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机制

2024-10-04

隐喻机制(精选10篇)

隐喻机制 篇1

一、引言

成语, 作为一种衡量对语言的自然敏感和熟悉度的重要标准, 是汉语中最有活力和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反映中国文化意识的言语结晶。汉语何以有如此功能呢?这与成语的特殊文化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成语通常被定义为一种格式化表达, 她有两个特点:构造定型性和语义非分析性。所谓构造定型性就是指成语的构造形式不能如词组或句子那样随意改动, 成分相对固定, 结构相对紧密。这种固定是由于音韵的制约、句法关系的制约和文化价值观制约所致。成语其实是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为了特别的目的和效果而广泛使用的词汇层面的语用现象。成语字面义与其修辞义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任意性的, 而是存在着认知理据关系的。

二、成语的认知机制

因文化变迁时代久远而形成的历史尘埃和认识疏离, 使这类成语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理据丧失, 其字面义和修辞义之间也就出现了差距与冲突。成语构造的格式化的语用认知功能就是提示其内在的认知符号性和显示其字面义与修辞义之间的差距和冲突, 而语义差距与冲突又会诱导人去重新发现其中的理据, 从而激活和更新那被尘封了的认知语境而感悟出成语的惯用性语用含义。

三、隐喻机制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而且还是十分重要的策略, 这个观点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已经达成了共识。认知活动是通过语言与思维来进行的, 而语言与思维归根结底具有隐喻本质, 隐喻在人类的认识世界里具有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因此我们的概念结构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保罗·利科所说, “活生生的存在意味着活生生的表达”;隐喻作为人类固有的自身表达方式, 是与生命同源同位的有机体。单凭界定、分析的公式演绎远远不足以把握这一自身不断转换生成的隐喻机体,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必须借助功能性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隐喻的本质。

四、成语的隐喻机制解读

隐喻是人经验性感悟世界的重要方式, 一种人与世界互动而生的认知模式, 这种认知模式同时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时所必须依赖的参照模式和认知信念。 (张维鼎, 2004) 汉语成语的表达往往潜藏着相类似隐喻认知模式, 这种潜存于汉语成语字面义与惯用义之间的隐喻认知信念理据如果折射了一种普遍的认知信仰, 就会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广为流传, 进而促使了该汉语成语的词汇化。

借助于隐喻机制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对汉语成语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研究, 隐喻可被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方位隐喻 (Orientatioanl metaphor) 和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以下我们就以一些汉语成语为例, 深入剖析成语在汉语中的隐喻认知机制。

(一) 解析汉语成语的结构隐喻

雨后春笋:指春雨过后, 在短时间内生长出了很多竹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地涌现出来。

雪上加霜:指在雪上还加上了一层霜。比喻人接连遭受灾难, 而且损害愈加严重。

在“时间好比海绵”这个隐喻中, “时间”是通过“海绵”这个具体事物来构建的。下边这两个成语同样也运用了结构隐喻:

人山人海:人群聚在一起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比喻某个地方人非常之多。

船到桥头自然直:比喻事情到了最后关头, 自会有解决的方法。经常用于安慰陷入困境中的人。

(二) 解析汉语成语的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 既是使用一个概念构建另外一个新的概念, 也是在相同一个概念中的内部, 利用实体化的、空间化的方位词诸如“上下”一类表现方式映射出新概念的内涵。

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虽然概念隐喻有诸多类型, 但是对其起到最大影响的是方位隐喻, 因为方位隐喻帮助理解和表达了很多抽象概念。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研究表明, 方位隐喻是图像隐喻的一种, 它是根据方位图像和内在逻辑把原域中的方位概念映射到目的域中的抽象概念。方位隐喻主要是通过具体方位来体现抽象概念, 这种隐喻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而是建立在物质经验基础之上的。接下来引出一些关于方位隐喻的汉语成语。

例如:开心是上, 悲伤是下

(1) “上”

怡然自乐:形容人高兴而满足。

笑逐颜开:形容满脸笑容, 十分欢喜。

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无法控制。

(2) “下”

悲痛万分:形容人痛不欲生, 痛苦至极。

黯然失色:形容人心情不好, 脸色难看。

垂头丧气:形容人失望, 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解读:在上述的这些汉语成语中, “乐”“笑”“喜”等词, 是表示情绪高涨, 肢体语言也一并呈上, 即表示向上的情绪;“悲”“失”“垂”这一类词表示情绪低下, 身体部位呈下沉趋势。

(三) 解析汉语成语的本体隐喻

著名的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提出的最后一种隐喻是“本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人们对现实生活里的物质和实体的认识是一种最基本的认识, 人们可依据以理解那些相对抽象的认识, 如事件、行为、理念等, 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可见的实体, 用来进行深入推理。

本体隐喻由拟人和容器隐喻构成,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汉语成语中的这两种隐喻认知机制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1. 拟人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就是指把物体 (例如物品、动物、植物或抽象概念) 比作人, 使以上事物具备人类的外貌、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方式。基本的本体隐喻就是把物体当做人一样来描述, 因此人们就便于认识人的动机、品行和行为来了解非人物体的多样化方式。

不少汉语中的成语都是本体隐喻的扩展, 而且都基于人们自身的动机、目的、行为和品行, 因此用通俗易懂的语汇来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现象。基于这种方法, 人们便于更加生动、更加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感情和思维。

2. 容器隐喻

本体隐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是容器隐喻。这种隐喻的物质基础显而易见: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因此皮肤自然就作为分界面将内部与外部分开。容器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角落, 因此决定了人们每时每刻和它打交道:从包裹里拿出礼物, 把水倒入杯子, 穿上衣服裤子, 等等。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我都可以视为容器。如将这种容器概念投射到到更加抽象的领域, 各式各样容器隐喻变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容器隐喻便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抽象的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特性。

五、结语

总之, 假如人类摒弃了经验基础, 想要深入地认识一个隐喻就是无稽之谈。因此,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的艺术, 又是我们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方式, 还是我们思维的归宿, 即隐喻是兼顾三者的“家族”。同时, 通过分析汉语中成语的隐喻方式, 隐喻在认知领域的两项意义显而易见, 一是增添新内涵, 表明新观念;二是为我们研究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 经过千锤百炼后的汉语成语表现力异常丰富。长期以来, 学者们对成语的理解观点各有所不同。本文选用了30个成语作为研究对象, 都是以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为蓝本, 从而系统地分析了汉语成语。

关键词:成语,认知,隐喻机制,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参考文献

[1]《中国成语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Cooper, David E.Metaphor[M].Oxford:Basil Blackwel, 198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7]李四清.英汉成语中的隐喻模式及其隐喻机制研究[J].美中外语, 2005, (4) .

[8]刘凤花.成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解读[J].现代语文.

隐喻机制 篇2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及途径

隐喻是一种基本认知能力.传统隐喻研究只限于对隐喻的修辞及是否保留字面指称意义进行研究,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发现人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人们的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的.因此,隐喻的工作机制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本文认为相似性是隐喻的工作基础,隐喻的相似性的表现方法是多样化的,隐喻的映射就是其相似性的映射.

作 者:余运伟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8“”(1)分类号:H15关键词:相似性 概念隐喻 映射 机制

“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 篇3

关键词:“水喻”;根隐喻;衍生;中西差异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2-0057-06

作者简介:方芳(1973-),女,浙江义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root metaphor——“water”. This paper then explores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water metaphor” in different registers, such as in religion, ancient literature, idioms and proverbs. Derivation routes of “water metaphor” are then explored,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Chinese concepts of “water metaphor” are abstract mappings of the natural features of water. The derivation routes in western countries, by contrast, are simple and less rational, which reveals westerners attempts to struggle against nature. The findings echo the statement——“Culture shapes metaphorical thinking.”

Key words: “water metaphor”; root metaphor; deriv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通过隐喻对人认知过程的充分描述和解释,能反映出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的独特性。对于崇尚自然的中国文化而言,隐喻对文化理解的作用更为重要。透彻理解文化的根隐喻就意味着走入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境界。“根隐喻往往是隐含的,……常常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早期认识。它是概念化隐喻的轴心”[1]。

“水”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古人习惯于以水为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在《管子·水地》篇中,水被认为是万物之源,属于一种本体意象。《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反映了人们对水这一自然现象的初始认识。水频繁出现在中国哲学文化经典之中。《周易》八卦之一取象于“水”,五行之一为“水”,道家以水喻道,儒家以水比德,《诗经》、《楚辞》以水兴象,留给世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西方隐喻思潮的影响下,汉学家艾兰曾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水喻进行系统考察,论证了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原始意象。她从具体意象入手,揭示水隐喻系统的内在结构,认为“水”是古代中国人直面自然寻求哲学概念而建立的本喻(root metaphor)。这是一种区别于西方超验本体论的自然本喻论[2]。艾兰的论证解释了东、西方哲学差异的本质原因,同时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开启了另一扇大门。理解纷繁复杂的水喻现象的关键在于,了解它文化渊源的同时,沿着“水喻”衍生的路径关联各种水喻现象,寻找此类隐喻从哲学文化的源头走向宗教经典、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化的直接证据。本文从中国文化中“水喻”的概念性特征入手,通过实例分析,揭示宗教、古代文学和成语、惯用语等不同语体类型中“水喻”的主要特征,藉此探寻“水喻”衍生机制以及中西方隐喻衍生方式的异同。

这些探讨有助于从一个侧面揭示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目前,关于两者的关系问题,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隐喻思维影响着文化的形成,即“特定文化模式的产生受制于隐喻”[3],而以Quinn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相对于隐喻更为基础,“隐喻还远不能形成理解。人们选择隐喻通常是为了适应预先存在的、文化上共享的模式”[4]。

一、“水喻”的概念性特征

“水”具有多重自然属性特征,如流动无形,平淡无味,向低处流淌等。古代先哲对水的这些属性进行抽象化提炼,使得“水”具有了多个维度的抽象特征,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抽象特征即构成了水的概念隐喻。所谓“概念”,是指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对应关系。例如,水的“流动性”特征可以引申出[运动是水][思想是水]等概念隐喻。源域(水)与目标域(思想)的映射,包含水的运行方式与思维的发展构成的一系列对应关系:1)水和思想都有源头;2)水和才智都有枯竭之时;3)水有潺潺细流,有惊涛骇浪,人的思绪也时而平静舒缓,时而心潮澎湃。显然,概念隐喻不同于具体的隐喻表达,具有普遍性、概念性、系统性。在上例中,[思想是水]属于概念隐喻,而“意识流”,“记忆的长河”是具体的隐喻表达。中国文化经典中存在大量与“水”有关的概念隐喻。

