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本质

2024-09-18

教学本质(共12篇)

教学本质 篇1

都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有效课堂是我们这些“艺术家们”永恒的追求。那么,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就我个人认为: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 这才是教学的真谛所在。真正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该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最佳的发展空间, 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好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 让学生在课堂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方法, 即我们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就语文教学而言, 关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提高, 我想套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构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旨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在考虑构建教学模式时, 语文学科性质是纲, 其他是目, 纲举才能目张。以学科性质统领教学模式的构建, 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 又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培育爱美的情趣, 所以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科学性

教学模式只有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入主动地投入, 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 就应该建立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 读中感悟, 读中培养语感, 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 变通性 (针对性)

儿童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世界, 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要允许个性的存在,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而不是泯灭个性, 强求一律。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具体教学方法中, 要变指令式为协商式, 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教师要我学”, 而是“我要学”“我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上, 要变确定为部分不确定, 部分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确定性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 不确定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两者结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使不同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 和谐性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以权威自居, 让学生心灵自由, 思维自由。比如, 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平等和谐、宽松自由, 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安全, 允许学生犯错误, 课堂上允许学生讲错话。只有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 才会形成师生间相互推动的合力。

(四) 独创性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是独特的。

在教学过程中, 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表现出波澜起伏, 环环相扣的严密感, 更富有逻辑性和新鲜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它应表现出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在教学结果上, 它培养出个性观念, 探索出创造性的教学规律。

(五) 指导性

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灵丹妙药, 能使枯草发芽, 使朽木逢春。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首先,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 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 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思考, 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 边读边想, 想象情景和画面, 想象既可以立足于现实, 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 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再次, 要注重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不仅要多读, 写也不能忽略, 读写结合, 才能彰显文本本色。

我认为, 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 注重以上五点, 高屋建瓴, 注意模式的科学性, 找准基点;讲究模式的针对性和独创性, 找到起点;追求模式的和谐性和指导性, 找寻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可谓“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使课堂更有效。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运用模式

有效课堂的核心, 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 自己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 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 成功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 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 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 教师不暗示, 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有“情”。自然大方的表情, 适当的表演, 及时的鼓励, 耐心的引导, 都是有情的具体表现。用教师的情去煽动学生的情,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 使思想产生共鸣, 收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 在教学观念上, 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 教以学为依据”, 确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 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使学生的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获得发展, 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 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

总之, 不管何种教学模式, 在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得找准切入点,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引导是顾全大局的, 瞻前顾后的,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 全身心地投入, 方能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运用中,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模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 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 语文教学不应该, 也不可能使用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 而要区别情况, 灵活对待, 常教常新。我们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 对教学模式的运用, 要在“活”字上下工夫, 把他人的模式中的科学教育思想, 活化成自己所特有的模式。

就像写大字一样, 必须要先在格子内写好横平竖直, 然后试着出格, 随心所欲, 信手拈来, 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曲有直, 有变化, 方登艺术之殿堂。教学也一样, 登高望远, 心有所触, 而后“蓦然回首, 那人便在灯火阑珊处”。教有所乐, 学有所得。四十分钟的课堂肯定有效, 且高效。

教学本质 篇2

这几年语文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在这场改革的浪潮中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然而,静心思忖,便会发现浮华背后的浅薄,热闹背后的躁动。现今的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是不尽如人意的,语文仍被赋予各种各样的其他任务,有太多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去完成,越教越复杂,越教越迷惘。语文已经丧失了它的本质。

那么,语文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读书,研究学问,表情达意。

这一过程应遵循“以个体为主线,语言为支点,思维为桥梁,文本为起点,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终点。”的原则。它包含语言教学、思维教学、个性发展教学三部曲。例如拿起文本,首先应架起语言支点,然后探究蕴涵语言支点内部的思维意义,并以此为桥梁,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然而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仍像幽灵一样困扰着当前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功利心理过重,片面追求高分数或为一时的掌声、赞誉,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兴趣、习惯的培养,淡化了“原生态”的语文教学——读书(于永正语),使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因此我认为应淡化语文课堂的功利心理,凸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努力实现语文学科特点的价值回归。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偏于人文内涵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有的实验教师为了体现 人文性,一味追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收益,在教学活动中过多地挖掘课文、字词的人文内涵,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忽略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的教学。

2、着眼学生考卷上的得失,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学习,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偏重语音、文字及所构成的词句、语段、篇章等语文物质形式上的训练。

3、语文课堂上的“中央集权制”。现在,我们很多教师为了取得试卷上的胜利,嘴里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敢把课堂放手交给学生,不辞辛苦,在课堂上滔滔不绝,把45分钟据为己有,唯恐讲得不透不细,本应该是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完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所代替,教师不是引导学生亲历思维活动的过程,只是告知孩子们思维的结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应该读的课文没有读懂,更谈不上有所感悟,有所创新了。

鉴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以为,要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价值回归,在语文教学中凸现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淡化、摈弃语文教学中浓重的功利心理,认清语文课程的本质特点,认真体会和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要认为“语文课只是语文课而已,它上演的是阳春白雪,是与生活毫不相干的故事,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不能教”,恰恰相反,我们应依托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我们不能再“奉教材为圣经”,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在各种场 合学语文、用语文、教语文的意识。要知道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要致力于文本生活化、课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实践,让语文课程贴近社会,走进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语文课堂知识切实转化为学生的生活能力。

