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2024-09-03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精选6篇)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篇1

1、引亩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最早提出了隐喻的定义,隐喻是“词语从常用意义到新意义的转换”。在这个比较宽泛的定义下,其他的许多语言表达形式,如寓言、提喻、转喻等都可以认为是具有隐喻性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术语,这些语言表达形式都体现了词汇本身指代意义在语义和逻辑上的变化。隐喻性语言,在字面指代意义的基础上,通常具有特定的语义特征和变化,无法从这些语言表达的字面形式预知其隐含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等比喻性表达的时候必须经历两个过程。首先,领会源语言中隐喻的比喻意义。其次,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对应的意义表达方式。

2、隐喻的文化意义

《大英百科全书》对文化给出了如下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备的其他能力和习惯”。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探讨了文化和隐喻的关系,认为“文化从某种角度说,是表达现实的隐喻的集合体”。人正是通过构建于现实基础的隐喻形成对世界的认知。特定文化中的人使用特定的语言反应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特定的态度。因此本文在认知的框架下探讨隐喻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注意存在文化差异的语言所体现出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比如英语和汉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是不同的,因而导致翻译的困难。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的程度决定了翻译的难度的大小。

不同文化之间也存在着相似性。在不同文化之中,环境、气候、社会发展历程等因素可能截然不同,但是,从本质而言,人类社会经历了共同的生物发展史。人类所生活的客观现实世界各有不同,但亦有颇多相似之处。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之中存在着表达相似观念的相似的隐喻表达。

可是,文化差异性往往大于文化相似性。由于不同文化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不同,隐喻通常具有文化特定性这一特征。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并没有一种简单的通行的原则。任何源语言中的隐喻的可翻译性都取决于两点。第一,这一隐喻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经验和语义联系。第二,这一隐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在目标语言当中得以还原,这取决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换言之,决定源语言中的隐喻的可翻译性的因素并不是隐喻本身的创新性,而是隐喻所承载的文化经验和语义联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目标语言所分享。

3、翻译中的隐喻和认知

译者在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翻译过程中,不但要注意源语言文化当中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要注意目标语言文化中的文化模式。翻译家奈达认为最好的翻译应该能够在目标语言读者中引起和源语言读者同样的共鸣。本文论及的认知框架下的翻译正是基于认知对应性这一概念,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信息缺失的最小化。隐喻必须被看做是一种认知方法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或修辞现象。换言之,隐喻实际上是人的经验的概念化的途径。那么从认知的角度认识隐喻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通过源域认识目标域的方式。通常是两个实体之间的比较和类推。比如,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比喻。这里金钱即源域,时间即目标域。通过具体的金钱来认识抽象的时间。两者的相似性即其珍贵性。因此,隐喻实际上是一种把源域映射于目标域的认知方式。换言之,就是把对源域的认知转移到对目标域的认知。比如,我们说时间是无价的,实际上是通过金钱来认识时间。这里我们要注意文化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隐喻的翻译,本文拟结合翻译家曼德布立特提出的“认知翻译假设”理论探讨认知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曼德布立特提出了两种认知映射条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进行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映射体系的概念转换。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时间和翻译难度取决于源语言的认知体系和目标语言的认知体系之间的相似程度。在相似映射条件下,译者往往能够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似的表达,那么翻译工作能够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不同映射条件下,译者通常不能找到相似的表达,就不得不采取其他的翻译手段。前者的翻译成果通常是两个隐喻的对应表达形式。而后者的翻译成果往往很难依旧采取隐喻表达形式,往往用明喻、意译、注释、解释等方式替代,甚至于将隐喻省略不译。

3.1 相似映射条件下的隐喻

相似映射条件下的隐喻表达了两种语言之间所共通的语言表达形式。人类学家把这种人类共通的思维表达称为文化普遍性。所谓普遍文化指的是共通的实践生活所反映出的人类的共通的核心价值观。不同文化之间映射的相似性可以称之为“泛文化隐喻表达”。此类隐喻往往具有教诲功能,体现人类在哲学、逻辑、智慧等方面的共通的成就,反映人类的共通经验。体现在语言中,就是隐喻的相似表达。

3.2 不同映射条件下的隐喻

语言是反映人类文化的镜子。通过语亩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概念体系。不同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认知世界。因此,特定的文化之中有特定的隐喻表达。特定.文化中的特定隐喻表达形式被称之为该文化中的根隐喻,反映该文化的特定认知形式。在汉语中,龙是富贵、权力、地位的象征,是皇帝的符号,我们“望子成龙”。然而,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喷火的邪恶生物,是骑士为了营救城堡中的公主而斩杀的对象。因此龙的隐喻意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就体现了不同的认知方式。

4、结论

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和认知的重要影响。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在相似映射条件和不同映射条件下对隐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实现隐喻的正确翻译。

摘要: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论述了隐喻的文化意义,强调了隐喻翻译过程中认知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两种映射条件下隐喻的翻译。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2]曼德布立特,《隐喻认知观及其在翻译理论中的运用》,1995,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出版社.

