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冗余(共5篇)
组织冗余 篇1
1 组织冗余的概念
冗余最早被认为是导致奉献率大于1的源泉。之后不同的理论被学者们应用于对组织冗余的理解和界定上,主要可分为两个流派:组织理论学流派和组织经济学流派。组织理论学流派认为组织冗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积极作用,其理论来源为公司行为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关于组织冗余的定义,公司行为理论的代表认为,组织冗余是维持组织内部小团体所需要的资源与企业实际可获得的资源之间在数量上的差额;组织冗余是一种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缓冲物,它能够使组织成功应对由于组织内部调整或外部政策变化或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采取的战略调整所带来的压力。资源基础理论的提出者认为,组织能够通过运用其独特的天赋资源维持竞争优势,冗余是组织在生产一种给定水平的产出时,超出最低必须的投入所产生的资源存积,并提出公司对战略机会以及环境威胁的反应能力将会依据其拥有资源的不同而不同,不用或者剩余的资源甚至是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
组织经济学流派的研究人员对维持冗余对组织来说是有益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把冗余等同于浪费、低效、无能和懒惰,其理论基础为资源约束说和代理理论。资源约束说提出公司拥有较少的资源会使得其资源利用更为有效,认为大多数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资源约束问题,管理人员愿意甚至热衷于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资源约束改变了资源是获取、积累或者消费的产物,它强迫管理者提高效率,利用现有资源。因而,冗余为潜在的可利用的资源,它能够转化或者重新利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代理理论的学者把企业看作是各种生产要素借着契约的方式结合的群体,企业中的成员都为了创造自我的利益而努力,因此冗余被视为一种只对经理人员有利,对组织而言是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经理们通常采用高估成本和低估产出的方法来制造预算冗余。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组织冗余问题越发重视,方润生在总结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组织冗余是企业在生产给定水平产出时,超出当时技术可能性的最低限度投入所产生的资源存积及其功能和价值潜力[1]。
2 组织冗余的分类
Bourgeois & Singh按照资源的可获得性将组织冗余划分为三种类型:可利用冗余、可开发冗余及潜在冗余。可利用冗余指那些没有被投入到组织设计或具体程序的资源;可开发冗余指那些已经被吸收到生产系统中、运行成本较高的,但可以通过组织的重新设计或效率的提高恢复到正常成本的资源;潜在冗余,是指组织里的一种潜在能量,通过增加债务或投资,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的额外资源[2]。Singh根据冗余在组织里的存在状态,将冗余划分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已吸收冗余是指那些超额的管理费用,未吸收冗余则是超额的、未被授权的流动资源[3]。Sharfman根据冗余被组织管理者识别的难易程度将其划分为:易于识别的冗余和难于识别的冗余,易于识别的冗余可以被用在很多不同的情境,而难于识别的冗余只能被用于一些特殊的情境,灵活性较小[4]。Meyer结合资源的具体形态认为冗余能够以财务冗余、人力资源冗余、技术冗余和组织控制系统冗余等形式出现[5]。此外,方润生和李雄诒按照冗余控制权的不同将已吸收的组织冗余进一步划分为组合冗余和分散冗余[6]。
3 组织冗余的研究方向
组织冗余被用来解释很多组织内部现象,包括缓解组织外部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冲突、高层管理者的政治斗争行为、风险承担,以及公司内部的创新活动。
3.1 组织冗余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创新与冗余是组织理论的两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最新的研究中,国外学者Geiger & Makri分析了研发密集型企业的可利用冗余与可恢复冗余在其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实证研究发现可利用冗余有利于该类企业创新过程的假设得到证实,不同类型的冗余以不同的途径影响企业行为[7];Mellahi & Wilkinson研究了冗余水平降低与创新产出下降之间的联系问题,对原有冗余与创新之间关系问题的探讨进行了扩展,结果显示冗余水平的下降只会暂时的影响创新产出,两年之后,小幅度的下降几乎不带来任何影响[8];台湾学者Chung-Jen Chen & Yi-Fen Huang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作为调节变量对劳动力密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并通过对305家台湾IT行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已吸收冗余增加、未吸收冗余降低均会加剧二者之间关系[9];国内学者方润生和李雄诒研究了组织冗余的利用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构建了一个包含冗余、吸收能力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地调研的形式验证了模型,证实分散冗余和组合冗余分别与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的冗余与不同的吸收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关系[6];钟和平、张旭梅和方润生则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企业员工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当企业冗余不足时、适度时和过多时等不同情况下的基于冗余技术创新活动最优激励合同的条件[10];李剑力将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对其在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中的效应进行探讨,发现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在两种创新方式与绩效关系之间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11];郭立新和陈传明通过对中国5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组织冗余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两阶段非线性关系模型[12]。
