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带固定

2024-11-07

绷带固定(精选8篇)

绷带固定 篇1

1 注意事项

1.1 向患者讲解石膏固定的基本原理,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石膏和水起化学反应, 逐步干化并放出热量, 这时患者会有灼热感, 但此后又会因石膏水而感到湿冷,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对患肢不会有任何影响。应解除患者的疑虑, 保证固定后肢体不要随意乱动, 以免影响固定的效果。上石膏前, 石膏带必须浸水才能使用, 所以刚包好石膏后的一段时间内, 石膏还很潮湿, 而潮湿的石膏表示尚未硬化, 极易变形, 因此包上石膏后必须等它晾干 (通常需要24~48 h) 才可以支撑重量。石膏稍干后, 可到室外通风处吹干, 千万不能用火烧, 以防止石膏脆裂或患者烫伤。

1.2 上石膏前做患部皮肤准备。因石膏固定需要较长时间, 且固定后不能随便打开, 所以应用前要用肥皂水清洗皮肤, 擦去皮肤的污垢, 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无菌治疗巾包裹, 有创面的地方要换药, 以防感染。必须保持石膏的干燥与干净。包好的石膏如果被水侵蚀, 不但容易减短它的使用寿命, 而且患处伤口也容易造成感染, 因此洗澡时可用塑料袋保护石膏避免浸水, 同时包裹石膏的患肢也不要踩在潮湿的地面上。寒冷季节应注意打上石膏的肢体的保暖, 以防冻伤。夏天要保持凉爽, 避免出汗。石膏固定时间长了, 可能会觉得石膏内的皮肤很痒, 这时不要将异物伸到石膏内抓痒或将内衬棉花取走, 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皮肤伤害。

1.3 创伤本身会导致肢体出血与肿胀, 加之石膏的压迫, 患肢更易出现肿胀等不适, 建议应用下列方法缓解患肢肿胀: (1) 抬高患肢, 增加静脉血回流。将肢体用软枕或被褥垫高以减轻肢体肿胀, 即使坐下来也应该将患肢抬高置于椅子上。 (2) 初期24 h内用冰枕装入冰块于患处旁冷敷。

1.4 石膏包得过紧还可能压迫周围神经组织, 导致压迫性神经瘫痪。如下肢石膏压迫腓骨小头处, 容易引起腓神经瘫痪如石膏压迫了桡神经, 容易引起桡神经瘫痪。因此石膏固定后如果发现肢体麻木、疼痛、手指足趾活动障碍时, 可能是压迫性神经瘫痪的早期症状。石膏管内没有宽松的空余, 如果石膏绷带太紧, 或是肢体肿胀严重, 就会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 造成肢体缺血性肌挛缩或肢体坏死。此种并发症非常严重, 因此切不可掉以轻心。打石膏时肢体关节必须固定在功能位或所需要的特殊位子。

1.5 经常观察暴露在外的手指、足趾端, 注意其颜色和温度, 同时和健康的一侧肢端作对比。石膏固定后患者呼痛而且难以忍受, 一般为石膏压迫所致, 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应在疼痛部位开窗或更换石膏。上石膏部位有异常的臭味或疼痛时, 应及时到医院复查或更换石膏, 切不可粗心大意。肢体肿胀消退引起石膏过松, 失去固定作用, 应及时更换。

1.6 石膏综合征:是指包扎躯干部的石膏 (石膏背心、胸肱石膏、髋人字石膏和蛙形石膏等) 后发生的急性胃扩张, 是石膏固定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发现得早, 尚有抢救余地;如发现得晚, 则很难处理且预后不良。因此要注意预防。 (1) 包扎石膏时一定不要过紧, 要留出食后腹部膨出的空隙。 (2) 脊柱固定的位置不要过度伸展。 (3) 包石膏后以少量多餐为宜, 不要进食过饮。 (4) 要适当变换体位, 如侧卧或俯卧以缓解以十二指肠横部的压迫[1]。

1.7 患者最好卧硬板床, 并用软垫垫好石膏, 注意保持石膏整洁, 尤其是儿童, 不要让石膏被粪尿污染, 也不要被水浸湿, 翻身或更换位置时要保护好石膏, 避免折裂。下肢或足部上石膏后, 一般不宜着地行走, 需要下地活动时, 足底石膏应加上铁板, 不要用打好的石膏直接触地, 以免磨破, 失去固定作用。也不要自己用刀剪拆剪已经打好的石膏。

1.8 根据骨折部位与情况决定上石膏的时间, 一般上肢骨折, 石膏固定4到6周, 下肢骨折6到8周, 要听从医生的安排, 不要随便拆动。

1.9 石膏绷带固定过程中, 应作主动肌肉舒缩锻炼, 未被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

1.10 石膏绷带包扎完毕, 应在石膏上注明骨折的情况和日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复查时间和拆除石膏的时间, 请患者按照约定的时间复诊, 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好的治疗效果[2]。石膏固定并不是一种牢固的固定方式,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折的移位加大,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的处理, 比如再次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改为手术治疗。所以, 一定要记得复诊。

2 小结

以上是根据临床工作经验, 对石膏固定患者提出的几点意见, 希望对患者还有临床工作者有所帮助,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刘成招, 张幼珍.石膏托结合夹板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体会.中医正骨, 2000, 10 (1) :37.

