标引的过程实际就是对元数据的获取过程。元数据是媒体对象的描述信息。元数据可以是内容相关的, 也可以是业务相关的。对于媒体资源来说, 元数据就是与各种媒体资源结合在一起的辅助信息, 它记录了与该媒体资源相关的信息。因此, 元数据是媒体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利用元数据, 我们可以轻松的实现资源查找, 还可以查看其他相关数据, 获得更直观、更丰富、更形象的资讯。

《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 (Chinese news markup language, CNML) 很好地描述了交换数据的内容信息, 对所交换的数据内容提供更多语义方面的支持, 提供媒体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 对信息资源特征进行了准确的描述。CNML实现跨媒体的数据交换, 为媒体资源提供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交换格式, 进而实现数据共享, 消除了"信息孤岛"。

该标准对一个信息实体的元数据描述分为若干个元数据组, 每个元数据组内包含一到多个元数据项。每个元数据项是对信息实体的一个属性的描述。

对于视频资料的编目还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1部分:电视资料》规定的著录项目, 该标准通过研究确定编目的基本元数据项, 制定统一的视频资料编目元数据的编目结构、层次及著录项目, 实现视频资料编目和应用的标准化。

4、总结

本文通过对媒体资源的分析, 给出了媒体资源的层次化分析方式, 将媒体资源的信息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接着对媒体资源的文档组织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媒体资源的特征进行了描述。

参考文献

[1]曹学军.富媒体时代新闻信息概念模型的探索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 2005 (5) :19.

[2]彭新一, 陆芳.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6) :22-24.

[3]高玉珠, 刘瑞.基于Web信息组织模型的元数据检索技术[J].计算机应用, 2006 (6) :89-90.

[4]闫剑峰, 李战怀.一种层次化的多媒体文档描述方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 (2) :6-9.

传媒组织成本核算方法探讨 篇8

一、成本核算的现状和原因

目前, 我国传媒的成本核算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很多传媒组织对硬件成本相对重视, 却忽略了一些软件成本的管理。比如对管理成本、销售成本等软件成本缺乏足够重视, 在成本控制上存在许多盲点。 (2) 传媒管理者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对效益、成本和收益比例的不协调不够重视, 整体的经济效益或良性循环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成本核算的意识很淡漠和成本控制的动机不明确。对传媒组织财务状况的评估停留在依靠经验标准和相对比较的标准之上, 缺乏客观的、科学的评估体系, 没有理性的、量化的评估方法。在推行企业化管理条件下混乱的成本管理现状, 反映出媒体体制机制改革的薄弱、产权主体不明晰, 以往的旧模式影响了成本改革进行的深入。同时也反映出制度窘迫与实务悖论, 长期的事业单位性质管理导致观念的落后和管理方法粗放。随着传媒产业的迅猛发展, 成本优势对媒介产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成本核算方法。

二、明确成本的构成

1、常规成本构成

要进行成本核算, 首先要摸清成本的构成。宏观经济学认为, 生产成本是单位商品中的物化劳动耗费加上活劳动耗费。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理解, 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 (C) 和可变成本 (V) 之和。 (3) 传媒组织在企业化管理的意义上, 参照我国的会计准则的要求, 传媒组织的成本不能说成是其费用支出, 而是指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信息产品所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产品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其总成本同样由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不变成本就是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变化的那一部分成本。在信息产品的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的直接材料费用和产品制造、传输费用就是不变成本。变动成本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比如直接工人费用则是可变成本。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总成本=不变成本总额+可变成本总额 (4) =不变成本总额+单位可变成本×业务量

这个公式对应的成本习性模型是个很重要的模型。设总成本为y, 不变成本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 x代表业务量, 则

上式中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求出a、b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进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其他短期决策。

