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本质理论

2024-07-04

财务本质理论(通用10篇)

财务本质理论 篇1

摘要:财务本质是财务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财务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文试图总结理论界对财务本质的多种观点, 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同时对该理论的继续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财务本质,财务活动,财务关系

一、关于财务本质的几种观点

1、资金运动论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 “资金关系论”一直是我国财务学术界对财务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较早出自1964年邢宗江等人:“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 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夏乐书等人在1964年也提出“财务是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 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的观点。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 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是财务的现象, 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是财务的本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自然蕴含着经济关系, 因此用不着从理论上把“经济关系”单独提出来, 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为企业资金运动就行了。该观点的缺陷在于阐明财务的本质时主要强调资金运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 而把资金运动 (财务活动) 视为财务现象, 显得偏颇。

2、价值分配论或分配论

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财务本质新观点, 由王广明、刘贵生在1989年提出, 他们认为, 企业财务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其论据是从企业经济角度考察, 企业财务正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

3、本金投入及收益论

郭复初教授在1996年提出了这种观点, 资金按经济性质与用途可分为本金与基金, 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 具有周转性与增值性等特征;而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和各类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与运用的专项资金, 具有一次收支性与无偿性等特征。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这样, 可以把基金与本金加以区分, 并划清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线, 突出财务的经济属性。

这个观点很有创新, 但它是在“国家财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而似乎偏重于站在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角度来考虑财务的本质, 基本应归属于“所有者财务”的范畴。

4、财权流论

伍中信教授提出的财权流论是最近比较新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 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 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 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 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 即财权流。这种观点强调产权管理, 强调产权必然涉及财务主体, 要维护主体的产权权利, 有一定的新意。

“财权流”是在吸取了“资金运动论”、“价值分配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但是笔者认为, 该理论并没有完全概括企业在现实环境中的财务关系。

二、对财务本质理论发展历程的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1) 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不同人对“什么是财务”这一基本问题的认识不同, 财务的不同定义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务现象的认识水平, 反映了财务实践的不断发展; (2) 历史观点没有考虑现代新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对财务本质的影响; (3) 多数人认为财务研究的对象既包括财务活动又包括财务现象, 多数人也赞成企业财务是典型的财务, 应以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企业财务、细化企业财务。

综上所述, 财务本质理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六十年代, 学者对于财务本质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货币”展开。例如, 货币收支活动论和货币关系论都是把财务理解为“货币”, 这种理解不完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经历了上述阶段之后, 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又发展到“资金”层面, 即“资金运动论”。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继续发展, 在经历了将财务的本质理解为“货币”、“资金”和“价值”的阶段之后, 对财务本质的理解开始丰富起来, 出现了对财务本质不同角度的界定。例如:从职能角度理解财务的本质, 即财务职能论;从本金和收益角度理解财务的本质, 即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从两权分离的角度理解财务的本质, 即所有者—经营者财务论。

最后,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 出现了比较完善的财务本质理论, 如“财权流”观点、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论。以前的几种观点, 都是把财务的本质理解为与“财”有关, 后来不断发展的财务本质理论也都是从某一个方面来理解财务的本质, 没有把“财”和“务”结合起来。但是, 现代财务本质理论重视对“财”与“务”的结合。

三、财务本质理论研究价值及继续研究方向探讨

财务的本质 (性质) 是回答财务“是什么”的问题, 即财务管理的对象 (内容) “是什么”的问题。我国财务理论界一向主要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研究的起点, 因此, 财务的本质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石。正确认识财务这一客观范畴的质的规定性, 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认识财务的内涵和外延, 认识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推动财务管理学科的向前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财务的本质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 至今众说纷纭, 尚未得到明确和定位。

随着技术进步与各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 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 同时引进西方先进财务理论成效显著, 系统的财务理论论著相继问世, 我国财务本质理论的研究方向应该是重视人的因素, 更加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这可能是一种思路, 更能体现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也可能随着财务理论的细化, 各种不同性质的财务主体有各自的财务本质理论。笔者相信, 用发展的理论还指导实务,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财务管理作为社会经济核心的功能, 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梦:《对企业财务的本质的思考》, 《财会通讯》, 2008;3。

[2]郑艳敏:《财务本质理论研究综述》, 《财会月刊》, 2008, (08) 。

科学本质理论研究述评 篇2

关键词:科学本质;科学本质观;科学教育

文章编号:1005 - 6629(2015)5 - 0012 - 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科学素养( Scientific Literacy) -词由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于1952年首次提出。时至今日,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国的科学教育与国际接轨,力求培养更多适应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对科学本质( Nature of Science,NOS)的理解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发展适当的科学本质观是科学课程“最普遍的科学教育目标之一”。作为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只有当其自身对科学本质拥有精深的理解时,才能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融人科学本质内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领会科学的本质,所以促进教师科学本质观及其教学行为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科学哲学和科学教育的角度,就科学本质的哲学渊源、内涵与范畴等方面对科学本质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我国的科学本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所启迪与借鉴。

1 科学本质的哲学渊源

中世纪,对自然界或某些自然现象的研究尚未冠以“科学”之称,而是被叫作自然哲学。科学和哲学有着由来已久的渊源,故而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层面对科学进行审视。科学本质的哲学观点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改变,甚至在同一时代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哲学认识,一般可归纳为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否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等。根据科学本质的历史演进,前四种被视为“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后两种被视为“新”的科学本质观,也有学者将历史主义视为“新”的科学本质观,而否证主义被视为介于“传统”和“新”的两种科学本质哲学观点之间的“过渡”观点。

1.1 经验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经验主义的科学本质观也称为归纳主义的科学本质观,其基本观点是:所有的知识都必定来白感官经验,或者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上,而这些知识是借由超然客观的观察以及归纳法的科学方法所得到的。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acon(培根,英国)、Locke(洛克,英国)、Berkeley(贝克莱,爱尔兰)、Hume(休谟,苏格兰)等。

经验主义主张感觉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Bacon指出,“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之于感官”。Locke则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到底是由经验而来的”。J.J.Davis在他的著作《论科学方法》中写道:“科学是建立在事实上面的建筑物。”激进的经验主义者Hume则认为,知识不仅来自于感官经验的印象,也来白于所有心智活动的观念。

经验主义认为知识是借由观察以及归纳法的科学方法所得到的。知识获得的方式是从个别到一般,而且只有以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反对由一般演绎为特殊,也就是说,认为知识是纯粹经验的产物而不是理性的产物。

经验主义强调科学的客观性。经验主义者认为从事科学研究的观察者应该具有正常的未受伤害的感官,应该忠实地记录下他所能看到、听到等等的东西,作为和他正在观察的情况有关的事例,而且他在做这些事时不能带有任何成见。个人的主观意愿在科学中没有地位。科学知识是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是可靠的知识,是真理,是不会被推翻。科学知识以一种线性累加的方式增长。

1.2 理性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与Bacon同时代稍晚的哲学家、科学家Descartes(笛卡尔,法国)是近代演绎主义的始祖,以其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相反,认为科学知识来源于理性而非经验,人类的感觉经验是不可靠的。Descartes推崇演绎法,提倡用逻辑推理分析的方式获得知识,他认为观察和实验只能给人以或然的知识,而必然的真理性知识只能来自基于天赋观念的演绎法。

19世纪初,认识论的理性主义者Kant (康德,德国)试图调和提倡归纳法的经验主义与推崇演绎法的理性主义之间的斗争。他虽然承认感性直觉的意义,但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全部兴起于经验,有一些知识是与经验无关的。Kant结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主张思想若无内容是空的,而感官知觉(直觉)若无概念是盲目的。

与经验主义类似的是,理性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客观的”、“绝对的”、“科学的”。“客观的”是指知识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的真实信念,它与仅仅是个人的意见或证据支持的主观信念相区别;“绝对的”是指通过严格的与科学的逻辑过程(即理性思维过程)获得的知识具有绝对的、永恒的和普遍的价值特性,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的”是指知识是按照学科体系各自成为一种具有某种共同本质属性的学科知识,每一种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语言。