[2]董元霞, 朱付兰, 杜道凤.四肢骨折石膏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临沂医专学报, 2000, 22 (1) :77-78.

绷带固定 篇2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69-01

长程动态视频脑电图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技术,过去长程动态脑电图电极常用火棉胶固定用丙酮溶解,因火棉胶及丙酮对人体危害大,对操作者和被检查者均不利。后发现用3M 微孔通气胶带固定法描记的脑电图效果与使用火棉胶固定无差异,且伪差少,易于分析。临床上这种操作方法依旧沿用。但是由于胶带直接粘贴头发皮肤不便于取下,取下时被检查者会因胶带粘掉头发而痛苦不堪,胶带粘贴的局部皮肤出现轻度发红和渗液,尤其是小儿皮肤细嫩,操作前后常因粘贴缠扰或取下时撤掉头发而哭闹,而且尚有过敏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记录完毕后用石蜡油浸湿胶带后取下电极,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但操作麻烦,还须给患者清洗头发,明显增加了临床工作量。

一直希望找到患者及操作者易于接受的长程动态视频脑电图电极固定方法,通过反复临床实验比较,发现自粘弹性绷带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操作方法为(以16导为例),检查前嘱病人理发洗头,将盘状电极涂上电极膏,分别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后,电极上放上1cmX1cm 的纱布,便于缠扰自粘绷带,然后用自粘弹性绷带(宽2.5cm)从Fp1开始沿、Fpz、Fp2、F8、T4 、T6、O2、O1、T5 、T3、F7、Fp1将头部环绕一圈,以利电极的固定。然后自粘弹性绷带从F7、经F3、F4到F8固定。用自粘弹性绷带从 T3开始粘贴经 C3、C4到 T4。再从T5、经P3、P4到T6固定。重复步骤确定粘贴牢固后,再用医用宽胶带将自粘胶带末端粘贴固定。之后带上医用弹力网状帽。由于自粘弹性绷带采用优质全棉或无纺布等弹性材料精制而成。柔软、透气、舒适,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无致敏、不脱落。自身粘合、不粘皮肤和毛发,对皮肤无毒、无刺激,无致敏性。操作简易、可随意撕断,监护结束后拆除电极方便迅速,减少了患者痛苦,减少了临床工作量。临床使用结果显示,用自粘弹性绷带固定法患者及医务人员易接受,便于操作,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并且发现描记的脑电图效果与使用3M 微孔通气胶带固定无差异,普遍得到同行认可,目前尚未出现不良反应,可建议推广使用!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与功能的价值

刘颖华1 崔娜2 庞真贞3

(1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脑电图室河北保定071000)

(2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妇科河北保定071000;3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口腔科0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超聲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和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7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且按照早期病死率实施危险分层,即高危组(n=13)、中危组(n=19)以及低危组(n=15);选择同时期到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两组受检人员右心室实施常规超声测量,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进行右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期末容积、每搏输出量以及收缩期末容积的测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低危组患者肺动脉压未增高且右心无增大,中危患者肺动脉压增高呈轻度,右心增大不显著;高危患者右心明显增大且肺动脉压明显上升(P<0.05)。中危患者与高危患者舒张期末容积以及收缩期末容积明显上升,射血分数下降,差异明显(P<0.05);低危患者无显著变化。在每搏输出量上,各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以及功能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比较敏感、客观以及准确地进行评价,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功能;肺栓塞;超声心动图;右心室;动态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69-02

客观且准确地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和形态,对于该病危险分层、选用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价所具意义十分重要[1-2]。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形态以及功能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47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55.68±10.09岁,符合肺栓塞诊断标准[3]。按照早期病死率实施危险分层,即高危组(n=13)、中危组(n=19)以及低危组(n=15)。另选同时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4.12±9.58岁。

