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2024-06-22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精选11篇)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1

一、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的会计界对于环境管理会计广泛关注, 各大会计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地探讨和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指南或准则, 如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 (ACCA) 、加拿大管理会计师协会 (CMACanada) 、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 (CPAAustralia) 、菲律宾注册会计师协会 (PIC-PA) 和日本公认会计师协会 (JICPA) 等。为了交流与协调各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 许多国际机构和企业均出版不少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的指导性文件 (如USEPA, 1995;UNDP, 2001;AGE, 2001;GEM, 2003;Envirowise, 2003;IFAC, 2005) , 还有与之相关的如财务会计报告与环境成本核算指南 (EC, 2001;UNCTD, 2004) , 同时有统计核算与报告方面的指南 (Eurostat, 2001;EC, 2003) 。这些报告和指南对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构建和实务推广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同时, 我们认为, 随着循环经济不断深入人心, 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显得非常必要。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 环境立法制度的逐步完善, 会计理论界开始对环境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与研究。环境会计在理论界得到普遍重视, 为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环境成本的巨额增长及环境决策的需要, 实务界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对企业成本、产品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最终成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这为环境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提供了现实基础。环保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很大的空间, 环境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企业制定与实施竞争战略尤其是环境战略中将大有用武之地。由此可见, 引入环境管理会计既是国际会计界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 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更是摆在我国环境管理理论界与实务界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评价与启示

(一)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在推进工业化的初期, 人类还没有深切体会到自然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 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迫使人类进行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 循环经济思想成为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模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环境问题, 特别是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我们的共同未来》的发表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和发展大会的召开, 更使环境问题的研究得到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和尝试。欧洲德国环境局等致力于“环境成本价格及其手册”等的研究。亚洲日本环境厅等于1999年开始展开了关于“环境会计系统”的研究, 并于2000年发布了正式的环境会计指南。这些国家的企业还自己进行了对外环境报告的编报。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等开展关于环境会计的国际合作研究也在进行着, 1998年曾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有关环境会计的国际会议, 有15个国家参加。此外, 北美等地的学者还展开了关于环境会计问题的经验研究 (Kimbroand Li, 2000) , 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环境管理会计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受到重视。在国际会计理论界上, 早在1997年就已成立国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及资讯中心 (EMARIC) , 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进行深刻研究和探讨。在亚太地区, 会计理论学者也就环境管理会计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沿探索, 并与2001年建立了亚太环境管理会计协会 (EMAN-AP) 。北美美国环保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等都在进行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支出、环境负债与环境业绩报告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企业各界、学术界与有关国家政府、国际组织关于环境会计特别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正在热烈进行中。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书》白皮书, 在1994年也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然而我国现有的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活动, 不能系统反映监督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 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国也开始关注环境会计问题, 但由于起步较晚, 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务方面, 我国的环境会计特别是环境管理会计还都很不成熟, 与国际上许多先进国家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更具体的讲, 目前国内外对环境管理会计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 (1) 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将环境管理会计定义为鉴定、收集、分析与环境内部决策相关的实物、货币两类信息的会计。这两类信息是:能源、水和材料 (含废弃物) 流动、被使用及最终处理的实物信息;与环境相关的成本、收益等货币信息。为了正确评估成本, 部分学者认为在收集货币信息的基础上, 还应收集材料使用、人工小时及其它成本动因等非财务数据, 其重点是与材料、能源、水相关的环境成本方面。 (2) 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意义与障碍。大部分研究者一致认为, 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提供环境管理的足够信息, 致使企业严重低估了环境管理所带来的利益。环境管理会计的潜在用途和利益十分广阔, 可在合规效益、生态效率和战略定位三个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尤其是它不仅能使企业评估和计算污染成本, 而且可通过环境管理的预防控制降低污染成本, 并且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降低环境增量成本。并指出当前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的主要障碍包括:会计部门和其他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存在问题, 致使会计人员不知道企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的流动, 难以对内对外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环境相关成本埋没在管理账户中, 没有直接分配给制造过程或产品, 造成成本分配不合理;材料流动成本信息得不到充分追踪, 现有产品计划系统无法反映材料的实际使用和流动;现有会计记录难以充分反映环境有关成本信息 (井上寿枝、西山久美子、清水彩子, 2004) 。 (3) 环境管理会计的实物计算。按企业的物质平衡原理, 从输入与输出两环节计量资源消耗, 反映投入产出转化及各类产出物等实物量数据, 这是近几年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最有突破性的研究。Stefan Schaltegger在《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中认为:一个企业组织中的全部材料、水、能源等物质输入与输出是平衡的, 因此企业应努力跟踪这些物质的输入、输出流量及存量情况, 并按科学的物质标准分类, 确保收集到环境管理决策所需的实物信息。这是用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建立环境业绩指标 (EPIS) 的基础。 (4) 环境管理会计的货币核算。IFAC2005 Exposure Draft:International Guidelines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中认为, 在环境管理中, 最重要的货币信息就是环境相关成本信息。尽管不同国家、会计组织乃至企业对环境相关成本的分类各不相同, 但好的环境成本分类应以环境业绩、环保经济效益为导向, 尽可能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以此协调各国之间的差距。

(二)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评价与启示

上述研究, 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 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消除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混乱, 使人们认识了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及部分应用问题, 有助于会计师和审计师审计财务报告及其他报告中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而且, 其确定的环境管理会计总体框架及相关定义、有关内容与现有的、被广泛使用的环境会计框架相一致, 有助于在已有的环境会计体系下开展和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但仍然有以下方面需要我们去加以思考与研究: (1)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尚未完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设计揭示了环境影响各因素的有机联系。科学研究经验告诉我们:在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各项工作实践的后面, 必然有一定的“哲理”在指导它、影响它、支持它;否则环境管理会计是站不住脚的。如何把环境管理会计实务中内含的各种哲理加以归纳、提炼、升华, 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认为这就是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目的在于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用来指导和发展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西方国家 (包括我国部分学者) 一般都把环境管理会计理解为是各种专门技术的应用。因此, 从目前来看, 环境管理会计缺乏一整套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任何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是能否独立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的关键。 (2) 内容体系不规范。环境管理会计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 采用哪些专门方法, 环境管理会计学体系应该如何设计, 国内外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莫衷一是。这不仅不利于学习和掌握,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该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推广运用。近年来随着可循环经济思想的深入人心, 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 反映企业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宏观增值管理会计等管理会计新领域也有人著述。这使环境管理会计内容不断扩展, 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些新领域是否应归属于环境管理会计, 仍处于争议、探讨、尝试之中。远远缺乏为各国会计界所能广为接受的理论与实务模式, 离实践应用还相距甚远。若笼笼统统将其纳入环境管理会计内容, 无疑会造成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混乱, 加剧人们认识上的偏差。 (3) 典型性、实用性和示范性案例研究较少。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案例进行研究, 并上升至规范层次, 是目前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个缺陷。如何采用特色研究方法将目前各国对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践案例划分层次, 并针对其它状况划分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适用范围, 并分别辅以案例详细说明。与此同时, 通过案例分析, 强调会计部门与环保、生产及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 要求突出实物信息的披露, 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一)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特征及其研究逻辑起点的分析

如前所述,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是指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 而这些部分要素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此, 笔者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应

有如下显著特点:一是整体性。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应是一个整体, 应完整地从理论上解释环境管理会计领域中所有问题, 或至少是所有主要问题。二是联系性。构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各种理论要素之间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 更不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堆砌或简单的顺序罗列, 而是互相关联协调、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并有主次地位和作用之别, 构成有系统、有层次的, 且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三是逻辑性。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系统化的特点是前后一贯。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认为, 会计理论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以评价和开拓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合理的原则。科学的理论体系, 必须要达到浑然一体、首尾一贯, 由前提、假设到结论的全部推理过程, 必须严格遵循逻辑方法的基本原则。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概念之间具有可推导性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四是层次性。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是一个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如有的学者就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个层次;有的学者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三个层次;还有的学者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会计研究方法、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会计应用理论四个层次等。每一个层次内又包含许多具体会计概念。不论怎么划分, 会计理论体系具有层次性是不可否认的。五是动态性。由于环境管理会计处于一个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的复杂社会经济环境中, 这就使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可能是绝对的、不变的, 而是发展的、动态的。随着人们对环境管理会计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其所处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正是在不断发展之中逐步完善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动态性, 并不是指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内容可以主观随意的变动, 它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在明确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这些特征的基础上, 我们再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构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出发点, 也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 其不仅是构成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而且亦是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具有决定作用的前提理论。我们认为, 应以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研究的逻辑起点应以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环境为其研究起点。其理由如下: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的重要性, 任何人都无法否定, 会计之所以能从“结绳记事”发展成为国际商业语言, 正是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变革的结果。环境决定一切, 存在决定一切, 世界上的事物都由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环境管理会计内环境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 进而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职能, 进一步决定着环境管理会计程序与方法;环境管理会计外环境决定环境管理会计目标, 从而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进一步影响着环境管理会计程序和方法。而环境管理会计假设则受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环境管理会计本质、对象、假设、目标, 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 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环境管理会计环境。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结构为:环境管理会计环境——环境管理会计本质——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对象——环境管理会计准则——环境管理会计具体准则——环境管理会计实务。由环境管理会计环境为出发点揭示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 把环境管理会计理论建立在客观环境的基础上,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便有了物质基础。因此, 我们认为, 把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作为出发点, 符合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全部条件。以此为起点, 有利于建立首尾一贯、逻辑严密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所以, 将环境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环境确定为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二)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要素的构成分析

在明确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特征与研究的切入点后, 要对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要分析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要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弄清楚什么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根据逻辑推理首先得弄清什么是“会计理论”?关于什么是会计理论, 西方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首先, “会计理论是一套以原则为形式的逻辑推理, 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能用来评价、开拓和完善会计实务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合理的原则”。根据这种说法必然认为对会计原则的研究就是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其次, “会计理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会计假设、会计概念、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Robert W.Ingram, 1997) 用来解释会计实务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或者为什么可以用其它办法的理由。这些理由就构成了会计理论。根据这种说法可以看出会计理论是个多层次的结构。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但认为会计理论的概念框架似乎还应加上会计概念、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以及会计内容。会计理论是人们在理性的高度上对会计实务的规律性的认识;它一旦形成, 必然又会反过来指导和影响会计实务。这就充分证明了:西方的会计原则既是会计实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也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人说根据一个国家对会计原则研究的深度就可以对该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水平进行评价,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会计理论的内涵只包括会计原则。另外, 还必须指出, 以上所述的会计理论实质上都是指的财务会计的理论;那么, 作为现代会计的另一领域的管理会计, 它的基本理论又将如何表述呢·艾哈默德·贝尔考依 (Ahamad Belkaoui) 教授在其《管理会计概念基础》 (1980) 专著中, 曾对管理会计理论作如下的描述:“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这个定义强调了“运用来自不同的相关学科的一套基本假设和原则的观点”, 突出了管理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但易使人误解管理会计本身并没有一套前后一致、首尾相贯、浑然一体的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对其理论的目的只提“用来评价管理会计的技术”, 似乎也不够全面。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理论可定义为“是一套由前后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原则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开拓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这一定义基本上涵盖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而且指出这些理论应该是“前后一致”的“概念框架”。但在阐述上给人一种似乎杂乱之感, 好像管理会计理论无先后顺序与内在的逻辑。而笔者结合前面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起点的研究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理论的定义应该是:“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是一套适应经济环境的前后一致的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次组成的;它是以环境管理会计目的为起点, 由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环境管理会计职能、环境管理会计对象、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组成的基础理论,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的环境管理会计目标、环境管理会计假设、环境管理会计原则以及环境管理会计确认、记录与报告所组成的概念框架, ”根据以上的定义, 我们可以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设计如下:

现对 (图2) 作以下说明: (1) 我们主张将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划分为两个层次, 即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与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理论。理由为:前者是关于环境管理会计活动最一般, 最本质的理论概括, 后者由前者延伸而来, 是直接用来解释、评价和指导环境管理会计实务的理论范畴。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的正确认识环境管理会计, 体现环境管理会计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理论的目的则是说明如何做好环境管理会计工作, 直接指导环境管理会计实践。二是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 内容较为稳定;而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理论则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发展较快。 (2) 环境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应包括环境管理会计的目的, 环境管理会计本质、环境管理会计职能、环境管理会计对象和环境管理会计程序与方法。有关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环境管理会计的目的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的本质与职能 (如前所述) , 而环境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于环境管理会计对象, 而对环境管理会计对象进行反映与监控就应采用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行如 (图2) 所示。环境管理会计应用理论, 是在环境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上由此引申而来, 环境管理会计的目的、本质、职能决定了环境管理会计目标, 由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决定环境管理会计假设。环境管理会计假设因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存在而存在, 随着环境管理会计目标发展而发展。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2

1.构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型工程建设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标志。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持久的快速发展期,中国建筑业也活跃在国际建筑领域,成为推动国际建筑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我国建筑业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必须加快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依靠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支撑,引导建筑业发展和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必须从传统的、狭义的项目管理向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转变。

1.1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借鉴相关学科发展成果

建设项目管理是技术和经济的综合。从管理技术方面来讲,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从经济分析方面来看,建设项目管理各主体之间存在复杂的经济关系,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建设项目管理涉及面广,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存在必然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管理科学和新经济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运用各学科成熟的理论成果,分析研究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规律,从管理技术和制度设计等方面丰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1.2建设项目管理必须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

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体制自从产生以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国际范围看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特别是建筑业作为最早走向市场的行业,市场化发育较成熟。可以说支撑我国当前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市场的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水平。

1.3建设项目管理必须紧紧围绕推进建筑业工业化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工业化推动现代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业长期处于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阶段,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发展。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必须借鉴工业化的

理论,按照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理论和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改造传统的建筑业,这是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业水平的唯一途径。按照工业化、物流管理等理论,丰富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是构建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2.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内容

2.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和治理结构理论

建设项目管理活动贯穿于建筑产品生产、交易的全过程。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都要通过一定的交易方式形成以经济合同为纽带的经济关系。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只重视建设管理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很少研究作为建设活动主体经济人之间的关系及制度设计。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效率。建设项目管理研究应充分运用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新经济学的观点和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改造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项目治理结构。

(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

制度是一系列运动约束和非运动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带来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建设项目管理基础的投资体制和方式,已经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对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设计也带来很大影响。建设项目制度设计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原理,结合建设项目特点,进行制度分析和制度设计,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律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2)建设项目治理结构

建设项目治理结构是指建设项目财产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规范委托一代理各方之间关系的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建设项目组织机构体制的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是由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组成的复杂的经济关系。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在产权关系上存在着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建设项目管理治理结构研究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分析投资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存在的投资所有权、控制权分离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研究建设激励约束机制和防止出现“代理人”问题。

(3)建设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

建设项目的单件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的特点,在组织上普遍采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形式进行施工。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项目部实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项目部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特别是当前建设项目重要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已很高,项目部与集团公司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我国企业资质制度、项目建设模式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表现出不经济的特点。研究规范项目组织方式和行为,对于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2建设项目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组成越来越高。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适应建设项目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管理科学和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应建设项目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努力使建设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单一管理向系统管理转变。

(1)充分运用管理科学理论

自从20世纪初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理论以后,管理科学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支撑了西方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本质上讲,泰勒的科学管理是将人们从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场革命,就不可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管理科学理论的核心是精细化、标准化、数量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利用管理科学理论成果结合建设项目特点,构建适应建设项目管理需要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和相应的项目管理文化。

(2)充分运用工业化理论

建设工程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坚持采用大工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是将建设工程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转变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构建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运用工业化和现代物流等理论,丰富和发展项目管理理论,用标准化、工厂化、机械化、科学化、专业化等技术和手段代替传统的建筑工业生产方式,将其转变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轨道上来。

(3)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理论

现代项目管理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主要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研究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随着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型、特大型工程项目的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取得了很大发展,已经形成项目管理知识模块化、项目建设合同管理、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能力原理等理论流派。项目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当前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要系统研究国际上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充分借鉴其合理成分,努力与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文化相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建设特点的建设项目管理理论。

2.3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定量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技术科学,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优地实现组织目标,并为决策提供依据。当然建设项目决策不仅依靠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要凭借经验与艺术,但是随着项目决策难度和复杂程度加大,建设项目决策必须建立在基于科学方法的信息处理和可行性研究上。当前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建设项目管理大多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阶段。建设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1)相关问题概念化

钱学森曾经指出,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总是把与系统有关的数量关系归纳为系统机制和性能的数学方程组,即数学模型建立后在约束条件下求得这个数学方程组,找出答案。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去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关键是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正确地定义问题。建设项目由于对象不同、约束条件不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是抛开具体项目对象的不同,就管理特点而言,具有同质性。相关问题概念化就是要运用管理科学的方法,将工程项目管理中许多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并进行相应归纳,便于运用相关管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建立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关键是对复杂的管理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并进行概念化。

(2)建立数学模型

管理科学是一门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各种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学科。数学模型是实现系统的一种简明映像,以数学模型为主要工具的定量分析不仅能够使人们对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刻,而且便于使用计算机。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根据管理科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结合建设项目的特点,进一步发展覆盖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完善网络计划、决策、规划等模型,形成能支撑建设项目管理的模型库。

(3)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3

关键词:框架体系;思维训练;工程估价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7-0174-02

工程估价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其教学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学生的质量。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成为工程估价专业教师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工程估价课程的特点

1.工程估价与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工程估价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对于这样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大量的先期知识储备,如建筑施工、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投资学、工程制图与识图、施工组织、概论与统计、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等等。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其他专业知识是否储备充足,可以充分显示出来。

2.课程内容多,教学课时不足。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估价专业学时数日益减少,教育部咨询专家提出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专业规范》(2009年3月重庆会议)中,工程估价的课时数被压缩到32个学时,但是知识内容丝毫没有减少。在这么少的课时下,要把工程估价基本理论、建安费用构成、定额原理、工程量计量(包括清单量和预算量)、工程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招投标与合同价、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内容讲完,并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3.教学内容受政策影响大。工程估价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就是直接工程费的测算,其中既包括定额单价也包括工程量计量。我国2003年7月1日起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改变了以前以“量”、“价”、“费”为主导的定额计价模式,变成现在以“控制量”、“竞争费”为主导的清单计价模式。2008年又出台《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厘清了建筑合同履行中“扯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但是,建筑市场的问题不会一成不变,新的政策、法律法规会不断出台,教学内容也需不断做出调整。

4.工程估价课程实践性强。工程估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工作步骤,没有实践很难体会并理解考虑问题的重点。尽管有些老师提出案例教学法,但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考过程是不能等同的,也就是说,老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自身的实践。同时,课程的内容与工程施工、施工组织等实践工作是紧密结合的,缺乏这一点,也造成教学的困难。

二、构建理论框架体系的教学模式

从上可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以下几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1)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学会做施工图预算、工程估算、设计概算等等实际工作,只能讲述方法,但这不足以应付未来的工作;(2)学生其他课程的不足在这门课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但是没有时间将之补充完全;(3)工程估价课程受到政策影响,需要不断做出调整,故死扣知识本身不利于学生面对未来多变的市场与政策;(4)只能针对一种工程类型教学,而学生未来却面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因此,为达到教育部所要求的“宽口径、深基础”、适应能力强的要求,仅仅强调知识点的讲解是不合适的,需要给学生构架一套工程估价的完整理论体系,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灵活地应对可能面对的问题,如同现在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构建是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何搭建这样的理论体系呢?笔者认为,不强调知识本身,而强调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一整套思维体系是重要的,因为这可以使得学生能够应对未来工作环境的变化。具体可以这样做: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讲授顺序

万丈高楼平地起,既然要建立框架体系,就需要从基础理论说起。工程估价的理论知识主要是介绍工程造价的构成及如何在不同的已知条件下使用何种方法进行估价。由于工程项目参与方不同,就意味着造价的构成不同。我们需要学生明确各参与方从哪个建设阶段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何时结束工作内容,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各方的费用构成为何有不同,从而其计量和控制的内容就有不同。

其次,通过上述工程造价构成的分析,可知公式:工程直接费=∑(定额单价×工程量),是形成施工图预算和其他部分造价测算的基础。通过工程结构的层层分解,逐步讲解与分析,明确其他费用测算的基础为工程直接费,或者其他费用是在工程直接费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基础之上计算。由此,可以让学生明确估价的重心是估算工程直接费。因此,学习定额原理,了解定额的编制,目的是明确定额单价中所包含的工作内容;工程量计量,包括清单量和预算量,理顺二者之间的差异,明确如何算出清单单价和预算价。通过理顺上述关系,使学生明白“量”与“价”是对应的,或者说,什么样的“量”就应该对应什么样的“价”。

第三,不同时期进行工程估价,由于对于工程的了解深度不同,造成我们可以使用的估价的方法有根本差异。如:在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由于设计图纸没有出来,具体的工程量无法测算。因此,不得不使用已建的类似工程数据资料通过市场调整来获得工程的估算价格(可以称之为市场比较法)。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及以后阶段,由于具体的图纸已经设计出来,各分部分项工程量可以明确,因此可以详细测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通过逐步汇总的形式得到工程造价(可以称之为成本法)。通过前期工程直接费的求取,我们进一步扩展为不同阶段的造价求取。此时,有了基础理论和定额理论及工程量计量的知识,学习这一部分知识将会容易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知识体系按这样的顺序构架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构架:

2.思维训练是学习重点,知识点的学习是辅助工具

思维训练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认知,这点往往在教学中被淡化,而教师的讲解越来越受重视。但生僻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而言是枯燥的,只有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体验,才能实现工程估价思维模式深刻地印入脑中。建立一整套工程估价的思维模式可以按这样的顺序来完成:

(1)基本知识体系的认知。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讲解顺序,我们构建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其次,是要建立学生对基础体系的根本认识,建立工程估价的常识。现在使用的计价方式有: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这两种模式要区分,也要建立联系,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面临政策的不断变动。定额计价模式和清单计价模式的区别:首先是,清单量不考虑工程施工中所采取的措施,只考虑工程量净量,定额量则需要考虑工程施工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并单独列项;其次,清单定额单价是不完全费用单价,包括了人工、材料、机械、企业管理费、利润和适当的风险。定额单价仅考虑了人工、材料、机械的费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的造价会发生变化,而是说,计价方式不同而已。

(2)强调思维养成,减少思维重复。工程估价中有许多需要明确的知识点,如果每一点都详细讲解,则教学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太多的思维过程重复,比如,工程量计量部分,步骤是熟悉工程量计量规则—熟悉图纸—算量(计算基本工程量,考虑增加或扣减部分),分部分项工程十余个,如果都讲,则重复的过程必将使学生兴趣大减。所以,在讲解的时候,应当更强调的是思维的培养,例如,工程量计量部分,并不需要讲解所有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重点讲思维过程,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则成为培养这样的思维过程的载体,通过几个关键的分部分项工程计量的讲解,足以使学生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量工作。

(3)强调灵活运用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要学习的估价方法有很多,比如,投资估算中,就有生产能力指数估算法、专用工程系数估算法、设备系数法、朗格系数法,等等,这么多的方法如何记得住?面临真实的情况,又如何选择?通过将估价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比较法,在施工图纸设计出来,能够详细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此时使用成本法;反之,则只能使用比较法,使用市场中的类似工程资料,经调整后得到拟建项目工程造价。此时使用何种方法,要考虑我们的已知信息,信息充分多时,选用估算精度高的方法,信息少,就只能选用精度不是很高的估算方法。

3.实验课程辅助

对于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学生在应用时会有许多细节性的问题出现。例如,上课所讲的例题,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的时候,会觉得很简单,但是自己再学习时,会觉得又有许多问题产生。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讲清楚之后,学生就不会再有任何问题,实则不然,将讲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实,这也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才能成为经久耐用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再学习,必然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得到答案”的过程,或许比教师的讲授更重要。因此,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必须有“概预算实验”、“工程造价实验”或“工程量清单实验”等实验课程辅助,以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一位思维转换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可知,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讲授顺序,重复的思维训练,实验环节的加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程估价这门课程当前面临的困境,也帮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工程估价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且能应对未来工作环境的变化,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高云莉,王庆春,姜蕾,许辉.基于实践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6):88-90.