2、特殊成本构成

传媒组织提供的媒介产品与一般的商品在成本构成上是有区别的。首先, 在我国, 传媒组织具有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 政府的喉舌功能具有重要的位置, 因此我国的传媒组织必须面对一项特殊的成本, 即政府成本。 (5) 政府成本就是传媒组织为完成执政党和政府所下达的各类任务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所付出的成本总和。其次, 绝大部分的生产成本沉淀在提供的第一份产品上, 一旦第一份产品被提供出来, 复制更多产品发生的成本相对而言微乎其微。传媒提供的第一份信息产品的不变成本很高, 可变成本很小, 因而复制的边际成本也就小, 从而平均成本就越低。也就是, 传媒组织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 (6) 第三, 信息产品的不变成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沉默成本。也就是说, 即便是能够终止生产, 支付的前期的固定投入价值大多不能收回。这样的特点就增加了信息投资产业的风险。第四, 社会责任成本。传媒组织的社会责任成本不像其他成本项目那样容易给出定义和界定, 但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传媒组织必然为促进社会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主动承担起传媒组织的社会责任。传媒组织必须建立起“五重底线”理念, 即注重财务、顾客、雇员、环境及社区, 综合衡量传媒组织的业绩, 而不仅仅是财务利润。 (7)

三、传媒组织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的高低不仅制约着传媒组织利润的高低, 而且还关系到传媒组织的竞争力, 因此, 节约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成本核算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当前体制机制之下, 在成本核算制度改革进行得不够彻底或还没有进行的情况下, 作为特殊文化创意产业的传媒组织, 不能照搬已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怎样根据企业成本核算探索出适合传媒组织的成本核算科学方法, 是当前传媒组织财务工作的难点。

1、作业成本法在传媒组织引用的必然性

传统的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传媒组织是不太适用的, 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 企业里更多的是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核算。但是传媒组织由于其产业特殊性, 间接费用的核算占了很大的比重。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有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分批、分部成本法等等。这些方法不能精确核算间接费用, 通常是整个企业采用一个间接费用的分配率, 这对于传媒组织名目繁多的间接费用是无法精确衡量的。

第二, 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方式的改变, 成本核算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中。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 以往那种大量大批生产产品以待销售的传统做法已经过时, 取而代之的是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弹性制造系统。这种背景之下, 传媒组织必须提供更多的呈现小批量、多样性、复杂化和非标准化特点的信息产品。这种生产方式在制造型企业中也被称为“柔性生产”。“柔性生产”配置灵活, 反应迅速, 可以很好地应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采用这种生产方式生产的产品, 产量往往比较低, 所耗费的直接人工工时和直接机器工时往往比较少。如果仍然以传统的直接人工工时和直接机器工时为基础对间接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进行分配, 就会造成节目成本计算的扭曲。前者的成本会被高估, 而后者的成本则会被低估。这种扭曲会严重影响到传媒组织的管理策略和长期发展战略决策的制定。

2、作业成本法概述

作业成本法的本质就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 并引导管理人员讲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 它强调的是成本的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这样就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集中分配 (基本忽略因果关系) 的不足。

“作业”是作业成本法下的最基本的概念, 是进行作业成本的核心和基础, 简单地讲, 作业就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 e d Cas ting, ABC) , 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 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在于把“作业量”与传统成本计算中的“数量”区别开来, 并主张以“作业量”作为分配大多数间接成本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罗宾·库帕和罗伯特·卡普兰等人首次提出“成本动因”的概念, 他们认为作业成本法要把间接成本与隐藏其后的推动力联系起来, 这种推动力就是“成本动因”。所谓成本动因就是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和事项。成本动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 它支配成本行为, 决定成本的产生。 (8) 所以要把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产品中去, 必须要了解成本行为, 识别恰当的成本动因。

3、作业成本在传媒组织的应用

传媒组织与传统的制造企业相比, 其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在全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大大降低, 而间接制作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则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 传媒组织的生产经营具有其自身复杂性、特殊性, 与传统企业相比, 传媒组织的行政管理、技术研究、技术维护、后勤保障、设计策划、营销推广、公关宣传等非生产性活动大大扩展和强化, 由这些活动发生的非生产性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上述这些要素成为传媒组织生产要素的主要要素, 而现行的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一般将这些直接摊入到管理费用, 没有计入到成本。作业成本法改变以往按产量作为单一间接费用分配基础的方法, 从认识导致成本发生的根本因素入手, 将传媒组织的生产经营过程视为一个前后一贯、上下关联的各种作业构成的链状结构, 它找出了成本与产品之间的因果联系。为将间接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准确地归属于产品找到了可行的途径。