1.2方法

取左侧位,所用仪器为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其中S5-1与X3-1探头频率分别为2-4MHz、1-3MHz,和肢体导联心电图相连接,实施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测量内容有肺动脉主干内径、右房横径以及右室横径,经三尖瓣反流压差法的应用对肺动脉收缩压进行估测。接着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实施检测,基于心尖四腔观获得右心室二维图像以后,将全容积现象方式予以启动,采集立体图像,利用软件自动将动态心内膜轮廓描绘出来,并且计算出右心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容积、每博输出量以及收缩末期容积。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以( 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多组间对比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指标对比如表1,三维超声检测指标比较如表2,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低危组患者肺动脉压未增高且右心无增大,中危患者肺动脉压增高呈轻度,右心增大不显著;高危患者右心明显增大且肺动脉压明显上升;中危患者与高危患者舒张期末容积以及收缩期末容积明显上升,射血分数下降,差异明显(P<0.05);低危患者无显著变化。在每搏输出量上,各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指标对比(X±s )(mm) (mmHg)

组别肺动脉收缩压右房横径肺动脉干内径右室横径低危组-34.4±3.122.7±2.129.7±3.5中危组35.6±3.837.4±2.626.8±1.834.4±4.5高危组86.8±23.249.3±6.835.8±5.845.6±3.6对照组-33.3±2.821.4±1.528.9±3.8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三维超声检测指标比较( X±s)(%)(ml)

组别射血分数舒张期末容积每搏输出量收缩期末容积低危组54.5±2.668.5±3.137.3±1.531.3±3.2中危组41.4±4.486.8±5.135.9±2.151.2±6.8高危组29.4±4.7121.1±7.235.2±3.885.7±10.5对照组56.7±3.667.4±3.638.3±4.229.4±3.63.讨论

因右心室解剖位置比较特殊,且几何构型较为复杂,一直以来常规超声在右心室功能以及形态的评估上都缺乏比较理想的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多应用二维双平面Simpson法对右心室功能进行测量,经研究发现,应用二维超声评价右心室形态以及功能时实施了几何假设,因忽略了右室实际容量,因此所获结果不是很准确[4]。鉴于此,本次研究基于二维超声的常规检查,加施了三维超声检查,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中危人群和高危人群舒张期末容积和收缩期末容积明显上升,且射血分数下降(P<0.05);低危人群和对照组在射血分数、舒张期末容积和收缩期末容积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比较全面且客观地肺栓赛患者右心室功能以及形态变化反映出来,所获数据更为敏感,在肺栓赛患者危险分级、选择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可提供更为准确且合理的参考依据,具有應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棘,黄喜玉,郭盛兰等.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13-116.

[2] 何淑梅.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J].医学信息,2013,(16):137-137.

[3] 崔建钧,陈青,姚成立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4):299-300.

绷带固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耳廓假性囊肿局部无感染者120例, 男89例, 女31例, 均为单耳发病。囊肿位于舟状窝18例, 三角窝83例, 耳甲腔19例。病程最短1周, 最长3个月。发病年龄28~66岁。症状:患侧耳廓外侧面无明显诱因出现囊性包块, 渐进性增大, 偶有灼热感、胀痒感, 无其他不适。体征:耳廓外侧面三角窝 (或舟状窝、耳甲腔) 处局限性隆起, 大小约1.0cm×0.8cm~1.2cm×2.0cm, 边界清楚, 触之柔软, 有波动感, 无触痛, 皮肤色泽正常, 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 (或淡红色液体) , 不久局部又有渗液出现。显微镜下:无炎细胞, 富含蛋白质;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其他体征无异常。

1.2 操作方法

局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无菌条件下在耳廓外侧面囊肿最低处, 用5m L无菌注射器刺入囊内, 抽尽液体后迅速拔出针头, 助手戴无菌手套自耳廓内外两侧用力夹捏患处。取成品石膏绷带适量, 于40℃水中浸透。在患耳外侧面以患处为中心, 适量棉球垫底, 石膏绷带随耳廓形状塑形, 用力夹捏, 待石膏凝固成型后松手, 石膏绷带的厚度以0.5~1.0cm为宜, 外以敷料包扎固定, 7~10d后拆除石膏绷带。

2 结果

120例中118例1次治愈, 2例因术后2~3d石膏绷带脱落而复发, 再次治疗后痊愈。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年, 无复发。

3 讨论

3.1 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软骨内浆液性渗出性炎症, 发病年龄以30~50

岁青壮年居多, 男性多于女性, 多发生于一侧耳廓, 偶有两侧同时发病。发病原因不明, 可能与局部受到某些机械性刺激有关, 如无意间触摸、挤压等, 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 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聚积;也可能是先天发育不良, 即胚胎第1、2腮弓的6耳丘融合异常, 有胚胎组织遗留在组织间隙内, 是发生耳廓假性囊肿的组织基础。

