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本质

2024-05-26

价值本质(共12篇)

价值本质 篇1

一、财务会计的本质

财务会计是一个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的经济计量系统, 之所以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尺度, 目的是为了反映隐藏在一个会计主体实物流背后的价值流, 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特定时点资产、负债的价值以及特定期间其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因此,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计量系统。

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要素市场不发达, 很多资产、负债的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数据都很难及时获取,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计量属性的主观性又太强, 鉴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可靠性特点以及会计计量的可操作性要求, 财务会计一直基于交易、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 由此导致了人们对财务会计是否是一个价值计量系统产生了怀疑, 认为财务会计是一种“基于交易会计”, 其目标不是测量一个会计主体特定时点资产、负债价值以及特定期间其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而是以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用历史成本来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价格和各种货币的币值波动幅度也越来越大,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企业资产、负债价值往往与其公允价值相去甚远, 传统的、基于交易的历史成本会计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 外界要求财务会计改变单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呼声日趋高涨。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各类要素市场 (如金融市场、二手资产市场等) 也日趋成熟, 经济计量技术也得到了全新发展, 一些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很难广泛应用的计量属性 (如现行市价、重置成本等) 的应用条件也逐步成熟。迫于外界的巨大压力, 同时也鉴于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使用条件的日趋成熟, 各国会计计量开始渐渐改变过去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逐步转向历史成本、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综合并用, 财务会计也由“基于交易会计”转向了“基于价值会计”, 财务会计不再是基于交易和历史成本来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情况, 而是基于价值尽可能地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特定时点资产、负债的价值以及特定期间其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变成了一个价值计量系统。

实际上, 既然财务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进行计量, 其本身始终就是一个价值计量系统, 无论财务会计采用什么计量属性, 所计量的结果都是对会计主体特定时点资产、负债价值以及特定期间其价值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计量, 只不过不同计量属性的优点和缺点不同, 所计量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有所差异。

二、公允价值的本质

既然财务会计是一个价值计量系统, 那么, 会计计量所力图测量的价值究竟是理论上抽象的真实价值呢, 还是现实中真实的公允价值呢?众所周知, 现实中的会计计量根本不关心价值的本源问题, 而只关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会计计量能够得到一个被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接受的公允价值问题。根据现代契约理论, 企业是一个由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员工、政府相关部门等各类利益相关者群体共同参与的契约体系, 财务会计信息是协调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工具, 是各类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一个主要依据。财务会计计量的目标不是要测量特定时点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的真实价值是多少, 而是要测量一个企业特点时点能够被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接受的、客观公正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以便于公平合理地将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在各类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 所以, 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会计计量希望实现的一种理想目标, 而不是具体的计量属性。企业采用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会计计量的目标———测量出特定时点一个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要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目标, 理论上说, 财务会计计量既要做到程序公允, 又要做到结果公允, 程序公允是指财务会计在选择会计计量方法和计量属性时必须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场, 选择客观公正的、不容易受到计量者主观判断因素或某一方利益影响的会计计量方法和计量属性;结果公允则是指财务会计在计量时, 应重点关注计量的结果能否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偏不倚地代表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 现实中会计人员在会计计量时很难同时做到程序公允和结果公允, 为此会计人员在实际计量时必须根据自身所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市场发展状况以及会计计量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艰难的选择。理论上说, 结果公允比程序公允更为重要, 因为会计计量的结果是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依据, 因此, 无论会计计量采用什么样的计量属性和计量程序, 最终所得到的结果必须得到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认可。

20世纪80年代之前,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不太发达, 其他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也不太成熟, 很多二手资产市场甚至根本就不存在。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会计计量系统无法及时获取资产的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数据, 采用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估计主观性又太强, 可靠性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选择那些计量条件还不具备的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不仅无法实现会计计量的结果公允, 也无法做到程序公允, 因此, 财务会计迫不得已只得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量, 因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用已经发生的交易事项数据进行计量, 不仅具有客观性, 而且具有可验证性, 因而选择这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至少能够做到程序公允。此外, 20世纪80年代之前,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弱, 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和频率远没有今天这么剧烈,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也能够较好地实现结果公允。正因为如此, 传统财务会计一直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市场价格和各种货币的币值波动幅度也越来越大,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企业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往往与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相去甚远, 会计计量虽然做到了程序公允, 但却严重违背了各类利益相关者对会计计量的核心要求———结果公允。因此, 社会各界要求财务会计改变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呼声日趋高涨。与此同时,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各类要素市场 (如金融市场、二手资产市场等) 也日趋成熟, 经济计量技术也得到了全新发展, 一些在20世纪70-80年代以前一直难以广泛应用的其他货币计量属性 (如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 的应用条件也逐步成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迫于外界的巨大压力,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各国会计准则开始在原有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基础上, 逐步加入现行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其他计量属性, 试图在坚持程序公允的同时, 更加注重结果公允, 由此形成了目前以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目标为导向的多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存局面。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美国会计界开始正式提出了公允价值概念和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并以公允价值计量目标为导向, 将公允价值计量理念逐步引入FSA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中, 2000年, FASB在其“第7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 再次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 强调在缺乏市场价格情况下, 可以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2006年, 为了系统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界的公允价值计量, FASB发布了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 提出一套完整的公允价值计量框架和具体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及其继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接受公允价值计量理念, 并同样以公允价值计量目标为导向, 首先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 如IAS30、IAS 32、IAS 39等,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一些非金融工具项目, 如IAS16、IAS36、IAS 40、IAS41、IFRS3等。

摘要:财务会计是一个价值计量系统, 公允价值本质上是会计计量力图实现的理想目标。采用各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测量特定时点一个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计量既要做到程序公允, 又要做到结果公允。本文就此问题作一分析。

关键词:会计计量,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程序公允,结果公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S], 2006.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2000[M].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编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3]曹越, 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 2009, (2) .

[4]董必荣.关于公允价值本质的思考[J].会计研究, 2010, (10) .

[5]董必荣.试论公允价值的本质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0, (6) .

[6]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 2007, (11) .

价值本质 篇2

对经济法价值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以分析,一是经济法产生的背景,二是经济法的体系。

一经济法产生的背景

早期的资本主义是一种完全竞争的社会,社会的每个主体在经济生活中都是完全自由的。这种社会模式的形成与建立受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重农主义思想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亚当・斯密基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自由主义提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它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是人的天性,凡是人都有这种要求,人类的利己心促成了变换”,他认为,每个人虽然追求的是个人利益,而没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但是追求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不是矛盾的,而且是一级的,“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般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在斯密看来,政府对自由秩序的干预都几乎是有害的,抽象为“经济人”的个体在自私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他们好像为“看不见的手”引导而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这是所有可能出现结果中最好的。产生于18世纪中叶的法国的重农主义,把农业中的“自然秩序”推崇到了整个社会领域,崇尚“自然秩序”,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自由放任。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认为:“社会是一个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只要每个人真正追求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也就达到了社会的最大利益”。在这几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的资本主义举行完全竞争,国家在社会生活中只充当了“守夜人”的角色,对社会经济生活完全放任,相信其可以遵循“自然秩序”。这种思想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政府也就作为一个“夜警政府”,除赋税外不再承担任何经济职能,因为他相信,他所统治的“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可以自动实现整个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就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这几种思想在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们犯了一个共性的错误,他们都忽视了社会关系的存在,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人看作是绝对独立的个体,而社会是一张“关系之网”,每个人都处在这张网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人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自然秩序”的神话。社会经济过度集中,各种形式的经济垄断大量出现,工人大量失业,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市场秩序遭到“理性经济人”的严重破坏,整个社会处于近乎瘫痪状态,这时,充当“守夜人”的政府发现,他们所推崇的“自然秩序”原来只是一种理想,放任主义非但没有促进社会利益的增加,反而对其造成了破坏,于是,应运而生的凯恩思主义通过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不仅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也促成了实质意义上的经济法的诞生。同时资本主义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经济法”也应运而生。所以,从这一时期看,经济法在诞生之初,就承担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利益,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而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它最后所要维护的仍然是一种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

二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法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管理和宏观调控两大部分。

市场管理法究其本质是国家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依法适度干预,而其根源则是市场失灵。它的宗旨在于重现和复制公平的市场交易活动,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属性、主要优点和发展动力,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促进和维系市场自由竞争,而要实现这一点,最根本的在于赋予和保障市场自由竞争权,作为市场管理法核心和基础的市场竞争法很好的承担了这一职能,它的建立旨在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通过禁止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为社会各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提供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在全社会实现竞争民主。

