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本质

2024-09-08

哲学本质(精选11篇)

哲学本质 篇1

关于武术的概念的争辩一直不休,各持己见,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和视角层出不尽,这为学术研究和探讨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武术概念以及武术本质属性是关于武术是什么的研究,也是在哲学层面关于武术的探讨,弄明白武术概念和本质属性,为武术的其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从武术本体上探讨武术的概念和本质。

1 关于武术本质的两种主要观点

在武术本质上,目前学术界也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多质论,认为武术的本质是多种的;一种是单质论,任务武术的本质只有一种。

多质论者认为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技击通过套路和搏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决定了武术的多样性及武术本质的多样性。他们认为攻防是武术的初级表现形式,是武术一个方面的本质。对人身体健康的促进,对体格对抗能力的增强,对人的教育功能是武术本质的进一步表现,武术本质还表现在修身、医疗、观赏、经济等方面。为此,武术本质是以攻防为核心本质的,其次,武术本质特征还在于促进人的本质发展,促进人自身以及与环境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多质论者通过不同侧面论述分析,并认为武术的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单质论者则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特征的运动技术体系,对武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质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武术的本质就是攻防,并无所谓的其他武术本质存在,如果将其他所有的都看成是武术的本质,那么武术就不存在本质属性。为此单质论者认为武术的本质属性就只有技击,而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教育等等都是武术的衍生特征,而不属于武术的本质特征。

多质论和单质论各自从不同的视觉探析武术的本质,为进一步探讨武术的本质,提供了可贵的参考意见,同事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的争辩,观点的相互碰撞,为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了智慧的思考。通过对两种观点进一步深入探讨,不难发现单质论和多质论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就是双方都是侧重武术的功能,未曾探析武术的本体内涵,未能从武术的本体来分析武术的本质特征,只注重武术的功能性;其次就是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都没有区分本质和本质属性,在哲学视域中,本质和本质属性是截然不同的。为此多质论者和单质论者都不能对武术本质做出科学合理的回答。

2 武术概念回顾

明晰武术概念历史沿革,为更为准确地探讨武术的概念提供理论思路,同时借鉴现代武术争论的各种观点,分析历史,辨析现代武术概念的争辩,为探求武术概念提供更为理论思考和思路。

1932年《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将武术定义为:“武术是国术,是民族身体活动方法,主要具有自卫技能和锻炼体格的功能。”

1957年在北京举行了关于武术问题的研讨会,将武术定义为武术主要目的是防身,属于体育范畴,武术具有技击性质和特点。

1961年出版的《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则讲武术定义为民族形式的锻炼方式,主要包括拳术、器械、套路,属于体育范畴,主要的功能为强筋健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等作用,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

1978年出版的《体育系通用教材·武术》将武术定义为武术主要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内容,根据攻防、动静、刚柔等矛盾相互变化的规律编制各种投手讨论,主要具有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的民族形式的体育。”

1988年的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术定义为是以技击动作所构成的套路和格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004年出版的体育院校教材,沿用了1988年武术学术研讨会关于武术的定义。

以上各种观点,是关于武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观念,反映了武术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武术概念的发展变化,是武术概念本身丰富完善,是接近事物本质的过程。概念也在发展变化,更甚是曹·国正在《博弈经典》中认为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武术概念也在历史的车轮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丰富完善自我概念。近年来,对武术概念的探讨从未停过,主要的观点如下:

邱坯相认为:“武术是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认为武术主要内容是技术,技术通过套路和搏斗表现出来,并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传统体育项目。

谭炳春认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主动内外兼修,武德兼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他承认武术以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形式,注重内心平和武德的修养,同时还强调了武术的教育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曾于红、肖红征认为:“武术是以攻防为主要内容,以体现人体格斗能力为核心,以套路演练、搏斗对抗、艺术反应为表现形式,注意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艺术项目。”他们将艺术作为武术一个特性,也是作为武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杨建营认为:“武术是源于中国的一种围绕技击而展开的投手和持械的运动技术体系。”他认为武术是一种运动技术体系,技击是武术的属性。

上述的各观念为准确地把握武术概念内涵提供了可贵的参考。同时历史沿革和各种观点也表明,武术概念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概念。

但是无论是历史上关于武术概念的论述,还是现代武术的争论,都存在一些有待于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武术概念外延过窄。武术博大精深,承载着民族文化并传承民族文化,不容质疑,在我国也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项目承载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主要载体。但仅仅将武术归为中国或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显然是不能概括武术概念的全部外延。如泰国的泰拳,如果按照武术拳种分类,它肯定属于拳术的一种,拳术属于武术。由此可知,泰拳也是武术的一种,但是泰拳却不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是泰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再如截拳道,则是李小龙根据中西方武术精粹自创的一门拳术,创立于美国,融有中西方武术精粹,显然截拳道属于武术。为此我们承认武术的民族性,但不能仅仅将武术的概念仅仅定义在中国,将其定义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第二,武术本质属性的认识存在滞后性。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求生本能以及古代的军事,武术在冷兵器时代,对军事和人类生活,对军事攻防和人类自卫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武术在冷兵器时代,攻防性是武术最为本质的特征。而现在,先进的武器,法制的社会,使武术的攻防功能进一步弱化,显然已经不再是武术本质属性,核心的功能。武术本质属性随着历史的发展,发生了变化,概念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攻防本质属性的退化,但武术其他本质属性在新时期得到发展。为此仍将攻防性作为武术本质属性或者武术的首要功能,显然滞后于历史的进程。

第三,对武术概念定义的功能性入手,而不是本体。通过以上概念可知,在对武术概念定义是攻防、自卫、锻炼体格等显然都是从武术的功能对武术进行定义的。功能是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本质只有一个,而本质属性则有多个,本质属性决定事物外在表现得功能。从功能论述武术的概念显然存在本能反映武术的本质。为此只能通过武术本体,探求武术概念,才能透析武术的本质。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并从以上各种武术概念萃取精华,为认识武术概念、本质属性和本质提供了参考。正是在对诸学说进行分析考察、吸取诸学说共同点的基础上,对武术概念定义如下: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