1.3 实证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19世纪40年代,法国哲学家Comte(孔德,法国)开创的实证主义,起源于Berkeley和Hume的主观唯心主义、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后Mill(穆勒,英国)以其逻辑学理论、Spenser(斯宾塞,英国)以其“综合哲学”对其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了一种广泛的思潮。Comte认为科学的具体任务为:

首先,通过观察和实验以寻找和扩大感性的经验材料;

其次,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寻找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即规律;

再次,简化这些相似关系和不变关系,极力把它们压缩到最小的数目,即简化为最少量的关系。

1.4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逻辑实证主义又被称为逻辑经验主义,亦即相对于英国传统经验主义的“新经验主义”,也是相对于Comte的传统实证主义的“新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将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主要代表人物有Schlick(石里克,德国)、Carnap(卡尔纳普,美国)、Hempel(亨普尔,美国)等。

逻辑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知识的可证实性,认为知识是由感官感知外在世界而形成的。而且观察是一种价值中立、客观的活动,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如观察者的已有知识、理论和信念),故所得的资料一定是客观的。由于科学知识形成过程被认为相当客观,而且它是对自然界的本质的真实的描述,因此是极不易改变的,故科学知识被视为绝对客观的真理。

代表人物Hempel认为以归纳法为前提的推测所得的结论不具有确定性,然而以演绎法为前提的推测所得的结论具有确定性。除了演绎法外,科学的探究过程中需要提出暂时的假说来给予研究一个方向,提倡假设一演绎法。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先以开放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归纳发现获得某些规则,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假说,再收集资料验证假说,若假说成立就变成科学知识。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进步的动力是累积的。当科学知识不断地形成时,就代表真理不断地增加,亦即科学知识的成长象征着真理以一种线性累加的方式增长。

1.5 否证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以Popper(波普尔,奥地利)为代表的否证主义是科学哲学从逻辑主义转向历史主义过渡。Popper反对归纳法,反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在反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证伪原则”,认为科学知识或理论都不能用经验“证实”,而只能用经验“证伪”。

Popper把科学理论等同于假设,提出“理论先于观察”的理论。从Bacon以来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均肯定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与基础,但Popper对此提出反对意见,反对Bacon提出的“科学开始于观察”的观点,认为不是“先有观察,后有理论”,而是“先有理论,后有观察”。

科学知识或理论既不来自于观察,那么来源于何处呢? Popper认为,科学理论来自灵感对问题的猜测。科学理论是科学家为解决科学问题而提出的尝试性的、探索性的暂时性假设。科学从问题开始,促使科学家思考;针对问题,科学家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性的猜测,即假设或理论;各种理论之间激烈竞争,互相批判,并经受观察和实验的严格检验,在检验中清除错误,并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的问题。科学不再是线性累加式地发展,而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发展前进。

1.6 历史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历史主义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知识作静态逻辑分析的思想,批判继承并发展了否证主义科学发展动态模式的合理思想,主张将科学与科学史相结合,对科学知识作动态社会历史分析。

历史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Kuhn(库恩,美国)同意Popper的反归纳法观点,认为科学理论不是来自经验事实归纳,科学发展不是一个逐渐累积或单纯量的进化过程。但库恩不赞同“经验否证原则”,认为经验不可能否证理论,理论的转变是科学家们的心理的信念转变,而不是理论的被否证。库恩把科学的发展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两个时期,科学的发展是常规科学时期量的进化与科学革命时期质的飞跃的不断交替,可表示为: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危机时期→新的常规科学时期……

2 科学教育机构和学者对科学本质内涵与范畴的研究

早在1907年,美国国家科学与数学教师学会(Central Association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Teachers)就首次提出了“在科学教育中,应当强调科学方法及过程”。时至今日,理解科学的本质这一科学教育目标已被多数科学家、科学教育组织和科学教育者所认同。

2.1 科学本质内涵与范畴的阐述

虽然科学教育界对培养学生发展适当的科学本质观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但是从科学哲学领域对科学本质的探讨中可以看出,科学本质的哲学认识一直在发生着变化,科学本质并非单一的观点,而是涵盖了关于科学的一系列的观点,很多问题尚且存在着争议,那么我们在中等教育阶段应帮助学生发展怎样的科学本质观呢?科学教育机构和学者纷纷对此展开了研究。

The Center of Unified Science Education( 1974)列出了科学知识本质的九个方面:暂时的(服从变化并且不是绝对的)、公开的(基于公开的而不是个人的证据)、可复制(基于证据)、或然的(使人们能进行或然的预测和解释)、人文主义的(是人类想象和创造的产品)、历史主义的(过去的知识是当前科学知识的基础)、独特的(以其本质和过程与其他获得认识的方式相区别)、整体的(内部一致)、经验主义的(基于观察和实验)。

在上述科学知识本质观的9个因素的基础上,Rubba和Andersen (1978)等合并了其中部分交叠的因素,建立了科学知识本质观模型:无关道德的、创造性、发展性、简约性、可检验的、同一性。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2061计划”丛书)一书中,集合了上百位科学家、工程师和教育学者经过三年的努力,从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和科学事业三个维度阐释科学本质。

Collette和Chiapetta (1994)基于后现代科学本质观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科学本质的范畴与内涵:科学是探究自然界的“思考”方式(a way ofthinking);科学是一种“探究”的方式(a methodand a way ofinvestigation);科学是知识的集合体(ahody of knowledge)。

McComas和Olson( 1998)两位学者利用质性的方法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加拿大五个国家八份科学课程标准文件中有关科学本质的陈述,将其中一致的观点归纳如下:(1)科学知识兼具持久性和暂时性的特征;(2)科学知识非常(但不是完全地)依赖观察、实验证据、合理的论证以及怀疑的态度;(3)通向科学的道路并不唯一(因此,并不存在普适的、逐步的科学方法);(4)科学试图解释自然现象;(5)在科学研究中,定律和理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学生应该注意,就算有再多的证据,理论也不会变成定律;(6)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对科学有贡献;(7)新的知识需要清楚并公开发表;(8)科学家需要精确记录,研究结果需经过同行评审和重复实验;(9)观察是理论蕴含的;(10)科学家具有创造性;(11)科学史揭示了科学兼具渐进性和变革性特征;(12)科学是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13)科学和技术相互影响;(14)科学观念受所处的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

英国2000年公布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Science i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把科学本质列入主要目标,并对处于四个不同关键阶段(keystage)的学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关键阶段一(1~2年级),认识通过观察和测量收集证据回答问题的重要性;关键阶段二(3~6年级),利用证据检验科学思想的重要性;关键阶段三(7~9年级),运用事例说明经验性问题、证据和科学解释;预测并检验预测结果与证据的一致性;关键阶段四(10—11年级),如何提出、评价和传播科学思想;科学观点因证据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科学工作者的背景对工作方式和科学思想传播的影响;思考科学的力量和局限。

Osborne(2003)等采用德尔菲调查法(Delphi),调查23位国际上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确定了科学本质的9个主题:科学方法和批判性测试;科学的创造性;科学知识的历史发展;科学与质疑;科学思维的多样性;数据的分析和解释;科学的确定性;假设和预测;科学知识发展需要合作。

美国研究科学本质的资深专家Lederman(2004)等指出中学阶段应该教授一些没有争议或争议较小的科学本质内涵:暂时性;基于经验的;主观性;创造性;植根于社会与文化;观察与推论;定律与理论。

McComas (2008)提出了适用于K-12(幼儿园到12年级)的核心科学本质观:科学成果需要并依赖于经验证据;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着许多共性,如思维的习惯、准则、逻辑思考、观察和数据记录的方法、忠于事实的记录等;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持久性、自我修正性;定律和理论相互关联,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科学具有创造性;科学具有主观性,即观察是理论蕴含的。这种主观性在科学探究中既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科学的实施和研究方向会受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科学和技术相互影响,但并不相同;科学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存在着局限性。