[3]克罗夫特,《认知语言学》,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篇2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隐喻框架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本论文从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二领域模式)和福柯尼耶(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多空间模式)出发,试结合认知心理学和隐喻认知理论模式探索性描述译者的翻译过程.

作 者:严苡丹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059 关键词:翻译   认知心理学   隐喻框架   概念隐喻理论(二领域模式)   概念整合理论(多空间模式)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篇3

关键词:框架理论 英汉词语 翻译策略

一、框架及框架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是激活框架的支撑点,人们通常借助被激活的框架来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Fillmore于1975年最先提出了“框架”这一概念并将其介绍到语言学里来。在《框架语义学》(1982)一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框架理论,把框架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

认知框架具有显著的特征。首先,其基本成分稳定,任何一个成分一经提及,可激活整个认知框架。其次,不同成分所激活的同一框架有认知视角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同一系统产生各种不同的框架,其中次框架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与整体框架相关的特定情景知识。

二、从框架理论解读中西文化语境下的英汉词语差异

Fillmore认为在不同的语言中,框架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当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联系起来,难以处理的是框架特性。下文笔者将试析英汉词语框架的文化差异特性。

1框架层级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认知框架结构和框架系统,在不同文化语境的交往中可能导致难解。如例所示:

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

“差不多”一词在汉语中作形容词,指人的性格或者做事态度,属于[态度]和[性格]这两个认知框架。胡适先生出于讽刺目的用其作名词,使之归属于[姓名]框架。在[人]这个大框架系统里,[态度]、[性格]和[姓名]为同一级的不同次框架。利用认知框架错位传递隐性嘲讽,这在汉语语境不难理解。因为汉语中将“差不多”看作人名时,可以同时激活[姓名]框架以及[态度]和[性格]框架;而在英语中,MrCha Buduo仅能激活[姓名]框架,很难让英语母语者将其与为人处事的态度联系起来。在英语中也有此种情况,如MrRight(如意郎君)。

2框架成分差异

英汉语里有些对应语言表达式很相似,但框架内成分同中有异,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很容易引起理解偏误。请看例子:

I know the philosophy but in reality things do not always work that way。

一见到philosophy很多人便不假思索地译为“哲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定义,[哲学]框架包括“关于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在具体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的特点”这三个成分。参照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2004)的定义,[philosophy]框架包括以下成分:the use of reason and argument; a particular system or set of beliefs; advanced learning in general; calmness or conduct。对比可见,英语[philosophy]的框架成分比汉语的[哲学]框架要多且范围也宽。由于英汉不同背景下人们激活的框架并非绝对对应,“philosophy”也并非时时等于“哲学”。

3字面相同框架迥异

英汉语里字面一致的词语有时表达的意义却相去甚远。例如,有人将汉语的“怒发冲冠”对等于英语的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殊不知,二者字面接近,但框架完全不同,表达之意也差之千里。前者形容愤怒至极,属于[愤怒]框架,而后者表示恐惧至极,属于[恐惧]框架,倒与“毛骨悚然”相对应。此外,“gas station”不等于“煤气站”,“service station”也不是“服务站”,二者都表示“加油站”。在框架理论看来,这些表面相同的表达式在英汉语里都属于截然不同的框架。

三、翻译策略探讨

从框架理论来看,翻译就是寻找一个构建意义的处方,即译者在译语中重构框架结构及成分的协调性,激活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从而实现翻译的最佳状态。

1调整框架结构

认知框架虽然带有隐性的特点,但却是由语言形式激活的,因此在翻译中可以通过显性的词汇来调整框架。例如,在翻译《差不多先生传》中的那句话时,张培基先生插入了一个成分,原句译成:His surname is Cha and his given name,Buduo,which altogether means “about the same”。通过增译加词,将隐性的框架显性化,使不同层级的框架对应起来,译文也就一目了然。此外,也可以在目的语中调整框架结构,把属于[性格]和[态度]框架的about the same调整到[姓名]的框架中,即把MrCha Buduo译成MrAbout-the-same。从而目的语读者就可以激活相应的认知框架,从而充分理解原语。

