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固定

2024-06-02

组织固定(共8篇)

组织固定 篇1

随着对牙周病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许多口腔医生已经深刻意识到口腔修复与牙周组织健康的重要关系, 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本文主要探讨固定修复龈边缘与牙周组织健康的关系, 探讨修复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促进及指导临床。

固定修复是修复牙体缺损和少数牙缺失的常用治疗方法, 在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中, 越来越多的修复科医师认识到固定修复体龈边缘与牙周组织健康密不可分。本文从固定修复体龈边的位置、边缘的适合性, 牙体边缘的组织预备形态, 轴面密度, 牙体预备后边缘的组织处理, 软组织的处理等六个方面加以综述。

1 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

固定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应止于何处, 曾是口腔修复界争论的焦点, 有龈上边缘, 齐龈和龈下边缘等常用的方式, 有研究发现, 龈下比齐龈和龈上边缘者发生牙龈炎的危险性高[1]。在过去, 传统的概念是将龈缘尽可能置于龈下深处, 这是以龈沟无龋坏这一错误概念为基础的。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常规地将龈缘放量龈下已不再被业内人士接受, 龈下修复体被描述为牙周炎的一个主要病因学因素。修复体边缘在龈沟内存在得越深, 炎症反应越大。所以我们期望的最好边缘效果是尽可能光滑, 完全暴露于清洁区, 只要可能, 边缘线应被放置于能被牙医磨光且能使患者保持清洁的区域[2]。

2 边缘适合性

修复体和基台结合部位是继发龋和牙周病的潜在危险区, 一个出色的固定修复体龈边缘是均匀和光滑的, 这就需要修复医生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修复体戴入后, 完全就位, 龈边缘不卡探针, 光滑连续, 移行顺畅, 无缝隙。

3 牙体边缘的组织预备形态

龈边缘完成线常见的形式有刃边形、肩台、带斜面肩台和凹面肩台。在高速切磨器械和精密印模材料发明之前, 刃边形预备线非常流行[3], 由于刃边形预备面与就位道之间更接近平行, 故其边缘封闭性最好, 但边缘薄弱, 其最可能的结果是修复体外形过大。与之相反, 肩台形式边缘完成线界限清楚, 有足够的厚度, 但是预备后留下一脆弱的未受保护的牙体边缘组织, 这种边缘完成线只适用于瓷修复体。

带斜面肩台适用于轴壁极短的牙齿的修复, 这种预备使轴壁在紧邻预备线的关键部位与就位道接近平行, 加强固位。

对于大部分的覆盖性铸金属修复体, 凹面肩台是首选的龈边缘完成线形式, 它保障了修复体的金属边缘呈锐角的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厚度, 在牙体和代型都易于辨认。

经过实践的大浪淘沙, 多数修复体的龈边缘采用凹槽和肩台两种形式。

4 轴面突度

充分的轴面预备, 使外形尺寸正常的修复体达到满意的厚度, 若预备不足, 又要制作正常外形的修复体。通常实验室技工通过过度恢复轴面外形来补偿薄弱区, 虽然这样“解决”了问题增强了修复体, 但却给牙周组织带来了不良后果[2]。患者很难控制龈边缘的菌斑, 发生牙龈炎。

5 牙体预备后边缘的组织处理

牙体预备后边缘应清晰, 根据未预备的组织应界限明确, 不能猜测边缘位置, 否则制作出的修复体边缘或长或短, 亦可能出现悬突刺激牙龈组织, 造成炎症。肩台边缘的“飞边”要精修完成。

6 软组织的处理

在印模采集前要进行正确的排龈, 排龈的应用在中国修复学界是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名修复科医师认识到排龈的重要性, 能正确地排龈, 将提升修复体印模的精确度, 目的是使牙颈部的预备和印模更准备, 清晰[4]。排龈线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一种排龈材料, 它是使用排龈线将预备牙的龈缘向唇颊推开, 排龈线吸水膨胀后体积增大推开牙龈, 得到龈沟内安全的切削空间[5]。排龈在固定修复中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在预备肩台前以及取印模前排龈, 前者的目的主要是保护龈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在备牙时不受损伤, 保证肩台预备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牙周生物学宽度不被侵犯;后者的目的是使牙龈排开、止血、软组织洁净干燥, 以便获取清晰准确的印模, 为此后制作代型及精确的修复体提供了条件[6,7]。

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 在口腔修复界技术发展和观念的更新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依然能看到由于不良的技术操作, 制作出的不良修复体, 过大的修复体及悬突威胁着患者的牙周健康。医源性牙周病预防的任务还很艰巨, 同时作为口腔修复医师也应不断学习, 提高技术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口腔疾病患者。

参考文献

[1]杜细钿, 李彦, 范丹妮, 等.烤瓷贴面临床效果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4, 20 (1) :280-282.

[2]Herbert T, Shillingburg编著.冯海兰译.固定义齿修复学精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110-114.

[3]Herbert T, Shillingburg编著.刘荣森译.牙体预备的基本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3.

[4]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99.

[5]周皓, 谭桂林.金属烤瓷冠对龈组织美观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8, 16 (1) :54.

[6]陈桂军.排龈技术对牙周健康影响的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 2004, 20 (3) :331.