从上述部分科学教育机构和学者对科学本质内涵与范畴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领域的学者之间、甚至在同一领域的不同学者之间、不同的科学教育文件之间对科学本质的内涵与范畴的阐述各不相同,存在着某些差异或者说各有侧重。分析这些观点,笔者认为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科学教育界对科学本质的内涵是否形成一致的认识;

第二,上述科学本质的内涵与范畴与科学哲学主要流派中的科学本质观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以下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2.2 科学本质教育中存在的分歧与达成的共识

研读上述科学本质的内涵与范畴,并查阅相关文献,笔者认为虽然科学教育界未就科学本质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但是对于中学阶段应教授怎样的科学本质观已逐步达成共识。

2.2.1 尚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科学本质定义

科学教育界虽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是十分重要的,但科学本质并非一个单一的观点,其本身存在着复杂性与多元性,至今科学教育界并未对科学本质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定义。

2.2.2 就中学阶段应教授何种科学本质观逐步达成共识

部分学者认为科学本质的内涵存在较大分歧。Stanley和Brickhouse指出“尽管几乎每个人都同意应该传授学生关于科学本质的观点,但是对于应该教授哪些科学本质的观点却有相当大的分歧”。哈佛大学教育哲学研究中心的学者Alters也认为科学本质的观点未取得一致。Alters整理并归纳了39项科学本质的具体内涵,从美国科学哲学协会( 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PSA)中选择了210名会员对这39项科学本质的观点进行了调查,分析176份有效问卷后发现不同的科学哲学家对科学本质的观点未取得一致。

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尽管在哲学层面上科学本质的理解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这种争论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关系并不紧密,中小学教育阶段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上并不存在很大的分歧,可以说虽然科学教育界并未对科学本质形成完全一致的定义,对于科学本质的具体内涵和范畴的阐述也各有侧重,但是在很多观点上是达成共识的。Alters的研究遭到了很多科学教育研究者的质疑。Smith、Lederman、Bell、McComas和Clough五位学者认为Alters的调查设计、语句陈述、数据解释存在着问题,只选择科学哲学家为研究对象也欠考虑。Abd-El-Khalick、Bell和Lederman指出,对于哲学层面上的科学本质的定义及理解的分歧或许会长时间存在于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之中,但是这些对于学生而言太过抽象,而且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并不紧密相关,除却这些争论以外,仍有一些科学本质的认识是普遍被接受的,这些普遍被接受的科学本质观能够被中小学生所理解并与他们日常生活相联系,而对于这一层面上科学本质的理解,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科学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很大的分歧。

McComas和Olson对科学教育文件展开研究,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应教授怎样的科学本质观达成了部分共识。McComas和Olson运用定性的方法,从科学史、科学心理学、科学社会学以及科学哲学四门学科的角度对科学进行审视,分析了美国的《科学素养的基准》(Benchmarks for ScienceLiteracy)、《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学校的科学架构》( Scienc,e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Standards)、《科学人文》(The Liberal Art ofScience),澳大利亚的《科学陈述》(A Statementon Science),英国的《国家科学课程》(Science inthe National Curriculum),新西兰的《新西兰科学课程》( Science in 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加拿大的《共同框架》(Common Framework)共五个国家八份科学教育文件,统整出14项高度重迭的科学本质观点(详见2.1)。这14条高度重迭的科学本质观点表明这些科学教育文件对于应该教授何种科学本质观达成了部分共识,而这些文件无一不是众多科学家、科学教育者、教育方针制定者、科学教师等共同讨论的产物,这也说明他们对这一问题达成了共识。

Osborne等五位学者展开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学阶段应教授怎样的科学本质观达成了部分共识。Oshorne、Colins、Ratcliffe、Millar和Duschl五位专家采用德尔菲调查法(Delphi),调查23位科学教育家、科学家、科学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学家和科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学者,结果表明有9项科学本质主题在这些专家中达成共识,并将这9项科学本质主题与McComas、Olson两位学者在1998年得出的14项高度重迭的科学本质观点进行对照,表明两项研究的结果具有相似之处,进一步说明在科学教育界对应教授何种科学本质观逐步达成共识。

2.3 不同哲学流派的科学本质观在科学教育文件中的“融合”

面对不同哲学流派持有的不同科学本质观,科学教育界义是如何对待的呢?仔细研读上述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提出的科学本质观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全盘接受某一流派的观点,而是采取了一种“融合”的方法,这些科学教育文件或研究成果中既有逻辑经验主义等传统倾向的科学本质观点,义不乏历史主义倾向的科学本质观点。

McComas提出的适用于K-12的核心科学本质观中强调了科学的主观性:“科学具有主观性,即观察是理论蕴含的”,“科学具有创造性”,这恰是否证主义和历史主义所强调的;但同时也指出“科学成果需要并依赖于经验证据”,这义意味着科学具有客观性,是具有传统倾向的科学本质观点。

上述对科学本质内涵和范畴的阐述,大多将科学的暂定性本质作为一条重要的科学本质观列出认为科学知识是可错的、发展的,不能等同为真理,但也不否认科学知识具有持久性。如McComas和Olson分析五个国家八份科学课程标准文件中有关科学本质的陈述后归纳出“科学知识兼具持久性和暂时性的特征”是这些文件中14项高度重迭的观点之.。

此外,“可检验的”是倾向实证主义的科学本质观;“可证伪的”则是倾向否证主义的科学本质观;而强调科学发展兼具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关注科学与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系义是倾向历史主义的科学本质观。

这种“融合”的出现,一方面正体现了科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另一方面也是科学教育对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考虑。科学教育中不应过度极端地强调某一流派,有学者认为当今科学本质的概念被有些极端提倡实证主义或历史主义的学者过度简单化了,倡导科学教育里应教授“平衡的科学哲学观”。

3 结语

财务本质理论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财务本质,资金,价值,货币

1财务本质理论相关观点及评析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的起点就是财务本质, 因为财务本质是对财务现象内在联系以及规律的最基本解释。由于不同的学者对财务本质的研究视角不同, 因此在财务本质漫长而深刻的发展历程中, 出现了价值分配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货币收支活动论、资金关系论等诸多理论, 本文在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下, 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并作简要评述。

1.1与资金有关的理论

(1) 资金关系论。

自从这种观点在我国出现后, 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对财务本质理解的主要依据。这种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流动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就是财务的本质。邢宗江等 (1964) 提出, 社会主义工业财务是由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所导致的, 能体现企业的各方面经济关系, 并形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荆新、王化成 (1994) 也赞同这一理论, 认为企业的资金收支以现金为主的称为企业财务活动, 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则称为企业财务关系, 对这两者进行管理的工作则为财务管理。同年, 陆建桥在做相关研究的时候, 也认为财务是一种体现资金的经济关系, 是由资金在社会生产中运动所产生的。

(2) 资金运动论。

在对资金关系论的不断研究后, 有学者提出了资金运动论, 认为经济关系是由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产生的, 资金运动包涵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分配, 因而其才是企业财务的本质。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由于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就会出现相应的经济关系, 因而从理论上将“经济关系”提取出来没有多大意义。

1.2与货币有关的理论

(1) 货币收支论。

该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 其对财务本质进行了简单的定义, 认为货币的收支活动其实就是财务。笔者认为财务活动绝不仅仅局限在货币性这点上, 企业的财务其实还包含了许多非货币性经营活动。

(2) 货币关系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流通所产生的关系是财务的本质, 其包括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种关系, 是企业的最基本财务活动。1992年徐大海认为, 货币关系论对于社会主义的财务活动、意义以及作用定义的非常好。这种理论扩大了财务的范围, 并引入了关系概念, 但对财务本质的理解仍然只是局限在货币相关的范畴内。

1.3与价值有关的理论

(1) 价值关系论。

这一理论是由资金运动论发展而来的, 认为价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关系才是财务的本质。耿汉斌 (1991、1992) 先后两次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 其认为价值的范畴要大过资金, 也就是说企业资金的运动实际上就是其价值的运动, 因而对于财务的本质, 其实质就是价值运动。

