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2024-09-26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共8篇)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篇1

1. 我国会计理论创新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的企业也开始从生产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过渡。在新的时期, 公司的经营更加多元化, 公司内外部环境也更加复杂化。金融市场的活跃使得企业争相上市, 融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这要求企业需要公布自身的财务报表, 因此企业需要更加严格地对待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另外, 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会计办公趋于自动化, 这为企业会计创新提供了便利。在技术型企业中, 人力因素越来越重要, 甚至关乎企业的命运。因此, 在新时期, 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

2. 我国会计理论创新体系的内容

2.1 会计目标理论

新世纪经济的发展形势决定了当今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逐渐增大。这种环境下,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 怎样具体地应用会计方法, 成为一个难题。企业的管理必须要解决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 向谁提供会计信息, 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获得正确的回答需要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关系着企业的外部客户关系的维持以及企业内部各种关系的管理。因此, 在新时期, 会计目标理论的创新应该为:关心企业人力资本拥有量及其能力的增长, 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量的大小, 体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2 会计准则理论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各项会计活动能够有据可依, 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顺利完成。会计反映内容的变化会导致会计准则的变化, 二者相互联系。在新世纪, 企业的经营受到各种技术发展以及商业模式发展的影响。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知识要素在企业的经营中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提高, 员工流动性增加等因素使得人力资本要素也需要获得重视。因此, 在新世纪我国会计理论创新体系中, 会计准则的创新应该为人力资源价值如何确认、计量, 如何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以及一些概念因素和技术因素, 如专利等如何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等。

2.3 会计权益理论

传统的企业会计权益理论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片面地注重企业财务资本。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围绕财务目标进行管理, 使得企业的发展出现偏差。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人力资源、知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会计权益理论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企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企业需要进行会计权益理论创新, 将其关注的焦点由财务资本转向人力资本。新世纪,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 企业应该在相应的会计体系中加以体现。只有这样, 企业主在经营中才能正确地制定决策。公司的财务管理也更具有针对性, 更能够体现企业真实水平。

2.4 会计要素理论

在工业经济时代, 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 与企业的发展相关的要素也比较单一。因此, 当时的企业会计要素一般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利润、所有者权益等。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人力资本等。这些变换需要在会计要素中加以体现,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时期, 企业人力资本需要纳入会计要素体系。只有这样, 我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才能与时俱进, 实现相应的社会功能。

2.5 会计假设理论

会计假设是各项会计活动实现的基础和保证。传统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期间等。在新的发展阶段, 这些会计假设已经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首先, 计量方式应该逐渐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支付等业务更加方便地进行。单一的货币计量方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应该实现非货币信息会计假设。然后, 会计期间应该更加具有灵活性。传统的会计活动基本上是纸上作业, 进行一次会计期间的财务计算非常麻烦。在当今的财务管理多采用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地反映的财务信息, 使财务报告能够随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6 会计核算理论

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假设等的改变使得相应的会计核算理论也要发生改变。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 各种会计活动都加入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重要的会计要素。因此,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需要充分考虑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另外, 对于经营成果的体现, 新的会计核算需要更加看重增值因素。在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上应由全方位效益和社会资产替代财务效益的评价。最后, 在企业职工利益分配上, 会计核算应该将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知识分配,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

2.7 会计平衡理论

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 人力资源因素和知识因素受到特别重视。因此在会计平衡等式中这两方面的内容需要得到体现。首先, 会计平衡等式需要反映知识产权的制度和特征;然后, 充分重视知识等增值因素。因此, 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应该改为“资产=负债+投资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

2.8 会计资产计量理论

在新世纪, 企业会计理论创新体系中, 企业的资产包括财务资产和人力资源两部分。人力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和专有知识。采用传统的会计资产计量理论, 不能明确人力资产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清晰地计量企业的人力资产, 新的会计计量应该把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范围从传统的单一货币信息转换成非货币信息。如人力资源为企业增加的利润和效益可以采用货币计量方式计量, 对于人力资源的增值计算采用非货币信息, 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企业的人力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且其作用是越来越明显, 理所当然应作为会计资产予以确认。

除了以上的内容, 我国的会计理论创新体系还包括会计资产记录理论、会计资产效益理论以及会计资产报告理论等。从一定程度来说,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理论的创新, 在这些方面的创新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人力资产以及知识等因素。它们与普通财务资产不同, 具有一定的增值性。合理的企业会计核算方式能够充分反映其增值性, 这对于企业经营和融资都具有一定益处。

3. 推动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的途径

3.1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的企业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纸上作业的会计方式, 这为新的会计理论的实施带来了很多限制。新时期, 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的业务逐渐拓展, 产品线逐渐增多, 每天都有海量的财务数据需要处理。如果仍然采用原来的财务管理方式, 那么财务管理的效率将会大大下降。财务数据管理不善为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新的会计理论需要打破原来的会计周期进行制作财务报告等活动, 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记账方式会非常复杂。因此, 企业要想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 需要投资建设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 包括计算机等相应的硬件和财务管理软件等。充分地采用这些技术能够使得会计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 使得财务数据更加标准化。财务数据的标准化使得企业能更好地披露自身的财务数据。

3.2 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

由于企业长期采用传统的会计体系,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出现脱节。很多年龄较大的财务管理人员, 由于缺乏对先进理论的认识以及先关的计算机技术的掌握, 无法胜任新时期的会计工作。而年轻的会计, 虽然熟悉计算机技术, 然而缺乏实际的会计经验, 工作效率比较低。为了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 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首先, 企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 使得原有的财务人员能够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 充分考虑人力因素和知识因素。然后企业在雇用新的员工时, 也要严格把关, 尽量录用那些能够掌握先进信息管理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 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予以优先考虑。此外, 企业可以采用新员工与老员工相互合作的工作方式, 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经验以及新技术的操作能力, 充分地扬长避短,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3.3 企业组织创新

传统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主缺乏全局性的眼光, 没有进行相应的组织重构和创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 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方式, 那么企业无法真正地落实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企业组织创新是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使会计理论体系在企业得到落实, 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创新。组织创新要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人力资产的因素。组织创新需要考虑到员工的需求以及员工才能与岗位的相匹配。另外, 组织层次要保证员工具有一定的晋升空间, 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组织还要确保员工之间的沟通, 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组织效率。

总结

企业会计工作能够有助于企业理清自身的运营状况, 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进而不断调整企业决策, 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的时期, 企业要想合理、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情况, 就要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在21世纪, 人力因素和知识因素是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 这两个因素需要在新的会计理论体系中得到很好地反映, 只有这样企业运营才能得到保障。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世纪会计理论创新的背景, 以及我国会计理论创新体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推进会计理论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新世纪,会计理论,创新体系,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毛春林.浅析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风险及成因[J].经营管理者, 2013 (1)

[2]朱七光.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研究:基于政治参与者的视角[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 (10)