[7]吕渭莉, 石红光.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中排龈术对牙龈健康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3 (5) :380-381.

组织固定 篇2

所谓的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宪法》中有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规定,其认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并且以统分结合的形式实现双层经营的经济体制。农村集体经济中包含各种合作经济形式,其中有生产、信用、功效以及消费等,属于社会主体群体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房屋、机器、设备、工具、农业基础设施等劳动资料,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价值超过500元以上的都属于固定资产,部分生产设备虽然在价值上不足500元,但在使用年限上已经达到标准的,也将被列入到固定资产的范畴当中。[1]当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也属于共同财产,因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具有明确的数据,在投入与产出方面表现得公开化透明化,才能够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真实性。

固定修复龈边缘和牙周组织健康 篇3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 口内有固定修复体同时伴局限性牙龈炎或牙周炎的患者186例, 575颗牙。其中男性76例, 女性110例;平均年龄47.5岁。修复时间1个月~5年不等, 修复体均为非贵金属烤瓷冠、桥。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牙周和修复体的检查。

2 结果

固定修复体同时伴局限性牙龈炎或牙周炎患者186例575颗牙。其口腔内相应部位的修复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木文所检测的病例中有些为单一原因, 有些为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以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外形、光洁度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最为突出, 占84.0%;其次为桥体龈而形态不良, 占68.35%;邻接关系不良、食物嵌塞, 占26.78%;修复体轴面外形不佳, 占20.35%。

3 讨论

3.1 修复体边缘的位置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固定修复体边缘的位置是位于龈上、与龈缘平齐还是龈下最有利于牙周健康, 一直存在争议。

Jacob等通过10年的观察研究得出:天然牙与戴修复体的牙菌斑指数几乎无差别, 但边缘位于龈下时, 菌斑指数较位于龈上和平齐龈缘者为高, 且龈袋加深、上皮附着丧失。本文所检查186例575颗牙, 修复体边缘全部在龈下, 因此, 医生在设计固定修复体时, 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 最好将修复体边缘放在龈上或平齐龈缘, 更有利于牙周健康。

3.2 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外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修复体边缘的密合性及外形对龈沟微生态环境及牙周健康的影响较之位置史为重要。徐君伍研究得出:修复体边缘密合者, 齿炎发生率为22%, 不密合者龈炎发生率为100%。本文所检查的病例中, 有84.00%的患牙存在修复体边缘不密合、悬突、粗糙或粘固剂残留, 这不仅对牙周组织造成了局部刺激, 而更有利于菌斑附着, 引起或加重牙周组织炎症。

3.3 桥体组织面形态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桥体组织面根据牙槽嵴的形态不同, 可设计成多种形式, 临床上以接触式桥体居多。本文检查的病例中, 几乎都是接触式桥体, 而且接触而积大, 有些与粘膜接触过紧, 由于自洁作用差, 桥体龈面上有大量菌斑和食物残渣, 相应的牙槽嵴粘膜充血、糜烂。

3.4 邻接关系不良、食物嵌塞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食物嵌塞是修复体常见问题之一, 由于食物滞留, 分解产物及细菌性代谢产物的刺激, 可引起口臭、齿口炎、牙周炎。本文检查的主要是戴修复体后出现的食物嵌塞。其原因有: (1) 牙体预备时破坏了颌牙接触区; (2) 修复体邻接区恢复不良或打磨过多; (3) 邻接间隙过大、修复体边缘有悬突; (4) 对颌牙伸长形成楔力。

3.5 修复体外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正常牙冠的唇 (颊) 、舌而有一定的生理突度, 即外形高点, 当食物通过时, 对牙龈产生生理性按摩作用。在制作修复体时, 一定要正确恢复其外形, 若突度过大, 不利丁自洁, 菌斑的堆积易引起牙周组织炎症;突度过小, 食物直接刺激牙齿比也会造成损伤。

3.6 修复体所用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制作固定修复体的材料主要有:合金、烤瓷、树脂, 由于材料的理化性能、致密度和生物相容性不同, 对细菌的聚集和牙龈的刺激也各不相同。一般瓷优于合金, 合金优于树脂, 贵金属优于非贵金属。本文所检查的修复体都是非贵金属中的镍铬合金及其烤瓷修复体。由于固定修复体长期浸渍在唾液中, 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使镍、铬、铝等离子析出, 对牙龈组织造成损伤。其损伤机制可能是直接刺激引起局部组织免疫反应, 降低龈沟液中乳酸脱氧酶的活性, 增加一氧化氮的含量、诱发牙龈吞噬细胞凋亡。在选择修复材料时, 应首选化学性能稳定、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 或在镍铬合金表而涂一层无致敏性的介质来克服镍铬合金的致敏性。

参考文献

[1]曹采方.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0.