(2) 价值分配论。

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 王广明、刘贵生 (1989) 认为财务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的分配, 主要体现在微观的层面上。刘贵生 (1993) 后来还指出, 财务的本质是企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生产要素和成果的分配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关系。由于企业财务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的分配过程, 其影子可见于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分配等多方面, 因此该理论对于财务本质的定义有所缺陷。

1.4与契约有关的理论

(1) 财务契约论。

2008年张正国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财务本质进行了定义, 他认为财务本质为一种契约, 或者说其包涵了契约的属性。之前对财务本质的定义, 从很多理论来讲都只考虑财务的活动过程, 而该理论从财务的内在属性来研究, 从某些角度看来更为合适。

(2) 财权契约论。

该理论由宋丽梦 (2008) 提出, 她认为企业的财务本质上是一种产权价值的交易过程。由于投资者对于风险偏好、财富约束、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 于是对于企业的契约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要求。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利益冲突, 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达到和谐的状态并让企业能够不断发展, 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对企业财权的安排。因此可以说“财权契约”是企业财务的本质。

该理论与前面的财务契约论都将“契约”与财务的本质相连, 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 财务契约论主要是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财务本质, 而本理论则是基于产权的角度。

1.5经济关系论

1988年徐兴恩提出了这种观点, 他认为财务本质是一种经济关系, 是由财产的数量或形态的变化所导致的。但后来郭泽光 (1995) 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经济关系一说是属于政治经济学, 如果财务的本质是经济关系, 那就将财务纳入到了政治经济学当中了。

1.6财权流论

财权流理论是从现代产权理论角度来分析财务本质的。伍中信等学者认为财务管理实质上是“价值”与“权利”的管理, 而这一过程是通过对企业资金运动的管理以达到控制产权来完成的。财权流理论说明企业财务的本质是处理企业中相关“权利”的财务关系问题, 这一理论可以说是由原先的财务本质理论在吸收了现代企业制度中产权的思想而出现的, 是财务本质理论的又一进步。

2研究总结

通过对财务本质相关文献的简单梳理, 笔者认为:财务本质理论大体经历了货币到资金再到价值的过程, 后来逐渐从不同的视角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 如生产力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契约论、财权流论等。

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 篇4

关键词:财务会计;本质;特点;边界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监督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财务会计是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为必须遵循的依据,按照明确的会计程序,采取有效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企业财务信息,目的在于强化单位资金运动管理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本质、特点与边界是财务会计研究的起点,不但决定着财务会计的理论发展方向,更有助于会计实务的不断完善,对于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会计的本质

会计主体之所以要开展财务会计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财务会计工作来记录会计主体的财务活动情况,从而更好的实现资金利用,增大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财务会计的本质就是为了会计主体法定经济利益的货币化反映。

也就是说,会计主体所要开展的经济活动都需要以确认财务状况为前提,因此能够反映出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的会计资产负债表就是每个会计主体开展经济活动之前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资料依据。而编制资产负债表则是财务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会计学领域,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是平衡表,即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中所产生的借贷是相等的,这就是会计等式。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法学讲究权利与义务是平等的,对于会计而言也同样如此。其中资产属于权利,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属于义务,因此可以得出“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础。在会计理论与基础不断演变中,收付实现制着重解决了经济利益的计量问题,将其中的平衡关系量予以确认,而权责发生制着重解决了经济利益的归属问题,将其中的平衡关系本质予以确认。由此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建立在经济利益货币计量与法定归属的基础上,可总结为财务会计的本质是会计主体法定经济利益的货币化反映。

二、财务会计的特点

1.财务会计的主体是整个单位实体,其服务对象为单位外部。财务会计在为单位外部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同时,为单位内部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2.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约束,根据本单位的发展需求制定一套统一、科学、固定的会计工作处理程序,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确保会计控制质量,强化特定主体的经营能力和信息高度共享。

3.财务会计工作重点是利用准确的会计信息反映特定主体过去一段时期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尤其强调对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分析。

4.财务会计建立在会计假设的前提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遵循会计等式原则,划分会计期间,定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表。

5.财务会计具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并随着经济与会计实践的发展,会计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在特定主体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财务会计拥有其特定的会计环境,包括生产力环境、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其中,生产力环境是影响财务会计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直接决定会计理论的发展水平。经济环境是影响财务会计的次要因素,特定主体的组织形式、经济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可以决定财务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会计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会计环境可以促进财务会计的日臻成熟,新的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又可以改变相应的会计环境。

三、财务会计的边界

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是反映企业的经济真实, 是可靠地记录并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主要是财务活动)的历史。把财务会计当成历史科学并不是我的发明。早在30 多年前,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 号报告第41 段中就说:“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下述范围内, 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的持续性历史, 也提供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的历史”(AICPA 1970) 。这样, 财务会计就产生下列几个固有的特性:

1.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所引起的企业资源及其义务的变化为具体的记录和报告的对象。也就是说,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是财务报表要素的基础。FASB 在其第6 号概念公告中, 对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无不强调这一点。

2.由于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 按过去交易和事项发生时的公允价值作为记录和报告的计量属性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选择。基于历史成本计量基础所形成的信息, 应当是最可靠、最真实, 而且可以稽核。什么是过去交易和事项发生时的公允价值? 它就是人们熟知的历史成本。除历史成本外, 其他计量属性一般都同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无关, 都没有资格成为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现在美国会计界不断强调的公允价值属于需要重新开始计量的属性。它或是当前的市场价格, 或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它对于一个企业所有者持有的资产与负债来说, 既同过去的交易与事项无关, 也未发生任何使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动的现行交易和事项, 其计量难以客观、可靠, 是不辩自明的。

3.只有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 才能辨明确认的时间, 从而有根据地正式记录并计入财务报表。

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 是由财务报表传递的, 其核心部分是表内信息。前已述及,表内信息要通过确认、计量和记录。在理论上, 这部分信息应当最可靠, 也最相关。表外的附注仍然是需要的, 但必须把它限制在为更好地理解表内信息所必要的范围内。一切同表内无关的信息都应当另行报告。对于附注, 不但要防止信息过量, 而且要防止主次颠倒, 冲淡了使用者对表内信息的注意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笔者通过对财务会计本质、特点及边界的探讨,归纳总结出以下结论,即财务会计本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经济利益货币化表达体系,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应确立为企业财务历史报告与财务预测相结合,明确财务会计和财务预测的界定范围,以使财务理论研究满足于会计实务的发展。

參考文献:

[1] 黄申, 再论财务会计本质[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3).

[2] 李培根. 许琳. 浅谈表外披露与财务会计的边界问题[J]. 商业会计,2010(23).

审计本质特征的理论解析 篇5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关系,起点与特色

1前言

从我国审计的发展经历来看,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 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计理论体系, 至今仍未有一个完整而全面预算体系。各种理论都是比较分散化的, 或者只是代表几种言论的说法。之所以出现目前的状况, 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重要之一就是一直没有寻找到适合当前实际的审计理论制度, 只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审计理论制度, 才能有望形成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审计理论。这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推动, 因此, 从现在开始, 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 理论结合实际, 切实地做好审计工作, 进而找出审计理论制度建设的起点和特色。

2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

2. 1经济责任关系

经济责任主要是指社会团体以及个人之间, 或者是团体之间在经济方面应当承担的各种责任。通常情况下, 将这种经济责任归属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国家、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这四种责任都有着一个固定的原则, 那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责任制原则。 在整个过程中, 无论任何一方都与对方形成一种特殊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关系。在之后所有的经济活动中都是存在这种关系的, 这就形成了经济责任。只要双方的经济活动没有停止或者中断, 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关系就会一直维持到双方彻底解除经济关系为止, 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这个经济责任关系不可能不存在。它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负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它包括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主要放在单位一把手和副手在任期之间对本单位应该负的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涵盖了其他所有的审计, 因为任何一项责任都离不开经济的制约, 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员的操作, 也就离不开经济责任的制约, 所以说只要发生了经济关系, 就必须要有经济审计对其进行约束。经济责任审计仅特指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特定的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无论是从哪个层面上着手, 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 有利于监督管理。能够及时准确的评价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情况, 为社会所有用人单位提供有根据的参考依据。其二, 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规范当事人的行为, 帮助他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 通过对经济的审计不断揭露一些腐败问题, 进而促进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和统一。其三, 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使各个部门的衔接工作顺利进行, 从而提高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社会公职公务人员将会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也将会形成一种较好的内部文化氛围, 这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我国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