3 武术本质与本质属性

关于武术本质和本质属性的问题,首先需要区分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关系,何为本质,何为本质属性,在没有理清本质和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是无法辨清武术的本质和本质属性,也将会使武术的探讨浑浊不清。事物的本质,既指该事物是什么,决定事物是什么东西,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就是他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物所具有必不可少的特征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亚里斯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事物的说明方式中所包含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表现事物是什么的东西叫作属概念,而那一事物的诸属性质叫做种差。亚里斯多德的论述对全面把握区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引用学者周爱光所列举的关于水的实例对本质和本质属性进行进一步的认识。第一,事物的属概念反映该事物的本质。例如,根据“水”的定义,“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这里的“液体”就是水这一物质的属概念,他反映了水的本质,即水是液体而不是固体或者气体。水只有具有“液体”这一形态才能存在,否则“水”就不能存在。第二,事物的种差反映了该事物即种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水的种差“无色、无味、透明”就反映了水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无色、无味、透明”决定了在同一概念中水这一种概念与其他种概念的区别。例如,“墨水”不同于“水”,“盐水”又不同于“墨水”。虽然“墨水”和“盐水”的属概念都是“液体”,但内涵和外延已经超出了“无色、无味、透明”的种概念,为此我们将“水”、“糖水”、“酒水”三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由此可见,事物的本质由本质所决定,既属概念所决定,只有一个,而本质属性取决于事物的种差,可以有多个。

通过分析明晰了本质和本质属性区别之后,运用逻辑学来分析武术本体,进而分析武术本质和本质属性。首先,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根据属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本质决定事物是什么,显而易见,武术的属概念是“体育”。因此武术的本质不是技击,也不是防身,更不是人的解放和增强体质,而是体育。这就从属概念上划清了武术与艺术、农业、军事、商业和宗教等的区别。

其次,由于武术是以身体技击活动为手段的民族形式的体育,显而易见,武术的种差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根据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中,种差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逻辑学原理,可以认为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因为只有“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武术可以区别于体育范畴中的其他概念,即田径、游泳、球类等项目相区别的本质属性。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艺术熏陶、军事属性等都不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而是武术的偶发属性。

综上所述,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脱离了体育就不能成立,这反映了武术的“体育性”。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以区别与其他的体育项目,离开了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武术也将不复存在。为此武术的本质属性为身体技击活动和民族形式的体育。

4 武术的本质属性与功能

在以往的研究中,未能区分武术的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将其混为一谈,通过逻辑学范畴的思辨,武术本质并不等于武术的功能。武术的本质是武术本体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项目、其他事物的诸属性,而武术的功能则是属性的外在表现,是武术本质通过现实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是武术的各种作用。

武术本质与武术功能并不是毫无关系,而是密切关联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功能,事物具有相应的本质属性,才能具有本质属性相对应的功能。例如,由于木材具有其特殊的“硬度”和“可燃性”的本质属性,木材可以用来造房子、木头可以造船,也可以用来燃烧等。但是水就不具备这种功能,因为水没有木头的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水是液体,具有溶解性等特性,固可以用来洗刷等,而木头不具备水的特性,因为也不能具有水的特性。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某事物功能主要取决于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本质属性决定的功能,事物的功能正是该事物本质通过现实表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外在反映。

殊归同路,正是因为武术本身具有“身体技击活动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武术才具有“攻防功能”,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健康”,具有“培养人的功能”等等。因此,武术的功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从武术的本质属性来看,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是体育的“直接性功能”,而其他功能则是体育的“间接性功能”。

5 结语

本文以逻辑学的思辨,对武术本质进行了辨析,对武术本质的研究由原来的功能转向本体,并按照逻辑学观点严格区分“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通过对武术本体分析出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技击性”、“体育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等功能是武术本质属性通过现实,实际的外在本质的反映。

摘要:文章通过逻辑学思辨分析,辨明武术逻辑概念,明确武术本质与本质属性区别的基础上,指出武术的本质是体育,武术的本质属性是身体技击活动和体育。

关键词:武术概念,本质属性,逻辑学思考

哲学本质 篇2

无定论:哲学的本质

对于哲学的本质,哲学家们其所以始终没能达成一致的看法,是因为哲学的本性是无定论的.在实际所进行的哲学研究和哲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在注意到各类哲学的个性的同时,如果不遵循或者无视哲学的.共性,我们就不可能实现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想工作目标.

作 者:徐春根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政法系,广东,梅州,514015 刊 名:嘉应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21(2) 分类号:B016 关键词:哲学   本质   无定论  

哲学本质 篇3

数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哲学中辩证的思想来分析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对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特别是了解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当我们在解题遇到一些疑惑和困难时,追溯问题的本质,挖掘问题的根源,将问题转化到较为简单易解的地方,可以从中得到能反映问题本质的东西,或解题的新思路,或得到问题的结果,这就是辩证的哲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对问题追本溯源,蕴含着大量的辩证思想,如:具体到抽象、少元到多元、低维到高维、部分到整体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数学问题的具体解决,阐释利用哲学思想在数学解题上的方法论意义,表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教学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应用哲学思想解题的几个途径

1.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不少数学问题从整体上解决较为困难,但若将其分解,从对部分的处理结果出发,则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把握本质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本质教学:让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融入课堂。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不应是单纯的解题教学,而应在课堂上融入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把握本质教学。

“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用内容说明形式的辩证关系。“从多元到少元”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体现出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从高维到低维”的思想方法则体现了问题结构的“分解”与“延拓”间的辩证关系。正是这种认识程度的加深,可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把握本质教学:用辩证的哲学思想处理数学问题是最基本的方法。

从前面处理问题中体现的方法来看,辩证的哲学思想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带来了方便。该方法几乎可运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各个部分,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谨记哲学思想的作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敢于用哲学方法去解决。

3.把握本质教学:让“数学美”充满课堂。

我们知道,数学具有对称性、统一性、抽象性、简单性等特征。而简单是“数学美”的基本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在方法、逻辑、概念和表述上。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需要对问题做简单的处理,使得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往往变得——条件更加充分,结构组成变得简洁清晰,实质得到转化,处理步骤更加方便。总之,把握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将每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从而体现了数学的“求简精神”,让“数学美”充满课堂。

“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诀窍。”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说,“先足够地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学好数学,就要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以退为进,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部分、化高维为低维,这样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把握的教学的本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数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哲学中辩证的思想来分析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对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特别是了解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当我们在解题遇到一些疑惑和困难时,追溯问题的本质,挖掘问题的根源,将问题转化到较为简单易解的地方,可以从中得到能反映问题本质的东西,或解题的新思路,或得到问题的结果,这就是辩证的哲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对问题追本溯源,蕴含着大量的辩证思想,如:具体到抽象、少元到多元、低维到高维、部分到整体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数学问题的具体解决,阐释利用哲学思想在数学解题上的方法论意义,表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教学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应用哲学思想解题的几个途径