其次,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注重多元性、个性化教育,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着力语文综合素养的实现。要注意在孩子的心灵里播下梦想、憧憬和向往,让学生充满幻想,充满对未来的憧憬。有了憧憬和向往,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人的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人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才能热爱阅读,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以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将兴趣、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而且在第一、二学段分别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的目标。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阅读的兴趣。培植了阅读兴趣,等于打下了学习语文的根基。培养阅读习惯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习惯决定着阅读的品位、能力和质量。正如国学大师梁启超所说: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我们教师作为“学习型社会”的开拓者,“让读书成为习惯”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向广大教师提出的时代要求。

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淡化心底的功利性思想,着眼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中思考、感悟,引导学 生亲历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体验思维成功的喜悦,静静地滋养、陶冶情操,进而进行创新。

再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注意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真诚地适时适度评价、激励学生。

现代研究表明,科学的理性与逻辑,需要人文的情意滋润和直觉、体验的辅翼,而人文需要理性之光的照耀。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认为:在语文教学的一系列平衡中,更本质的是知识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教育的平衡。科学性(工具性)体现了一个“真”字,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性体现了一个“善”字,人文是“为人之道”。只有两者的水乳交融,才是新课程语文理想课堂的诗境。要实现两者的水乳交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我们语文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以学生为友,平等交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运用科学的、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激励他们,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语文教学的本质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质;人格精神

人活着,得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语文教师,已注定将语文嵌进了生命的深处,不能不深谙语文教学的本质。

关于“语文的概念”语文界有种种不同的理解,我主张“语言文学说”。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培养学生应用口语和书面语的能力,是语文课的主要目标。但语文又不仅仅是工具,还是一个人一生人文底蕴的重要铺垫。这一点,主要通过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来完成。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内心。作为“人学”的文学,其丰富性与复杂性不言而喻。文学作品中有纷至沓来的客观世界,也涉及天马行空般的精神领域。语文教学除了传授严谨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应用能力外,更要让学生享受思想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具备审美的眼光,从而获得精神的魅力。

因此,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充满思想的精神活动过程。语文教育有思想教育功能,通过语文教育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让课文中蕴涵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我们这里说的作为精神活动的思想还不完全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西方哲学中有“我思故我在”、“人是思想的芦苇”等经典之言,强调思想的意义。中国古人则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宣告思想的力量。所以,语文教学还要培养学生高屋建瓴的思考能力、深刻细致的分析能力、丰富多元的想象能力等等;而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促进,思想与情感圆满地融为一体,则是语文教学的更高境界。

语文教学还应是一个体悟情感的审美过程。语文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好世界,大多数课文都与美有关。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一位有审美创造力的“教育家”,而不是语文知识的“传声筒”。具有艺术美感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而具有审美创造力的语文教师,总是一方面能以自身敏锐的审美能力,把握课文优美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再现课文的意境;另一方面又能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体验、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能让学生敞开心扉,疏论五藏,澡雪精神,能让学生越学越美,越学越乐,成为一次愉悦的精神洗礼,难忘的情感之旅。

从体系内容来看,语文教学大体可以分为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听说教学三个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是特殊的写作和听说,写作也是特殊的阅读和听说,而听说同样也是特殊的阅读和写作。

一、阅读教学解读

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进入阅读的过程中,语言文学通过视觉而转化为相应的大脑图景而构成思维的直接对象,同时语言文字与读者自身的经验世界相互开放,文本在进入读者视野的同时进入读者的经验世界,交往由此开始。由于文本所指向的时空与读者的经验活动的时空存在着必然的交错,阅读过程中的社会交往常常是跨时空的,而这种交往的性质恰恰说明了阅读是一种真正的体验。

作为生物性存在的个体,处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和活动空间中,而在一次短暂的阅读中,不同年代的个体相遇,讲述彼此的遭遇,寻求理解和谅解,有对抗也有妥协。

在阅读结束的时候,伴随着喜怒哀乐的交替起伏,读者与文本书写者的生活和命运紧紧地融在一起,或彼此作为互相激励的诤友,或成为彼此抗争的对手。

每一次的阅读,随着读者深层经验结构的开放,深切的体验带领着读者经验世界的所有成员向交往的主题冲刺。当阅读完成时,文本在这个主题下被改写了,读者的经验世界也被重构了,一次深切的自我总结也就完成了。因此,每一次的阅读都是读者的重生。

阅读是一次体验,是一次重生。阅读的有效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需要和动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阅读兴趣是读者与文本交流的直接反应。学生打开一个作品,情不自禁地被文本纯净的语言、美妙的意象所吸引,于是那种“欲罢不能”的解读欲望便油然而生;或者面对一首诗,感到深奥难懂或古怪离奇,也会激发起“弄个明白”的解读欲求,从而唤醒学生的审美注意,细致深入地解读文本。与这种解读兴趣相联系的解读动机,可以说是生成解读欲望,推动主体情感反应运动的内部原动力,也可以称解读动因,它是在文本信息的刺激与主体的解读心理结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一个解读心理动力系统。这种解读动机作为读者从内部发出的动力,对于文本解读活动有重要作用:一是能唤起解读行动,使解读成为有目的、有意识的解读行为;二是能为解读增添活力。它不仅是解读主体情感反应的始发力,而且也为解读行为的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表现出对文本探究的积极态度。这种具有生命活力和积极姿态的解读欲望,作为“解读反应”的始发点,必将推动解读主体情感运动的发展,以深入到文本内部的深层世界。