审计理论研究是做好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 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研究, 无论是在制订审计方针的具体方案, 还是进一步落实审计规划的纲要, 都离不开审计理论对整体的指导和指引。作为高层领导者就更加应该注意对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熟练掌握了审计理论知识, 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有所作为。反之亦然, 只精通审计实务、 而没有认真研究审计理论的审计人员, 在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是寸步难行的。所以, 要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理论的研究和学习, 努力把审计科研部门打造成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 “智库”。以我国目前的审计理论来看, 它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 因而它不是最终完善的理论, 它必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而继续革新和丰满。我国现行审计理论是建立在几代人艰苦努力的基础之上, 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整个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不但融进我国审计者的智慧, 同时也吸收和消化了国外审计理论的精华, 所以说, 我国现行审计理论体系已经完全将研究与实践、发展与继承、学习与超越、巩固与提高、广博与精深、普及与专业等六个不同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在不断总结过去的同时, 还把未来的发展机遇看为生命的主线, 整个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始终将所出现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及时给予解释和阐释, 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工作的比较, 结合实际针对当前我国现有体系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4完善审计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是围绕规范财政行为, 进一步深化财政同级审工作。建立完善 “同级审” 整改进度情况反馈提示机制, 加大审计整改跟踪督促力度, 提高财政审计成效。加强对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 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查找原因, 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二是围绕强化过程监管, 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突出项目招投标管理、概算执行、工程管理、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 加强竣工决算审计, 坚持从严把关, 切实维护建设领域财经秩序。完善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格局, 深化资源环境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研究, 关注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 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三是围绕监督权力运行, 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组织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在程序规范、责任界定、审计评价与结果运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更好地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权力运行、促进廉洁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协作配合机制, 积极运用联合检查、联席会议等机制, 拓展审计成果, 促进审计整改。四是围绕推进审计创新, 进一步实施绩效审计。加强宣传力度, 推动从 “用对钱”向 “用好钱”理念转变。深化独立型绩效审计与结合型绩效审计并重的绩效审计模式, 推进常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的有机结合, 促进提高资金使用实效。五是围绕增强工作实效, 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与审计整改工作。注重审计过程管理和资源优化配置, 注重聚集各个层面意见建议, 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加强协调沟通, 明确整改目标和重点, 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整改工作, 强化审计问责。加强审计成果运用, 通过信息、专报、结果公开等形式, 不断提高审计监督实效。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2 (14) .

审计本质特征的理论解析 篇6

关键词:审计,本质特征,理论,解析

审计本质特征问题,是审计理论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近些年,“银广厦事件”、“ 安然事件” 及 “ 科龙- 德勤事件” 等事件频繁爆发, 给公司利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还危及到了职业审计人的生存问题。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对什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审计理论体系,至今还没有完整而全面的预算体系。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目前还没有适合当前实际的审计理论制度,因此,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切实地做好审计工作,努力建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理论体系。就目前来看,只有建立了有效的审计理论制度,才有望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审计理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一、审计内涵及特色

(一)审计理论内涵

审计是社会经济结构的衍生,在国家产生初期,已经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随着市场经济的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出现, 审计的本质特征逐渐被人们掌握,在此基础上得以发挥,此时的审计不再只是单纯的监督行为,更是成为了全面发挥审计功能的独立的监督系统,也就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的审计体系。

国家审计, 由微观审计发展而来,是微观审计发展逐步向宏观审计发展的成果。为保证政府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的顺利实现,国家审计更注重审计国计民生企业及政府投资的基础产业。 社会审计,是由单个委托事项发展而来,是委托事项的单一化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的成果。在设计过程中,有些事务所,会出现一些欺诈行为。 在这样的基础上,注册会计师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并更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 在双方经济责任出现问题时,注册会计师也会极力避免自己的法律责任。 这样很好地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审计业务的发展。

(二)审计理论发展与特色

审计理论研究,是做好审计工作很重要的一步。 在审计过程中,无论是制定具体的审计方案, 还是落实审计的规划纲要,都需要审计理论的指引。

我国现在运用的审计理论, 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 是几代人经过辛苦努力得出的成果。 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实践研究学生将自身的智慧融入其中,在这个基础上,又吸收借鉴了相关理论的精华。因此,我国现在拥有理论体系,将研究和实践、学习和超越、发展和继承、广博和精深等六方面内容紧密地联合在了一起。既要总结未来,更要看重未来的发展,在审计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以此为主要线索, 始终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并及时进行解决。 除此之外,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发展状况,再深入研究和比较国外审计工作问题与我国的不同之处, 对我国现有的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有效的整改建议,希冀能为审计事业日后的发展,提供有相应的参考理论。

二、经济责任关系和经济责任审计

(一)经济责任关系内涵

经济责任,是指社会团体与社会之间或社会团体与个人之间,在经济方面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经济责任制原则是在各个经济责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

在交易过程中,两方之间,形成经济权利和义务关系。 以此为基础,之后只要和双方有关系的经济活动,都存在这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经济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双方彻底解除关系,否则经济责任关系是不会停止的。 因而,经济责任关系, 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是必然存在的。

(二)经济责任审计内涵

经济责任审计, 是一种审计形式,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和审计组织又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该承担的相应的经济责任,对这样一种经济责任进行鉴证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 指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的审计、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审计、乡镇领导干部的审计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审计这四个方面。

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指的是,对近些年特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责任,进行深入调查审计的活动。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会把审计重点,放在被审计单位中,最主要的两个领导任期期间,审计他们对所在单位应付的直接和间接的责任。任何一项责任都离不开经济的制约,因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了其它审计的内容。可以这么说,只要有经济关系的发生,就有经济责任审计的约束。

三、审计监督特征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需要改变国家所有制, 这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市场经济时期,要运用以多种所有制形式为主体,混合型所有制结构。

(一)审计监督的双向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审计的形式,可以了解经营双方的经济责任的真实情况。 在对重点单位审计时,会运用国家审计,审计过程中,既要掌握企业管理人员的经济行为是不是符合规范,还要检查财务收支状况;而在社会审计中,社会审计得出的验资报告中,既要能够满足委托方审计的要求,还要能够反应验资单位本身的资产状况。 这是审计监督的双向性,有着明显的市场公平交易和互相受益的成分。

(二)审计监督的多层次性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若市场经济作用得不到发货, 商品经济也不发达,那么社会生产水平,只能停留在初级再生产阶段。 在这样的情况,国家可以用直接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来组织和管控平常的生产活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社会和管理的分工也不再向原来那么简单了,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直接控制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管理的需要了,因而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在这种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了间接控制这样的管理方式,而这样的管理方式运用在审计监督方面,就展现了审计监督的多层次性。

(三)审计监督的公开性

在当前市场经济状况下,审计活动公开化才是最可取的方式,将社会公开审计情况的报告展现在公众的目光下,才能更好的保证监督的公正。在民族和法制进一步发展和改善的环境下, 纵观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公开审理审计案件,审计机构有权向社会披露和曝光审计结果。这也就意味着, 树立审计权威较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审计监督的公开性。

四、完善审计工作的对策

第一点, 规范被审计单位财政行为,深化财政审计工作。要着力于建设完善的改进情况反馈机制,并且加大整改跟踪的监督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看到财政审计之后整改的成效。

第二点,强化过程监管,推进资源环境审计和政府投资的审计工作。完善资源环境审计与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格局,关注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深化资源环境审计考评、指标体系研究,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是的审计体系。

第三点,围绕监督权力运行,落实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努力完善审计工作的协作配合机制, 拓展审计的结果,促进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整改。

第四点,努力推进当前审计方式的创新,可以实施审计绩效统计的方式。 这要求我们,在审计工作进行之前,要努力加强宣传力度,转变被审计单位的用钱理念, 让他们意识到用对钱比用好钱更重要。

第五点,增强工作实效,强化审计管理与审计整改工作。 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成果的应用,通过报告、信息、结果公式等展示形式,努力切实提高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效。 以促进审计工作进一步整改,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06).

