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隐喻论文(共10篇)
动物隐喻论文 篇1
一、动物隐喻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将隐喻定义为 “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名称转用于另一个事物, 要么从种转向类或从类转向种, 要么根据模拟关系从种转向种”[1]。 向来, 人们只把隐喻看作为一种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手法, 就如同“比喻”一样, 运用隐喻是为了表达的生动形象。 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指出, 隐喻存在于生活中方方面面, “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 而且还存在于我们思维和行动中”[2]。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由语言层面深入到思维领域, 逐渐认识了它的本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 ”[3]在人类发展的轨迹中, 人类一直与动物相伴, 熟悉了动物的习性和特征, 在想表达一些超出自身经验范围的抽象概念时, 便“乐于将动物的习性和特征 (源域) 来理解和体验人类及人类相关的事物 (目标域) , 以熟悉的具体的经验域。 ”[4]———这便实现了不同概念间的意义转换。
鲁迅作品中经常刻画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动物, 如“叭儿狗”、“猫”等形象, 许多研究者注意到这并不是简单地描摹动物, 而是一种隐喻。对鲁迅笔下“动物世界”研究, 最早始于钱理群先生, 早在三十多年前他就在《心灵的探寻》开辟《人与兽》 一章, 提纲挈领地提出了鲁迅作品中的人与兽的关系, 提出了许多启发性的观点。
他指出鲁迅代表的“五四”那一代人的人性观———人是进化的动物, “兽性神性结合起来就是人性”。鲁迅在《略论中国人的脸》 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概括出西洋人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不同“人+兽性=西洋人”, “人+家畜性=某一种人”[5]
钱理群梳理出鲁迅作品中三组“兽”的系列形象:猛兽, 小动物, 处在猛兽和小动物之间的, 和人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如狗、蚊子、苍蝇之类。他认为鲁迅对猛兽、凶鸟的讴歌赞颂, “怪鸱的真的恶声, 它们使我们在震悚、警醒之余又嗅到一股股黑暗朽腐之物死亡的气息。 ”[6]实际上是对野性的呼唤, “肯定与猛兽、恶鸟相契合的人物的原始生命力与野性。”[7]而鲁迅对小动物的态度, 则是体现了鲁迅作品“爱”的基本母题, 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爱。 在鲁迅的《兔与猫》中, 黑猫吞吃了年幼的兔仔, 鲁迅发出“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 那么, 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 毁得太滥了”[8]之叹, 表现了鲁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博爱精神, 而这种生命意识的另一个重要的一面是强调“弱者, 幼者本位”。 对于第三种意象“诸如猫、狗、苍蝇、蚊子之类, 鲁迅就止不住内心的愤怒和蔑视之情”[9]。 钱理群认为这是处于 “对幼雏的一往情深”, “对猛兽的无限神往”之间的中间型状态。 但是《和中学生谈鲁迅》、《人与兽鲁迅的艺术世界》二文只是勾勒出一个体系, 但都未能具体展开, 深入分析, 描画出鲁迅艺术作品的人与兽的世界。
直到二十一世纪初, 靳新来陆续发文, 最终形成了《“人”与“兽”的纠葛— ——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一文, 被评为“直面鲁迅笔下的动物世界, 从一个被鲁迅研究界长期忽略的角度选题, 却成功地破译了鲁迅的生命密码。”[10]作者延续了前人的观点———鲁迅对“人”的思考和表现, 是与动物比照中进行, 同时, 反复地分析、梳理出动物意象体系, 但作者也指出“无论是人物形象系统还是动物意象系统, 本来就是后人发掘出来的, 而不是鲁迅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存在着的兽的世界”[11]。所以不存在一一对应, 我们需要做的是就是将这不刻意构建的兽的世界描绘的更加清晰。
二、鲁迅笔下人兽并行世界中的动物隐喻
“为我自己, 为友与仇, 人与兽, 爱者与不爱者, 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 火速到来。 ”[12]在《野草》的序言里, 鲁迅已提到“人与动物”并行的世界。据靳新来统计, “《鲁迅全集》中提及的飞禽走兽大约有200种左右。 其中好大一部分是作为文学意象而存在的, 也就是说, 这些动物以‘象’的形式显现, 但又不是单纯的指涉某种动物的符号代码, 而是其中蕴含了‘象’外之‘意’。 ”[13]鲁迅是以兽来象征人, 以动物界来隐喻整个社会, 就像是寓言故事般, 在诙谐或者讽刺中寄予对社会的思考。 动物隐喻的意义所在, 在其他文本中已有所表达。“其实人禽之辨, 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 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 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 对就对, 错就错, 不说一句分辩话。”鲁迅在《狗·猫·鼠》中强调了人要像动物学习, 像它们一般真诚, 真性情, 直截了当。 鲁迅对“人与兽”关系的见解即:叙述动物的个性和野性, 实则是为了激发人性, 希望唤醒与张扬人性。
鲁迅一方面敢于针砭时弊, 另一方面, 也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 然而在言说时候却陷入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14]的难以言说的痛苦。 又因为自己的思想中有过多的黑暗的一面, 但是不愿意将这种“黑暗”传递给年轻人———“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 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自己却只能葬身在黑暗的闸门之下。 ”[15]所以用一种模糊的语言来叙写自我, 完成了包含全部“鲁迅哲学”的, 由象征、隐喻构成的散文诗《野草》。鲁迅经过反复的分析、推敲, 将深邃的文化内涵寄寓于动物形象, 形成“鲁迅式”的动物隐喻。 我们一方面应将这一系统的动物世界与具体时代语境相联系, 另一方面要与整个鲁迅思想相联系, 才能把握动物意象的社会文化意蕴。 在本文中, 我们只讨论几个较为核心的动物。
(一) 自我色彩的动物隐喻———狼、猫头鹰
狼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在许多神话传说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同时它也是某些部落先民所崇拜的图腾物。 当远古时期的人们“开始思考人与其它物种之间的关系, 把人力不能解释的现象奉作‘图腾’来崇拜。”[16]狼作为一种强悍凶猛的生物, 有人无法比拟的能力, 先民怀着敬畏和恐惧, 将其作为图腾崇拜。 在古代中国, 北方游牧民族以许多狼的神话来表达这份崇拜。 但随着人类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 以及北方游牧文明在与中原农耕文明相融合过程中占劣势。 所以代表反叛不安分激烈的游牧精神的狼则遭受了冷遇, 狼的形象由正面走向反面。 狼以“不详”为核心内核, 衍生出多种意蕴:奸诈、凶狠、贪心等。这种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狼也因人的厌恶, 逐渐被忽略, 淡出了文学作品。 但是新文学一开始, 鲁迅就以一篇《狂人日记》将狼引入了人们的视野, 并在后来的《阿Q正传》、《孤独者》、《铸件》中均出现了狼的身影。 鲁迅打破了人们对狼的固有偏见, 转而强调的是狼身上原始野性, 他希望将这种蛮性的血液注入到蒙昧沉睡的中国人的身体中去。 同时, 鲁迅也强调狼身上的如启蒙者般孤独与自尊气质。 《孤独者》里的主人公魏连殳像一匹受伤的狼, “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 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17]魏连殳是鲁迅的孤独心灵的另一面, 所以狼也即鲁迅自己的化身, 是五四时期的启蒙知识分子在无人回应中悲鸣、嘶吼, 狼就象征和隐喻他们。
友人曾给鲁迅“猫头鹰”的绰号, 而鲁迅也乐于接受。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中, 猫头鹰和乌鸦一样, 是不祥之鸟, 它预示死亡、凶事的来临。《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扼, 犲狼当路衢。 ”在这里鸱枭、豺狼, 都是比喻小人。然而, 鲁迅却背道而驰, 以诗赞誉猫头鹰, 并以之自称“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 报告着大不吉利事, 我的言中, 是大家会有不幸的”[18]。 鲁迅不愿发无病呻吟, 或粉饰太平之声, 而发猫头鹰似的“恶声”来唤醒麻木沉醉的世人。
(二) 奴性代表的动物隐喻———猫、狗
鲁迅承认过自己是“仇猫”的, 也必痛打“落水狗”。 他对猫的“仇恨”, 从《猫和兔》便可看出, 在《狗·猫·鼠》中也光明正大地列举了自己仇猫的原因: 它欺凌弱者, “与人们的幸灾乐祸, 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19], 它总是“一副媚态”。 猫作为一种文学意讽刺的是有奴性的现代知识分子。通过对猫残忍吞食兔子和杀害小隐鼠的故事, 鲁迅批判的是猫的凶残和虚伪。 猫表面温顺和善, 内心残暴凶狠, 对于生命肆意玩弄, 但又装模作样媚态十足。 在这篇文章中, 鲁迅看似只是说猫, 实则穿插着对道貌岸然的“绅士”“学者”这些正人君子们虚伪本性的批判。
“叭儿狗”“鹰犬”、“洋大人”的“宠犬”、“丧家犬”等等狗的形象在鲁迅作品中一一出现。 鲁迅将狗形象中的各种性格特质和象征意蕴与社会中某些类型的人物相联系, 成为一种“社会相”类型形象。 种种“狗相”形成了“中国现代社会走狗”类型展。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说:凡走狗, 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 其实是属于所有资本家的, 所以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 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 ”走狗的唯利是图, 势力被批驳地无遗。 鲁迅最痛恨的狗应该是“叭儿狗”, 它“虽然是狗, 又很象猫, 折中、公允、调和, 平正之状可掬, 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 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 ”狼丧失野性后便成了狗, 而叭儿狗是所有狗中最腐化堕落的。 鲁迅以此讽刺的是依附权贵、摇尾乞怜的知识分子。 无论是“猫”还是“狗”他们无一例外的是“奴性人格”的代表, 隐喻堕落退化的, 丧失脊梁的奴性知识分子。 除此之外, 任人宰割的羊所代表的盲目无知的民众, 文本中出现的其他弱小被欺凌的兔, 鸭等弱者形象均是鲁迅 “爱与怜”的对象。