宏观调控法其本质是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法律手段,和市场管理法不同的是他的干预是间接的,他主要通过一些诸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经济性的政策来影响市场主体的具体经济行为选择。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流的无政府主义经济,宏观调控可以校正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协调市场经济的总体平衡,调节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维护市场经济的宏观秩序,()抑制市场主体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到凯恩思的全面干预,走到了今天的自由基础上的干预和干预下的自由相结合,政府已经认识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不是个人利益绝对最大化所能实现的,社会利益也不再局限于经济上的利益,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它应当包括经济秩序,社会公德,经济资源与机会的共享,人类文明等各方面。而且,社会利益是处在社会中的个人实现其利益的基础,没有社会利益的存在,个人利益是没有保障的,只有基于社会利益,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才是自由的。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其本质又是个人利益,不过它所强调的是每个社会个人的个人利益,是相对于单个个人利益、集团利益和国家利益而言的,具有极强的涵盖性、广泛性和更强的整体性。

回归产品本质 塑造商业价值 篇3

产品的商业价值,核心首先在于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共鸣。其次,技术与材料要以精巧的设计体现出来,以时尚的视觉拓展成熟技术及产品的应用领域。第三,创意没有边界,将一个品类的技术与设计延展至另一个品类,或许成为高附加值的爆款。第四,创新沟通形式,营造沉浸式体验。第五,强化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营造沉浸式体验,促动采购与消费。第六,为满足小批量多品种订单趋势,企业应投资智能在线控制技术与柔性化加工装备。

如今供应链的构建已从以制造商和品牌商为核心转向以客户为核心。一方面产品由大众化向个性化发展,我们必须提供小批量、多品种差别化的产品来满足服装品牌成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个性化转化为大众化,快时尚与电子商务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缩短营销渠道,优化成本结构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大量个性化的新产品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去进行生产。

基于中国纺织产业的竞争力以及中国消费市场的特殊性,未来的产品结构将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大规模创新并存的状态。其中大规模创新一定是以柔性的数据管理与理性的模块化技术相结合为支撑点。为此,企业应借助信息管理技术,建立产品与市场、产品与客户、产品与技术以及产品与用途等关联因素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把个性化的数据化模块化,把模块化的数据规模化,确保企业为客户提供最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在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帮助客户成功过程中提升产品竞争力。

科学本质教学:涵义与价值 篇4

一、科学本质教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科学本质进入科学教育研究的视域, 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学哲学界的影响。正是由于科学本质观的嬗变, 观照科学自身才成为可能。

科学哲学起源对真理的研究, 是在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后生长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从培根和笛卡尔一直到康德, 实际上都是以科学为真理样板而进行的认识论研究” (周林东, 2005) 。对科学本质的不同看法成为了科学哲学各个派别的分歧所在。现代科学本质观 (笛卡尔—牛顿) 的解体,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提出, 使人们认识科学的视角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在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批判后发展起来的, 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 Positivism) 。从名字可以看出, 它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逻辑, 一是实证或经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为其奠定了基本的哲学原则。它崇尚经验科学, 主张逻辑分析现代科学。在科学研究中, 先以开放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通过归纳发现规则, 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假说, 再收集资料验证假说, 若假说成立就变成客观的科学知识。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消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是其代表人物。波普尔作为一个革命性的人物, 他的“证伪主义”犹如一声惊雷震动了现代科学哲学的根基。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证伪。

现代科学本质观到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跨越, 实际上体现一种科学图景的转换。这一转换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树立一种新的科学本质观, 即以一种关系性思维代替本质主义思维, 以一种公民立场代替专家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的位置。

二、追问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要回答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科学本质的界定就显得尤为必要。尽管在后现代的语境下, 本质已经成为一个被消解的词汇, 但西方哲学传统一直贯穿着这种本原性思维方式。从泰勒斯的“万物源于水”,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到康德提出“道德律”, 这种对世界本原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息过。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才逐渐深化, 人的主体性才逐渐显现。而主体性的过度张扬, 导致了本质主义的滥觞。以“本质主义”视角去审视科学, 实际体现了一种确定性的追求, 它试图把复杂的科学纯化, 但实际上并没有纯粹的科学, 即使在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悬浮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 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 (1) 于是, 任何单一属性的揭示却误认为本质, 注定只会成为自大的“盲人摸象”者。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 “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 (2)

正是为了避免本质主义的狭隘, 审视科学的多元化才成为一种可能, 譬如“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 (3) 被视为美国科学课程改革蓝本———《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 科学本质也分成三个领域:科学世界观, 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事业。

基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科学本质的探讨实则是一种本原性探讨, 随着科学的不断演进, 它的追问将永不停息。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自然需要渗透这种人文之思, 以便更好地理解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人文教育, 科学本质具有了如下的涵义:

(一) 科学本质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观的更新。

山西师大的梁永平教授运用科学本质观的问卷调查了理科教师的科学本质观,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反思:“‘尊权’文化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崇尚教师的权威使得科学教育处在传承真理的轨道上”,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异化’”, “‘考试文化’对科学教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是功利的” (梁永平, 2005) 。正是传统的科学本质观导致了科学、科学教育的意义危机, 重塑科学本质观才成为必要。

(二) 科学本质教学的开展将借助科学人文资源的观照。

对科学的理解, 仅仅是在科学内部很难完成, 必须借助其他学科的反观才得以实现。这里的科学人文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如我国“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便体现了这种努力。

(三) 科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个体反思与群体“对话”, 主动引导学生以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去体认科学。

传统的科学课堂中, 本质主义科学观主导的语境下, “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成为了基本话语。这种基本话语容易让学生产生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 (4) 正是针对这种现状, 反思与对话对于科学本质观的重建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反思意味着我们把科学从技术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然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寻找科学的源头, 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所进行的观念碰撞的过程。

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是试图在科学课堂内转变师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

三、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科学本质教学之所以成为一种科学教学哲学提出, 源于其确立了自身独特的价值坐标。其根本取向在于, 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 而是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究自然的历程, 于是科学本质教学不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探寻自然而创生意义的过程。

(一)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

长期以来, 科学被当作真理的象征, 登上了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它不仅重塑自身的地位, 而且把科学自身的方法论强势地推向其他学科。科学这种无意识的发展如同一辆没人操控的高速行进的列车, 它将驶向何方, 何时停下,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发展, 科学呈现出如下的危机: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和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科学造福方面的进展与它有害的或甚至致死的方面的进展相关联;科学力量的日益增长与科学家们在控制这种力量方面的日益增长的无能相关联。 (4) 这种危机的最大危机是没有思考的武器, 每一个人的头脑都被技术所操控。

这种科学霸权观自然侵蚀到学校教育中, “科学”、“科学方法”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词, 占据着课程表的重要位置, 成为学校的主导知识型。这样的“科学”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而且变成所有学科合法性辩护的魔杖。当人文学科丧失了其独特的方法时, 人的精神世界也被科学支配了。当人文精神退却时, 科学变成了技术, “座架”成为了科学本质, 人的生存家园便消弭在看似繁华的科学镜像中。这时,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科学知识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攀升, 另一方面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却极度贫乏。这种失衡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分裂和“单向度人”的出现。

(二)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阐释与守护科学的本来意义。

长期以来, 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使得科学丧失前进的方向, 威胁人们当下的生活。一方面, 科学被看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 另一方面, 学校的科学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科学成为了控制人精神生活的强势话语, 剥夺了普通民众探寻自然的合法性。这种危机在以实用理性为性格的国人生活中显得更为突出, 因为“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 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 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 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 (4) 而反观其源头,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 古希腊时代的理性不是今天片面的技术理性, 而是包含着目的论和“善”的理念的健全理性。 (5)

科学本质教学试图把本原性思维方式渗透到科学教学中, 进而对迷失的科学进行人文观照, 以澄清科学对于自然与人发展的本来意义。这一新的教学范式的提出, 不要求提供层级化的知识, 而是提出一串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它不是寻找一个确定的“结论”, 而是确认这个追思的过程。

注释

1 (3)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76.

2 (4) 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

3 (2) [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6.

4 (3) 陈琴, 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

价值本质 篇5

论公平的本质、内在矛盾及其效率价值

公平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平等或等同于公正,公平实际上蕴涵着平等和公正两方面的矛盾性要求,公平的本质就是对这一矛盾性的把握.公平与效率具有一致的`关系,效率的提高决定着公平发展的历史,而社会对公平的追求又最大限度地实现着效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效率是公平的尺度.然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具体说来,又是在公平内部平等和公正的矛盾性张力中展开.