组织固定 篇4

近年来,民间非营利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民政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类民间组织已发展到26万多个,其中社会团体14.2万多个, 基金会1200多个, 民办非民非组织单位12.4万多个。为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加强对民间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监督,财政部于2004年8月18日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适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自2005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广大民间非营利组织从此有了适合自己的会计核算和报告制度,提高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促进了民间非营利组织快速、健康、规范地发展。

二、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既充分考虑了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特性和业务特点,又尽可能借鉴了国际通行的惯例,使得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既兼顾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认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捐赠符合收入的定义,应当将其接受的捐赠确认为收入。非营利组织对外资助项目发生的支出先在成本中归集,待资助项目完工后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转入当期资助项目支出,记入业务活动成本核算。收入和成本都在业务活动表中予以反映,以完整地反映其收入来源和业务活动开展情况。《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还引用了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处理方法,如: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为基础,这就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成本核算,这样有助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成本管理,提高运营绩效,有效地弥补收付实现制会计的不足。

在实务中,笔者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民间非营利组织取得捐赠者提供的限定用途的捐赠款项后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计入“限定性收入”科目,在项目支出中,按照该项目的预算或经捐赠方同意购置了开展项目所需的固定资产,计入“业务活动成本”,等项目结束后,结余资金按规定转入净资产。这些用专款购置的固定资产其产权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所有,但在其账上却没有反映固定资产,几年下来,形成了大量的账外固定资产,造成了对外提供的报表信息不准确,资产反映不完整,也不利于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并最终可能会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两种账务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没有针对这种特殊业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民间非营利组织无据可依,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对此情况,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借记“业务活动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另一方面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相关科目。因贷方科目的不同,可有两种不同的具体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按固定资产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两者金额相等,固定资产净值为零。这种方法参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购置固定资产时,一方面作为支出核算,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另一方面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资产基金。这种方法还有个很好的参照,就是是企业使用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应当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4301专项储备”科目。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企业提取的维简费和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费用,比照上述规定处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实用,以后不用每月计提折旧,又能在报表上反映固定资产的成本,利于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缺点是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一直为零,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吻合。

第二种方法是按固定资产的成本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到“非限定性净资产”,两者金额相等。然后自固定资产入账的下月起,每月按符合规定的折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并计入管理费用。固定资产净值为“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其金额会渐渐变小,最终接近或等于零,同时,折旧费用每期末结转到“非限定性净资产”,最终使前述贷记增加的“非限定性净资产”冲回。这种方法的优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随着折旧的计提而渐渐变小,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与实际基本吻合。既克服了第一种方法的不足,又保持了第一种方法的优点。缺点是工作比较烦琐,需每月计提折旧,增加工作量。

在会计实务中,许多民间非营利组织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一方面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固定资产金额没有反映其实际价值,导致资产价值和净资产价值的高估;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也使得民间非营利组织每期业务活动表中的成本、费用低估,不利于如实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经营业绩。

基于上述理由,《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负债表和业务活动表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和成本管理。

四、方法选择的建议

以上对固定资产处理的两种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最终结果都不影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而只是有一个时间差异的问题。因此,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第二种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更加适合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核算要求。

摘要:文章揭示了民间非营利组织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组织固定 篇5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财产管理途径,财产常规管理,现代教育装备

一、固定资产与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界定

1. 固定资产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等。

2. 固定资产的计价原则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在按照下列规定计价:

(1) 购建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2)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固定资产价值。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 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3)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比照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4) 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 按增加的实际支出记入固定资产价值。

3. 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界定

所谓固定资产常规管理是指符合中小学校一般规律性的日常工作管理, 并具备以下条件:有科学的技术规范与最基本的要求, 按程序办事, 有约束力和导向性, 稳定连续性内容方式方法, 年年如此, 周而复始。凡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各种设备、器具等物资不分资金来源, 不论购入、调入、捐赠自制或新建必须计价入账。因此, 都应纳入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范畴。

二、中小学校现代教育装备资产常规管理的重要途径

针对中小学校现代教育装备资产管理现状和原因, 中小学校长 (总务主任) 必须加大力度从以下几个途径做好工作:

1. 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狠抓总务教育装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层人员群体素质, 是搞好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基础。从当前总体情况来看, 总务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不高, 懂专业知识的人员不多, 根据现代中小学学校财产管理的特点, 在选聘总务教育装备管理人员时要优先选“热心的人、廉洁的人、吃苦的人、能干的人”为学校教育发展保驾护航。要用人其所长, 这就要求负责总务工作领导干部平时不但要善于培养人, 更要善于发现人才, 提高总务现代教育装备管理人员的群体素质。这是学校总务部门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21世纪基础教育对总务人员的要求。对此, 校长应把总务队伍建设提到学校议程上来, 加强对财产专职兼职人员的业务培训, 利用校本培训, 以会代训, 集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确保这支队伍稳定, 才有利于现代中小学学校财务管理。

2. 建立完善中小学现代教育设备校产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校产管理机制, 科学设置管理层次和配备管理人员。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 应有一名主管校长负责这项工作, 并对本校的全部校产总负责。要定期检查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 在职权范围内审批各项大型设备的增减、损失等;总务主任在主管校长领导下负责固定资产管理, 组织计划的实施;做好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 督促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设置专职固定资产保管员1人 (持有会计证人员为宜) , 负责固定资产总帐的管理。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置分库保管员。规模较小的学校, 也可以兼职, 所有专职兼职人员在业务上统一在总务处 (会计室) 指导下进行日常财产管理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应力求相对稳定, 以利于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的原则。