上述研究显示出学者们倾向于根据实际需要对组织冗余进行不同分类,将具体的冗余资源类型与专门的创新形式相联系,探讨冗余资源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这些研究较为形象地模拟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也由此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有效地参考和借鉴。众多研究结果一再证明,企业管理者需要跳脱固有的“组织冗余有用论”或者“组织冗余无用论”的观点,辩证的看待组织冗余效用,不同类型的组织冗余对于企业创新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
3.2 组织冗余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主要分为线性和曲线关系。线性关系的支持者又分为两类:正相关和负相关。线性相关的代表承接了上文提到的组织理论和组织经济流派对冗余作用的观点,并进行了实证检验。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很多学者发现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复杂的曲线关系,Tan & Peng通过对经济过渡时期的中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冗余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倒置U型,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好,并且根据冗余资源的性质不同,认为组织理论观点对未吸收冗余有效,代理理论观点适用于已吸收冗余[13]。最新的研究中,Bradley,Wiklund & Shepherd认为冗余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增长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冗余对企业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企业管理具有消极作用,而企业管理对企业增长则产生正面影响[14]。
国内学者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蒋春燕和赵曙明通过对中国278家上市公司从1994至2001年的数据进行样本分析,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组织冗余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综合总结了以往文献中出现的各种关系,加深了人们对问题的理解[15];薛云奎和白云霞则就国家所有权、冗余雇员与公司业绩问题进行讨论,认为冗余雇员对国有企业绩效的负面效应不是由于冗余雇员而承担了额外的劳动力成本,而是由于降低了对雇员,尤其是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从而导致经理人员的代理成本增加[16];邹国庆和倪昌红研究了经济转型过程中制度环境对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文章认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冗余资源以应对制度风险,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但过量的冗余也会导致成本的急剧上升并影响企业绩效[17];李晓翔和刘春林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对四川等地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探寻突发事件情境下冗余资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证实沉淀冗余资源和非沉淀冗余资源均具有缓冲作用,在不同的环境变化情境下,在不同的时间窗口,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的作用会存在差异[18]。
组织冗余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起源于国外,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越发重视,这与我国企业的发展实践密不可分,国家经济转型、国有企业改制、突发危机事件等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尤其是冗余资源,成为管理者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已有研究以此为契机,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特点,分析不同情境下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使得组织冗余问题的探讨更加具体。
3.3 组织冗余的其他研究
近年来,经济环境的高不确定性使得冗余资源相关问题的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比如,国外学者Patzelt,Shepherd,Deeds & Bradley就财务冗余在技术风险管理者制定寻找战略联盟的决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问题进行了探讨[19];Piccolo,D’Amato & Martina则研究了利益目标契约下产品市场竞争和组织冗余之间的关系[20];台湾学者Lin,Cheng & Liu分析了台湾179家公开上市的高技术企业2000年至2005年的数据,发现高可识别冗余与公司国际化程度呈U型关系,低可识别冗余与公司国际化程度呈积极的线性关系[21];国内学者中方润生,陆振华,王长林和冯玉强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将其扩展为企业决策方式与不同类型组织冗余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实证检验[22];张玉利,田欣和王晓文以麦乐送为例对冗余资源的创造性利用进行了研究[23];李晓翔和刘春林则就高流动性和低流动性冗余资源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做出深入讨论,通过实证研究最终确定了企业年龄、企业规模、政治行为、管理者年龄、股权集中度、企业绩效、风险、运营效率和行业成长等9种重要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标准冗余结构,并提出实际冗余结构的偏离与企业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24]。