先秦哲学经典在整个中国文化哲学中占据重要份量。因此,从道、儒哲学经典中选取实例,并从这些典籍中提取出概念性特征,对于研究“水喻”的衍生轨迹具有重要价值。在传世著作中,以道、儒两家为代表的先秦经典都涉及大量水喻,其中《论语》4 次,《孟子》48次,《老子》3次,《庄子》73次,《荀子》50次。对来自这些文化经典的水喻进行概念层面的分析能帮助我们寻找水隐喻的源头。

(一)随行而动,有本之源

儒家先哲对水的“流动性”有着深刻的体悟。水自源头开始,朝着一个方向,依物随形,或平缓或奔涌,时而蜿蜒而动,时而冲破险阻,最终汇入江河湖海。先哲们在观察自然之水之后发出了时光易逝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和以流水为喻的劝勉,“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水的流动性主要产生出[运动是水][力量是水][无形是水]等概念隐喻,以及上位范畴隐喻[具有流动性特征的事物是水]。孟子感悟到,有源之水才不会枯竭,如其所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孟子·离娄章句下》)。儒家哲学中的水强调有源之水才是德性之本。无源之水和无本之德很快就会枯竭,不能长久。由此,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又生成了[不断更新的思想是有源之水]等隐喻。

(二)润物不争,包容处下

道家先哲对水的“甘居下位,润物不争”有着精辟入理的阐释。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水具有“七善”,且处众人之所恶,因而被称为“上善”。水所到之处,润泽万物。水“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明理著”(《管子·水地》)。万物因水而繁茂充满生机,而水却自甘守辱处下。

强调实行“仁政”的儒家亚圣孟子体悟到了水“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提出“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水不择细流,万川汇入其中而最终归于大海,都由水的本性使然。君主实行仁政,百姓自然会像万川之水一样归向仁德明君。水往低处流,甘居下位而滋润万物的包容性特征产生了[甘居下位是水] [宽容是水] [善行/善心/善念是水] [人心所向是水]等概念隐喻。

(三)柔弱无形,以柔克刚

水的“柔弱性”是道家思想“贵柔主阴”思想的核心。“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貌似柔弱的水,实则能以柔克刚,其力量来自对目标的不懈追求和不争功的谦逊品德。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越大,越能迸发出强大的力。水滴石穿,惊涛拍岸,表现出以柔克刚,无坚不摧的顽强品格。因此,老子云,水“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由此,引申出[柔弱是水][柔情是水][以柔克刚是水]的概念特征。

(四)纯粹不杂,虚静清淡

老子以水“柔弱”“处下”的特点喻“道”,庄子则以水的“虚静清淡”之性为喻,教人凝神守一、虚静而澄明的养生之道和君子的立身修德之道。庄子云,“水之性,不杂则清,……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 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又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在“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天道》)中表达的则是一种“宁静以致远”的高尚品格。由水“虚静清淡”的特性,生成了[清静是水][清澈是水][清淡是水][品行高洁是水]的概念隐喻。

儒、道两家的先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在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阐释时,聚焦于水性的不同侧面。老子提出“顺从自然之道,处下而不争”的处世哲学;孔子观逝去之流水,感叹人生短暂,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庄子感悟于“水静则明”,提倡宁静致远的修身哲学;孟子悟得水就势地位而“包容仁厚”,强调实行仁政,使天下万民归顺。儒家以水比“德”,把水运动、进取的一面融入积极入世、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说;道家以水喻“道”,从水柔弱、虚静的一面引申出淡然处世、达观洒脱的道家学说。

“水”作为中国文化的根隐喻,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以水的特性为原型生成了大量的概念隐喻。综合以上分析,这些概念隐喻集中于:流动性:[运动是水][力量是水] [无形是水][具有流动性特征的事物是水];润物包容性:[甘居下位是水] [宽容是水] [善行/善心/善念是水] [人心所向是水];柔弱性:[柔弱是水][柔情是水][以柔克刚是水];虚静清淡:[清静是水][清澈是水][清淡是水][品行高洁是水]。在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情感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换言之,受头脑中业已存在的概念隐喻的影响,人们往往提取“水”某一方面的特性,将其映射到所要表达的事物中。

二、“水喻”意义的隐喻衍生

(一)水的本义及衍生义

《汉语大词典》中有关水的释义共20条。如果将这些条目进行归类,可以主要划分为本体意义,水体(河流为主)的借代,人体的借代和其他特殊类别的词义衍生(见表1)。

贾冬梅,蓝纯通过收集大量古汉语及现代汉语四千余条语料,对水喻现象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分析[6]。研究发现,[水]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主要通过借代、隐喻、词性转化等派生方式,形成了一个涉及自然(水,时间)、社会(群体,人的产品,状态,事件)和人(身体,动作,心理,品德)的体系。这些探讨有助于了解水的词义演变过程和特点,但不能直接反映出“水喻”的变化特征。

(二)“水喻”的衍生机制及特征

宗教、文学是具有引导和宣泄功能的两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文化中特点鲜明,能反映出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的独特性。惯用语不同于宗教和文学,它反映的是大众的智慧和文化心理特点。在汉文化中,成语是一大特色,往往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口相传的故事。为了兼顾不同语体类型和涉及的范围,同时考虑到近现代文学中与水有关的表达往往以成语、惯用语的形式出现,因此主要选择宗教、古代文学以及成语、惯用语进行分析。通过检索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http://www.cncorpus.org/ccindex.aspx)以及古籍语料库(http://www.cncorpus.org/acindex.aspx),“水喻”的衍生机制和特征可见一斑。

1.宗教水喻。水是宗教文化中的常见意象。在宗教文化中,水是圣洁的象征。佛教文化中的水喻取水“虚静、洁净”和“柔和善顺”之意,常以[静心是水][净心是水]/[善心/善行/善念是水]等概念隐喻的形式出现。“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扫”(《再和潜师》)。佛教讲求“心水现佛”,认为只有修炼心性,使得心净如水,才能入得禅境最终成佛。又见“都缘心似水,故以钵为舟”(《题壁画杯渡道人》),缘虑之心如同静止的水那样平静,不为外境所扰动。再如,“更禅心似水,道力如山”(《汉宫春·看透尘寰》)。僧人经修行达到一种清静寂定,胸怀淡泊的境界。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具有一种潜在的巨大力量。修道之人以静心修身律己,对他人则心存善念。“水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顺,能以清洁法水调熟众生,普德沾溉......”(《水喻菩萨十种善法》)。

基督教文化中的“水”被认为能洗净人们灵魂上的罪恶。根据《圣经》(旧约)的记载,创世之初上帝甚至为了洗清人类的罪恶不惜以洪水灭世。两种文化中的水意象看似相近,实则有本质不同,一是劝谏世人效法“水”之虚静,静心修身,使得心不为外物所动;一是教化教徒用“水”洗涤心灵,使得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2.古代文学水喻。 进入文学领域的“水喻”往往被概念化为表达情感的文学意象。

虽然文学作品中“水”意象描写视角众多,但这些“水喻”,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大多聚焦在[思想是水][情绪是水][哀愁是水][相思是水]这一组概念隐喻上。他们的上位概念隐喻是[具有流动性特征的事物是水]。譬如,“文若春华,思若涌泉”(隋唐五代,《艺文类聚》)。“襄王台下水悠悠,一种相思两样愁”(元明,《金瓶梅》)。这些隐喻把延伸的思想、难以消解的愁苦之情等心绪通过水绵延流长的特征来表达。在“送君若浪水,叠叠愁思起”(隋唐五代,《全唐诗》)一句中,愁思阵阵涌上心头恰似水随风起浪,掀起了层层波澜,表达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容易引起他人思想上的共鸣。朱熹则取孟子“有源之水”来比喻“才思”,留下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观书有感》)的佳句,告诫世人唯有读书才能达到才思不绝、情操高雅的境界。当然,古代文学中的水喻也不限以上几类。“性所以立乎水之静,情所以行乎水之动,欲则水之流而至於滥也”(宋,《朱子语类》),把抽象意义上的“性”“情”“欲”分别以水的虚静、流动和泛滥反成祸患的特性贴切地表达了出来。

3.成语、惯用语水喻。 现代汉语中与水有关的表达十分丰富,并且往往以成语、惯用语的使用为核心。因此,在此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惯用语进行分析。在这些语例中,既有水的本义和衍生义,也有大量的“水喻”。通过对在线汉语词典(http://xh.5156edu.com/cy/z1488m9867j13183.html)中与水有关的成语及俗语(共381条)归类分析发现,水喻主要集中在水的自然属性上:[运动是水][力量是水]聚焦于水的流动性及其产生的力量;[甘居下位是水]突出的是水就势地位、润物不争的特性;[清澈是水][清淡是水]取水“清澈”“淡而无味”的一面,进而引申出[清廉是水]之意;[柔弱是水]以水的柔性特征映射温婉柔弱的女性形象;[平静是水]聚焦水在静止状态下的特征,引申出“虚幻”、“不真实”之意。

(1)动: [运动是水][力量是水] 顺水推舟、顺水人情、行云流水、车水马龙

(2)清: [清澈是水] 双瞳剪水、白水鉴心、山眉水眼、盈盈秋水

无味:[清淡是水] 交淡如水、一清如水、清汤寡水

[清廉是水] 清水衙门、盘水之情、臣心如水、一廉如水

(3)静: [平静是水] 心如止水

[虚幻是水] 水中捞月、水中花

(4)柔: [柔弱是水] 女人是水做的、似水柔情

[以柔克刚是水] 水滴石穿

(5)低位:[人心所向是水] 归之若水,流水朝宗

(6)无形:[无形是水] 盂方水方

哲学水喻、宗教水喻、文学水喻、以及日常语言中的水喻一脉相承,都从根隐喻衍生而来。哲理化水喻主要体现在哲学和宗教文本中。水的抽象特性,“润物性”、“包容性”更多地出现在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有关宇宙生成、道德精神和人格塑造的哲学思辨中。宗教语篇的重要功能是劝谏,主要取水虚静无为之意象。表达情感的水喻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中,并且主要从水的抽象流动性特征引申出思想、情绪、哀愁之意。在成语和惯用语中,水的概念隐喻特征大都有所体现,但大体而言多聚焦于水的自然属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语体中“水喻”的类型存在着交叉现象,而此处讨论的是各语体中“水喻”的主流现象。“水喻”的衍生机制及主要隐喻特征如下图1所示:

有些水喻在衍生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形成了“隐喻链”。比如,“流动性”除了引出[运动、力量是水]外,还可引申出“漂泊不定”的含义,用来形容人“轻浮、用情不专”的品性,从而形成一条流动性→漂泊不定(水流花落)→轻浮不专(水性杨花,云心水性)的隐喻链条。“流动性”还可喻指语言表达熟练、流利,即流动性→流利(滚瓜流水)。又如,从“清淡”(清汤寡水)和“清澈”(白水鉴心)而引申出的“清廉”之意(臣心如水)。从根隐喻衍生而来的“水喻”以及变异性特征使得“水喻”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隐喻网络,而来自于根隐喻的衍生隐喻是整个网络的核心。