3.2 积液在耳廓软骨夹层内, 而非软骨膜与软骨之间。

囊肿的组织层次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软骨膜及其与之紧密相连的软骨层。囊肿外侧面软骨层的厚薄依囊肿的大小而定, 囊小壁厚者可见连续完整的软骨, 囊大壁薄者软骨不完整, 裂隙处可为纤维组织所替代, 此种情况为囊肿增大时软骨受压迫吸收所致。因囊肿的内侧面被覆一层浆液纤维素, 其表面并无上皮细胞, 故与真性囊肿相鉴别。囊肿内侧壁软骨层厚, 故隆起多见于耳廓外侧面。

3.3 因发病原因不明, 增加了临床有效治疗的难度, 人们在摸索治疗

中采用了很多方法, 被人们推崇、接受的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穿刺抽液加压包扎法:单纯穿刺抽液治疗极易复发, 为防止液体渗出, 采取抽液后局部加压包扎。由于耳廓外侧面形状不规则, 一般包扎很难奏效, 人们便采用棉球或细纱条依耳廓形状压迫局部, 再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但是棉球、纱布加压后的压力有限, 而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不能很好的达到阻止液体渗出的目的, 此种方法临床治愈率低, 复发率高。 (2) 高渗溶液囊腔内注射法:在无菌条件下穿刺抽尽囊腔内液体后, 根据抽出液体量多少, 将等量的5%高渗盐水或50%高渗葡萄糖溶液注入囊腔内不进行加压包扎。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a.高渗溶液注入囊腔内, 主要目的是破坏囊壁细胞的通透功能而阻止液体渗出, 刺激囊壁促进其组织细胞增生、机化, 并使液体渗出通道闭塞, 液体渗出得以减少。液体渗出的问题解决了, 但进入囊腔内的这一部分高渗溶液最终需周围组织吸收, 囊壁周围是软骨层, 软骨本身无血管, 耳廓又是机体末梢组织, 血供较差, 即使是少量高渗溶液的吸收仍需要一个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液体内会出现大量纤维素而机化, 导致耳廓增厚变形。b.在操作过程中, 一旦出现高渗液体渗漏, 将导致局部周围组织坏死, 而引起耳廓畸形。c.机体组织细胞生活在等渗液体环境中, 高渗溶液的出现, 可以刺激色素细胞分泌色素增加, 色素沉着将导致局部皮肤变色, 影响美观。 (3) 切开引流术:在无菌条件下, 将囊肿外侧面的一部分囊壁切除形成引流口, 并将其余囊壁充分搔刮, 然后加压包扎。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软骨间渗出性病变, 手术切开可以保证液体得到充分引流, 理想状态下加压包扎可以阻止液体渗出, 实际上因耳廓外形不规则, 即使加压包扎仍不能有效阻止液体渗出, 液体自切口反复渗出, 影响切口愈合, 为保证切口干燥, 需频繁更换敷料, 既增加局部感染机会, 也使加压包扎形同虚设[1,2]。

3.5 经过科学论证及大量临床实践, 我们采用石膏绷带加压包扎固定治疗耳廓假性囊肿, 效果满意。

理由如下: (1) 穿刺抽尽囊内液体, 目的是减少囊腔内容物的量, 使软骨夹层闭合。助手用力夹捏, 可防止液体即刻渗出, 保证囊腔内容物量最少。 (2) 耳廓外形极不规则, 湿的石膏绷带可塑性强, 可以依耳廓外形任意塑型, 而且石膏一旦凝固, 不再变形, 保证患处压力均匀一致, 有效地阻止液体渗出。 (3) 耳廓是由皮肤、皮下组织、软骨构成, 软组织层薄, 石膏绷带固定后, 软组织层夹在软骨和石膏之间, 长时间加压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缺血坏死。为避免这一现象出现, 我们在湿敷石膏绷带以前, 局部垫以适量棉球。 (4) 石膏绷带的厚度控制在0.5~1.0cm, 如果石膏绷带的厚度不够, 压力得不到保证;石膏绷带太厚, 还会给患者带来不便。 (5) 、操作简单, 治愈率高, 不留瘢痕及色素沉着, 不易继发感染, 病人痛苦小, 费用低, 随治随走。

参考文献

[1]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绷带固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2年8月—12月入住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00例, 年龄60d~7岁;其中支气管肺炎42例, 肠炎36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22例。随机均分为A、B组各50例, A组男28例, 女22例, 采用一次性医用透明膜固定, 其中支气管肺炎21例, 肠炎17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12例, 四肢静脉穿刺40例、头皮静脉穿刺10例;B组男26例, 女24例;采用一次性医用透明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 其中支气管肺炎21例, 肠炎19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10例;四肢静脉穿刺42例、头皮静脉穿刺8例。2组患儿在性别、病种、静脉充盈状态、穿刺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自粘性弹力绷带 (法国优格制药公司) , 该产品由45%棉、46%纤维胶和9%弹力纤维覆以乳胶微颗粒组成, 规格:5 cm×4.5 m, 其特点是具有自粘性, 不粘皮肤和毛发。有很好的固定作用, 避免针头摆动[1], 遇到水和汗液不会出现脱落现象。一次性使用医用透明黏膜 (威海威高富森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 规格:24 G×19 mm/Y-G, 流量21 m L/min。医用输液贴 (南昌市意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医用胶布。