以上研究从表面看起来并没有统一的切入点,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者对组织冗余的利用问题都十分关注,并且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有限的研究方向,而是将组织冗余与更多的管理问题相联系,拓展了冗余资源的应用层面,揭示出未来组织冗余问题的研究趋于多元化发展。
4 组织冗余未来研究趋势分析
综上所述,组织冗余问题的研究已经由最初的概念、类型划分等理论探讨,逐渐发展为冗余在企业内部对创新、绩效等方面作用的探讨。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组织冗余与创新的关系会因为冗余资源的类型和创新形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划分组织冗余类型对于正确辨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未来对组织冗余概念和类型的界定与划分的研究不会停止,学者们会根据具体管理问题,结合组织自身的特点,使得冗余资源的界定更加合理与切合实际需要。另外,研究人员对组织冗余与绩效的关系由最初简单的线性关系发展为曲线关系,显示出其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越发深入。在近期的研究中,尽管对绩效的考量标准不同,探讨情境(经济转型、国家所有权和突发事件等)也不同,学者们普遍认为二者之间呈倒置U型关系。未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多的关注冗余与绩效之间是否存在其他调节变量、控制变量,将二者之间简单的关系研究放置于更多更复杂的企业运营情境中,比如IT采纳情境,以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其它众多关于组织冗余的相关研究反映出学者们对冗余资源利用问题的关注度显著提高,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寻找战略联盟、产品市场竞争,公司国际化程度还是摸索商业模式,组织冗余都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人们对冗余资源的考虑也逐渐由短期效率,向处理复杂的环境、系统和技术方面的重要性过渡。随着资源约束问题的加剧,研究人员未来对组织冗余问题的探讨会更加深入、具体,并将适时地与企业环境、组织决策、经营模式、技术采纳等问题相联系,使得研究结果能够更好的指导企业管理实践,实现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组织冗余 篇2
本文从组织冗余的视角对市场导向的驱动力展开研究。这是因为, 组织冗余作为一种企业富余的资源, 为市场导向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支持。它是一把双刃剑, 适当的组织冗余可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而过多的组织冗余则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Bradley et al., 2011) 。组织冗余中, 未被吸收的组织冗余和已被吸收的组织冗余与上述两种市场导向是否有对应关系?在组织冗余驱动市场导向的过程中, 又有何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本文拟对上述这些问题作出解答。
一、组织冗余和市场导向
组织冗余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缓冲器, 它使组织能够成功地适应内部调整和外部政策变革带来的压力, 同时可以促使组织战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Bourgeois Iii, 1981) 。组织冗余被划分为两个维度:已被吸收的冗余 (absorbed slack) 和未被吸收的冗余 (unabsorbed slack) (Sharfman et al., 1988;Tan&Peng, 2003) 。已被吸收的冗余是指已经嵌入到企业中, 作为多出的成本, 很难挪作他用的资源。与之相对的是未被吸收的冗余, 是指未被指定具体用途的流动性资源, 如:富余的资金等 (Singh, 1986) 。市场导向是指企业试图理解和满足顾客需求的战略导向, 它可以被划分为响应型市场导向和先动型市场导向两个维度。已被吸收的冗余、未被吸收的冗余分别与响应型市场导向、先动型市场导向有如下关系。
(一) 已被吸收的冗余与两种市场导向
已被吸收的冗余可以促进响应型市场导向的形成, 对先动型市场导向的形成则起阻碍作用。已被吸收的冗余是一种不可自由支配的资源, 它很可能被用作缓冲器帮助一个组织进行短期的运营和维护 (Cyert&March, 1963;Sharfman et al., 1988) 。这种资源在财务指标上的表现是:企业的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较高 (Singh, 1986) 。企业的销售费用较高时, 销售人员会更有动力与激情从事销售工作, 更加关心顾客的诉求与需要。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较高时, 企业可以更加平稳地运营, 为响应顾客需求提供管理上的支持。已被吸收的冗余往往是基于已有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的, 它的存在能让现有的策略变得更加可行与可靠。已被吸收的冗余主要服务于现有的市场与顾客, 它已被融入既定的价值网络中。一个企业过多地关注现有市场与顾客, 则会忽视对潜在市场与顾客的发掘 (Christensen, 1997) , 从而丧失先动型市场导向。具有较多已被吸收的冗余的企业, 可以为现有项目中的员工提供充足的空间、时间和必要的资源, 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分享知识、共同学习, 因此可以使不同质的知识混合交叉, 达到一种“异花授粉” (cross-fertilization) 的效果 (Huang&Chen, 2010) , 这对于更迅速地进行市场响应具有促进作用。不过, 这些知识和资源具有路径依赖性, 会产生锁定效应。由于它们是基于已有知识储备的, 所以只能加深对现有顾客与市场的了解, 所产生的新知识亦只能更好地服务于现有顾客。这种路径依赖性越强, 企业越无法突破现有的范式, 积极地去引导顾客, 也就越无法拥有市场的先动性和主动权。另外, 已被吸收的冗余还可以减少现有部门间的冲突, 减少现有业务间对资源的争夺, 从而促进响应型市场导向。但是, 一旦企业希望采用先动型市场导向, 就必须采用不同于现行体制的方法, 甚至成立独立的部门 (Tushman&O'Reilly, 2002) , 而这会遭到现有部门的抵制, 从而不利于企业先动型市场导向的形成。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已被吸收的冗余会促进响应型市场导向。
命题2:已被吸收的冗余会阻碍先动型市场导向。
(二) 未被吸收的冗余与两种市场导向