[2]牛鸿斌,崔胜辉,赵景柱.政府环境责任审计本质与特征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1(02).

企业借贷记账法理论本质探析 篇7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用借贷记账法作为基本记账方法, 它已成为了国际上通用的会计记账语言。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第十一条也有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总的说来,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则可以概括为这几句话“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资产、费用增加记录在借方, 减少记录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增加记录在贷方, 减少记录在借方”。这寥寥几句看似简单, 却是囊括了会计记账的整个体系流程。但是, 前人的研究文献并没有对其理论本质进行全面、科学的论证。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长期以来也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在此, 笔者在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 通过以下的深入分析来探讨“借贷记账法”的理论本质和经济原理。

二、会计恒等式

1.“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在会计等式体系中, 基本的会计恒等式为:

会计恒等式反映的是一个企业资金的来龙去脉情况。等式的右边是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为企业资金的来源;而等式的左边是企业的资产, 是企业对从外部获取的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和表现形式。类似能量守恒定律一样, 资金权益者向企业投入了多少资金, 那么企业就有多少资金可以使用。这是基本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

而扩展的会计恒等式为:

扩展的会计恒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静结合。我们对式2-1进行变形, 可以得到以下等式:

式2-2的右边为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这三个要素均表示企业获得的资金的来源, 其中包括投资者投入 (负债、所有者权益) 和自身经营所得 (收入) 。而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代表的是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和耗费, 具体来说, 费用就是企业已经消耗的资源, 而资产则是留存在企业里可供未来消耗的资源。因此, 在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中, 资产和费用可以视为属于同一性质的要素, 表示资源的使用状况;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则属于另一性质的表示资金的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 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1) 通过负债、所有者投入、经营增收三种渠道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来源, 从而使得可供企业消耗使用的资源 (资产、费用) 增加, 这种情况就是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相等的金额, 不影响等式的平衡;

(2) 企业内部可供日后消耗的资源 (资产) 在经营过程中不断转化为已消耗的资源, 这种情况就是等式左边的要素资产减少, 费用同等金额的增加, 同样不影响等式的平衡;

(3) 企业从外部获取了资金来源, 直接在外部体系循环, 不进入企业内部, 这种情况会使等式右边的要素相互之间以同等的金额进行增减变动, 比如债转股,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负债同时减少, 这个结果也不影响等式的平衡。

由此可见, 任何经济事项都会以同等的金额造成会计等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的增减变动, 而最终会计等式的平衡是保持成立的。这就是借贷记账法的规则之一:“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2. 会计要素在等号两边的方向

会计恒等式是针对企业这个会计主体的经济等式。对于企业而言, 资产才是企业自己拥有的资源, 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只是企业记录下的投资者 (包括债权人和所有者) 对企业的权利要求, 它们的本质是属于外部投资者要求的权益。对企业进行经济分析, 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进行。进行分析时首先接触到的是企业拥有的可供消耗的或已经消耗的资源, 然后才去追踪这些资源背后的来源和路径。所以, 对企业进行经济分析时的核心应该是企业具有权利要求的要素, 即企业的资产;从数学角度而言, 被分析要素 (即因变量) 通常是列示在等式的左边, 分析项 (即自变量) 列示在等式的右边。

因此, 资产作为企业真正拥有要求权的要素, 应被视为是被分析项, 而作为投资方的要求权, 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应被视为分析项。所以在会计等式中, 资产列示在等式的左边,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示在等式的右边, 这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 它既符合会计等式背后的经济意义, 也符合我们的数学分析惯用的思路。

三、资产、费用为借增贷减;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为借减贷增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依据是会计恒等式, 经过上述分析, 可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对于会计等式而言, 资产和费用属于同一经济性质的要素, 并根据经济意义和数学分析的惯例将其列示在会计等式的左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属于另一经济性质的要素, 记录在会计等式的右边。

代表两类不同经济性质的会计要素位于等式的不同方向, 因此代表它们增减的记账符号必然是相反的, 即当企业发生经济业务事项时, 必然有一类会计要素表示为“借减贷增”, 而另一个性质的会计要素会相应表示为“借增贷减”。

我们的T型账户, 其实可以视为是一个式子, 中间的竖线为等号, 借贷表示等号的左右两方, 当我们把会计要素记录在T型账户的左右两边时, 就是我们对该会计要素在会计等式左右两边的记录过程。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会计等式和T型账户来分析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意义。

根据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如果企业借入资金500, 所有者投入权益500, 那么企业拥有的资源就是1000, 这个可以表示为:

如果企业继续借入资金100, 那么企业的负债将会增加100, 同时可供使用的资产相应增加100, 这个可以用式子表示如下:

从式子中可以看出, 将负债记录在了等式的右边, 最后的结果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而如果企业用自身的资产偿还200的债务, 式3就会变成: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那么这个偿还债务的经济事项也可以用式子表示如下:资产 (1000-200) +负债 (200) =负债 (500) +所有者权益 (500) 式6-1

变形后即:资产 (800) =负债 (300) +所有者权益 (500) 式6-2

企业在等式的左边增加负债200, 减少资产200, 这样的记录也可以表示与式5-1同样的经济事项。而式5-1与式6-1最终可变形为同一结果。由此可见, 对于负债而言, 当经济业务发生时, 将其记录在等式的右边表示的是增加, 而反之则表示为减少。由此可见, 负债在T型账户中记录的规则是“左减右增”。

同理可推, 资产与费用的记录规则是“左增右减”, 而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负债的记录规则是“左减右增”。

而由于在T型账户中, 代表左方的记账符号为“借”, 代表右方的记账符号为:“贷”, 因此, 资产和费用的记账规则是“借方表示金额的增加, 贷方表示金额的减少”, 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记账规则是“借方表示金额的减少, 贷方表示金额的增加”。

四、结论

综上所述, 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理论依据如下:

1.会计恒等式的成立与资金的来龙去脉有密切关系, 正是因为企业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都涉及到资金的来源和使用两个方面, 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规则之一为“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2.根据我们企业分析的经济本质和惯用的数学分析语言, 会计恒等式中资产和费用应该记录在等式的左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记录在等式的右方。

3.根据会计要素在会计恒等式中的记录方向和经济意义, 资产、费用记录在T型账户的左边即借方时表示金额的增加, 反正则表示金额的减少。这就是借贷记账法中的“资产、费用为‘借增贷减’, 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为‘借减贷增’”。

参考文献

图式理论视阈下翻译认知本质研究 篇8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康德 (1957) 提出来的, 他认为图式是先验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联系感性直观对象和知识的中介和桥梁。现代图式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鲁梅哈特、明斯基和维德森。鲁梅哈特 ( (Rumelhart 1980) 认为图式是人们已知知识总和, 即: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 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利于知识应用之理论。维德森 (Widdowson 1988) 认为, 图式是一种抽象的、完善建构好的结构。皮亚杰 (1996) 认为图式是人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二、翻译理解的认知本质

翻译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跨语言、跨文化的认知交际活动。要完成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传递, 译者首先必须要理解原语所表达的信息。翻译理解是指译者通过视觉或听觉感知书面文字或语言符号并将其转化为语义的过程。理解可以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译者如何从表层理解过渡到深层理解?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翻译理解认知本质的阐述。

