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2024-05-12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精选12篇)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篇1

业绩管理会计是从企业业绩管理的视角对传统管理会计进行完善和发展,是传统管理会计系统对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也是当今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业绩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涉及到其目标、假设、对象和基本环节、基本原则、方法体系、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等。本文试图对业绩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作一尝试性的研究,为建立和实施业绩管理会计系统构建一个基本平台。

一、业绩管理会计的内涵

1. 业绩管理会计的定义

业绩管理会计是从业绩管理的视角对管理会计的完善和发展,主要反映在业绩管理会计与业绩管理的四个基本环节相融合,构造起由业绩策划会计,业绩控制会计和业绩评价会计三大部分组成的有机循环的整合体系。其中,业绩策划会计的主体是以平衡积分卡为代表的企业综合业绩策划系统;业绩控制会计是在业务流程再造思想指导下,将作业管理和责任会计相结合而建立的有效管理控制系统;业绩评价会计将业绩策划和控制的结果与激励手段相结合,以薪酬激励等手段强化员工的业绩行为的评价系统。

2. 业绩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的比较

(1)发展传统管理会计基于的视角不同。战略管理会计旨在提供关于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同时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内部信息,强调运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并评价管理业绩,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战略制定的视角来对传统管理会计而进行的发展。业绩评价会计是基于业绩管理的视角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完善。

(2)是管理会计的同层次分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会计始终要紧跟在经济发展的后方。业绩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传统管理会计的创新,就如同社会责任会计和环境会计作为传统财务会计的创新一样,都是对传统会计的补充与发展。某种意义上说,业绩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不是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否定,反而是运用战略管理的思想,与战略管理会计一起,试图构建和完善我国管理会计体系。

二、业绩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

业绩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是由相互关联的基本理论概念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业绩管理会计的对象分析

业绩管理会计关注的是与企业相关的整个价值链体系,其中不仅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甚至还包括与企业相关的价值链(指企业所位于的或即将位于的以及企业关注的与企业制定战略相关的价值链)体系中的其它企业。以与企业相关的价值链体系为主要的对象,从而展开一切有关的信息收集、整理、量化、分析的工作,同时向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控制、评价和预警分析。

2. 业绩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业绩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不仅是构成业绩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实现业绩管理会计目标的条件,其对管理会计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会计主体多面性假设——空间范围的限定。该假设是对业绩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空间范围的限定。业绩管理会计的主体具有多面性,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责任单位,甚至是企业外部的竞争对手。业绩管理会计的主体可以是有实体的(包括几个个体的联合体),还可以是“无实体公司”。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加强,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会越来越多。业绩管理会计主体的多面性假设,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这为业绩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打下了基础。

(2)会计分期弹性假设——时间范围的限定。现行财务会计分期假设,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及时做出决策的需要。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业绩管理会计的分期假设具有很大的弹性,可以根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灵活进行分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面向一定管理层的会计信息适时提供将成为现实。

(3)持续经营假设——运行方式的限定。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会计主体在可能预见的未来不会被清理,不会停业。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随时都有停业或被并购、清算的可能,会计主体的多变性将更加显现,这个假设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但从目前来看,为保证战略管理会计方法的连续有效性,持续经营假设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4)计量形式多样化假设——兼有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战略管理会计在进行规划、控制、决策与业绩评价活动时,除利用货币计量方法之外,还可利用其他非货币计量方法,如实物计量、时间计量、相对数计量等。在管理活动中,仅用货币计量是远远不够的,利用非货币计量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5)企业价值最大化假设——对于从企业战略高度整体的、全面的审视整个企业系统的战略管理会计而言,其所追求的并不单纯是市场占有率或利润等一些片面的企业利益,战略管理会计则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价值的最大化。

3. 业绩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

业绩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其基本目标应与企业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具体目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1)业绩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应服从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目标

战略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实施战略管理活动所要实现的结果,它建立在企业目标和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是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的最终目的和结果,也是企业制定战略、实施计划的必要前提和步骤。战略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包括:①可理解性;②可度量性;③现实性;④层次性;⑤挑战性。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的详细分解和具体反映,就形成了业绩管理会计需要反映和控制的一系列业绩目标。

(2)业绩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应与企业业绩管理的目标相协调

企业业绩管理的中心目标是:发掘员工的潜力,提高他们的业绩水平,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使企业的业绩得以改善。由此得出,业绩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在于通过其特有的信息提供与控制程序,生成和利用业绩管理信息,以满足企业决策者的管理需要,并积极参与企业有效业绩管理的实施过程。

(3)业绩管理会计目标的确立要符合业绩管理会计系统自身的功能性特征

综上所述,企业业绩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可以表述为:业绩管理会计的目标就是通过战略性业绩管理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促进企业实现持久的业绩改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

4. 业绩管理会计的原则

业绩管理会计的原则具体可以分为基本原则和一般原则。

(1)基本原则。它贯穿于业绩管理会计的始终,具体包括:①全局性原则;②外向性原则;③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④相关性原则;⑤及时性原则。

(2)一般原则。它包括:①系统性原则;②适应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

三、业绩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

业绩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是实现业绩管理会计目标,完成业绩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手段。总体上分为业绩策划方法、业绩控制方法和业绩评价方法,具体又包括各种方法:

1. 业绩策划方法

(1)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是根据公开财务报表信息计算的有关指标来进行评价,这种方法被认为是公司业绩评价的传统方法。所用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净收益、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和现金流量等。

(2)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

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是以一个项目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为中心内容,并明确而系统地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考虑在内。该分析方法中主要有两个变量: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

(3)标杆法

标杆法是指从企业外部寻找先进的企业作为标准,评价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或工艺的质量,以便发现差距,并持续地加以改进的做法。

(4)经济增加值法

所谓经济增加值是指一定时期的企业税后经营净利润与投入资本的资金成本的差额。它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利润,其思想渊源是剩余收益理论。

(5)平衡计分卡法

平衡计分卡法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可衡量的目标和方法,用一套与战略相关的多层次指标来综合、及时地评价企业业绩,通过对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的方面进行业绩评价,来沟通目标、战略和经营活动的关系,实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

2. 业绩控制会计方法

(1)价值链分析方法

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和它所从事的单个作业的方式反映了其历史、战略、推行战略的途径以及这些作业本身的根本经济效益。由于价值活动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价值链分析成为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

(2)作业链分析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确定作业分析的范围;第二,确定作业分析单元;第三,界定作业;第四,对界定的作业进行整合,使之合理化。

(3)责任会计方法

该方法是管理控制的基本工具之一,它衡量每个责任中心与其决策权利相对应的经营成果,并将这些结果与预期进行比较。实质是通过分权管理使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或经理都能对日常活动及时地做出有效的决策,以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4)全面预算管理方法

该方法是按照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系统。

3. 业绩评价会计方法

(1)比较评价法

比较评价法是指将被评价的指标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差异的方法。

(2)指数评价法

指数评价法是将单项指标值与对比标准值相比,求得单项评价指数,再对单项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数平均即得到综合评价指数。

(3)功效系数评价法

功效系数评价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把所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功效系数转化成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单项指标进行加总,求得综合评价分数。

业绩管理会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很好地在企业发展的各个层次充分发挥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与企业发展的业绩目标相结合,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如:业绩目标定位、发展规划的制定、价值链分析、生产方式的选择、成本控制等等。管理会计能够在企业竞争层次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渠道,通过对内部信息资源的处理、交换、控制与反馈,在产品与市场服务上表现出来,同时又将内外部相关信息向战略层次汇集,以使其能够根据市场、技术、消费等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信息、决策系统。将企业各层次的竞争优势进行整合,以利于形成整体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业绩管理会计可以作为一个有机的连接将各层次的竞争优势转化变得顺利而自然,并最终在市场上实现。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篇2

[摘要]资本的日益发达和企业管理的不断规范使的地位日显重要,高级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应运而生。本文试图概括性地提出高级财务的背景和基本框架,探寻现代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理论脉络。本文认为学科整合、体系创新和过程导向是架构高级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

[关键词]高级财务管理 整体价值管理 过程导向

一、问题的提出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已经成为架构企业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财务管理”已经被国家部单独列为新的专业目录,开设 “财务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各高等财经院校包括综合性大学里学科专业调整的“时尚”。然而,财务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似乎与这种现实要求极不相称。翻开现有的财务教材,不难发现这些教材主要阐述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或者以公司制企业尤其是为分析对象,重点以、和股利分配为内容来介绍企业财务管理的一般性问题,这些应该属于财务原理或“中级”财务管理的范畴。我们也同时感到这个层面上的内容相对比较成熟,已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然而,在理论上,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如何向更高级的层次上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也不能总是停留在 “中级”财务管,必须进一步完善;在实践上,仅仅以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为内容的财务管理结构与万法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切实致力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需求就产生了所谓的“高级财务管理”的理论问题。

二、对高级财务管理的界定

(一)目前理论界的观点。要构建高级财务管理理论框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高级财务本身的界定问题,即何为高级财务管理,它与现行的一般或“中级”财务管理理论有何区别?所谓“高级”应如何体现呢?对于这一基本问题,现有文献(包括专门讨论高级财务管理的书籍)基本没有涉及。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 《高级》教材大都认为高级会计是对原有财务会计内容进行横向补充、纵向延伸的一种以新出现的特殊业务为主的会计。与此不同的则是科普兰在其 《高级》中所隐含的“高级”的内容。他是将管理会计放在了企业的集权、分权体制中,委托代理契约中进行与企业组织、管理过程相融合的研究。这里的“高级”不再是内容上的增补,而是实现管理会计管理机能的飞跃。不过,现在无论是高级会计,还是高级管理会计,似乎都是一些 “特殊业务”或者 “专门问题”的罗列,缺乏将这些内容连接起来的一条主线,整体性与连贯性不理想,这可以说是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上的遗憾。

(二)我们的观点。上述两种关于“高级”的观屯,葵们认同《高级管理会计》所体现的“高级”的思想。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区别应该是不同层面的差异。我们将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称为中级财务管理理论,其主要特点可以说是就财务论财务,即忽略组织背景来研究财务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其基本变量完全局限于、收益和风险。由于不考虑组织所面对的内外部环境,面对市场的计划和决策后的控制和评价问题也就被淡化,中级财务管理将管理过程几乎集中到了决策这个环节上。

实际上,管理是一个过程[3],它包含着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行动,即组织、计划、控制、评价等,而且这些行动主要涉及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以价值为轴心,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具有综合性的职能管理自然也应体现其社会过程的性质。因此,我们认为所谓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就是要就管理来论财务,体现财务管理的社会过程,立足于组织结构和治理环境,从实现目标,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栓释财务管理功能。

三、高级财务管理理论框架

(一)高级财务管理的“过程”。当然,高级财务管理中的“高级”应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所蕴含的具体内容是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更新更复杂的管理过程及其财务事项的出现而不断变化的,但是它决不是杂乱无章的理论堆积,也应该拥有自身的逻辑主线和思想体系,并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固有方法,与现有的“中级”财务管理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学科与理论体系。

据此,我们设计的高级财务理论框架如下图所示:(略)