[2] 宋华岭,温国锋.《工程估价学》课程建设实践与体会[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8,(3):15-17.

[3] 沈巍.新形势下以创新为目标的工程估价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0,(7):4-5.

[4] 陈敏.试论“工程估价”课程教与学的改进[J].中国电力教育,2009,(7):55-56.

[5] 刘莉.工程估价的教学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08,(4):204-205.

[6] 郝利花,张静.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课程体系设置[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9-62.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概述 篇4

一、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建立一套理论框架体系首先要确定它的“根基”, 也就是逻辑起点。逻辑起点必须具备四个要点:第一, 规定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第二, 这个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第三, 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第四, 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资产评估的发展进程中, 关于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很多种理论。在经济环境论、评估环境论、目的论、目标论、资产价值论当中, 笔者认为, 将资产价值作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的逻辑起点最符合哲学中对于逻辑起点的要求。

就目前学术界和职业界的普遍共识, 对资产评估的定义如下:资产评估师专业机构和人员,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 根据特定目的, 遵循评估原则, 依照相关程序, 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 运用科学方法, 对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如定义所言, 评估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 在确定评估目的之后, 在各种准则规定的监督下, 采取一定的科学方法, 发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就是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理论体系中其他要素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准确公正地得到资产价值, 可以说都是为之服务的, 因此将资产价值作为逻辑起点是较为合理的。

二、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的结构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是以价值发现为逻辑起点, 在资产评估基本概念的渗透下, 与评估要素、评估准则制度, 还有内外部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同细胞一样, 在内环境中, 细胞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还有细胞膜, 这些必要的基本组成成分共同为细胞保持生命活力提供了保证。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也可以类比于细胞的组成。资产价值作为核心, 也就是“细胞核”, 指挥其他各部分为之服务; 评估内部环境则作为“细胞质”影响各种评估要素各司其职; 而资产评估的其他要素则作为“细胞器”, 为资产评估的执行提供工具和手段;在作为“内环境”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和评估内部环境的制约下, 资产评估准则和规定作为“细胞膜”规范制约着资产评估的执行。这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共同组成了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这个有机体, 使资产评估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三、资产评估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

资产评估要素包括评估对象、评估依据、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评估假设和原则、评估程序和方法、评估价值、评估基准日。

资产评估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 即交易假设、公开市场假设、持续使用假设、清算假设。这些假设在资产评估体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确定评估特定目的提供了前提, 为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和条件。

资产评估的目的有一般目的和特定目的之分, 一般目的包含特定目的, 特定目的是一般目的的具体化。在进行资产评估工作开始时先确定此次的评估目的, 这间接制约了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例如以资产重置、补偿为目的的资产业务使用成本法评估;对于涉及企业股权变动的企业整体资产评估可以使用收益法评估。评估目的是决定价值类型的重要依据。

资产评估中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和表现形式。资产的价值类型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例如按资产评估假设的角度可以分为继续使用价值、公开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三种。价值类型是对被评估资产质的认定, 具有排他性, 被评估资产的价值类型直接决定着评估方法的选择。

资产评估原则包括工作原则和技术原则, 工作原则包括客观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资产评估技术原则主要包括预期收益原则、供求原则、贡献原则、替代原则、估价日期原则等。这些原则对资产评估工作进行了规范, 为资产评估的顺利执行提供了保证。

资产评估方法是指对被评估资产评估时所采用的手段, 包括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以及这三种方法衍生的具体方法。这三种方法具有共同点又以各自的特点具有独立性, 在实务过程当中, 评估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论

在资产评估行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一套独立完善的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梳理, 文章得出, 资产评估理论体系以被评估资产的价值为核心, 在评估要素的共同工作推动下, 遵守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制约形成的资产评估准则规定, 组成了一个有条不紊的有机体。在资产评估今后的发展进程中, 这个体系将逐步更加完善, 形成一套具有中国资产评估特色的理论体系, 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摘要:资产评估行业作为一种服务中介行业在我国逐渐兴起, 但由于国内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较迟, 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还不完善, 严重阻碍了我国资产评估业的发展。因此对资产评估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和分析, 对于资产评估业的进步很有必要。

关键词:逻辑起点,资产价值,评估要素,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余炳文, 姜云鹏.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 (02)

[2]刘可金.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研究[J].中国外资, 2014 (01)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问题,它一直是世界会计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仍然困扰着世界各国。比如,美国的目前正处于调查之中的著名的“安然事件”,以及我国的“银广厦事件”、“红光事件”等。我们认为,目前之所以没有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与治理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将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恰当的分类,从而无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予以治理。

会计信息是会计规则 执行人 根据一定的会计规则而生产出来的。如果会计信息是失真的,那它必然与会计信息生产的某个或所有环节相关。高质量会计规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础,因此,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与会计规则的质量相关;当然,即使会计规则的质量再高,也只有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故会计信息失真又与会计规则的执行紧密相关。总的来看,会计规则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故意违背会计规则;二是会计规则执行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在会计规则的执行上存在偏差。据此,我们对会计信息失真提出“三分法”,即将会计信息失真区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 .本文拟对这三类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简要分析,并分别给出不同类型会计信息失真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基本的治理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奠定基础。

二、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资源是稀缺的,而社会公众则是有多种需求的 ,这种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人们必定追求利益。从满足每一个社会公众基本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公众首先会追求财富绝对量的增长。一定数量的财富是社会公众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实际上,只有在社会公众积累了一定的绝对财富量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之后,人们才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而这种需求的满足则是通过相对财富比重的增加而得到实现的。当然,社会公众追求财富绝对量的增长,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或者不降低其在社会总财富中的比重,可以说,追求财富绝对量的增长是实现财富相对比重增加的重要途径。社会公众之所以将其拥有的资源进行投资,其目的就在于通过追求财富绝对量的增长,以提高或者至少不降低其财富在社会总财富中的比重 .因此,站在社会公众个体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投资行为的选择都将以有利于自己的利益为标准。这样,整个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其结果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当然也就无法获得财富绝对量的增长,更谈不上财富相对比重的提高;也就是说,社会公众不仅不能提高他们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且连他们基本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这就如在十字路口,每个人都不顾他人而只顾自己地走,其结果是道路处于极度无序状态,结果谁也无法通过这个十字路口一样。因此,如果社会成员想要满足自己最基本的需求,想要提高满足自己需求的程度,他们必须进行合作,而被迫放弃以完全有利于自己利益为标准的投资行为。这样,不同的社会公众就成为该合作投资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投资的结果,就是社会形成一种自生自发的投资秩序 .实际上,利益相关者在发生投资行为过程中所进行的合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但是,合作若要取得成功,其基本前提就是需要对利益相关者所投入的不同资源和利益相关者所享有的收益进行计量。因此,利益相关者在进行合作之前,资产计量方法必定是他们协调的重要内容。另外,利益相关者绝对财富和相对财富的增长,其根本途径就在于从投资中获取报酬,而且这种报酬越多越好不准盗库。合作投资到底实现了多少收益,各成员又能得到多少收益,都需要依靠会计对收益进行计量。由此可见,包括资源和收益价值的计量以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内容的会计域秩序,它实际上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而进行互动的结果,是他们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

会计域秩序是利益相关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源为依据而进行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它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而会计规则则是以会计域秩序为基础的人为制造的秩序。因此,按照会计规则所产生出来的会计信息,其是否具有真实性的特征,就应该以它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性为标准。然而,不同时期和不同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存在差异,这两方面因素便决定会计域秩序会因环境和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即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相对性,这也是会计规则“被限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实行”(唐寿宁,b)的原因所在。具体来看,决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因素主要有制度环境、资源的供求关系、资源投入量、资源的信号显示机制、资源的可抵押性、资产专用性、风险选择以及组织化程度等 ,它们直接影响着利益相关者在决定会计域秩序方面的权力,它们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同时,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动机的种类、投资群体的结构以及投资群体的组织化程度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中国投资者动机和预期调查数据分析》联合课题组,)。因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一个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国家的利益相关者的结构不同以及制度环境存在的差异,决定不同国家的会计信息就有不同的真实性。

会计域秩序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它的动态性决定会计信息真实性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但是,我们务必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按照会计规则要求所生产和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就具有真实性特征;相反,它却一定是失真的,也就是说,会计规则作为人为制造的秩序,虽然是以自生自发的会计域秩序为依据的,但它与会计域秩序一定是不相吻合的(这种不一致是由会计规则本身所造成的,故我们称其为“规则性失真”)。企业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之所以客观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将自生自发的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由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不准盗库。若要消除制定会计规则中存在的偏差,制定者不仅必须完全把握会计域秩序,而且必须能够运用会计知识真实地予以表达。但是,对于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制定机构来说,他(它)无法完全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其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1)会计域秩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始终处于变动之中;(2)能够对会计域秩序进行真实表达的会计知识,部分已经在现实中存在,另一部分尚未在现实中存在 ;(3)已经在现实中存在的与此相关的有用知识存在于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的所有人的脑中不准盗库。由于组成为制定机构的人员同样是有限理性的,他们不仅不可能具备尚未在现实中存在的知识,而且他们也不可能具备所有与此相关的已在现实中存在的会计知识,更不可能随时动态的会计域秩序,因此,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虽然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足够重视,但事实中的确存在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问题,目前正处于调查之中的美国著名的“安然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安然公司(Enron Corp)曾在美国500强公司中排名第七,1995年起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六年排名居于微软、英特尔这些大公司之前。但正是这样一个备受业界尊重的超级公司,于12月2日正式申请破产,它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宗破产案不准盗库。安然公司的股票价格20初最高曾达到90.75美元,而申请破产时股票价格一落千丈至50美分。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投资者为什么在此之前没有知悉安然公司真实的现状。而能够达到这一“理想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安然公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为能源产品开辟期货、期权和其他复杂的衍生金融工具,对能源商品“金融化”;二是利用关联企业结构,避免企业直接的债务负担,同时灵活地扩大企业规模。安然公司有3000多家关联企业,LJM资本管理公司和马林信托基金是其中的两家。安然公司从LJM资本管理公司的互换协议中至少“受益”5亿美元,年“受益”4.5亿美元;而安然公司通过将水厂等剥离给马林信托基金的方式也获得大量资金。由于安然公司对它们所拥有的股份达不到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这样,“受益”成为安然公司的营业利润,取得资金的背后无法反映相应的债务 .的确,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会计规则都规定,投资公司在占有被投资公司50%以上股份时才要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安然公司则运用这一规则,它拥有许多子公司50%的股份,但不需要合并会计报表,从而使利润的来源和负债的存在得到了隐藏不准盗库。仅从这个角度看,安然公司并没有违背会计规则,而真正的问题却在于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规则 .当然,我们无法判断这一规则原来是否为会计域秩序,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利益相关者现在自发选择的结果肯定会不同于原来的规则,即它已不是现时的会计域秩序,它说明会计信息在现时已经发生规则性失真另外,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实行计提“四项准备” 的会计规则,沪深两市966家上市公司当年年报中,因计提“四项准备”使每股收益平均下降0.094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下降3.67个百分点(谭青春,);“四项准备”的计提对不同公司的盈利影响不同,大约13%的公司集中了样本公司“四项准备”总额的50%,有些公司计提的“四项准备”金额相当高,对公司当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数据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粤金曼”仅计提“坏帐准备”一项就高达9.80亿元(于建国等,2000)。戴奉祥(2001)于207月就“四项准备”计提对上市公司19报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向300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87份,问卷回收率为29%.在这87份问卷中,54%的被调查公司认为它对年报主要指标影响“大”或“较大”,约38%的被调查公司认为影响“一般”,认为影响“很小”的不到5%,只有1家在已执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H股上市公司认为“没有影响”,评价值2.21说明被调查公司从总体上认为“四项准备”对年报主要财务指标影响大,且程度较高。无论从数据上考察,还是从上市公司意见的角度分析,“四项准备”的计提较大地改变了上市公司的业绩,那么,真实的业绩是改变之前的业绩还是改变之后的业绩呢?的确,我们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但它说明了两个业绩中至少有一个不是真实的业绩,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会计规则本身,即它就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一种具体体现。