首先, 翻译离不开译者的思维和推理。因此, 研究翻译的认知就必须研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思维和推理。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 即涉及两种语言的言语形式之间的转换。因此, 翻译就是两种语言的言语形式之间的, 相互转换的思维活动。翻译思维过程包括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翻译理解就是把原语的外部言语解码程内部言语的过程, 即译者反复交替使用原语内部言语和译语内部言语进行对比、转换的过程。翻译表达是把从原语中获取的内部言语编码成译语外部言语的过程, 即把两种内部言语综合比较后向外部语言转化的过程。

其次, 翻译理解是一个激活原有图式的过程, 也是一个图式再建的过程。

译者要真正理解原文的内容除了理解原文心理表征意义外, 还必须积累相关的知识, 不同的译者由于原有知识图式不同, 对原语的理解就不同, 翻译结果就不同。翻译理解的图式再建过程实际上就是译者根据自己的先知识图式 (包括相关词汇、句法、话题、语篇结构和语境等方面的知识) , 给语篇重新再建图式的过程。

再次, 翻译理解是一个记忆信息加工的过程。记忆信息加工可以分为三种存贮方式:感官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原语信息只有经过编码才可能被记住, 编码信息取决于认知主体对事物的注意力以及对该事物不同侧面的记忆。

三、翻译理解的认知机制

翻译理解的目的在于译者透过语言形式, 获取篇章信息, 了解作者意图。即外来信息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信息一起进入工作记忆进行辨认识别加工, 也就是说, 翻译理解是译者对外来视觉、听觉信号进行加工和处理的过程。翻译理解认知机制是译者通过解码获取原语意义的认知加工过程。翻译理解的认知机制具体描述如下:译者通过视觉、听觉接收话语形式, 并通过神经生理活动转化为语码之后, 由大脑的语言中枢进行解释, 理解原语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即翻译理解就是译者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内部语言。

四、翻译理解的认知加工模式

关于翻译表达的认知加工模式, 语言学家将阅读过程描述为两种加工模式, 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这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即“图式加工”。

在语言理解的过程中, 信息加工的层次分为语言、字形、词汇、句子、篇章。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认为, 音位识别、字形识别并不受词汇、句法、语篇的影响;词汇检索也不受句法和语篇的影响。翻译中自下而上的加工是指译者首先是从一个个字、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逐步处理, 最后才得出文章的意义。即翻译中的自下而上加工方式就是先理解单词、再理解句子结构, 最后理解语篇。

由于译者的先知识既有原语环境的知识也有译语环境或译语的知识。因此, 译者在理解加工模式上会出现另外两种加工模式:横向加工模式和纵向加工模式。横向加工是指译者受到原语语言符号的刺激后, 直接激活的是原语符号对应的译语符号, 而不是自上而下加工时激活的原语符号指向的内部言语信息。纵向加工是指译者通过对原语符号的解码获取该符号所指向的信息, 然后用译语符号对所获取的信息加以编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加工模式与横向加工和纵向加工模式的区别在于, 前两者强调信息加工的方向性, 而后者强调的事信息加工的语言媒介。

如冰心老先生翻译“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时, 最初把此句翻译成“愿你的生命中有更多的云翳, 来构成美丽的黄昏。”冰心把sunset翻译成“黄昏”, 即采用的是横向加工模式, 即“sunset”直接激活汉语“黄昏”

但是后来冰心把“黄昏”改为“落照”的过程即翻译的纵向加工过程。通过sunset的解码, 获取了该词在本句中具有美丽、辉煌的含义, 先“黄昏”后“落照”体现了翻译纵向加工。

五、翻译表达的认知本质

翻译表达, 从本质上说, 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 即把从原语中获取的概念信息和意图用译语表达出来的过程, 即译语产生或生成的过程。译语产生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词汇选择机制。词汇选择机制就是找到合适的词语表达原语作者的意思。从认知加工过程看, 翻译表达就是译语形成的过程。从言语表达机制看, 当译者想翻译表达某种文章时, 首先必须检索与目标概念对应的词汇, 这一个过程

就是词汇提取。词的提取选择也同时激发了该词的原有语法图式。例如:当我们说英语“man”的时候, 与其意义相似的词汇都可能被激活, 如, “person”、“woman”、“child”、“boy”、“girl”等词汇。两种语言中的词汇有一个共享概念点, 即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英语水平不高译者在翻译表达的时候无法激活英语中合适的词汇图式和句法功能, 翻译表达不到位, 形成汉语式英语的原因。

若想进一步理清译者如何进行词汇提取就需要弄清译者心理词汇的存储方式和加工方式。词汇的加工方式有以下几方面:概念、语义系统、语法编码、语音编码和发音等表征信息。

我们知道词汇的提取并不只是激活一个词汇表征, 词汇选择时需要从若干候选词汇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词汇。选择什么词汇取决于概念选择。如译者看见Dog就可能激活animal (动物) 、hound (猎犬) 、puppy (狗狗) 、whelp (狗仔) 、labrador (拉布拉多) 、pooch (杂种狗) 等词汇。

其次, 翻译表达时还需注意原语意图的再现。如:“满树金花, 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 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 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 季季有花的四季桂, 竞相开放, 争妍媲美。进入桂花公园, 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这一段文字意图在于通过汉字重复, 词藻堆砌, 行文对仗等形式来吸引观众光临。翻译时, 要根据作者意图和原文特色, 删除其中重复的字词, 改为翻译译文中找不到的字词, 因为这些字词不能此法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 对理解译文没有实际意义和帮助。看翻译如下: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are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thefragranceof their blossoms.

译文没有拘泥于原语的语篇形式, 而是突出了原语提供信息意图的功能, 采用了删减和改译的策略。因此, 我们可以得知翻译表达必须受意图的控制。意图包括原语作者意图和译者意图。

六、结语

翻译理论研究在我国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翻译理论的性质决定翻译理论必然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语言的综合理论。翻译是一种语言, 必然离不开译者主观的思维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因此, 对于翻译认知的研究必将继续深入。

参考文献

[1]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

[2]张振玉.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2.

[3]Baker, M.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Cook, G.Seidlhofer, B.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Sperber, D.and Wilson, D.Relerance:Commi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分层理解 篇9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哲学,马克思毕生都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希望人能在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中真正成为社会性的人,在其现实性上,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中来界定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特质是由社会环境和社会教育所决定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人的社会性并不排斥人的个性”,人通过“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个性发展”而实现自身的发展。那么对于人之存在的本质究竟该作何解读和认识呢?

一、“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本质的第一层次理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实践。如果没有关于人的社会性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这一基本预设,马克思是不可能表达出人存在的本真社会状态的。这是从“根本上”哲学性地阐释了何为人的本质。

人作为“普遍的”、“自由的”自觉的存在物,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是社会实践关系以及主、客体关系。人正是通过劳动和感性的物质活动,即人与外界、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谈到人性时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马克思不仅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层次科学地理解了人的类本质即劳动本质,而且从人的类本质的层次深入到人与人的区别的层次。人的社会性本质即社会本质的层次来理解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

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第二层次理解

“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人作为生物的个体有自然属性,这是人能够成为人,能成为特定个人的自然前提。但人的本质不在与其他动物共同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时讲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并不是对人的本质下一个定义,而是为思考人的本质提供一条思路,是从人的本质的现实性、生活化中加以思考的。为我们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提供一条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自己的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目的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一)勤劳——对人之社会性的强化