[3]葛家澍, 株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篇2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管理方法,作为一种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平衡积分卡的特点是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企业绩效,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被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所接受。其核心思想是帮助企业将宏观战略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甚至每一个员工,让员工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宏观目标结合起来,明白自己的日常工作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内容主要包括:财务(Financial),即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新近流量的财务指标;顾客(Customer),即反映顾客满意度、顾客保持率、新顾客、顾客盈利和市场份额;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即反映内部经营指标,包括长期资产革新、无形资产开发、短期经营;学习与成长(Learning and Growth),即反映学习和成长的员工再培训、团队精神和企业管理组织程序改善和优化等。

从我国管理会计的内容来看,企业的业绩评价主要依赖于财务指标的表达,一般是根据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的各种比率,或者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或者采用因素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价。这其中核心的指标是投资报酬率,恰当的财务指标也确实综合反映了企业的业绩。说明了被考核单位所占用资产在过去的会计期间是否得到了足够利润回报。但是,仅仅使用投资报酬率指标评价全面业绩,特别是企业今后的获利能力还缺乏说服力。如果仅把投资报酬率作为企业各部门管理者要达到的目标,进而作为各个管理者个人升职与获得报酬的砝码,势必会导致部门管理者为了达到的短期的投资报酬率而放弃有利于企业长期价值提高的机会或策略而选择有利于本部门的投资回报机会。如:当某个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企业的资本成本很多,但稍微低于本部门目前的投资报酬率,那么,尽管对于整个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但部门负责人为了保持本部门目前的投资报酬率不下降,就有可能放弃这个投资机会。因此,投资报酬率指标只能作为评价企业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却不能涵盖企业全面业绩,特别是在评价企业战略经济价值方面都显得较为单薄。

“平衡记分卡”在企业的业绩评价中,除了运用财务评价指标外,还考虑客户、企业内部经营及企业的发展与成长几个方面指标。这样就大大地充实了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使管理会计学在企业绩效评价方面更加前瞻化、人性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将客户的感受量化并将其变成与企业相关绩效的考核指标,这是“平衡记分卡”“对管理会计中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一个贡献。客户方面,则通过客户满意程度、客户保持率、新客户获得率、客户带给企业的利润率等指标进行考核,容易得到一线销售人员的认可,进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该指标可用于考核产品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管理部门的业绩,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评。例如:某个或某类客户带给企业的利润率可以用主营业务收入减主营业务成本后,扣除为保持、获得该客户而发生的开支计算得出。通过该指标,管理者可以横向比较其他客户的情况,进而确定哪些客户是重要客户。企业管理者可以把重要客户与市场策略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内部经营方面,“平衡记分卡”让管理者明确了哪些是关键的内部经营流程,同是也使基层员工适应了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的“开发主要产品类型→生产销售产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这一系列环节的有效管理模式,这也是管理会计绩效评价体系的新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考核模式,是传统的单一财务评价指标无法完成的。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制定出符合自身产品需要的“重要客户群”标准、新产品开发类型、新产品销售额与总销售额的百分比标准、“标准成本”、“产品生命周期”、“售后服务反映时间”、“客户对售后服务满意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指标来鼓励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服务于企业的战略。采用“平衡记分卡”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显著特点是:重视新产品的开发与产品的售后服务,并将这两个周期较长环节的目标与周期较短的生产经营环节的目标紧密结合,使企业的决策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使管理会计由传统的单一的财务核算评价体系进而向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过渡,成为总结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

企业在努力实现拟订的财务指标、客户指标和内部经营管理指标这三方面的目标时,通常会在员工素质、信息传递等方面遇到障碍,为达到既定目标,企业必须在提高员工素质、拓展信息系统功能、激励员工积极性等方面进行投资及相应的考核,才能使企业得到更快的成长。“平衡记分卡”的运用,让企业决策者认识到,企业要实现长期的目标,满足顾客需求,只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能力是不够的,需要改善。而财务、顾客和内部经营过程的计量,可使企业决策者看到企业现有能力和战略目标之间的差距,而弥补这个差距就要依靠不断学习和成长。学习和成长主要来源于员工的再培训和企业组织程序的改善等方面。可以设计针对自己企业的员工的计量考核指标,包括员工的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和员工技能水平等指标。从发展的角度看,把员工和企业发展列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平衡记分卡”对管理会计的又一个创新和贡献。

从我国企业现状来看,绩效评价基本上从改革之初的“平均奖金,赏罚调剂”到按照“德能勤绩”综合考核,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以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和结合的评价体系。从目前的效果看,现在企业目前的绩效考核都不能很好体现企业战略,现有的评价指标过分注重短期财务效果而忽视企业发展后劲,部门绩效与企业的整体绩效脱节,继而产生整体(短期)绩效同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脱节。因此,在中国企业推广运用“平衡记分卡”,在战略的基础上兼顾这四个主要方面的绩效指标的选择,并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应该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的现实要求。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篇3

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和其他体系一样, 也是由于某一个理论逐渐的成长而成的。对于这种体系而言, 一方面是由于在对于会计方面的时间中, 使其得以不断地被完善而成长到成为一套单独的体系。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是值得一种从现象的变化继而转向本质的变化, 是一个形变到质变的系统归纳的过程。当各式各样的会计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组合在一起的时候, 他们就发展成为了一套单独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并且这种理论体系还具有完整性、逻辑性、多元性、层次性以及动态性等本质上的特征。

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所应该具备的相关原则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所应该具备的相关原则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 整体性方面的原则

只有对一个事物经过了全方位的认识以及探讨后, 才能对这件事物有一个较为透彻以及全面的把握以及理解, 才能做到进一步的对事物的新的研究方面的开拓。同样的道理对于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也同样适用, 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锁定在会计工作中的财务二字上面, 那么, 会使得我们对会计的看法更加的狭隘, 所以, 我们要将会计方面的大大小小的理论与整个会计系统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以及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准确的把我, 从会计方面的整体上来构建新的具体我国特色主义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

(二) 动态性以及有序性方面的原则

只有在通过了一系列具有科学发展观的有机手段, 将会计范畴内的各个要素通过一定的规则成功的结合在一起后, 才叫做一个系统。所以, 对一个系统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理解系统内所有的顺序以及规则的排列。而这里所说的内部的规则、顺序还要在人为的助力下与外界的信息进行动态的交换, 才可以保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 才进行中国特色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的创新以及构建的同时必须以发展的目光来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分析, 并同时保证它的内部有序性的持续。

(三) 具备一定的系统发展方面的原则

既然系统是通过一系列的形形色色的要素所组成, 那么在这些要素中间一定存在着层次性或者是等级制度, 而不同层次等级的要素在从最下层提升到最高层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系统演变的过程。所以, 我们在对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这个问题的同时, 决不能忽略对其发展要保证与时俱进, 详细认真地对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 要用远大的战略性目光对其进行改变、创新。

三、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设想

(一) 构建层次性严明的会计方面理论体系

完整性、逻辑性、多元性、层次性以及科学性、系统性是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所具备的所有特则, 所有只有将其建立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上, 构建起多层次的系统结构, 才能使得其全面性被完整的体现出来。