我们认为高级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是企业组织,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决定着财务目标和财务主体。财务目标为财务管理过程提供了技术标准和方向,而依据治理结构划分的分层财务主体则为处于管理过程核心的人提供了行为导向和规范,或日“游戏规则”。这是财务管理过程展开的两个必要前提,即既要知道目标也要知道规则。依据财务目标,在分层管理的框架内确定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的财务战略,然后用财务预算将财务战略与日常经营管理连接起来。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结合集权与分权体制的选择对过程进行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效率控制。最后是以预算为主要标准,对经营业绩和战略的完成情况进行财务评价。评价后的一个可能的结果超越商品经营的限制,实施促进或加速战略目标实现的重组计划,进而进入新一轮的更具竞争优势的商品经营管理。

(二)高级财务管理理论的内容分析。

1.企业组织与财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织性质和特点决定企业目标及其相应的财务目标。高级财务管理理论摆脱股份公司革一单一财务主体,同时关注非公司制企业、中小企业的特殊财务问题,还要研究多层组织结构(集团制)的与财务评价问题。包括延续了近百年的垂直一体化层级结构在逐渐的被淡化,取而代志的是一种扁平的,以“作业”、“流程”为中心,由合作小组组成的动态结构。这些都需要创新的财务理论进行评估并与之相互适应。

2.财务价值目标理论。财务目标是能确定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目标和准则,在多种财务目标取向中,我们认为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是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最好表达。由此提出的有关企业整体价值的基本命题包括:①企业价值不仅仅是股东财富的价值,而是考虑了股东在内的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管理者、客户、供应商、社区、政府甚至整个社会。一个企业的价值增加不应该仅仅使股东受益,而且应该便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获利。只有当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得到保证并不断增长时,企业经营才是有效率的和成功的。所以有人说:“作为一种责任和利润分担机制,公司财务管理既要投资者确保不被排除在企业利害关系人之外,又不至于损害其它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对于投资者和其他外部人士来说,财务责任乃是关键之所在”。②企业整体价值的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财务的价值,而是在组织结构、财务、采购、生产、技术、市场、资源、产权运作等各方面整合的结果。③企业整体价值的概念,不是基于已经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数据,而是基于与适度风险相匹配的已经获得和可能获得的现金流量。④企业整体价值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市场价值是最主要的形式,所以现代企业财务必须密切关注资本市场或产权市场,企业只有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下手才能提高企业整体价值。现代企业广泛存在的代理关系、各主体的利益偏差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使现实中企业整体价值的形成表现为一个矛盾不断协调、利益不断整合的过程。整合的机制包括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的资本市场、经理市场、接管市场。

3、财务分层管理理论。高级财务管理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不能脱离现代企业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依据现代财务管理的分层理论,财务管理因多层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结构差异应分为出资者、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中级财务理论主要以财务经理的立场研究财务问题,或者说在一个封闭的产权结构条件下,探讨的具体问题,或者说财务部门如何履行其职责问题。高级财务以企业效率为出发点,以激励与约束对称为标准探讨各个层次财务管理的权责利是什么?分层管理思想如何在财务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体现?等等。高级财务管理特别强调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以及他们之间的制衡与协同关系。

4、财务战略理论。高级贼务在这个方面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是财务战略,它与公司经营战略的关系如何?如何制定筹资战略和战略?如何在财务决策、控制与分析中注入战略思考?等等。的竞争与风险直接导致了对公司战略的需求。财务战略的基本作用表现为对公司战略的全面支持,它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低的产品等等),从财务的角度对涉及经营的所有财务事项提出自己的目标,如高速增长的收入、较大毛利率、强劲的信用等级、恰当的结构、可观的自由现金流量、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在行业处于衰退期的收益稳定程度等。

现代财务与战略管理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应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财务决策中必须注入战略思想,尤其是涉及到企业的长期财务决策。以为例,在高级财务管理中,投资决策的首要任务不是选择备选项目,而是确定诸如多元化或是单一化的投资战略,这是搜寻和决策项目的前提。“在战略领域内,财务总裁(CFO)办公室需要进行战略性分析,并且对企业决策的合理性和承担风险的 „合适度‟,进行不断的反省。财务总裁办公室就是将企业放在如下两个背景中展开: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和企业在整体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第二,在使用评价方法时,注人战略元素。如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是现金流量折现法(DCF),当企业更加关注资本支埠闷战略性时,就要对此方法加以补充。因为现金流量本身无法涵盖项目带来的战略收益,如采用一损新的生产技术,它的战略收益可能包括更优的产品质量以及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等等,这些是很难用财务指标量化的,现金流量方法只衡量该技术成本节约的数额及财务收益,并将财务收益作为项目取舍的主要依据,短期财务效益并不显著的战略性投资项目往往被舍弃。第三,必须在日常、分析评价中注入战略元素。这些都将是高级财务管理研究的问题,以此夯实财务管理与战略管理的联系。

5.财务预算理论。如今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显著增强。权变管理是必备的管理技术,但它不再是平稳时期的一种偶然需求,而是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中的一种常规管理。著名学者David otley(1999)认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Zimmerman(2000)认为预算并非只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帮助的一种机制,同时还是一种管理控制的手段及在管理人员之间分摊决策责任的依据。我们认为,预算管理决不是传划管理的简单翻版,也不是目前《管理》教科书中描述预算程序与编制方法等所能涵盖的。高级财务管理所阐述的预算管理是与现代企业制度下法人治理结构相匹配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公司战略的实施方案与保障体系,是涉及企业方方面面的目标责任体系,还是整合企业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资源流的经营机制间。高级财务理论将以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和框架为依托,实现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特性。

高级财务管理针对企业环境特点,强调对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研究。虽然预算编制方法己相对成熟,但依然存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1990年美国《财富》杂志就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进行预算是对企业经营有害的砂的文章,文中否定了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随后,另外一些对预算管理低效、脱离、偏重财务业绩、不能与企业面临的新硅营环境相适应等的批评也接锺而来。因此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对预算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算管理所涉及的行为问题,如决策管理与决策控制职能的矛盾、如何解决“预算余宽”问题,以及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层级制组织基础与当前组织结构流程化趋势的矛盾、预算表达的财务特性与组织战略目标多元化的矛盾,以及编制技术相对固定与环境变化加速的矛盾等等。

6财务控制理论。控制是财务管理过程的核心职能,是财务预算完成的保障。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力图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多元的财务监控措施和设立顺序递进的多渠道财务保安防线,探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财务控制方式,包括如何进行财务组织控制,如何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内部条件和财务战略决定其适宜的组织体系、安排集权和分权程度?如何进行授权控制、流程图控制、风险控制、责任控制、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内部结算中心和网络化财务体系等。

值得说明的是,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决不是上述财务控制方式的简单罗列。它首先要研究各种控制方式的运行环境、体制效应和有关方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其次应实现从资源配置型到人本型财务管理的转变,人本管理要求财务管理应该更有效地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组织评价激励管理,还包括财务价值观、企业的研究与确立;最后,高级财务管理所提及的财务控制特别强调财务与企业经营的合作与整合。公司财务管理要 “确保那些从事重要的设计、制造和工作人员拥有从事谨慎的财务结构和管理工作中分流出来的财务灵活性”

7财务评价理论。高级财务管理理论所涉及的财务评价决不是现行财务教材中介绍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评价的功能定位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化,反映企业战略目标、重点和要求,以此形成具有战略性、整体性、行为导向性的“战略绩效测量”,为经营决策选优提供标杆;第二,通过财务评价,对企业各种活动、运营过程形成透彻了解和准确把握,尤其形成它们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的正确判断,为企业进行财务战略性重组决策提供依据;第三,通过有效的效绩评价体系,反映经营者、管理当局、员工的努力对于企业目标宰型的贡献、并据以决定奖惩,作为公平的价值分享政策、薪酬计划的前提,以激发经营者、员工为企业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财务重组理论。全球、市场在逐步实现着气体化,整体的卖方市场在形成。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产品和服务都可能过剩,唯独土地和资本总是相对稀缺的。过去出资者只要依靠经营者利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去开拓市场,进行产品经营,就能得到满意的收益,无需顾及资本的经营问题,更多的是对代理人运用资本的监督和控制,财务理论也是将出资者作为一个委托人,研究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处理。而今的市场环境使出资者意识到仅仅依靠公司的经营者是不够的,自己也要以经营的观念、资本 “经营者”的身份来参与到产业的调整、市场的变动中,这样才能得到一个与所拥有的资本稀缺性相配比的收益。财务重组理论需要研究与资本运营活动相关的一系列基础问题,如资本为何要交易?谁在交易中起决定作用?资本交易的依据又是什么?资本交易的实现方式(资本扩张、资本重整和资本收缩)如何更加有效运用?资本交易价格如何形成?财务重组后如何完胜等等。现实已表明,以战略重组为导向的财务资本运营是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无论从经营目标、经营主体、经营内容和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别于商品经营,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

四、商级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特征分析

从上述内容分析,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就具有了区别于目前中级财务理论的明显特点:

第一、主体的扩展,即从单一主体到复杂的财务主体,从职能化结构的财务主体到流程化结构的财务主体,从单一财务经理理财层面向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多层面的理财层次扩展。

第二、从保障型、战术性到战略型发展。立足于价值增值和竞争能力,不仅要研究财务预算控制、分析、重组对战略支持问题,更要研究财务战略本身的诸多问题。

第三、实现“以过程为导向(process-oriented family)”的管理,即从包括财务目标与战略的设定、进行财务预算、到财务评价及具有战略性质的财务重组。

第四、高级财务以权变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为背景,在价值管理的基础之上,研究针对人本管理、行为管理的财务机制性问题。

第五、管理对象的延伸。高级财务管理要研究财务本身的运行规律和商品经营,更要推迸人本管理、资本经营和价值管理。

财务管理理论在内容和特征上的扩展与变革决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至少表明财务管理内容都逐步走向成熟,开始向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正飞等。高级财务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Robert S Kaplan,Anthony.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W.H.纽曼,管理过程一概念、行为和实践。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

路易斯。洛温斯坦。公司财务的理性与非理性。上海远东出版社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篇3

摘 要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需求,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备受关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讨构建一套与世界会计准则趋同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关键词 财务会计 理论框架 构建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外会计学者研究的课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框架的设想。而由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过多过细,相互关系纷繁复杂,要素关系层次难以分清。所以,构建一个与现代会计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结构严谨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非常必要的。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

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都包含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之内,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政策、会计基本准则等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主要探讨对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特殊性:财务会计目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可以称之为“双目标论”,即,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兼顾决策有用。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根据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存在区别和侧重点的。当以决策有用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报表有用,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其能够很好的揭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当以受托责任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整体有效,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如历史成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前者允许偏差,而后者则要求精准可靠,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对于我国特色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基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其次才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应的我国的信息质量特征应强调客观、真实,即:可靠性是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其次才是相关性。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还未健全,会计造假十分普遍,信息失真也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也就更为强烈。

四、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建立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会计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会计主体假设设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是将不同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区分开来,同时将会计主体与其所有者区分开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为会计主体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創造了条件,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货币计量假设则是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即只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成为了可能。由此可见,应当把会计假设作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虽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正受着来自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交易方式的不同程度的挑战,但是其发展尚未成熟,传统交易仍占主流。在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础的同时,对于特殊的会计环境因素,在界定会计的基本假定时应当适当考虑。

五、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主体——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在会计理论中,确认是一个广泛的理论,广义的确认包括了计量。而从狭义上讲,财务报表的确认是指根据相应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而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在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可选择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关于确认的标准,FASB提出了四条基本确认标准:

①可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②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能以货币量化;

③相关性——所确认的项目生成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

④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真实、客观并且是可以验证的。

这四条确认标准基本上已被实践所证实,因此考虑到我国成本效益原则,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在计量方面,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应不应该采用公允价值。由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财务报告更多的是强调受托责任,信息质量则是侧重于可靠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对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

①结合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结构应该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体现出来。

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以历史成本为主,针对特殊经济事项可以选择能够更好的体现财务报告目标的计量属性,形成多种计量属性交叉并存的结构,适当时候可以选用公允价值。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可以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南和判断现行准则的依据。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的理论体系,因而这些理论之间是相互关联且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笔者认为,应把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位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以会计假设作为基础来构建,其主体包括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内容。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分两步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研究.2008(06).