1.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不少数学问题从整体上解决较为困难,但若将其分解,从对部分的处理结果出发,则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把握本质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本质教学:让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融入课堂。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不应是单纯的解题教学,而应在课堂上融入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把握本质教学。

“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用内容说明形式的辩证关系。“从多元到少元”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体现出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从高维到低维”的思想方法则体现了问题结构的“分解”与“延拓”间的辩证关系。正是这种认识程度的加深,可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把握本质教学:用辩证的哲学思想处理数学问题是最基本的方法。

从前面处理问题中体现的方法来看,辩证的哲学思想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带来了方便。该方法几乎可运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各个部分,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谨记哲学思想的作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敢于用哲学方法去解决。

3.把握本质教学:让“数学美”充满课堂。

我们知道,数学具有对称性、统一性、抽象性、简单性等特征。而简单是“数学美”的基本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在方法、逻辑、概念和表述上。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需要对问题做简单的处理,使得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往往变得——条件更加充分,结构组成变得简洁清晰,实质得到转化,处理步骤更加方便。总之,把握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将每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从而体现了数学的“求简精神”,让“数学美”充满课堂。

“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诀窍。”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说,“先足够地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学好数学,就要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以退为进,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部分、化高维为低维,这样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把握的教学的本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数学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用哲学中辩证的思想来分析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对我们深入了解数学的本质,特别是了解与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十分有益。当我们在解题遇到一些疑惑和困难时,追溯问题的本质,挖掘问题的根源,将问题转化到较为简单易解的地方,可以从中得到能反映问题本质的东西,或解题的新思路,或得到问题的结果,这就是辩证的哲学思想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对问题追本溯源,蕴含着大量的辩证思想,如:具体到抽象、少元到多元、低维到高维、部分到整体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数学问题的具体解决,阐释利用哲学思想在数学解题上的方法论意义,表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教学本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应用哲学思想解题的几个途径

1.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不少数学问题从整体上解决较为困难,但若将其分解,从对部分的处理结果出发,则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把握本质教学的方法论意义

1.把握本质教学:让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融入课堂。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不应是单纯的解题教学,而应在课堂上融入唯物辩证的哲学思想,把握本质教学。

“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用内容说明形式的辩证关系。“从多元到少元”和“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体现出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从高维到低维”的思想方法则体现了问题结构的“分解”与“延拓”间的辩证关系。正是这种认识程度的加深,可使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把握本质教学:用辩证的哲学思想处理数学问题是最基本的方法。

从前面处理问题中体现的方法来看,辩证的哲学思想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带来了方便。该方法几乎可运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的各个部分,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谨记哲学思想的作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敢于用哲学方法去解决。

3.把握本质教学:让“数学美”充满课堂。

我们知道,数学具有对称性、统一性、抽象性、简单性等特征。而简单是“数学美”的基本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在方法、逻辑、概念和表述上。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需要对问题做简单的处理,使得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往往变得——条件更加充分,结构组成变得简洁清晰,实质得到转化,处理步骤更加方便。总之,把握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将每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从而体现了数学的“求简精神”,让“数学美”充满课堂。

“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诀窍。”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说,“先足够地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学好数学,就要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以退为进,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部分、化高维为低维,这样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这是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把握的教学的本质。

道德意识形态本质的哲学反思 篇4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指出,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 但是, 笔者认为, 将道德的一般本质界定为一种受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尚有不妥之处, 其弊端就在于对道德的认识只是侧重从社会存在的角度给予论述, 强调了社会存在对于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 而忽视了对道德主体的研究, 从而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认识。

笔者认为, 对道德本质是否为意识形态的争论, 其实质就是对道德的工具性价值和内在性价值追问的争论。质言之, 如果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那么在实践上必然会侧重于对道德工具性价值的追求。也有人认为, 道德并非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意识形态, 它本身既是目的, 也是手段, 毋宁说, 它本身就是“善”, 是人们自我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所追求的品质, 是人类实现自身价值的终极目标。伦理学家韦伯强调认为, 伦理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不仅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 恰恰是对经济基础和社会存在起着决定性作用。

道德与纯粹的意识形态究竟是一个什么关系?伦理学是一门价值科学, 价值科学与事实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解释、分析世界, 它以事实经验为基础, 而价值科学则是建立在事实科学基础之上, 通过分析解释而进一步向人们提出应该如何的价值要求。因此, 道德的特性就是在真实的认识和反映世界基础之上, 向人们提出更高的价值要求并逐步向理想接近。因此, 理想性, 实践性, 是伦理学的主要特点。什么是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 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基于统治者的需要, 颠倒社会现实的神秘的, 隐晦的精神力量, 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 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形成理论体系, 他为政治提供合法性权威性依据, 并发挥着社会的整合, 凝聚, 引导, 价值导向等社会功能。我们来看, 意识形态是根据统治阶级利益的诉求而制定的价值体系, 它是通过国家工具将其灌输于民众, 其本身也具有着应然性与理想性的特点。

根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我们知道, 意识形态只是基本的思想、价值信仰。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处于上层建筑的地位, 而且具有着思想意识形态的功能, 但是若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规定为道德本质, 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实践表明,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 由国家权利支持的纯粹意识形态在控制和引导人类行为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小, 另外, 从道德的起源来看, 道德也不是被动单纯论证和教化, 而是在道德主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积极的协商而逐步实现的, 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面前具有着创造性和选择性。

另外, 我国的特殊国情也是造成混淆道德与意识形态关系认识的原因。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呈现一元化特点, 比如, 经济制度的一元公有制, 政治制度的下级服从上级, 在道德教育方面倡导单一的“革命道德”, 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革命道德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同。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社会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利益格局出现了重组和变动, 人们之间的利益, 地位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个人自主意识不断提高, 人们的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是固守计划经济以来的道德主体单一化而忽视道德主体利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特征, 继续推行单一的道德说教, 就会脱离人们的实际生活。比如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 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如果不能得到伦理道德的支持, 道德就很容易被人们当作是某阶级利益的自我表达, 当作是限制个体发展的空洞说教, 这就是道德在我国当前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症结所在。

把道德本质理解为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科学结论, 但是仅限于说它在社会结构中, 即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中, 处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地位, 而意识形态不仅不能将道德的核心本质揭示出来, 甚至模糊我们对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的区别和认识。