1.3 固定方法

A组穿刺成功后, 先用医用输液贴固定穿刺部位的针头和针柄, 再将一次性透明膜贴在输液贴上面, 使穿刺部位形成一个无菌区, 最后用医用胶布将留置针的弯形管固定在穿刺部位的上方, 使肝素帽端向下, 便于操作, 并注明穿刺的时间、日期、责任人。B组则是在A组固定的基础上, 再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 首先将自粘性弹力绷带剪下15 cm~20 cm, 在绷带的一端对折, 距离下缘约1cm~2cm处用剪刀剪1个2cm~3 cm的小口, 注意切勿将绷带的一端剪断, 将小口对准留置针的弯形管套入使肝素帽在绷带的上方, 以免肝素帽损伤皮肤, 用绷带先缠绕一圈后继续缠绕, 最后一圈应完全覆盖前一圈, 并用手掌在绷带尾端处按压数秒钟, 以确保良好贴合。

2 结果

比较留置针的留置天数以及打折、弯曲、脱出、皮肤过敏等情况, B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A组。见表1。

3 讨论

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能牢牢地将针头固定在血管中, 避免了针头在血管内摆动, 降低了针尖对血管壁的损伤, 降低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不会继发形成血栓机化而阻塞管腔。医用一次性使用透明膜固定留置针, 使穿刺部位形成了无菌区, 避免了污染, 但由于婴幼儿的血管细, 轻微的针头活动就可引起血管壁损伤, 而引起液体渗漏, 导致穿刺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等不适。传统的胶布虽然能固定留置针, 但由于婴幼儿哭闹、烦躁、出汗易使透明膜粘贴不牢, 透明膜脱落使留置针滑出血管, 液体外渗, 局部肿胀、疼痛, 很容易引起患儿皮肤过敏。同时皮肤毛发相粘, 拔针撕胶布会给患儿带来疼痛[2]。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 大大减少了液体外渗和针头脱出率, 减少了打折、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还由于其自粘性, 同时保护皮肤毛发, 减少拔针时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 其操作方法简单, 方便固定, 透气性好, 舒适, 遇到水和汗液不会脱落, 特别是在夏季, 不会因为固定不牢, 而在留置针上缠绕很多圈的一般胶布, 既影响美观, 也因为不透气而导致皮肤过敏;拔针时也会因为胶布粘得过紧, 撕扯胶布使患儿感到疼痛、哭闹, 家长心疼, 从而不配合护理人员, 护士难以操作, 易产生护患矛盾。使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后, 拔针时轻松很多, 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用自粘性弹力绷带进行留置针固定, 能妥善固定留置针, 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美观、大方, 减少了患儿在住院期间的静脉穿刺次数,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保护了患儿的血管, 减少局部不良反应,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摘要:目的 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的优点。方法 将1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均分为A、B 2组, A组用透明膜固定, B组用透明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穿刺部位反应。结果 B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穿刺部位的红、肿、热、痛, 液体渗出, 导管滑出粘贴松动, 皮肤过敏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 使用透明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的方法, 可明显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减少重新静脉穿刺次数, 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 保护患儿的血管, 减轻患儿的痛苦, 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自粘性弹力绷带,婴幼儿,静脉留置针,优点

参考文献

[1]贾宝成, 杨永玲.应用优力舒弹性绷带对股动脉穿刺处包扎止血207例[J].人民军医, 2004, 47 (2) :95.