未被吸收的冗余可以促进响应型市场导向的形成, 与先动型市场导向呈倒U型关系。响应型市场导向要求企业能够在组织上下产生有关当前市场的情报, 在各部门间扩散此情报, 并由整个组织对其进行响应 (Kohli&Jaworski, 1990) 。未被吸收的冗余主要包括富余的资金, 它可以不断支持对顾客需求信息、竞争者信息的搜集、分析与使用, 从而形成有价值的市场情报。在各部门间扩散市场情报的过程中, 内部信息的整合和协调要求组织成员必须诚实地说明实际情况 (Gonzalez et al., 2002) 。由于具备了充足的未被吸收的冗余, 一线的营销调研人员没有动机虚报指标、捏造事实以牟取私利。信息的传递者都会比较忠实、诚信, 以保证营销情报的正确与顺利传达。对于先动型市场导向而言, 未被吸收的冗余在适中水平时最能起到对它的促进作用, 过高或过低的未被吸收组织冗余都不利于其形成。未被吸收的冗余过高时, 根据代理理论, 经理人会将多余的资金用于自身福利的改善而不是企业绩效的改善, 从而会阻碍面向新兴顾客群体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Jensen&Meckling, 1976) 。同时, 过多的未被吸收冗余会使管理者过于冒风险, 投资于不必要的项目, 而这些项目看似是为了更好地引领顾客, 实际上只是一些“宠物项目” (pet project) (Nohria&Gulati, 1996) , 因此对于获取和利用先动型市场导向相关的信息只会起到负面影响。这些不必要的项目还会将组织引入歧途, 阻碍真正先动型市场导向的形成。当未被吸收的冗余过低时, 管理层会更加规避风险, 不愿意主动寻求未知的潜在顾客与新兴市场。企业中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对潜在顾客的调查研究, 对未来市场的动向把握会失去敏锐性。即使已经明确了未来市场的趋势, 也会因缺乏相应的资源而无力支持进一步的研究、实验、验证与推广。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命题3:未被吸收的冗余与响应型市场导向正相关。
命题4:未被吸收的冗余与先动型市场导向呈倒U型关系。
二、对市场机会感知的调节作用
对市场机会的感知是指经理人员对市场情形的全面认识, 包括市场机会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会带来潜在收益还是潜在损失, 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Atuahene-Gima, 2005) 。市场机会与市场威胁是对立面, 正面的能带来潜在收益, 且可控的市场情形是市场机会;与之相对的, 负面的会带来潜在损失, 且不可控的市场情形是市场威胁 (Dutton&Jackson, 1987) 。当经理人感知到市场威胁较大、市场机会较小的时候, 他们会更加倾向于风险规避, 更加关注于现有领域的管控 (Thomas et al., 1993) , 包括市场份额的保持与现有客户关系的维系。因此, 对市场机会的感知较弱时, 已被吸收的冗余对响应型市场导向的正向作用会加强, 已被吸收的冗余对先动型市场导向的负面影响会加强。当经理人感知到的市场机会较大时, 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寻找市场机会, 从而追求市场先动性, 因为他们认为这在客观上是有可能性的, 完全值得企业下更大的赌注去博取较高的收益。当经理人感知到较大的市场机会时, 即使企业具有较多的未被吸收的冗余时, 具有较强的实力去快速地响应市场, 管理层也不会把过多的未被吸收冗余投放在以响应型市场导向为指导的活动上, 因为相对于先动型市场导向而言, 响应型市场导向可能获得的收益较为微薄。因此, 感知到的市场机会将会负向地调节未被吸收的冗余同响应型市场导向间的关系。同时, 感知到的市场机会较大时, 经理人会更加相信企业是具有创造需求、引领顾客的效能的 (Atuahene-Gima, 2005) , 他们会对自己所处的企业满怀信心, 因而愿意采取更为大胆和主动的方式寻求和捕捉市场机遇。企业会为了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而改进自身, 消除一些固有的缺陷 (White et al., 2003) , 从而真正具备形成先动型市场导向的条件。在感知到的市场机会的调节下, 对于同样水平的未被吸收的冗余, 先动型市场导向会更强。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命题5:已被吸收的冗余对响应型市场导向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感知的市场机会的负向调节。
命题6:已被吸收的冗余对先动型市场导向的阻碍作用会受到感知的市场机会的正向调节。
命题7:未被吸收的冗余对响应型市场导向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感知的市场机会的负向调节。
命题8:未被吸收的冗余对先动型市场导向的作用会受到感知的市场机会的调节从而使原本的倒U型关系向上平移。
本文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三、结论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的市场导向之所以有的侧重于先动型有的侧重于响应型, 关键在于其组织冗余水平和对市场机会的感知。首先, 已被吸收的组织冗余对响应型市场导向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这种作用在感知的市场机会较大时会受到削弱。其次, 已被吸收的组织冗余对先动型市场导向是具有阻碍作用的, 这种作用在感知的市场机会较大时会得到增强;再次, 未被吸收的冗余对响应型市场导向是有促进作用的, 这种作用在感知的市场机会较大时会得到削弱;未被吸收的冗余与先动型市场导向呈倒U型关系, 这种关系在感知到的市场机会较强时会发生向上平移。本文内在的逻辑是:已被吸收的冗余和未被吸收的冗余都有利于企业形成响应型市场导向;在对先动型市场导向的作用上, 已被吸收的冗余与未被吸收的冗余具有不同的影响, 前者会阻碍先动型市场导向, 后者会与先动型市场导向形成倒U型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我国企业先动型市场导向会比较弱。由于两种冗余都有利于响应型市场导向, 而其中的一种会阻碍先动型市场导向, 另一种对于先动型市场导向只有在其水平适中时才会达到最高值, 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先动型市场导向的形成。
本文的理论推导揭示了不同企业为什么会具有不尽相同的市场导向侧重点。在客观上, 是由于有的企业已被吸收的组织冗余和未被吸收的组织冗余水平有所不同;在主观上, 则是由于各企业感知到的市场机会是有差异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解释企业市场导向的差异现象, 也可以为不同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导向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Atuahene-Gima, K.Resolving the capability-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Journalof Marketing, 2005, 69 (4) , 61-83.