首先第一层便是以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层, 它是整个会计方面体系的基石部分。

其次便是会计方面的根本原理组成的原理层, 它包含了会计方面所有的发展以及性质等等中心的内容, 这一层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承上启下, 承上指的是将会计理论融入到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中。启下指的是对每一门下级学科所包含的理论基础进行一定程度的构建。

第三层则是以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构建的知识层, 这一层的要求就是将所有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与实际过程中的实践相互进行结合。

最后一层是结合了会计方面技能的所有业务知识所构建的基本技能层。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对经济决策过程的残余以及最佳方案选择的过程的残余。

在以上4个层次中, 第一层是关系到中国特色能否成功融入到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重要因素, 第二层这是体系的核心关键所在, 是将实践与理论进行有效地结合, 而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两层都是在不断地对理论知识的探索以及不断地对理论知识的实践中所需要运用到的, 这4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二) 推进对理论的创新, 深化会计方面改革

在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问题中, 其关键因素就在于基本理论以及理论基础这两个方面, 对于这两点的融会贯通方面, 笔者有以下两点建议:

1. 会计学科体系方面。

在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自身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以及全方位的组合型系统的创建。其中要包括会计学基本原理, 专业范畴的会计学等多个会计相关的学科。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用来作为基本原则, 在此之上坚持以会计理论为主要核心内, 其次才是将其与中国特色进行合理的联系, 但是千万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实际国情不要倾向“拿来主义”, 必须要透过表面现象, 看其基本原理。

2. 会计职能。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反馈以及监督室作为会计的最主要的基本职能, 再根据一定程度的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其进行合理的补充,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发展的原始目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 但凡能够对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经验起到促进作用的, 都该被我们合理的运用, 取长补短, 再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去进行提升、创新, 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方面的理论体系。而对于一些有碍与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的理论, 都应该对其进行严谨并且准切的分析, 最后再进行相应的防范控制。

摘要: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与时俱进, 创新并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主义的会计理论体系是现在当务之急。笔者尝试分析了对创新以及构建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并阐述了构建这一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创新,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比较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22)

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初探 篇4

一、战略管理会计概念的界定

战略管理会计是指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 即服务于战略比较、选择和战略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 它是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否定和取代, 而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对传统会计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宗旨立足于企业的长远目标, 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 将视角更多的投向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的会计。它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 而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它从战略高度, 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 既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 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 帮助企业的领导者知己知彼, 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 体现了现代管理会计新的发展方向。从管理会计时代发展到战略管理会计时代, 既有理论和规律上的“应然”, 更有企业现实运营中的“实然”。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征

随着企业面临的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日趋复杂, 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 战略管理会计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 战略管理会计提供更多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 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国外研究表明, 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依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因此, 战略管理会计必须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 着重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更注重企业持久优势的取得和保持, 甚至不惜牺牲短期利益, 以期更好地把握各种潜在机会, 回避可能的风险, 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因此, 有人提出“战略管理会计已不是会计”的观点。

(二) 运用新的业绩评价方法

传统管理会计绩效评价指标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其业绩评价指标一般采用投资报酬率指标, 忽视了相对竞争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战略性绩效评价是指将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战略相结合, 根据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而且战略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贯穿于战略管理应用过程的每一步中, 强调业绩评价必须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

(三) 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方法更灵活多样

战略管理会计不仅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 而且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 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产品组合矩阵以及价值链分析方法等。

(四)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长期性

战略管理的宗旨是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 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基础, 结合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市场份额等因素, 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资本运作。

(五)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外延性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统合性的风险管理。它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 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它不再满足于企业内部的零敲碎打式的管理方式, 而是从根本上抓住主要矛盾, 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比较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 并适当调整和改变企业的战略、战术。因此, 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六)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全面性

传统管理会计一般偏重于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缺乏全面的、综合的风险管理。而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 也重视辅助生产经营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活动, 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经营范围内的活动, 也重视其他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 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的高度, 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 回避可能的风险, 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三、构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

从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看, 战略管理会计体系是围绕战略管理展开的, 一般而言, 战略管理会计的体系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环境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 另一方面又制约企业的经营活动, 甚至可能会带来风险。企业必须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作出迅速反应, 以充分适应环境变化对企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反应能力, 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会计信息, 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信息, 而且还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

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 经济因素; (2) 社会、文化、人口因素; (3) 政治、法律因素; (4) 技术因素; (5) 竞争因素。战略管理会计对与这些环境因素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修改原有的发展战略, 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使企业战略能够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

(二) 企业价值链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活动, 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价值的形成过程, 同时也是费用的发生过程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企业将产品移交给顾客时, 也就是将产品的价值转移给顾客。价值是一次移交的, 但产品的价值却是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逐渐累积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链, 生产经营活动链也就是企业的价值链。

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物质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中的各种活动。基本活动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 即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

辅助活动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之所以称之为辅助活动, 是因为这些活动并不直接表现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 它们对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影响是长期性的, 并为之奠定了物资的、技术的和人力的基础。

(三) 企业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即是引起成本发生变化的原因, 多个成本动因结合起来决定一项既定活动的成本, 一项价值活动的相对成本地位取决于它相对于重要成本动因的地位。对成本动因的细致划分难以穷尽, 但从战略高度看, 影响成本发生深刻变化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 如规模经济、生产能力利用模式、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及其相互关系、时机选择、企业政策、地理位置等, 这些成本动因对企业的成本发生持久的影响。企业特点不同, 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本动因也会有所不同。这些成本动因或多或少能够置于企业的控制之下。识别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能够明确相对成本地位形成和变化的原因, 为改善价值活动和强化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途径。

(四) 竞争对手分析

当代竞争战略是建立在与竞争对手对比基础上的, 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 便需要了解竞争对手, 分析竞争对手。

首先, 应明确谁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对手。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包括向目标市场提供相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经营具有相互替代性的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在市场上试图改变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倾向的企业等。在第一类竞争对手之间, 由于产品的性能相同且基本稳定, 它们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服务质量上, 竞争的核心是营销手段和成本;第二类和第三类竞争涉及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 价格的差异会使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品市场之间转移。分析竞争对手应该以第一类竞争对手之间的分析为主, 其中又以最具有竞争力的对手分析为主。

其次, 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是确定竞争对手在竞争中的相对地位的基本工具, 在明确所要分析的竞争对手之后, 分析竞争对手的重要步骤是识别竞争对手的价值链, 判断竞争对手是怎样进行价值活动的。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与企业对自己价值链的分析过程相同。

(五) 企业业绩综合评价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构建 篇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的会计界对于环境管理会计广泛关注, 各大会计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地探讨和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指南或准则, 如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 (ACCA) 、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 (CMACanada)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 (CPAAustralia) 、菲律宾注册会计师协会 (PIC-PA) 和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 (JICPA) 等。为了交流与协调各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 许多国际机构和企业均出版不少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指导性文件 (如USEPA, 1995;UNDP, 2001;AGE, 2001;GEM, 2003;Envirowise, 2003;IFAC, 2005) , 还有与之相关的如财务会计报告与环境成本核算指南 (EC, 2001;UNCTD, 2004) , 同时有统计核算与报告方面的指南 (Eurostat, 2001;EC, 2003) 。这些报告和指南对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构建和实务推广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同时, 我们认为, 随着循环经济不断深入人心, 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显得非常必要。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 环境立法制度的逐步完善, 会计理论界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与研究。环境会计在理论界得到普遍重视, 为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环境成本的巨额增长及环境决策的需要, 实务界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对企业成本、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最终成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环保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很大的空间, 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企业制定与实施竞争战略尤其是环境战略中将大有用武之地。由此可见, 引入环境管理会计既是国际会计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更是摆在我国环境管理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评价与启示