作 者:朱尚华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人文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年,卷(期):200423(6)分类号:B82关键词:公平公正 平等 效率

生意的本质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篇6

1997年网易成立,到今年,将近9年时间。我们比较幸运,在这个行业生存了下来。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会议时说,现在的情景也许跟1997年时不一样,互联网的任何一个产品或是任何一个想法,谁在做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后来居上。

所以,今天很多人问我:“丁磊,对于新领域,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这个问题我被问过很多次,其实很多东西我也不是想得那么清楚,但是我觉得有一件事情应该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你要做成功一件事情,除了有清晰的方向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正确去执行这个方向。你在执行这个方向时,无论在人才还是在金钱上,都要有足够的保证。

我认为研发是最重要的。事实也证明,网易从2001年做网络游戏到2006年,我们今天的回报来自于消费者对我们产品的肯定。我们的免费邮箱可以在中国占有50%的市场占有率,也是因为我们不断在产品质量、服务上改善。所以,要关注最重要的。关注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你的公司是否有吸引优秀人才的环境,能够让他们进来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同时给予他们在这个行业里最高的回报。我们现在就在做这个事情。

关注消费者需求才是根本

我们去看华为,我们想知道,它为什么可以拥有那么强的研发团队?它怎么跟对手竞争?怎么去管理它的渠道?我们有时也告诉自己,哪怕有一天,我们做的产品跟白开水没有什么两样,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时候,也应该向娃哈哈学习,能够把水卖到全中国任何一个角落,这就是营销。我们也要向Google学习,它凭什么可以吸引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我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也向刘韧的DoNews学习,他的首页做得很简洁,广告很少,内容很多,而且内容都经过精心裁剪,可以在商业、用户利益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当前Web2.0是互联网热潮,那怕未来3.0、4.0又怎么样?要关注本质的东西,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价值导向,消费者想要什么,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论扛着的大旗是2.0还是3.0。

做企业首先要健康

我们这几年做企业的时候有一些想法,觉得做企业应该健康、长久。首先是健康,我们看到一些做短信的SP公司,不择手段地设下订阅陷阱,其中还有一些“打擦边球”的做法。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做企业的方法。还有一些企业,做了一些财务数据出来,急功近利地进行收购兼并。这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觉得做公司,第一是要保持很好的平常心,钱多多赚一点,钱少少赚一点。还有,要做正确的事情,不要为了一些自己的利益去伤害用户的利益或伤害合作伙伴的利益,不要急功近利。

坦白地讲,我们一直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地做,包括在一些具体产品上。比如说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社会责任感让我们在游戏中融入了很多教育内容,我们的《梦幻西游》里面有科举考试的内容;我们发布的游戏《天下2》里面,就有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草药使用方法以及相生相克的知识。

思想的孤独是最大的困难

我们是一个比较小心翼翼的公司,不是一个很冒进的公司。以前做决策,更多是来自于直觉或者拍脑袋。现在做决策,更多是依赖于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现在公司每做一个决策,都要依赖于大量的调查样本,不是个别领导一拍脑袋就做决定的。所以我觉得做决策时,不是胆子大、直觉好就行。

做企业感觉最困难的时候是,我从来没有做过公司,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要去探索。所以这个探索的过程很辛苦,有的时候孤独,有的时候是一种乐趣,有时很无奈。如果有一个高手在旁边指导一下,能够共鸣的话,那就豁然开朗。当你决定做一个事情、做—个产品的时候,能够真正理解或是明白你的意图的人是比较少的,包括很多高层不一定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你会比较孤独。应该说,作为一个老板,作为一个企业家,他是一个弱势群体,因为我们每天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每天要有很多来自于竞争对手或是市场变化的信息,真正能够在这个层面跟你沟通、分享、讨论的人是非常少的。

未来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我也不足什么大师或是半仙,但我觉得本分地做事情,不要急功近利,小心翼翼,不断探索,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我觉得即使未来有很大的变化,对我们来说,都应该不足什么难事。做公司9年,比较开心的一点是能够学到怎么样去做一家公司,少犯哪些错误。至少我们的竞争对手犯了一个又一个错误,你是亲眼看着他们犯错误的。我觉得,这种智慧上的收获,要比金钱上的,或者地位上的,或者名利上的收获来得更有价值。

生意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

我觉得“大”不是很重要,“强”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说企业要做大,我觉得企业要做强。我们反对多元化,我觉得我们的实力还不至于开展多元化经营。包括对收购兼并,我们也是外行。我们今天有机会取得这样的成绩,总结一下,也不是说我们做得多好,我们有很多缺点,很多问题。我们能做到今天,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犯了太多的错误。但是这些人犯过错误之后,这些公司犯过错误之后,迟早会不停地改进,错误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也要不停地进步。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做企业一定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要急功近利。

生意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为股东、消费者、员工、合作伙伴创造价值或是带来价值。我们决定做短信的动机是很简单的,中国移动告诉我们说短信1毛钱一条,但是批发给你们4.5分。像在浙江,一个钮扣,一个打火机,都是从这么低的利润做起的,我们的这个利润比它的高多了,而且没有库存。我们发现做游戏是有市场的,但是中国盗版很厉害,做单机越做得好,盗版越厉害,越没有钱赚。如果做成联网的网络游戏,大家既喜欢用也愿意付钱给你。你看,网易的游戏跟卖钮扣是一样的,我们收用户4毛钱一个小时,前面的24个小时是免费的,客户端的下载是免费的,用户觉得好,24小时之后就是4毛钱一个小时,落到我们的口袋里就是2.8毛钱。这是大生意吗?不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产品本质上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他们玩游戏玩得很开心,可以通过这个社区认识朋友,所以他们愿意付这4毛钱。

做产品不能光炒概念

做产品就是为了一个口号,我这个产品标上WEB2.0,标上RSS。做公司,是要对投资人负责的。我觉得当别人把钱给你的时候,你要对员工、对股东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交代。我想只有这样,你才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你的公司,也才能把企业做强,然后做大。坑蒙拐骗的东西肯定足长不了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很多人问,网易有30多亿元的存款,怎么花?其实,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什么事情都不做。中国企业可能是受到西方或者说华尔街的影响,觉得投资收购是一件好事情。我只能讲,收购兼并这些钱看上去很美。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杰克·韦尔奇说的,他在《赢》里就表达了对收购的看法。当你真正整合时其实是很痛苦的。我在中国还没有看到一家公司靠收购兼并成功的,没有这样的先例。所以要更加小心,钱放在公司里不会少,还有利息。买错一样东西,大家也看到有人买错东西,亏了几个亿,市场对这个人的惩罚也将是很严厉的。

所以,我觉得做企业,应该把心思放在本质的东西上。本质的东西是战略、人才、技术、组织结构、系统,也包括核心价值观、风格。做企业最本质的东西中,没有一个教你收购兼并怎么做的。在中国,也没有哪一家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成为百年老店的。这是我对我们公司现金的一种看法。

价值本质 篇7

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较多, 各种估值方法主要表现在计算技术不同与估值结果的明显差别。

一是息税前利润法。通过利用息税前利润 (EBIT) 扣除利息费用后的净利润 (不考虑优先股利) 除以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自由现金流量增长率的差值来计算股权价值, 利用债权市场价值来衡量债权价值, 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易行, 但是准确度值得怀疑。

二是相对价值估值法。通过每股估价与市盈率、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市净率或每股销售收入与收入乘数等相对企业价值估值技术来估算企业价值, 计算过程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

三是内涵价值估值法。利用企业实体现金流量 (股权现金流量与债权现金流量) 来计算企业的实体价值, 在计算过程中利用的是企业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这些数据, 该方法计算的是企业的绝对价值 (内涵价值) 。另外这种方法考虑了企业实体数据、可持续增长等因素, 所以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缺点是计算过程复杂与技术性较强。

在企业实际的评估业务中, 由于内涵价值估值法计算相对复杂, 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因此企业在价值评估中通常选择了简便易行的第二种价值估值技术, 即相对价值估值法。但笔者认为, 选择一种方法的最根本条件是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尽管相对价值估值法比较简单, 但由于主观因素较强, 还是建议企业选用内涵价值估值法比较好, 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价值评估结果的真实、合理、可信。