[2]Bourgeois Iii, L.J.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 6 (1) , 29-39.
[3]Christensen, C.M.The innovator's dilemma[M].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4]Huang, Y.-F.and Chen, C.-J.The impact of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in-novation[J].Technovation, 2010, 30 (7/8) , 420-428.
[5]Kirca, A.H., Jayachandran, S., et al.Market ori-entation: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assessment of itsantecedents and impact on performance[J].Journal ofMarketing, 2005, 69 (2) , 24-41.
组织冗余 篇3
新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面对市场和技术的瞬息变化, 许多以精于管理著称的大公司纷纷陷入“创新者的困境”, 无法保持其在各自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学者和企业纷纷意识到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局限性, 并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 当今我国许多企业, 一方面创新资源匮乏,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长期粗放式经营, 造成资源冗余, 效益低下, 竞争力不强的状况。而创新的过程中要消耗资源, 突破性技术创新尤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因而搜寻并利用企业中的冗余资源就显得非常必要。方润生 (2005) 指出, 组织冗余具有缓冲企业资源短缺和培养创新的潜在能力, 使企业得以尝试采用新的战略、开展新的技术创新项目。而开展渐进性技术创新势必占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所需资源, 因此, 对比渐进性技术创新来研究组织冗余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组织冗余的界定和划分
March和Simon于1958年最先提出“组织冗余”这一概念, 他们将组织冗余定义为:一种过量的, 企业能加以自由利用来应对环境变化的资源。Bourgeois于1981年将其进一步界定为:“组织可以得到的资源与实际所需要的资源之间的差额, 或指超出实际需要而保留在组织内部并被个人或是小团体控制的资源”。他指出, 组织冗余使组织有能力应对外部政策压力和内部调整, 以及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战略变革。关于组织冗余的分类, 二维度的分类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方润生 (2005) 根据冗余在组织里的存在状态将组织冗余划分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邹国庆 (2011) 认为, “已吸收冗余”是指组织中超过成本需要的、不易重新配置的资源;“未吸收冗余”则指当前还没有投入使用、较容易重新配置到其他方面使用的资源, 本文亦沿用该分类方法。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
当前, 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定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Utterback和Abemathy二位学者于1978年首次提出。而后, 国外许多专家和学者分别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界定了突破性技术创新, 并相继提出一系列既有联系又含区别的相关定义。基于产品视角, Kelley (2009) 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产品存在重大技术飞跃, 性能呈数量级提升或者成本显著下降的一类技术创新;从产业和市场角度而言, 付玉秀 (2004提出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种对市场和产业有巨大影响, 甚至导致整个产业重新洗牌的技术创新;从技术角度出发, 陈劲等 (2002) 指出突破性创新是建立在全新知识基础之上的一种不连续性创新, 它将能替代既有技术, 带来新技术主导范式。概而言之,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根据客户潜在需求而开展的一种能带来产品性能革命性提升或产品成本显著降低、脱离了原有技术轨道、并可能导致市场结构巨大变化的不连续性创新。
四、组织冗余对突破性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已吸收冗余已经吸附在企业生产过程中, 它包括半成品物料库存, 熟练的劳动力, 过剩的产能以及经营中过多的行政管理费用等。企业的渐进性技术创新是相对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而言的, 它是指企业利用已有知识和资源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旨在满足现有顾客和市场需要的连续性的技术创新。已吸收冗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二者具有较强的内在联系。首先, 已吸收冗余能为企业和组织带来信心, 当企业拥有较多已吸收冗余, 如富足的行政管理费用、熟练的劳动力资源等时, 在一定程度上会消除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生存状况的后顾之忧, 从而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渐进性技术创新上去。其次, 已吸收冗余无需转化便可直接用于特殊情境, 为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项目提供了较大空间, 企业能利用既有的冗余资源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提高经营规模和生产效率。此外, 相较于西方发达企业, 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比较落后, 尚处学习和摸索阶段, 中国企业家的创新与冒险意识也不强, 因此企业更倾向于利用已吸收冗余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