理论上对道德本质把握不清必然会影响道德的实践及其功能的发挥。道德与意识形态二者认识上的混淆, 在实践上, 道德主体就必然会把它当做一种教化的工具, 从而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道德社会本质论告诉我们, “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意识形态”, 我国伦理学界长期以来, 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前三十年, 不论是国家, 集体还是个人, 都把道德理解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 理解为国家意志的表现,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求回报等美德被无限制的放大, 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的利益被忽视, 道德被视作约束与规范的代名词, 似乎道德就是为了社会发展不得不对个人自由的一种剥夺。从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来看, 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空洞化、单一化的弊端, 脱离群众实践生活, 人民在只谈贡献、牺牲, 不谈索取、利益的道德说教面前成了抽象的群体。道德就被人民群众当成了“圣人之言”, 把践履道德当作是“圣人所行”, 道德成了就以集体名义存在的“传教士”, 将价值、美德以及政治思想一并传达给社会群众, 结果不但人民群众的素质没有得到提升, 反而对道德的理解存在着认识上偏差。道德不但没有成为公民提升主体的方式, 反而成了压抑人性的工具。此外, 大多数伦理学工作者更是以“道学先生”的姿态为其意识形态合法性、权威性进行辩护, 对道德不是看作一种科学和学术, 而是不遗余力的论证和维护主流价值观念。从我国当前学科建设上, 德育并没有单纯的作为一门课程, 而是将道德教育归纳于政治思想教育范畴, 将政治思想与伦理道德思想混淆, 从而导致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发生偏差, 形成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恶性循环。

总结:笔者认为, 道德不仅有它的社会性本质, 同时还有它的主体论本质, 道德不仅仅是用来约束, 限制人的, 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积极的肯定, 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也是主体需要的产物。道德形成一种规范体系来约束人的同时, 也是作为一种价值理想体系来引导人, 激励人。它一方面教育社会成员不应该做什么, 更应该教育人们应该做什么, 培养人们的善意、爱心, 同情心, 引导人在实践道德的时候体验自我内心的幸福感和那种人之为人的尊严感, 光荣感。社会本质论伦理学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阶

酒楼上的人生

——《在酒楼上》解读

胡争飞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在酒楼上》, 这部最具有“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在酒楼上》, 这部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文学作品;

《在酒楼上》, 这部在人生边上的彷徨的寻梦之作。

鲁迅, 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致的观察, 谱写了一段辛酸而凝重的人生往事, 诉说了一种世事沧桑的苦味。

时光荏苒, 物是人非。曾经的彷徨, 曾经的失意, 曾经的过去, ……, 曾经的一切, 一去不复返。那种陌生的感觉, 一直萦绕在今天他的心里。对S城的陌生, 对朋友的陌生, 还是对自己的陌生, 他可能不知道, 也可能知道。但他在四处静静地寻找, 寻找曾经的那份执著, 曾经的那份追求, 曾经的那份梦想。

“我”, 漫步在S城熟悉的地方, 本打算寻访几个以为可以会见到的旧同事, 诉说自己心中的苦闷, 畅谈激昂的往事, 找回人生的信念, 但是, 一切好像变得难么生疏和哀愁。

也许, 心中始终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惆怅, 以及冷漠的环境, 正好促使他想起那熟悉的小酒楼, 来消磨这无边的无聊。来到那里, 一切如故在此, 但只是已没有熟悉的面孔, 没有熟悉的声音。一个偌大的S城, 自己完全变成了“生客”仿佛, 这里并不欢迎他似的。然而, 他还是迈进了那曾经不知走了多少遍的熟悉门槛。楼上却“空空如也”。唯有楼下的废园, 老梅、山茶树, 还有一丝的生机, 赋予了人的生机与活力。面对此时此刻的心情与此景, 愁容满面的他, 欣赏丰富而激烈的此景, 这才算是最大的欣慰吧!“酒肉穿肠肚”,

眼前的一切依旧陌生, 渐渐的感到了孤独, 但又不想被人打扰, 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看, 静静地听, 静静想。

然而同窗的迂缓到来, 打破了这一切的“和谐”, 但是他并没有懊恼, 只是感到吃惊和奇怪, 曾经的好友却变得如此模糊, 当年思想活跃、敢作敢为的吕纬甫, 却变得如此苍老、衰瘦、颓唐。吕纬甫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让他感到悲伤和失望, 甚至绝望了, 两人人生道路截然发生了剧变。

吕纬甫诉说了一些自认为“无聊”的事, 他只是默默地听, 时不时回应一句简短的话语, 他可能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倾听这个同窗身上发生的“巨事”。第一件事, 为弟弟迁葬时, 找不到弟弟的骨殖, 但仍坚持把旧坟里的泥土装进新棺材;“我”实在是一个庸人, 我这时觉得我的声音有些希奇, 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阿阿, 你这样的看我, 你怪我何以和先前太不相同了么?”是的, “我”发现了他的不同, 变得那么陌生, 变得那么可笑, 变得那么无知, 做了一个欺骗母亲, 又欺骗自己得傻事。现在的他, 是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真诚。第二件事, 为船户女儿阿顺买来剪绒花, 阿顺却已死于诳言;阿顺, 一个典型的农村传统妇女, 勤劳, 能干, 踏实, 真诚。吕纬甫很喜欢她和她的性格, 从她那里, 他可以找到一个

级斗争为基础, 以社会存在为前提, 将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界定为道德的本质, 这是一种分析社会、认识社会的方法, 但绝不是唯一方法。如果我们只是强调道德的意识形态性, 强调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性, 就必然会模糊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个基本的方法论问题, 道德来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 他应该是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理想。并“祝赞她一生幸福, 愿世界为她变好”, 尽管如此, 天不佑人啊!可爱的阿顺被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害死了。如今仅迫于生计, 教授这种传统的封建毒瘤, 继续危害人间, 危害下一代。这是“我”不愿看到的。意志消沉, 精神颓废, 已经成为他的代名词。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 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些无疑都是非常可悲的事。

酒后的真言, 吕纬甫凸显了闪光的品质, 而且并没有真正完全丧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些基本的良知。这使我很感激, 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也许, 当时的自身经济处境和时代所迫吧, “我每月有二十元, 也不大能够敷衍。”

一个如此激进的年亲人, 曾经胸怀天下苍生之志, 满腹报国之心。“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的时候, 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的时候。”却变得“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 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却失去了“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当慨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此时更显现了目前的, “敷敷衍衍”“模模胡胡”浑浑噩噩的本性了。早把那些旧日的梦的痕迹就忘却了。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 这就是促膝长谈的“答案”, “我”, 知道了所谓的答案, 要朝着“正方向”一直走下去。

面对社会, 面对别人, 面对自己。常常会有人说“郁闷”“无聊”“混日子”“我不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 我不知道我将来要做什么。我只感到郁闷之极。这是在无所事事, 但是还能怎样呢?”“这个世界真没有啥意思”“我们所做的都是徒劳”。其实吕纬甫式的经历在现实社会比比皆是, 只是我们不太过多的深思, 不太过多的自责。当然这些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当我们常常产生困惑和迷茫的时候, 会说出“郁闷”的话来。像吕纬甫式的人物, 吕纬甫式的经历, 我们真的要过着吕纬甫式的生活吗?