(一)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在推进工业化的初期, 人类还没有深切体会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 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迫使人类进行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 循环经济思想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特别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共同未来》的发表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和发展大会的召开, 更使环境问题的研究得到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和尝试。欧洲德国环境局等致力于“环境成本价格及其手册”等的研究。亚洲日本环境厅等于1999年开始展开了关于“环境会计系统”的研究, 并于2000年发布了正式的环境会计指南。这些国家的企业还自己进行了对外环境报告的编报。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等开展关于环境会计的国际合作研究也在进行着, 1998年曾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有关环境会计的国际会议, 有15个国家参加。此外, 北美等地的学者还展开了关于环境会计问题的经验研究 (Kimbroand Li, 2000) , 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环境管理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受到重视。在国际会计理论界上, 早在1997年就已成立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及资讯中心 (EMARIC) , 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刻研究和探讨。在亚太地区, 会计理论学者也就环境管理会计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沿探索, 并与2001年建立了亚太环境管理会计协会 (EMAN-AP) 。北美美国环保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等都在进行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支出、环境负债与环境业绩报告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企业各界、学术界与有关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关于环境会计特别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正在热烈进行中。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书》白皮书, 在1994年也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然而我国现有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活动, 不能系统反映监督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 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环境会计问题, 但由于起步较晚, 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 我国的环境会计特别是环境管理会计还都很不成熟, 与国际上许多先进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更具体的讲, 目前国内外对环境管理会计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1) 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将环境管理会计定义为鉴定、收集、分析与环境内部决策相关的实物、货币两类信息的会计。这两类信息是:能源、水和材料 (含废弃物) 流动、被使用及最终处理的实物信息;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收益等货币信息。为了正确评估成本, 部分学者认为在收集货币信息的基础上, 还应收集材料使用、人工小时及其它成本动因等非财务数据, 其重点是与材料、能源、水相关的环境成本方面。 (2) 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意义与障碍。大部分研究者一致认为, 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提供环境管理的足够信息, 致使企业严重低估了环境管理所带来的利益。环境管理会计的潜在用途和利益十分广阔, 可在合规效益、生态效率和战略定位三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尤其是它不仅能使企业评估和计算污染成本, 而且可通过环境管理的预防控制降低污染成本, 并且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降低环境增量成本。并指出当前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障碍包括: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存在问题, 致使会计人员不知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的流动, 难以对内对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环境相关成本埋没在管理账户中, 没有直接分配给制造过程或产品, 造成成本分配不合理;材料流动成本信息得不到充分追踪, 现有产品计划系统无法反映材料的实际使用和流动;现有会计记录难以充分反映环境有关成本信息 (井上寿枝、西山久美子、清水彩子, 2004) 。 (3) 环境管理会计的实物计算。按企业的物质平衡原理, 从输入与输出两环节计量资源消耗, 反映投入产出转化及各类产出物等实物量数据, 这是近几年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最有突破性的研究。Stefan Schaltegger在《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中认为:一个企业组织中的全部材料、水、能源等物质输入与输出是平衡的, 因此企业应努力跟踪这些物质的输入、输出流量及存量情况, 并按科学的物质标准分类, 确保收集到环境管理决策所需的实物信息。这是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建立环境业绩指标 (EPIS) 的基础。 (4) 环境管理会计的货币核算。IFAC2005 Exposure Draft:International Guidelines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中认为, 在环境管理中, 最重要的货币信息就是环境相关成本信息。尽管不同国家、会计组织乃至企业对环境相关成本的分类各不相同, 但好的环境成本分类应以环境业绩、环保经济效益为导向, 尽可能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以此协调各国之间的差距。

(二)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评价与启示

上述研究, 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 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消除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混乱, 使人们认识了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及部分应用问题, 有助于会计师和审计师审计财务报告及其他报告中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而且, 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会计总体框架及相关定义、有关内容与现有的、被广泛使用的环境会计框架相一致, 有助于在已有的环境会计体系下开展和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但仍然有以下方面需要我们去加以思考与研究: (1)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尚未完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设计揭示了环境影响各因素的有机联系。科学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在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各项工作实践的后面, 必然有一定的“哲理”在指导它、影响它、支持它;否则环境管理会计是站不住脚的。如何把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内含的各种哲理加以归纳、提炼、升华,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认为这就是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用来指导和发展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国家 (包括我国部分学者) 一般都把环境管理会计理解为是各种专门技术的应用。因此, 从目前来看, 环境管理会计缺乏一整套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是能否独立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 (2) 内容体系不规范。环境管理会计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 采用哪些专门方法, 环境管理会计学体系应该如何设计, 国内外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莫衷一是。这不仅不利于学习和掌握,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近年来随着可循环经济思想的深入人心, 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 反映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宏观增值管理会计等管理会计新领域也有人著述。这使环境管理会计内容不断扩展, 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新领域是否应归属于环境管理会计, 仍处于争议、探讨、尝试之中。远远缺乏为各国会计界所能广为接受的理论与实务模式, 离实践应用还相距甚远。若笼笼统统将其纳入环境管理会计内容, 无疑会造成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混乱, 加剧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3) 典型性、实用性和示范性案例研究较少。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案例进行研究, 并上升至规范层次, 是目前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缺陷。如何采用特色研究方法将目前各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案例划分层次, 并针对其它状况划分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适用范围, 并分别辅以案例详细说明。与此同时, 通过案例分析, 强调会计部门与环保、生产及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 要求突出实物信息的披露, 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一)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特征及其研究逻辑起点的分析

如前所述,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是指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 而这些部分要素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此, 笔者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应

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整体性。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应是一个整体, 应完整地从理论上解释环境管理会计领域中所有问题, 或至少是所有主要问题。二是联系性。构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各种理论要素之间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 更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堆砌或简单的顺序罗列, 而是互相关联协调、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并有主次地位和作用之别, 构成有系统、有层次的, 且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三是逻辑性。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特点是前后一贯。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认为, 会计理论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以评价和开拓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合理的原则。科学的理论体系, 必须要达到浑然一体、首尾一贯, 由前提、假设到结论的全部推理过程, 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概念之间具有可推导性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四是层次性。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如有的学者就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层次;有的学者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三个层次;还有的学者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会计应用理论四个层次等。每一个层次内又包含许多具体会计概念。不论怎么划分, 会计理论体系具有层次性是不可否认的。五是动态性。由于环境管理会计处于一个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的复杂社会经济环境中, 这就使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可能是绝对的、不变的, 而是发展的、动态的。随着人们对环境管理会计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正是在不断发展之中逐步完善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动态性, 并不是指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内容可以主观随意的变动, 它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在明确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这些特征的基础上, 我们再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构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出发点, 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 其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而且亦是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我们认为, 应以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应以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环境为其研究起点。其理由如下: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无法否定, 会计之所以能从“结绳记事”发展成为国际商业语言, 正是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变革的结果。环境决定一切, 存在决定一切, 世界上的事物都由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环境管理会计内环境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 进而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职能, 进一步决定着环境管理会计程序与方法;环境管理会计外环境决定环境管理会计目标, 从而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进一步影响着环境管理会计程序和方法。而环境管理会计假设则受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环境管理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 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 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结构为: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环境管理会计本质——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对象——环境管理会计准则——环境管理会计具体准则——环境管理会计实务。由环境管理会计环境为出发点揭示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 把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建立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便有了物质基础。因此, 我们认为, 把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作为出发点, 符合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全部条件。以此为起点, 有利于建立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所以, 将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确定为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二)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要素的构成分析