2框架成分协调处理

对于语言表达式相似而框架成分有异的英汉词语,翻译时需要在语境中灵活把握,避免框架成分冲突。二-2例中如译者不顾语篇情况,将已有定译的语言表达式不假思索地运用,译“philosophy”为“哲学”,将导致意义偏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具体语境下框架成分之间的协调关系。根据二-2中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英语中的“philosophy”和汉语中的“哲学”,二者框架成分差异明显。[philosophy]框架成分较多,包括“原理”,如the philosophy of economic;“看法”,如 my philosophy about this matter等等。从上下文语境来分析,原句中的“philosophy”表示的就是“道理”框架成分。因此可译为:“道理我懂,可是现实中事情并非总是如此的。”[HJ0.57mm]

3框架修改和转换

英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字面意义相同而实际意义迥异。对于此类“貌合神离”的“假朋友”,译者应慎重判断语言表达式所属的框架类别,切忌“望文生义”。例如“食言”不是eat one’s words而是break one’ s words。同时,根据文化背景意义适当修改和转换文化框架。例如,英语中的to eat one’s hat可以转换成汉语的“我就不姓……”。“姓”在中国文化中等于人格,而hat/cap在英国历史上至关重要,to eat my hat其严重性不亚于汉语的“我就改姓”。又如,汉语中的“雨后春笋”不译成to grow like bamboo,而转换译成to grow like mushroom。这样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可以激活相应的文化框架,加深对源语的理解。

语言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认知框架,语言表达式是激活认知框架的触发器。从框架理论新视角审视翻译,译者需灵活协调处理框架差异,找到激活与源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表达式,使源语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框架达到一致,从而有效避免文化交际中的难解和失误。

参考文献

1CJFillmore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Quaderni di Semantica1985

2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毕继万“貌合神离”的词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

4陈德彰翻译辨误[N]环球时报“双语加油站”, 2007

5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6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5

7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篇4

一、概念隐喻理论

Fauconnier指出, 隐喻是连接语言和概念化的一种显著的、普遍的认知过程, 主要依赖源域和目的域两个输入空间的跨越映射;不同概念的信息能够被共同激活, 在某种条件下形成跨域联结, 从而导致新的推理, 生成新的信息。 (Fauconnier 1997:168) 事实上隐喻是一种认知机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隐喻是人们了解认知和改造经验世界的基础, 是人类最普遍的思维方式。

隐喻表明了世界上最普遍的规律, 也证明了不同事物之间是相互有影响的。如Time is money.众所周知, 译为“时间就是金钱”。我们通过Money (金钱) 这个源概念, 对句子中所用的目标 (target) 概念Time (时间) 进行思考或概念化。以此我们可以建立起许多类似的联系:You’re wasting my time. (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 (我们正在用完时间。) 在Langacker (1991) 看来:一个多义词的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 它们不是任意的。每种意义代表一个值, 值与值之间的每一种联系也都是有理据可循的。

二、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

Black认识到在大的语境框架下隐喻理论实际上充当的是一种认知工具, 它推动了词汇的扩展, 使人们加深理解一词多义现象。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词义从而加深记忆。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从隐喻认知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语义。

1. 建立在隐喻相似性特征基础上的, 语境中词汇意义的分析。

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是教师一味的地教单词, 学生机械的重复。这种方法的弊病是学生只学到词汇的字面意义, 没有掌握词汇的内涵及隐喻意义, 最后的结果就是忘得快, 并且经常出现语用错误。因此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语境推断出词汇的准确意义。如She went through life with a good heart。“good”一词字面上仅仅表示好的, 而went through表示穿过。从字面看主语她是由一颗好心脏伴随她在整个她的生命里。而实际上句子想表达的是:她带着一颗善良的心走过了一生。由此可见在语境中分析识别并且正确诠释隐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掌握的能力。

2. 注意分析英汉两种词语含义的词汇隐喻文化异同。

尽管英语与汉语表征上不尽相同, 文化差异也相去甚远。比如:A faithful friend id hard to find.益友难得。甚至, 法语中也是如此。Le temps c’est de l’argent.一寸光阴一寸金。着重体现在进行多义词的讲解当中,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特征。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词语, 达到整体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3. 合理使用隐喻灵活创造这一性质, 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及词汇的拓展。

大家熟知的argument (争论) 有关的隐喻概念argument is war.这个概念就是让人们把对war这个词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argument这个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域的当中,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隐喻现象。比如attack (攻击) 、defense (防御) 、retreat (撤退) 、counterattack (反击) 等, 这些词汇的隐喻义就是围绕着war的词义本身而得以引申的。就像这样, 学生在掌握了war的隐喻概念的同时, 又巩固了旧词attack, defense, 也学习了新词retreat与counterattack.