读完《在酒楼上》, 回想人生, 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但却早已逝去。现在我们只想实实在在地思考, 思考过去, 思考现在, 思考未来。

这些曾经的誓言, 曾经的幻想, 曾经的努力, 只为一生的幸福。昨日的辉煌和荣耀早已逝去, 新的辉煌和荣耀却静静的等待。只是需要你的坚守与努力, 慢慢才会靠近, 才会获得。

把握现在, 就是把握未来;把握喜欢的事, 就是把握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英汉语法本质异同的哲学思考 篇5

英汉语法本质异同的哲学思考

英汉语法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规律和研究传统,而自<马氏文通>以来,西方的语法体系却一统天下,成为语法研究的唯一标准.从语言哲学的高度看,语法并非只是词法和句法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语言的`组织规律,是语言组织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过程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英汉语法本质的异同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区别了形式语法和语义语法两种不同的语法类型,分析了其异同背后的深层原因.

作 者:冯智强 FENG Zhi-qiang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62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年,卷(期):6(1)分类号:H04关键词:英汉语法 异同 哲学思考

哲学本质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人的个体本质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1-02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当代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是什么即人的本质问题作了系统化的阐释。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反对一切抽象的人性理论,他主张和坚持的是具体人性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本质是劳动,将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实践基础上从两个不同角度客观辩证全面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即人的类本质和人的个体本质两方面内容,而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为我们正确的认识人和对待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实践基础上的“内涵”揭示

对于人是什么这个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几千年来众多哲学家进行过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争论,却并没有得出一个站得住脚的理论。大部分学者以唯物辩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充分尊重客观之间的前提下,对过去的有关于人的本质的概括进行了大胆的借鉴和创新,从两个角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内涵。

人的类本质,就是人区别于其他非人类的独特的固有属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地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从上面的话中,正是说明了人和动物的区别。众所周知,世界上的物种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而与所处环境产生形式各异的反应,人类与“非人类”的本质差异在于,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对客观环境进行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改造。也只有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方能真正揭示出人的本质,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自由自觉的活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表现。我们可以看出,正是通过对人的类本质的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指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正是人的本质力量之所在。

用实践劳动为前提,从意识里的人转化成真实的人,把人类和“非人类”的内外在差异概括成“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在过往的理论界是一个不小的颠覆,同时也对人的本质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有着的卓越贡献,将人的本质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在继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说明了人的类本质后,又进一步说明“每一时代历史的发生变化的本性”。在马克思的经典论述中,他把人类内在的根本差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个体本质论述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本质定义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的本质这一问题的经典论述,首次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真实面目。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揭示

类本质与个体本质从不同的角度高度概括了所谓真实的人的相同点,而且每个视角都于个人有着紧密的联系。每一个独立的个人简单地说都是个体与类的辩证统一体,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且,人的本质就是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并统一于人的需要。

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认识人的类本质是更好地认识人的个体本质的依托,揭示人的本质第一步要弄清楚类本质,也就是人究竟是什么,然后才能更系统更完善的分析“作为自己的人是什么”;另外一个方面,认识人的个体本质是对人的类本质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准确弄清人作为个体的本质是有助于对人的本质更好的解释和阐述,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是特殊的独立存在的个体。想要更深层次地认识和揭示真实的人的本质,单纯依靠解读人的类本质还相去甚远,还要辩证认识和更深层次的把握人的个体本质。总而言之,人无法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整体自然也无法抛开个体而超然存在,两者相互依存。正如马克思所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再去研究每一时代历史的发生了变化的人性。”

三、对以往理论的颠覆和完善

人的问题从古至今向来都是哲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人在自身净化和历史推进的过程中如何认清自己、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哲学世界和意识形态领域探寻和研究的内容。自从西方古典哲学家抛出“认识你自己”的呐喊,西方的哲学世界留下了众多的形形色色的观点;在遥远的东方意识领域,人性问题更是一直吸引着古代先哲们的关切和兴趣,争论激烈延绵整个中国哲学史。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产生之前,中西方的传统人学理论大致都是以唯心史观和抽象人性论为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批判继承传统人学理论的前提下,把社会人性论和唯物史观作为基础,以真实存在的人为立足点,客观公正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是沿着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方向形成和发展的,实现了对抽象人性论的超越以及对传统人的本质内容上的超越。

在中国先秦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提出了“性恶论”的主张,并相应提出了“化性起伪”的主张,认为与生俱来的是“性”,而后天习得的是“伪”,并强调人的本性必须改造,而且是可以改造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先驱思培多克培认为,人产生于自然,人的本质属性就是自然的属性。而在欧洲近代哲学中,用人的生理需求和自然欲求等自然属性来说明人的本质是主要的思想倾向。如霍布斯就明确表示人的本质是邪恶的令人厌恶的。洛克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本能的保护自身的。费尔巴哈集自然主义人性论之大成,认为人产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感性欲望、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如空气、食物、水等自然属性都是人的本质。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中,郝拉克利特把人的灵魂即理性、思想等当做人的本质。苏格拉底进一步完善了人的精神属性理论,他把自己的哲学看做是研究人的精神自我。欧洲近代哲学普遍把尊重理性看做是一个基础特征,康德把人的理性本质推到了另一个巅峰,认为人作为有目的的理性而存在,核心立足点是人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客观环境为自己创造理性的需求满足,人的自由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黑格尔在康德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要把人的本质放回到现实世界。费尔巴哈是感性人学的集大成者,认为人的本质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主观产生的。他认为:“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是最高的能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品质,以及人的存在的目的。”