三、信息不对称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企业是社会公众合作投资的一个具体项目,它是股东、管理者、职工、债权人、供货商、购货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其中,人力资源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源所有者之间的契约是企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契约区别于其它市场契约的特性所在(周其仁,)。人力资源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源所有者在签订这一契约时的关系取决于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的特性 .人力资源所有者是凭借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而参与企业的;而股东和债权人则将财务资源投入企业,供应商和消费者则将关系资源投入企业,社会公众则将公共资源投入企业。人力资源与这些非人力资源的区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与其所有者是不可分离的(Knight,1921)。这一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所有者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这样,经营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便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加之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incompleteness),它不能完全明确说明人力资源所有者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以及负怎样的责任,同时,人力资源所有者对企业剩余总是握有相当的“自然控制权”(张维迎,1996),因此,人力资源所有者的决策很可能让自己受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不准盗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所有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源所有者(简称为“经营者”),另一类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源所有者(简称为“生产者”)。撇开其他利益相关者,张维迎(1995)已经证明,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在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最优安排取决于每类成员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和对其监督的相对难易程度。如果生产者更重要、更难监督,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归生产者所有;如果经营者更重要、更难监督,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归经营者所有;如果两者同样重要、同样难以监督,则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应由两者共同拥有。一般来讲,经营者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作出反应,而这一反应对企业的生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而经营者比生产者更重要;经营者主要是用脑袋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他的行为自然也最难监督。因此,最优安排应该是经营者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生产者得到合同工资并接受经营者的监督 .因此,真正对企业剩余拥有“自然控制权”的不是生产者,而是经营者,他的行为直接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于会计信息不仅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的依据,同时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考核经营者的经营管理业绩的依据不准盗库。从这个角度来看,经营者必然存在违背已有的会计规则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以使自己收益而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的动机,这种动机便决定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由来已久,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讲,审计之所以能够产生并不断取得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目前,理论界对审计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1)审计源于会计,认为审计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会计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2)审计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认为古代审计就是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检查,是一种财政监督形式;(3)审计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认为审计一开始就不是会计的附属品,两者是不同质的两个概念 .我们尚且不论哪种观点正确,但我们可以发现,三种观点的基础都是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审计就不会产生不准盗库。同样,如果不存在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审计更不会发展。另外,从审计目标和审计技术的角度来考察,审计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帐表导向审计就是对会计报表进行详细的检查,其最为重要的审计目标就是揭发舞弊行为;此后,审计由帐表导向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乃至风险导向审计,虽然揭发舞弊行为已不是审计最为重要的目标,但它仍然是审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证据相当多。如历史上著名的英国南海公司的案件中,由于该公司虚报业绩,反映出前景诱人的盈利能力,其股价从17的114英镑升至177月的1100英镑,当英国国会通过了“反泡沫公司法”时,其股价一落千丈,至1720年底宣布破产,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给数以万计的债权人及股东带来了惨重损失 ;美国80年代著名的ESM公司的舞弊性财务报告案中,带来的损失总计达3亿美元,而牵涉入此案中的会计师事务所(其名为“Alexander Grant & Co.”)所受的损失是其风险准备金的5倍,是实收资本的50倍(Belkaoui,1993)。又如我国审计署自1983年成立以来,每年都审计出大量的违纪金额。从1983年至19间,平均每单位违纪金额与估计总体违纪金额基本上呈递增的趋势,特别是1998年,平均每单位违纪金额达311.89万元,估计总体违纪金额达268878.68亿元;从估计总体违纪金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相比来看,1983至1998年共中有的估计总体违纪金额超过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其中7年的总体违纪金额超过了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998年的总体违纪金额更是达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45倍。应该说,违纪金额之大令我们吃惊!当然,违纪金额的逐年上升与我国审计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它是以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为前提的。相反,由于审计不可能查出所有的违纪金额,企业真正的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比上文所分析的还要严重的多 .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状况与财政部在年7月至今共七次抽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结果也是一致的不准盗库。从总体上看,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不少企业违纪问题十分严重 .另外,我们(吴联生,2000)的调查结果也表明,上市公司经营者在某些会计信息的披露上没有遵守披露制度;同时,很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从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上市公司申请配股的依据之一,上市公司在ROE数据上存在着明显的操纵行为 .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并且有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即使如此,它们仍不能为社会公众所信任,相对来说,披露要求更为宽松的其他企业会计信息,其质量可想而知。

四、人类有限性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

会计规则能否产生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取决于会计规则与会计域秩序的一致性以及会计规则执行人对会计规则执行的主观动机,而且还取决于会计规则执行人的具体执行行为,即会计规则执行人是否能够完全正确地对会计规则进行实施。然而,人类一个根本性的特征就是有限性,“如果不理解人类的有限性,那就也不理解人的本性”(巴雷特,1995)。人类的有限性就是人类局限的问题,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局限的数目,相反,人类的有限性把我们带到人的中心,在那里,确实的存在和否定性的存在恰好重合而且相互渗透到这样程度――人的力量与其感情相重合,他的视觉与其失明相重合,他的真相与假象相重合,他的存在与不存在相重合。” (巴雷特,1995)

会计规则执行人作为一个存在的人,有限性同样是他存在的构造性因素 .有限性这种构造性因素的存在,决定会计规则执行人不可能对会计规则的执行永远正确。首先,会计规则能够被实施的前提是会计规则执行人对会计规则的理解程度。当然,我们不敢否定绝大多数人对一般会计规则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这就如我们不能否定绝大多数的人能够看见色彩缤纷的世界一样;同时,我们必须承认肯定存在一些不能很好理解会计规则的会计规则执行人,况且会计毕竟是一门具有专业技术的学科,这就如同样会有一些人是失明的,他们只能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之中不准盗库。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某一会计规则执行人对某一会计规则的透彻理解,并不能说明他对其他会计规则的透彻理解,也不能说明其他会计规则执行人对这一会计规则以及其他会计规则的透彻理解。而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不仅体现在会计规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且会计规则执行人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样,会计规则执行人还未透彻理解会计规则就执行会计规则的可能性会经常存在,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就决定了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存在。其次,会计规则的具体内容是会计规则执行人将会计规则运用于具体实务之中的根本依据。如果会计规则能够对所有的会计事项的处理给出了明确的方法,显然,它可以说是完备的,会计规则执行人只要按照它的要求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但事实表明,会计规则与企业契约具有共同的性质,它是不完备的,即它不可能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都作出明确的规定,而会计事项的处理则是会计规则执行人根据会计规则的基本要求而运用专业判断而实现的.。既然存在专业判断,那么,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其间存在错误判断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同样决定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存在。即使会计规则执行人能够正确理解会计规则并对其具体运用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会计规则执行人仍可能在按照他的理解与判断对会计规则进行实施中存在错误,其原因仍然在于人类的有限性。人可以创造性地工作,但谁也无法保证他的每一个行为与他所想的完全一致。虽然电脑是由人发明的,但是只要给它一个指令,它可以完全按照这一质量的要求进行工作;而人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即使人类再聪明也无能为力。可见,人类有限性是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存在的根本原因。

虽然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能够直接用以说明行为性失真存在的直接证据比较少不准盗库。不过,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存在。上文已经论述到,揭示舞弊是审计发展第一个阶段的主要目标,随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阶段的发展,揭示舞弊虽然不再是审计的主要目标,但它一直是审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检查错误和揭示舞弊一样,也是审计发展第一个阶段的主要目标。随着审计的发展,它逐步丧失了主要目标的地位,但也从来没有被淘汰出审计目标之列 .另外,世界各国发展会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预防与降低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而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存在则是发展多层次会计教育的重要动力之一。另外,我们也找到了一个虽不完整但很确切的证据:上海物贸信息工程公司对1999年3月10日至3月16日刊登年报的59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编制正确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有13家上市公司的年报编制不平衡,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2.03%;不平衡所涉及的项目数为23个,平均每个年报不平衡的上市公司编错1.77个项目;在“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中出现错误的共有12家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20.34%;错误所涉及的项目数为17个,平均每个出现错误的上市公司写错1.42个项目。如果把两种错误综合起来看,共有21家上市公司至少出现一种错误,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5.59%;错误所涉及的项目数为40个,平均每个出现错误的上市公司写错1.90个项目 .如果这59家上市公司年报的编制水平能够代表所有上市公司年报的编制水平,那么,35.59%的上市公司年报存在技术上的错误,可以说,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比较严重,况且,能够被找出来并进行统计的错误还只是所有错误中的一小部分,因为统计者无法设计上市公司会计业务的整个过程,甚至无法确定年报中数据之间的所有勾稽关系,而只是关注了年报的整体平衡问题以及摘要与报表一致性问题。

五、“三分法”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结构及其简要治理思路

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表明,会计信息失真的存在与会计规则和会计规则执行的主观动机、具体执行行为相关。由此,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区分为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和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根据上文的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的关系: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域秩序经过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的三层先后过滤而形成的,而每一次的过滤都减少了真实会计信息的量。假设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的比例分别为 ,那么,它们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图所示。

从具体治理思路上看,三类不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显然是有着显著差异的。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治理首先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要准确及时地把握会计域秩序,在此基础上能够尽可能地运用已有存在于所有人头脑中的会计知识以及创新的知识,对会计域秩序进行准确地表达 .而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治理关键在于设计一个合理的责任合约安排,使会计规则执行人的违规行为所带来的成本超过由其带来的收益,从而改变理性的会计规则执行人的行为决策 .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的治 理措施则主要在于加强会计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以及加强会计工作中的核查与验证工作。

参考文献

巴雷特。1995.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2000.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经济研究,第1期。

陈志武、杨林。2002.谁揭穿安然。财经,第1期。

陈志武、岳峥。2002.安然之谜。财经,第1期。

戴奉祥。200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打印本)。

哈耶克。2000.经济、科学与政治。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蒋义宏、魏刚。1998.“净资产收益率与配股条件”。见: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靳明。2000.从ROE的实证分析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中国工业经济,第2期。

上海物贸信息工程公司不准盗库。1999.吹毛求疵。中国证券报,3月11日、3月13日和3月17日。

谭青春。2000.年报水分会挤掉多少――四项计提对上市公司盈利指标影响的定量分析。湘财证券研究报告。

唐寿宁。1998a.投资活动中的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秋季号。

唐寿宁。1998b.“两种投资秩序及其碰撞”。经济研究,第12期。

文硕。1996.世界审计史。企业管理出版社。

吴联生。1998.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划分及其治理。浙江财税与会计,第4期。

吴联生。2000.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经济研究,第4期。

吴联生。2001a.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与证据。厦门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

吴联生。2001b.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经济研究,第2期。

吴联生。2002.会计域秩序与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经济研究,第4期。

于建国等。2000.四项计提未明显影响业绩――1999年四项计提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证券报,6月8日。

张维迎。1995.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张维迎。1996.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经济研究,第9期。

《中国投资者动机和预期调查数据分析》联合课题组。2002.参与、不确定性与投资秩序的生成和演化。经济研究,第2期。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6

关键词:国库会计;会计分析;会计职能

随着我国国库信息化平水的提升,国库会计核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相应的国库会计分析工作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完善。现有的国库工作应在核算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国库会计分析工作,以更全面地发挥国库会计职能,更有力地监督和促进预算政策的执行,并为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或调整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

一、国库资金的性质

国库资金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或支出渠道参与社会产品再分配形成的资金总称。就我国现状而言,国库资金一般指存放在或运行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的财政预算资金,国库资金在不同的运行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包括收入、支出、退库、库存余额等。

国库资金处于财政预算资金运行领域的特定环节,它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于生产、经营、流通等领域的其他资金在性质上既有相似又有区别:国库资金是维持国家政权正常运转、维护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国库资金的性质首要是安全性,其次是流动性,再次是收益性。