二、企业内涵价值与相对价值的实质

企业内涵价值估值技术利用的是企业自身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等因素来计算企业绝对价值即内涵价值。相对价值利用的是可比企业或类似企业数据并结合企业自身相同因素数据来估值。

(一) 企业内涵价值

企业内涵价值估值主要利用企业在预测期及后续期的不同现金流量及合适的折现率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 其核心理念为“企业实体价值=实体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的现值 (股权现金流量按照股权资本成本折现的现值加上债权现金流量按照等风险债务成本折现的现值) ”。在应用企业内涵价值方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 数据引用。

要利用不同年份的企业自身经营成果数据及预计数据, 如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

2. 数据特点。

要区别对待公式中的不同数据, 有些是本年增加额, 而有些是累计数据额, 如税后经营净利润、股利、股权成本净增加、税后利息、净债务增加、折旧与摊销、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是本年新增数据, 而资本支出指的是企业不同年份的资本累计支出总额。

3. 后续预测数据。

因为企业预测比较可靠的数据一般在5年内, 5年后的预测数据难以科学、合理, 所以通常利用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 (销售可持续增长率、股利可持续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可持续增长率) 来进行预测。

4. 折现率选择。

依据内涵价值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中, 要特别注意折现率的采用。股权价值直接计算利用的是股权现金流量与股权资本成本折现率;债权价值直接计算利用的是债权现金流量与等风险债务资本成本折现率;实体价值的直接计算是利用实体现金流量与企业加权资本成本折现率。

5. 结果分析。

该计算结果是企业的绝对价值、理论价值, 在部分因素考虑上仍然带有主观因素, 例如后续预测期采用的可持续增长率不一定科学合理。

(二) 企业相对价值

因为企业相对价值估价方法计算的是企业相对价值, 采用的是可比企业 (类似企业) 与被估值企业数据的结合, 利用数据较少, 计算方法简单, 所以其准确性较差、主观因素影响成分较大。虽然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 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核心理念演变。

由于其利用“股价P=基期股利D0× (1+股利增长率g) (股权成本Ke-股利增长率g) ”。核心公式两边同时除以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收入计算市盈率、市净率、收入乘数演变而来, 所以其计算理念不变, 变化的仅仅是因素的选取。

2. 相对价值计算法下市盈率、市净率及收入乘数修正。

由于被估值企业与可比企业特征数据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在估值过程中要对已经计算出来的市盈率、市净率及收入乘数进行修正, 使其更加合理, 修正过程中选择先修正再平均 (股价平均法) 还是先平均再修正 (修正市盈率或其他比率) 视估值要求而定。

三、企业内涵价值与相对价值的应用

(一) 企业内涵价值的应用

例:甲企业2009年底发行股票为10 000万股, 股票市价20元, 账面总资产100 000万元。2009年销售额123 000万元, 税前经营利润25 790万元, 资本支出5 079万元, 折旧2 500万元, 年初净经营性营运资本2 000万元, 年末净经营性营运资本2 200万元。目前企业净债务价值为3 000万元, 目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 企业所得税税率25%。预计2010年至2012年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0%, 税后经营净利润、资本支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折旧与销售收入同步增长, 2013年将进入永续增长, 年可持续增长率为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至10%, 试分析企业实体价值。

分析:根据“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资本支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来计算实体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当中, 要结合具体财务数据资料来进行具体分析。例如, 若其数据资料不能直接计算实体现金流量, 则可以根据股权现金流量 (净利润-股权净投资) 与债权现金流量 (税后利息-债权净投资) 之和来计算, 股权净投资与债权净投资可以根据净投资 (所有者权益净增加) 与资产负债率来分配计算。在本例中, 由于实体现金流量可以直接计算, 所以采用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来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基期税前经营利润25 790万元结合所得税税率25%可计算基期税后经营净利润, 资本支出、净经营性营运资本增加以及折旧由于随着销售收入同比例增加, 所以其净增加额依据销售收入增长率10%来计算, 依据此思路可以预测实体现金价值, 即预测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后续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48 328.9+[22 883.18 (10%-2%) ×0.7118]=48 328.9+203 603.1=251 932 (万元) 。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内涵价值的计算不仅仅利用了可预测期的经营状况资料, 而且结合了企业的可持续增长率, 而可持续增长率又是由企业资产运营状况、资本结构、获利能力、股利分配政策等因素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 决定的, 所以企业的实体价值计算更加符合企业的真实价值, 更加合理可信。

(二) 企业相对价值的应用

例:乙企业的每股收益为1元, 其预期增长率是12%, 为了评估该企业股票是否被低估, 与其类似的三个可比企业有关数据如下:A企业当前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分别为8%与5%;B企业当前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分别为25%与10%;C企业当前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分别为27%与18%, 试采用修正平均市盈率法分析该企业的相对价值。

分析:该资料提供了3个企业的相对可比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 所以根据该信息可以计算出可比企业A、B、C三个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与平均预期增长率, 然后根据被估值企业的每股收益1元与预期增长率12%计算出企业的每股价值为21.84元,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相对价值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在于企业自身因素, 而且与类似可比企业的市盈率与预期增长率紧密相关, 且直接影响估值结果。

价值本质 篇8

科学本质教学, 是以对科学的理解为旨归。本文试图借助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学的学科资源对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和价值进行一种澄清, 以增强科学本质教学的有效性。

一、科学本质教学兴起的哲学背景

科学本质进入科学教育研究的视域, 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学哲学界的影响。正是科学本质观的嬗变, 观照科学自身才成为可能。

科学哲学起源对真理的研究, 是在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后成长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折点:第一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到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 从崇尚科学客观性到强调科学人本化的转变;第二是从科学实在论到反实在论, 从维护科学权威性地位到强调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转变 (郑祥福, 2002) 。

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在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批判后发展起来的,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 (Logical Positivism) 。逻辑实证主义者描绘了一幅经典的“科学图景”。这里的科学具有了下列特征:第一,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 维也纳学派所采取的显然是一种经验论的立场, 即认为只有直接经验是完全可靠的。第二, 科学的“逻辑重建”无疑应当被看成一种规范性, 即认为应按照一定的标准 (这就是所谓的“元科学”原则) 去对已有科学知识作出必要的改造。第三, 维也纳学派关于“统一科学”的追求也明显地表现出“基础主义”和“还原论”的倾向。 (郑毓信, 2006) 。正是在这种科学本质观的影响下, 使得科学成为了专制的话语而控制人的精神生活。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消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是其代表人物。作为革命性人物的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证实, 而只能证伪。作为全称陈述的科学命题无法通过单称陈述来归纳完成。他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或得到了很多证实的陈述体系, 也不是稳步趋向终极完成状态的陈述体系。我们的科学永远不能宣称获得了真理或真理的替代物” (波普尔, 1959) 。库恩的“范式主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实际上都是对波普尔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从现代科学本质观到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跨越, 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科学图景的转换。这一转换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树立一种新的科学本质观, 即以一种关系性思维代替本质主义思维, 以一种公民立场代替专家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的位置。

二、追问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要回答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对科学本质的界定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 科学本质体现了西方哲学的本原性思维传统。从泰勒斯的“万物源于水”, 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 到康德提出“道德律”, 这种对世界本原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息过。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下,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才逐渐深化, 人的主体性才逐渐得以显现。而主体性的过度张扬, 导致了本质主义的滥觞。以“本质主义”视角去审视科学, 实际体现了一种确定性的追求, 它试图把复杂的科学纯化, 但是大家知道没有纯粹的科学, 即使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掺杂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 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1]于是,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 “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2]

正是为了避免本质主义的狭隘, 审视科学的多元化才成为一种可能, 譬如“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3]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向度去体认科学本质:

(一) 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对世界的惊奇

探究科学的本原性思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 尽管那时的科学还内涵于哲学之中。但作为一种视角, 对科学的探究冲动深藏于人类的潜意识中。在亚氏那里, 科学被看成是好奇的结果, 而与实践无关。最初的科学, 作为探究的方式混同在其它认识方式之中。这种惊奇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奇妙的世界时的心声。因此, 当反思科学的原动力时, 我们应该把关注点聚集到普通人身上, 而不是科学家的身上。因为越是遮蔽科学的原动力, 异化科学的可能性越大。只有保留了对世界的惊奇, 科学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二) 科学理论——“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备”