绷带固定 篇5

关键词:3M自粘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

目前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普遍的治疗方式, 具有给药及时、剂量准确效快等优点。静脉留置针摒弃了传统的每日静脉穿刺输液的麻烦, 既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也可适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现已普遍应用于临床[1]。常规的留置针固定易造成透明敷贴卷边脱落, 固定软管的胶带脱管、留置针意外拔针等[2]。而透明贴外加3M自粘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 由于自粘弹力绷带粘性和松紧适度, 所以可以避免引起包扎过紧或过松。同时, 其透气性强, 对局部无刺激, 即使遇到水和汗也不会脱落, 轻薄透气, 患者使用后舒适。此外, 弹力绷带能顺应人体外形, 对不规则部位敷料亦能牢固固定减少浪费。包扎固定具有不影响关节功能、防止皮肤过敏、降低留置针的套管脱落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大方美观舒适等优点。为探讨3M自粘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4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 将3M自粘弹力绷带用于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00例病人4分组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凡清醒能配合的病人均可纳入) , 4组病员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 在年龄、性别、病种、静脉充盈状态、输注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实验组1选100例应用3M自粘弹力绷带患者观察其留置针脱管率、透明敷贴使用效果、留置针留置时间;实验组2选100例观察病人舒适度, 舒适度观察方法:在病人首次使用留置针时, 前两天使用传统方法固定 (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 , 第3天开始使用3M自粘绷带固定, 病人停止使用留置针时进行舒适度调查 (制定调查表) 。实验组3选100例观察病人舒适度, 舒适度观察方法:在病人首次使用留置针时前两天使用3M自粘绷带固定, 第3天开始病人使用传统方法固定 (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 , 停止使用留置针时进行舒适度调查 (制定调查表) ;对照组100例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和胶布外固定后观察留置针脱管率、透明敷贴使用效果、留置针留置时间。

1.2 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 先常规使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用3M胶带固定留置针软管, 展开15~20 cm长的肤色3 M自粘弹力绷带 (规格:宽度7.5 cm×长450 cm) , 将留置针延长管U型固定, 延长管与血管平行, 肝素帽朝外, 勿拉长绷带, 绷带沿穿刺部位先无张力绕1圈后拉长尾端自行粘合。如果留置在手背的留置针, 固定方法是将3 M自粘自粘弹力绷带长度的一侧5 cm处减一直径2 cm (离宽度一侧3 cm处) 的孔以能套进大拇指为宜, 绷带沿穿刺部位先无张力绕1圈后拉长尾端在掌中自行粘合。封管方法:均采用预充式冲洗器 (生理盐水) 5~6 m L正压封管。

1.3 评价方法

使用静脉留置针期间, 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病员对留置针穿刺的感受及观察来判断及比较留置天数、脱管次数、是否更换透明敷料记录调查量表进行分析。

实验组2先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后, 第3天开始使用3M自粘自粘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 通过询问病人舒适度填写调查量表进行分析。

实验组3先使用3M自粘自粘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 第3天开始使用传统方法固定, 通过询问病人舒适度填写调查量表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算, 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 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率表示计数资料, 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验组1和对照组患者的脱管率、更换敷贴率对比

实验1组的脱管率2% (2/100) 、5% (5/100) 更换敷贴率明显低对照组10% (10/100) 、36% (36/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实验组1和对照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比较

实验1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实验组2和实验组3患者的舒适的对比

共发放舒适度调查表200份, 回收200份根据使用3M绷带前后时间差异的方法分组比较病员的舒适度, 结果实验组2的透气性、脱落度、舒适度、便捷性评分均明显比实验组3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3M绷带的临床实用性较好。见表2。

3 讨论

3.1 固定静脉留置针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其特征

常规采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 常由于受患者的穿衣、活动、皮肤出汗、躁动等多因素影响, 易引起敷贴边缘打卷或与皮肤剥离, 造成留置针滑脱。而透明贴外加3M自粘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 由于自粘弹力绷带粘性和松紧适度, 所以可以避免引起包扎过紧或过松。减少了留置针滑脱需要重新穿刺带来的痛苦和重新穿刺易损伤血管导致静脉炎[3,4,5], 影响患者再次静脉用药时血管通道的建立;肝素帽及软管需要胶带另行固定, 可由于种种原因, 胶带常常固定不牢或脱落。还有的患者由于社交需要, 不希望留置针暴露在外被人看见, 影响美观。

3.2 3M自粘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3M自粘弹力绷带透气性强, 其成分含26%棉、66%高分子材料;棉纤维与天然分子材料有效促进皮肤与环境的交换, 汗液与水分子易于蒸发。对局部无刺激, 即使遇到水和汗也不会脱落, 轻薄透气, 患者使用后舒适。弹力绷带能顺应人体外形, 对不规则部位敷料亦能牢固固定减少浪费[6,7,8]。包扎固定具有不影响关节功能、防止皮肤过敏、降低留置针的套管脱落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大方美观舒适等优点[9,10,11]。相关医学学者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运用2M自黏绷带固定, 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运用传统方法固定, 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 舒适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临床工作中留置针常规留置在前臂或手背, 通过比较研究, 发现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该研究结果表明, 实验1组的脱管率2% (2/100) 、5% (5/100) 更换敷贴率明显低对照组10% (10/100) 、36% (36/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1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2的透气性、脱落度、舒适度、便捷性评分均明显比实验组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充分论证了这些优点。

综上, 3M自粘弹力绷带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病人固定中, 使用方便简单, 安全, 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洪春, 吴金球, 张红霞.静脉输液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2) :50-53.