4. 运用方位意象图式帮助学生理解在介词搭配。

许多学生在使用一些动词和名词搭配的时候, 经常对介词的运用混淆不清。比如说over, out和up。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这三个介词的中心图式来细化区分三者的含义。Over包含有射体, 射体从界标上方的一端向另一端沿着一定路径移动直到消失。Out的射体是包括在界标所占空间之内的, 界标所代表的是一些不确定的物体。它的射体由包含于界标边界范围内的一个位置移动到一个两者完全分离的位置。Up的射体的路径有一个垂直的方向, 而界标仅就其垂直的延伸而与之相关。由此, 在空间图像上我们就可以清楚的区分这三者的概念意义, 从而准确运用。

三、结语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多联想, 尽可能的理解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通过隐喻手段由词的最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扩展。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增加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从词的本义开始, 启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隐喻认知能够帮助学生合理有效的扩大英语词汇的词汇量, 从而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不可否认隐喻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种认知手段。隐喻是链接语言和概念化的一种显著的、普遍的认知过程, 它对多义词的形成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从原型概念理论、隐喻认知两方面阐述隐喻认知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使学生深刻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分析词汇隐喻文化差异, 将语境论引入日常课堂教学。

关键词:隐喻认知,原型,多义词,教学

参考文献

[1]F.Ungerer and H.J.Schmid. (2008)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1980)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框架理论下的隐喻翻译论文 篇5

法国语言学家、哲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的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于1986年出版了《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 该书于1995年出版第二版, 由此提出了关于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最新发展, Sperber&Wil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推翻了传统的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后期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话语意义的推导无需借助交际对象是否遵循了某些原则。或者说, 关联理论的提出是对格氏交际原则的一场“革命”, 是全新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已经成为当今认知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以关联理论为核心的认知语用学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尝试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研究认知隐喻思维与翻译。

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观

2.1 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发展的前沿阶段, 一直关注话语的推导机制。与以往的有关话语推导机制不同 (如格氏的合作原则、利奇的礼貌原则等) , 关联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 其体系既不以规则为基础也不以准则为基础, 只是提出一些看法, 为理解自然语言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语境是“理解某个话语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集合” (Sperber&Wilson, 1986) , 并在关联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的具体所指则有赖于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根据关联理论, 如果听话人能够使用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来理解话语, 交际就能够顺利进行。反之, 假如听话人使用了错误的语境信息, 交际就无法进行下去。也就是说, 人类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 是因为人们能够根据对方的行为或话语进行各种推理。关联理论认为, 交际的实质就是交际者根据读者 (或听话人) 所有的认知环境和交际情境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同时读者 (或听话人) 结合该话语提供的信息及相关语境, 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解码和推理, 最终实现交际者的交际意图。为此, 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提出最佳关联的概念, 并指出成功交际的关键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 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条件:一方面该话语要足以使听话人能够找到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努力。事实上, 寻找最佳关联就是引导听话人不仅要注意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 而且还要寻找说话人希望对方所做的那种理解。

那么, 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话语理解机制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作为对Lakoff和Johnson关于隐喻论述的回应, Sperber和Wilson甚至认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不是隐喻, 而是关联。人类的认知是靠关联 (relevance-oriented) , 换句话说, 人类的交际活动依靠的是具体的心理认知模型, 也是一种交际模型。人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人类共性的认知假设, 从而进行交流并认识世界。

基于语境及最佳关联概念的关联理论对于翻译这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 (Richards, 1953) 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2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