三、人兽并行的动物隐喻对其他作家的影响
继鲁迅之后, 越来越多的作家通过人兽并行的写作模式来控诉和反抗社会的黑暗。 作家善于从兽的角度出发来审视人类世界, 以一种隐秘讽刺的方式来批判人的社会。 这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理念。 周作人, 作为鲁迅同时期的作家, 也是鲁迅最亲密的胞弟, 他的“浮躁凌厉, 平和冲淡”的写作风格与鲁迅大有不同, 但是他的笔下也创作了一个“草木虫鱼”的世界。从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 周作人以“草木虫鱼”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小品文, 开辟了自己的文学园地。 周作人在《草木虫鱼小引》中写到:“有些事情, 固然我本不要说, 然而又有些是想说的, 而现在实在无从说起。 不必说到政治大事上去。 即使偶然谈谈儿童或妇女身上的事情, 也难保不被看出反动的痕迹, 其次是落伍的证据来, 得到古人所谓的笔祸。 ”在无法畅所欲言, 发声必招致祸端的年代, 周作人只能将所欲之言转换深藏在看似平淡之语中, 所以我们在读《金鱼》、《苋菜梗》等散文时, 仍能体会到看似消闲文字背后的批判意味。 胡适也评价他:“用平淡的谈话, 包含着深刻的额意味。 ”尽管并未如鲁迅一般形成完整系统的动植物隐喻世界, 但也是将动植物引入文本, 作为主题来展现现实社会复杂性和矛盾性。同时, “周作人用代词‘他们’而非‘它们, 可见作家从人称上就为“草木虫鱼”巩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人学理念”[20], 有别于古典文学的对动物缺乏人性关怀。
人与兽平行叙事方式, 实则是寄寓意于动物。 从许地山以蜘蛛补网表达宗教情怀的 《缀网劳蛛》, 到梅娘以 “鱼”、“蟹”喻女性生存困境, 以老马“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写出当时人民的悲惨命运的臧克家, 现代文学的人兽平行叙事就从未中断过。 而延续到当代, 以动物叙事的文本层出不穷, 八十年代寻根作家, 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韩少功的《飞过蓝天》、李杭育的《最后一个鱼佬儿》、张承志的《黑骏马》、高行健的《野人》, 九十年代一批长篇小说, 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怀念狼》、二十以世纪初, 姜戎的《狼图腾》、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以及系列小说, 红柯的西部小说, 杨志军的荒原系列等, 这构成了一个范围广博而有章可循的文学图景。
对当代作家来说, 他们在这种传统叙事的基础上对内容和形式都有所继承与突破。 在内容上, 新时期文学的承续了鲁迅“通过对野性的呼唤来激发人性”这一特点, 以这些年最为火热的狼系列中的《狼图腾》来分析。 姜戎的《狼图腾 》, 将狼性中的爱、自尊、坚忍与人性的自私自利、凶狠残忍和贪婪愚昧作对比, 来控诉人性的罪恶和退化, 而在狼身上寄托对正义、富有活力, 自尊顽强的人性回归的期盼。 作家们往往“将狼叙事转化为人类身份和宿命的景观探测, 狼承担起了人类意志抒发的载体。 ”在形式上, 作家们也超越现实主义手法的限制, 将浪漫甚至魔幻的元素加入文学中, 例如莫言的《生死疲劳》、《蛙》。 《生死疲劳》继承了古代神话小说丰富的想象力、传记小说夸张的笔法和寓言故事讽刺的语言风格, 写执着于土地的农民经六道轮回变成动物, 又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 审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农民与土地关系变迁, 讲述这场喧嚣而痛苦的蜕变史。魔幻因素是以往作家未曾尝试的。 而西部作家红柯也曾表示:“我一直把童话看作文章的最高形式, 因为那是生命黄金时代的梦想和尊严。 ”无论是童话、神话或者寓言, 都是以一种浪漫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类平行并置, 或是以动物代替人的身份展现人性变迁、人类历史, 或是借助自然界的动物促成人精神上的成熟, 都属于人兽并行的动物叙事种类。 只是与鲁迅相比, 当代作家有构建动物隐喻体系的意识, 但在社会批判的指向性和深刻性上仍难达到鲁迅的高度。
动物隐喻论文 篇2
动物词汇在人类语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关联复合模式是在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溶合理论”和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解释框架.框架中有两种不同构建机制:显性构建和隐性构建,丰富多样的动物词汇隐喻意义不但形成了系统的联系,而且获得了充分合理的解释.
作 者:张明芳 孔莹 ZHANG Ming-fang KONG Ying 作者单位:张明芳,ZHANG Ming-fang(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孔莹,KONG Ying(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从认知隐喻角度探讨英汉动物词汇 篇3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隐喻 英汉动物词汇
一、引言
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离不开语言,人类重要的思想活动也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之上,人类文明的进步促使交际领域中人类语言的形态学意义和句法意义得到了发展。动物词汇在人类多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不仅可以增强世界各国间的思想交流及对话合作,而且能够促进全球多元化文化的形成。
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视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而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范畴,而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118-122)。由此可见,隐喻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的基础和手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形成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即人类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动物作为人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一,是人类实现隐喻化的一种重要的始源域,对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常用动物词汇喻指周边的人和事。
二、动物词汇的功能
人类对于动物词汇的运用可以归纳到三方面的领域:科学领域,民族文化特色领域及少数民族图腾领域。
1.科学领域的运用。由于外表或形式的相似甚或精神实质的相似,动物词汇经常被用来命名天文学中的天体,植物学中的植物名称,医学领域中的疾病,以及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军事术语。
借用动物词汇命名的天体名称有很多,例如:the Crane(天鹤座),the Great Bear(大熊座),the Dog Star(天狼座),the Eagle(天鹰座),the Giraffe(天鹿座),the Goat(摩羯座),the Scorpion(天蝎座)等等。
鉴于发现了一些动植物的共性,植物学家便也用动物词汇对新发现的一些植物命名。
在医学领域里,一些疾病的产生也是由动物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因而对于这些疾病的命名自然也离不开某些特定的动物名称。例如:chicken pox(水痘),chick pest(鸡瘟),fishskin disease(鱼鳞癣),mosquito fever(疟疾),mouse pox(鼠疫)。
由于军事科学和仿生学的结合,许多军事术语中也包含了一些动物的名称。比如:bird dog(歼击机),butterfly bomb(蝶形炸弹),dogflight(机群混战),foxhole(单人战壕;散兵坑)等。
2.民族文化特色领域的运用。文化与动物词汇的意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分化制约着动物词汇的意义,反过来动物词汇又折射出文化丰富的内涵。为了比较或强调某种特征行为,使要表达的形象更加精确缜密,有关动物词汇的英汉习语通常被用在“as…as”或者“like”(“像……一样”)句型结构中。英汉文化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as cunning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as mild as a lamb像绵羊一样温顺;as silly as a donkey像驴一样笨。
与此同时,人类为了便于记忆还发明创造了很多形象有趣的谚语。如: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吉人自有天相);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 好鱼常在水底游。
3. 少数民族图腾领域的运用。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机生物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能保护自己,并且能给自己带来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图腾崇拜一般分为三类:动物图腾、植物图腾和无机生物图腾。事实上,图腾狭义上讲就指的是动物图腾。在原始宗教中,对动物的崇拜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人类最初的经济活动是狩猎,因而动物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最感兴趣的对象。原始人要靠捕捉动物果腹,还要躲避那些威胁自己生命的凶猛动物的袭击。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对鳄,鲵、蛇、鸟及昆虫等某些动物的体态,以及这些动物奇异的能力产生了崇拜和幻想。
图腾行为创自中华民族祖先时期,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他民族文化也有各自的图腾行为。印第安人有空中俯瞰出现的鸟图腾和其他人兽动物遗迹;印度埃及有人首狮身、人首蛇身、人首牛身图腾;希腊雅典有人首蛇身图腾;苏俄有龙、蛇、鹰、凤凰、狮图腾。
三、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英语及汉语中都不乏用动物来构成隐喻的现象。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大致相同,并且享有共同的世界知识和社会经验,进而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也有相似之处。但是受到英汉两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习惯、社会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两种语言中关于动物的隐喻表达方式亦存在着许多个性和差异。