根据以上所说的传媒组织成本核算费用的特点和作业成本法费用分配的原理, 可以简要得出传媒组织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基本程序。

首先, 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 确认作业、主要作业, 划分作业中心。具体来说, 要对传媒组织的经营全过程进行作业分析, 确认作业、主要作业, 并以主要作业为主体, 将同质作业合并建立作业中心, 以便按作业中心建立成本库。作业的划分要明确资源耗费的原因, 将资源耗费和各项资源合理联系起来。

其次, 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费用。根据作业分析所确定的作业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 建立成本库的时候要保持归集到一个成本库的成本项目的同质性, 也就是归集到一起的成本, 可以用相同的成本动因来解释。这个步骤是作业成本法中比较重要的一步, 传媒组织发生费用名目繁多, 如何正确地确认各种费用的成本动因从而准确地计入应归集的成本库中, 关系到整个成本核算的成败。

最后, 将各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上, 计算出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4、作业成本法引入传媒组织的优缺点

4.1 优点

将作业成本法引入传媒组织, 可以改变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带来的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 它从成本对象与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入手, 根据成本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 再按作业动因将作业计入成本对象, 从而揭示了资源和成本对象之间一对一的本质联系, 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按单一的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所造成的对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另外, 作业成本法对传媒组织的业绩评价体系能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传统成本核算忽视了可供资源与实际需用资源之间的差异, 将未用资源和非增值资源作业耗费也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 这样就影响了业绩评价的客观性。作业成本法在评价作业时, 可以利用具体的作业信息提高增值作业效率, 力图规避无效作业。作业成本法下的业绩评价清晰地反映了作业、资源在增加传媒组织价值中所起到的作用, 揭示了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以及可供资源、实际使用资源之间的差别, 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用的信息。还有就是作业成本法有利于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是贯穿于传媒组织生产始终的因果分析过程, 便于明确与落实各部门的岗位责任, 揭露存在的问题, 从而推动各个环节不断挖掘盈利潜力, 优化经营管理决策。

4.2 缺陷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作业成本法也有其局限性。第一, 作业成本动因能否明确认定。在成本动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成本计算过程中, 关键的一步是确认作业, 建立成本库, 并为每个作业成本库选择最佳的成本动因。这种选择和确认并不总是客观和可验证的, 特别是对于传媒组织而言, 名目繁多的间接费用如何进行合理的分类归集, 是很难进行的。第二, 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使传媒组织成本信息的横向纵向可比性降低。 (9) 目前有很多传媒组织, 比如电视台的成本核算甚至直接以历史数据为标准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因为其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不同, 在两种不同的核算体系之下, 不仅是同一个传媒组织的前后信息会不一样, 同一种信息产品的不同传媒组织之间也会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 会使传媒组织资产价值的计量以及企业损益的计算发生变化, 而这一变化, 会使传媒组织前后期会计信息, 以及与其他同类传媒组织的会计信息失去可比性。

四、结语

作业成本法的采用不仅可以使传媒组织成本计算结果的相关性和准确性大为提高, 而且还为传媒组织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由于它是依据“产品生产引起作业发生, 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分析作业、确定作业成本库的, 因此在确认、归集和分配成本的过程中, 也就充分明确了为生产传媒组织产品而发生的一系列作业及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生和衔接的顺序与结构系统。这样, 作业成本法就在计算节目成本的同时, 确定了信息产品与成本之间由诸多作业构成的链条即作业链。传媒组织的最终产品, 凝集了在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消费者的价值, 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在此基础上, 传媒组织就可以进一步研究, 哪些非增值作业是多余的或者不必要的, 一旦明确了, 就将其取消或压缩。作业链的缩短可以节约传媒产品生产的时间和所消耗的资源, 从而降低传媒组织的生产成本。对于增值作业, 也可以分析其资源耗费的水平是否过高, 找出节约其资源耗费的途径。这种工作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就可以收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实效。