[2]钟宜彬,王庭华.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财会月刊.2008(3).

[3]孙芳城,王海兵.略谈我国财务会计的构建起点.财会月刊.2008(1).

灾害会计理论框架构建探析 篇4

灾害会计理论是人们从灾害会计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有系统的结论, 是在根据灾害会计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论或对灾害会计实践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 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灾害会计实践。理论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基本理论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 构成这些必要因素的是理论框架的要素, 具体包括:会计目的、本质、职能、对象、目标、假设、原则和方法体系。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理论框架, 才能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思考,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事物, 并有效地指导实践。灾害会计的理论框架是指灾害会计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本文所建立的是以灾害会计目的为导向、假设为前提的, 由灾害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框架。其中, 基本理论又包括灾害会计的本质、职能、内容、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具体框架如下图1。

二、灾害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关于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范式, 国内外大致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即:本质论、会计对象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 目标起点论在西方会计界十分流行, 这与西方会计强调信息有用性是分不开的。灾害会计的目的是以协助灾害管理者, 为实现灾害管理的目标, 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保证有限的救灾资源得到最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 以取得灾害救助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这一目的作为灾害会计理论研究框架的起点是合适的, 理由是: (1)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是灾害管理会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 (2)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的是灾害管理会计系统本身与影响灾害管理会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 目的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功能。目的具有连接外部环境和理论体系的属性, 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灾害管理会计是会计在特殊环境下的一个分支, 是在灾害事件频繁爆发, 灾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3)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的构成灾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 是推导其他抽象的理论与概念的基础。 (4)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的反映了灾害管理会计的根本属性, 决定着灾害管理会计的需求与供给, 是整个灾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目的能正确揭示灾害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目的”是灾害会计理论系统中最基本最初始的抽象范畴, 从这一起点出发, 能够推导出其他的范畴, 并由此建立前后一贯的概念框架, 指导灾害会计理论的发展。

三、灾害会计结构基本理论

根据姚晖 (2011) 的研究, 灾害会计基本理论包括灾害会计的本质、职能和对象, 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 灾害会计的本质

灾害会计是以提高灾害管理效率, 降低灾害损失, 进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应灾资源 (人、财、物、信息) 的配置、提高效率为目标, 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措施, 在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对应灾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以及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 为内、外部信息需求者提供相关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灾害会计的职能

灾害会计的职能应包括规划、组织与控制、评价考核、信息披露等职能。 (1) 规划的职能。具体包括分析防灾减灾环境、预测灾害风险和损失, 确定防灾减灾目标, 对防灾减灾行为进行决策, 并确定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救灾物资的种类、数量。在规划的过程中, 会计人员应提供预测、决策的备选方案及相关信息, 并辅助灾害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判断, 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组织与控制的职能。该职能主要是结合灾害管理的实际情况, 应用系统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原理, 设计和制定合理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程序, 以便对有限的应灾物资进行最合理、最优化的配置和使用, 同时又对灾害管理活动是否按计划运行进行监督、控制和反馈, 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 (3) 评价考核的职能。会计人员要对规划的执行情况与规划进行对比和分析, 用来考核和评价各责任单位履行责任的情况, 以保证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同时在差异分析中积累经验, 总结教训, 以对未来的灾害管理活动提供借鉴。 (4) 信息披露的职能。该职能就是将灾害会计的执行结果以文字、报表以及图示等形式, 向各级灾害管理者及外部信息需求者提交报告。由于灾害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应包括财务信息, 还应包括大量的非财务信息;计量属性也存在多样性, 有货币属性、非货币属性;而且信息不仅向内部管理部门提供, 还大量对外提供。通过信息的及时披露, 有助于管理者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对于防灾救灾活动的监督, 有助于抑制小道消息漫延, 稳定社会秩序, 保障救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灾害会计的对象

根据灾害会计的本质, 灾害会计是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侧重于在灾害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会计活动, 是会计与灾害管理的直接结合, 目的是通过给灾害管理部门及其他灾害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协助其达到管理目的。所以, 灾害会计的对象应与灾害管理活动的对象相一致, 即为灾害管理活动中的资源运动。

(四) 灾害会计的目的与本质、职能、对象之间的关系

灾害会计的目的与本质、职能、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具体如图2所示。本质决定了职能, 有什么样的本质就有什么样的职能;职能是本质的具体体现, 说明了灾害会计能够干什么, 是灾害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是实现其目的的基本手段。而且职能还决定了灾害会计的对象 (客体) , 即对什么进行会计。同时, 因为会计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其职能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新的动机和需求的产生, 职能也随着发展和完善, 并进而影响到会计对象。灾害会计的本质、职能和对象这三者又都是由目的决定的, 并服务于目的。

四、灾害会计结构体系

灾害会计需要有一个普遍理解的概念体系, 这是构建完整的灾害会计理论框架的需要, 更是作为研究和推广灾害会计实务和技术的基础, 是作为测试其适用性的准绳, 这些概念也是指导会计人员履行其职责的理论体系。灾害会计的概念体系应由目标 (任务) 、假设、原则和要素四个部分组成。

(一) 目标 (任务)

会计目标应明确四个问题, 即:向谁提供信息 (who) , 提供什么信息 (what) , 如何提供信息 (how) , 以及信息质量如何 (howabout) 。李天民认为, 目标不同于目的, 二者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目的着重于行为的意图, 是内在的、客观的, 而目标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本身的要求, 是对会计工作的质和量的要求, 是具体的, 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也可以称为“任务”。

灾害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应灾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根据这一目的, 灾害会计的具体目标或任务可以设定为: (1) 为各类各级灾害管理部门提供与灾害管理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信息。 (2) 参与灾害管理部门的决策,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 灾害会计还可以根据其职能 (规划、决策、组织、控制、评价考核、报告) 分别设定保证各职能履行的具体目标。

(二) 灾害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 对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或条件所做的合乎情理的推断, 是对会计实践中不确定因素的假定或逻辑控制。对假设的研究能有效促进灾害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对架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灾害活动的特殊性, 以及会计活动本身的特点, 笔者认为灾害会计的基本假设应包括:空间范围假设、时间范围假设、计量属性假设、灾害损失与风险计量假设、社会效益最大化假设。 (1) 空间范围假设。空间范围假设是对灾害会计对象运行空间范围的限定。灾害会计主要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相关灾害信息, 其主体可以根据灾害管理活动的需要设定, 如各级灾害管理部门、责任单位, 以及灾害管理活动的各环节。 (2) 时间范围假设。在灾害管理活动中, 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动因, 时间管理非常重要。时间范围假设就是假设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大多可以转化为时间来表述, 并要求根据灾害管理的设计需要来进行灵活分期提供相关信息。 (3) 计量属性假设。由于灾害损失及救灾物资计量的需要, 灾害会计应实行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计量属性。 (4) 灾害损失与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该假设认为:所有的不确定决策都可以转化为风险性决策, 不仅风险具有价值, 而且可以计量;不论灾害所带来的是何种损失, 假设所有的灾害损失都可以计量。 (5) 社会效益最大化假设 (或:有限财务效益假设) 。灾害会计是服务于灾害管理活动的, 其目的应该与灾害管理的目的相一致。灾害管理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促进应灾物资的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灾害管理效率。灾害会计的宗旨也是一样, 所以, 在参与决策、进行评价考核时, 其标准就不能再局限于财务效益指标, 而是必须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在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冲突时, 应该以社会效益为重, 及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三) 灾害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会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灾害会计的基本原则, 或者说是灾害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客观性、灵活性、明晰性、可验证性、重要性, 以及成本效益平衡原则。 (1) 相关性。相关性原则认为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 并对其最终的决策具有影响, 能够有助于提高其决策能力。灾害会计提供的信息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 也没有固定的程式, 既有货币信息, 也包含非货币信息;既有财务信息, 也包括非财务信息, 但以财务信息为主。 (2) 及时性。该原则是相关性原则的保障, 在灾害会计中尤为重要。由于时间管理的需要, 灾害会计更看重信息提供的及时性, 对于非常规信息, 可以采取近似的方法获取估计值, 所以遵循该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3) 客观性。客观性要求信息应是中立的, 可以验证的, 不带任何偏向。特别是当信息用来进行评价或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是, 更应如此。 (4) 可靠性。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不正确甚至错误的信息室无法引致正确的决策的。但可靠性并不意味着信息的精确。灾害会计并不认为信息越精确越好, 相反, 灾害会计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5) 一贯性。该原则要求在灾害管理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目的在于使不同时期提供的信息相互可比。但一贯性并不排斥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只要这种变化能够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6) 灵活性。该原则要求灾害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服务于不同的管理目的, 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管理要求, 从而减少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量。 (7) 明晰性。简明的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灾害管理中的重大因素,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所以, 明细性原则要求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 都应当简单明确, 易于理解, 从而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其含义和用途, 并懂得如何使用。 (8) 综合性。根据系统原则, 灾害管理活动是一个包含不同子系统的整体, 管理会计人员应利用网络化信息系统, 借助信息共享,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提供尽可能综合的信息, 以提高管理部门的协调效应, 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 (9) 成本效益原则。灾害会计信息的取得和提供都要花费一定的代价, 因此, 必须将形成、提供一种信息所花费的代价与其在管理活动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不论该信息是否有用, 只要其成本超过其所得, 就不应提供。

(四) 灾害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经济特征分类的会计对象,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根据灾害管理的特征, 笔者认为灾害会计要素应包括:防灾救灾的物资投入、物资来源、以及物资结余、防灾救灾效果、灾害损失、灾害风险。其中, 防灾救灾的物资投入+物资结余=物资来源;通过防灾救灾效果与应灾物资投入的对比、与灾害实际损失的对比、以及与预计灾害风险的对比,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防灾救灾的绩效。

五、灾害会计应用规范

灾害会计的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灾害会计的技术规范和会计人员道德规范的有关理论问题, 并通过这些规范指导具体的会计活动。当然, 应用理论应是在基本理论和概念体系的框架下对会计活动及会计人员进行指导和规范。

(一) 灾害会计技术规范

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难以预计, 防灾减灾过程中应灾物资的来源和利用情况也十分复杂, 灾害管理者对应灾物资的运动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就十分重要, 所以有必要设立一定的标准对之加以规范和指导。但同时由于不同的灾害间存一定的个体差异, 而且基于管理活动本身的灵活性, 灾害会计活动在接受基本技术规范指导的同时, 又不应完全拘泥于技术规范。所以, 当前可以通过对灾害会计实际应用案例的研究, 编撰理论性和操作性兼备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从而对灾害会计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加以系统总结和推广,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灾害会计实务指南或者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灾害会计技术规范。