在中西方哲学中,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都有所猜测及涉及,但都不深刻。如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很多都主张人性是后天通过教化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而形成的,主张人性是变化的,其中以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最为典型。而在西方哲学中,有人明确提出:“人类在本性上,也是一个政治动物。”他预测人本质属性中的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欧洲很多近代哲学家都涉猎探寻到人的本质属性中的社会属性。培根认为人的固有属性包含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洛克则认为人是有理智和语言的过社会生活的动物。费尔巴哈则说:“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人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哲学家们借用人的社会属性揭示了人本质的意识,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考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来分析,这些善恶标准绝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使人与动物分别开来的人的根本属性,因为我们不能说人是善的、动物是恶的;也不能说人是恶的、动物是善的;同样也不能说人无所谓善恶,动物才有善恶之分。这以上的说法没有一种能真正把人同动物区分开来,所以道德属性不是人的根本属性,人是什么也不能以道德伦理观念来回答。善恶没有一条绝对的标准来区分,因此我们也不能将人笼统的分为两大类:善人和恶人。人的善恶行或者道德性,这是人的一种属性,又是人的本质表现之一,绝不是人的本质。

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保持活力的新生长点。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学的课题:中国人的个性解放问题、自由问题、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素质问题、人权问题等等,都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给予科学的回答。所以,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学就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突出人学问题,就会成为脱离时代的、落伍的、没有生命力的教条。因此,我们要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去认真了解它、研究它,因为它具有十分重大的当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张文喜.马克思论“大写的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史(上)[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哲学本质 篇7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也是进行科学决策的首要原则。邓小平指出:“对于我们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认真地去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和现实,才能够正确制定我们的战略规划,部署我们的力量。”他强调“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行政决策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它是对行政行为的一种选择活动。这个选择正确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此,政府决策必须从实际出发。决策从实际出发,首先要做到从决策对象的实际出发。任何决策都有一个对象问题,都是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决策。决策对象的客观规律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最根本的实际。只有符合决策对象规律,才谈得上决策的科学化问题。因此,决策者实事求是地对待决策对象,是提高决策正确程度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即把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它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使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基础的一环就是进行周密系统的调查研究。

深入而正确的调查研究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也是做出决策的前提。毛泽东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因此,在做出决策以前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如果不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调查研究上,而是放在开会、讨论,或者关起门来冥思苦想上,那就“一定要产生错办法和错主意”。1941年8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名言。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更没有决策权。”

现代社会,经验决策已转向科学决策,仅凭个人、主要是领导者个人的经验、智慧来决策已不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要在现代社会的舞台上做出科学的决策,就必须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依靠调研机构、依靠群众、专家和集体的智慧,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了解情况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丰富,政府机关进行决策,其智囊团、调研机构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些机构、人员呈给决策者的已经是第二手、第三手甚至是经过多次修改的资料,与基本情况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所以直接听取民众的意见,尤其是对一些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问题进行决策时,直接听听群众的声音,决策者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启示。所以在行政决策领域中引入听证制度,使决策方、决策相对方、决策相关方聚集起来,就是为了决策者可以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更便捷的方式,既省去了许多奔走讲解的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又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可以认识事物的本质,对行政客体的规律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行政决策的科学性自然能够体现出来。科学决策要求民主化、科学化,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就是民众直接参与的扩大化,民主的体现,之所以在行政决策中引入听证制度,采用把代议转化为直接参与的这样一种形式,就是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够深入调查研究,从而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二、群众路线是行政决策听证制度的宗旨

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创造社会历史的活动,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活动,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就是社会发展,而一定的历史主体就是社会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所以说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必须充分相信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创造性。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主角。

在行政决策中坚持群众史观,群众路线是行政决策的生命线,离开了群众路线,决策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决策的主体,行政决策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决策的一个根本问题。毛泽东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群众路线可以帮助决策者正确认识行政决策的方向、全面把握决策信息。任何决策都有一定的目标和指向,总是为了回答或解决一定的问题,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无论针对什么问题的决策,其根本目标和方向都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任何决策都必须以“为人民服务”和“向人民负责”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既然我们的决策活动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那么在决策过程中贯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顺理成章的。同时遵循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发动群众,才能及时捕捉到大量信息,倾听到实践的呼声,才能更正确、更全面地分析、处理信息,从而使决策有足够的客观依据,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正是群众路线在行政决策领域的体现,只有把群众路线作为它的宗旨,才能确保听证制度初衷的实现,实现决策民主,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决策,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听证制度在我国虽然是舶来品,但经上述分析不难发现,其实质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群众路线等经典理论,也符合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因此,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将听证制度引入行政决策领域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摘要: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还处于成熟发展的时期, 它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令人疑惑其存在合理性的问题, 本文深入探析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 发掘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群众路线的哲学本质。

关键词: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本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0-91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10页

哲学本质 篇8

第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怎样才能提高竞争、生存和发展能力, 这是企业文化向人们提出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组织意识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产物, 是观念上的上层建筑, 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体系。企业文化是企业主动建设的、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意识形态, 其表现形式是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是企业文化的实质。

第三,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哲学的归宿在于人,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标和归宿, 以人为本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 而且还赋予当代企业文化以全新的意蕴和根据。

二、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及其特征

在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定阶段,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构成了当代中国企业的三大阵营, 也构成了三种文化类型, 即国有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和外资企业文化。国有企业文化是当代中国一种典型的企业文化类型。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 先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代表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推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 民族性。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 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及传统国有企业的优秀文化。也就是说, 国有企业文化深受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影响, 其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具有显著的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和谐思想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

第三, 时代性。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的时代性, 就是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色和当代中国国有企业的特点。

第四, 开放性。中国国有企业文化的开放性是指企业文化建设立足中国而面向世界, 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和国有企业文化优良的文化传统, 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企业的一切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对于外来企业文化的借鉴和改革开放已成为时代的主流。改革开放使国有企业开阔了视野, 接收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 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有企业要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企业和谐的文化成果, 使企业文化适应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 真正担当起促进企业发展的历史责任。

三、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本文对企业文化的价值定位, 应该是先进的企业文化, 而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任何企业中既存在着先进的、进步的文化, 也存在着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通过有意识地培育、建设和塑造而形成的。

当代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涵就是以管理哲学为核心, 从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 按照国有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地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统一起来, 通过对国有企业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总结、提炼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理念, 并加以扬弃、继承和发展, 解决当下国有企业文化存在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矛盾, 处理员工的全面发展与企业发展的矛盾, 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实践活动, 把企业管理者的理念培育成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实现全体员工的文化自觉, 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基业常青的愿景和使命。应该主要突出抓住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 突出当代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突出这一特征。

第二, 突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管理哲学的观念。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解决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什么样的国有企业文化、怎样建设国有企业文化的哲学命题。