参考文献

①周鸿铎、赵立文:《媒介财务管理》,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年①周鸿铎、赵立文:《媒介财务管理》, [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年

②李建国:《成本管理:撬动电视市场的支点》, [J].《当代电视》, 2006年第5期, P.80~81②李建国:《成本管理:撬动电视市场的支点》, [J].《当代电视》, 2006年第5期, P.80~81

③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年③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年

④冯巧根:《成本会计》,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三版, P.240~241④冯巧根:《成本会计》,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三版, P.240~241

⑤朱毅:《中国内地电视媒体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J].《现代传播》, 2007年第4期, P.89~92⑤朱毅:《中国内地电视媒体成本控制机制研究》, [J].《现代传播》, 2007年第4期, P.89~92

⑥卢峰:《经济学原理》 (中国版) ,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4版, P.103~104⑥卢峰:《经济学原理》 (中国版) ,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4版, P.103~104

⑦王立彦、徐浩萍:《成本会计:以管理控制为核心》,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P.270⑦王立彦、徐浩萍:《成本会计:以管理控制为核心》,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P.270

浅谈高中铅球教学组织方法 篇9

一、讲清利害,严肃纪律

课堂纪律是教学的前提保障,尤其是投掷项目,更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一般在课的开始部分讲清利害,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做到令出必行,严格按照教师的组织进行学习,时刻注意自己及同学的安全。

二、科学分组,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得力助手,应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应多培养体育骨干,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心贴在一起,多激励、多帮助、多表扬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乐于上你的课,才会跃跃欲试,主动担当体育骨干;其次,根据学生性别、爱好及自愿情况,将体育骨干合理分配到每一个小组中,使每个组都有体育骨干的身影;再次,课前部署,培训体育骨干。提前部署,可以让每个组的体育骨干知道这节课大体活动内容是什么,每项活动应注意些什么,骨干应如何发挥带头及组织作用。

三、合理利用场地,科学安排训练队形

现在许多田径场地都已硬化,铅球训练也就被迫收缩在了铅球投掷场地,但我们在练习时可以利用学校的其他未硬化场地进行铅球训练,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快乐体育园地进行训练。另外,如果投掷场地有限,可以采取分组轮换法进行教学,如果投掷场地有余,还可以采取分组不轮换法进行教学。但不论分组与否,教师的教学重点都应放到投掷项目上来。在以往的投掷项目体育优质课教学中,教师为了练习的新颖性,往往采取一些比较花哨的练习队形,例如:两组对练式、图形站位顺投式、圆圈站位向外投掷式、圆圈站位向内投掷式、扇面投掷式等。笔者认为,训练队形的安排应以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安全为原则,每一种训练队形都有其优点和弊端,在采取时一定要科学分析,合理安排。

四、目标清晰可行,切记好高骛远

浅析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方法 篇10

一、导课的艺术

一堂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一堂课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堂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 教师会讲的索然无味, 学生也很难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很难顺利地进行。

1. 故事导课法

运用故事、传说创设一种情景引入新课。由于故事、语言生动活泼, 富有一定的趣味, 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情境导课法

所谓情境导课, 就是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用语言、绘画、投影、电脑等手段创设一种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教师创设情境的重要原则是, “激”情“引”趣。

3. 设疑导入法

思起于疑, 这种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它能使学生思维由潜伏转入活跃, 进入积极探索状态。教师导课时设置疑问, 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 从而达到启迪思维, 增长智力的目的。

二、讲课的艺术

无论是新课、复习课, 还是习题课, 都要求教师精心备课, 确定要讲的内容。讲课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更主要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 讲课要以学生为主体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 知识不是只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动手动脑学会的, 学生的技能是靠自身的体会得到的。教师在这一认识下, 在课堂上教师就不再是师长, 而是一个学习的组织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学会的东西, 能做的事情, 能讲的道理, 就应让他们自己去做、去说, 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与适当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当用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深奥的哲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引导学生在探索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掌握基础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讲课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上, 学生的活动应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完成的。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巩固、提高的过程, 又是一个融会贯通、熟练应用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和涉及到的知识技能进行归纳, 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网络。新知识讲完后, 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布置练习, 进行课堂处理或口答或板演, 依难度大小分别指定不同的学生解答。然后师生一起评议, 正确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错误的进行分析, 鼓励学生给出多种解法。