(三)“水喻”衍生的变异性

古人面对自然受到启发,把水的自然属性抽象化成中国文化的根隐喻。在概念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些变异主要涉及:1)水的一些边缘自然属性,如溶解性,润滑性和去污性没有进入到根隐喻概念系统中。比如,“水中著盐”,“油光水滑”,“以水洗白”;2)某些概念隐喻并非直接来自根隐喻。比如,[问题是水][灾祸是水]以水比喻问题、祸患等。“...欲则水之流而至於滥也”一句,以泛滥的洪水喻指没有节制的欲望,最终会招来灾祸。又见“洪水猛兽”以水喻灾祸,水量之大,其势之猛,如同野兽一般,会招致可怕的灾难。但是,这一类概念隐喻并非来自水本身的原型特征,而是来源于人类的生活体验,或许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传说。

三、“水喻”衍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天人”统一在同一个世界本体中,“水”的自然及抽象属性映射出万物化生之“道”。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相分”。西方人以一种对象化的视角审视事物,因而水在他们眼中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追本溯源,我们难以发现宗教经典中水喻的衍生对西方文化产生的显著影响。《圣经》作为宗教经典对西方人的思维影响甚大,其中取水的比喻义约有20余处。《圣经》所描写的水的象征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生命、再生、罪与罚[7]。大洪水的“破坏性”作为水的主要意象出现在西方宗教原典中,如“变化无常”“放纵的情欲”、“弃置的物品”等水意象。然而,基督教并没有像中国先秦哲学那样成为“水喻”衍生的源头。

西方的水喻派生方式相对简单,少了一种哲理化意蕴,但多了一份和自然抗争之意。即便如此,由于人类认知方式的共通性,在文学艺术中不乏表达情感的水喻,在日常语言中也不乏水喻的引申。借助于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出英语中“水喻”现象的大致特点。黄兴运、覃修桂把英语中的“水喻”分为12种类型,其中9种是与汉语共享的隐喻[8]。参照本文提出的隐喻分类方式,这些隐喻经过合并实际上可归为四类:1)流动性:[水喻时间] [水喻金钱或经济状况] [水喻力量或毅力][水喻思想或想法];2)清澈纯净:[水喻一流](以纯净透明度来评价珠宝的品质);3)《圣经》隐喻:[水喻麻烦或问题];4)变异性水喻:[水喻未知](水有深浅,不涉足难知水情),[水喻削弱或折衷](掺水会导致质量的下降)。不难看出,英语中的“水喻”只涉及[具有流动性特征事物是水]和[具有清澈特征事物是水]两类概念特征。[水喻麻烦或问题] 聚焦水的“破坏性”可能来自《圣经》中的水意象。值得注意的是,变异性水喻表达也并非是以“水”的主要自然属性特征为基础,而是以水的边缘属性特征为基础。以上这些隐喻特征总体上折射出西方人以一种对象化视角审视事物的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相同的“水”原型在不同文化土壤中得到了不同的滋养,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水喻”范畴体系。中国文化哲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特征,使得“水”以一种自然之物的身份进入到中国的哲学文化。西方文化在构建水的隐喻时,以水的自然特性而非水的概念化特征为认知基点,映射到相对狭窄的目标域,激活的是相对松散,非系统化的水意象。本文支持了隐喻具有文化特异性,“文化制约体验和隐喻思维”的观点。人们选择隐喻通常是为了适应预先存在的文化模式,而不是相反。作为思维方式的隐喻具有文化上的差异,它体现着一种文化独到的认知方式。当然,本文仅仅是从“水喻”的衍生机制这样一个单一的视角来判断文化与隐喻之间的关系。对隐喻文化观的探讨还需要从其它的视角展开并提供更多的证据来验证。参考文献:

[1]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55.

[2] 艾兰.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增订版)[M]. 张海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7.

[3] Gibbs R. The Poetics of Mind: Fir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4] Quinn N. The cultural basis of metaphor. [M]//J.W. Fernandez. Beyond Metaphor: The Theory of Tropes in Anthrop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5] 罗竹风. 汉语大辞典[M].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86-1994:1545

[6] 贾冬梅,蓝纯. 五行之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隐喻[J]. 外语教学, 2012(6):19-23.

[7] 蒋栋元. 生命·再生·罪与罚——《圣经》中的“水”意象[J].外国语文, 2010(5):115-117.

隐喻发生的机制 篇4

一相似性问题

塞尔在所著的《隐喻》一文中, 首先通过例句提出了什么是隐喻、隐喻的表述如何起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他写到:“如果你听见有人说:‘萨丽是一大块冰’, 或者‘萨姆是一头猪’, 你很可能会假设说者并不意谓他在字面上所说的东西, 你会假定他正在隐喻地说话。此外, 你很可能不会有很多麻烦就能领会到他所意谓的东西。如果他说:‘萨丽是一个介于17到23之间的素数’, 或者‘比尔是一扇仓库大门’, 你也许还会假设他正在隐喻地说话, 要领会到他所意谓的东西就难得多了。”[1]804我们这里引用这段论述, 并不是想表明前面两个句子与后面两个句子都是隐喻表达, 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容易理解前面两个隐喻中所要表达的涵义, 而对后面两个隐喻所表达的涵义不理解呢?这一问题实际上牵涉到了隐喻中的相似性问题。

将相似性纳入到隐喻中是从隐喻的比较论观点 (comparison view of metaphor) 开始的。按照这种观点, “隐喻是一种比较, 极具想象力地将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不相似的事物认同, 将后者 (喻体或意象) 的某些特征传送或归属于前者。与明喻或类推不同, 隐喻肯定一事物是另一事物, 不是仅仅相似而已。”[2]23比较理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 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语义的相似性, 通过比较两者的语义特征, 发现存在的相似性, 两个成分之间就能建立隐喻关系。显然, 如果比较论观点是合理的, 那么对隐喻发生机制的解释就应当归于相似性。在对“人是狼”的解释中, 比较理论认为“人”与“狼”之间存在一些相似性, 比如两者都属于动物类, 都非常凶残等, 当将两者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时, 即可以产生隐喻。可以看出, 依赖于相似性发生的隐喻中, 喻体和本体都出现于句子中, 喻体提供给本体的是由它的各种属性组合在一起的模型框架, 这一模型框架为喻体如何隐喻地解释本体提供了信息背景和线索, 使得隐喻只能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

显然, 比较理论给出的隐喻是明确的, 无论是说者, 还是听者都容易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涵义。但是比较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 比较理论不能解释隐喻不对称的问题。我们知道, 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似性是对称的, 即X相似于Y, Y也相似于X。这样, 依赖于相似性构筑的隐喻也应该是对称的。但是“医生是屠夫”同“屠夫是医生”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喻意义, 两者是不对称的。其次, 按照布莱克的观点, 我们很难发现隐喻表达M与字面表达L之间存在相似性。布莱克指出:“有一种将相似性看作‘客观地给予’ (objectively given) 的倾向, 使得‘A在P方面像B’这一问题有一种明确的、先前已经决定了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可能会受到同那些支配物理陈述一样严格的规则的控制。但是像 (likeness) 总是指一定程度的类似, 这样, 一个真正‘客观的’问题需要采用形式‘在P的程度上, A比C更像B吗’。然而, 当我们在比例上接近这种形式时, 隐喻陈述就会失掉其有效性和要点。我们仅仅是在科学陈述的精确性没有问题时才需要隐喻。隐喻陈述不是一种形式替换, 或者任何其他字面陈述, 而是有它自己明确的性能 (capacity) 和效绩 (achievement) 。”[3]37第三, 隐喻并不总是包含相似性。隐喻是由于两种成分的互动而发生的, 互动可以发生在任何关系中, 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与所说或所思、与所比拟的事物的相似性有关, 但语境之间的交换不需要相似性。语境中有各种理由发生意义转换, 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为此, 在比兹利的隐喻解释中, 隐喻的发生被看作是逻辑错置。[4]178

相似性不能作为隐喻发生机制的解释, 那么隐喻发生的机制是什么呢?布莱克提出了相互作用理论 (interaction view of metaphor) , 认为隐喻是两种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所著《模型与隐喻》 (Models and Metaphors) 中, 布莱克将相互作用理论对隐喻的解释概括为七个方面[3]44-45: (1) 隐喻陈述有两个互相区别的主词, 分别为基本主词 (principle subject) 和次要主词 (subsidiary subject) ; (2) 主词经常被看作一个系统而非单个事物; (3) 隐喻是通过将基本主词系统与次要主词所具有的特征“相关联的涵义” (associated implication) 而起作用; (4) 相关联的涵义通常由次要主词的“共同部分” (commonplace) 组成, 但是在适当的情况下, 偏离涵义的组成部分是作者特设性建构的; (5) 通过对运用与次要主词隐含复合体中相似的陈述, 隐喻选择、强调、压制、重组了基本主词的特征; (6) 隐喻包含了词的意义的转换, 这种情况属于同一隐喻表达的家族或系统, 其中的一部分是隐喻转移; (7) 一般情况下, 没有一个简单的作为意义必须转移的基础, 也就是说没有为什么一些隐喻起作用, 另一些隐喻不起作用的理由。依照这七个方面, 在某一特定语境中, 隐喻通过两个主词按照下列方式相互作用而发生[4]164: (1) 基本主词的在场引发听者选择主要主词的部分特征; (2) 促使说者构建一套平行的、与基本主词相符合的隐含体系; (3) 同时诱发次要主词中相似的变化。当隐喻通过这三个步骤发生之后, 两个主词之间原本不显现, 或者不存在相似性, 现在出现了相似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里查兹和布莱克提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

相互作用理论提出的隐喻创造了相似性是对比较理论将隐喻看作依赖于相似性的修正, 但是它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 主要的问题是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如果是通过隐喻创造的,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他们之间原本没有相似性, 隐喻产生之后才出现了相似性呢?相互作用理论没有对此问题给予清楚的解答。其次, 相互作用理论不能说明在计算机模拟中, 相似性如何被计算, 如何被运用?第三, 相互作用理论没有精确回答相互作用是什么, 相似性是如何出现的。因为相似性创造不可能是一种随意的过程, 如果是这样, 任何两种事物之间都可以被创造出相似性。[5]3尽管相互作用理论存在缺陷, 但是它的出现却引导了之后的研究者沿着两条线索探讨隐喻产生的机制:一条是对相似性理论的各种修正和完善;另一条则是在放弃该理论主张的基础上, 另辟蹊径。