什么是翻译?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翻译为什么是“最为复杂的现象”?回答这些问题并非易事。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 将翻译分为三类:同一语言内部的符号转换;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即语际翻译;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跨类翻译。至于如何解读这种宏观的翻译观, 并非本文的任务。本文所指的“翻译”是其中的语际翻译, 即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其中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译作中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信息。因此, 翻译被看成是通过语码转换实现意义传递的一种手段 (Sarcevic, 1997:55, 转自《当代语用学》, 何自然, 陈新仁) 。显然, 传统的翻译观是对翻译活动的一种表象描述, 并没有对翻译的本质做出阐述。因此, 传统的翻译观不能解释翻译活动的本质现象。作为一种言语交际活动, 翻译不仅涉及语码, 更重要的是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在国内翻译界, 有这样一些翻译思想:严复于1898年发表的《天演论》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翻译思想;鲁迅在1935年也提出“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两面,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傅雷则提出“神似”说———“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当代学者王克非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它的特点是突出了“译者”和“文化”。国外的译论主要基于等值标准和等效标准。例如, 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杰出代表EugeneA.Nida指出, “Translation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 firstlyintermsofmeaningandsecondlyin termsofstyle.” (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 其次也从文体上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 。

从国内及国外的译论中可以看出, 中国学者似乎更注重由原语到目标语的“风骨”的传递, 西方则更强调在内容上的“对等、贴切”。无论哪一种翻译思想, 都蕴涵着对原语“推理”这一前提。“推理”是关联理论指导翻译活动的重要机制。推理所依据的就是关联性。也就是说, 翻译活动要在语境允许范围内寻找最佳关联。

翻译活动至少包含两个参与角色:原语和目的语。在对原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人们对语码的选择所依赖的也是关联性。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 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 译者要根据交际者 (原语发出者) 的意图和受体 (目的语读者或听者, 本文讨论的是读者) 的期待进行取舍。译者首先根据交际者明示 (有时是暗示) , 进行推理, 找到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此时, 译者身份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受体变成交际者, 通过明示或暗示, 使目的语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推理出符合认知语境的信息来。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明示-推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体现在由原语交际者向译者的传递过程, 另一方面体现在由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的传递过程, 译者实际上具有了双重的“身份”———交际者和受体。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convergence) , 也就是说, 抛开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 译文的质量体现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是否达到最佳关联。可以说, 关联性就是翻译的基本原则。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 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关联程度。

3 两种不同的隐喻观

翻译活动中译者是如何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找到最佳关联的呢?笔者认为, 最佳关联的认知基础就是被Lakoff和Johnson称之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有必要指出, 本文中的翻译与隐喻指的是翻译中隐喻的思维方式, 并非是对隐喻语言现象的翻译。尽管中西译界在翻译的阐述上各有侧重, 二者在翻译思想上是一致的:语际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 是通过译者作为桥梁, 架设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纽带。建立这种纽带的机制则是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隐喻。

3.1 Sperber和Wilson的隐喻观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和以Lakoff为代表的认知隐喻理论所说的隐喻并不完全一样。在Sperber和Wilson看来, 隐喻的工作机制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阐述” (interpretation) 和“描述” (description) 是他们隐喻观的重要术语。与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观不同, Sperber和Wilson似乎将隐喻看做范围更广的一种修辞手段, 其中包括反讽、疑问等。其隐喻观似乎与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关联理论所讨论的隐喻仍然隶属于语言学范畴, 而认知隐喻则属于认知科学乃至哲学范畴 (严世清, 2002) 。

比较而言, 认知隐喻观对翻译研究有更强大的解释力。

3.2 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观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理查兹最早意识到隐喻的认知本质。在其《修辞哲学》一书中, 理查兹指出“隐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思想之间的交流, 是语境之间的互相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 它通过对比而进行, 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而集隐喻研究大成者无疑是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看来, 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人类语言是隐喻性的, 普通、日常的语言中充满了隐喻。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 (转自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2000) 。据此, 可以说隐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

隐喻是如何作用于人类的认知的呢?这就必然引起隐喻的工作机制的讨论。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 Lakoff和Johnson提出“映射”这一隐喻的工作机制, 认为源域中的关系、特征、知识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征被映射到目标域中, 从而产生隐喻的意义。相似性是隐喻工作机制的重要概念, 是由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重要依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翻译, 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认知心理基础上的。隐喻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的认知现象, 为翻译活动提供了可能。毫无疑问, 翻译作为人类认知方式之一, 自然就是一种隐喻。