三、组织学生活动的艺术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己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 讨论要精心策划

课堂讨论是在老师的监控下,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论证。讨论的专题应该是老师精心策划的, 深思熟虑过的, 而不是信手拈来的。每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自己见解, 提出事实和论据, 有效地说服别人的机会。因此, 学生在讨论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2. 讨论要量力而行

一节的讨论不宜过多, 一般一到三个为宜。讨论的题目表述要精炼, 论证正确规范。内容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知识能力, 选择的内容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既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又不局限于已有知识。

3. 教师要善于调控

在讨论中,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围绕议题中心发言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讨论中, 教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调节者和参与者。教师经常要做的事情是鼓励、邀请学生大胆发言, 参与讨论, 要求学生进一步讲解自己的观点, 总结讨论结果, 解决问题中的疑难。

四、结课的艺术

每一节课都要以适当的方式结课, 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目标和知识结构, 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教学过程, 或对知识作总结概括, 或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延伸, 拓展知识面。结课的方式一般常用归纳式、比较式、练习式等等。

1. 归纳式结课法

归纳式结课, 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结课方法。即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 由学生或老师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使之条理化。让每一位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达到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归纳的语言不是对讲述内容的简单重复, 归纳的内容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方法。教师通过对小结的巧妙设计, 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整体思路。

2. 比较式结课法

比较式结课, 就是在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 对教学内容采取辨析、比较的一种方法。目的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3. 练习式结课法

练习式结课法, 是数学课堂上最简单的一种结课方式。在师生共同探索学习后, 学生领会一种新的结课技巧或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来巩固新方法。检验学生对新方法的掌握情况,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总之, 课堂教学的组织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精心备课, 将各环节组织好。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 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更好地理解知识,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创新品质。

(编辑:李敏)

2013.6 56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课上, 教师要通过新颖的导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讲课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在自己探究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组织方法 篇11

关键词:冬季跑操;组织办法

初中阶段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期,早操、间操时集体跑步(简称跑操),对于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好处颇多。

一、跑操的有利之处

(一)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提高锻炼效果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重,时间宝贵。由于现在的学生没有什么体力活动,整体看来身体素质较差,没有吃苦的精神和毅力。现在的教学中有了体育加试的项目学生感到很吃力,但是也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因此,在有限锻炼时间内跑操,可以克服部分学生“出工不出力”,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

(二)不受场地限制,充分利用校园内空地

由于初中阶段班级多、班容量大,运动场面积有限,冬季做操的强度小,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但跑操相对来讲即简便易行又能达到健身的目的,还可以利用运动场、校园内空地,保证全体学生同一时段,一起锻炼。

(三)便于管理,全员锻炼

跑操时,方队跑进,有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评价等。比如检查人数、队形、口号、服装等。

体育委员和班长在前边领跑,参与管理的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在后边同学生一起跑步,既拉近了师生关系,鼓舞了学生,又锻炼了自己的身体。

(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特别是心肺功能水平,磨炼学生的意志

初中学生跑操距离在800—1200米左右,此段落是有氧与无氧同时兼备的锻炼,有利于提高耐力水平即心肺功能。并且跑进中会出现“极点”,这种痛苦的感觉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五)增强学生练习兴趣,提高运动成绩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跑操后,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明显提高过关率,尤其800、1000米成绩较好;并能顺利通过体育课中男1000米、女800米跑的测试。学生们感觉没怎么锻炼,与以前成绩相比确实提高很多。因此,他们对于跑操的目的更明确了,练习热情更高了。