(二) 灾害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

灾害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为组织有限资源的合理运用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然而, 会计人员在进行决策分析时, 其决策分析的依据应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灾害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着重解决会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 协调好灾害会计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社会之间, 以及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 以谋求一个最佳的平衡。道德行为规范是技术规范的必要补充, 灾害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道德行为规范。基于灾害会计活动的特点, 灾害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提高职业能力; (2) 保密; (3) 客观公正; (4) 权衡性。

参考文献

[1]冯巧根:《防灾会计框架体系的构建》, 《财会通讯》2007年第2期。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篇5

一、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框架

关于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框架,会计理论界曾出现过许多的观点,尤其以安东尼教授提出的理论构想最具代表性,因此,我在此就在安东尼教授的观点引导下做一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框架分析:

1.关于会计要素问题。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它把会计对象用会计特有的语言加以表述。另外,它还是财务报表的组成项目,会计恒等是描述了各个要素的数量关系,按照安东米教授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在资本成本会计中,会计恒等式应修改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主体权益”。与此变化相适应,安东尼教授对会计要素及其相关问题也进行了讨论。①单独设置“业主权益”要素。会计要素及其设置数量的多少,主要应该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虽然会计要素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但是它毕竟是一个综合信息,根据安东你教授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构想应该单独设置“业主权益”要素取代原来的“净收益”或“全面收益”要素。它在数量等与资产总额与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和之间的差额。其主要来源是主体的经营活动。②对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要素的重新定义。安东你教授认为现行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无法提供解释会计主体实际发生情况的信息,同时,它对“资产“要素的定义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因此,安东尼教授在资本成本会计中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概念作了重新定义,具体表述如下:①资产是主体的资本存在形态。资产包括货币性项目、未耗用成本和各项投资。其数额未凝固在各种资本存在形态上的数额。②股东权益反映由股东提供的资本数额。它包括股东直接投入的资产以及这些资本的应计利息。

2.关于会计目标问题。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必然趋势,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表现位于其应达到的目的。它的基本目标时提供有助于人们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和决策的财务信息计其他有关信息,这是一切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所共有的,并不以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变化,资本成本会计业不例外。但是,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仅仅确认显现成本,即债务资本成本,而没有确认隐含成本,即权益资本成本。安东尼教授认为资本成本中不仅包括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因此,在资本成本会计中,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有目的的控制和决策的财务信息中应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成本,既包括显现成本,又包括隐含成本。

3.关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问题。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在西方财务会计文献中早已存在。例如:美国会计学会认为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符合相关性、可验证性、公正不偏性和可定量性四项准则。资本成本会计信息在质量特征方面也符合这四项准则。①就相关性而言,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中的隐含成本,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游泳性,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的回答是肯定的。②就可验证性而言,对于资本成本会计的权益资本成本计量来说,它是指根据相同的数据和方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专业人员进行权益资本成本的结算,应该得到基本相同的结果。对于这一点,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得到相同的数据并不难以实现,因为在高度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下,模型中所取得有关变量树脂相同,计算结果也会基本相同。③就公正不偏性而言,它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和传递过程中不渗入个人偏见,以免损害其他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既然权益资本成本计量具有可验证性,那么,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可以通过权益资本成本计量结果来进行验证,从而敦促会计信息系统遵循公正不偏性准则。④就可定量性而言,权益资本成本的计量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例证。

4.关于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原则问题。会计假设侍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是最基础的一个层次,使整个财务会计结构的基础,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具有普遍有用性。资本成本会计作为会计的分支,它只是强调在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篇6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协调各种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保持社会秩序。对于正在经历飞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来说,社会管理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面对中国社会的新变化及其挑战,重塑社会秩序[2]。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在于,如何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找到有效推进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法,从而建立起一种推进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社会管理标准化理论框架

社会管理是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基础上,人们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标准化作为城市文明发展的衡量标尺和现代化进程推进的有效手段,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路径。社会管理标准化是对政府和其他社会主体,在社会管理领域开展社会管理活动时,运用相关概念和准则制定统一的规范、程序、制度或标准,以此规范、协调、统一组织运作行为,实现社会管理长效化的过程。标准化传统上主要应用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民生工作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加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格局,或者说当前的社会管理是一种“多元协作式”的社会管理[4]。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需要有多元的管理工具,这就造成了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主体多元、标准多元以及联动手段多元。社会管理标准化的理论框架是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理念的国家、社会两大主体“合作模式”下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一体化,以及规范化、信息化、品牌化、网格化和协同化五化联动构成的体系,简单可以概括为“一核牵引、双方合作、三标齐立、四维助推、五化联动”。

第一,社会管理标准化的理念是提供优质服务,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提供服务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社会管理标准化有利于提供优质服务,社会管理标准化的理论框架确立了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核的“一核牵引”的理念导向。

第二,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主体是国家与社会,社会管理标准化依托政府主导和社会协同的“双方合作模式”开展工作。该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管理标准化的运作特征——无论是标准的制定或出台,还是标准的推广和执行,再或者标准的反馈和改进,都体现出各就各位与分工协作的特点。

第三,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体系是“三标齐立”,即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一体化,这三类标准既有所区别,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四,社会管理标准化的运作是“四维助推”,即点面结合——表现为由点到线到面的扩散、纵横联合——表现为由水平开始水平与垂直结合的立体创新、上下整合——表现为从由上到下到由下到上的上下互通、内外协合——表现为由内到外到由外到内的内外联动。

第五,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方法是“五化联动”,即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呈现出规范化、信息化、品牌化、网格化和协同化。这五化分别从社会管理的内容、手段、创新、管控、合作等不同层面和纬度,阐释了社会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水平。

二、以南京为个案的分析

南京作为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副省级城市,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把标准化延伸到社会管理领域就是这种探索之一。推进社会管理的标准化不但显著拓宽了标准化的传统应用范围,而且使得社会管理有了有效推进的手段和方法。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社会管理的标准化是一种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制度和规范建设。南京市近年来在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服务品牌评价标准、居家养老服务标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托养标准、市纪委案件审理标准化体系以及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等社会管理领域标准体系和公共服务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当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点和经验,有力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与民生改善。为什么在南京会出现和谐社区标准化、机关服务建设标准化等社会管理标准化成果,其形成机理是什么?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特点与经验是什么?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应该如何创新更多的社会管理领域的标准并充实这一体系,为提升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继续贡献地方创新的经验。本文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研,将主要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一)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特点

1.标准化倒逼政府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政府服务规范化

标准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服务规范化的有效途径。2003年以来,南京市江宁区多家单位先后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江宁区委区政府在69家党政机关部门全面部署标准化建设,探索运用标准化推进党政机关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三标合一”标准化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其中,形成的“江财”管理模式,成为全国首家行政机关4A级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

2.标准化融入部门日常工作,促进特色服务信息化

社会管理标准化建设离不开大量原始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处理,离不开利用网络平台接受公众监督与评估,这些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充分运用。各种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与媒介既是标准化管理的技术基础,也保证了标准化的效果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纪委、人口委、气象局等特殊部门,更需要特色服务信息化来推进标准化。比如,南京市纪委和市监察局在对行政事项进行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将标准化管理的“系统集成”和“要素控制”思想与纪检案件监督管理五项基本职能、案件查办六个工作节点结合起来,建立起以五大职能为基本框架、不断改进的闭环管理模型,逐步建立了一套包含监督管理、案件审理和信访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江宁区气象局也建立了涵盖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显著提升了气象预报的信息化水平。

nlc202309031912

3.标准化助推服务品牌塑造,促进民生供给品牌化

近年来,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将地方经验塑造成可以推广的品牌,并延伸到政府运行机制之中。南京一直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对一个文明的城市而言,需要的不仅仅是服务,更重要的是品牌服务。南京市2009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此后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在空港、交通、电信、国税、商贸等窗口单位开展标准化工作,形成了诸多的南京服务品牌。南京市在各部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科学评价体系,制定了《南京市服务品牌建设评价准则》,建立起一整套服务品牌建设评价体系。此外,南京在居家养老和残疾人服务标准化等方面也成功塑造了民生领域的品牌。鼓楼区残疾人联合会、鼓楼质监局等单位获批国家级“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在为期两年的时间内,完成残疾人托养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江苏省《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已经省质监局批准立项并着手起草,以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行业水平,促进残疾人安养事业健康发展。

4.标准化引领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基层社区服务网格化

标准化在基层社区的推进实质上就是通过标准来界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下沉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的网格化。南京的城乡社区建设标准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十一五”初,南京市玄武区就提出“硬件设施标准化、社区管理自治化、社区服务市场化、社区队伍职业化、社区工作规范化”的社区建设标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通过引入企业标准化手段,建立社区标准体系运行模式,进行策划、实施、检查、整改四个阶段的循环工作,制定了《玄武区社区服务标准汇编》等一整套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实现社区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级和谐社区标准化示范区。白下区将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社区服务领域,实现统一的标准体系框架和独具特色的“1+X”机制,以标准化评估促进服务成果共享。2008年,民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白下区设立全国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2009年白下区又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全国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2011年3月中旬,受民政部委托,全国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专家研讨会在宁召开,大家针对近年来和谐社区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修改了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使该标准成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的“国标”。

5.标准化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参与社会管理协同化

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树立公民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营销”。 2009年12月28日,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宁举行,该标准当时是全国唯一的地方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此外,南京还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研究,为制订《企业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和参与ISO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研制提供依据。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显著体现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南京市制定《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准则》标准,在石化、钢铁、矿山、水泥等重点行业,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南京钢铁联合公司和南京化工产业园实现节能减排,履行社会责任。

(二)南京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基本经验

南京在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中形成了许多经验,其基本经验是:社会诚信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价值取向;“四维推进”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基本格局;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内在要求。

1.社会诚信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价值取向

目前社会信任的缺失,不仅阻碍经济发展,也使执政党公信力下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现在强调社会管理,就是需要建立这种社会信任机制。南京客运东站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标准,南京市江宁区的“江财模式”,纪检系统的标准化办案以及基层社区标准化的实践都是以建立与群众之间的互信为价值追求,从而通过标准化工作方式重新构筑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民众的信任关系,积累社会资本,实现社会价值重塑。

2.“四维推进”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基本格局

南京市的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起步早、起点高,开创性运用标准化手段推动和谐社区、和谐农村建设,在全国率先研制完成《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和《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地方标准。2008年7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民政部联合批准,全国唯一的和谐社区标准化研究工作组在白下区正式成立,标志着南京市和谐社区标准化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有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实施和试点创建工作。运用标准化体系推动江宁区财政局机关效能建设,为建设服务型机关提供了方法、树立了典型。2009年,江宁区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立为唯一一家国家级“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试点单位。《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也是我国首个无障碍设施验收和维护标准。南京市的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不但起步早、起点高,而且还在永不停歇地可持续推进。以江宁区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为例,从2003年起,江宁财政局就开始引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将标准化管理核心理念与机关管理实际有机结合,贯彻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O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在构建创新型、节约型、服务型以及环境友好型机关建设方面作出良好示范。2007年,江宁财政局在全国党政机关率先通过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验收,并举行“运用标准化手段,推进和谐机关建设”论坛。2008年,江宁区委区政府则把“江财模式”在全区推广,2009年江宁区成为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试点,2011年示范区试点通过验收,江宁区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社会管理标准化在可持续推进中形成了“四维推进”的永不停止、永续发展的特点。“四维推进”即由点到线到面的全面推进、由水平开始,水平与垂直结合的立体创新、从由上到下到由下到上的上下互通、由内到外到由外到内的内外联动。