在明确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特征与研究的切入点后, 要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要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根据逻辑推理首先得弄清什么是“会计理论”?关于什么是会计理论, 西方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首先, “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用来评价、开拓和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合理的原则”。根据这种说法必然认为对会计原则的研究就是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其次, “会计理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Robert W.Ingram, 1997) 用来解释会计实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或者为什么可以用其它办法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构成了会计理论。根据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会计理论是个多层次的结构。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但认为会计理论的概念框架似乎还应加上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以及会计内容。会计理论是人们在理性的高度上对会计实务的规律性的认识;它一旦形成, 必然又会反过来指导和影响会计实务。这就充分证明了:西方的会计原则既是会计实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也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人说根据一个国家对会计原则研究的深度就可以对该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进行评价,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会计理论的内涵只包括会计原则。另外, 还必须指出, 以上所述的会计理论实质上都是指的财务会计的理论;那么, 作为现代会计的另一领域的管理会计, 它的基本理论又将如何表述呢·艾哈默德·贝尔考依 (Ahamad Belkaoui) 教授在其《管理会计概念基础》 (1980) 专著中, 曾对管理会计理论作如下的描述:“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这个定义强调了“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 突出了管理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但易使人误解管理会计本身并没有一套前后一致、首尾相贯、浑然一体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对其理论的目的只提“用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 似乎也不够全面。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这一定义基本上涵盖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而且指出这些理论应该是“前后一致”的“概念框架”。但在阐述上给人一种似乎杂乱之感, 好像管理会计理论无先后顺序与内在的逻辑。而笔者结合前面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起点的研究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定义应该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是一套适应经济环境的前后一致的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次组成的;它是以环境管理会计目的为起点, 由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环境管理会计职能、环境管理会计对象、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组成的基础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环境管理会计目标、环境管理会计假设、环境管理会计原则以及环境管理会计确认、记录与报告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根据以上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设计如下: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篇6

一、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演进与发展

自上世纪70年代, 余绪缨教授就开始致力于现代管理会计这一新兴学科的引进和拓展, 是我国管理会计的奠基人、开拓者。他坚持“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 融合提炼, 自成一家”的方针, 立足中国国情, 构建一整套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为我国30多年来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提出的管理会计人文观和广义管理会计理论为当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更为企业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持;其“解析过去, 控制现在, 筹划未来”的管理会计思想为管理会计理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法论与理论基石。

余绪缨教授编著的教材《管理会计》 (1983年出版) 一书是我国管理会计领域公认的最具开拓性、系统性和权威性的著作。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 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 有了许多丰富的成果。陈国钢博士通过对中石化实践的总结, 认为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类似大脑的神经传输系统, 能够快速吸收企业内外各类信息, 并通过决策支持系统作出迅速反应。

根据Shields (1997) 以及Scapens和Bromwich (2001) 的分类可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方面, 其中, 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潘飞等学者通过文献统计研究发现当代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以企业组织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 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比例较低, 近几年, 非盈利组织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上有所突破, 如可以在医院建立病患费用的作业成本核算方法。管理控制系统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从研究理论来看, 国内档案研究多数采用经济学理论, 问卷调查研究多数却没有理论基础, 而国外的问卷调查研究均有理论基础, 国内的实地/案例研究应用的基本上是经济学和战略管理理论。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 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 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并认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走向世界需做好以下方面: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组建中国的管理会计师协会;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 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实务相结合;通过创办中国自己的管理会计期刊来推动该学科的进步与繁荣等。

从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看, 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成果开始的, 起初的研究主要是翻译和介绍性的规范研究, 而西方研究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我国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 即使是经验研究, 大多也属于实地/案例研究, 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且案例研究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 实验研究对绝大多数研究者而言还相当陌生。于增彪等学者认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已经不同程度地使用了实证研究方法, 所欠缺的只是在界定问题、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以及研究过程等方面没有严格遵循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的分析规则;并根据西方文献的相关论述, 分别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会计的角度构建了管理会计经验研究的一般性框架, 并着重论述了研究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二、预算管理的发展

我国企业预算在1953年即已产生, 但与杜邦或通用相近意义上的企业预算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贡华章等学者总结我国过去30年企业预算管理的发展状况, 认为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融和国外经验与思想, 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预算管理系统。并将我国预算管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78年以前的生产技术财务综合计划;1978~1994年的责任成本管理制度;1994年以后的全面预算管理。其在一般系统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 并提出我国未来预算管理的方向:做精做细传统预算;引进战略思想;建立以预算为主导的管理控制系统。

然而, 预算管理不仅仅是制度设计的问题, 更多的要考虑预算执行中人的行为问题。这是因为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具, 而是一个置身于人文环境中的管理工具, 其合理运用并不能避开组织与组织,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预算管理的过程伴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协调、解决。而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冲突协调和解决的过程。组织冲突的形成动因主要有利益、沟通、文化和个体特征。为此企业必须通过文化建设, 改善沟通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三、管理控制系统的发展与创新

管理控制系统是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领域, 也是国内外管理会计理论长期研究的核心内容。学者傅元略认为在信息化环境下, 公司治理的不同管理层级需要不同的适时管理控制及相应的实时财务信息, 而且公司治理中的不同管理层的适时管理控制内容和重点不同, 从而导致不同的需求。而现代企业管控模式基本是两权 (股东和代理人控制权) 、四层级管理 (股东层级、董事会与监事会层级、高层经理层、中层经理与基层经理) 。这种传统基层 (班组) 管理控制模式简单地与公司治理结合, 不可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解决我国公司治理实务的薄弱环节, 关键是将适时基层管理控制系统与实时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并融合到公司治理的不同层级的监控中。论文作者提出了适应网络化环境的两层级适时管理控制模式:高层适时监控和基层适时管理控制。该模式将企业治理所需的财务控制、业绩评价和薪酬激励相融合, 以支持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人员的决策和监控, 将我国传统优势“班组核算”拓展为网络化的基层级适时集成管理控制系统。