1.语义重合:英汉动物词隐喻认知的对应性
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隐喻有些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说,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全部或部分重合。例如:英语单词“pig”(猪)喻义“贪婪的”、“肮脏的人”;“ass”(驴)指代“笨蛋”、“傻瓜”;以“wolf”(狼)比喻“残忍凶狠的人”等,汉语喻义也基本对应。特别是以“fox”(狐狸)喻义“狡猾的人”,英语和汉语中有着惊人的一致。例如:Be on your guard!He's a sly old fox. 提高警惕,他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
2.语义碰撞:英汉动物词隐喻认知的非对应性。所谓语言碰撞是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动物词语能够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对应词,这对词虽然字面意思完全相同,但其联想意义却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王璐:2005:111) 非对应的动物隐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喻义对应,喻体不对应。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用不同喻体表达相同含义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用“as timid as a hare”形容一個人胆子小,汉语里则用胆小如鼠来比喻。类似的例子还有“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a cat on the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as slippery as an eel”(像泥鳅一样狡猾)等。
(2)喻体对应,喻义不对应。英语和汉语中有时存在着相同的一个喻体,但在各自的语言中喻指的含义却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例如:“dog”(狗)和“owl”(猫头鹰)这两个在英语中具有积极喻义的动物词在汉语中的意义却截然相反。人们常用“狗仗人势”来形容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猫头鹰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不祥之鸟”,是厄运和死亡的象征,民间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俗语。反之,汉语中象征着美丽、吉祥、尊贵的“peacock”(孔雀)、“dragon”(龙)、 “magpie”(喜鹊)在西方文化中都有消极的象征意义,有“blind as a bat”、“proud as a peacock”等习语。
(3)喻体和喻义都不对应。有些动物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喻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样,在汉语中的某些动物隐喻在英语中往往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喻体和意义。如英语中用“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喻义“假慈悲”;用“eager beaver”(卖力的海狸)比喻做事过于卖力气以讨好上司的人,这些在汉语中都没有相对应的喻义。而在汉语中象征“长寿”的“crane”(鹤)或“tortoise”(龟)在英语中几乎没有象征意义。
四、动物词汇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动物词汇的认知语义概念与隐性范畴概念有着很大的联系。隐性词义范畴是动物认知概念最为普遍的实现方式。人类与动物的对立遍布在许多领域里。家禽身体几乎所有的部分都可以划分成一组反义词:[+edible]和[-edible]. “适食性”就是这些动物的区别性特征。然而,人的身体部位不具备这样的语义特征。因此,人类与动物关于“适食性”的对立体现了“强普遍性特征”。但是,“强普遍性特征”是基于整体性原则的一种现象,不能完全运用在某一特定的部分。在英语中,“flesh”可以被用来描述人和动物两者;而“meat”只能被用来指代动物的肉和人类食用的肉。所以,“meat”反映出人与动物间的“强普遍性特征”。其实,在绝大多数领域里语言对立的普遍性反映出它的“弱普遍性特征”,正如量词领域里汉语的“只”可以修饰牛、羊、鸡、狗等所有种类的动物,可是它从来不会被用来修饰人。
尽管人类语言中表现出人与动物的对立很是复杂,但其中二者文化含义的对立更为显著。关于“人”与“动物”概念的划分是基于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为分界线。换句话说,人是“自己”,而动物是“别人”。因而,我们看到动物词汇转用于人时一般引起降格。汉语里,“一窝”这个词组常指动物幼仔的出生,当“一窝”被用来描述一群人时,降格含义就很显著。另外,动物一般不与人同时并列指称。
五、结语
动物隐喻的认知初探 篇4
按照Lakoff的观点, 隐喻就是人们所利用的概念领域之间的映射, 因其能够在不同的事物间创造出相似性, 从而把任意两种事物关联起来。人在认识外在事物时由于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 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指代某事物。动物是人类最熟悉的事物, 也就最易构成隐喻。例如, 腿原意是人或动物用来支撑身体和行走的部分, 在人们的长期使用中, 通过隐喻思维把它映射为指桌腿、凳腿。foot指the lowest part o f the leg, below the ankle, on which a person or animal stands。后来有the foot of a mountain之说。由此可见, 在某一动物隐喻出现之初, 是通过关联性和相似性与新的所指相对应的, 一旦为社会大多数人所熟悉、接受和使用, 约定俗成, 符号与所指便直接联系, 后来的语言使用者就不会也不必在意其中的关联性, 相似性及认知模型。
2. 动物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论基础
2.1 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D.Sperber和D.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的过程。认知语境是人系统化了的知识结构, 有直接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和社会心理表征构成。”关联理论认为人们使用隐喻, 是为了追求最佳关联, 这种解释符合人类追求最大认知效率的心理和遵循“经济原则” (principle of economy) 的事实, 弥补了传统理论在解释隐喻成因时表现出来的不足。然而, 关联理论对于外部输入, 即什么样的概念之间易形成最大关联、最大关联的提取范围有多大、认知语境与最大语境的关系等等问题阐释力不够。
2.2 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概念整合理论在1996年由Fauconnier和Turner首次提出。他们认为, 人类在思维和行动时, 尤其在创造性活动中, 概念融合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认知过程, 是由许多意象空间组成的一个有机网络。看看以下从《新闻周刊》中的一篇文章中摘录的一段:大众的救星
Wolfgang Bernhard:正接管一个困境中的品牌
……Wolfgang Bernhard已经为其未来的雇主, 大众公司这一德国汽车巨人, 挣得了数倍于他工资的利润。大众公司十月宣布44岁的企业转型专家Wolfgang Bernhard即将成为首席执行官Bernd Pischesrieder之下的二把时, 投资者单日内将大众市价总值提高了10亿欧元, 以此来庆祝这件事。大众公司很显然需要一剂强心针……
(《新闻周刊》, 2005年12月27日/1月3日:第58页)
先前的语境在对“一剂强心针”这一表述进行认知处理时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假设:读者一开始就构建了一个心理空间, 其包括了大众公司雇用了一个新的董事等信息。未来的隐喻表达了第二个心理空间是“注射空间”。这个空间提取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认知模型的概念结构-医生或护士对病人进行静脉注射。同时设计的目的只是让病人健康的改善。根据概念整合原理, 这两个心理空间就是输入空间并被并置且整合。这个认知运作的结果是一个新的合成空间。然而合成空间它本身也表现为新的、动态呈现的概念结构, 它的结构不同于两个输入空间。然而在合成空间之内, 通过源域和目标域的跨空间映射会形成若干对的意义构建组合。
3. 动物隐喻的意义建构
动物词汇的显性意义对于人们熟知的常见隐喻具有较强阐释力, 在合成空间中, 认知主体花费最小的努力就能够在复合空间中找到具有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 即构建该语言形式的隐喻意义。人类与动物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所以动物经过空间映射在复合空间中容易可首先在人类的语境假设中寻找相关。人类的一切特征诸如:外貌、性格品质等都能在动物身上找到原型。例如, a donkey's face, hawk nose、虎背熊腰、虎头虎脑、She's such a cat.“你真牛!”等等。综上, 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显性构建过程中, 输入间中的输入都是人们所熟知的事物, 从而构建大众化的认知语境。认知主体只需花费很小的努力而不需参与更多的语境信息就可以在复合空间的认知语境中寻找最大关联。
隐性意义的构建就是在构建此种隐喻意义的过程中, 认知主体要参考更多的词汇信息、逻辑信息和百科信息。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一些社会文化因素。为此, 认知主体要花费较大的努力才能找到最佳关联从而取得最大语境效果。比如, 在军事领域Zebra, 用来指美军空袭伊拉克时的空中行动“斑马号”。所以听话人必须花费更多的努力设法让自己的认知范畴去重合再现现有的认知语境。毋庸置疑, 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受的文化熏陶不同, 对于事物的认知以及理解也就存在着千差万别。在隐性构建中, 为了实现合理阐释, 更多的文化因素要组合成宏观语境, 被考虑进整个构建体系。
从本文提到的认知理论来看, 隐喻意义的构建不单单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的一系列简单映射而是一个实时关联概念融合过程, 其中包括多个心理空间的多重映射, 并最终获得最大关联。在认知理论中描述和分析动物词汇的隐喻意义的构建使动物词汇的不同意义获得了系统性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项成东王茂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现代外语[J]., 2009.