二、组织跑操的方法

(一)合理利用学校内场地

拥有标准400米操场的学校,可以安排两个年级在运动场,另一个年级绕教学楼跑或在跑道内侧跑。如果运动场较小,就充分利用其他空地,设计路线。

(二)跑操的要求明确,管理到位

跑操要求明确出操路线、集合地点、解散方式,跑进中要求“队形密、步伐齐、口号响”。大风或大雾天气禁止喊口号。主管校长主抓,体育组负责组织,学生会负责检查跑操质量。

(三)利用体育课或开学初集训进行跑操练习

通过体育课或集训来规范学生跑步动作、呼吸方法以及如何保持“队形密、步伐齐、口号响”的队列要求。

(四)定期变化跑进路线、距离和立志性口号

根据学生练习效果,变换练习场地。按时间段和年级定期轮换跑操地点、路线,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运动场的换到教学区或跑道内侧,还可以逆时针跑一个时段再顺时针跑一个时段等。各班定期更换立志性口号,不要“一个口号喊三年”。

组织方法 篇12

1. 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 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 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 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 但从营养角度分析, 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另外, 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 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 于45℃以下凝固。但多次反复融化, 其凝固性降低。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2. 材料

2.1 器皿及材料

天平、称量纸、牛角匙、pH试纸、量筒、搪瓷杯、试管、三角瓶、漏斗、分装架、移液管及移液管筒、培养盒、玻璃棒、烧杯、试管架、铁丝筐、剪刀、酒精灯、棉花、线绳、报纸、纱布、乳胶管、电炉、灭菌锅、干燥箱。

2.2 药品试剂

蛋白胨、牛肉膏、NaCl、K2HPO4、琼脂、NaNO3、KCl、MgSO4、Fe SO4、蔗糖、麦芽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土豆汁、豆芽汁、磷酸铵、5%NaOH溶液、5%HCl溶液等。

3. 流程

称药品→溶解→调pH→融化琼脂→过滤分装→包扎标记→灭菌→摆斜面或倒平板。

4. 步骤

4.1 培养基的制备

4.1.1 称量药品

根据培养基配方依次准确称取各种药品, 放入适当大小的烧杯中, 琼脂不要加入。蛋白胨极易吸潮, 故称量时要迅速。

4.1.2 溶解

用量筒取一定量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在放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 并用玻璃棒搅拌, 以防液体溢出。待各种药品完全溶解后, 停止加热, 补足水分。如果配方中有淀粉, 则先将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 并在火上加热搅拌, 然后添加水分及其他原料, 待完全溶化后, 补足水分。

4.1.3 调节pH

根据培养基对pH的要求, 用5%NaOH或5%HC1溶液调至所需pH。测定pH可用pH试纸或酸度计等。

4.1.4 溶化琼脂

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须加入一定量琼脂。琼脂加入后, 置电炉上一面搅拌一面加热, 直至琼脂完全融化后才能停止搅拌, 并补足水分 (水需预热) 。注意控制火力, 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

4.1.5 过滤分装

先将过滤装置安装好。如果是液体培养基, 玻璃漏斗中放一层滤纸, 如果是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则需在漏斗中放多层纱布, 或两层纱布夹一层薄薄的脱脂棉趁热进行过滤。过滤后立即进行分装。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染在管口或瓶口, 以免浸湿棉塞, 引起污染。液体分装高度以试管高度的1/4左右为宜, 固体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5, 半固体分装量一般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

4.1.6 包扎标记

培养基分装后加好棉塞或试管帽, 再包上一层防潮纸, 用棉绳系好。在包装纸上标明培养基名称、制备组别、制备人姓名和日期等。

二、培养基的杀菌与消毒

按照培养基配方中规定的条件应及时进行灭菌。为保证灭菌效果且不损伤培养基的有效成分, 普通培养基应加热至121℃, 加热20分钟。培养基经灭菌后, 如需要作斜面固体培养基, 则灭菌后应立即摆放成斜面, 斜面长度一般以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为宜;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后, 垂直冷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

1. 倒平板

将需倒平板的培养基, 于水浴锅中冷却到45℃~50℃, 立刻倒平板。

2. 灭菌方法

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 灭菌的方法分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两大类。本实验主要介绍两种物理灭菌方法, 即加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2.1 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包括湿热和干热灭菌两种。通过加热使菌体内蛋白质凝固变性, 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2.2 高压蒸汽灭菌