二、国库会计的职能

国库会计是会计的一大分支,它的基本职能同样是反映与监督。国库资金的性质决定了国库会计不同于其他企事业单位会计或政府预算会计。国库会计反映的会计信息,是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掌握预算执行和财政库存情况的重要资料,也是央行掌握国库资金变动、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还是人大、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国库会计的职能具体体现为,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如实反映国库资金的收入、支出过程,准确提供国库资金流量及存量信息,有效监督预算政策的执行,保证国库资金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同时为国家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信息。

三、构建国库会计分析框架的前提

国库会计分析框架是开展国库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构建国库会计分析框架的前提是国库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国库会计信息,影响国库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一)高度集中统一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

根据2001年《关于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的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现实中,开设在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数量多、金额大、管理混乱,导致大规模应纳入国库资金范畴的财政性资金游离在商业银行中,形成“第二国库”。国库资金的分散管理直接影响了国库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内容完整,进而影响到国库会计分析的有效性。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对国库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是提高国库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也是构建国库会计分析框架的首要前提。

(二)国库会计的集中核算

国库会计核算涵盖了全国范围内中央、省、市州、县区各行政级别数千个核算主体的国库业务,国库会计分散核算模式下,县支库为最小核算主体,国库资金逐级上划、逐级汇总,一个支库出问题直接影响其上级支库,经常造成上级等下级、全国等地方的局面,严重影响国库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国库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了国库会计传统的分散核算模式,优化了业务处理流程,实现了各级国库会计业务的集中核算和国库会计信息的集中反映,确保了国库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

(三)国库会计的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对规律性、重复性的业务操作提出统一标准,以实现最佳秩序和预期效益。国库会计标准化管理是在国库单一账户和国库会计集中核算基础上对国库会计核算进行进一步规范、确保国库会计信息质量的举措。通过规范国库会计行为,提高国库核算质量,提高国库会计信息质量,国库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有力保证。

四、国库会计分析框架的理论构建

(一)国库会计分析的含义

国库会计分析是以日常会计核算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国家法律法规、宏观政策为分析准则,运用一定的会计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分析目标,对国库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活动。

(二)国库会计分析的目标及内容

根据国库会计的各项具体职能,国库会计分析的目标及内容细分为以下几点:

1.反映和评价国库会计体系,为如何提高国库会计业务核算水平提供有用信息;

2.反映和评价国库内部管理,为如何提高国库会计对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控制水平提供有用信息;

3.反映和评价国库资金流量及存量特点,为如何提高国库资金管理水平——亦即提高国库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水平提供有用信息;

4.反映和评价影响国库资金变动的因素及国库资金变动产生的影响,为财政预算、宏观货币政策的制定、修改提供有用信息。

(三)国库会计分析对象

国库会计分析的对象是国库会计业务核算中产生的各项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分析内容选择一定时期内的纸质数据、电子数据或纸质与电子数据相结合进行分析。

(四)国库会计分析方法及运用

国库会计分析方法是根据分析内容的需要,通过比较、分析和评价各项会计数据得出分析结论、实现分析目标的各类数据处理方法。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就是对分析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主要依靠分析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推断出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分解和整合、归纳和演绎、专家意见法等。

2.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分析对象进行“量”的分析,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对分析对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

3.国库会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在实际分析中按照“分析目标—分析内容—分析对象—分析数据—分析方法”的思路确定适当的分析方法。根据上述分析方法,结合实际工作中可获取的各种会计资料,现按照国库会计分析的主要目标和内容选择适用的分析方法。

五、国库会计分析框架小结

国库会计分析框架的构建流程:首先明确分析目的,通过对目标进行整合或分解等定性分析确定具体分析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数据搜集和整理。对于难以获取量化数据的分析对象,可以运用归纳或演绎的定性分析法,借助主觀判断能力和实践经验水平对非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对于整理好的量化数据,根据分析内容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分析结论。(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参考文献:

[1]李世华,国库统计分析对政府经济决策的参考作用[J],金融会计,2004(03)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7

(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阶段

现代大学在近800年的遗传与进化中不断发展壮大,大学外形已经面目全非,但其本质和精神得到有效传承。从大学诞生起就面临质量管理问题,整个质量管理大概可以划为四个基本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到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的教育测量运动兴起前。这一阶段把高等教育质量当成大学内部的事务,是不受外界干预的,质量的评判权完全交由大学自己,外界很少有机会了解或影响大学内部的质量管理。在大学内部最主要依据自己的传统和对质量管理的自觉进行质量控制,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自发阶段。

第二阶段从30年代教育测量运动到教育评价学的诞生。这一阶段认为教育质量是一种与价值无关的客观存在,是可以通过教育测量进行唯一客观描述的。教育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教育测量活动判断教育质量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质量。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测量阶段开始注意外部对质量的关注,试图向外部提供“质量证明”。

第三阶段从40年代后期教育评价学诞生到80年代初期质量保障的出现。这一阶段承认教育质量是一个与价值密不可分的现象,教育质量本质上体现了教育价值的实现程度,教育评价就是进行这样的判断。因此质量应当依据教育目标进行判断,教育质量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实现教育目标。这个阶段可以称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估阶段,目标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由于对高等教育期望不同,外部和内部在管理中常常处于矛盾与冲突中。

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现在,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坚持尊重不同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不同期望,在价值协商与认同的基础上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外部和内部、不同利益关系人相互协商合作,共同管理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改善。

(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

1.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提出的背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是有广泛社会背景的。首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面对财政困难和高等教育开支的增加,各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投资人开始关注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其次,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质量招致社会各界的批评,高校担心受到政府与社会利益群体的干预,影响自己的学术自由;再次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局限性,人们普遍发现质量评估的结论对提高质量的作用有限,如何提高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

2.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思想。以“自律”换取“自主和自由”,通过质量承诺和全面质量管理,使政府和社会相信高校致力于提高自身质量,以免受他们干预,因此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建立自我改进质量的管理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推动高校自身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的机制,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3.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活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具有与以往质量管理不同的特点:第一,它承认和尊重多元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认为高等学校应基于自己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管理。第二,它坚持协商交流,强调形成质量共识,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体现第四代评价思想。第三,从以往更多关注质量结果到更加重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分割的质量控制措施转到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第四,从坚持高校自我价值导向到关注利益关系人的发展。第五,从过分推崇“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到对外部进行质量承诺。第六,它全面引进工商企业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第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已有管理制度的优化组合,明确质量责任。

二、现代本科教育的目标设计与质量生成是质量保障的基础

(一)本科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

伴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不断分化,本科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分化阶段,现代本科教育已经成为多种类型组成的一个体系,这样的体系至少由三个层次的本科教育组成:一是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的精英本科教育。通常注重通识性的学科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各行各业卓越人才为目标,并不把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高深知识”只适合少数人学习和研究,因此这样的本科教育建立在竞争选拔基础上。二是以高深知识向应用发展中所形成的“中间知识”为基础的大众化的本科教育。它强调扎实的专业训练,培养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专门性人才。“中间知识”适合学习和研究的人群显然比“高深知识”扩大了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的,因此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知识基础。三是以应用知识为基础的普及性的、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本科教育。这种本科教育重视职业导向的应用技能训练,培养有效解决问题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必需的职业准备。应用知识适合多数人学习和研究,可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本科教育向普及发展的知识基础。

(二)本科教学的三种设计

现代高等教育三种不同的本科教育类型形成了本科教育不同的办学目标,各种类型的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设计上各有侧重,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看有三种类型的设计思路:一是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的通识教育。这主要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设计模式,重视知识的基础性、强调学生的心智训练、关心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胜过专业能力和素质,通过学校文化和广泛的社会活动锤炼学生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公共基础在课程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二是以严格扎实学科训练为导向的专业教育。这是专业本科院校采用最多的设计模式,重视专业基础胜过公共基础、强调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有着严格的专业规范训练,主要培养在专业内发展的“专才”,相对于其他能力而言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三是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技能、适应就业需要为导向的应用本科教育。这是“新兴本科”最常见的设计模式,这些本科教育主要形成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其专业具有较强灵活性、课程具有更大实用性、教学具有更大实践性,密切联系就业岗位需要组织教育。

(三)本科教育质量观与质量标准

教育质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目前讨论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有三种质量观:学术的、适应的和人文的,他们分别以学术衡量的本科教育质量、以适应国家社会和个人需要衡量的本科教育质量和以推动文化与文明衡量的本科教育质量。不同的质量观形成各不相同的本科教学评价准则。

现代本科教育有三种基本的设计模式:通识的、专业的与实用的,每种设计模式都可能建立在三种质量观中的一种基础上,这就形成了理论上本科教育的九种质量选择可能。就一所具体院校的本科教育而言,必须确立自己主导的本科教育质量观,在选定了质量观的基础上选择各自不同的本科设计模式,以此建立自己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

(四)本科教学质量的生成

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必须把握本科教学质量的形成规律,尽管本科教学千差万别,但本科教育质量有自身生成的规律:教学质量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和使命是质量的基础;办学投入是质量形成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过程;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办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这些方面直接决定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五)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

1.本科教学价值的选择:确立什么样的本科教学思想,形成关于本科教学地位与质量的共识,建设学校本科教育的质量文化。

2.校内不同专业本科教学的目标与使命:自我定位与质量共识形成,本科培养目标与计划的建立。

3.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机制:计划体系、教师投入、学生的投入、课程与教材建设、仪器设备与教学设施等建设。

4.本科教学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教学计划建设、教学常规、课程实施、考核考试等方面。

5.本科教学的结果与质量跟踪调查:各教学环节的成绩、学习成果与成效、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

6.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运用评价手段的了解和反馈教育教学质量,调整改进教学工作。

三、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与系统建设

(一)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过程

1.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不尽相同,但在建设中大致的逻辑思路有共同之处,这样的技术路线是:达成质量共识——分析研究质量生成过程——寻找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标准——收集关键控制点的质量信息——实施关键控制点质量评价——反馈并应用于质量管理调控——质量持续改进提高。

2.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第一,运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系统设计(包括质量观的共识形成);第二,分析学校质量生成,形成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控制标准;第三,对照理论系统梳理已有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控制措施;第四,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与系统化;第五,教学质量保障的实施体系建构;第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际运行;第七,修改完善。

(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框架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由6个子系统和44个关键控制点组成:

1.本科教学的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建设。(1)本科教学定位;(2)本科教育思想讨论;(3)本科教育高级研讨班;(4)本科教学的专家报告;(5)青年教师本科教学培训;(6)有关标语、口号等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宣传活动、本科办学经验总结。

2.本科教学质量准则与质量标准的建设。(1)在学校层面推动本科目标、模式的研究;(2)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本科定位的确立;(3)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本科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4)推动本科教学研究课题的设立与研究工作;(5)分专业定期修订培养目标;(6)分专业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准则;(7)分专业建立本科教学最低控制质量标准。

3.本科教学的投入保障机制。(1)教学经费与设备设施的投入;(2)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3)招生与教学组织制度建设;(4)专业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5)课程、教材建设;(6)教学管理制度建设;(7)教学实验室与仪器、教学图书信息资料、教学教室、实习试验基地、社会实践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与建设;(8)教学工作责任人制度、工作会议制度;(9)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重视与精力投入。

4.本科教学质量的过程保障。(1)教学常规管理工作;(2)教师教学过程控制;(3)学生发展过程控制;(4)教学过程的条件保障;(5)教学计划落实的过程控制;(6)教风与学风建设;(7)教学检查的落实。

5.本科教学产出质量保障体系。(1)课程考试考核的控制;(2)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控制;(3)学生综合素质测评;(4)应届毕业生评价学校本科教学;(5)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6)院系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估;(7)完善并落实“本科毕业标准”。

6.本科教学的反馈与修正系统。(1)完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形成教学改进机制;(2)优化学生评教问卷,完善学生评教制度;(3)跟踪毕业生就业,进行毕业生社会声誉调查;(4)建设校友信息反馈和建议系统,形成落实机制;(5)建立教学质量指数评估系统;(6)建立教学改进的教学事故问责制度;(7)建立教学改进的激励机制;(8)确保学校领导对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视和落实。

(三)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体系

1.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实施体系构成。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五个基本的子系统:指挥系统、信息收集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信息反馈系统、支持系统。五个子系统是在该管理框架中组合建立起来的,主要是明确相应机构、部门、人员、岗位要求与职责分工等,对不完善的环节进行优化和重建,以此形成质量保障的实施体系。

2.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在实施体系的运行中,通常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第一,学校分管校长领导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第二,以教务处为中心,建立实施体系;第三,重视学校自我质量审计(控制点的经常性检查评估);第四,通过学校文件规定质量管理的分工与责任;第五,建立校内教学督导与专家评估制度和组织(教学质量报告);第六、实施毕业生本科教学质量信息调查与反馈。

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这样的体系对保障本科教育质量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各校应当在总结各自本科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框架建设各自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样的体系应当充分体现各校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传统与特色。

摘要: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需要建立在高等教育价值基础上,高校的目标和使命是质量保障的基础,办学投入是质量保障的条件,办学过程是质量保障的核心,办学成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对质量生成过程的分析,寻找质量的关键控制点,运用制度、程序、规范、文化等实施控制,从而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关键词: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Mien Segers and Filip Dochy.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and Empirical Evidence[J].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Vol.22,No,2.1996.p116.