二、写作教学解读

写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体验的过程。“随着经验世界中生长于不同时期的经验的陆续到来,最终,作者将完成对自身经验的一次巡礼,而这一次巡礼就相当于一部自传,它使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抽象化,又使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具体化”。

与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不同,写作并没有现成的文本以供其作为体验的对象,因为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由写作,写作的对象往往不只一个,而是丛式地存在于某一主题下。这种丛式存在的对象赋予了写作过程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更大的灵活性,它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经验的到来将更具有意志性,从而写作也就成为意志支配下的创造性工程。

写作,是写作者对自身生命历程的体验。它以关注自身成长的姿态来关照生命中的不同主题,它与阅读一样是对自我的再认识。同时,它也必将激励着写作者更加积极地生活,从而完成在特定主题下的生命之旅。正如萨特所说“作者是他自己作品的产物”。

三、听说教学解读

如果说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文本背后的书写者之间的对话,写作的过程是写作者与经验世界中过去的自我和未来假想的自我之间的对话,那么,以对话为核心的听说是更为本质的体验。

流畅的对话必然以双方更高程度的开放性为基础。作为听说的双方,在对话开始的刹那,承载他们的生命之流在这一时点交汇,双方彼此开放,彼此邀请,双方真正地奔跑于鲜活的体验者而不是任何形式的类体验者的经验世界之中,任何对抗或是欢愉都将在刹那间考验双方价值立场的坚定性,都将为对方带来认识其自身的深刻启示。

听说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和写作,也是一种深刻的体验。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本质 篇4

一、淡化功利, 回归作文本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就告诉我们, 学生作文是出于日常生活的需要。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学生作文却完全变成了应试作文。不少老师的目光完全盯在考场上, 只要学生能把作文写完, 够字数, 不离题, 达到平均分就心满意足了。这其实完全背离语文教学、作文教学的宗旨, 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这样,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些学生到了高三, 写作水平还和刚进高一时没两样, 甚至有可能更糟糕的现象了。

大家都知道, 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人生最基本的能力, 而作文正是这四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由新《课标》精神, 我们应明确, 作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情感, 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应当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 达到关怀人生的终极目的。作文教学还要从“终身教育”的目的出发, 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人的一生, 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习”。

语文老师必须淡化功利, 去掉应试作文的束缚, 转化思想, 一切从学生出发, 牢记教学宗旨, 并在教学中回归本源, 切实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回归到因所见、所想、有所说的写作本质, 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 必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淡化技巧, 让学生挖掘、利用生活素材, 拓宽写作范畴

写作需要技巧, 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关于学生作文写作技巧的书籍多如牛毛。笔者也曾经呕心沥血地根据各种参考书自行摸索出一套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自以为循序渐进, 可操作、可见效, 但几经试验最终都是收效甚微。几经挫折, 几经反思, 得出结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话可说, 无感可发, 写作往往只能胡编乱造, 无病呻吟, 再多再好的技巧也无用武之地。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怎样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古人云:我手写我口。前人对作文早就作出了最朴实的阐述。作文其实就是把想说和要说的话用文字表述出来。要让学生写, 就应该是写他们感兴趣、想说的事物。人们总结出来的种种写作技巧其实都有一个前提, 就是学生要先有话可说。有了这个前提, 才有技巧可言。而我们在实践中却把学生写作后期才需要的写作技巧、经验一开始就拿来训练学生, 自然是吃力不讨好。作家只有写自己熟悉的领域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 同样学生也只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才会有话可说。中学生学习负担重, 阅历少, 不善观察, 写作素材自然少。故此到处去找各种作文题目来训练学生, 往往反而会限制了学生。年轻人喜欢新鲜, 充满好奇, 接触到的事物和彼此交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并充满了时代感和信息感。他们思维的活跃, 感兴趣和了解的事物往往超乎老师的想象。所以只有让学生写他们的身边事, 写他们愿意聊的话题, 才能让他们更关心生活, 去观察生活, 去积累素材。

故此, 笔者改变了一贯做法, 把写作的内容全部交给学生,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写什么。具体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来按照个人想法先确定写作范围和作文及练笔的题目, 并上交老师, 然后由老师按照一定的类型、顺序再让学生选择写作。结果学生上交的写作内容, 关注社会的材料多了, 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多了, 写社会问题的多了, 写个人心理感受的也比较多, 有对社会的关注和应有的责任意识, 有鲜活的新闻事件, 新闻人物材料, 富有时代气息、新颖、极具代表性, 令人耳目一新。题材无论是大至国家大事, 还是小至个人情感, 都反映了他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思想及性格特征。在正式的作文课中, 笔者还会让一个学习小组讨论大家近期喜欢谈论的话题, 并定出写作内容, 接着让他们在课堂上介绍为何写这个内容, 他们如何构思, 并计划怎么处理, 然后大家再就这个话题各抒己见, 老师仅是稍作指导, 之后大家动笔。这种学生根据兴趣自我决定的写作, 有着现实生活中他们喜闻乐道的素材, 也就下笔有文字, 有情感, 有思想, 并真实地还原了生活。这样的操作, 尽可能地挑起每个学生听说读写的欲望, 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认为是接近了作文教学的本质。而作文技巧, 只要老师指导中稍加点拨, 学生就能理解并加以自然运用。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扩大视野, 激活思维