4 隐喻是实现翻译中最佳关联的工作机制

相似性作为隐喻产生的重要依据, 在翻译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 什么是相似性呢?“所谓相似性就是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 (束定芳, 2000) 。相似性体现在物理方面, 如事物间在形状、大小、功能等方面的相似之处;或者体现在心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相似性具有程度之分。可以说, 相似程度越高, 对于隐喻的解读越容易, 反之越困难。关联理论认为, 翻译活动是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明示-推理过程, 其所依赖的是最佳关联;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Sperber和Wilson认为相似性是个模糊的概念, 应该从关联性的角度来审视隐喻的工作机制 (严世清, 2002) 。笔者尝试用基于隐喻相似性的最佳关联为翻译活动提供有利的保障。在此, 根据隐喻的工作机制, 语际翻译中的原语为源域, 目的语为目标域。翻译活动即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 其依据为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即关联性。

可见, 翻译的原理与隐喻的原理是相同的, 两者都是在相似性基础上的思维转换活动。在翻译活动中, 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 译作与原作的关联程度就越大。这里所说的语际之间的相似程度指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隐喻思维的相似性, 也就是原作与译作在意义上的关联性。隐喻思维的相似性越高, 原作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越大。可以说, 译作本身就是隐喻思维的具体体现。因此, 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最大关联, 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关联。

那么, 译者如何从一些可能的最大关联中找到最佳关联呢?或者说, 译者如何确定已找到的关联就是最佳关联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多方因素:语境;译者对语境的理解;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态度 (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 。所有这些因素都足以影响原作思想的表达, 即影响原作与译作是否具有最佳关联。因为“翻译不仅是一种隐喻, 而且是一种多范式的隐喻” (张阿力, 2005) , 也就是说译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原作、原作的创作背景、译者的理解等方面。正因为如此, 翻译活动才如Richards所言“宇宙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现象”。例如, 《东方财经》电视频道有一档栏目的英文名称为`InsiderInsight'。笔者刚看到该英文标题就立刻对其相应的中文标题产生了好奇:这么一个浓缩了隐喻思想的标题该怎么翻译成中文呢?这两个英文词汇所包含的隐喻意义均比较宽泛, 具有“多范式”的解释。根据新英汉词典的解释, Insider可以表示“内部的人”、“了解内情的人”、“业内人士”等意义;Insight可以表示“洞察”、“见识”、“顿悟”等意义。然而, 无论怎样组合这些词语 (如“业内分析”、“内部观察”等) , 似乎都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翻译效果。原来, 其中文标题为:第一声音。当然, 也许该栏目先有中文标题, 后有英文翻译。但无论哪一种情况, 此翻译活动体现了建立在心理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思维。可见, 翻译的水准也正体现了译者对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相似性的把握及捕捉最佳关联的能力, 很多语际之间“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现象也正体现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缺乏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这或许是因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或许是因为人类隐喻思维尚没有发展到具有足够的相似性的缘故, 所谓“不可译”也正因为如此, 当然, 这并不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5 结语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最佳关联为核心思想, 对翻译研究有强大的指导的作用。关联理论框架下的隐喻研究虽然与传统的隐喻观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但其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前沿发展阶段, 注定要与人类的认知方式密不可分。最佳关联思想与现代隐喻研究思想有相通之处, 具体表现为最佳关联与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隐喻工作机制必将为语际翻译活动中寻找最佳关联提供有力的认知保障。

摘要:按照关联理论的观点, 话语理解不仅仅是交际双方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 也是依据语境信息寻找最大关联的过程。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译者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从而达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大关联。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 其意义的理解离不开语境, 因此, 隐喻也是一种语用现象。结合关联理论中的最大相关性和语境两个概念框架, 分析翻译和隐喻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关联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隐喻,翻译

参考文献

[1]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Nida, Eugene&Charles R.Taber.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Leiden:E.J.Brill, 1969.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严世清.论关联理论的隐喻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7-11.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 篇6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的关联理论是在H.P.Grice的交际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们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对其有很精辟的阐述。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一个理论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了极大影响。它将关注的核心投到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方面, 其影响力已超出了语用学领域, 延伸到翻译领域。因为自然语言中的每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 要正确的理解自然语言, 就必须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 然后根据话语和语境的关联进行推理。而翻译中为达到语用等效, 其前提正是正确地理解自然语言。因此, 关联理论就成为可以指导翻译的语用翻译理论。