3. 中小学教育装备实行全过程监控, 树立学校形象

对固定资产及低值品实行全过程监控, 对树立学校形象, 防止经济犯罪都具有重要意义。树立中小学校科学管理形象。固定资产管理是学校形象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科学编号及标识是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从基础工作做起, 建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分类编号辅助账 (财产名称目录为建账依据, 它是固定资产明细账的补充) , 是校产科学管理的必要手段。如:财产的种类繁多、规格不一特点, 对大型贵重的仪器要在编号前冠以校名, 用标签粘贴, 编号的标识, 可采用铜牌、油漆喷号或不干胶号码等形式;图书, 既要有总册序号, 又要有分类号, 固定位置, 整齐划一。又如:对有重要意义的建筑设施要建立永久标志 (楼志) , 教育后人, 这样就给人们以严谨、美观、有序、一目了然、管理有方之感。

4. 编制可行的教育装备年度添置计划

认真做好编制可行的年度添置设备计划, 这是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重要环节。学年 (期) 初, 由各基层年级组、行政处室提出购物申请计划, 由主管校长或总务主任复审后, 根据学校财力情况, 提出全校购置计划, 重大项目必须经校长或校委会集体研究批准 (甚至通过政府招投标采购形式) ;总务部门就要努力分期分批执行, 以满足教育、教学及行政工作需要。

5. 落实现代教育装备购物验收制度, 把好物品验收入库关

认真落实购物验收制度, 加大力度把好物品验收入库关。凡是购进固定资产需要凭发票及实物经保管员开据“入 (出) 库三联单”验收、登记、签章及总务主任审核签字, 才可到会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对于精密贵重设备, 要组织好有关处室的专业人员根据调拨单, 合同验收, 有发票实物未到时, 不能履行验收手续, 以防弄虚作假;对于外单位及个体工商户捐赠本校固定资产均由总务处和财会部门负责收物、入账登记, 再做安排使用。对于自制家具先验白坯, 再做油漆, 最后作价入账。

6. 对现代教育装备总财产 (文具) 库实行每月报表制度

对学校总财产 (文具) 库实行每月报表制度。对库存的固定资产 (尚未分配使用的教学多媒体、修缮材料、家具设备、五金工具、文化用品及体育用品等) , 低值品进行内部监控具体方法:学校统一印制《库存物资明细月报表》, 既报上月未结存数量, 本月收入数量与本月发生数量, 又报月底库存数量。保证库存财产、物资数字真实性;同时, 也为领导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在财务财产上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

7. 对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实施“五定”管理模式

所谓实施“五定”管理模式, 即定 (管理) 制度、定人员、定处室、定 (期) 检查、定 (期) 评比, 促进固定资产常规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目标迈进。实施“五定”管理具体内涵是:

(1) 定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学校管理制度是管理原则、规范、程序的总称。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运用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 制定必要的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是管好校产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主要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总则;校园土地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奖励与赔偿制度;外借固定资产登记规定;各类器具使用与维修维护制度;行政处室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班级财产管理制度;图书借阅管理规则;机动车辆管理制度;学生宿舍财产管理规定;校办企业 (厂、店)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各处室班组固定资产安全防火管理规定;专 (兼) 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每一项新的管理制度一出台, 要及时宣传贯彻, 使师生员工及时了解学校有关管理制度 (特别注意对每年入学的新生适时进行教育) , 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 有条件的学校将各项制度印刷成册, 每人一份, 遵照执行。要使“规矩”成“方圆”, 重要是狠抓落实, 做到有“规”必循, 犯“规”必纠。

(2) 定人员

旨在实行用物管物, 责任到人。所谓用物管物, 指各处室、教室、师生宿舍等都实行定人、定物、定管措施专人负责的岗位责任制。谁损坏谁赔偿, 集体损坏集体赔偿。群众管理必须和专人负责相结合, 只有群众管理而无专人负责, 会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必然形成群而不管, 反之, 只有专人负责而无群众参与, 势必顾此失彼, 事倍功半, 解决日常管理的工作由一人具体承担, 实践中要处理好这对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学校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也逐步得到充实提高, 中小学先后配备了中高档的专用设备 (如电教器材、通讯工具) , 可采取登记造册, 责成专人负责, 总务部门应及时明确责任。

(3) 定处室

旨在确定使用存放地点, 划分固定资产责任区。总务处负责学校的公共设施。办公用品、家具、水电器材、交通工具、清洁工具、医疗器材 (校医室) 、房屋建筑、树木及名贵花木等设备管理;教务处 (教学处) 负责实验室专用设备管理;办公室负责档案和保密设备打印设备管理;政教处 (教育处) 负责广播、文艺宣传设备的管理;其他处室负责本处的办公设备和用具的管理;班级财产管理, 主要聘用班主任、学生干部 (生活委员) 组织日常财产管理工作;对于固定资产使用分配方案一经批准, 就要将物品及时安排到使用部门进行管理, 使用部门不应将物品随意异地搬动;财产管理登记表挂上墙, 确保学校固定资产有序地管理;特别是寒暑假开学前后, 若需变更, 如人员调动、办公室调整、物品的损坏, 使用者要及时通知总务资产管理部门, 及时增减财产管理登记卡片, 保证财产卡片与处室管理的实物相符。总务部门的校产管理为师生员工的共同管理, 维护国家和集体固定资产的安全。