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的沸点随着蒸汽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当蒸汽压力达到1.05kg/cm2时, 水蒸气的温度升高到121℃, 经15~30分钟, 可全部杀死锅内物品上的各种微生物和它们的孢子或芽孢。一般培养基、玻璃器皿以及传染性标本和工作服等都可应用此法灭菌。

3.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3.1 加水

打开灭菌锅盖, 向锅内加水到水位线。立式消毒锅最好用已煮沸的水, 以便减少水垢在锅内的积存。注意水要加够, 防止灭菌过程中干锅。

3.2 装料、加盖

灭菌材料放好后, 关闭灭菌器盖, 采用对角式均匀拧紧锅盖上的螺旋, 使蒸汽锅密闭, 勿漏气。

3.3 排气

打开排气口 (也叫放气阀) 。用电炉加热, 待水煮沸后, 水蒸气和空气一起从排气孔排出, 当有大量蒸汽排出时, 维持5分钟, 使锅内冷空气完全排净。

3.4 升压、保压和降压

当锅内冷空气排净时, 即可关闭排气阀, 压力开始上升。当压力上升至所需压力时, 控制电压以维持恒温, 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 待时间达到要求 (一般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控制在121℃, 持续20分钟) 后, 停止加热, 待压力降至接近“0”时, 打开放气阀。注意不能过早过急地排气, 否则会由于瓶内压力下降的速度比锅内慢而造成瓶内液体冲出容器。

3.5 灭菌后的培养基空白培养

灭菌后的培养基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 经24小时的培养, 可保存备用;斜面培养基取出后, 摆成斜面后立即空白培养;半固体的培养基垂直放置凝成半固体深层琼脂后, 空白培养。

3.6 干热灭菌法

一般是把待灭菌的物品包装就绪后, 放入电烘箱中烘烤, 即加热至160℃~170℃, 持续1~2小时。

3.7 灭菌前的准备

玻璃器皿等在灭菌前必须经正确包裹和加塞, 以保证玻璃器皿于灭菌后不被外界杂菌所污染。常用玻璃器皿的包扎和加塞方法如下:平皿用纸包扎或装在金属平皿筒内;三角瓶在棉塞与瓶口外再包以厚纸, 用棉绳以活结扎紧, 以防灭菌后瓶口被外部杂菌所污染;以拉直的曲别针一端放在棉花的中心, 轻轻捅入吸管的管口, 松紧必须适中, 管口外露的棉花纤维要用火焰烧掉;灭菌时将吸管装入金属管筒内进行灭菌, 也可用纸条斜着从吸管尖端包起, 逐步向上卷, 将头端的纸卷捏扁并拧几下, 再将包好的吸管集中灭菌。

3.8 干燥箱灭菌

将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干燥烘箱内, 注意不要摆放太密, 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不得使器皿与烘箱的内层底板直接接触。将烘箱的温度升至160℃~170℃并恒温1~2小时, 注意勿使温度过高, 超过170℃, 器皿外包裹的纸张、棉花会被烤焦燃烧。如果是为了烤干玻璃器皿, 温度为120℃持续30分钟即可。温度降至60℃~70℃时方可打开箱门, 取出物品, 否则玻璃器皿会因骤冷而爆裂。

用此法灭菌时, 绝不能用油纸、蜡纸包扎物品。

4.9 火焰灭菌

直接用火焰灼烧灭菌, 迅速彻底。对于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 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烧至红热进行灭菌。此外, 在接种过程中, 试管或三角瓶口, 也采用通过火焰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三、植物的培养

1. 将采来的植物材料除去不用的部分, 将需要的部分仔细洗干净

把材料切割成适当大小, 即能够放入灭菌容器为宜。置水龙头下, 让流水冲洗几分钟至数小时, 冲洗时间视材料清洁程度而定。易漂浮或细小的材料, 可装入纱布袋内冲洗。流水冲洗在污染严重时特别有用。洗时可加入洗衣粉清洗, 然后再用自来水冲净洗衣粉水。洗衣粉可除去轻度附着在植物表面的污物, 除去脂质性的物质, 便于灭菌液的直接接触。当然, 最理想的清洗物质是表面活性物质——吐温。