[2]汪守凤, 江宾, 邓得明, 等.外周静脉留置针至静脉炎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6) :372.

[3]许月善.自粘性弹力绷带在乳腺癌根治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14 (14) :1562.

[4]李学技.3M自粘绷带在急诊肢体伤口包扎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1, 5 (26) :29.

[5]李卫伶, 朱伟峰.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讨论[J].当代护士, 2011 (12) :151.

[6]张佳思, 廖建梅, 符刚.3M自粘弹力绷带在血液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 (2) :162-163.

[7]李园园.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固定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 2013 (9中旬刊) :93.

[8]汪丽平.3M自粘式弹力绷带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27) :124-125.

[9]周香琴.3M自粘弹力绷带在动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体会[J].医疗装备, 2011 (3) :84.

[10]Sommer Bjorn, Berschin Gereon, Sommer Hans-Martin, et al.Microcirculation Under an Elastic Bandage During Rest and ExercisePreliminary Experience With the Laser-Doppler Spectrophotometry System O2C[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medicine (IF 0.885) , 2013, Vol, 12 (3) :414-421.

[11]Kerkhoffs Gino MMJ, Struijs Peter AA, Marti Rene K, et al.WITHDRAWN:Different functional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acute lateral ankle ligament injuries in adults[J].The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IF 5.703) , 2013, Vol.3:CD002938.

绷带固定 篇6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3M自粘弹力绷带,临床效果

随着现代护理学和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使得静脉留置针输液成为临床最普遍的治疗方式。静脉留置针输液能够为患者及时给药,且给药的剂量准确、药效快[1]。本研究采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针眼再用3M自粘弹力绷带在外复缠,固定静脉留置针,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2例,女138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年龄(41.3±1.6)岁,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n=150)和对照组(n=150)。试验组男84例,女66例;年龄21岁~63岁,平均年龄(40.4±1.2)岁;对照组男78例,女72例;年龄24岁~67岁,平均年龄(42.4±1.8)岁。2组患者均血管充盈,且意识清楚、配合治疗。2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血管充盈状态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择上肢静脉穿刺并严格按照我院的规程进行操作,且均一次成功穿刺。试验组患者穿刺成功后先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针眼,再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购自美国BD公司,型号为NTMAⅡ,规格为7.5 cm×200 cm)固定留置针。对照组患者穿刺成功后只选用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不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脱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脱管率、留置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仅有1例脱管,脱管率为0.67%,对照组患者有12例脱管,脱管率为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9,P<0.05);试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为(5.63±0.86)d,长于对照组的(2.62±0.64)d,差异显著(u=34.390,P<0.05)。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共出现22起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为14.67%;试验组患者仅发生1例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为0.67%,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2组患者日常活动影响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静脉穿刺输液需要每日进行穿刺的缺点,不仅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也大大地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临床普遍应用[2]。目前,临床上关于如何在留置期间内有效固定留置针的操作规范仍未统一确定,常规的留置针固定直接采用无菌透明敷贴进行;但无菌透明敷贴的边缘常常卷起或脱落,导致在留置期间内出现胶带脱管、留置针拔管等[3];且长时间使用大量粘胶可导致许多患者出现皮炎、皮肤破损溃烂,留置针划出后需再次进行穿刺,容易损伤患者的血管引发静脉炎,甚至会影响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治疗,从而导致出现医疗纠纷[4,5]。因此,选择有效的方式固定静脉留置针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3M自粘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取得较好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脱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远远大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多起并发症事件,而试验组患者仅发生1例静脉炎;且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影响程度较小。说明3M自粘弹力绷带应用于静脉留置针固定,可有效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佳思,廖建梅,符刚.3M自粘弹力绷带在血液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2):162-163.

[2]刘金金.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转运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0,9(3):73-74.

[3]向军莲,刘玲,田小平,等.3M自粘弹力绷带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作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0(2):293.

[4]王丹,冯丽芳.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96-1998.