(4) 定 (期) 检查

旨在固定资产清查是重要的管理手段, 它对落实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要组织好每年的清查工作。财产清查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 而时间要求又相对集中, 总务处要牵头全面部署, 组织力量认真做好核实工作。清查的范围分为:

(1) 全部清查和局部清查。全部清查时间一般确定在每年十一月份进行清查, 结合年终清理, 对各专管、兼管人员所经管的固定资产全面的进行清理。局部清查, 时间一般确定在上半年六月份, 结合本校实际, 有重点的进行清查。

(2) 清查的方法:主要采取“实地盘存法”。在实地盘存前, 主管校长 (总务主任) 应及时研究清查工作, 召开清查人员动员会, 部署督促财会部门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把截止清查的日期前所有实物的收发凭证全部登记入账, 结出余额, 并核对账卡、账账相符;准备清查的财产物资应整理清楚, 排列整齐;准备盘存清单, 以便按盘存数登记。

在清查过程中, 一定要坚持见物对账, 按账卡清物, 逐项、逐件进行核实, 对设备是否完好, 数量是否相符, 做出明确无误的记载, 为了明确责任, 盘点时, 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参加盘点, 并由盘点人和实物保管员在盘存单上签字或盖章;特别是属于“债权、债务”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催还, 并注明事由;清理要有秩序, 切忌前清后乱, 边清边乱。家具、树木类分布广, 应逐项清点, 点清了的要有标记, 以免重记漏记, 时间、力量要尽可能集中, 正确核对增减、编制清册, 及时调整账目, 做好账实相符。在定期检查中, 还要重视对定产房屋设施的检查, 特别是平房校舍, 要经常巡视, 运用看、听等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监测, 并做好记录, 以便发现和消除隐患, 保证房屋安全使用, 对重点部位更要注意, 防患于未然, 千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上述情况都是在正常情况下保证账实相符而进行的清理。

学校由于撤消或合并时也必须进行全部清理, 以便编制移交清册, 办理交接手续。

(5) 定 (期) 评比

旨在抓典型, 带全面, 推动总务、财产管理工作。在定期检查的基础上, 重点对班级财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 把管理桌椅和配给的“儿童文库, 少年文库, 青年文库”好坏列为评比优秀班集体的条件之一, 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每学期末或开学初向全体师生公布评比检查结果, 专门召开全校财产管理人员总结表彰会, 由财产管理优秀集体及个人代表介绍经验, 纠正管理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学校每年拨出专款进行奖励。在定期评比过程中, 同时也要渗透政治思想工作, 利用评比活动进行“育人”, 同样也推动学校政教处的德育工作开展, 只有唤起了师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才能使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 以形成“爱护公物光荣, 损坏公物可耻”和“爱护学校财产就是热爱祖国, 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环境氛围。

三、体会与思考

中小学校教育装备财产常规管理途径及“五定”方法是从总务管理实践来, 它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合理运用“五定”管理模式, 必然会结出丰硕之果, 这个硕果就是保证现代中小学教育工作培养人才;保证国家和集体财产的安全, 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益。“五定”管理模式之间相互联系。从固定资产常规管理主要途径及“五定”方式所述可以看出:“定管理制度、定人员、定处室”是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的基础工作, 其各个环节规定及要求范围, 具有程序性和导向性作用, 是管理工作的开始, 应下大力气做好;而“定期检查”过程则是固定资产常规管理重要手段, 是对上述“三定”能否落实的督促与检验, 是约束性、强制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定期评比”是对上述“四定”在一定时限内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及管理全过程的肯定, 起着稳定性和激励作用;“五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周而复始”。符合常规管理的一般规律。紧紧抓着财产管理的规律:做到“财产有账、卡片上墙、账物相符、守法遵章、定期检查、有奖有罚”, 方法得当, 效果明显, 促进合理、有效、减少国家和集体资金的支出, 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就能收到较好的使用效益和走出一条适合本校财产管理的道路。

总之, 还应依据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不断完善补充中小学固定资产常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 还有待于今后中小学校长 (总务主任) 在实际工作中继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组织固定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采用外固定支架合并使用皮瓣移植对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60例患者均合并患有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 其中, 男44例, 女16例, 年龄18~62岁。其中, 28例交通伤, 16例高空坠落致伤, 16例重物压伤。由外伤直接导致其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缺损的有45例, pilon骨折均为Ⅱ型和Ⅲ型骨折。在外院进行钢板固定导致继发性感染、骨和钢板外露、软组织缺损共16例。患者的软组织缺损大小约为3cm×5cm~6cm×10cm, 17例创面污染严重, 13例患者的创面有明显的分泌物。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所有患者入院后, 均对其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 并作术前评估。根据患者的创面具体情况以及X线的表现来制定手术方案。创面比较洁净无污染, 且周围组织的条件较好者, 做常规创面清理。创面周围组织的条件较差或者污染严重的患者, 应彻底清除创面的污染物及周围可能坏死的软组织, 可进行封闭式的负压引流。