3.共同治理是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改革往往是基层实验和国家的顶层设计相结合,南京的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发育发展也鲜明地体现了地方品牌竞相实验、自发生成与政府部门宏观指导下多主体共同治理的特点。南京市《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和谐农村建设准则》、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等社会管理标准化品牌的形成首先通过基层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由政府部门推广的。《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的产生,首先通过南京市玄武区、白下区在社区建设领域的自觉探索,市标准化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总结和指导,就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标准。国家4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单位江宁区财政局也是遵循了相同的发展逻辑,他们通过自行探索形成了“江财模式”,江宁区委区政府则把“江财模式”在全区推广,最终获得了国家级“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称号,也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在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推进中,政府部门宏观指导、顶层设计作用非常突出。2006年2月,在全市自主创新大会上,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罗志军提出,要把标准化战略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2007年8月,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战略的意见》,11月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主任,由市质监局、经信委、科委等18家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南京市标准化战略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南京各区县也纷纷成立了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工作机制。比如,在江宁区区级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贯标办公室,制定了《江宁区标准化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机关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秦淮、建邺等区县政府也纷纷建立了标准化战略的激励机制。

nlc202309031912

除了政府部门直接的指导外,政府部门还积极发挥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作用。比如为了加快标准化服务和谐社区、和谐农村建设,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京市白下区人民政府联合申请,会商国家民政部,成立了全国“和谐社区”(和谐农村)标准化工作组。工作组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社区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专家、学者组成,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协助国家有关部门从事和谐社区建设国家标准科研项目主导研究,为国家标准制订提出科学适用的、前瞻性的研究,研制有关和谐社区标准化工作;建立和谐社区标准化试点;开展和谐社区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工作;组织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编制标准宣贯材料,指导社区开展贯标培训;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方法。南京市质监局、南京市社科院和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委共同开展“南京社会管理标准化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课题研究,总结和推广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经验,申报和自行组织“和谐社区建设标准化”等科研项目立项,研究和探索社会管理标准化,为制订国家标准进行探索与研究等。于是,南京形成了标准化战略引领下的复合主体共同治理格局。

三、反思与展望

当前的社会管理格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民众参与”,当前社会管理最核心的主体还是党委政府,社会管理标准化也是各级政府在推动的。而且,在政绩考核下,各部门都在建立一套自己的社会管理标准化体系,进行社会管理标准化的探索和创新,他们把社会管理标准化作为一种推动工作、部门扩权的手段,在这种背景下难免就会存在政绩工程冲动下的经验碎片化、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以及可持续性欠缺的短期化这三大问题。首先,存在政绩工程冲动下的经验碎片化。在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下,各部门都有基于自身部门主义的政绩工程冲动,就会把社会管理标准化作为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项政绩工程来打造,就会把差异性极大的部门工作纳入社会管理标准化体系中,建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管理标准化模式,造成经验的碎片化。其次,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在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强调要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就会存在一拥而上推行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冲动,这样往往就会造成社会管理标准化与日常工作脱节,形成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再次,可持续性欠缺的短期化。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大于内容,其社会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可持续性必然不足,往往会存在一阵风的现象,没有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这三大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科层体制。而要克服上述问题,则需要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国家要让渡一部分资源和权力给社会,鼓励社会组织、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工作,这样才能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形式大于内容的表面化以及可持续性欠缺的短期化问题。在国家内部,则需要成立一个由国务院、政法委、质检、民政等部门等组成的高位的社会管理标准化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和协调,克服各部门扩权冲动下经验的碎片化。

在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的背景下,社会管理标准化也会在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倡导和实验下继续不断创新和完善,体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第一,社会管理标准化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目前的社会管理标准化更多的是质监等业务指导部门、纪检等特色部门或者基层政府的一种局部的实验和创新,缺乏高层级的党委政府,特别是中央、省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也缺乏各级党委政府总揽各条口的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工作。随着局部经验的日益成熟,在更高层面和更综合部门协调下的社会管理标准化成为一种趋势。第二,社会管理标准化将更加注重公共参与。现在的社会管理标准化的局部实验更多是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绩工程冲动,因为遵循的是对上负责的逻辑,往往忽视社会管理对象的反应,忽视实际工作的需要,使得社会管理的标准成为鸡肋,缺乏长久的生命力。要社会管理标准化真正可持续,必须注重公共参与,让社会管理对象参与到社会管理标准的研制和完善过程之中。第三,社会管理标准化将更加注重技术导向。社会管理标准化作为一种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的手段,需要更加注重先进技术的运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加快规范化的常态、信息化的推进、品牌化的推广、网格化的落实、协同化的畅通。

参考文献:

1.Sebastian Heilmann.“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Ris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7, 43 (1) : 1—26.转引自:刘鹏.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5).

2.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4).

3.Simmel,G.,The philosophy of Money,Boston:Routledge& Kegan Paul,1978,P.178.转引自:朱虹.信任:心理、社会与文化的三重视角[J].社会科学(11).

4.王俊秀、杨宜音.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6.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构建 篇7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的会计界对于环境管理会计广泛关注, 各大会计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地探讨和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指南或准则, 如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 (ACCA) 、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 (CMACanada)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 (CPAAustralia) 、菲律宾注册会计师协会 (PIC-PA) 和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 (JICPA) 等。为了交流与协调各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 许多国际机构和企业均出版不少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指导性文件 (如USEPA, 1995;UNDP, 2001;AGE, 2001;GEM, 2003;Envirowise, 2003;IFAC, 2005) , 还有与之相关的如财务会计报告与环境成本核算指南 (EC, 2001;UNCTD, 2004) , 同时有统计核算与报告方面的指南 (Eurostat, 2001;EC, 2003) 。这些报告和指南对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构建和实务推广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同时, 我们认为, 随着循环经济不断深入人心, 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显得非常必要。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 环境立法制度的逐步完善, 会计理论界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与研究。环境会计在理论界得到普遍重视, 为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环境成本的巨额增长及环境决策的需要, 实务界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对企业成本、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最终成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环保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很大的空间, 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企业制定与实施竞争战略尤其是环境战略中将大有用武之地。由此可见, 引入环境管理会计既是国际会计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更是摆在我国环境管理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评价与启示

(一)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在推进工业化的初期, 人类还没有深切体会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 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迫使人类进行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 循环经济思想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特别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共同未来》的发表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和发展大会的召开, 更使环境问题的研究得到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和尝试。欧洲德国环境局等致力于“环境成本价格及其手册”等的研究。亚洲日本环境厅等于1999年开始展开了关于“环境会计系统”的研究, 并于2000年发布了正式的环境会计指南。这些国家的企业还自己进行了对外环境报告的编报。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等开展关于环境会计的国际合作研究也在进行着, 1998年曾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有关环境会计的国际会议, 有15个国家参加。此外, 北美等地的学者还展开了关于环境会计问题的经验研究 (Kimbroand Li, 2000) , 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环境管理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受到重视。在国际会计理论界上, 早在1997年就已成立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及资讯中心 (EMARIC) , 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刻研究和探讨。在亚太地区, 会计理论学者也就环境管理会计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沿探索, 并与2001年建立了亚太环境管理会计协会 (EMAN-AP) 。北美美国环保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等都在进行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支出、环境负债与环境业绩报告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企业各界、学术界与有关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关于环境会计特别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正在热烈进行中。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书》白皮书, 在1994年也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然而我国现有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活动, 不能系统反映监督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 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环境会计问题, 但由于起步较晚, 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 我国的环境会计特别是环境管理会计还都很不成熟, 与国际上许多先进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更具体的讲, 目前国内外对环境管理会计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1) 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将环境管理会计定义为鉴定、收集、分析与环境内部决策相关的实物、货币两类信息的会计。这两类信息是:能源、水和材料 (含废弃物) 流动、被使用及最终处理的实物信息;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收益等货币信息。为了正确评估成本, 部分学者认为在收集货币信息的基础上, 还应收集材料使用、人工小时及其它成本动因等非财务数据, 其重点是与材料、能源、水相关的环境成本方面。 (2) 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意义与障碍。大部分研究者一致认为, 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提供环境管理的足够信息, 致使企业严重低估了环境管理所带来的利益。环境管理会计的潜在用途和利益十分广阔, 可在合规效益、生态效率和战略定位三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尤其是它不仅能使企业评估和计算污染成本, 而且可通过环境管理的预防控制降低污染成本, 并且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降低环境增量成本。并指出当前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障碍包括: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存在问题, 致使会计人员不知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的流动, 难以对内对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环境相关成本埋没在管理账户中, 没有直接分配给制造过程或产品, 造成成本分配不合理;材料流动成本信息得不到充分追踪, 现有产品计划系统无法反映材料的实际使用和流动;现有会计记录难以充分反映环境有关成本信息 (井上寿枝、西山久美子、清水彩子, 2004) 。 (3) 环境管理会计的实物计算。按企业的物质平衡原理, 从输入与输出两环节计量资源消耗, 反映投入产出转化及各类产出物等实物量数据, 这是近几年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最有突破性的研究。Stefan Schaltegger在《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中认为:一个企业组织中的全部材料、水、能源等物质输入与输出是平衡的, 因此企业应努力跟踪这些物质的输入、输出流量及存量情况, 并按科学的物质标准分类, 确保收集到环境管理决策所需的实物信息。这是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建立环境业绩指标 (EPIS) 的基础。 (4) 环境管理会计的货币核算。IFAC2005 Exposure Draft:International Guidelines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中认为, 在环境管理中, 最重要的货币信息就是环境相关成本信息。尽管不同国家、会计组织乃至企业对环境相关成本的分类各不相同, 但好的环境成本分类应以环境业绩、环保经济效益为导向, 尽可能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以此协调各国之间的差距。

(二)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评价与启示

上述研究, 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 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消除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混乱, 使人们认识了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及部分应用问题, 有助于会计师和审计师审计财务报告及其他报告中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而且, 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会计总体框架及相关定义、有关内容与现有的、被广泛使用的环境会计框架相一致, 有助于在已有的环境会计体系下开展和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但仍然有以下方面需要我们去加以思考与研究: (1)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尚未完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设计揭示了环境影响各因素的有机联系。科学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在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各项工作实践的后面, 必然有一定的“哲理”在指导它、影响它、支持它;否则环境管理会计是站不住脚的。如何把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内含的各种哲理加以归纳、提炼、升华,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认为这就是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用来指导和发展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国家 (包括我国部分学者) 一般都把环境管理会计理解为是各种专门技术的应用。因此, 从目前来看, 环境管理会计缺乏一整套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是能否独立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 (2) 内容体系不规范。环境管理会计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 采用哪些专门方法, 环境管理会计学体系应该如何设计, 国内外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莫衷一是。这不仅不利于学习和掌握,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近年来随着可循环经济思想的深入人心, 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 反映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宏观增值管理会计等管理会计新领域也有人著述。这使环境管理会计内容不断扩展, 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新领域是否应归属于环境管理会计, 仍处于争议、探讨、尝试之中。远远缺乏为各国会计界所能广为接受的理论与实务模式, 离实践应用还相距甚远。若笼笼统统将其纳入环境管理会计内容, 无疑会造成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混乱, 加剧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3) 典型性、实用性和示范性案例研究较少。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案例进行研究, 并上升至规范层次, 是目前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缺陷。如何采用特色研究方法将目前各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案例划分层次, 并针对其它状况划分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适用范围, 并分别辅以案例详细说明。与此同时, 通过案例分析, 强调会计部门与环保、生产及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 要求突出实物信息的披露, 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一)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特征及其研究逻辑起点的分析