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外在世界的结晶。但是这些对外界的认识如何保证其“真”呢?即便作为一种“真”的陈述, 也不可能做到对自然现象的复制, 而只能努力接近自然。但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表达形式 (尽管过程中有非理性) , 它必须在陈述上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外部的确认, 它要求经验证实 (暂时没有证伪) 作为依据;二是内部完备, 它要求在逻辑上是严密的。

(三) 科学事业——有限, 复杂的社会事业

尽管现代科学以简单作为其追求, 但是当它融入复杂的社会时, 便带有了社会的色彩。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去审视科学, 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便受到所在文化和利益的影响。从科学的选题、论证以及公开, 它都受制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现在, 科学家的言论可以左右公众, 甚至常常影响着政府的决策。然而, 科学事业是有限的, 尽管作用很大, 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基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对科学本质的探讨实则是一种本原性探讨, 随着科学的不断演进, 它的追问将永不停息。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自然需要渗透这种人文之思, 以便更好的理解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人文教育, 科学本质教学具有了如下的涵义:

首先, 科学本质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观的更新。山西师大的梁永平教授运用科学本质观的问卷调查了理科老师的科学本质观, 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反思:“‘尊权’文化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崇尚教师的权威使得科学教育处在传承真理的轨道上”, “‘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异化’”, “‘考试文化’对科学教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是功利的” (梁永平, 2005) 。

其次, 科学本质教学的开展将开拓科学人文资源的观照。对科学的理解, 仅仅在科学内部很难完成, 必须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反观才得以实现。这里的科学人文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如我国“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便体现了这种努力。

再次, 科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个体反思与群体“对话”, 主动引导学生以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去体察科学。传统的科学课堂中, 在本质主义科学观主导的语境下, “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成为了基本话语。这种基本话语容易让学生采取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4]正是针对这种现状, 反思与对话对于科学本质观的重建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反思意味着我们把科学从技术的牢笼中解放出来, 然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寻找科学的源头, 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所进行的观念碰撞的过程。

因此, 科学本质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 试图在科学课堂内转变师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新的科学教学方式, 更是一种科学教学哲学。

三、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 而是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究自然的历程, 于是科学本质教学不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 而是一个通过探寻自然而创生意义的过程。

(一)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

长期以来, 科学被当作真理的象征, 登上了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它不仅重塑自身的地位, 而且把科学自身的方法论强势地推向其他学科。科学这种无意识的发展如同一辆没人操控的高速行进的列车, 它将驶向何方, 何时停下,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是这种无意识, 使科学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

这种科学霸权观表现到学校教育中, “科学”“科学方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关键词, 占据着课程表的重要位置, 成为学校的主导知识形式。这样的“科学”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而且变成所有学科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当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逐渐退却时, 科学变成了技术, “座驾”成为了科学本质, 人的生存家园便消弭在看似繁华的科学镜像中。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科学知识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攀升, 另一方面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却极度贫乏。

(二) 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阐释与守护科学的本来意义

长期以来, 科学与价值的分离使得科学丧失了前进的方向, 并威胁到人们当下的生活。一方面, 科学被看做成一个无所不能的救世主;另一方面, 理论的科学远离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这就使得科学成为了控制人精神生活的强势话语, 剥夺了普通民众探寻自然的权利。这种危机在以实用理性为性格的国人生活中显得更为突出, 因为“由于救亡图存的需要, 科学一开始就是被‘功利主义’地传入, 传入以后又被‘功利主义’地培养, 而它本来固有的人文土壤和根基却移植不足。”[5]而反观其源头, 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 希腊时代的理性不是今天片面的技术理性, 而是包含着目的论和“善”的理念的健全理性。[6]

科学本质教学试图把本原性思维方式渗透到科学教学中, 进而对迷失的科学进行人文观照, 以澄清、阐释科学对于自然与人发展的本来意义。这一新的教学范式的提出, 并不要求提供层级化的知识, 而是提出一串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它不是寻找一个确定的“结论”, 而是确认这个追思的过程;它不是为了控制与异化, 而是为了共生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法) 埃德加·莫兰著, 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76.

[2] (英)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6.

[3]陈琴、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 (4) .

[4]梁永平.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话语的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7) .

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应用问题研究 篇9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前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明星”或作为会计计量追求的目标,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一度被推到几乎终止使用的边缘。这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公允价值, 也激发了对它的深入研究, 间接繁荣了公允价值的学术研究, 使其理论更为成熟, 并对金融监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融危机前, 会计学术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代表性研究主要包括巴斯 (Bath, 2004) 和欧洲央行 (ECB, 2004) , 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应用会提高财务报表的波动性。金融危机爆发后,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大大增多, 帕兰登等 (Plantin et all, 2007) 、阿兰和卡理蒂 (Allen and Carletti, 2008) 、奥理森 (Walison, 2008) 、马斯拉特 (Mathrat, 2008) 、赵鹏飞 (2008) 等研究表明, 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 加大了财务报表的波动性, 起到一种助涨助跌的作用。黄世忠 (2008) 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机理与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 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主要通过资本监管、风险管理和市场反应三个机制传导顺周期效应。

这些研究成果深刻影响了资本监管, 如金融稳定委员会 (FS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和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 (FSA) 针对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 从监管层面提出了若干改进策略, 包括:弱化资本监管对会计数据的依赖、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弹性、完善风险计量的方法、设定杠杆比率的上限等。

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固有的缺陷, 即理论上的完美性与实务操作上的无奈, 也引发了会计界对它的查漏补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从完善会计准则入手, 通过提高公允价值使用的灵活性与弹性、增加表外披露信息要求、缩短披露周期、提高及时性等方面的改进, 完善了公允价值会计本身的理论体系。国际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也采取了类似措施。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问题在于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二、公允价值的本质及理论基础

FASB在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指出:“公允价值是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IASB2009年对公允价值的最新定义与FASB的基本一致。FASB定义公允价值虽然指向的是资产或负债的脱手价格, 但本质上应该是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正因为是内在价值, 所以强调交易环境的有序性, 一旦交易无序, 则其交易价格可能较大幅度偏离内在价值, 其市场价格就失去了公允性。这一点正好在金融危机中得到检验:正因为金融危机前市场的过度繁荣及流动性过剩, 导致金融资产价格虚高, 偏离了其内在价值, 而通过公允价值的“如实反映” (此时已不公允) , 强化了顺周期效应;金融危机爆发后, 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恐慌及流动性紧缩, 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低估, 偏离了其内在价值, 同样通过公允价值的“如实反映” (此时并不公允) , 强化了顺周期效应。由于内在价值不具有实务操作性, 一般选择有序交易下的市场价格代替, 而在正常交易环境中市场价格有很好的替代性。

从理论上而言, 公允价值既能如实反映, 又最具相关性, 是一种理想的计量模式。现代会计目标理论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股权非常分散的美国, “决策有用观”占据主流地位, 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高度一致, 也正是这一理论基础使公允价值得到了包括FASB、IASB等在内的国际权威会计机构的大力推崇。

然而金融危机的现实告诉我们, 公允价值会计的实务操作环境并不如理论概念那么简单, 会计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相关性与可靠性, 其中, 可靠性特征在FASB与IASB联合发布的概念框架“目标与质量特征”征求意见稿中被“如实反映”替代。相对可靠性, “如实反映”更能体现会计职能的要求, 并且更具操作性。针对这一改动, 葛家澍教授给予了相当积极的评价。他认为, 这样的改动虽然看起来只是会计术语上的变动, 但实际上是一个更符合评估财务会计信息的创新。相关性要求了解报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方能满足提供决策相关信息的要求。而在正常的金融或经营环境下, 市场价格较好地体现了公允价值, 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反映相关资产、负债的价值, 可以认为达到了“如实反映”的效果;但当市场处于过度繁荣或萧条时期 (如金融危机时期) , 资产、负债的外在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 存在较大程度的高估或低估现象, 此时, 以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还能达到“如实反映”的效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公允价值的内在性及稳定性与市场价格频繁的波动性及易操控性, 两者的偏差难以避免, 而基于价值的概念化, 只能以价格方式予以体现, 当两者偏差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形成经济后果, 这不是公允价值的错, 而是理论在现实中的无奈。如在我国股票市场中, 根据公允价值的定义, 对投机、炒作等非理性行为所蕴涵的不合理定价, 只要不是强迫交易的结果, 也理所当然地认定为公允价值。

可见, 在波动频繁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里, 价格与公允内在价值的偏离是一种常态, 只要偏离程度不产生足够积累效应, 就不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 公允价值的无奈与尴尬被隐藏, 自然也不会遭人揭其短, 而且公允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达到了相关性与如实反映的效果。