[2].王亚蕾柳淑英英汉动物隐喻的认知比较分析安庆师范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J], 2009.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M], 2001.
[4].Goatly, Andrew.1997.The Language of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Fauconnier, G.&M.Turner.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York:Basic Books.2002.
动物隐喻论文 篇5
【关键词】隐喻;动物词汇;英汉语言;认知
隐喻(metaphor)一词来自希腊语的metaphora,原意为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传送、转换,即在两类不同的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进行含蓄地比较,以表明相似或类似的关系。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就是借用属于一个事物的名称来表征另一个事物。然而,自从美国学者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开始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著述。在他们看来,隐喻不单纯是词或语言表达式的问题,还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概念系统上,就表现为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把一个概念域(始发域)的结构直接映射到另一概念域(目标域)的隐喻。因此,隐喻不只是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中,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本文试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英语动物词汇的隐喻认知意义。
一、英汉语言动物名称隐喻的特点
在英汉语言中,用来描写人类精神活动的词语几乎都是借自描述物质活动的词汇,以动物为喻体的动物比喻尤为盛行。动物概念隐喻属于实体隐喻,所谓实体隐喻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语来表示抽象的概念。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方法、心理趋向、感情状态、甚至活动或事件等都可以隐喻为实体,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域相叠加,将属于此概念的各种词语从各个角度来谈论彼概念,使之立体化、多维化、质感化。这类隐喻具有鲜明的情感评价意义,用来表示人的内在特征和外部特征。隐喻形象、生动,在文艺作品里被大量运用,而且体现了口语的表情性。
二、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
人在与动物的频繁密切接触中了解到动物的各种特性,这些特性由于与人、其他事物或概念有相似性而被语言使用者通过隐喻思维而映射到人、其他事物的特性上,从而实现了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意义转移,使动物词汇概念系统或部分意义映射到其他对象的意义域,给其他相关对象一个新的认知角度,从而使动物词汇概念具有了超越其概念意义的联想意义。这种认知联想一定是以本身具有的某种相似性或经启发具有的相似性为基础的声动物词汇的这种联想相似性主要有动物特性映射、文化映射两大方面。
l.动物特性映射。其一,外形特征。汉语中的“牛”与英语中的bull(公牛)均给人以体积大、力气大、莽莽撞撞的印象,我们常把它们的这些特性投射到具有相应特点的人身上,于是有了,“力大如牛”、“一股牛劲”等等。对于英语成语a bull in a china shop也容易理解了:一头高大莽撞的牛在瓷器店里走动,那情景可想而知。因此这个成语常用来喻指笨手笨脚、到处闯祸的人。其二,性格特征。当我们把一个人说成是“狐狸”时,实际上是用动物的典型行为来解释人的特征。狐狸十分狡猾,在故事里总是扮演欺凌小动物的角色而令人厌恶。人们总是把有关“狐狸”的知识和文化观念投射到拥有与狐狸类似特征的人身上,以此透视人抽象的内在本质。
2.文化映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和传递着文化。隐喻体现了人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是交流思想,认知、认识其他人和事物的有力工具。反过来说,人们所居住的世界的文化模式也会被认知隐喻这一工具反映出来。在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方面,不同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共性源于人类的认知模型,个性则源自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语境,突出了在特定文化内容中所需要的某一特性,使其获得显著度,产生独特的文化映射意义。动物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物种,为人类的认知提供了最为熟悉的具体的经验域。人们常用动物显著的种属特性来转指或表达其他事物或人的不显著的特性,而其基础就是认知隐喻。动物词汇的认知隐喻意义属于联想意义,通过联想相似性而产生。这种联想相似性主要来源于动物特性映射、文化映射两大方面。动物的某些具体特性使得该动物词汇产生特定的联想意义,而动物词汇则因文化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联想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英汉动物隐喻文化喻意比较分析 篇6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4]。不论是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有大量亟需表达的事物和思想, 新事物层出不穷, 由于我们自身体验以及认知能力的局限性, 不可能对新事物有及时全面的认识, 这时我们往往会借助对相似或相关事物的已有体验对其进行认知。这种用已知事物或已有体验来认知新事物新体验的方式即隐喻, 免去了人们花费更多精力对其进行认知的麻烦, 也能顺利提高认知水平。
Lakoff指出, 人们由思维和行动形成的概念系统就其本质来讲是隐喻的[4]。概念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人们的体验得到。比如:我们是谁、为什么活在世上、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 这些思维活动是由一个个概念系统组成的, 大部分的概念是通过隐喻建立起来的, 这样的隐喻被Lakoff和Johnson等称为概念隐喻。
Lakoff认为概念隐喻依语境存在, 他更关注隐喻如何在语篇、交际等这种大的语用环境中发挥用处, 甚至拓宽语用范围。概念隐喻需要以共同的文化语境为基础, 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 面临的事物和问题不同, 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有人说“争论是舞蹈”, 那么说这句话的人肯定与我们处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 其行动、经验也会跟我们不同[5]。因此概念隐喻不能脱离语境存在, 没有文化背景做铺垫, 很多概念隐喻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二、英汉动物隐喻文化喻意分析
中西文化中, 人们都与动物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同一动物被隐喻化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甚至相悖的文化含义。因此, 理解隐喻内涵需要在一定的语境中。
下面以英汉语言动物隐喻为例, 分析它们因中西文化环境差异或个体经验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文化内涵。
(一) 同一动物词汇, 隐喻意义基本相同
由于个人体验和认知习惯不同, 找不到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隐喻意义完全相同的动物词汇, 但英汉两种文化背景下隐喻意义基本相同的动物词汇却很多。
以狐狸fox为例。英语中fox喻指诡计多端、奸诈狡猾的人, 相关表达有:
He had wary, foxy eyes. 他的眼睛机警而又狡诈。
A fox may grow grew, but never good. 狐狸会变, 但本性难移。
汉语中, 狐狸常用来形容人老奸巨猾或狡猾至极, 相关的隐喻表达:
咱们都是千年的狐狸, 你跟我玩什么聊斋啊!