二隐喻发生机制的意义解释途径

对隐喻发生的机制, 语言哲学家从意义关联的角度开辟了一条解释途径。

从语言意义的角度来考虑, 一个语句之所以被理解为属于隐喻性的表达, 是因为语句所要表达的并非字面显示的意思, 而是背后隐藏的意思, 这说明隐喻总是包含两层以上涵义。当我们说“人是狼”时, 我们并不是从字面意义上将人看作是狼。因为生活常识和现有知识已经告诉我们人与狼属于不同类型的动物, 二者之间不能划等号。既然如此, 对“人是狼”的理解只能从隐含的意义去理解。而当从隐含的意义理解一个语句时, 我们就像透过布满烟雾的窗户看黑夜的天空一样, 隐喻充当了理解中心词的屏幕, 屏幕之外的真实图象永远无法到达我们的视线。[3]41隐喻通过在不同语义场对意义的选择和强调重组了我们对一个对象的观念。

对于隐喻表述的意义不同于语句字面意谓的某种东西, 塞尔认为这对任何语言和交际理论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当隐喻地说话时, 说者没有说他们所意谓的, 他们是如何与听者交流的?这一问题涉及到隐喻如何起作用。为了清楚地知道隐喻如何起作用, 按照塞尔的解释, 应当将说者的表述意义同语词或语句的意义分离, 前者是说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后者则是呈现于听者面前的意思。如果能够阐明联系字面的语句意义和说者表述意义的原理, 我们就能理解隐喻的发生机制。在塞尔看来, 这一问题可以被重新改造为“使说者能够说出并且使听者能够理解隐喻话语的原则是什么?”[1]806塞尔为解决此问题提出的方案是首先描述字面话语的特性。

按照塞尔的观点, 不仅对隐喻做出清楚明白的理解是困难的, 而且对字面话语的断定 (predication) 给予精确的阐释也是一个非常困难、复杂和微妙的问题。但是事情似乎并不如此悲观。至少我们使用的语言是“可学会的语言”。[6]13原因在于语言是习得的, 是通过人类经验逐渐积累的。“一种意义理论便是一种经验理论, 它的抱负便是对自然语言的活动方式做出解释。”[6]37在语言使用初期, 人们首先掌握的是语词的意义, 所以语词的意义是构成语句意义的基础。正因为如此, 大多数语言哲学家承认“令人满意的意义理论必须对语句的意义依赖语词的意义的方式提出一种解释。除非能够对某一语言提供这样一种解释, 否则, 人们便会论证说, 这就没有对于我们为何能够学会这种语言这一事实做出解释, 也就是说, 没有对于这样一个事实做出解释:根据对于有限词汇和有限地加以阐明的一组规则的掌握, 我们便有条件去造出并理解其数量潜在无限的任何语句。”[6]28-29

日常使用的语词意义一般由词典给出, 而一些专门领域使用的语词意义如同库恩所说的范式一样, 是由专业共同体内部成员制订的 (或者是通过经验形成的) 。由于语词意义是确定的, 依赖于语词意义建立的语句意义在一般情况下也是明了的。我们这里提出语句意义依赖语词意义而建立, 并不是说语句意义在形成中不依赖语境和特定的经验和文化, 而是指一旦语句的意义依赖语境以及特定的经验和文化被建立, 它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 当说“萨丽是高的”、“这只猫在席子上”、“这里天气越来越热”时, 我们理解这些语句的意义。在塞尔看来, 这些语句意义的确定由一组假定构成的背景的真值条件决定。戴维森持有相同的观点, 即意义的存在是由于我们可以给出语句谓词的真值条件, 意义由真值条件决定, 给出意义也就意味着给出语句的真值条件。这里所谓的真值条件并不是脱离语境的、绝对的真, 而是依赖于文化, 通过生活在一定区域人们的日常经验建构的。这也就是说, 语词和语句的意义是在一定的模型框架中形成的, 具有局域性特征。但是一旦被确定, 接受同一文化熏陶的人们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这样, 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 “我们无疑知道什么是‘苍蝇在天花板上’的真值条件, 但却不知道‘猫在天花板上’的真值条件, 这种差异不是意义的问题, 而是关于我们的事实背景知识如何使我们能运用语句的意义的问题。”[1]808

当然, 隐喻如同人们通常理解的是对字面意义的偏离, 说者所要表述的意义同语词或语句的意义不相同。在我们看来, 隐喻的这种特性并不在于说者的表述意义偏离语词或语句意义有多远, 而是说者的表述意义如何被听者所分享, 或者说二者如何相互理解。首先是听者对说者的理解。理解包括听者知道说者讲话的背景, 同时还要知道听者讲话的意图。我们通常将前者称为语境, 后者称为意向性。在有关隐喻的研究中, 从语境角度给出的解释比较多, 如斯通指出的“隐喻的意义就是决定语境内容的规则”[7]16。在我们看来, 对隐喻的理解必须清楚说者的意向性。按照塞尔的观点, 意向性作为心灵的一种特征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主观性的活动场所, 而是“以一定的方式将我们与环境、特别是与他人联系起来。我的主观状态使我与世界的其他部分相联系, 而这种关系的一般的名称就是‘意向性’。这些主观状态包括信念和愿望、意图和感受以及爱和恨、恐惧和希望。”[8]83意向性不是孤立地起作用, 而是受到一切文化都共同具有的“深层背景”和具有“地域文化实践” (local cultural practice) 的特定背景的影响。[8]106这就是说, 说者的隐喻表述可以传递给他人, 听者能够理解其中的涵义。其次是说者对听者的理解。这种理解体现为说者的隐喻表述是在听者可能理解的语言背景下进行的。换句话说, 说者不是随心所欲地给出隐喻表述, 而是在一定的模型框架下进行, 这种模型框架就是说者生活的“地域文化实践”。作为说者, 之所以要接受地域文化实践的限制, 是因为他无论是字面地表述, 还是隐喻地表述, 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听者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涵义, 这一点决定了他的表述不能偏离某种轨迹。从这个意义上说, 隐喻表述同字面表达一样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正是规则的限定作用使得在隐喻意义的层面, 说者同听者进行了成功的交流, 隐喻由此而发生。

我们必须强调的是, 由于人们所依赖的地域文化实践是变化的, 依此制定的规则也是可变的, 遵循规则而发生的隐喻也是动态的、变化的, 以前不能用于隐喻表述的, 现在可能是人们都能理解的隐喻表述。这样, 未来的某一天, 当说者再说“萨丽是一个介于17到23之间的素数”, 或者“比尔是一扇仓库大门”时, 听者能够理解说者的表述意义。就此而言, 隐喻的拓展如同它的发生一样依赖于特定的模型框架才能最终实现。

三隐喻发生的DTH解释

隐喻发生的DTH解释模式是由维 (E.C.Way) 提出的。维提出这一模式是出于将隐喻的发生看作依赖于语境的考虑。我们知道, 隐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给出的, 对于隐喻的理解也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这样, 隐喻既不是彼得森 (Beardseley) 所认为的是从中心意义到边缘意义的转换, 这种转换强调隐喻是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之间的竞争, 当主要意义被取消时, 隐含意义浮现。同样, 隐喻也不是反常理论 (anomaly theory) 所主张的是将属于不同种类的事物以语义反常的形式联系起来, 从而利用语义反常达到表述目的。在维看来, 隐喻包含了全部概念域的结构, 而不只是喻体和本体的局部意义。这种特征表明对隐喻的理解应当置于一定的概念框架中, 维称此为“隐喻的概念图式” (conceptual graph for metaphor) 。

什么是隐喻的概念图式呢?维认为是语义或类型阶层 (type hierarchy) 。在他看来, 一个语义或类型阶层能够提供所需要的结构以获取概念领域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阶层能够制造概念结构中的转换, 对隐喻的结果做出解释。语义阶层的结构也决定了一个隐喻的附属系统或喻体怎样作为主要系统的‘过滤器’ (filter) 而起作用。最后, 类型层次的使用能够阐明隐喻怎样同可视的概念相关联而引发全部概念域的变动。”[9]124

类型阶层是知识表征通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源于人工智能的语义网络模型。这种模型用节点或弧线将概念联接, 对概念进行形式化处理。类型阶层将用于表征知识的概念看作是相互联系的, 不同类型的概念以阶层的形式被组织起来, 最高层次是普遍性比较高的概念T, 低于T层次的是实体 (entity) 、事件 (event) 和状态 (state) 概念。[9]111类型阶层采用语义网络模型, 不是为了对概念进行形式化处理, 而是强调概念之间的相互连结。所以, 类型阶层是一种概念图式理论, 强调概念类型同思想的分类而不是事物的集合相一致, 各阶层概念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通常是低层次的概念继承高层次概念的特性。

在维看来, 隐喻发生依赖的是动态类型阶层 (dynamic type hierarchy, DTH) 而不是类型阶层。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所表征的概念关系是静态的, 前者则将概念形成的阶层看作是不断变化的。那么为什么要将隐喻的发生置于DTH框架中加以解释呢?在维看来, DTH理论是对概念图式、动态阶层类型和相互作用理论的整合。语义阶层类型与概念图式旨在表征说者或听者赋予世界的观念, 二者对听者的本体论世界给予了模型化, 由此听者获得了隐喻模型。语义阶层类型与概念图式产生的基础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信仰, 而关于世界的知识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化, 引起进化的任何碎片 (slice) 都会在不同类型阶层之间产生联系, 因此类型阶层的结构是动态的。这就是说, “语义阶层与概念图式以如下方式联系:其中一个改变将引起另一个随之发生改变。任何隐喻或字面言语必须以时间为参数描述类型阶层。为了对语句做出评价, 我们必须知道它什么时候被言说, 以及在这一时刻被言说的类型方式。这样, 语言是一种同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信仰交织在一起的语言。而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信仰是在文化历史的特定时间产生的。”[9]126

虽然语义阶层的产生依赖于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和信仰, 但是就语义阶层本身的特性而言, 它是“语境中性的” (context neutral) 。简单来说, 语义阶层表示的只是概念的垂直与水平联系, 并不产生任何非惯用语 (illocutionary) 或前惯用语 (perlocutionary) 行为或者动机。但是由于隐喻或字面理解必须依赖语境, 他们的改变影响着人们对语义阶层的观念。比如当我们说“这辆汽车干渴” (The car is thirsty.) 时, 这种隐喻表达模糊了动物与非动物之间的不同, 以致于我们能够将动物的属性归于非生命的物体。[9]126这样看来, 隐喻是通过建立新的语义链条而发生的, 可以被看成是对一个领域在新产生的阶层中的“再描述” (redescription) , 而这一新产生的阶层的概念图式同其他阶层的概念图式相关联。在这种关联中, 原本只有一个共同顶点的喻体和本体增添了一个新的共同节点。

可以看出, 按照DTH模式, 隐喻同字面语言处于同一地位, 二者的差异仅在于他们是在运用不同的“面具” (mask) 建立的不同阶层中被表述的, 或者说, 二者表述的树状结构不同而已。