1.2.2 观察组

(1) pilon骨折的固定:骨折的固定需要结合使用克氏针和螺钉内固定进行外固定架的固定。首先, 应进行肢体长度恢复, 并重建胫骨的骨关节面。对于合并有腓骨骨折的患者, 复位后应采用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 恢复腓骨长度。对粉碎性腓骨骨折, 应重建胫骨后找出主要的胫骨骨折, 以确定正确的胫骨长度, 从而恢复患者的肢体长度。如果下胫腓关节产生分离, 可采用拉力螺钉进行复位固定。固定方式是联合使用超关节外固定与限内固定 (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 。超关节外固定架在其近端的内侧部位打入2枚螺钉, 远端螺钉分别植入根骨和跗骨的内外侧, 并于内踝前侧切口, 使内踝以及踝关节的正前方暴露出来, 以进行复位, 并采用交叉克氏针进行固定。最后, 进行外固定架的安装和皮瓣移植。 (2) 皮瓣的切取: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时, 以ā窝重点至外踝的连线作为目标皮瓣的中轴线, 并在血管蒂旋转点应在踝上5cm及以上的位置切开皮瓣的远端以及两侧的皮肤, 切至深筋膜层处, 将隐神经以及其营养血管的近端部位切断, 将大隐静脉结扎。切取略比创面大1~2cm的皮瓣, 确认血供情况良好后, 将皮肤切开, 转移皮瓣至受区, 使之与周围的皮肤间断缝合, 并在皮瓣下方作留置引流。切取交腿皮瓣时, 以跟腱中点和胫骨内侧的踝后缘连线来确定切取皮瓣的范围, 切开皮瓣的前缘直至深筋膜, 以找出皮支血管, 并追寻胫后静脉。

1.2.3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的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1.3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以pilon骨折放射学标准作为骨折复位评价标准, 以踝关节的症状以及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的评定, 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观察指标:骨折复位治疗后的影像学情况;近、远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功能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 以χ2检验计数数据, 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位情况比较

两组的复位情况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术后有3例发生感染, 1例发生骨折再位移, 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对照组有6例感染, 4例出现皮肤坏死, 早期感染发生率为33.3%, 两组比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随访进行6个月~2年的远期随访, 观察组有2例愈合推迟, 1例关节僵硬, 3例创伤性关节炎, 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对照组5例愈合推迟, 1例关节僵硬, 1例创伤性关节炎, 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3.3%, 两组差异不显著 (P>0.05) 。

2.3 功能评分

术后两组的功能评分见表2。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取以及创面处理

手术时机的选取, 主要是由其软组织及创面情况来确定的。对于高能量损伤, 应在软组织条件稳定后决定最终的手术方式[1]。对严重的位移骨折, 应先采用急诊外固定架进行固定。如果创面的污染较为严重, 应确保患者软组织损伤区不被感染, 以利于皮瓣的成活;而创面污染严重和分泌物较多者, 应先清创, 并待坏死软组织的界限清晰之后再作皮瓣移位术, 以避免感染, 也利于确定皮瓣的切取面积。对于因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术进行内固定而导致软组织坏死或感染, 从而导致软组织损伤和钢板外露的pilon骨折, 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一起进行内固定物的去除、清创和皮瓣移位。对于感染较为严重的, 宜分期进行;而创面洁净无污染的, 或者只存在组织坏死情况者, 可同期进行[2]。本组病例的软组织损伤较为严重, 且部分患有软组织坏死症状, 创面污染和渗出严重, 采用上述方法十分有效。

3.2 pilon骨折的固定

3.2.1 腓骨处理方法

对存在腓骨骨折的患者, 应先切开腓骨进行复位内固定, 以恢复肢体的长度,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钢板、张力带或者克氏针等固定方式。

3.2.2 胫骨的处理方法

胫骨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该术式术后恢复较快, 可有效减少或者延缓创伤性的关节炎。但此法对于高能量损伤的开复位内固定会造成多种并发症, 可能引起肿胀、肤坏死等, 还可能导致患者的抗感染能力降低、内固定物外露等[3]。 (2) 有限内固定综合外固定架术。外固定支架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且可牵引、复位和对骨折端的紧密度进行调整等, 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而内固定架则利于踝穴的模压, 且可减少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综合采用两种方法治疗可以促进软组织的恢复, 且能有效减少早期并发症。本组研究中, 采用此法进行治疗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仅有13.3%。 (3) 微创内固定和分期手术。该术式对于高能量Pilon骨折中的干骺端粉碎具有很好的疗效。主要是在骨折早期采用超外关节固定架来恢复患者的肢体长度, 并通过软组织复位进行初步整复, 并固定腓骨, 软组织的情况基本稳定后, 行微创钢板内固定术[4]。该术式安全性高, 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3.3 皮瓣的选择

应选择熟悉的皮瓣, 如果能采用旋转皮瓣, 则尽量避免使用游离皮瓣。对于内侧皮肤缺损的患者, 其外骨内支架应放置在外侧, 同时应选择隐神经皮瓣或者交腿皮瓣进行治疗。如果是外侧缺损, 则应将外固支架放置在内侧, 在条件允许时, 应尽量选择腓肠神经皮瓣。对于胫前、胫后动脉有断裂症状者, 应选择进行骨外侧的游离皮瓣治疗[5]。

总之, 对合并患有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患者, 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适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文兵, 黄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J].重庆医学, 2010, 39 (11) :1407-1408.