2. 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主张用“关联原则”来解释人类的交际。他们认为, 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 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 即“关联”。关联由两个因素决定:语境效果和心智努力。人类认知活动的目标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最小的心智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人们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最为“关联”的信息, 以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是指在话语理解时以一定的心智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交际是否成功关键在于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联的认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往往以最大关联为取向, 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我们只能期待产生一个最佳关联, 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并以交际为取向。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个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 所以关联理论的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 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而最佳的语境效果是由明示——推理模式提供的。明示, 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推理, 即听话人从说话人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其中, 听话人的推理是理解话语的核心, 而关联则是听话人推理的基础。对话语进行推理就是在话语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找一种关联, 关联选取得当就会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有了语境效果, 就能正确理解话语, 使交际获得成功。

3. 关联理论与翻译

翻译是受关联理论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德国学者Gutt认为, 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 它不仅涉及语码, 更重要的是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而推理的依据就是关联性。关联性就是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 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原交际者的目的和读者 (听者) 的要求在认知环境方面与原文相似。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研究, 对翻译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也认为:“翻译就是交际。”他指出, 信息如果不能被读者接受则丧失其交际作用, 而译文如果起不到交际作用, 不能为读者所理解, 就是不合格的。原作者和译者都是通过交际意图把信息告诉各自的读者, 因此, 要做到忠实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这就需要译者首先要理解原文, 并根据关联原则找到各种信息的最佳关联, 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最终做出一个最能体现原作者交际意图的译文。成功的译文是使译文读者可以不必花费较多的努力就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 并能准确地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 而翻译过程包含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交际和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这两个交际过程。因此, 译者不仅要有准确理解作者交际意图的能力, 还应充分考虑译文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 帮助译文读者找到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接受来自原文本的信息, 这些信息提供的动态语境与译者的认知语境相结合, 产生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在理解过程中, 译者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推理能力努力达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最接近的理解, 从而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然而, 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程度依赖于译者对译文读者的了解。如果译者不顾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知识结构, 将原文原封不动地呈现给译文读者, 只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 导致交际失败。例如, 如果把“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直译为“据说家家户户的壁橱里至少都藏着一具骷髅。”就会使译文读者困惑不解。此译文只是对原文的表面意思做了传达, 并未传达原文的真实意义, 对于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译文读者来说就很难以理解。然而。如果将其翻译为“常言道:壁橱里藏骷髅, 丑事家家有。”这样, 译者就找到了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 译文也更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 译者就达到了完成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最佳交际的目的。

译者作为原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 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为了保证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交际的成功, 译者可以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 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因此, 译文读者在这一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需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 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译文的表达方式做出适合译文读者的选择。如对《红楼梦》中的谚语“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的翻译, 霍克斯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撇开原作中的佛教色彩, 使译作带上了基督教色彩, 从而使原文作者曹雪芹向译文读者靠近。

翻译是语际意义的转换, 意义问题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在翻译过程中, 既要重视语言本身, 也要重视在不同的语境中语言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语境在关联理论中又称为语境假设, 不仅包括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会环境, 还包括百科知识和当时感知的信息, 这些信息并不构成一个单一的语境, 而是一系列语境。在话语理解中, 人们只是选取某一特定语境对信息进行推理。交际能否顺利进行, 主要看听话者能否选择正确的语境。Sperber和Wilson提出了动态的语境观。语境不是静态的, 而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很多情况下, 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可能会和话语的字面意思不一致甚至相反, 这就要求听话者结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百科知识及推理能力找到与说话者的话语信息相关的语境假设, 通过推理正确的判断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例如:“She is a fox.”译文有“她是只狐狸”、“她是个狐狸精”或“她是个时尚迷人的女人”在中英文化中, “狐狸”都可以与狡猾、诡计多端的人联系在一起, 但当“狐狸”与女性联系在一起, 汉语与英语就有了不同的文化色彩。如果译者不了解中英不同的文化语境, 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思维, 把fox翻译成“狐狸精”, 那无疑是错误的, 因为在英语中, 它指的是时髦迷人的女子。因此, 译者应该对原语进行文化推理, 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才能得出准确的译文, 达到交际的目的。

4. 结语

关联理论强大的解释力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 从认知角度对翻译过程进行描写, 把翻译过程看作是原者—译者—读者之间的两个交际过程, 在动态语境中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最佳关联, 对真实交际意图做作出推理, 从而能够全面、科学的阐释话语理解, 达到翻译这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Blackwell, 1991.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86.

[3]苗兴伟.关联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3) .

[4]蒋坚松, 黄振定.语言与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低年级写话能力培养论文下一篇:能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