三、公允价值理论缺陷在估值模型中的解释

帕兰登等的研究表明, 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黄世忠 (2008) 认为, 公允价值会计主要通过资本监管、风险管理和市场反应三个机制传导顺周期效应。顺周期效应以公允价值的“如实反映”为基础, 即通过持续的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变化差额在利润、权益中反映, 此时的“如实反映”可能并不如实, 因为在经济繁荣或萧条时期, 投资人非理性或恐惧心理使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并不公允, 公允价值只能以价格替代这一本身缺陷造成了财务收益的波动。巴斯等 (2004) 将公允价值会计导致财务报表的波动性分为三类:估计误差波动性、经济内在的固有波动性和混合计量波动性。估计误差波动性源自公允价值计量所需要的大量估计与判断;经济内在的固有波动性源自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对报告主体业务活动产生的影响;混合计量波动性源自混合计量模式。他们认为, 混合计量波动性可以通过扩大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逐步减少甚至消除, 但是此举增加了估计所带来的波动性, 而对于经济内在的固有波动性, 会计只有将经济内在波动性的信息传递给市场参与者, 才能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笔者认为, 混合计量波动性应属于逆向波动性, 而估计误差波动性在会计中无法消除, 只能通过在公允价值会计中的严格概念界定来减少, 经济内在的固有波动性正是公允价值会计的价值所在, 有利于市场参与者作出及时的反应。

基于“决策有用观”而言, 市场应当是有相当智慧的。公允价值引发的财务收益的波动, 并没有直接影响现金流, 只是导致会计账面利润的差异而不影响证券的价格。但由于人类的非完全理性, 即使没有现金流支持的会计利润波动, 仍然会使投资人对公司未来现金流的看法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公司价值, 并作出价格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往往伴有杠杆效应, 因为公允价值波动引起的财务收益多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这里通过资本资产一般定价模型来解释:

式中:P为证券的理论价值 (其货币表现即为理论价格) ;Ct为未来第t期的净现金流;R为必要的收益率 (市场利率) ;n为证券存续期限;M为证券到期时的价格或面值。

证券估值主要受Ct与R的影响, 公允价值对资本资产定价的影响基于非理性情况下使投资人改变了对证券现金流Ct的看法, 从而影响证券估值 (在强式有效市场中, 只要信息披露充分, 其与公允价值计量否无关) 。同时, R也受金融环境的影响产生波动, 同步影响估值。市场价格偏离内在价值程度越深, 估值偏离积累效应越大, 如在长时间经济繁荣及流动性宽松环境下, 积累效应显著, 泡沫越吹越大, 估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反之, 在长时间萧条与流动性紧缩情况下, 负向积累效应也极为显著, 价值严重低估。此时, 公允价值固有的局限性得以充分暴露, 投资人的非理性行为强化了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并引致错误的投资。公允价值固有的局限性是很难依靠会计自身清除的。

四、公允价值应用改进的几点建议

1.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实施。

F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或转移负债所支付的价格”, 同时又将公允价值的估值分为三个层级, 但除了第一层级估值完全满足公允价值的定义条件外, 第二层级估值与定义有些距离, 但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而第三层级估值则与定义相去甚远, 其估值无正常交易市场为依托, 基于一些假设的估值, 其公允性如何保证?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受到了动摇, 不但达不到“相关性”与“如实反映”的目的, 甚至为管理层操纵业绩提供了合法途径。因此, 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相信市场与投资者的智慧, 对于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条件的, 坚决采用其他替代的列报或披露方式。我们需要的是如实反映, 对于不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条件的则采用其他计量属性, 再加上表外充分的信息披露, 仍然可以达到满足投资者信息需求的目的, 或者虽然仅仅只是满足了部分成熟的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但仍胜过如实反映外表下的严重不如实。另外, 即便无奈之中要采用估值技术, 也必须加强与规范会计估值指导, 提高企业估值能力。

2.改进报表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方式。

我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2008) 》正式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理。虽然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还值得商榷, 譬如对金融投资企业而言, 投资是其基本业务,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为非经常性损益并不恰当, 但这毕竟是监管层改进报表披露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这种特别的提示披露安排, 有利于减少投资者应用会计数据的非理性。

3.加强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及监管。

公允价值计量以完善的市场环境为基础, 完善的市场环境可以为公允价值的取得和检验提供可靠的保证, 可以减少估值带来的不公允性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 包括健全且成熟的生产要素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发达的专业评估技术等。在我国, 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并不成熟, 监管也薄弱, 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需要循序渐进, 否则, 还不如采用历史成本或采用修正历史成本法辅以丰富的表外信息披露。

4.做好与公允价值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从内外两方面把握对公允价值的准确运用。

对内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准则的执行者, 其素质将决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公允价值要得到比较恰当的运用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此外, 要增加报刊、网络等媒体对公允价值的介绍与宣传, 以利于信息使用者、社会了解并关注公允价值, 使公允价值反映的信息内涵更好地被阅读与理解, 减少公允价值会计数据对决策的非理性影响。要加强外部监管, 包括加大对违规的处罚力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和独立审计等, 从而形成对会计从业人员有效的外部监管。公允价值计量之所以有时成为上市公司经理人操纵业绩的工具, 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引起的, 而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者和公允价值所处的外部环境造成的。这些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力度、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

五、结束语

公允价值的真正含义应是内在价值, 以市场价格作为替代实属无奈之举, 也是现实中最恰当的选择。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受到市场环境与人行为的影响, 在市场走向成熟与理性及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与监管日趋健全完善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会计的无奈才会逐步消除。现实中, 公允价值固有的局限性与无奈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

摘要:公允价值本质上应该是指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 但公允价值理论上完美无缺, 实务操作上则颇为无奈, 因此只能以市场价格或估值代替。在市场有序与理性的情况下, 两者基本一致;若市场无序或受操控, 则会出现公允价值不公允的情况, 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对此, 本文提出了严格界定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实施、改进披露思路、改善应用基础与加强培训教育等若干对策措施。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目标,市场价格,如实反映,偏离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会计研究, 2009;4

[2].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会计研究, 2009;11

[3].樊行健, 郑君.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会计研究, 2009;11

价值本质 篇10

一、对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的探讨

1.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

历史学科在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历史教学, 通过教师对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奋斗历史以及文化历史的讲授, 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氛围, 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更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当时中国所处的忧患和经历的挫折,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起到警示作用, 了解我们应该如何努力, 切实地将发扬民族精神落到实处。

2.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对一个民族的历史的认同有助于提高民族的凝聚力。这在历史上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比如在春秋时期形成的“诸夏意识”, 就是先秦时期的民族精神的基础, 凝聚了当时的华夏民族。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中, 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 对于历史的认同是对民族精神认同的精神基础。

3.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我们都知道,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实现人的社会化, 让人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但在实际的生活当中, 人们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往往是复杂多变的, 是综合性的问题, 并不是单独哪一个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近年来, 各个学科都提倡综合化教学, 在历史学科中也一样, 对于历史的教学要涉及相关的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等多个方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要通过渗透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情操, 让学生能够受到系统的、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的教育。

二、创新背景下对历史教学的新要求

1.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及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历史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价值。而在今天, 我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使其能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

实际上,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性的完善, 通过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进行学习, 汲取其中的养分, 吸取其中的教训, 不断地提高当前人类的生命质量。总而言之, 我们要从历史事件的映照中, 正确地认识自己, 不断反省, 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启迪教育作用对教育事业是不可忽视的, 对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也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2.实现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

实际上, 人们往往通过学习历史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其他学科都不能像历史学科那样去构筑自我形象以及外部形象, 但是由于历史学科是在学习过去的事件, 因此在构筑形象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即它的过去性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的感悟, 让学生走进历史比较困难。学生感觉到历史是一些遥远的事情, 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历史进行描述以及分析时, 要侧重描述历史的真实性。在教学时, 也要以历史知识的特性为基础, 精心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以此实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三、在实现历史教学价值的前提下, 不断探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我们对历史教学的价值进行了论述, 同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就是实现历史的教学价值, 那么如何在实现历史教学价值的前提下, 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的本质呢?