这个世界太疯狂, 狐狸给鸡当伴娘。
英语中, 蛇 (snake) 有狡猾、邪恶的寓意, 被奉为西方文化经典的《圣经》一书中, 正是邪恶的蛇引诱人类的祖先夏娃偷吃禁果, 上帝恼怒地将夏娃和亚当赶出伊甸园, 人类从此过上了劳碌悲苦的生活。英语中包含蛇snake的习语也多是贬义, 如:a snake in the grass ( 阴险而伪善的人) , to warm a snake in one’s bosom (养虎遗患, 姑息坏人) 等等。
(二) 同一动物词汇, 不同隐喻意义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英汉语言中常会赋予同一动物不同的隐喻意义, 导致两种语言环境下同一动物词汇隐喻意义产生不同甚至相悖的情况。
猫头鹰owl的隐喻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完全不同, 西方传统观念认为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 在很多儿童读物和漫画中, 猫头鹰通常很严肃很有头脑。从英语谚语“As wise as an owl”就可以看出西方人对猫头鹰智慧的肯定。而对多数中国人而言, 外貌丑陋、叫声凄厉的猫头鹰常常让人感到恐怖阴森、不寒而栗, 将其称为“不详鸟、报丧鸟、逐魂鸟”, 看作“死亡和黑暗”的象征[6]。《诗经· 鸱鸮》写道:“鸱鸮鸱鸮, 既取我子, 无毁我室”, 体现了猫头鹰的残忍无情。“夜猫子睡觉, 睁只眼, 闭只眼”, “夜猫子进宅, 准没好事”, “老鹰变成夜猫子, 一代不如一代”等关于猫头鹰的民间俗语更是数不胜数。显而易见, 在中国文化中, 猫头鹰扮演的是一个丑陋阴暗的角色。
(三) 不同动物词汇, 隐喻意义基本相同
中国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 牛由于天性温顺且健壮有力, 很早便被当作传统的农耕工具, 受到中国劳动人民极高的评价, 勤劳踏实、兢兢业业、勤于奉献等很多褒义词汇都用来形容牛。宋朝王安石曾赋诗《耕牛》称赞牛吃苦耐劳的美德:“朝耕草茫茫, 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 暮耕连月出。”在早期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中, 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重要的代步工具, 还是古代将士们出山御敌的得力助手。尽管牛和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物, 但由于它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起到了同样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对牛的认知或许正如西方人对马的认知一样, 许多与“马”相关的英语习语若放到汉语语境中来, 换成“牛”理解也未尝不可, 如:talk horse吹牛, a willing horse孺子牛。
(四) 隐喻意义空缺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无论在词汇还是表达上都存在很大不同。某一动物在一种语言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但在别的语言中可能文化喻意比较有限, 有时甚至出现文化喻意空缺的现象。
英语民族的生活环境多与海洋密切相关, 因此他们关于鱼的词汇和隐喻都很丰富, 但由于汉语言民族长久生活于陆地环境中, 与水生动物的接触较少, 英语中许多以鱼fish为喻体的隐喻在汉语言民族看来并没有那么通俗易懂, 这些习语在译成中文时, 有时甚至需要换掉喻体, 如:“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可译为“不要班门弄斧”, 但“鱼”字已不复可见;而“Go to the sea, if you would fish well”则和汉语中的“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两者或可替换。同样的, 有些为中国人熟悉的词汇和隐喻也会在英语语言中出现空缺现象, 如为汉语言民族熟知的“鸳鸯”象征夫妻恩爱, “仙鹤”代表长命百岁, “喜鹊”表示好事将至。这些动物隐喻都依据一定的文化语境而存在, 一旦脱离了特定的文化语境, 其隐喻意义也就无从谈起。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着大量的动物隐喻, 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喻意。本文从概念隐喻入手, 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同一动物因文化语境不同而映射出的不同文化喻意。
关键词:英汉语言,概念隐喻,动物隐喻,文化喻意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Kovecses, 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项成东, 王茂.英汉动物隐喻的跨文化研究[J].现代外语, 2009, (3) :239-328.
[4]Lakeoff, Gand 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谭爽.莱考夫概念隐喻专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2.
动物隐喻论文 篇7
一.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的因素———语言的、节奏的、象征的、形态的———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2]。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不同于普通话的动物名词, 它们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笔者通过搜集该类名词, 发现它们具有直观易懂、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等特点。
(一) 动物名称直观易懂
有一部分动物名称在东北方言里直接按照它们的体貌特征和秉性习惯来称呼的, 简单明了, 形象直观。比如:
1.瓢虫, 它的颜色鲜艳, 常见的是黄色、褐色、红色和橙色, 身上长有斑点, 东北人称它们为“花大姐”, 既显出了它们的特点, 又让人叫起来感觉很亲切。
2.飞蛾, 因为它飞的时候翅膀不断煽动, 这个动作北方叫做“扑棱”, 而且声音上也是“扑棱”“扑棱”的声音, 所以被北方百姓俗称为“扑棱蛾子”。东北人也把“鸽子”叫做“扑鸽子”, 其原因是一样的。
这样称呼这些常见的动物, 不仅简简单单, 让人容易理解。把对于农民感到陌生的词语换为自己熟悉的日常词语, 不仅减轻了人们的记忆负担, 还丰富了语言词汇系统。
(二) 语法的地域性特色分明
东北方言里, 动物名词在语法上具有鲜明的方言烙印。
例1:对动物的称呼多加前缀“老”, 如老牛、老抱子 (孵化小鸡的母鸡) 、老鸹 (乌鸦) 、老黄 (黄鼠狼) 等。
例2:对动物称呼多用后缀“子”, 如鸭子、杨喇子 (刺蛾) 、傻狍子、黑鱼棒子等等。
这些语法特征, 显示了东北方言的特点。人们这样称呼自己熟悉的动物, 又表现出了东北人对动物的喜爱。
(三) 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遗留
由于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在这里世代生活着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等民族。各民族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杂居共处、民族通婚等活动, 自然会带来语言的接触, 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因此, 东北方言里存在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词汇。
三、东北方言中动物名词隐喻的使用
所谓动物名词隐喻, 就是把人作为始源域, 用来作比喻的动物是目标域, 以动物的特点来喻人, 实现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投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 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各民族以狩猎、捕鱼和农耕为主, 人们在长期与动物的接触中, 逐渐了解、驯化和使用动物, 于是动物词汇便有了很多形象的比喻。
(一) 动物名词隐喻在口语中的使用
东北方言中具有隐喻功能的动物名词, 大多出现在口语中。在东北农村, 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养一些动物, 以牛、羊、驴、猪和狗为主, 人们在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时, 当然会首选这些身边熟悉的动物。
例1:驴是东北农村人很熟悉的动物, 大家用它来拉车。东北人用“驴性”一词来形容人固执、鲁莽、暴躁、不明事理, 像毛驴的脾气。比如说:“千万别招惹他, 那人特别驴性。”大家还用“驴脸”来形容人很生气, 把脸拉得很长。
例2:鸡、鸭、鹅和狗是农家必养的动物, 在饲养它们的过程中, 也创造出一些有意思的词汇。如:鸡蹬狗刨, 形容粮食剩的不多。秋收时, 人们喜欢把粮食堆在园子里, 主要是玉米需要堆在那里晒干了水分。这样就会被家禽吃一些, 产生了浪费。于是, 就用“鸡蹬狗刨”来表示自家的粮食被家禽浪费, 再加上保管不力, 已经不剩多少了。这个词语很形象地再现了东北农家小院的生活。
(二) 动物名词隐喻在熟语、歇后语中的使用
在东北流行的熟语和歇后语中, 存在大量的动物名词隐喻现象。比如:
1、听蝲蝲蛄叫, 还不种地了。
蝲蝲蛄就是蝼蛄, 它喜欢吃植物的根部, 如果庄稼的根部受损, 就会死掉, 等于农民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但百姓以一种乐观的态度来面对它, “听蝲蝲蛄叫, 还不种地了”, 也就引申为在阻力面前, 不要气馁, 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想法, 勇敢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2、狗吃碗碴子———满肚词 (瓷) 儿
这是幽默的东北人在调侃某个人能言善辩, 话语富有生活化气息, 同时诙谐、风趣。
四、结语
解析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现象 篇8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而语言正是人类基于自身经验的认知结果, 人类的认知顺序决定了早期人类的一种典型的思维特点就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人类最早认识自己周围立体的、有形的、具体的东西, 包括人体本身及其器官, 借助于这些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 这就形成了“万物是人”的隐喻概念系统;同时, 人类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周围的事物来认识自己, 形成了一个与周围物质世界互动的认知过程, 进而形成了“人是万物”的隐喻概念系统。人们用熟悉的动物来表达对自身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理解, 于是语言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动物隐喻现象。
二、动物词歇后语的界定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喻形式的口头用语[1]。动物词歇后语是指谜面部分以动物为表述对象, 借用动物的形象或者动作行为表达隐含意义的歇后语。用隐喻的有关知识解读汉语动物词歇后语隐含之意的构建过程, 将为汉语俗语的研究打开新的视野。
三、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构建