四、业绩评价理论的扩展与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大量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 业绩评价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业绩评价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饱含计划经济色彩的评价指标;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监管与综合业绩评价体系推广;中央企业改革与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有很大特殊性。中国企业业绩考核评价的产生并不是出于增强企业诚信和提高资源配置的需要, 而是国家为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与控制, 保障企业实现政府目的而采取的计划管理措施。王斌教授提出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演变的主要制度诱因:从产权模糊、到产权界定、再到产权管理。整个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国企业改革的基本状态, 业绩评价制度由单一性向财务性再到战略性的演变。从业绩评价体系建设来看, 西方国家先进的业绩评价方法正逐步被我国企业接受, 如平衡计分卡、业绩金字塔等, 在业绩评价中不再仅仅考虑传统的财务指标。同时, 企业的业绩评价逐渐融入到整个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 并将战略目标作为业绩评价的起点和管理的起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业绩评价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要求。由于业绩评价机制具有事先预期性, 因而其又作为评价公司战略合理性、战略执行力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 业绩评价制度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与被评价主体奖惩挂钩的制度安排, 而是构成组织管控体系的核心机制。

政府绩效评价是另一独特的研究领域, 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推进,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成为政府现代化公共管理模式的重要制度。王开田等学者就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的问题, 在充分分析“三E”理论 (经济、效率与效果) 、“三D”理论 (诊断、设计与发展) 和“CS”理论 (顾客满意度) 适用性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问责、绩效和能力”全方位评估的政府绩效APC评估理论, 并建立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

业绩评价体系管理模式从理论上来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机制, 但理论界通过实证研究却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和阐述。吕长江等学者针对管理者激励的两种假说——“最优契约论”与“管理权力论”, 结合制度背景对我国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补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管理者权力并没有真正提高企业绩效, 却成了机会主义盈余管理、创造虚假业绩的重要来源, 管理者利用权力改变其薪酬组合, 萃取租金, 权力收益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论文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中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的关系与制衡力度的分析, 揭示了管理者权力的泛滥与侵占效应。张思磊等学者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效果两方面入手,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和效果, 认为我国企业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应用上能较科学地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将因果联系及战略指标相结合。通过业绩评价得到较好的评价效果。当然,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如评价体系内部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企业管理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 其学习、创新性激励不足;在增进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避免关键员工流失、激励创新和避免短期行为方面, 业绩评价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业绩评价中, 不太注重客户和市场等方面的非财务指标等问题。

五、成本管理理论与环境管理会计的创新

傅元略教授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 在理论分析中突破交易成本理论的约束, 应用企业网络理论阐明了企业集群的协同管理机制建立及其相应关系, 研究发现改善企业集群的成本协同管理效率, 可增加和分享企业集群协同效应价值。同时在理论上突破了区域经济学研究集群效应的局限性, 从企业微观和创造价值的视角研究了如何利用集群的协同管理来创造企业价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集群成员企业对协同管理的认同度越高, 集群成本协同管理的财务效应价值就越大;核心企业发挥的影响力越大, 财务协同效应的效果越好。

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来看, 成本管理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成败,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应特别关注成本与产品和经营决策的相关性。学者张明明认为成本信息相关性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财务会计对外报告的需求而改变了基于生产流程的成本核算模式, 使管理会计丧失了独立性。其根源在于成本信息的处理成本太高。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信息处理成本大幅下降。通过集成技术, 使得追踪记录每一条生产线上的资源消耗成为可能, 因而能直接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数据。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新技术生产制造执行系统 (MES) 可以实时收集生产过程数据, 实现了成本与产品的一一对应关系, 能够在底层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实现双向数据流通, 为实现基于生产流程的成本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撑。

环境管理实质是对环境行为的控制过程。在环境管理的计划和控制循环中, 会计信息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环境管理的许多重要手段, 如全面质量环境管理、寿命周期评价、环境评审 (审计) 、环境业绩评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环境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通过环境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控制手段, 可以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郭晓梅教授认为在制定环境目标的过程中, 企业要展开初始环境评审, 以辨别环境因素;而且要对企业的活动和过程进行寿命周期分析, 考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所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而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 要求通过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进行检查, 以发现偏离目标的行为并及时纠正。

六、结语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篇7

左志刚, 博士, 教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金融和财务会计。近年在《财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 主持省级项目4项, 另参与国家课题1项, 省课题3项。涉及内容主要有:风险投资与科技企业孵化有效结合的问题;科技服务业生态演化问题;财务会计服务外包问题;信息化与金融深化问题等。

导师点评:

文章结合了管理会计的概念, 简要概述了国内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的研究。针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并结合公司治理机制,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管理会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针对公司治理过程中对管理会计的应用问题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结论, 有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一、文献综述

现代企业的最大特征就是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以及因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而导致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 便产生了公司治理理论。公司治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 (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等) 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股东等治理主体对公司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 避免和解决因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这些利益相关者共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在现实中需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包括:管理层与所有者的利益冲突;以利益相关者的身份对公司进行有效治理;在现有的外部治理机制下有效地解决公司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公司进行良好的治理。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组织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管理人员和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管理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 它提供传统财务报告未传达出来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 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过程中对特殊信息的需求。对管理会计定义的核心内容有4方面: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展开管理活动;二是既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目标服务, 同时也为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服务;三是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包括用来解释实际和计划所必须的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四是从内容上看, 其既包括财务会计, 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分支, 其中财务会计由于使用传统的会计模式, 又称“传统会计”。这种所谓的“传统会计”侧重于满足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需要, 主要目标是对外提供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是对公司过去的经营进行核算和监督, 反映该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动。财务会计人员需要按规定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部的利益关系人, 如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人、证券监督机关、税务机关等。财务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计量和报告时要受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法规的制约, 所能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个允许的范围。由于财务报告只能承载有限的信息, 对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都存在不充分性, 无法使股东和广大利益相关者得到满足, 因此对于公司治理而言单靠财务会计还是不够的。

对于利益相关者而言, 对未来的机会、风险、财务和人力资源的预测等信息也十分关注。而这些信息恰是管理会计的范畴。这就更加刺激了现代公司治理对管理会计的需要。会计学者汪家佑 (1987) 认为, “管理会计是西方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经营, 实现最大利润、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收集、加工和阐明管理当局合理的计划和有效地控制经济过程所需的信息, 围绕成本、利润、资本三个中心, 分析过去、控制现在、规划未来的一个会计分支。”余绪缨 (1999) 认为, “管理会计是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 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 它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是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提供满足于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是规划未来的会计, 其职能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以及对现在的控制、考核和评价。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约, 其处理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从而为企业内部管理层次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管理信息,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并且管理会计既能提供反映企业整体情况的资料, 又能提供反映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经营活动情况的资料。随着管理思想的演变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越来越需要将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结合, 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国内现状

我国虽然已引入管理会计理念, 但是目前的管理会计领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过多重视财务会计, 忽略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并且现阶段对于管理会计的认识过多依赖于西方理论,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脱离。管理会计涉及到的方面有很多, 包括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管理、内部控制管理、财务分析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 这些方面都与公司治理密不可分。出色的公司治理是在良好的内部控制与上述提及的各种核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现阶段国内企业并不能很好地利用管理会计, 在公司治理过程中不能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很好的结合, 导致近年来出现不少公司治理失败案件, 影响了我国财会体系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案例分析