[2]Doherty,G.D.(ed).Developing Quality Systems in Education[M]. Routeledge.1994.

[3]Craft,A(ed),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Assuring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Routeledge.The Falmer Press 1994.

[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灾害会计理论框架构建探析 篇8

灾害会计理论是人们从灾害会计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有系统的结论, 是在根据灾害会计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论或对灾害会计实践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 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灾害会计实践。理论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基本理论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 构成这些必要因素的是理论框架的要素, 具体包括:会计目的、本质、职能、对象、目标、假设、原则和方法体系。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理论框架, 才能对复杂的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思考,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事物, 并有效地指导实践。灾害会计的理论框架是指灾害会计理论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排列关系。本文所建立的是以灾害会计目的为导向、假设为前提的, 由灾害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的理论框架。其中, 基本理论又包括灾害会计的本质、职能、内容、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具体框架如下图1。

二、灾害会计理论逻辑起点

关于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范式, 国内外大致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即:本质论、会计对象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 目标起点论在西方会计界十分流行, 这与西方会计强调信息有用性是分不开的。灾害会计的目的是以协助灾害管理者, 为实现灾害管理的目标, 做出合理的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保证有限的救灾资源得到最合理、有效的配置和使用, 以取得灾害救助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这一目的作为灾害会计理论研究框架的起点是合适的, 理由是: (1)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标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是灾害管理会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 (2)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的是灾害管理会计系统本身与影响灾害管理会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 目的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功能。目的具有连接外部环境和理论体系的属性, 使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灾害管理会计是会计在特殊环境下的一个分支, 是在灾害事件频繁爆发, 灾害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3)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的构成灾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 是推导其他抽象的理论与概念的基础。 (4) 灾害管理会计的目的反映了灾害管理会计的根本属性, 决定着灾害管理会计的需求与供给, 是整个灾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目的能正确揭示灾害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目的”是灾害会计理论系统中最基本最初始的抽象范畴, 从这一起点出发, 能够推导出其他的范畴, 并由此建立前后一贯的概念框架, 指导灾害会计理论的发展。

三、灾害会计结构基本理论

根据姚晖 (2011) 的研究, 灾害会计基本理论包括灾害会计的本质、职能和对象, 而且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 灾害会计的本质

灾害会计是以提高灾害管理效率, 降低灾害损失, 进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应灾资源 (人、财、物、信息) 的配置、提高效率为目标, 采用专门的方法和措施, 在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对应灾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以及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评价, 为内、外部信息需求者提供相关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 是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灾害会计的职能

灾害会计的职能应包括规划、组织与控制、评价考核、信息披露等职能。 (1) 规划的职能。具体包括分析防灾减灾环境、预测灾害风险和损失, 确定防灾减灾目标, 对防灾减灾行为进行决策, 并确定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救灾物资的种类、数量。在规划的过程中, 会计人员应提供预测、决策的备选方案及相关信息, 并辅助灾害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判断, 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组织与控制的职能。该职能主要是结合灾害管理的实际情况, 应用系统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原理, 设计和制定合理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程序, 以便对有限的应灾物资进行最合理、最优化的配置和使用, 同时又对灾害管理活动是否按计划运行进行监督、控制和反馈, 以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 (3) 评价考核的职能。会计人员要对规划的执行情况与规划进行对比和分析, 用来考核和评价各责任单位履行责任的情况, 以保证责任制的贯彻执行, 同时在差异分析中积累经验, 总结教训, 以对未来的灾害管理活动提供借鉴。 (4) 信息披露的职能。该职能就是将灾害会计的执行结果以文字、报表以及图示等形式, 向各级灾害管理者及外部信息需求者提交报告。由于灾害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仅应包括财务信息, 还应包括大量的非财务信息;计量属性也存在多样性, 有货币属性、非货币属性;而且信息不仅向内部管理部门提供, 还大量对外提供。通过信息的及时披露, 有助于管理者的有效控制;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对于防灾救灾活动的监督, 有助于抑制小道消息漫延, 稳定社会秩序, 保障救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灾害会计的对象

根据灾害会计的本质, 灾害会计是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侧重于在灾害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会计活动, 是会计与灾害管理的直接结合, 目的是通过给灾害管理部门及其他灾害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协助其达到管理目的。所以, 灾害会计的对象应与灾害管理活动的对象相一致, 即为灾害管理活动中的资源运动。

(四) 灾害会计的目的与本质、职能、对象之间的关系

灾害会计的目的与本质、职能、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具体如图2所示。本质决定了职能, 有什么样的本质就有什么样的职能;职能是本质的具体体现, 说明了灾害会计能够干什么, 是灾害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是实现其目的的基本手段。而且职能还决定了灾害会计的对象 (客体) , 即对什么进行会计。同时, 因为会计作为一个动态系统, 其职能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新的动机和需求的产生, 职能也随着发展和完善, 并进而影响到会计对象。灾害会计的本质、职能和对象这三者又都是由目的决定的, 并服务于目的。

四、灾害会计结构体系

灾害会计需要有一个普遍理解的概念体系, 这是构建完整的灾害会计理论框架的需要, 更是作为研究和推广灾害会计实务和技术的基础, 是作为测试其适用性的准绳, 这些概念也是指导会计人员履行其职责的理论体系。灾害会计的概念体系应由目标 (任务) 、假设、原则和要素四个部分组成。

(一) 目标 (任务)

会计目标应明确四个问题, 即:向谁提供信息 (who) , 提供什么信息 (what) , 如何提供信息 (how) , 以及信息质量如何 (howabout) 。李天民认为, 目标不同于目的, 二者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目的着重于行为的意图, 是内在的、客观的, 而目标是特定时空条件下会计实践活动本身的要求, 是对会计工作的质和量的要求, 是具体的, 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也可以称为“任务”。

灾害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应灾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根据这一目的, 灾害会计的具体目标或任务可以设定为: (1) 为各类各级灾害管理部门提供与灾害管理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信息。 (2) 参与灾害管理部门的决策,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 灾害会计还可以根据其职能 (规划、决策、组织、控制、评价考核、报告) 分别设定保证各职能履行的具体目标。

(二) 灾害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 对会计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或条件所做的合乎情理的推断, 是对会计实践中不确定因素的假定或逻辑控制。对假设的研究能有效促进灾害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对架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灾害活动的特殊性, 以及会计活动本身的特点, 笔者认为灾害会计的基本假设应包括:空间范围假设、时间范围假设、计量属性假设、灾害损失与风险计量假设、社会效益最大化假设。 (1) 空间范围假设。空间范围假设是对灾害会计对象运行空间范围的限定。灾害会计主要是向信息需求者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相关灾害信息, 其主体可以根据灾害管理活动的需要设定, 如各级灾害管理部门、责任单位, 以及灾害管理活动的各环节。 (2) 时间范围假设。在灾害管理活动中, 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动因, 时间管理非常重要。时间范围假设就是假设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大多可以转化为时间来表述, 并要求根据灾害管理的设计需要来进行灵活分期提供相关信息。 (3) 计量属性假设。由于灾害损失及救灾物资计量的需要, 灾害会计应实行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多样化的计量属性。 (4) 灾害损失与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该假设认为:所有的不确定决策都可以转化为风险性决策, 不仅风险具有价值, 而且可以计量;不论灾害所带来的是何种损失, 假设所有的灾害损失都可以计量。 (5) 社会效益最大化假设 (或:有限财务效益假设) 。灾害会计是服务于灾害管理活动的, 其目的应该与灾害管理的目的相一致。灾害管理的目的是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促进应灾物资的有效利用, 从而提高灾害管理效率。灾害会计的宗旨也是一样, 所以, 在参与决策、进行评价考核时, 其标准就不能再局限于财务效益指标, 而是必须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在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冲突时, 应该以社会效益为重, 及以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三) 灾害会计原则

会计原则是会计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指导作用。灾害会计的基本原则, 或者说是灾害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客观性、灵活性、明晰性、可验证性、重要性, 以及成本效益平衡原则。 (1) 相关性。相关性原则认为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满足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需要, 并对其最终的决策具有影响, 能够有助于提高其决策能力。灾害会计提供的信息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 也没有固定的程式, 既有货币信息, 也包含非货币信息;既有财务信息, 也包括非财务信息, 但以财务信息为主。 (2) 及时性。该原则是相关性原则的保障, 在灾害会计中尤为重要。由于时间管理的需要, 灾害会计更看重信息提供的及时性, 对于非常规信息, 可以采取近似的方法获取估计值, 所以遵循该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3) 客观性。客观性要求信息应是中立的, 可以验证的, 不带任何偏向。特别是当信息用来进行评价或作为资源分配的依据是, 更应如此。 (4) 可靠性。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在相关范围内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实, 不正确甚至错误的信息室无法引致正确的决策的。但可靠性并不意味着信息的精确。灾害会计并不认为信息越精确越好, 相反, 灾害会计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5) 一贯性。该原则要求在灾害管理过程中的不同时期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目的在于使不同时期提供的信息相互可比。但一贯性并不排斥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 只要这种变化能够提高信息的有用性。 (6) 灵活性。该原则要求灾害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够服务于不同的管理目的, 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管理要求, 从而减少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数量。 (7) 明晰性。简明的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灾害管理中的重大因素,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所以, 明细性原则要求灾害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 都应当简单明确, 易于理解, 从而使信息使用者理解其含义和用途, 并懂得如何使用。 (8) 综合性。根据系统原则, 灾害管理活动是一个包含不同子系统的整体, 管理会计人员应利用网络化信息系统, 借助信息共享,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提供尽可能综合的信息, 以提高管理部门的协调效应, 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 (9) 成本效益原则。灾害会计信息的取得和提供都要花费一定的代价, 因此, 必须将形成、提供一种信息所花费的代价与其在管理活动中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不论该信息是否有用, 只要其成本超过其所得, 就不应提供。

(四) 灾害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按经济特征分类的会计对象,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根据灾害管理的特征, 笔者认为灾害会计要素应包括:防灾救灾的物资投入、物资来源、以及物资结余、防灾救灾效果、灾害损失、灾害风险。其中, 防灾救灾的物资投入+物资结余=物资来源;通过防灾救灾效果与应灾物资投入的对比、与灾害实际损失的对比、以及与预计灾害风险的对比,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防灾救灾的绩效。

五、灾害会计应用规范

灾害会计的应用理论主要研究灾害会计的技术规范和会计人员道德规范的有关理论问题, 并通过这些规范指导具体的会计活动。当然, 应用理论应是在基本理论和概念体系的框架下对会计活动及会计人员进行指导和规范。

(一) 灾害会计技术规范

灾害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难以预计, 防灾减灾过程中应灾物资的来源和利用情况也十分复杂, 灾害管理者对应灾物资的运动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就十分重要, 所以有必要设立一定的标准对之加以规范和指导。但同时由于不同的灾害间存一定的个体差异, 而且基于管理活动本身的灵活性, 灾害会计活动在接受基本技术规范指导的同时, 又不应完全拘泥于技术规范。所以, 当前可以通过对灾害会计实际应用案例的研究, 编撰理论性和操作性兼备的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从而对灾害会计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加以系统总结和推广,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灾害会计实务指南或者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的灾害会计技术规范。