《课标》在关于写作总目标的陈述中特别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在整个写作过程中, 写作和思考是同时产生的, 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帮助你把零乱的思想条理化, 使你的想法经过提炼而清晰起来, 并且进一步发展你的思想。当前社会,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我们语文教师也必须跟上时代, 把它拿来充分地为作文教学服务。不可否认, 现在的学生买书少了, 读书也少了, 但他们的信息量却比上代人更多了。以东莞为例, 很多人家里没几本书, 但学生是家家有电脑, 人人手机可上网。在这样的现代社会里, 教师应因势利导,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使之成为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利用网络收集资料, 利用博客, 应该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作文教学最有效的方式。笔者在实践中为学生开了个博客, 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到博客上浏览并至少写一段话。刚开始的时候, 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设置一些话题, 让学生讲述自己或者他人的故事, 也会找些热门且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来让他们讨论。学生年轻, 都有表现自己和好胜的心理, 自然会很热衷于这种方式。无论是讲自身还是他人的故事, 他们都会追求朴实或者绘声绘色, 以自身的感受去努力打动别人。而辩论更是扩大了他们的视野, 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反驳别人, 他们会收集资料, 借鉴他人, 分析不同观点, 并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此外, 笔者还要求学生把所有同学所写的文字资料下载收集, 以备留作欣赏和素材准备, 随后让学生就此内容写作。通常的结果是写记叙文的同学能有故事有情节, 生动感人, 富于哲理或启发性;写议论文的同学有观点, 有材料, 有说服力;写其他文体的同学也应有尽有, 让人折服。总之, 学生的作文开始变成了有自己思考的文章, 能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这样的做法, 其实也暗合了作文要多看多读多想多写的本质规律。当然学生也往往会有偏激或者绝对化的倾向, 教师在这方面必须做好引导。

四、展示成果, 激励深度写作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由低到高排列, 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需要层次越高, 越能反映出人类的特征, 越具有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越成为更稳定、持久的动力。按照这个理论, 我们可以调动学生不断写作的积极性。写作是个苦差, 就算学生有话可说, 乐于网络, 但真正要写成赏心悦目的书面文字, 学生往往还是缺乏恒心和毅力。教师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苦差变为乐事, 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享受成功的愉悦, 把写作转化为自觉行为, 体验自我实现的需要。

《课标》也在不同的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为了激励学生, 笔者主要是让学生互相合作和展示写作成果。如此一来, 学生就有了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除来源于学生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外, 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比如练笔, 学生定下所喜欢或感兴趣的写作内容后, 先是个人写作, 写完后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互相批改, 然后选出一篇来再进行二次创作、修改。正式的作文同样操作, 但在讲评课上, 由该组的主创者和成员分别就写作及修改过程做详细说明。不论是练笔还是正式作文, 每个小组每次都要把推出的作文作为范文在教室展出, 并且规定在一个学期里,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必须至少要推出一篇主创文章, 学期后集结成册。学生在这样由个人的单独写作逐渐转入多向写作的交流中, 学会多向评议、学会欣赏、学会修改, 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教师此时要做适时指导和抽查, 促使学生变知识为技能, 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乐于交流等良好习惯, 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阅读与收集资料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 促使他们形成技能技巧, 逐渐地爱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同时教师应积极并向校刊及各类报刊推荐发表学生作品, 让学生得到更大满足。这其实是教师从劳累的作文指导和批改任务转向重在引导和激励学生写作的方向上来, 学生真正的回到“我想写”“我要写”的写作本质上。

现代中学作文教学, 要发挥其自身魅力, 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必须去掉一份功利, 多一点探索, 多点人文关怀, 真正认清学生作文本质, 把握写作及学生成长规律, 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 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让作文教学回到原有的轨迹, 恢复其原本的目的和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华秀《写作本质论》, 新华出版社。

[2].王寿山《中学主体性作文教学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抓住教学本质,打造思维课堂 篇5

四中

新课程提出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课堂上,人的发展最主要体现在人的学科素养的发展,而学科素养的发展又是以学科思维的发展为基础。思维是“自然界最美丽的花朵”,思维能力的不同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核心的标志。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两者的核心都是思维。因此,有效落实新课程的要求,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研究、构建和实践思维教学,打造思维课堂。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只要把一堂课的知识内容的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种模式下学生上课往往很被动,思维能力往往得不到发展。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一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教育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思维课堂正是在这种时代的召唤中应运而生的。何谓思维课堂?思维课堂就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课堂,即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标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充分成长的课堂。思维课堂的指导理念是“两心一线”,即学生为中心,思维为核心,活动为主线

思维课堂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知识课堂,它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知识的取舍,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课堂教学线索的设计,对教学手段的采用都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核心。这样以来就会使整个课堂逻辑主线准确而明晰,学生的思维活跃而严谨,学生就能够充分地享受课堂教学的魅力,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

在课改背景下怎样才能构建思维课堂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正确处理教材,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

教材的内容很多,如果教师一个知识点接一个知识点讲的话,就变成了传统的知识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能够正确解读教材,对知识的取舍,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跳出教材而教教材,重新构建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教材。

2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结论性的知识,教师不能直接给出结论,要 巧设悬念,设置疑问。这样以来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己得以解惑时,教师应当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启发、点拨。使其开窍、顿悟,促其思索,帮其解惑。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本质;语用教学

2014年10月18日有幸参加了兰州市语文教师教学研讨交流会,听了市教科所专家对两位教师授课情况的点评,很受启发。专家指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对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反思,“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曹文轩教授语)听着曹教授的教诲,再看我们的课堂:依然是以教师的讲解、提问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着力点仍然停留在文章“写什么”,抓重点词、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技巧、思路结构等方面,即使关注文章“怎么写”的问题,也仅仅注重感悟语言的特点。然而对于学生学习后的语言应用却等闲视之。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怎能提高呢?语文教学怎能不低效甚至无效呢?那么,到底什么是语用?什么是语用教学呢?