下面根据国美事件来分析管理会计对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2010年9月28日, 经历了数月的纷争, 国美电器的控制权随着国美特别股东大会在香港的召开而尘埃落定。根据投票结果, 大股东黄光裕方面的5项决议中只有撤销配发、发行和买卖国美股份的一般授权得到通过外, 有关撤销陈晓、孙一丁的董事职务及委任邹晓春和黄岩虹为执行董事的提案均未能通过。从投票结果来看, 这并不是陈晓个人的胜利, 应该是公司治理规则的胜利。国美控制权之争其实是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利益之争。为什么国美会发生如此的内部纷争, 其内部是如何配置的, 这些都引人深思。

国美主要是内部人控制, 主要表现在董事会成员基本上被内部管理层控制, 其独立董事的结构逐年下降:2006年独立董事占44%;2007年和2008年独立董事比例为55%;2009年独立董事比例下降到27%。相反, 执行董事在2007年和2008年的比例为36%, 2009年增至45%。在2008年11月黄光裕夫妇被公安机关调查之后公司内部管理层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最终导致拥有13名成员的董事会中有原执行层5名董事, 大股东有2名董事, 第二大股东贝恩公司有3名董事, 独立董事有3名。由此可见, 董事会几乎完全被内部人掌控。

关于内部人控制的方面还体现在管理层权利过大, 甚至有高于股东大会的嫌疑。国美公司章程中关于董事退认、委任及免职的规定是:除董事会主席和执行董事外, 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流退认一次, 每次退认1/3的董事, 公司可以在每次有董事退认的股东大会上填补董事空缺。董事会可在股东大会上以普通决议案推选任何人为董事, 以填补临时空缺或增加董事名额。由此可以看出国美董事会的权利已凌驾于股东会之上。

从表面上看这场“黄陈之争”是因为黄光裕夫妇遇法律问题而失去董事职务, 导致最终由陈晓控制、领导董事会。而且陈晓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又引起了大股东黄光裕的不满, 最终上演了这场“国美董事会争夺战”。究其原因, 还是因为公司内部制度的问题:一是董事会权利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 埋下隐患;二是独立董事未能发挥作用;三是职业经理人角色错位, 国美职业经理人实际上变成了公司的主人, 而股东成为了局外人;四是监控机构成为摆设。

从“国美控制权之争”这场僵局中可以看出小股东在这场争执中的重要作用。在董事会中的地位以及大股东持股份额方面, 陈晓和黄光裕两方势均力敌, 因此小股东手上所持有的股份则至关重要。黄光裕作为第一大股东, 在拥有大多数股东的支持下可以改变职业经理人的人选, 因此对这一项权利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国美的股东大会。对于大多数股东而言, 他们既不希望公司目前的经营管理及管理层人员发生重大的变化, 也不希望公司未来的股份结构发生剧烈调整。因此他们做出了一个合理明智的选择。

通过该事件可以反映出我国市场上对于管理会计应用于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决策的需求方面的缺乏。

四、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管理会计的创新

管理会计其实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 其能提供传统的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以满足在公司治理和管理中对特殊信息的需求。随着公司治理在企业内部的逐步应用, 管理会计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公司治理方面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至关重要。传统管理会计主要被应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作出的经营和投资决策、预算、成本控制等内容, 对于公司治理方面则很少涉及。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 应赋予管理会计一些新的内容:

(一) 加强企业控制权的配置和使用, 完善权力制衡机制

管理会计若要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强大的效力, 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构架下实现, 但是就现阶段我国公司的特征而言, 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

公司治理体系主要是由内、外部监控机制组成。内部监控机制是指由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控。内部监控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处于主体的地位:一方面利用企业管理层披露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约束和激励;另一方面又对保证企业的会计、审计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向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外界披露会计信息负有督促义务。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 对公司的经营管理重大事项作出决议。股东只有在对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 才能对公司的经营方针、投资计划等发表意见、作出决议。并且对于董事会的选举必须建立在对现在董事过去履行职责的情况和经营业绩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同时董事会也对高管人员的任免、资本预算体系、业绩考核、内外部审计等内容进行安排, 这些也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由于内部权力制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因此需要内部制衡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使其对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能充分体现出来, 能够有效防止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管理会计需要加强帮助管理层建立经济指标体系的作用, 强化各方面的责任, 起到有效制衡各方权利的作用。股东对董事会成员的选举不能依靠其与自己亲密程度作为判断依据, 公司内部应制定严格的董事会成员的选举制度, 避免大股东的“一股专制”现象的发生。只有管理会计制度作为保障, 董事会的工作效率才会大幅度增加, 股东才能更高的履行责任。

(二) 加强管理会计中对业绩的评价和监控制度

中国很多企业中, 会计听命于经理, 缺乏独立的行为能力, 致使会计人员成了摆设, 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也是在高管的影响下修饰出来的作品。最终导致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所了解的企业的情况都不是真实的, 使他们被掌控企业的大股东牵着鼻子走, 不到最后关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损失了多少。由此可见要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必须制定健全的会计制度, 而要健全会计制度首先要增加管理会计所具有的透明度, 要实现控制代理成本和防止内部人操纵的目的。同时, 为防止家族企业的不正当市场操作行为, 应建立有效的监控体制。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冲突的现象不断增加。因此有效平衡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才能令公司运行平稳。外部监控机制是指包括资本市场、产品市场和经理市场等在内的外部力量对企业管理行为的监督。其中, 资本市场的作用在于向资金提供者和企业间传递信息并在企业间进行资源的配置。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决策者, 由于他们并不直接监督经营者, 只能通过管理层披露的当期财务报告对企业该阶段的运营情况进行了解。产品市场对企业的控制是通过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竞争实现的。同时各企业之间也普遍存在着相互协调的现象。在交易过程中, 一方的一些条件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另一方企业的经营方针的制定和管理方式的实施, 因此要求双方都要全面收集对方的相关信息。而这种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大多来自于企业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在经理人市场上, 企业经理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对某个经理人的价值的估计取决于市场评价, 而市场评价又主要是来源于其任期内的经营绩效。同时对于外界而言, 经营绩效又只能通过相关财务报表表现出来, 管理会计需要能够帮助公司严格实行绩效考核的执行和实施。同时能够根据管理会计人员所提供的真实数据了解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从这些方面来看加强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监督力度是十分必要, 也是很重要的。

(三) 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由于我国公司缺乏对管理会计的应用, 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现有理论予以实践, 也不能从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理论, 因此只能先从理论上加以推进。我国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大多来自于外国书籍和案例, 并没有对相关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过程进行很好的研究。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强制措施和激励措施相结合, 促使专业会计人员能够进行管理会计的课题研究, 通过国内外有关案例并结合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分析出适合我国公司发展的理论体系。

(四) 管理会计应能够建立激励与补偿体系

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等各种责任主体建立不同的评价和激励制度, 能够为业绩考核和确定报酬提供依据。管理会计在进行预测和决策的过程中需要将对人员的管理和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结合起来, 通过激励方式和业绩考核方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能够有效地使员工在工作中做到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五) 使管理会计师成为企业决策者