歇后语的语义表达的重点在注语部分, 从注语的角度, 我们可以把歇后语分为两类:一类是注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歇后语要表达的意思;另一类是注语的字面义并非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而是通过谐音、比喻、双关等手段产生了转义, 而转义才是歇后语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在对动物俗语的整理过程中, 我们发现, 有一部分动物歇后语已经在具体的使用中脱离了字面意思而成为一种隐喻的表达。正是因为人类思维具有隐喻性, 才使得歇后语的含义由各个具体概念域一向抽象领域延伸, 也使得歇后语获得了超出具体情境的常规含义。由此可见, 隐喻是歇后语语义构建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性是隐喻意义形成过程中本体和喻体之间语义转换的基础。甚至可以说, 相似性是构成隐喻表达的基本条件。在汉语动物俗语中, 歇后语的字面义和转义之间的相似性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语音相似, 一种是语义相似, 我们可以称之为语音隐喻和语义隐喻。下面对这两种隐喻作具体分析。
1. 语音隐喻
“语音隐喻”的概念最早是由外国学者Ivan Fónagy在1999年提出的, 主要从发音方式和它所表达的意义角度展开论述。该理论引进国内后, 也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 李弘 (2005) 从认知语言学的跨域映射角度, 结合有关的汉语事实, 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魏万德和伊慧 (2006) 探讨了语音隐喻的认知机制。他们都已注意到汉语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现象, 但由于不是专题论述, 探讨相对比较简单。本文试图从语音隐喻的角度揭示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建构过程。
动物词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现象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些由象声词构成的歇后语, 如“石鸡上南坡———咯咕咯”, “咯咕咯”本来指石鸡的叫声, 与“各顾各”没有任何实际的联系, 只是因为二者在语音上的相似性才构成了这个歇后语, 实现了语义从声音域到抽象域的映射:“每个人都只顾着自己”。这在同义歇后语的对比中体现的更清楚, 同样的情况, 注语也是“各顾各”, “山药蛋抛坡———各顾各”的着眼点是两者在场景构成上的相似性, 与语音隐喻是截然不同的[1]。
下面分三种情况来分析动物歇后语中的语音隐喻现象。
(1) 同音同形异义。汉语中存在很多同音同形异义词。一些动物词歇后语就是运用了这一特点构建了自己的隐喻意义, 实现了动物歇后语语义从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的延伸。例如:
(1) 蟒蛇进鸡窝———完蛋。“完蛋”可作两种解释:字面意思是“蛋都破了”, 深层意思是比喻“彻底毁灭或垮台”。
(2) 兔子跟着月亮跑———沾光。“沾光”的字面之意是接触到月光, 深层意思是比喻凭借别人或者某种事物而得到好处。
以上两个歇后语都是利用了两者语音上的相似性构成一个语音隐喻, 完成了从字面的具体情境到深层抽象领域的映射。
(2) 同音异形异义。
(1) 王八坐月子———完 (玩) 蛋。比喻彻底毁灭或者垮台。
(2) 一桶开水烫在狗身上———遍体鳞 (淋) 伤。形容伤痕布满全身, 像鱼鳞一样密。
(3) 绣花针扎泥鳅———又奸 (尖) 又猾 (滑)
以上的三个例子都是通过同音异形字在语音上把毫无关联的两个意思联系起来, 在此过程中, 正是隐喻思维使得这类歇后语的语义从具体概念投射到抽象概念上, 同时也增强了歇后语的表现力。
(3) 近音异形异义。这里所谓的“音近”是指普通话中的读音, 因为这类歇后语来源于方言, 方言中这些词的读音本来就是相同的, 和上面谈到的同音异形异义具有一致性。例如:
(1) 王八照像———鬼 (龟) 头鬼 (龟) 脑, 形容人鬼鬼祟祟的样子。
(2) 马蜂的儿子———歹 (带) 毒, 比喻非常狠毒。
2. 语义隐喻
隐喻思维贯穿了动物歇后语语义形成的全过程。除了上边提到的语音隐喻, 语义隐喻是另外一种语义形成的有效手段, 主要表现就是对注语中词义的引申和扩展。隐喻化是语义创造和引申的有效手段。隐喻化手段使汉语的词汇派生出与词的本义相关的意义, 并由此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有许多动物歇后语正是通过这一方法来构成语义的。例如:
(1) 公鸡飞到屋顶上———高调。“调”, 本为名词, 指语音上的声调, 在词义扩展过程中, 引申出“论调”的意思, 隐喻思维将两者联系起来, 使语义发生了转化, 从字面具体的意义“公鸡叫的声调高”转为抽象意义, 比喻脱离实际的议论或不能兑现的漂亮话。
(2) 断尾巴的蜻蜓———有头无尾。“头”本为名词, 指人身最上部或者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此处引申为“事情的起点”;“尾”本指尾巴, 是鸟、兽、虫、鱼等动物的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 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 这里引申为“事情的终点”。隐喻思维将这两组词语义上的相似性联系起来, 该歇后语的意义也由字面具体的“蜻蜓只有头没有尾巴”转为抽象的意义, 比喻做事有始无终[2]。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大量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分析, 我们知道汉语动物词歇后语的隐喻意义构建可以通过语音隐喻和语义隐喻两种途径实现。语音隐喻有同音同形异义、同音异形异义和近音异形异义三种情况。而语义隐喻是利用一词多义现象实现的。
动物词歇后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隐喻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们汇聚了人们生活中的文化习俗, 体现了人民大众创新思维的能力, 深刻理解这些歇后语的隐喻构建过程, 对于更好地使用动物词歇后语和传承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 (增订三版) (上册)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吴建生, 李淑珍.三晋俗语研究[M].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 2010.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英汉双语) (2002年增补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李弘.语音隐喻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 (5) .
从认知语义学看动物名词的隐喻 篇9
隐喻是日常用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反映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思维模式。在现实世界中, 每一种动物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相对应的词语作为其特定“标记”。当我们看到dog, fish和monkey时, 我们首先会想到这些动物的形象, 接着就会想到这些动物的习性。动物名词引申意义的形成与其所在的文化有着直接联系。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 动物经常被用来形容人, 如“他的吃相像猪一样”, “他狡猾得像只狐狸”。而在英语中, 在没有修辞标识语的情况下, 人们依然可以用“piggish”或“foxy”直接来形容人。我们还常用wolf或fox来形容人的行为, 这种一词多义的情况离不开隐喻的作用。由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 与单个作动词用的名词不同之处在于介词搭配, 如:“fish for”和“fish out”中都有“fish”, 但因为与不同的介词搭配, 意义也完全不同。在介绍由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前, 本文的第二部分, 将先讨论介词的隐喻和Mark Johnson的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和Lakoff的空间隐喻 (Spatial Metaphor) 在短语动词隐喻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介绍动物名词构成的形容词。
2. 介词和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的隐喻
2.1 介词的隐喻
在表达动词的作用对象或对象的方位时, 介词 (包括作介词用的副词)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Mark Johnson和Lakoff提出的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 用图示的概念解释了介词隐喻。意象图示又包括容纳图式 (containment schema) , 路径图式 (path schema) 和作用图式 (force schema) 。限于篇幅, 本节只简要讨论前两个图式。从认知语义学来看, 介词的隐喻源于人类对自身作为容器的感知和人们把一物体置于另一容器中的经历。人们在某一地点时, 也把所处的地点作为一个容器。因此, 空间方位隐喻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抽象概念均通过方位隐喻获得。在人类的语言认知过程中, 对方位域的理解较容易, 因此方位域一般先于隐喻。
介词in作“在里面或中间”解释:
a.the water in the bottle
b.the crevice in the wall
c.the book in the desk
介词on作“在物体表面”解释:
a.the boat on the lake
b.the pen on the notebook
c.the shoes on the floor
d.the city on the river
以上两个介词的前后均是具体的物体, 它们的方位意义不难理解, 也没有经过隐喻的“加工”。容器图式经由隐喻可延伸入抽象领域, 人们可以用具体的物体 (比如容器) 描述非物理现象。如视觉和心理活动可以被感知为容器:
a.target in view/sight
b.out of sight
c.bring…into sight
d.deep in thought
e.fall in love
f.in anger
g.in silence
以上短语中的方位介词揭示了隐喻对概念形成的作用。Lakoff又用空间隐喻 (spatial metaphor) 指出介词的隐喻作用, 如:“down”的本意是位置从高到低, 可以做介词, 如“climb down the mountain”;“down”也可以指事物受到控制或外力的作用, “降低”或“减少”, 如“turn down the radio”, ”keep down the rate of inflation”。“down”的反义词“up”与不同的动词搭配使用, 成为意义相反的短语动词, 如“climb up”, “turn up”;“up”也可以指事物的积极方面或控制事物和对其施加力量, 如“beef up”、“speed up”。
在物理学中, 物体有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不同状态。人们或物体在一定范围内的方位移动既有起点也有终点, 而在起点与终点之间可以有n个连续的地点将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构成了方位移动的完整过程。Mark Johnson的路径图式为我们展示了方位移动的连续性和方向性。另外, 时间的跨度与移动的距离呈正比。有关路径图式隐喻的例句, 如:
a.Life is a journey.
b.We are approaching the end of the project and we are almost there.