一、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感悟语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必备语法知识后,才有条件学习其他学科;个人和社会的交流都离不开语文,表情达意、交流感情、传递文化还是离不开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即积累语言,沉淀语感,运用语言的过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如,在王艳君老师《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中,老师指导生字书写没有平均花费时间,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写“思”,“思”的书写只指导写好“心”字底。这样,学生就会写好所有带“心”字底的字。

二、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感悟语用教学

(一)提高语文素养,感悟语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二)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理解语用

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大量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课标“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悟语用

新课程提倡“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徐艳珍老师在《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让学生思考“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用不同符号画出小柳树和小枣树外形特点的词句,然后品读勾画的句子,比比看谁读得好,后面又运用赛读、选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自读感悟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性格和特点。接着,徐老师问学生:“你是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呢?为什么?”让喜欢小柳树的为一组,喜欢小枣树的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后,课堂辩论:小柳树和小枣树谁最可爱。(把学生分为两大组,相对而坐,双方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充分展示学生个性。通过讨论、辩论,使学生明白道理。)这样,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更有利于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实现了创造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卢小丹,蒋玉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语文知识,2013(01).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用教学 篇7

一、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感悟语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既是思维的工具,又是交际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必备语法知识后,才有条件学习其他学科;个人和社会的交流都离不开语文,表情达意、交流感情、传递文化还是离不开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正确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即积累语言,沉淀语感,运用语言的过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如,在王艳君老师《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中,老师指导生字书写没有平均花费时间,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写“思”,“思”的书写只指导写好“心”字底。这样,学生就会写好所有带“心”字底的字。

二、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感悟语用教学

(一)提高语文素养,感悟语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它以语文能力(识字、 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个性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使学生有较强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健康的个性等。

(二)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理解语用

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就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大量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课标“教学建议” 部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形成是融为一体的,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悟语用

回归教学本质,构建高效课堂 篇8

从回归教学本质的角度来看, 高效课堂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的特定形式和特定含义的基础上, 研究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立足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 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 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 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 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从落实课程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看, 高效课堂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指向。高效课堂是途径, 不是目标;是载体, 不是本质。高效课堂的“高效”不以学生一时的学业成绩为衡量标准, 也不仅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教学投入之间的比值, 应该以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依据, 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标准。

高效课堂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为保障、构建动态平衡的课堂生态系统、以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和幸福成长的课堂组织形式。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有六个“力”要值得关注, 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卓越的成功魅力、长远的发展潜力。这六个“力”, 突出了教学是为“人”的成长服务这一本质, 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得知识和能力的效能感, 关注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幸福成长、主动发展的愉悦感。这六个“力”的背后, 有两条主线, 一是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思考“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基本问题;二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条件下, 我们怎样给学生提供思想引导和技术支撑, 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基于以上思考, 结合我们正在努力探索实施的“整体建构和谐教学”模式, 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高效课堂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的更好更快发展, 首先是健康发展。教学效率的提升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其次是主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优质发展。新课程确立了教是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 学生真正要学的, 就是我们真正要教的。学生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就是检验我们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标准。

高效课堂应该让学生掌握最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结构,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身心品质。简而言之,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方式。学科素养的核心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以及思想方法。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说:“在古代学校里, 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 而在现代学校里, 我们降低了目标, 教授的是学科。”智慧的核心是用良好的思维方式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单向灌输和机械训练上, 教授的仅仅是“学科”知识, 而不去关注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 不去引领学生发现学科知识背后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那么, 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布鲁姆认为课堂教学要始终和学科主要的新观念、新概念以及最重要的原理联系起来, 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课堂学习的高峰体验。

我们实施“整体建构”教学的初衷, 就是引导教师站在帮助学生找到主动学习的工具这一立场上, 解放学生的思想, 启迪学生的智慧, 用贯串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及概念结构、基本原理, 作为一条主线, 对学科知识体系进行逻辑的诠释和结构的架构, 来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程序, 发挥结构的功能, 在内化知识结构、丰富认知体系的过程中, 实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目的。这样的课堂, 才能让学生获得学科素养上的积极提升, 才能凸现高效课堂的魅力。

二、高效课堂要致力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发展路径

把课堂还给学生,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这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但是,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或意愿上, 而应该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切实的载体, 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可行的路径。

我们着力推行“整体建构”和谐教学, 主要从三个方面给学生的高效学习提供思想引领和技术支撑。一是发挥结构的整体功能, 引导学生利用纲要信号整体把握教科书, 利用基本概念或概念结构发现前后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 整体构建学科的知识结构, 引领学生建立丰富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意识。二是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从课前预习开始, 到课内探究和课后互补, 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不断调节和监控学习活动, 对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反思、补救, 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的编组, 小组的构成既有稳定性, 也有流动性;既关注学习差异, 也关注个性特质, 让课堂充满团队合作氛围。三是课堂以问题为纽带, 大致分成“感知教材、探寻方法, 变式训练、感悟方法, 当堂检测、验证方法”三个环节, 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 掌握知识, 学会方法, 培养能力。当然, 对预习情况的反馈交流, 针对学情适时调节学习进度, 发挥教科书的案例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等, 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之, 要为学生的主动学习、高效学习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和发展路径。