[2]丁海蛟, 王天胜, 王直勉, 等.伴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手术治疗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 2011, 39 (6) :1261-1262.

[3]王石磊, 谷增泉.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体会[J].海南医学, 2009, 20 (4) :108-109.

[4]夏志刚, 喻爱喜, 潘振宇, 等.合并软组织缺损Pilon骨折的治疗[J].医学新知杂志, 2008, 18 (2) :96-98.

组织固定 篇7

关键词: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护理

因各种外伤所致的小腿胫骨开放性骨折并伴软组织缺损是临床治疗过程中比较困难和棘手的病症。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是目前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治疗方法[1], 本文主要就我院收治的23例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中, 男18例, 女5例, 年龄21~73岁, 平均年龄为 (35.7±3.1) 岁。患者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交通意外、坠物砸伤、机器绞伤、爆炸伤等, 分别有12例、3例、5例、3例。患者发生骨折的位置分布在胫骨的上1/3, 中1/3和下1/3的分别有8例、9例和6例;其中合并骨缺损的患者有5例, 缺损的长度在3~5 cm, 平均缺损长度为 (4.2±0.3) cm;合并骨髓炎的患者有3例。患者小腿软组织缺损的面积在5 cm×5 cm~30 cm×13 cm。

患者行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过程中, 选用的皮瓣种类包括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4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 小腿筋膜皮瓣6例, 逆行腓肠肌内皮瓣1例。本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的外固定架包括半环架、力臂式外固定架以及组合式外固定架等三种, 分别有17例、4例、2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 并对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进行评估, 做好创伤位置的清洁、消毒以及术中所需物品的消毒工作。同时, 指导患者进行卧位练习和床上使用大小便器的训练, 避免患者术后长期卧床的不适。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 让患者了解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让患者有长期卧床的准备, 帮助患者疏导焦虑、烦躁的情绪, 建立互相信任的、和谐的护患关系,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树立治疗的信心。

1.2.2 术后护理。

(1) 基础护理:术后保持病房环境清洁、适宜, 禁止病房内吸烟, 防止尼古丁诱发动脉危象[2]。患者术后要避免进行较大的肢体活动, 取平卧位, 适当抬高患肢, 与心脏齐平, 帮助静脉回流。同时, 要求在进行肢体制动的过程中, 不能压迫皮瓣, 避免进行大范围牵拉, 防止对皮瓣的血供、血液循环等造成影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报告并处理。术后给予疼痛预防性给药, 防止机体释放5-羟色胺造成的疼痛[3]。 (2) 并发症护理: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以及皮瓣肿胀程度等, 当患者因温度过低、制动、受压等情况出现血管痉挛的情况时, 可给予烤灯保暖处理以及解痉药护理, 常用的包括复方丹参, 罂粟碱等。皮瓣发生血管栓塞的时候要给予局部保暖及解痉药先行治疗, 治疗无效考虑为血管栓塞, 经手术探查后进行清淤处理。皮瓣发生肿胀的时候可通过按摩或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皮瓣发生感染需要行清创和引流处理。对外固定架的钢针进行护理, 观察针孔处是否有红肿的发生, 采用敷料遮挡防止污物注入, 并对针孔附近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每日检查外固定架上螺钉的松紧度, 紧固连接螺钉, 防止钢针松动影响到外固定的稳定性, 并发生愈合不良或继发性感染的情况。 (3) 功能训练:术后要及早开始进行功能训练, 避免患者出现肌肉萎缩或者关节僵硬的状况。在软组织愈合期 (术后3周之内) , 可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未制动的关节轻微伸屈活动, 同时让患者自己进行股四头肌和脚趾的锻炼;术后3周后, 可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屈伸练习, 练习动作要轻, 运动量可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加大。两月后可进行皮瓣感觉功能训练。

2 结果

23例患者中, 经一期皮瓣移植的患者20例, 发生感染1例, 二期皮瓣移植的患者3例, 发生感染1例, 均是有窦道形成, 经清创处理和引流护理后痊愈。外固定后1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 将外固定架取出之后痊愈。患者伤口愈合的平均时间为 (3.9±0.6) 周, 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 (9.3±1.4) 个月, 治愈率100.0%。外固定架的使用时间在9~16个月, 平均使用时间为 (13.1±1.1) 个月。

3 讨论

随着采矿业、交通业等的快速发展, 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发生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病症, 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不仅临床效果差, 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多, 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截肢、残疾等情况的发生[4], 给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对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期间, 通过精心的、全面的护理, 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后观察、基础护理, 及时发现患者的血管危象的表现, 做好感染的预防以及外固定架钢针松动、钉道感染等情况的处理, 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具有病程长、痛苦大的特点[5], 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生理护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詹友达, 李洪兵, 谢勇, 等.皮瓣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研究[J].求医问药, 2012, 10 (4) :54-55.

[2]冯鹏, 侯书建, 刘亚平.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火器伤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6) :506-507.