如前所述,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是指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 而这些部分要素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此, 笔者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应

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整体性。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应是一个整体, 应完整地从理论上解释环境管理会计领域中所有问题, 或至少是所有主要问题。二是联系性。构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各种理论要素之间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 更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堆砌或简单的顺序罗列, 而是互相关联协调、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并有主次地位和作用之别, 构成有系统、有层次的, 且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三是逻辑性。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特点是前后一贯。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认为, 会计理论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以评价和开拓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合理的原则。科学的理论体系, 必须要达到浑然一体、首尾一贯, 由前提、假设到结论的全部推理过程, 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概念之间具有可推导性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四是层次性。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如有的学者就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层次;有的学者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三个层次;还有的学者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会计应用理论四个层次等。每一个层次内又包含许多具体会计概念。不论怎么划分, 会计理论体系具有层次性是不可否认的。五是动态性。由于环境管理会计处于一个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的复杂社会经济环境中, 这就使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可能是绝对的、不变的, 而是发展的、动态的。随着人们对环境管理会计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正是在不断发展之中逐步完善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动态性, 并不是指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内容可以主观随意的变动, 它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在明确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这些特征的基础上, 我们再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构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出发点, 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 其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而且亦是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我们认为, 应以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应以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环境为其研究起点。其理由如下: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无法否定, 会计之所以能从“结绳记事”发展成为国际商业语言, 正是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变革的结果。环境决定一切, 存在决定一切, 世界上的事物都由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环境管理会计内环境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 进而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职能, 进一步决定着环境管理会计程序与方法;环境管理会计外环境决定环境管理会计目标, 从而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进一步影响着环境管理会计程序和方法。而环境管理会计假设则受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环境管理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 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 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结构为: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环境管理会计本质——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对象——环境管理会计准则——环境管理会计具体准则——环境管理会计实务。由环境管理会计环境为出发点揭示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 把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建立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便有了物质基础。因此, 我们认为, 把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作为出发点, 符合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全部条件。以此为起点, 有利于建立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所以, 将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确定为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二)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要素的构成分析

在明确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特征与研究的切入点后, 要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要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根据逻辑推理首先得弄清什么是“会计理论”?关于什么是会计理论, 西方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首先, “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用来评价、开拓和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合理的原则”。根据这种说法必然认为对会计原则的研究就是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其次, “会计理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Robert W.Ingram, 1997) 用来解释会计实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或者为什么可以用其它办法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构成了会计理论。根据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会计理论是个多层次的结构。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但认为会计理论的概念框架似乎还应加上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以及会计内容。会计理论是人们在理性的高度上对会计实务的规律性的认识;它一旦形成, 必然又会反过来指导和影响会计实务。这就充分证明了:西方的会计原则既是会计实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也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人说根据一个国家对会计原则研究的深度就可以对该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进行评价,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会计理论的内涵只包括会计原则。另外, 还必须指出, 以上所述的会计理论实质上都是指的财务会计的理论;那么, 作为现代会计的另一领域的管理会计, 它的基本理论又将如何表述呢·艾哈默德·贝尔考依 (Ahamad Belkaoui) 教授在其《管理会计概念基础》 (1980) 专著中, 曾对管理会计理论作如下的描述:“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这个定义强调了“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 突出了管理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但易使人误解管理会计本身并没有一套前后一致、首尾相贯、浑然一体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对其理论的目的只提“用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 似乎也不够全面。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这一定义基本上涵盖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而且指出这些理论应该是“前后一致”的“概念框架”。但在阐述上给人一种似乎杂乱之感, 好像管理会计理论无先后顺序与内在的逻辑。而笔者结合前面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起点的研究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定义应该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是一套适应经济环境的前后一致的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次组成的;它是以环境管理会计目的为起点, 由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环境管理会计职能、环境管理会计对象、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组成的基础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环境管理会计目标、环境管理会计假设、环境管理会计原则以及环境管理会计确认、记录与报告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根据以上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设计如下:

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及其改进 篇8

(一)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伍教授将价值链管理和现行会计管理模式整合集成,首创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认为“价值链会计可以表述为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对以战略联盟为表现形式的价值链加以追踪、核算、预测、控制、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链的概念最先由美国著名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阎达五教授对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管理活动论。强调的是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的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綦好东的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价值链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价值链会计最重要的是要厘清其目标和职能。动态地看,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张林的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理论、现代信息管理理论而形成的。论述了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价值活动与联系,以及交易费用和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的存在对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影响。

(二)价值链会计的定义

率先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的阎达五教授指出:“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具体可表述为:是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綦好东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首先是一个为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同时又是一种以实时控制为特征的管理活动。”张林认为:“价值链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它必须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优化价值链流程、构建高效价值链联盟、进行价值增值决策所需要的价值信息;同时,作为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价值链会计也是一个控制系统,以价值链联盟为控制对象,涵盖事前统筹规划、事中实时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全方位多维立体控制体系。”

二、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

(一)阎达五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理论框架的搭建基础:会计管理活动论,基本思路是,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重构后的会计管理框架可用图1表示。该框架与传统的会计管理理论框架所不同的是,在进行会计管理时,应该明确管理的目标是在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如在进行存货决策时,会计管理部门不仅要搜集、加工价值链上游企业提供的价格信息,而且还应该考虑采购物品的质量、其供货能力、满足核心企业需要的程度以及企业间的价值链联盟关系等传统会计决策所不予考虑的因素,进而建立起以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等其他因素为约束条件的会计决策模型。

上述思路的特点是,通过审视价值链与价值链管理理论去改造原来的会计管理理论,即依据会计管理的时间序列,通过扩展会计管理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实现价值链与会计的融合。

该框架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与会计的结合理论,属于总括性质的概念框架。但是对框架的各个因素并没有明确地进行讨论;并且强调的是会计管理理论框架,与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还有一定意义上的区别,可以作为价值链会计研究的启示性文章。

(二)綦好东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綦好东认为价值链会计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首先要厘清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和职能。具体的职能划分如图2。但要注意的是,綦好东的理论框架只是强调了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及职能,并未得出明确的框架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张林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张林认为,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应由价值链会计目标、假设、本质、原则等理论要素组成,各理论要素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图3所示。

价值链会计目标、假设、本质属同一层次的会计基础概念,而价值链会计原则是会计基础概念指导下的规范概念,价值链会计实务则要受到会计原则的约束。张林作出了明确的框架结构,并对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重点在于使用者的要求对整个框架的搭桥作用,倾向于目标论的理论框架。

(四)毛婧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毛婧认为,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起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价值链会计假设、原则、对象、职能和方法这些会计基本理论要素共同构成了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如图4所示。

其中价值链会计目标是理论框架的起点,而价值链会计假设是保证价值链会计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共同构成了理论框架的首要层次,而价值链会计原则则是处理价值链会计事项,对价值链会计对象进行核算所依据的规则。价值链会计目标、价值链会计假设、价值链会计对象和价值链会计原则共同构成了价值链会计的基础理论结构。价值链会计职能则是以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导向,是价值链会计功能的具体体现。价值链会计方法则是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该框架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起点,途经假设、对象、原则、职能、方法,最终由价值链管理者的信息反馈回到目标的修正,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系统。

三、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对比

(一)价值链会计目标

阎达伍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归纳为“疏通信息传递渠道,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即利用会计的特有功能与方法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服务”。綦好东等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

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定位为:“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动态的价值创造和流转信息,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它反映了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技术条件下,价值链会计系统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程度。

(二)价值链会计假设

目前的共识是在原会计假设基础上,结合价值链会计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项假设:价值链联盟主体假设、持续运行假设、会计分期弹性假设、计量形式多样化假设。

(三)价值链会计原则

传统会计有十三项原则,这其中除历史成本原则外,对于价值链会计基本适用。历史成本原则反映的是经济业务的实际成本,但市场价格是变动的,资产价值也会发生变动。历史成本反映的价值是过时的,对于经营管理决策不具有相关性。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要使整个价值链增值达到最大化。它所要求的价值必须是现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价值链上的价值。

(四)价值链会计对象

对价值流的管理,即如何使价值流在总量上达到最大,在流速上顺畅无阻,并在各环节间合理分配,这是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根本内容,为价值链管理者提供价值流的价值信息成为价值链会计的主要任务。价值链或价值链体系中的价值流就成为价值链会计核算和反映的内容,即价值链会计的对象。

(五)价值链会计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在客观上能起的作用,是会计本质的体现。在这一问题上多数依据綦好东教授的理论,价值链会计的职能应定位于两个层面,即基本职能(预测、核算、规划、评价和控制)、核心职能(即时分析、实时反映)。

(六)价值链会计方法

按张林和毛婧的看法,价值链会计的实现和运行必须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现阶段主要是实行ERP和XBRL。

(七)价值链会计计量

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已不能完全适应价值链会计,可以采用价值计量的形式正确反映价值链会计中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但直接从货币计量过渡到价值计量是有难度的。在价值链会计中,可以先采用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形式(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并存的方式。价值链会计的计量可以建立在两种方法上,一是作业成本法(简称ABC),一是经济增加值法(简称EVA)。

四、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改进

(一)价值链会计理论构成

笔者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是本质导向的理论框架,价值链会计目标是理论框架的起点,是价值链会计中最基本的要素,并且从中延伸出价值链会计职能;价值链会计职能是保证价值链会计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以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导向,结合价值链会计功能的具体体现,共同作用于价值链会计的假设;价值链会计原则则是处理价值链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价值链会计方法和程序是价值链会计原则的具体化,是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具体指导价值链会计的实际应用;最终,由使用者对价值链会计的框架做出反馈,指导目标的修改和完善。至此,价值链会计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无论价值链会计理论或会计实务,均必须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这个闭合的回路由价值链会计的本质指导,随着价值链会计本质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系统。

(二)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具体如图5所示。

参考文献

[1]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綦好东、杨志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3]管亚梅:《价值链会计: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年第11期。

[4]尹美群、何广涛、张妍:《从价值链管理到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与实务问题——第二届“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讨会综述》,《会计研究》2004年第12期。

[5]张林、于富生、王加灿:《关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第5期。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理论框架研究 篇9

煤炭是中国主要能源,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然而,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在工矿企业事故中最为严重[1]。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监管体制, 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 制定了70多项涉及安全生产的国家级法律法规。但是,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仍然频频发生。煤矿重特大伤亡事故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事故与煤矿内部管理不善有关, 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不力有关[2], 根本原因在于煤矿安全管理能力低下[3]。煤矿生产系统是人、机、环境及管理活动组成的动态系统, 生产过程包含人的行为、设备状态、环境状态, 以及管理活动。煤矿安全管理必须确保人的行为安全、设备及环境安全, 进而保证整个煤矿生产系统的安全, 这是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目前, 学术界多从煤矿外部环境治理、安全管理模式、安全评价、安全文化等各种角度研究煤矿安全管理[4,5,6], 针对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刘铁忠 (2006) [7]从一般企业的角度出发, 将安全管理能力定义为一种累积专有知识, 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增长机制;衣冠勇 (2008) [8]、张宏 (2008) [9]、刘铁忠 (2008) [10]进一步将此理论加以应用推广。事实上, 做为一种复杂技术-经济系统[11], 煤矿安全生产受制于人、设备、环境、制度等各种因素。其中, 人是管理主体, 设备和环境是管理对象, 制度是管理手段[12]。煤矿生产过程中人、设备、环境和制度形成的安全保障系统, 是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应从人、设备、环境、制度等要素出发构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理论框架。