科学本质教学:涵义与价值 篇9

一、科学本质教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科学本质进入科学教育研究的视域, 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学哲学界的影响。正是由于科学本质观的嬗变, 观照科学自身才成为可能。

科学哲学起源对真理的研究, 是在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后生长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从培根和笛卡尔一直到康德, 实际上都是以科学为真理样板而进行的认识论研究” (周林东, 2005) 。对科学本质的不同看法成为了科学哲学各个派别的分歧所在。现代科学本质观 (笛卡尔—牛顿) 的解体,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提出, 使人们认识科学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在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批判后发展起来的, 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 Positivism) 。从名字可以看出, 它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逻辑, 一是实证或经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为其奠定了基本的哲学原则。它崇尚经验科学, 主张逻辑分析现代科学。在科学研究中, 先以开放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通过归纳发现规则, 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假说, 再收集资料验证假说, 若假说成立就变成客观的科学知识。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消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是其代表人物。波普尔作为一个革命性的人物, 他的“证伪主义”犹如一声惊雷震动了现代科学哲学的根基。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证伪。

现代科学本质观到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跨越, 实际上体现一种科学图景的转换。这一转换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树立一种新的科学本质观, 即以一种关系性思维代替本质主义思维, 以一种公民立场代替专家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的位置。

二、追问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要回答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科学本质的界定就显得尤为必要。尽管在后现代的语境下, 本质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解的词汇, 但西方哲学传统一直贯穿着这种本原性思维方式。从泰勒斯的“万物源于水”,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到康德提出“道德律”, 这种对世界本原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息过。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才逐渐深化, 人的主体性才逐渐显现。而主体性的过度张扬, 导致了本质主义的滥觞。以“本质主义”视角去审视科学, 实际体现了一种确定性的追求, 它试图把复杂的科学纯化, 但实际上并没有纯粹的科学, 即使在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悬浮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 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 (1) 于是, 任何单一属性的揭示却误认为本质, 注定只会成为自大的“盲人摸象”者。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 “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 (2)

正是为了避免本质主义的狭隘, 审视科学的多元化才成为一种可能, 譬如“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 (3) 被视为美国科学课程改革蓝本———《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 科学本质也分成三个领域:科学世界观,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事业。

基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科学本质的探讨实则是一种本原性探讨, 随着科学的不断演进, 它的追问将永不停息。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自然需要渗透这种人文之思, 以便更好地理解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人文教育, 科学本质具有了如下的涵义:

(一) 科学本质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观的更新。

山西师大的梁永平教授运用科学本质观的问卷调查了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反思:“‘尊权’文化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崇尚教师的权威使得科学教育处在传承真理的轨道上”,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异化’”, “‘考试文化’对科学教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是功利的” (梁永平, 2005) 。正是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导致了科学、科学教育的意义危机, 重塑科学本质观才成为必要。

(二) 科学本质教学的开展将借助科学人文资源的观照。

对科学的理解, 仅仅是在科学内部很难完成, 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的反观才得以实现。这里的科学人文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如我国“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便体现了这种努力。

(三) 科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个体反思与群体“对话”, 主动引导学生以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去体认科学。

传统的科学课堂中, 本质主义科学观主导的语境下, “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成为了基本话语。这种基本话语容易让学生产生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 (4) 正是针对这种现状, 反思与对话对于科学本质观的重建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反思意味着我们把科学从技术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然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寻找科学的源头, 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所进行的观念碰撞的过程。

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是试图在科学课堂内转变师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

三、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科学本质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科学教学哲学提出, 源于其确立了自身独特的价值坐标。其根本取向在于, 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 而是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究自然的历程, 于是科学本质教学不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探寻自然而创生意义的过程。

(一)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

长期以来, 科学被当作真理的象征, 登上了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它不仅重塑自身的地位, 而且把科学自身的方法论强势地推向其他学科。科学这种无意识的发展如同一辆没人操控的高速行进的列车, 它将驶向何方, 何时停下,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发展, 科学呈现出如下的危机: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科学造福方面的进展与它有害的或甚至致死的方面的进展相关联;科学力量的日益增长与科学家们在控制这种力量方面的日益增长的无能相关联。 (4) 这种危机的最大危机是没有思考的武器, 每一个人的头脑都被技术所操控。

这种科学霸权观自然侵蚀到学校教育中, “科学”、“科学方法”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词, 占据着课程表的重要位置, 成为学校的主导知识型。这样的“科学”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而且变成所有学科合法性辩护的魔杖。当人文学科丧失了其独特的方法时, 人的精神世界也被科学支配了。当人文精神退却时, 科学变成了技术, “座架”成为了科学本质, 人的生存家园便消弭在看似繁华的科学镜像中。这时,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科学知识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攀升, 另一方面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却极度贫乏。这种失衡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单向度人”的出现。

(二)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阐释与守护科学的本来意义。

长期以来, 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使得科学丧失前进的方向, 威胁人们当下的生活。一方面, 科学被看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另一方面, 学校的科学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科学成为了控制人精神生活的强势话语, 剥夺了普通民众探寻自然的合法性。这种危机在以实用理性为性格的国人生活中显得更为突出, 因为“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 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 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 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 (4) 而反观其源头,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 古希腊时代的理性不是今天片面的技术理性, 而是包含着目的论和“善”的理念的健全理性。 (5)

科学本质教学试图把本原性思维方式渗透到科学教学中, 进而对迷失的科学进行人文观照, 以澄清科学对于自然与人发展的本来意义。这一新的教学范式的提出, 不要求提供层级化的知识, 而是提出一串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它不是寻找一个确定的“结论”, 而是确认这个追思的过程。

注释

1 (3)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76.