未吸收冗余指尚未被组织使用, 可以再配置以适应组织环境变化的冗余资源, 现金、有价证券、信用额度、原材料库存等都属于其范畴。企业利用未吸收冗余来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更为合适, 因为未吸收冗余更容易被配置到新的领域。具体而言:突破性技术创新拥有较高的风险和较长的周期,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未吸收冗余作为能够被企业管理者有效识别与利用的资源, 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资源支持的同时,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不确定冲击。基于此, 笔者提出假设:
H1: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
H2: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
五、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环境动荡性是指行业所处环境或生态系统的变化性和复杂性, 它具有动态性、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 企业需要快速而及时地调整产品和服务战略, 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 否则将惨遭淘汰。当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时, 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技术和政策来解决所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由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缓慢, 企业通过渐进性技术创新便可有效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效率。而当环境动荡或变化急剧时, 企业将面临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变化迅速等一系列挑战和威胁, 渐进性创新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时, 企业更倾向于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 因为技术的动荡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 而这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决策与实施提供了机遇。此外, 市场的动荡也会为催生新的利基市场, 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据此, 笔者提出:
H3: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已吸收冗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H4:环境动荡性正向调节未吸收冗余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和假设, 本文构建了组织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 如图所示。
六、小结
综上所述, 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 而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往往是高风险、高回报的, 需要的资源量也比较大, 而渐进性技术创新却相反, 所以, 当企业同时拥有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的时候, 往往会倾向于利用未吸收冗余进行风险大而回报高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而非渐进性技术创新。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会加剧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 抑制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限于时间和精力, 本文只探讨了组织冗余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的直接作用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
摘要:本文在对组织冗余、突破性和渐进性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 提出已吸收冗余对渐进性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未吸收冗余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 环境动荡性在已吸收冗余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的关系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在未吸收冗余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等相关假设, 并构建了概念模型, 最后进行了小结, 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组织冗余,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突破性技术创新,渐进性技术创新,环境动荡性
参考文献
[1]方润生, 李雄诒.组织冗余的利用对中国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 2005, 19 (3) :15-20.
[2]March, J.G.and Simon, H.A.Organizations[M].Wiley, New York.1958.
[3]邹国庆, 贺胜德.组织冗余研究文献综述及发展趋势[J].求索, 2011 (1) :84-86.
[4]Abemathy, .&Utterback, J.Patterns of Innovation in Technology[J].Technology Review, 1978, 80 (7) :40-47.
[5]张洪石, 陈劲, 高金玉.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模糊前端管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 16 (6) :48-67.
[6]付玉秀,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3) :73-83.
组织冗余 篇4