从运行方式来看, DTH模式对隐喻发生机制的解释克服了上面我们讨论的相似性的问题。按照这一模式, 隐喻的发生不是因为喻体和本体特征之间的交叉, 而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的高一级的类型层次 (supertype) 。这种类型层次位于较高阶层, 喻体和本体都隶属于它。高阶层类型对低层次类型的挑选依赖于语境和隐喻可能产生的方向。这样, 隐喻的属性特征就能通过抽象从喻体领域转向同本体共有的高阶层的类型层次, 然后再通过高阶层的类型层次挑选本体的相应特征而最终实现语义的转移, 隐喻也就此实现。

为了进一步说明隐喻在DTH模式中如何发生, 我们来分析隐喻“这辆汽车干渴”。这一隐喻有两种概念图式, 一种是依赖生物所具有的特性构造的概念图式, 另一种是由非生物特性的物体形成的概念图式。“渴”是一种动物状态或需要, 属于动物体验。但是如果将渴理解为动物对水的消耗, 这时候, 动物的这种体验就同非生物的汽车的属性联系起来。进一步, 渴是一种需要, 需要又是一种要求, 这两方面也是汽车的特征。这样, 在共同拥有消耗、要求的高阶层之下, 汽车同动物联系起来, 动物所具有的特性可以被隐喻地投射到非生物的汽车, 汽车借用表征动物的语词得到隐喻表达。下面是该隐喻发生的图表:

(资料来源:E.C.Way: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Metapho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P 137)

在DTH模式中, 概念图式中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按照维的观点是通过“家族相似性”维系的, 其涵义是指处于类型阶层低层次的概念对处于高层次的概念有一种继承性, 各个概念之间依靠这种继承性联系。这种特征表明概念图式中, 相邻概念之间的相似性特征比较多, 层次相隔比较远的概念之间相似性特征比较少。但是如果他们属于同一个家族, 总能找到将他们联系起来的节点。隐喻发生依赖的就是这种家族成员之间联系的节点。我们看到, 这种依靠家族相似性联系发生的隐喻不要求喻体和本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似性, 二者的语义联系主要通过各自所处的概念图式以及共同拥有的高阶层概念图式实现的。显然, 这种联系具有整体特征。处于家族内部的成员都可以作为喻体或本体的模型, 提供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因素。这样, 在DTH模式中, 虽然对相似性不十分要求, 但是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的模型化特征, 正是这种模型化促使低阶层概念能够继承高阶层概念的特性, 并将这些特性传给更下阶层的概念。

另外, 在DTH模式中, 通过将喻体和本体共同拥有的高阶层引入隐喻的发生机制中, 相当于给隐喻意义的显现提供了一种语境。这种语境如同一个过滤器, 将喻体和本体的一些特征隐藏起来, 只显露说者所要表述的隐喻意义, 有助于听者对说者所要表述的意义的理解, 从而实现二者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塞尔J R.隐喻[C]// (美) 马蒂尼奇A P.语言哲学, 1998.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Black M.Models and Metaphors——Studies in Language and Philosophy[M].Co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Indurkhya B.Metaphor and Cognition[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6] (美) 戴维森.对真理与解释的探究[C].牟博, 江怡,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7]Stern J.Metaphor in Context[M].The MITPress, 2000.

[8] (美) 约翰.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M].李步楼,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商务英语词汇隐喻使用及映射机制 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 词汇 隐喻 映射机制

商务英语在表达的过程中,出于专业性及严谨性的表达诉求,会遵循一定的表达原则。但是,作为一种英语应用的分支,商务英语在运用与表达的过程中,也会沿袭一些共有的语言表达机制,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在表达过程中隐喻及映射的使用。作为一种词汇修辞的运用,商务英语在隐喻及映射机制方面的使用,让其词汇表现的立体感更加突出。因此,从商务英语词汇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其隐喻及映射机制的使用对于促进商务英语词汇研究理论的丰富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

首先,商务英语词汇的复杂性。这里所说的复杂,主要指代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商务英语词汇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及体系都比较庞杂。从商务所涉及的行业来看,房地产、汽车、日用品、保险、教育培训等诸多领域都开始不断升级。因为商务的场合不同,所以,在商务英语词汇中具有一定广博的知识框架是其胜任这份工作的基础。另一个是,商务英语除了在商务材料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在商务英语词汇的对象及应用的场合等诸多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其次,商务英语词汇的正式性。从语言使用的体例上来看,商务英语词汇在语言使用层面更多的是一种正式文体的使用。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商务英语词汇的使用过程当中,要注意措辞方面的得体与严谨性。尤其是在一个更为正式的商业谈判场合中,这种对于、商务语言的正式性要求也会更高。在商务英语词汇中可以借助某一媒体平台来与市场进行积极的互动,但是,在词汇的选择如果采取的是照单全收的做法。因此,对于商务英语词汇表达的准确的分析与定位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清晰与不正式的问题。在商业合作中,商务英语词汇的正式性,一方面是商务英语发展的本来诉求。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商业社会对语言翻译的基本要求。

最后,商务英语词汇专业性。从语言的层面来看,商务英语词汇是一个专业度要求比较高的语言项目。因为,商务英语词汇的专业性是促进其在社会商业领域中发挥出更大价值的基础。如果,无视了这种词汇的专业性,则会让整体的商务英语的运用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商务英语词汇的使用过程当中,不同商业领域对英语词汇的专业性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是,虽然从专业的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是对商务英语词汇的专业性要求则是一个重要的翻译诉求。

二.隐喻及映射机制的内涵

从语言修辞格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性表达。在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将两个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或者相关性的事物进行连接使用,来起到一个形象表达的效果。在英语语言中,隐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关于其内涵及特点的具体界定,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得出过不同的结论。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隐喻的具体分类及使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归纳。从整体上来看,隐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首先,简易隐喻。在隐喻体系中,简易隐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隐喻。这样的隐喻,在句法结构的表达方面是非常简单和具有一定的规则性的。简单来讲,简易隐喻是一种循规蹈矩的隐喻表达方式。含有简易隐喻的句子结构的语法结构比较规整,在意思的传递与表达中也比较容易让人理解。在句子中可以找到本体与喻体,两者具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例如,You are as beautiful as spring flower.这个句子就是一个含有简易隐喻的句子。在这个句子中有本体,也有喻体。因为句式的结构比较简答,所以在理解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

其次,隐性隐喻。和简易隐喻形成比较大的对应与区别的是隐形隐喻。这样的隐喻很难从字面上发现本体或者喻体。需要在理解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的方式来进行辅助理解。隐性隐喻因为在表达中具有一定层面的隐藏性。所以,无论是在句子的结构还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都需要借助语言环境来进行句子所要表达含义的理解。例如,Their marriage is on wings.这个句子所使用的就是一种隐性的隐喻。在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到本体是他们的婚姻,但是喻体却不是很明确。通过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们的婚姻关系处在分裂的状态中,而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字面的含义,他们的婚姻在翅膀上。

最后,复杂隐喻。从结构的层面上来看,复杂隐喻是一种综合体。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将简易隐喻与隐性隐喻等诸多的语言表达修辞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正是因为这种融合其在句子的结构以及所要表达的含义方面会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与理解层面的难度。当然,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中,这样的结构与使用方式并不多见。

总之,隐喻虽然在分类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这些特色一方面体现了隐喻在表达使用中的效果性,也为今后的语言翻译制造了一些客观层面的难度。这也是本文尝试对其分类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的原因,为接下来的英语翻译手法及翻译策略的探讨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商务英语词汇隐喻及映射机制使用的意义

首先,隐喻及映射机制是一种语言的修饰。在商务英语词汇表达的过程中,简单的平铺直叙会给人一种普通而不新奇的感觉。通过隐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在一定层面上促进语言表达意图的实现,从而让所描写或者表达的对象更加具有立体感。这种语言的修饰是商务英语词汇表达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在这种语言修饰的助力下,读者对所要表达事物的特色与特点也更加理解。

其次,隐喻及映射机制是一种语言表现的强化。在进行商务英语词汇表达的过程中,对于隐喻的使用一个基本的落脚点是通过这种修辞手法来实现主观情绪及思想的表达。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一种语言表现的主要路径与方式,隐喻可以很好的通过某种必要的修辞手法来实现语言表现层面的强化。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隐喻是商务英语词汇表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今后的商务英语词汇中,无论是从句法结构层面,还是从语言的表达方面都需要重视这种语言功能的实现与表达。

最后,隐喻及映射机制是一种作者情绪的彰显。既然是隐喻,那么在进行表达的过程当中,就不可避免的作为一种主观情绪间接表达的方式与工具。从语言动机的层面来看,作者之所以会选择借助隐喻这种修辞方式来进行句子含义的表达,就是通过本体与喻体的相关性来进行主观情绪的彰显。在这个过程当中,语言背后的情感色彩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总之,隐喻作为语言修饰、强化与作者主观情绪的彰显,在今后的使用,尤其是在进行英汉翻译的对接过程中,要充分考量这种内在的语言逻辑性与表现力。

四.商务英语词汇隐喻及映射机制使用策略

首先,隐喻的对等发展。隐喻的对等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语言形式层面。另一个是语言内容的表达层面。只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隐喻的对等才算得上比较成功。在与英文进行对接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层面的差异会存在着一定的不匹配的问题。例如,各种隐喻的翻译与表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功能理论来进行诠释,因为太过直接的表达反而会影响语言思想内容的传递。

其次,隐喻的使用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语言是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在商务英语词汇隐喻的使用中,不要墨守成规,要从商务英语词汇隐喻的具体实践出发,不断的探求商务英语词汇隐喻水平及策略的提升。商务英语词汇隐喻的时代性对词汇使用的创新性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对哪一种词汇,在借鉴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也应该不断的推陈出新。

再次,遵循一定的词汇使用规则。在进行商务英语词汇隐喻及映射机制中,在其内在一般都沿袭着固有的格式及条文要求。这种要求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行文惯例。因此在商务英语词汇隐喻及映射机制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尝试借助固定的规则及格式的要求,来将其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对应。这种在词汇层面的对应,就如同是套用固有的模式。只有基于这种基本格式框架下的商务英语词汇隐喻及映射机制的使用,在今后的词汇使用中,才会从内容与框架上取得更大的一致性。

最后,注意商务英语词汇隐喻中的一词多义。词汇的一词多义在语言学中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包括英语、汉语、韩语、德语等诸多的语种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所谓的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某一词汇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含义与意思。这些含义有的相似,有的与本意之间距离比较遥远。例如,在英语词汇中,spring 本初的含义是春天,可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它又逐渐呈现出了泉水与弹簧的内涵。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是在语言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文化或者是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一些简单的词汇在内容及含义的表达方面表现的更加丰富。另一方面是词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衍生与创造的能力。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方式或者渠道所产生的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其对日常的英语交流与商务英语合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

商务英语词汇是商务英语进行沟通与表达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商务英语词汇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在其进行表达的过程当中,隐喻及映射机制使用的意义及策略。由于研究的水平有限,在论述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偏颇,还恳请专家、学者进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甘雯.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10)