1.教学本质的探究

在研究中, 对教学的定义有很多说法, 单从学生和学科的关系来说, 教学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另一个是文化发展的需要。对于教学, 说到底它最根本的任务、职能就是促进人类及其文化的双重构建。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来看, 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教学中, 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课堂教学的过程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关系, 这有利于我们对教学本质的理解。

2.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和学科的双重发展

自从新课程改革之后, 对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如何发展, 学者们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历史学者提出了“历史教学的根基在于历史学”的说法。在很多基础教育教学当中, 教师们都在努力跨越学科的领域, 想从课堂的管理以及教学的组织角度出发, 探索性地改变课堂的教学结构, 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 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 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在这个过程中, 却出现了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矛盾。其实, 历史教学能对学生与学科的双重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它能够很好地将学科和学生两个主体联系起来, 这可以帮助我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

总之, 历史不只是一门叙述历史事实的学科, 它同时也是一门解释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对历史的解释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不断推动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性化认识, 这也是对当下历史学科教学进行评价的重要角度。偏离学科的教学实践必然会遭遇到文化虚无的困境, 同样的道理, 脱离了让学生发展的目标, 任何教学都是没有意义的。

3.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以及沟通等, 一般我们都采用“多向互动, 动态生成”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一节好的历史课, 必须具有充足的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活动, 而且这些活动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首先, 教师要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 才能够实现上述的动态过程, 这也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例如, 在对于“遣唐使”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日本学者古濑奈津子的一本叫作《遣唐使眼里的中国》的书, 以该书的目录引入课题, 针对该书的目录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 在本书的目录中, 主要包括了遣唐使的哪些内容?

(2)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教材相比, 有哪些相同的内容?还有哪些教材中没有的内容?

(3) 假如你是一个遣唐使, 你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4) 你对本书的目录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教学资源, 利用这些资源增加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可能不能全部完成课堂上的题目, 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避免师生之间没有对话空间。

其次, 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一定要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也就是说,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内容一定要保证是学生所需要的或是能感受理解的, 如果教师对历史的阐述与学生没有关系或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 那么就算内容再丰富、再有趣, 也与学生没有实质的关系。比如, 在讲到“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 教师首先要明确这次教学的价值是什么, 对学生有什么作用, 要明白怎样处理本课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被学生了解和感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们选择了从化石的研究入手, 告诉学生化石是研究人类历史、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同时要了解一些神话和传说中与历史相关的信息等, 否则, 学生往往会认为那么遥远的历史与他们毫无关系。

再次, 教师要把历史细节以及历史问题作为历史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一种媒介。我们认为, 一节效果好的历史课, 教师要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媒介, 达到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的目的, 提高教学效果。作为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细节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历史的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进行对话的一个生活场景, 如果没有历史的细节教学, 也就没有生动的历史课堂。同时, 在历史课堂当中, 还应该设置好问题,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历史教学的价值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历史教学, 不断追求历史教学的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的本质。

摘要:历史学科的教学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而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高度重视历史的教学, 不断探寻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探求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价值,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章新茹.中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探究[J].科技世界, 2012 (10) .

[2]夏辉辉.追求历史教学价值, 探寻课堂教学本质[J].历史教学, 2013 (4) .

[3]欧阳萍.论纲要信号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5) .

价值本质 篇11

关键词:人;价值;马克思;本质;启示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17-03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演变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5-11。在第一个阶段,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提出的这一观点,这一观点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他把人自身确立为最高的标准,从而将人从对宗教的依附和对抽象理性精神的依附中解放了出来,恢复了人应该有的地位。从而将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方向从外部引向人自身。而在第二个阶段,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提出,就是在人自身中探求本质的结果,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实践。但这个规定只是将人和一般的动物区别开来,却无法表达对现实的、具体的个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人从封建的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所以说人的类本质的概念在马克思这里是不起作用的,因为类本质的概念只是表达了人作为类存在物一般意义上的总体属性,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只是将人从动物界中分离了出来,而面对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的解放问题时,这一概念没有丝毫的意义。

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迫使马克思在理论上寻找更为彻底的理论,马克思看到,无产阶级的悲惨命运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也就是说,无产阶级的存在体现着现实社会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无产阶级遭受着普遍的苦难,表现出的是“普遍的不公正”和“人的完全的丧失”[2]17。无产阶级想要改变现状,摆脱奴役和压迫,就必须要进行彻底的革命。马克思提出,德国的革命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度:“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正式水准,而且要提高到这些国家最近的将来要达到的人的高度”[2]11。“人的高度”就是“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11。虽然,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表达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本质概念,但是,这里有一个内在的逻辑,马克思从人的本质出发要求推翻一切压迫和奴役人的社会关系,但是借用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在这里显得很苍白,没有批判力。以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批判过于抽象和形而上,不具有现实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论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本质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这一新的关于人的本质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使得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有了更为坚实和现实的基础。

二、马克思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论和人的价值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在当时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也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需要。但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人处于社会关系中,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扮演者不同的社会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由此,对社会的贡献成为人的生存价值的题中之意。

什么是价值呢?价值就是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属性。价值一词体现的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若是没有主客体的关系,也就无所谓价值了。因而,考察人的价值,也必须是放在一定的关系中,确切地说,就是将对人的价值的考察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方才有意义。而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为我们考察人的价值提供了最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价值关系中,存在着基本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主体,一個是客体。评价客体的价值,就是看客体对于主体有没有有用性,也即是看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一种或多种需要。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即使主体、也是客体。人在社会中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实现自我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价值关系形成、发展的现实基础,实践是价值的源泉。”[3]412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关系的形成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主体与客体的出现,必须是在实践活动中,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他们才发生关系。二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的。所以,在考察人的价值时,必须要联系生产实践活动,不能抽象地论断。

前面已经论述过,人既是人的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又是人的价值关系中的客体。当人作为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时,主体就是他人,就是社会,这时个人就要为社会的需要负责。但是,人与单纯的物不同,个人要生存和发展,这时他对于社会就产生了需求,而社会也必须满足每个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人类社会的延续和不断进步。此时,人也是价值的主体,他人或是社会便是价值的客体。所以在人的价值观的考察中,存在着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对立统一,也就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对立统一。在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关系中,时常出现两者的矛盾,也就是价值选择的两难。这时,二者的对立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可调和。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在传统的解释中,提出的办法就是社会利益至上,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简单了,也过于抽象了。考察有关于人的问题时,必须坚持马克思理论最根本的原则即从现实的人出发,就是从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生生的人出发。所以,这种简单地用社会价值压倒个人自我价值的办法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提出这种办法的人,实现的只是他个人的虚幻的愿望,也就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三、关于人的价值的评价

一个人的价值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是大还是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就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就是人的价值的评价问题。在对人的价值进行评价的时候,涉及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评价什么即评价的对象,依据什么进行评价即评价的标准或尺度。

人的价值是多类型或是多形态的。所以在对人的价值进行评价之前,先要搞清楚一个评价对象的问题,即以何种形态存在的价值才是价值评价的对象。应该是人的价值的全部形态还是某一些形态?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根据价值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到,要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大还是小,就必须要考察他对于社会的贡献,也就是他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因而,评价人的价值时,首先的对象就是人的社会价值,而不是自我实现的价值,更不是长相、身高等外在的因素。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只对于自身来说是有意义的,而长相、身高等也只是能够为社会作贡献的潜在的先天条件,但是对于社会的需要来说并没有产生实际的效用。同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价值评价的对象应该是人的现实的价值而不是人的潜在的价值。因为潜在的价值并不能等同于现实的价值,潜在的价值在没有变成现实的价值之前对于满足社会的需要来说毫无意义,只是虚幻的存在。在评价人的价值的时候,就必须只能以现有的、客观存在的价值为对象。二是价值评价的对象应当是人的价值中有差别的那部分。在日常的生活中,个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相同的,比如说,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通过辛劳的付出培养儿女成才,这也是一种对于社会的贡献,体现的也是人的社会价值。但是当几乎全部的父母都这样做时,这种社会价值是等量的,就没有必要做出单独的评价了,也就是说不再应该纳入到人的价值评价的对象中。

在确定了价值评价的对象之后,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进行价值评价的尺度和原则。“人的价值的尺度,是指衡量或评价人的价值的性质与大小所遵循的基本标准,己对人的价值进行评价的根据。”[3]424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即使面对同样的对象,由于不同的标准那么评价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人们在对人进行价值评价时,不仅要确定特定的人的价值的大小,而且还要对于不同的人的价值大小进行比较。因而,这就需要一种相对来说是稳定和统一的评价尺度和原则。

前面我们已经阐明,“人的价值的根本在于它能够创造价值,在于他对于社会的贡献和对于他人需要的满足。人与人在价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创造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从而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不同。因此,人们所创造价值的多少,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衡量和评价人的价值的基本尺度。”[3]425