参考以往研究成果, 可以给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概念如下: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是煤矿对由人、设备、环境、制度组成的安全生产体系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中, 与安全生产相关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蕴含在煤矿内部的一种企业管理能力, 本质是一种累积专有知识的集合。

2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构成要素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做为一种累积专有知识的集合, 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具备知识属性的“人、设备、环境、制度”形成了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设备和环境是硬件要素, 而人和制度则是软件要素。

(1) 人员要素

复杂多变的煤矿井下作业条件, 使得矿工安全素质与煤矿安全关系密切。现代煤矿安全管理, 应体现为以人为中心综合管理[14]。因此, 煤矿人员累积专有知识直接体现为人员安全素质[13], 这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业务技能、工作态度等因素。第一, 安全意识是人在生产过程中, 对安全环境综合反映出来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 安全意识使管理者和操作者能够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是煤矿管理者实施安全管理行为的基础。第二, 业务能力指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力、事故排查经验等在安全生产中体现出的综合能力。煤矿普遍存在安全欠账和超能力生产, 反映出煤矿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知识知之甚少, 不顾矿工生命一味追求产量和利润进行超能力生产, 埋下不安全隐患。第三, 工作态度反映出煤矿管理者对煤矿安全工作的认知和情感。工作态度决定管理者责任心, 责任心决定安全管理执行力度。

(2) 设备要素

当前, 煤矿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但由于煤矿生产条件与生产环节的复杂性, 有效使用设备、以及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确保设备安全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煤矿设备累积专有知识体现为设备的配备情况[15]。一是煤矿生产设备机械化程度, 这是衡量设备要素的重要指标, 机械化程度越低, 人员越密集, 不确定的因素相对增大, 一旦发生伤亡事故, 死伤也比较多;二是安全监测设备, 这是煤矿安全系统预防事故的有效手段, 主要包括安全监测系统及装备、束管监测系统及装备、瓦斯抽放系统及装备、防灭火灌浆系统及装备、防尘系统及装备、生产安全警告显示装置等。

(3) 环境要素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 既需要硬件环境建设, 也需要良好的软件环境建设。环境累积专有知识体现在作业环境、资金规模、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其中作业环境对煤矿安全管理更为重要[16]。一是瓦斯预防经验——我国煤矿的瓦斯含量较高, 一半以上是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矿井, 是否能够及时掌握瓦斯控制知识是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二是顶板预防经验——我国多数大中型煤矿顶板局部不平、裂隙比较发育, 顶板事故预防经验是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三是水害知识——水害是煤矿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水害知识是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四是煤尘爆炸经验[17]——煤尘爆炸是煤矿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大多数煤矿是具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掌握粉尘爆炸知识异常重要;五是煤层自燃性知识——煤炭在一定的温度和氧气含量条件下会发生自燃起火, 这种明火在煤矿井下是非常危险的, 不仅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煤矿井下工人窒息死亡, 而且可能引发瓦斯或煤尘爆炸, 因此煤层自燃知识也是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4) 制度要素

企业安全管理, 制度是保障。制度累积专有知识体现为煤矿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结合煤矿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以煤矿名义起草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18]。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这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管理制度, 也是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二是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通过编制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企业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企业生产中的一些重大安全问题, 使企业劳动条件的改善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混乱的现象;三是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煤矿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必须不断地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努力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将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这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防止产生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是煤矿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3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影响因素

煤矿生产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制度的不安全条件是产生安全问题或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些方面的因素都会对煤矿安全管理能力产生影响。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 由于人因失误或人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伤亡发生率就占70%以上[19]。人的不安全行为指危及安全的人的行为过失, 往往体现在思想意识上的失衡, 行动上的失准, 管理上的明显违章违规。对我国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资料表明, 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75%以上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与物的客观因素相比, 人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人的行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2) 设备不安全状态

不安全状态一般用于描述导致事件发生的物质条件。设备不安全状态指生产设备和安全设备等由于安装、配置、运行等不当所引起的安全隐患。近年来, 煤矿的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 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矿井环境潮湿、灰尘等客观因素影响着设备和各种防护装备的使用。根据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分析, 由于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主要是指生产 (施工) 场地环境不安全的条件, 包括通风、照明、温度、湿度、场所混乱狭窄、地质环境等不安全条件。矿工在人为开拓的作业空间内, 操纵机械进行采煤活动, 顶板、水、火、瓦斯、矿尘、噪声、冷热、潮湿等环境因素影响着煤矿安全。矿井环境条件具有恶劣、多变等固有特性。如果疏于对环境条件的控制与管理, 则可能会使环境变得更为恶劣, 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制度的不安全条件

制度引起的不安全因素虽然是间接不安全因素, 却直接影响到人、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制度不安全条件指制度的缺失或过时、制度执行不力、安全监督检查不力、安全培训不力等客观情况。需要煤矿对生产工艺过程、机械设备、人员操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 制定出一系列操作规程和安全控制措施, 以保障生产、经营工作合法、有序、安全地运行, 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4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演化模型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是煤矿对安全生产系统进行控制的核心技能, 实质是一种累积专有知识:人、设备、环境、制度等要素知识的积累形成潜在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构成了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基础;人、设备、环境、制度等要素知识的耦合形成现实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构成了显现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力。与此相应, 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不安全状态、环境不安全条件和制度不安全条件将对人、设备、环境、制度等要素产生不良影响, 成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因此,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构成要素越强则影响因素越弱,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越低;构成要素越弱则影响因素越强, 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越高。按照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构建煤矿安全管理能力演化模型, 如图1所示。

5 煤矿安全管理能力研究意义

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能力建设。研究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对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 是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只有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强化提升自身素质,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免疫能力, 才能实现煤炭安全生产, 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 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煤矿安全基础薄弱、安全投入欠账大、安全保障程度低、超能力生产、整体防灾抗灾能力差。研究煤矿安全管理能力, 就是从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 以人、机、环境和制度为着眼点, 构建具有人的安全特质、具有设备、环境和制度安全特质的安全型矿井, 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 逐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基础理论 篇10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的提出是为了使相关人员加强对危险与差错管理的理解。该框架是从一线人员的角度, 以动态方式表示安全和人为因素的关系, 它着重通过分析人和系统的具体表现揭示工作人员和操作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框架可以清楚地表示出系统分析对象运行时人的具体表现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可以以及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一个安全评价工具, 该框架可以集中评价一个事件;而在分析一个系统的时候, 它又可以被用来分析多个事件。

当不同的使用者 (如一线工作人员, 中层干部, 高层领导, 机组以及空管员) 应用该框架时, 只要稍微进行调整,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主要就危险与差错框架在空管中的应用加以讨论。

2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的组成要素

2.1 概述

危险与差错框架由危险、差错和非理想状态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在该框架中, 我们通常认为危险和差错在管制员的日常工作当中是无法避免的,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转化为非理想状态。管制员必须具备处理非理想状态的能力, 一旦不能有效处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 非理想状态和危险、差错一样, 也是危险与差错框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非理想状态甚至比前两者更为重要, 因为非理想状态是出现事故前最后转危为安的机会。

2.2 危险

危险的定义是:在空管工作中影响管制员正常工作、增大管制难度、并且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的事件。在管制工作中, 管制员会遇到各种危险, 比如:处理复杂天气情况;机场周围高山;复杂空域;飞行器故障等。因为这些危险都会对空管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他们都是危险与差错框架研究的对象。

当研究人员将精力放在研究人体工程学对安全影响时, 他们往往忽略了可调节程序、组织因素这些隐性危险所起到的作用。而这些隐性危险不管管制员预测危险的水平有多高, 也只能针对这些隐性危险做出相关行动而不能完全消除。

有数据显示, 失控的危险往往都会转化为差错, 而差错又将会转化为机组的错误, 最终转化为非理想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三者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有时候危险会直接转化为非理想状态, 而有时候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 也会有差错的出现。而在有些情况下, 管制员不一定会有机会处理危险, 差错和非理想状态。

因为危险管理是在危险发生的开始进行处理的, 因此它也是保障安全最有效的手段。而管制员将是将危险造成的损失最小化的最后一道屏障。

2.3 差错

差错的定义是:根据标准程序, 管制员应该实施却没有做或者管制员不应该实施却实施了的行为。当差错没有被更正或者没有被有效更正的情况下, 差错通常会转化为非理想状态。因此, 我们应该有效地对差错实施更正, 以便达到增大安全余度和减小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某些情况下, 差错的出现是独立的即:没有明显的危险造成这次差错。比如:飞行员的错误复诵;重复发送跑道使用许可;误操作设备等等。

差错影响空管安全的程度取决于管制员是否在差错发生之后及时发现这个差错, 如果没有的话, 这个差错很有可能转化为非理想状态。因此, 危险与差错管理的目的之一也就在于分析差错管理而不仅局限于找出差错发生的原因。从安全管理的角度上看, 通过某些手段控制差错使得差错不会对空管安全造成影响的想法是不符合逻辑的。除了可以保障空管安全运行, 差错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 不管是在培训还是差错管理都体现了人为因素在空管工作的重要性。

相对于了解差错的分类, 研究人员更倾向于了解如何科学的管理发生的差错, 也就是差错发生的时间;出现差错的相关人员;发生差错后的应对手段以及差错造成的后果。不同的差错会有不同的结果:有些差错被合理的处理, 而有的差错没有能够被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之后没有能够被合理的解决。如果差错没有被合理解决的话, 它会生成其它的差错或者转化为非理想状态。

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将差错分为三类:设备误操作、错误程序、交流错误。管制员错误的操作了设备的情况被定义为设备误操作;管制员没有按照正确程序实施管制的情况被定义为错误程序;管制员和其他人员错误交流的情况被定义为交流错误。而这三种类型的差错有时候并不是单独出现的, 有些情况下, 会有两种甚至三种差错同时发生。

2.4 非理想状态

非理想状态的定义是:在空管工作中, 不是管制员所需求, 而且将要减小安全余度的状态。航空器爬升或下降至其它航空器的高度层或者航空器以一个错误的角度转弯, 这些状况都属于非理想状态。当危险管理或 (和) 差错管理失效时, 非理想状态就会出现且影响空管安全。管制员是事故发生前最后的希望, 因此非理想状态管理也就变成的管制员的工作职责之一。非理想状态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 因此如果能做出适当的非理想状态管理, 将会大大地增大空管的安全性。

非理想状态和事故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非理想状态实际上是处于正常状态和事故之间的一个临界状态。当处于非理想化状态的时候, 如果管制员处理得当, 飞机可以在不改变安全余度的情况下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当非理想状态转化为事故时, 不管做出什么处理方法, 安全余度都会减小的。

2.5 危险差错管理动态关系图

如图1, 一般情况下, 当出现危险情况时, 当危险得到妥善处理, 事故就会在第一时间得到避免, 但是如果处理得不适当, 就会造成差错, 这时管制员还是有机会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旦差错管理不当, 事故就会转化为非理想状态, 这也是管制员处理事故的最后机会, 假如管制员还是不能正确处理, 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 危险、差错和非理想状态这并不意味着这三者间存在着线性关系, 有时候危险会直接转化为非理想状态, 而有时候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 也会有差错的出现。有些情况下, 管制员不一定会有机会处理危险, 差错和非理想状态。