[2]朱芳.多媒体网络下的商务英语词汇教学[J].校园英语.2015(03)

[3]马利红,李永芹.商务英语词汇习得途径探究[J].中国ESP研究.2011(01)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篇6

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概念隐喻也是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行机制做进一步的探索。

一、隐喻

隐喻研究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布莱克(1993)把隐喻的研究分成两个部分即传统的修辞观和当代隐喻观。传统的修辞观认为隐喻是一种应用在为学创作的修辞手段,而当代隐喻观则把其看成是一种认知方式。传统隐喻把隐喻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类比观、替代观以及互动观。当代隐喻观则把隐喻分成是语用观和认知观。认知隐喻观(概念隐喻观)指的是用一种概念域来理解另外一种事物。莱考夫和约翰逊(1984)在他们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隐喻,不仅在语言当中也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当中。”虽然隐喻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语言当中,但是所有的隐喻都隐藏在我们的语言之中,这些隐喻是不能从语言现象的表面来找到的。在概念隐喻当中包含两种“域”(domain),一种是目标“域”另一种是源“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联系从学术上的角度上来分析我们称之为映射(mapping)。隐喻不同“域”的映射主要来自于人类的认知水平。比如说在隐喻“THE BODY IS A MACHINE.”中,其映射的源“域”是“MACHINE”而目标“域”则是“BODY”。这个机器隐喻给我们的概念就是人体就像一台机器有其内在的机制动力以及工作效率生产能力和运行条件等。最后,在认定语言表达中概念隐喻的过程中,有两个标准需要我们去遵守。第一就是隐喻表达中的源“域”和目标“域”必须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比如说第二就是映射的源“域”和目标“域”必须要有交集也就是共同点,如人体需要正常的运行同样机器也需要正常的运行。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按照隐喻的隐射的源“域”,隐喻可以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结构隐喻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目标A理解目标B。例如,在概念隐喻“ARGUMENT IS WAR”中,争论是口头上的而战争则是武装冲突,争论不属于战争的范畴,他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战争的冲突性去解释争论的冲突性,这种部分特性的隐喻我们称之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指的是指通过物体的概念和概念结构来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其主要包括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三种。方位隐喻指的是通过空间组织形式的隐喻,它通过我们生活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上下、里外、前后、深浅、中间和周围等基本概念来构建隐喻表达。这些空间概念和方位概念来自于我们人类和自然的互动,因此这是我们人类所取得的最早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方位隐喻可以归纳为许多在类型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and“conscious is up,unconscious is down”。

三、日常表达中的概念隐喻

本研究为了探讨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表达中是如何实现的,将从网站中按照概念隐喻的种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收集语料,并对语料用概念隐喻的机制进行分析以探讨概念隐喻是如何在我们日常表达中实现的并且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在结构隐喻中主要有战争隐喻(War Metaphor),建筑隐喻(Building Metaphor),旅行隐喻(Journey Metaphor)和液体隐喻(Water Metaphor)。在战争隐喻中主要是通过battle,fight,win,defend,competition,strike,attack,victory,beaten和campaign等关键词来实现,如:I want to win that next battle which is for justice and opportunity(我希望赢得下一场战斗──为了公正与机会)。在这句话中其战争隐喻的表达是通过关键词win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battle”而目标“域”则是“justice and opportunity”,把对正义和机会的争取看成是一场形象的斗争,使该句要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能领会到这一争取过程的残酷性。建筑隐喻主要是通过set up,demolish,restore,disrupt,slump,remove,和restore等关键词来实现,比如:I did feel bad about leaving the campaign,and I offered to go to Connecticut for a couple of weeks to set up an organization there.(离开竞选活动的确让我感觉不好,我主动提出到康涅狄格州去帮几个星期的忙,在那里帮助建立一个竞选机构)。在这句话中其建筑隐喻是通过关键词set up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building”而目标“域”则是“organization”,其形象地比喻了组织的建立就像一座建筑日积月累的建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旅行隐喻主要是通过accelerate,overtake,catch up,chase,stepping onto,advance,return,move,keep to,follow和pace等关键词来实现,比如:At that point,post 2012,the social software market growth will accelerate as will the overall impact of social on business and society.(在这一点上,社区软件市场在2012年以后将加速增长,使得社区媒体对企业和社会产生全面的冲击)。在这句表达中其映射的源“域”是“journey”,而目标“域”则是“the software market”,把软件市场看成是一段旅程其发展过程的提升看成是一种旅途中步伐的加速,形象地描述了软件市场发展的特性。液体隐喻主要是通过flow,surge,fluctuation,shrink和mainstream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Large numbers of refugees continue to flow from the troubled region into the no-man's land.(大批的难民持续从骚乱地区涌进无人区)。在这句隐喻表达中作者通过关键词“flow”把大量的难民看成是流动的液体,形象地描述了大批难民进入到无人区那种迫不及待以及混入的景象。其映射的源“域”是“water”目标“域”则是“Large numbers of refugees”。

2.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实体隐喻主要包括人体隐喻(Human Being Metaphor)和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体隐喻主要是通过swollen,cripple,healthy,recoverystrong和headache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The Labor Department figures underscore the shaky state of the economic recovery.(劳工部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复苏状况的不稳定),这句隐喻表达是通过关键词recovery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human beings”目标“域”则是“economy”,其形象生动地把经济看成是具有健康生病以及身体恢复等人体特性的事物。容器隐喻主要是通过in,into,out of,enter和of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Mc Gregor's effort was enough to edge Johnson out of the top spot.(麦格雷戈奋力一搏,成功地将约翰逊从第一的位置上挤了下来)。这句隐喻表达是通过关键词out of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container”目标“域”则是“top spot”,其形象生动地把第一的位置比喻成一个容器,把被淘汰出第一位置的人描述为挤出了第一的位置这一容器,使人们能很生动形象地理解这一行为过程。

3.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主要包括“Up is good,down is bad”这一隐喻假设,其主要是通过growth,increasing,rise,peak,up,improvement,promote,top,tumble,boost,downturn,decline和decreased等关键词来实现,如:The move is designed to boost sales during the peak booking months of January and February.(这一举措旨在增加1月和2月预订高峰期的销售量)。在此句表达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是通过“boost”和“peak”来实现“Up is good,down is bad”这一方位隐喻表达的,很生动地体现了“增加”和“高峰”都是褒义的隐喻假设。

四、结论

从本文对概念隐喻的种类以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来看,概念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和信息的传达。

参考文献

[1]林书武.隐喻与认知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2]赵燕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3]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96,(1).

[4]林书武.国外隐喻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研究 篇7

心理语言学对比喻性语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研究的重点起初是隐喻, 最近扩展到其他比喻性表达方式, 如习语、谚语、类比等。隐喻理解是一种典型的语言理解机制, 对其进行探讨将有助于认识人类的语言理解机制。本文介绍四种主要的隐喻理解加工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从历时角度探讨隐喻理解加工机制。

二、隐喻理解加工机制

对于句子隐喻意义的加工是否需要不同于字面意义加工的特殊加工策略, 各种理论观点不一。

1、言语行为理论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我们是通过考虑然后拒绝字面意义来理解比喻性语言。该理论认为, 比喻语言的理解要经历三阶段:阶段一, 听者或读者抽取出句子的字面意思。阶段二, 根据情景和交际常规判断字面解释是否恰当。若恰当, 该句子就被理解了;若不恰当, 进入第三阶段。阶段三, 确定了字面意义不恰当, 便采用一定的策略和原则对句子进行隐喻性解释。

Searle的语用观有一些可验证的含义。一是字面意义先于隐喻义, 并且理解起来更快更容易。然而Ortony ( 1978) , Gibbs (1986, 1994) 等研究发现, 在情景信息充分时, 隐喻句理解和本义句理解所需时间并无显著差异, 即两者的加工过程是一致的。二是如果字面意义可以接受, 我们不应该理解比喻义。但是Gluksberg (1982) 已证实即使字面意义完全可以接受时, 人们还是可以理解隐喻的意义 (Carroll, 2008) 。

2、特征比较模型

该模型中, 较有代表性的是特征匹配模型和结构映射模型。

(1) 特征匹配模型

鉴于Tversky (1977) 的相似性比较模型在隐喻特征选择和不可逆问题上的缺陷, 本文主要介绍对该理论改进后的Ortony (1979) 的突显不平衡模型。

Ortony (1979) 提出的突显不平衡模型认为, 隐喻的理解是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有特征, 而二者之间是不平衡的, 喻体的特征处于高突显的地位, 本体的特征处于低突显的地位, 喻体突显而本体不突显这正是隐喻理解的关键。他认为, 当共同特征对本体和喻体显著性都比较低时, 或对本体显著性高, 而喻体显著性低时, 常常被认定为异常句, 如“安眠药像布道”;共同特征对本体和喻体都具有高显著性时, 则通常为字面意义句, 即本义句, 无需隐喻理解, 如“铁像钢”。

Ortony的突显不平衡模型能够解释隐喻的不可逆性, 但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首先, 隐喻可能在不对等的特殊属性特征中间建立联系, 如隐喻“男人是狼”将男人的社会性掠夺行为与截然不同的狼的食肉性掠夺联系起来。但该模型认为, 不对等属性为差异属性, 并非共同属性, 所以对这类隐喻现象无法解释。其次, 也是更致命的缺陷, 该模型不能解释隐喻映射中常发生的从喻体到本体的新信息投射。

(2) 结构映射模型

Gentner提出的结构映射模型认为, 隐喻理解始于本体和喻体表征之间的校正, 即找到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 这种校正不仅是成分之间的校正还包括成分之间的关系校正。这意味着即使不相同的成分, 只要处于相同的关系中, 起着相同的作用, 也建立对应。结构映射机制通过一定的规则对这些校正后形成的候选推断进行结构评价, 找出最适合的解释。

该模型确实解决了之前理论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首先, 特征选择可通过系统性原则进行解释:只有那些最大程度共有相关结构的信息才在解释时被选择。其次, 能解释相似性但不相同的特征匹配问题:这类特征通过在相似关系结构中的共同作用而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最后, 对于不可逆的问题, 其认为隐喻理解是将喻体的结构关系匹配到本体上, 是单向的, 颠倒位置会改变意义 (吴念阳, 2009) 。

然而, 结构映射同突显不平衡模型一样受到隐喻“是比较还是引入”的困扰。作为理解过程的模型, 其一个基本假定是, 听者或读者在开始时从本体和喻体中搜索提取所有的特征, 排列所有共同的特征。这意味着听者知道本体和喻体共有的相关特征, 这是不符合事实的。隐喻理解是引入特征, 而不是比较特征。如果理解是搜索喻体和本体匹配的特征, 理解永远都不能成功 (唐世民, 2007) 。