公司治理的重心是决策, 管理会计人员应向公司内部相关人员提供与公司经营投资决策有关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信息, 为股东/董事会/经理层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提供决策信息。同时管理会计人员要及时向相关股东提供现阶段公司的经营真实数据, 使股东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防止管理层有关人员对真实情况有所隐瞒。

管理会计能够帮助提高公司的管理力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 积极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五、总结

公司治理和管理会计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优秀的公司治理对管理会计信息有着巨大需求, 这就要求在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对管理会计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在健全管理会计体系的同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对于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 加强对国内相关案例的研究, 为国内公司能够恰当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理论支持

我们不能仅限于对国外经典案例的反复研讨, 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并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导致国内企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外企业的例子。我们需要将具体的案例与我国的具体社会环境相结合, 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形成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研究成果, 促进管理会计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应用。

(二) 提升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 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会计意识

现在的国内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不理想,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的领导人员缺乏对管理会计的认识, 忽略了管理会计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加强企业领导有关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有关政府部门和机构应在社会上加强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培训, 促使公司领导层面和财会人员能提高认识, 重视管理会计的应用。

(三)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促进管理会计的有效作为

管理会计要有真正的实践, 就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并且有高自控力的会计人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使管理会计科学能如同基础会计知识一样每年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和知识的培训, 确保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并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应用。

摘要:我国的公司治理总是忽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有些企业即使是设置管理会计岗位, 也大多是名存实亡, 无法使管理会计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积极的使用管理会计科学是现阶段我国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 如何使管理会计能够最大限度产生良好的效果也是需要进行积极研究的。本文以“国美事件”为例, 分析我国公司普遍缺乏管理会计的现状, 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基于公司治理理论的管理会计的创新。

关键词:公司治理,管理会计,国美事件

参考文献

[1]李浦秋.管理会计与公司治理[J].财政监督, 2004.

[2]赵慧.公司治理结构助力管理会计[N].中国会计报, 2014.

[3]潘飞, 陈世敏, 文东华, 王悦.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 2010.

[4]周琳, 潘飞, 刘燕军, 马保州.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的实地研究[J].会计研究, 2012.

[5]毛洪涛, 李诗依.管理会计研究评述与边界扩展-基于理论与实务焦点对比分析的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2.

[6]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与评析[J].会计之友, 2011.

[7]徐增娟.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13.

[8]叶志伟.从黄光裕的国美到国美的黄光裕[J].国际商务财会.2010 (1) .

会计理论体系创新管理 篇8

一、适时制 (JIT)

适时制就是零部件在生产需要时才购进或产品有顾客需求时才生产, 从而使存货保持在最低水平。在存货水平很低的情况下, 会计人员为简化存货计价, 可能采用倒推成本法.所谓倒推成本法, 简言之, 就是当产品完工或销售时, 倒过头来计算在产品、产成品等生产成本的方法。这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正好相反, 传统的生产成本的记录、归集和分配, 是随着材料与产品实体的转移而转移, 即生产成本会计记录和生产成本发生的实物流是同步的。但在采用J IT的企业, 从收到原材料到产品制成所耗用的时间大幅缩短, 而且期末存货量也变得很小, 使得传统的分批或分步成本法详细记录各类存货 (如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 的必要性受到怀疑。由成本-效益原则, 对少量的存货做详尽精确追溯, 无疑得不偿失。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倒推成本法便应运而生。

二、全面质量管理 (TQM)

TQM是六十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发展起来的, 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 TQ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 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的改进产品质量的管理哲学。TQM的目标就是公司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追求产品“零缺陷”, 并由顾客最终界定质量。J IT与TQM两者是相辅相成的。TQM对计量和报告员工业绩的会计来讲, 就是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但由于提高质量所产生的收益难以计量, 质量会计发展的重点就放在质量成本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上。一般认为质量成本由五大类构成: (1) 预防成本; (2) 检验成本; (3) 内部失败成本; (4) 外部失败成本; (5)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另外, 在TQM情况下, 会计人员绩效衡量标准包括了产品的可靠度、服务的及时性等促进管理人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非货币性指标。而传统的货币性绩效衡量标准往往挫伤了管理人员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积极性。

三、战略管理

无论是跨国公司, 还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 无一例外, 对战略管理问题津津乐道。所谓战略管理, 就是着眼于对企业发展有长期性、根本性影响的问题进行决策和制定政策, 以便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确保有效完成公司目标。像“以人为本”的人事政策;是以“差异化”还是“成本领先”的市场定位策略;以及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产品质量策略等等。战略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指企业在生产与竞争者同质产品时, 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 使顾客能以较低的代价, 取得同样功能的产品 (或享受到同等品质的服务) .战略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1) 价值链分析; (2) 市场定位; (3) 成本动因分析。每一方面都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四、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管理方法的新趋势就是基准与持续改进的结合。所谓基准就是以公司外部或内部最优的业绩标准来衡量自身的生产活动;持续改进意味着管理人员不是一次性地确定基准, 而是一个持续的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日本丰田公司是贯彻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典型。基准和持续改进被称为“永无终点”的比赛;管理人员和员工不会满足于某一特定工作水平, 而是谋求不断的提高。采用该方法的企业发现以前似乎高不可攀的目标现在竟然达到了。基准管理与持续改进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和会计师们认识到降低成本要向本行业最好的公司学习, 以同质产品的最低成本作为基准, 降低成本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公司总是可以找出办法使本年度成本和费用低于去年。

五、限制理论

根据限制理论, 每个公司至少有一个瓶颈制约着它的发展, 否则无论公司定下什么目标都会实现 (如, 利润最大化) .限制理论把企业看成一系列链状相连的过程, 如果薄弱的联结处得到了加强, 那么整个链也就得到了加强, 但是如果加强了其它的联结处, 整个链就不会得到加强。

六、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 在美、日、西欧等国广泛应用, 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传入我国。按目标进行管理, 要求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当确定总的奋斗目标, 如利润总额、资金利润率等, 并据以指导、组织、动员员工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努力。围绕这个总目标, 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乃至每个人都应当制订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克服盲目性,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目标管理对成本会计系统的影响就是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控制和分析。对于目标成本, 我国邯钢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 实行成本否决”经验中所指的成本就是目标成本。从目标成本的制定到目标成本的管理, 我国已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以上六种管理理论与方法我国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象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大众公司、深圳华为公司、西安杨森公司等大中型企业, 都已广泛应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并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 总体来说, 我国的企业管理还是比较落后, 企业缺乏活力, 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各种管理理论与方法落实到成本会计系统上, 除目标成本、质量成本还差强人意外, 像倒推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几乎无人问津。成本会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 根深才能叶茂, 只有管理搞好了, 成本会计才能得以革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l]于玉林:新世界会计发展趋势审计观察2005.4

[2]欧阳清: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我们的对策财会通讯2005.6

[3]陈英蓉:关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思考决策与信息2005.8

上一篇:理论运用下一篇:破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