第三, 突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思想, 就是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当代发展与当代标志, 对于指导中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摘要:本文所称国有企业文化, 主要是基于狭义的企业文化, 即企业精神文化, 相对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而言。国有企业文化具有先进性、民族性、现代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就是以管理哲学为核心, 按照国有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结、提炼先进的国有企业文化理念,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确保企业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哲学本质

参考文献

[1]颜晓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哲学本质 篇9

1、指涉主义

指涉主义的观点主要指的就是作为艺术品的价值, 是来源于艺术作品本身以外的非艺术性的经验。那么在音乐教育、在音乐的领域来说那就是指存在于音乐本身之外的各种信息和声音等所表达的事物, 也就是说, 一件艺术品的成功和价值是取决于它作为艺术品本身之外的各种艺术特质。正如著名的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的那样:艺术作品的特质, 是根据其所传达出来的独特的情感, 也就是意, 来决定的。这种观点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再看我们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论述的马列主义官方美学的教条中也得到了印证。为此, 我们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到, 要想去判断一部艺术品是否有着深刻的价值和艺术涵养, 我们是不应该根据这件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或者是艺术品本身存在的那种价值来进行艺术价值的判断, 而是应该用一种独特的视角、用一种世界之外的眼光去判断, 这种判断是根据非艺术的事物来决定的。

2、形式主义

从审美学的视角来看, 形式主义和指涉主义是完全相对立的两个概念, 而且形式主义和指涉主义对于音乐审美的思想也是完全不相同的。在形式主义看来, 艺术作品的价值来源于艺术作品的本身, 艺术的根本就是表现艺术作品的本身, 来源于艺术作品对自身的认知和鉴赏, 这是艺术作品与生俱来的、纯天然的特质。运用这种哲学的角度来欣赏音乐作品时, 我们会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对这种作品的欣赏和鉴赏, 这种美感的情感流露是自然不加任何雕饰和刻意的, 它不故意和片面的追求和某种情感相结合或者是相似。这种音乐美感把我们这群欣赏者引领到一个超自然的境界, 把我们从纷纷扰扰、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解救出来, 将我们设置于一个和利益、善恶无关的场景之中, 更大的程度上对音乐自身的情感进行升华。

3、绝对表现主义

绝对表现主义指的就是包含了指涉主义和形式主义两者在内的优秀的精华思想。但是需要我们明确指出的是, 这种绝对表现主义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将形式主义和指涉主义二者进行单纯的叠加和融合, 这是一种区别于二者却又与二者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音乐哲学观点。绝对表现主义所倡导的音乐本质和价值是一种情感上教育, 它所坚持的真理和价值都是来源于音乐艺术作品内部。所以我们说, 一部艺术作品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地方要从这件艺术作品内部本身来进行挖掘, 而不是简单地凭借艺术的表面和其他的现象来判断。

绝对表现主义对于初学音乐者来说是基础、综合而又简约的观点, 这种观点不仅仅符合现代人对审美的视角和对事物本身的探究, 同时也是符合我们目前高校音乐教学中教与学相结合的原则, 更符合学生的理解心理和学生的特点, 为此,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二、从哲学角度出发审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本质

在上个世纪的西方哲学体系来看, 指涉主义和形式主义都是将对象建立在特定的环境和关系基础之上, 加上存在和存在者的区别的论述更是加深了这种关系主义和观点的经典性。其实一直以来, 我们对音乐艺术作品的欣赏都是很受音乐本质主义的影响的, 而且, 就目前来看, 很多的音乐学者也已经将这种关系理论引入到高校音乐的教育教学之中, 同时也在各种关系之中探讨音乐本质的问题, 并不断地在音乐领域进行实践和完善。我们来看看我国的音乐教育领域对于哲学角度审视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本质, 在我国也有很多的音乐界的权威人士对音乐教育中的各种哲学关系作出的精辟的论述,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列举几个比较先进的思想理论, 比如, 韩忠恩教授认为音乐是存在于音乐文化、音乐文化当事人和音乐文化物这几个元素的关系中;修海林教授则认为, 音乐是存在于物化形态、观念意识和操作行为三者关系中的, 等等。不管中外的音乐界的学者如何解释音乐的本质, 总的来说还是相似的, 他们都一致认为音乐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为存在依据的, 都是离不开人作为载体的, 音乐的存在必须要以人作为音乐创作的主体、表演的主体以及欣赏的主体, 否则这样的音乐艺术将毫无意义可言。

三、音乐教育中哲学观点的实践意义

随着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世界观的不断转变, 我们对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的改革也是迫在眉睫。为了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欣赏能力, 我们对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 以适应音乐界的大潮流。那么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如何发挥我们的音乐哲学观点来促进学生对音乐本质的了解呢?

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 我们音乐教师应当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与此同时不失时机的刺激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众所周知, 对于搞艺术的音乐人来说, 创造精神是多么的重要和关键, 它不仅仅决定音乐人未来的发展, 而且对未来音乐界和人们的审美情趣的走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我们必须要具备这种良好的精神品质。

四、总结

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分析哲学视角下的音乐教育的音乐本质,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本质不仅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质的领悟能力和欣赏能力, 促进学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的转化,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音乐素养, 与此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促使更多的学生紧跟世界的潮流, 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趋势和大潮。

摘要:在进行高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 需要我们深刻的了解音乐教育所提倡的哲学观点, 并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应用于其中, 从哲学的角度上具体体现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本质。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角度,理论和实践意义,音乐本质

参考文献

[1]崔璨.《传统与时尚的流变、创新与整合》——文化哲学视野下的周杰伦音乐.[M].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 (2) :第323页—第324页。

[2]王冰.WANG Bing.音乐审美经验的心理要素在认知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M].——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 4 (4) :第562页—第563页、第578页。

哲学本质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手稿》, 如无特殊说明, 下文凡是引自该书, 均为人民出版社2000版, 只标注页码)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 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提出人类社会必然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 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 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一.人与动物的比较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置于自然的维度中, 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 揭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

首先, 马克思分析了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他认为, “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 (56) 。任何生命,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 要想存在, 就必然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物。人虽然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 但首先是物质性的存在。就是说, 不管是人, 还是动物, 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的生理欲求后, 才可能存在, 才可能从事其他活动。这就意味着, 对于任何生物而言, 要想生存, 就必须先要占有欲望的对象。然而, 欲望的对象又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105) , 必然向外在于自身的自然索求。所以, 动物也好, 人也好, 在自然面前都是不自由的。比如“饥饿”, 马克思举例说, “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 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 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在这个意义上, 人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 人就是动物。所以,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 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105) 。