3、概念隐喻映射模型

Lakoff和Johnson提出了比喻语言的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并非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只是底层概念隐喻的例示。例如, 有一个概念隐喻是LOVE IS A JOURNEY。Lakoff (1986) 声称这一个概念隐喻是很多关于爱的隐喻的基础,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涉及了旅行 , 如“look how far we’ve come” , “we’re spinning ourwheels”, “we’ve hit a dead end street”等等。

该模型有实证研究的支持。Gibbs (1994) 对意象的一项研究发现, 非习语所引发的视觉意象差异很大, 而习语的意象一致性较高, 他将这种一致性归因于概念隐喻的制约作用。

然而, 概念隐喻理论也招致了一些批评。其心理现实性问题曾一度被质疑。另外, Gluksberg和Keysar (1990) 通过实证研究否定了Gibbs关于概念隐喻在隐喻理解中自动通达的观点。

4、特征赋予模型

特征赋予模型主要指Glucksberg和Keysar提出的属性归类模型。他们认为隐喻理解是通过指派给本体一个与喻体有关的抽象类别来实现的。这一类别要么预先存在于喻体本身, 要么是在加工过程中临时从喻体推导产生出的特定类别, 本体可继承该类别特征。在“My job is a jail”这一隐喻中, 喻体jail提供特征用来赋予本体my job。本体my job被归于一个以喻体词命名的上级类别:“令人压抑的、无自由的机构。”

特征赋予模型有以下优点: (l) 可以解决特征选择问题和预示不对称性。 (2) 可解释隐喻是怎样传达关于本体的新知识和新认识的:喻体向本体的特征投射赋予本体新的特征。 (周榕等, 1999) (3) 可为习语的理解和研究提供认知上的理据。如唐世民 (2007:12) 认为, 许多喻体词的上级概念经过多次使用, 就成为该喻体词的习俗化意义。这个上级概念就被词汇化了。如中国文化中的“陈世美”代表“升官发财后抛弃妻子的人”。

然而, 该理论模型仍有其缺陷。在理解期间, 用本体概念来检查适用维度时, 听话人或读者必须产生和维持这些隐喻类概念。一旦有关类概念被选定, 所有其他与之竞争的类概念都必须被抑制。这对于听话人而言, 显然有些过高。

三、从历时角度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

基于上述讨论, 我们可知隐喻理解的各种加工机制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即便是近几年影响较大的特征赋予模型和结构映射模型依然可见不少的缺陷。为此,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 即历时的角度去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问题。隐喻认知是一个从两步加工到一步加工的过渡。

支持隐喻理解分两步加工的主要是以语言哲学家Searl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认为, 隐喻理解要经历由字面意义理解不通再按隐喻关系来解释的两个步骤。这符合我们对语言的常规看法。但笔者对此有些疑惑, 我们如此去注意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的区别, 到底是语言在大脑中的自动加工还是注意加工过程?另外, 对于一些如前文所述的词汇化了的喻体概念, 如“他就是陈世美”, 听者或读者还需要这样经历字面意义违反的两步加工过程吗?

另一方面, 支持一步加工的主要是以认知语义学家Lakoff为代表的学者们。他们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语言表达, 尽管是以隐喻方式形成的, 但是现实都已沉淀为概念隐喻, 我们对这些隐喻的加工无需一个注意加工的映射过程, 而是自动加工。我们从认知经验似乎认识到对于一些概念化了的隐喻表达, 其隐喻义常直接获得加工。

笔者认为, 从共时角度看, 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可取之处, 只是在隐喻发展和认识的不同阶段, 隐喻加工有所不同侧重。从历时角度出发, 隐喻的使用是一个由生到熟, 习惯成自然的过程。正如哲学家黑格尔 (1981:128) 所说:“每种语言本身就已包含无数的隐喻。它们的本义是涉及感性事物的, 后来引申到精神事物上去……但是这种词用久了, 就逐渐失去隐喻的性质, 用成习惯, 引申义就变成了本义, 意义与意象在娴熟运用之中就不再划分开来, 意象就不再使人想起一个具体的感性观照对象, 而直接想到它的抽象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在隐喻认知的初始阶段, 即在某个隐喻刚刚创建之初, 人们对其的理解会非常依赖其字面意义, 尽量在本义和隐喻义之间建立联想, 寻求相似性。因而对隐喻的理解更需要两步加工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 认知主体对特定隐喻熟悉度增强, 便会逐渐减少对字面意义的依赖。最后, 到隐喻认知的成熟阶段, 即概念化阶段, 认知主体便能够脱离字面意义, 直接将喻体投射到本体之上, 实现一步加工。所以, 笔者认为, 正如隐喻本身从创建到概念化是一个由新奇隐喻到死隐喻的发展过程一样, 隐喻认知是一个由两步加工到一步加工的过渡。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关于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各种模型都各有优劣, 远不能对于隐喻加工机制下定论。为此,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历时的角度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隐喻认知是一个由初始阶段的两步加工到概念化阶段的一步加工的过渡。而究竟什么时候隐喻认知实现从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不仅仅取决于社会对某一隐喻的认可程度, 还取决于认知主体对它的熟悉度。具体影响因素有许多, 还需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摘要:关于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共时研究, 主要有言语行为理论, 特征比较模型, 概念隐喻映射模型和特征赋予模型。本文归纳了这四种理论模型及其相关研究成果, 并提出从历时角度看待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的问题, 隐喻认知是从两步加工到一步加工的过渡。

关键词:隐喻,特征比较模型,概念隐喻映射模型,特征赋予模型

参考文献

[1]Gentner D, Wolff P.Alignment in the Processing of Metaphor[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7, 37:331-335.

[3]Ortony A.Beyond Literal Similarity[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9, 86:161-180.

[4]D.W.卡罗尔.语言心理学[M].谬小春, 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

[5]高永刚, 候晓雷.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理解[J].双语学习, 2007 (9) .

[6]黑格尔.美学 (第二卷) [M].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7]唐世民.隐喻理解的特征赋予模型[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9) .

[8]吴念阳.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

语言模因产生的隐喻机制 篇8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模因,隐喻

一、引言

徐盛桓先生在《认知语用学论纲》中指出:当前, 同认知科学一道, 从认知的角度深入展开语用学研究, 是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必然发展。黄缅先生也提出要将幂姆研究引向纵深发展、要对幂姆之所以能从一个人的记忆“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去这一现象作出有价值的说明, 其中一个途径可以把对幂姆的研究引向认知研究。他所讲的幂姆也即模因——meme。meme一词最早出现在道金斯1976年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重视对模因的研究, 国外学者如Dennett (1990/1995) , Heylighen (1998) , Blackmore (1999) 等先后撰文, 阐述和发展模因的涵义和规律, 尝试建立文化进化的模因理论。模因已经进入到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我国学界对模因进行介绍和研究始于世纪之交。The Self-ish Gene (1981, 1998) 和The Meme Machine (2001) 先后被译成中文。而对模因现象更广泛的讨论还是在英语语言研究领域, 如何自然、何雪林 (2003) 、尹丕安 (2005) 、何自然 (2005) 、徐盛桓 (2005) 、陈琳霞、何自然 (2006) 、蔡少莲 (2006) 、谢朝群、李冰芸 (2006) 、谢朝群、何自然 (2007) 等。可以说, 模因理论为我们研究语言和文化进化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但是国外有不少人 (如Sperber, 2000;Johansson, 2005等) 认为, 模因理论还并不成熟, 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模因的复制和储存机制是怎样的?模因在生成与传播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等, 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也有不少学者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模因。如:黄缅先生的《语言模仿之谜——幂姆的认知研究》一文, 他认为语言使用者通过体现相邻/相似性的拈连操作是实现幂姆模仿的机制;将隐喻与模因结合进行研究的学者有:张平运用模因学理论来理解隐喻现象及其机制, 尹丕安探讨了模因机制在隐喻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中的作用。本文在各学者研究基础上, 以语言模因现象为例,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探讨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这一过程的认知机制, 我们认为, 语言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认知心理机制源自于人们认知隐喻思维。

二、什么是语言模因

meme一词最早出现在道金斯1976年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取个名字, 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名词……”。根据道金斯的观点, 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 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模因可以看作是复制因子, 也可以看作是文化进化的单位。比如说:某种东西, 如标语口号, 时髦用语, 音乐旋律, 创造发明, 流行时尚等, 只要有谁带个头, 人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模仿起来, 并传播开去, 成为“人云亦云”、“人为我用”的模因现象。“关于语言模因的概念, 我们认为, 语言本身就是模因, 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语句、段落以至篇章, 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 都可以成为模因” (何自然:150) 。一般来说, 模因在复制和传递过程中往往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海利根 (Francis Heylighen) 曾探讨了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

(1) 同化 (assimilation) :成功的模因应该能“传染”它的宿主, 进入宿主的记忆里。被呈现的模因要得到同化, 就必须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是指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足以引起宿主的关注, “理解”意味着宿主能够在自己的认知系统里重新将其呈现出来。

(2) 记忆 (retention) :模因复制的第二阶段是指模因在记忆中的保留时间。记忆是有选择性的, 只有少数能够存活下来。模因在记忆里停留的时间越久, 通过感染宿主使自己得到传播的机会就会越多。

(3) 表达 (expression) :模因若想传递给其他个体, 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如话语、篇章、图片及行为举止。

(4) 传播 (transmission) :某个表达若想传递给其他个体, 需要具备看得见的载体或媒介, 它们应有一定的稳定性, 以免表达内容在传递过程中失真或变形。比如:声音、文本、网络、CD等。

布莱克摩尔将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分为两种方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1)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模因基因型传播

思想或信息模式一旦得以传播和仿制就具有模因性。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 也可能不一样, 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同一信息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传递。

a: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这种信息在合适的场合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递。如引文、经典台词、名言警句等, 如“高高兴兴上班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和谐社会”等。

b:相同的信息以异形传递, 这也是一种以复制信息内容为主的模因, 它以纵向递进的方式传播。如一些网络语言“PMP” (拍马屁) 等。

(2)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模因表现型传播

这种类型的模因采用同一的表现形式, 但分别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

a:同音异义横向嫁接, 语言模因在保留原来结构的情况下, 以同音异义的方式横向嫁接。如“一明 (鸣) 惊人” (眼药广告) , “千里江铃 (陵) 一日还” (江铃牌汽车广告) 。

b:同形联想嫁接, 语言形式没有变化, 但嫁接于不同场合导致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如一种丰胸保健品的商业广告词“做女人挺好”就是利用同音作联想嫁接, 一语双关, 让人从“挺好”的一般意义联想到该广告的特殊意义。

c: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指语言模因的结构和形式都不变, 但内容变了, 为另外的词语所取代。如“××来了, ××还会远吗?”的语言结构出自雪莱的《西风颂》中的名言:“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经后人模仿结构重新构造出许多不同意义的表达。