绷带固定 篇7

然而, 由于动脉留置针的延长管较长, 因此传统方法固定时除了敷贴保护, 还需要外加进口胶布3条左右和约束带固定。这种方法不仅易使患者感觉不适, 而且一旦遇到出汗、躁动等情况, 易发生意外脱落。为有利于动脉留置针的固定, 我科对传统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 改用3M自粘弹力绷带作外固定, 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固定方法

1.1 根据患者肢体的大小, 一般用剪刀剪下绕穿刺处肢体一周半程度的3M绷带备用。

1.2 按常规动脉穿刺留置针后, 透气的薄膜敷贴固定针眼及针尾, 用普通胶布将连接留置针的动脉延长管固定于肢体。

1.3 将剪下的3M绷带以穿刺点为中心缠绕一周半, 再用手将末端轻轻一按, 松紧以能容纳一指为宜。每隔96小时更换压力传感系统时, 取下并按前述方法重新固定3M绷带, 如有渗血、渗液等情况时, 需更换3M绷带。

2 应用体会

采用3M自粘弹力绷带固定动脉留置针, 不仅极大的简化了动脉留置针固定操作, 而且外形美观、固定牢固, 且避免了留置针移动或脱落、延长管弯曲等意外情况。

我们采用上述改良方法固定动脉留置针, 不仅避免了使用多条胶布对皮肤的刺激, 而且, 由于3M绷带厚度是一般绷带的一半, 故能清楚地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肢体的肿胀、疼痛等情况。3M绷带的自粘性效果特佳, 能将留置针与动脉延长管接口处全部固定, 在使用时不会松动, 甚至在碰到水或强烈运动时也不会脱落, 减少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慎脱出的风险, 而且在更换敷贴、更换压力传感器系统或重新穿刺时只要方便地解开和重新固定3M绷带即可, 减少了因传统方法固定时撕胶布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在不出现渗血或渗液的情况下, 无需更换3M绷带。

清醒患者只需3M绷带固定即可, 无需再用约束带保护, 既方便自行进食、饮水, 又能对留置针的观察一目了然。对于需要约束肢体的患者, 因3M绷带会保持与包扎时一样的紧贴, 将其牢固地固定于留置针处, 故能有效地动脉留置针发生脱落, 而且与传统方法固定相比, 更容易解开3M绷带观察动脉穿刺处皮肤有无过敏、管道有无滑脱、血液循环状况 (如有无出现花斑等) 。

总之, 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作为动脉留置针的外固定, 既减少了与约束带的摩擦, 又降低了留置失败的机率, 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受到了患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绷带固定 篇8

1 方法的改进

1.1 分析以往弹力绷带固定方法

1.1.1 手部拇指固定法留置针穿刺成功后, 用3M透明贴膜妥善固定, 根据患儿手的大小, 取15~20cm弹力绷带。首先, 于弹力绷带的一端距边缘约3~5cm处剪一圆形小口 (直径大于小儿拇指) , 然后将患儿拇指套于圆形小口内, 之后沿手背环形缠绕两圈, 妥善固定。

1.1.2 脚部“8” 字型固定法留置针穿刺成功后, 用3M透明贴膜妥善固定, 根据患儿脚的大小, 取20~25cm弹力绷带。首先, 于脚背部环形固定留置针, 然后沿脚背缠绕踝部, 最后回至脚背部再次缠绕, 形成“8”字型妥善固定。

1.2 改进后的弹力绷带固定方法

手部、脚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 用3M透明贴膜妥善固定, 根据患儿手的大小, 取15~20cm弹力绷带。首先, 于弹力绷带的一端距边缘约3~5cm处剪一小口 (2~3cm) , 然后直接套入软管针座末端 (见图1) , 之后沿手背环形缠绕两圈, 妥善固定。

2 结果

2014 年05 月01 日~2014 年07 月31 日我科静脉置管患儿288 例, 其中男168 例, 女120 例, 年龄 (2 个月~3 岁) , 均采用弹力绷带手部拇指固定法及弹力绷带脚部“8”字型固定法固定四肢静脉留置针, 其效果观察结果皮肤发红发紫例169 例 (58.68%) , 皮肤破损27 例 (9.38%) , 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改进后, 2014 年08 月01 日~2014 年10 月31 日, 对我科静脉置管患儿306 例, 其中男185 例, 女121 例, 年龄 (2 个月~3 岁) , 其效果观察结果皮肤发红发紫例37 例 (12.10%) , 皮肤破损2 例 (0.65%) , 改进前使用弹力绷带发生压明显高于改进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目前, 患儿家属对优质护理有很高需求[3]。从以往我们采用传统的缠绕固定法, 到运用手部拇指固定法及脚部“8”字型固定法, 经临床不断的要求, 改直接套入软管针座末端运用后, 减少了需每天检查及患儿和家属的不配合, 同时也避免了软管末端需要垫棉球或使用输液敷贴保护局部皮肤[4], 这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痛苦, 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了婴幼儿家长的不满现象出现, 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建珍.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3:54-55.

[2]张丽霞, 范晓芹, 张黎明.自粘绷带在手外科静脉留置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9 (12) :772.

[3]陈秋萍, 孙肖明.100例患儿家属护理需求及满意度调查[J].家庭护士, 2007, 5 (7) :3-5.

上一篇:主体性的建构下一篇:降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