Ethernet Powerlink (以下简称EPL) 是一种高实时性的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协议。它基于标准以太网硬件, 定义了一个精简的、实时性极高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是一个易于实现、高性能、不被任何人垄断、真正的互连互通的平台[1]。
相对于其他已经很成熟的总线协议来说, EPL是一项“年轻”、高性能的网络协议方案, 现代工厂对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工厂仅能容忍自动化系统短时 的失效[2~3]。一个可靠的冗余方案是提升网络可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EPL基于标准以太网硬件, 因此EPL可采用标准以太网冗余技术:双环网、环网、多主冗余等[4]。但是 , 它们的可 靠性并不 高 ,比如说, 当传统双网出现故障时选择器根据网络状态来切换网络, 这必然就会有选择和切换时间, 可能造成系 统延迟 ,甚至于可能丢帧, 大大降低网络传输的可靠性[5]。
基于以上讨论, 主要研究基于并行冗余协议 (PRP) 在EPL中实现冗余功能的方案 , 特点是同时运行两个互不干扰的网络, 无需网络切换, 实现无扰通信, 提升EPL网络的可用性; 另外, 它可支持任意的拓扑结构, 树形、星形等。
2 并行冗余协议原理
并行冗余协议将连接网络的节点分为两大类: 双连节点DAN ( Double Attached Nodes) 和单连节 点SAN ( Single Attached Nodes); 此外 , 若SAN要连接到双网则可以通过冗余盒子Red Box (Redundancy Box)。
PRP协议是通过DAN节点实现的 , 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了一个链路冗余实体 (Link Redundancy Entity, LRE), 上层应用与网络接口通过LRE连接[6], 如图1所示。
EPL是一种建立在标准802.3MAC层之上的协议 , 为了独立于下层 协议从而 定义了自 己的报文 格式 , 并将之封 装在EthernetⅡ帧中来进行传输。EPL基本帧包含5个字段 , 并定义了5种帧, 分别是周期起始帧So C、轮询请求帧PReq、轮询响应帧PRes, 具体的帧格式如图2所示。
为了有效识别节点冗余信息, 每个发送的数据帧会被添加冗余控制尾 (Redundancy Control Trailer, RCT): 16位的序列号、4位的网络标识符、12位的帧长度。以太网帧也包含5个字段, 帧长度范围是64~1518字节, 除去EPL帧头和RCT后还有39~1493字节, 有足够空间用来存放数据, 所以这种方式既有助于冗余功能的实现又能够很好地兼容EPL各种帧。经过LRE处理过后的帧格式如图3所示[7]。
3 冗余实现方案
在纷繁的总线协议中, EPL将是实时以太网的未来, 在Windows系统平台下 , 基于PRP来研究EPL冗余实现 方法 ,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
本方案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了LRE, 具体的功能设计与实现方案如下:
(1) 发送帧
当要发送帧时, LRE将上层传下来的帧进行复制并填充,经A网发送的帧RCT的LAN=1010, 经B网发送的帧RCT的LAN=1011, RCT的其余部分相同 , 经由2个端口发出。
(2) 接收帧
假定帧序列是连续的, 且收到的帧号是增加的, LRE会把收到的帧序列号提出来存在变量里, 并根据序列号及网络标识符分别维持一个独立窗口, 窗口的下边沿是起始序列号s(start Seq), 是检测帧是否重复的序列片段的开始序数 , 上边沿是期望序列号e (expectedSeq), 当前序列号是c (currentSeq)。
如图4所示, 假设某节点接收到来自某一个网的帧, 则系统会根据该帧的网络标识符去判断该网的窗口状态, 若该网的窗口是非空的, 则该帧被保留, 若该网窗口是零, 则判断c是否落在另一个网的窗口内, 落在窗口内说明该节点已收到过该帧了, 丢弃该帧, 否则保留该帧并转发给上层[8]。丢包算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
(3) 网络状态诊断
LRE还可以检查每个网络数据的接收情况 , 出现线路故障时会将错误信息通知应用程序, 以帮助用户维护网络。对于从站节点, 该信息包含在Poll Response, Status Response, Ident Response这3种数据桢里 ; 对于主站节点 , 将该信息包含在Poll Reques数据桢里发给相应的从站[9]。网络信息标志位在数据帧中的位置如表1所示。
其中, 数据帧第5个字节的第6个和第7个比特位分别代表了两网的状态, 0代表该网连接良好, 1代表该网络故障。
LRE检查网络状态的方法如下 : (1) 假设某个选择器有两个网口, 分别称为A网和B网。对于B网来说, 若cB=eA一直成立则说明数据接收一直都是连续的, 没有问题; 若一旦出现cB! =eA则说明在当下时刻有出现丢帧情况, 由此我们对B网建立一个间隙窗口gap_window=cB-eA。 (2) 若gap_window=0则说明数据传输良好 , 网络运行正常 ; 若gap_window! =0则说明出现丢帧 , 将eA~cB-1之间的帧 号存到gap_trace里面, 之后每接收到一帧将该帧号与gap_trace相比较, 若有相同则将该帧号擦除。对于A网也建立间隙窗口和间隙检测变量来检测A网的运行状态。 (3) 若gap_trace里擦除帧号不连续或出现跳跃, 则说明该网出现故障, 并将故障信息上报给与其相连的EPL节点。
4 结语
本方案使得网络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到并上报该故障信息, 此外两个网络的并行传输保证了通信的不延迟、不丢帧, 实现了无扰通信。这种方式实现了Ethernet Powerlink网络的无 扰通信 , 增强了Ethernet Powerlink网络的可 靠性 ,满足了应用的要求。
摘要:基于并行冗余协议(PRP)完成了Ethernet Powerlink冗余的实现方案研究。方案针对EPL网络冗余通信的延迟和通信干扰问题设计了一个可行的冗余方案,建立了两个同时运行的网络,互不干扰地传输,在数据链路层建立冗余实体(LRE)来实施收发管理和网络监视。
组织冗余 篇5
1、“熵”的概念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从热力学中借用了“熵”的概念。在信息理论术语中, 信息与物理科学中的“熵”非常相似——它是对随机度的一种测量。“熵”是指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 (2) 简而言之, 在特定条件下的信息的“熵”值越高, 它的组织程度和预测性就越低, 那么不确定性、随机性就越大, 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多。继而会使受众接收信息的难度加大。
2、冗余的概念
香农与韦弗一起提出的传播数学模式中, 他们把信息传播过程中为克服躁音而必须重复的信息称作“冗余信息”。影响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的因素有传播渠道的容量和噪音两个。为了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 达到有效的传播, 就必须在传播过程中加进“冗余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音越多, 就需要越多的“冗余信息”。所以, “冗余信息”是传播者有意加进的“已知”或“可预计”的内容。