明确了人的价值评价的对象与尺度,为科学地评价人的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形式是多样的,也就是说人的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同的。为了在具体的价值评价活动中实现评价对象和评价尺度的有机结合,还必须要遵循以下三条基本的原则[3]425-426:第一,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的原则。人的贡献从大的方面说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只从精神价值或只从物质价值的角度来评价人的价值都是不全面的,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统筹兼顾。第二,创造与享受、贡献与索取相比较的原则。任何人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同时也在消费价值。所以在价值评价时,既要看到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绝对值,还要看到相对值。第三,动机与效果相联系的原则。在通常的情况下,人的行为的动机与效果是一致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好的动机可能产生坏的结果,或者说恶的动机有可能因为特殊的条件产生了好的结果。所以,在评价人的价值的时候,不能只看动机,或是只看结果,而是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样,价值评价的结果才可能更客观和准确。

四、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视角下人的价值理论的启示

在本文的前三部分系统论述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以及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所赋予的新含义,从马克思人的本质出发论述了人的价值问题,确定了人的价值的评价对象、尺度和原则。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就需要总结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出发所探讨的人的价值的理论所带给我们的生存启示。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既是构成社会关系的主体,又是受整个社会制约的客体。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参与到社会群体中,参与到社会组织中,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整个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我们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就是对于社会的贡献的大小。社会的发展进步依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劳动和付出所创造的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我們不仅要创造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财富,而且还要创造出更大的社会财富,实现社会财富的逐渐积累。社会财富积累的积极效应就是生产活动的扩大和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进而是整个社会的繁荣。

每个人都应该有关注、关心整个人类发展命运的情怀,要树立宏大的视野,不拘泥于自私自利,要放眼整个世界和全人类,也就是说要有一种共产主义的价值观。眼光要长远,但是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当下的社会关系中,扮演者特定的社会角色。脚踏实地就是要尽心尽力扮演好当前的社会角色,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自己特定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勤奋地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奎良.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问题的再思考[J].哲学动态,2011(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价值本质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经历了从“货币运动”及其“货币关系”, 到“资金运动”及其“财务关系”的转变, 表现为“现金流转”过程的管理。对此, 目前国内外主流公司财务学教科书都是以资金运动或现金流转为核心或对象的, 财务管理的职责定位于财务经理层次 (非CFO, 只是资金主管) 。这样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保证资金运动的循环, 也即现金流入、流出的平衡, 通过预算管理等手段进行财务控制。在这里, 企业财务作为融资的职能是首要的, 早期企业财务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就是讨论融资 (沈艺峰, 2001) , 而这也是符合“Corporate Finance”内涵的———公司融资即公司财务。国外许多财务管理教科书往往将企业的现金流转纳入到统一的社会资金流动体系中, 企业财务管理也由此而定位, 这也是导致“Corporate Finance”被称作“公司金融”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 这里首先出现的一个逻辑悖论及困惑就在于:企业财务目标到底是什么?即使按目前主流观点, 通常企业财务目标定位于各种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等, 但只是财务经理的现金流转管理能完成上述目标吗?这也是至今为止关于企业财务目标问题仍争论不休的关键所在。如果企业管理没有进入到激烈竞争、知识扩散、信息充分流动的价值管理时代, 或者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为导向) , 企业财务管理地位与职能只停留在财务经理对现金流转的资金管理表层现象上, 而非统率其它管理职能的基于价值创造的深层次财务管理本质特征上。那么企业财务目标是无法达到基于一定公司治理前提下经营者管理决策的价值最大化层次的, 而只能是财务经理层次的现金流转循环的合理。

虽然财务管理上提倡“现金至尊”, 现金是价值的终极表现, 基于此许多公司财务学教科书认为对现金流转的管理也就是对价值的管理, 但关键是企业财务目标是盈利———价值创造, 或价值最大化, 仅仅是现金流转表层现象的管理能达到这一目标吗?事实上, 在以管理决策为核心内涵的公司财务学内容中, 虽然表面上是现金流转过程的管理———融资、投资、收益分配, 但实质的投融资决策内涵却是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而这里的成本———收益分析并非完全是现金形式的, 而是真实价值。如投资决策的初始投资现金支出往往会成为沉没成本, 真正的成本是机会成本;而投资决策作为风险折扣 (其内涵是风险回避假设下的成本) 的贴现率, 以及资本结构决策与股利决策时的成本———收益分析, 也都并非是基于现金数据的。甚至于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是使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还是经济利润折现法等方法更为有效, 尚存在争论。

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到底是现金流转, 还是现金流转内在的价值 (创造) 管理, 这成为揭示财务管理本质的关键所在。目前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教科书对此是不做区分的, 因为这里既有“现金流转”又有“价值管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务学界对此做出了较大的成就。我国财务理论界首先系统提出与建构了以“现金流转”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财务控制理论, 如“两权三层”架构的财务控制体系 (汤谷良, 1997) , 以及以“财权”为核心的“财务治理”体系 (伍中信, 2000, 2005) ;但同时又注意到了财务的价值 (创造) 管理特性, 提出了“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郭复初, 1997) 、“价值创造论” (罗福凯, 2003) 、“打造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 (汤谷良, 2003) 等。虽然我国财务学界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至今仍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 将这些方面整合起来, 建立起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财务管理学科内容发展的思考

事实上, 基于“现金流转”财务管理内容本质的混淆关键在于现金———货币的形式的。这与货币的四大职能有关系:即交易媒介———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价值标准) , 以及价值储藏和延期支付或将来支付的标准 (周大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在这四大职能中, 前两者是最基本的。货币的产生首先是作为第一个职能———一般等价物的形式, 它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基本的信用关系的产生, 使人们的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转变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大大降低了人们的交易成本, 而随着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产生, 作为交易媒介作用的“金融”便出现了。“银行的前身是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它们都早在古代便已出现, 主营铸币及货币金属块的鉴定和兑换、货币保管和汇兑。” (钟起瑞、王建民、张斌, 1993) 而对于“金融”的内涵与职能, 美国著名金融学家兹维·博迪与罗伯特·C·莫顿 (后者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金融学》一书中给出了金融六个方面的核心内涵:转移资源、风险管理、支付结算、集合分配、信息与激励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 2000) 。由此可见, “金融”主要内涵在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方面。

而货币的另一重要职能———价值尺度, 表明货币代表着交易价值 (客观价值) , 即代表着购买力, 是财富的表征物, 是人们通过交易获取消费满足———实现效用价值的源泉, 也是衡量人们劳动成果———劳动价值的尺度。因此, 对货币管理的背后实质是对价值的管理, 以货币 (现金) 为形式的运动过程, 其实质是价值的运动过程, 这才是以货币———现金运动为表现形式的“财务”的内涵。财务的本质是关于价值的管理。探讨为什么要进行价值的管理, 就可发现财务的起点与真正内涵。因为价值包括效用价值、劳动价值与交易价值等不同形式, 货币只是价值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而且并不是有了货币才有价值, 财务并不天然与货币相联系, 所以财务管理的本质也不只是对货币的经营管理。

在实务中, 财务管理与会计其有更紧密的联系, 两者随着人类社会价值创造过程的不断深入发展, 迂回生产及资本利用不断深化, 分工与交易日益复杂化, 金融———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机制, 对实体价值创造的财务管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首先, 现金好比企业财务管理的血液, 企业通过投资与经营创造价值的过程需要现金流转输送;其次, 价值创造的最终实现要通过现金来表现。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包括企业金融活动———融资及其营运资金的流动性管理, 其交易的效率———表现为交易成本的节省, 应是判断企业融资行为 (包括金融市场) 合理性的根源。但对现金流转本身的管理并不能创造价值, “钱生钱”的根源在于现金流转背后的实质价值管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应包含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

从历史与实务中考察可以发现, 财务管理与会计具有更紧密的联系, 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对资金运动背后的价值创造过程的管理。只不过会计更为明确的职能在于确认、计量及报告的手段反映这个价值创造过程的信息, 而财务管理则是直接对现金流转形式及其价值的管理。只是因为财务管理中包含了企业金融的成分,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而与金融市场及其证券投资发生了互动的关系, 导致与金融学产生了学科内容上的交叉。但由于其内容纳入到整体“Finance”学的主流经济学静态均衡分析范式, 而使目前主流公司财务学与其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存在着逻辑悖论。

上一篇:教材知识下一篇:开放思维