2.2 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的隐喻
借助具体的事物谈抽象的事物是隐喻的一大特点, 由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也是如此, 但这些短语动词与单个作动词用的动物名词不同的是介词搭配。Mark Johnson提出的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认为, 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和对环境的感知都可以用来塑造人在各种抽象语域中的思维。因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fish”在下面两句中的意义:“We will have fish for lunch today”, “Let’s go fishing this weekend”。隐喻反映了语言的概念结构, 动物名词的原意通过隐喻投射到了目标域形成引申意义。介词也有引申意义, 它们通常介于动词和对象之间, 起到桥接作用。Lakoff的空间隐喻 (spatial metaphor) 对介词隐喻进行了解释, 如:“up”指事物的积极方面或控制事物和对其施加力量, “down”指事物受到控制或外力的作用。例:“Security has been beefed up” (安全措施得到了加强) 。“Beef”作单个动词用时意为“使 (菜牛) 长膘”, 而与“up”组合成短语动词时又有“提高”和“加强”的意义。“wolf down” (狼吞虎咽) , “wolf”作单个动词用时意为“猎狼”。“squirrel away” (贮藏) 中的“squirrel”不与“away”搭配就没有动词引申意义, “away”在这的意义是“把某物安全存放或藏在某处”。同一个动物名词, 与不同的介词搭配还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意义, 如“for”可以用来指行动的目标、目的或去处, “fish for” (设法获得) 中的“for”指行动的目标或目的。“out”和一些动词连用表示某物或某人出现或把藏着的东西拿出来, “fish…out” (拿出) 。动物名词在这些短语动词中是整个意义的基础, 而与其搭配的介词, 可以看作是对意义的隐喻延伸。
动物名词不经词性变化也可以组合成短语动词。例:“have a whale of a time” (玩得很快活) , 这里的“whale”依然保留其原意“鲸鱼”, 只有在“a whale of”这一短语中才意为“大量的”或“了不起的”。语义学家认为人类在自身成长以及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普遍经验并构造了语言概念结构。有些短语动词正是人类观察大自然的直接结果, 例:“make a beeline for” (直奔某人/某物) , 在自然世界中, 蜜蜂发现花蜜后会直线飞回蜂窝。
3. 动物名词构成的形容词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 词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无论是范畴还是概念都以人类经验为基础。除了人自身的形体 (如五官、四肢) 以外, 动物也是人类最早接触的自然界的一部分。根据隐喻理论, 动物名词的原意作为始源域 (Source Domain) 被投射到目标域 (Target Domain) 。动物名词构成的复合形容词既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 也可以作表语。其结构通常为“动物名词+名词ed形式”, 如:“Richard the lion-hearted” (勇猛理查德) 。“Man he is, he is chicken-hearted.” (虽然是男人, 他却很胆小) 。只要知道“Lion”和“Chicken”在现实世界中的形象, 人们就不难理解这两个形容词的涵义:“像狮子一样勇猛”, “像小鸡一样胆小”。但我们通常并不把这类形容词译成“像……一样”, 而是用此组合所产生的新意义取代其修辞意义, 如:“勇猛的”, “胆小的”。狮子的形象存在于我们的经验中, 它的“勇猛”属性在这个复合形容词中已转移给了人。因此, “lion-hearted”的意义中虽然没有“狮子”, 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整个形容词的意义。同理, “chicken-hearted”意为“胆小的”, “henpecked”意为“怕老婆的”, “snail-paced”意为“缓慢的”, “eagle-eyed”意为“目光锐利的”等等。
像“dogged”, “monkeyish”和“piggish”这类加词缀构成的形容词都有“似……的”修辞意义, 但我们通常会使用给被修饰词的属性意义, 因此“a dogged scholar”意为“一个坚持自己意见的学者”而不是“似狗的学者”;“a monkeyish child”意为“顽皮的小孩”;“piggish table manner”意为“贪吃的吃相”。
4. 结论
由动物名词构成的形容词既有修饰意义, 也有描述动物某种属性的意义, 但我们通常使用后者。一方面是因为词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 范畴、概念都以人类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使用隐喻能使语言表达在形式上既不失生动, 又能将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由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 其意义不只是名词原意的引申, 它还受介词引申意义的影响。但引申的意义都来源于人类的日常生活经验, 有些则是人类观察大自然的直接结果。借助具体的事物谈抽象的事物是隐喻的特点, 短语动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用具体的事物或动作来表达抽象事物或动作。短语动词的语义不等于所涉单词意义的简单叠加, 从结构上看, 这些由动物名词构成的短语动词一般有不可变的固定性。其中, 丰富的文化积淀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创造性, 也反映了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从语用上说, 短语动词更能形象地表达意义, 如果读到这样两句句子:“She had money saved in various bank accounts.”和“She had money squirreled away in various bank accounts.”从形象化角度来看, 包含短语动词的后一句更有可读性。
参考文献
[1]David W.Carroll, 2000, Psychology of Language[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F.Ungerer, H.J.Schmid,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John I.Saeed, 2000, Semantics[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何善芬, 2005:《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徐广联, 2003:《大学英语语法》 (第二版) [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6]周琳, 2006:《英汉动名转用研究》[D], 国防科技大学
[7]廖光蓉, 2004:《词语专门意义的认知研究》[D], 湖南大学
[8]吴国华, 1993 (3) :《析谈俄语中表动物名词的社会文化意义》[J], 外语研究
动物隐喻论文 篇10
1文化、隐喻、习语认知
习语, 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 更是一种文化积淀, 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成为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 表达着特定的意义, 它的形成往往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并且它常常是语言简洁形象, 而寓意深刻抽象。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因素 (简称文化因素) 都对该民族的语言有着深刻的影响。文化促进语言的形成, 语言体现文化的痕迹。正因如此, 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 习语的习得相对词汇的理解要困难得多。一个人的二语水平也可以从他/她对二语习语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大概评判出来。那么, 习语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才能真正习得呢?
1) 文化与习语
传统的看法是, 习语是不可分析的, 它总是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单元, 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该习语的意思。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 学生并不能真正读懂该习语的文化内涵以及来源。今年来, 习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注意到文化对习语形成的影响。从《朗文英语习语词典》、《英语习语大词典》、《牛津英语习语词典》和《剑桥国际英语成语词典》等各类英语习语学习词典的出现也可见一斑。除了专门的习语词典外, 跟习语有关的文化信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被收录到各大主流英语学习词典中。如OALD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 第六版之后的版本在提供文化背景信息方面比起前五版有了较大的突破, 其中包括Origin (词源) 专栏。
2) 文化与隐喻
隐喻现象自古有之,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不受重视。隐喻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 吸引了来自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学者的注意。近几十年来, 隐喻理论在国内外均有了较大的发展, 隐喻研究的相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国外的主要著作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是Lakoff, 他和同事编著了Metaphors We Live by, More Than Cold Reasons: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等专著。国内有束定芳的《隐喻学研究》 (2001) , 胡壮麟的《认知隐喻学》 (2004) 以及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2005) 等。胡的《认知隐喻学》讨论了语言、隐喻和认知三者的关系, 他进而论述了隐喻的实质, 从隐喻与认知的关系又具体阐述了国外的几种隐喻观, 包括传导隐喻, 概念隐喻, 基本隐喻, 诗性隐喻以及根隐喻, 另外他探讨了隐喻的理解以及应用。该文主要是借助西方Lakoff等的隐喻观试图论述英语习语的习得。Lakoff等人的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Lakoff和Johnson认为: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 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新经验, 两类事物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发现它们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 (葛建民, 邹积会2011;Lakoff, Johnson 1980) 。隐喻起源于生活。隐喻现象与文化同样息息相关。比如汉英空间方位词的隐喻意义不一, 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Lakoff及其伙伴发现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隐喻, 其中有一组隐喻被定义为空间隐喻 (Saeed 2003;Lakoff, Johnson 1980) 。
3) 隐喻与习语语义认知