人是社会动物,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人性是什么”的基本看法。人的动物性(自然属性)是人性的一个方面,人的社会性也是人性的一个方而。人的本性(人性),即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的对立统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说的“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就是关于人性研究的明确方针。“人的一般本性”,主要指人的自然属性。“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亦即人们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包括人的阶级属性。由于针对性不同,论述观点各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使用“人性”的概念时,也有只赋子它某个方面含义的情况,这是构成人们对人性问题至今还持有歧见的一个原因。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只是指人的社会本质,不是对人性的全面表述,不能据此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而且只是人的社会性。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也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即社会化的自然属性)。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二)立志高远——人是精神性的动物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经说到:“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从恩格斯这番话中,我们便不难透视出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思考的另一层意蕴,即人的“社会性”既是一种“为他的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揭示,是马克思的深刻洞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是马克思不懈的追求,而对人的生存和解放的关怀,则是马克思毕生的心愿。他第一次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社会性”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人格理想。其实,一个人的人格理想深层地决定于他的人生境界,所以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性的第二层意蕴即在于它还是一种境界的追求。马克思曾经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的事业就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的这段话可谓是对这种境界追求的绝妙的诠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马克思在这里尖锐地指出了这样一个现实,即任何人都必须“生活”,而“生活”就必须要“吃、喝、住、穿”,所以任何生活都首先是一种日常的生活,任何人都要“吃、喝、住、穿”,绝不存在什么超然于日常之外的、脱离世俗与尘世的生活。但马克思又说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因而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业,晚饭后从事批判。”通常我们把这段话理解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实则不然。如果我们以哲学“表征”去看待这段话,就会发现,马克思在此乃是要说明,人应该在不断扬弃社会现存状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通过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在“为他精神”,和“崇高的境界”的引导下不断去追求理想的生活,即既内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又超越于生活之上。马克思关于人的思考的高远通达的指向性,展示了其中所蕴涵的真挚的为他精神、崇高的人格理想、不懈的境界追求,重新诠释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思考,再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解放的深切关怀和为历史地变革人的生活方式所指明的方向。

三、结语

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只是指人的社会本质,不是对人性的全面表述,不能据此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而且只是人的社会性。而对人的本质的以上两个层次的理解是对马克思关于该问题的较为全面的解读。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的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和前提。在人通过自身现实力量的塑造实现自身的超越的过程中,人的社会性则始终为我们提供理想性的引导和指向性的追求。总之,当劳动把动物变成人的时候,也就同时把人变成了不断生成的社会性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

[2]冯友兰.哲学通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327

[3]许庆朴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4]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三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6]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3

[7]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3

[8]李德顺,孙伟平.道德评价论[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5:102

[9]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04:89

试论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失误 篇10

一.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够准确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 从而机械地由“语文”有“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非本质属性得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的学科”、“人文性的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的结论。这就违背了最一般、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规律, 因而显得不够准确。在语文教育界,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事实上, 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哪一门课程不是“工具”, 哪一门课程又没有“人文性”呢?如果因为“语文”是交际工具或者说有工具性, 语文学科就成了工具性的学科, 那么, 历史学科岂不是要定性为“镜子性的学科” (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镜子) ?计算机学科岂不就成了“办公助手性的学科”?如果因为“语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说有人文性, 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人文性的学科, 那么, 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等许多学科的性质同语文学科的性质不就完全相同了吗?如果因为“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必须把语文学科说成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 那么就把人们约略明白的东西说得叫人一点也不明白了。这种不能完全表明语文教育本质的含混晦涩、自相矛盾的诠释, 就难免使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到极大的怀疑。众所周知, 概念的清晰明确是任何理论思考的必要条件, 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 概念的含糊混乱或者没有意义则是什么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要使语文教育的理论大厦具有坚实的基石, 就必须在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上辨明“语文”所表示的不同概念。弄清了“语文”的不同概念之后, 再去审视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 我们就会发现, 充当理论枢纽的“语文”一词所表示的概念在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那里常常是含混不清或游移不定的:它一会儿指语言学科的“语文”, 一会儿指文艺学科的“语文”, 一会儿指教育学科的“语文”……进而试图把它们合成一个自认为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语文教育本质是什么, 然后又幻想用一个定义来求得对它的圆满诠释。这当然是上帝也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试问:谁能够用一个定义圆满地诠释三个不同的概念呢?以这样的违背逻辑思维规律而界定的语文教育本质将会产生一个怎样的混乱状态呢?

二.语文教育本质理论诠释不太慎重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 从而简单地把“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偷换成“语文是什么属性的学科”。这就违反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关键属性的逻辑思维形式, 因而显得不太慎重。倪文锦指出, 这种划定不能准确地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 不能解释语文教育中的许多现象, “与其把它看成对学科性质的一锤定音, 还不如把它视为对上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总结。”何况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可知的发展变化, 我们对“语文”这个事物的认识总不能老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 语文教育便会失去稳定性, 使语文教育成为不可认知和捉摸的千变女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概念和思想当然也不例外。人们常说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 概念是语词的意义内容, 但没有说语词的形式和概念的内容各是什么。好像语词和概念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其中语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 而概念则只有内容而没有形式。实际上, 语词的读音和书写形体就是概念的读音和书写形体, 或者说语词就是概念, 语词的形式就是概念的形式;语词的意义内容就是概念的意义内容, 就是对事物的指称或者说反映。说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 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就是指相同的概念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 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容, 或者说一个语词会有几个不同的含义。说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就是指一个概念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来诠释, 或者说一个语词可以用另一个或另几个语词来诠释。说“语文”是语言, 进而说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 这不是科学的定义, 而是一种非常蹩脚的比喻, 它丝毫不能说明“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关键属性, 就像说“电脑是助手或工作助手”, 丝毫也不能说明电脑究竟是什么东西一样。说“语文”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也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 因为天下任何一种学问、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是文化或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究竟是哪一种文化或人类文化的哪一部分呢?这岂不是如同仅仅说“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么一样没有意义吗?说“语文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同样是不能叫人明白“语文”究竟是什么。这岂不是好比“把发光体的光环误认为发光体本身”吗?以这样的违反逻辑思维形式而昭示的语文教育本质究竟是渊博和高明呢, 还是浅薄和愚昧呢?

三.语文教育本质的理论诠释不甚严谨

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把三个性质不同的“语文”混为一谈, 从而浮光掠影地根据“语文”中唾手可得的种种非关键属性, 来轻率地推断出“语文是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是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违逆了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因而显得不甚严谨。它迷失了系统而缜密地论证和回答语文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语文 (语言、文章、文学) ”的学科的科学的思维和理想的表达之路。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时, 就自然会使语文 (语言、文章、文学) 逼仄为语言, 语文教育也就会逼仄为语言的训练;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人文性时, 就自然会使语文 (语言、文章、文学) 异化为政治形态, 语文教育就会异变成为政治教育;当我们把“语文”的性质视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时, 就自然会把语文 (语言、文章、文学) 作为语言和文化的统一体, 语文教育就会成为语言的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统一物。凡是进行理论研究都是需要逻辑思维的。可是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在诠释语文教育本质时却概念不清、标准不一, 很不善于逻辑思维, 想不到“语文”各自都能表示几个不同的概念, 更不知道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概念的明确和同一。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岂不是太离谱了吗?这种明显地违背同一律 (同一律是人类几千年前总结出来并屡试不爽的四大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之一) 的理论必然要成为自造麻烦, 自找没趣, 最终是自我否定的混乱不堪的理论垃圾。现行的语文教育理论常常以思维大师的口吻教人要如何重视培养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不厌其烦地说明思维能力是如何重要, 思维品质是如何宝贵。可是, 它在自己的专业问题的思维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就走上了一条投机取巧的思维和偷换概念的表达之路, 这种把一个本质并不复杂的事物用同类事物的共性来界定的严重违背逻辑思维方法的诠释, 实在是过于粗疏或马虎, 无不使人感到有某种莫名其妙的缺憾。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就像把“生物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演绎成“生物是什么属性的学科”一样, 然后便从动物的求偶性、群居性、繁殖性等等来推断生物学科具有求偶性、群居性、繁殖性等等一样牛头不对马嘴。这大概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吧!这岂不是“你不说我倒是还明白些, 你越说我反而越是糊涂了”吗?以这样的违逆逻辑思维方法而显示的语文教育本质不知是语言学的悲哀呢, 还是逻辑学的无能呢?

…………

【财务本质理论】推荐阅读:

财务风险的本质08-17

核心本质10-23

服务本质10-20

学科本质10-21

生命本质05-10

本质分析05-11

价值本质05-26

还原本质06-22

人性本质07-26

历史本质07-30

上一篇:多元化的教育下一篇:分层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