二、适度冗余与设计传播
别克的《别客观还总围绕》这则广告, 图片中是一个汽车座位围了一个围巾, 色调温暖, 干净简洁, 在图片的右上方有一句广告词“别克关怀总围绕”, 如果没有这句广告词, 这是一个熵值很高的广告, 会让受众不知道它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光从图片来看, 仍旧能感觉到广告设计者想要传递给受众的一种温暖, 舒适的感觉。而广告词增加了这则广告的冗余, 降低了图片带给受众的噪音, 让受众能够更加清晰的解读出广告设计者想要传递给受众的大意, 让受众在瞬间感受到设计者想要表达的贴心与温暖, 这样就将广告理念很好的注入了受众心中。
这样就说明了, 冗余在广告中的重要作用, 那么发出者是用了那些惯例和规则建立冗余的呢?冗余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文本信息
广告中的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广告语一般风格简洁、凝练, 朗朗上口, 容易为受众记忆。因此, 广告语一般采用口语化的形式, 使受众更快更直接地接受信息。“别克关怀总围绕”, 这句广告语中, “别克”作为品牌名称是有效的广告信息, 而其他的是冗余信息, 这里的冗余让受众更加直接的接受到品牌传递的理念, 在受众心中建立一种温暖, 体贴, 关怀的形象, 让广告更具人性化, 也让广告能够更加清晰, 快捷的解读广告。
2、图像信息
图像是广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 因其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 能够有效地吸引受众的目光。这则广告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别克汽车的形象, 只是出现了一个座位和围在座位上的围巾, 这样就现在受众心中留下了疑问, 受众就不由自主的想要寻求一个答案和解释, 这样寻求答案的过程就在受众心中留下了较深刻的映像, 再通过广告语, 解释广告主题中难以理解的部分, 增强广告的表现力和吸引性, 而这个围着围巾的座椅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自我, 而这辆车就成了这条围巾, 给你安全, 稳定, 温暖的感受, 它很好地传达了品牌的理念, 制作者在其中添加许多主题之外的元素丰富主题。图像信息中熵值较低, 让人一目了然, 很快就能够领悟到设计者传达的信息。
3、受众
广告作为一种付费传播, 通过付费获得在各种媒体上的时间与空间, 因此对于广告主来说, 尽可能简明地传达目标信息才符合自身利益。但是广告的内容往往是受众不熟悉的产品信息, 其中必然包含大量新概念或术语, 编码中刻意节省就会造成信息熵值的增高。广告创作者利用冗余信息烘托目标信息, 降低熵值, 帮助受众准确解码, 达到传播目的。为了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理想化, 就必须针对不同受众, 采用不同的信息冗余度。别克汽车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创立的一个品牌。以中档车型为主, 面向的是中国中档车的消费人群, 中档车型的需求人群, 要的是实用, 稳定, 安全, 和性价比, 这幅广告很好的抓到了这一点, 它虽然没有直接地向你展示它的安全性, 稳定性和舒适性, 但是它用了隐喻的手段很好地将这一观念传播, 降低熵值, 帮助受众准确解码, 达到传播目的。冗余信息还是广告的附加值。因此, 广告要遵循适度冗余的原则, 多方位考虑受众的需求, 使冗余信息很好的传达广告主的初衷, 克服广告传播过程中的噪音, 以便更符合广告主以及受众的要求, 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4、美学层面
广告中的冗余无处不在,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 发出者要传递理念, 传递稳定, 安全, 温暖的信号给受众, 在整幅广告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到面面俱到, 这则广告的构图满而稳, 留白很少, 场景较小, 贴近生活, 色调柔和, 对比很弱, 给人一种安全, 安定的感觉, 里面最大的就是座椅, 座椅又隐喻着自我, 这样的画面, 将受众推到一个受到重视的地位, 这样在受众心中自然形成受到尊敬和关怀的感受, 而发出者又适时的将黄色的, 暖绒质感的围巾 (别克汽车的隐喻) 围在座椅上, 围巾就包含着一种温暖, 贴近的气息, 这样让受众的自我和围巾更加贴近, 拉近了产品与受众的距离, 这样在受众心中通过画面的构图, 色彩等美学层面的惯例, 建立冗余, 让受众在稳定, 温暖的换面气氛中接受“别克的关怀”。
5、社会层面
广告在当今社会中无处不在, 一则广告不只要承担它的经济责任, 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因为广告的传播广泛, 观众众多, 它在传播广告发出者的商业意图的同时, 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效应, 而它造成的社会效益也同样会形成一定的冗余度, 一则符合社会规则的广告, 他的正面冗余度就高, 这样也会使它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反之则会造成负面的冗余度, 这样反而会阻碍它的传播, 就想恒源祥的广告, 广告者的初衷是增加冗余度, 提高记忆, 但是由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的社会影响, 反而为品牌带来了不好的声誉。这则广告中, 遵循了的温度, 安全, 和谐的社会背景, 符合当下人们的情感需求, 在它的社会层面上为其增加正面冗余度, 提高了认同感。我们不是在贩卖商品, 而是在贩卖梦想, 舒适的梦想, 安全的梦想, 我想这就是别克想要表达的理念吧.
摘要:1949年, 香农和韦弗发表了题为《传播的数学理论》的著名论文, 该论文提到信息及其一系列概念, 使之成为信息论的奠基之作。香农把“信息”定义为:用于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 香农提出了一般传播系统简图以及“熵”、冗余信息、噪音等相关概念。对“熵”的概念进行阐释有助于“冗余”的理解。
关键词:设计,“熵”的概念,冗余的概念,别克广告
参考文献
[1]约翰.费斯克 (John Fiske) (作者) , 许静 (译者) :《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 (第二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08版。
[2]马连湘:《冗余信息与广告传播》, 《广告大观理论版》[J], 2006年第6期。
[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 华夏出版社,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