2 (4) 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

3 (2)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6.

4 (3) 陈琴, 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

强化概念教学凸显数学本质 篇10

一、重视对数学概念的引入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是概念的形成学习方式, 二是概念的同化学习方式。有些概念很难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建立与之相关的概念, 较难理解, 可以多用概念的形成方式, 如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函数”。在一次观摩课上, 授课教师依次呈现了三个简单而熟悉的例子, 分别展现了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一天中气温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三个例子引导学生在分析各问题的特征中发现一个事实:在每一个变化过程中都存在变量和常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每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中经历函数概念的形成, 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体会函数中“单值对应”的内涵。而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往往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或相似性,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同化学习方式, 如“平方根”的概念较为抽象, 在引入平方根概念时, 类比已掌握的平方运算、逆运算, 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效果与原认知结构建立联系并产生同化。又如“同类二次根式”可类比同类项概念, 分式概念可类比分数的概念引入。对于不同的数学概念, 要精心考虑概念的引入形式, 让学生自觉参与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的过程。

二、重视对概念的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要求

所谓准确就是要符合逻辑, 有严密的科学性, 符合已有的科学理论, 完备而纯粹。例如函数概念教学中要重点强调几个关键字———“每”、“唯一”、“对应”。又如一次函数的概念:如果两个变量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y=kx+b (k、b为常数, 且k≠0) 的形式, 那么称y是x的一次函数 (苏科版) 。学生在表述这一概念时往往忽略k≠0这一关键性条件。类似的, 反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都要防止丢了“系数不为零”这个条件, 确保概念的准确性。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引导学生参与组织语言给概念下定义的过程,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 又能锻炼他们思维的周密性。

三、注重学生概念表述能力的培养

准确清晰地表述概念, 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概念表述能力, 首先要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其次, 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 不仅要求学生仿照课本的有关表述来做答, 进行规范化训练, 还应特别重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转化训练, 由易到难, 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转化和表述能力。

四、注重概念的巩固及深化

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新概念之后, 应加强对概念的巩固和深化, 引导学生逐步探究新旧知识之间的深层联系与区别, 辅导学生运用概念对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 帮助他们理清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在建立了“因式分解”这一概念后, 给出一组辨析题:下列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

通过辨析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 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突出概念的本质。有时也可以采用少量而典型的反例, 通过反衬对比帮助学生提高对概念的理解水平。如在“圆周角”这一概念教学中, 举出“顶点在圆上两边不与圆相交或只有一边与圆相交的图形”这一反例, 可以很形象的让学生掌握“圆周角的顶点在圆上且两边与圆相交”这一概念的实质。巩固新概念, 培养“回到概念”的思维习惯, 习题的设计应注重概念的本质, 过早给出难题及综合应用题, 训练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篇11

一、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第一,现代科学技术的总量正按指数规律呈爆炸性增长,现代社会的任何人,包括科学专家,也难於穷尽科学的方方面面,学习知识变成了人们一生的任务,所以就有了终身教育的观念。因此,中学生物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能力与方法,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生物学科知识的掌握。第二,在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又是首要的、核心的课程理念。生物科学素养可以具体为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可见整个课程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实施的核心任务就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第三,历年的高考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对生物科命题都作出这样的要求: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探究式学习 实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理念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自主达成知识目标,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学习了方法,发展了能力,领悟和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顺利而自然的达成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所以说,探究式学习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首选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做科学”,是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所以除了片断式的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各个侧面以外,也一定要在课堂上精选合适的内容,进行一定量的全程探究。例如: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教师可以提供参考案例如改变蔗糖浓度或将洋葱改为其他植物等,让学生进行探究,片断式的训练学生探究能力。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可以选择温度或PH对酶的影响,让学生进行全程探究。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由学生自己设计,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使学生自主探寻知识,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意识有所加强。通过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学生之间还有相互学习、质疑、讨论的机会。在这样全程式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運用生物科学史素材 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1.通过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研究的兴趣。真实的情境是创造的源泉,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利用科学史资料创设问题的情景,真实的问题情境会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平衡,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了问题,处于一种困惑与渴望状态中。欲知其究竟如何的追求,使人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时,将科学家们的实验结论改为问题,“如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如何验证光合作用产物有氧气和淀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会产生似是而非的困惑,这时候他们就有了想知道正确答案的需求。若他们的思路和设计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不谋而合,学生从中体会了科学发现的乐趣,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由于在生物科学史的每一个发现过程中,都闪现着科学工作者思维的火花。合理的选择实验材料、精确的设计实验、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手段、严密的逻辑推理都是科学家们获得成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节时,通过介绍孟德尔的生平,他对实验材料巧妙的选择,对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科学设计,对假说演绎法的应用,以及最后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使学生在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理解科学家通过探究发现真理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了科学思维的能力,为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通过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生物科学发现史中,处处渗透着科学家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真、勇于创新、坚持不懈、团结合作、关注社会的科学精神。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结构》时,为学生介绍了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讲述这两位科学家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讲述他们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被否定后又重新修改构建新模型,在一次次失败面前,意志坚定、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学生在对科学史的了解中,体验和领悟着,同时也被深深地感染着,科学精神渐渐地溶入学生的头脑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三)采用多元化评价 促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适时高效的评价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方向及效果。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定要在评价方式上下功夫,改变原有的单一纸笔的评价方式,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从整体出发,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要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方法的品质,实验能力等各方面给予恰当的评价,另外还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实事求是的态度,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好奇心等方面的评价。