三、语言模因与隐喻认知的关系

赵艳芳认为, 隐喻不仅指隐喻在语言上的表达手段, 而且指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它的完型心理基础有:相似原则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 接近原则 (principle of proximity) , 顺接原则 (principle of good continuation) , 凸显原则 (principle of prominence) 。在隐喻结构中, 两种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 是因为在认知领域中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 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们认识世界, 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

当人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它已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 而是要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思想。这时, 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 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事物相联系, 找到它们的关联点, 从而用已有事物的认知来处理、对待、思考、表达新概念, 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 这种创造性的隐喻思维发展了语义范畴的抽象意义。如“床”发展为河床、机床、花床、温床等, “水门事件”到现在的艳照门、玻璃门等。

徐盛桓先生认为, 只要涉及幂姆的复制, 必定涉及幂姆和仿体。幂姆在话语里一般是隐性而没有显现的, 是隐性表述;仿体是在话语里显性显现的, 是显性表述 (幂姆即模因) 。但是, 隐性的幂姆主导着仿体的复制。仿体必定是按幂姆的某方面的语言现象实施模仿的。

笔者认为, 模因和仿体即隐喻中的本体与喻体, 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与模因和仿体间的相似性一致, 构成隐喻源域与目标域投射的基础。模因的形成过程与隐喻的形成过程的心理认知机制是一致的。比如说:“Take it or not take it, that is a question.” (“买还是不买……”) 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两句话构成仿体与模因。们之间存在不只是结构上的相似性, 且在使用语境中都表达一种难以取舍的心态。这种相似性便是隐喻源域与目标域投射的基础。如隐喻:“Argument is war.”辩论与战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都必须要有对抗的双方, 程度可能都可以很激烈, 等等。此例可看出, 模因产生心理机制与隐喻心理机制是一致的。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过程心理认知机制即以用一新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即用仿体描写与替代模因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这一认知过程便是隐喻。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分为两种方式:“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的复制有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与传播。我们认为, 隐喻的完型心理基础即是语言模因复制四个阶段, 同样是语言模因以不同方式进行复制与传播整个过程的认知心理基础。

四、结语

论认知语境对隐喻的激活机制 篇9

卡普兰 (Kaplan) 根据语境的特点把其分为“言语语境”和“判断语境”, 并且认为“言语语境”是“判断情境”的一部分。其中, 前者决定说话的具体内容, 即话语表达的意义, 而后者决定话语意义的真实性与话语意义的外延。由此可见, “言语语境”和“判断语境”相当于我们一般认为的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事实上, 卡普兰 (Kaplan) 意义上的“判断语境”和广义的语境, 也就是斯泊伯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lson) 所说的认知语境。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 认知语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的背景, “它是人们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 (Sperber&Wilson,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在分析语义的过程中, 如果言语语境和判断情境达成一致, 则说话人的话语含义就是其所说话语的字面意义;如果言语语境和判断情境相互矛盾, 那么说话人的话语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这样就产生了隐喻。2002年, 美国学者福柯尼耶出版了《心理空间》一书, 他认为隐喻是人们在交际中心理空间的映射和互动。“概念合成理论”要求原域和目标域的映射要有认知语境的参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约定俗成的, 但有时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当能指对应多个所指的时候, 我们必须借助认知语境来判断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指和所指的对应关系。

1 隐喻辨认和理解的两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隐喻对认知语境的依存

人们根据格赖斯 (Grice) 和塞尔 (Sale) 的言语行为理论建立了一种隐喻理解模式, 即“非本义和语境模式”, 也常被称为隐喻理解的“标准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内容就是:听话人接触到隐喻时, 首先注意到说话人有意违背言语行为理论的质量准则, 即讲的不是实话;一旦发现隐喻义与常规意义不一致, 听话人便会推导话语的非本义解释。

例1:那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沈先生输, 沈先生手推桌子站起来, 向龙二作了个揖, 转过身来往外走, 走到门口微笑着说:

“我老了。” (余华《活着》)

如果我们脱离了文本片段存在的语境, “我老了。”这句话势必失去它在整个文本中特定的意义。它有可能是一个老人在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也有可能是一个年轻人因为力不从心而自我安慰, 还有可能是一个人因为不熟悉新生事物而自嘲, 等等。我们把这个文本片段整体看作是一个语言符号, 它的能指是固定的, 而其对应的所指却不能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引入认知语境帮助确定能指和所指的具体对应关系。

根据关联理论, 整个闭合文本中的一个片段不能完全独立存在, 它一定与上下文、整个文本存在某种联系。在《活着》中, 作者在前文已经提到, “赌博其实需要技巧, 并不是完全凭借运气。沈先生在来到赌场之后一直赢, 可是现在却输给了龙二”。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中, 沈先生说“我老了”, 初看似乎在感叹他自己年龄大了, 实则是对自己输给龙二感到心有不甘, 同时又要为自己输了赌局找一个借口。由于作者在前文已经限定了背景, 所以读者读到这个文本片段时就会就触发已存在的认知语境, 构成源域“年龄大了”到目标域“心有不甘”的映射。由此可见, 认知语境是辨认隐喻的第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2 第二阶段:认知语境对隐喻的限制

隐喻的辨认过程离不开认知语境, 而分析隐喻同样需要借助认知语境的帮助。

例2:看着他 (有庆) 还是每天这么跑来跑去, 我心里那个气, 嘴上又不好说, 说出来怕别人听到了会说我落后。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 就说:

“别人拉屎你擦什么屁股?” (余华《活着》)

这句话初看与上下文并无太大联系, 所以“我” (福贵) 说这句话的真正意图还要根据认知语境来加以判断。由于当时处于文革时期, 所以人们说话、做事都十分小心, 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处分。通过上下文可知, 福贵有心直接劝说有庆不要再去公社喂羊, 又担心被人听到会说他落后。但是他看到有庆这么辛苦, 十分心疼, 所以“别人拉屎你擦什么屁股?”映射“不要再去喂羊”。文本片段存在的社会背景构成了认知语境域, 激活了源域“别人拉屎你擦什么屁股?”映射到目标域“不让有庆再去喂羊”涉及的认知系统。所以读者可以通过认知语境的限制在两个域之间进行映射, 从而得出福贵说话的真正含义。由此可见, 认知语境是分析隐喻的第二阶段中又一重要的限定因素。

2 隐喻对认知语境的激活

隐喻的“互动论”认为, 隐喻的本质是源域和目标域互相影响, 从而产生隐喻, 而“互动”的基础是两个域的相似性。本文借用“互动”概念, 揭示认知语境对隐喻的激活机制。

一方面, 隐喻的产生离不开认知语境。理查兹 (Richards) 提出, 语言实质上是隐喻的。在日常的交际中, 人们之所以不会感到隐喻的存在, 是因为那些话语符合我们的认知语境;只有当话语和具体语境产生矛盾时才能感知, 这是因为隐喻和人类认知语境中存在的意象有不一致性。同时, 这也是辨认隐喻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隐喻的理解也离不开认知语境。人们意识到隐喻之后就要解析话语更深层次的含义, 这时就要联系已经存在的认知语境。事实上, 这是一个由已知映射未知的过程, 也是一个发现事物之间隐性相似性的过程。所以, 当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时, 只有借助认知语境才能确定真正的所指。

由此可见, 认知语境和隐喻之间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二者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经分析发现, 在隐喻辨认和隐喻理解的两个过程中, 认知语境先后两次发挥作用, 而第二次作用的发挥要以隐喻为触发点。也可以说, 认知语境和隐喻之间是一种“连锁反应”, 首先由认知语境触发隐喻产生, 然后又由隐喻存在触发认知语境第二次发挥作用。

3 结语

隐喻最初被认为是一种修辞现象, 后来又被列入了认知范畴, 其实前后并不矛盾。正是在对隐喻修辞实质的探索中, 人们才发现它与人类认知的联系。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所以对隐喻的理解也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知语境和隐喻的关系密切, 不能将二者独立, 在理解隐喻时必须考虑认知语境的重要作用。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属于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产生的基础是言语语境和判断情境之间存在的矛盾, 这种矛盾促使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发生映射;另一方面, 认知语境还限定了隐喻映射涉及的对象。认知语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所有知识结构的综合, 是隐喻产生和理解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激活机制,隐喻,认知语境

参考文献

[1]寸镇东.语境与修辞[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6.

[2]胡霞.略论认知语境的基本特征[J].语言文字应用, 2004 (3) .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9.

[5]束定芳主编, 《外国语》编辑部编.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4.

[6]王文斌.西方隐喻研究理论视点述要[J].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6 (2) .

[7]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10.

[8]Michiel Leezenberg.Context of Metaphor.Elsevier Science Ltd2001.

隐喻机制 篇10

通常情况下,隐喻机制将最基本的知觉动觉经验投射到主观情感经验之上来实现对其概念化,但受时空维度的限制,有的概念更多地要参照主观经验本身,一些来自于生活之中涉及到身体的经验,包括大脑神经活动、 身体行为、生理反应、以及身体各器官与环境和事体的互动经验成为具身性模拟的现实基础。在情感隐喻源域和语境的提示下,具身性模拟在神经元、感知和想象层面同时自发性展开,通过部分再现大脑和身体曾经经历过的与具体情感概念相关的情感状态,激活有关知觉、 感知和行为的心智经验,从而加快和加深个体对情感隐喻的理解。

二、具身性模拟的无意识性和自动性

模拟是一种想象行为,与亚个人化过程(sub-personal processes) 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模拟的实施是自动的,不包含重要的意识性考量。当然,我们有时候会故意想象自己在参与某种身体行为,但是这种心智模拟等同于对行为的无意识感知。许多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

具身性模拟是认知心理学在语言意义研究方面所提出的新观念。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Benjamin Bergen认为,传统观所持的语言加工仅由人体大脑的左半球负责的观念受到了挑战,研究证明,大脑中负责行为和感知的区域同样也参与了语言加工。这些区域与具身性模拟有关。

西方许多语言学家将具身性模拟这一想象性行为用于隐喻构建研究之中。Gallese & Lakoff(2005)指出, 模拟对创造隐喻概念发挥重大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有关情感方面的模拟能够促进情感隐喻的识解。Havas & Glenberg(2007)做了一个著名实验。让被试者用牙齿固定笔来模拟欢笑表情(高兴情绪),用嘴唇固定笔来模拟抑制笑容的表情,然后让被试者分别阅读愉悦的句子和不悦的句子,并在这两种表情情况下对两种句子做出判断。结果显示,被试者在欢笑表情下对愉悦句子的判断快于对不悦句子的判断;同样,被试者在不笑的表情下对不悦句子的判断快于对愉悦句子的判断。此实验说明,情感模拟对语言理解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 某种情感模拟有助于对与之相一致的语言表达的理解。

上一篇:水文缆道下一篇:初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