[3]彭湘霖, 唐接福, 曾祥彬, 等.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缺损[J].中外医疗, 2011, 30 (34) :59-60.

[4]冯鹏, 冯文文, 赵英波, 等.皮瓣联合外固定架治疗爆炸伤性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8) :270-271.

组织固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1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 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 女15例, 年龄22~30岁, 平均 (25.10±2.01) 岁, 交通伤18例, 打斗伤8例, 重击伤5例, 左侧10例, 右侧15例, 双侧6例;对照组男15例, 女性15例, 年龄21~31岁, 平均 (25.21±1.58) 岁, 交通伤17例, 打斗伤7例, 重击伤6例, 左侧10例, 右侧16例, 双侧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肢开放性骨折相关临床诊断体征;软组织缺损面积在3 cm×8 cm~10 cm×31 cm;在受伤后2 d内入院治疗;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全身其他严重疾病, 不符合负压封闭引流体征的病例。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清创口进行骨牵引、外固定治疗及使用腹部皮肤进行植皮, 植皮后使用纱布包扎并坚持换药治疗。

1.3.2 观察组

手术前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具体手术方案, 给予抗感染治疗, 手术开始进行麻醉, 彻底对暴露部位进行清创处理, 尽量保留碎骨片周围软组织, 在骨折位置使用外支架固定, 最后根据患者实际创面的形状对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进行剪裁并覆盖在患者创面上, 使用粘贴薄膜对引流管、外固定装置进行密封, 连接负压装置进行负压封闭引流。在一期手术后取适当位置皮肤进行植皮术, 植皮后继续使用负压封闭技术引流, 7 d后结束负压引流正常换药消毒处理[2]。

1.4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一期愈合例数、平均愈合时间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创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损伤常常由于车祸等原因导致, 患者会出现粉碎性骨折及骨外露。在临床实践中发现, 这类病例在清创时具有较大困难, 无法彻底进行充分的清创处理, 很容易由于引流不畅而发生伤口的继发性感染[3]。通过临床应用, 笔者发现使用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在该类骨折治疗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对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在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特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1例进行分组性研究分析。

经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出现创口感染1例, 创口感染发生率3.23%;对照组出现创口感染6例, 创口感染发生率20.00%, 观察组创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原因认为:开放性换药及引流治疗极容易导致污染的发生, 所以传统治疗方法的创口感染率较高, 采取负压引流方法后可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 并且降低了换药频率, 显著提高了的护理水平及护理效率[4]。观察组一期愈合27例, 一期愈合率87.09%;对照组一期愈合15例, 一期愈合率50.00%, 观察组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分析原因认为:外支架固定可显著提高和骨折部位的紧密程度, 对于骨折的愈合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提高了骨愈合水平, 避免了骨不连等情况的发生, 并且对于患者受伤部位的影响较小, 所以更利于伤口的愈合[5]。观察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 (4.20±1.01) 个月, 对照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 (6.01±1.21) 个月, 观察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结果说明观察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愈合时间, 最大程度缩短了治疗时间, 对于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具有积极意义。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的优势认为: (1) 采取外支架固定的方法, 固定可靠, 对于患者正常软组织的影响较小, 可以在提高良好固定效果的同时保证对于患者软组织部位的处理、观察; (2)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使创面的渗出物及时排出, 降低了患者创面的细菌存活几率, 有效避免了感染的发生; (3) 植皮后加压更为均匀, 创面无死腔, 提高了植皮愈合效果, 刺激了血管增生, 提高了移植皮瓣存活率; (4) 临床操作不复杂, 提高了骨折愈合水平, 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6]。

同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在临床治疗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效果, 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进行负压引流时要注意观察及护理, 避免出现堵管、折管、漏气等情况的发生; (2) 在手术前确定好外支架固定的具体方法, 最大程度保持肢体的稳定; (3) 尽可能保留骨碎片周围软组织, 以更好的提高康复水平, 维持受损部位骨营养; (4) 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前要进行药敏试验, 避免盲目用药导致的耐药性产生[7,8]。

综上所述, 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治疗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可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 提高一期愈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治疗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1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 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治疗,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创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一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治疗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可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 提高一期愈合,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外支架固定,邮票植皮,上肢开放性骨折,软组织缺损

参考文献

[1]姜明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外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重庆医学, 2013, 42 (34) :4227-4229.

[2]杜雪, 鲁尧.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病人的疗效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3, 11 (12) :3276-3277.

[3]黄文文, 尹东, 彭昊, 等.负压封闭引流与外支架固定及邮票植皮术治疗上肢开放性骨折并软组织缺损[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 5 (7) :601-604.

[4]彭饶, 刘尚丽, 程瑜.跟骨开放性骨折负压封闭引流护理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 4 (9) :158-159.

[5]孙旭东, 王金华, 沈祥, 等.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GustiloⅢ型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 2013, 34 (5) :560-561.

[6]余炳田, 郑季南, 李达, 等.外固定支架结合肌瓣转移及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平台开放性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3, 15 (5) :456-457.

[7]刘三风, 刘志豪, 戴志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09, 15 (6) :66-67.

上一篇:JAVA应用程序开发下一篇:《三毛流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