(二) 灾害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

灾害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为组织有限资源的合理运用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然而, 会计人员在进行决策分析时, 其决策分析的依据应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灾害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着重解决会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 协调好灾害会计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社会之间, 以及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 以谋求一个最佳的平衡。道德行为规范是技术规范的必要补充, 灾害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道德行为规范。基于灾害会计活动的特点, 灾害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规范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 提高职业能力; (2) 保密; (3) 客观公正; (4) 权衡性。

参考文献

[1]冯巧根:《防灾会计框架体系的构建》, 《财会通讯》2007年第2期。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重构 篇9

(一) 会计分析———财务分析框架体系

此体系由基础理论、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三部分组成。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讨论财务分析的目的、资料、方法等问题:会计分析部分主要讨论会计信息的内涵与质量, 为财务分析打下基础;财务分析部分主要讨论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和企业价值分析等。

(二) 经营分析——筹资分析——投资分析框架体系

此体系由基础理论、经营分析、筹资分析、投资分析和企业价值评估五部分组成。特点是把企业基本活动分为经营、投资和筹资三项, 并以此为线索展开经营分析、筹资分析和投资分析, 最后, 通过企业价值评估进行综合。

(三) 分析方法——分析应用框架体系

此体系由基础理论、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应用三部分构成。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讨论分析的目的与环境, 不包括分析的方法;分析方法部分主要讲分析的具体程序与分析方法, 内容有经营环境分析、基础资料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和前景分析等;分析应用部分主要包括证券分析、信贷分析、经营分析、并购分析等。该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将分析方法和分析应用分成两个部分阐述, 扩展了传统分析方法和应用的范围。

二、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财务分析, 忽视综合分析

财务分析, 包括企业的财务风险分析、经营效率分析和获利能力分析, 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综合分析的内容过于陈旧, 不能满足综合评价的目的需要。

(二) 重视分析技术, 忽略环境分析

分析技术属于方法论, 其应用是有条件限制的。比如, 运用比较分析法时, 必须注意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即同类指标之间在指标内容、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长度等方面完全一致。如果是不同企业的指标, 还必须注意企业行业归类、财务规模的一致性。目前, 财务报表分析中环境分析明显偏弱, 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资本市场分析和公司治理分析等。

(三) 重视财务指标分析, 忽略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使用的资料均来自企业的财务报告, 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 与原始财务信息有区别。经营战略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 确认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主要风险驱动因素, 帮助分析人员评估企业当期业绩、预测未来收益水平。通过经营战略分析得到的信息有助于后续的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会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公司会计信息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了解会计政策的灵活性, 评价公司会计处理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程度, 尽可能消除报表分析的“噪音”.为提高财务分析的可靠性奠定基础。

(四) 重视财务报表与分析的联系, 忽略实务中需要

财务分析比较注重财务报表与分析的联系, 注重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评价, 但是在实务中, 存在大量的企业并购、资产重组、信用评价、证券分析等问题, 现有理论体系不能提供好的解决思路。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重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为财务研究和工作实践服务。

三、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的建议

(一) 财务报表分析要以目标为导向

投资者的目的是扩大自己的财富, 他们的财富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价格即股价。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 包括获利能力以及风险状况等, 都是他们所关心的。权益投资人的主要决策包括:是否投资于某公司以及是否转让持有的股权, 考查经营者业绩以决定是否更换主要的管理者, 以及决定股利分配政策等。由于普通股股东的权益是剩余权益, 因此他们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视程度会超过其他利益关系人。一般来说, 权益投资人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是为了在竞争性的投资机会中做出选择。当然, 投资者的目的不同, 对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侧重点也有差异, 不同投资者将根据各自的投资目的来确定分析重点。

债权人期望在一定时间里偿还其本金和利息, 自然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短期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 长期债权人主要关心长期收益能力和资本结构。企业的长期收益能力是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决定性因素, 资本结构可以反映长期债务的风险。债权人要在财务报表中寻找借款企业有能力定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贷款本金的证明。

经理人员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相挂钩, 或者经理人员的职业生涯与经营管理业绩相挂钩, 所以经理人员需要关心公司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财务分析是他们监控公司运营的有力工具之一。由于存在解雇和收购的威胁, 他们不得不从外部使用人 (债权人和权益投资人) 的角度看待公司。他们通过财务报表分析, 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设法改善业绩, 使得财务报表能让投资人和债权人满意。他们分析报表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报表。可见,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应从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出发, 构建逻辑清晰、实用简洁的框架体系。

(二) 财务报表分析要以战略分析为起点

财务报表与公司战略有着天然的联系。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一定时期企业资源 (资产) 以及对这些资源的索求权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其中资产部分是公司投资决策的结果, 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是公司融资决策的结果, 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战略, 因此, 资产负债表描述了企业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之间的平衡关系。

利润表反映了公司一定期问的获利水平, 是公司战略执行的经济结果, 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研究公司的战略和过去收益趋势, 判断公司市场价值, 预测未来的收益水平、持续状态, 分析会计政策对战略的支持程度, 评估收益质量, 研究公司收益的“管理"程度等。

现金流量表反映公司一定时期从事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获得的净现金流量, 报告了企业活动对于现金状况的影响。现金流量是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相互联系的纽带, 使企业的业务持续有效的进行, 反映了公司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以战略分析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起点, 可以从总体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确认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主要风险驱动因素, 帮助分析人员评估企业当期业绩、预测未来收益水平。

(三) 财务报表分析要以会计分析为前提

公司的管理者受托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根据公认会计准则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公司的所有者和准则的制定者都给了管理者相当的空间, 管理者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既包括企业经营战略等内部管理信息, 也包括管理者主观判断的影响, 甚至也可能包括管理者有意操纵的信息。会计分析可以帮助评价会计报表反映企业基本活动的符合程度, 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依据评价结果, 调整财务报表分析的数据, 以满足不同分析目的的需要。

财务报表要以财务分析为核心。财务分析的目的是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财务风险, 是财务报表分析最传统的内容, 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各报表分析主体无论出于什么分析目的, 均要进行财务分析。

(四) 财务报表分析要进行综合评价和价值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经营理财状况, 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因此, 必须进行多种指标的相关分析或者采用适当的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从整体角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企业价值分析是现代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企业价值判断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 综合分析企业历史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影响财务状况变动的各项因素, 利用专门方法估计企业价值的过程。通常情况下,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投资分析。

人们认为所谓“正确的投资”是指投资者支付的资产价格不超过资产的价值。理论认为, 资产价值是由资产预期的现金流量决定的。依据投资分析中的基本分析理论, 某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与财务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可以量化的, 在一定时间内, 这种关系是稳定的, 未来现金流量是可以预测的。通过价值判断, 可以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资产, 如企业、证券等, 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收益。

2.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与控制。战略分析通常包括环境分析、产业分析和公司内部分析, 其核心内容是运用定价模型, 制定和说明战略方案, 战略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评价当前与今后为股东创造财富的关键因素, 分析时常常使用价值判断方法。比如, 在处理是否购买目标企业这类战略问题时, 需要估算目标企业的合理价格。通过价值分析, 可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

3. 企业价值管理。

依据现代财务理论,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 那么, 企业制定一切决策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企业价值分析将企业战略、财务决策和公司价值紧密结合, 成为改善决策的重要手段。通过价值分析, 并实施以价值为基础的日常管理,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张延波.高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篇10

一、建立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重要性

随着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接轨, 资产评估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例如牵涉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措施之一的房产税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合理评估房产的涉税价值, 又如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次级贷款价值评估问题, 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不良资产的甄别、价值评估问题, 以及在国际经济交流中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应如何评估价值问题。

但与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对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还没有达成统一和成熟的共识。有些学者如余海宗 (2001) 是按照评估步骤来组织评估理论, 汪海粟 (2010) 按照经济学视角将资产评估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 余炳文等 (2012) 从资产评估内涵和哲学角度, 将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分为质、内核、外核、环境四个嵌套的层次来进行构建, 但理论结构又过于复杂化。

资产评估学与财务学相比较, 同属于工商管理类下面的二级专业, 在很多高校是将资产评估作为财务管理方向来进行设置和管理的。资产评估学最早也脱胎于财务会计学,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 资产评估理论的专业性越来越突出, 如何合理、清晰地界定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由于资产评估理论与财务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财务理论框架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 本文试图借鉴财务理论, 思考和总结资产评估的理论框架体系。

二、基于财务理论构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 这些目标和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财务理论框架是一套目标和理论相互联系的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财务理论框架看成包含各项财务要素, 以财务目标为逻辑起点, 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以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为主体的框架体系。而资产评估要素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目的、评估假设、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时点、评估结论十部分。笔者的思路是借鉴财务理论框架脉络, 通过界定评估要素的内涵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构建和组织资产评估理论框架。

1. 以评估目的为逻辑起点。

资产评估实质上是一项专业的价值分析与判断工作, 评估目的是由资产评估性质及其基本功能所决定的, 所以评估目的就天然成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这一层次包含了评估主体、客体和评估目的三要素。本文所指的评估目的特指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而非特殊目的 (暂不考虑资产交易或引起资产评估的特殊要求, 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是确定资产在评估时间的公允价值) 。

资产评估目的可归纳为价值发现, 是一项动态的行为特征, 表现为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分析、判断和估算过程。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实质是如何发现与确认价值, 其价值发现的前提、价值的内涵和类型、价值发现方法都是价值发现实质的逻辑层次表现, 这也构成了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起点。

而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财务会计目标, 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流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应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受托人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其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某种意义上, 资产评估的价值发现也是为资产转让、企业兼并、纳税评估等产权转让或非产权转让行为提供价值决策依据, 资产评估的价值发现目的也适用于财务理论的“决策相关”目标范畴。

在这一部分我们还要强调, 价值发现仅仅是一项专业性的咨询服务, 而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公正性的作用, 区别于财务理论具有公证属性, 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品牌评估价值百亿, 而侵权赔偿仅百万”的特殊案例事项, 并能引导解释“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过程中不同阶段资产价值发现的不同行为特征”问题, 对资产评估理论的外部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

2. 以资产评估假设为理论前提。

资产评估假设是对评估行为作出的符合逻辑的假定说明, 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假设、技术性假设等。资产评估假设的目的是价值判断, 而财务会计假设的目的是会计计量, 所以资产评估理论与财务理论的假设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资产评估的假设能够使得评估委托方更清楚价值发现的前提、应用范围以及风险, 在评估中需要关注假设的变动性、限制性。在资产评估假设中, 有两个假设是重中之重:其一为交易假设, 是指资产价值评估是在假设交易基础上完成的, 因而导致其产生两种不同行为——产权变动下的价值评估和非产权变动下价值评估。真实产权价值评估代表产权变动下资产价值评估, 而非真实产权价值评估代表如纳税价值、抵押价值评估等, 两者都要求按照假定交易前提判断其价值水平。其二为市场环境假设, 按照市场特征是否满足信息对称、买卖双方平等、双方理性等限制条件, 分为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都可以评估资产的公允价值, 只不过体现的具体价值类型不同。

而财务会计理论假设体系中四大基本假设为——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以及货币计量假设。除持续经营假设与评估假设中的资产使用状态假设有关联外, 其他三项假设与评估前提体系基本无关。对于资产或企业状态的假设, 财务理论与资产评估理论有联系, 但两者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为对资产价值计量行为、环境的假定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与资产评估理论的计量或评估方法的选择。

3. 以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为理论基础。

FASB推荐公允价值广泛应用是近些年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 因而价值内涵及价值类型的确定构成了资产评估理论的框架基础。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可以看成是在特定资产评估用途和目的下如何选择评估客体价值的具体计量属性。由于“公允价值”概念广泛地应用于资产评估理论和财务理论, 所以这一层理论框架的讨论就围绕着财务与资产评估对于“公允价值”的争论展开。