教学本质 篇12

一、对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的探讨

1.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历史学科在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历史教学, 通过教师对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奋斗历史以及文化历史的讲授, 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氛围, 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更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当时中国所处的忧患和经历的挫折,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 了解我们应该如何努力, 切实地将发扬民族精神落到实处。

2.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对一个民族的历史的认同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比如在春秋时期形成的“诸夏意识”, 就是先秦时期的民族精神的基础, 凝聚了当时的华夏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中, 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 对于历史的认同是对民族精神认同的精神基础。

3.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我们都知道,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社会化, 让人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人们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是综合性的问题, 并不是单独哪一个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近年来, 各个学科都提倡综合化教学, 在历史学科中也一样, 对于历史的教学要涉及相关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多个方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通过渗透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 让学生能够受到系统的、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教育。

二、创新背景下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1.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及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历史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价值。而在今天, 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使其能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

实际上,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完善, 通过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进行学习, 汲取其中的养分, 吸取其中的教训, 不断地提高当前人类的生命质量。总而言之, 我们要从历史事件的映照中, 正确地认识自己, 不断反省, 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启迪教育作用对教育事业是不可忽视的, 对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2.实现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 人们往往通过学习历史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其他学科都不能像历史学科那样去构筑自我形象以及外部形象,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是在学习过去的事件, 因此在构筑形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即它的过去性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让学生走进历史比较困难。学生感觉到历史是一些遥远的事情, 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历史进行描述以及分析时, 要侧重描述历史的真实性。在教学时, 也要以历史知识的特性为基础, 精心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以此实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三、在实现历史教学价值的前提下, 不断探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我们对历史教学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同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那么如何在实现历史教学价值的前提下, 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本质呢?

1.教学本质的探究

在研究中, 对教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 单从学生和学科的关系来说, 教学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另一个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学, 说到底它最根本的任务、职能就是促进人类及其文化的双重构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来看, 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教学中, 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关系, 这有利于我们对教学本质的理解。

2.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和学科的双重发展

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如何发展, 学者们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历史学者提出了“历史教学的根基在于历史学”的说法。在很多基础教育教学当中, 教师们都在努力跨越学科的领域, 想从课堂的管理以及教学的组织角度出发, 探索性地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 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 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 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 却出现了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其实, 历史教学能对学生与学科的双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它能够很好地将学科和学生两个主体联系起来, 这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总之, 历史不只是一门叙述历史事实的学科, 它同时也是一门解释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对历史的解释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不断推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性化认识, 这也是对当下历史学科教学进行评价的重要角度。偏离学科的教学实践必然会遭遇到文化虚无的困境, 同样的道理, 脱离了让学生发展的目标, 任何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

3.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以及沟通等, 一般我们都采用“多向互动, 动态生成”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一节好的历史课, 必须具有充足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活动, 而且这些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 才能够实现上述的动态过程, 这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例如, 在对于“遣唐使”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日本学者古濑奈津子的一本叫作《遣唐使眼里的中国》的书, 以该书的目录引入课题, 针对该书的目录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 在本书的目录中, 主要包括了遣唐使的哪些内容?

(2)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相比, 有哪些相同的内容?还有哪些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3) 假如你是一个遣唐使, 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4) 你对本书的目录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教学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增加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可能不能全部完成课堂上的题目,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避免师生之间没有对话空间。

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一定要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也就是说,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一定要保证是学生所需要的或是能感受理解的, 如果教师对历史的阐述与学生没有关系或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就算内容再丰富、再有趣, 也与学生没有实质的关系。比如, 在讲到“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这次教学的价值是什么, 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要明白怎样处理本课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被学生了解和感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们选择了从化石的研究入手, 告诉学生化石是研究人类历史、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同时要了解一些神话和传说中与历史相关的信息等, 否则, 学生往往会认为那么遥远的历史与他们毫无关系。

再次, 教师要把历史细节以及历史问题作为历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媒介。我们认为, 一节效果好的历史课, 教师要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媒介, 达到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的目的, 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细节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的一个生活场景, 如果没有历史的细节教学, 也就没有生动的历史课堂。同时, 在历史课堂当中, 还应该设置好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历史教学的价值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历史教学, 不断追求历史教学的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摘要: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而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高度重视历史的教学, 不断探寻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探求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价值,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章新茹.中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探究[J].科技世界, 2012 (10) .

[2]夏辉辉.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J].历史教学, 2013 (4) .

[3]欧阳萍.论纲要信号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5) .

上一篇:怎样丰富地理课堂教学下一篇:Excel自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