心理语言学家Raymond Gibbs提出了各种习语处理方式假说, 他认为习语是深藏在人类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的表层现象, 是可分析和活用的。他把习语分成三类:第一类为不可分析性习语, 这些习语无论从字面意义还是从隐喻概念都解释不通。第二类是可正常分析的词组, 这类习语比较直接、形象, 实际运用的意义和字面意思几乎完全一致, 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并不会产生歧义;Gibbs认为这两类习语只占众多习语中的很小一部分。第三类是不可正常分析的习语, 这些习语的含义不能直截了当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 而要借助隐喻知识才可以捕捉到其真正含义 (葛建民邹积会2011;Gibbs 1990) 。隐喻在习语的语义认知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隐喻知识对学生习得习语有着积极的作用。第三类习语将是本文的分析重点。要理解隐喻对习语认知的作用, 我们可以先了解下Lakoff等的概念隐喻理念以及基本概念隐喻, 其中有一个相当典型的模式A是B (A is B) 。比如, “ARGUMENT IS WAR”这个概念隐喻, 它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Lakoff, Johnson 1980) :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h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 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他还分析到在这个概念隐喻中, 我们与之争论的是我们的对手;我们攻击他的位置, 防护自己的;我们会得到或者失去战地;我们计划并且使用策略等等。尽管并没有真正地用身体作战, 我们进行口头的战争, 战争中的攻击、防御等反映在争论的结构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TIME IS MONEY (时间是金钱) ”同样体现了一种系统性, 在这个概念隐喻中, 时间被认为是一种具体的有价值的商品。在进行概念隐喻的时候, 喻源域的某些特性被凸显出来, 并被映现在目标域上。
章宜华 (2009) 在他的著作《语义·认知·释义》中论述了隐喻的认知特征以及认知功能。隐喻的主要认知基础是经验, 即一个语言社团约定的一些习惯认知模式, 它能利用源域和目的域的某些联系, 生动形象地凸显特定的语义信息。隐喻的形成是具有认知域外部特征, 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隐喻的认知基础有两种:一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二是以经验相关性为基础的隐喻映射。这在隐喻习语的认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 蝙蝠是一种夜行性动物, 近乎全盲, 因此 (as) blind as a bat意思是看不清;像蝙蝠一样瞎。其中, 源域蝙蝠与目的域 (未出现的人) 存在一种相似性—视力差、看不清, 这还跟背景知识相关, 即蝙蝠几近全盲, 主要靠它自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综上所述, 习语植于文化, 隐喻反映文化, 大部分的习语认知基于文化隐喻, 三者密切相关。
2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在现阶段, 重新认识隐喻有助于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和发展, 因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 对语义的形成和认知起着重要作用。源域是一个以隐喻的方式来为另一认知域提供理解或解释手段的概念, 而目的域就是根据源域特性进行隐喻构建和理解的语义域 (章宜华2009) 。隐喻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 它一样拥有隐喻的认知机制。通常, 目的域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 而源域是一些具体的概念。必须通过将源域的特性映现到目的域上, 使目的域具有源域的特性, 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比如, 前面的 (as) blind as a bat中, 蝙蝠的视力弱是源域, 它解释了目的域看不清的状况。在习语认知的过程中, 我们会充分调动我们的背景知识、经验, 从而为习语的认知提供意义理据。因此,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展示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文化因素, 包括社会背景, 生活习俗, 宗教信仰, 乃至人们的经验等被激活, 作用于源域, 凸显源域的特性, 通过隐喻映现在目的域上, 使得目的域凸显某些源域的特性, 从而为隐喻习语的理解提供理据, 促成隐喻习语的语义认知。
3 动物习语语义理解实例分析
动物词在各个民族中, 由于文化习俗等的不一致, 有的含有不同的隐喻内涵。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as blind as a bat这个动物习语的语义理解, 下面我们先来谈谈动物隐喻习语的几个特性, 再接着用更多的实例阐述动物习语的认知过程。
1) 系统性
我们常常会将动物的某些特性跟人的品行或者性格等联系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 (as) blind as a bat也是这个道理, 映现得到的就是人看不清。再比如, 在英语国家中, 狗、猫等许多动物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 反映在英语习语中, 狗、猫等动物经常被喻为人。“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 经验性
经验性指的就是一些常识、日常经验或社会经验可以协助我们理解习语。比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我们知道马车拉货时是马在前面拉, 车在后面, 假如将车放在马前那则是本末倒置。类似的一个习语是the tail wagging the dog, 类似地, 常理是狗摇尾巴, 在这个习语当中尾巴反倒摇狗, 尾巴本该受狗控制, 反倒占了主动, 因此有“次要部分支配或决定全局”的意思。
3) 文化性
词典编纂者在双解或双语词典编纂过程中, 都十分注意英汉的差异, 以防止母语造成的负迁移。在习语的理解过程中同样如此, 英汉语在解释一些相同概念时可能用不同的词语, 而且有些看似类似的习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理解其潜在涵义。比如, 汉语有“力大如牛”的表达式, 而英语则是as strong as a horse;再比如狗和龙在英汉语中不同的文化导致的不同涵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则主要体现在英汉双解/双语词典当中。比如, close, lock, etc.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 (Am E close, etc.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escaped) 这个习语的涵义是“亡马锁厩, 为时已晚”, 有的英汉词典将之译为亡羊补牢, 实为误译。因为亡羊补牢有着一个典故, 其内涵是为时不晚。
在前面我们了解了动物隐喻习语认知的机制以及特性, 现在以含“horse”的几个习语为例做个简单的分析。
1 hold your horses
2 horses for courses
3 a one, two, three, etc.horse race
4 back the wrong horse
5 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
6 eat like a horse
7 flog a dead horse
8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9 be/get on your high horse
10 wild horses would not drag, make, etc.sb (do sth)
在西方, 赛马极为流行, 早在14世纪有有了赛马活动, 因此跟马有关的习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比赛相关的, 如上面习语中的1, 2, 3, 4, 5。在赛马过程中, 人们会对某匹马下赌注, 而假如我们下赌注的那匹马失利了, 我们则认为我们下错赌注了。通过隐喻映现, 4 back the wrong the horse就可以引申为下错赌注 (支持了失败的一方或事情) 。中途, 我们可能由于看到另外一匹马更有利, 改下更大的赌注在另外一匹马上。5 change horses in mid-stream则意为中途变卦, 中途支持另外的人或事。每匹赛马都会有一个赛道, 马在合适的跑道上跑得更快, 因此通过隐喻映现, 2 horses for courses可以引申为知人善任。同理, 3 a one, two, three, etc.horse race可以引申为只有一个 (或两个, 三个) 队 (或候选人) 有获胜机会的比赛 (或竞选)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的系统性, 其中含有一个概念隐喻, 即竞选是赛马。
有关horse的另一些习语则可以从经验去认识其语义。比如, 当我们在马上奔腾的时候, 别人让你稳住马匹, 不要着急, 稍等, 1 hold your horses就可以用为劝人三思, 先别采取行动。另外, 由于马比较庞大, 像马儿一样吃就给人一种食量很大的感觉, 因此6 eat like a horse意为吃得很多。7 flog a dead horse, 直译为鞭策死马, 既然马已经死了, 你再鞭策它也是枉然, 因此意译为做徒劳无益的事。8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直译为白送的马还看牙口, 引申为对礼物吹毛求疵。9 be/get on your high horse本义为高居马上, 引申为趾高气扬, 自以为了不起。野马都是失去控制的, 力气极大的, 因此10 wild horses would not drag, make, etc.sb (do sth) 引申为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 (或促使) 某人做某事。汉语有一个相似的表达:八匹马也拉不了某人回头。以上表达法则通过人们对马的经验以及根据其相似性进行隐喻映现实现语义上的理解。
4对英语教学和学生使用词典自学的启示
由于习语的特殊性, 学生对习语认知存在困难。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文化隐喻认知帮助学生更轻易地理解习语呢?学生又应该如何利用英语学习词典来进行对习语相关知识的学习呢?
1) 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Zoltán Kovecses 1996年的一个小规模实验研究证实了经隐喻意识培养的二语学习者对习语的习得率比用传统记忆方式学习的学生习语习得率高25%;Boers的实验也表明了隐喻意识教法的学生词汇能力明显优于接受传统词汇教学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探讨习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习语内部更深层次的内涵, 引导学生建立英语隐喻习语的认知机制, 同时触类旁通跟系统性地习得更多地道的英语习语。
2) 对学生自学使用词典的启示
当学生在遇到不懂的习语时, 有几个渠道可以释疑, 其中包括向老师咨询, 向同学咨询等, 然后最重要的是查词典。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借助词典、互联网等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隐喻可能会出现相同的表达方式表示相同的意思, 比如英文中的“paper tiger”对应汉语的“纸老虎”;但更表达方式相同而概念隐喻不同, 比如:“fat”中文是“肥或丰富”的意思, 如在“肥缺”中表示收入很好的职位, 而其在隐喻习语“fat chance”中却指“没戏, 机会渺茫”;英语中很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与汉语的隐喻含义也不一样, 如“dragon”, “dog”等。所以学生在利用词典自学时, 最好选用英英词典, 或带有英文解释的词典, 甚至是专门的习语学习词典如《朗文英语习语词典》、《英语习语大词典》等。使用词典时, 要注意词典里提供的词源及词演变的信息, 以帮助自己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习语及其内涵。在学习时可以根据词典提供的信息, 以主体或者隐喻含义为基础来总结习语系列或语族, 以便更系统的记忆习语。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J].Ap-plied Linguistics, 2002, 21 (4) :553-571.
[2]Kovecses 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3]Lakoff, George,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Saeed, John I.Semantics[M].UK: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3:347.
[5]葛建民, 邹积.英语习语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2) .
[6]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7]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 2002 (1) .
[8]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动物隐喻论文】推荐阅读:
隐喻设计论文08-18
英语学习的隐喻含义论文07-08
英汉身体隐喻对比研究论文09-07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09-03
模因论与隐喻研究论文09-23
评论文章中的隐喻研究论文09-06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07-23
隐喻、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07-02
隐喻修辞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