公允价值是资产评估和财务理论联系的最重要的结合点, 但两者对于公允价值内涵的表述并不一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 “公允价值是在公开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其基本要素是公平交易, 交易信息获取无障碍、交易双方自愿理性。从上述表述可知, 财务理论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相当于公开市场条件下资产评估理论所确认的评估价值。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中的公允价值是指独立专业评估师认为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最可能达成的交易价格, 其价值是在交易假设和市场环境假设基础上确认的, 因而结合评估假设中的市场环境假设, 可以衍生出公开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公开市场价值) 和非公开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包括投资价值、在用价值、清算价值、重置价值等) 。

对上述两种理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可知, 资产评估理论中的公开市场价值等同于财务理论中的公允价值, 而非公开市场价值是在不满足公开市场特征的其他类型市场环境中所实现的买卖双方之间的公允价值。因而, 资产评估理论中的公允价值概念更加宽泛, 所采用的资产计量属性更灵活。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这是因为财务理论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在更重视客观性、可靠性的同时, 兼顾相关性, 所以财务理论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以及公允价值, 而公允价值是要求满足特定市场上能够客观、可靠取得的交易价格, 而这个市场环境只能是公开市场条件。资产评估理论中的价值类型是价值发现的表现形式, 体现为特定评估目的下不同的评估结果属性, 是一定外部环境和假设限制下的价值内容, 可以有相对更多、更灵活的表现形式:如从市场环境假设角度, 按照国际资产评估准则可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非市场价值;按照价值观分析, 从卖方视角来看价值应由成本内容构成, 从买方视角来看价值应由未来收益的效用构成, 从买卖均衡视角来看, 价值应由市场价格构成。所以, 价值类型包括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等多种。不论如何分类,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评估价值内涵, 更好地发现价值, 这也是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的哲学基础。

4. 以资产评估方法体系为理论框架主体。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绝对是资产评估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包含评估方法、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结果等评估要素。评估方法体系的核心是评估方法, 但还包含评估方法的行为依据与准则、评估方法实施程序以及评估方法对评估结论的解释说明, 因而评估方法、原则、程序、结果共同构成了评估方法体系。这一层次围绕着评估方法计量属性展开。

资产评估方法是评估理论体系的内核, 是指获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收益法最科学, 但对未来收益、折现率等参数的估计也最主观和困难;市场法最简单, 但要求的公开市场环境最严格;成本法在我国评估实务中使用频率最高, 但也是三种方法中涉及参数最多、实践应用最不规范的一种。

评估方法体系的重点不是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计算程序, 而是以评估价值类型为基础, 联系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深入比较三种评估方法的应用前提和视角差异。 (1) 市场法的重点在于如何量化待评估资产与参照物之间的差异因素, 并借助参照物的市场价格估算被评估资产价值, 代表买卖双方均衡交易时市场价格的评估思路。 (2) 收益法的核心是三个参数, 是通过对资产未来收益的折现来反映待评估资产的投资现值水平, 代表从资产卖方角度评估的资产未来效用满足程度的思路。 (3) 成本法完全区别于财务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其涵盖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技术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四个参数指标。其中, 实体性贬值类似于财务理论中的折旧概念, 技术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是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环境变化导致的未来收益减少所折现的贬值额, 是基于买方角度所衡量的重新购置资产所付出的成本费用水平的一种评估思路。

而财务理论中的计量属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FASB列举了企业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的五种可能的计量属性, 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些财务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评估方法的价值计量属性相似, 其中, 市场法类似于公允价值, 收益法类似于现值, 成本法中包含重置成本同时还需减去各项贬值。

可以看出, 资产评估方法理论与财务计量属性理论有很多相通和共同之处, 但评估方法体系的理论更加综合, 是在一定评估原则的基础上, 依照资产评估程序和环节, 依据外部环境所作出的价值发现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相对于财务计量属性理论,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选择的价值计量属性更加综合与灵活。

三、结论

本文认为,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 以评估目的为逻辑起点, 以评估假设为理论前提, 以价值类型为理论基础, 以评估方法体系为理论主体, 将资产评估要素包含在这四个理论层次框架中。这一理论框架体系可以用来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行为, 解释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指导资产评估实务操作, 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构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视角。

但毕竟资产评估理论与财务理论有着本质的差异, 借鉴财务理论来构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肯定会有不足和缺陷, 在现在的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中缺乏对评估环境、评估道德风险理论层次的探讨, 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完善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工作思路。

摘要:资产评估行业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 但对评估理论框架体系还没有统一结论。本文借鉴相对成熟的财务理论框架体系, 认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 以评估目的为逻辑起点, 以评估假设为理论前提, 以价值类型为理论基础, 以评估方法体系为理论主体, 并将十大评估要素包含其中,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评估理论框架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理论框架,评估目的,评估方法,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炳文, 姜云鹏.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2

[2] .朱义令.现行会计准则下完善资产评估教学的思考.财会月刊, 2010;1

[3] .姜英兵.财务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会计研究, 2007;8

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及其改进 篇11

(一)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伍教授将价值链管理和现行会计管理模式整合集成,首创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认为“价值链会计可以表述为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对以战略联盟为表现形式的价值链加以追踪、核算、预测、控制、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价值链的概念最先由美国著名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阎达五教授对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管理活动论。强调的是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在空间维度上,把原来的以单一企业形式存在的会计核算主体扩展为以价值链联盟形式存在的会计管理主体,把原来的以货币为计量手段的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对象。在时间维度上,以会计实时控制为核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綦好东的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价值链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价值链会计最重要的是要厘清其目标和职能。动态地看,价值链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围绕价值增值,不断协调和优化价值链的过程。价值链会计既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价值链会计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价值链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张林的价值链会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依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理论、现代信息管理理论而形成的。论述了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价值活动与联系,以及交易费用和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的存在对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影响。

(二)价值链会计的定义

率先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的阎达五教授指出:“价值链会计是对企业价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层次关系的研究,具体可表述为:是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并利用价值信息,实施对企业价值链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企业的价值链能够合规、高效、有序运转,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活动。”綦好东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首先是一个为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同时又是一种以实时控制为特征的管理活动。”张林认为:“价值链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它必须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优化价值链流程、构建高效价值链联盟、进行价值增值决策所需要的价值信息;同时,作为价值管理的重要工具,价值链会计也是一个控制系统,以价值链联盟为控制对象,涵盖事前统筹规划、事中实时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全方位多维立体控制体系。”

二、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

(一)阎达五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理论框架的搭建基础:会计管理活动论,基本思路是,以强化价值管理为主线,分别沿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重构后的会计管理框架可用图1表示。该框架与传统的会计管理理论框架所不同的是,在进行会计管理时,应该明确管理的目标是在实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如在进行存货决策时,会计管理部门不仅要搜集、加工价值链上游企业提供的价格信息,而且还应该考虑采购物品的质量、其供货能力、满足核心企业需要的程度以及企业间的价值链联盟关系等传统会计决策所不予考虑的因素,进而建立起以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价值链联盟价值最大化等其他因素为约束条件的会计决策模型。

上述思路的特点是,通过审视价值链与价值链管理理论去改造原来的会计管理理论,即依据会计管理的时间序列,通过扩展会计管理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实现价值链与会计的融合。

该框架首次提出价值链理论与会计的结合理论,属于总括性质的概念框架。但是对框架的各个因素并没有明确地进行讨论;并且强调的是会计管理理论框架,与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还有一定意义上的区别,可以作为价值链会计研究的启示性文章。

(二)綦好东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綦好东认为价值链会计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首先要厘清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和职能。具体的职能划分如图2。但要注意的是,綦好东的理论框架只是强调了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及职能,并未得出明确的框架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张林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张林认为,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应由价值链会计目标、假设、本质、原则等理论要素组成,各理论要素相互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图3所示。

价值链会计目标、假设、本质属同一层次的会计基础概念,而价值链会计原则是会计基础概念指导下的规范概念,价值链会计实务则要受到会计原则的约束。张林作出了明确的框架结构,并对各个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重点在于使用者的要求对整个框架的搭桥作用,倾向于目标论的理论框架。

(四)毛婧的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毛婧认为,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起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价值链会计假设、原则、对象、职能和方法这些会计基本理论要素共同构成了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如图4所示。

其中价值链会计目标是理论框架的起点,而价值链会计假设是保证价值链会计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共同构成了理论框架的首要层次,而价值链会计原则则是处理价值链会计事项,对价值链会计对象进行核算所依据的规则。价值链会计目标、价值链会计假设、价值链会计对象和价值链会计原则共同构成了价值链会计的基础理论结构。价值链会计职能则是以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导向,是价值链会计功能的具体体现。价值链会计方法则是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该框架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起点,途经假设、对象、原则、职能、方法,最终由价值链管理者的信息反馈回到目标的修正,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闭合系统。

三、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构成要素对比

(一)价值链会计目标

阎达伍教授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归纳为“疏通信息传递渠道,调整企业价值链从而协调各部门、环节间的协作关系,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值,即利用会计的特有功能与方法为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服务”。綦好东等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表述为“提供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协调和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

因此,价值链会计的目标可以定位为:“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动态的价值创造和流转信息,借以优化价值链流程和价值链联盟,并同时以实时控制为核心协调和优化价值链,最终实现价值链联盟和核心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它反映了在现行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技术条件下,价值链会计系统对信息使用者的价值信息需求的有效满足程度。

(二)价值链会计假设

目前的共识是在原会计假设基础上,结合价值链会计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项假设:价值链联盟主体假设、持续运行假设、会计分期弹性假设、计量形式多样化假设。

(三)价值链会计原则

传统会计有十三项原则,这其中除历史成本原则外,对于价值链会计基本适用。历史成本原则反映的是经济业务的实际成本,但市场价格是变动的,资产价值也会发生变动。历史成本反映的价值是过时的,对于经营管理决策不具有相关性。价值链会计的目标是要使整个价值链增值达到最大化。它所要求的价值必须是现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反映价值链上的价值。

(四)价值链会计对象

对价值流的管理,即如何使价值流在总量上达到最大,在流速上顺畅无阻,并在各环节间合理分配,这是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根本内容,为价值链管理者提供价值流的价值信息成为价值链会计的主要任务。价值链或价值链体系中的价值流就成为价值链会计核算和反映的内容,即价值链会计的对象。

(五)价值链会计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在客观上能起的作用,是会计本质的体现。在这一问题上多数依据綦好东教授的理论,价值链会计的职能应定位于两个层面,即基本职能(预测、核算、规划、评价和控制)、核心职能(即时分析、实时反映)。

(六)价值链会计方法

按张林和毛婧的看法,价值链会计的实现和运行必须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现阶段主要是实行ERP和XBRL。

(七)价值链会计计量

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已不能完全适应价值链会计,可以采用价值计量的形式正确反映价值链会计中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但直接从货币计量过渡到价值计量是有难度的。在价值链会计中,可以先采用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形式(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并存的方式。价值链会计的计量可以建立在两种方法上,一是作业成本法(简称ABC),一是经济增加值法(简称EVA)。

四、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改进

(一)价值链会计理论构成

笔者认为,价值链会计的理论框架是本质导向的理论框架,价值链会计目标是理论框架的起点,是价值链会计中最基本的要素,并且从中延伸出价值链会计职能;价值链会计职能是保证价值链会计目标实现的必要前提,以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价值链会计目标为导向,结合价值链会计功能的具体体现,共同作用于价值链会计的假设;价值链会计原则则是处理价值链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则;价值链会计方法和程序是价值链会计原则的具体化,是价值链会计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具体指导价值链会计的实际应用;最终,由使用者对价值链会计的框架做出反馈,指导目标的修改和完善。至此,价值链会计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无论价值链会计理论或会计实务,均必须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变化。这个闭合的回路由价值链会计的本质指导,随着价值链会计本质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系统。

(二)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体系

具体如图5所示。

参考文献

[1]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綦好东、杨志强:《价值链会计的目标确定与职能定位》,《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3]管亚梅:《价值链会计:一个全新的理论构想》,《财会通讯》(学术版)2004年第11期。

[4]尹美群、何广涛、张妍:《从价值链管理到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与实务问题——第二届“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研讨会综述》,《会计研究》2004年第12期。

[5]张林、于富生、王加灿:《关于价值链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第5期。

上一篇:医疗纠纷教育下一篇:资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