人虽然与动物一样时刻依赖着无机自然界, 但是, 马克思又强调, 人根本不同于动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对于动物来说, 自然只满足了它们生存性的物质欲求, 但对于人而言, 自然不仅是维持人物质性存在的基础, 也是人精神性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意识来源与对象。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56) 人在与自然的交往实践中, 形成了唯独人才具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 人不仅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 而且将人自身包括人的行为纳入到认识的范围中, 从而做出反思, 并指导人的行为, 实现一定的目的, 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 正因为有了意识的指导, 人的劳动才不同于动物的劳动。马克思承认动物也有劳动, 他说“诚然, 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 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 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 “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 (57-58) 。就是说, 动物的劳动只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求, 纯粹出于生存本能, 并没有能动的意识作为指导。“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57)

相反, 人的劳动则全然不同。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57)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58) 所谓“内在的尺度”, 就是主体自身的目的与需要;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就是指各种自然规律。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劳动, 而且能认识规律, 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劳动, 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人的目的与需要, 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物质欲求, 更是精神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58) 因此, 与动物相比, 人的劳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是有意识的而非本能的, 是自由的而非仅仅为了生存。

二.对象性活动与人的类本质

如上所述, 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劳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出构成人的本质属性的劳动, 是一种对象性活动, 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这一类本质。完整的劳动, 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即劳动对象、劳动结果和劳动过程本身等几个环节。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第一, 劳动对象———自然,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 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 是抽象的东西” (107) , 所以, “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106)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 又没有对象”, 那么, “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 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 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 (106) 显然, 这样的现实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于是, 马克思通过反证法证明了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 自然作为现实存在物, 必然也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继续指出, “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 那就意味着, “它是感觉的对象, 是感性的对象, 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 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 (107) 。就是说, 自然作为现实的对象性存在, 是人的感觉的对象, 是人的感性对象, 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第二, 劳动结果———产品, 是对象性存在。承前所述, 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有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获得各种满足人的欲求的物质, 从而使自然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成为人化自然, 这就是劳动结果, 马克思称之为产品。他说:“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人化自然作为人类劳动改造的结果, 已经根本不同于自在自然, 它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第三, 劳动过程本身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 (54) 因此, 如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外化和对象化, 那么,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 或活动的外化, 外化的活动” (54) 。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对象性活动。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 人通过劳动, 合乎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所以, “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58) 。这时, 作为“作品”的人化自然, 就成为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深深烙上了人类的印记。通过人化自然这部“作品”, 便能反观并确证它的“创造者”———人类的劳动及其本质力量的伟大。

第四, 劳动主体———人,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57) 所以, 对于动物而言, 劳动“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 是本能的活动, 与它的生命本身是同一的;但对于人而言, 劳动更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劳动中,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57) , 换言之, 人通过人化自然这部感性的“作品”, 在劳动中直接确证自我本质力量。所以, 人也成为对象性存在,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57) 。

综上所述, 在马克思看来, 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 虽然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存在物” (107) ;但是, 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57) ,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人才是类存在物。” (57) 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界”, 来“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并把“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 (57) 。

最后, 我们愿意引用《手稿》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自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 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 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 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 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 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 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10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彭富春, 《哲学美学导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孙伯鍨,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5。

[4]韩学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5]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载于《复旦大学学报》, 1996 (4) 。

哲学本质 篇11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 因而这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劳动或实践出发, 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一) 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

说:人是“类存在物”, “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 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 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 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 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那么, 人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 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 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 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 可以自觉地调整他的生活, 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 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 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 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 人之所以为人, 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 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二) 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

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 或者说生产成为人的类生活的本质, 那么生产又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生产也就是劳动, 这应当是无疑义的。劳动的现实化指的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式, 这一形式就是 (劳动的) 对象化。马克思说道:“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此, 马克思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 而劳动产品显然是劳动对自然物体加工的结果, 这就建立起了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 劳动的人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 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这样, 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生产、劳动或实践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 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 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就前一方面而言, 人改变着外部世界;就后一方面而言, 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由此可知, 如果说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本质, 那么生产、劳动和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 劳动是人的本质, 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是异化劳动, 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假定人有固定的本质, 承认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 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 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 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 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 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 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 是劳动本身。

其次, 在《手稿》中, 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 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 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 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 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 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 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 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 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以往人们过分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把它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 而忽视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甚至把关于类本质的理论当作不成熟的思想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对立起来而加以否定。其实, 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内容, 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马克思立足于生产劳动去揭示人的

类本质及其特点, 体现了一种把握人的本性的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欧洲哲学史上, 历来有人道主义的传统, 在许多哲学家那里都表现出了对人的问题的关注。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 实际上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 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存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紧紧抓住自然界和人, 力图把人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 看作是类存在, 但是他却把人的类本质看作是友谊、爱情、意志和心。在自然性上是具体的, 在社会性上仍然是抽象的。尽管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不同, 但如果从哲学思维方式上来说,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倒是一致的:都是思维与存在二元立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是用劳动来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改造的。他认为, 劳动生活是人的类生活、类特征, 正是由于劳动, 人成为现实的存在物, 成为自由的、普遍的、社会的和实践的类存在物。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发现了人的历史本质的运动和现实社会历史的运动。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为理解

人的真实生成本源以及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真实基础, 特别是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 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认为, 人的本质的根源不在某种绝对的精神存在, 也不在外部自然界, 而是存在于人自身, 人的实践活动才是人的真实的生成本源。实践、生产生活是人的生命活动、人的类生活, 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真实基础。所以, 无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还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认识, 都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现实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把握。

(三) 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 也为理

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 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理论, 人与自然既非两极对立的关系, 也非直接同一的关系, 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既否定自然, 又重新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关系。人的诞生, 是以自然为基础的, 但又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否定自然的界限为条件的。否则, 不突破自然的界限, 人也无法从自然界提升为人。不仅人在历史中生成, 自然界也在历史中生成,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与纯粹客观的自然对象的关系, 而是与自己所生产和创造的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方式, 这就是实践的思维方式。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 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 虽然此篇文章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却是实现伟大哲学变革打造的第一块坚固的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本质思想

参考文献

[1]谢丽娜.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26.6.

[2]曹国圣.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4.21.

【哲学本质】推荐阅读:

生命本质05-10

本质分析05-11

价值本质05-26

还原本质06-22

人性本质07-26

历史本质07-30

本质概念08-15

旅游本质08-15

本质安全08-19

本质存在09-06

上一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下一篇:物权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