总结:通过研究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 我们得出了危险、差错以及非理想状态之间的关系, 而以上内容的研究将使广大民航从业者在实际的工作中, 结合自身的工作环境, 将该框架合理的应用在一线的生产运行中, 从而达到提高安全余度的目的

摘要:危险与差错管理作为空管安全管理的有效工具, 逐渐被民航空管局、航空公司等单位使用, 以提高民航交通运输的安全。而危险、差错、非理想状态这些要素作为危险与差错管理框架的主体, 更是值得研究, 文章将对这三大要素进行逐一分析, 从而建立起三者间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危险,差错,非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习惯联想与理论框架 篇11

关键词:休谟;习惯;波普尔;理论框架

归纳法总体上是借助有限的归纳得到普遍的定律,但由于它并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即使我们收集到的证据为真,也无法确保定律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这就会产生归纳问题。由于这个问题由休谟首先提出,所以也称为“休谟问题”。

一、休谟问题

休谟认为一切观念都是印象的摹本,当我们相信任何个别事实的时候,都必定可以归结为感官或记忆中的事实。然而在使用归纳法时,问题就产生了:运用归纳法,我们可以为未来个别事实的信念做辩护,但它由于还未发生,那在当下就是不可感的,从而不能归结为感官的事实;而记忆借助的是过去的经验,下面就需要探讨归纳法对未来事实的辩护是否可以归结为过去的经验事实。

“我曾经看到,那样一个物象总有那样一个结果伴随着它(i)”,“我预先见到,在貌相上相似的别的物象也会有相似的结果伴随着它(Ⅱ)”。其中(i)和(ii)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命题,它们之间也不存在先验的逻辑推理,从而要使(ii)成立就必须找出由(i)推导出(ii)所隐含的前提。

由于(i)和㈤都是与事实相关的命题,因而从(i)到㈤的推理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同时这种因果关系也保证了推论在未来的适用。进而,由于因果关系的一切推论和结论的基础是经验,从经验而来的推断都是从“未来与过去相似”这个假设出发,因此这个推理中隐含的前提就是“未来与过去相似”。然而,上述复合命题可以简化为“未来(结果B会跟随着A)与过去(结果B会跟随着A)相似”,因此这就与它所隐含的前提一样,从而构成了循环论证。

从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因为归纳法的基本预设和要证明的结论一样,所以它并没有办法为未来事实的信念做辩护。在休谟看来,这种“因果联系”的设想只是依赖于恒常连接在一起的事物的习惯性联想,如果没有“习惯”的影响,我们就不能做推论。即是说,如果不借助于心理的习惯性联想,“因果联系”在归纳推理中就得不到证明。

二、波普尔对心理学解释的反驳

波普尔认同休谟所提出的归纳问题,但是认为将这个问题的解决最终归结于习惯性联想是一种错误的心理学解释。

波普尔认为这个解释在经验上至少有三点错误:(1)“典型的重复结果”不会造成有意识地对规律的信仰,而是变成了无意识的“生理的过程”;(2)“习惯并不产生于重复”;(3)“信仰一条规律”不同于“对一件事件的类规律序列的期待”,“一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观察,可能已足以造成一种信仰或期望”。同时在逻辑上,“以类似为根据的重复”首先必须要有一种预期,然后根据预期才能理解与判定“类似的重复”,但又正是这种“类似的重复”才产生对类规律序列的信仰和期望,这在推理中就包含着无限倒退。

基于上述批判,波普尔在面对知识来源的解释时提出了“猜想和反驳”的学说。他认为由于观察是无法收集与有选择性的,因而人们在观察之前会有一种期望的理论框架。同时,由于任何生物都有天生的期望以及这种期望先于相似性认识,从而这种期望在心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先天的。

三、关于先天理论框架的问题

波普尔对休谟的反驳可以集中为以下两点:(1)就科学规律而言,利用无意识的期望来反驳习惯性的联想;(2)就经验观察而言,利用理论先于观察来反驳观察先于理论。

由于一切观念都是印象的摹本,并且印象只有两种:一是感官或记忆中的经验事实,二是在多次重复形成的习惯性联想,因此除了感官和记忆所产生的观念以及习惯性联想,人们关于其他事物的信念毫无基础。又因为理论可以看做观念的组合或关于事实的信念,那么它可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最终可以归结为感官或记忆中的经验事实,或是源于心灵的习惯性联想。

但基于上述反驳,由(1)可以看出波普尔否认了习惯性联想而用无意识的期望来代替,同时这种期望由于是先天的,因而也不能归结为感官或记忆中的经验事实。所以使理论存在的必要条件都被波普尔否定了,于是理论存在的信念并不为真。由(2)可以看出在经验事实之前已经具有了理论框架,如果将它作为理论存在的信念的基础,那就会陷入循环论证,于是理论存在的信念也不为真。因此,先天理论框架并不能保证理论确实存在。

波普尔只是预设了先天理论框架的存在,从而以对先天理论框架的信仰来反驳对习惯性联想的信仰。此外,先天理论框架和习惯性联想即使在一个系统中也可以一致:我们可以将理论框架作为公理系统的一条定理,它是完全超出于经验之外的无意识的信念;而习惯性联想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过去的经验事实,其二是超出于经验之外的想象。经验事实根本无法把握自身之外的信念,那么就更不可能与之产生逻辑上的矛盾;想象的对立面是不存在想象,但是无意识的信念并不等于否定想象的存在,从而想象与无意识的信念之间也不存在逻辑矛盾。

刍议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篇12

关键词:价值链,价值链会计,传统会计方法

1 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

1.1 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

首先, 内部价值链管理对会计信息有新的要求。内部价值链管理依赖作业成本和价值增值信息。从内部价值链角度观察, 企业由一系列不同作业构成, 一般包括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作业, 它们共同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内部价值链管理的关键是找出企业内部的哪些作业产生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是真正的增值作业, 然后对这些作业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因此, 需要依赖作业成本信息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价值链作业, 确定战略性价值链作业, 追踪其作业成本, 对战略性价值链作业进行更有效地管理, 实现企业竞争优势。

1.2 传统会计方法的局限性。

价值链管理模式下, 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遭到垢病。财务会计方面, 焦点在于财务会计无法反映企业价值的信息。传统的管理会计忽视了新的制造环境和新的管理理念。如在信息时代的竞争环境下, 产品寿命周期逐步缩短, 许多先进企业已经实行准时制制造方式, 实现了零存货。在这种情况下, 管理会计传统方法中的“经济订货量”、“最佳生产批量”等方法已经没有意义。变革现行的会计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价值链会计是适应这一变革趋势的一种选择。

2 价值链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

2.1 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价值链会计, 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价值链核心企业为龙头, 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 以提高价值链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具体目标, 以商务和会计协同为运作模式, 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 实现对价值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的一种管理活动。

2.2 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定位。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期望达到的目的或境界, 它的内容既是人们主观愿望的体现, 又要受到客观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价值链会计的目标也就是价值链会计系统运行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因此, 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为信息使用人提供动态的价值信息, 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 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 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动态地看, 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 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 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2.3 价值链会计基本假设。

2.3.1 价值链联盟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假设限定了会计核算与报告的特定的空间范围, 强调企业以独立实体作为会计主体, 为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同时也允许将几个相联系的法律实体整合为一个会计实体。对于在何种条件下整合以及如何整合, 则仅对于母子公司之间的合并报表事项有所涉及。对如何将价值链联盟体的整体或部分作为会计主体, 则是一个新间题, 这也正是价值链会计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价值链管理中, 价值链联盟体以及虚拟企业的出现, 使会计主体的典型形态-企业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 会计主体假设的概念范畴应扩大, 主体的范围可以不局限于是否存在实体。价值链中的会计主体可以是各个分立的价值链上的点, 也可以是类似核心企业的母公司, 及各外延企业为子公司的集团。

2.3.2 持续经营假设和清算假设并存。

传统财务会计基本前提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会计上假定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被清算或破产。价值链管理中, 多变的经济环境加大了经营风险, 网络的扩张使企业虚拟性加强, 这些都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 会计主体面临的是竞争日益激烈、风险日益增大的经济环境, 企业随时有被清算、终止的可能。另一方面, 会计主体十分灵活, 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以随业务活动的需要随时成立, 当该项业务活动结束, 或者需要调整该项业务时, 虚拟企业可随时终止。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分析评价价值链会计信息时, 可能更多地需取得特定期间假设下的财务报告。因此, 价值链会计既要提供持续经营前提下的会计信息, 又要提供清算假设甚至其他特定期间假设下的会计信息。

2.3.3 会计分期和实时报告。

会计分期假设是在会计主体终止前, 应定期向会计信息需求者及时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 人为地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按一定的时间分割开来, 形成一个个的会计期间。但在价值链管理下, 会计分期实际意义受到挑战。计算机网络的采用, 使每笔交易在瞬间完成, 虚拟企业可能在某项交易完成后立即解散, 存在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要人为地进行分割, 不仅是很困难的事, 而且没有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的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也受到质疑。因此, 价值链会计在满足传统会计分期反映基础上, 还应该更灵活处理分期会计处理事项, 诸如重视项目有效经营周期报告、重视实时报告, 以弥补传统会计分期核算的弊端。

3 价值链会计职能界定

3.1 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

价值链会计是传统会计的发展, 其职能也应包括反映和控制两项基本职能。作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职能, 其特点是动态性、实时性和全面性, 不受会计期间的限制, 而以最快速度反映企业价值活动的信息:第一, 更全面。价值链各个节点企业或主要节点企业都成为价值链会计的反映对象。第二, 实时动态。传统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具有一定动态性, 但这种动态性仅仅是反映对象的动态性。价值链会计能做到反映行为的动态性, 价值链会计反映具有实时的动态性。

3.2 价值链会计的其他职能

价值链会计还包括战略与计划协同、多维控制和实时评价等职能。战略协同:价值链联盟体是基于价值链统一的战略目标而形成。因此, 战略协同就是价值链会计的重要职能。战略协同并非要求价值链上所有成员的战略目标都相同。战略协同的目标是所有成员企业各自的战略目标都能统一到联盟体的整体战略中来。这是联盟体建立的前提条件。计划协同:是指对较短时期的预测、计划或预算进行协同, 它是为具体落实战略协同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程序和执行程序的协调一致。多维控制:企业的价值链常常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价值链网络。由此服务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链会计对价值链的控制也不可能是孤立和分散的控制, 而应该在实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多维的全方位控制。因此, 对价值链的控制必然是一种多维控制。实时评价:实时评价职能强调的是评价的即时性,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揭示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过程, 对价值链运营绩效作出评判。这种经过评价产生的即时性信息, 更有利于正确及时地进行决策, 实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3 价值链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 它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客观存在。传统财务会计对会计对象的表述是“企业资金及资金运动”。价值链会计对象应该是价值运动或价值增值运动。实际上资金运动与价值链都是对企业价值运动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阐述。但是一旦从价值链角度考察资金和资金运动, 它就具有了新的特点:一是强调价值增值, 二是强调价值链一体化。企业价值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最终将成为顾客价值的一部分, 企业价值链内部的各种价值传递和价值递加, 最终取决于顾客价值链

参考文献

上一篇:网球拍的科学选择下一篇:文化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