2. 对材料的表面浸润灭菌

对材料的表面浸润灭菌时, 要在超净台或接种箱内完成, 准备好消毒的烧杯、玻璃棒、70%的酒精、消毒液、无菌水、手表等。用70%的酒精浸泡10~30秒。由于酒精可使植物材料表面被浸湿, 加之70%的酒精穿透力强, 也很易杀伤植物细胞, 所以浸润时间不能过长。处理完的材料在无菌条件下, 待酒精蒸发后再剥除外层, 取用内部材料。

3. 用无菌水涮洗

用无菌水涮洗时, 每次要持续涮洗3分钟左右, 视采用的消毒液的种类, 涮洗3~10次。用无菌水涮洗的目的是免除消毒剂杀伤植物细胞的副作用。

注意:酒精渗透性强, 幼嫩材料易在酒精中失绿, 所以浸泡时间要短, 防止酒精杀死植物细胞。 (2) 老熟材料, 特别是种子等可以在酒精中浸泡时间长一些, 如种子可以浸泡5分钟。 (3) 升汞的渗透力弱, 对植物材料的杀伤力不大, 一般浸泡10分钟左右。 (4) 漂白粉容易导致植物材料失绿, 所以对于幼嫩材料要慎用。 (5) 在消毒液中加入浓度为0.08%~0.12%的吐温20或吐温80 (一种湿润剂) , 可以降低植物材料表面的张力, 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4. 培养材料的采集

组织培养所用的材料非常广泛, 可采取根、茎、叶、花、芽和种子的子叶, 有时也利用花粉粒和花药, 其中根尖不易灭菌, 一般很少采用。

对于阔叶树, 可在一二年生的枝条上采集;对于针叶树, 多采种子内的子叶或胚轴, 对草本植物, 多采集茎尖。

在快速繁殖中, 最常用的培养材料是茎尖, 通常切块在0.5厘米左右, 如果为培养无病毒苗而采用的培养材料, 通常仅取茎尖的分生组织部分, 其长度在0.1毫米以下。

5. 培养材料的消毒

先将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 最后一遍用蒸馏水冲洗, 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分吸干, 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块。在无菌环境中将材料放入70%的酒精中浸泡30~60秒。再将材料移入漂白粉的饱和液中消毒10分钟。然后, 取出用无菌水冲洗三四次。

6. 制备外植体

将已消毒的材料, 用无菌刀、剪、镊等, 在无菌的环境下, 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和种皮胚乳等, 叶片则不需剥皮。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 这就是外植体。在操作中严禁用手触动材料。

7. 接种和培养

在无菌环境下, 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在培养基上, 每瓶接种4~10个。封口接种后, 瓶、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封口, 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温度培养基大多应保持在25℃左右, 但要因花卉种类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外植体的增殖是组培的关键阶段, 在新梢等形成后为了扩大繁殖系数, 需要继代培养。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培养基中, 增殖培养基一般在分化培养基上加以改良, 以利于增殖率的提高。增殖1个月左右后, 可视情况进行再增殖。根的诱导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一般没有根, 必须转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1个月后即可获得健壮根系。

试管苗从无菌环境到光、温、湿稳定的自然环境, 必须进行练苗。一般移植前, 先将培养容器打开, 于室内自然光照下放3天, 然后取出小苗, 用自来水把根系上的营养基冲洗干净, 再栽入已准备好的基质中, 基质使用前最好消毒。移栽前要适当遮阴, 加强水分管理, 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相对湿度98%左右) , 但基质不宜过湿, 以防烂苗。

参考文献

[1]张红.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2]徐凌飞, 屈锋敏, 李春梅.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3]梁称福, 易诚《.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4]宋江华, 孙俊, 方从兵, 朱世东《.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1) .

[5]吴殿星, 胡繁荣.植物组织培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1) .

上一篇:服务协调机制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